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尿流动力学

尿流动力学

尿流动力学

定义:

利用流体力学和电生理学研究尿路运输、储存和排泄功能是一门新兴学科。它的形成

与现代电子技术和测量技术有关。尿动力学检查可为排尿困难患者的诊断、治疗和疗效评

价提供客观依据。常用的尿动力学技术主要包括:① 尿流率测量;② 各种压力测量;③ 肌电图;④ 动态放射学观察等。尿动力学分为两部分:尿动力学和尿动力学。前者主要

研究尿液在肾盏、肾盂和输尿管中的转运过程;后者主要研究膀胱和尿道储存和排泄尿液

的过程。目前,用于下尿路尿动力学研究的检查技术相对成熟。我们的临床尿动力学检查

是对下尿路的检查。适应症1尿失禁

2.夜尿症:它指夜晚需要起床排尿,因此打断了睡眠。在孕妇和老年人身上比较多见。夜尿症可能仅仅是因为睡前饮用了过多液体造成(青少年比较多见),也可能是其他更严

[1]

的疾病的症状比如睡眠呼吸暂停、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慢性肾功能衰竭、尿失禁、膀

胱感染、间质性膀胱炎、糖尿病、充血性心脏衰竭、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盆腔输尿管交界

处梗[2]

梗阻或前列腺癌等。

3.频尿症

4.急尿

5.尿道刺痛

6.尿流异常

7.排尿等待

8.排尿滴淋不净

如果发生尿道感染,应首先控制感染,然后尿动力学检查是适当的禁忌症

1.感染急性期

2.严重膀胱内出血检查前

医生首先要了解病人的病历。同时,患者的尿液样本将被送往实验室检查是否有细菌

感染。然后做体格检查,尤其是腹部或骨盆;对于男性患者,只检查前列腺。如有必要,

前列腺的B型超声检查通常可以找出病因。

之后,医生会要求病人对自己的泌尿过程做纪录,所纪录的事项包括,饮水量、排尿

量和排尿次数。这些纪录基本上都能提供病人膀胱的一些基本资料,比如膀胱的容量(但

不包含残余尿量),尿失禁的次数,夜尿的次数,夜尿总量和一天排尿总量等,除此之外,纪录也能够告诉医生病人是不是因为喝过量的水而导致病态。检查项目

尿动力学检查主要包括四项功能的检查:尿流率、膀胱功能、尿道压力和尿道括约肌。不同的医院和医生有不同的检查项目。尿流率测量

测定单位时间内自尿道外口排出的尿量称作尿流率测定,其单位为ml/s。此项检查可反映下尿路贮尿、排尿功能的一般水平,为下尿路尿流动力学检查的基本项目。常用作排

尿障碍性疾患的筛选,亦可为评价疗效提供客观指标。需要注意的是测试前,受测试者处于欲排尿状态;受测试者估计尿量在250毫升至500毫升之间;排尿后立即测定残余尿。膀胱压力容积的测定

这种检查主要通过测量膀胱压力和容量之间的关系来反映膀胱的功能。它可以将膀胱充盈(储尿功能)和收缩(排尿功能)的过程记录到膀胱压力-容积曲线(CMG)中。从曲线中我们可以知道:膀胱的容量和顺应性;膀胱稳定性;膀胱的感觉和运动神经支配。该检查主要用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诊断和分类。

排尿时压力/尿流率的测定

它是下尿路尿动力学检查的一项基本联合检查技术,能准确判断逼尿肌收缩能力和下尿路梗阻,以弥补上述两项检查单独使用时的不足。该检查需要同时测量膀胱内压、腹内压(即直肠压)、逼尿肌收缩压(膀胱内压减去腹内压)和尿流率。检查时,应将测压导管插入膀胱(经尿道或耻骨上穿刺)和直肠,并与各自的压力传感器连接。当测量受试者的尿流率时,记录仪可以同时记录四条相应的线

的曲线。其中,逼尿肌压力曲线由仪器内电子线路运算后绘出。

尿道压力分布的测量

是沿尿道全长连续测定记录其腔内压力。本检查主要用以了解尿道功能。尿道压力分布的测定有两种类型,即非排尿状态时的静态测定及排尿时的动态测定。前者主要反映处于闭合状态下尿道控制排尿之能力,后者则反映排尿时尿道压力发生相应变化的能力。括约肌肌电图

了解尿道外括约肌的功能。由于肛门外括约肌和尿道外括约肌受阴部神经支配,因此肛门外括约肌的肌电图通常用于反映尿道外括约肌的活动。

进修学习尿动力学汇报

进修学习尿动力学汇报 目的总结我校在尿流动力学检查临床带教中的体会,提高临床技能操作的带教质量。方法在带教中提高学生对尿流动力学检查的认识,培养学生对尿流动力学检查的兴趣;利用多媒体教学,将抽象的尿流动力学检查理论形象化生动化;培养学生独立动手能力及分析尿流动力学检查图的能力;不断提高带教老师的带教水平。结果提高了学生对尿流动力学检查的重视,启发了学生学习尿流动力学检查的兴趣,掌握了尿流动力学检查操作,培养了学生独立动手能力及独立分析尿流动力学检查图的能力。结论不断探索教学方法,是做好尿流动力学检查带教工作的保证。 尿流动力学是泌尿外科学一门新兴学科。由于其理论知识抽象,操作复杂,同时在医学教育课程中未开设此门课,对于处在实习阶段的本科医学生,其对尿流动力学检查的知识了解不够,学生的实习短及对此的重视也不够,而且很多大型综合医院亦未开展尿流动力学检查,所以,临床的带教尤其困难。本研究针对尿流动力学检查的情况,探讨了临床带教的体会,现将笔者的临床教体会总结如下。 1.提高学生对尿流动力学检查的认识,培养学生对尿流动力学检查的兴趣 尿流动力学检查由国外学者于1872年开始研究,我国与20世纪50

