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然资源与环境整合

自然资源与环境整合

自然资源与环境整合
自然资源与环境整合

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整合

自然灾害:主要包括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

气象灾害:(主要包括干旱、洪涝、台风、寒潮等)

一、洪涝灾害

1、河流洪涝灾害的成因分析:

自然原因(主要从三个方面考虑:水系特征、水文特征、气候特征)

人为原因(主要从两个方面考虑:植被破坏、围湖造田)。

2、河流的治理措施:

上游:治理原则是调洪,做法是修水库、植树造林;

中游:治理原则是分洪、蓄洪,做法是修水库,修建分洪、蓄洪工程;

下游:治理原则是泄洪、束水,做法是加固大堤,清淤疏浚河道,开挖河道。

【长江洪灾的原因】

自然原因包括:

(1)水系特征:①流域广,支流多;②中上游植被破坏严重,含沙量增大;

③中下游多为平原,河道弯曲,水流缓慢,水流不畅。

(2)水文特征:流经湿润地区,降水丰沛,干流汛期长,水量大。

(3)气候特征:有些年份,气候异常,流域内普降暴雨,造成洪水泛滥,季风气候不稳定变率大。

人为原因包括:(1)过度砍伐,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造成流域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削峰补枯能力降低;泥沙入江,淤积抬高河床,使河道的泄洪能力降低。

(2)围湖造田,泥沙淤积,从而导致湖泊萎缩,调蓄洪峰能力下降(中游地区)。

【孟加拉国涝灾严重的原因】

自然原因:①季风气候不稳定,西南季风强盛,多暴雨,降水丰沛;

②地势低洼,排水不畅;③恒河与布拉马普特拉河在此交汇且同时进入汛期。

人为原因;人口密度大,城市密集,上游植被破坏较多,水土流失严重。

二、干旱:

因长时期无降水或降水量异常偏少而形成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一种现象。干旱对农业

生产、水资源供应及生态环境影响较大,常造成粮食减产,人畜饮水困难,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干旱发生的时空范围较广,我国大多数地区都易发生,如华北的春旱、长江中下游的伏旱等。

原因:干旱的形成与天气系统、气压带风带、太阳辐射和人类活动有关。

防御措施:因地制宜实行农林牧相结合的农业结构,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营造防护林,发展节水灌溉,修建引水蓄水工程、选择耐旱作物等。

三、台风

热带气旋强烈发展的一种形式,近中心风力超过12级,多形成于热带或副热带海面温度在26℃以上的广阔海面上。太平洋上发生的称为台风,大西洋和印度洋上发生的称为飓风。北半球以夏秋季节最为集中,主要源地是西北太平洋、印度洋和西北大西洋,低纬度大陆东岸受其影响最大。

影响:台风带来狂风、特大暴雨和风暴潮,有时也有利于解除我国伏旱地区的旱情。

防治措施:加强台风监测和预报,是减轻台风灾害的重要措施,其余的措施如建设沿海防护林(包括红树林)、建设高标准海塘等。

二是____________中北部洋面。

四、寒潮:

概念——寒潮是由于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围的剧烈降温,并伴有大风、雨雪、冻

害等现象的过程。

分布——多发生在冬半年,以春秋两季危害最大。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易受寒潮侵袭,受地形及路途远近影响,青藏高原、云贵高原西部、四川盆地、广东、海南、台湾—带寒

潮影响较小。

影响——寒潮带来大风、低温冻害、暴风雪、冻雨及沙尘暴等,对农牧业、交通通信、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减灾措施——加强天气预报,提前发布寒潮警报

五、沙尘暴:

概念——沙尘暴是大风扬起沙尘,水平能见度低于1000米的恶劣天气,属于沙尘天气

中最强的一种。

分布——我国北方冬春季节,特别是春季最容易发生,主要分布在“三北”地区。

危害表现在——强风、风蚀土壤,沙埋,重的大气污染,影响交通等。

防治措施——防治沙尘暴关键在于做好生态保护与建设工作,如建设防护林,制止过度开垦和过度放牧,对不适宜耕种的土地实行退耕还林还草,发展高效节水农业,推广免耕法,加强国际合作等。

读我国主要自然灾害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各种气象灾害中具有全国性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国受低温冷害的地区有____ 、______ 、_________ _ 。

(3)干旱灾害在我国影响范围广,其中华北地区干旱发生的时间是__________,长江中下

游地区干旱发生的时间是_____。

(4)影响我国东南沿海的台风,除带来洪涝灾害外,有哪些有益的方面。

答案:(1)、暴雨 (2)、东北地区西南地区华南地区 (3)、春季夏季(7、8月) (4)、台风雨缓解长江中下游的伏旱,带来大量水资源,同时降低气温,缓解酷暑。

地质灾害(主要包括地震、火山、滑坡和泥石流)

1、地震

①我国典型地区:东部沿海;西南、西北地区

②形成原因: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动剧烈;断层发育。造成重大人员和财产损失的原因可能有:震级大,破坏性大;震中附近城市分布多,人口集中;经济发达;浅源地震;发生的时间可能在夜间;诱发其他灾害等

③减轻灾害的措施:积极开展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和减灾意识;建立灾害监测预报体系;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强度;植树造林,建立防护林体系;加强国际合作等。

2、泥石流爆发的条件:

地形条件:山区坡陡谷深,地势起伏大,坡度大。岩石条件:岩石破碎、松散碎屑物质多地质条件:多火山和地震,地壳运动强烈植被条件:植被覆盖率较差

气象条件:夏季暴雨或冰雪融水汇聚时,含有大量泥沙、石块和砾石的洪流就会沿山谷奔腾而下形成泥石流灾害

3、西南地区地质灾害严重

形成原因:(1)自然原因:①地处板块交界地带,地壳运动强烈、山体中断层发育,岩石破碎,②山区面积广大,地势起伏大③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

(2)人为原因:对植被的破坏

治理措施:恢复植被,建设护坡墙。

环境问题主要环境问题包括: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

一、生态破坏:

(1)、水土流失

①我国典型地区:黄土高原、南方低山丘陵区、云贵高原、东北地区。

②产生的原因:自然原因:a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多暴雨;b地表植被稀少;c黄土土质疏松;人为原因:a植被的破坏;b不合理的耕作制度(轮荒);c开矿。

③治理的措施:a压缩农业用地,扩大林、草种植面积;b植树造林;c小流域综合治理;d 增施有机肥,培育绿肥,秸杆还田;

④治理的意义:有利于因地制宜地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有利于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建立良性生态系统;建立生态农业模式,有利于促进生态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2)、荒漠化

①我国典型的地区:西北地区(新疆、青海、内蒙等地)

②产生的原因:自然原因:a处于内陆地区,降水少;b全球变暖,蒸发旺盛。

人为原因:a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b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c交通线等工程建设保护不当,破坏地表植被。

③治理措施:制定草场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管理;控制载畜量;营造“三北防护林”建设;退耕还林、还牧;建设人工草场;推广轮牧;禁止采伐发菜等

④治理意义:有利于因地制宜地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有利于保护土地资源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有利于促进生态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3)、土壤盐碱化

我国典型地区:黄淮海平原、宁夏平原、河套平原等

②华北平原盐碱化原因:自然原因:a地形低洼;b春秋季节干旱,蒸发量旺盛 c土壤中盐分向地表积聚 ;人为原因:不合理的灌溉(只灌不排、大水漫灌)

③治理措施:①引淡淋盐;②井排井灌;③生物措施;农田覆盖;④合理的灌溉,不能只灌不排;⑤采取喷灌、滴灌技术等

(4)、地面下沉、沿海地区盐渍化

①我国典型地区:北方广大地区和南方城市

②产生的原因:过度抽取地下水,使地下水位下降,形成地下水漏斗区,地面沉降,沿海海水倒灌入侵,土壤盐渍化,水质恶化。

③治理措施:a控制抽取地下水;b实行雨季回灌;c跨流域调水

(5)、赤潮

①产生的原因:自然原因——春夏温暖李节,风和日丽;洋流缓慢,水温较高;封闭海湾。

(这是赤潮发生的外因);人为原因——沿岸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工业废水、农业生产中的废水都含有大量的有机物、重金属、无机盐;生活污水未经处理流入江河、湖泊,汇入大海,海洋开发程度高和养殖业规模的扩大,严重的污染了养殖水域。使近海水体中氮和磷的含量过剩,造成海水富营养化,(这是赤潮发生的根本原因)

