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化公民身份与国家认同研究

文化公民身份与国家认同研究

文化公民身份与国家认同研究
文化公民身份与国家认同研究

文化公民身份与国家认同研究

随着知识和信息日益成为决定现代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文化逐

步成为一种影响社会经济和政治关系的权力要素,当代社会的消费话

语和政治表述都呈现出愈加明显的符号象征性。以文化“政治化”和政治“文化化”为表征的“文化政治”的发展,使得民族国家不得不

关注文化领域的非制度性因素对政治和权力的影响。尤其是在全球化逐步从经济领域向政治和文化领域蔓延的当代世界,如何从自身文化

传承和发展的角度对全球化进程中的文化间交流与冲突进行审视和

思考,是关系到当代民族国家文化安全与文化发展的重要议题。无论

是传承文化传统、增强文化认同,还是促进文化创新、扩大文化影响,都离不开对民族国家成员文化身份的塑造。塑造自觉、自信的民族国家成员文化主体身份是“文化全球化”时代民族国家认同建构的关键。文化公民身份与国家认同研究正是基于对这一现实背景的深刻体认

而展开的。文化公民身份理论在吸取文化政治理论资源,尤其是文化

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基础上,对近代以来自由主义主导下的公民身份理

论进行了反思和批判,并在公民身份理论整合重构的基础上,伴随公

民身份理论的文化转向和公民身份认同研究兴起而成显学。通过梳理文化观念的变迁并确立对文化的恰当理解方式,文化公民身份从内涵、外延、深度等方面扩展了传统公民身份的含义,呈现出自身的概念轮廓——文化公民身份指的是处于多元文化社会中的某一文化主体,基

于一定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文化权利,以及文化传承、文化交往和文

化创造等文化责任,经由公共空间中的文化实践形成一种公共民主文

化,并由此产生认同和归属的文化自觉过程。其中,主体、权利、责任和认同构成了文化公民身份的要素。文化公民身份关注全球化背景下文化主体的文化自觉、文化民主化进程中与完整公民身份相联系的文化权利、文化发展过程中的文化责任与公共文化空间、边缘群体的认同诉求与文化共同体的认同重塑四个理论维度。文化公民身份试图通过探索从文化政治、文化自觉到文化创造的当代文化与社会互动模式,为处于全球化时代文化认同危机中的当代民族国家提供一种认同建

构方案。国家认同的当代困境源于民族国家的内部结构矛盾与当代社会发展趋势的交织激化。在民族与国家的融合过程中出现了基于民族身份的民族爱国主义和基于公民身份的宪法爱国主义两种逻辑向度,造成了国家认同的内在张力,主要体现在民族身份与公民身份、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文化认同与政治认同之间的矛盾与冲突。而当代社会的全球化、信息化、后现代主义等发展趋势,使得民族国家面临威权的弱化、文化的混合多元化和共同文化“元叙事”的瓦解等问题,国家认同的内在矛盾被进一步激化。全球化时代的认同困境促使民族国家寻求更具多元凝聚力和差异包容性的新的社会纽带来重构国家

认同。文化公民身份对于民族国家认同重构的意义一方面在于它对民族国家认同中存在的民族身份与公民身份、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文化认同和政治认同等矛盾的调和,另一方面在于它对当代民族国家认同困境的破解:首先,通过强调国家层面的文化公民身份主体地位,

树立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巩固国家文化权力;其次,通过文化公民身份纽带搭建公共话语框架,以“商谈原则”和“重叠共识”促进多元

沟通,对文化间关系进行协调;最后,以文化公民身份责任促进公民在国家文化建设中的民主参与,帮助民族国家进行共同文化重塑。基于文化公民身份的国家认同建构主要从国家认同社会基础的拓展和教育方式的改进两个层面展开:首先,基于文化公民身份的主体、权利、责任与认同四个要素,从主体多重性、权利构成多样性、文化责任自觉性和认同纽带的现实性四个方面拓展国家认同的社会基础;其次,基于文化自觉、文化多元和文化发展三个维度,从核心价值与价值整合、文化包容与内容扩充和公民参与与路径拓展三个方面改进国家认同教育。如何用文化公民身份理念促进中国的国家认同建构,是一个具有紧迫性和复杂性的现实难题。笔者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探索中国国家认同建构中的文化公民身份实践:首先,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建构中,发挥文化公民身份作为社会共识中介的作用,从思想政治理论与社会生活实际的结合、公共文化服务与价值共识目标的结合、精神文化产品与主体价值立场的结合三个方面入手,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认同,为国家认同建构树立价值导向。其次,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发挥文化公民身份作为文化自觉主体的积极作用,从观念传承和活动传承两方面入手,以文化主体的自觉思考审视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并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积极实践和发展;同时,以民间文化社团的文化创新活动推动传统文化的升华,为国家认同奠定文化基础。最后,在社会主义公民文化培育中,发挥文化公民身份作为国家文化参与者的作用,通过文化公共领域中的情感沟通、网络文化参与和社会认同建构活动促进公民社会文化参与实践,实现