年代开始有所涉及,90年代得到了迅速发展,2007年尿流动力学检查操作规范在全国推广,泌尿外科医生对其作用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1]。要成功完成尿流动力学检查的操作,首先要熟悉尿道解剖结构。所以在学生入科教育中以多媒体教学的方式,讲解了尿道的解剖结构及尿流动力学检查操作图、在临床上应用的例子,启发学习的兴趣。带教时,先让学生复习局部解剖学课程中有关于泌尿系统的解剖结构,再讲解尿流动力学检查的具体操作过程。告知学生有关该操作的基础理论知识、操作步骤与操作手法以及注意事项,然后再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在带教工程中,对于接受能力差、动手操作能力差的学生耐心地多示教几遍。对于有胆怯心理的学生,要启发其兴趣。在讲解过程中可以穿插一些有趣的临床案例。学生只有在感兴趣的前提下,才会有求知欲,有丰富的想象力,从而表现出学习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2.利用多媒体教学,将抽象的尿流动力学检查理论形象化生动化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尿流动力学检查的原理及步骤,克服学习尿流动力学检查的心理障碍,在带教时,我采用了多媒体教学。我首先设计了尿流动力学检查教学的多媒体课件,利用网络下载或者自制的三维动画,来讲解复杂的操作过程,把原来抽象、枯燥的学习内容通过图形、动画等表现形式而变得直观,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尿流动力学检查图是如何形成的,而不再是机械地背诵正常情况下的各项指标值及各种异常情况下的变化值,

2022年尿流动力学检查仪配置要求

优选文档 尿动力分析系统技术规格及要求 一、硬件系统: 1、具有液晶显示屏幕,具备触摸屏操作。 2、尿动力组件:具备压力传感器、尿流率传感器等其他传感器。 3、主机具有多个测压通道接口,压力测定范围-40~350cmH20。 4、尿流量测定范围0~1500ml,精度±2%。 5、尿流率测定范围0~50ml/min,精度±4%。 6、灌注泵:速度范围5~104ml/min,具备可以实时调节。 7、具备自定义灌注量,超过设定量后,自动停止,流量精度±8%。 8、具备一键式启动和停止泵按钮。 9、尿道测压牵引器:牵引速度0.5~3mm/s,自定义,到达顶端自动停止,可用长度≥340mm;回位速度≥20mm/s;精度±3%。 10、具备独立式移动动态测压单元,配置蓄电池,具备液晶显示屏,具备多个测压通道、多个肌电图通道,具备开始、休眠、重启等按钮。 11、肌电图:具备多个通道数,测量显示范围10~1000uv,每秒5000HZ的采样率, 二、软件系统: 1、具备WINDOWS 10操作系统,中文尿动力分析软件系统。 2、具备同步检测膀胱压、腹腔压、逼尿肌压、尿道压、尿道闭合压、肌电图、尿流量等。 3、具备可打印中文汇报;参数可自定义,自动启动、自动储存、自动备份。 4、具备一键式全部通道置零操作,同时各个通道可以分项置零。 5、具备辅助系统、同步语音系统、模拟膀胱排尿分析系统、片段误差分析系统等其他系统。 6、具备实时调节功能,自动分析功能,压力性尿失禁等级分析。 三、配置清单:主机、蓝牙适配器、电源适配器、灌注泵、USB线缆、压力和肌电记录仪、笔记本电脑、坐便椅等其他配置。 .

小儿尿动力学检查的特殊问题

小儿尿动力学检查的特殊问题 文建国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尿流动力学中心 小儿排尿功能障碍多见。为了确定逼尿肌和尿道括约肌的功能及其协调关系,尿动力学检查是必不可少的检查手段。尿流动力学检查能将排尿异常的症状用图和数字表现出来并为排尿障碍提供病理生理的解释,为临床制定正确治疗方案和客观评估治疗疾病转归提供客观依据。1998年国际儿童排尿节制学会(International Children’s Continence Society,ICCS)制定了第一个儿童下尿路功能障碍的定义和标准。小儿尿动力学检查有了重要的依据和参考。 与成人相比,小儿尿动力学检查要困难的多。但了解小儿尿动力学检查的特殊性和采取相应措施后,小儿尿动力学检查并不像想象的那么困难,一般都能得到满意的检查结果。下面就小儿尿动力学检查的几个特殊问题提出来和大家共同讨论学习。 1.小儿排尿功能障碍的特殊性。主要类型有神经性、非神经性排尿功能障碍和遗尿。临床常表现为尿频、尿急、排尿不全(fractional voiding)、懒惰性膀胱综合征(1azybladder syndrome),泌尿系感染和尿失禁等。多数排尿功能障碍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不清。 2.小儿尿动力学检查的特殊性。 1)膀胱压力容积测定(Cystometry,CMG):不同年龄采用不同的体位,新生儿多为仰卧位,较大儿童多为坐位。充盈膀胱的方式:小儿膀胱测压一般用慢速膀胱测压,充盈速度分别为<10ml/min。婴幼儿根据体重进行计算,如新生儿膀胱充盈速度为0.25 m1/kg wt。膀胱顺应性可随膀胱充盈速度的变化而发生显著变化。婴幼儿容易发生焦虑和痛苦引起的腹部紧张能刺激而产生膀胱收缩的假象。逼尿肌压力若为负压应认为是直肠收缩活动引起的‘假象’。膀胱感觉:正常排尿愿望在小婴儿可能表现不安静,如脚趾“伸屈活动”;在较大儿童第一次膀胱测压时排尿可能发生在较小膀胱容量时,因害怕不舒服,这就是为何儿童尿流动力学应至少进行两次膀胱测压。 2)尿流率测定:尿流率测定是无损伤性的尿流动力学检查方法,对鉴别下尿路梗阻性疾病、了解逼尿肌、括约肌的总体水平有很大价值。尿流曲线作为尿流率测定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比较敏感地反映不同类型的排尿特征。该检查非常受小儿欢迎,但在婴幼儿尿量少或不能自主排尿限制了其应用。在儿童的尿动力学检查中,有研究显示staccato尿流曲线在下尿路正常的婴幼儿中的发生率为20%~70%,随着年龄增长逐渐下降。作者总结了8413岁儿童169名(男81名,女88名),staccato尿流曲线的总体发生率为31.9%,其中男性29.6%,女性34.1%,无性别差异。男性儿童中,staccato尿流曲线的发生率随年龄增长有下降趋势,年龄差距大时发生率与年龄相关性更紧密。女性儿童中staccato尿流曲线发生率与年龄相关性不明显,提示女性staccato尿流曲线发生率在8413岁儿童中常见。staccato尿流曲线的发生率跟尿量相关性显著,随着尿量增加发生率明显升高。这可能与尿量较多时儿童不能长时间维持尿道外括约肌稳定和逼尿肌括约肌的协同有关:也提示儿童下尿路神经肌肉排尿调控尚未发育完善。staccato尿流曲线儿童的尿流率参数与光滑尿流曲线组(非staccato尿流曲线儿童)相比,最大尿流率、平均尿流率和残余尿发生率没有显著差别,但尿量明显大于光滑曲线组,排尿时间较光滑曲线组长,达最大尿流时间短。尿流率参数男女之间无差异。

