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业工程改善创意竞赛指南

工业工程改善创意竞赛指南

工业工程改善创意竞赛指南
工业工程改善创意竞赛指南

西北工业大学工业工程改善创意竞赛指南一、指南说明

西北工业大学工业工程改善创意竞赛是面向西北工业大学本科生的创新实践活动。为了加深工业工程专业本科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增强工业工程专业本科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工业工程专业本科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广大师生对工业工程专业的认知程度,根据国家和社会对工业工程创新型人才的要求,西北工业大学特此举办年度工业工程改善创意竞赛。

本指南用以指导工业工程改善创意大赛的组织、申报和评审等工作,是开展工业工程改善创意大赛的工作准则。

二、主办单位

陕西省机械工程学会工业工程分会

西北工业大学教务处

西北工业大学机电学院

三、承办单位

西北工业大学机电学院工业工程系

四、竞赛组织程序和时间安排

1) 竞赛组委会于每年的1月30日以前发布竞赛的“工业工程改善创意竞赛通知”,确定竞赛的时间、主办机构、承办机构、参赛对象、赛程安排以及报名方式,同时竞赛组委会发布“工业工程改善创意竞赛指南”,向参赛选手发布参赛题目。

2) 竞赛组委会于每年的3月15日以前聘请工业工程专业的专家和教师举办工业工程讲座,以期使大家了解工业工程的基本知识,为参赛做好准备。

3) 竞赛分三轮进行,第一轮为改善提案提交阶段,时间一般为每年4月的第一个星期,由竞赛组委会进行形式审查。

4) 竞赛第二轮为初赛,时间一般为每年4月的第二个星期。参赛者完成全部方案设计,并向大赛秘书处提交改善方案报告、PPT和相关电子版,通过专家评审选出决赛团队。

5) 竞赛的第三轮为决赛,时间一般为每年4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参赛者完成最终方案设计,并向竞赛秘书处提交改善方案报告、PPT和相关电子版,经现场答辩,竞赛评审委员会现场评出一、二、三等奖。

6) 经西北工业大学教务处和陕西省机械工程学会审批通过,公布最终优胜团队,并颁发获奖证书。

五、竞赛组织机构

竞赛设立组委会,负责竞赛的筹备、组织、联络工作和规则的解释等管理工作,竞赛秘书处人员由陕西省机械工业协会工业工程分会、西北工业大学教务处和西北工业大学机电学院的专家和老师共同组成。

六、参赛人员范围

在校全体本科生,不限专业,鼓励理、工、管、文专业学生交叉组建团队参赛。参赛对象将逐步将面向社会大众开放。

七、竞赛选题范围

鼓励在以下几个专业方向选题,但不限以下方向:

1) 生产管理与运作

2) 物流系统与库存

3) 设施规划

4) 人因工程

5) 工作研究

6) 质量管理

7) 系统工程等

大赛鼓励参赛队在理、工、管、文交叉学科领域选题。

八、竞赛基本规则

1) 参赛组队规则

参赛队必须由3人组成,分工应明确。

2) 参赛作品格式规范

申报书请参见附件1,汇报PPT请参考附件2。

3) 大赛作品审核

(1) 大赛作品审核和评判分为初选、分组竞赛和决赛三个层次。

(2) 初选主要是对参赛作品的内容、格式进行初步审核,其目的是规范参赛作品申报文档、保证参赛作品的水平。

(3) 分组竞赛主要将参赛作品按照研究方向划分成小组,通过参赛队的现场演讲和专家的评定打分,确定决赛作品。

(4) 决赛作品一般不超过10个,通过参赛队伍的现场演讲和专家评判,评定出竞赛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及优秀组织奖。

九、评审专家构成

竞赛专家由工业工程专业领域及相关学科领域专家构成,负责竞赛评审。评审组由7位专家构成、企业专家2名以上。

十、竞赛评分标准

1) 项目研究的主要问题,15分。

2) 研究的方法或解决问题的方法,35分。

3) 结论的合理性和正确性,25。

4) 可推广应用的领域,5分。

5) 参赛人的任务分工,5分。

6) 创新点,15分。

十一、竞赛作品提交方式

竞赛作品以电子文档的形式提交,提交Email届时公布;参加小组赛和决赛的参赛队需向组委会提交PPT,提交方式届时公布。

十二、竞赛规划与发展

1) 首先在西北工业大学校内开展西北工业大学工业工程改善创意竞赛,主要面向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

2) 在面向全校开展竞赛的基础上,逐步尝试联合省内1、2所开设工业工程专业的高校,开展陕西省部分高校工业工程改善创意竞赛。

3) 在条件成熟时,以陕西省机械工程学会工业工程分会为依托,开展陕西省工业工程改善创意竞赛,面向对象为全省高校本科生和研究生,以及部分企业选手。

4) 逐步扩大工业工程改善创意竞赛的影响,力争将竞赛办成全国性的工业工程改善创意竞赛。

十三、竞赛其它未尽事宜由竞赛组委会解释和完善。

工业工程改善案

一、背景介绍: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物流这个名词已经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校园物流,以独特的市场需求和运作环境使其与一般物流模式不同,使得其在校园内开展物流业务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所谓的校园物流,则主要是指各大物流公司在校园内所经营的以收发师生等客户快递包裹为主的业务。 伴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生和老师选择网上购物。无形间,给校园的物流快递收发造成极大的压力。以双十一为例,据粗略统计,各大快递公司派送的快递数量超过万件。这么一个庞大的数字压在学校不到十家的快递代理点上,着实是件十分困难的事情。这也就造成我们经常在校园里看见各大快递代理点门口大排长龙的原因了。本次改善案就是针对校园快递取货流程的优化而设立,目的是可以通过改善案的研究优化取货流程,提高取货的效率。 二、快递取货流程方案分析 ○1快递取货的业务流程图 ○2流程分析

