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精排版最新沪科版物理教案:九年级《第十五章探究电路》(依据2011年新课程标准编写)2013年6月第1版课本

精排版最新沪科版物理教案:九年级《第十五章探究电路》(依据2011年新课程标准编写)2013年6月第1版课本

精排版最新沪科版物理教案:九年级《第十五章探究电路》(依据2011年新课程标准编写)2013年6月第1版课本
精排版最新沪科版物理教案:九年级《第十五章探究电路》(依据2011年新课程标准编写)2013年6月第1版课本

第十五章探究电路

总体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知道电阻

2. 理解欧姆定律

3. 了解家庭电路

过程与方法

1.能注意假设与探究结果间的差异

2.尝试改进探究方案

3.有从评估中吸取经验教训的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有安全用电和节约用电的意识

重点:欧姆定律

难点:欧姆定律

第一节电阻和变阻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电阻的概念、单位及换算、电路图符号。

2、理解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知道滑动变阻器的构造,在电路中的符号,理解滑

动变阻器的作用,会把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以改变电路的电流,知道变阻箱的读数方法。

过程与方法

利用“控制变量法”和“归纳法”对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进行实验探究;利用图示分析和实验验证的方法来学习滑动变阻器的构造、作用、使用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探究态度和表达自己观点、尊重他人的意识。

【教学重点】探究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变阻器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控制变量法的运用,会用变阻器改变电流。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讲授法、实验验证法、类比分析法。

【教学准备】

演示用:电池、各种电阻器、开关、电流表、滑动变动器、电阻率演示器、变阻箱、导线。

分组用:电池、开关、滑动变阻器、小灯泡、导线(每四人一组)。

【教学过程】

一、电阻的概念、符号、单位,电路图符号。

1、电阻的概念。

问:水在不同的管中流动有何区别?

答:粗的、内表面光滑的水管中水流更快。说明水管对水流有阻碍作用。

类比:导体对电流有阻碍作用,这种阻碍作用就叫电阻。

2、符号:R

3、单位及换算。

欧姆,简称欧。用符号“Ω”表示。

千姆(KΩ)兆姆(MΩ)

1KΩ=1000Ω1MΩ=1000000Ω

4、电路图符号

实物展示。了解他们常用在收音机中、电视机等电器中。

5、电阻的作用:调节电器中的电流和电压。

二、电阻大小的影响因素。

引入:问:你家的输电线用什么材料制成?为什么不用铁丝?

你家安装的电线为何比总电线细?

师:是因为对电阻大小的要求不同,哪么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哪些呢?

猜想:

制定计划与进行实验:

问:为了验证猜想1可以怎样来实验呢?

为了避免如粗细,材料等影响,我们用相同粗细,相同材料的不同长度的导线,当电压一定时,看哪一根流过的电流大,则它的电阻就小。

教师请两个同学配合进行演示,然后分析得出结论,填写教材P65的空白。

同样的办法得出横截面积、材料对电阻的影响。

问:刚开灯的时候灯泡亮些或暗些?

要亮一些。

问:说明这时灯丝的电阻较大或者较小?

较小。

问:这前后变化了的只是灯丝的温度,说明电阻的大小还与什么因素有关?

介绍电阻如何受温度的影响:大多数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介绍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与电流、电压等因素无关。

得出探究结论:

导体的电阻大小与长度有关,导线越长,电阻越大

导体的电阻大小与横截面积有关,导线越粗,电阻越小

导体的电阻大小与导体的材料有关

(以用怎样的水管对水流的阻碍小些类比来加深理解)

巩固探究结论:回答引入部分的两个问题,特别强调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与电流、电压等因素无关。指导学生阅读并了解不同材料的电阻率。

三、变阻器。

引入:

演示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灯泡的亮度,然后请学生分组完成本次演示。

1.分组观察滑动变阻器的构造,并对照图14-3理解各部分的名称,作用。

2.滑动变阻器的电路图符号,示意图

3. 原理:通过改变连入电路的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

对照上面的电路图符号,请学生回答滑片如何移动时连入的电阻增大,对照示意图:要想滑片P向左滑动时电阻减小,应将哪两个接线柱连入电路,要想滑片P向右滑动时电阻减小呢?

讲解滑动变阻器的连入原则:一上一下。

4. 再次让学生分组完成实验,体会滑动变阻器的连入方法,并如何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及电压,即改变小灯泡的亮度。

5. 请学生找生活中见过的滑动变阻器。如收音机的音量调节旋扭等。

6. 简单介绍电阻箱的作用,优点以及计数方法,出示电阻箱,调节后让学生练习读数。

四、课堂练习设计(投影展示)

1.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导体的电阻由它的()、()、()决定的,还与()有关。

2.一般导体被均匀拉长后,它的电阻将(),这是因为()变大,且()变小的原故。

3.白炽灯的灯丝断了一截,若搭上以后仍能使用,则灯丝的电阻将()。

A。增大 B 减小 C 和原来一样 D 无法判断

4.如图所示,当连接小灯泡的电路两端分别接滑动变阻器的左下和右上两接线柱时,滑片P 向右滑动时,灯泡的亮度如何变化

五、小结:由学生回答

1 .电阻的概念,符号,单位。

2.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

3.滑动变阻器的原理,连接方法。

六、作业

【板书设计】

第一节电阻和变阻器

一、电阻的概念、符号、单位,电路图符号。

1.概念: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2.符号:R

3.单位:欧姆(Ω)

千姆(KΩ)

兆姆(MΩ)

1KΩ=1000Ω

1MΩ=1000000Ω

4.电路图符号、示意图

二、电阻大小的影响因素。

1.长度:

2.横截面积:

3. 材料:

4. 温度:

三、变阻器。

1.滑动变阻器

2. 电阻箱

【教学反思】

第二节科学探究:欧姆定律(第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会同时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

和通过它的电流。

2、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部分电路的电压。

3、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理解欧姆定理,并能进行简单的

计算。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

2、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进一步熟悉用“变量控制法”来研究物理问题的科

学方法。

3、尝试用图象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重视学生对物理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和科学性的认识,注意学生科学世界观的形成。

【教学重点】

理解欧姆定律的内容及其表达式、变换式的物理意义。

【教学难点】

实验探究中,用图像法分析实验数据和对实验结果的评估。

【教学准备】

电源(干电池)、开关、导线、定值电阻(5Ω、10Ω、15Ω)、滑动变阻器(20Ω、1Α)、电压表、电流表、学生实验报告单(课前发给学生)。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教学法、分层启发式教学法、讨论教学法和类比教学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及创设情景

1、播放多媒体课件放一段优美的音乐,教师调节声音的强弱。

2、[教师]:请同学们注意观察教师是通过什么方法改变声音的强弱的?

[学生]:

[教师]:你知道为什么通过旋动音量开关可以改变声音的强弱吗?

[学生]:

[教师]:今天我们通过实验探究电流与哪些因素有关。

二、进行新课

(一)、实验探究:电流与哪些因素有关

[猜想与假设]

[教师]:请同学们先回忆电流是怎样产生的?电源的作用是什么?

[学生]:

[教师]:请同学们再回忆电阻的概念。

[学生]:

[教师]:请同学们对比水流的大小与落差和阻力的关系猜想电流与哪些因素有关?

[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板书] 猜想1:“电流大小可能与电压有关,可能是电压越大,电流越大。”

猜想2:“电流大小也可能与电阻有关,可能是电阻越小,电流越大。”

猜想3:“电流大小可能与电压和电阻都有关,可能是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教师]:为了验证猜想是否正确,科学探究的下一个环节是什么?

[学生]: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教师]:如何测电流、电压?请画出电路图。

[学生]:在

[教师]:请同学们回忆探究电阻大小的影响因素采用的研究方法是什么?然后讨论本实验用什么研究方法?

[学生]: [教师]:在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如何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

用什么方法较方便?

[学生讨论交流]

[学生]:

[教师]:请同学们设计出后面一种方法的电路图。

[学生在原有电路基础上修改设计出实验电路图]

[教师]:连接实验电路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学生]:

[教师]:记录数据我们一般都要用到表格,请在实验报告单中设计出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

保持电阻不变时,研究电流随电压的变化

[进行实验]

[教师]:下面由同学们自己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要求:⑴组内同学要注意分工合作,人人参与;⑵注意观察,认真读数;⑶发现问题多开动脑筋;⑷实事求是记录数据;⑸每组做完后将实验收集到的数据上讲台前填入教师电脑的电子表格中备用;⑹每组学生至少要对一个定值电阻测定三个不同电压下的电流,鼓励快的组多做。

[分析与论证]

(1)、请学生观察实验数据中电阻一定时,电压增大为几倍,电流怎么

变的?

