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暴雨型滑坡灾害形成机理及预测方法研究思路

暴雨型滑坡灾害形成机理及预测方法研究思路

暴雨型滑坡灾害形成机理及预测方法研究思路
暴雨型滑坡灾害形成机理及预测方法研究思路

暴雨型滑坡灾害形成机理及预测方法研究思路

魏丽1 , 单九生1 , 章毅之2 , 刘显耀1

(1.江西省环境预报中心,江西南昌330046;2.江西省气象科学研究所,江西南昌330046)

摘要: 暴雨型滑坡灾害形成机理和预测方法研究,在国内外仍是个难题和热点。本研究的总体思路是:以江西为研究区域,从暴雨型滑坡灾害形成机理及预测理论入手,通过8个滑坡灾害易发点的监测试验,系统地研究大气降水对地下水位、孔隙水压力、滑坡土体应力及滑坡稳定性的影响,探讨植被覆盖与滑坡的关系;根据历史资料,进行滑坡风险区划和暴雨型滑坡的时空分布特征分析;应用统计学和试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提出滑坡体发生滑动的临界雨量指标;开发基于Web-GIS的暴雨型滑坡灾害预报预警业务系统,并进行业务试验。

关键词:暴雨滑坡形成机理预测研究

中图分类号:P426.616;P69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33(2005)03-0017-06

0引言[1~29]

滑坡灾害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环境难题,其危害已成为仅次于地震的第二大自然灾害。滑坡是地质灾害中的主要类型,全国290个县市地质灾害调查结果显示,滑坡在地质灾害中所占比例最大可达51%。其主要诱发原因是暴雨,暴雨诱发的滑坡占滑坡总数的90%。

一次集中性暴雨能诱发大量滑坡。如1998年全国范围内因特大暴雨诱发了大量滑坡、崩塌和泥石流,造成死亡人数1 157人,受伤人员超过1万人。江西省1998年特大暴雨引发的地质灾害有11万处,其中主要是滑坡;损失较大的重要灾害点466处,造成人员伤亡的灾害点51处,伤亡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超过前18 a的总和。1995年6月美国弗吉尼亚州Madison县,16 h降水量达775 mm,诱发了1 000多处滑坡。根据世界红十字会统计,1963~1996年,每年平均因滑坡灾害造成死亡人数达1 550人。据估计,中国每年由于滑坡灾害造成的损失达200亿元。

1暴雨型滑坡灾害形成机理及预测理论基础[30~35]

滑坡(landslide)是指斜坡(含人工边坡)岩土体依附于其内在或潜在软弱结构面(带),在重力等综合因素作用下,失去原有平衡条件而产生的水平位移为主的滑动现象。滑坡灾害是指自然地质作用和人类活动造成的恶化地质环境,降低环境质量,直接或间接地危害人类安全和生态环境平衡,并给社会和经济建设造成一定损失的斜坡变形破坏乃至整体移动事件。

按动力成因分,滑坡可分为天然动力与人为动力两大类,前者分为地震型、降雨型、汇水型等。按滑动面深度分为浅层滑坡(6 m)、中层滑坡(6~20 m)、厚层滑坡(20~50 m)、巨厚层滑坡(>50 m)。大气降水是滑坡致灾的最主要外因。降水对滑坡的作用是一个动态过程,大气降水注入滑体,增加岩土的含水量、增大岩土体容重、软化岩土、降低岩土的抗剪强度。降雨渗入到风化岩土体之下的基岩面或断水层面变成润滑剂,降低了接触面的抗滑性质,从而导致滑坡的发生。

滑坡预测建立在预测科学和滑坡学理论基础上。滑坡系统动态规律研究包括其演化过程中各阶段的特点,以及其运动学和动力学变化规律。基本受控于动态因素作用的方式、强度

和历时,其作用又常具有周期性的旋回趋势。目前,对其研究多集中于气候因素,尤其是降水的影响。

区域性滑坡动态随降水量而变化。统计结果表明,滑坡活跃期与当地降水丰年或特大暴雨季节相对应。位移—降水量关系统计模型表明,一般强度的降雨对蠕动性滑坡的运动有加速作用,且其位移量随降水量的增大呈线性增长。降雨是影响滑坡稳定度的重要客观因子,滑坡稳定性计算方法主要有费伦纽斯法(FELLENIUS)的滑坡稳定度计算方法、毕肖普法(BISHOP)和简布法(JANBU)等。其算法中的C(I)、W(I)、Fw(I)、h(I)、HpT(I)等因子与降水量、持续时间及降水强度有关。

2国内外研究现状

2.1滑坡预报国内外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

文海家、张永兴、柳源[36] (2004年)指出,国内外滑坡预报研究的发展大体归纳为3个阶段:20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采用经验—统计学方法预报阶段,日本学者斋藤时期是先驱代表之一。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进入预测滑坡学形成阶段,预测滑坡学成为滑坡学和预测学科交叉的分支学科。许强等[37](2004年)指出,建立滑坡预报模型和预报判据是滑坡时间预报的核心。20世纪90年代以后,滑坡预报研究的特点可归纳为3个方面:一是多种预报方法的综合应用;二是现代数理科学理论广泛应用于滑坡预报方法研究;三是以“3S”技术应用为代表,滑坡监测预报技术手段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

2.2暴雨型滑坡灾害时空预报预警研究现状

国内外滑坡灾害预报预警研究大体分为2种类型:一类是以滑坡灾害位移监测数据为基础,结合室内模型实验开展的模型预报研究,最早由日本学者Saito[38](1965年)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后由Fukuzono、V oight(1989年)等得到进一步深化;另一类是基于大气降水的观测,研究降水量、降水强度和降水过程与滑坡灾害的空间分布、时间上的对应关系,建立滑坡灾害时空分布与降水过程的统计关系,以达到预报预警之目的。2种研究途径各有侧重,前者强调滑坡灾害位移机理研究,后者强调滑坡灾害受外界触发因素影响的统计学研究。

山田刚二等(1977年)通过对山阴干线小田-田仪间403、400 km附近的滑坡研究,结合日有效雨量、滑坡位移速率、地下水压力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开展滑坡灾害预警预报工作。1985年,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和美国国家气象局(USNWS)联合建立1套滑坡实时预报系统(Wieczorek,1990年)。该系统基于1982年2月3~5日在该地区发生的1次特大暴雨所引起的滑坡灾害数据,建立滑坡与降水强度和持续时间的临界关系曲线。该曲线可作为滑坡实时预报的经验曲线。Robert Hamilton[39](1997年)、Turrer A k,Schuster R L[40](1996年)提出滑坡灾害早期预警主要包括:以区域滑坡灾害危险性评价、风险区划为主的滑坡灾害早期预警,基于地理信息的中期预警,以实时、自动和遥控遥测信息为主的短期预警。

刘传正等[41](2004年)根据致灾地质环境条件和气候因素,将中国划分为7个大区、28个预警区。通过对历史上发生的地质灾害点和灾害发生前15 d内实际降水量及降水过程的统计分析,创建了地质灾害气象预警等级判据模式图,初步制作了预报预警判据图。在收到中国国家气象中心全国降水预报0.5 h内,对所预报的次日降水过程是否诱发地质灾害和诱发灾害的空间范围、危害强度进行预报预警。

2.3 滑坡灾害与降水关系研究动态

基于降水强度和持续时间的监测,确定区域诱发滑坡的经验阈值,在世界许多地区得到应用,如香港、日本、波罗黎哥、夏威夷和加利福尼亚北部等(周平根[42],2002年)。1985~1995年,美国地质调查局和美国国家气象局合作,在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湾地区,通过对该区域滑坡的深入研究,建立了不同地段(即不同地质环境)降水量和滑坡发生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开发和运行1套降水诱发滑坡的预警系统,为公众发布区域滑坡预警,并在1986

年的暴雨滑坡预报中得到应用[43](Keefer et al., 1987年)。在香港,降水量监测系统用来识别滑坡多发时段,作为政府救灾和提供防灾建议的基础。

殷坤龙[44]认为暴雨量的阀值问题随地区差别、滑坡类型差别等十分明显。李媛等[45](2002年)分析了国内外滑坡与降水关系研究动态,认为暴雨诱发滑坡在世界范围内是一个普遍现象,以往重点一般是放在滑坡岩土性质的调查和机理分析上,而对于诱发因素没有进行比较深入的研究和探索。早期对滑坡降水过程的研究,主要是建立滑坡发生和降水临界值之间的经验公式。Onordera et al(1974年)发现,在日本,累积雨量≥150 mm,或每小时降雨强度≥20 mm时,将发生滑波;美国SanBenito和Alameda把过程降水量累积≥180 mm 定为滑坡发生的临界值;加拿大滑坡发生的临界累积雨量值≥250 mm;中国香港则≥350 mm,且日雨量>100 mm,小时雨量>40 mm;巴西滑坡的暴雨强度临界值为250~300 mm。