社会认同建构;通过文化消费行为中的消费文化象征意义和自我认同确证拓展公民文化参与方式,促进自我认同建构。

文化全球化研究文献综述

THE SOUTH OF CHINA TODAY 2009.11 今日南国2009年11月(总第139期) 今日南国 THE SOUTH OF CHINA TODAY NO.11,2009(Cumulatively ,NO.139) 一、研究背景 全球化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 在全世界范围内日益凸显的一种新现 象,反映了当代时代的总体特征和主要 趋势。全球化是一个以经济全球化为核 心、包含世界各国各民族各地区在政治、文化、科技、军事、安全、意识形态、生活 方式、价值观念等多层次、多领域的相互 联系、影响、制约的多元概念。 自吉登斯提出了全球化的完整理论之后,国内外学者对此的关注度越来越 高,学者关注的角度和程度都不一样。这 些研究所涉及的面很广,很少有学者对 这些研究进行整理,因此,本研究就这些 研究的一个方面进行整理是必要的。 二、文献搜索在资料的收集和分析方面,本文主要采用的是文献法。国内文献搜素中,首先在“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 系列数据库”中以“全球化文化”为“主题”或“关键词”或“题名”,限定学科为社会学和统计学进行搜索。因为关于“全球化文化”的文章最早出现在1993年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所以搜索年限是从1990年以后开始的。由搜索的结果整理可以看出:各学科对全球化文化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各年份的研究成果呈现上升趋势。三、研究内容在所学者对此的研究中,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进行研究。1.文化认同。认同就是主体对自己身份、角色、地位和关系的定位的一种认识和把握,即一种自我意识。文化认同即对自身文化身份和地位的一种自觉和把握。文化认同表现在众多方面,政治、经济、伦理、宗教、语言和观念凡同人类的活动有关的一切领域几乎都是文化的领域,因此都存在文化认同的问题。 一方面,有学者认为即使在全球化的影响下,中国文化在21世纪并不会随大流,丧失自己的文化个性,而是以其特有的文化内涵和文化魅力在世界文化的多元格局中显示出独有的地方性。麻国庆站在文化人类学的视角,认为文化的 选择性使得族群的认同、地方文化的认同与跨国文化圈———华人文化圈的认同在一种良性的状态下展开。民族文化的“无意识的传承” 传统,进行着“有意识的创造”,这种创造的过程,正是一种“文化的生产”与“消费”的过程。这种“生产”和“消费”并没有脱离固有的文化传统。同 时,这一过程,也从单一的民族文化的领 域进入到地域共同体之中。 张卫东教授选择中国饮食和西方麦当劳在饮食目的、饮食的制作和饮食的 选择三个方面的碰撞和互动的案例,证 明了中国饮食并没有被西化,但是另一 方面也没有阻碍西方快餐。另一方面,也有学者认为,正因为文化认同,致使我国传统文化的丧失。吕传庭等学者从城市规划的角度出发,提出由于西方城市规划思想的侵入,我国城市规划工作者在文化认同的背景下,所获取的外来文化都是肢解的、片断的直观印象,并非是真正的文化内涵。2.文化冲突。刘晓研和胡永辉指出全球化已对各国的很多社会活动产生了不同影响,尤其是西方霸权文化伴随这 一浪潮不断扩张,使人们的文化意识逐 渐“西化”。同时,他们也批判了在东西方 文化交流与碰撞中失却自己民族身份的 作者和批评家。他们提出民族国家在推进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同时,应坚持自己 的文化立场和文化主体性。从历史来看,伴随经济、军事、政治而来的往往是文化帝国主义和文化殖民主义。在全球化时代,不同的价值取向在文化碰撞的过程中会产生冲突。强势国家会借助经济、军事、政治上的优越地位,迫使他国接受自己的价值观念。文化 本身的异质性也是产生价值冲突的重要 根源。对个人权利的尊重与对国家集体利益重视的差别,对人性善与恶的不同认识,对人的私利行为与利他行为的不同评价,对人与世界关系的思考等不同的文化传统都隐含着自己的价值系统,并显示在社会风俗和社会政治制度层面,这标志着文化及其价值的异质性差异。 霍志钊在他的研究中,阐述在乡村都市化以及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在发展中造成文化变迁二者所产生的矛盾,探讨了在全球化进程中经济发展与民族文化保护的关系,提出了文化自觉是文化保护的思想基础。 四、对研究现状的评价 尽管学术界对此问题进行了很多的探讨和研究,但是就社会学这一领域来说,对此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和广泛,大多都是围绕在全球化背景下民族国家对待西方文化侵入的反应和表现,同时他们提出了应对“西化”的措施。但是却很少有学者从更深入的角度分析这种现象。 其次,文化包括很多方面,在这些研究中,有少数的学者提到了休闲和消费文化,对文化的其他方面研究得不够,甚至是没有。 最后,在这方面的研究方法上,大多都是采用定性的研究方法,以文献为主的研究方法占绝大部分。 全球化仍然对各国各个方面有着很大的影响,文化在全球化过程中是怎样的发展,在全球化背景下地方文化如何保持自己的地方性、本土性,这些都值得学者关注,以个人、社会为研究对象的社会学领域对此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参考文献] [1]韩勇.全球化背景下的青年社交[J].青年探索,2006,(4). [2]王金宝.吉登斯全球化理论的深度解读及其批判[J].哲学研究,2007,(6). [作者简介]符琼(1985-),女,湖北恩施人,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08社会学专业硕士。 文化全球化研究文献综述 符琼 (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成都 610064) [摘要]全球化已经是当今世界的一种趋势,国内外学者对此从不同角度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研究。本文从中国知识资源总库里 索所有关于文化全球化的文章,对所有文章进行简单地梳理。在梳理过程中,笔者发现这些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认同和文化冲突两方面。 [关键词]全球化;文化认同;文化冲突[中图分类号]G11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190-(2009)11-0236-01 236

东盟国家社会与文化{英文版}(东盟经贸概况复习资料)

东盟经贸概况复习范围 Chapter 1 General Introduction to Southeast Asia (1) In Southeast Asia, the largest, also the most populous country is Indonesia. (2) The country with the smallest area in Southeast Asia is Singapore. (4) The Mekong River is not only the biggest river in Southeast Asia but also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international rivers in the world. (5) Vietnam and Laos adopted the people’s congress system and communist leadership. (6) The world’s three major barns are Siam, Yangon and Saigon. (7) Indonesia is the largest petroleum producing country in Southeast Asia and the largest natural gas export country. (8) Laos is the only country without coastline in Southeast Asia. (9) Brunei, with the most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per capita, has been another rich nation in Southeast Asia. (10) Myanmar, Laos, Thailand and Cambodia, the four countries in Southeast Asia believe in Buddhism. 其中(1)(2)(8)(9)为填空题,(5)(6)(10)为选择题,(4)(7)为判断题。 Chapter 2 Brunei (1) The official name of Brunei is Negara Brunei Darussalam. (2) The Brunei flag has four colors---a yellow backdrop, with two wide