(2)、请学生在坐标系中画出电阻一定时,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像。

讨论得出结论:保持电阻不变时,电流跟电压成正比关系。

[教师]:保持电压不变时,又如何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呢?为了节省时间我们可以怎么办?

[学生]:改

讨论得出结论:保持电压不变时,电流跟电阻成反比关系。

[交流与评估]

(1)、你认为自己的实验成功与否?原因在哪里?如何改进?

(2)、你发现对于同一段电阻的电流、电压、电阻有什么定量的关系?如何表示?对于以上两个结论,你用一句话如何表达?

(3)、实验结论和猜想有什么关系?

(二)、欧姆定律

(1)、内容:一段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

电阻成反比。

(2)、公式: I=U/R [教师]:如何理解定律中“一段”

和“这段”? [学生]: [教师]:欧姆定律是怎么发现的?

你受到什么启发?

[学生]:

[教师]:利用欧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I=U/R 还可以得到两个变形式是U=IR 和R=U/I ,如何理解和应用它们?

[学生]:

[教师]:还必须强调的就是I 、U 、R 三个量必须针对同一段导体,同一时刻而言,不能张冠李戴。应用欧姆定律的公式进行计算时,一定要统一为国际单位后方可进行。

四、学习小结

请同学们谈谈这节课的收获。

五、作业设计

根据自己在课堂上的探究实验,完成探究报告。

【板书设计】

第二节 科学探究:欧姆定律

一、实验探究:电流与哪些因素有关

1. 控制电阻,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电路图 记录表格

结论:

【教学反思】

第二节 科学探究:欧姆定律(第2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欧姆定理,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过程与方法:

通过例题教学和课堂练习学习用欧姆定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论联系实际,将所学知识用于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解题过程中培养学生

良好的解题习惯。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欧姆定律的内容是什么?

2.如何理解欧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和变形式的物理意义?

二、例题教学

例1.我们已经知道,试电笔内必须有一个很大的电阻,用来限制通过人体的电流。

现有一只试电笔,其中的电阻为880KΩ,氖管的电阻和人体的电阻都比这个数值小得多,可以不计。使用时流过人体的电流是多少?

例2.实验测得一个未知电阻两端的电压为4.8V,流过的电流是320mA,这个电阻的阻值是多少?

[大家跟我练]

1.一根导线两端的电压是3V时,导体中的电流为0.6A,如果该导体两端的电压增

大2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导体中的电流和电阻都增加2倍;

B、导体中的电流不变,电阻增大2倍;

C、

导体中电流增大2倍,电阻不变;D、导体中的电流和电阻都不变。

2.下列关于电流跟电压、电阻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B、电流与电压成正比;

C、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D、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

3.下面是某同学在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的实验时记录的数据:

表一:电阻R=15Ω

表二:电压U=2V

(1)由表一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2)由表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例3.电流表的电阻是很小的,如果某电流表的电阻是0.02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3A,超过3A这个电流表会受到损伤,甚至烧毁,那么这个电流表直接接在电压是2V的蓄电池上可以吗?用三种方法求解。

三、欧姆定律在解题中的重要应用

(1)串联电路中的分压作用:当R1与R2串联时,根据欧姆定律:I1=U1/R1,I2=U2/R2,因为I1=I2,所以U1/R1=U2/R2,即串联电路中各电阻分得的电压与电阻阻值成

正比,电阻越大,分得的电压越大。

(2)并联电路中的分流作用:当R1与R2并联时,根据欧姆定律:I1=U1/R1,I2=U2/R2,因为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U1=U2,所以,I1R1= I2R2,即I1/I2= R2

/R1,即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电流与它们的电阻成反比,电阻越小,支路电流

越大。

例4、R1与R2串联在电源电压为4.5V的电路中,用电压表测得R1两端的电压为2.5V,用电流表测得通过R2的电流为0.5A,则R1与R2的值分别是多大?

四、课后作业

同步训练

【教学反思】

第三节“伏安法”测电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验探究,巩固和加深对欧姆定律的理解。

2.进一步掌握电压表、电流表的使用方法及规则.

3.通过使用滑动变阻器,进一步理解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作用,巩固滑动变阻器的正确使用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对信息的综合分析能力.

2.通过学生根据实验课题选择仪器、设计实验、制订实验操作方案等,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3.通过实验探究的全过程,培养学生做电学实验的良好习惯和一般方法。

学会伏安法测量电阻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生自己的设计、操作、结论的分析,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周密、严谨的科学思维方法,团结协作的精神,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在共同完成的操作及实验过程中,培养同学之间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

【教学重点】根据实验课题的要求设计实验电路,掌握正确的操作顺序。.

【教学难点】根据实验电路图进行实物连线,并排除接线过程中出现的种种故障。

【教学准备】

(学生可2人或4人一组)干电池组(带盒)或学生电源、电压表、电流表、小灯泡(带座)、开关、滑动变阻器、导线若干、投影仪.

【教学方法】实验法、探究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新课题

同学们上节课学习了欧姆定律,并已能用欧姆定律的公式做一些简单的计算,现在请同学们看这样的题目.

(投影题目)

用电压表测出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是7.2 V,用电流表测出通过这段导体的电流为0.4 A,这段导体的电阻是多少?

(同学们练习,两个同学板演).

此题目是上节课欧姆定律公式的巩固应用,其目的有二:巩固旧知识;引入新课题。

通过该题的计算,同学们有什么启示吗?

如何知道一个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呢?

(自然引入,并板书课题)

二、新课学习:

同学们面前的小灯泡是我们在实验室中做实验时常用到的,今天我们一起来测量它的电阻。

我们现在应该做什么?

(一)制定计划和设计实验

请同学讨论,设计方案,并按自己的思路画出测量小灯泡的电压和电流的电路图,然后互相交流,看自己的想法有没有和别的同学不一样。

请一位同学将自己设计的电路图画在黑板上.教师巡视,这时可能会发现,不论同学们灯泡、电表摆放的位置如何,大致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只画出电流表、电压表、灯泡,另一种较完整,接进了滑动变阻器.

(投影这两种电路,学生观察比较和讨论)

引导学生分析:前一个电路只能测一个电流值和电压值,而后一个电路中,利用滑动变阻器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的大小改变电路中的电流.由于灯泡的电阻一般不变,这样根据欧姆定律变形式U=IR,电流改变时,灯泡两端的电压也会改变.因此,就可以测出几组不同的电流值和对应的电压值。

小灯泡的电阻值是不变的,测出一次计算就可以了,为什么非要测几组不同的值,这样做有什么意义呢?

(引导学生分析)

在实验中测量几组数值的意义也在于此:多测几组不同的电流和相应电压的数据,就可以得到多个电阻的测量值,从而可以通过取平均值的方法,去掉测量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偶然误差,提高物理量的测量精确度.“多次测量求平均值”,这是我们在物理实验中经常要用到的方法.因此电路中连入变阻器是十分必要的。

教师总结变阻器的作用:改变电路中的电流,从而改变灯泡两端的电压以进行多次测量。

现在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设想,选择实验器材,看老师给你准备的器材够不够,然后设计好实验步骤及实验数据表格。

(学生边做边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在巡回指导中根据观察到的不规范操作,统一作如下的讲解和指导:

1.将仪器接入电路前要了解器材的规格,如电源的电压、电压表电流表的量程、最小刻度值、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和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等;

2.还要注意观察电流表、电压表的指针是否指在“0”刻线处,如果不在,还要注意先调零;

3.还要看一下小灯泡标识的电压值是多少;

4.在连接电路的过程中开关要始终处于断开状态;

5.注意看清电流表、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连接时不能接反;

6.合上开关前,滑片应该在滑动变阻器阻值最大的位置上(这一点可让学生充分讨论其道理,并得出滑动变阻器阻在这个实验中的作用之二:控制电路中的电流。

采用以上程序,应用了:实践——理论——再实践认知发展过程。

(二)进行实验,收集数据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1.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

组内的同学可以分工协作,有人口述实验步骤,有人交递实验器材,有人连接电路等。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2.检查电路连接是否有误。(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3. 合上开关,移动滑片,收集数据并观察灯泡的亮度的变化。

(三)分析与讨论

1. 交流:用口述或多媒体、投影仪展示3——5组的数据表格。

2. 讨论:

同一灯泡,当加在它两端的电压不同,测出的电阻为何有差异?

