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龄食管癌患者合并糖尿病开胸手术的临床分析

高龄食管癌患者合并糖尿病开胸手术的临床分析

高龄食管癌患者合并糖尿病开胸手术的临床分析
高龄食管癌患者合并糖尿病开胸手术的临床分析

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健康宣教

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的 健康宣教 健康教育一直以来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健康教育能促使我们大家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口服降糖药: 阿卡波糖片:用餐前即刻整片吞服或与前几口食物一起咀嚼服用,剂量因人而异。一般推荐剂量为:起始剂量为每次50mg,每日3次。以后逐渐增加至每次0.1g,每日3次。个别情况下,可增至每次0.2g,每日3次。 格列美脲片:必须在进餐前即刻或进餐中服用。 格列齐特片:餐前20~ 30分钟服用,通常开始剂量为每日1-2次,每次80mg(1片),然后根据血、尿糖检查结果,调整剂量至每日80mg-240mg(1片-3片),老年患者酌情。 瑞格列奈片:应在主餐前服用,在口服本品30分钟内即出现促胰岛素分泌反应。通常在餐前15分钟内服用本药,服药时间也可掌握在餐前0-30分钟内。 二甲双胍片:应在餐前10~30分钟服,让体内准备一个药物环境,才可以使餐后血糖不升高。 胰岛素: 1、超短效:比如门冬胰岛、赖脯胰岛素注射后15分钟起作用,高峰浓度1~2小时。 2、短效(速效):比如R和普通胰岛素注射后30分钟起作用,高峰浓度2~4小时,持续5~8小时。 3、中效:比如N 注射后2~4小时起效,高峰浓度6~12小时,持续24~28小时。

4、长效:比如甘精胰岛素注射后4~6小时起效,高峰浓度4~20小时,持续24~36小时。 5、预混:比如30R 即将短效与中效预先混合,可一次注射,且起效快(30分钟),持续时间长达16~20小时。 饮食: 1.控制总量当饮食控制而出现易饥的感觉时,可增加蔬菜、豆制品等副食,炒菜益用植物油且要少食动物内脏、蟹黄、虾子、鱼子等含胆固醇高的食物。宜食低脂低胆固醇的食物 2.每天食盐量小于6g(一矿泉水瓶盖), 3.严格限制各种甜食包括各种食糖、糖果、甜点心、饼干、水果及各种含糖饮料多食含纤维素高的食物,包括豆类、蔬菜、粗谷物、含糖分低的食物,饮食中食用纤维素量40~60g为宜 4.可每天进食5~6餐,从3次正餐中匀出25~50g主食作为加餐用 健康指导: 一、控制好“三高”。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患者,要尽量保持原有的生活习惯,不要熬夜或过度疲劳,应坚持按时服药、定期门诊检查。 二、积极、适度做锻炼。运动能提高人体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功能,有助于预防动脉粥样硬化,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脑供血。上了年纪的人更要注意,锻炼时要注意保暖,做到劳逸结合,以散步、打太极等项目为宜。上午10时—下午3时阳光充足、天气暖和,是冬季户外锻炼的黄金时间。 三、管住嘴,常称重。要“聪明”吃饭,如避免进食含胆固醇高的猪肝、猪心、蟹黄、鸡蛋黄等食物。多吃含钾的土豆、香蕉,可以稳定情绪,保护脑血管。豆类、玉米、小麦、苹果、西红柿、海带以及多种绿色蔬菜都是含镁的“富矿”,能显著降低脑卒中之害。每隔两三天,还要称称体重,若发现体重长了,就要有意识地控制一下。

脑出血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与术后意识状态及预后关系观察

脑出血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与术后意识状态及预后关系观察目的观察脑出血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与术后意识状态及近期预后之 间的关系。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2月—2016年7月收治的脑出血合并糖尿病患者61例为高血糖组,同期单纯脑出血无糖尿病患者63例为正常血糖组,比较两组血糖水平、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意识状态和近期预后情况。结果高血糖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正常血糖组高(P<0.05),高血糖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血糖水平呈正相关;高血糖组患者昏迷发生率及病死率明显高于正常血糖组(P <0.05)。结論高血糖水平可加重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损伤,增加昏迷发生率和病死率,临床应重视脑出血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控制。 标签:脑出血;糖尿病;血糖水平;意识状态;神经功能评分;预后 急性脑出血是神经系统常见急性病,主要是指在非外力作用下脑实质内血管发生破裂出血,若得不到及时治疗,病死率极高,可达30%~40%,目前治疗的治疗手段为外科清创减压和内科保守治疗。今年来有学者研究发现,脑出血患者在急性期伴有血糖升高现象,且血糖水平与疾病治疗和预后有一定关系[1],为探求脑出血患者血糖水平与患者意识状态级预后的关系,该文以该院2013年2月—2016年7月收治的12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脑出血合并糖尿病和单纯脑出血患者血糖水平、术后意识状态和近期预后之间关系进行调查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急性脑出血且合并糖尿病患者61例,命名为高血糖组,其中男37例,女24例,年龄43~86岁,平均(54.1±3.2)岁,所有患者均经MRA、MRI、CT等放射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脑出血,同时符合WHO对糖尿病的诊断标准,确诊合并有糖尿病,空腹血糖≥7.0 mmol/L,餐后2 h血糖≥11.1 mmol/L;入院时昏迷31例,清醒25例,嗜睡5例,影像学检查显示丘脑出血9例,小脑出血11例,脑桥出血10例,基底节并丘脑出血14例,丘脑并脑桥出血11例,颞顶叶出血6例。选取同时期收治的未合并糖尿病脑出血患者63例,命名为正常血糖组,其中男36例,女性27例,年龄41~89岁,平均(55.3±3.5)岁,经MRA、MRI、CT等放射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脑出血,空腹血糖3.9~6.0 mmol/L,餐后2 h血糖4.1~7.8 mmol/L,入院时昏迷29例,清醒27例,嗜睡7例,影像学检查显示丘脑出血10例,小脑出血14例,脑桥出血11例,基底节并丘脑出血10例,丘脑并脑桥出血13例,颞顶叶出血5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出血部位、意识状态等方面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在入院后急诊或择期行开颅清创加压治疗,术后给予止血、降低颅

