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药化学实验指导

中药化学实验指导

中药化学实验指导
中药化学实验指导

中药化学实验指导药物化学教研室

中药化学实验指导

一.说明

中药化学是一门实验学科,实验教学占重要地位,通过实验要达到以下目的。

1.能检验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使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入,掌握的更加牢固。

2.训练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获得从事中药化学科研工作和实际工作的基本训练。

3.使学生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科学作风。

实验中,重点是加强对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

二.实验须知

1.遵守实验室制度,维护实验室安全,不违章操作,严防爆炸、着火、中毒、触电、漏水等事故的发生。若发生事故应立即采取措施并报告指导老师。

2.实验前做好预习,明确实验内容,了解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安排的实验计划,争取准时结束,实验过程中应养成及时记录的习惯,凡是观察到的现象和结果及有关数据,应随时如实地记录。实验完毕,要认真总结,写好实验报告,实验所得的提纯物要包好,贴上标签,交给老师。

3.实验室内应保持安静,不得大声喧嚷,不许抽烟。进入实验室必须穿工作服,实验过程中,不许随便离开。

4.实验台前应保持整洁,与实验无关的物品不得放在台前。实验中废弃的固体物,要丢入废物桶内。

5.爱护仪器,节约药品,仪器损坏后应填写报损单,注明原因,由指导教师按规定处理。

6.实验过程中要节约用水、用电。

7.每次实验结束后,值日生应将实验室打扫干净,倾倒废物桶,关好水、电、门窗,方可离去。

实验一 粉防已生物碱的提制和鉴识

粉防已是防已科千金藤植物粉防已Stephania tetrandra S.Moore 的根。又名汉防已、倒地拱、百木香,是一种解热镇痛药。中医用于风湿止痛、利尿消肿以及毒蛇咬伤等。

粉防已的有效成分是生物碱,其总碱含量为 1.2%左右,主要是粉防已碱(Tetrandrine )和防已诺林碱(Fangchinoline )及轮环藤酚碱(Cyclanoline ),本实验经提取,分离可得到这3个生物碱结晶。它们的物理性质如下:

1.粉防已碱(Tetrandrine ,亦称汉防已甲素)

H 3C CH 3

H 3CO N

OCH 3

OCH 3

O N O OCH 3

无色针状结晶,丙酮中结晶有双熔点:126~127℃/217~218℃,即结晶测至126~127℃熔融。继续加热于153℃固化,温度上升至217~218℃复融化。

不溶于水、石油醚,易溶于乙醇、乙醚、氯仿等有机溶剂及稀酸水溶液。 2.防已诺林碱(Fangchinoline ,汉防已乙素)

H 3C CH 3

H 3CO N

OCH 3

OH

O N

O OCH 3

细棒状结晶,同样有双熔点现象,丙酮中结晶mp.134~136℃/238~240℃,甲醇中结晶mp.177~179℃/238~240℃。

溶解度与粉防已碱相似,但极性稍大,故在冷苯中的溶解度小于粉防已碱,而在乙醇中溶解度稍大于粉防已碱,具隐性酚羟基,不溶于NaOH 溶液。

3.轮环藤酚碱(Cyclanoline )

N HO H 3CO

OH OCH 3

CH 3

+

氯化物 无色八面体状结晶 216~6℃ 碘化物 无色丝状结晶 185℃ 苦味酸盐 黄色结晶 154~6℃ 水溶性季铵型生物碱,不溶于低极性有机溶剂。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各种生物碱的分离纯化方法,包括脂溶性碱与水溶性碱分离,脂溶性碱中酚性碱与非酚性碱的分离,水溶性与非生物碱碱水溶性成分的分离,脂溶性碱单体的分离

2.学习生物碱的各种鉴识方法,包括:层析方法(TLC 及PC ),沉淀反应,衍生物制备鉴识。

3.学习各种实验技能 提取:回流提取 分离:萃取、柱层析

净化精制:沉淀法、柱层析法 鉴识:层析法、化学法 二、实验原理

根据一般生物碱的亲脂通性及季铵型生物碱易溶于水,不溶于有机溶剂的特性,提取分离脂溶性生物碱和水溶性生物碱,利用汉防已甲、乙素结构上的差别,用吸附柱层析分离二者,利用季铵碱可与雷氏铵盐产生沉淀的性质与其它水溶性成分分离。本实验涉及的知识点有:溶剂提取法、两相溶剂萃取法、色谱法等。

三、实验流程

取,

收 溶

剂 糖

酸 化 液 以 浓 氨 仿 萃 取

丁 醇 萃 取取

层 化 铵 调 pH9-10 仿 萃 取氯 仿 层水 洗 中 性 ,脱

回 收 溶 剂小 檗 胺( 亲 脂 酚 性 碱 )仿 层

洗 中 性 , 脱 水 收 溶 剂 ,抽 松乙 素 )

层 析 分 离 丙 酮 洗 脱 ( 亲 脂 非 酚 性 碱 )

收 溶 剂轮 酚 碱

TLC 检 识

四、实验方法 (一)总生物碱的提取

称取粉防已粗粉200g ,用95%EtOH 回流提取二次(500ml1小时,400ml45分钟),两次提取液合并,减压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得糖浆状物。

(二)分离

1.亲脂性生物碱与水溶性生物碱的分离

在糖浆状总提取物中加入1%的盐酸约200ml ,充分搅拌使生物碱溶解,放置过滤。滤渣用水洗涤2~3次后弃去,滤液合并后移至500ml 分液漏斗中加150mlCHCl 3。再滴加浓氨水调PH9-10,振摇萃取(此时再向水层滴加、浓氨水至无沉淀析出),稍静置,放出CHCl 3层,碱水层以新CHCl 3萃取4次,依次加入80ml ×4,最后一次萃取的CHCl 3层中应基本没有生物碱时认为CHCl 3萃取基本完全(取CHCl 3液滴在滤纸上,Drangedorff 试剂显色不明显为止)。合并CHCl 3液即为亲脂性生物碱的提取液。碱水层则为水溶性生物碱,CHCl 3提取液和碱水层分别在下述(2)、(3)项中处理。

2.亲脂性生物碱中酚性与非酚性碱的分离

上述CHCl 3液置分液漏斗中,用2%NaOH 水溶液萃取2次,每次50ml ,此时碱水层色已很浅,示酚性脂溶性碱已基本被萃取到NaOH 层,合并NaOH 萃

取液,将NaOH层与CHCl3液分置2个分液漏斗中,可同时操作:(1)NaOH层加固体NH4Cl至PH9左右,然后CHCl3萃取2次(80ml,50ml),第2次CHCl3层生物碱应极弱示萃取基本完全,弃去水相,合并CHCl3层并用蒸馏水洗至中性,加无水Na2SO4脱水24小时以上,过滤,回收CHCl3,得粗酚性生物碱。

(2)CHCl3层用蒸馏水洗至中性,脱水,回收,残留物抽松,得非酚性生物碱的抽松物,称重,取出50mg作第4项,其余用(CH3)2CO结晶(1:15)。

3.季铵型生物碱的分离纯化

碱水液用正丁醇萃取(50ml×2),回收正丁醇,水精制得轮环藤酚碱。

4.非酚性碱中汉防已甲素和乙素的分离纯化。

柱层析分离条件:

吸附剂,中性Al2O3300-200目,Ⅱ-Ⅲ级,装柱15cm。

样品:拌样上样,取非酚性碱的油松物50mg,用少量CHCl3溶液于吸附剂中分散均匀,边加热挥去CHCl3。

装柱:湿法装柱(干法装柱也可以)

洗脱剂:环已烷,丙酮2:1。

将样品加于柱顶,倒入洗脱剂,然后于柱顶加低压层析分离,流速控制在5ml/分,收集各流份(5-10ml /份),各流份回收溶剂,用硅胶GTLC检查,合并相同流份,回收溶剂至干,分别用(CH3)2CO重结晶1-2次,可得汉防已甲素,乙素精品。

附:(1)湿法装柱法。取吸附30g左右于烧杯中,加洗脱剂一定湿润,搅匀,打开层析柱活塞。将吸附剂缓缓倒入柱内。待其自然沉降后即可。柱顶留5ml 左右洗脱剂。倒入拌好的样品。敲平(此时洗脱剂不能被样品吸干,应有余量),即可开始层析。

(2)干法装柱法。打开柱活塞,倒入干的吸附剂装15cm高,敲匀,然后倒入拌样的吸附剂再敲平,沿柱壁均匀加入洗脱剂,待流出第1滴流出液时,加满洗脱剂,开始层析。

(3)硅胶GTLC制备与层析,铺板,一块板用吸附剂1.5g,板规格15×5cm,每克吸附剂用水3ml,在乳体中研匀后铺板,每人铺板6块,自然干燥后用前在100-105℃活化30分钟。

层析条件:

对照品:甲素、乙素。

展开剂:CHCl3:(CH3)2CO (1:1)展开前浓氨水饱和15分钟。

显色剂:改良Drangendorff 试剂 (三)鉴识 1.层析鉴识

(1)硅胶GCMC 板TLC

条件均与柱层检识TLC 条件一致,结果参照柱层析检识的结果,可不重复。 (2)叔胺碱多缓冲纸层析 Ⅰ多缓冲滤纸的制备

取滤纸条(2×30cm 2),离下端6cm 处开始用铅笔划一原点线,然后向上每隔2cm 划一平行线。并自下而上在每隔2cm 的行间顺次涂布PH 值不同的缓冲液(6.0,5.4,5.0,4.6,4.0)。如图示

6.0

5.45.04.64.0

涂布时勿使缓冲液渗出线外,涂完后将滤纸悬挂在空中自然干燥。 Ⅱ点样

分别在两条滤纸起始线上点下列样品的氯仿溶液。 汉防已甲素 汉防已乙素 Ⅲ展开

溶剂皿内置展开剂CHCl 3:H 2O (1:1)(水预先饱和过的),将点样后的滤纸悬挂在筒内,密闭,饱和30分钟后展开。

Ⅳ显色

喷以改良Dragendorff 试剂 2.衍生物的制备

(1)汉防已甲素苦味酸盐的制备

取甲素10mg 溶于(CH 3)2COlml 中,滴加饱和苦味酸试剂至不再析出黄色沉淀,稍放置。抽滤收集沉淀,依次用少量H 2O ,EtOH 洗涤,再以乙醇重结晶,得甲素苦味酸盐,mp235~242℃。

3.定性反应

取甲素(乙素)溶于稀HCl中,分置4支试管中,加下列试剂1~3滴。观察现象。

A碘化汞钾试剂

B碘——碘化钾试剂

C硅钨酸试剂

D碘化铋钾试剂

五、思考题

1.有机溶剂提取必须用什么方式?为什么?