尿动力学检查指南

尿动力学检查指南 引言: 尿动力学检查是一种用于评估患者尿液排泄过程的测试方法,通过测量尿液流动和膀胱压力等参数,帮助医生判断尿液排泄功能是否正常,并对尿液排泄障碍进行诊断和治疗。本文将详细介绍尿动力学检查的目的、适应症、检查方法和结果解读,以帮助医生更好地进行尿动力学检查。 一、尿动力学检查的目的: 1.评估尿液排泄功能:测量尿液流量、尿液流速和尿液排尿时间等参数,判断尿液的排泄过程是否正常。可帮助诊断尿液排泄障碍,如尿频、尿急、尿失禁等症状。 2.评估膀胱功能:测量膀胱压力、膀胱容量等参数,判断膀胱的排尿功能是否正常。可帮助诊断膀胱排尿障碍,如膀胱梗阻、膀胱过活动等症状。 3.评估尿液排尿机制:通过测量尿液流速和膀胱压力等参数,判断尿液排尿机制是否正常。可帮助诊断尿液排尿障碍,如尿道梗阻、尿道狭窄等症状。 二、尿动力学检查的适应症: 1.尿频、尿急和尿失禁等尿液排泄障碍的患者。 2.膀胱梗阻、膀胱过活动和尿道狭窄等膀胱排尿障碍的患者。 3.尿液残留的患者。 4.其他泌尿系统疾病的患者,如前列腺增生、膀胱炎等疾病。

三、尿动力学检查的方法: 1.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了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病史询问包括 尿液排泄频率、排尿时间、排尿困难、尿失禁等症状。体格检查包括膀胱 触诊、肛门指检等。 2.尿流率测定:患者自然排尿,通过测量尿液流量、尿液流速等参数,评估尿液排泄功能。 3.膀胱压力测定:将导管插入膀胱,测量膀胱内压力。可以采用导尿管、导尿器或电极等测量方法。 4.尿道压力测定:将导管插入尿道,测量尿道内压力。可帮助评估尿 液排尿机制。 5.膀胱容量测定:通过注入液体或气体,测量膀胱容量。可以评估膀 胱容量和膀胱排尿功能。 6.尿液残留测定:通过经尿道或经直肠插入导管,测量尿液残留量。 可以评估尿液排尿能力和尿液残留情况。 四、尿动力学检查结果的解读: 根据尿动力学检查的各项参数,可判断患者的尿液排泄功能和膀胱排 尿功能是否正常。常见的尿动力学检查结果包括: 1.尿液流量和尿液流速:正常情况下,尿流量和尿流速应该逐渐增加,达到峰值后逐渐减小。若尿流量和尿流速异常,可能提示尿液排泄功能障碍。

尿流动力学

尿流动力学 定义: 利用流体力学和电生理学研究尿路运输、储存和排泄功能是一门新兴学科。它的形成 与现代电子技术和测量技术有关。尿动力学检查可为排尿困难患者的诊断、治疗和疗效评 价提供客观依据。常用的尿动力学技术主要包括:① 尿流率测量;② 各种压力测量;③ 肌电图;④ 动态放射学观察等。尿动力学分为两部分:尿动力学和尿动力学。前者主要 研究尿液在肾盏、肾盂和输尿管中的转运过程;后者主要研究膀胱和尿道储存和排泄尿液 的过程。目前,用于下尿路尿动力学研究的检查技术相对成熟。我们的临床尿动力学检查 是对下尿路的检查。适应症1尿失禁 2.夜尿症:它指夜晚需要起床排尿,因此打断了睡眠。在孕妇和老年人身上比较多见。夜尿症可能仅仅是因为睡前饮用了过多液体造成(青少年比较多见),也可能是其他更严 重 [1] 的疾病的症状比如睡眠呼吸暂停、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慢性肾功能衰竭、尿失禁、膀 胱感染、间质性膀胱炎、糖尿病、充血性心脏衰竭、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盆腔输尿管交界 处梗[2] 梗阻或前列腺癌等。 3.频尿症 4.急尿 5.尿道刺痛 6.尿流异常 7.排尿等待 8.排尿滴淋不净 如果发生尿道感染,应首先控制感染,然后尿动力学检查是适当的禁忌症 1.感染急性期 2.严重膀胱内出血检查前 医生首先要了解病人的病历。同时,患者的尿液样本将被送往实验室检查是否有细菌 感染。然后做体格检查,尤其是腹部或骨盆;对于男性患者,只检查前列腺。如有必要, 前列腺的B型超声检查通常可以找出病因。 之后,医生会要求病人对自己的泌尿过程做纪录,所纪录的事项包括,饮水量、排尿 量和排尿次数。这些纪录基本上都能提供病人膀胱的一些基本资料,比如膀胱的容量(但 不包含残余尿量),尿失禁的次数,夜尿的次数,夜尿总量和一天排尿总量等,除此之外,纪录也能够告诉医生病人是不是因为喝过量的水而导致病态。检查项目 尿动力学检查主要包括四项功能的检查:尿流率、膀胱功能、尿道压力和尿道括约肌。不同的医院和医生有不同的检查项目。尿流率测量 测定单位时间内自尿道外口排出的尿量称作尿流率测定,其单位为ml/s。此项检查可反映下尿路贮尿、排尿功能的一般水平,为下尿路尿流动力学检查的基本项目。常用作排