合并糖尿病的食管癌患者术后饮食护理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a7152261.html, 合并糖尿病的食管癌患者术后饮食护理 作者:何海航刘春巍孙丽丽 来源:《糖尿病新世界》2016年第13期 DOI:10.16658/https://www.doczj.com/doc/a7152261.html,ki.1672-4062.2016.13.155 [摘要] 目的探讨合并糖尿病的食管癌患者的术后饮食护理措施。方法根据术后营养方式将2015年在该院进行食管癌手术的37例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分为肠内营养组与肠外营养组,其中肠内营养组16例,肠外营养组21例,分别检测两组患者的术后第1~7天的血糖水平,记录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第一次排气时间、第一次排便时间,并将研究所得到的两组患者的检测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肠内营养组的血糖水平、术后第一次排气时间、术后第一次排便时间 以及肠鸣音恢复时间均优于肠外营养组。结论肠内营养方式有利于稳定合并糖尿病的食管癌 患者术后的血糖水平,对合并糖尿病的食管癌患者采用肠内营养的方式为患者做术后护理,在补充患者的营养的同时,可以促进患者的肠道功能的恢复,保护患者的心功能,提高患者预后速度,促进患者术后肠道功能的恢复。 [关键词] 糖尿病;食管癌;术后;饮食护理 [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6)07(a)-0155-02 近年来,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生活水平在不断地发生改变,人们生存的环境也随之改变,人类的疾病谱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癌症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而目前的医疗技术水平对癌症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晰,对于癌症的治疗结果也不尽如人意[1]。 目前对癌症的治疗方式主要是在癌症的早期或是中期给予手术治疗,术后辅以放化疗,已切除癌症的病灶、干扰癌细胞的增殖与生长为主要目的,进而达到阻遏或是延缓疾病的的发展、延长患者的生命的目的。癌症的治疗效果除与手术的治疗时间、癌症的部位、手术的时机等因素有关以外,还与患者的身体素质具有重要的关系,癌症本身就是一种恶性消耗性疾病,食管癌的患者由于癌症的发病部位的关系,导致患者对营养的摄入出现一定的功能障碍,所以有相当一部分食管癌症患者处于营养不良的状态。同时,近年来,糖尿病的发病率也在不断的增加,糖尿病的饿治疗方式主要是通过药物以及饮食控制来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这就导致糖尿病患者的饮食需要低脂、低糖。合并糖尿病的食管癌患者手术过后的进食方式一般为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患者术后一方面需要补充营养来为术后组织的修复提供能量[2];另一方面,需要控 制脂类与糖类的摄入来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因此,合理设置糖尿病的食管癌患者术后饮食对患者术后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通过采用不同的术后营养方式对合并食管癌的糖尿病患者的术后饮食护理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糖尿病案例分析整理

糖尿病案例分析整理: 一、我有个顾客62岁,身高146CM,体重96斤,来的时候餐前餐后,一直吃达美康1片bid,后来我跟她又加了安可妥一次一片,一天一次,和双胍肠溶片,一次2片一天三次,后来降到餐前7-8,餐后14-17,而且说吃了双胍不舒服,所以我又帮停了双胍,换上伏格列波糖,今天来测,餐前,餐后.,这个人从10月5号就一直在这看,到现在还是这样,我该怎么办 她身上并发病很多,手脚麻木,眼睛看不清,胃又不好 回答1宜黄长江-铙利,你提的问题我想和你说说,你用的药基本没问题,空腹血糖还可以2我想问一下,你让他饮食控制了吗饭后适当走走了吗两者相比饮食最重要(因为你说他并发症很多,所以运动受到了限制),可以建议他少食多餐,尽量不喝含淀粉汤类,粘的,稠的都是升血糖很快的东西。饮食不控制也是白搭, 3降糖组合+并发症组合+生活方式调节 4并发症可用三十六味组合 提问者:那人天天只吃一点点,因为胃不舒服,而且早上会去散步,晚上会去跳舞5三十六味,适合小班教育,,选对客户,,视力模糊,手足麻木,基础症状,,其它不选,,选对客户,有效果是关键,,,和营销有关的就是小班教育,,分析会员资料,,挑出目标客户,小班教育一次,, 二、糖尿病导致性功能下降该吃什么药 糖尿病实战314页 可以配甲钴胺+桂附地黄丸+参雄温阳胶囊吗 三、黄振方男 36岁患糖尿病两年多,一直口服药物,口服过二甲双胍肠溶片,糖适平,现在口服诺和龙,用法一日两次,一次1mg,今日餐后两小时血糖为,但是顾客自述没天只要吃上药,早上7点吃饭,10点多就出现低血糖症状,这种现象比较频繁,如果不吃药一天也不饿,但口渴症状比较明显,因为劳动力比较大,饮食控制不好,运动量过大,我只针对饮食和运动给顾客一些建议,药物没敢做调节,因为他家离我这里较远,不能根据他监测血糖,请大家帮助分析一下,我应该怎么做调整 回答一:他用促泌剂就会出现低血糖,那就说明他的胰岛功能还可以,只是存在胰岛素抵抗,可以用增敏剂或者糖苷酶抑制剂试试 回答二:用些抗糖药物,促泌剂是直接降糖的,力度比较大,有些人对促泌剂也比较敏感他可能对促泌剂还是比较敏感的 问题者:那叫他把诺和龙停药吗换拜糖平或比格列酮吗 回答三:你可以考虑使用长效的促泌剂,餐后使用双胍类或糖苷酶抑制剂 问题三:吃过二甲双胍,也低血糖,可以让顾客试试拜糖平 回答:让他使用格列美脲 回答:二甲双胍是不会出现低血糖的, 正常人都可以吃 低血糖原因可能是胰岛素分泌延迟和他比较大的体力消耗。可以两餐中间加餐,少吃多餐他说他吃过也有症状,后来停的; 吃格列美脲也会低血糖 噢,他是劳动者,体力消耗确实比较大,有可能有一定关系