2.减压回收较常压回收有哪些特点?影响减压回收速度的关键是什么,如何控制?

3.萃取操作的好坏对实验结果会有什么影响,为什么说分离是影响产品产量及质量的主要因素。

4.怎样防止产生乳化,怎样消除乳化?

5.为什么有机溶剂必须洗至中性方能浓缩或放置?

6.何时有机相需要脱水干燥,何时不必?

7.如何用TLC摸住层条件(包括切割柱层,洗脱柱层)?

8.为什么PC中的展开剂必须用固定相预先饱和?

9.什么叫假阳性和假阴性反应?有什么意义,能消除吗?

10.粉防已中各种生物碱的分离原理是什么?

11.为什么用NH3或NH4Cl调PH,而不用其它碱和酸。

六、主要参考文献

1.药学杂志(日)48;107;1928

77;807;1957

82;741;1962

87;316;1967

2.化学学报23;405;1957

3.中成药研究3;36;1980

4.中草药通讯1:10;2;8;1976

5.Science Record 3;107;1950

6.Chinese J Physiol 9(3);267,1935

13(2);167,1938

实验二虎杖蒽醌类成分及白黎芦醇苷的提制和鉴定

虎杖系蓼科蓼属植物polyganum cuspidetum siebet zucc.(即Reynoutrin japonica Houobluyn)的根茎。又名阴阳莲。民间用于消炎、杀菌、利尿、通经和镇痛。近年来用于烫伤、止血、消结石和降血脂均有疗效。虎杖根茎中含有大量的蒽醌类成分和二苯乙烯类成分。后者具有降血脂的作用。

一、部分已知成分的物理性质

1.大黄酚(chrysophanol)

HO OH

CH3

O

O

金黄色六角形状结晶(丙酮中结出)或针状结晶(乙醇中结出)196℃,能升华。不溶于水,易溶于苯、氯仿、乙醚、乙醇、冰醋酸,稍溶于甲醇,难溶于Na2CO3和NaHCO3水溶液可溶于NaOH及热水溶液。

2.大黄素(Emodin)

HO HO OH

CH3

O

橙黄色长针晶(丙酮中结出者为橙色,甲醇中为黄色),mp256~7℃,能升华,其溶解度如下:Et2O 0.14%,CCl4 0.01%,CHCl3 0.0718%,CS2 0.009%,几乎不溶于水,易溶于乙醇,可溶于NH4OH、Na2CO3和NaOH水溶液。

3.大黄素-6-甲醚(physion)

H3CO HO OH

CH3

O

金黄色针晶。熔点207℃。能升华,溶解性质与大黄酚相似。

4.虎杖苷(polygonln )

为大黄素的苷。结构未明,可能是混合物,浅黄色针状结晶。203~5℃。以甲醇、乙醇或乙酸乙酯重结晶时,若急速冷却,呈胶冻状,多次重结晶后慢慢冷却,得浅黄色针状结晶,不溶于乙醚,难溶于丙酮,可溶于热的乙酸乙酯、热的甲醇或乙醇,冷后均较难溶,可溶于NaHCO 3水溶液,冷水中溶解度不大。

5.大黄素β—D —葡萄糖苷(Emodin monoglycoside ) mp190~1℃,为浅色针晶(稀乙醇中结出,含一分子结晶水)。 6.大黄素6—甲醚—8—D 葡萄糖苷 mp230~2℃,为黄色针晶(稀甲醇中结出)。 7.白黎芦醇(resveratrol )

HO

OH OH

C

C

无色针状结晶,mp256~7℃,261℃,264℃,能升华,易溶于乙醚、氯仿、甲醇、丙酮等。

8.白黎芦醇葡萄糖苷(polydatin, peceid )

HO

Oglc OH

C

C

又名3,4,5一三羟基芪—3—B —D —葡萄糖苷,mp225℃,232℃,易溶于甲醇、丙酮、热水,可溶于EtOAC ,稍溶于冷水,但可溶于NaCO 3和NaOH 水溶液,难溶于乙醚。

(附注:此化合物具顺,反二种异构体,能够互相转化,所得常是二者的混合物,以反式为多,故前人工作中所报导的熔点有所不同,按本实验方法所得的白黎芦醇苷结晶仿呈分子结晶水,在130~140℃时先融化,继续加热又固化,至225~6℃全熔)。

二、实验目的

1.学习用PH 梯度萃取法分离本性不同的蒽醌类成分。 2.学习脂溶性成分和水溶性成分的分离方法。 3.了解蒽醌类成分的一般性质和鉴别反应。 三、实验原理

虎杖中的蒽醌类成分由于结构中羧基和酚羟基数目及位置不同而呈现不同强度的酸性,根据此性质,在乙醚萃取出脂溶性成分后,碱度递增的水溶液(5%NaHCO 3,5%NaCO 3,2%NaOH )自乙醚中提出游离蒽醌类成分,达到分离目的。本实验涉及的知识点:溶剂提取法、萃取、pH 梯度萃取法、色谱检识、重结晶等。

四、实验流程

虎 粗 粉

醇 提 取 , 回 收 溶 剂摇 后 放 置

制, 结 晶白 梨 芦 醇 苷

酸 化 至 pH2放 置,过 滤强 酸 性 成 分

O 3萃 取

大 素

结 晶大 黄 素 精 品

萃取同 左 大 黄 素 甲 醚大 黄 酚

收 溶 剂β- 醇

鉴识:TLC ,定性反应 五、实验方法

1.乙醇总提取物的制备

取虚仗粗粉200g ,用95%乙醇回流提取二次(500ml 回流1hr ,450ml 回流30’)。合并乙醇液。放置如有沉淀。抽滤一次,减压回收乙醇至糖浆状(要求乙醇回收至无醇味。)

2.总游离蒽醌的提取

将上述提取转移至三角瓶中,加入30ml 水,溶解后加100ml 乙醚,不断振摇后放置,将上层乙醚倾入另一500ml 三角瓶中(切勿将水倒出),或用吸管吸出,瓶中糖浆状物再以乙醚多次萃取,每次萃取的乙醚用量顺序为50ml ,40ml×4,合并乙醚液为总游离蒽醌,乙醚提取的剩余物含水溶性成分,上继续分离,在第4项中做。

3.游离蒽醌的分离

(1)强酸性成分的分离

上述乙醚液移至分液漏斗中,用5%NaHCO3水溶液(测定pH值)取3-4次(40,30×2),合并碱液,在搅拌下慢慢滴加6NHCl调PH为2。放置,抽滤,水洗沉淀至近中性,干燥,得深褐色粉末,为强酸性部分。

(2)中等酸性成分——大黄素的分离

以上用NaHCO3取过的乙醚液用5%(测定pH值),取5~9次(40×3,30×4)。碱液用量视碱水层萃取液色较浅为止。合并碱液。加浓HCl调PH2。稍放置。抽滤。沉滤以水洗至中性,干燥,称重,用丙酮结晶一次(1:15)。再用甲醇重结晶(1:15~20)。得大黄素结晶。mp.256~7℃。

(3)弱酸性成分——大黄酚和大黄素6—甲醚的分离

以上用Na2CO3萃取过的乙醚液用2%NaOH(测pH值)萃取4—5次。每次20ml合并NaOH液。同(2)法处理。干燥后粗品以CHCl3—MgOH(1:1)重结晶,再用乙醇重结晶。

(4)中性成分——甾醇类化合物的分离

上述NaOH萃取过的乙醚液,用水洗至中性,以无水Na2SO4脱水,回收乙醚得残留物,即得β-谷甾醇粗品。

用甲醇少量溶解β-谷甾醇,作TCL鉴识用。

4.白黎芦醇葡萄糖苷的分离

取“2”中乙醚提取过的糖浆状物,挥去乙醚,置烧杯中加500ml水,搅拌混合后,直火加热20~30’。倾出上层液,稍冷过滤。滤液加活性炭煮沸10’。趁热过滤。滤液置蒸发皿中。水浴浓缩至15~20ml。水液用乙酸乙酯(约30ml)萃取。回收乙酸乙酯。

5.鉴识

层析法鉴定

(1)游离蒽醌的硅胶GTLC

对照品:大黄素甲醚与大黄酚的混合物。

样品: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强酸性部分。

展开剂:苯:乙酸乙酯(8:2),石油醚—已烷—甲酸乙酯—甲酸(1:3:5:1,5:0.1)加0.5ml水,上层。

显色剂:5%KOH喷色。

(2)甾醇类成分的硅胶GTLC。

样品:β-谷甾醇粗品

对照品:β-谷甾醇

展开剂:环已烷:丙酮(8:2)

显色剂:10%磷钼酸乙醇溶液120℃烘烤数分钟。

定性反应

(1)游离蒽醌的反应

分别取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少许,用乙醇溶解,做如下反应:

A.Borntragor反应,取试液1ml,滴加2%NaOH液观察颜色。

B.Mg(AC)2试验,取试液1ml,加入0.5%Mg(AC)2溶液2~3滴,观察颜色。

(2)甾醇类显色反应

Liebberman-Burchard实验:取样品少许,加1mL醋酐溶解,加浓硫酸1滴,观察颜色变化(此试验可在蒸发皿或点滴板上进行)。

(3)白黎芦醇苷的呈色反应

取样品少许,用乙醇溶解,做如下反应

A.荧光反应:将试液滴在滤纸上,在紫外光下观察荧光。

B.三氯化铁一铁氰化钾反应

将试液用毛细管滴在滤纸上,喷上述试剂观察颜色。

C.偶合反应

取试液1ml,加0.5ml5%Na2CO3然后滴入新配制的重氮化试剂1~2滴,观察颜色。

D.Molish反应

取试液1ml,加入等体积的10%α—萘酚乙醇液,摇匀,沿试管壁滴加2~3滴浓H2SO4,观察两液界面颜色。

E.Gibb’s反应

取试液1ml,滴加0.5%2,6二氯苯醌4—亚胺氯化物的乙醇溶液2~3滴,并加Na2CO3调PH10左右,观察颜色(G ibb’s试剂需临用前配制)。

六、思考题

1.PH梯度萃取法的原理是什么?适用于哪些中草药成分的分离?