○3流程描述 a)快递公司配送快递,快递代理点收到快递; b)快递点对快递进行分拣,进行编号并发送短信给取件人; c)取件人到快递点取件,快递点工作人员询问快递编号(或代码); d)取件人报出快递编号,工作人员按照分类查询快递,期间询问取件人电话后四位,确认 身份信息; e)确认身份信息后,再次询问取件人姓名确认; f)取件人拿到快递,工作人员签单存档,完成取件流程。 三、问题分析 <1>取货过程 ○1当快递代理点进行货物卸载时,存在暴力堆积的问题。 ○2在快递进行分拣的过程中仅仅按照快递单件的大小为标准进行编号,不存在任何的实际意义成为单纯的编号,对下一个过程的查询快递造成困难。 ○3在进行发送信息给取件人的过程中,单纯的手工输入后群发,存在速度慢、效率低的问题,同时也比较容易出现收手工错误。 ○4取货时间安排不合理,大部分学生都是安排在中午或下午的下课时间去取快递,造成部分时间段的拥挤,而其他时间段过度空闲的问题。

工业工程与现场改善篇

第九篇工业工程与现场改善 1、对IE之认识 2、工作研究 3、方法研究 4、工程分析 5、动作研究 6、动作经济原则 7、时间研究 8、规范时间 9、工作简化法 10、生产线平衡法 草率的把工作「做了」,那不叫「做」,把工作「做好了」而且能让自己与别人均满意,这才叫「做了」。 工业工程与现场改善 (Industrial Engineering) 企业的目的均系希望以最小的投入(Input)得到最大的产出(Output),以获得最大的效益。 这些投入包括资金、人力、材料、机器及厂房,并随着大量消费、大量生产、型态的转变而加大,如何将这些投入,做最有效的组合,以达到效率高、品质稳定、交期准、浪费少、成本低的目的,也是近代工业界工业工程(IE)迅猛发展的原因。工业工程(IE)比起企业经管,起步较晚,但在像美国这样的国家里,在20世中期以后,发展相当的快速,几乎

取代了相当大部分的传统经管工作。 IE是一门应用科学,它兼有经管及工程技术的知识领域,它将传统的工程技术融合于现代的科学经管技巧之中,随着IE的导入,可弥补原有经管及工程技术之脱节。 一、对IE之认识 1、IE是以工程技术为基础,配合科学经管的技巧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预防问题。 2、IE最终目的是经由经管的动作,使企业能获得最大的利益,是故与成本或经济效有关包括制度、作业方法、机器、模具、夹具均应予掌握并加以改善。 3、IE是一门用科学,其操作理论均要能符合实际的需要,是故IE工程师均应具备身体力行的能力,而使学理与实务相得益彰,保证经管效果。 4、IE是动用重点经管的技巧,在任何问题上做重点突破。 5、美国IE协会(AIIE)对IE下的定义如下: IE是在工学之中以设计,改善,设定来综合人、材料、设备等系统的结合。为了明示、预测、评价该系统所产生的结果而使用工学分析或设计原理与技法,并融合数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专门知识与经验。 对上面的定义我们可以了解: IE是藉着设计、改善或设定人、料、机的工作系统,以求得到更高生产力的专门技术。 上面所提的「设计」是指制订新的系统。 「改善」是指把原有的系统修改得更完美更适合。

食堂案例分析改善—工业工程导论

工业工程导论:食堂案例分析改善 摘要:拥堵的地方,就是IE人改善的地方。学校食堂是学生关注最多的问题,它关系到的不仅仅是学生吃饭的问题,更多的关系到学生的日常生活,进而影响到整个学校的正常运行。目前,各大高校为了提高食堂的经营、服务水平,方便在校师生的便利及食堂的高效运作。一方面制定并完善现行食堂管理体制,改善现有的管理信息系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另一方面,进行良好的生产运作流程优化,为食堂高效运作也有很大的作用。 关键词:食堂改善工作流程 引言:我们选择对食堂进行改进的原因以及食堂情况的大致介绍,是因为食堂是每一个学生都不得不进入的地方,食堂卫生秩序的好坏与我们每个人的利益密切相关(如等待时间过长),再则食堂问题重重,给我们提供了很大的改善空间。而仲恺,随着年年的扩招,学生人数增加食堂的接客量却是一定的,对食堂运作进行优化势在必行。 一、现状分析 下面我们通过一张流程程序图来说明食堂的现在的状况: 二、初步改善之流程分析 (一)学生流程分析: 1.拿筷子时存在不必要的检查。 造成此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盛放筷子的工具不规范,食堂

用来盛放筷子的工具是一个简单的筐内,所有筷子不分种类都杂乱的放在里面,而且有些筷子的卫生状况还不理想,想要从里面直接拿出两支一样的干净筷子需要一定的时间。另一方面是筷子的原因,食堂一楼的筷子不是一个种类,粗略估计的话至少有三种,而且这些筷子不分种类的全部放在一个容器中,这直接造成了拿筷子之后的检查。 2.在打菜和打饭的过程中都存在着一定的等待时间。 造成此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同学们到食堂吃饭的时间比较集中,导致排队的队伍比较长,另一方面是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不科学性,该问题会在后面的内容中给予详细的描述。 (二)食堂工作人员流程分析: 根据记录现状,运用“5W1H”提问,分别从操作、等待及搬运三个方面逐一进行分析,发现现行流程中存在如下问题: 1.左手等待时间过多 通过观察食堂工作人员的工作可以发现,在左手等待的过程中,右手频繁的工作,包括操作和搬运,这违背动作经济性原则,需要做进一步的改进。 2.右手搬运过多 右手在打卡机、菜类(包括铲),这个不大的空间内多次移动,这不仅浪费时间,还大大加大了工作量。工作人员是先打饭再移动右手到打卡机点出价钱,这一方面增加了工人自己的工作量和右手移动次数,另一方面增加了打饭同学的等待时间,间接增加了整个流程的时间。 三、改善方法 通过对流程图的详细分析,运用“ECRS”四大原则对流程进行改善。 1.工装制具的改善 关于装筷子的容器。可以将消毒柜分出多个独立的容器,盛放不同种类的筷子。关于筷子,最直接的改进方式是重新购进一批筷子,要同一种类,这样就不存在检查筷子是否为一双的问题,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一问题。另外建议购买塑料筷子,一方面塑料筷子相比竹筷来说成本较低,而且比较美观,另一方面塑料筷子寿命比较长,不容易出现各种问题。而且,食堂的餐具卫生也要做到位,避免学生在挑选餐具,延长就餐用时,加快人流量。 2.缩短流程时间的改善 针对排队等待时间过长的问题,有两个改善建议:一是在高峰时段增设一个窗口,在非高峰时段没必要增设窗口,所以这个窗口是灵活的,根据情况而定,用以缓解一时的压力。另外一个是针对工作人员的操作问题的改进,由于打菜和打饭的操作过程是一样的,这部分内容会在后面双手操作的改善内容中给以详细叙述。 四、改善后流程图