糖尿病与脑卒中

糖尿病与脑卒中 发表时间:2013-05-23T10:04:54.82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14期供稿作者:张云鸿刘亚良[导读] 糖尿病是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糖尿病患者缺血性卒中的相对危险度大约是非糖尿病患者的2—4倍。 张云鸿刘亚良(内蒙古临河区人民医院 015000)【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4-0242-02 【摘要】糖尿病是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血糖代谢异常对脑卒中的发生、发展、预后有明显相关。改善血糖水平对合并有糖尿病的脑卒中患者的治疗和预防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糖尿病脑卒中 一、流行病学 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简称IDF)统计,目前全球有糖尿病患者2.85亿,中国糖尿病人群数量约占全球的1/3,通过分析,在考虑性别、年龄、城乡分布和地区差别的因素后,估计我国20岁以上的成年人糖尿病的患病率为9.7%.2型糖尿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且在全球广泛流行的慢性代谢性疾病。 二、糖代谢异常对脑卒中的影响 糖尿病是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糖尿病患者缺血性卒中的相对危险度大约是非糖尿病患者的2—4倍,糖尿病患者脑卒中的发病时间较非糖尿病患者要早10年,其中以2型糖尿病为主。糖尿病合并脑梗死后,梗死面积往往更大、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更严重、复发率更高、预后更差。自发性颅内出血患者中糖尿病患病率高达37.5%。糖尿病与自发性颅内出血的关系目前尚有争议,有调查显示糖尿病与高血压、高甘油三酯、精神疾病等是原发性颅内非脑叶性出血的危险因素之一。因此,糖尿病患者得到正确的治疗在防治脑卒中的发病、进展以及死亡中的作用至关重要。 近期多项研究显示脑卒中患者中糖代谢异常患病率明显升高,有调查显示住院脑梗死患者中糖尿病的患病率达21.3%。来自欧洲的一项研究显示,在急性卒中患者中糖尿病的患病率是36.6%,有23.1%患者存在IGT(糖耐量减低),0.8%存在IFG(空腹血糖受损),只有19.7%处于正常血糖水平,另有19.7%只在病后第一周出现高血糖(暂时性高血糖)。另一项报告同样显示在既往无糖尿病史、近期发生TIA或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中有一半以上存在IGT或糖尿病。 糖尿病导致血管病变的确切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多数学者认为与糖尿病时长期的糖、脂类、蛋白质代谢紊乱及糖尿病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及胰岛素敏感性降低相关。上述因素导致大血管动脉粥样硬化(AS)严重及广泛的微血管病变。糖尿病同时还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其他危险因素如高血压、肥胖、血脂代谢紊乱的患病率。糖尿病通过各种机制促进动脉硬化,诱发各种类型的脑梗死,明显增加脑卒中的发生率、再发率、病死率。 三、脑卒中患者的血糖干预 对于合并糖尿病的脑卒中患者积极稳妥的调控血糖,能够降低脑血管事件风险。根据发病的不同阶段、病情的严重程度、血糖水平、有无其他合并症等,在改进生活方式的基础上,接受个体化药物治疗方案。 目前对于脑卒中患者急性期高血糖的治疗还缺少共识。欧洲卒中治疗指南指出,非糖尿病和糖尿病患者发生卒中,升高的血糖水平和不良预后明显相关,因此有必要开始短期的胰岛素治疗,当空腹血糖>=10mmol/L应开始胰岛素输注治疗。国外已有临床Ⅱ期方案验证了葡萄糖-胰岛素-钾静脉输注治疗方案的有效性。该方案根据检测的血糖水平,调整补液输注速度以及增减补液中胰岛素用量以维持血糖在4-7mmol/L。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对于重症脑卒中患者,尤其是有意识障碍或其他原因导致的不能自主进食者,在给予补液支持同时,单独静脉胰岛素输注治疗,或应用胰岛素泵泵入治疗;还可以应用长效胰岛素(如甘精胰岛素)皮下注射,在鼻饲营养液或静脉高营养时追加短效胰岛素的治疗方案。在卒中处理过程中,把血压控制在理想范围,减轻脑水肿有利于对血糖的控制。 脑卒中恢复期,可以采用预混胰岛素分次皮下注射;还可以根据其病程长短、血糖水平、胰岛细胞功能情况、患者及家属意愿等采取个体化的口服药物治疗方案。对于不需要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卒中后应用吡格列酮作为二级预防治疗可能获益。 无论采取哪种治疗方案都应该密切监测血糖,根据血糖水平调节降糖药物剂量,并防止血糖过低可能带来的危害。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版). [2]Wild S,Roglic G,Green A,et al.Global prevalence of diabetes:estimates for the year 2000 and projections for 2030. Diabetes Care,2004,27:1047-1053.