2.根据TLC结果,分析各蒽醌类成分的结构与PH值的关系。

3.试说明各显色反应的机制。

4.此实验在操作方面应注意什么?

5.试总结萃取操作程序及注意事项?

6.重结晶操作的关键步骤是什么?

7.过滤方式有几种?怎样选用?

8.活性炭脱色在什么溶剂中效率最高?为什么加入活性炭时要求溶液不能太热?

9.试述有机溶剂和溶液的一般浓缩方式。

10.在水与亲脂性有机溶剂萃取时,为什么样品中不能有醇,体会乙醇总提取液浓缩至无醇味一句的意义。

七、参考文献

1.上海药物研究所;中草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和分离。

2.中国医科院药物研究所:中草药有效成分的研究(第一分册)。

3.药学杂志(日)73:100;1953

74:379;1954

76:323;1956

83:988;1963

4.中草药通讯2:6;1974

5.中药材2:;1974

实验三 槐花米黄酮苷元的提制和鉴定

槐花米系豆科槐属植物Sophora japonica L.的花蕾。

历来用作止血药物治疗痔疮、子宫出血、吐血、鼻血等症,其主要化学成分为芦丁(亦称芸香苷Rutin ),含量可高达23.5%。药理证明芦丁有调节毛细血管渗透作用,临床上用作毛细血管性止血药,作为高血压症的辅助用药。

芦丁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现已发现含有芦丁的植物达70种以上。 由槐米提取芦丁的方法有水或醇浸取法,热、冷碱浸取酸沉淀法,每法各有优缺点。前者所用时间长,后者有一定水解产物存在。为克服这些缺点,目前已有超声提取的新技术,利用强力超声波发生“空化”现象瞬间所产生的强大冲击力,使药料组织中的分子在不破坏结构的情况下,更快的与组织剥离,继而分散溶解在溶剂中,从而提高溶出的速度和溶出率。

本实验的提取部分用超场提取新技术和传统的水煎煮提取两种方法进行提取并对提取效率。

一、主要黄酮类成分的物理性质 1.芸香苷(Rutin )

HO

OH

OH

OH

O

O

O 芸香糖

淡黄色针状结晶,熔点:含三分子结晶水物174~178℃,无水物为188℃。

不溶于乙醚、氯仿、石油醚、乙酸乙酯、丙酮等溶剂。易溶于碱液中呈黄色,酸化后复析出。可溶于浓硫酸和浓盐酸呈棕黄色。加水稀释后又析出。

2.槲皮素(quercetin )

HO

OH

OH

OH

O

O

OH

黄色结晶。熔点:含两分子结晶水物313~4℃。无水物316℃。

溶解度:乙醇1:290,无水乙醇1:23(沸时)。可溶于MeOH 、EtOH 、冰HAc 、吡啶、丙酮等溶剂。不溶于水、乙醚、苯、氯仿、石油醚。

二、实验目的

1.通过两种提取芦丁方法的对比,了解超声提取的新技术。 2.了解黄酮类化合物的一般性质。

3.学习聚酰胺TLC 法在黄酮类化合物中的应用。 4.掌握由黄酮苷水解制取黄酮类苷元的方法。

5.通过测定芦丁槲皮素的紫外光谱,进一步了解如何利用紫外光谱对黄酮类化合物进行结构测定。

三、实验原理

1

.利用芦丁可溶于热水,难溶于冷水及易溶碱水、难溶难水的性质进行提取。

2.黄酮苷可通过酸水解,得到苷元及糖,并可通过TLC 、PC

及乙酰化物制备进行鉴识。

3.不同类酮类化合物对紫外光有特定吸收,可利用此特点对其进行定性、定量测定。

4.本实验涉及的知识点:超声提取、重结晶、聚酰胺色谱、水解法测定苷的结构等。

四、实验流程

pH10-11浸润pH10-11)二次水精制结晶(芦丁水精制品)

五、实验方法

1.芦丁的提取

称取槐花米30g,研碎后投入70℃石灰水中,迅速搅拌均匀,调控PH10~11,浸润20min,然后超声提取30min(保持PH不变)二次,合并过滤液,以盐酸酸化至PH4~5,放置,滤取沉淀即得芦丁粗品。

2.芦丁的精制

上述沉淀称重后(湿品)加入30~40倍量的热水溶解,趁热过滤,放冷析出结晶、过滤、结晶自然干燥(或在红外灯下干燥),得芦丁精品。

再取1g芦丁水精制品用MeOH重结晶(1:10~15)得芦丁精品。

3.芦丁的水解

称取芦丁水精制品1g,置250ml圆底烧瓶中加1%H2SO4100ml直火回流30min(注意观察现象)。放冷过滤(滤液留作糖的检识)。沉淀物为芦丁苷元——槲皮素的粗品。用甲醇重结晶。干燥称重,得槲皮素精品。

4.糖的检识

取芦丁水解后的滤液20ml。加Ba(OH)2,溶液(或固体BaCO3)中和至中性,不断搅拌下进行。滤去白色的BaSO4沉淀。滤液浓缩至2~3ml作纸层析的样品溶液。

条件:对照品:鼠李糖、葡萄糖

展开剂:n—BuOH—HAc—H2O(4:1:5)上层液

显色剂:苯胺——邻苯二甲酸盐试剂,喷后在105℃加热5-10’。

5.芦丁及槲皮素的聚酰胺层析

样品:1%芦丁、槲皮素甲醇液

展开剂:80%乙醇

显色方法:用浓氨水或1%AlCl3醇溶液显色后,日光及荧光灯下观察。

6.槲皮素乙酰化物的制备及熔点测定

称取精制槲皮素150mg置25ml三角瓶中。加10ml醋酐和一滴浓H2SO4振摇,完全溶解后放置24hr,倾入60ml冷水中,不断搅拌,至油滴消失,则板出白色沉淀,滤取沉淀并洗涤,以95%乙醇重结晶。得槲皮素五乙酰化物的白色结晶。mp.193℃。

7.芦丁及苷元的定性反应

A样品制备:取芦丁及槲皮素精制品少许用MeOH溶解。

B定性试验:取上述两试液1ml分别量小试管中,按下列方法进行试验。比较苷与苷元的反应情况。

①Molish反应

加10% α—萘酚溶液1ml,振摇后斜置试管。沿管壁滴加0.5ml浓H2SO4静置观察液面交界处颜色变化。

②盐酸锌粉(Mg粉)

芦丁(槲皮素)分别于2支试管中加浓HCl,再各加入Mg粉和锌粉,观察颜色变化。

③FeCl3反应

分别加FeCl3醇溶液1—2滴,观察颜色。

④Mg(Ac)2纸片反应

取三张滤纸条,分别滴2滴芦丁,槲皮素甲醇溶液,然后各加1% Mg(Ac)2甲醇溶液2滴。于紫外灯下观察荧光变化。

⑤AlCl3纸片反应

2条纸片上分别滴加芦丁、槲皮素后,各加1% AlCl3乙醇溶液2滴,紫外灯下观察荧光变化。

⑥锆盐——柠檬酸反应

分别加入2%ZrOCl2甲醇溶液3~4滴,观察颜色,然后加入2%柠檬酸甲椁溶液3~4滴,观察颜色。

8.槲皮素的碱降解

称取槲皮素50mg,置50ml磨口三角瓶中,依次加入10mlH2O及5gKOH。直火回流4~5hr,反应液用6N HCL调PH2~3。用乙醚提取三次(共约10ml左右),分取乙醚层,水洗至中性,回收乙醚,残渣做TLC。检查降解结果。

TLC条件

吸附剂:硅胶G -CMC

展开剂:CHCl3—Me2CO—冰HAc(8:2:0.5)

对照品:原儿茶酸、间苯三酚

显色剂:三氯化铁一铁氰化钾试剂

9.芦丁及槲皮素紫外光谱测定

(1)试液配制

A无水甲醇:用分析纯甲醇加入10%氧化钙放置24hr,然后蒸馏,即得。

B甲醇钠溶液:取0.25g金属钠切碎,小心加入10ml无水甲醇(此液置玻璃瓶中,用橡皮塞密封)。

C AlCl3取1g无水AlCl3(呈黄绿色)小心加入甲醇20ml,放置24hr,全溶即得。

D 醋酸纳:采用试剂级无水粉末醋酸钠。

E 硼酸饱和溶液:将试剂级无水硼酸加入适量无水甲醇制成饱和溶液。

(上述各溶液可贮存6个月)

(2)测定方法

精密称取芦丁、槲皮素各10mg分别用甲醇溶解,并稀释至100ml从中吸取5ml,置50ml容量瓶中,用甲醇稀释至刻度(20μg/ml)。

A样品甲醇溶液光谱

取样品液置石英杯中,在200~400nm内进行扫描,重复操作一次,观察紫外光谱。

B甲醇钠光谱

取样品液置石英杯中,加入甲醇钠溶液3滴,立即测定,放置5’后再测一次。

C AlCl3光谱

在盛有样品液的石英杯中,滴入6滴AlCl3溶液,放置1’后测定,然后加入3滴HCl溶液(HCl:HO1:1),再进行测定。

D NaAc光谱

取样品液约3ml,加入过量的无水NaAc固体,摇匀(杯底剩有约2mm厚的NaAc),加入NaAc后2’进行测定。5~10’后再测一次。

E NaAc/H3BO3光谱

方法Ⅰ:1、在测定用的盛有检品及NaAc液的石英杯中加入足够量的无水硼酸粉末使成饱和液进行测定(本法适用于在加入NaAc5’后无分解现象的样品)。

方法Ⅱ:于样品液(约3ml)中加入5滴H3BO3溶液,然后迅速加入无水NaAc粉末饱和,立即测定。

六、思考题

1.为什么必须热水提取?水提取多用煎煮法而不用回流提取法,为什么?

