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非小细胞肺癌的免疫治疗

非小细胞肺癌的免疫治疗

非小细胞肺癌的免疫治疗
非小细胞肺癌的免疫治疗

免疫治疗为晚期肺癌患者带来

长期生存希望

肺癌是目前中国乃至全球范围内最常见、最致命的恶性肿瘤,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其中80% ~85%为非小细胞肺癌(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 ,是肺癌最常见的组织学类型。尽管目前在肺癌的治疗上取得了巨大进步,逐步形成了以手术、放化疗、分子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中医药治疗等多学科联合的综合治疗模式,极大地改善了肺癌患者的预后。但大多数肺癌患者确诊时已处于晚期,失去了手术机会,肺癌的5年生存率仍然很低,预后极差。近年来,随着不断深入研究肿瘤免疫逃逸机制,免疫治疗药物取得突破性进展,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已成为肿瘤治疗领域的研究热点。多项研究免疫抑制剂的单药疗法和联合疗法在肺癌治疗中作用的临床试验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免疫系统具有识别肿瘤相关抗原和调节机体攻击肿瘤细胞的功能。肿瘤的免疫治疗就是通过修复和增强机体免疫系统,从而达到控制并杀灭肿瘤细胞的目的。免疫检查点阻断( immunecheckpoint blockadeICB) 作为一种新型的治疗方法,可以重塑肿瘤患者的免疫系统,增强免疫系统抗肿瘤能力,进而杀灭肿瘤细胞。程序性死亡受体 1 ( programmed death receptor-1,PD-1) 及其配体程序性死亡配体-1( pro- grammed death receptor-ligand1,PD-L1) 信号通路抑制剂是目前研究最多、使用最广泛的免疫治疗药物之一。

1992 年PD-1 由日本京都大学本庶佑教授发现,是CD28 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成员,也是一种重要的免疫抑制分子,主要在激活的CD4+ T 细胞、CD8+T 细胞、自然杀伤T 细胞、B 细胞和活化的单核细胞表面表达。它的配体包括PD-L1 ( B7-H1 /CD273) 和PD-L2( B7-DC /CD274) ,肿瘤细胞以表达PD-L1 为主。1999 年PD-L1 由中国科学家陈列平发现。PD-1 与PD-L1 结合形成一种T 细胞抑制性通路,阻止T细胞的增殖和扩散。这些因子在正常机体中表达,可以减轻免疫应答对周围组织的损伤,防止免疫相关疾病的发生。但一些肿瘤细胞也会表达PD-L1,形成免疫逃逸,减弱T 细胞在肿瘤局部微环境中的免疫杀伤作用,促进肿瘤细胞生长。因此,抗PD-1/PD-L 信号通路可以通过打断该通路,恢复抗瘤T 细胞的功能,杀伤肿瘤细胞。大量临床研究已经证实PD-1/PD-L1 抑制剂在晚期NSCLC 患者的治疗上疗效显著。此外,还发现PD-L1 的表达水平和药物疗效有一定的相关性,一定程度上可作为判断肿瘤对药物敏感性的指标。

PD-1/PD-L1 抑制剂在NSCLC 中的临床应用

抗PD-1 抗体

Nivolumab(纳武单抗) 是一种通过基因工程改造的,人类免疫球蛋白IgG4 单克隆抗体。其与PD1 结合,可有效抑制PD1 及其配体相互作用,增强T 细胞抗肿瘤作用。2015 年被FDA 批准用于含铂化疗后疾病进展的转移性NSCLC 患者。在129 例晚期NSCLC 患者的I 期临床试验中,Nivolumab 用于三线及后线治疗的治疗率为54.

3%,中位生存期为9. 9 个月,当使用最佳有效剂量( 3 mg /kg ) 时,中位生存期可达14. 9 个月CheckMate-063是评估Nivolumab 单药治疗效果的Ⅱ期临床试验,对象为晚期耐药的肺鳞癌患者,且大多数患者已处于三线甚至后线化疗中。研究结果表明,Nivolumab 单药治疗的客观缓解率( OOR) 为14. 5%,中位生存期为8. 2 个月,且1 年生存率可达40. 8%。这些数据都远远优于晚期耐药肺鳞癌之前的研究数据。因此,Nivolumab 成为了第一个被美国FAD 通过的,用于治疗晚期肺鳞癌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CheckMate-017 和CheckMate-057是两个研究Nivolumab 疗效的Ⅲ期临床随机对照试验,以含铂化疗为基础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在CheckMate-017中,272 例肺鳞癌患者在Nivolumab 组和多西他赛组的中位总生存期分别为9. 2 个月和6. 0 个月,同时,Nivolumab 组的死亡风险减少了41% ( HR = 0. 59,P = 0. 001) 。此外,两组的客观缓解率分别为20%和9%( P = 0. 008) ; 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3. 5个月和2. 8 个月( HR = 0. 62,P<0. 001 ) 。CheckMate-057研究的582 名患者中,两组的中位总生存期分别为12. 2 个月和9.

4 个月( HR = 0. 73,P = 0. 002) ,客观缓解率分别为19% 和12% ( P =0. 02) 。但两组在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上并无显著差别CheckMate-078是第一个将我国晚期NSCLC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将Nivolumab 作为二线治疗的随机Ⅲ期临床试验,结果表明Nivolumab 在亚洲人群中也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2018 年6 月,中国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Nivolumab 用于EGFR 和ALK 阴性的晚期或转移性NSCLC 的

二线治疗。有人猜测,能否将PD-L1 的表达水平作为预测Niv- olumab 疗效的标志物。CheckMate-026表明,Niv-olumab 并未能延长PD-L1 阳性( TPS≥5%) 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但能让高肿瘤突变负荷( tumor mutation burden,TMB) 患者显著获益。目前尚需要更多的研究找出能预测Nivolumab 疗效的标志物。