论东盟的内部关系

论东盟的内部关系 ——东盟区域一体化的发展及主要成员国间的关系 曹云华 2013-3-6 21:52:03 来源:《东南亚研究》(广州)2006年5期内容提要:2007年是东盟成立40周年,对于一个人而言,40岁是“不惑之年”,对于一个国际组织来说,走过40年的风风雨雨,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这40年里,东盟克服种种困难,经受了许多考验,发展成为一个包括本区域所有成员的、受到尊重的、有广泛影响力的国际组织,她与世界上所有的有影响力的大国都建立了对话伙伴关系,她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正在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关键词:东盟多边合作双边合作内部关系 作者简介:曹云华,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广州510630 曹云华,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国际关系学系)教授、国际关系专业博士生导师。 本文为暨南大学人文社科团队项目“东亚一体化研究”(项目号:04SKZD05)的阶段性成果。 关于东盟的内部关系,可以从两个层面进行探讨。第一个层面,是从多边的角度,主要指东盟10个成员国之间在各个领域的合作;第二个层面,是从双边的角度,虽然都是在一个东盟组织之内,但由于历史、地缘、民族、宗教和文化等方面的原因,东盟10个成员之间的亲疏程度不同,双边关系错综复杂。本文

首先从这两个层面分析东盟的内部关系,然后解剖东盟目前面临的新挑战。笔者曾经在上世纪90年代末撰写过一篇题为《东盟面临的十大挑战》的论文[1],现在回过头去看看,这些预测基本上是正确的,本文就算是上一篇文章的续篇吧。 一东盟的多边合作进程 冷战后,面对全球化和区域化不断加强的趋势,东盟迅速作出反应,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加强东南亚的区域一体化。经过10多年的整合,东南亚的区域一体化正在向深度和广度迈进,合作的领域不断拓宽,合作的层次与水平也不断提升。冷战后至今10多年的时间里,东南亚的区域一体化可以分为如下两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从1990年到2002年,开展全面合作的阶段。冷战期间,促使东盟团结和发挥影响力主要因素是意识形态以及柬埔寨问题,冷战结束之后,东盟往何处走,东盟还能否维护团结和继续发挥地区领导的作用?面对这些新的挑战,东盟迅速作出了回答。笔者曾经在《东南亚的区域合作》一书中谈到这个问题:“其实,在后冷战时代,促进东盟达成新的团结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东盟在今后的发展中面对许多共同的问题,这些问题就是它们达成新的团结的新的粘合剂,它们包括区域经济合作,环境保护问题,与大国的关系问题,其中区域经济合作可能是今后东盟加强团结的最重要的粘合剂。”[2] 东盟10多年的发展实践证明,笔者上述预测是正确的。1992年,东盟达成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协议,此后三次将时间表推前,经过10年的努力,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目标;1994年,成立东盟地区论坛,启动了东盟多边安全合作的进程;1995年,越南加入东盟,接着又先后吸收柬埔寨、老挝和缅甸为成员,东盟完成了从量上扩充的目标,囊括了东南亚地区的所有国家。

2016年高考(359)武汉市武昌区2016届高三元月调研考试

2016年高考(359)武汉市武昌区2016届高三元月调研考试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2016届高三年级元月调研考试 语文试题 第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乡贤的道德精神是可以看见的 乡贤文化是中华文化的宝贵资源。费孝通先生说: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在乡土性的中国,对传统文化的追怀必然要重视乡贤文化。 谁是乡贤?或者说谁有资格称为乡贤?大致来说,乡邑有道德声望和卓越建树的人方可称为乡贤。有没有一个标准呢?因时代不同而标准不同,但总的说来,古代标准的尺度,权衡在地方人心,落实在乡贤祠的祭祀上。一个乡邑中人,品学为地方所推崇,死后被题请祀于其乡,入乡贤祠,受春秋致祭,便称乡贤。乡贤文化属于地域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是乡贤所创造的具有人文价值的物质成果和精神财富。当我们称乡邑某前人为贤的时候,是包含道德层面的肯定和赞誉的,所以乡贤文化无疑是人文道德建设的重要资源。 清代史学家全祖望对乡贤文化的认知让我们很有启发,他辞官回乡以后,花了很大的精力对乡贤事迹深入发掘,为地方文化谱系建立永存的标识,其目的正如他在《感怀》诗中所说:古人观世道,首重在人心。天地纵多故,此志终昭森。这里的人心,是乡贤的道德高度,是一种至善大有、忠贞正直、悲天悯人、推己及物的典型人格。 当然,乡贤文化是一种地方性人文标识,我们评价乡贤文化应有切实的地方视角,以地方文化持有者的内部眼界来观察地方乡贤的道德风范和精神高度,并发掘出其地方文化根性。就此而言,我们可以将乡贤大致分为当地的贤达和与乡邑具有地缘关系的贤达。前者一般指乡邑士绅,他们在人格精神上保持高风亮节,在为人处世上谨慎谦退,在行为姿态上勇于担当,因此在地方享有很高的威望和信誉,是乡邑发展、稳定、和谐的主导力量。很多地方的文化精英走出了乡邑,但他们从方言音声到性格风尚、观念行为都带有乡园烙印,其实践成果和道德文章可能在更广泛的范围产生影响,但都与其乡园有着天然,因此应注意乡贤文化与整个历史传统文化的关系。举例来说,范仲淹的先忧后乐思想与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观念,表达出一个时代的文化精神和道德高度,具有历史的典型意义,如果将其放到吴文化的范畴中,他们都是苏州的乡贤,其思想观念都和苏州乃至江南之地域、人文密切相关,自然属于乡贤文化。 在乡贤的人文道德力量传播影响方面,文献、文物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地方文献是乡贤事迹的载体,地方志中各类《人物志》往往首重乡贤,历代《乡贤考证》类的专书林林总总,谱牒家集更是汗牛充栋。这类文献的收集工作历来受到重视。文物是乡贤文化的物质遗存。庙祠、故居、碑志等故物是乡贤生活和思想的实证,其存在就是一种历史叙述。 明人李东阳认为,乡贤与自己同生于一方水土,成长于同样的人文环境,如果知其名、晓其事,目睹其庙祀遗貌,崇敬、仰慕、效法之情就更易产生。这说明,乡贤的道德精神是可以看见的,而看见能产生感召力,形成亲近感,使人见贤思齐。从这个意义上说,在乡贤文化的建设上,应该对乡贤文物遗存给予足够的重视。 文献和文物使乡贤的道德精神看得见,其实乡贤文化之所以产生影响,除目染之外,还在于耳濡,基层社会的文化常常通过口耳相传,人们在习得中形成精神熏陶。