2.一般提取液需经适当浓缩才可析出结晶,为什么芦丁未经浓缩就析出结晶?

3.一般需经分离净化才能得到化合物粗品,为什么芦丁未经这些处理就得到了粗品?

4.酸水解常用什么酸,为什么用H2SO4比用HCl水解后处理更方便。

5.为什么定性反应有的在试管中做,有的在纸片上做。

6.当反应试剂组成是2个以上时,常需考虑试剂的加入顺序,试分析盐酸一镁粉反应。

7.在本实验中各项检识(包括显色反应、降解反应、酰化反应等)的原理

是什么?写出槲皮素降解反应的主要产物。

8.制备槲皮素的乙酰化物为何要加一滴浓H2SO4?

9.本实验中各种层析原理是什么?解释化合物结构与Rf值的关系。

10.黄酮类化合物有哪些提取方法?芦丁的提取还可以用什么方法?超声提取有何优点?

11.试讨论苷类成分的鉴定程序,并分析示教所做的紫外光谱图。

七、主要参考文献

1.上海药物研究所:中草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和分离。

2.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中草药有效成分的研究(第一分册)。

3.药学杂志(日)72:333:1952

79:757:1959

76:1210:1956

4.黄酮体化合物鉴定手册。

5.American pharmaceutical Journal

41:582:1952

6.中草药28:(2):88 1997

分析化学实验指导书

分析化学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食醋中总酸度的测定 一、教学要求 1、学会食醋中总酸度的测定原理和方法。 2、掌握指示剂的选择原则。 3、比较不同指示剂对滴定结果的影响。 4、加强移液管的使用; 5、掌握强碱滴定弱酸的滴定过程,突跃范围及指示剂的选择原理。 二、预习内容 1、碱式滴定管的规格、洗涤、润洗等操作步骤; 2、NaOH溶液的储存注意事项; 3、吸量管的使用; 三、基本操作 1、吸量管的使用 要准确移取一定体积的液体时,常使用吸管。吸管有无分度吸管(又称移液管)和有分度吸管(又称吸量管)两种。如需吸取5mL、10mL、25mL等整数,用相应大小的无分度吸管,而不用有分度吸管。量取小体积且不是整数时,一般用有分度吸管,使用时,令液面从某一分度(通常为最高标线)降到另一分度,两分度间的体积刚好等于所需量取的体积,通常不把溶液放到底部。在同一实验中,尽可能使用同一吸管的同一段,而且尽可能使用上面部分,不用末端收缩部分。 使用前,依次用洗液、自来水、蒸馏水洗涤,最后再取少量被量液体荡洗3次,以保证被吸取的溶液浓度不变。蒸馏水和溶液荡洗的用量由吸管大小决定,无分度吸管以液面上升到球部为限,有分度吸管则以充满全部体积的1/5为限。 用吸管吸取溶液时,左手拿洗耳球(预先排除空气),右手拇指及中指拿住管颈标线以上的地方。吸管下端至少伸入液面1cm,不要伸入太多,以免管口外壁沾附溶液过多,也不要伸入太少,以免液面下降后吸空。用洗耳球慢慢吸取溶液,眼睛注意正在上升的液面位置,吸管应随容器中液面下降而降低。当溶液上升到标线以上时迅速用右手食指紧按管口,取出吸管,左手拿住盛溶液的容器,并倾斜约45°。右手垂直地拿住吸管,使其管尖靠住液面以上的容器壁,微微抬起食指,当液面缓缓下降到与标线相切时,立即紧按食指,使流体不再流出。再把吸管移入准备接收溶液的容器中,仍使其管尖接触容

中药分析实验指导讲解

中药分析实验指导 中药教学部

重庆邮电学院生物信息学院 二OO五年二月 前言 《中药分析》是中药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应用现代分析理论和方法,研究中药制剂质量及控制方法的一门学科。《中药分析实验》是继《中药化学实验》、《无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和《有机化学实验》之后而开设的实验课程,是中药学专业应用性较强的一门实验课程。其目的主要是使学生掌握中药分析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技能,熟悉常用中药及其制剂的定性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方法,为进一步研究、整理和制定中药及其制剂质量标准打下一定的基础。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实验训练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实验素养。本教材的编写力求遵循中药专业的培养目标,适应药学类专业教育的需要,并注重突出实用性、先进性及中药分析的特色。 本教材中收载了比较成熟且基本技能训练效果较好,又切合理论课程基本要求的中药分析实验共12个,实验性质涵盖验证性、综合性和设计性三种类型。每一实验都包括实验目的、实验提要、实验用品、实验步骤和思考题五个部分,实验内容项后附有涉及实验结果及相关内容的思考题,对开拓学生思路、加深对实验内容的理解大有裨益。本实验教材力求选用最新研究资料,密切联系教学、生产和科研实际,对中药类本科专业学生适用。 生物信息学院中药学教学部 赵颖编著

2005年02月 目录 中药分析实验的一般知识 (3) 实验一中药制剂的显微定性鉴别………………………………………………??5 实验二中药制剂的理化定性鉴别………………………………………………??6 实验三重量法测定苦参片中苦参总碱的含量…………………………………??7 实验四甲苯法测定中药制剂中水分含量………………………………………??8

中药化学实验讲义

天津中医药大学中药化学实验讲义 (供中药专业使用) 天津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 药物化学教研室 2015年3月

目录 说明和实验须知 (3) 实验一粉防已生物碱的提制和鉴识 (4) 实验二虎杖蒽醌类成分及白黎芦醇苷的提制和鉴定 (10) 实验三槐花米黄酮苷元的提制和鉴定 (17) 实验四穿心莲内酯类成分的提制和鉴定 (22)

中药化学实验讲义 一.说明 中药化学是一门实验学科,实验教学占重要地位,通过实验要达到以下目的。 1.能检验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使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入,掌握的更加牢固。 2.训练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获得从事中药化学科研工作和实际工作的基本训练。 3.使学生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科学作风。 实验中,重点是加强对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 二.实验须知 1.遵守实验室制度,维护实验室安全,不违章操作,严防爆炸、着火、中毒、触电、漏水等事故的发生。若发生事故应立即采取措施并报告指导老师。 2.实验前做好预习,明确实验内容,了解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安排的实验计划,争取准时结束,实验过程中应养成及时记录的习惯,凡是观察到的现象和结果及有关数据,应随时如实地记录。实验完毕,要认真总结,写好实验报告,实验所得的提纯物要包好,贴上标签,交给老师。 3.实验室内应保持安静,不得大声喧嚷,不许抽烟。进入实验室必须穿工作服,实验过程中,不许随便离开。 4.实验台前应保持整洁,与实验无关的物品不得放在台前。实验中废弃的固体物,要丢入废物桶内。 5.爱护仪器,节约药品,仪器损坏后应填写报损单,注明原因,由指导教师按规定处理。 6.实验过程中要节约用水、用电。 7.每次实验结束后,值日生应将实验室打扫干净,倾倒废物桶,关好水、电、门窗,方可离去。

中药化学讲义:茎木类中药

中药鉴定学讲义:茎木类中药 药用部位为木本植物的茎藤或仅用其木材部分,少数为草本植物茎藤,这类中药称“茎木类中药”。实际上应属于两类,即:茎类中药药用为植物的茎藤、茎枝、茎刺或茎的髓部,这类中药称“茎类中药”。 茎类中药 药用为木本植物(大多数): 茎藤,如川木通、大血藤、鸡血藤等; 茎枝,如桂枝、桑枝等;茎刺,如皂角刺; 茎翅状附着物,如鬼箭羽; 茎髓部,如通草、灯心草; 药用为草本植物茎藤:如天仙藤。 木类中药 药用为木本植物茎形成层以内各部分,这类中药称为“木类中药”。其药用部位实际为木材。木材又可分边材和心材两部分。 边材形成较晚,含水分较多,颜色较浅,亦称液材;心材形成较早,位于木质部内方,蓄积了较多的物质,如树脂、树胶、单宁、挥发油等,颜色较深,质地较致密。木类中药多采用心材部分,如沉香、降香、苏木等。 第一节茎木类中药的鉴定(了解) 第二节茎木类常用中药 木通(附:川木通)(考点) 【来源】为木通科植物木通、三叶木通或白木通的干燥藤茎。 【产地】木通主产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等省。 三叶木通主产浙江省。 白木通主产四川省。 【真实性鉴定】 1.性状鉴别 药材:呈圆柱形,常稍扭曲。节部膨大或不明显,具侧枝断痕。体轻,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不整齐,皮部较厚,黄棕色,可见淡黄色颗粒状小点,木部黄白色,射线呈放射状排列,髓小或有时中空,黄白色或黄棕色。气微,味微苦而涩。

饮片:呈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片。外表面灰棕色或灰褐色。切面射线呈放射状排列,髓小或有时中空。气微,味微苦而涩。 2.显微鉴别(了解) 3.理化鉴别(了解) 【质量评价】(了解) 【附注】伪品 关木通:为马兜铃科植物东北马兜铃的干燥藤茎。 主产东北地区。特征主要是:摩擦残余粗皮,有樟脑样臭。主要含马兜铃酸,马兜铃酸具有肾毒性。曾收入《中药药典》,但从2005年版起已取消了关木通的药品标准。

普通化学实验指导书【模板】

普通化学实验指导书 齐鲁理工学院

目录 实验一酸碱比较滴定 (1) 实验二水中钙、镁离子的测定 (4)