Pembrolizumab(派姆单抗)是一种有效的、高选择性的人源化的抗PD-1 的IgG4-kappa 单克隆抗体,通过阻断PD-1/PD-L1 信号通路,利用自身免疫系统,杀伤肿瘤细胞。不同于Nivolumab,Pembrolizumab 在晚期NSCLC 的一线治疗疗效显著。KEYNOTE-001是一个研究Pem-brolizumab 单药治疗效果的Ib 期临床试验。结果表明Pembrolizumab 的客观缓解率和缓解持续时间分别为19. 4%和12. 5 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分别为3. 73 个月和12 个月。且该试验的亚组分析表明,早期即使用Pembrolizumab 治疗的肺癌患者,比后使用Pembrolizumab 的患者疗效更佳,两组的客观缓解率分别为24. 8%和18. 0%,相差6. 8%。此外,对PD-L1 阳性( TPS≥50%) 的患者来说,无进展生存期超过12. 5 个月。因此2015 年10 月2 日FDA 批准将Pembrolizumab 用于治疗PD-L1 高表达( TPS≥50%) 的病情恶化伴远处转移的NSCLC 患者,可用于含铂化疗期间或之后。KEYNOTE-010是比较Pembrolizumab 和化疗在晚期NSCLC 患者中的疗效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对象为一线化疗后病情恶化的PD-L1 阳性的NSCLC 患者。它同样用PD-L1 的表达水平来预测Pembrolizumab 的有效性,最终得出结论

Pembrolizumab 的最适剂量为2 mg /kg,并且可以将PD-L1 的表达水平作为衡量Pembrolizumab 是否有效的一个指标。KEYNOTE-024是另一个比较Pem-brolizumab 和标准含铂化疗在PD-L1 高表达的晚期NSCLC 患者中疗效的临床试验。结果表明Pembroli-zumab 组的无进展生存期与化疗组分别为10. 3 个月和6. 0 个月( HR = 0. 05,P<0. 001) ,比化疗组延长了4. 3 个月。此外Pembrolizumab 组有更长的缓解持续时间和更高的客观缓解率,分别为44. 8%和27. 8%,且可明显降低治疗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率。KEY-NOTE-021是一个在不考虑PD-L1表达情况下,将Pembrolizumab 联合培美曲塞/卡铂化疗和单独化疗分别作为一线治疗方案,比较两者在治疗晚期NSCLC患者中的有效率和安全性的临床试验。结果表明,肺腺癌患者中,两组的客观缓解率分别为55%和29%,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13 和8. 9 个月( HR = 0. 53,P=0. 01) ,同时可将死亡风险率降低47%。KEYNOTE-189在其基础上发现,Pembrolizumab 可显著提高EGFR/ALK 阴性非鳞NSCLC 的总生存期、客观缓解率和无进展生存期,且PD-L1 表达越高,获益越大。KEYNOTE-042结果也表明,Pembrolizumab 在PD-L1高表达( TPS≥50%) 患者中更能显著提高总生存期,疗效更突出。从这些研究结果来看Pembrolizumab 更适用于PD-1、PD-L1 高表达的NSCLC 患者。而KEYNOTE-407显示,Pembrolizumab 联合卡铂/紫杉醇或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与单用化疗相比,显著延长了总生存期和无进展生存期。在PD-L1 高表达亚组中,无进展生存期更是延长到8. 0 个月。因此,Pembrolizumab 联合卡铂/紫杉醇或白蛋白

结合型紫杉醇成为了转移性鳞状NSCLC 的一线治疗新标准。

抗PD-L1 抗体

Atezolizumab( 阿特珠单抗)是一个全人源化的IgG1 单克隆抗体,可靶向PD-L1 蛋白。其与PD-L1 结合后可抑制PD-L1,激活T 细胞,杀灭肿瘤细胞。同时,它也可以直接激活被抑制的免疫系清除肿瘤细胞。早期非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表明Atezolizumab 在晚期NSCLC 患者的治疗中有显著的疗效,并且较少发生副作用。POP- LAR是研究Atezolizumab 作为肺癌二线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Ⅱ期临床试验,并将其与多西他赛作比较。结果表明,Atezolizumab 组和多西他赛组的中位总生存期分别为12. 6 和9. 7 个月( HR = 0. 73,P = 0. 04) ,但无进展生存期没有显著差别,分别为 2. 7 和 3. 0 个月( HR= 0.

94) 。此外,Atezolizumab 组和多西他赛组的缓解持续时间分别为14.

3 个月和7. 2 个月,远远超过了多西他赛组。临床试验OAK显示Atezolizumab 在用于一线化疗失败、ⅢB /Ⅳ期NSCLC 二、三线治疗时,能延长患者的中位生存期。Atezolizumab 组和化疗组的分别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3. 8 个月和9. 6 个月( HR = 0. 74,P =0. 000 4) 。BIRCH是另一个已证实Atezolizumab比单用化疗具有更高的疾病控制率( 27%) 的Ⅱ期临床试验。IMpower-131表明Atezolizumab 联合化疗在PD-L1 高表达的NSCLC 患者中能显著获益。

Durvalumab ( 度伐利尤单抗)是FAD 批准的另一种肿瘤免疫治疗药。它是人类IgG1K 单克隆抗体,阻断PD-L1和PD-1及CD80( B7.

1) 的结合,在初治的晚期NSCLC 患者中有较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ARCTIC是全球多中心开放性Ⅲ期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它将Durvalumab与标准治疗( 厄洛替尼,吉西他滨,或长春瑞滨) 作对比,评估Durvalumab 在PD-L1 阳性的肿瘤患者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该试验目前还在进行。近期,一个Ⅲ期临床试验表明,Durvalumab 可以延长无法手术切除的局部晚期NSCLC 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

Avelumab(阿维鲁单抗)是另一个被FAD 批准的抗PD-L1 的人类IgG1 单克隆抗体。在开放性I期临床试验中184 例肺癌患者中有50%病情得到控制。另一项研究表明,Avelumab 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16. 8 个月,而安慰剂组只有 5. 6 个月( HR= 0. 52) ,Avelumab 可明显延长局部无法手术切除的晚期肺癌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这些研究表明,Avelumab 对进展期和耐药的NSCLC 患者,有较好的抗癌作用及安全性。

肿瘤免疫治疗是目前肿瘤治疗领域的研究热点。它不仅可以延长肿瘤患者的生存率,更为今后肿瘤的治疗指明方向。目前大量临床研究表明,PD-1/PD-L1 抑制剂在多种肿瘤的治疗上,取得了显著的成果。然而,肿瘤免疫治疗也存在诸多问题: ① 如何实现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精准治疗,精准定位适合免疫治疗的患者群、把握免疫治疗的最佳时机; ② 如何科学地衡量肿瘤免疫治疗的有效性; ③ 确定肿瘤免疫治疗联合其他治疗方法的策略; ④ 如何达到最佳疗效,降低免疫治疗毒副反应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以及耐药后的用药问题; ⑤ 目前研究机制尚不完备; ⑥ 其他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或其他免疫治疗药物的研发。PD-1/PD-L1 信号通路在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上也发挥着重要