李晓[46](1995年)对重庆一带地质、地貌特点和降水侵蚀强度等进行研究,分析了当地发生地表侵蚀或触发滑坡灾害的降水强度变化规律。杜榕恒[47](1991年)对三峡地区1982年7月暴雨诱发的80多个典型滑坡进行研究,得出了暴雨触发滑坡的临界降雨强度。杨顺泉[48](2002年)指出,湖南省滑坡灾害发生的降水临界值为日雨量>120 mm,小时降水量≥40 mm。谢剑明、刘礼领、殷坤龙等[49](2003年)研究指出,浙江省非台风区,当日降水量为60 mm和130 mm,有效降水量为150 mm和225 mm时,滑坡高易发区和滑坡中易发区的滑坡点密度都有明显增加;在台风区,当日降水量为90 mm和150 mm,有效降水量为125 mm和275 mm时,滑坡高易发区和滑坡中易发区的滑坡点密度都有明显增加。林孝松[50](2001年)指出,降雨型滑坡的活动表现出周期性。Brand[51](1984年)对香港近20 a的滑坡灾害与降雨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香港绝大多数滑坡是由短历时强降水诱发的,这些滑坡发生时间与最大的小时降水量时间同步,指出利用24 h降水量预测滑坡具有很重要的意义。Mark & Newman[52](1982年)通过对1982年1月降水情况分析得出,当前期雨量≥300 mm,暴雨量≥250 mm,即≥年平均降水量的30%时,滑坡将大规模发生。周国兵等[53](2003年)对重庆市20世纪70年代以来153个滑坡个例进行统计,发现降水诱发的滑坡占96.7%。其中24 h降水量是诱发山体滑坡的最主要因素,同时也与连续降水的累计值有关。

2.4暴雨型滑坡机制及稳定性研究概述

李先华等[34](2001年)提出了滑坡启动的2种不同机制。通过降水—滑体含水率—滑体容重、滑带土内摩擦角、内聚力以及它们与滑坡稳定系数的定量关系及其时间效应,建立滑坡启动速度、推力、方向和时间的预测预报模型。王兰生[54]提出,具有不同水动力学特征的斜坡,对降雨的敏感度存在差别。戚国庆等[55]对土水特征曲线数学模型进行了研究,推导出具有统一表达式的土水特征曲线,分析得出,土水特征曲线主要受土粒的矿物成分、孔隙的大小分布、孔隙的结构、土体的收缩性、土的应力历时和温度等因素影响。刘传正[56](2002年)指出,以往省级地质灾害监测的重点主要局限于地下水动态观测,在地质灾害的监测预警方面比较薄弱。

2.5基于GIS的暴雨型滑坡预报系统研究现状

殷坤龙等[44](2003~2004年)在“浙江省地质灾害实时预警预报及应用示范”科技攻关项目中,开展了基于Web-GIS的地质灾害实时预警预报研究,在地质灾害空间预测的基础上,结合实时降雨信息和预测信息,对区域地质灾害和单体地质灾害进行预测预报,并通过INTERNET对预警信息进行发布。兰恒星等[57](2002年)运用GIS等技术,集成相关模型对滑坡变形失稳进行分析,对各种分析模型及模型单元的特点及其局限性进行了分析。

针对近年来暴雨型滑坡灾害形成机理和预报预警服务的需要,本文作者承担了2002年国家科技部下达的社会公益项目,对暴雨型滑坡灾害风险区划及监测、预报、预警进行了一些尝试,前期重点是根据历史滑坡个例,进行江西省滑坡发生的降水特征及临界值分析

[58~60] 。

总之,国内外在滑坡时空预测、滑坡与降雨关系、滑坡稳定性研究方面做了许多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已开展的相关工作,对暴雨型滑坡灾害形成机理及预测方法研究,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3需要研究的主要问题分析

综上所述,暴雨型滑坡灾害形成机理及预测方法理论与技术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滑坡灾害预测预报理论还不尽完善,系统性也不够强,能普遍推广应用的预测系统没有建立,难以做到时空预测预报相结合。滑坡体力学参数还是一灰色问题。二是从理论上,暴雨型滑坡灾害形成机理研究与区域统计研究结合程度不高。由于滑坡灾害预警的复杂性,已建立的滑坡灾害预测预报模型具有很大的地域性、分散性,以及由于监测资料的不足所带来的不稳定性,有必要建立基于暴雨型滑坡灾害发生机理的宏观区域预警模型,这是实现滑坡灾害预警的重要突破点,进而可探索一条科学有效地滑坡灾害防治新思路。三是滑坡灾害与降水关系研究需有更准确的模型;土体含水量和孔隙水压力的测量方法要更精确、有效,与滑坡有关的地形、水文和地质条件等需进一步考虑。四是在降水对滑坡稳定性影响研究方面,对省级区域滑坡灾害易发区选择多个代表点进行系统监测,并进行降水量入渗系数分析、降雨与滑坡体地下水位关系研究、滑坡体滑动临界降水量研究、滑坡体水位变化延迟时间分析和滑坡稳定性评价等综合研究。五是在南方高森林覆盖区,植被覆盖对暴雨型滑坡的作用文献报道甚少;在用有效雨量预报滑坡灾害时,需要研究蒸散量的作用。六是应用Web-GIS技术,结合实时降水监测和预报业务系统,进行滑坡灾害时空预警预报的自动化系统研究和应用。

4江西进行暴雨型滑坡灾害形成机理及预测研究的总体思路

4.1重点研究和讨论的问题

由上述分析可知,目前江西应重点研究和讨论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6个方面:一是开展滑坡灾害风险区划研究,为滑坡灾害预测提供本底数据;二是开展诱发滑坡的降水及蒸散量特征分析;三是进行暴雨型滑坡形成机理试验研究,并探讨植被覆盖对滑坡的作用;四是进行暴雨型滑坡灾害单点预报预警方法研究;五是进行暴雨型滑坡灾害区域预报预警方法研究;六是开发基于Web-GIS的滑坡灾害预报预警业务系统,并进行业务应用和效果检验。

4.2研究目标

以江西为研究区域,系统地开展暴雨型滑坡灾害形成机理及预测方法研究。通过定点监测试验、历史资料分析,应用滑坡稳定性原理等方法,揭示中国东部丘陵山区暴雨型滑坡形成机制,建立滑坡稳定性数学模型,确定不同类型滑坡发生滑动的大气降水临界值,建立基于Web-GIS和临界过程雨量、蒸散量、滑坡风险区划及降水预报相结合的滑坡灾害预报预警业务系统。

4.3研究方法

采用野外观测试验与模拟计算相结合、实测资料定性分析与数理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暴雨型滑坡灾害形成机理、滑坡稳定度进行研究和模拟;应用RS、GIS等技术,分析植被覆盖对滑坡的影响;利用MM5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对近3 a来诱发滑坡灾害的连续暴雨过程进行数值试验;应用Web-GIS技术、滑坡灾害空间预测和时间预测相结合的方法,建立滑坡灾害预报预警和产品自动发布业务系统。

4.4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是通过研究区域代表点的监测试验,分析滑坡体-植被-大气水分作用关系,建立大气降水与滑坡稳定度的数学模型,提出滑坡灾害预报预警指标,研究分析植被覆盖对暴雨型滑坡的作用;二是研究分析大气降水、日综合雨量、蒸散量的关系,分析试验结果与统计学方法的一致性;三是建立基于Web-GIS技术的暴雨型滑坡灾害预报预警模型,以及产品自

动发布实时业务系统。

参考文献

1郑孝玉.滑坡预报研究方法综述[J].世界地质,2000,19(4):370.

2李媛,孟晖,董颖,等.中国地质灾害类型及其特征—基于全国县市地质灾害调查成果分析[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4,15(2):29~31.

3Faruk Ocakoglu,Candan Gokceoglu , Murat Ercanoglu, Dynamics of a complex mass movement triggered by heavy rainfall: a case study from NW Turkey,Geomorphology,42(2002):329~341.

4Azzoni, A., Chiesa, S., Frassoni, A., Govi, M., 1992. The Valpola landslide. Eng. Geol. 33, 59~70.

5Canuti, P., Focardi, P., Garzonio, C.A., 1985. Correlation between rainfall and landslides. Bull. Int. Assoc. Eng. Geol. 32, 49~54. 6Cruden, D.M., Varnes, D.J., 1996. Landslide types and processes. In: Turner, A.K., Schuster, R.L.(Eds.), Landslides, Investigations and Mitigations,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Board,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Special Report 247, pp. 36~75.

7Dikau, R., Brunsden, D., Schrott, L., Ibsen, M.-L., 1996. Introduction. In: Dikau, R., Brunsden, D., Schrott, L., Ibsen, M.-L.(Eds.), Landslide Recognation, Identification, Movement and Causes, Report No. 1 of the Europen Commission Environment Programme Contract No. EV5V-CT94-0454. Wiley, Chichester, pp. 1~12.