实验一酸碱比较滴定 一、实验目的 1.掌握酸碱溶液的配制和比较滴定方法。 2.练习滴定操作技术和滴定终点的判断。 3.掌握滴定结果的数据记录和数据处理方法。 二、实验原理 在酸碱滴定中,酸标准溶液通常是用HCl或H2SO4来配制,其中用得较多的是HCl。如果试样要和过量的酸标准溶液共同煮沸时,则选用H2SO4。HNO3有氧化性并且稳定性较差,故不宜选用。 碱标准溶液一般都用NaOH配制。KOH较贵,应用不普遍。Ba(OH)2可以用来配制不含碳酸盐的碱标准溶液。 市售的酸浓度不定,碱的纯度也不够,而且常吸收CO2和水蒸气,因此都不能直接配制准确浓度的溶液,通常是先将它们配成近似浓度,然后通过比较滴定和标定来确定它们的准确浓度,其浓度一般是在0.01~1 mol·L-1之间,具体浓度可以根据需要选择。 酸碱比较滴定一般是指用酸标准溶液滴定碱标准溶液的操作过程。当HCl和NaOH溶液反应达到等量点时,根据等物质的量规则有: 即 因此,只要标定其中任何一种溶液的浓度,就可以通过比较滴定的结果(体积比),算出另一种溶液的准确浓度。 三、仪器和试剂 (一)仪器 10mL量筒、500mL量杯、1000mL小口试剂瓶(2只)、酸式和碱式滴定管、锥形瓶(3只)。 (二)试剂 浓HCl、50%NaOH、0.2%甲基红乙醇溶液。

四、实验内容 (-)0.05 mol·L-1(HCl)溶液的配制 用干净的量筒量取浓HCl 4.5mL,倒入1000mL试剂瓶中,用蒸馏水稀释至1000mL,盖上瓶塞,摇匀。 (二)0.05 mol·L-1(NaOH)溶液的配制 用干净的量筒量取澄清的50%NaOH 2.8mL,倒入1000mL试剂瓶中,用无CO2蒸馏水稀释至1000mL,用橡皮塞塞紧,摇匀。 溶液配好后,贴上标签,标签上应注明试剂名称、专业、班级、姓名和配制日期,留待以后实验用(以上酸、碱标准溶液,由两个同学共同配制)。 (三)比较滴定 将酸、碱标准溶液分别装入酸式和碱式滴定管中(注意赶气饱和除去管尖悬挂的液滴),记录初读数,由碱式滴定管放出约20mLNaOH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甲基红指示剂1~2滴,用HCl溶液滴至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即为终点。若滴定过量,溶液已经变红,可以用NaOH溶液回滴至溶液变为黄色,再用HCl溶液滴至橙色。准确记录酸式、碱式滴定管的终读数,计算酸碱溶液的体积比(或)。 平行测定三次,每次滴定前,都要把酸式、碱式滴定管装到“0” 刻度或“0”刻度稍下的位置。要求三次测定结果的相对均差小于0.2%。 五、数据记录及计算结果

简化实用化学实验指导

实用化学实验讲义 实验一NaOH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一、实验目的 1、理解中和滴定的原理,掌握中和滴定中的各种计算。 2、练习中和滴定的实验操作。 二、实验原理 将已知准确质量的基准物质的溶液,加入指示剂,用盛装待测液的滴定管滴加至终点,根据所消耗待测液的体积和基准物质的质量,计算待测液的标准浓度。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OH- == H2O 三、试剂NaOH(s)、邻苯二甲酸氢钾(s)、酚酞指示剂、HCl标准溶液。 四、实验方法 1、NaOH溶液的配制0.5 mol·L-1 NaOH的配制称10克NaOH固体于150mL烧杯中,加蒸馏水500mL溶解后,将溶液转移到500mL试剂瓶中,加橡皮塞,摇匀。 2、NaOH标准溶液的标定准确称量邻苯二甲酸氢钾0.8克于锥形瓶中,加水50mL使其溶解,滴加酚酞指示剂1滴,用待测的NaOH溶液滴定至溶液由无色恰变为粉红色,且30秒内不褪色即为终点。由滴定终点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来计算NaOH溶液的浓度,重复标定三次。 五、数据记录与处理 由实验数据计算NaOH标准溶液的浓度。 六、思考题 1、在进行中和滴定时,已用蒸馏水洗过的滴定管为什么还要用标准溶液再洗2~3次?用标准溶液洗后的滴定管,如再用蒸馏水洗一次,这种操作是否正确? 2、滴定用的锥形瓶是否也要用待测的溶液洗涤?锥形瓶装待测液前是否必须保持干燥?为什么? 3、滴定前为什么要注意赶除滴定管中尖嘴部分的气泡?如何赶除? 实验二酸奶中总酸度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掌握乳浊液滴定终点的观察方法。 2、掌握用酸碱滴定测定酸奶酸度的方法。 3、了解实际样品的分析方法。 二、实验原理 酸奶中的酸由多种有机酸组成,这些有机酸是优质酸牛奶经消毒后加入乳酸链球菌发酵而成的,可用酸碱滴定或电位滴定法测定其总酸度,以检测酸奶的发酵程度。酸碱滴定法是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用酚酞指示滴定终点。电位滴定法是根据化学计量点附近的pH值突跃,经数据处理确定滴定终点。两种方法都由滴定终点消耗NaOH标准溶液的体积来计算总酸度。 三、试剂与器材NaOH标准溶液(0.5mol·L-1)、酚酞乙醇溶液(0.2﹪)、邻苯二甲酸氢钾(基准物)、市售酸奶。 (100mL)烧杯、电炉、分析天平、台秤、锥形瓶、25mL(酸式)碱式滴定管、50mL量筒、25mL移液管。 四、实验方法(酸碱滴定法测定酸奶总酸度) (1)0.5mol·L-1 NaOH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见实验一) (2)拟定用酸碱滴定法分析时酸奶的称量范围取250mL酸奶充分搅拌均匀,称5~6克,加15mL温热的(30~40℃)去离子水并搅拌均匀,加酚酞指示剂2~3滴,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试液呈粉红色,且30秒内不褪色。根据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重新确定酸奶的称量范围。 (3)酸奶中总酸度的测定准确称取消耗20~30mLNaOH标准溶液所需的酸奶质量,加50mL温热的(30~40℃)去离子水,重复上述滴定操作,测定三次。 五、数据记录与处理 1、由实验数据计算NaOH标准溶液的浓度。(见实验一) 2、以100克酸奶消耗NaOH标准溶液的克数表示酸奶的总酸度。 3、计算NaOH标准溶液的浓度与酸奶的总酸度[以100克酸奶消耗NaOH的质量(g)表示。 六、思考题1、如何确定酸奶的称量范围? 2、NaOH标准溶液的浓度与酸奶中总酸度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实验三实用胶水(聚乙烯醇缩甲醛)的制备

中药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中药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一、实验课程名称 中药化学 二、课程编码 1002371 三、课程性质 必修课 四、学时学分 课程总学时:104 总学分:6.5 实验学时:44 五、适用专业 中药学专业 六、本实验课的配套教材、讲义与指导书 天然药化教研室编. 天然药物化学实验讲义. 七、实验课的任务、性质与目的 中药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中药化学实验是中药化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必须在学好理论知识的同时高度重视实验课,通过实验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印证并加深理解课堂讲授的理论知识,掌握由中药中提取、分离、精制有效成分,并对其进行鉴别的基本方法和技能,提高学生独立动手、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科研作风。 八、实验课的基本理论 1. 掌握各类主要中药化学成分(如生物碱、糖苷类、黄酮、蒽醌、苯丙素、萜类、强心苷、皂苷等)的基本结构类型、结构特征;了解各类主要化学成分中的重要中药; 熟悉各类主要化学成分中的重要生物活性成分。 2. 掌握各类主要化学成分的物理化学性质,理化性质与化学成分分子结构之间的相 互关系;熟悉不同的理化性质在提取方法的设计和化学结构鉴定中的重要作用。

3. 掌握各类生物活性成分常用的提取分离方法的原理和技术;了解提取分离方法和 处理条件对化学成分结构的影响及后生产物形成的可能性。 4. 了解各类主要化学成分的波谱特征;了解化学成分结构研究中典型的降解反应及衍生物的制备;掌握各主要类型化学成分的特征定性反应、化学结构鉴定研究的步骤和采取的主要方法。 九、实验方式与基本要求 每次实验课以小组进行教学:每组24人,由1位教师指导进行实验操作或课堂讨论。对中药化学实验中重要的操作技能和方法采取首先观看教学录像或操作动画,同时指导教师详细讲解每一步的操作方法和原理,然后再由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老师点评。 十、考核方式与评分方式 根据平时实验成绩和实验考试综合评定。平时实验70%,实验考试30%。

中药化学实验指导—实验八 甾体皂苷元的提取分离与检识

实验八 甾体皂苷元的提取分离与检识 (一)目的要求 学习从药材中提取、精制和检识甾体皂苷元,通过实验要求: 1.掌握用酸水解,有机溶剂提取和精制皂苷元的方法。 2.熟悉皂苷及皂苷元的性质和检识方法。 (二)主要化学成分的结构及性质 甾体皂苷主要存在于百合科、薯蓣科、龙舌兰科等植物中。某些甾体皂苷元如薯蓣皂苷元、替告皂苷元及海可皂苷元等是制药工业中合成甾体激素类药物及甾体避孕药的重要原料。穿山龙为薯蓣科植物穿龙薯蓣Dioscorea nipponica Mak.的干燥根茎。具有舒筋活血、消食利水、祛痰截疟的功效。主治风寒湿痹、慢性气管炎、消化不良、劳损扭伤、疟疾、痈肿。常被作为提取薯蓣皂苷元的原料,穿山龙总皂苷水解可得1.5%~2.6%薯蓣皂苷元。 1.薯蓣皂苷(dioscin) 分子式C 45H 72O 16,分子量869.08,针状结晶,mp.275~277℃(分解),可溶于甲醇、乙醇、醋酸,微溶于丙酮、戊醇,难溶于石油醚、苯,不溶于水。 1 42 1 rha O lc rh a 薯蓣皂苷 2.薯蓣皂苷元(diosgenin) 又称薯蓣皂素,分子式C 27H 42O 3,分子量414.61。为白色结晶性粉末(乙醇),mp.206~208℃,可溶于常用的有机溶剂及醋酸中,不溶于水。 (三)实验原理 本实验是根据药材中的薯蓣皂苷,经酸加热水解可产生薯蓣皂苷元和糖。因甾体皂苷元不溶于水,可溶于有机溶剂的性质,用石油醚连续回流提取总皂苷元,再用活性炭吸附脱色精制,得到精制薯蓣皂苷元。