灯丝的电阻跟温度有什么关系?

(学生充分讨论得出答案)

3.分析:

电流表指针偏得过了,出了刻度线以外,是什么原因?如何处理?

电流表指针偏转角度过小,是什么原因?如何处理?

电表指针反偏是为何?

师:往往在实践中会遇到许多问题,遇到问题要勇于去找到问题的答案并力求解决它。

三、小结

师生共同总结这堂实验课并强调:电学实验要求严格,操作要规范,步骤要严谨,否则,易损坏器材,或达不到实验目的。期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会做得更好。

四、布置作业:

课本练习1、2、3

【板书设计】

“伏安法”测电阻.

实验原理: R =I

U 实验电路:

实验器材:

实验电路图:

实验步骤:

【教学反思】

第四节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验和推导理解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等效电阻和计算公式。

2、会利用串联、并联电路特点的知识,解答和计算简单的电路问题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经历从猜想与假设到实验验证的过程。

2.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在实验中认识总电阻与原串联或并联的电阻之间的“等

效替代”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保持对科学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实验探究和理论推导,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思想。

【教学重点】串联和并联电路总电阻的计算公式及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难点】用“等效替代”的观点分析串联和并联电路。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器材(每组学生电源1个、相同阻值的电阻6只、电流表1只、开关一只、导线若干)。

【教学方法】实验法、探究法、理论推导法、启导式教学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电阻的串联

一、复习提问,导入新课

1、串联电路中电流有什么特点? I_____I1_____I2

2、串联电路中电压有什么特点? U__ __U1_____U2

那么,在串联电路中,电阻又有什么特点呢?

二、达标导学

(一)电阻的串联

1、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

电阻串联后,其总电阻会增大还是减小?

[猜想与假设]:

教师充分收集学生的种种猜想与假设。

问:你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呢?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学生进行分组实验)

(1)将一个定值电阻R接在右图的A、B之间,闭合开关、观察电流表的示数。

(2)将两个同样的定值电阻R串联起来,接在右图的A、B之间,闭合开关、观察电流表的示数。

(3)在A、B之间换上三个串联着的同样阻值的电阻R,合上开关前先预计一下电流表的示数会发生什么变化,再合上开关。看看自己的预测是否正确。

[分析论证]

(学生结合实验现象,充分交流讨论,得出结论:)

(通过以上实验探究,让学生经历从猜想与假设到实验验证的过程,培养学生实事

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同学之间的协作意识)

2、理论推导

由欧姆定律可知:U1=IR1 U2=IR2 U=IR

串联电路中有: U=U1+U2

所以 IR=IR1+IR2

所以

结论:

(通过实验探究和理论推导,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思想)

[提问]上述结论是由两个电阻串联的电路推导出的,它适用于3个、4个、多个

电阻串联的情况吗?

(同学们自己进行推导,然后得出结论:)

当有n 个电阻R 、R 、R 、…、R 串联时,

总电阻 [例1]:阻值为10Ω的R 1与阻值为15Ω的R 2串联后的总电阻是多少?若电源电压为

5V,则流过R 2的电流为多少?

解:因为R1与R2串联

所以:串联后的总电阻为:R=R1+R2=10Ω+15Ω=25Ω

通过R2的电流为:I2= I1= I=U/R=5V/25Ω=0.2A

[练1]:R 1与R 2串联后的总电阻是350欧,已知电阻R 1 =170Ω,则电阻R 2多少欧?若通过两电阻的电流是100mA ?则两电阻两端的电压分别是多少?电源电压多大?

(通过例1和练1训练学生运用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的计算公式进行简单的计

算)

[提问] 当n 个阻值均为R 0的电阻串联时,其总电阻为多大呢?

(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自己进行推导,然后得出结论)

三、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

(同学之间互相交流讨论,然后自己进行小结)

【板书设计】

第四节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1课时)

1、 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的阻值之和

公式:R 总=R 1+R 2

2、推论:(1)串联电阻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长度,所以总电阻大于任何一个电阻, 即R>R 1、R>R 2;

(2)当有n 个电阻R 1、R 2、R 3、…、R n 串联时,

总电阻为 R=R 1+R 2+R 3+…+R n

(3)n 个阻值均为R 0的电阻串联后的总电阻为:R=nR 0

(4)串联电路中,各导体两端的电压与其电阻成正比,

即:

2

1U U = 21R R

(第二课时)

电阻的并联

一、复习提问,导入新课

1、并联电路中电流有什么特点? I_____I 1_____I 2

2、并联电路中电压有什么特点? U__ __U 1_____U 2

3、串联电路中电阻有什么特点?(R=R 1+R 2+R 3+…+R n ; 总电阻大于任何一

个电阻;电阻的串联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长度 )

[思考] 电阻的并联,相当于增加了什么?电阻并联后的总电阻是增大了还是减小

了?

(这样很自然地引出了这节课要探究的课题)

二、达标导学

我们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理论推导一下,看看大家的猜想是否正确。

1、理论推导

由欧姆定律可知:I=U/R I1=U/R1 I2=U/R2

并联电路中有: I=I1+I2

所以 U/R=U/R1+U/R2

所以

分析:因为1/R>1/R1 所以R

由此证明大家的猜想是正确的

我们能不能和串联电路一样,也用实验来探究一下呢?

2、实验探究

(参照探究串联电阻的思路和步骤进行实验探究)

[探究的问题]:

电阻并联后的总电阻是增大了还是减小了?。

[猜想与假设]:

有电阻的串联作为基础,同学们很容易猜

想到电阻并联后其总电阻会减小

[设计实验]

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设计并画出实验电路

图,然后进行分组实验

[实验结论]

实验现象表明:

电阻并联后总电阻的阻值比任何

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小。

(通过实验,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猜想

是正确的)

[思考] 当有n个电阻R1、R2、R3、…、R n并联时,其总电阻为多少?

(学生自己进行推导,然后交流讨论得出结论):

1/R=1/R1+1/R2+1/R3+…+1/R n

[思考]如果是由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R0并联起来,其总电阻又为多少?

(学生动手进行推导然后得到)

R=R0/n

[例2] 用电器甲的电阻为20欧,用电器乙的电阻为80欧,将它们接在电压为16伏的电源上,求此并联电路的总电阻、总电流,以及通过甲、乙两个用电器的电流。

解:先根据题意画出电路

图,并将已知量和待求量标

在电路图上。

设:总电阻为R,总电流为

I。由1/R=1/R1+1/R2可得

1/R=1/20+1/80,

R=16Ω

根据欧姆定律总电流

I=U/R=16V/16Ω=1A

因为总电压与两用电器两端的电压相等,所以

I 1=R/R 1=16V/20Ω=0.8A,

I 2=U/R 2=16V/80Ω=0.2A

[练2] R 1与R 2并联后的总电阻是2.4欧,已知电阻R 1 =4Ω,则电阻R 2的阻值为多少欧?若通过电阻R 1的电流是100mA ?则两电阻两端的电压是多少?电源电压多大?,

三、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

(同学之间互相交流讨论,然后自己进行小结)

【板书设计】

第四节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2课时)

1、并联电路中电阻的规律:

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之和

公式:

推论:(1)并联电路的总电阻小于任何一个电阻,即R

(2)并联电阻的个数越多则总电阻越小;

(3)并联电阻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横截面积;

(4)n 个均为R 0的导体并联后的总电阻为:R=R 0/n

(5)并联电路中,各导体两端的电流强度与其电阻成反比,

即:

2

1I I = 12R R 或 I 1R 1 = I 2R 2 【教学反思】

第五节 家庭用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火线和零线,知道安全用电常识和安全电压。会使用测电笔。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知道用测电笔辨别火线和零线的方法。

2、观察了解家庭电路的组成和连接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生活中安全用电的知识,培养其安全用电意识。

【教学重点】家庭电路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教学难点】高压触电。

【教具准备】

演示用: 家庭电路示教板一块,电能表一只,闸刀开关,保险盒,插座,安全用电知识图。

学生用器材:测电笔,灯座等。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阅读法,讲授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请学生思考自己家里有哪些用电器后,问:你知道他们是怎样进入电路中的吗?各部分有何作用?怎样叫触电和如何安全用电?引入本节课题。

二、进行新课

1.家庭电路的组成和连接方法

出示家庭电路示教板,引导学生观察说出各器材名称。当说到插座时,出示实物,讲解,特别指出三孔插座的接地及重要性。

2.家庭电路的几个重要部分

教师演示:灯与开关,灯与灯,灯与插座的连接。让学生观察后回答家庭电路的组成及连接。然后回答下列问题:

(1)家庭电路如何接到低压供电线路上的?介绍火线和零线,电压为220V。

(2)电能表接在什么地方?它有什么作用?