②易发生赤潮的区域:珠江口、渤海、杭州湾、长江口、南海的海口湾等。

③易发生赤潮的时间:赤潮易发生的时间段为5—10月。

④带来危害:a 海水富营养化,浮游植物繁盛,使鱼类窒息、中毒死亡,b 危害人体健康,

c 影响海洋旅游业。

(6)、咸潮

①咸潮多发生在沿海(或河口)地区,以冬季最为严重

②咸潮的形成原因:自然原因: (气候) a 冬季降水少,气候干旱,河流正处枯水期,流量较小;b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地形)c地势地平,河汊纵横;(天文)d朔望月天文

大潮加剧了咸潮。人为原因:a人类生产、生活用水增多;b下游无序采沙,使河床降低等。

③咸潮发生时可能对当地的自然环境及人类活动带来危害::a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b 对企业生产造成威胁,生产设备容易氧化、腐蚀,锅炉容易积垢;c造成地下水和土壤内的盐度升高,危害到当地的植物生存。

④从长远看,防治咸潮可采取的措施:a加强监测,建立预警机制;b采取调水以淡压咸;c对河流水资源及河道泥沙等加强统一调度、统一管理;d节约用水

二、环境污染:“三废”污染、噪声污染、海洋污染、核电站污染等

三、资源短缺如:干旱缺水问题

①我国典型地区:华北地区春旱、西北十年九旱、长江中下游地区伏旱、南方地区冬旱

②华北地区:产生原因:自然原因:a温带季风气候,全年降水少,河流径流量小;b降水季节、年际变化大;人为原因:a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b水污染严重;c浪费多,利用率低。

治理措施:(开源节流)a南水北调;b修建水库;c控制人口数量,提高素质;d减少水污染;减少浪费,提高利用率;e限制高耗水工业的发展;f发展节水农业;采用滴灌、喷灌农业灌溉技术,提高利用率;g实行水价调节,树立节水意识;海水淡化等。

思考:(1)华北春旱原因:①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较强②夏季风弱,雨季未到降水量少③春耕需水量大.

(2)东北地区为何没有形成春旱:①春季气温回升慢,蒸发较弱②有春季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3)长江中下游伏旱:7、8月受副高控制,降水量少,夏季气温高蒸发量大

(4)广东冬旱:①冬季盛行西北风,降水量少②纬度低冬季气温较高,蒸发较强③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等.

(5)西亚干旱:热带沙漠气候,终年受副高控制,降水量少,纬度低气温较高,蒸发较强。(6)中亚干旱:深居内陆,距海遥远,海洋水汽影响小,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而蒸发旺盛

四、全球环境问题

1、温室效应问题:

(1)温室气体:主要是CO2;其它有氯氟烃等

(2)对全球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的影响

⑴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国家、地区被淹

原因:①海面因温度升高而膨胀,导致海平面上升②极地增温强烈,部分极冰融化

⑵世界各地区降水和干湿状况发生变化,导致各国农业经济结构的变化

①干旱地区将变得更干旱②温带耕作业发达的地区,因气温升高,蒸发加强,气候会变得更干旱、退化成草原③亚寒带某些地区,因气温升高,热量条件有所改善,适应温带作物生长

(3)产生原理:CO2能强烈吸收地面放出的红外线长波辐射而使大气温度增高,全球气候有变暖的趋势

产生原因:①工厂、交通工具、家庭炉灶大量燃烧煤、石油和天然气,释放大量的CO2 ②森林被子大量砍伐,植物吸收的CO2减少,使大气中CO2的含量增多

(4)解决措施①减少矿物燃料的使用量于②植树造林、保护植被③推广使用绿色能源。(5)中国沿海海平面上升速率加快引发多种环境问题

①加剧了风暴潮灾害②加大了洪涝威胁③减弱了港口功能④引发海水入侵⑤引发土壤盐碱化⑥海岸侵蚀加剧⑦沿海湿地损失和动物的迁徒⑧沿海城市市政排污工程排污能力降低

2、酸雨(酸雨、酸雾、酸雪)

十几年来,由于硫氧化合物(二氧化硫)和氮氧化合物的排放日渐增多,酸雨的问题越来越突出。现在中国已成为仅次于欧洲和北

美的第三大酸雨区。

(1)形成条件:大量硫氧化物(SO2)和氮氧化物(NOX)和湿润的气候

(2)主要污染源:工矿企业、家庭炉灶、交通工具燃烧煤、石油和天然气,排放SO2、NOX;有色冶金工业大量排放SO2

(3)危害:使河湖水酸化,影响鱼类的生长繁殖及死亡;使土壤酸化,危害森林和农作物生长;腐蚀建筑物和文物古迹;危害人体健康。

(4)欧洲和北美的酸雨危害比我国严重得多,试从历史角度加以说明

欧洲、北美工业化起步早,比我国多经历了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工业生产规模也比我国大得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忽视了环境的治理,因此酸雨危害比我国严重得多(5)十几年来,我国酸雨危害为什么越来越突出?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工业迅猛发展,由于现代工业起步较晚及追求经济效益的片面性,再加上治污经验不足等原因,环境污染严重;西方国家利用科技优势,在投资的同时,也把污染转嫁到我国

(6)我国酸雨污染严重的地区:

①贵州、湖南、江西、广东等省区(有色冶金工业发达,大量排放酸性气体)

②沪宁杭、京津唐、辽中南工业基地(工矿企业、家庭炉灶、交通工具燃烧煤、石油和天然气,大量排放酸性气体)、

③四川盆地(石化工业发达,盆地地形酸性气体不易扩散)

(7)解决措施:减少酸雨根本途径是减少人为硫氧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的排放。

①减少矿物燃料的消费量②进行技术改造、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硫氧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等有害气体的排放③综合利用、变废为宝,回收SO2气体制成硫酸(发展洁净煤技术和洁净燃烧技术)

3、臭氧层空洞

(1)产生原理:氯氟烃等气体在低空不易分解,上升到平流层,破坏臭氧,使臭氧层变薄或出现空洞(臭氧含量低于200DU,DU 为多布森单位)

(2)臭氧层破坏对地球环境和生物的影响:使到达地面的太阳紫外线辐射增强:一方面直接危害人体健康,另一方面对生态环境和农林牧渔造成破坏

(3)南极地区的臭氧在9—11月含量最低(联系季节我国秋季)

(4)近十多年来,青藏高原上空也出现了臭氧低谷(约比同纬度地区低11%左右),对青藏高原自然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有A.大部分地区气温有所上升 B.大部分地区降水

有所增加

C.山地雪线上升,冰川消融量增大,河流水位猛涨D.藏羚羊、野牦牛等动物的分布区域发生明显改变

(5)氯氟烃等气体主要源于北半球,却对南极上空臭氧层造成严重破坏,引起这些物质迁移的原因是:通过大气环流输送到南极上空

(6)措施:减少并逐渐禁止氯氟烃等消耗臭氧层的物质的排放,积极研制新型的制冷系统。

五、生态问题的地区分布

①东北地区:松嫩平原洪涝灾害和低温冻害;松嫩平原西部风沙、土地盐碱化、森林火灾与病虫害

②东部平原地区:暴雨与洪水灾害,春旱与伏旱、地震、土地盐碱化与沙化,沿海台风与风暴潮、渤海冰冻

③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塌陷、滑坡、干旱、地震、雹灾

④华南地区:台风、暴雨、风暴潮、春伏旱、地震、水土流失、洪水

⑤西南地区:地震、滑坡、泥石流、崩塌、水土流失、森林火灾与病虫害

⑥蒙新区:风沙与土地荒漠化、盐碱化、草原病虫害与鼠害、雹灾、冻害、地震

⑦青藏地区:风暴、冰雪与冰雹、草原虫害与鼠害、地震

人类生产和生活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

一、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过快产生的环境问题及解决措施

问题:人口增长过多过快,庞大的人口基数和较高的自然增长率形成人口压力,给资源和环境带来巨大压力,造成人均资源减少、就业困难、生活水平下降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等种种资源和环境问题,制约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措施: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控制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及解决措施