工业工程七大手法

详解IE七大手法/工业工程七大手法 什么是IE七大手法 IE就是指Industrisal工业,Engineering工程,是由二个英文字母的字首结合。 “IE”是应用科学及社会学的知识,以合理化、舒适化的途径来改善我们工作的品质及效率,以达到提高生产力,增进公司之利润,进而使公司能长期的生存发展,个人的前途也有寄托之所在。因此,简单地说“IE”就是代表“合理化及改善”的意义,为了顾及记忆的方便,我们就以中文“改善”来代表“IE”的含义。 以下是收集来的各种IE七大手法版本: 一、IE人员主要从事的七个方向,它们是: 1、研究与开发管理; 2、生产系统设计与控制; 3、效率工程; 4、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 5、实施规划与物流分析; 6、工业卫生与安全; 7、人力资源管理。 二、基础IE里的东西: IE手法包括:方法研究(程序分析、动作分析),作业测定,布置研究,Line Balance等,但好象不够七个。在现场IE里,IE七大手法包括:程序分析、动作分析,搬运分析,动作经济原则,作业测定,布置研究,Line Balance。 三、台湾公司教材里面的 1、工程分析。 2、搬运工程分析。 3、运动分析(工作抽查[work sampling]) 4、生产线平衡。 5、动作分析。 6、动作经济原则。 7、工厂布置改善。 四、其它的各种说法: 1、IE七大手法为:作业分析、程序分析(运用ECRS技巧)、动作分析(动作经济原则)、时间分析、稼动分析、布置搬动分析、生产线平衡 2、IE七大手法:流程分析法、动作分析法、动作经济原则、时间研究、工作抽查法、人机配置法、工作简化法 3、IE七大手法:动作改善法(动改法)、防止错误法(防错法)、5*5W1H法(五五法)、双手操作法(双手法)、人机配合法(人机法)、流程程序法(流程法)、工作抽样法(抽样法) 4、IE七大手法:程序分析、时间分析、动作分析、流水线分析、稼动分析、物料分析、环境分析。 知识和方法是从不停总结中出来,在实际的工作中,不断的运用各种知识,不断的发现,不断的分析以及不断的总结。从客观性、定量性、通用性和实践可行性等各种原则制作出标准以供后来者学习和运用。 我发现国外并没有IE七大手法的说法(也许是我没有找到),那么IE七大手法必定是我

工业工程的基本职能

工业工程的基本职能 作者/来源:未知 加入时间:2004-6-22 20:47:00 点击数:10797 工业工程的基本职能有四个: 1.规划 确定研究对象在未来一定时期内从事生产或服务所应采用的特定行动的预备活动,包括总体目标、政策、战略和战术的制定和各种分期实施计划的制定。 2.设计 为实现某一既定目标而创建具体实施系统的前期工作,包括技术准则、规范、标准的拟订,最优选择和蓝图绘制。 3.评价 评价是对现存各种系统、规划方案、设计方案以及各类业绩按照一定的评价标准确定活动有效性的活动。包括各种评价指标和规程的制定,评价实施。 4.创新 改进现行研究对象,使其更有效的生产、服务和运作。 IE方法研究 作者/来源:零点空间 加入时间:2004-9-7 13:59:40 点击数:6399 IE里“工作研究“是以生产工厂的整个制造系统为主要的活动对象,而工作研究的动作技巧主要是由”方法研究“及”作业测定“所构成。 “作业测定”又是由“时间研究”发展而来,与“方法研究”同时配合进行,或者可说是方法研究所确定的生产系统及工作方法,定量测定“多余的时间”要素及“无效的时间”要素等非生产部分,并进行削减,并作为以后管理计划及控制的依据。 针对以上对“方法研究”与“作业测定”的了解,也可说“方法研究”与“作业测定”是一体两面,具有互补性。当在做“方法研究”时,虽然目的是要取得“最佳的方法”,而在取得后,就需把“时间”确定。 反过来说,当在做“时间”测定时,也要考虑测定的“时间”是否最佳的“方法”了。 (一)、方法研究的技巧 如何进行“方法研究”,首先应从生产现场的工作系统来探讨。 生产对象(物) 应经由作业过程、经由时间、空间的变化,做逐一的分析研究。 此部分也就是广义的“工程分析”,也可说是一咱“生产系统分析”。可使用产品工程分析表、生产流程图等分析工具,从原料到成品,来做经济性的探讨。 生产主体(人) 人是生产的主体,对作业过程,在生产对象物的工作方面做分析研究。 此部分是广义的“作业分析”,也就是“工作方法分析”可藉由作业者的作业规范、工作抽样、基本动作、PTS或影片进行分析,或应用“动作经济原则”在作业过程,人、机的稼动状况。人与机的配合上追求作业地区或作业者的作业方法的合乎目的性、合理性。 对于检讨的对象及能适用的主要的方法研究,其分析技巧如图。 对于各种生产型态研究的一般方向如图: 方法研究分析技巧 探讨项目内容分析手法

工业工程学大作业——案例分析

工业工程学 大作业 工程学院 10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8班

食堂师傅双手作业案例分析 案例:以食堂学生排队就餐为例。食堂师傅以一手拿饭托盘,一手打饭或打菜。以双手作业分析方法记录并分析打饭菜完成的整个过程,并对其进行动作研究分析,找出问题,提出改进方案。 饭堂环境如下图所示,分别有排队区和工人工作区。 工作区:分别是窗口(打卡机和窗台)、放菜的工作台、工人活动区、饭箱和桌子(桌子用于放盘子)。 排队区:每个窗口一条队。后面空地可供三四十人排队。 饭堂现状:西园饭堂分为一、二、三楼三层,其中一、二楼是普通点餐,三楼是自助餐,就学生来说,一般不会有很多挤向三楼。都是集中在一、二楼就餐。就面积来说,一楼最大,二楼次之,三楼最小,二楼排队空地相对较少,二就餐学生人数也较多,因此较拥挤。每天的高峰期是在11:30——12:30时间段内,刚好处于下课时间,许多学生赶着就餐,此时间段饭堂相当拥挤,打饭菜师傅相当紧张。