8Ferrer, M., Ayala-Carcedo, F., 1997. Landslides in Spain: extent and assessment of the climatic susceptibility. In: Marinos, P.G., Koukis, G.C., Tsiambaos, G.C., Stournaras, G.C.(Eds.), Proc. of the Symp. on Eng. Geol. and Env., Balkema, Rotterdam, pp. 625~631.

9Finlay, P.J., Fell, R., Maguire, P.K., 1997.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robability of landslide occurrence and rainfall. Can. Geotech. J. 34, 811~824.

10Gokceoglu, C., Aksoy, H., 1996. Landslide susceptibility mapping of the slopes in the residual soils of the Mengen region(Turkey) by deterministic stability analyses and image processing techniques. Eng. Geol. 44, 147~161.

11Greenway, D.R., 1987. Vegetation and slope stability. In: Anderson, M.G., Richards, K.S.(Eds.), Slope Stability-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and Geomorphology. Wiley, Chichester, 187~230.

12Haigh, M.J., Rawat, J.S., Rawat, M.S., Bartarya, S.K., Rai, S.P., 1995. Interactions between forest and landslide activity along new highways in the Kumaun Himalaya. For. Ecol. Manage. 78, 173~189.

13Jakob, M., 2000. The impacts of logging on landslide activity at Clayoquot Sound British Columbia. Catena 38, 279~300.

14Koukis, G., Rozos, D., Hadzinakos, I., 1997. Relationship between rainfall and landslides in the formations of Achaia. In: Marinos, P.G., Koukis, G.C., Tsiambaos, G.C., Stournaras, G.C.(Eds.), Proc. of the Symp. on Eng. Geol. and Env., Balkema, Rotterdam, pp. 793~798.

15Luino, F., 1999. The flood and landslide event of November 4-6 1994 in Piedmont Region (Northwestern Italy): causes and related effects in Tanaro Valley. Phys. Chem. Earth(A) 24(2), 123~129.

16Ngecu, W.M., Mathu, E.M., 1999. The El Nino. triggered landslides and their socio-economic impacts on Kenya. Episodes 22(4), 284~288.

17Paul, S.K., Bartarya, S.K., Rautela, P., Mahajan, A.K., 2000. Catastropic mass movement of 1998 monsoons at Malpa in Kali Valley Kumaun Himalaya(India). Geomorphology 35, 169~180.

18Polemio,M.,Sdao, F.,1999.The role of rainfall in the landslide hazard: the case of the Avigliano urban area(Southern Apennines, Italy). Eng. Geol. 53, 297~309.

19Wong, H.N., Ho, K.K.S., 1997. The 23 July 1994 landslide at Kwun Lung Lau, Haon Kong. Can. Geotech. J. 34, 825~840.

20Wu, T.H.,1995.Slope stabilization. In: Morgan, R.P.C., Rickson, R.J.(Eds.), Slope Stabilization and Erosion Control: A Bioengineering Approach. E&FN Spon, London, pp. 5~58. 21Zezere, J.L., Ferreira, A.B., Rodrigues, M.L., 1999. Landslides in the North of Lisbon Region (Portugal): conditioning and triggering factors. Phys. Chem. Earth(A) 24(10), 925~934.

22 B. Temesgen I, M. U. Mohammed' and T. Korme, Natural Hazard Assessment Using GIS and Remote Sensing Methods, with Particular Reference to the Landslides in the Wondogenet Area, Ethiopia, Phys. Chem. Earth(C), 2001, 26(9):665~615.

23Karl-Heinz Schmidt, High-magnitude landslide events on a limestone-scarp in entral Germany: morphometric characteristics and climatic ontrols,Geomorphology,49(2002):323~342. 24李军,周成虎.香港地区滑坡体积与前期降水关系分析[J].自然灾害学报,2002,11(2):36~44.

25钟荫乾.滑坡与降雨关系及其预报[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1998,9(4):24~32.

26殷坤龙.降雨对滑坡的作用机理及动态模拟研究[J].地质科技情报,2002,21(1):75~78.

27赵本磊.98鄱阳湖水系流域暴雨-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灾害的世纪启示[J].江西地质,1999,13(4):271~272.

28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Red Cross and Red Crescednt Societies(1996) World Disasters Report 1995, pp150.

29胡新丽,唐辉明.GIS支持的斜坡地质灾害空间预测系统框架设计[J].地质科技情报,2003,21(1):99.

30刘传正.地质灾害勘查[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0.

31殷坤龙. 滑坡预测预报分类[J].中国地质灾害防治学报,2003,14(4):13~15.

32杨志法,陈剑.关于滑坡预测预报方法的思考[J].工程地质学报,2004,12(2):119~122.

33刘广润.论滑坡分类[J].工程地质学报,2002,10(4):339~340.

34李先华,林珲,陈晓清,等.GIS支持下降雨滑坡的启动机制研究与数字仿真[J].工程地质学报,2001,9(2):133~140.

35杨顺安,晏同珍.预测滑坡学概要[J].中国地质灾害防治学报,1998,9(增刊):1~6.

36文海家,张永兴,柳源.滑坡预报国内外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4,15(1):2~15.

37许强,黄润秋,李秀珍.滑坡时间预测预报研究进展,地球科学进展[J].2004,19(3):478~483.

38SAITO, M.(1965) "Forecasting the time of occurrence of slope failure". In: Proceedings of 6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Soil Mechanics and Foundation Engineering, Montreal, V ol.2: 537~541.

39Robert Hamilton,et al.Report on Early Waarning Capabilities for Geological Hazards [A]. IDNDR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Commmmittee, Washinfton, https://www.doczj.com/doc/a916038715.html,A[C].IDNDR Secretariat,Geneva,1997.

40Turrer A k,Schuster R K,Schuster R L(eds) Landslides;Investigations and Mitigation[R].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Board,Special Report 247,1996,12~35,36~71,76~90,278~314.

41刘传正,温铭行,唐灿.中国地质灾害气象预警初步研究[J].地质通报,2004,23(4):303~307.

42周平根,李媛.滑坡灾害预警准则及预测预报模型方法研究[A].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专题报告[R].北京: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2002.

43KEEFER, D.K., and others(1987)"Real-time landslide warning system during heavy rainfall". In: Science, V ol. 238: pp921~925.

44殷坤龙,张桂荣,龚日祥,等.基于Web-GIS的浙江省地质灾害实时预警预报系统设计[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3,(3):19~22.

45李媛,朱晓冬,杨冰.滑坡泥石流与降雨关系研究动态[A].典型地区突发性地质灾害时空预警示范区建设进展材料[C].北京: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2002:16~28.

46李晓.重庆地区的强降雨过程与地质灾害的关系[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1995,6(3):24~32.

47杜榕恒.长江三峡库区滑坡与泥石流研究[M].四川: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48杨顺泉.突发性地质灾害防灾预警系统方案研究[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2,13(2):110.

49谢剑明,刘礼领,殷坤龙,等.浙江省滑坡灾害预警预报的降雨阀值研究[J].地质科技情报,2003,22(4):100~101.

50林孝松.滑坡与降雨研究[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1,12(3):2~7.

51Brand, E. W.; Premchitt, J.; Phillipson, H. B. 1984. Relationship between rainfall and landslide in HongKong. Proceeding 4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Landslides, Toronto, 17 September 1984, 1:377~384.

52Mark E. Reid, and Richard G. Lahusen. Real-time Monitoring of Active Landslides Along Highway 50, El Dorado County.adapted from: California Geology, 1998, 51(3):17~20.

53周国兵,马力,廖代强.重庆市山体滑坡气象条件等级预报业务系统[J].应用气象学报,2003,14(1):122~124.

54王兰生.斜坡稳定性问题的工程地质分析[A].三峡库区移民工程地质灾害防治与研究[C].

55戚国庆,黄润秋.土水特征曲线的通用数学模型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04,12(2):183~185.

56刘传正.中国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站网建设构想[J].地质通报,2002,21(12):870~871.

57兰恒星,王苓涓,周成虎.地理信息系统支持下的滑坡灾害分析模型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02,10(4):339~341.

58魏丽,陈双溪,吴涛.暴雨型地质灾害防御对策研究[J].自然灾害学报,2004,13(1):151~153.

59单九生,魏丽,刘修奋.诱发滑坡的降水特征分析[J].气象,2004,(1):13~15. 60单九生,魏丽,刘修奋,等.诱发江西2002年重大地质灾害的气象条件分析[J].大气科学研究与应用,2004,26(1):26~35.