城市问题主要指因人口和用地规模扩大而引起的环境污染、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失业人口增多、社会秩序混乱等问题。

(1)产生原因:城市人口膨胀;用地规模扩大;

(2)城市环境问题表现

表现:①城市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物污染),使环境质量下降;

②城市人口的增多和汽车的增多,导致交通拥挤和阻塞交通;③城市人口的增多,用地规模扩大,导致居住条件差,用地紧张;④乡村人口的大量涌入,城市人口增多,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加;⑤失业人数增多,影响社会治安。

(3)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问题的主要措施

①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分散大城市职能

②对城市进行合理规划,加强对城市的管理,妥善处理好城市各个功能分区的关系

③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

④依据立法加强管理,保护和治理环境。

典型例题见:综合题限时训练(六)40(3)这种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这种城市化水平增长过快的现象被称为_过度城市化(超前城市化或畸型城市化),这种现象会对城市发展带来哪些不利影响?(8分)

三、城市交通环境问题:

两大问题:①交通线路拥堵;②交通环境污染

解决交通线路拥堵:根本措施是合理规划城市道路

解决交通环境污染:①实施减少汽车尾气污染的技术措施;②广种花草树木,绿化美化交通道路;③合理规划城市道路。

四、农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发展方向)

1、问题(1)我国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①滥砍滥伐森林引起的水土流失严重(水蚀);

②滥垦草原或过度放牧导致荒漠化面积扩大(风蚀和沙漠侵吞);③不合理灌溉引起的次生盐碱化;④城市、工交基本建设用地和农村住房不断扩大占用耕地,大量农田丧失;⑤草场资源超载,森林资源减少;⑥宜农荒地、沿海滩涂闲置,未能有效利用。

(2)农业生态环境保护问题:①西北地区、青藏地区草原退化、土地荒漠化问题;②黄土高原和我国南方低山、丘陵水土流失问题;③黄淮海平原旱涝、风沙、盐碱的治理问题;④南方红壤土地的治理和改造,东北黑土的合理利用与保护;⑤东北森林、沼泽的保护和合理利用;⑥长江中下游平原洪涝灾害的成因及治理。

(3)农业结构不合理:农、林、牧、副、渔业没有全面发展,种植业比重太大,林业、渔业比重太小,各地农业发展不平衡。

2、发展方向

(1)积极调整农业结构

结构现状:种植业占据主导地位,畜牧业占比重低,林业、渔业比重很小。

结构调整原因:畜、林、水产品在国际国内市场上经济效益高,畜、林业生产利于生态环境的优化。

调整方向:稳定粮食,积极发展经济作物,大力发展畜牧业、林业和水产业。

(2)走农业产业化之路

大部分地区的个体经营方式,生产规模小、过程简单,缺少市场联系渠道,不适应农业生产专业化、规模化、市场化的发展趋势,成为制约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鼓励、支持农产品加工和销售等企业带动个体农户进人市场,把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联系起来进行一体化经营,发展“订单”农业,真正改善农村生产、生活和市场条件。

(3)农业发展方针和前景

农业发展方针:“确保粮食供求基本平衡”、“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

前景:拓宽市场渠道、提高农民收入;引导乡镇企业健康发展,加快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加强农业生态环境的建设。

典型例题见:9月月考题第41。(3)分析西辽河流域农业生产过程中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综合题限时训练五41(5)图示地区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什么?简要分析其形成原因。

五、工业与环境及解决措施

1、工业布局与环境(要充分考虑风向和河流的流行向,尽量减小对城市大气和水源的污染)

2、工业生产与环境(包含原料和燃料的开采、运用、废弃物的排放以及产品的使用等环节对环境的影响)

3. 消除工业“三废”的主要措施

①要预防;②综合利用化害为利:有色金属冶炼厂排放的“废气”中含有二氧化硫,可回收利用制成硫酸;火电厂排放的粉煤灰可制成建筑材料。③作无害处理:处理污水可建立污水处理场;处理废渣,在综合利用以外,可建立焚烧炉或采取掩埋;消除废气可用化学手段。

④加强法制。

六、资源开发对环境的影响及解决措施

1、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①问题:采育失调。采伐大于更新,导致资源减少、材质下降;森林覆盖率下降,生态环境日趋恶化;采伐以皆伐为主,对森林资源造成严重浪费,也不利于森林的天然更新。

②措施:森林的合理利用与保护培育和恢复森林资源是东北林区的一项首要任务,具体措施是:坚持合理采伐,促进珍贵树种的更新;提高木材的综合利用率(森林资源的综合开发和深加工);加速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和防止生态环境的恶化。

2、河流流域的综合开发(包含防洪、发电、供水、灌溉、养殖、旅游业等)

典型例题见:综合题限时训练五40(5)红枫湖、百花湖经常发生大规模鱼类死亡,试分析其水质恶化的原因及如何综合治理。(8分)

七、产业转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改变区域地理景观,发达国家将环境污染向外转移,改善了环境污染状况;而发展中国家接受产业转移的同时也接受了环境污染,加剧了当地生态环境的压力。

2、发展中国家在接受产业转移的同时应充分估计其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坚强对废弃物排放的控制盒综合治理。

典型例题见:2012广东高考41(5)或《工业与产业转移》巩固练习13(5)

【巩固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共44分)

2011年夏季北京市连续遭受几次严重的城市内涝影响,阅读表格中提供的数据(北京市,单位mm)),完成1~2题。

1.城市建设导致了()

A.市区蒸发量减少B.郊区径流总量减少C.市区地下径流增加D.郊区降水量减少2.要减轻内涝对北京市中心区的影响,下列措施合理的是()A.将市中心的地表水调往郊区B.提倡营造“绿色屋顶”和“绿色阳台”

C.扩大城市的规模 D.城市建设中尽可能保护天然池塘、河道

2008年9月6日11时25分,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以一箭双星方式将“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简称“环境减灾”)A、B卫星成功送入太空。据此回答3~4题。

3. 利用“环境减灾”卫星对生态环境和灾害进行动态监测和预报,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①遥感②地理信息系统③全球定位系统④数字地球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4. “环境减灾”卫星不能

..直接监测的环境问题或自然灾害是

①台风②地震③水体污染④噪声污染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图7为某制糖厂废水的末端处理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5.该制糖厂的厂址不可能位于

A.吉林 B.黑龙江C.新疆 D.广东

6.关于该厂生产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实现了无废弃物排放

B.隔断了与其他工厂的联系

C.重视从废物中回收有用成分

D.生产重点转向对废弃物的综合利用

7.(2008文)山区发生地震后,需要防范由其引起的下列次生自然灾害是

①山体崩塌②泥石流③水土流失④滑坡⑤水库决堤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

图6为1969—2004年我国东部H省洪灾面积和洪涝灾害的复杂度指数变化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8~9题。

8.(2009文)1990年以来,H省洪涝灾害变化的趋势是

A.平均受灾面积持续增加,复杂度指数趋于减小

B.平均受灾面积持续减少,复杂度指数趋于减小

C. 平均受灾面积持续减少,复杂度指数趋于增大

D.平均受灾面积持续增加,复杂度指数趋于增大

9.(2009文)造成H省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下列选项正

确的是

A.降水强度大 B.冰川消融快 C.湖泊面积广 D.植被覆盖好

10.(2007文)下列选项中,与地下水作用关系不大的地质灾害类型是

A.地面塌陷沉降 B.泥石流 C.土壤盐碱 D.土地沼泽化

11.(2008地)对下列各地区环境叙述不正确的是

A.西北草原退化

B.东北草原土壤酸化

C.华北平原土壤盐渍化

D.南方丘陵水土流失

二、综合题(共56分)