尿流动力学指标

尿流动力学指标 尿流动力学指标是评估尿路梗阻和尿失禁的一个重要方法。尿流动力学指标包括最大尿流率(Qmax)、平均尿流率(Qavg)、尿流时间(TQ)、尿流量(V)、射程距离(D)以及流量-压力曲线等。 1. 最大尿流率(Qmax)是指在排空膀胱时尿流的最大速度,它是评估尿流状态的重要指标。Qmax受到那些影响因素?Qmax的大小与尿流情况之前有没有排干顺畅,是否有病理改变等因素有关。Qmax的正常值是每秒10-20毫升,当Qmax<10毫升/秒时则表明可能存在尿路梗阻。 2. 平均尿流率(Qavg)是指尿潴留期间出现的所有尿流速度的平均值。Qavg反映尿流的整体情况,与尿流动力学状态直接相关,是评价膀胱排空的一项指标。 3. 尿流时间(TQ)是指自开始排尿到排尿结束的时间,通常在不超过40至60秒之内。TQ 受尿的容量、病变的部位、膀胱肌力度的影响,TQ过长或过短均可表明尿路异常。若TQ过长,可能存在膀胱肌力低下、前列腺肥大以及尿道痉挛等因素;而TQ过短则可能表明尿道远端狭窄、膀胱颈部狭窄等。 4. 尿流量(V)是指尿液在一定时间内的总量,通常在250毫升至500毫升之间。V 反映尿流的快慢和排泄的多少,是评价尿路疾病和膀胱排空的另一项指标。 5. 射程距离(D)是指排尿时尿液喷射到接收器杯中的距离,反映排尿时的距离和喷射力度。 6. 流量-压力曲线是指在不同的膀胱压力下,尿流速度变化的曲线,它可以用来判断膀胱排空过程中的阻力情况。在正常情况下,曲线应该是一个平缓的上升曲线;而在尿路梗阻情况下,则会出现曲线上升缓慢、流量减少、射程距离较短等情况。 综上所述,尿流动力学指标是评估尿路梗阻和尿失禁的重要方法和技术,它可以显示尿流的状态和属性,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下尿路功能障碍的最新检查方法

下尿路功能障碍的最新检查方法——尿流动力学检查简介 去年我们医院泌尿外科引进了目前世界最新一代的加拿大莱博瑞尿流动力学检查仪,现在尿流动力学检查越来越成为诊治有下尿路功能障碍(包括糖尿病继发神经性病变及脊髓损伤等)患者最常用的检查手段。 下尿路功能障碍包括储尿期症状和排尿期症状,其中储尿期症状为:尿频、尿急、夜尿、急性尿失禁、压力性尿失禁、遗尿和膀胱痛;而排尿期症 状为:排尿踌躇、用力排尿、低尿流、尿线中断、排尿困难、尿不尽感和尿 后滴沥等等,这些症状难以反映真实病情,常常使医生的判断有不同程度的 错误,而尿动力学检查可直接对膀胱的储尿期和排尿期症状进行量化诊断, 同时选择适宜的治疗方法。 尿动力学检查的其它临床意义包括: (1)对多种异常合并的病例,确定哪一种治疗优先。 (2)估计治疗后可能出现的问题。 (3)排除干扰治疗的异常。 (4)提供影响治疗时间的依据。 (5)确定目前状态,发现异常,拟定随访目标。 (6)评价下尿路功能障碍的自然过程。 (7)评价影响下尿路功能治疗方法的结果。 假如你满足于对患者施行经验性治疗,那么尿动力检查对你毫无意义。 但是如果你想准确辨别患者之间的差别,了解不同患者接受相同的治疗后为 何有时疗效很好,而有时疗效极差呢?为什么有些患者适合于药物治疗或手

术治疗,而有些患者却适合于行为治疗?此时,尿动力学检查会告诉你答案。 根据我们的经验,不常规进行尿动力检查对患者和医生均有害。对患者而言,如果没有尿动力检查结果,仅凭经验可能得不到最精确的治疗,部分患者不得不接受失败的结局。对于医生而言,则失去一次对患者进行明确鉴别诊断的时机,若一直按照老传统“先进行简单的无创治疗,再进行有创的外科治疗”的规则办事,则永远无法真正从诊治过程中获益。 尿动力学检查室位于我院门诊二楼南侧。目前尿动力学经过六个多月四十多例患者的应用,已比较成熟,对临床各科室及多种疾病尤其是常见的前列腺增生、神经源性膀胱(包括糖尿病及腰骶椎损伤、脊柱裂等原因所致)的诊疗具有很明显的指导意义。

2023尿动力学发展史

2023尿动力学发展史 尿动力学一词其原意是指液体在尿道上的流动所涉及的物理现象。但是,在临床医学上,这一词指的是用来诊断尿道和膀胱状态的一组检查方法,基本上包括了测量排尿时尿道压力、最大尿流率、平均尿流率并且观察尿流率图曲线。 一、尿流率 1897年Rehfisch使用记录尿流开始与结束时间的间隔来计算尿流率。1922年,schmrartz及Brenner首次通过测定尿流射程来计算尿流喷射的速率,进而间接测定尿道驱逐尿液的压力。他们发现正常人这种压力估计为14~39cmH2O,而尿道疾患的病人则为8~73cmH2O。1925年,Gronwall首次记录了非瞬时的尿流率,并表明女性尿流率要大于男性。然而,上述研究者中没有一个能够做到精确地测定与计算尿流率。 排尿期的尿动力研究是从研究尿流率开始的。最初的方法是用秒表计算排尿时间,并收集一次排尿量,计算平均尿流率。1932年Ballenger 及其合作者曾描述过使用排尿射程来作为测量尿流率的一个客观指标,但是这种测试只能在男性中进行,并且很不准确。1948年一名日本学者发表一篇文献,在文献中描述了使用“裂隙流体钟装置”来测定尿流率。受此启发美国Jefferson医学院的Willard M. Drake设计并制造了一种新装置,