(1)记录。对食堂师傅的打饭过程进行研究。绘制该作业的双手作业图,如下图所示。 (2)分析改善从图中可以看出,左右手的动作不均衡,右手动作次数远大于左手动作次数,右手移动次数也多余左手,右手拿放的次数是左手的三倍,且动作也较左手多得多。应该尽可能减少双手动作次数,并实现双手同时对称动作。 改善方案可以从如下几点考虑: 1、减少一手持物,一手往复动作的无效动作,做到双手协调配合,实现双手同时对称动作。 2、改变放置盘子、饭箱、菜的位置,减少双手移动次数。

3、减少师傅打饭的多余动作,双手动作以最短距离去实现,缩短每一动作的时间。例如采用专用的合适饭勺和菜勺,让师傅打饭打菜能一次到位,而不用去调整饭量和菜量。 4、高峰期适当增加人手,其他时间适当减少人手,从时间上进行人手调配。高峰期可以将打饭和打菜分开细化,分别安排打饭师傅和打菜师傅。低谷期可以减少窗口,即工人师傅分不同时间段上班作业。 (3)改善效果。根据以上改善措施,得到改善以后的双手作业分析图,如下图所示。

2010年IE工业工程改善案例(精)

???年迩欧艾装配线??改善案例 装配线简介 装配线,作为LED灯具生产的最后一道工序,肩负着LED灯具成品的组装和包装的全部生产过程。为了更好的完成各种的生产任务,装配线引入了精益生产工艺流程。通过合理的排拉,达到合理生产,提高效率和质量的目的。 装配生产线平衡改善过程 ● 了解产品组装工艺 ● 对U型拉进行工时测定,得到统计数据 ● 从统计数据分析U型拉平衡状况 ● 识别瓶颈工位,找出不平衡的原因 ● 运用平衡改善法则(ECRS法则)、动作经济原则等方法制定改善方案 ● 将改善方案告知组长或装配主任,实施现场改善 ● 改善效果分析总结 平衡改善法则-ECRS法则简介 符号名称说明 E取消Eliminate对于不合理、多余的动作或工位给予取消 C合并Comebine 对于无法取消又是必要的,看是否可以合并以达到省时、简化的目的 R重排Rearrange 经取消、合并后,再根据“何人”“何时”“何处”三个提问后进行重排

S简化Simplify 经过取消、合并、重排后的必要工位,应考虑能否采用最简单的方法或设备替代,以节省人力和时间 以上ECRS法则,具体可通过下列图片来说明生产中如何运用改善: 装配线平衡典型案例 ● 数据统计时间:2010/8/2-2010/8/3 ● 产品编号:53072(太空车) ● 组装部分:成品和包装 ● 改善方案提出时间:2010/8/2

● 改善方案实施时间:2010/8/3 改善前各工位组装工艺 工 位序号组装工艺 SPT (秒) 人 数 1 9.5 1 2 11 1 3 6 1 4 13 1 5 8 1 6 8 1 7 8 1 8 6 1 9 9 1 10 10 1 11 6 1 12 8 1

现代工业工程(IE)技术方法工具

现代工业工程(IE )技术方法工具 培训目标: 伴随人类社会工业化的进程,工业工程走过了百年历史。工业工程(IE )是一门旨在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的工程技术,其任务是研究生产经营及管理系统的设计、改善和实施;其方法是综合运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工程技术知识,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实施、评价和创新,把各种生产要素(人员、物料、设备、能源、场地和信息等)组成更富有生产力和有效运行的整体系统,从而不断降低成本、确保质量、提高生产率。是一门把技术与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科通过本课程培训,使学员实现从传统的生产管理,工程技术支持向现代的工业工程技术支持,精益生产管理模式的转变,帮助学员通过工艺及流程程序分析、操作分析、动作分析,改善工艺流程,提高人机协作效率,提高动作的经济性并使动作更加符合人因工程学,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并保护操作员工的身体健康;通过工厂布局及路径分析提高作业场地的利用率,减少无价值增值的移动。通过时间研究,工作抽样,预定动作时间标准来科学地制定标准工时及工作定额。通过生产线平衡来消除流水线作业中的瓶颈,缩短制程时间。 课程大纲: 第一单元:工业工程概论 ?工程的定义 ?工业工程的作用和应用 ?工业工程的发展 ?工业工程的意识 第二单元:方法研究---程序分析 ?工作研究的内容和步骤 ?程序分析 --工艺程序分析 ---工艺程序分析介绍 ---案例:产品生产工艺程序分析实例 ---练习:用工艺程序分析的方法画出你所熟悉的工艺生产流程 --流程程序分析 ---流程程序分析介绍 ---案例:某产品生产流程分析实例 *人型 *物料型 ---练习:用流程程序分析的方法画出你所熟悉的工艺生产流程 --布置与路径程序分析 ---布置与路径分析的意义 ---几种Layout布局类型 *基于流程的布局*基于产品的布局 *固定式布局-大型设备的生产 *细胞式生产布局