(四)实验内容 1.薯蓣皂苷元的提取、精制 略 2.薯蓣皂苷与皂苷元的检识 (1)泡沫试验:取穿山龙的水浸液2ml,置于小试管中,用力振摇1分钟,应产生多量泡沫,放置10分钟,泡沫量应无显著变化。 (2)溶血试验:取清洁试管二支,一支加入穿山龙的水浸液0.5ml,另一支加入蒸馏水0.5ml作对照,然后各加入0.8%氯化钠水溶液0.5ml,摇匀,再向每支试管中加入红细胞悬浮液1ml,充分摇匀,静置,观察溶血现象。如试管中溶液为透明的鲜红色,管底无红色沉淀物为全部溶血;如试管中溶液透明但无色,管底沉着大量红细胞,振摇立即发生混浊为不溶血。 (3)醋酐-浓硫酸反应:取薯蓣皂苷元结晶少许,置白瓷板上,加醋酐数滴溶解后,加浓硫酸1滴,观察颜色变化。 (4)三氯醋酸反应:取薯蓣皂苷元结晶少许,置于干燥试管中,加等量固体三氯醋酸,于60~70℃恒温水浴中加热数分钟后,观察颜色变化。 (5)磷钼酸试验:取薯蓣皂苷元结晶少许,溶于乙醇中,用毛细管点于滤纸片或硅胶薄层板上,滴加磷钼酸试剂于斑点上,110℃加热,观察颜色变化,并与空白试剂作对照。 (6)薄层色谱检识 薄层板:硅胶G-CMC-Na板 试样:薯蓣皂苷元精制品乙醇溶液 对照品:薯蓣皂苷元对照品乙醇溶液 展开剂:氯仿-丙酮(93∶7) 显色:喷5%磷钼酸乙醇溶液,110℃加热10分钟显色。 (五)实验说明及注意事项 1.穿山龙经酸水解后应充分洗涤呈中性,以免烘干时被碳化。 2.在干燥水解后的原料时,应注意经常翻动,以缩短干燥时间。 3.石油醚极易挥发和燃烧,必须用水浴加热且水浴温度不宜过高,以能使石油醚微沸即可,并应加大冷凝水流速,以便冷凝完全。

化学实验指导 (1)

化学实验指导

实验一粗食盐的提纯 【实验目的】 1、学习提纯粗食盐的原理和方法; 2、掌握溶解、沉淀、常压过滤、减压过滤、蒸发浓缩、结晶等基本操作; 3、了解Ca2+、Mg2+、SO42-等离子的定性鉴定; 4、掌握普通漏斗、布氏漏斗、吸滤瓶、蒸发皿、真空泵的使用; 5、通过粗食盐提纯实验,了解盐类溶解度知识和沉淀溶解平衡原理的应用。 【仪器及试剂】 仪器:烧杯(100mL)、量筒(100mL)、三角架、漏斗架、酒精灯、石棉网、台秤、点滴板、表面皿、蒸发皿、普通漏斗、减压过滤装置一套(布氏漏斗、吸滤瓶、真空泵)、试管、试管架、滤纸、pH试纸; 试剂:HCl(3 mol·L-1)、BaCl2(1 mol·L-1)、NaOH(2 mol·L-1)、Na2CO3(1 mol·L-1)、(NH4)2C2O4(0.5 mol·L-1)、镁试剂、粗食盐、亚硝酸钴钠。 【实验原理】 粗食盐中含有不溶性杂质(如泥沙等)和可溶性杂质(主要是Ca2+、Mg2+、Ba2+、SO42-等),不溶性杂质粗食盐溶解后可过滤除去,可溶性杂质则要用化学沉淀方法除去。处理的方法是:在粗食盐溶液中加入稍过量的BaCl2溶液,溶液中的SO42-便转化为难溶解的BaSO4沉淀而除去。反应方程式为: 2+2- Ba+SO= BaSO↓ 44 然后将溶液过滤,除去BaSO4沉淀。再在溶液中加入NaOH和Na2CO3的混合溶液,Ca2+、Mg2+及过量的Ba2+便生成沉淀。 2+2- Ca+CO= CaCO↓ 33 2+2- Ba+CO= BaCO↓ 33 2+-2- 2Mg+2OH + CO= Mg(OH) CO↓ 3223 过滤后Ba2+和Ca2+、Mg2+都已除去,然后用HCl将溶液调至微酸性以中和OH-和除去CO32-。 -+ OH+H=H O 2

中药化学实验指导—实验六 八角茴香油的提取分离与检识

实验六八角茴香油的提取分离与检识 (一)目的要求 学习挥发油的提取和各类组成成分的检识,通过实验要求: 1.掌握挥发油的水蒸气蒸馏提取法。 2.学习挥发油的一般检识及挥发油中固体成分的分离。 3.掌握挥发油中化学成分的薄层点滴定性检识。 4.了解挥发油单向二次薄层色谱检识。 (二)主要化学成分的结构及性质 八角茴香为木兰科植物八角茴香Illicium verum Hook..f.的干燥成熟果实。分布于福建、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省区。含挥发油4%~9%,一般约5%(果皮中较多)、脂肪油约22%(主要存在于种子中)及蛋白质、树胶、树脂等。挥发油中主要成分是茴香醚,约为总挥发油的80%~90%,冷时常自油中析出,故称茴香脑。此外,尚含莽草酸及少量甲基胡椒酚、茴香醛、茴香酸等。 O C H3 C H C H C H3 C O O H O H O H H O O C H3 C H C H C H2 2 C HO O C H3 C O O H O C H3 茴香醚(脑)甲基胡椒酚茴香醛莽草酸茴香酸1.茴香脑(anethole) 又称大茴香醚、茴香烯、茴香醚。分子式C10H12O,分子量148.21。为白色结晶,mp.21.4℃,bp.235℃。与乙醚、氯仿混溶,溶于苯、醋酸乙酯、丙酮、二硫化碳及石油醚,几不溶于水。 2.莽草酸(shikimic acid) 又称毒八角酸。分子式C7H10O5,分子量174.15。无色针状结晶(甲醇—醋酸乙酯),mp.190~191℃。在100ml水中可溶解18g,100ml无水乙醇中可溶解2.5g,几乎不溶于氯仿、苯、石油醚。 3.甲基胡椒酚(methylchavicol) 分子式C10H12O,为无色液体,bp.215~216℃。 4.茴香醛(anisaldehyde) 分子式C8H8O2,有两种状态:棱晶,mp.36.3℃,bp.236℃;液体,mp.0℃,bp.248℃。 5.茴香酸(anisic acid) 分子式C8H8O3,为针状结晶,mp.184℃,bp.275~280℃。

中药化学实验内容

目录 实验一黄藤中掌叶防己碱的提取、氢化、和鉴定 (1) 1、巴马汀的提取 (1) 2、巴马汀粗品的精制 (2) 3、巴马汀氢化物的制备 (3) 4、鉴定 (4) 实验二大黄中大黄素的提取、分离和鉴定 (5) 1、大黄粉酸水解 (5) 2、总羟基蒽醌苷元的提取 (6) 3、PH梯度萃取 (7) 4、柱色谱精制大黄素 (9) 实验三槐类中芦丁的提取、分离与鉴定 (10) 1、芦丁的提取 (10) 2、芦丁的精制和酸水解 (11) 3、槲皮素五乙酰化物的制备 (12) 4、糖鉴定 (13) 5、芦丁、槲皮素的鉴定 (14)

1 实验一 黄藤中掌叶防己碱的提取、氢化、和鉴定 (一)巴马汀的提取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渗漉提取方法 2、得到巴马汀粗品 3、学习生物碱的定性鉴别方法 二、实验原理 黄藤中巴马汀(掌叶防己碱,Palmatine )的含量为4%,是季铵型生物碱,可溶于水、醇中,盐酸盐的溶解度低,有机酸盐的溶解度高,因此,用1%的醋酸溶液渗漉提取巴马汀。用盐析的方法,使巴马汀在水中溶解度降低而沉淀出来。 N H 3O H 3O OCH 3OCH 3 +OH _ Palmatine 三、实验方法 50g 黄藤粉 25ml 1%HAc 湿润 15min 500ml1%HAc 渗漉(1-2d/s ) 10ml 渗漉液 其余渗漉液 10%NaCl ,搅拌溶解 沉淀反应 6 N NaOH 调pH10, 静置,抽滤 巴马汀粗品 反应试剂:碘化铋钾 碘-碘化钾沉淀 鞣酸 硅钨酸 苦味酸 (1) 碘化铋钾试剂:取滤液1ml ,加入试剂1~2滴,如有砖红色沉淀产生,可能存在生

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指导书

药用植物学实验指导 适用专业:(本科)药学、药物制剂 (专科)药物制剂技术 郑州华信学院医学院药学系 药学教研室

目录 实验一显微镜的构造、使用和保护以及植物细胞的构造 (2) 实验二植物细胞后含物——淀粉粒、草酸钙结晶体 (5) 实验三保护组织和分泌组织 (7) 实验四机械组织和输导组织 (9) 实验五根的显微构造 (11) 实验六单子叶植物地上茎和地下茎观察 (13) 实验七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构造和次生构造 (14) 实验八大黄、甘草、人参的鉴定 (16)