The Formative Mechanism And The Research Idea

Of Prediction Method About Coast Disaster Of Rainstorm Model

WEI Li1 ,SHAN Jiu-sheng1 ,Zhang Yi-zhi2 ,LIU Xian-yao1

(1. Environment Forecast Center of Jiangxi Province , Nanchang 330046 , China;

2. Meteorological Science Institute of Jiangxi Province ,Nangchang 330046 , China)

Abstract: The study of landslide disasters mechanics triggered by heavy rainfall and predicting methods are still face to some difficulty and hot problems. The techeniques route is described as follow. Based on mechanism of landslide induced by torrential rainstorm and its predicting theory, by monitoring and experiment in eight trial grounds in Jiangxi Province, the impacts of rainfall on underground water table, pore water pressure, soil stress and landslides stability will be studied. The influence of vegetation coverage on landslide is discussed. With historic data,risk division is researched and the temporal-spatial distribution features of landslide induced by heavy rainfall are analyzed. Combining trail data and statistics method,the precipitation values used to predicting and warning landslides are given. Operational forecasting and warning system of landslide disasters triggered by heavy rainfall on Web-GIS is developed, which has been tested in conventional operation.

Key words: Rainstorm Coast Formative mechanism Prediction Research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收稿日期:2005年06月26日

第一作者简介:魏丽(1961-),女,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主要从事应用气象与遥感技术应用研究。

TRT技术在滑坡地质灾害预报中的应用

中国西部科技 2015年01月第14卷第01期总第306期 49 TRT技术在滑坡地质灾害预报中的应用 郭恒1许国光1宋福渊1臧传田2 (1.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岩土工程研究所,北京 顺义 101300 ;2.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海外事业部,北京 朝阳 100026) 摘 要:目前,关于滑坡地质灾害预报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已经很多,但是预测预报技术的精度和可操作性仍有一定的缺陷和改进空间。鉴于TRT技术在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中的成功应用,以山西五盂高速公路佛岭隧道项目成功预测突水事件为背景,分析TRT技术用于滑坡地质灾害预报的可行性。分析结果表明,尽管滑坡与隧道存在差异,TRT技术无法直接应用于滑坡体地质条件预测,但是在滑坡体中创造类似的条件,满足TRT技术的基本原理,完全可以预报滑坡体中的潜在滑裂面,为后续的滑坡地质灾害预报提供参考。 关键词:TRT技术;佛岭隧道;地质超前预报;滑坡;地质灾害预报 DOI: 10.3969/j.issn.1671-6396.2015.01.020 1 引言 我国幅员辽阔,地理环境、地质条件复杂,自然变异强烈,各种地质灾害频繁发生,已成为世界上地质灾害多发的国家之一。目前,我国的地质灾害有三十多种,除火山外,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和地面沉降等15种为主要灾害,其中危害最大、数量最多的当属滑坡地质灾害。滑坡是发生在山地丘陵区的最主要地质灾害类型,具有突发性强、易损度高的特点,与地震、火山并列成为全球性的主要地质灾害类型[1,2]。 为了防止滑坡地质灾害的发生,降低滑坡地质灾害的危害程度,有效的预测预报是行之有效的重要手段之一。我国的一些部门从20世纪50年代起对重要交通干线和工矿区的一些滑坡进行了长期观测。尽管经过数十年的研究和实践,在此领域内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成功预报也不乏实例,例如中国宝成铁路须家河滑坡、长江三峡新滩滑坡、卧龙寺新滑坡、黄茨滑坡等等,但由于滑坡自身的复杂性,基础理论不完善,预测预报问题仍然是一个国际性难题,未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3]。 本文基于TRT技术在五盂高速公路隧道施工中的成功应用实例,鉴于TRT技术的优势,分析TRT技术用于探测滑坡体内部地层信息存在的问题,研究利用TRT技术预报滑坡地质灾害的可行性,为后续开展滑坡地质灾害预报工作提供参考。 2 TRT技术在佛岭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中的应用 2.1 佛岭隧道 五盂高速公路佛岭隧道地处盂县与五台山交界地带,长8.8km,为五盂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的控制性工程之一。 2.2 工程、水文地质条件 佛岭隧道位于构造剥蚀、溶蚀、侵蚀低中山区,山体陡峭,冲沟发育。微地貌表现为基岩山脊、冲、沟陡坡等。所处区域为五台山块隆南部支系舟山掀向斜的东南翼,为一单斜构造,地层产状平缓,地质构造简单;地表水系为清水河,水流受季节影响变化较大,冬季仅部分河道有少量间断流水,雨季流量较大。2.3 方案设计 本次预报安装10个检波器,隧道左右边墙各布置4个,拱腰各布置1个,锤击震源点共计12个,隧道左右边墙各6个,勘测范围:高程为750-790m,横向为中心线左右各20m,纵向为160m,掌子面在图中的位置为37.8,里程为ZK13+528.2m。如图1所示。 图1 震源和检波器在空间分布的俯视图 2.4 结果分析 图2给出的是本次佛岭隧道地质预报结果。通过对掌子面前方122.2米的地震波反射扫描成像三维图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Ⅰ区:掌子面前方约60m-70m范围内,出现了明显的差异,图像颜色单一较深,推断该处可能为破碎带或含水构造,极有可能为裂隙水集中带,出现涌水的可能性不小,施工时应给予高度关注。 (2)Ⅱ区:掌子面前方约90m-100m范围内,出现了零星的“散点”,表明该范围内有裂隙或岩层中夹杂其他物质,但不发育,对施工造成不了太大的影响出。 (3)Ⅲ区:掌子面前方约100m-115m范围内,隧道经过区域周围出现了明显的“散点”集中区,且散点颜色混杂,推断该范围内围岩中寻在大量的裂隙或夹杂其他物质,有可能涌水、突泥或涌砂,施工过程中应给与足够的重视。 (4)Ⅳ区:掌子面前方约115m-122m范围内,隧道经过区域右侧出现了明显的“散点”集中区,且散点颜色混杂,推断隧道经过区右侧围岩中寻在大量的裂隙或夹杂其他物质,

地质灾害预测预报制度

地质灾害预测预报制度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地质灾害预测预报制度(一)为加强地质灾害的预测预报工作,杜绝煤矿地质灾害和透水事故的发生,根据《煤矿安全规程》(2016)第22条“煤矿企业应当设立地质测量部门,配备所需的专业技术人员和仪器设备,及时编绘反映煤矿实际的地质资料和图件,建立健全矿井地测工作规章制度”以及《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试行)》中地质灾害与测量专业“制度建设”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二)地质及水文地质、瓦斯地质预报分为月报、年报和临时性预报,内容要涉及在预报周期内预计采掘范围、工作面地质、水文地质条件、构造、煤层及顶底板、瓦斯 地质等情况,采掘工作面涌水量预测、工作面存在何种隐患及防治措施和地物调查情况等四个方面。 1.月度预报地测部门根据煤矿月度采掘工程计划,每月末应编制下一月度地质预测预报。 2.年预报每年年初,地测部门应根据煤矿生产情况和采掘工作面接替计划,编制年度煤矿地质预测预报。 3.临时预报 根据采掘进度情况,地测部门要针对采掘生产过程中的异常地质情况,随时调查分析,发现问题或险情,及时发出地质临时预报。

4.雨季期间,定期对地表情况进行调查,发现地表水害或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水情水害问题时,及时发出预报。 (三)地质、瓦斯地质及水文地质预报应对采掘工作面前方存在的夹矸、断层、薄基岩等地质条件和采掘工作面对应的地表地物等情况有详细描述。 (四)地质及水文地质预报经总工程师审批签字后下发执行。 (五)地质及水文地质、瓦斯地质预报均由地质专业技术人员负责编制,编制前地质人员要根据煤矿地质资料,认真分析采掘范围内的地质、瓦斯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掌握其特点和变化规律,做到内容准确、重点突出,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在采掘工作面接近地质构造带及地质条件复杂地带时,预报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前向施工区队和有关职能科室进行通报,各职能科室要编制相应的安全技术防治措施,经煤矿总工程师组织会审后下发执行。 (六)及时对上次预报做出验证总结,分析预报效果,进一步掌握地质变化规律,提高预报质量。 (七)地质技术员要不断学习先进技术理论,与总工程师共同分析、研究构造、瓦斯、水患等地质问题,进一步提高地质、瓦斯地质及水文地质预测预报的准确性,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八)地质专业技术人员要全面收集所在煤矿勘探以来各阶段的地质报告,按规程要求建立各种基础台账,及时提交生产所需的地质说明书。同时经常深入现场,及时观测、收集、整理、分析新揭露的地质及水文