工业工程与现场改善

工業工程與現場改善 工業工程在歐美企業謂之IE( Industrial Engineering),在日本企業界稱為"生產技術"或"管理工學"。IE最早起源於"工作研究",而"工作研究"的主要構成是來自泰勒(F. W. Toylor 1856~1915)的"時間研究"與吉爾布雷斯(F.B. Gilbreth 1868~1924)的"動作研究",相對"企業管理"來說,IE起步較晚,但發展快速. 二十世紀中期以后,在美國企業界,IE幾乎取代了大部分的傳統管理工作。 企業的目的是希望以最小的投入(Imput)得到最大的產出(Output),以致獲得最大的效益這些投入包括資金(Fund)、人力(Manpower)、材料(Material)、機器(Machine)及廠房(Wor kshop)等。如何將這些投入,做最有效的組合,以達到效率高、品質穩定、納期準、浪費少、成本低之目的, 是IE之主要工作內容. 故IE是一門應用科學,兼有管理及工程技術的內容。隨著IE的導入,傳統的工程技術融合於現代的科學管理技巧之中,可彌補原有管理及工程技術的脫節,起到省錢增效之最終目的。 現階段IE之主要工作內容 1. 工程分析(Engineering analysis) 用工程符號(" "代表加工、" "代表物料停滯、" "代表搬運、" "代表檢查) 將產品從原材料到成品的生產過程制成流程圖,發現其瓶頸工序並運用IE手法改善之,使生產線趨於平衡; 2. 價值分析(Value analysis) 通過成本核算(Cost accounting),可知產品之制造成本(含人工費、機器折舊費、用房租金、輔料等)的合理性,通過IE手法,降低制造成本,提高產品競爭力,是我們的主要工作內容之一; 3. 動作研究(Motion Research) 目的是分析每一個基本動作的合理性。即對一個工作者使用兩眼、兩手、兩腳的動作予以細分並進行分析及研究,把"不必要"的"去除",把"有必要"的動作變為既"有效率",又"不易疲勞"的最"經濟性動作"。"動作研究"對於大批量生產型(Mass-production)企業作用更大,往往一個動作的改善,可獲得相當可觀的效果。 IE理論將基本動作分為三大類(共十七種動作要素),即: 第一類:A..空手移動(Transport Empty); B. 抓起(Grasp);C. 載重移動(Transport Loaded); D. 位置(Position); E.組合Assemble);F. 分解(Disassemble);G. 使用(Use); H. 放下(Release load)。 第二類:I. 尋找(Search);J.選擇(Select);K.檢查(Inspect);L.思考(Plan)M.放置前面 (Pre-position) 第三類: N. 保持(Hold); O. 不可避免的等待(Unavoidable Delay), P. 可避免的等待

IE工业工程分析方法

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先贤曾感叹过时光易逝,韶华难追。懂得利用时间的人觉得时间很宝贵,一分一秒都不让他白过。不懂得利用时间的人觉得时间很无情,总在时间消逝之后来追悔自己碌碌无为。 对于追求投资回报的企业来说,“时间就是金钱,”这句话真是至 理名言啊,不同的 用时间的能力有高 有低,不同的企业 利用的时间也参差 不齐,这也是企业

成败的一大关键 呀!在同样的时间 里,谁的产出多, 谁的效率就高,谁 占有竞争优势,这 是毋庸置疑的。 许多企业都知道要提高效率,却总是以定性的方法来进行,结果许多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浪费掉了却不感到可惜。须知,效率是以时间为基准来衡量的。对时间和产出进行定量的分析才是提高效率的堂堂正正之道。 第一章: IE概述 第二章:动作分析简介 第三章:沙布利克分析与作业改善 第四章:动作经济原则 第五章:动作分析改善实例 第六章:工程分析概述 第七章:制品工程分析 第八章:作业者工程分析 第九章:联合工程分析 第十章:事务工程分析

第十一章:时间分析概述 第十二章:标准时间与生产平衡分析 第一章IE概述 一、IE的开始 IE是英文Industrial Engineering的简称,直译为工业工程,是以人、物料、设备、能源和住处组成的集成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综合应用工程技术、管理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理论与方法等知识,对其进行规划、设计、管理、改进和创新等活动,使其达到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效益的目的的一项活动。简单地说,IE是改善效率、成本、品质的方法科学。 一般认为泰勒(Frederick W.Taylor 1856~1915)和吉尔布雷斯(Frank B.Gilbreth 1868~1924)是IE的开山鼻祖。 十九世纪八十年代,泰勒和吉尔布雷斯分别通过自己的实践,仔细观察工人的作业方式,再寻找效率最高的作业方法,并且设定标准时间进行效率评估。结果,不仅生产效率得以提高,工人的收入也得以增加。从而开创了工业工程研究的先河。

工业工程--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 案例1 机械设备合理利用问题分析与改善 1.问题描述与分析 实习期间经大部分时间在车间观察,发现机械设备的使用方面,常常看到“机等人”、“人等机”、“人走机未停”等不合理利用机械设备的现象。这一现象不仅加重了设备的工作负荷,也造成了资源的浪费。“机等人”是工人取下加工完成后的工件,对工件进行测量并对照工艺图检验是否符合工艺要求和清洗工件等;有些待加工件尺寸有差异,工人要一个一个测量分类,也会造成一定的等待。“人等机”是机器在加工的时候人在旁边等待,而没有做其他可以做的事情,造成这一现象。至于“人走机未停”是人离开了机器还在开启,但是并没有工件在加工台上。当然人离开时间不长时,是工人开启机器清洗工作台面,但是也存在工人离开十几分钟后才回来的现象,这就是一种浪费。 2.改善方案 对于“机等人”、“人等机”的现象,可以根据人机作业分析法来分析、改善人和机器的操作平衡,尽量减少工件的有效工作时间。例如,尺框的精磨平面的人机分析如下:

图1 尺框精磨时的人机作业图(原方法)由人—机作业图,图1可以看出,人的空闲时间太多,人的利用率仅为40%。采用“5W1H”提问技术和“ECRS”原则进行分析改进: 问:为什么去毛刺并检查尺寸要在机器停止时去毛刺并检查? 答:过去一直是这样的。 问:有无改进的可能? 答:有。 问:怎么改? 答:在机床精磨下一个零件时,可以去毛刺并检查已磨好的

图2 尺框精磨时的人机作业图(改善方法)由此可看出,通过重排,不需增加设备和工具,而是尽量利用机器工作时间进行手工操作,从而缩短了周程,提高了工效和人机利用率。 根据管理学的知识,对于“人走机未停”的情况,可以适当的加强管理制度,予以一定的警告处分。 案例2 现场实行6S存在的问题分析与改善 1.问题描述与分析 实习期间经观察,发现机加现场的墙壁上贴有很多关于6S的标语,说明公司曾经也施行过6S,但是从现在的情况看是员工并没有严格按照6S的标准执行。经过向部长询问得知,公司以前确实是进行过整顿也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是由于公司其他方面的原因并没能够继续进行下去。部长说他们现在也有在做清洁,但工人只是每天对自己的工作环境进行简单的打扫,工作环境的清洁做得较好,但是并没有及时的对工作环境进行整理、整顿,很多工作台周边有较多的闲置的废品,不仅占用了一定的空间,还使现场显得一片混乱。关于素养、安全方面也做得不是很好,很多员工是有领导来检查了才将口罩、帽子等安全防卫设备。 2.改善方案 对于机加现场出现的6S问题可以运用“红牌作战”方式,对现场存在的问题用红色的表单示出,并张贴或悬挂在醒目的位置。例如,对精磨平面机床出示红牌的例子,该部门可以运用示出红牌形式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善,如表1:

工业工程案例

目录 1. 绪论 (1) 1.1课程设计的目的 (1) 1.2背景简介 (2) 2. 现场调查及现行问题分析 (2) 2.1车间布局概述介绍 (2) 2.2现行车间布局分析 (3) 2.3现存问题分析 (7) 2.3.1 运用“5W1H”技术提问分析,如表所示: (7) 2.3.2 现行布置存在的问题 (8) 3. 制定改善方案 (8) 3.1提出改进措施 (8) 3.2改善方案分析 (9) 4. 改善方案的评价和实施 (12) 4.1改善前后效果分析 (12) 4.2改善方案的评价 (12) 5. 课程设计总结 (13) 5.1设计面临的问题 (13) 5.2个人收获总结 (13) 6.参考文献 (14)

西安高科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PVC塑料异型材生产车间布置与经路分析及改进 1. 绪论 1.1课程设计的目的 设施布置与产品路径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生成效率、降低成本,缩短生产周期。在制造企业,设施布局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进行布局研究的需要也越来越迫切,随着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的经营模式逐步转向集团化和国际化,西安高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作为该行业的佼佼者,在生产运作过程中,随着生成车间的扩建,如何对生产车间的布局成为首要解决的问题之一;与此同时客户对产品的种类、价格、交货期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西安高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产品有400余种,企业的生产模式正再从大规模生产向更具有柔性的小规模面向客户行成产模式转变,在原有的生产布局上提出应有的改进,使其满足生产计划的变化。因此无论是扩大生产新建车间还是在原有车间的基础上进行改进重组,都需要进行快速合理的布局设计。生产车间是物料转化为成品的场所,是企业最重要的一环,因此本文对加工车间的布局原则,物料路经,搬运系统进行研究,并运用“5W1H”和“ECRS”四大原则进行研究,运用布置与路径图进行分析和改善。布置和路径分析重点对“搬运”和“移动”的路线进行分析,常与流程程序图配合使用,以达到缩短距离和改进不合理流行的目的。便于对产品、零件或人与物的移动路线进行分析,通过优化设施布置,改变不合理的流向,减少移动距离,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同时更加细化和掌握课本理论知识,

工业工程(IE)现场改善方法_图文(精)

广东德美精细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工业工程(IE现场改善方法 一线班组长管理技能培训 内训策划案 讲师简介 马老师,资深职业讲师,曾长期任职于某著名合资企业精益生产推进项目负责人,从事过生产现场管理、工业工程等多项管理的负责人,长期的企业实战经历使他对企业的生产方式运作有深入了解,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和培训经验,使得他在讲授生产课程方面倍具说服力。他思路清晰、逻辑严密、善于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课程内容进行讲授,并且案例详实、融会贯通。其课程互动性强,课堂生动有趣。 马老师培训及咨询服务过的企业有:中国航天、中石油、宝钢集团、海南航空、一汽集团、上汽集团、东风汽车、东南汽车、宇通客车、重庆长安铃木、万家乐集团、成飞集团、沈飞集团、建龙钢铁、中铁轨道、武汉铁路局、浙江移动、甘肃移动、四川长虹、夏新股份、美的集团、联合电子、法雷奥、盖茨优霓塔、锦湖轮胎、韩泰轮胎、蒂森克虏伯、浙江钱潮集团、福臻模具、罗比照明、ABB、埃梯梯、无锡唐纳森、东方通信、虹信集团、广北电、杰普智能卡、金斯顿、西蒙电器、赛尔康电子、升德升电子、东莞科泰电子、柏瑞安电子、安费诺电子、华联电子、华科光电、株州电力机车、北京博维航空设施、斯奈克玛航空发动机、斯必克制冷、远东控股、睿固精密件、波尔亚太、金洲刀具、库尔兹烫印、成都印钞、宜宾纸业、渤海能克、上海金泰、辽宁电力、中山电力、盘山发电、蒙牛集团、伊利集团、光明乳业、辉山乳业、顶新集团、汇源果汁、中烟集团、三得利啤酒、百威啤酒、泰山啤酒、北京空港配餐、青岛康地恩、天士力药业、九芝堂药业、双鹤药业、敖东制药、吉斯特药业、永康制药、诺康医药、英科制药、京博农化、海科化工、拉法基水泥、秋水伊人服装、云南阿舍冶炼等。 目录01诠释工业工程(IE

工业工程案例

1.IE在日本的应用和新进展 (2) 2.物流的作用 (5) 3.总成本的价值 (6) 4.地点的味道 (6) 5.尤尼西斯的物流整合 (7) 6.信息技术的味道 (8) 7.企业治理的价值 (9) 8.信息技术的价值 (11) 9.玻璃运输中的伙伴关系 (14) 10.由专家治理存货 (14) 11.提高库房价值 (15) 12.选品质,选雀巢 (16) 13.张闯与创业 (17) 14.精益生产在中国 (19) 附图1工业工程的差不多职能及其典型内容 (22) 附表1 标准作业顺序表 (22)

