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于成本分担契约的供应链企业社会责任协调机制

基于成本分担契约的供应链企业社会责任协调机制

基于成本分担契约的供应链企业社会责任协调机制
基于成本分担契约的供应链企业社会责任协调机制

基于成本分担契约的供应链企业社会责任协调机制由于社会的进步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挑战,企业社会责任问题越来越受到公众和投资者的关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与否直接影响到了企业的形象。而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又使得企业间的合作越来越紧密,单个企业的社会责任行为同时间接影响到了合作企业的形象,例如最新发生的外卖黑作坊事件,不仅上游的餐饮

企业备受诟病,下游的平台商"饿了么"的名誉也严重受损。可见供应链中成员企业的行为均可能对整条供应链的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以下均简称"CSR")绩效产生重大影响。尽管对供应链CSR的研究已经很多,但是供应链CSR协调问题仍困扰着很多学者及企业,根本原因在于:一是实施CSR要先付出成本,而未来的收益却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供应链成员出

于对自身短期利益的考虑大都有逃避的倾向,·二是实施CSR的收益往往难以公平分配,供应链成员的积极性受到打击。

基于以上背景,本文运用成本分担契约对供应链CSR的协调机制进行深入地分析。文章将供应链CSR问题置于需求确定与需求不确定两种情境下并分别研究了供应链成员的协调机制。在此基础之上又拓展到信息不对称的情况,研究了零售商如何运用显示性原理识别供应商履行社会责任能力的类型。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信息对称时,无论是处于需求确定还是不确定的情境下,使用成本分担

契约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协调供应链CSR,但获得的供应链利润无法达到最大值。

第二,使用显示性原理能够帮助零售商识别供应商履行社会责任的能力,为

核心企业选择合作伙伴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第三,在需求确定的情境下,采用成本分担契约来协调供应链CSR,会使得供应链产品的成本增加,进而产品零售

价格提升,但是却能增加消费者对产品的购买需求,并最终改善供应链上下游企

业的利润。第四,在需求不确定的情境下,运用成本分担契约协调供应链CSR,一

方面减少了供应商的库存,增加了利润,另一方面提高了消费者对零售商的产品

需求,也增加了利润,实现了双赢。

供应链服务协议

供应链服务协议 协议编号:JZ- - 签订地点:深圳市甲方: 地址: 法定代表人: 电话: 传真: 乙方: 地址: 授权代表人: 电话: 传真: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甲乙双方经友好协商,就甲方委托乙方代理采购本协议约定货物的事宜,达成如下协议:

第一条总则 1.1甲乙双方就执行本协议标的采购执行项目建立代理关系,甲方每次采购前2个 工作日向乙方发《代理采购委托书》(模板见附件一),明确当此委托事项,作为本协议有效附件。乙方根据甲方的委托实施采购执行。 1.2对于甲方委托采购执行的产品,乙方仅执行采购,不承担任何卖方责任及市场 价格风险和质量风险。 1.3甲方委托乙方以乙方的名义向甲方指定的供应商下订单,并向乙方发《付款委 托书》(模板见附件二)。甲方承担订单项下“买方”的全部义务。前述订单的签订并不改变双方的委托关系。 1.4标的:乙方代理甲方代理()等产品。 第二条甲方权利和义务 2.1甲方填制《代理采购委托书》并盖章,原件交给乙方,《代理采购委托书》应列 明每批货物的产品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单价、原材料供应商名称、产地、装箱情况、付款方式、应向供应商支付的货款金额、与供应商交易的贸易条款和交货方式、预计装运日期等内容。甲方应保证《代理采购委托书》和提供相关信息的真实准确,由于甲方提供信息错误所引起的一切经济和法律责任由甲方承担。 2.2甲方向乙方支付《代理采购委托书》中货款金额的20%,作为采购保证金,该

保证金的付款方式采用T/T支付到乙方指定账户。 2.3甲方向供应商申请一定期限的账期,在付款账期到期前3个工作日向乙方签发 加盖公章的《付款委托书》委托乙方支付当批次的全部采购货款。 2.4甲方须通知境外供应商在与乙方签订采购合同后及时将货物送至乙方香港仓 库。如甲方境外供应商取消交易或者不及时发货给乙方,全部责任由甲方承担,并且按本合同第四条中的条款支付乙方所发生的全部费用。其他特殊情况,双方可协商解决。 2.5甲方在供应商交货给乙方时做好收货准备,如有必要甲方负责货物的交付质量 检验,如甲方告知不进行收货检验,则乙方将按照原厂包装完好作为收货标准,同样以原厂包装完好作为向甲方的交货检验标准,甲方自行承担产品质量责任。 2.6如果甲方在供应商已经交货给乙方后,要求乙方延迟送货给甲方,则乙方只提 供7天的香港免仓期,超期将按附件《香港仓储配送物流费用标准》中的报价向甲方收取仓储有关费用。 2.7甲方不得就货物价格发生变动、货物质量纠纷、货物知识产权纠纷、货物维修、 退货、换货、供应商迟延交货、不交货等事宜拒付乙方货款及服务费,或向乙方要求索赔或要求乙方承担任何责任、履行任何义务。 2.8甲方拒绝履行本协议项下的义务或不接受乙方为履行本协议而提出的合理要 求,而导致乙方不能履行本协议下代理采购供应链服务的约定,由此产生的一