12.(28分)人口、资源、环境等要素与一个

国家发展息息相关。确保国家的资源安

全,倡导发展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是各国

的共识。根据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世界人口大国资源环境要

素表征指标对比(占世界总量比重%)

(1)材料二中资源环境安全系数最高的国家是 ,资源环境安全系数最低的国家

是 。(4分)

(2)位于美国洛杉矶市的詹姆斯先生(经度约为122.5°W ),想与在中国北京市的李先生

进行网上聊天,主要谈论中美两国的资源、环境等问题,假定两市的工作时间各是当地

区时的8点~20点,在此工作时间内,两人可以同时上网聊天的时段是:李先生(北京

(4)从上面材料分析,我国与世界十个人口大国相比,在资源环境要素中最具优势的

是 。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数量不断增大,大量吸收地表能量后,

以 的形式返回地表。图示的碳物质在地球各圈层中的循环,①—②—③反映碳在

大气圈、水圈、 圈循环的过程,在人类活动中控制①、②、③、④中

的 (填代号)环节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途径之一。(8分)为了提醒普通公众关注

碳排放、全球变暖的问题,请你根据低碳经济的要求,设计一条宣传语口号 (2分)

(5)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自然资源的现实基础明显脆弱。为确保未来国家

的资源安全,应采取的举措有哪些?(6分)

13.(28分)2011年3月,作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的日本发生地震海啸和利比亚遭受多国部

队军事打击等事件,导致全球石油价格大幅震荡。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下图是世界核电站分布图。图中A 为1986年4月26日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

电站核泄漏事故发生地;图中B 为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2011年3月11日因地震海啸导

致泄漏;图中C 为利比亚,3月19日开始遭受多国部队军事打击。 ●(国家)

5 25

20 0 30

世界均值

材料二下图为2011年2—3月国际原油价格走势图。

材料三利比亚是北非重要产油国,石油生产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0—70%,原油出口占出口总值的95%以上。除石油外,还有铁、钾、锰、磷酸盐、铜等资源。利比亚有2700多年的历史,有古罗马的斗技场遗址和其他朝代的古堡、宫苑、清真寺等名胜古迹,同时地中海沿岸是夏季游览和疗养胜地,多年来都没有很好地开发利用。

(1)当切尔诺贝利核泄漏发生时,该地吹风,污染空气首先飘往洲;被日本福岛核泄漏污染的海水将首先流往洲。(6分)

(2)世界核电站分布的主要特点是:。(6分)(3)3月11日至3月25日期间国际原油价格走势特点为:。根据材料,分析其走势变化的主要原因:

。(6分)(4)据材料三,分析利比亚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改进措

自然资源与环境整合巩固练习答案

1-11:ADABD CBDAB B

12.(1)俄罗斯日本(4分)(2)8点~12点(2分)16点~20点(2分)

(3)人均耕地面积大,水资源、森林资源和矿产资源都很丰富,环境良好(4分)

(4)能源矿产(2分)大气逆辐射(2分)生物圈(2分)④(2分)只要涉及倡导公

交出行、多种树、节能等都行,只要简明、合理即可(2分)

(5)控制人口增长,加大科技投入,切实保护耕地,合理利用水资源和森林资源(6分) 13.(1)东风或偏东风(2分)(注:虽然该地处于西风带,但该道题问的是核泄漏发生时,短时间内的风向,读图直接可得);欧(2分);北美。(2分)

(2)主要分布在西欧、北美和东亚(答其中两个且全对者给1分, 3个区域全答对者给2分,其他情况不给分);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沿海(沿河)地区。(每点2分,满分6分)(3)先降后升。(2分)下降原因:日本经济发达,是主要的石油消费国,地震导致消费量减少。(2分)上升原因:利比亚是重要石油生产国,战乱导致石油生产和出口量下降。(2分)(原因分析必须结构完整、逻辑清晰才各给2分,只照搬材料未写出地震导致日本石油消费量减少,战乱导致利比亚出口量下降给0分)

(4)问题:以原油出口为主,产业结构单一;(2分)产品附加值低,经济效益低下。(2分,若只答到经济效益低下也可给分)

措施: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如旅游业;(2分)第二产业向多样化发展,大力发展石油加工、金属冶炼、化学工业等工业;(2分)延长产业链条,发展深加工、高附加值的工业制成品。(2分)(每点2分,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自然资源与环境整合巩固练习答案

1-11:ADABD CBDAB B

12.(1)俄罗斯日本(4分)(2)8点~12点(2分)16点~20点(2分)

(3)人均耕地面积大,水资源、森林资源和矿产资源都很丰富,环境良好(4分)

(4)能源矿产(2分)大气逆辐射(2分)生物圈(2分)④(2分)只要涉及倡导公交出行、多种树、节能等都行,只要简明、合理即可(2分)

(5)控制人口增长,加大科技投入,切实保护耕地,合理利用水资源和森林资源(6分) 13.(1)东风或偏东风(2分)(注:虽然该地处于西风带,但该道题问的是核泄漏发生时,短时间内的风向,读图直接可得);欧(2分);北美。(2分)

(2)主要分布在西欧、北美和东亚(答其中两个且全对者给1分, 3个区域全答对者给2分,其他情况不给分);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沿海(沿河)地区。(每点2分,满分6分)(3)先降后升。(2分)下降原因:日本经济发达,是主要的石油消费国,地震导致消费量减少。(2分)上升原因:利比亚是重要石油生产国,战乱导致石油生产和出口量下降。(2分)(原因分析必须结构完整、逻辑清晰才各给2分,只照搬材料未写出地震导致日本石油消费量减少,战乱导致利比亚出口量下降给0分)

(4)问题:以原油出口为主,产业结构单一;(2分)产品附加值低,经济效益低下。(2分,若只答到经济效益低下也可给分)

措施: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如旅游业;(2分)第二产业向多样化发展,大力发展石油加工、金属冶炼、化学工业等工业;(2分)延长产业链条,发展深加工、高附加值的工业制成品。(2分)(每点2分,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自然辩证法整理版

1、什么是自然辩证法,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以及研究容是什么? 答: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一个重要分支科学,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科学理论体系。 学科性质:它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及其社会关系的已有成果的概括和总结;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辩证法已成为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学科。 研究对象:以整体的自然界(自然界存在和演化的规律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 自然科学技术研究的一般方法(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 整体的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发生和发展的一般规律) 研究容:自然观(系统自然观、生态自然观) 科技观(科技的性质和发展规律、科学技术与社会等) 方法论(科学方法论、技术方法论) 2、系统概念,含义?如何理解系统的整体性特征? 系统的概念:一般认为,系统是运动变化着的若干部分,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之中组成的具有某种确定功能的整体。 系统的本质特征: 开放性:与外界环境自由地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 动态性:即自然系统运动、发展、变化的过程 整体性:系统各个要素按一定的方式构成的有机整体,系统是诸要素的有机集合而不是各要素简单地机械加和。 层次性:指一方面系统由一定的要素组成,这些要素是有更小一层次的要素组成的子系统,另一方面系统自身又是更大系统的组成要素。 系统的整体性是指系统各要素在系统整体中的相互联系所带来的、超过各要素孤立时性质的总和的效果。一方面,系统是诸要素的有机集合而不是各要素的简单机械加和,系统具有各个组成要素没有的新的性质、功能和运动规律。另一方面,作为系统整体中的要素也具有它自身所没有的整体性质、功能和运动规律,与他们未组成系统独立存在时有质的区别。 三、系统的定义、系统与要素、环境的辩证关系 1、系统:运动变化着的若干部分,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之中组成的具有某种确定功能的整体。 2、系统与要素的辩证关系 系统和要素是相互依存的,互为存在的前提和条件。系统以要素为前提,没有要素就形不成系统,形成了,一旦离开要素,系统就不复存在。同样,要素也以系统为前提,它只有作为系统中的组成部分,方有其要素的品格,离开系统,也就无所谓要素。总之,系统和要素的每一方都只是由于对方的存在,它自己才能存在。 系统和要素的同一性不仅有相互依存的情形,而且还有相互转化、生成的情形,即系统转化为要素,要素转化为系统,每一方都变成它的对方,把对方创造了出来,从而达到了它们真正活动着和发展着的活的同一。 3、系统与环境的辩证关系 三个方面:1、环境对系统的作用。环境对系统的发展和烟花起着一定的诱导甚至支配作用; 2、系统对环境的作用。物质系统地变化对环境质量和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3、系统与系统的作用。系统与环境的作用往往体现为系统间的作用。 4、系统与功能的辩证关系