作用,抗PDl /PD-L1 治疗远期毒副作用尚不完全明确,肿瘤免疫治疗还任重道远。

今后,在肺癌抗PDl 治疗上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① 免疫治疗的疗效与患者的体质状态评分有关; ② 疗效与使用时间早晚有一定的相关性,越早使用的患者,疗效似乎越好; ③ 有常见驱动基因阳性的患者,免疫治疗疗效不佳; ④ PD-L1 高表达的患者免疫治疗似乎更有效,但不绝对; ⑤ 单药使用有效率约20%,但有近10%的患者会出现疾病的超进展且机制不明; ⑥ 免疫治疗联合化疗或成未来肿瘤治疗的趋势; ⑦ 免疫治疗毒副作用繁杂,必须严密观察随访。

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进展

中国肺癌杂志2014年3月第17卷第3期 Chin J Lung Cancer, March 2014, Vol.17, No.3 ·综述· 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进展 何圆 尤长宣 【摘要】 肺癌是全球范围内癌性死亡的首要因素,发病率、死亡率高,预后较差,急需开发一种新的高效低毒疗法。作为术后辅助或是姑息治疗手段,免疫治疗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提供了一个新的治疗方向。免疫疗法作用机理各不相同,如免疫检测点受体抑制剂(抗CTLA4抗体、抗PD-1抗体、抗PD-L1抗体)、主动性免疫疫苗(L-BLP25脂质体疫苗、Belagenpumatucel-L 疫苗、MAGE-A3蛋白疫苗)、过继性免疫疫苗(CIK 细胞)等,研究表明免疫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肿瘤缓解率较前提高,前景值得期待,II 期/III 期临床试验亦在进一步探索其临床应用价值。本文就当前非小细胞肺癌免疫疗法原理、临床试验、不良反应及待解决问题作一概述。 【关键词】 肺肿瘤;免疫治疗;进展 Advances in Immunotherapies for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Yuan HE 1 , Changxuan YOU 2 1 Graduate Student of 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515, China; 2Department of Oncology, Nanfang Hospital, 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515,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Changxuan YOU, E-mail: ycx6026@https://www.doczj.com/doc/a715997697.html, 【Abstract 】 Globally, Lung cancer is the leading cause of cancer-related death of high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with poor prognosis, which needs some more effective and less toxic therapies. The immunotherapies offer a novel approach for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in both the adjuvant and palliative disease settings. A number of promising immunotherapies based on different mechanism have now been evaluated showing an increasing response rate. Moreover, further phase II/III clinical trials will be indicated to explore its value. These include checkpoint inhibitors (anti-CT-LA4 antibody, anti-PD-1 antibody, anti-PD-L1 antibody), active vaccination (L-BLP25 liposome vaccine, Belagenpumatucel-L vaccine, MAGE-A3 protein vaccine) and adoptive vaccination (CIK cells).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will draw a summary on the theory, clinical trials, toxicity and problems to be solved of the immunotherapies in NSCLC. 【Key words 】 Lung neoplasms; Immunotherapies; Progress This study was supported by the grants from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No.81071847), Guangdong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No.S2011010003881), Guangdong Provinci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ject (No.2012B031800394), Wu Jieping Medical Foundation Funded Special Clinical Research Projects (No.320.6799.1118)(all to Changxuan YOU). DOI: 10.3779/j.issn.1009-3419.2014.03.17 本研究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 o.81071847)、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S 2011010003881)、广东省科技项目(No.2012B031800394)和吴阶平医学基金会临床科研专项资助项目(No.320.6799.1118)资助 作者单位:510515 广州,南方医科大学2013级研究生(何圆);510515 广州,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肿瘤科(尤长宣)(通讯作者:尤长宣,E-mail: ycx6026@https://www.doczj.com/doc/a715997697.html, ) 肺癌是全球范围内首个癌症相关性死亡因素,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约占肺癌总数80%-85%,吸烟、环境污染(厨房油烟、煤炭燃烧、汽车尾气)等构成肺癌发病的主要原因。早期接受治疗NSCLC 患者超过40%会出现肿瘤复发,因此晚期 NSCLC 患者5年生存率不到15%,预后较差[1]。以铂类为基础的标准化疗方案治疗NSCLC ,患者肿瘤缓解率仅为20%-35% ,中位生存期(median overall survival, mOS )为10个月-12个月,分子靶向治疗与化疗方案相比,可延长NSCLC 患者无疾病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PFS ),但患者mOS 未获益[2]。因此标准治疗或因严重不良反应(恶心、呕吐、骨髓毒性等)或因经济学毒性(分子靶向药物价格较昂贵)已使其处于治疗瓶颈水平,急需开发一种新的NSCLC 疗法。目前免疫治疗NSCLC 在I 期/II 期临床试验中结果良好:肿瘤缓解率提高、毒副作用小、患者易耐受,这将为NSCLC 治疗开发新领域。

非小细胞肺癌的免疫治疗

免疫治疗为晚期肺癌患者带来长期生存希望肺癌是目前中国乃至全球范围内最常见、最致命的恶性肿瘤,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其中 80% ~ 85%为非小细胞肺癌 (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NSCLC),是肺癌最常见的组织学类型。尽管目前在肺癌的治疗上取得了巨大进步,逐步形成了以手术、放化疗、分子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中医药治疗等多学科联合的综合治疗模式,极大地改善了肺癌患者的预后。但大多数肺癌患者确诊时已处于晚期,失去了手术机会,肺癌的 5 年生存率仍然很低,预后极差。近年来,随着不断深入研究肿瘤免疫逃逸机制,免疫治疗药物取得突破性进展,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已成为肿瘤治疗领域的研究热点。多项研究免疫抑制剂的单药疗法和联合疗法在肺癌治疗中作用的临床试验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免疫系统具有识别肿瘤相关抗原和调节机体攻击肿瘤细胞的功能。肿瘤的免疫治疗就是通过修复和增强机体免疫系统,从而达到控制并杀灭肿瘤细胞的目的。免疫检查点阻断( immunecheckpoint blockadeICB) 作为一种新型的治疗方法,可以重塑肿瘤患者的免疫系统,增强免疫系统抗肿瘤能力,进而杀灭肿瘤细胞。程序性死亡受体 1 ( programmed death receptor-1,PD-1) 及其配体程序性死亡配体 -1( pro- grammed death receptor-ligand1,PD-L1) 信号通路抑制剂是目前研究最