血糖控制水平对高血压糖尿病合并脑出血患者并发症的影响_0

血糖控制水平对高血压糖尿病合并脑出血患者并发症的影响 DOI:10.16658/https://www.doczj.com/doc/a7152261.html,ki.1672-4062.2017.13.005 目的探讨血糖控制水平对高血压糖尿病合并脑出血患者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106例该院于2016年3月—2017年2月所收治的高血压糖尿病合并脑出血患者,依血糖控制情况分为A组和B组,A组为血糖控制良好患者,B 组为血糖控制不良患者,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死亡情况。结果A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死亡率分别为20.75%、3.77%,较B组的49.06%、18.87%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高血压糖尿病合并脑出血患者,加强血糖监测,严格控制患者血糖水平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患者死亡率,有利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标签:血压糖尿病合并脑出血;血糖控制;并发症 Effect of Blood Glucose Control Level on Complications of Hypertensive Diabetes Mellitus and Cerebral Hemorrhage HU Ming-sen Department of Intensive Medicine,Center Hospital Of Rizhao,Rizhao,Shandong Province,2768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his paper trie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blood glucose control on the complications of hypertension diabetes mellitus with cerebral hemorrhage. Methods 106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and diabetes complicated with cerebral hemorrhage treated in this hospital from March 2016 to February 2017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group A and group B according to blood glucose control,patients in group A with good blood glucose control and group B with poor blood glucose control,and the occurrence of complications and mortality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morbidity of complications and mortality in group A were 20.75% and 3.77%,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group B of 49.06% and 18.87% respectively,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For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ve diabetes mellitus complicated with cerebral hemorrhage,strengthening the blood glucose monitoring and strictly controlling patients with blood glucose levels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reduce patients’mortality,improve patients’prognosis,and improve their quality of life. [Key words] Hypertensive diabetes mellitus complicated with cerebral hemorrhage;Blood glucose control;Complications 高血壓和糖尿病两者间的发病存在密切联系,其病因、危害及影响均存在较

糖尿病与脑卒中

糖尿病与脑卒中 摘要】糖尿病是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血糖代谢异常对脑卒中的发生、发展、预后有明显相关。改善血糖水平对合并有糖尿病的脑卒中患者的治疗和预防具有 重要意义。 【关键词】糖尿病脑卒中 一、流行病学 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简称IDF)统计,目前全球有糖尿病患者2.85亿,中国糖尿病人群数量约占全球的1/3,通过分析,在 考虑性别、年龄、城乡分布和地区差别的因素后,估计我国20岁以上的成年人 糖尿病的患病率为9.7%.2型糖尿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且在全球广泛流行的慢性 代谢性疾病。 二、糖代谢异常对脑卒中的影响 糖尿病是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糖尿病患者缺血性卒中的相对危险度大约 是非糖尿病患者的2—4倍,糖尿病患者脑卒中的发病时间较非糖尿病患者要早 10年,其中以2型糖尿病为主。糖尿病合并脑梗死后,梗死面积往往更大、神经 功能缺损症状更严重、复发率更高、预后更差。自发性颅内出血患者中糖尿病患 病率高达37.5%。糖尿病与自发性颅内出血的关系目前尚有争议,有调查显示糖 尿病与高血压、高甘油三酯、精神疾病等是原发性颅内非脑叶性出血的危险因素 之一。因此,糖尿病患者得到正确的治疗在防治脑卒中的发病、进展以及死亡中 的作用至关重要。 近期多项研究显示脑卒中患者中糖代谢异常患病率明显升高,有调查显示住 院脑梗死患者中糖尿病的患病率达21.3%。来自欧洲的一项研究显示,在急性卒 中患者中糖尿病的患病率是36.6%,有23.1%患者存在IGT(糖耐量减低),0.8%存在IFG(空腹血糖受损),只有19.7%处于正常血糖水平,另有19.7%只在病后第一周出现高血糖(暂时性高血糖)。另一项报告同样显示在既往无糖尿病史、近期 发生TIA或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中有一半以上存在IGT或糖尿病。 糖尿病导致血管病变的确切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多数学者认为与糖尿病 时长期的糖、脂类、蛋白质代谢紊乱及糖尿病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 症及胰岛素敏感性降低相关。上述因素导致大血管动脉粥样硬化(AS)严重及广 泛的微血管病变。糖尿病同时还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其他危险因素如高血压、肥胖、血脂代谢紊乱的患病率。糖尿病通过各种机制促进动脉硬化,诱发各种类型 的脑梗死,明显增加脑卒中的发生率、再发率、病死率。 三、脑卒中患者的血糖干预 对于合并糖尿病的脑卒中患者积极稳妥的调控血糖,能够降低脑血管事件风险。根据发病的不同阶段、病情的严重程度、血糖水平、有无其他合并症等,在 改进生活方式的基础上,接受个体化药物治疗方案。 目前对于脑卒中患者急性期高血糖的治疗还缺少共识。欧洲卒中治疗指南指出,非糖尿病和糖尿病患者发生卒中,升高的血糖水平和不良预后明显相关,因 此有必要开始短期的胰岛素治疗,当空腹血糖>=10mmol/L应开始胰岛素输注治疗。国外已有临床Ⅱ期方案验证了葡萄糖-胰岛素-钾静脉输注治疗方案的有效性。该 方案根据检测的血糖水平,调整补液输注速度以及增减补液中胰岛素用量以维持 血糖在4-7mmol/L。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对于重症脑卒中患者,尤其是有意识障