滑坡型泥石流形成机理_李树德

DOI:10.13209/j.0479-8023.1998.035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34卷,第4期,1998年7月 Act a Scientiar um Nat ur alium Universit atis Pekinensis,Vol.34,No.4(Jul,1998) 滑坡型泥石流形成机理1) 李 树 德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北京,100871) 摘 要 滑坡型泥石流是一种特殊的能量转换体运动类型。它是在很短时间内,由滑坡体的位能 快速转化为动能的一次性滑动——流动堆积。滑坡型泥石流的活动是由块体在整个连续运动过程 中发展的两个阶段(先滑坡,后泥石流)组成。滑坡型泥石流与一般的滑坡、泥石流不同,它兼具滑 坡和泥石流的一些特征。滑坡型泥石流速度快,冲击力强,破坏性大。在理论上和国民经济影响方 面有独特的研究意义。 关键词 滑坡;泥石流;滑坡型泥石流 中图分类号 P642 0 引 言 滑坡与泥石流、地震、火山喷发、台风以及特大洪水一样,是一种突发性自然灾害。而滑坡型泥石流兼具滑坡和泥石流的一些特征,它是一种超强度高速输移泥沙石块的过程,它可以在几分钟、几十分钟或数小时内将大量的泥沙石块倾泻到山口外,倾刻之间给人类造成巨大灾难。不仅造成人员伤亡及工农业极大经济损失,而且大大恶化了周围生态环境。对其形成、发展和运动机理、分布规律,预测预报和预防治理的研究,将对人类生存和经济建设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1 滑坡型泥石流概念 客观科学地认识滑坡型泥石流,首先必须对滑坡及泥石流概念有正确的理解。一般认为在重力、动水压力、地震或其他某些力的作用下,斜坡上的岩土沿坡内一定的软弱带(或面)作整体地向前、向下移动的现象,谓之滑坡。 而泥石流这一概念,目前国内外的研究者尚无一致性的意见。一般认为泥石流是一种特殊物质运动的自然现象;有的认为泥石流是产生于沟谷中或坡地上的一种饱含大量泥少石块和巨砾的固液两相流体。它介于山崩、滑坡等块体重力及动力运动与流水等液体水力运动之间,呈粘性层流或稀性紊流状态,是各种自然营力(地质、地貌、水文、气象等)和人为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C.M.伏列什曼夫认为泥石流指的是固体物质含量高,泥位剧增的暂时性山地河床型洪流[1];日本水土保持学会认为泥石含量多于水体。含水的粥状泥沙在其自重作用下产生运动  1)地震科学联合基金资助项目(95239) 收稿日期:1997-01-24;修改稿收到日期:1997-04-04.

高考地理小专题——暴雨洪涝(有答案)

高考地理小专题——暴雨洪涝 典型例题一:(2013·全国高考真题)(自然灾害与防治)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图所使区域位于我国江南丘陵区。 分析图中居民点易遭洪灾的原因,并提出具体的应对措施。 参考答案: 原因:区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多暴雨。居民点地处谷底河边,其河流上游地区集水面积较广。暴雨时流水在谷底汇集,河水暴涨,易淹没农田和房屋。 措施:将居民点迁向合理的位置(地势较高,地形起伏和缓,既不受洪水威胁又无地质灾害隐患的地方)。或修建水库拦蓄洪水,修建沿河防洪堤。 典型例题二:(2017·河北高二月考)下图示意洪涝年份鄱阳湖与长江相连河段的水位变化。读下图,回答问题。 (1)说出滨湖地区涝灾最可能发生的时间,简析产生涝灾的自然原因。 (2)简述滨湖农业区防治涝灾可采取的主要措施。

参考答案: (1)可能发生在6月~9月(夏秋季节)。地势低洼,排水不畅;6月~9月雨季,降水多且集中;河湖均处于高水位,且河流水位更高,湖水难于外泄,甚至河水倒灌入湖(2)完善抗洪排涝系统;合理退田还湖;培育、推广耐涝作物;调整耕作制度和土地利用方式,减少灾损面积;开展防灾减灾教育,提高监测预警水平。(答三点即可) 典型例题三:(2019·全国高一课时练习)(地理——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 江苏省里下河地区总面积1.35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2~3米,其东面的通榆运河比里下河地区高1~2米,北面的黄河故道比里下河地区高5米,南面是新通扬运河和沿江高沙地,西面是高耸的京杭运河大堤,因此里下河地区易发洪涝灾害,下图示意里下河地区位置和河网分布。 提出里下河地区防治洪涝灾害的措施。 参考答案: 开挖入海新河,改造河网,分散水流;建设水利枢纽工程,洪涝期间排水;修筑蓄洪(水库),加强湖泊对洪水的调节能力;退耕还湖;加强预报监测;加强宣传教育,提高防灾、减灾意识 典型例题四:(2016·全国高三专题练习)【自然灾害与防治】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露天矿开采滑坡基本知识

露天矿开采滑坡的类型、原因及治理 露天矿在开采过程中,边坡稳定与否直接制约着矿山的安全,是影响矿山经济效益的最关键因素之一。一般从矿山投产到开采结束,滑坡的影响贯穿始终;所以,对露天边坡的治理,应一直延续到开采结束,而且其投资巨大。随着矿山开采深度的逐渐增加,露天矿山边坡的高度、面积、维护时间都要相应大幅度增加,不然,边坡滑落灾害将日益突出。因此,边坡的稳定性越来越成为我国矿山防灾的重点之一。 滑坡的类型 一、平面滑坡 顺层滑坡是发生最多的一种滑坡类型。一般为顺着层面的滑动。它又可分为沿单一层面的滑坡和坐落式平推滑移型滑坡两类。沿单一层面的滑坡,一般滑面倾角大于其内摩擦角,发生规模较大,且坡角切层开挖,往往是形成滑坡的重要人为原因。坐落式平推滑移型滑坡,滑面具有复合形态,主体滑面为岩层滑面,而滑坡后缘为近似的圆弧形,它是沿着构造节理等追踪发展而形成的,倾角逐渐变陡以致高倾角。主滑面比较平缓,滑体的滑动变形速度较小。 二、楔体滑坡 楔形体滑坡是最常见的一种滑坡形式。楔形体滑坡的主要特点是,滑动面及切割面均为较大的断层或软弱结构面;根据结构面的数目,又可以分为有两个结构面组合形成的楔形体,及由三个结构面组合形成的滑动楔形体。由两个结构面组合形成的滑坡,一般为沿组合线交线方向滑动的双滑面滑坡;由三个结构面组合形成的滑坡,既可能是组合线交线方向滑动的双滑面滑坡,又可能是单一结构面倾向滑动的单滑面滑坡。当边坡中有两种结构面相互交切成楔形失稳体,即当两结构面的组合交线倾向与边坡倾向相近或相同,且倾角小于边坡角而大于内摩擦角时,容易发生楔形体滑坡。另外,其规模一般较小。 三、圆弧滑坡 圆弧滑动滑坡,是指其滑动面是弧形状的,常见于土质滑坡。这类滑坡一般要经过坡角蠕动变形,滑坡后缘张裂扩张和滑坡中部滑床断裂贯通三个阶段。其前期发展缓慢,中后期发展迅速,滑坡速度很大。散体结构的破碎岩体或软弱沉降岩边坡滑坡多属于此。 四、倾倒滑坡 倾倒变形滑坡一般具有反倾边坡结构,最初为沿着边坡岩体中的反倾结构面产生错动,边坡面形成微细的错动裂纹,继而发展为裂缝,随着岩层层面的进一步错动使边坡面的裂缝两侧产生相对的差异变形,并使岩层逐渐向外倾斜直至崩塌。当边坡岩体结构面倾角很陡时,岩体可能发生倾倒,它的破坏机理与上述三种不同,它是在岩石重力作用下岩块发生移动而产生的倒塌破坏。这种滑坡往往发生在台阶坡面上,很少导致整个边坡下滑。 五、复合滑坡 即上述两种形式组合而形成的滑坡。复合型滑面滑坡常见于具有较厚的第四系覆盖层的岩土质边坡中,第四系覆盖层的土形成近似圆弧状滑面,而下部地质结构面特别是软弱结构面发育。 滑坡的原因 据力学理论,一个物体静止不动,是其各方向受力均势的结果。如果其中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力发生变化,物体的均势遭到破坏,就要发生相应的移动,即从原来的位置以不同的方式运动到新的位置,并形成新的均势,这就是均衡理论或均势理论。