多、使用最广泛的免疫治疗药物之一。 1992 年 PD-1 由日本京都大学本庶佑教授发现,是 CD28 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成员,也是一种重要的免疫抑制分子,主要在激活的 CD4+ T 细胞、CD8+T 细胞、自然杀伤 T 细胞、 B 细胞和活化的单核细胞表面表达。它的配体包括 PD-L1 ( B7-H1 /CD273) 和 PD-L2( B7-DC /CD274),肿瘤细胞以表达 PD-L1 为主。 1999 年 PD-L1 由中国科学家陈列平发现。 PD-1 与 PD-L1 结合形成一种 T 细胞抑制性通路,阻止 T 细胞的增殖和扩散。这些因子在正常机体中表达,可以减轻免疫应答对周围组织的损伤,防止免疫相关疾病的发生。但一些肿瘤细胞也会表达 PD-L1,形成免疫逃逸,减弱 T 细胞在肿瘤局部微环境中的免疫杀伤作用,促进肿瘤细胞生长。因此,抗 PD-1/PD-L 信号通路可以通过打断该通路,恢复抗瘤 T 细胞的功能,杀伤肿瘤细胞。大量临床研究已经证实 PD-1/PD-L1 抑制剂在晚期NSCLC患者的治疗上疗效显著。此外,还发现 PD-L1 的表达水平和药物疗效有一定的相关性,一定程度上可作为判断肿瘤对药物敏感性的指标。 PD-1/PD-L1 抑制剂在 NSCLC中的临床应用 抗 PD-1 抗体 Nivolumab(纳武单抗 ) 是一种通过基因工程改造的,人类免疫球蛋白 IgG4 单克隆抗体。其与 PD1 结合,可有效抑制 PD1 及其配体相互作用,增强 T 细胞抗肿瘤作用。 2015 年被 FDA

培美曲塞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二线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单位:210048南京市,东南大学附属南京江北人民医院肿瘤科·论著· 培美曲塞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二线治疗中的应用 胡萍高金锋张海封革 【摘要】目的探讨培美曲塞单药或联合顺铂作为二线治疗方案治疗晚期复发或进展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回顾性总结接受培美曲塞二线治疗的5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照用药情况分为单药治疗组22例及联合铂类治疗组28例。评价2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50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2组均无CR病例。单药治疗组PR2例,SD10例,PD10例,有效率(CR+PR)9.1%,疾病控制率(CR+PR+SD)54.5%,中位无进展生存期3.8个月;联合治疗组PR3例,SD13例,PD8例,有效率7.1%,疾病控制率71.4%,中位无进展生存期4.8个月。2组比较,有效率及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联合铂类治疗组疾病控制率较高(P<0.05)。与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主要为I/II度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皮疹,与联合铂类治疗组比较,单药治疗组的副作用(红细胞减少、消化道反应)较低(P<0.05)。结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二线治疗方案可选择培美曲塞单药或联合顺铂,安全性相对较好,但是两药联合治疗方案毒副反应略有增加。 【关键词】培美曲塞;顺铂;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二线治疗 中图分类号:R734.2R97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8182(2011)12-1079-03 Application of pemetrexed in the second-line treatment for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HU Ping,GAO Jin-feng,ZHANG Hai,FENG Ge.Department of Oncology,Nanjing Jiangbei People's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outheast University,Nanjing210048,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and adverse effect of pemetrexed single-agent or pemetrexed combined with cisplatin in the treatment of advanced recurrent or pro- gressive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Methods Fifty advanced NSCLC patients failed to previous general 2.3丹参注射液对缺血再灌注大鼠血清MDA、SOD 的影响模型组较假手术组血清MDA水平升高(P<0.05),SOD水平降低(P<0.05)。丹参注射液中、高剂量组血清MDA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P均<0.05),SOD水平明显高于模型组(P均<0.05)。见表3。丹参低剂量组血清MDA水平显著高于尼莫同组(P<0.05),血清SOD水平显著低于尼莫同组(P<0.05);丹参中剂量血清SOD水平显著低于尼莫同组(P<0.05)。 3讨论 脑卒中是当今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种常见病,其中缺血性脑卒中约占70%。目前在基础研究中脑缺血动物模型有许多种,其中线栓法制作的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具有不开颅、梗死部位确定、缺血时间可控、可用于脑缺血再灌注的研究等优点,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应用。 中医学认为缺血性中风是因各种致病因素作用下发生的“脑络瘀阻”,其病理因素有“风、火(热)、痰(饮)、瘀、毒”5种,病理关键是“瘀血”。大量基础和临床研究证实,活血化瘀是缺血性中风十分有效而常规的治疗方法。 SOD是人体内天然的抗氧化酶,是内源性氧自由基清除剂,其可通过催化氧自由基的自身氧化还原反应有效地清除自由基,维持体内自由基的动态平衡。MDA水平代表了自由基的活性,反映了机体脂质过氧化的速度和程度〔5-7〕。 丹参注射液具有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等功效,本实验证明丹参注射液可提高急性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缩小脑梗死面积,降低模型大鼠血清MDA含量,升高SOD含量,对线栓法制作的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其疗效不亚于尼莫同。 参考文献 [1]王军,左其龙,徐汉荣,等.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时SB202190的保护作用〔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2009,29(6): 840-844. [2]孔卫国,吴晓牧,张昆南,等.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的制作及经验体会〔J〕.实用临床医学(江西),2010,11(3):1-3.[3]李琴,郭云良,李震,等.胡黄连苷Ⅱ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aspase-3和PARP表达的影响〔J〕.中国药理学通报,2010,26 (3):342-345. [4]冯新红,沈霞,袁伟,等.栓线法制作局灶性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的改进及效果〔J〕.徐州医学院学报,2003,23(6):483-485.[5]Yamakura F,Matsumoto T,Fujimura T,et al.Modification of a sin-gle tryptophan residue in human Cu,Zn-superoxide dismutase by peroxynitrite in the presemce of bicarbonate〔J〕.Biochim Biophys Acta,2001,1548(1):38-46. [6]Maksimenko AV.Experimental antioxidant biotherapy for protection of the vascular wall by modified forms of superoxide dismutase and catalase〔J〕.Curr Pharm Des,2005,11(16):2007-2016. [7]Van Hove C,Carreer-Bruhwyler F,Géczy J,et al.Long-term treat-ment with the NO-donor molsidomine reduces circulating ICAM-1 levels in patients with stable angina〔J〕.Atherosclerosis,2005,180 (2):399-405. 收稿日期:2011-09-18 9701 中国临床研究2011年12月第24卷第12期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Research,December2011,Vo1.24,No.12