食管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食管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摘要】 目的:总结食管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重视食管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术前血糖控制,心理疏导及营养教育,术后加强生命体征观察及血糖监测,加强管道护理及提高术后患者合并症,并发症的护理水平。结果:47例患者应用综合性护理措施降低了手术风险,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无1例患者围手术期死亡。结论:加强食管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可促使患者顺利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关键词】食管癌;糖尿病;围手术期;护理;如意珍宝丸esophageal carcinoma complicated with diabetes mellitus in peri operation period nursing xingxiuqin 【abstract】 0bjective: summarized the perioperative care method to the esophagus cancer patients with diabetes mellitus. methods: pay attention to preoperative blood sugar control,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and nutrition education,esophagus cancer patients with diabetes mellitus,strengthen postoperative vital signs observation and blood glucose monitoring, the pipeline nursing and improve the nursing level to the postoperative patients who

食管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食管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发表时间:2011-11-29T15:23:23.700Z 来源:《中国健康月刊(学术版)》2011年第10期供稿作者:邢秀芹 [导读] 食管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手术切除肿瘤是治疗食管癌的有效方法 邢秀芹 (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胸心外科河南商丘476000) 【摘要】目的:总结食管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重视食管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术前血糖控制,心理疏导及营养教育,术后加强生命体征观察及血糖监测,加强管道护理及提高术后患者合并症,并发症的护理水平。结果:47例患者应用综合性护理措施降低了手术风险,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无1例患者围手术期死亡。结论:加强食管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可促使患者顺利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关键词】食管癌;糖尿病;围手术期;护理;如意珍宝丸 【中图分类号】R132.4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0-0005-02 食管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手术切除肿瘤是治疗食管癌的有效方法[1]。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人的寿命的延长,糖尿病的患病率迅速增加,我国糖尿病患者已逐年增多,其中外科住院患者约有12%合并糖尿病[2]。糖尿病是外科手术患者的一个危险因子,老年糖尿病患者由于脏器功能低下,伴发疾病较多,增加了食管癌手术及术后治疗的难度,术后并发症多,病死率亦增加,因此做好食管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对提高手术的安全性,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周期具有重要作用。现将我院与2009年至2010年收治的47例食管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论述于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我科室与2009年1月至2010年7月共收治糖尿病合并食管癌患者47例,其中男性41例,女性6例;年龄56-75岁,既往高血压病史者17例,冠心病病史者11例。47例患者均为择期手术。合并糖尿病情况:47例均为2型糖尿病,空腹血糖波动于8.9-17.6mmol/l,既往已知患有糖尿病者41例,入院后确诊糖尿病者6例;47例糖尿病患者中,合并微血管并发症34例,大血管并发症者15例。 1.2结果:手术切除率100%,4例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切口延缓愈合者3例,切口感染者3例,低血糖发生2例。无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和死亡者,均痊愈出院。 2术前护理 2.1血糖管理: 良好的血糖控制是手术成功的基础之一,因此对糖尿病患者应进行手术前相关风险的评估,年龄大于65岁,糖尿病病史大于5年,空腹血糖大于1 3.9mmol/l,合并有心脑血管疾病或糖尿病肾病,全身麻醉等均是糖尿病患者发生手术风险的重要危险因素。合并上述危险因素越多,术中,术后的代谢紊乱对患者的预后不利影响越大,发生手术并发症的风险和死亡率越高[3]。对47例患者在手术前停用口服降糖药物,改用胰岛素治疗,保持血糖稳定3天以上,并在手术当日停用餐前胰岛素,改用双通道方法,即一道应用微量泵持续静脉泵入,另一道应用静脉葡萄糖营养支持。术中每1小时监测一次血糖,使血糖维持不低于6.5mmol/l。 2.2饮食指导: 饮食治疗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大多伴有低蛋白血症,所以术前即要注意营养,纠正低蛋白血症,增加机体抵抗力,又不能摄糖过多而致血糖升高。所以每日饮食中三大营养素所占总热量比例为:碳水化合物占55-65%,蛋白质占20-25%,脂肪占25-30%,三餐总热量按1:1:1分配。 