这种装置可以通过转筒记纹器测量并记录排尿过程中尿液重量随时间延长不断增加的曲线,他将转筒记纹器土所记录的曲线称为“尿流图”。Drake 使用这套装置时,将一个收集患者排出尿液的容器悬挂在一个记过校准的弹簧上,因此,可以在一只记纹鼓上记录到作为时间函数变化的尿液重量的变化。其将总尿量除以排尿时间得到平均尿流率,而通过计算排出尿液的重量一时间曲线的最大斜率可以求得最大尿流率。目前很多尿流计都使用相同的原理。Drake将一个漏斗置于中空的坐椅下面,首次使得尿流率测定可以在女性中完成。Drake自己描述这种装置“在设计上粗糙而简单,但是测定相当精确”。除此之外,Drake还发现了尿流率与尿量间的关系。 Drake被公认为是发明尿流计的先驱。他的文章《尿流速计:研究下尿道的助手》(The Uroflometer: an aid to the study of the lower urinarytract)于1948年美国的《泌尿科期刊》上发表。1953年,他拿到了这个器材的专利权,名称是Uroflometer,中文翻译为尿流速计,同年,他成为第一个使用urodynamics一词的人。David M. Davis医生,当时为杰佛逊医学院泌尿科的领导人,因此提倡了这个词的使用。Drake 在当时发表的一篇论文中写到,在1948年以前医生们仅仅是通过观察病人尿流的大小和力量来间接反应尿流率。他报道了155例青年男性的尿流率正常值,同时也报道了尿道挟窄、前列腺增生、神经原性膀恍、膀胱肿瘤等患者的尿流率测定结果以及临床用途。 1956年,Garrelts首次报道使用电子装置记录尿流率,因而降低

尿流动力学在诊断前列腺增生症中的作用

尿流动力学在诊断前列腺增生症中的作用 近年来流体力学为基础的尿动力学(UDS)检查发展非常迅速,主要有两个方向:一是减少检查的侵袭性,二是提高诊断的精度。便携式尿动力仪器和影像尿动力学(VUDS)的出现极大地丰富了UDS 检查的内容。尽管UDS对LUTS 的诊断具有客观和准确的特点,但常规检查,如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直肠指诊和超生检查在BPH中的作用仍然不容忽视。并非所有的BPH患者都有必要进行昂贵并有一定痛苦的压力-流率测定,只有当诊断困难和准备采取手术治疗时才予以考虑。 下尿路症状(LUTS)是以排尿困难和膀胱刺激症状为特点的临床症候群。由于老年男性常常因为这些症状就诊,经过直肠指检和B超检查往往可以发现增大的前列腺,因此在不少临床医师中就存在这样一种倾向,即认为所有这些症状皆归因于前列腺增生(BPH)导致的膀胱出口梗阻(BOO),将这类患者的LUTS称为前列腺增生症。 在50岁以上的男性患者中,并非所有的LUTS是由BOO引起,约有30%的LUTS源于膀胱功能的改变,症状、前列腺体积和BOO之间缺乏固有的联系,而传统诊断方法不能加以鉴别。另一方面,对于BOO引起的LUTS,解除梗阻是治疗的关键,TURP目前是治疗BOO 的标准方法,但对于症状轻微的患者并非首选。“最小侵袭性治疗”和药物治疗日益得到重视,但常规方法不能对其治疗效果给予准确的判断。以流体力学为基础的尿动力学(UDS)检查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在LUTS病因的鉴别诊断、衡量梗阻及逼尿肌损害的程度、评价治疗效果等方面发挥了良好的作用。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对这一技术的临床应用加以介绍。 一、尿流率测定: 尿流率测定是开展最早的尿动力学检查。由于其方法简单、对患者无侵袭性、不受体位因素的影响、比较接近患者的生理状况而沿用至今。由于尿流的产生是排尿动力和尿道阻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尿流率测定只能从总体上反映下尿路功能。但是对于已确诊的BOO患

尿动力学检查流程

尿动力学检查流程 尿动力学检查是研究排尿状况、分析排尿异常的重要检查,其检查流程如下: 一、简要询问病史及必要查体,明确检查目的及检查项目; 二、检查尿动力学检测仪的工作状况,必要时对尿流率仪; 压力传感器;泵;UPP拉杆进行标定、校准; 连接压力传感器(3个)、连接管(3个)泵管及灌注管三、向患者简要介绍检查情况,减少患者焦虑、恐惧的心理,取得患者的配合; 四、一般先行尿流率检查,客观评价排尿状况; 五、检查前准备工作: 1. 体位 检查体位可选择半卧位、座位或立位。如果需要排尿期的检测,尽可能选择患者所习惯的排尿体位。检查中如变换体位,会引起膀胱压力零点的变化,分析结果时应予以注意。 2.嘱患者去除外裤、内裤,截石位躺在检查床上;准备 GAGGAGAGGAFFFFAFAF

一次性导尿包一个及各种测压管 3. 碘伏常规消毒,2%利多卡因凝胶(1支)表面麻醉 尿道置入膀胱测压导管;测定残余尿量; 4. 直肠测压管外套阴茎套经直肠置入;导管置入直肠 10~15cm,球囊可用适量生理盐水充盈。球囊内无气泡,如直肠已切除,可将测压管置入阴道、回肠或结肠造瘘内。 5、最常用经尿道向膀胱插入双腔或三腔测压管。虽然经 耻骨上膀胱穿刺置管更符合自然排尿状态,但除非有导尿禁忌或无法经尿道置管,因有创伤临床应用很少。有膀胱造瘘者可直接利用造瘘管测压。应选择细于8F以下的膀胱测压管,尽可能减少对排尿的影响。插管时操作要轻柔,充分应用润滑剂,以减少尿道损伤。 6、所有连接管内无气泡。 7、会阴部常规外贴膜电极3枚,两个红色的电极贴在离 肛门3—5厘米处,即在外括约肌处,绿色电极贴在大腿内侧,并与主机相连。 8、 0.9%盐水1000毫升(1袋)经连接管与灌注泵相连; GAGGAGAGGAFFFFAFAF