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

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中国文化认同:多元交互,一体生成 院(系):社会发展与公共管理学院 专业: 公共管理 姓名: 刘平平 学号: 2012220764 2012年11月8日

中国文化认同:多元交互,一体生成 摘要:文化发展受制约于当时生产方式所能达到的水平,社会发展 所遵循的一般规律也同样规约着民族文化向世界文化发展的历史趋势。因此,任何一种文化认同都不应当理解为漫画式的人为建构。 文化认同是与现实不断遭遇并在遵循自身发展规律基础上文化主体 自觉地促成其面向普遍性的生成过程。问题在于,民族国家在应对 外来文明时,其所采用的反抗方式决定着自身文明生成的速度与质量。为此,文化认同在其建构过程中,一种旨在透视、穿越其中的 认识误区的自我定位,以期避免自身在反外来文明之中背弃文明, 是迫切而关键的。 关键字:文化认同意识形态一体多化 一.文化认同的自我意识:去特殊性 在全球化的世界历史潮流中,各个民族国家之文化,如同百川 奔流入海之势,汇成了一个史无前例的差异性或特殊性争锋、交融 的广浩域场。在这优胜劣汰的广浩域场中,民族文化作为一个民族 的身份象征面临着模糊乃至丢失的挑战。伴随这场挑战而来的是世 界各民族的民族主义的自我觉醒。思维对自身的意向,往往开始于 遭遇异己。【1】各民族文化差异性的相互碰撞以及由此产生的危机感,是各民族国家重新审视自我文化命脉的历史条件,同时也在应 对乃至超越这一带来危机的外部环境中形成对自身文化传统的意识。换言之,文化认同的思维起点,就其现实性而言,缘起于文化特殊 性之间的相互碰撞。 就中国的近代史看来,中国文化认同的发展历程,与中国反西 方殖民主义的历程是相伴而生的。【2】当紧闭的国门被西方的坚船利炮所推开,中国面临的几乎是一场全方位的殖民主义入侵。在强

大众文化概论小论文参考选题

大众文化概论小论文参考选题及具体要求 一、参考选题(范围) 大众文化的特征大众文化的社会作用 大众媒介与大众文化的关系大众文化与民间文化的关系电影的大众文化特征当代中国电影现状分析 张艺谋电影的文化阐析冯小刚电影与电影商业美学 运用文本批评方法对某部电影进行评论。运用作者批评方法对某部电影进行评论。 运用类型批评方法对某部电影进行评论。运用文化研究方法对某部电影进行评论。 运用精神分析方法对某部电影进行 评论。 电视文化的特征 中国电视剧与当代大众文化网络文化的审美特色 近期有关“革命”(“谍战”、家 庭伦理等)题材的电视剧分析 对某档电视栏目的分析 流行音乐的审美特征流行音乐媒介浅析 新媒介时代中的流行音乐通俗文学的特征 通俗文学的文化意义大众文化笼罩下的通俗文学 俗文学与雅文学关系辩《动物凶猛》与《阳光灿烂的日子》 比较 从小说到电视剧——《贫嘴张大民 的幸福生活》不同文类之比较 图像文化的审美特征 图像时代的文学图像时代的电影和文学 论大众图像文化的“视觉凸现性”论大众图像文化的“情感消费性”浅析现代广告的视觉表现广告中的女性形象 广告与艺术消费文化中的时尚浅谈 时尚与大众传媒广告与时尚(广告如何利用时尚文 化达成商业目的) 论时尚的基本特征时尚杂志与大众文化 大众文化中的青春偶像崇拜青春亚文化与当代都市文化论 二、具体要求 1.一人一题,相互选题尽量避免重复。 2.立意新颖独特,论述正确深入,举例具体恰当,文字流畅,逻辑清楚。论文要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不得抄袭资料。 3.查阅参考文献不少于5种,做一篇2000字以上文献综述。 4.小论文字数不少于3000字。用学校统一方格稿纸、黑色或蓝色水笔誊写。书写工整,格式规范。要有题目、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 5.班级、姓名、学号置于题目下方。

认知领域研究综述

认知领域研究综述

————————————————————————————————作者:————————————————————————————————日期:

学前儿童认知发展领域研究综述 本研究报告中对学前儿童认知发展领域的综述从两个角度来阐述:学前儿童和早期教育。在学前儿童认知发展中,早期科学教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本研究综述中也会把早期科学教育的研究成果做一个详细的分析和概括。 一学前儿童认知领域的主要研究成果 (一)有关学前儿童认知发展的主要研究成果 1、儿童的书面数符号表征能力研究: 研究表明:个案儿童的书面数符号表征能力在两年中有了不同程度的进步,但表现出较大的个别差异。儿童的书面数符号表征能力在两年中表现出相对的稳定性,中班上学期的书面数符号表征能力得分高的儿童在大班末时得分仍然偏高。儿童的基数概念、书面数符号表征能力以及书面加减运算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高得分组与低得分组的儿童表现出明显的个性差异,如在学习兴趣、注意力、自控力与坚持性方面高得分组有明显的优势。高得分组与低得分组的儿童的家庭教育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周欣,黄瑾等,4-6岁儿童书面数符号表征和理解能力发展的个案研究) 2、儿童运算能力发展研究: (1)该研究表明,幼儿6岁时的加减能力比5岁时有显著提高;在5-6岁期间,幼儿解决三种不同呈现方式加减问题能力的发展速度不同,符号加减题的解决能力发展最快。幼儿园数学教育应改变以往过于注重技能训练与口诀背诵的教法,而更为重视幼儿数概念的形成与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许晓晖,庞丽娟,陶沙,韩小雨,不同任务呈现方式下幼儿加减能力的发展) (2)在现有研究文献中,大多数是关于测量估算和计算估算的研究。许多研究已分析了计算估算所使用的策略种类,也有研究已经接触到计算估算技能与其他能力之间的关系,但关于数量估算的研究很少。根据现有的研究,估算能力不是一种整体的能力,即不同类型的估算任务,如数量估算和计算估算似乎需要不同的能力,并且在各种估算任务之间似乎不容易进行能力的迁移或转化。一个好的计算估算者并不必然是一个好的数量估算者。估算任务的多样性和儿童在这些任务上的表现是研究中的一个重要主题。(赵振国,儿童估算发展研究综述) 3、儿童排序能力研究: 该研究发现,4-6岁幼儿的排序有一个不断精确的发展过程,其排序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幼儿的排序能力受到排序对象数量、正逆排序方式等因素的影响。此外,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在排序策略的运用及数字排序能力方面有较为明显的年龄差异。(戴佳毅,王滨,4-6岁幼儿排序能力发展特点的初步研究) 4、儿童数学问题解决研究: 从生态观的角度研究儿童早期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数学问题解决是儿童早期数学教育的基本目标。从数学问题解决的生态观来看,儿童早期数学问题解决具有显著的文化特征,其数学问题解决的过程是认知加工与情感态度交互作用的过程,也是一个知识提取与知识建构的共生过程,同时还是一个开放式的循环渐进过程。(魏勇刚,庞丽娟,儿童早期数学问题解决的生态观) 5、数感研究: 从数感的定义、教感的发展、数感的评佑及教学四个方面对国外学前儿童数感发展进行详细综述。(浦晓黎,国外学前儿童数感研究综述) 6、儿童科学、数学能力发展的外部影响因素研究: 家庭与儿童数学能力发展的关系:该研究从近年来相关的实证研究出发,进一步证明家庭对儿童早期数学认知能力发展的影响是通过父母的教育观念、教养方式、为孩子提供和