(3)闸刀开关是怎样断开电路的?

(4)保险盒有什么作用?

3.测电笔

展示挂图,介绍构造、作用及使用。让学生用测电笔辨别火线和零线。并在“交流和讨论”中学习知识的迁移作用。

4.电灯

介绍电灯的类型,作用以及为什么电灯会发光后,在“安装模拟家庭电路”中让学生思考:

(1)为什么熔断器只安在火线上?

(2)开关接在哪里的?

(3)电灯与插座是怎样连接的?

然后让学生阅读信息窗《灯光辉煌的世界》

5.注意安全用电

(1)阅读课文后,让学生思考讨论后回答:什么叫触电?什么是安全电压?

(2)引导学生看图14—29家庭电路中常见触电事故后归纳出触电事故的原因。

(3)引导学生观察14—30电路安装要规范和图14—31图的与电有关的不安全现象,归纳出安全用电的原则: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4)学生阅读讨论触电的急救知识。

三、小节:1家庭电路的组成与连接。

2 测电笔、电灯的使用。

3 注意安全用电。

四、课堂反馈:课本第85页练习2,3。

1.家庭电路的组成有进户线(___和___)、____ 、____ 、____ 、____等。

2.火线和零线间电压是____,通电时火线和零线可用____辨别:用手接触测电笔

____的金属体。_____接触电线。若氖管发光表示接触的是_____.

3.安全电压是____.家庭电路中的触电事故,都是人体直接或间接接触_____引起的。

4.家庭电路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各电灯间并联 B、插座与灯间并联

C 、开关应控制火线

D 、保险丝与用电器并联

5.一个星期天上午,小明发现妈妈用湿布擦台灯和开关,便对妈妈说这样很危险,容易触电。但妈妈却说“没关系的,我经常这样做也没出过什么问题。”请你用所

学知识帮小明说服妈妈。

五、作业:

【板书设计】

第五节家庭用电

1、家庭电路的组成及连接。

2、测电笔:构造、用途、使用。

3、电灯:分类、作用、连接。

4、注意安全用电:

○1.触电

○2.安全电压:不高于36V

○3.安全用电原则: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教学反思】

沪科版九上物理第15章知识点总结

沪科版九上物理第十五章 探究电路 一 电阻和变阻器 1. 电阻 (1)定义:电阻是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大小的物理量,用字母R 表示。 (2)电阻的单位:欧姆,简称欧(Ω)。规定:如果导体两端的电压是1V ,通过的电流是1A ,这段导体的电阻就是1Ω。 比较大的单位有千欧(Ωk )、兆欧(ΩM )。1000k Ω1M Ω=,1000Ω1k Ω=。 (3)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此外,导体的电阻还跟温度有关。 2. 变阻器 实验室常用的变阻器有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 (1)滑动变阻器:用电阻率较大的合金线(电阻线)制成(结合实物弄清它的构造)。它的原理是靠改变电阻线在电路中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它的作用是可以用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它的表示符号是,它的结构示意图是。 (2)电阻箱:一种能够表示出阻值的变阻器。 二、欧姆定律 1. 欧姆定律 (1)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公式:R U I = ,式中的I 、U 、R 的单位分别为A 、V 、Ω。 2. 串联电路的特点 (1)n I I I I ==== 21 (2)n U U U U +++= 21 (3)n R R R R +++= 21 (4)n n R R U U 11=或R R U U n n = 3. 并联电路的特点 (1)n I I I I +++= 21 (2)n U U U U ===21

(3) n R R R R 111121+++= (4)11R R I I n n =或n n R R I I = 三、 “伏安法”测电阻 实验原理:I U R = 由此可知,如果分别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出电路中某一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就可以根据欧姆定律算出这个导体的电阻。这种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定电阻的方法叫做伏安法。 通过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又使我们认识到滑动变阻器的另一个作用,就是滑动变阻器可以用来改变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 四、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1、电阻的串联: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 n R R R R +++= 21 2、电阻的并联: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之和。 五、家庭用电 1、家庭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进户线、电能表、闸刀开关、保险丝、用电器等组成。 2、进户线:火线和零线。通常用试电笔来别火线和零线,使用试电笔时手必须接触笔尾的金属体,测试时,如果试电笔的氖管发光,那么试电笔笔尖接触的是火线。 3、电能表用来测量用户消耗的电能。 4、闸刀开关控制整个电路。 6、在家庭电路中,保险丝的作用是电流过大时熔化,切断电路。 7.三孔插座的一个孔接零线,另一个孔接火线,中间那个孔接地线。有金属外壳的用电器一定要接地。 8、白炽灯的原理:电流的热效应。 9.家庭电路发生触电事故都是由于人体直接或间接跟火连通造成的。 10、触电方式有两种:① 单线触电,即是站在地上的人接触到火线; ② 双线触电,即站在绝缘体上的人的两部分(如左手和右手)同时分别接触火线和零线。

九年级沪科版物理全册教案

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 第一节温度与温度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温度的概念? 2/ 3上 二、能力目标 1. 通过观察、叙述温度计的构造、量程、最小刻度值和单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用语言表达物理知识能力. 2. 通过测液体温度的实验,学会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培养实验能力 三、德育目标 1.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2. 通过使用玻璃仪器时要轻拿轻放,培养学生爱护公共财物的良好品行和正确使用物理测量工具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正确使用温度计测液体的温度,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教学难点 温度计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教学方法 观察法、实验法、i寸论法 ?教学用具 实验用温度计、演示温度计、家庭用寒暑表、体温计、烧杯、试管、投影仪、挂图、热水、冷水、温水、广口瓶、橡皮塞、细玻璃管.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冷和热与我们的生活有密切的关系.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学会了使用火,开创了人类的文明史,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今天,人类的生产生活仍离不开热的利用.在物理学中与冷、热有关的现 象我们称之为热现象.从这节课我们开始对有些热现象进行学习和研究.大家希望了解什么内容? 二、进入新课 [生甲]什么叫温度? [生乙]我们凭感觉能知道物体的冷、热,感觉可靠吗? [生丙]用什么仪器测温度? 「师]现在问题提出来了,大家讨论*看能否解决 「牛一甲]我们把物体的冷热軽度叫做湿度 「牛乙[凭感觉来判断物体的冷热是不吋靠的 「牛丙[应该用温度计测显温度 [师]既然凭感觉来判断物体的冷热不可靠,我们怎么来验证. [生甲]很冷的冬天,在没有暖气的房间里会觉得很冷,可是从外面走进屋子里的人会觉得比较暖和. [生乙]我们通过实验也能得出. [想想做做] [生丙]我们把一左手插入放热水(热水越热越好,以不烫手为宜)的烧杯里,右手插入放冷水(冷水足够冷,可加冰块)的烧杯里,然后同时抽出手,插入温水烧杯里.这时,我们觉得在左手感 到温水冷、右手感到温水热. [师]同一杯水两只手的感觉是不一样的,这就说明人们的感觉只能大致区分温度,要准确地判