实验一显微镜的构造、使用和保护以及植物细胞的构造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并掌握显微镜的正确使用方法和保养。 2.掌握撕取表皮的制片方法。 3.掌握植物细胞的基本构造。 二、实验仪器与材料 1.仪器:生物显微镜。 2.用具:镊子、刀片、解剖针、载玻片、盖玻片、玻璃皿、吸水纸、擦镜纸、棉布块。 3.材料:洋葱鳞茎的磷叶或大葱磷叶。 4.试液:蒸馏水、稀碘液、10%硝酸钾溶液。 三、实验内容: (一)显微镜的构造 1.机械部分次部分是显微镜的骨架,是安装光学部分的基座。 包括:镜座、镜柱、镜臂、镜筒、物镜转换器、载物台、调焦装臵等。 (1)基座是显微镜的底座,支持整个镜体,使显微镜放臵平稳。 (2)基柱镜座上面直立的短柱,支持镜体上部的各部分。 (3)镜臂弯曲如臂,下连镜柱,上连镜筒,为取放镜体时手握的部分。直筒显微镜的镜臂下端与镜柱连接处有一活动关节,可使镜体在一定范围内后倾,便于观察。 (4)镜筒上端臵目镜,下端与物镜转化器相连。 (5)物镜转换器连接于镜筒下端的圆盘,可自由转动,盘子有3-4个安装物镜的螺旋孔。当旋转转换器时,物镜即可固定在使用的位臵上,保证物镜与目镜的光线合轴。 (6)载物台放臵玻片标本的平台,中央有一通光孔,两侧有压片夹或机械移动器,既可固定玻片标本,也可以前后左右各方向移动。 (7)调焦装臵调节物镜和标本之间的距离,得到清晰的物像。在镜臂两侧有粗细调焦螺旋各1对,旋转时可使镜筒上升或下降,大的一对为粗调焦螺旋,旋转一圈可使镜筒移动2mm左右。小的一对为细调焦螺旋,旋转一圈可使镜筒移动0.1mm。 (8)聚光器调节螺旋镜柱一侧,旋转它时可使聚光器上下移动,借以调节光线德鄂强弱。 2.光学部分包括:物镜、目镜、反光镜、聚光器 (1)物镜安装在镜筒前端物镜转化器上的透镜。利用光线使被检标本第一次

中药化学实验指导书

中药化学实验指导书 中药教学部 重庆邮电学院生物信息学院 2005年02月

前言 中药化学是一门运用现代化学理论和方法研究中药化学成分的学科,近年来发展迅速,逐步渗透到中药鉴定、中药制剂、中药炮制等学科中,在药物的研制、中药资源的开发、药品检验、中药生产过程中有广泛的应用。另一方面,中药化学是中药的基础研究,是中药现代化工作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中药化学是中药专业的专业课程,其基本实验技能的培养是本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中药化学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为学生在中药鉴定、中药分析、制剂分析等专业课上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为此,我们根据本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组织编写了本实验讲义。 生物信息学院中药学教学部 高运玲潘正编著 二OO五年二月

目录 第一节实验注意事项 (01) 第二节试剂的使用 (04) 第三节实验部分 (06) 实验一层析练习 (06) 实验二大黄中游离蒽醌的提取、分离与检识 (10) 实验三秦皮中七叶苷、七叶内酯的提取、分离和鉴定 (13) 实验四芦丁的提取和鉴定 (15) 实验五葛根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及鉴定 (20) 实验六茴香醚的提取分离和检识 (23) 实验七三七总皂甙的提取和精制 (25) 实验八薯蓣皂甙元的提取分离与鉴定 (27) 实验九盐酸小檗碱的提取、精制及检识 (30) 实验十掌叶防已碱的提取分离及延胡索乙素的制备 (34) 实验十一苦参生物碱的提取、分离与鉴定 (39) 实验十二中药化学成分的系统预试验 (43) 附录 (53)

第一节实验注意事项 一、教学目的 通过《中药化学》的实验教学,要求学生能够: 1、掌握化学实验中常用的煎煮法、渗漉法、回流法、液-液萃取法等中药提取法的操作技术。 2、掌握薄层层析、纸层析的基本操作,熟悉它们在中药化学成分鉴定、提取、分离和检识中的应用。 3、训练常量、半微量成分的分离,精制及检识方法,并了解有关中药成分研究中的文献检索和工具书查阅的基本方法。 4、初步形成方法自我设计中药中主要有效成分提取的能力,培养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中药化学实验的特点 1、实验周期长。一般一个提取实验需要用去3-5次课的时间,其间相隔数天。因此,在实验过程中,应该注意仪器、试剂尤其是提取物的妥善保管或者保存。 2、所用溶剂和试剂品种多,而且用量较大。 3、许多有机溶剂易燃、有毒,或有腐蚀性。个别甚至容易发生爆炸。 4、也有不少实验需要电炉加热或者抽气机减压,学生用到的热源和电器较多,安全教育要跟上。严防产生中毒、触电、烫伤等意外,谨防火灾、爆炸等重大事故的发生。 三、实验室规则 1、必须遵守实验室的各项制度,听从教师指导,尊重实验室工作人员的职权,实验前应认真预习,明确目的、要求,弄清操作步骤、方法和基本原理。作好计划,做到心中有数。在未弄清实验目的及

化学实验室作业指导书

1.目的 规范化学实验室的化学分析操作 2.范围 2.1化学实验室NaOH、HCL和ALCL3含量测试。 3.职责 3.1技术员负责分析样品浓度及填写相关记录,遇到测试问题,及时汇报给工程师。 3.2质量部门负责监督该规范的严格执行。 3.3工程师负责相关的培训工作及作业指导书更新。 4.安全 4.1测试前戴好防护用品,防酸碱手套、口罩。 4.2当高浓度酸、碱倾倒或接触到皮肤时,不可直接用水清洗,以免放热灼伤,需用干毛 巾擦干净后再用大量的水冲洗,受伤严重者需送医院处理。 4.3实验结束后应清洗仪器、水槽及桌面,检查关闭水源,电源,以避免危险发生。 5. 相关设备/工具/材料 5.1设备:分析天平(精确至0.0001g),加热板。 5.2工具:50ml滴定管(最小刻度为0.1ml);10ml和25ml移液管;10ml和50ml量筒;50ml、100ml和250ml烧杯;100ml和1000ml容量瓶;250ml锥形瓶。 5.3试剂(分析纯): (1)0.1 mol/L的HCL; (2)0.1 mol/L的NaOH; (3)蒸馏水; (4)0.05mol/L的乙二胺四乙酸(EDTA)标准液;将1mol/L乙二胺四乙酸(EDTA)二钠盐与蒸馏水按1:1配制,如2L EDTA配2L蒸馏水,摇匀混合好。在使用金属锌标定此溶液时保留到四个小数位。 (5)0.05mol/L的七水硫酸锌,将54.4+/-1g硫酸锌溶解在3785ml蒸馏水中。摇匀混合好。在使用乙二胺四乙酸(EDTA)标准液标定此溶液时保留到四个小数位。终点在PH值4.5-5.0。 (6)醋酸铵; (7)冰醋酸; (8)醋酸铵缓冲液。—称取77.1+/-0.1g醋酸铵并转移到1000ml容量瓶中。加入半瓶蒸馏水,再加入57+/-0.5ml冰醋酸(有腐蚀性!)。稀释至刻度线并摇匀混合好; (9)无水酒精; (10)双硫腙指示剂—将50+/-1mg的双硫腙溶解在100+/-1ml酒精中(易燃!),摇匀

药学综合实验指导书范文

药学综合实验教学指导书 Separation Technology and exploitation of Natural Medical 课程编号:学时/学分:一周/ 3.0 一、指导书说明 本指导书根据长沙理工大学2006年版生物工程专业培养计划制定. 先修课程: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天然药物提取分离与开发利用、药剂学二、教学对象 生物工程专业学生 三、课程性质与总体要求 1、课程性质:必修课 2、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课程实验的学习,检验在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使学生对理性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入,掌握得更加牢固,通过实验训练学习的基本操作技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获得从事天然药物及药剂学科研工作的基本训练。通过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天然药物经典提取与分离纯化方法及其制剂研制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熟悉运用化学方法、色谱方法来鉴定化合物以及原料药与制剂的分析测定方法等内容。 四、教学方式、重点 1、教学方式:实验课 2、重点内容:天然药物提取分离基本理论与技术,提取分离及分析方法; 五、考核方式 考查: 实验报告和出勤情况。

一、前言 药学综合实验是生物工程综合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目的是:通过试验,检验在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使学生对理性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入,掌握得更加牢固。通过试验,训练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获得从事天然药物科研工作的基本训练。 在实验中,重点是要加强对学生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要求学生掌握以下技能: 要求掌握常用的经典方法的原理及操作:其中包括液-固提取法:超临界提取、超声提取、回流提取等)、掌握柱色谱--吸附柱等的原理和基本操作和掌握常用的经典分析方法的原理及操作。 二、实验须知 在天然药物化学实验中,所用的药品多数是挥发性、易燃、有毒、有腐蚀性、刺激性、甚至爆炸性药品,试验操作又常在加温加压等情况下进行,需要各种热源、电器或其他仪器,操作不慎易造成火灾、爆炸、中毒、触电等事故。但只要加强爱护国家财产和保障人民生民安全的责任心,提高警惕,消除隐患,注意实验规则,事故是可以避免的。 一)实验规则 1.试验前必须先预习实验内容,了解原理和操作规程。试验前应清点并检查仪器是否完整,装置是否正确,合格后方可进行试验。 2.试验时不准做与本实验无关的事情,严禁吸烟,不得擅自离开,并应随时注意反应情况,仪器有否漏气,破裂等。随时记录试验应记的项目,以作正式报告。