尔雅 走进东盟 答案

1.1.1东盟是东南亚联盟的简称,它包括东南亚10家成员国,分别是: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文莱、越南、老挝、缅甸和柬埔寨 1.1.2东盟各国大部分属于什么样的气候地区?B.热带地区 1.1.3马六甲海峡,是沟通哪两大海洋的天然水道?A.太平洋和印度洋 1.1.4中国与东盟在陆地毗邻而居的国家中有哪些国家?B.越南,老挝,缅甸 1.2.1郑和下西洋对东盟文化有哪些影响?A.B.C.D 1.2.2东盟国家的文化在形成过程中,受到了哪些文化的冲击?A.B 1.2.3东盟国家中哪几个国家受佛教文化影响最深?A.B 1.2.4东盟地区长期受到哪些文明的影响?A.B 1.3.1东盟国家中哪些国家相对落后?A 1.3.2东盟10国现拥有多少人口?A 1.3.3东盟秘书处设在哪个城市?B 1.3.4东盟地区分为哪几个区域?A.B 2.1.1汉文化在越南的影响力长达多少年?B 2.1.2哪个国家是基督教文化为主体的国家?B 2.1.3儒家文化来源于哪个国家?A 2.1.4以伊斯兰教文化为主流文化的国家分别是:B 2.2.1新加坡的标志建筑是:B 2.2.2被誉为“海上桂林”的越南城市是:B 2.2.3为什么说缅甸蒲甘是缅甸东方文化的瑰宝?A.B.C 2.2.4为什么说东盟区域成为世界旅游天堂之一?A.B.C 2.3.1哪个国家的皮偶人物造型稚拙有趣?B 2.3.2东盟哪个国家的藤编工艺有特色?C 2.3.3东盟各国的建筑文化是受哪些国家的影响?A.B.C 2.3.4为传承民族文化和艺术,东盟的艺术家们建议:A.B.C 3.1.1.1越南的国土形状就象一个什么字母形状?B 3.1.1.2越南的北部哪个国家相邻?C 3.1.1.3越南实行什么社会制度?A 3.1.1.4越南是一个被誉为“金山银海”的国度,那么“金山”和“银海”指的到底是什么呢?A.B.C 3.1.2.1 1986年越共领导人黎笋死后,实行什么政策?B 3.1.2.2从公元前3世纪晚期至10世纪前期,越南处于哪个国家的统治之下?A 3.1.2.3越南南方全部解放是哪一年?A 3.1.2.4在历史上,为什么说中越关系十分特殊?A.B.C 3..2.1.1 什么宗教对越南的思想、文化、教育、风俗习惯等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B.儒教3.2.1.2 绿帽是越南男人的特殊的服饰,这种帽子的造型来自于哪个国家的礼帽?C.法国3.2.1.3越南文化特色是:A.东西交融、兼容并举B.保持自己的民族特色,又吸纳其他民族的文化精髓

大众文化概况

第一章大众文化概述 一、大众文化的定义:大众文化是以大众媒介为手段、按商品规律运作、旨在使普通市民获得日常感性愉悦的体验过程,包括通俗诗、通俗报刊、畅销书、流行音乐、电视剧、电影和广告等形态。 二、大众文化与大众媒介 大众媒介与大众传播紧相关,实际上是指大众传播媒介。大众传播是指职业传播者使用大众媒介、在广泛的传播对象中大量、迅速和连续地传播信息、以便施加影响的过程。相应地,大众媒介是指大众传播得以进行的专业机构和技术。大众媒介通常包括两类:机械印刷媒介(如报刊、书籍和杂志等)和电子媒介(如广播、电影、电视和网络等)。(1)大众媒介的应用推动了大众文化的发展。(2)大众媒介对于大众文化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三、[大众文化的特征] 大众文化有如下特征: 第一,大众媒介性。这是指大众文化以大众媒介为主要传播媒介,具有这种媒介所规定的特点。 第二,商品性。这是指大众文化具有由文化产业制作的供公众消费的商品的属性。第三,流行性。一种大众文化文本在开初总是善于吸收高雅文化文本和民间文化文本等的某些特点,创出原创性新模式,随即迅速地通过批量化生产而流行,在一定时段的一定公众群体中风行开来,形成时尚潮流。流行,真是大众文化的必然特征之一。 第四,类型性。 第五,娱乐性。大众文化文本无论其结局是悲是喜,总是追求广义上的愉悦效果,使公众的消费、休闲或娱乐渴望获得轻松的满足。 第六,日常性。与欣赏高雅文化带有更多的个体精神性不同,公众对于街头广告、电视剧、流行音乐、时装、畅销书等大众文化的接受,是在日常生活的世俗环境中进行的。 四、大众文化中的多元互渗景观 在大众文化文本中,常常可见出主导文化、高雅文化和民间文化的因子,从而出现大众文化的多元互渗景观。大众文化的多元互渗有着丰富复杂的表现,简要的说有以下三种形态。 第一,大众文化的主导。大众文化要真正在当前我国社会中产生合法性作用,就需要遵循或不违反主导文化的规范。 第二,大众文化的高雅化。大众文化常常把以往的高雅文化经典的某些因子巧妙的渗透进自身躯体内,以便获得来自高雅文化的经典权威。 第三,大众文化的民间性。大众文化有时竭力借用民间文化因子,投合普通民众的通俗趣味。 第二章电影 一、电影是身边么 电影是一种以活动照相术结合幻灯放映发展起来的综合艺术,主要流程是用电影摄影机以每秒摄取若干格画幅运动的速度,将运动过程拍摄在条状胶片上,成为许多格的动作逐渐变化的画面;然后经过一定的工艺过程,制成可以反映的影片;当影片通过放映机以同样的运转速度被灯光连续地投影于银幕时,由于人类视觉具有暂留印象的特性,观众便从银幕上看到像是实在活动的、放大了的活动影像。