长江三峡库岸带崩滑灾害的预测与预防

52-56,2010 地 质 学 刊第34卷 第1期 doi:10.3969/j .issn .167423636.2010.01.52 长江三峡库岸带崩滑灾害的预测与预防 杨达源,李徐生,韩志勇,陈英勇,黄 典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学院,江苏南京210093) 摘要:三峡水库蓄水后,库区水位的大幅度上涨及水位变动带(消落带)的形成等一系列因素将导致原谷坡地貌过程发生较大的变化。通过长期的野外考察认为,除了原有的几百处大大小小的崩塌滑坡堆积体以外,在今后的库岸再造过程中,必定还会发生大量的崩岸或塌岸事件,对沿岸局部地段的生态安全、工程安全与移民城镇家园的安全将构成较严重的威胁。对三峡水库库岸带各种堆积物的不稳定性及其危害方式和程度进行了评价,并对这些地段的开发利用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三峡库区;滑坡灾害;预测预防;评价 中图分类号:P694;P642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636(2010)01-0052-05 收稿日期:2009-10-12;修订日期:2009-10-21;编辑:陆李萍 作者简介:杨达源(1941—),男,江苏武进人,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自然地理学与地貌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0 引 言 在长江干流长期的深切作用下,长江三峡两岸发育了大量的岩壁陡崖与岩块碎屑陡坡,同时还有大大小小几百处崩塌滑坡堆积体(图1)。长江三峡水库蓄水后,库区水位将从海拔66m ~160m 普遍上 升到170m ~175m ,并且在145m ~175m 之间将成为水库水位的变动带(消落带)。与此同时,长江三峡库岸总长将超过1500km 。可以预见,今后几十年,在三峡地区这样复杂的地质地貌条件下,水库蓄水及其库岸再造过程对原来的长江河谷谷坡的地貌过程将产生深刻的影响,沿岸局部地段的生态安全也将面临严重威胁。 图1 长江三峡水库库区的水位变动示意图 1 库岸带堆积物不稳定的主要影响 因素 111 长江深切较快,库岸带岸坡较陡且岸坡岩块被 卸荷拉裂 根据长江三峡阶地的分布,估算出近10多万年以来,长江河谷的深切速率达到8111c m /ka,其中,重 庆附近10万年的下切速率为8010c m /ka 、近几万年 来达到9214c m /ka;忠县附近为7910c m /ka;奉节附近为7511c m /ka;三峡大坝坝址附近为7413c m /ka 。这么快的下切速率,导致三峡河段的谷坡普遍偏陡,尤其是坡脚部位,一般情况下坡度都在30°。 长江的快速深切,不仅导致岸坡坡度较陡,而且导致岸坡岩石产生卸荷拉裂。岩石山丘被拉裂后,有的

推荐-矿井地质灾害预测预报制度

矿井地质灾害预测预报制度 第一节 总则 地质灾害预测预报是煤矿生产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基础工作,也是提高防治地质灾害保障能力的重要手段。为了进一步加强矿井防治地质灾害工作,充分发挥地质“尖兵”作用,超前、准确地为矿井安全生产提供地质和水文地质资料,结合矿井生产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节 职责划分 一、生产技术科职责 (1)负责地质灾害预测预报日常管理工作,制定落实《地质灾害预测预报管理办法》。 (2)编制矿井年度、季度、月度、每周《地质灾害预测预报》及临时预报,并跟踪验证分析和总结。 (3)负责《地质灾害预测预报》的编制上报工作。 (4)负责督促施工队组按照地质灾害预测预报或临时地质预报编制作业规程或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5)负责施工队组超前探放水、地质钻探等指令性工作任务的安排及报工工

作。 二、调度室职责 (1)负责井下开掘及回采过程中出现的地质条件变化时信息的传递。 (2)负责地质构造、探放水、物探施工的有关协调工作。 三、通风队职责 负责提供各采掘开头面实测瓦斯和二氧化碳涌出量数据、分析预测结果,用来作为地质预测预报资料。 四、队组职责 (1)根据地质灾害预测预报编制作业规程或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2)根据职能部门的指令安排,负责本单位作业头超前探放水、地质构造的钻探施工。 (3)负责在掘进或回采过程中水文发生异常时,及时向矿调度室和地质测量科汇报。 第三节 预测预报的主要依据 一、地质灾害预测预报的依据 (1)根据《地质报告》中已经查明的地质构造包括断层、陷落柱、冲刷带、

褶曲、薄煤区、查明的水文地质情况等进行预测预报。 (2)根据巷道在掘进、回采过程中实际揭露水文地质情况,利用地质构造和水文地质的规律,对相邻巷道或工作面进行预测预报。 (3)根据超前钻探探查结果,发现地质构造或富水区,进行补充临时水文地质预报。 (4)根据精查地质勘探查明井田水文地质情况进行预测预报。 (5)根据巷道施工过程中实际揭露巷道顶板淋水情况进行预测预报。 (6)利用有关水文地质科研成果进行预测预报工作。 (7)探查井田地质构造的导水性,总结地质构造的导水规律,预测预报矿井涌水情况。 第四节 预测预报工作要求 一、工作要求 (1)生产技术科按《煤矿防治地质灾害规定》及《防治地质灾害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的要求,收集每月矿井地质、水文地质等原始资料,作为开展预测预报的基本工作内容。 (2)生产技术科在年、季、月初根据矿井生产衔接安排,编制年度、季度、月度《地质灾害预测预报》,部门审核后经总工程师签字,于下一年度、季度、

洪水灾害科普知识——洪涝

洪水灾害科普知识——洪涝 可分为:暴雨洪水(含山洪)、风暴潮、冰凌洪水、冰川洪水、融雪洪水、泥石流和演坝洪水等多种类型。主要的是暴雨洪水。 垮坝洪水包括:水库垮坝和堤防决口所形成的二类洪水。这两类既与气象因素有关,又与人为因素有关。 ⑴水库垮坝洪水的突发特点是:洪峰高、历时短、流速大,往往造成下游毁灭性灾害,特别是人员伤亡。 ⑵堤防决口是:由于洪水超过堤防设计标准,堤防质量有问题,或者因人为设障壅高水位而造成漫或溃决洪水。人为扒堤决口造成 的洪水也有发生。 一个地区短期内连降暴雨,河水会猛烈上涨,漫过堤坝,淹没农田、村庄,冲毁道路、桥梁、房屋,这就是洪水灾害。发生了洪水,如何自救呢? ⑴受到洪水威胁,如果时间充裕,应按照预定路线,有组织地向山坡、高地等处转移;在措手不及,已经受到洪水包围的情况下,要 尽可能地利用船只、木排、门板、木床等,做水上转移。 ⑵洪水来得太快,已经来不及转移时,要立即爬上屋顶、楼房高屋、大树、高墙,做暂时避险,等待援救。不要单身游水转移。 ⑶在山区,如果连降大雨,很容易暴发山洪。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注意避免渡河,以防止被山洪冲走,还要注意防止山体滑坡、滚石、泥石流的伤害。 ⑷发现高压线铁塔倾倒、电线低垂或断折;要远离避险,不可触 摸或接近,防止触电。

1、洪水到来之前,要关掉煤气阀和电源总开关,以防因电线浸 水而漏电失火、伤人。时间允许的话,赶紧收拾家中贵重物品放在 阁楼。如时间紧急,可把贵重物品放在较高处,如桌子、柜子或架 子上,以免被水浸湿。 2、在洪水到来之前,要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首先要堵塞门的 缝隙,旧地毯、旧毛毯都是理想的塞缝隙的材料,还要在门槛外堆 放沙袋,以阻止洪水涌入。为防洪水涌入屋内,首先要堵住大门下 面所有空隙,最好在门槛外侧放上沙袋。沙袋可以自制,以长30公分,周长15公分最好,也可以用塑料袋塞满沙子、泥或碎石,放入 沙袋。如预料洪水会涨得很高,那么底层窗台外也要堆上沙袋。 3、如果洪水不断上涨,在短时间内不会消退,应在楼上贮备一 些食物及必要的生活用品,如饮水、炊具、衣物等,还要携带火柴 或打火机,必要时用来生火。 4、如果洪水迅速猛涨,你可能不得不躲到屋顶或爬到树上。此 时你要收集一切可用来发求救信号的物品,如手电筒、哨子、旗帜、鲜艳的床单、沾油破布(用以焚烧)等。及时发求救信号,以争取被 营救。用一些绳子或被单,使身体与烟囱相连,以免从屋顶滑下。 5、不到迫不得已不可乘木筏逃生。乘木筏是有危险的,尤其是 对于水性不好的人,一遇上汹涌洪水,很容易翻船。此外,爬上木 筏之前一定要试验其浮力,并带上食物及船桨以及发信号的工具。 6、当你在开阔地带驾车遇到洪水时,你应把车迎着洪水开过去,并闭紧车窗。如你处在峡谷或山地,要迅速驶向高地。 7、当发洪水或在山地,想涉水越过溪流是很危险的。假如非过 河不可,尽可能找桥,从桥上通过。假如无桥,非涉水不可,不要 选择最狭窄地方通过。要找宽广的地方,溪面宽的地方通常都是最 浅的地方。在瀑布或岩石上不可紧张,在未涉水前,先选好一个好 的着脚点,用根竹竿或木棍先试探一下前面的路,在起步前先扶稳 竹竿,并要逆水流方向前进。

露天矿滑坡事故及防治技术(正式版)

文件编号:TP-AR-L5703 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示范文本) 编订: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露天矿滑坡事故及防治 技术(正式版)