尿流动力学报告参考5则范文

尿流动力学报告参考5则范文 第一篇:尿流动力学报告参考 1.完全膀胱测压报告: 充盈期: 1.灌注前残余尿量__ml; 2.灌注速度初始__ ml/m,匀速__ ml/m; 3.膀胱感觉:膀胱初感觉__ ml, Pves= cmH2O,初急迫__ ml,Pves= cmH2O,强烈急迫__ ml,Pves=cmH2O,最大膀胱容量__ ml。(或灌注到450ml时未引出__ 感觉); 4.膀胱顺应性__ ml/cmH2O(软件自动计算); 5.灌注过程中可见(未见)逼尿肌不稳定波,灌注停止异常波存在(消失),最大__ cmH2O,灌注__ ml时(通常150ml左右),嘱患者用力咳嗽可见(未见)漏尿,valsava动作可见(未见)漏尿。漏尿点压力__ cmH2O 6.肌电图检查见(未见)异常现象 7.P-Q图结果 排尿期: 1.指令排尿后__秒开始排尿;排出尿量__毫升;最大尿流率(Qmax)__ ml/s;平均尿流率(Qave)__ ml/s;排尿时间:__秒;尿流率曲线特征:正常钟型(平坡状、不规则状) 2.最大尿流率时的逼尿肌压力Pdet at Qmax 为____cmH2O;计算残余尿量__ml 2.尿道压力描记(UPP)报告: 1.患者体位: 2.体外置零后膀胱压Pves__ cmH2O; 3.最大尿道压Pura max__ cmH2O;最大尿道闭合压Pclo max__ cmH2O; 4.功能尿道长度__ cm 结论:

尿动力结果仅供临床参考 第二篇:尿管注意事项相关. 长期留置尿管者,首先需定期更换,更换时间没有具体标准,总的来讲,更换时间间隔越短,并发症越少,两周左右较好,如条件不允许,也可到1个月才更换,但最好不要超过1个月,长时间不更换易生结石。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泌尿外科郑俊鸿 其次是预防感染问题,由于长期留置尿管是异物刺激,菌尿不可避免,但只要注意作好预防措施,大部分不会引起尿路感染表现,措施包括多行尿道口消毒,多饮水,多活动,尿管勤更换,注意无菌操作,一般在更换尿管当天可适量口服抗菌素或中药清热利尿药等。如条件许可,可间断行膀胱冲洗。 最后,还要注意尿管放置的位置,避免长期造成对尿道的压迫,造成尿道粘膜的坏死和疤痕形成。 如今很多手术都会留置导尿管,但留置尿管后会出现很多问题。下面跟大家一起分享手术尿管留置护理的注意事项。 防止泌尿系统逆行感染 资料表明留置导尿管1d的感染发生率很小,留置尿管3-21d,患者菌尿发生率是按照5%递增。目前,一般常规手术后第二天就拔掉尿管,甚至有些患者手术当天就拔掉尿管,因此不必过于担心感染。只要严格遵循晨晚间尿护及无菌操作,在拔掉尿管之前基本可以避免尿路感染。 缓解留置尿管患者的不适感 尿管刺激症 由于尿道遍布神经末梢,痛觉敏感,轻微的刺激即可引起患者的不适。现如今为了减轻插尿管的刺激,许多尿管都是在患者全麻以后留置,从而减轻患者的痛苦。当患者手术结束进入麻醉苏醒室,由于镇静药、肌松药代谢完,患者由于留置尿管,觉得憋得慌。虽然护士会安慰患者,但患者依然会觉得难受。这就是尿管刺激症,是一种由于留置尿管以后,患者主观感觉憋得慌的一种感受。 患者不适的潜在危害

尿动力学检查流程new

尿动力学检查流程new 尿动力学检查流程 尿动力学检查是研究排尿状况、分析排尿异常的重要检查,其检查流程如下: 一、简要询问病史及必要查体,明确检查目的及检查项目。检查前患者排空大便。禁忌症: 急性泌尿系统、生殖系统、下消化道炎症、出血;橡胶过敏体质;意识不清、不能清晰表达意愿和感觉的;小儿尿动力须由经验丰富的操作医生完成。 二、检查尿动力学检测仪的工作状况,必要时对尿流率仪;压力传感器;泵;UPP拉杆进行标定、校准;连接压力传感器(3个)、连接管(3个)泵管及灌注管 三、向患者简要介绍检查情况,减少患者焦虑、恐惧的心理,取得患者的配合; 四、一般先行尿流率检查,客观评价排尿状况; 五、检查前准备工作: 1.体位 检查体位可选择半卧位、座位或立位。如果需要排尿期的检测,尽可能选择患者所习惯的排尿体位。检查中如变换体位,会引起膀胱压力零点的变化,分析结果时应予以注意。 2.嘱患者去除外裤、内裤,截石位躺在检查床上;准备一次性导尿包一个及各种测压管 3.碘伏常规消毒,2%利多卡因凝胶(1支)表面麻醉尿道置入膀胱测压导管;测定残余尿量; 4.直肠测压管外套阴茎套经直肠置入;导管置入直肠,10~15cm 男性6-10,女性与膀胱测压管深度一致,6-10cm,球囊可用适量生理盐水充盈,充盈 量为球囊容积的2%左右,我公司的测压导管一般常规2ml。球囊内无气泡,如直肠已切除,可将测压管置入阴道、回肠或结肠造瘘内。