建筑与周边环境的关系

建筑与周边环境的关系 关键字:建筑环境和谐 传统的建筑业一直极大地消耗着自然环境,同时附带着种种对自然环境的负作用。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建筑的关注逐渐从建筑本身投向了与建筑相关的环境上,这是当代建筑领域的一个重要特征。建筑离不开其所处的环境,环境则是建筑所依存的条件。建筑与周边环境应当保持和谐的关系。荷兰建筑大师基·考恩尼说过:“建筑绝不只是单一存在的个体。它与构成自然的许多次序一样,也是庞大次序中的一个”。建筑设计归根到底是设计环境,即创造适合人类生活工作并能激发心智的新环境。因此,建筑创造不但要满足使用功能,还要与周围环境相适应,体现一定的文脉特色,这对保持城市空间环境的整体与和谐尤为重要。而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又包括多个方面。 一、建筑与历史环境的和谐 在历史建筑环境中建造新建筑,需要着重研究如何使其与历史建筑相处融洽的问题。用协调来处理两者的形态关系是最基本的手法。在一些历史文化氛围浓郁的环境中,新建筑的外观形态模仿老建筑是与其和谐共处的常用方法。而更有效的是采用把老建筑形态上的一些特征有机的组织到新建筑的形态中,创造与周围建筑有共同点的新建筑。在北京曾多次发生过这种情况:将古代的“五柱式”当作“假肢”,随意地“移植”、安装到现代建筑的躯体上,将大屋顶像戴帽子似地

到处搬用,任意扣到中国新建筑的“头”上!这种方法无疑是不可行的,毕竟新老建筑之间时代差异性很大,机械的拼装只能产生不伦不类的怪物,毫无美感可言。建筑是随着我们自身的情况以及这个时代的节拍的变化而变化,但总是万变又是不离其宗,只要寻找到共同点将它们联系到一个场景之中,便能使“新”与“旧”、“现代”与“历史”有机地结合。 二、建筑与周边环境的融合 建筑与环境存在“互塑共生”的关系。人类最原始的建筑是天然洞穴,之后是稍加改造的人工洞穴和在树林里就地取材搭建的巢穴。因此建筑的原始含义就是“庇护所”,即遮风避雨、抵御自然侵害的场所。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经过漫长的岁月,建筑从单一的“庇护”功能拓展到包括生产、运行等在内的多种基本功能,建筑的形式也日益多样。今天,建筑不仅仅构成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一道道“屏障”,也成为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沟通的一座座“桥梁”。拥有上述功能的建筑显然具有消耗资源和排泄废物等行为,从而与其所环境息息相关。任何建筑都是其环境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系统科学揭示,系统对其环境存在两种相反的作用,即引起环境中某些事物的有益变化、维护环境品质和动态平衡的积极作用与不断向环境排泄自身废物、导致环境品质变坏和失衡的消极作用。 建筑是人类活动的产物,是人工创造的环境。人与自然的关系应该是亲近的,当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建筑与环境应当有机结合,建筑应当利用环境,与环境融合,成为环

八年级地理下册5_1亚洲的自然环境导学案2无答案中图版

第5章·第一节·《亚洲的自然环境》 【学习目标】 1、使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及相关资料归纳亚洲地形和河流特点。 2、运用气候类型分布图、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及相关资料说明亚洲的气候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 第2课时 【预习自测,组内交流】 学习任务一:读下图并填空。 亚洲主要河流:A: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E:__________F:__________G:___________H:_________ 总结:亚洲河流分布的特点: . 学习任务二:了解亚洲的气候。 1、亚洲地跨带、带带,受和 的影响,受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影响,亚洲的气候具 有、气候显著和 气候分布广的特点。 2、亚洲的东部和南部,常受的影响易发生旱 涝灾害。 3、始兴县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季风由吹向,特征:夏季风由吹向,特征:。 学习任务三:熟悉亚洲的气候类型: 亚洲有几种气候类型?分别是什么?都分布在什么地方? (提示: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在东南亚的_______群岛,_______半岛南部,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南亚的______半岛和东南亚的______半岛,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我国的________以南,东南部地区,和______的南部,_______的南部,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在我国的华北,_____,________的远东近海地区,日本,_______的北部,和朝鲜。温带大陆性气候,亚洲中部的广大地区,包括西伯利亚,包括蒙古,包括中国的_______,_____ ,______的大部分地区、青海;还包括西亚的______,________,土耳其广大地区。寒带气候北冰洋沿岸,终年严寒,冰天雪地。地中海气候,西亚的地中海沿岸,它的气候特点,夏季降水____,炎热干燥;冬季降水_____。还

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法习题

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法习题 一、填空题 1 、环境民事责任是指环境法律关系主体依照规定的法律责任形式所承担的法律后果。 2 、环境诉讼是指环境法主体向申述其主张和请求,人民法院依法对其受理、审理、裁判和执行的话动。 3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三条规定:本法适用于和。 4 、环境法律关系是基于环境而产生的人与人之间的。 5 、环境法律关系是由确认和调整的社会关系。 6 、环境法律关系的运行是指环境法律关系的、和的过程。 7 、排污申报登记制度的基本要求是:排放污染物的单位,应向所在地的 ____________ 申报登记其拥有的污染物排放设施、处理设施和在正常作业条件下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和浓度,并提供防治污染方面的有关技术资料;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和浓度有 ____________ ,应当及时申报。 8 、在处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关系方面,世界上有着三种不同的理论,也存在着三种不同的模式。一是二是三是。 9 、环境影响评价起源于 ______ , 1969 年该国国会通过的《国家环境政策法》把环境影响评价作为联邦政府在环境管理中必须遵循的一项制度。 10 、“三同时”制度中所谓同时施工,指的是建设项目中 ____________ 必须与 ____________ 同时进行施工。 11 、一般将限期治理的项目分为 __________ 、 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 三大类。 12 、草原与草业的管理是指国家及其、对草原与草业所进行的各种组织管理活动的总称。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第二十六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增加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国家鼓励____________ ,按照____________ 的原则,保护草原投资建设者的合法权益。 14 、从法学的范畴来研究草原的概念,那么它是法律关系中的____________ ,也就是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所共同指向的。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第九条规定:草原属于____________ ,由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除外。国家所有的草原,由____________ 代表国家行使所有权。

(完整版)自然辩证法课后思考题题答案整理

e a n d A l l e i 2012《自然辩证法概论》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1.如何理解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辩证关系? 2. 如何认识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方法论意义? 3.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形成和发展的价值和意义? 4. 如何把握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对认识人与自然辩证关系的意义和作用? 5. 如何认识中国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 1.怎样认识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技术思想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2.马克思、恩格斯和国外学者关于技术本质的分析有何主要差异? 3.如何理解科学技术一体化的特征? 4.为什么说科学发展表现为继承与创新的统一? 5.如何理解18、19世纪科学技术发展与马克思、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产生的关系? 6.怎样认识技术发展的动力?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1.如何把握创造性思维特性? 2.数学方法的运用对于科学研究是否有创造性的作用? 3.掌握系统科学和复杂性科学的方法对于科学研究有何积极意义? 4.实验有自己独立的生命,是否不需要理论的指导?理论对实验如有指导,是否实验就没有自己独立的生命? 5.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与科学研究中的具体方法的关系 6.如何理解辩证思维渗透在科学研究的全部过程中 7.注意多学科的交叉与融贯有何方法论意义8.观察是否渗透信念 9.技术构思、技术设计和技术试验三者的关系如何?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 1.如何看待科学技术对人的异化和对自然的异化? 2.为什么要对科学技术工作者进行伦理规范?