供应链契约发展

供应链契约 论文 题目: 供应链契约的发展与研究 专业: 物流管理 班级:_ 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 2014/5/2 Content abstract: 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origin of the supply chain contract, analysis, summed up the current several kinds of main types of supply chain contract and their research status, and supply chain contract under the asymmetric information environment are discussed, on this basis, points out the shortage of the existing research, the article finally analyzes the developing trend of supply chain contract research further. Keywords:supply chain contract, asymmetric information, e-commerce, complex networks 内容摘要:本文总结了供应链契约的起源,分析、归纳了当前几种主要的供应链契约类型以及他们的研究现状,并对信息不对称环境下的供应链契约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指出现有研究的不足,文章最后分析了供应链契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趋势。 关键词:供应链契约信息不对称电子商务复杂网络 一、供应链契约研究的起源 供应链契约的本质是一种协调机制,供应链契约通过改变供应链的协调结构,而使供应链达到协调运作状态。契约主要适用于经济和法律领域,供应链契约则是经济学契约理论在供应链中的一种运用,其研究主要源于多阶段库存理论。自从早期有人提出供应链契约理论之后,有众多学者对供应链契约做了一般研究,通过对供应链契约的研究情况进行回顾,本文总结出供应链契约包含的条款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决策权的分配、最小购买量、柔性策略、退货或返还政策、分配原则、定价、期权等。 二、供应链契约的分类

供应商社会责任调查表

山东广豪服饰 供应商社会责任调查表 企业名称(中文) (英文) 生产/销售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 主营:; 兼营:; 在职职工人数人企业成立年份年。 通讯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邮政编码:____________ 电子信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法人代表:______________; 本评估问卷填写人:______ __ 部门:____ _____ 联系方式:____________ 请在符合贵公司情况的选项前划“√”(可多选) 第一部分公司战略与治理 1.在贵公司企业发展战略中,是否有关于社会责任的表述: □在内部文件中包含□对外公布的发展战略中包含□企业高层人员在公开演讲中提及2.贵公司是否有商业道德规范或行为准则等社会责任制度: □有公司内部文件□该制度已经对外公开发布□定期向公司员工进行该制度的培训 3.贵公司是否设有社会责任管理机构: □有专门人员负责与企业社会责任相关的事务 □有专门的部门负责与企业社会责任相关的事务 □有高层管理人员负责企业社会责任相关事务 4.贵公司防治商业腐败与贿赂的措施: □有防治商业腐败与贿赂的政策和制度□对员工进行防治商业腐败与贿赂政策教育 5.贵公司已经制定的管理考核指标包括: □节能减排指标□员工的健康安全指标□社区参与指标□其他指标(请简述_____________)第二部分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 6.在对股东所承担的责任中,贵公司已经做到的有: □股东享有法律赋予的一切基本权利,包括资产收益权、知情权、参与决策权,一年内未发生相关诉讼□连续三年为股东带来利润 □建立保障所有股东享有平等权益的措施和制度 □引导和鼓励股东进行可持续性投资或责任投资 7.在对客户承担的责任中,贵公司已经做到的有: □提供合格的(符合质量和安全要求)产品/服务□产品/服务价格合理 □建立提高产品/服务质量的制度体系(如ISO9000管理体系、六西格玛管理体系、售后服务体系)□研发可持续的产品/服务□提供完整、真实、准确的产品/服务信息□以合理的营销成本向客户提供产品/服务信息 □采用有效渠道向客户(包括特殊人群,如盲人、聋哑人)提供产品/服务信息 □引导鼓励客户进行责任消费(如购买环保产品) 8.在对员工承担的责任中,贵公司已经做到的有: □已经依法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已经依法制定执行健康安全管理制度和工作守则□已经依法参加社会保障体系□已经成立工会 □已经提供国家规定的特定岗位技能培训□能够按时足额发放薪酬 □能够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障费用□能够向工会提供经费等支持 □能够提供员工培训发展经费□已经建立起员工薪酬增加制度 □已经建立起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OHSAS18000) □能够为员工提供健康安全设施、劳保用品

供应链契约协调优化及其计算实验

供应链契约协调优化及其计算实验 在采用契约对供应链进行协调与优化的过程中存在复杂性,可能会涌现一些难以把握的复杂系统行为,使得制定有效的契约协调方案变得困难。这要求研究者和管理者必须改变观念、转变思路,更多地关注多主体行为以及他们之间的交互产生的复杂性。计算实验方法在研究社会、经济等复杂系统时已展现出其强大的优势,将计算实验方法应用于社会科学各个领域的研究将具有开创性的意义。供应链系统作为一类典型的复杂社会经济系统,其复杂性特性对其研究方法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而计算实验方法则可以较好的解决这一问题。 本文主要采用计算实验和定性定量方法重点研究了供应链契约协调与优化的问题,主要结论有:(1)供应链采用契约进行协调与优化的问题是一个由人参与并主导的要素众多、关系层次错综复杂、目标功能多样的社会经济复杂系统问题,问题的认识与解决应该考虑系统管理和复杂性管理的思想与方法。(2)针对供应链质量管理中所面临的群体激励问题,将制造商对零部件的基本质量要求作为供应商的约束机制,将收益共享契约作为质量改进的激励机制,设计了批发价契约与收益共享契约相结合的菜单式合同。分析出制造商通过设置合理的报酬结构能够实现其收益与零部件质量的“双赢”;在此基础上,将公平偏好引入到多阶段群体激励中,研究了公平偏好对激励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不考虑公平偏好情况下能够取得较好激励效果的报酬结构并不适用于具有公平偏好的多阶段群体激励;个体的公平偏好对激励绩效会产生负面影响;制造商实行同一报酬结构在多阶段激励中难以维持高效率;仅针对单一激励力度进行调整或忽视激励力度间的协同均不能实现较好的激励效果。 (3)针对由多个供应商和多个零售商所组成的结构可变的供应链网络,充分考虑了网络中的纵向竞争与横向竞争,分析了供应商均不采用协调策略、部分采用协调策略以及均采用协调策略三种情景下供应链网络的竞争绩效。实验结果表明当市场需求与零售价格相关且零售价格由零售商自主决策时,回购契约虽不能完美协调竞争环境下的供应链网络,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供应链绩效并增加系统收益稳定性,网络中各主体均有采用回购契约的动机:而当零售商的产品零售价格固定时,在不同的协调情景下,供应商采用协调策略对于其零售商客户及供应链均为占优策略,零售商更换供应商的成本将会影响供应商的收益以及采用