小细胞肺癌终于有救啦,免疫治疗临床效果显著

小细胞肺癌终于有救啦,免疫治疗临床效果显著

在临床工作中,我所在的医疗团队积累了为数不少的肝癌免疫治疗临床病例,之前我也结合相关文献,向广大癌友介绍了一些以免疫治疗为核心的多种抗肿瘤方法相结合的治疗肝癌成功经验。随着人们对免疫治疗药物认识的不断深入,免疫治疗几乎拓展到各个部位实体肿瘤的治疗领域,今天,我就向大家介绍小细胞肺癌的免疫治疗。小细胞肺癌是肺癌家族重要成员之一,占到了整个肺癌人群的15%左右,与其他类型的肺癌相比,小细胞肺癌恶性程度较高,极易出现全身转移,患者生存期较短,常规化疗及放疗效果有限,是肺癌治疗中的一大难点。那么,随着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这类免疫治疗药物的出现,小细胞肺癌患者是否可以从中获益?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小细胞肺癌中研究到了怎样的程度?下面,小编向大家梳理一下小细胞肺癌的免疫治疗。最早开展小细胞肺癌治疗领域临床研究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是CTLA-4抗体“伊匹目单抗(Ipilimumab)”。在之前的文章中,我已经提到(肿瘤科医生带你认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如何治疗恶性肿瘤),这个药物可以调动我们体内的幼稚淋巴细胞向成熟淋巴细胞的转化,使T淋巴细胞的数目大大增加,而T淋巴细胞是抗击肿瘤细胞的“主力军”,在肿瘤免疫治疗中起着关键作用。2013年欧洲学者首先报道了Ipilimumab联合化疗治疗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结果显示,该药物联合化疗与单纯化疗相比,可以延长肿瘤的复发

时间。但是,令人遗憾的是,在2016年公布的进一步III 期临床研究结果,并没有支持II期研究的结论。因此,目前还没有足够的证据支持CTLA-4抑制剂联合化疗可以使小细胞肺癌患者获益。Ipilimumab联合化疗并没有比单纯化疗延长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总生存期[1]尽管第一类免疫治疗药物并没有显示出在治疗小细胞肺癌上的优势,但是免疫治疗专家并没有放弃对这一未知领域的探索,并且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2016年在肿瘤权威杂志Lancet Oncology上发表了另一类免疫检查点抑制剂Nivolumab(PD-1抗体,O药)单药或者Nivolumab + Ipilimumab(PD-1抗体+CTLA-4抗体)治疗小细胞肺癌的研究结果,发现Nivolumab单药或者Nivolumab + Ipilimumab均可以延长晚期化疗后进展的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生存时间。后续研究进一步证实,双药联合方案可以使晚期小细胞肺癌患者的2年生存率达到30%,这一数据已经大大超过了传统化疗的疗效。因此,被肿瘤科医生广泛接受的NCCN指南在2017年第一版,将Nivolumab单药或Nivolumab + Ipilimumab作为复发小细胞肺癌二线治疗的推荐方案。同年,在美国肿瘤年会(ASCO)上,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小细胞肺癌的最新数据也得到了公布。结果显示,双药联合的治疗方法,可以使23%的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肿瘤缩小,26%的患者生存时间超过2年。即使是Nivolumab 单药治疗,也有11%的肿瘤缩小概率和14%的2年生存率。

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研究进展

Medical Diagnosis 医学诊断, 2016, 6(1), 15-20 Published Online March 2016 in Hans. https://www.doczj.com/doc/a715997697.html,/journal/md https://www.doczj.com/doc/a715997697.html,/10.12677/md.2016.61004 Advances in Immune Therapy for 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 Xinhui Jiang1, Weizhen Shou2 1Shuguang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hangha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Baoshan Branch, Shanghai 2Longhua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hangha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Shanghai Received: Feb. 24th, 2016; accepted: Mar. 15th, 2016; published: Mar. 18th, 2016 Copyright ? 2016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s://www.doczj.com/doc/a715997697.html,/licenses/by/4.0/ Abstract At present, lung cancer has become the leading cause of death in various types of cancer, the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rate is rising. In recent years, although 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 patients survival rate prolongs the combination therapy with chemotherapy, patients and the overall 5- year survival rate is very low, and due to the additional damage of radiotherapy and chemothera-py, the patient’s quality of life and the actual survival rate did not significantly change.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and improvement of tumor immunology and molecular biol-ogy, immune therapy of lung cancer has been widely concerned, and provides a new direc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patients. This review summarizes the current research progress in the treatment of 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 Keywords 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 Immunotherapy, Progress 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研究进展 江鑫辉1,寿伟臻2 1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宝山分院,上海 2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上海

小细胞肺癌的靶向治疗与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2020完整版)