2.3服用中药。糖尿病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其基本病理表现涉及肺燥胃热肾虚。而且病久容易导致血脉瘀滞以及阴损及阳的表现。而食管癌主要是由于正气亏虚,津枯血燥,气滞血瘀痰凝阻滞食道,导致食管狭窄、干涩。所以对于糖尿病合并食管癌治应益气生津、滋阴润燥、理气活血化痰。藏药如意珍宝丸含珍珠母、沉香、红花、螃蟹、丁香、毛诃子(去核)、肉豆蔻、豆蔻、降香、荜茇、诃子、高良姜、甘草膏、肉桂、乳香、木香、决明子、水牛角、牛黄等。可以理气化痰活血,有效降低血糖和改善糖尿病并发症,临床口服证明有很好的疗效,并且副作用很小.每次4丸,一日2次。再配以益气生津的黄芪注射液静脉点滴,临床具有很好的疗效。 2.4功能训练由于手术的创伤,疼痛及胸腔引流管的作用,术后患者的呼吸变得更浅,更快,使原有的肺功能进一步下降,极易产生呼吸功能不全。因此术前的呼吸功能训练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对47例患者中我们采取以下几种方式:(1)深呼吸训练:鼓励患者做缓慢尽力的深吸气,在吸气末停滞1-2秒钟后缓慢呼气,每分钟8-12次,每日3-4次,每次练习10分钟。(2)有效咳嗽训练:告诉患者术后咳嗽,排痰的重要性,指导患者取坐位或半坐卧位,上身稍向前倾,嘱患者深吸气后屏住呼吸,再用力咳嗽。咳嗽时应引起胸腔震动,使气管深部的痰液咳出,将小气道痰液汇入大气道,避免只用喉头震动引起的咳嗽。 2.5心理疏导肿瘤患者在明确诊断初期约70%有焦虑,抑郁,恐惧,压抑,愤怒,绝望等心理障碍[4]。糖尿病患者在情绪波动时神经内分泌反应增强,激素分泌增多,胰岛素分泌减少而引起血糖升高[5]。因此术前做好食管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心理护理对保持血糖稳定,消除患者情绪波动尤为重要。良好的护患关系,适当的鼓励以及安静舒适能使其心情舒畅,克服忧虑及恐惧心理。 2.6术前评估: 食管癌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障碍,低蛋白血症,电解质紊乱等问题,使手术风险增大,且术后并发症较多,甚至导致患者死亡。因此在手术前应做好患者对手术耐受力的评估。除做好一般情况外,要特别注意患者有无贫血,低蛋白血症,空腹及餐后血糖的变化,心肺功能等,以便做好术前调整,让患者在最佳状态下接受手术。 3术后护理 3.1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神志,尿量及伤口情况,持续吸氧2-3天,维持血氧饱和度在95%以上。严格掌握输液的量和速度以防止肺水肿的发生。 3.2血糖管理: 对食管癌合并糖尿病的患者而言由于术后肝肾储备功能较差,胰岛素拮抗激素分泌增多,以及手术后禁食水引起血液浓缩,因此易发生高血糖高渗综合征,因此应静脉应用胰岛素治疗,并保证每日葡萄糖输入量不少于150克,以保障中枢神经细胞,红细胞等仅依赖葡萄糖供能组织的能量供应。术后3-4小时常规监测血糖,并根据血糖水平调节胰岛素输注速度,使血糖维持于7-10mmol/l,同时密切监测肝肾功能,电解质及酮体情况。待患者能够进食后将胰岛素改为皮下注射。伤口愈合后根据血糖情况及胰岛素用量的大小决定是否继续应用胰岛素或改用口服降糖药物治疗。 3.3胸腔引流管的护理:保持管道密闭无菌,更换引流瓶时应双钳夹闭以防止空气进入;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性状并准确记录;保持引流通畅,麻醉清醒后的患者采取半卧位,有利于呼吸,引流,每30-60分钟挤压一次胸腔引流管以防止管口被血凝块阻塞。

糖尿病合并脑卒中的预后分析

糖尿病合并脑卒中的预后分析 目的探讨研究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的预后情况以及探讨糖尿病合并脑卒中的病情及转归与血糖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的74例脑卒中患者,将患者随机打乱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进行研究分析,其中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有37例,作为试验组;血糖正常的脑卒中患者有37例,作为对照组,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可得出,高血压合并脑卒中患者的预后危害非常大。结论对于脑卒中患者来说,要及时纠正患者的空腹血糖,从而减轻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损伤,降低脑卒中患者的死亡率。 标签:糖尿病;脑卒中;治疗及预后治疗 糖尿病是脑卒中疾病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会严重影响到脑卒中患者的正常生活质量。并且也有相关文献报道指出[1],糖尿病对脑卒中患者有极大的危害性,因为糖尿病会导致脑卒中患者产生严重的脑缺血症状,从而使脑卒中患者的乳酸增多等现象,尤其在中老年人中以发生。为了进一步对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的预后进行探讨研究,本次试验对我院的74例脑卒中患者中的37例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74例脑卒中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7人,其中试验组均为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觀察组均为血糖正常的脑卒中患者。其中,男性患者45例,女性患者29例,年龄在41-7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6±4.5)岁。对74例脑卒中患者均采用正规的CT扫描,同时进行确诊。 1.2 方法 将我院选取的74例脑卒中患者分为两组,即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试验组为37例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对照组为37例正常血糖的脑卒中患者。在人院时,对74例脑卒中患者均采取常规的空腹抽血,从而检查患者的血糖含量,通过检查后可知,在试验组中的37例患者,其空腹的全血血糖含量均大于5.8 mmol/L,血浆血糖含量均大于7.7 mmol/L,而对于对照组的37例正常血糖的脑卒中患者来说,其全血血糖含量和血浆血糖含量均处于正常水平。同时,对74例脑卒中患者均采取常规的CT扫描证实。临床诊断:对于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的诊断标准可以根据2010年的ADA糖尿病诊断标准;对于正常血糖的脑卒中患者的诊断标准可以根据脑血管疾病学术中的脑卒中诊断标准。 1.3 治疗方法 对于74例脑卒中患者,对于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即患者的空腹全血血