企业供应链管理的有哪几种主要模式

企业供应链管理的有哪几种主要模式 物流管理是企业管理活动中业已存在的主要工作之一,虽然过去还没有明确提出供应链的概念。早期的物流管理仅关注企业内部的物流组织,很少涉及到企业外部物流的问题,才把物流管理扩展为供应链管理,因而其组织结构也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等人将企业组织结构变化与物流管理、供应链管理等联系起来,对美国企业物流管理组织的变化总结出了几种典型模式。 1.传统物流管理组织结构 这种组织结构就是常说的按职能专业部门分工的组织形式。这时的部门划分主要表现为按专业分割。虽然有上级主管部门进行协调,但是由于各个部门总是从各自的利益出发,从部门主管开始就很难达成一致,更不用说下面的工作人员。这种现象意味着整个工作缺乏跨职能协调,从而导致重复和浪费,信息常被扭曲或延迟,权力界限和责任常常是模糊的。这时候还没有出现独立的物流管理功能,也没有独立的职能部门。 2.简单功能集合的物流组织形式 当人们初步认识到业务分割和分散化的组织使企业反应迟钝之后,即开始了对组织功能的合并和集合的尝试,这种变化出现在本世纪50年代。但是这时的功能集合只集中在少数核心业务上。在市场营销领域,集中点通常围绕在客户服务周围。在制造领域,集中通常发生在进入原材料或零部件采购阶段,大多数的部门并未改变,组织层次也未做大的改变,因此其功能整合的效果有限。 3.物流功能独立的组织形式 物流管理的重要性受到了进一步重视,出现了物流管理功能独立的组织形式。此时将物资配送和物料管理的功能独立出来,在企业中的地位也提高了。尤其是随

着市场需求量逐渐加大,企业为了更快地、成本更低地作出反应,纷纷建立面向零售业的物流配送中心,这也是造成物流管理部门相对独立和地位提升的原因之一。 4.一体化物流组织形式 物流一体化组织的雏形出现了。这种组织结构试图在一个高层经理的领导下,统一所有的物流功能和运作,目的是对所有原材料和制成品的运输和存储进行战略管理,以使企业产生最大利益。这一时期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促进了物流一体化组织的形成。 在这种组织结构中,负责总体的计划与控制处在组织的最高层次上,这种努力的结果促进了一体化的形成。计划功能关注的是长期的战略定位,并对物流系统质量改进和重组负责。物流控制的注意力集中在成本和客户服务绩效的测量上,并为管理决策制定提供信息。物流控制系统开发是综合物流管理的关键程序之一。这时的物流组织将厂商定位在可以处理采购、制造支持和物资配送之间的利益协调方面,有利于从整体把握全局观念。 这已是供应链管理的基本形态了。一项综合研究显示,在过去的十年里,物流组织完成了从分隔到物流一体化的转化,使功能渐趋整合。物流组织已扩展到包括联盟关系,并在可预见的未来保持优势。比如武汉良中行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是国内首家专注于餐饮供应链运营价值提升的现代化高新技术企业,用互联网的技术构筑智慧、敏捷的餐饮食材供应链服务平台。用互联网的的手段支撑冷链物流的发展。 5.从功能一体化向过程重构转移 适应供应链管理的组织结构变化逐渐从过去的注重功能集合转向注重过程的重

供应链服务协议范本

精品文档 供应链服务协议 协议编号:JZ- - 签订地点:深圳市 甲方: 地址: 法定代表人: 电话: 传真: 乙方: 地址: 授权代表人: 电话: 传真: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甲乙双方经友好协商, 就甲方委托乙方代理采购本协议约定货物的事宜,达成如下协议: 第一条总则 1.1甲乙双方就执行本协议标的采购执行项目建立代理关系,甲方每次采购前2个工作日向乙方发《代理采购委托书》(模板见附件一),明确当此委托事项,作为本协议有效附件。乙方根据甲方的委托实施采购执行。 1.2对于甲方委托采购执行的产品,乙方仅执行采购,不承担任何卖方责任及市场价格风险和质量风险。 1.3甲方委托乙方以乙方的名义向甲方指定的供应商下订单,并向乙方发《付款委托书》(模板见附件二)。甲方承担订单项下“买方”的全部义务。前述订单的签订并不改变双方的委托关系。 1.4标的:乙方代理甲方代理()等产品。 第二条甲方权利和义务 2.1甲方填制《代理采购委托书》并盖章,原件交给乙方,《代理采购委托书》应列明每批货物的产品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单价、原材料供应商名称、产地、装箱情况、付款方式、应向供应商支付的货款金额、与供应商交易的贸易条款和交货方式、预计装运日期等内容。甲方应保证《代理采购委托书》和提供相关信息的真实准确,由于甲方提供信息错误所引起的一切经济和法律责任由甲方承担。