小细胞肺癌的靶向治疗与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2020完整版) 肺癌作为全球最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小细胞肺癌是其常见类型,有生长快、容易转移等特点,约占肺癌发病总数的15%。近年来,小细胞肺癌发生率有升高趋势,广受国内外医学工作者关注,但具体发病机制尚未能彻底阐明,关于其治疗方案临床也统一规范。目前,临床主要采取放射治疗、化学治疗联合方案治疗小细胞肺癌,治疗初期往往效果良好,但患者可能会很快会复发,并产生耐药性,以至于放化疗效果均有限。在这一背景下,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广受关注,但早期研发的靶向治疗药物测试效果不甚理想,迫切需要新治疗手段和新兴靶向治疗药物,以改善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靶向治疗效果。近年来,小细胞肺癌的免疫治疗、靶向治疗均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开展了诸多临床试验,虽多数结果显示为阴性,但依然为小细胞肺癌的未来治疗带来了希望。本文将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和靶向治疗药物进展情况综述如下,为小细胞肺癌未来治疗提供借鉴。 01 小细胞肺癌的治疗现状 肺癌是中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居所有恶性肿瘤发生率、病死率首位,依据组织学特征为标准,可分为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小细胞肺癌虽然仅占全部肺癌类型的15%,但病死率较高,成为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关于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诊断可分为局限性小细胞肺癌、广泛性小细胞肺癌,前者指肿瘤未超过半个胸腔,平均五年生存率约为10%;

后者指肿瘤转移超过单侧胸腔,约小细胞肺癌的70%,平均五年生存率仅为2%。手术虽然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但却较少应用于小细胞肺癌的治疗,局限性小细胞肺癌患者主要采取四疗程化疗,并辅助以2个周期的胸腔化疗。国外主要选用卡铂、顺铂等铂类药物联合依托泊苷的化疗方案治疗广泛性小细胞肺癌。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初期化疗效果良好,但耐药、复发率较高,拓扑替康为一种作用机制独特的抗癌药物,是目前国家认可的非小细胞肺癌、卵巢癌等实体肿瘤治疗的二线化疗药物,成为多个国家的标准治疗药物,但近期关于小细胞肺癌临床治疗方案基本无明显进展。目前,关于小细胞肺癌的治疗策略越来越多,其中以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策略最受关注,相关学者对这两方面的研究越来越深入,研发了多种治疗药物,且随着相关药物的更新换代,靶向治疗与免疫治疗的效果也越来越好。 02 靶向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 2.1早期靶向治疗药物 随着对小细胞肺癌遗传突变等知识的不断深入研究,关于小细胞肺癌的靶向治疗策略也随之形成,如有学者发现,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络氨酸激酶受体常发生突变,据此研制出的相关靶向治疗药品,如厄洛替尼、吉非替尼在临床上地应用也均十分广泛。伊马替尼作为络氨酸激酶的靶向治疗药物,在慢性白血病的治疗中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由此推测,靶向治疗药物也可能对小细胞肺癌患者有效,学者对激酶抑制剂治疗小细胞肺癌方

非小细胞肺癌的化疗药物及化疗方案

非小细胞肺癌占了肺癌的大多数,和小细胞癌相比其特点是癌细胞生长分裂速度较慢,扩散转移相对较晚。因化疗是临床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线方案,也是绝大多数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方案的必然选择,所以药代邮重点将非小细胞肺癌的化疗药物及治疗方案详细介绍一下。 非小细胞癌的化疗药物 一、传统肺小细胞癌化疗药物 (1)顺铂、异环磷酰胺、长春花碱酰胺等药物单药有效率在15%左右, (2)阿霉素、表阿霉素、丝裂霉素、足叶乙甙、足叶噻吩甙、长春新碱、长春花碱、5-氟尿嘧啶、环磷酰胺等药物,单药有效率均小于10%, 上述药物与顺铂联合化疗方案的有效率为30%左右,中数生存期约6个月,1年生存率20%到30%。由于顺铂(DDP)为主的化疗有改善生存期的疗效,故至今顺铂仍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首选药物之一。 二、新上市的非小细胞癌化疗药物 泰素、泰素帝、去甲长春花碱、健择、拓扑替康及依立替康的单药有效率约20%。且毒副反应相对较低。 这些新药的上市改变了人们对非小细胞肺癌是化疗不敏感肿瘤的观念。如多组临床报道健择的单药治疗与顺铂加足叶乙甙联合方案相比有效率、缓解率及生存期均无差别,但毒副作用远远低于顺铂联合足叶乙甙。 顺铂仍是最有效的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药物 由于顺铂仍为最有效的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线药物,顺铂与上述新药均有协同作用,临床上以顺铂为基础联合上述一种新药的联合治疗方案有效率约为40%,一年生存率为30%到40%,已成为目前一线治疗的标准方案,明显改变了非小细胞肺癌的化疗状况。 非小细胞癌化疗药用药共识 针对非小细胞肺癌晚期的一线治疗,对于化疗药的选择,目前已达成以下共识: (1)两药含铂方案治疗体力评分佳的非小细胞肺癌晚期,能够延长患者生存期,改善其生活质量。 (2)第三代新药方案相较老药方案为佳。 (3)具有较佳PS评分的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晚期患者接受化疗是安全的。 (4)化疗的临床效益在PS2的非小细胞肺癌晚期患者中中尚不明确。 特别注意:多项Ⅲ期随机临床试验、重要的协作组研究和荟萃分析均表明,新药两药含铂方案一线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晚期的治疗效果相同。各方案间的主要区别在于毒性特征、给药的方便性和治疗费用的不同。 合理用药更为关键 肺癌化疗新药共同的缺点是价格过于昂贵,给相当一部分患者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因此对其合理使用越显重要。另外,患者亦不必超出自己经济承受能力而过于追求使用这些昂贵的新药,因为一些老药组成的方案有成熟的经验,仍可为病人带来良好的效果。如顺铂、足叶乙甙或异环磷酰胺、丝裂霉素、顺铂等的联合方案仍是目前有效的常用治疗方案。