食管癌合并糖尿病15例围手术期护理

食管癌合并糖尿病15例围手术期护理 发表时间:2013-11-18T10:52:19.950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30期供稿作者:王桂云[导读] 食管癌是常见的胸外科恶性肿瘤之一,手术是治疗食管癌的有效方法。 王桂云(东台市人民医院江苏东台 224200) 【摘要】目的探讨食管癌合并糖尿病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对15例食管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进行分析与总结。结果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糖尿病酮症酸中毒1例,吻合口瘘1例,经过积极处治,精心护理,均痊愈出院。结论通过有效的护理措施,减少并发症,可提高手术成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关键词】糖尿病食管癌围手术期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30-0252-02 食管癌是常见的胸外科恶性肿瘤之一,手术是治疗食管癌的有效方法。但合并糖尿病的食管癌患者手术风险较非糖尿病患者高五倍以上[1],因此,重视合并糖尿病的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减少、预防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是非常重要的。现将我院自2009年4月-2013年6月手术治疗食管癌合并糖尿病患者15例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15例中,男性9例,女性6例,年龄52-75岁,平均年龄63.2岁,中下段癌2例,中段癌11例,下段癌2例。术前空腹血糖7.3-20.0mmoo/L,4例术前无糖尿病史。均在全麻下行食管癌根治术,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糖尿病酮症酸中毒1例,吻合口瘘1例,经过积极处治,精心护理,均痊愈出院 2.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合理营养支持恶性肿瘤和糖尿病都是消耗性疾病,故要加强营养。既要保证患者充足的营养,又要控制含糖食物,指导患者进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饮食,提供足够碳水化合物,抑制蛋白质和脂肪的分解代谢,达到既改善营养,又改善血糖的目的。饮食中三大营养素所占比例为蛋白质15%、脂肪20-35%、碳水化合物60-70%,不能进食者,从静脉补充营养。 2.1.2 有效控制血糖有效控制血糖是进行手术的首要条件。密切监测血糖的变化,根据检测结果调整降血糖药物,督促病人按时使用,加强心理护理,让其理解降糖药物的重要性,主动配合治疗。术前力争达到:空腹血糖6.8-10.0mmol/L,餐后血糖<11.1 mmol/L。[2] 2.1.3 心理护理关心体贴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介绍同种成功病例和现代技术的新进展,讲解手术相关知识,减轻患者对手术的恐惧;主动与病人沟通,给予心理疏导和支持,让患者以良好的心理状态面对手术。 2.1.4 术前指导吸烟者禁烟,训练有效咳嗽咳痰;指导患者腹式呼吸,做深呼吸,吹气球,以增加肺活量,增强心肺功能[3];加强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指导患者每日刷牙二次,饭后及时温开水漱口。 2.2 术中护理由于麻醉药物及手术刺激,应激状态下的血糖可增高5mmol/L左右,术中严密监测血糖的变化,根据血糖变化调整胰岛素用量,使术中血糖维持中11.2mmol/L左右,可预防术中低血糖昏迷,酮症酸中毒的发生,利于手术后麻醉及时苏醒。 2.3 术后护理 2.3.1 监测和控制血糖病人术后常需禁食一周左右,其血糖波动大,术后一周内要加强护理,每日监测血糖,尿糖及尿酮的变化,根据其变化调整胰岛素的用量、滴速,保证静脉通路通畅,使术后血糖控制在11.1mmol/L以下,防止酮症酸中毒或低血糖的发生,以利机体修复。 2.3.2 呼吸道管理保持呼吸道通畅,持续吸氧,保持SPO298%左右;鼓励患者主动咳嗽,积极叩背辅助咳痰,必要时吸痰[4]。遵医嘱及时准确应用抗生素,预防肺部感染。限制陪客和探视,病房每日消毒1次,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清新。 2.3.3 胃肠减压管的护理此类病人易并发吻合口瘘,术后胃肠减压管留置时间比一般病人要长。妥善固定胃管,与病人多沟通,说明胃管的重要性,取得病人的配合,不可自行拔除胃管;保持有效引流,密切观察引流的量、性状、颜色。如有堵塞,可用少量生理盐水冲洗。待肛门排气后,可拔除胃管。 2.3.4 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妥善固定胸腔闭式引流管,保持引流通畅,观察引流液的量、性状,胸腔引流装置每日更换,严格无菌操作及操作规程,防止导致胸腔感染。 2.3.5 营养支持禁食期间静脉输入高营养混合液,以保证供应患者所需的营养要素,维持机体酸碱平衡和足够的热量。术后第一天,经鼻喂养管注入营养液,注入前后用温开水冲洗管道,保持营养管的清洁和通畅,营养液注入原则:低浓度、少量、慢速度、逐步增加[5],根据血糖结果调整营养液的品种。肛门排气拔除胃管后,如无呼吸困难,胸内剧痛,呼吸音减弱及高热等吻合口瘘症状可指导流质饮食,每次50-100ml,2-3小时一次,少量多餐,无不良反应,可逐步加量,餐后半卧位30分钟,术后2周给予半流质,术后3周给予普食,同时监测血糖、尿糖的变化,调整降糖药物的量。 2.3.6 预防感染食道癌合并糖尿病的患者抵抗力低下,术后易并发感染性并发症,除了注重呼吸道的管理,还要加强口腔、皮肤的护理。禁食期间给予口腔护理,每日2次,注意观察口腔粘膜的变化;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协助床上翻身,按摩受压部位皮肤;观察足部的末梢循环,经常按摩足部,保持足部的清洁;及时、准确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及操作规程。 3.体会 食管癌合并糖尿病患者行剖胸根治术,由于手术的刺激及应激,往往加重糖尿病病情,而糖尿病又使围手术期护理难度增大,术后并发症的危险性及感染性增加,通过对此类患者的护理,体会到术后严密观察病情的同时,监测血糖,积极精确地使用胰岛素调整血糖,加强基础护理及做好健康教育是减少并发症的关键[6]。 参考文献 [1] 杜贾军,彭忠民.胸外科并发症[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0:138.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特点分析与有效护理方法构建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特点分析与有效护理方法构建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特点与有效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该院神经外科接收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0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取常规护理和综合护理,来分析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特点与有效护理方法。结果在治疗效果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在并发症发生情况上,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可以提高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脑血出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标签: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特点分析;有效护理方法构建 高血压脑出血是因大脑血管损坏而导致的脑内出血,糖尿病容易引发脑血管病,因此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脑出血的情况常有发生[1]。临床上很多高血压的患者同时伴有糖尿病,也有许多糖尿病引发高血压,这两种病容易一起出现,一旦出现脑出血病情更会十分危急,严重的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2]。糖尿病和高血压都是很难根治的疾病,需要慢慢的控制调养,临床上合理的护理措施可以对疾病的治疗起到很大的帮助,该文于2015年3月—2017年3月选取该院神经外科接收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0例作为分析对象,探讨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特点与有效护理方法,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神经外科接收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0例进行研究,随机分组。将实施常规护理的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综合护理的4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为42~83 岁,平均为(61.81±3.27)岁。观察组中,男21例、女19例,年龄43~84岁,平均为(62.12±3.14)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基本信息上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比较分析。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患者入院后进行常规检查,治疗高血压采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钙拮抗剂、利尿剂等降压药;糖尿病患者根据患病机制来选择是应用口服降糖药还是注射胰岛素降糖。口服降糖药服用二甲双胍、拜阿司匹林;脑出血的患者需采用穿刺吸除血肿的治疗方法。 1.2.2 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包括:①心理护理: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年龄偏大,疾病又很容易出现并发症,患者的心理压力都比较大。护理人员应与患者及患者家属建立良好的关系,使患