精品文档 2.2甲方向乙方支付《代理采购委托书》中货款金额的20%,作为采购保证金,该保证金的付款方式采用T/T支付到乙方指定账户。 2.3甲方向供应商申请一定期限的账期,在付款账期到期前3个工作日向乙方签发加盖公章的《付款委托书》委托乙方支付当批次的全部采购货款。 2.4甲方须通知境外供应商在与乙方签订采购合同后及时将货物送至乙方香港 仓库。如甲方境外供应商取消交易或者不及时发货给乙方,全部责任由甲方承担,并且按本合同第四条中的条款支付乙方所发生的全部费用。其他特殊情况,双方可协商解决。 2.5甲方在供应商交货给乙方时做好收货准备,如有必要甲方负责货物的交付质量检验,如甲方告知不进行收货检验,则乙方将按照原厂包装完好作为收货标准,同样以原厂包装完好作为向甲方的交货检验标准,甲方自行承担产品质量责任。 2.6如果甲方在供应商已经交货给乙方后,要求乙方延迟送货给甲方,则乙方只提供7天的香港免仓期,超期将按附件《香港仓储配送物流费用标准》中的报价向甲方收取仓储有关费用。 2.7甲方不得就货物价格发生变动、货物质量纠纷、货物知识产权纠纷、货物维修、退货、换货、供应商迟延交货、不交货等事宜拒付乙方货款及服务费,或向乙方要求索赔或要求乙方承担任何责任、履行任何义务。 2.8甲方拒绝履行本协议项下的义务或不接受乙方为履行本协议而提出的合理 要求,而导致乙方不能履行本协议下代理采购供应链服务的约定,由此产生的一切损失由甲方全部承担,如造成乙方损失的,甲方应足额赔偿。 第三条乙方权利和义务 3.1乙方收到甲方采购保证金及盖章的《代理采购委托书》后,向甲方之供应商下达采购订单,付款方式及交货条件按甲方的指示确定。 3.2乙方代表甲方接收、储运货物,并在收货后发《到货通知》给甲方。所有香港地区内的物流、仓储等费用由甲方支付。货物的所有品质问题由甲方与供应商协调解决,乙方不负有责任。乙方香港仓储配送物流费用标准参见《香港仓储配送物流费用标准》(见附件二),每次采购,乙方提供3天的免费仓储服务,时间以乙方仓库签收货物之日起计算。 3.3如果甲方在乙方到货通知发出后超过7天未提货,乙方有权对存货进行估价,并提取货值跌价保证金,甲方在收到请求后3日内要支付乙方提出追加的保证金给乙方。 3.4乙方为甲方执行采购的付款额度为万美金(不含甲方预付的采购定金),超过陆拾万美金部分的采购部分需由双方协商确定。 3.5乙方在收到甲方的付款委托书3个工作日内,需要按指令向供应商支付货款。 3.6为了便于乙方货物进口并交付给甲方,乙方将通过起国内的合作公司福润得(全称为四川福润得数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执行代理报关以及与甲方签订货物购销. 精品文档

供应链社会责任风险管理的

供应链社会责任风险管理的“四步曲” 2009-02-10 15:53 文章来源:《WTO经济导刊》 https://www.doczj.com/doc/a910769996.html,/column/print.shtml?/by/ca/200902/20090206045414 文章类型:原创内容分类:调研 供应链社会责任风险管理关系品牌的声誉、员工的道德凝聚力和士气,以及消费者的认同,是品牌公司经营全球供应链不能省略的必要步骤。供应链的社会责任风险控制是与产品质量控制同等重要的领域,也是一个公司从优秀到卓越的必要过程。 文/蒋贞蕾 随着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资本在全球范围的自由流动,我们看到了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过程中,跨国公司拥有越来越长和复杂的供应链。资料显示,耐克公司的全球供应商有900个,供应链上的工人达66万人;沃尔玛则光供应商就有4万个。 一个跨国公司的完整供应链,首先是全球的,即在全球寻求最佳生产要素配置,包括从劳动力、资本到土地等各种生产要素的最佳配置组合。其次是多层次的,即供应商的关系和位置是有层级划分的。一个全球的和多层次的供应链,涉及到工人、供应商、制造商、储运中心、批发和零售商、客户多个利益相关者,以及采购、运输、制造、储存、分销等各环节的经济活动。 每一个利益相关者都存在着利益冲突和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因此供应链存在着内部和外部的风险。一般而言,供应链风险从外部来讲外部风险主要指环境风险,包括自然环境风险(如自然灾害)、社会环境风险(如恐怖事件、危机事件)和经济环境风险(如经济萧条、经济大滑坡等)。内部风险则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供应商风险、生产过程中的风险、分发和交付过程中的风险。 责任消费拷问“血汗工厂” 大家知道,长期以来,我们对一个商品的基本要求,就是品质要过关,即物美。在物美的基础上,如果能价廉,当然更好。但随着公平观念的深入,最早在西方的消费者中间开始逐渐关心商品后面的环境安全和劳工权益问题。 比如,在购买的时候开始关心这个商品在生产的过程中是否造成环境污染,生产它的工人是否在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下生产,是否能拿到能维持生计的工资,是否每月能有合理的休息时间,而不是过度加班。更期望这些工人不是未满16岁的童工,没有遭受工厂虐待或性骚扰等等。如果发现商品的生产不能符合法定要求的劳动标准和要求,这些生产商就会被称为“血汗工厂”。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从服装行业,玩具行业到电子行业,先后有多个超大跨国公司卷入“血汗工厂”的丑闻,导致西方消费者对品牌产品声势浩大的罢买和抵制活动,无论对品牌公司的声誉,还是实际财务绩效,均造成巨大损失。 “反血汗工厂”运动最后则成功地使公司开始意识到,必须认识到供应链的社会责任风险,并加以有效控制,承担供应链条供应商的“企业社会责任”, 是品牌公司经营全球供应链不能省略的必要步骤,供应链的社会责任风险控制是与产品质量控制同等重要的领域。“反血汗工厂”运动之所以能够成功,则是因为消费者作为品牌公司最重要的利益相关者,发挥了重要的监督和团结作用。 供应链社会责任风险管理的“四步曲” 供应链的社会责任风险,关涉公司品牌声誉和财务绩效,当前大部分领先的公司已经在开始发展一个系统的管理体系。 “对症下药”供应链风险管理 在风险分析方面,应首先全面了解供应链,确定公司目标中要监控和管理的供应链能够到哪个层次。通常,一个跨国公司的供应链是富于层次的,根据供应商的地位和作用,可归类5类:

供应链管理系统框架理论

供应链管理的概念、内容及意义 一、供应链管理的含义 (一)供应链管理的含义和特征 1.供应链管理的含义 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SCM)是以提高企业个体和供应链整体的长期绩效为目标,对传统的商务活动进行总体的战略协调,对特定公司内部跨职能部门边界的运作和在供应链成员中跨公司边界的运作进行战术控制的过程。 供应链管理就是要整合供应商、制造部门、库存部门和配送商等供应链上的诸多环节,减少供应链的成本,促进物流和信息流的交换,以求在正确的时间和地点,生产和配送适当数量的正确产品,提高企业的总体效益。 供应链管理通过多级环节,提高整体效益。每个环节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这些环节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形成网络系统。同时这个系统也不是静止不变的,不但网络间传输的数据不断变化,而且网络的构成模式也在实时进行调整。 2.供应链管理的特征 (1)以顾客满意为最高目标,以市场需求的拉动为原动力; (2)企业之间关系更为紧密,共担风险,共享利益; (3)把供应链中所有节点企业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管理; 图1-4 供应链管理的范围 (4)对工作流程、实物流程和资金流程进行设计、执行、修正和不断改进; (5)利用信息系统优化供应链的运作; (6)缩短产品完成时间,是生产尽量贴近实时需求; (7)减少采购、库存、运输等环节的成本。 以上特征中,(1)(2)(3)是供应链管理的实质,(4)(5)是实施供应链管理的两种主要方法,而(6)(7)则是实施供应链管理的主要目标,即从时间和成本两个方面为产品增值,从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二、供应链管理的内容 作为供应链中各节点企业相关运营活动的协调平台,供应链管理应把重点放在以下几个

企业供应链管理思想

供应链管理思想与器材中心管理 占亿民费桂泉丁润宝南京电视台 随着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大规模的HFC网络改造和nT—MN网络建设带来了大量物料采购、供应需求。其中涉及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管理,一方面为生产建设部门提供及时的物料供应,为决策部门和领导提供全面的第一手信息资料,另一方面又通过减少库存资金占用,降低采购成本等方法,节约了网络建设和运营成本。鉴于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管理的重要性,南京电视台将原技术部下属仓库改名为技术部器材中心,并提出了新的管理要求。由于物流管理等管理方法在国内是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逐步提出和发展的,对于我们来说,它还是一个新鲜的事物,为此,我们专门研究了供应链管理等先进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并结合我台实际情况和器材中心的职责,进行了实际应用探索。 1 供应链管理 1.1 供应链管理概念 供应链管理是指对生产和流通过程中各个环节所涉及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价值流以及业务流进行合理计划、组织、协调及控制,以期达到最佳组合,发挥最大的效率,以最小的成本为客户提供最大的附加值。它通过贸易伙伴间的密切合作,使物流费用、数据处理费用和组织费用达到最小,并且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低的成本为客户提供最大的价值和最好的服务。这种管理方法以客户需求为中心、以贸易伙伴间的密切合作为基础,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如:条码、扫描技术、POS系统、EDI等)进行管理,从而提高整个供应链运行的速度、效益及附加价值,为整个供应链上的所有贸易伙伴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供应链管理是一种集成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它执行供应链中从供应商到最终用户的物流的计划和控制等职能。供应链管理是通过前馈的信息流和反馈的物流及信息流,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管理模式。最早人们把供应链管理的重点放在管理库存上,作为平衡有限的生产能力和适应用户需求变化的缓冲手段。它通过各种协调手段,寻求把产品迅速、可靠地送到用户手中所需要的费用与生产、库存管理费用之间的平衡点,从而确定最佳的库存投资额。因此,其主要的工作任务是管理库存和运输。现在的供应链管理则把供应链上的各个企业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使供应链上各企业分担的采购、生产、分销和销售的职能成为一个协调发展的有机体。 1.2 供应链管理的内容 供应链管理主要涉及到四个主要领域:供应(Supply)、生产计划(Schedule P1an)、物流(Logistics)、需求(Demand)。供应链管理是以同步化、集成化生产计划为指导,以各种技术为支持,尤其以Internet/Intranet为依托,围绕供应、生产作业、物流、满足需求来实施的。供应链管理主要包括计划、合作、控制从供应商到用户的物料(零部件和成品等)和信息。供应链管理的目标在于提高用户服务水平和降低总的交易成本,并且寻求两个目标之间的平衡。 在以上四个领域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将供应链管理细分为职能领域和辅助领域。职能领域主要包括产品工程、产品技术保证、采购、生产控制、库存控制、仓储管理、分销管理。而辅助领域主要包括客户服务、制造、设计工程、会计核算、人力资源、市场营销。 1.3 供应链管理的意义 供应链管理在国外企业已得到普遍应用,随着中国加人WT0,中国企业要在激烈的全球竞争中获得有利地位,也必须改善企业内部和企业间的管理。供应链管理模式在国内的日益推广,满足了这种要求,它的实现,可以为企业及国家带来极大的效益。有专家称:“商业竞争的模式以前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以后将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 供应链管理的实现,把供应商、生产厂家、分销商、零售商等在一条链路上的所有环节都联系起来进行优化,使生产资料以最快的速度,通过生产、分销环节变成增值的产品,到达消费者