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的最新进展_王汉萍

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的最新进展 王汉萍张力 # 北京协和医院呼吸内科 , 北京 100730 摘要 :肺癌居癌症相关死亡原因的第一位 , 大部分患者发现即为晚期 , 早期患者术后也容易复发。传统的化疗有效率低 , 靶向治疗对于敏感突变者疗效好 , 但远期耐药不可避免 ; 非小细胞肺癌 (non-small lung cancer , NSCLC 的免疫治疗是目前研究的热点 , 有多种疫苗的临床研究正在进行中。其中针对Ⅲ B 、Ⅳ期的疫苗包括 L-BLP25、 Belagenpumatucel-L 、 EGF 疫苗、 TG4010、 Talactoferrin 、多肽疫苗等。作为 NSCLC 术后辅助治疗的疫苗有人类黑色素瘤相关抗原(MAGE -A3。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是高度人源化的单克隆抗体 , CTLA-4抑制剂Ipilimumab 在鳞癌中显示了优势 , 其Ⅲ期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 PD-1/PD-L1在鳞癌方面虽有优势 , 但其安全性需要注意。 关键词 :肿瘤疫苗 ; 非小细胞肺癌 ; 免疫治疗 ; 临床试验 中图分类号 :R734.2/R730.51文献标志码 :A doi :10. 11877/j.issn. 1672-1535. 2014. 12. 03. 09 肺癌是目前世界上导致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一位原因 [1]。而肺癌中 NSCLC 占到 85%左右 , 其发病率高 , 且预后差 [2]。而 NSCLC 患者中有 70%在诊断时已经为局部晚期或晚期 , 失去了手术根治的机会 , 而可以手术治疗的早期 NSCLC 的术后复发率也在 30% 40%[3]。 对于局部晚期或晚期的患者 , 传统的一线铂类二联化疗有效率始终不能突破40%, 而且化疗相关副作用一直是令医生和患者头痛的问题。近十年来 , 在NSCLC 治疗上分子靶向药物治疗取得了最大进展 , 其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EGFR-TKI [4]和 EML4-ALK 融合基因抑制剂 [5]两种药物在存在相应突变的患者身上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已经得到了充分证实 , 并被广泛使用 , 使得

培美曲塞二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观察

培美曲塞二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观察 龙建林,易全会,任章霞,杨 宁 (广安市人民医院肿瘤科,四川广安638000) 【摘要】 目的 观察培美曲塞二线治疗晚期非鳞癌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客观有效率(RR)、中位无进展时间(PFS)及安全性。方法 21例经过一线三代含铂化疗方案失败的晚期非鳞癌NSCLC患者,接受培美曲塞单药二线治疗,主要观察指标是RR、中位PFS及安全性。结果 21例患者均可接受疗效和生存评价。其中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PR)3例(14.3%)、稳定(Stable disease,SD)12例(57.1%)、进展(Progression disease,PD)6例(28.6%),没有患者达到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RR为14.3%,临床获益率(Clinical benefit rate,CBR)71.4%,中位PFS为4.1个月。没有Ⅲ~Ⅳ度的血液学毒性和神经系统毒性。结论 培美曲塞单药二线治疗能够提高一线三代含铂化疗失败的晚期非鳞癌NSCLC的RR、中位PFS,耐受性更好。 【关键词】 培美曲塞;二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中图分类号】 R 73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DOI:10.3969/j.issn.1672-3511.2012.01.016 Study of pemetrexed as second-line therapy for patients with advanced nonsqamous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LONG Jian-lin,YI Quan-hui,REN Zhang-xia,et al (Department of Oncology,The People’s Hospital of Guang’an,Guang’an638000,Sichuan) 【Abstract】 Objetive To observe the response rate,median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and safety of pemetrexed assecond line therapy for patients with advanced nonsqamous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Methods 21non-sqamouseNSCLC patients failed in third generation platin-based doublet regimens received pemetraxed treatment alone.The end-points were RR,median PFS and safety.Results All patients could be evaluated of response and survival.Of those 21patients,there were 3patients with PR,12with SD and 6with PD.The RR was 14.3%,CBR was 71.4%and medianPFS was 4.1months.There were notⅢ~Ⅳgrade toxicity of hematologic and neurologyic system.Conclusion Peme-trexed alone as second line therapy for patients with non-sqamous NSCLC failed in first line platin-based doublet could im-prove the RR,median PFS.The toxicities were more tolerable. 【Key words】 Pemetrexed;Second line therapy;Advanced NSCLC 多西他赛单药为三代含铂双药化疗方案治疗失败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标准二线化疗方案,能够明显的延长疾病进展时间(TTP)和一年的生存率。但是,多西他赛存在较高的血液学和神经系统毒性,明显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尤其是老年肺癌患者[1-2]。培美曲塞为一个多靶点的叶酸拮抗剂,抑制了胸苷酸合成酶(TS)、二氢叶酸还原酶和甘氨酰胺核苷酸转甲酰酶(GARFT)等嘌呤和嘧啶合成通路中的多种酶[3,4]。培美曲塞二线治疗晚期NSCLC的Ⅲ期临床研究显示与多西他赛有着相当的有效率、中位无进展时间(PFS)和总生存时间(OS)。但血液学、神经系统毒性明显降低,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5]。培美曲塞联合顺铂一线治疗晚期NSCLCⅢ期临床试验亚组分析显示:培美曲塞能够明显延长非鳞癌NSCLC患者的生存时间[6]。目前,美国FDA已经批准培美曲塞单药或联合顺铂二线治疗一线化疗失败的晚期非鳞癌NSCLC患者[6]。我们使用培美曲塞单药二线治疗一线三代含铂化疗方案失败的晚期非鳞癌的NSCLC患者也取得较好的疗效及耐受性,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9年1~7月期间住院治疗的21例经过一线三代含铂化疗方案治疗失败的晚期非鳞癌NSCLC患者(资料来自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其中男性13例,女性8例,中位年龄46岁。根据国际抗癌联盟(UICC)分期:Ⅲb期5例,Ⅳ期16例;均经细胞学或病理组织学证实,腺癌20例,大细胞癌1例。ECOG评分0~2分,均有可测量或可评价的客观病

非小细胞肺癌免疫组化指标

非小细胞肺癌免疫组化指标 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 ng carci no m, NSCLC)占所有肺癌的80%,可以分为不同的组织学类型,主要包括腺癌(》40% )和鳞0癌)(,以及较为少见的大细胞癌 (large cell carci no ma LCC)(10%)。随着肺腺癌和鳞癌个体化治疗方案的日趋不同,临床强烈要求对不同组织学类型的NSCLC明确诊断。 对于绝大多数手术切除病例而言,经充分取材均能够正确诊断,但病理医师在实际工作中经常面临的是小活检标本(占70%)的诊断,此时有效的免疫标志物在辅助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尤显重要。免疫标志物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NSCLC不同组织学类型之间的诊断和鉴 别诊断,肺原发癌与诸多类型转移癌之间的鉴别诊断,还在于明确特征性的分子学改变(如EGFR、EML4-ALK ),用于满足NSCLC个体化治疗和预后判断的需要。 在越来越多的免疫标志物中,如何选择简单而有效的抗体(组合)达到对NSCLC,特别是小活检标本的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目的,本文综合国内外权威文献形成以下共识。 NSCLC常用免疫标志物 1. 肺腺癌常用免疫标志物 (1)TTF-1 TTF-1是肺腺癌最常用的免疫标志物之一,75%-85%的肺腺癌表达TTF-1,且常呈弥漫一致性的强阳性,约20%的肺腺癌不表达TTF-1。TTF-1在肺腺癌中的表达与分化程度和