东盟风情

举世关注的第十次东盟与中日韩领导人会议、第十次中国与东盟领导人会议将于本月中旬举行,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将于本月13日至16日出席在菲律宾举行的系列会议。即将举行的东盟会议唤起了“老广”对该地区旅游业的关注。 东盟——包括中南半岛上的柬埔寨、缅甸、老挝、泰国、越南、马来西亚6国及太平洋上的新加坡、文莱、菲律宾、印尼4国的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地缘特殊,是中、日、韩连结欧洲及中东的必经水道。天然的地理位置与独特的人文景观使得东盟的这些国家成为了世界上旅游业最发达的地方之一,同时也是国人出境游的热门地区。泰国作为对我国公民第一个正式开放的旅游目的地国家,和紧随其后开放的新加坡、马来西亚构成了上世纪“老广”出游的主旋律,至今东南亚市场仍然占广东几大旅行社出国游的半壁江山。本期我们深入走进东盟,跟随世界的目光关注这一地区。 千岛之国——菲律宾 菲律宾最出名的景点是长滩岛,拥有长达5公里的白色沙滩。当游客乘船靠岸时,会发现一个奇特现象:岛上竟然没有码头!那是当地人为了保存小岛的原始风貌没有兴建码头。所以,游客只能在离岸还有三四十米的浅水中脱了鞋子,卷起裤脚,背起行李,学当地船夫那样向岸上慢慢走去。这样的登陆方式,别具一格。 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发至今,长滩岛一直是东南亚地区最具吸引力的度假胜地。傍晚,夕阳西下,海上风帆樯影,色彩斑驳,岸上海风轻拂,椰影婆娑,宛然一幅赏心悦目的热带风情画卷。 到了菲律宾,也一定要体会宿雾的水世界之旅。宿雾气候宜人,水清沙幼,一流的酒店、餐饮、娱乐、购物等设施一应俱全。对于潜水爱好者来说,这里有完善的潜水设备、专业的潜水课程、惊险刺激的水世界之旅。麦克坦岛、莫阿尔博阿都是不容错过的梦幻乐园。 在菲律宾,接受礼物是有讲究的。当你邀请菲律宾客人到家做客时,客人送的礼物是不能当众打开的,否则被视为不礼貌。尤其是那些送礼不多的客人会认为你是当众羞辱他。同样你也不能接受一件当众打开的礼物。 地理位置:菲律宾位于亚洲东南部,面积29万平方公里。北隔巴士海峡与中国台湾省遥遥相对,南和西南隔苏拉威西海、巴拉巴克海峡与印尼、马来西亚相望,西濒南中国海,东临太平洋。 地理人文:菲律宾共有大小岛屿7107个,其中吕宋岛、棉兰老岛、萨马岛等11个主要岛屿占全国总面积96%。菲律宾群岛多山地,多活火山,地震频繁。吕宋岛上的马荣火山为最大的活火山,山体呈圆锥形,有“世界最完美的火山锥”之称。棉兰老岛以东的菲律宾海沟,最深处达万米以上,是世界上海洋最深的地区之一。 对中国公民开放时间:1992年全面开展,成为继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之后,第四个对中国公民开放的旅游目的地国家。 和平之乡——文莱 文莱拥有规模宏大的皇宫——努鲁·伊曼皇宫。现文莱苏丹居住的努鲁·伊曼皇宫是世界上最大的皇宫之一,有1700多个房间,仅宴会厅就能容纳4000位客人。皇宫内设有游泳池、网球场、马球场、直升飞机场和占地300英亩的御花园。用大理石铺就的停车库里可同时停放800辆汽车,装有空调的马厩里可容纳400匹良种骏马。据说努鲁·伊曼皇宫里的陈设和家具大都镀有金铂,就连地毯上也穿织着金丝线,奢华异常。 文莱还拥有东南亚最美的清真寺——哈桑尼·波尔基亚。游客在首都斯里巴加湾市一抬头就能见到它的金色圆顶,被称为东南亚最美丽的清真寺——哈桑尼·波尔基亚清真寺的29个金碧辉煌的圆顶是为了纪念历史上29个苏丹统治的朝代,4个尖塔装饰着蓝色和白色的马赛克,巨大的礼拜堂可以同时容纳3500人礼拜。