1.IE在日本的应用和新进展 日本最初将工业工程翻译为“生产技术”、“生产工学”、“经营生产”。随着日本产业经济国际化,现直接称之为“IE”。了解IE在日本的应用与进展历程,将有助于IE在我国的推行应用。 在日本,IE的导入应用可分为四个时期。1911年星野行则氏翻译出版了泰勒的《科学治理原理》,这是日本导入IE 的开端,这以后一直到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期间,科学治理方法在日本各大工厂、大学及专科学校得到了一定的宣传,但未取得实质性的效果,因此我们称之为启蒙时期;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期间为导入时期,这一期间的作用是为日本战后经济进展造就IE推进的气氛、经验和人才;第三时期是推广应用时期,现在期一直连续到第一次中东石油冲击的1973年,这期间依照美国占据军本部的指示,在日本官方和民间的共同努力下,使IE思想、技术和方法系统性地浸透到产业界的各个角落,取得了预期效果,它的推广使许多企业(如丰田汽车公司,三菱重工等)得到成长和进展,国家经济也得以平均10%的速度进展;从第一次石油冲击至今天的20多年期间是进展创新时期,通过这段时刻的实践探究,以及计算机的出现和进展,日本终于走出了一条具有特色的IE推进之路,IE的应用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综观IE在日本的应用,是由传统IE进展到现代IE,由大量生产进展为精益生产,制造了许多体现IE技术的新要领和新方法。要紧表现如下:

IE工业工程改善案例

生产实习目的 1.通过实习了解工业工程领域的知识的应用背景。 2.深入了解企业中工业工程各种基本知识和原理的实际应用情况,巩固和加深 对知识的理解,并加以整合,提高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了解实习企业的生产管理的基本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4.掌握提案改善的一般流程及具体做法,在团队中(或个人)如何完成一个提案 从提出到发表的全流程,为毕业后的实操奠定坚实基础。 5.学习企业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对企业的高度责任感,对工作尽职尽责, 勇于改革,不断进取创新的奉献精神。 实习任务 从数据统计得出的各类产品装配各工件装配SPT ,及拉平衡状况分析表,及原因分析与改善建议。 装配部部门简介 装配部,作为车模生产的最后一道工序,肩负着车模成品的组装和包装的全部生产过程。装配部现有六条生产线和一条样办组装线。 常用的设备有:钻床,电批,手啤机,风批,烙铁,高周波,封口机等。 为了更好的完成各种的生产任务,装配部引入了精益生产工艺流程。精益生产是目前工业界公认最佳的一种生产组织体系和方式。通过合理的排拉,达到合理生产,提高效率和质量的目的。 例子一: DCP1/25 货车,按流程标准可分成:车身半品( 10人),车身组合(16人),内座组合(4人),车底组合(11人),成品组装(7人)和包装(9人)共六个小组(57人)来完成。每个小组会有一次或以上的自检。 例子二:YTB002 1/42莱茵之星单层客车按流程标准可分成:内座组装(12人),车底组装(9人),车身组装(20人),成品包装(6人)共四个小组(47人)来完成,在其中也加入了多少的自检。 装配车间平面分布图

IE工业工程七大手法

工业工程七大手法 前言:质量代表了一个国家的科学技术、生产水平、管理水平和文化水平. 产品质量的提高,意味着经济效益的提高.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正经历着由数量型增长向质量型增长的转变,市场竟争也由人格竟争为主转向质量竟争为主. 而所有企业的目的均系希望以最小的投入(INPUT)得到最大的产出(OUTPUT),以致独得最大的效益.那么如何在质量保证的基础上,使企业独得最大的效益呢?只有降低成本和提高企业的生产力,把这些“投入”做最有效的组合,以达到质量稳定、效率高、交期准、浪费少、成本低.这就是近代工业界工业工程(IE)所要做 的主要工作. IE简介 1.甚么是IE? IE就是指INDUSTRIAL(工业) ENGINEERING(工程).它由两字词之首字母组合而成. 2.IE的起源? IE的基础也是最早的起源来自于『工作研究』,而『工作研究』的主要构成是来自泰勒(Frederick W.Taylor 1856~1915)的『工作研究』与吉尔布雷斯(Frank B Gilbreth 1868~1924)的『动作研究』二者所构成. 3.IE的目的? 应用科学及社会学的知识,以合理化、舒适化的途径来改善我们工作的质量及效率以达到提高生产力增进公司之利润进而使公司能长期的生存发展下去,个人的前途也有寄托之所在.因此,简单地说,IE的目的就是充分利用工厂的人力、设备、材料,以最经济有效的工作方法,使企业独得最大的效益. 4.为甚么要有IE? *持续的进步是企业及个人长久生存的根基. *改善就是进步的原动力,没有改善就没有进步.—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改善是永无止境的,必须长久持续去进行. 4.IE的主要范围? *工程分析*价值分析(V.A) *动作研究*工作标准 *时间研究*时间标准*工厂布置*运搬设计 5.为甚么要有改善(IE)七大手法? *以不教而战,谓之杀. *徒然要求改善而不讲求方法、技巧,于事无补. *给人一条鱼吃,不如教他捕鱼的技术. *要求捕更多的鱼,首先必须讲求捕鱼技术的传授与使用.

工业工程方案改善

NANCHANG UNIVERSITY 基础工业工程课程设计Basic IE Curriculum Design (2011—2012年) 题目昌大四食堂就餐改进方案 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专业班级:工业工程学生姓名:学号:

目录 1.食堂简介 2.选题背景 3.课程设计及其目的 4.昌大四食堂场景描述 4.1.昌大四食堂平面布置线路图 4.2.对目前食堂就餐流程进行记录、分析 4.3.模特排时法对改进前的动作分析 4.4.改进前流程程序图(物料型) 4.5.改进前人员流程程序图 4.6.食堂存在的问题及弊端 5.食堂就餐改善方案 5.1.就餐要点改进 5.2.改进后食堂就餐要点 5.3.改进后人员流程程序图 5.4.模特排时法对改进后的动作分析 5.5.改进后流程程序图(物料型) 5.6.改善后分析及结论 6. 改善后分析及结论