糖尿病与脑卒中

糖尿病与脑卒中 一、什么是脑卒中 二、脑卒中的流行病学 三、糖尿病和脑卒中的病因等的关系 四、脑卒中分类及表现 五、确诊的相关检查 六、如何防止发生 一、什么是脑卒中 脑卒中俗指中风,是指脑部动脉或供应脑部的颈部动脉病变引起的急性脑局灶性血液循环障碍,糖尿病病人脑卒中是由于糖尿病血管病变引起的。脑卒中分缺血性及出血性两种。 二、脑卒中的流行病学 世界上许多神经学专家和神经流行病学专家对糖尿病与脑血液疾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不少的研究。目前对脑血管的危险因素已有大致的了解,其中重要的危险因素有高血压、心脏病和糖尿病等。美国的研究人员研究发现糖尿病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有密切关系,发病率高于该地区人群同性别。同年龄者的1.7倍,并从病理解剖证实糖尿病患者易患小动脉病变和腔隙性梗塞。同时糖尿病是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其原因可能与糖毒引起血管内皮功能障

碍,血小板聚集增加,纤维蛋白溶解障碍和胰岛素抵抗增高有关。 北京医院脑专科在400例CT证实的脑卒中病例中研究了脑卒中的危险因素:高血压病、心脏病和糖尿病,其构成比高血压占首位,共263例,占65.8%。心脏病76例,占19.0%,糖尿病43例,占10.7%。还观察了400例中高血压和糖尿病发生脑卒中的时间关系。从两者的病史时间来看,有糖尿病的患者多数在19年内就发生脑卒中,占96.2%,而有高血压病患者在19年内发生脑卒中仅占33.5%. 三、糖尿病和脑卒中的病因学关系 临床上多次发作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有10%-30%有糖尿病。伴发于糖尿病和急性脑卒中的死率较无糖尿病者增高2倍或2倍以上。另外,伴发糖尿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病情也往往较无糖尿病者为重。这不仅为动物实验所证实,同时也为临床观察所证实。 在急性脑梗塞(卒中)的病人均少出现血糖升高,为了鉴别其血糖升高是应激性的,还是本身患有糖尿病而致使血糖升高。北京医院作了专门的研究,最终是以HbAlC的检测结果来判断。急性脑卒中时糖尿病或应激性血糖升高对预后有较重要的影响。 糖尿病并发急性脑卒中的患病率高,而且预后也差的原因是由于糖尿病不仅可引起微小血管病变,而且可导致大血管病变如主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