自然环境和建筑的融合

自然环境和建筑的融合 姓名:陈裕豪 学号: 011230130 院系:航空宇航学院 专业: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班级: 0112301

中文摘要: 本文主要论述的是自然环境与建筑的融合,讲到了自然环境和建筑融合的定义以及目的。并讨论了中国从古代时来建筑的研究。进一步加上流水别墅,西塔里埃森,贝芬格建筑三个例子为我们展示了成功与自然环境融合的建筑并基于这些例子提出了如何将自然环境与建筑融合的方法论。 关键词:自然环境,建筑设计,绿化,环境观念。 一、什么是自然环境和建筑的融合? 自然环境和建筑的融合指的是以当地的自然环境为基础,合理利用再生能源,根据仿生学,工程力学等学科。通过组织和设计建筑内外空间中的各种物质因素,使物质,能源在建筑生态内部有秩序地循环转换,从而获得一种高效,低损,生态平衡的建筑环境。同时,建筑独有的特色和当地的景观相融合,突出了当地景色,为人类的精神需求提供了一个更好的平台。 二、为什么要将建筑环境和自然环境融合? (一)、建筑要体现文脉特色。 荷兰建筑大师基·考恩尼(1949- )说过:“建筑绝不只是单一存在的个体。它与构成自然的许多秩序一样,也是庞大秩序中的一个”。建筑设计,归根结底是设计环境,既创造适合人类生活工作并能激发心智的新环境。因此,建筑环境不但要满足使用功能的要求,还要与周围的环境相适应,体现一定的文脉特色,这对保持城市空间环境的整体与和谐尤为重要。 (二)、大自然的建筑是最伟大的。 大自然是最伟大的建筑师。人类在建筑技术上所遇到的许多难题,其实在自然界中早已有了类似的解答。因为生物在千万年进化的过程中,为了适应自然界的规律需要不断完善自身的性能和组织,它需要获得高效低耗、自觉应变、新陈代谢、肌体完整的保障系统,才能得以生存与繁衍。只有这样,自然界才能成为一个整体,才能保持生物链的平衡与延续。当然,人也是大自然中的一员,人类为了生存与发展不仅需要建筑,而建筑也同样需要适应自然界的规律,否则不仅会破坏自然环境,而且也会毁灭人类自身。(三)、人类在长期的工作对精神的需求。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的工作压力也是与日俱增。将自然环境和建筑结合,能够让人在疲惫的工作之余,精神上得到良好的放松。建筑和自然的相互融合,能够最大化程度将人类融入到自然之中,当人类在自然之中就能够更好地放松心灵,有助于人们缓解压力以及身心的健康发展。

《亚洲的自然环境》(导学案)

第六章第一节自然环境 试着描述自己家庭住址。1.你家住什么村(社区)门牌号码多少?2.你家周围有什么明显的地物标志? 学案 第一课时 课前预知-----我自信我能行 看图片资料,回答片中展现的景观在哪儿? (答出国家,说明所在的洲—亚洲) 合作探究-----我参与我快乐 一、世界第一大洲 (一)读图6.1亚洲在世界中的位置,回答 1、亚洲在东西半球的位置; 2、亚洲在南北半球的位置; 3、比较亚洲与其他大洲的东西距离,看能得出什么结论。 (二)读图6.2亚洲的范围,完成要求 1、找出亚洲所临的大洋各是什么,说出它们各位于亚洲的哪个方位? 2、找出亚洲周围的大洲各是哪些,说出它们各位于亚洲的哪个方位,分别以什么与亚洲为界? 3、读出亚洲所跨的纬度范围,与其他大洲比较一下,看有什么不同? (三)结合以前所学,你可以从哪些方面说明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四)读图6.4亚洲地理分区,完成要求 1、亚洲共分为哪几个区域?是根据什么划分的? 2、中国位于哪一个地区?这一地区中有哪些国家? 3、其他地区是不是都与中国接壤,分别在中国的哪个方位? 二、地形和河流 听歌曲《亚洲雄风》,阅读材料“亚洲地理集锦”。

(一)读图6、5回答 1.看图例,注意海拔5000米以上,3000-5000米,以及200米以下分别用什么颜色表示。然后找出这几种 颜色分别在图中的哪些区域。 2.讨论:从以上可以得出亚洲地势有什么特点。 3.在图中找出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西西伯利亚平原、华北平原、印度河平原、伊朗高原、德干高原,指出它们的位置和大致海拔,体会亚洲地势的特点。 4.如果我们沿着30°N纬线把亚洲切开,看到的地形剖面图会是下面的哪一幅呢? 5.亚洲这样一种中部高、四周低的地势特点,对其河流的流向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找出长江、黄河、湄公河、印度河、恒河、伊洛瓦底江、鄂毕河、叶尼塞河,看看它们各流入哪个大洋,并说说与地形分布之间的关系。 (二)读图6.7、6.8说说亚洲和北美洲地势东西方向变化的特点有什么不同。 收获之窗-----我努力我充实 1、请阅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说明亚洲的气候具有什么特点? 2、读图6、9亚洲的气候类型回答 ⑴亚洲主要有哪几种气候类型?为什么复杂多样? (2)亚洲分布范围最广的气候类型是什么?主要分布在哪儿? (3)北回归线穿过哪些气候类型? (4)观察北纬30度穿过的气候,有何特点? 3、读图6、10回答 整理归纳亚洲位置、地形、河流特点,选出代表向全班汇报。 火炼真金-----我成功我自豪 自我检测: 第二课时 学案 课前预知-----我自信我能行 回忆交流上节所学。受位置和地形等因素影响亚洲的气候有什么特点呢? 合作探究-----我参与我快乐 三、复杂的气候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试题答案(二)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试题答案(二) 一、单项选择题(2分×10=20分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括号内) 1、我国在()首次提出排污收费。 A、1978年《环境保护工作汇报要点》 B、1979年《环境保护法(试行)》 C、1982年《排污收费暂行办法》 D、2003年《排污收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 2、依据组成环境的物质与人类活动的关系,环境可以分为() A、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 B、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 C、天然环境(自然环境)与人为环境(人工环境) D、室内环境、村镇环境、城市环境 3、地方环境标准的制定机关是() A、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B、省级人民政府 C、地方各级环保机构 D、省级环保机构 4、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的规定,建设单位在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报送审批之前征求公众意见的期限不能少于() A、5日 B、10日 C、15日 D、20日 5、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形式是() A、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 B、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登记表 C、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 D、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说明 6、《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将突发环境事件的预警分为四级,由低到高分别是() A、蓝色、黄色、橙色、黑色 B、黑色、红色、黄色、蓝色 C、红色、橙色、黄色、蓝色 D、蓝色、黄色、橙色、红色