一、食堂简介 温饱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需求,不管你是在哪里,你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先解决温饱问题,而食堂就是帮你解决温饱问题的一个场所。由于每个地方的风俗以及外界环境不同,每个食堂的管理制度也是不相同的,因此,不同地方的食堂都有不同的现状。 二、选题背景 大学食堂的状况与大学生有着密切的联系。对于休闲广场这边,由于四食堂的地理位置比较好,其它方面也不错,因此四食堂已经成为休闲广场这边的大学生就餐的首要选择。四食堂的经营方式是以私营和合伙承包为主,它的规模比较大。四食堂以大学生为主要消费人群,价格较低,通过向大学生提供经济快捷的餐饮服务来赚取利润。 三、课程设计及其目的 本课程设计的主要选择大学生在四食堂就餐过程进行流程程序分析。 此次课程设计主要通过自己平时对生活的观察。作为一名工业工程的学生,养成敏锐的观察力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也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一个过程。通过观察生活,把工业工程方面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进一步的理解、消化、掌握课堂上所学习的专业基础知识。同时我们通过对身边事物的观察以及思考,能够更好的使学生掌握工业工程的方法研究,时间研究和现场管理的知识、技术及技能,同时也让我们及早的学会综合运用工业工程专业方面的知识去解决生活方面的问题的方法和程序。通过不断的改进和优化从而达到提高效率和节约时间的目的。 此次进行流程程序分析的研究是为了提高四食堂运作效率,缓解在高峰时期因就餐人数过多而造成的拥挤的情况。确保同学们能够迅速的就餐,从而节约同学们的时间。 四、昌大四食堂场景描述

工业工程精益改善案例-快餐店(1)

改进石锅拿取方案 1、改进前方案: 每层每列放置10个石锅,拿取时遵循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顺序拿取 图1.1 每层摆放10个石锅的情况 图1.2 2、分析:

2.1、拿取石锅的动作分析: 分为四步 一、打开烤箱门;二、用夹子拉出托盘;三、夹取石锅到操作台;四、将拉出的 托盘推回并关上烤箱门。 由于每层烤箱的高度不同,导致每层拿取石锅的时间也不同。 2.2、假设操作工的平均身高是170cm, 据表可见,第二层拿取最快最方便,第一层和第三层差不多,第四层时间最多。 2.3、 但是,这个动作分析仅仅是拿取一个石锅的情况,在拿取多个石锅的时候还要考虑更多因素,由于每次拉出托盘的长度最多拿取两个石锅,抓取两个以上石锅时,要考虑二次拉出托盘的情况:

由于工作台最多允许放置6个石锅,所以仅对拿取6个石锅做比较分析。 由图表可以看出,虽然拿取1、2个石锅时第一层的时间是小于或等于第三层的时间,但是拿取3、4、5、6个石锅时,第三层的时间要比第一层的时间短。所以拿取超过2个石锅时,时间由少到多的排序是第二层、第三层、第一层、第四层。 2.4、 石锅需求分析:

备注:由于工作台每次最多可放置6个石锅,而且石锅的规定的顾客等待时间是15分钟,而做料理的时间是5分钟,所以每十分钟检查一次订单并做料理。 根据上表我们可以看出,早低峰时段,第一层的石锅基本用不到一半的数量,就会迎来午高峰。而午高峰,晚高峰时段每次拿取的石锅数量大多都在3个以上。 3、改进方案: 1、第一层和第四层每层每个托盘上减少两个石锅改为放置8个;第二层第三层每个托 盘上放置12个石锅。(根据动作改善的轻快动作) 2、在低峰期优先使用第一层和第四层的石锅;在高峰期优先使用第二层和第三层的石 锅。(根据动作改善的缩短动作距离)

工业工程改善的例子

工业工程生产实习报告 对F&C事业群品质管理系统的认识及部分工站改善方案 学院:能源学院 班级:工业工程08-1班 学号:310802020125 姓名:王伟杰 指导老师:曾强

一、题目: 对F&C事业群品质管理系统的认识及部分工站改善方案 (一)FQC部门及所学内容简要介绍 早在学习工业工程专业课程时就听说了富士康集团创始人郭台铭先生的那句经典的话:“模具是工业之母,IE是工业之父”。工业之母为各种零件、机件的成型创造了条件,而IE这个作为工业之父的学科旨在指导企业如何成长、如何避免并解决运营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本次实习过程中,我们被分配到F&C部门FQC课工作,在工作中我们在现场作业人员的指导下对一些工站运用IE方法做了分析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改善观点。 FQC部门的任务是Ferrule生产过程中的最后一道检验工作,虽然是最后一道工序,但仅仅如米粒大小的Ferrule工件就要经过10多道检验,而且是全部检验,一经有不合格品就要严格的返工或报废,这也看出了Foxconn人对质量的追求。FQC共有员工700多名,分配在SC、LC和仓储管理部门作业,700多名员工组成的庞大系统能够有条不紊的运行这得益于郭台铭先生的那句话:“系统是什么,流程+表单。”的确,当我看到FQC表单文件伴随着工件一个个工站流过,指导着员工井井有条的工作时,我才真正体会到所谓“流程+表单”的力量。 FQC部门检验的产品主要包括SC和LC两种型号。SC型号产

品的主要工序流程如下:来料→外观检验→外径检验→同心度检验→内经检验→CCD→长度检验→(曲率半径R、测定轴偏、V槽直径、表面粗糙度、真圆度检测)→整料抽检→录入数据→入库。LC型号的产品相对SC少了CCD检测。在这些检验工序中,外观检验主要是利用显微镜来观察Ferrule的表面是否有刮痕、缺角、杂色、ID孔不圆、PC裂痕等一些比较明显的缺陷,这是检验的第一道工序也是要求极为严格的一道工序。外径检验是利用镭射外径测定仪对工件扫描从而测出Ferrule外筒直径,精度控制在0.0005mm,要求非常严格。同心度检测主要利用MICRO TEST21检测内孔和外筒的圆心是否重合。同心度仪器中有自动控制的,也有手动控制的,仪器设计和员工的操作方法上有明显的不合理之处,这些将在后文中予以具体说明。内经检验是一个技术活,需要靠员工长时间的工作经验的积累,主要工作是肉眼辨别一些常见缺陷后,利用Pin规对Ferrule进行穿孔测定内径的所属范围。CCD检测主要利用放大仪器对Ferrule ID孔A区附近放大400倍观察孔周围有无外观上的缺陷。长度检验是利用分厘卡对各种产品的长度进行检测。其实长度检测和后道括号中的工序是可以同时进行的,之所以将其放在其他工序前面是因为在测量长度的过程中容易造成对Ferrule的损坏,而一旦损坏在后道工序中可以方便的检测出来。待所有的工序检测完毕后就由最后的整货小组进行批量抽检,合格后将按照产品料号和储位进行登记后转入仓库,若不合格整批料将会重新返回去检测。 以上是SC型号产品的检验工序,待产品转入仓库后还要经过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