了解电路全章导学案 新课标沪科版九年级物理

了解电路第一节电是什么 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了解摩擦起电并会解释相关的现象(重点); 2. 理解摩擦起电的实质(难点); 3.了解电荷的种类和相互作用规律(重点); 4. 知道验电器作业及其工作原理。 自主学习 知识点一、摩擦起电 1、提出问题:电是什么?通常我们可以采取什么办法使物体带电? 2、观察课本图,细读图片文字解释,你从中得到哪些启示? 3、用准备好的塑料尺(或塑料梳子)在自己或同学头发上摩擦后靠近碎纸屑, 把你观察到的现象记录下来。请你探究:(请同学们利用手中的器材探究摩擦 起电现象;学生以组为单位,动手做实验) 观察课本图两图,结合实验填写实验现象: ①与毛皮摩擦过的塑料梳子能_________轻小物体。 ②将与毛皮摩过的塑料棒,靠近自来水细水流附近,水流将_____________。为什么?。 ③将文具盒中的各种文具,如直尺、铅笔、圆珠笔、钢笔等摩擦后,分别靠近小纸屑,你会发现什么现象?为什么? ④得出结论:一些物体被摩擦后,能够。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物体带了“”,或者说带了。 ⑤象这种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带电体的性质: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 知识点二、两种电荷 2、利用教师准备的器材参照课本图实验(实验效果不太明显): ①两根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互靠近时,它们之间发生相互_________的现象。 ②两根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互靠近时,它们之间发生相互_________的现象。 ③丝绸摩擦的玻璃棒和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互靠近时,它们之间发生相互_________的现象。 ④得出结论:用丝绸摩擦的玻璃棒和用毛皮摩 擦过的橡胶棒,它们各自所显示的电性, 后来人们发现自然界存在着电荷,并把 丝绸摩擦的玻璃棒上所带的电荷规定 为;可用_______表示。把毛皮摩擦过的 橡胶棒上所带的电荷规定为,可用 ______表示。 ⑤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同种电荷相互 ____________,异种电荷____________。 温馨提示:若两个物体 ①相互相互排斥:则物体带 ②相互吸引:则物体 知识点三、摩擦起电的实质 阅读课本[信息窗],了解摩擦起电现象。讨论摩擦起电的实质。 近代科学进一步揭示出原子核内部的质子带,核外电子带。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内的正电荷跟核外电子所带的负电荷的总量,整个原子不显电性,是的。本来是中性的原子, 当它失去一个或几个电子的时候,它的电子总共带的负电荷比原子核的正 电荷,它就显示出带电荷;相反,本来是中性的原子,当它跟多 余的电子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它就显示出带电荷。不同物质原子核束 缚电子的本领是的。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一个物体的电子可能 会另一个物体上,得到电子的物体就带电,失去电子的物体就 带电。所以,摩擦起电实际上不是产生了电,而是电子在物体之间 的 说明 ①不同材料制作的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可能会起电 ②相互摩擦的两个物体,分别带上等量的异种电荷 知识点四、验电器 1.观察验电器构造,对照课本[讨论与交流]回答:验电器的构 造; 2.验电器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3.验电器的工作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验电器怎样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当用带电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时,就有一部分电菏转移到验电器的金属箔片上,这两 片金属箔由于带同种电荷互相排斥而张开。 5、验电器是否能粗略比较物体带电的多少?能。根据两片金属箔张角的大小。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知识归纳及对点训练:第十五章《探究电路》复习

第十五章探究电路复习 【知识点一】 电1、定义: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 阻2、影响因素①长度:长度越长,电阻越大; ②横截面积: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小; ③材料:导电性越好,电阻越小; ④温度:通常温度越高,电阻越大,如灯丝。 【经典例题】 例 1.温度一定时,关于导线的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铁导线的电阻一定比铜导线的电阻大 B.粗导线的电阻一定比细导线的电阻小 C.将一根导线拉长,其电阻一定变大 D.长短、粗细都相同的两根导线,电阻一定相同 例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导体电阻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当导体中的电流为零时,导体的电阻不为零 C.温度一定时,又细又长的导体电阻一定大 D.温度一定时,同种材料制成的导线,长导线电阻一定比短导线的大 例 3.一根粗细均匀的细导线,其电阻为4Ω,将它对折起来作为一根新导线,则这根新导线的电阻为()A.16ΩB.4ΩC.2ΩD.1Ω 例 4.小明用如图1所示的器材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a、b为长度一样的镍铬合金丝,b比a的横截面积大,关于此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灯泡越亮,表示接入的合金丝电阻越大 B.利用此装置只能探究导体电阻大小和横截面积的关系 C.利用此装置能探究导体电阻大小和横截面积、长度的关系 D.为了准确比较两条合金丝的电阻,可在电路中串联一个电压表 图1 例 5.在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时,小明作出了如下猜想:

导体的电阻可能与①导体的长度有关、②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③导体的材料有关。实验室提供了4根电阻丝,其规格、材料如右表所示: (1)按照图2所示“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因素”的实验电路,在M、N之间分别接上不同的导体,则通过观察来比较导体电阻的大小; (2)为了验证上述猜想①,应该选用编号两根电阻丝分别接入电路进行实验; (3)分别将A和D两电阻丝接入图2电路中M、N两点间,电流表示数不相同,由此,初步得到的结论是:当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时,导体电阻跟有关。 【知识点二】 1、滑动变阻器①原理:靠改变电阻线连入电路中的长度来改变电阻; 变②作用:改变电流、保护电路; 阻③原则:串联、一上一下(同上或同下会如何?); 器 2、电阻箱 【经典例题】 例 1.小丽同学在利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中的电流的实验中,有图3几种接法,当滑片P向左移动时,都能使接入电路的电阻减小的是() A.a和b B.c和d C.b和d D.a和c 例 2.如图4所示的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当滑片P向右移动时能使电路中电流增大的是图() 编号材料长度/m横截面积/mm2 A镍铬合金0.50.5 B镍铬合金 1.00.5 C镍铬合金0.5 1.0 D锰铜合金0.50.5 图2 图3

九年级物理沪科版 第十五章达标检测卷

第十五章达标检测卷 (100分,60分钟) 题号一二三四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 1.关于欧姆定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通过导体的电流跟该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该导体两端的电压成反比B.当电压一定时,导体的电阻跟通过该导体的电流成反比 C.当通过导体的电流一定时,导体的电阻跟该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D.当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2.要使一根镍铬合金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可采用的方法是() A.增大导线两端的电压B.减小导线中的电流 C.将导线拉长后接入电路D.将导线对折后接入电路 3.小明在探究“电阻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活动中,发现实验器材中电阻丝只有一根,其他器材足够,如果要他完成下面的实验探究活动,不可能完成的是() A.探究导体电阻与长度的关系B.探究导体电阻与横截面积的关系 C.探究导体电阻与材料的关系D.探究导体电阻与温度的关系 4.如图所示是某居民家中的部分电路,开始时各部分工作正常。将电饭煲的插头插入三孔插座后,正在烧水的电热壶突然不能工作,但电灯仍正常工作。拔出电饭煲的插头,电热壶仍不能工作。把测电笔分别插入插座的左、右插孔,氖管均能发光。若电路仅有一处故障,则() A.电热壶所在电路的B、D两点间断路B.插座的接地线断路 C.插座左、右插孔短路D.电路的C、D两点间导线断路 (第4题图)

(第5题图)(第6题图) 5.如图所示,AB和BC是由同种材料制成的长度相同、横截面积不同的两段导体,将它们串联后连入电路中。比较这两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及通过它们的电流的大小,有() A.U AB>U BC,I ABU BC,I AB=I BC D.U AB=U BC,I AB

沪教版初中物理教案教学内容

沪教版初中物理教案 篇一: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教案 八年级物理全册教案 (沪科版) 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 一、课标要求 1.让学生学习初步的物理知识与技能、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熏陶; 2.能通过日常经验或物品粗略估测长度,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 3.能根据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测时间,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二、本章教材分析本章是教材的入门篇,共安排了4节内容。在整个教材中,相当于一个大的引言。主要围绕三个问题展开:什么是物理学?为什么要学习物理学?怎样学好物理学? 首先介绍了什么是物理学,物理学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研究和学习物理学的方法;然后介绍两种最常见的测量——时间和长度的测量;最后通过探究摆的奥秘,让学生亲自经历和体验一个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 本章内容丰富,立意高远,对学生学习物理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既是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素材,又是进一步学习物理的必要基础。