7、环境行政执法机关进行执法检查或采取制裁措施的依据是() A、环境行政处理 B、环境行政处罚 C、环境行政许可 D、环境行政强制执行 8、环境保护行政处罚案件自立案之日起,应当在多长时间内作出处理决定() A、1个月 B、2个月 C、3个月 D、6个月 9、在控制固体废物转移入境的有关法律规定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国家禁止进口不能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 B、国家限制进口不能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 C、国家禁止进口可以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 D、国家并不禁止进口未列入可以用作原料进口的固体废物的目录的固体废物 10、下列关于我国国内环境法与国际环境法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我国缔结或参加的与环境保护有关的国际条约与国内法律有不同规定的,适用国际条约的规定; B、我国缔结或参加的与环境保护有关的国际条约与国内法律有不同规定的,如属于我国声明保留的条款,则仍适用我国国内法适用国际条约的规定; C、国内环境法的效力优于国际环境条约; D、国际环境条约在我国境内直接适用,不需要国内立法机关将它转换为国内法 二、多项选择题(4分×5=20分备选项中有2—4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全部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1、清洁生产的“清洁”主要表现在() A、清洁的技术标准 B、清洁的能源 C、清洁的生产过程 D、清洁的产品 2、关于我国环境监测机构的论述正确的是() A、全国环境监测机构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设置 B、全国环境保护系统设置三级监测站,即国家级、省级、市级监测站 C、各级环境监测站受同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领导,并在业务上接受其指导

自然辩证法整理

一、填空题(仅供参考) 1、(实证性)是自然科学的一个基本的和显著的特征。 2、(非加和性)表明系统具有它的各个部分所没有的性质。 56页 3、科学探索的起点是提出(科学问题)。 92页 4、与其它逻辑方法相比较,类比方法(创造性)最强,但是可靠性最差。143页 5、科学精神的精髓是(实事求是)。 6、(社会需要)是技术发展的根本动力。 192页 7、(企业)既是社会生产的主体,又是技术创新的主体。 209页第二段最后一句话 8、科学抽象对科学研究和科学发现的意义主要表现在(科学概念和科学符号)的创造上。124页 9、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除了具有能动性外,还与其他生物一样具有(受动性)。76页 10、科学理论建立的基础和直接来源(科学实验)。 186页第一段 1、系统自然观与生态自然观的内涵与要求。 答:系统自然观是最深层最基本的内干,在于它揭示了自然系统揭示了自然系统不仅存在着,而且演化着;自然系统不仅确定这, 而且会自发地产生不可预测的随机性;自然系统不仅是简单的、线性的,而且是复杂的、非线性的。阐述了自然界是确定性与非确 定性、简单性与复杂性、线性与非线性的辩证统一思想。 1、从存在到演化 2、确定性与随机性的统一 3、简单性与复杂性的统一 4、线性和非线性的统一。系统自然观的基本观点 1)自然界是一个系统。系统是由若干具有特定属性的组成元素经过特定联系而构成的、与周围环境相互联系的、具有特定的结构和功能的整体。 2)系统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系统的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 ①整体与部分相互依赖。整体是由部分组成的,整体不能脱离部分而独立存在。 ②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其具体表现在: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整体小于部分之和。 生态自然观的基本思想(基本特征) : 1)生态系统是一个生命系统。生态系统是生物系统和环境系统共同组成的自然体,是生命的维持、生长、发育和掩体为主要 内容的生活系统,因此,生态系统的平衡、破坏和演化都是围绕生命物质来进行的。 2)生态系统具有显著的整体性。生态系统就是各个互相关联的部分有机构成一的一张生命大网,无论哪一个环节出现问题, 都会对整个系统产生重大影响。 3)生态系统是自组织的开放系统。生物系统和环境系统的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由外来能量来维持的。 4)生态系统是动态平衡系统。生态系统的动态过程由系统内的物质运动决定的。物质循环和转化构成了生态系统不断发展和 演化的动态过程。 5)生态平衡是稳定性与变化性相统一的平衡。

建筑发展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建筑发展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摘要: 当代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 加速了人类文明的进程, 与此同时, 人类社会也面临着一系列重大环境与发展问题的严重挑战。人口剧增、资源过度消耗、气候变异、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在严峻的现实面前, 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和评判我们现时正奉为信条的城市发展观和价值系统。许多有识之士逐渐认识到, 人类本身是自然系统的一部分, 它与其支撑的环境息息相关。 关键词:建筑环境影响 1.在城市发展和建设过程中,优先考虑生态环境问题成为当务之急,即要改变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掠夺性的,甚至是破坏性的发展模式, 从传统的资源型发展模式, 走上良性循环的生态型发展模式,促使经济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在目标上,它追求人(生产和生活) 、建筑和自然三者的协调和平衡发展。在方法上, 它主张“设计追随自然”。在技术上, 它提倡应用可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不污染环境、高效、节能和节水的建筑技术。绿色建筑所代表的是高效率、环境好而又可持续发展的建筑, 自身适应地方生态而又不破坏地方生态的建筑。它所寻求的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建筑模式。绿色建筑要赋予建筑以生命。它是一个能积极地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智能型的、可调节的系统。 2 绿色建筑的能源观———节能与环境现代建筑是一种过分依赖有限能源的建筑。能源对于那些大量使用人工照明和机械空调的建筑意味着生命, 而高能耗、低效率的建筑,不仅是导致能源紧张的重要因素,并且是使之成为制造大气污染的元凶。因此, 绿色建筑设计必须深入到整个建筑生命周期中考察、评估建筑能耗状况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建立全面能源观。首先必须注重研制、优化保温材料与构造, 提高建筑热环境性能。如在建筑物的内外表面或外层结构的空气层中, 采用高效热发射材料, 可将大部分红外射线反射回去,从而对建筑物起保温隔热作用。目前,美国已开展大规模生产热反射膜,主要用于建筑节能。此外,还可运用高效节能玻璃, 硅气凝胶———新型节能墙材, 以提高节能效率;其次,研制再生能源(如太阳能、核能、风力、水力) 的收集,储存装置和热回收装置。 3 绿色建筑的设计观———建筑与气候现代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使得人类可以用机械空调来改善生活和工作环境, 这自然是人类的幸运, 但这种违背气候环境的高能耗建筑使我们付出了巨大的经济和能源代价,同时增加了生态环境的污染, 也在很大程度上使居者与自然环境人为地分离。因此, 以绿色建筑的设计观来看,大自然是主要的供给者,而辅助设备系统属于其次。因而大部分的照明可以由太阳光提供, 制冷由流动的空气产生, 采暖可以从人体以及办公设备中获得, 这些资源还可以通过其他自然方式补充: 太阳加热, 以风压和太阳浮力产生自然通风, 以水的蒸发产生制冷。考虑地方气候特点的设计是一种可以在任何技术层次上使用的方法。 4 绿色建筑的技术观———技术与形式绿色建筑是一个能积极地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智能的、可调节系统。因此,它要求建筑外层的材料和结构,一方面作

《亚洲的自然环境》学案

《亚洲的自然环境》学案 班级姓名 一、世界第一大洲: 1、亚洲的位置: A、半球位置(读图6.1):南北半球中的半球,东西半球中的半球。 我国所在的大洲是洲,我国所在的半球是:南北半球中的半球,东西半球中的半球。 B、海陆位置(读图6.2):亚洲北临洋、东临洋,南临洋,东南隔运河与洲相邻,与欧洲的分界线是 。 2、(P3活动3)哪些方面能够说明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1)(2)(3) 3、(活动4)中国位于哪个地区?;利用其它地区位于亚洲的方位识记亚洲的六个分区。 二、地形和河流: 1、亚洲的地势是。 2、(读图6.5)写出亚洲的主要地形区: (1)主要高原(写出五个) (2)主要平原(写出三个) (3)亚洲的主要地形为和 (3)主要河流: 注入北冰洋的河流: 注入太平洋的河流: 注入印度洋的河流: (4)在P4图上找出P5“阅读材料”的地理名称。 三、复杂的气候: 1、回忆:气候主要受哪两个要素的影响? 这两个要素主要受什么因素的影响? 2、读课文及图6.9、图6.10,完成下列各题: (1)亚洲地跨带、带和带,面、面、面面临大洋,西面深入大陆内部。受和的影响,亚洲的气候具有、 显著和气候分布广的特点。 (2)亚洲东部和南部夏季的降水与的强弱有着密切的关系。夏季风强的年份,从海洋上吹来的多,降水也;反之,夏季风弱点年份,从海洋上吹来的少,降水就比较。 (3)亚洲东部和南部如果降水过多,就会形成灾害;反之,降水过少,就可能形成灾。