组织学类型有关,总体而言,肿瘤分化程度越差,TTF-1越可能表达缺失,具有U型肺泡

上皮细胞/Calar细胞特征的腺癌几乎全部表达TTF-1,泌黏液性腺癌(浸润性黏液腺癌、 胶样腺癌等)呈不同程度表达(表1)。 TTF-1也表达于肺神经内分泌肿瘤 (neuroendocrinetumors NETs)、部分典型类癌(typical carcinoid, TC)、非典型类癌(atypical carci-noid AC)、约50%的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 (large cell neuroendocrine carcinomaLCNEC)及90% 的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rci noma, SCLC)。通常认为肺鳞癌不表达TTF-1。因此,TTF-1主要用于肺腺癌和鳞癌的鉴别,不能鉴别肺腺癌和肺NETs。 在非肺源性肿瘤中,除了甲状腺癌几乎全部表达TTF-1以外,少量子宫内膜、子宫颈、卵巢、乳腺和结直肠的腺癌也表达TTF-1。与Napsin A不同,所有类型的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 noma, RCC)均不表达TTF-1。 表1. TTF-1和Nap sin A在不同组织学类型肺腺癌中的表达? (2)Naps in A Napsi n A 也是肺腺癌最常用的免疫标志物之一,70%-90%的肺腺癌表达Napsin A,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均优于TTF-1,TTF-1和Napsin A是目前诊断肺腺癌最优秀的抗体组合之一。与其他U型肺泡标志物(TTF-1、细胞表面糖蛋白)相似,Napsin A在肺腺癌中表达也与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具有相关性(表1)。 约3%的肺鳞癌表达Napsin A,肺NETs不表达Napsin A,因此可以用于肺腺癌和NETs 的鉴别诊断。值得注意的是,正常肾组织表达Napsin A,高达80%孚L头状RCC和34%的 透明细胞RCC表达Nap sin A。部分女性生殖系统来源的腺癌表达Nap sin A,见于约7%

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方案二线治疗非小细胞肺癌

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方案二线治疗非小细胞肺癌 发表时间:2016-06-23T11:06:55.517Z 来源:《航空军医》2016年第8期作者:张慧 [导读] 探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方案二线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和毒性反应。 湘西自治州肿瘤医院湖南湘西 416000 【摘要】目的:探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方案二线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和毒性反应。方法:选择2013年1月份到2015年1月份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4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所选患者均采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方案,并且采用二线化疗的方式进行非小细胞肺癌,观察和分析经过治疗2个周期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毒性反应。结果: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完全缓解者0例,部分缓解者12例,稳定者13例,进展者15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30.0%,采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方案二线治疗主要的毒性反应为出现血液学毒性和消化道毒性。结论: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方案二线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其治疗效果较为显著,并且出现的毒性反应在患者可以忍受的范围之内,毒副作用较小。 【关键词】吉西他滨;顺铂;二线化疗;非小细胞肺癌 根据临床医学统计资料,全球每年死于肺癌的大约110万例患者中约有80.0%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由于疾病的特殊性,非小细胞癌患者中绝大多数不适宜采用手术方式进行治疗(患者出现癌细胞的远处转移或者局部晚期等),即使针对早期的可手术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经过手术后发生转移的几率仍然高达50.0%,选择2013年1月份到2015年1月份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4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方案二线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和毒性反应,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月份到2015年1月份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4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选的40例患者均经过病理学或者细胞学确诊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所选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5岁(患者的年龄范围为35岁到75岁不等),其中男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28例,女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2例,KPS评分在60分到80分者12例,占总体的30.0%;KPS评分在80分到100分者28例,占总体的70.0%,诊断分期为II期的患者人数为3例,诊断分期为III期的患者人数为18例,诊断分期为IV期的患者人数为19例,处于III期和IV期患者总人数为37例,占总体的92.5%,经过病理分型,其中鳞癌患者10例,占总体的25.0%,腺癌患者22例,占总体的55.0%,其他癌症患者8例,占总体的20.0%,患者的一线治疗方案情况如下所述,采取撕裂霉素,长春地辛,顺铂治疗者11例,治疗周期为82个周期,采取紫杉醇和顺铂治疗者10例,治疗周期为18个周期,采取长春瑞滨和顺铂治疗的患者4例,治疗周期为10个周期,采取足叶乙甙和顺铂进行治疗的患者5例,治疗周期为13个周期。 1.2方法以及观察指标 采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方案二线治疗非小细胞肺癌,静脉滴注1000mg/m2的吉西他滨,滴注时长为60分钟到120分钟之间,在治疗的第一天和第八天进行滴注,用法用量为,将80mg/m2的顺铂分3天使用,在治疗前给予4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适当的水化治疗,周期为21天,经过两个化疗周期后进行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采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方案二线治的毒性,方法为在每个治疗周期开始前的48小时内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血生化检查,心电图检查以及生命体征的检查,在使用治疗药物之前需要去进行白蛋白,血小板和血红蛋白的检查,根据血液毒性情况决定用药时机(血液毒性恢复标准为患者的血中性粒细胞数量大于等于1.5×109/L血小板计数大于等于100×109/L)。 1.3评定指标 1.3.1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评定指标 将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效果依据RECISI标准结合患者疾病的具体改善和缓解的程度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病情稳定(SD)以及疾病进展(PD),治疗的总有效率为完全缓解(CR)率和部分缓解(PR)率之和。 1.3.2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毒性评定指标 将采取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方案二线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血液毒性情况依据WHO的毒性反应分为I级到IV级。 1.4统计学方法 对上述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各项记录数据进行分类和汇总处理,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计量资料采取平均值±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 所选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完全缓解者0例,部分缓解者12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30.0%,4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如表1所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