对于“什么是物理学”这个问题,学生需要在后面学习物理的过程中逐步认识和体会,所以这里教材处理的比较简单。通过两个现象和实验引出了“物理学就是研究光、热、声、电等各种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物质结构的一门科学”。重点不是放在物理学的定义和内涵上,而是放在对情景的感受和实验模拟的观察上面,让学生感受到这些现象,引发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和尝试解释这些现象的兴趣和动力,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对于“为什么要学习物理学”这个问题,教材主要是通过第1节的“物理学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人类的文明”来体现的。这一段重点介绍了物理学与我们的生活和社会的关系,意在让学生通过学习这些内容认识学习物理学的作用。 本章的教学重点: ⑴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物理起始课的重要目标。⑵学会使用测量工具,提高实验技能。⑶初步感受和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本章的教学难点: 正确使用测量工具和合理选择测量方法。 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并在经历的过程中体验和感悟科学探究的方法。三、课时安排 全章共4节,每节计划用2课时;全章小结与检测:2课时;共10课时。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探究电路测试题

图4 图5 第十五章探究电路测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电器设备中,主要利用电流热效应进行工作的是 ( ) 2.下列变化能引起导体电阻大小变化的是( ) A .提高导体两端的电压 B .减小导体中的电流 C .改变导体的温度 D .导体是否通电 3.在如图2所示的电路中,用滑动变阻器调节灯的亮度,若要求滑片P 向右端滑动时灯逐渐变暗,则下列接法正确的( ) A .M 接C ,N 接B B .M 接A ,N 接B C .M 接C ,N 接D D .M 接A ,N 接D 4. 下列做法不符合安全用电的是( ) A .遇到有人触电先切断电源 B .将洗衣机的金属外壳接地 C .用湿手插、拔用电器插头 D .及时更换破损的导线 5. 如图4所示电路,闭合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小 B. 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大 C. 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小 D. 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大 6. 如图5所示电路中,MN 间电压稳定,R 1为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R 2的最大阻值为20欧。当滑动变阻器滑片P 处于a 端时,电流表示数为安;当滑片P 处于ab 中点时,电流表示数为安,则MN 间的电压是( )伏 伏 伏 伏 7. 对于“探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和“伏安法测量电阻”的这两个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 A.它们都是采用控制变量的研究方法 B.它们的实验电路在教科书中是相同的 C.前者多次测量的目的是分析多组数据,得出电流跟电阻的关系 D.后者多次测量的目的是取电阻的平均值,减小误差 8. 如图6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 1、S 2,两灯都发光;当把开关S 2断开时,灯泡L 1的亮度及电流表示数的变化情况是…( ) A .L 1亮度增大,电流表示数不变 B .L 1亮度不变,电流表示数不变 C .L 1亮度不变,电流表示数变小 D .L 1亮度减小,电流表示数变小 A .话筒 B .电话 图1 C .电视机的散热窗 D .电饭锅 图2 图3

了解电路全章教案 新课标沪科版九年级物理

了解电路全章教案 电是什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叫物体带电和磨擦起电。 2、知道自然界有两种电荷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3、知道验电器的构造和原理,会用验电器判断物体是否带电。 过程与方法: 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归纳能力和表述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探究过程中,注意教育学生学会与别人合作。 【重点难点】: 在实验过程中,学习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并能从实验现象中归纳简单的物理规律。 【教学准备】: 教师实验:玻璃棒两根、橡胶棒两根、丝绸一块、毛皮一块、支架两个、验电器一个、验电羽一个、碎屑若干、气球两个、塑料棒一根。 学生实验:塑料梳子一反、直尺、铅笔、圆珠笔、毛皮、玻璃棒两根|橡胶棒两根、丝绸一块、支架两上、验电器。 【教学设计】 目标导入 提出问题: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电? 教师指导学生观察课本上图13-1至图13-5,加深学生对电和我们生活的认识。 延伸提问:假设一座城市完全断电,同学们想像一下可能会出现哪些现象? 引出课题:既然电对我们来说是不可缺少的,那么什么是电呢?

自主学习,讨论互动,展示交流 1、观察课本图,细读图片文字解释,你从中得到哪些启示? 2、用准备好的塑料尺在自己或同学头发上摩擦后靠近碎纸屑,把你观察到的现象记录下来。 3 ,观察课本图,结合“自主学习”的实验填写实验现象: (1)与毛皮摩擦过的塑料梳子能_________轻小物体。 (2)将与毛皮摩过的塑料棒,靠近自来水细水流附近,水流将_____________。 (3)一些物体被摩擦后,能够___________轻小物体。人们说这些__________后的物体带了“电”,或者说带了__________。 4、阅读课本[信息窗],了解摩擦起电现象。讨论摩擦起电的实质。讨论的结果是: 5、利用教师准备的器材参照课本图: (1)将两根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互靠近时,他们之间发生相互_______的现象。 (2)将两根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时,发现它之间相互_________的现象。 (3)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和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互靠近时,它们之间发生相互 ___________的现象。 6、上述实验现象对你有什么启示?与小组同学交流讨论。你们的共同认识是什么? 7、研究发现自然界存在着两种电荷,人们把_______摩擦过的_________棒上所带的电规定为正电荷,把用_________摩擦过的_________棒上所带的电规定为负电荷。电荷相互作用的规律为:同种电荷相互__________,异种电荷相互____________。 8,观察验电器构造,对照课本[讨论与交流]回答:验电器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验电器的工作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验电器是怎样带上电的。 引导拓展 利用教师准备的器材试一试用验电器怎样检验物体是否带电?怎样用验电器比较物体带电的多少?怎样用验电器检验带电体的电性? 检测巩固