企业对供应商社会责任的履行

企业对供应商社会责任的履行 ——浅析三鹿集团对供应商社会责任的履行 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三鹿集团),是一家位于中国河北石家庄的中外合资企业,主要业务为奶牛饲养、乳品加工生产,主要经营产品为奶粉,其控股方是是持股56%的石家庄三鹿有限公司,合资方为新西兰恒天然集团,持股43%。三鹿集团的前身是1956年2月16日成立的“幸福乳业生产合作社”,一度成为中国最大奶粉制造商之一,其奶粉产销量连续15年全中国第一。因全国各地出现一系列小孩因喝三鹿奶粉导致小孩患肾结石,经国家质检部门核实三鹿奶粉三聚氰胺量超标,引来社会一众热议,经查明公司资产负债情况后,三鹿集团不得不宣布企业破产,2008年12月24日,三鹿集团被法庭颁令破产。 企业对供应商履行社会责任的成功做法及良好效果 1.强化企业供应商的社会责任意识。对供应商企业进行社会责任管理,首先就要增强其社会责任意识,使其认识到推行社会责任是有利于企业健康发展和长期利益的行为,从而能够积极实施企业社会责任管理,完善企业运营理念。在追求利润的同时承担保护环境、保护劳动者权益的责任,为员工提供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给予员工合理的经济待遇,对员工的劳动技术进行培训。通过承担企业社会责任,成为有责任感和影响力的企业,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2.建立专门的社会责任审核监督机构。企业应建立专门的社会责任审核监督部门,负责监督企业社会责任的管理及实施,并负责监督供应商的社会责任实施情况。企业通过该机构加强与供应商的信用沟通,共同组建供应链管理中的社会责任制度的战略联盟体,增加对供应商社会责任管理的公正性、透明度,力争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在供应链中有效、舒畅地传递。 3.制定统一的社会责任标准。企业对供应商进行社会责任管理,要有基于社会责任基础上的行为守则(COC)。COC是企业内部制定的,大多企业是比照 SA8000标准(社会责任国际标准)对供应商实施的一些检测项目,而此标准与我国的国情不太匹配。企业应参考国际标准、遵照国家标准,联合供应商共同制定高度统一的企业社会责任标准、管理方式和行为准则, 使该标准能够反映企业自身的社会责任特色,提高对供应商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的有效性。少数企业已经开始自主设计开发企业社会责任指标体系的尝试,例浙江华日集团制定了包括30多个指标的公司社会责任指标体系口。

供应链环境下的联合契约均衡协调机制

Forum 学术论坛 https://www.doczj.com/doc/a910769996.html, 2012年5月 231 供应链环境下的联合契约均衡协调机制 呼伦贝尔学院 李向明 摘 要:考虑需求的不确定性,未售出产品的残值和缺货损失,由一个零售商、一个分销商、一个制造商组成的三级供应链可以通过批发价格契约和回购契约组成的联合契约实现完美协调。首先建立了一个三级供应链均衡协调模型,通过集中控制的三级供应链与分散控制的三级供应链最优订货量的比较分析发现:联合契约通过均衡协调不仅仅能够达到完美协调的效果,而且能够降低制造商的批发价格,分销商的批发价格和批发商给予零售商未售出单位产品的补贴有着正相关关系,同时受到市场需求和在无契约协调时的三个供应链主体的收入结构的影响。关键词:批发价格契约 回购契约 均衡协调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00(2012)05(a)-231-02现实中的供应链结构异常复杂多样,从简单的二级供应链结构到复杂的三级和多级结构,从链状结构到网状结构。学者为了研究方便,往往从多级供应链中抽取二级作为研究对象,把其他供应链环节抽象简化为无,但是不言自明的是,随着供应链层级结构的增加,供应链契约的协调、激励、信息共享的难度系数无疑在增加,复杂供应链协调机制需要重新考虑。供应链结构作为企业重要且直接的生态商务环境是供应链契约协调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以三级供应链为例,说明在复杂供应链结构下供应链的激励问题,而供应链的激励问题最本质的方面是利益分配问题。 考虑需求的不确定性,分销商作为生产商和零售商之间的中介企业,不担扮演仓储和物流的角色,而且和零售商共担销售风险。Munson.et(2001)研究了在确定性需求下由供应商、分销商和零售商组成的三级供应链协调问题。Ding(2006)和 Giannoccaro (2002)利用退货契约和收益共享契约协调三级供应链。侯雅丽(2006)运用两部价格补贴契约协调三级供应链并且指出三级供应链的全局协调依赖于系统的成本结构。考虑到需求不确定性,胡劲松和王宏(2007)研究了紧急事件下三级供应链的协调问题,提出价格折扣契约可以协调供应链并对协调的关键因素利益分配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陈海芳(2006)在随机需求和敏感性价格环境下探讨了收益共享契约对三级供应链的协调。宋华明和马世华(2005)研究了基于渠道成本的三级供应链环境下的收益共享契约的协调和最优决策问题。庞庆华和于辉(2005,2006)研究了三级供应链在突发事件下的协调契约,包括收益共享契约,回购契约和批发价格契约。 考虑到单独契约的局限性,一些学者运用联合契约协调三级供应链。侯琳琳(2008)在忽略短缺成本的情况,设计了收益共享契约加回购契约实现三级供应链的协调机制。王道平(2009)运用了回购契约和目标折扣契约的联合来实现三级供应链的有效激励和协调。赵正佳(2008)对生产销售短生命周期产品的三级供应链进行了研究,设计基于了批发价格契约和价格保护契约的联合契约,并证明了这种联合契约机制对供应链协调的有效性。 无论是单独契约还是联合契约,上述的研究对三级供应链的协调机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但是让人感到遗憾的是上述契约都没有阐述利益分配的充分根据和理由,认为供应链成员只要经过契约协调后的利润大于协调前的利润,那么契约就是自动实现和自动履行的。本文从利润分配的公平合理角度探讨三级供应链的协调问题,提出了利润均衡增长概念,并认为利润均衡增长应该 在供应链协调过程中给予充分重视,所谓的利润均衡增长是指成员企业的利润占整个供应链系统的利润的比例在契约协调前和契约协调后应该保持一致。 1 定义和假设 1.1 有关市场需求的假设 :市场需求,:市场需求分布函数,是可微和严格递增的,,:概率密度函数,零售商的销售数量,期望库存量,,期望短缺数量,。 1.2 有关成本和价格的参数 :单位生产成本,:制造商与分销商交易中,制造商承担的 单位交易成本,: 零售商与分销商交易中,分销商承担的单位交易成本,: 零售商与消费者交易中,零售商承担的交易成本:在无契约协调的分散化系统中,制造商向分销商索取的单位产品的价 格,: 在无契约协调的分散化系统中,分销商向零售商索取的单位产品的价格,: 制造商的单位缺货损失,: 分销商的单位缺货损失,: 零售商的单位缺货损失,:单位零售价格,:销售季节末单位剩余产品的残值,: 在有契约协调的分散化系统中,制造商向分销商索取的单位产品的价格,: 在有契约协调的分散化系统中,分销商向零售商索取的单位产品的价格,:对单位未售出产品,分销商向零售商提供的价格补贴, ,两式约束保证零售商不能从不出售产品而能价格补贴中获利,: 零售商的订购量。 2 基本模型 2.1 集中控制时的情形 集中控制下供应链协调的目的是最大化供应链系统的利润,在集中化控制的供应链中,假设制造商、分销商和零售商属于同一企业并且有一个总的决策者,有决策协调公司内不同的部门以使供应链系统的利润最大化。 (1) 定理1:由于需求不确定性的影响,集中化控制下的系统的最优订货量满足下面的条件: (2) 证明:计算等式(1)关于的一阶和二阶导数 因为 和 ,所以 作者简介:李向明(1968-),辽宁人,呼伦贝尔学院副教授,工商管理 系主任,硕士学位,在读博士,主要从事供应链管理研究。