分析化学实验指导

药学专业 分析化学实验指导 第一章分析化学基本操作 一、重量分析基本操作 (一)样品的溶解 1.准备好洁净的烧杯,配好合适的玻璃棒和表面皿,玻棒的长度应比烧杯高5~7cm,不要太长。表面皿的直径应略大于烧杯口直径。 2.称取样品于烧杯后,用表面皿盖好烧杯。 3.溶解样品时注意: 溶解样品时,取下表面皿,将溶解剂沿玻棒下端加入,或沿烧杯壁加入。边加边搅拌直至样品完全溶解,然后盖上表面皿,此时玻棒不准离开烧杯放到别处(玻棒已沾有样品溶液)。若样品需加热溶解时,要盖表面皿使其微热或微沸溶解,不要暴沸。 (二)沉淀 1.沉淀的条件样品溶液的浓度,PH值,沉淀剂的浓度和用量,沉淀剂加入的速度,各种试剂加入的次序,沉淀时溶液的温度等条件要按实验操作步骤严格控制。 2.加沉淀剂将样品于烧杯中溶解并稀释成一定浓度,加沉淀剂应沿烧杯内壁或沿玻璃棒加入,小心操作忽使溶液溅出损失。若需缓缓加入沉淀剂时,可用滴管逐滴加入并搅拌。搅拌时勿使玻棒碰击烧杯壁或触击烧杯底及防碰破烧杯。若需在热溶液中进行沉淀,最好在水浴上加热,用煤气灯加热时要控制温度,防止溶液暴沸,以免溶液溅失。 3.陈化沉淀完毕,进行陈化时,将烧杯用表玻璃盖好,防止灰尘落入,放置过夜或在石棉网上加热近沸30分钟至1小时。 4.检查沉淀是否完全沉淀完毕或陈化完毕后,沿烧杯内壁加入少量沉淀剂,若上层清液出现混浊或沉淀,说明沉淀不完全,可补加适量沉淀剂使沉淀完全。 (三)过滤 1.滤纸或漏斗的选择要用定量滤纸或称无灰滤纸(灰分在0.1毫克以下或重量已知)过滤。滤纸的大小和致密程度由沉淀量和沉淀的性质决定。定量滤纸有快速,中速,慢速,直径有7cm,9cm和11cm三种。微晶形沉淀多用7cm致密滤纸过滤,蓬松的胶状沉淀要用较大的、疏松的滤纸过滤。 根据滤纸的大小选择合适的漏斗,放入的滤纸应比漏斗沿低约1cm,不可高出漏斗。需要进行灼烧的无机化合物沉淀,需用长颈玻璃漏斗(图1-1)过滤,对不需灼烧的有机化合物沉淀,需用微孔玻璃漏斗或微孔玻璃坩埚减压过滤(图1-2),(图1-3),(图1-4)。 2.滤纸的折迭(图1-5、图1-6)先将滤纸沿直径方向对折成半圆,再根据漏斗角度的大小折迭;若漏斗顶角恰为60度,滤纸折成90度,展开即成圆锥状其顶角亦成60度,放入漏斗中,滤纸恰好贴紧漏斗内壁,无空隙也不会使滤纸出现皱折。若漏斗角不是60度,则第二次折迭时应折成适合于漏斗顶角度数放入漏斗中。为使滤纸三层部分紧贴漏斗内壁,可将滤纸外层的上角撕下,并留做擦拭沉淀用。

中药化学实验指导—实验四 槐花米中芸香苷的提取及槲皮素的制备与检识

实验四槐花米中芸香苷的提取及槲皮素的制备与检识(一)目的要求 学习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和检识,通过实验要求: 1.通过芸香苷提取与精制,掌握碱溶酸沉法提取黄酮类化合物的原理和操作。 2.掌握黄酮类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黄酮苷、苷元和糖部分的检识方法。 3.掌握由芸香苷水解制取槲皮素的方法。 (二)主要化学成分的结构及性质 槐花米为豆科植物槐Sophora japonica L.的干燥花蕾,主要含芸香苷(芦丁),含量高达12%~20%,水解生成槲皮素、葡萄糖及鼠李糖;槐花亦含芸香苷,但含量较槐米为少。 芸香苷(rutoside) 分子式C27H30O16,分子量610.51。淡黄色针状结晶,mp.177~178℃,难溶于冷水(1∶8000),略溶于热水(1∶200),溶于热甲醇(1∶7)、冷甲醇(1∶100)、热乙醇(1∶30)、冷乙醇(1∶650),难溶于醋酸乙酯、丙酮,不溶于苯、氯仿、乙醚、石油醚等,易溶于吡啶及稀碱液中。 槲皮素(quercetin) 又称槲皮黄素,分子式C15H10O7,分子量302.23。黄色结晶,mp.314℃(分解)。溶于热乙醇(1∶23)、冷乙醇(1∶300),可溶于甲醇、丙酮、醋酸乙酯、冰醋酸、吡啶等溶剂,不溶于石油醚、苯、乙醚、氯仿中,几不溶于水。 O O H O H O O R H O O H 芸香苷R=-葡萄糖-鼠李糖 槲皮素R=H (三)实验原理 由槐花米中提取芸香苷的方法很多,本实验是根据芸香苷在冷水和热水中的溶解度差异的特性进行提取和精制,或根据芸香苷分子中具有酚羟基,显弱酸性,能与碱成盐而增大溶解度,以碱水为溶剂煮沸提取,其提取液加酸酸化后则芸香苷游离析出。

中药化学实验简答题

1.简述柱色谱的基本操作方法(湿法)。 (1)吸附剂的填装。将吸附剂与洗脱剂混合,搅拌除去空气泡,徐徐倾入色谱柱中,然后加入洗脱剂将附着在管壁的吸附剂洗下,使色谱柱面平整。待填装吸附剂所用洗脱剂从色谱柱自然流下,至液面和柱表面相平时,即加供试品溶液。 (2)供试品的加入。将供试品溶于开始洗脱时使用的洗脱剂中,再沿管壁缓缓加入,注意勿使吸附剂翻起。或将供试品溶于适当的溶剂中,与少量吸附剂混匀,再使溶剂挥发去尽使呈松散状,加在已制备好的色谱柱上面。如供试品在常用溶剂中不溶,可将供试品与适量的吸附剂在乳钵中研磨混匀后加入。 (3)洗脱。通常按洗脱剂洗脱能力大小递增变换洗脱剂的品种和比例,分部收集流出液,至流出液中所含成分显著减少或不再含有时,再改变洗脱剂的品种和比例。操作过程中应保持有充分的洗脱剂留在吸附层的上面。 2.简述溶剂离心洗涤的方法以及离心的注意事。 方法:将盛有溶液和沉淀的混合物的离心瓶(瓶盖旋紧)放入离心机的套筒内,盖好离心盖,设定好离心时间与转速,起动时要慢,逐渐加快,停止离心操作时,应等待离心机完全停止工作时再打开盖。 注意事项:为了防止由于两支管套中重量不均衡所引起的振动而造成轴的磨损,必须在放入离心管的对面位置上,放一同样大小的试管,内中装有与混合物等体积的水,以保持平衡,确保离心机在工作的时候,仪器的盖子始终保持关闭状态。 3.简述索氏提取方法及注意事项。 提取方法: 1)折滤纸斗。取滤纸折成筒状,一端封口,将事先准备好的样品放入,并封另一端口。注意纸筒高度要低于虹吸管高度。 2)安置装置。从下到上一次安置烧瓶、索氏提取器、球形冷凝管,使烧瓶刚好被水浴锅淹没。 3)提取。加入溶剂,浸没纸筒,液面高于虹吸管1CM左右。水浴锅温度设置为溶剂的沸点。一定时间后,比如虹吸管中的溶剂颜色已无色,移去水浴锅,移去冷凝管。 注意事项:滤纸筒包样品时应严实,防止漏出堵塞虹吸管,其高度不能超过虹吸管,否则提取时,高出虹吸管的那部分就不能浸在溶剂中,提取效果不佳。纸筒大小应与提取器内筒大小相识,太细提取时会飘起来,太粗即使强行装进去,溶剂不易渗透。在加热之前,应打开冷凝水,且关闭应在撤去水浴锅之后。 4.生物碱沉淀反应的条件、试剂、反应现象,出现假阳性反应的原因及解决方案。条件(1)反应环境生物碱沉淀的反应一般在稀酸水溶液中进行。 (2)净化处理将酸水液经碱化后用氯仿萃取,除去水溶性干扰成分,然后用酸水从氯仿中萃取出生物碱,以此酸水液进行沉淀反应。 试剂碘化物复盐、重金属盐、大分子酸类等。常见的生物碱沉淀试剂有碘-碘化钾试剂、

中药化学复习资料[1]1.doc

第一章绪论 1、中药化学是一门结合中医药基木理论和临床用药经验,主要运用化学的理论和方法及其他现代 科学理论和技术等研究中药化学成分的学科。 2、有效部位一一种主要有效成分或一?组结构相近的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部位。 第二章中药化学成分的一般研究方法 1、各类化合成分的主要生物合成途径 乙酸一丙二酸途径:合成脂肪酸类、分类、醍类 甲戊二羟酸途径:合成祜类、雷类 莽草酸途径:具有C6-C3及C6-C1基本结构的化合物 氨基酸途径:生物碱 符合途径 2、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 3、常用提取溶剂的分类与极性: 4、分类:通常分三类:水类;亲水性有机溶剂;亲脂性有机溶剂。 5、水类还包括酸水、碱水; 6、亲水性有机溶剂包括甲醇、乙醇、内?酮; 7、亲脂性有机溶剂为正丁醇后所有的。 溶剂提取法:(1)溶剂的选择(相似相容) 溶剂的极性:石油醍〈四氯化碳〈苯〈二氯甲烷〈氯彷〈乙醍〈乙酸乙酯 〈正丁醇〈内?酮〈甲醇(乙醇)〈水(2)提取方法:煎煮法、浸渍法、渗漉法、回流提取法、连续回流提取法水蒸气蒸馅法:用于提取能随水蒸气蒸馅,而不被破坏的难溶于水的成分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其他方法:升华法、组织破碎提取法、压榨法 取代基极性大小: 常见基团极性大小顺序如下;酸>酚>醇>胺>醛>酮>酯>醍>烯>烷。化合物分子母核大小(碳数多少): 分子大、碳数多,极性小; 分子小、碳数少,极性大。 8、中药有效成分的分离精致方法 溶剂法:酸碱溶剂法(酸碱性的不同) 溶剂分配法(分配系数不同):分离极性大的一正丁醇?水 极性中等的一乙酸乙酯-水 极性小的一氯仿(乙醍)?水 沉淀法(可逆):专属试剂沉淀法、分级沉淀法、盐析法 分循法(沸点不同) 膜分离法 升华法 结品法:化合物由非品形经过结品操作形成有品形的过程称为结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