_新乡贤_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_困境及对策研究_王文峰

“新乡贤”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困境 及对策研究 王文峰 (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300350) 【摘要】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离不开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中国共产党愈来愈重视乡贤文化在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作用,作为乡贤文化的承载者、推动者,“新乡贤”在乡村治理中发挥着特殊的作用,培育和发挥“新乡贤”的作用有诸多不利因素;因此,发挥“新乡贤”的作用要创新思路、健全体制、多措并举。【关键词】新乡贤;乡村治理【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0166(2016)08-0087-05 doi:10.3969/j.issn.1003-0166.2016.08.019 收稿日期:2016-05-27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社会认同视角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建设研究”(项 目编号:12&ZD006) 作者简介:王文峰 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临沂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讲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化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需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家现代化的实现离不开农村、农业现代化。当前,“三农”问题依然是制约我国现代化进程的瓶颈,也是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稳定的重要因素。邓小平曾强调指出:“中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住在农村,中国稳定不稳定首先要看这百分之八十稳定不稳定。 城市搞得再 漂亮,没有农村这一稳定的基础是不行的。”[1]习近平也强调指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2015年 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央“一号文件”中指 出,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离不开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这就需要“创新乡贤文化,弘扬善行义举,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吸引和凝聚各方人士支持家乡建设,传承乡村文明”[3]。2016年4月25日,习近平在安徽调研时,在小岗村主持召开的农村改革座谈会上指出,“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但是,“农业还是现代化建设的短腿,农村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4],这些论述强调了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也指明了乡贤文化在乡村文明中的独特作用;因此,解决“三农”问题、提升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创新思路、多措并举,而乡贤文化、“新乡贤”在其中就发挥着越来越重要作用。 1乡村治理需要“新乡贤” 1.1乡贤与“新乡贤” “乡贤”,一般说来是指品德、才学为乡人推崇敬重的人,是我国古代统治者对乡村社会中有品行、有作为的官员,或者有崇高威望、为社会做出重大贡献的社会贤达、士绅去世后予以表彰的荣誉称号,体现了对其人生价值的褒奖和肯定。明清时,各个州县均建有乡贤祠,供奉历代乡贤人物,有一整套官方祭奠仪式。凡有品学为地方所推重者,死后由大吏题请祀于其乡,入乡贤祠,春秋致祭(清·梁章钜《称谓录· 故绅》)。在以农耕为主的古代中国,乡村的稳定至关重要,它是国家安定的基础。古代政权最低一级是县级政权,县衙掌管全县赋税征收、决断刑狱、劝农稼

“文化认同”

02 真题研究:全国卷命题语言分析——“文化认同” 一、“文化认同”的概念分析 关于“文化认同”,它所回答的是“我们是谁?”亨廷顿曾指出,不同民族的人们常以对他们来说最有意义的事物来回答“我们是谁”,即用“祖先、宗教、语言、历史、价值、习俗和体制来界定自己”,并以某种象征物作为标志来表示自己的文化认同,如旗帜、十字架、新月形、甚至头盖等等。亨廷顿认为“文化认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最有意义的东西”。总之,“文化 认同”是人们在一个民族共同体中长期共同生活所形成的对本民族最有意义的事物的肯定性体认,其核心是对一个民族的基本价值的认同;是凝聚这个民族共同体的精神纽带,是这个民族共同体生命延续的精神基础。因而,文化认同是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重要基础,而且是最深层的基础。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作为民族的认同和国家的认同的重要基础的文化认同、价值认同不仅没有失去意义,而且成为综合国力竞争中最重要的“软实力”。 (一)关于民族关系与民族融合。 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关系始终处于重要地位。 史金波《中国历史上民族关系当议》指出,要从中华民族发展趋势、从历史上统一和“分裂”以及从历史上的民族政策等方面来认识中国的民族关系,中国各民族之间交流越来越频繁,关系亦越来越密切。 苗普生《文化融合是民族融合的必由之路》强调文化融合的重要性,针对研究民族融合的某些误区,提出从我国历史特别是新疆历史上的民族融合过程来看,文化融合才是民族融合的主要形式和必由之路。 (二)关于民族地区国家认同。 陈季君《论土司地区的国家认同》认为土司地区国家认同的实质是西南少数民族逐渐融人 中华民族大家庭的进程,推动了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进步与发展。 李治亭《清代满汉民族认同与“互化”的历史考察》指出有清一代,包括蒙古族的“满化”与“汉化”在内的满汉“互化”,是中国文化与民族关系发展的主流。“互化”就是民族相互认同,相互包容,相互学习,相互影响,其结果,满洲及满文化与汉族及汉文化融为一体。满汉融合,实际也是中华各民族不断融合的一个缩影。

中国媒介素养的发展研究综述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a77109825.html, 中国媒介素养的发展研究综述 作者:王小燕 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1年第11期 摘要:媒介素养是个舶来品,从1997年卜卫引进中国开始已发展了十几个年头,中国的媒介素养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也存在一些问题。中国媒介素养的发展更重要的是理性的借鉴西方的成果,然后进行本土化的建构,在发展中慢慢寻找出一条适合中国媒介素养发展的健康的,可持续的道路,并加强实践性研究与系统性研究。 关键词:媒介素养;媒介素养教育;演变;发展历程 中图分类号:G2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32-0255-01 一、媒介素养的含义及其演变 素养一词有平素所供养的意思,是形容一个人的道德的词汇。往往与其他词汇相连组成军事素养,公民素养,文化素养等,“媒介素养”一词是个地地道道的舶来品,英文为“Media Literacy”,literacy愿意是“读与写的能力”,汉语中的素养也有“由训练和实践而获得的技巧或能力”的意思,因此,翻译过来就是“媒介素养”。英国是媒介素养的发源地,1933年,英国利维斯和汤普森所著《文化与环境:培养批评意识》一书的出版,成为英国媒介素养教育的开端,他们以保存传统文化价值观念,训练青年人抗拒大众传媒中提供的“最低水平的满足”这种观点在30年代至60年代得到社会的广泛赞同。媒介素养的含义各种各样,1992年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下定义为:“媒介素养,指人们面对媒介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价能力、创造和制作能力以及思辨的反映能力” 而媒介素养一词首次在中国出现则是在1997年卜卫发表的《论媒介教育的意义、内容和方法》一文中,“早期的屏幕教育、媒介素养、图像素养、电视素养,以及后来的视觉传播、视觉意识与批判性观看技能等均与媒介教育的概念密切相关,或者说是媒介教育的内容。” 从素养演变为媒介素养的核心就是对媒介的认知和使用。素养的培养就是为了使传播者和受众之间建立起一个共同的世界,也可称之为经验世界。而媒介素养则需要在新技术及精神方面加强在经验世界中两者的交流。现代社会信息繁杂,人们在面对信息时除了会选择,更重要的是学会交流,也就是传播,也就是说“从素养到媒介素养的建构目标就是为了独立主体的交流”。杜威在《艺术即经验》中也强调交流的重要性,他告诉我们技术和产业征服交流的尺度后,面对面的交流社区随之消亡;直接的社区经验的纽带松散之后,真空随之出现。因此,对于真空的出现,需要我们自己去填充,用信息填充,达到交流的目的。在此,媒介素养演变成最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交流,也就是传播。