企业供应链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企业供应链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专业 姓名 学号: 教师 2015年4月10 日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的发展速度非常迅速, 体量巨大,供应链管理正处于蓬勃发展时期。本文首先介绍了供应链及供应链管理的含义,通过对我国企业供应链及供应链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行分析,分析了我国企业供应链及供应链管理存在的问题的原因,并针对愿意提出了解决现在我国企业在供应链管理中存在的具体的对策。 关键词:企业,供应链管理,问题,对策

目录 一、供应链及供应链管理的含义 (5) (一)供应链的含义 (5) (二)供应链管理的含义 (6) 二、我国企业供应链的现状分析及问题分析 (6) (一)我国企业供应链的现状分析 (6) (二)我国企业供应链管理中的问题 (7) 1.产品不规范标准化程度低 (7) 2.各企业间未形成战略伙伴关系 (8) 3.信息不能及时掌握决策失误增多 (8) 4.管理模式不科学 (8) 5.供应链的响应速度慢 (8) 6.供应链的设计不合理 (9) 三、解决我国企业供应链管理存在问题的对策 (9) (一)树立真正的供应链管理意识 (9) (二)寻求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9) (三)加强供应链中成员企业之间的信任和合作,建立、健全中国信用体系 (10) (四)重建企业的业务流程和组织结构 (10) (五)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 (10) (六)供应链的风险控制 (10)

结论 (11) 参考文献 (12)

企业供应链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企业供应链管理是就单个公司所提出的含有多个产品的供应链管理,该公司在整个供应链中处于主导者地位,拥有主导权,如,沃尔玛公司的供应链。在这样的供应链中,必须明晰主导者的主导权是什么,以及它能否成为统一整个供应链理念的关键要素。如果这种主导权模糊不清,不仅无助于计划、设计的指定与实施,而且,也无法维系整个供应链的运转及建立起强有力的管理组织。基于企业供应链的供应链管理,不仅考虑与供应链上其他成员合作,也较多地关注企业多种产品在原料购买、生产、分销、运输等技术的资源优化配置问题。 一、供应链及供应链管理的含义 (一)供应链的含义 供应链最早来源于彼得·德鲁克提出的“经济链”,后经由迈克尔·波特发展成为“价值链”,最终演变为“供应链”。 “供应链”的定义为:“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它是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模式。”所以,一条完整的供应链应该包括供应商(原材料供应商或零配件供应商),制造商(加工厂或装配厂),分销商(代理商或批发商),零售商(卖场、百货商店、超市、专卖店、便利店和杂货店)以及消费者。 另外,全球著名市场咨询机构国际数据公司IDC的《制造业视野》(IDC Manufacturing Insights)最新研究报告指出:制造企业将“移动”及“云”列为供应链中四大新兴技术中最重要的两项。

供应链合同全面总结

1.2.1供应链合同与供应链均衡协调研究 (1)批发价格合同是最常用简单的合同模式。如Lariviere(1999)模型中供应商以批发价ω将产品i的qi单位销售给经销商,供应商的利润为Пm=∑(ω-c)qi,其中c为供应商单位成本。供应商获得确定性利润,市场需求不确定风险全部转嫁给经销商。因而不能实现供应链协调。该合同的文章较多(Gilbert(2003)、ariviere(2001)、Cvsa(2002)等)。数量折扣合同是一种批发价格合同。供应商根据销售商订购量大小给予不同价格折扣,刺激销售商增加订购量。Rosenblatt(1985)研究全单位折扣问题,认为在新增利润买卖双方都能受益。Weng(1995)考虑整个供应链来考察数量折扣策略,认为通过提供数量折扣可协调供应链中供应商和销售商的关系,实现供应链总体利润最大化。Cachon(2002)等人提出了二次订货的概念,供应商提供提前订货和紧急订货两个批发价格,销售商发现市场需求大于订购量的时,可用较高的紧急订货从供应商那里获得急需的产品。Teck-Hua Ho (2008)发现模糊的结构如数量折扣比显著的两部收费制能更好地提高渠道效率。 (2)回购合同指供应商用合理价格从销售商买回销售期结束没有卖出产品,刺激销售商增加订购量。Pasternack(1985)证明折衷的退货政策能有效促使供应链协调。Tsay(2002)讨论供应商和销售商的风险敏感性对退货政策的影响。Donohue(2000)分析需求预测更新情形下退货政策模型,选择合同参数可实现退货政策供应链协调。Chao(2004)探讨电子商务市场风险因素与退货政策关系。Z. Yao (2007)认为价格敏感需求环境下,不同供应链合作伙伴从退货政策中所获益是不同。 (3)弹性数量合同指生产商允许销售商在观察市场需求后改变初订购量(2002),即订购数量更新。Lariviere(1999)建立单周期弹性数量合同模型,Tsay(1999)建立多周期弹性数量合同模型。Tsay (1999)分析多级多周期供应链模式并结合需求预测更新,探讨了弹性数量合同对供应链绩效的影响。Chopra(2001)认为如退货成本高,弹性数量合同比退货政策更有效。Bassok(2002)分析多周期供应链中弹性数量合同对订货灵活性的影响。Das(2003)考虑订购量和提前订货时间的变化对供应链灵活性的影响。Xu(2010)考虑一个供应商和一个制造商组成的供应链,制造商选择在随机需求识别前订购或需求实现后订购。 (4)收益共享合同指供应商给销售商一个较低的批发价格,并获得一部分销售商收入的协议。Morti mer(2000)提供收益共享合同对录像带出租行业的影响的经济学解释,可提高供应链利润7%。Cachon (2002)认为实施收益共享合同的管理成本高且降低销售商营销积极性。也证实在需求为随机且与价格具有相关性前提下,收益共享合同可实现供应链协调。Dana(2001)研究了收益共享合同在完全竞争的销售商市场上的运用。Pasternack(1999)研究了销售商一部分用利益共享合同订购产品,而其余部分产品采用批发价格合同来订购的策略。Li(2002)提出了利润共享合同一概念。Cao To Linh等(2008)讨论了订货和二次订货机会两个模型,通过收益共享契约进行渠道协调的问题,确定收益分配比例和批发价格以达到渠道协调和双赢的结果。Leng(2009)将前置时间分为启动前置时间、生产前置时间和运输前置时间,研究了减少前置时间的利润共享合同。Govindan(2012)认为关于库存风险分配的协调协议很少,建议一种使用先进采购系统使库存风险在供应商和零售商间公平分摊。Krishnan(2011)改进的收益共享协议,使之能在退化情形适应下游竞争的供应链。 (5)回馈与惩罚合同指如销售商超额完成供应商指定的销售目标,超额部分将给予奖励,否