露天矿滑坡事故及防治技术(正式版) 使用注意:该安全管理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1.露天矿滑坡事故原因 露天矿边坡滑坡是指边坡岩体在较大范围内沿某一特定的剪切面滑动。露天矿滑坡事故发生的原因主要有: (1)露天边坡角设计偏大,或台阶没按设计施工; (2)边坡有大的结构弱面;

(3)自然灾害,如地震、山体滑移等; (4)滥采乱挖等。 露天矿边坡滑坡事故可以采用位移监测和声发射技术等手段进行监测。 2.边坡事故防治措施 (1)合理确定边坡参数 ①合理确定台阶高度和平台宽度。合理的台阶高度对露天开采的技术经济指标和作业安全都具有重要意义。平台的宽度不但影响边坡角的大小,也影响边坡的稳定。

地质灾害预测预报制度实用版

YF-ED-J4566 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 地质灾害预测预报制度实 用版 In Order To Ensure The Effective And Safe Operation Of The Department Work Or Production, Relevant Personnel Shall Follow The Procedures In Handling Business Or Operating Equipment. (示范文稿) 二零XX年XX月XX日

地质灾害预测预报制度实用版 提示:该管理制度文档适合使用于工作中为保证本部门的工作或生产能够有效、安全、稳定地运转而制定的,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设备时必须遵循的程序或步骤。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一)为加强地质灾害的预测预报工作,杜绝煤矿地质灾害和透水事故的发生,根据《煤矿安全规程》(2016)第 22 条“煤矿企业应当设立地质测量部门,配备所需的专业技术人员和仪器设备,及时编绘反映煤矿实际的地质资料和图件,建立健全矿井地测工作规章制度”以及《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试行)》中地质灾害与测量专业“制度建设”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二)地质及水文地质、瓦斯地质预报分为月报、年报和临时性预报,内容要涉及在预

报周期内预计采掘范围、工作面地质、水文地质条件、构造、煤层及顶底板、瓦斯 地质等情况,采掘工作面涌水量预测、工作面存在何种隐患及防治措施和地物调查情况等四个方面。 1.月度预报地测部门根据煤矿月度采掘工程计划,每月末应编制下一月度地质预测预报。 2.年预报每年年初,地测部门应根据煤矿生产情况和采掘工作面接替计划,编制年度煤矿地质预测预报。 3. 临时预报 根据采掘进度情况,地测部门要针对采掘生产过程中的异常地质情况,随时调查分析,发现问题或险情,及时发出地质临时预报。

矿井地质灾害预测预报制度示范文本

矿井地质灾害预测预报制 度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矿井地质灾害预测预报制度示范文本使用指引:此管理制度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第一节总则 地质灾害预测预报是煤矿生产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基础 工作,也是提高防治地质灾害保障能力的重要手段。为了 进一步加强矿井防治地质灾害工作,充分发挥地质“尖 兵”作用,超前、准确地为矿井安全生产提供地质和水文 地质资料,结合矿井生产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节职责划分 一、生产技术科职责 (1)负责地质灾害预测预报日常管理工作,制定落实 《地质灾害预测预报管理办法》。 (2)编制矿井年度、季度、月度、每周《地质灾害预 测预报》及临时预报,并跟踪验证分析和总结。

(3)负责《地质灾害预测预报》的编制上报工作。 (4)负责督促施工队组按照地质灾害预测预报或临时地质预报编制作业规程或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5)负责施工队组超前探放水、地质钻探等指令性工作任务的安排及报工工作。 二、调度室职责 (1)负责井下开掘及回采过程中出现的地质条件变化时信息的传递。 (2)负责地质构造、探放水、物探施工的有关协调工作。 三、通风队职责 负责提供各采掘开头面实测瓦斯和二氧化碳涌出量数据、分析预测结果,用来作为地质预测预报资料。 四、队组职责 (1)根据地质灾害预测预报编制作业规程或施工安全

防暴雨及洪涝灾害安全知识(通用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防暴雨及洪涝灾害安全知识(通 用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防暴雨及洪涝灾害安全知识(通用版) 近段时间是暴雨、雷电等强对流天气高发季节,出现暴雨时往往降雨强度较大,降雨较为集中,容易造成积水、洪涝等现象,可能导致水浸、交通中断等事件的发生,严重时也可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暴雨过程常常还伴有雷暴,因此防止雷电袭击往往也是暴雨过程中重要的一环。暴雨还可能引起山体滑坡、山泥倾泻等地质灾害。连续2天以上的暴雨过程造成水浸、山体滑坡等灾害的可能性更大。尤其是连续2-3天的暴雨到大暴雨甚至特大暴雨,累计雨量可达400-500毫米,往往造成严重的洪涝灾害,并出现次生的地质灾害,如山泥倾泻、山体滑坡等。 国家气象中心高级工程师张建忠介绍,中央气象台针对暴雨,发布预警。暴雨预警信号分四级,分别以蓝色、黄色、橙色、红色表示。其严重程度,由低到高递增。 1、暴雨蓝色预警信号

标准: 12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防灾提示: 切断有危险地带的室外电源,暂停户外作业; 做好城市、农田的排涝,注意防范可能引发的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切断低洼地带有危险的室外电源; 疏散低洼地区易浸物资,避免财产受损; 暴雨来临,关闭门窗,防止雨水扑入屋内,一旦进水立即切断电源。 2、暴雨黄色预警信号 标准: 6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防灾提示:

露天矿生产过程中主要危险及危害因素分析(2021新版)

露天矿生产过程中主要危险及危害因素分析(2021新版) Security technology is an industry that uses security technology to provide security services to society. Systematic design, service and management.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738

露天矿生产过程中主要危险及危害因素分 析(2021新版) 露天采矿生产过程中主要的危险危害因素有滑坡、爆破、粉尘、铲装、运输、排土过程中的危害、设备检修危害、洪水及泥石流危害等。 一、滑坡危害 滑坡是露天矿常见的灾害。露天矿生产和挖掘过程中形成的斜坡或天然斜坡,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软面(或软弱带)整体的向下滑动的现象叫滑坡。露天矿产生的滑坡的重要原因和外界诱发验收有;地质条件(包括沿途类型、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等)、地貌地形条件、内外应力和人为作用等。 不同的岩、土都有可能产生滑坡。其中结构松软、抗剪强度和抗风化能力较低,在水的作用下期性质易发生变化的岩、土,入松

散覆盖层、黄土、红粘土、页岩、泥岩、煤层地系,凝灰岩、片岩、板岩、千枚岩等级软硬相间的岩层所构成的斜坡易发生滑坡。 斜坡岩、土中存在各种构造面并被切割分离成不连续状态,构成了岩土向下滑动的地质构造条件。构成面为降雨等进入斜坡提供了自然通道、故各种节理、裂隙、层理面、岩性界面、断层发育的斜坡,特别是当平行和垂直斜坡的陡倾构造面及顺坡缓倾的构造面发育时易造成滑坡。 地貌地形是指只有处于一定地貌特征且具备一定坡度才能发生滑坡。露天矿边坡包括排土场、台阶边坡、最终开采边坡、其边坡角通常大于10度小于45度,时产生滑坡的有力地形,所以露天矿具有最易发生滑坡的地貌特征。 另外,地下水活动在滑坡形成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它软化岩、土,降低岩、土强度,产生动水压和空隙水压,侵蚀岩、土,增大岩、土容重,对透水岩石产生托浮力等。尤其对滑坡(带)的软化作用和降低强度作用最突出。 地壳的运动和人类的工程活动是滑坡多发的主要原因。地震、

地质灾害预测预报制度正式版

Through the joint creation of clear rules, the establishment of common values, strengthen the code of conduct in individual learning, realize the value contribution to the organization.地质灾害预测预报制度正 式版

地质灾害预测预报制度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管理制度资料适用于通过共同创造,促进集体发展的明文规则,建立共同的价值观、培养团队精神、加强个人学习方面的行为准则,实现对自我,对组织的价值贡献。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一)为加强地质灾害的预测预报工作,杜绝煤矿地质灾害和透水事故的发生,根据《煤矿安全规程》(2016)第 22 条“煤矿企业应当设立地质测量部门,配备所需的专业技术人员和仪器设备,及时编绘反映煤矿实际的地质资料和图件,建立健全矿井地测工作规章制度”以及《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试行)》中地质灾害与测量专业“制度建设”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二)地质及水文地质、瓦斯地质预报分为月报、年报和临时性预报,内容要

涉及在预报周期内预计采掘范围、工作面地质、水文地质条件、构造、煤层及顶底板、瓦斯 地质等情况,采掘工作面涌水量预测、工作面存在何种隐患及防治措施和地物调查情况等四个方面。 1.月度预报地测部门根据煤矿月度采掘工程计划,每月末应编制下一月度地质预测预报。 2.年预报每年年初,地测部门应根据煤矿生产情况和采掘工作面接替计划,编制年度煤矿地质预测预报。 3. 临时预报 根据采掘进度情况,地测部门要针对采掘生产过程中的异常地质情况,随时调

我国洪涝灾害基本特征及成因分析

我国洪涝灾害基本特征及成因分析

中文摘要: 中国人口庞大,领土面积广大,河湖众多。特别是中国处于亚欧大陆和太平洋之间,季风气候盛行,降雨时程分布不均。自古以来,洪涝灾害不断,而且往往比较严重。解放以后,人民政府高度重视水灾的防治,先后修建了许多防洪除涝工程,大大减少了洪涝灾害的损失。但我国幅员辽阔,洪涝灾害的损失仍很大,还有不少河流需要进一步治理,全国彻底防洪涝还需要更多的工程和采取有效的运筹措施,另外,中国的持续快速发展,对防洪必然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因此,今后的防洪任务还很重。

Abstract: China, with a very large population and broad land area,has numerous lakes and rivers.Since China is between the Eurasis and the Pacific ,where monsoon pervades,the season of precipitation in China distributed unevenly.From of old the disasters caused by government paid much mention to the defense of the flood ,and loss caused by the flood had been decreased .however ,there are a great many of rivers need to be reformed. Besides,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hina requires the higher standards for counteracting the flood, so the task of fighting against the flood is a long rough road to go.