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五章综合测试卷 沪科版

《第十五章》测试卷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6分;将答案直接写在横线上,不必写出解题过程) 1、额定功率为1500W 的电热水壶,内装1升、初温为20℃的水,若接通电源后,正常工作4分钟水被 烧开(温度为100℃)。消耗了 J 的电能。 2、小李家的电能表标有"220V,10A,50H Z ",他家的用电器总功率为3520W ,如果同时使用,干路中的电 流将达 A ,这将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3、用两节串接后的干电池给小灯泡供电,电压是3V ,小灯泡发光时通过的电流为0.3A ,工作0.5min 消耗的电功为_______J 。 4、大多数家用电器在待机状态(关机但未拔掉电源插头)时也会消耗电能。以有1000个家庭的社区为例, 假设每个家庭所有用电器待机时的总功率约为20W ,每天处于待机状态的时间约为20h ,则该社区每天因用电器待机而浪费的总电能约为 kW·h。 5、如图1是测定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电路。闭合开关S ,使滑片P 向左不断移动,小灯泡消耗的电功 率______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6、小灯泡L 的额定电压为6V ,小明通过实验测得其电流随电压变化的曲线如图。由图2可知,当小灯泡L 正常发光时,通过其灯丝的电流是 A ;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为3V ,则此时小灯泡L 消耗的实际功率为 W 。 7、如图3,电源电压为6V ,电阻R 1的阻值为10Ω,闭合开关后,电流表的示数为0.9A , R 2的电功率为 W 。 8、如图4所示电路,灯L 标有“3V 0.9W”,滑动变阻器R 上标有“50Ω 1A”的字样,电压表量程为0~3V ,则灯L 正常工作时的电流为________A 。若电源电压为4.5V ,为了保证电路中各元件安全工作, 滑动变阻器允许接人电路的阻值范围是_________。 9、小王家中的电能表如图所示,从表盘信息可知,他家接入的用电器总功率不能 超过 w 。当家里只有电磁炉工作时,电能表在1min 内转90转,则电磁炉在lmin 内消耗的电能为 J 。 10、将“6 V 3 W ”的灯泡L 1和“6 V 2 W ”的灯泡L 2串联后接入6 V 电路中,L 1 的实际电功率________W 。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1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把符合题意的选项序号填入下列表格内,答案未填入表格内的不能得分) 11、用电高峰时期,家庭里的白炽灯泡比正常发光要暗—些。这是因为,在用电高峰时【 】 A 并联用电器增多,电路的总电阻增大 B 并联用电器增多,电路的总电流减小 C 并联用电器增多,家用电器的实际功率减小 D 并联用电器增多,家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减小 12、如果加在某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从6V 升高到10V ,通过该电阻的电流变化了0.1A ,则该电阻的电 功率变化了【 】 A 1.6W B. 4.0W C. 0.4W D. 3.4W 13、用粗细均匀的电热丝加热烧水,通电10min 可烧开一壶水,若将电热丝对折起来接在原来的电路中,则烧开同样一壶水的时间是【 】(不计热量损失) A .2.5min B .5min C .20min D .40min 14、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时 【 】 A .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小,灯泡变暗 B .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大,灯泡变亮 C .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小,灯泡变暗 D .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大,灯泡变亮 15、两盏白炽灯,甲标有“PZ220V 40W ”,乙标有“PZ220V 25W ”,比较它们的亮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甲一定比乙亮 B .乙一定比甲亮 C .都正常工作时,甲比乙亮 D .都正常工作时,乙比甲亮 16、如图所示的电路中,标有“6 V 3 W ”的小灯泡L 恰好正常发光;若保持R 不变,将L 换成另一只标有“6 V 2 W ”的小灯泡,闭合开关后,小灯泡工作时消耗的实际功率为【 】 A.大于2 W B.等于2 W C.小于2 W D.无法确定 17、把标有“6V 9W ”的灯泡L 1和“12V 36W ”的灯泡L 2串联后接在电源两端,其中一只灯泡正常发光,另一只没有达到额定功率(不考虑灯丝电阻随温度的变化),则【 】 A.电源电压为18V B.电路中电流为3A C.两灯泡的总功率为27W D.灯L 2的实际功率等于灯L 1的实际功率 三、实验题(第18小题4分,第19题8分,20小题8分,共20分) 18、如图是小刚同学为做测定小灯泡额定功率实验而连接的实物图,已知待测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3.8V ,阻值约为10Ω,请你指出其中的四个错误或不妥之处。 ① ; ② ; ③ ; ④ 。 19、李明同学设计了图示电路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1)根据图示电路(实物图),在方框内画出电路图。 (2)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移至________(选填“A ”或“B ”)端。 (3)实验时,电压表的示数为U ,电流表的示数为I ,该同学利用P=UI 计算出小灯泡的电功率。若考虑电表的电阻对测量的影响,则电功率的测量结果与真实值相比偏________(选填“大”或“小”),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2 图3 图1 图4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教案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教案 【篇一:沪科版九年级物理教案】 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第一节温度与温度计教学目标一、知识 目标 1.理解温度的概念. 2.了解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 3.会用温度 计测量温度二、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叙述温度计的构造、量程、 最小刻度值和单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用语言表达物理知识能力. 2.通过测液体温度的实验,学会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培养实验能力. 三、德育目标 1.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 理学道理. 2.通过使用玻璃仪器时要轻拿轻放,培养学生爱护公共财 物的良好品行和正确使用物理测量工具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正确 使用温度计测液体的温度,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教 学难点温度计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教学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讨论 法教学用具实验用温度计、演示温度计、家庭用寒暑表、体温计、 烧杯、试管、投影仪、挂图、热水、冷水、温水、广口瓶、橡皮塞、细玻璃管. 课时安排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冷和热 与我们的生活有密切的关系.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学会了使用火,开创了人类的文明史,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今天,人类的生产 生活仍离不开热的利用.在物理学中与冷、热有关的现象我们称之为 热现象.从这节课我们开始对有些热现象进行学习和研究.大家希望了 解什么内容?二、进入新课〔生甲〕什么叫温度?〔生乙〕我们凭 感觉能知道物体的冷、热,感觉可靠吗?〔生丙〕用什么仪器测温度?〔师〕现在问题提出来了,大家讨论,看能否解决〔生甲〕我 们把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生乙〕凭感觉来判断物体的冷热是 不可靠的〔生丙〕应该用温度计测量温度〔师〕既然凭感觉来判断 物体的冷热不可靠,我们怎么来验证. 〔生甲〕很冷的冬天,在没有 暖气的房间里会觉得很冷,可是从外面走进屋子里的人会觉得比较 暖和. 〔生乙〕我们通过实验也能得出. 〔想想做做〕〔生丙〕我们 把一左手插入放热水(热水越热越好,以不烫手为宜)的烧杯里, 右手插入放冷水(冷水足够冷,可加冰块)的烧杯里,然后同时抽 出手,插入温水烧杯里.这时,我们觉得在左手感到温水冷、右手感 到温水热. 〔师〕同一杯水两只手的感觉是不一样的,这就说明人们 的感觉只能大致区分温度,要准确地判断和测量温度,就要选择科 学的测量工具——温度计(thermometer).1.温度计〔师〕我们用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第15章达标试题及答案

第十五章达标测试卷) 分2分,共30一、填空题(每空线。“火”)填“零”或________(1.如图所示的部分家庭电路简化图,其中导线a是 ) 题(第21题) (第 ) (第4题( 第3题) ,实验时通过电流表示数能”.某同学利用如图电路探究“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2除电路图中的实物这一物理知识解释。反映电阻的大小,可以应用________2他能探究出决定电阻1 mm的镍铬合金丝,他手边还有一根横截面积为外,大小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由图可知,和B的两端电压与流过它们电流的关系 如图所示。3.两个电阻元件A两电阻元件并联后和B”)。若将A“电阻值较大 的元件是________(填“A”或B。接在电压为2 V的电源两端,则并联电路干 路电流的大小是________A边AB,如图所示,图中D为.把一根粗细均匀的电 阻丝弯成等边三角形4ABC。B,则A、两端的电阻是________9 ΩC的中点, 如果、D两端的电阻为当滑片向左移动时,段,.5如图所示,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丝是________灯________(填“。电路中的电压表测量的是连入电路的

电阻变________ ”)或“变阻器两端的电压。””“泡电源 1 字样的定值电阻,将它们串联起来使用0.6 A”1 A”和“10 Ω6.两个标有“5 Ω,若将它们并联使用时干路电流最大是时,电源电压最多为________V ________A。 ) 9题(第题)8 (第7题) (第至某,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7.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至另一位置时,电流表的 示数为P位置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移动滑片1前后两次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之 比为,4∶3I电压表示数为1 V。若I∶=,I221。3,则电源电压为 ________V2∶.小明将电水壶插头连接在如图的三孔插座上,电水壶正常工作,此时将台灯8之后,原因是______________,连接在图中两孔插座上,闭合开关后灯不亮,小明成功地排除了故障。1 A.如图所示,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在某 两点间移动时,电流表示数范围在92R V之间变化。则定值电阻之间变化,电压表示数相应在6 V到9 2 到A1 ________V。的阻值是________Ω,电源电压为) 分每题3分,共27二、选择题(与接线柱乙相连,并O.如图为电位器结构示意图,滑片P的一端通过转轴10上滑动,把电位器接入电路Ⅰ或Ⅱ中,闭合开关并O在电阻丝R能绕转轴) (逆时针转动滑片,能使小灯泡变亮的接法是

九年级下学期中考物理知识点复习教案 (沪科版)

九年级下学期中考物理知识点复习教案(沪科版)——九年级下期(沪科 版) 第十六章从指南针到磁悬浮列车 一、磁是什么 1. 磁体具有磁性,能够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磁体还具有指向性。 2. 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磁极,一个磁体有两个磁极。 可以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的条形磁体或磁针静止后,总是指向南北方向。根据磁体的指向性,将静止后指北的磁极叫做北极(N极),指南的磁极叫做南极(S极)。 3. 磁极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4. 磁化: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叫磁化。 5. 磁体周围的空间存在着磁场,其基本性质是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作用。 6. 磁场具有方向性,在磁场中某点,磁体北极所受磁场作用力的方向,规定为该点的磁场方向。 8. 磁感线 (1)概念:为了形象而又方便地描述磁场分布情况而引入的假想曲线。 (2)磁感线的特点:①磁体周围的磁感线从北极发出回到南极;②是在空中不相交的闭合曲线;③磁感线分布的疏密可反映磁场的强弱。 9、地磁场 (!)地球周围存在着地磁场,由于地磁场的存在,磁体才有指向性。 (2)地磁南、北极分别在地理北、南极附近。小磁针静止时磁针两极是沿描述地磁场的磁感线指向地磁极,而不是指向地理南、北极,这样磁针指向与正南北方向稍有偏差。 二、电流的磁场 1. 奥斯特实验证明: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着磁场,磁场方向与通电导体中的电