5、最常用经尿道向膀胱插入双腔或三腔测压管。虽然经耻骨上膀胱穿刺置管更符合自 然排尿状态,但除非有导尿禁忌或无法经尿道置管,因有创伤临床应用很少。有膀胱造瘘者可直接利用造瘘管测压。应选择细于8F以下的膀胱测压管,尽可能减少对排尿的影响。插管时操作要轻柔,充分应用润滑剂,以减少尿道损伤。带导尿管或膀胱造瘘管的患者行尿动力检查时,如不便撤出导管,也可使用一个三通接头,将导尿管或造瘘管与T101连接,这时检测的目的主要是明确逼尿肌功能。 6、所有连接管内无气泡。 7、会阴部常规外贴膜电极3枚,两个红色的电极贴在离肛门3—5厘米处,尽可能靠近肛缘,贴片最好在会阴消毒之前完成,必要时用碘伏去除局部的皮脂和干燥局部皮肤,即在外括约肌处,绿色电极贴在骨表面(常规为髂前上嵴)大腿内侧,并与主机相连。 8、0.9%盐水ml以上毫升(1袋)经连接管与灌注泵相连; 六、膀胱容量-压力测定: 1、首先确认患者耻骨联合上缘、压力传感器顶帽口处于同一水平面,空烧杯放置在尿流率仪上,泵管放置于泵槽中并完成排气。测压导管等准备完毕。 2、体外置零: 分别排除膀胱测压和直肠测压传感器圆顶盖和T101连接管的空气后,将 T101管末端管口放置与患者耻骨联合上缘、压力传感器顶帽口处于同一水平面,点击软件窗口控制面板上的“全部置零”(Zero All),再将T1O1末端管口与相应测压导管连接。开通所有接口,此时Pves 与Pabd的差距不大于5cmH2O,否则需要检测连接或者进行调整。 3、执行操作命令,进入检查记录前状态,嘱患者咳嗽等检测仪器的工作状态是否符合要求,(即咳嗽时,膀胱压的上升模式=腹压的),必要时予以相应调整,直至满意; 4、执行膀胱灌注命令,边灌注边询问患者的膀胱感觉,根据患者膀胱的感觉,标注膀胱的相应事件,同时了解膀胱的感觉、容量、稳

尿动力学讲义

尿动力学检查及其临床应用 尿动力学检查 1、尿流率测定 2、膀胱测压 a.充盈期膀胱测压 b.完全期膀胱测压 3、尿道测压 一、尿流率 1.每单位时间内从尿道排出的尿液量 2.为逼尿肌、腹肌及尿道松弛的综合结果 3.尿流率参数: (1)排出尿量(Voiding Volume):大于150毫升以上时为有效值 (2)最大尿流率(Qmax):尿量在150-500毫升之间时(男性),Qmax结果较为准确 男性-Qmax>15 ml/s 女性-Qmax>20 ml/s (3)平均尿流率 Qave:Qave=排出尿量/排尿时间 (4)排尿时间:正常在30秒之内 4.尿流率曲线特征 (1)正常曲线 a.呈“钟”形曲线 b.Qmax (2)前列腺增生 a.曲线“钟”形形态消失 b.尽管Qmax大于15 ml/s,但是Qmax向右侧移位

,但经尿动力学检查证实患者有膀胱出口梗阻 逼尿肌收缩力下降 尿动力学检查证实膀胱出口无梗阻,逼尿肌反射低下。 (3)尿道外括约肌痉挛

图5:尿动力学显示排尿末滴沥现象为尿道外括约肌间断痉挛所致。 二、膀胱功能的检查 (一)完全性膀胱测压 1.患者排尿时同时测定尿流率 2.完全性膀胱测压所测定的参数 (1)灌注速度 (2)残余尿量 (3)膀胱稳定性 a.不稳定膀胱:逼尿肌收缩其压力超过15厘米水柱,但能控 制 (Phasic contraction) ,幅度超过15厘米水柱, 患者同时有尿急的感觉但能控制。为非神经因素 引起。 b.无抑制收缩:逼尿肌收缩其压力超过15厘米水柱,不能控 制 超过15厘米水柱,患者不能控制并出现急迫性尿失 禁。为神经因素引起。 (4)膀胱感觉:膀胱本体感觉,且其中首次排尿感觉较为有临床 意义 a.感觉过敏:首次排尿感<150毫升 b.感觉减低:首次排尿感>350毫升 c.感觉缺失:灌注超过800毫升仍无感觉

临床尿动力学检查操作规程

临床尿动力学检查操作规程 临床尿动力学检查操作规程 一.自由尿流率检测:测定前2h饮水400~600ml,待有尿急迫感再作检查,尿量过少会影响结果。开启尿流率开关,男病人取立位,女病人取坐位,嘱病人排尿。环境宁静及隐蔽,使病人尽量放松,使检查能正确反映其真实排尿情况。 二、膀胱压力容积测定术(CMG,Cystometrogram) 1. 开启总开关,定标、调零,排空各导管内空气,准备消毒包及各种导管,膀胱灌注介质用生理盐水或0.05%呋喃西林溶液、灌注速度30~80ml/min,安装泵管、测压管、灌注管及肌电接收装置。 2. 测压前行尿流率测定,嘱病人尽量排空膀胱。受检者取截石位,无菌技术及良好润滑下行导尿术,插入F6~F9双腔/三腔测压导管1根,测量并记录残余尿量,放置肛门导管及肌电图电极,并连结相应的测压管、灌注管及肌电接收电缆,注意排空气泡。 3. 启动测压仪,开始膀胱灌注,仪器即自动记录膀胱压、腹腔压、逼尿肌压及肌电图曲线,记录病人出现的初尿感、强烈排尿感及急迫排尿感,做好事件标记,注意逼尿肌与外括约肌的协调性。前者收缩后者松弛谓之协调,两者皆收缩谓之不协调。 4. 灌注中嘱病人咳嗽、大笑等,以诱发逼尿肌无抑制性收缩及有无漏尿,并加标记,出现急迫排尿感时停止灌注。嘱病人收缩逼尿肌排尿,有尿液排出时的逼尿肌最大收缩力为等压性或等张性逼尿肌收缩压,排尿时以带小气囊的导尿管阻塞膀胱出口或嘱病人停止排尿后的逼尿肌最大收缩压为等容性逼尿肌收缩压(Piso)。前者示逼尿肌克服出口阻力用的力,后者示逼尿肌收缩功能,正常参考值50~100cmH2O,高者为收缩功能亢进,低者为收缩无力。 在仰卧位、坐位或立位引发逼尿肌收缩排尿的发生率分别为66%、90%和80%,必要时须改变体位以利排尿。 5. 测定结束,记录剩余尿量、不同事件时膀胱容量、逼尿肌压、顺应性,无或有无抑制性逼尿肌收缩,及逼尿肌外括约肌协调状况。