国外地质灾害调查、监测、预警预报

国外地质灾害调查、监测、预警预报 (美国、加拿大、法国、日本、意大利情况介绍) 美国地质调查局 美国地质调查局提出了2006~2010年滑坡灾害计划(LHP)该计划可以帮助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利用可靠的科学信息来降低自然灾害造成的生命和财产损失的任务。LHP的任务是提供可以降低滑坡损失的信息,促进人们对滑坡灾害的了解,制定科学的减灾战略,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 2006~2010年的LHP计划是 一 新的预测模型 最近几年来,LHP开发了一些评价斜坡稳定性或滑坡敏感性的模型。根据这些模型可以推测将来滑坡发生的时间、位置和规模。其中一个模型是SCOOPS,可以分析从沿海峭壁到火山爆发的三维深部旋转破坏。LHP计划对这一模型进行了改进,使其可以分析相似尺度下的三维滑动破坏。由于这个模型可以提供破坏体积的信息,LHP也计划将这一模型与火山灾害计划的模型结合起来,预测滑坡和泥石流沿坡而下的泛滥区。USGS开发的另一个模型是TEIGRS,可以分析与时间相关的降雨入渗量和其造成的浅层崩积物的不稳定性。LHP计划改进了这一模型,并用它分析暴雨开始时非饱和土壤的入渗以及在持续降雨过程中形成的侧向流动。同时也需要在实时降雨和(或)地震地面运动的条件下,为满足滑坡敏感性的静态图以及编制第二代动态图的需要,研究各种敏感性模型的概率结果。对滑坡历史和重现情况要继续进行研究,以便更好地认识美国大部分地区发生滑坡的可能性,包括研究美国东部山区由于强降雨造成的滑坡事件,确定这一地区的降雨阈值。另外,可以应用改进的模型评价美国其它地区的滑坡灾害。 计划还将这些模型引入到一个决策支持系统中,以迅速评价火灾后发生的泥石流灾害。LHP已经建立了火灾后泥石流响应和发生过程的数据库,包括根据地球资源探测卫星图像获取的全国范围内火灾程度的实用信息。计划对现有的经验模型以及研究火灾区径流和侵蚀过程的物理模型进行改进。预计这些模型可以提高火灾后泥石流评价的精度和准确性。 二 新的滑坡监测技术 LHP计划改进和开发动态滑坡环境的监测技术。这些技术可以更好地预测将来的滑坡活动。该计划预计可以提高实时监测能力,采用成本较低的GPS接收器等仪器来监测从缓慢蠕变到迅速灾难性破坏的滑坡活动。如果条件允许,还计划应用地球资源探测卫星数据和高分辨率的遥感数据,如LIDAR和SAR,对滑坡活动进行探测、绘图或做出迅速评价。 三 对知之甚少的滑坡过程的研究 LHP计划将研究重点放在以下特别棘手且缺乏对其认识的滑坡灾害上。这一成果有助于开发新的评价工具: 1、进行野外分析研究,以更好地认识泥石流的发展过程。许多破坏性的泥石流的规模最初都很小,通过侵蚀流经的通道和向下运移过程中携带沉积物的“体积膨胀”作用而逐渐扩大。认识泥石流的发展机制和前期状态有助于对泥石流灾害进行评价。 2、需要对能够引起滑坡沉积物再次活动的必要条件进行研究。这一工作有助于预测引起老滑坡再次活动的条件。 3、要不断寻求其它机构的协助,以便研究和应用不同方法来评价岩崩灾害对公共土地的影响。 LHP的长期目标: 一 滑坡灾害评价 在美国进行滑坡野外调查、研究、监测和分析以减小滑坡灾害和风险时,特别要强调的是采用GIS和遥感技术开发新方法和开展试点

地质灾害预测预报制度标准范本

管理制度编号:LX-FS-A30094 地质灾害预测预报制度标准范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The Operation Standards Are Restricted, And Relevant Personnel Are Required To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s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Can Reach The Specified Standards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地质灾害预测预报制度标准范本 使用说明:本管理制度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既定操作标准、规范进行约束,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一)为加强地质灾害的预测预报工作,杜绝煤矿地质灾害和透水事故的发生,根据《煤矿安全规程》(2016)第22 条“煤矿企业应当设立地质测量部门,配备所需的专业技术人员和仪器设备,及时编绘反映煤矿实际的地质资料和图件,建立健全矿井地测工作规章制度”以及《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试行)》中地质灾害与测量专业“制度建设”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二)地质及水文地质、瓦斯地质预报分为月报、年报和临时性预报,内容要涉及在预报周期内预计采掘范围、工作面地质、水文地质条件、构造、煤

暴雨洪水灾害论文

暴雨洪水灾害研究报告 厦门外国语学校初一二班陈双全48号2012年7月21日,北京遭遇了61年以来最大降雨,气象部门发布橙色暴雨预警。这次强降雨的平均降水量达到170mm;最大降雨点房山区河北镇达460mm。据统计,北京市“7?21”暴雨灾害死亡人数达78人。其中67名已确认身份死者中:溺水50人,触电7人,房屋倒塌3人,泥石流2人,创伤性休克2人,高空坠物2人,雷击1人,缺氧死亡1人。这次强降雨中,北京受灾面积达1.6万平方公里,受灾人口约190万人,其中房山区占约80万人;经济损失近百亿。这场7.21特大暴雨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更造成了78位生命的离开,这场暴雨淹没了北京,也给其它城市敲响了警钟。城市在面对暴雨的时候,显得如此的脆弱。 这则报道令我感触至深,北京身为首都,中国文化、政治心脏,为什么如此脆弱?为什么如此不堪一击?北京的管理者,又是怎样管理和建设首都的?虽然天灾难防,但雨水不畅受堵,北京大街小巷成“江河”,难道也埋怨老天爷吗?也埋怨雨水吗?其他地区又该如何预防以及做好灾后补救措施呢? 什么是暴雨洪水? 暴雨引起的江河水量迅速增加并伴随水位急剧上升的现象。是洪水的一种。在中低纬度地带,洪水的发生多由暴雨引起。中国河流的主要洪水大都是暴雨洪水。 暴雨洪水灾害有哪些? 容易引发洪水,导致村庄、房屋、船只、桥梁、游乐设施等受淹,甚至被冲毁,造成生命财产损失。可能造成水利工程失事。容易引发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造成人员伤亡。还会引起交通堵塞。 暴雨洪水按暴雨的成因分不同类型 雷暴雨洪水台风暴雨洪水锋面暴雨洪水 地区该如何预防以及做好灾后补救措施呢? (1)在城区外居住的居民要避免在低洼地带、山体滑坡威胁区域和受河道出槽洪水顶冲的地方建房,不要人为侵占洞道自然行洪断面。每年夏初要对房前屋后进行检查,留心附近山体变化。对应急情况下的撤离方向和地点做到心中有数,把贵重物品集中放置妥当。如果降雨较大,要查看房屋四周有无积水,排水是否畅通,防止山洪冲击房屋或浸泡地基,还要根据情况安排人守夜。 (2)居民、学校等要熟悉周围环境,自备必要的防水、排水设施,如帆布、编制袋、沙石、木板、抽水泵等。注意收听当地气象防汛部门的预报。学校等人群密集区要及时作好人员疏导转移等工作。 (3)在山区旅游时,注意防范山洪。上游来水突然混浊、水位上涨较快时,须特别注意暴雨期间的防汛工作暴雨期间的防汛工作暴雨期间的防汛工作暴雨期间的防汛工作。 暴雨洪水发生后: (1)发现重大征兆或已经发生灾害时,尽快将消息传递出去,引起政府重视,争取控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