流方向有关。 2、电流的磁效应:任何导体中有电流通过时,其周围空间均会产生磁场,这种现象叫电流的磁效应 3. 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通电螺线管对外相当于一个磁体,其外部磁场和条形磁体的磁场一样,其两端的磁极极性跟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有关,这一关系可由右手螺旋定则判断。 4、电磁铁 (1).电磁铁:插有铁芯的通电螺线管。 (2)工作原理:电流的磁效应 (3)电磁铁的特点:电磁铁的磁性大小与通入电流的大小及电磁铁的外形及匝数有关,磁极极性与通入的电流方向有关,有无磁性可由通断电流控制。 三、电动机为什么会转动 1.通电导体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力的方向与导体中的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有关。 2.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通电导体(线圈)在磁场中会受到力转动。 3、直流电动机的能量转化: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 4、电动机的优点:控制方便,效率高、污染小。 第十七章电从哪里来 一、电能的产生 1、电池:化学电池、蓄电池、太阳能电池、燃料电池。 ①化学电池(干电池):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②蓄电池:充电时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放电时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③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④燃料电池:通过化学反应产生电能的装置。 2、发电机:火力发电、水力发电、核能发电。 ①火力发电: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沪科版2020年物理九年级上册《第十五章 探究电路》复习教案

《第十五章探究电路》复习教案 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并会运用串、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 2.理解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知道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3.知道变阻器的原理、作用以及如何正确使用变阻器。 4.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5.理解欧姆定律,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6.能利用欧姆定律,推导出串、并联电路中电阻的规律。 7.掌握“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方法,能正确使用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完成探究实验,并能分析和解决实验中出现的问题。 教学重点 进一步探索与电路相关的知识。 教学难点 系统掌握全章知识,形成知识结构。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对照复习目标,回顾本章知识要点,想想自己对哪些知识的掌握还不够熟练。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探究《第十五章探究电路》。(板书设计) 二、自学互研 1.如图,当开关闭合后,两电压表的指针均指在如图位置,则L1和L2两端的电压分别为( C )

A.1.2V 6V B.4.8V 1.2V C.1.2V 4.8V D.6V 1.2V 2.关于导体的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B.导体的电阻与通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 C.导体两端电压为零时,导体的电阻也为零 D.导体的电阻与电流、电压大小无关 3.小乔和小丽在研究导体中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时,除了电源(3V)、开关、导线、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外,还有可供选择的:A.定值电阻,B.小灯泡。

,图1) ,图2)

(1)为了完成研究需要选择器材A(选填“A”或“B”);理由是小灯泡的电阻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不能控制电阻一定(或探究电流跟电压的关系时,应控制电阻不变)。 (2)用笔画线完成图1中的实物电路连接(你所选的器材在图中用接线板代替,导线连线不能交叉),并使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最大。 (3)小乔通过实验得出了下表中的数据,请读出图2中两表的示数,记在表中最后一列的空格处。 三、交流展示 方案一回顾本章重要的实验有哪些?其具体内容是什么? 方案二总结本章重要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四、教后反思

九年级物理全册全一册教案(35套)(新版)沪科版

九年级物理全册全一册教案(35套) (新版)沪科版

第一节温度与温度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知道摄氏温度的规定,表示符号及读法。常识性了解热力学温度和摄氏温度的关系。知道液体温度计的构造、工作原理。 会使用液体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培养学生观察和实验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养成使用仪器和探究其物理原理的好习惯,体验学会使用一种新仪器的愉悦心情。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探究,使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体会对温度进行准确测量的必要性,养成采集准确数据的好习惯。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 【教学重点】 温度的概念,摄氏温度、液体温度计的构造及正确使用。 【教学难点】 摄氏温度的规定,表示符号及读法 【教学方法】 演示法探究交流 【教学用具】 温度计、水、烧杯、酒精灯、火柴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通过展示图片引入新课。 雪

霜冰 云、雾露 1、云、雨、雪……它们都是水,只是形态各异罢了。 2、水变化万千。它不仅可变成云、雨、雪,而且还可以化为露、雾、霜等。 二、探究新知 (一)物态变化 太阳照射地面的水温升高,含有水蒸气的热空气上升。在上升中,空气逐渐冷却,水蒸气凝结成小水滴或小冰晶,形成了云。当云层中的小水滴合并成大水滴时,雨便产生了。假如上空的温度较低,水还能以雪的形式降到地面。云是液体小水滴或固体小冰晶。 水循环示意图 迷你实验室----水之旅 将冰放入水壶中,然后加热,观察冰的变化.不断加热,水沸腾后,用勺子靠近壶嘴。 通过观察可知:在加热过程中,冰变成了水,水变成水蒸气,水蒸气在勺子上又复原成水。如果把水放入冰箱,水还能复原成冰。 人造“雨” 物态变化 由实验探究可知:水有三种状态,它们分别是固态(冰)、液态(水)和气态(水蒸气),水的三种状态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物理学中,物质由一种状态向另一种状态的变化称为物态变化。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教案(教学设计)

第十一章从水之旅谈起 本章教材通过学生熟悉的自然现象,展现了自然界水的循环过程。以常见的自然现象和生活事例引导学生观察、认识自然界形形色色的水。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加深对水的认识,学会运用科学规律解释自然界和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通过一系列实验,探究水的三种状态相互转化的条件,了解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放热现象,总结、归纳出三种物态变化的普遍规律。最后从水是生命之源,联系当前全球面临的缺水及水污染

问题提出珍惜每一滴水、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的新课题。启迪学生去思考、去探究,激发学生振兴中华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第一节科学探究:熔点与沸点 a、通过对冰的熔化现象的科学探究,熟悉科学探究全过程的各个环节。 b、体验水的三种状态,会描述水的三种状态的特征。 c、了解自然界的水循环现象熟悉水的熔点与沸点。 d、学会对物质进行简单的分类。初步认识常见晶体的熔点与沸点。 e、从科学探究过程中,感知熔化、汽化现象及其产生的条件。 一、奇妙的水 1.世界上70%左右的面积被水覆盖。大部分的水储存在海 洋里和南北极的冰山上。 2.水是循环着的:高山上的水低处的水 海洋天空高山 3.水存在的形式:水蒸气、液态水、冰、雪、雾、云、 雨、霜、露、冰雹。 二、水之旅 1.水存在的三种状态:固态:冰、雪、霜、冰雹 液态:水、雾、云、雨、露 气态:水蒸气 2.三种状态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3.物体存在的其他状态:等离子体、超固态、中子态。 三、科学探究:冰的熔点与水的沸点 1.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大类 1)晶体内部的原子按照一定规律排列。非晶体内部原子 的排列无规则。 2)熔化(melting):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 熔化。

沪科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全册教学设计

沪科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全册教学设计 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 第一节温度与温度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理解温度的概念。 了解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 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2、过程和方法 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温度计的结构。 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中的物理规律。 二、教学重、难点: 1、设计测温度的仪器(温度计); 2、正确使用温度计。 三、教学过程: 导学达标: 引入课题:欣赏一段有春、夏、秋、冬的影片 问题:你知道物质有几种状态吗?这些状态如何转化? 受什么因素的影响? 学生猜想:〔……〕 教师:刚才有同学说“温度”(热),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有关温度的知识—温度计 进行新课: 1、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叫作温度。 (1)、试验:结论:人们凭感觉判断物体的温度往往不可靠必须采取其他较好的办法。 (2)、探究:有什么方法可以较好的判断出这哪杯水的温度比较高?学生结论

〔……〕 (3)、教师引导:拿出自制的温度计(图示), 可否判断温度高低? 学生讨论如何判断? 这仪器有什么缺点?如何改正? (加刻度、缩小体积……得到准确的测温度的仪器) 2、温度计:测量温度的仪器实物观察……各种温度计 结构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分类:实验室用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实物、录像观察) 3、试验用温度计的使用: 探究:怎样使用?要注意些什么问题? 总结:(1)使用前观察量程……所测温度不能超过量程 认清分度值……每小格代表的数值 (2)使用时①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液体中,不要碰容器底或壁 ②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③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液柱的上表面相平(让学生读数,把结果写出来)……单位 4、摄氏温度:字母C代表摄氏温℃是摄氏温度的单位,读做摄氏度;它是 这样规定的: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零摄氏度,把沸水的温度规定 为100摄氏度,分成100等份,每1份就是1℃。低于0℃用负数表示 例:37℃读作;-45℃读作; 0℃读作。 5、体温计: 结构、量程、分度值、使用。 四、课堂练习,巩固提高 五、教学板书 第一节温度与温度计 温度 定义: 单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