前列腺增生症的尿流动力学研究进展(精)

前列腺增生症的尿流动力学研究进展 尿流动力学是近30年来泌尿外科中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尿流动力学是利用流体力学和电生理原理研究从肾乳头排到肾盏肾盂的尿液经肾盂、输尿管、膀胱及尿道排出体外的动态过程。在前列腺增生症(BPH)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方法的选择、疗效的判定及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分析中,尿流动力学是十分重要的手段。 1 指导诊断及鉴别诊断 前列腺增生引起的排尿困难,一方面是由增生腺体造成的机械性梗阻,另一方面是由前列腺平滑肌收缩导致的功能性梗阻。BPH排尿时膀胱出口处漏斗部形成不全,前列腺部尿道管径变小。正常情况下,尿道阻力是有规律的分布于尿道中,主要由尿道壁的磨擦产生,而BPH中尿道阻力主要是由膀胱颈部及前列腺部尿道管径变小所致〔1〕。 尿流率测定应用于临床既方便又可靠,便于推广。Hald等〔2〕提出成年男性若最大尿流率为10~15ml/s,即为梗阻可疑,而尿流率小于10ml/s 者,即肯定有梗阻。杨荣〔3〕对42例BPH患者行尿流率测定,结果99%的患者最大尿流率低于15ml/s。尿流率大小与年龄有关,随年龄增长尿流率逐渐下降,每10年尿流率下降2ml/s〔4,5〕。为提高尿流率在临床诊断中的精确性,Sircky〔6〕对正常人进行了不同排尿量时尿流率测定,计算出不同排尿量时最大尿流率及平均尿流率正常值及标准差,绘制成尿流率-容量曲线,如果患者的尿流率测量值比相同排尿量的尿流率正常值低2个标准差,则认为有梗阻存在。家庭尿流率测定的运用使排尿困难早期诊断成为可能〔7〕。Golomb 等〔8〕对32例BPH患者及16例正常人连续测定24~72h尿流率,观察了BPH 及正常人昼夜排尿的生理变化规律,为更加准确诊断BPH提供了一个客观指标。 随着尿流动力学研究的发展,如残余尿量测定及B超测定前列腺大小等均可对BPH进行客观评价。通过尿流动力学多方面的研究,“前列腺病态”的判定有四个条件:①前列腺部尿道梗阻症状;②逼尿肌收缩功能受损;③逼尿肌不稳定;④尿急感〔9〕,它们可以单独存在亦可多项及全部存在。当最大尿流率大于15ml/s或症状与检查不一致时需进一步做同步性压力-尿流率测定,以确定是否有梗阻存在。电视尿流动力学研究能发现BPH中是否有残余尿或尿失禁及BPH中是否存在神经性病变〔10〕。Jammela等〔11〕通过尿流动力学检查对73例BPH患者进行包括冷感觉试验的研究,发现膀胱不稳定时存在冷感觉缺乏是普遍的,但在某些病例,缺乏冷感觉而存在冷反射。提示部分患者膀胱是去神经状态,有些则是在脊神经或中枢神经调节上改变了感觉活动方式。另一方面,某些患者缺乏冷感觉但表现为稳定的逼尿肌和膀胱最大容量。这些说明膀胱出口梗阻所致的膀胱改变的机制是不同的。Tomrto等采用分娩力计测腹压与测定尿流率同时进行,该方法与直肠内测腹压其结果是一样的。证明了腹部肌肉收缩的频率在BPH与正常人没有区别,BPH手术后也没有减少,在BPH 中腹压增加尿流率也见增加。有膀胱神经病变者常常在排尿时腹部收缩,腹部收缩在骶神经索或周围神经受损时能使尿流率增加,但对高于骶神经部位受损者则不增加尿流率。在没有腹部收缩时尿流率正常能证明有一个完整的排尿反射〔12〕。Korsk等对正常人及BPH患者排尿时尿液经后尿道及球部时产生的

尿动力学的基本概念

一、尿动力学的基本概念 1.它是泌尿外科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主要依靠流体力学和电生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检测尿路各部压力、流率及生物电活动,从而了解尿路排送尿液的功能及机制,以及排尿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病理生理学变化 2.它是一种方法学,具有所有方法学所共有的特点,因此,掌握尿动力学检测方法十分重要 二、尿流率测定(Uroflowmetry)Flow 1.概念尿流率(flowrate)是指单位时间内尿液通过尿道排出体外的体积(ml/s),是排尿状况的量化指标 2.原理:多种,目前常用两种: 1)重量式测定法 2)转盘式测定法 3.检查方法: 1)在预约检查时,要求受检者记录至少2天的排尿日记 2)受检者在测试当天离开家时饮水约1升,到达医院后由护士检查其饮水量,饮水不足者立即补充,以便在第一次测定时获得合适尿量(200~400ml),必要时可口服速尿20mg

3)使受检者熟悉环境与尿流计,当其达到最大尿意后,将尿流计设计在预备状态,所有人员离开检查室,让受检者采取平时习惯的排尿体位开始排尿,尿液尽可能固定冲击集尿器壁的某一点 4)最好重复3次检测 5)使用尿流率列线图分析3次测定结果,更正尿量、性别、年龄等因素对最大尿流率的影响 4.尿流率测定的参数 1)最大尿流率(Qmax):指尿流率的最大测定值,是尿流率测定中最敏感、最有价值的参数。正常成年男性最低值为15ml/s,成年女性为20ml/s 2)平均尿流率(Qave):尿量除以尿流时间所得的商 3)尿流时间(FT):指在测定过程中确切测到的时间段。在间断排尿模式中,中间无尿流出现的时间段必须被减除 4)达峰时间(TQmax):指尿流出现到尿流达到最大尿流率的时间间隔。它无确切的正常参考值,正常男性不低于尿流时间的1/3 5)尿量:指测定过程中所排出的尿液容量。必须与排尿日记所得的尿量接近,使测得的尿流率能代表受检者排尿的真实状态 6)排尿时间:指整个排尿过程所持续的时间。在排尿无间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