供应链契约的研究与现状

供应链契约的研究与现状 姓名:沈冬琪学号:20112217 摘要:介绍了当前的几种主要使用的供应链契约研究成果,包括它们的契约形式、最初的应用领域、主要的应用行业以及研究成果。并对供应链契约的发展趋势做了简单的预测。 Summary:Describes the current supply chain contract research several major use, including their contract form, the initial applications, the main application industries and research.And make a simple prediction to the supply chain contract trend. 关键词:供应链契约类型问题趋势 一、供应链契约综述 在现代社会,供应链管理已经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掌握了供应链就等于掌握了整个产业,三星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儿供应链中的不同环节通常存在利益冲突,就应运诞生了供应链契约。 总体而言,供应链契约就是通过提供合适的信息和激励措施来保证买卖双方协调,优化销售渠道绩效的有关条款,使得双方的利益至少要比原来的更好,使各方目标统一,来有效的解决产业链中各部分间的矛盾。 在供应链契约的概念被提出后,学者们针对供应链契约开展了大量的研究,供应链契约的研究也在多方向上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二、供应链契约的主要类型 根据供应链契约的研究现状、供应商与零售商的利益分配方式和风险承担,订单的获取方式,可以将供应链契约分为以下几个主要类型。 (1)定价契约 也叫做批发价格契约,是指零售商根据市场需求和批发价格决定订购量,供应商和生产商根据零售商的订购量组织生产,零售商负责处理库存产品,零售商对产品销量进行预测。因此,该契约中供应商的利润是确定的,零售商完全承担市场的不确定性风险。

供应商企业社会责任协议书

供应商企业社会责任协议 【】是一家根据中华人民国法律设立并存续的公司,公司位于【】(以下简称为【“买方”】)。 【】是一家根据中华人民国法律设立并存续的公司,营业地址位于【】(以下简称为【“供方”】)。 根据具体情况,买方和供方合称时称为“双方”,单指时称为“一方”。 鉴于本协议旨在明确买方对供方的CSR管理要求,确保供方采用符合社会责任的方式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促进产业链可持续发展。因此,基于双方充分认同在本协议中提出的约定、前提,并基于下文所述的述、保证、约定、条件以及承诺且双方同意接受法律约束,订约双方协议如下: 1.定义 1.1CSR: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包括对环境保护、健康与安全、劳工 权益、商业道德等要求。 1.2儿童:任何十五周岁以下的人。若当地法律所规定最低工作年龄或义务教育年龄 高于十五岁,则以较高年龄为准。如果当地法律规定最低工作年龄为十四岁,并 符合国际劳工组织第138号公约有关发展中国家的例外规定,则以较低年龄为准。 中国法律规定童工工年龄为小于十六周岁。 1.3童工:由低于上述儿童定义规定年龄的儿童所从事的任何劳动,除非符合国际劳 工组织建议条款第146号规定。未成年工:任何超过上述儿童定义的儿童年龄但不 高于十八周岁的工人。 1.4监狱劳工:由政府或军队监禁的人员完成工作。

2.保证 供方同意作出如下述和保证: 2.1CSR管理体系 2.1.1CSR体系 供方应参照ISO14001、OHSAS18001、SA8000、EICC和ISO26000指南等 标准及相关法规建立并有效运行CSR管理体系。 2.1.2CSR政策 供方应建立社会责任政策,包括遵守法律法规、国际标准并持续改进的承诺。 2.1.3管理职责与责任 供方应建立包括高管、CSR专业人员、各部门主管的组织,明确CSR管理职 责。 2.1.4法律和客户要求 供方应识别、监控并理解运用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客户要求。供方应遵守相关 CSR国际标准、国家和地方法律法规。若国家法律与这些标准相冲突,则采 用与国家法律一致的较高标准。若法律条款和与本协议无冲突但规定的容相 同,则要采用更能保护员工利益的条款。 2.1.5风险评价和风险管理 供方应制定程序以识别与其经营有关的劳工、健康安全、环境和商业道德等 方面的风险,并实施适当的程序以确保合规性和风险控制。 2.1.6附有实施计划和措施的绩效目标 供方应制定CSR绩效目标、指标和实施计划以提高其社会责任绩效并对定期 对所取得的绩效评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