广西与东盟国家文化产业合作研究

[收稿日期]2011-01-05 [基金项目]2009年广西教育厅立项项目(200911LX02) [作者简介]陈兵(1969-),女,四川达川人,广西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文献编码]doi :10.3969/j.issn.1004-6917.2011.04.007 广西与东盟国家文化产业合作研究 陈兵 (广西大学外国语学院,广西 南宁530004) [摘要]文化产业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战略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之一,区域一体化背景下加强广西与东盟各国的文化产业合作是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广西应积极采取措施,即成立文化产业信息追踪的专门机构和文化产业理论研究中心,加强人才培养和储备,促进东盟语言政策的演进,在东盟国家开设孔子学院,筹建广西与东盟各国民族文化活态博物馆等,进一步加强广西与东盟国家文化产业合作。 [关键词]广西东盟国家 文化产业[中图分类号] G125(6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4-6917(2011)04-0027-04 2010年初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广西已 成为国家“南下战略”的前沿地带,文化产业的发展作为国家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有效途径日益受到重视。充分发挥广西的“桥头堡”作用,加强广西与东盟国家文化产业合作是当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引擎和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广西和东盟多数国家一样,语言和文化资源丰富而文化产业开发能力较落后,目前广西与东盟国家的文化产业合作处于初级阶段。广西与东盟各国应取长补短、加强文化产业合作,以抵御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强势文化的入侵和对传统本土多元文化的破坏,在保护本土语言和文化多样性与创新性吸收世界先进文化的动态发展中寻求平衡。 广西与东盟毗邻国家20多个民族语言与文化同源。作为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起到传承各民族文化的作用。语言资源作为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国家参与世界文化产业竞争的“集体文化资本”,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关涉到一个国家的生存和发展,作为经济资源的性质会体现得越来越明显。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是我国语言资源和文化资源开发中已经进行的一项卓有成效的工作,对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产生了积极而深远 的影响。 一、研究意义和价值 文化产业已成为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扩大对外贸易的战略主导产业和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1]。在我国,文化产业在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北部湾经济开发、西部大开发、泛北合作等机遇推动广西与东盟国家文化产业的合作。文教机构应利用智力优势服务广西文化发展,为发展中国—东盟区域经济社会文化特别是广西社会经济文化提供咨政参考。因此,其相关研究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区位意义的。 目前,有关广西与东盟国家文化产业合作的研究多从广西与越南、柬埔寨等东盟国家共同开发的山水实景演出,面向东盟的广西音像出版,以中越边境生活为特色的影视作品,以桂林愚自乐园为代表的艺术博览产业,广西现代节庆文化产业和会展产业,针对东盟国家的文化旅游等角度进行阐述,本文拟从语言资源观和文化资源观的视角补充该领域的研究。 二、已取得的成果 文化产业发展离不开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在合作时机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于2010年1月1日正式全面启动,这意味着一个拥有19亿人口、 2011年第4期广西社会科学 NO.4.2011 (总第190期) GUANGXI SHEHUI KEXUE (Cu m ulatively ,NO.190)

“和谐世界”理念下中国东盟关系新诠释

“和谐世界”理念下中国东盟关系新诠释 自2005年胡锦涛同志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提出“和谐世界”理念以来,中国一直奉行“和谐外交”政策,中国东盟关系也进入了全方位发展阶段。本文结合“和谐世界”这一时代新理念,诠释中国东盟关系新进展,并提出新外交下双边关系发展新举措,以期更好地把握中国东盟关系的未来。 标签:和谐世界;中国东盟关系;诠释 2005年9月联合国大会上胡锦涛主席提出“和谐世界”理念,至此,“和谐”一词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普遍宣传,也成为新时期中国外交的代名词。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下,中国利用这一机遇期,将自身发展与人类的共同进步密切联系起来,构建和谐世界。 “和谐世界”理念的深刻內涵 “和谐世界”理念自2005年4月胡主席在雅加达亚非峰会上提出,第一次就引起国际社会对中国外交新理念的关注。之后从提出到确认再到正式确立,其深刻的内涵逐渐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 一是以科学的发展观和方法论为其核心价值观。“我们主张,各国人民携手努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1〕正是此核心价值的体现。中国的和谐发展,离不开和平稳定的外部环境。当今世界需要国与国之间加强双边、多边交流与合作,无论是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冲击,还是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都在昭示着“和谐世界”的构建需要以各国“和谐社会”的建设为基础。没有和谐的内部环境,稳定的外部国际局势将得不到有力保障。固现今中国外交应“更加注重从国际国内形势的相互联系中把握发展方向,更加注重从国际国内条件的相互转化中用好发展机遇,更加注重从国际国内资源的优势互补中创造发展条件,更加注重从国际国内因素的综合作用中掌握发展全局。”〔2〕以达到国际秩序的持久和平、共同繁荣。 二是延续“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精神,以“和平发展”为途径。“和平发展”是在实践和谐世界体系中注入包容的精神,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和提倡不同文明间的相互借鉴和平等相待。“和而不同”,尊重各国自主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大国复兴,永不称霸的主张,表明中国外交已经不再以意识形态为限,而是以国家利益、事物的是非曲折性为其主导核心,以共同利益和共有的观念为主,发展与各国间的良性互动。这些主张在处理朝鲜核问题、伊朗、古巴、缅甸等涉及美国“问题国家”关系上,得到充分体现。这也正是“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以自己的发展来促进世界和平”的长期外交方针的诠释。 三是从各国实际情况出发,以“和谐世界”为外交实践的行动导向。在传统和平外交基础上,发展“和谐外交”,延伸到不同的地区和领域,则折射为创造和谐的周边关系;加强与大国间的政治互信与合作,特别是美日,中美合作将“既是利益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