(4)亚洲共有种气候类型,分布范围最广的是气候类型。 (5)比较雅库茨克和孟买的气温,造成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比较哈尔滨和乌兰巴托两地的降水情况,造成两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3、读P9非洲的气候图,说明非洲的气候分布有什么特点。 四、熟能生巧: 1.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 A.温带大陆性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本 C.热带雨林气候 D.高原山地气候 2.亚洲东部和南部主要的气候类型是() A.季风气候 B.大陆性气候 C.雨林气候 D.沙漠气候 3. 关于亚洲东部和南部夏季风与降水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A.夏季风强,降水多 B.夏季风弱,降水多 C.夏季风强,降水范围小 D.夏季风弱,无降水 4.读亚洲气候图回答以下问题。 (1)写出图中序号代表的气候类型名称: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2)亚洲各种气候类型中,影响范围最大的是;降水最多的 是气候。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试题及答案

全国2005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试题及答案 自考—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2010-09-03 10:19:07 阅读271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 . 课程代码:00228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环境与资源保护法: 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执行的关于保护与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自然资源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 是指国家采取强制手段使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单位或个人支付一定费用的一整套管理措施. 3.环境污染: 是指被人们利用的物质或者能量直接或间接的进入环境,导致对自然的有害影响,以至于危及人类健康,危害生命资源和生态系统,以及损害或者妨害舒适性和环境的其他合法用途的现象。 4.动植物检疫: 是指为防止动植物病、虫、害的传播蔓延和外来物种的侵入而对特定区域或者进出特定区域的动植物和其他物品实施的调查、检测、检验和监督活动. 5.国际环境合作原则: 在国际法上,国际环境合作具有两方面意义:一是国际社会所有的成员都应该并且有权参与保护和改善国际环境的行动;二是国际环境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国际社会成员普遍的参加和合作。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下列可纳入环境法律保护范围的环境要素包括( D )。 A.太阳 B.人工培育的良种 C.马戏团里的驯兽 D.自然遗迹 2.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是( C )年颁布的。 A.1979 B.1982 C.1989 D.1990 3.关于污染者负担费用的范围,国际上大多认为不包括( C )。 A.治理污染源费用 B.恢复被污染的环境的费用 C.排污费 D.环境污染受害者的人身和财产损失赔偿费用 4.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最先产生于( B )。 A.中国三同时制度 B.美国 C.法国 D.日本 5.在环境与资源管理中使用最广泛的是哪类许可证?( D ) A.规划许可证 B.开发许可证 C.建设许可证 D.排污许可证 6.关于自然资源使用权的取得方式,不正确的是( B )。 A.确认取得 B.强制取得 C.授予取得 D.转让取得

自然资源‘材料与环境

自然资源材料与环境 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对于自然资源材料与环境这门学科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我学到了许多以前不曾学到的知识,也对我们所在的环境与自然资源的利用有了更深的认识。同时,对地球上自然资源的丰富和环境的开发利用原则树立了新的概念。 地球是我们生活的空间,它不仅提供了供我们生存的环境,也提供了大量的自然资源供我们利用。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自然资源的范围不是无限的,要注意它的具体范围,主要是指人类科学技术能够使用的资源,这和人类科技进步有密切关系。例如对太阳能的利用,对风力资源、核能资源的利用等等。有了资源也就有了生产的基础,“土地是财富之母,劳动是财富之父”(亚当·斯密)。自然资源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条件。不要把这一点同上一点相混,前者指的是生存,是最基本的要求,而这一点主要是从自然资源的特殊性,日常性入手,注重的是其经济价值。自然资源大都是不可再生的,如果人类要可持续发展需要合理使用资源。破坏自然资源常常会破坏环境,会恶化人类生活的环境。.现在人口越来越多,自然资源平均算下来,每个人的就很少了。自然资源很多本来是可以再生的,但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的滥用化学品,不仅让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的生态灾难。人类不只我们这一代,还有我们的子子孙孙,就算现在的自然资源还够我们这一代用,但如果我们都用光了,我们的子子孙孙用什么呢?所以我们不能那么自私,应该要为未来的人类着想,珍惜自然资源。 材料的制造和使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石,但是,材料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给大自然和人类本身带来了一定的危害。塑料薄膜的大量使用造成了严重的白色污染;而大量使用的矿物燃料,则产生了可怕的温室效应。据报道,建筑工程中无处不在的劣质建材已成为一个严重污染源,全国平均每年发生中毒事件400 余起,中毒人数高达15000余人,死亡人数约350人,而慢性中毒人数则高达10万人次,真可谓触目惊心。而使用绿色材料将可改变这种状况,实现材料与环境的协调性和适应性。绿色材料又称环境材料,用以指那些具有最小的环境负担和最大的再生利用能力的材料,即节约资源和能源,减少和防止环境污染,容易回收利用,丢弃后易于自然降解而回归自然的材料。环境材料的思想一经提出,就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广大科学家和其他人士的高度重视,并投入了研究和开发。绿色材料生产所用原料尽可能少用天然资源,大量使用尾矿、废渣、垃圾、废液等废弃物。它采用低能耗制造工艺和不污染环境的生产技术。.

自然辩证法-复习题-完美版

第二周 ①为什么说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产生和发展反映了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必然性? 答:它深刻揭示了科学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而且把科技的发展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来考察,并由此提出了许多崭新的思想,自然科学属于一般社会生产力的范畴,科学技术并入生产过程转为直接生产力,社会实践的需要,首先是经济,生产的需要,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基本动力,科技又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革命力量。 ②自然辩证法的性质、内容和研究范围是什么? 答:性质:自然辩证法作为马克思主义的自然哲学、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不仅具有哲学属性,而且具有交叉学科的性质。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学科。它从自然观、认识论、方法论与价值论方面,研究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是科学技术研究的思想理论基础。 内容:自然辩证法以自然界及科学技术为研究对象,研究自然界、科学技术的性质和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在当代,中国的自然辩证法已发展成一个学科群,包括内核学科与外核学科两大部分,内核学科是它研究的主要内容。这个学科群研究的主要内容是:自然哲学、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科学技术史。 范围:它的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涉及如下广泛的领域:自然界—科学—技术—社会。科学认识论和科学方法论的研究,是自然辩证法研究中最富于成果和最引入注意的领域。 ③自然辩证法和科学技术有什么关系?和科学技术哲学、STS的联系和区别? 答:自然辨证法在科学技术的具体学科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遍原理之间,是处于一种中间的位置。正是由于自然辩证法自身特殊的位置,与其他哲学相比,它和自然科学的关系更值得研究。自然辩证法与自然科学有一定的区别,但更有紧密的联系,这涉及到学科门类的层次结构问题。自然辩证法与自然科学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自然辩证法和科学技术哲学的联系和区别: 虽然他们都是以科学技术的整体作为研究内容,但他们之间有着原则的区别: 第一如何看待自然观。西方的科学技术哲学一般都把对自然界的哲学思考放在自然哲学,科学实在论,或者哲学本体论中,而自然辩证法把自然观作为他的理论基石。 第二如何看待科学技术。西方的科学技术哲学一般是着重从科学技术成果方面来考察的,而自然辩证法把科学技术看做是一种极其重要的社会实践活动,即从他的活动过程,也从他的活动成果来考察的。 第三如何看待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作用。西方的科学技术哲学把资本主义社会看作是永恒的,最合乎人性的形式。而自然辩证法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只是历史上的一个过渡阶段,它迟早要被更高级的社会形态所代替。 自然辩证法和STS的联系和区别: 自然辩证法虽然与STS有相同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但是STS没有把自然界与自然观放在首要地位,并且他们都是以发达资本主义社会为背景,他们关注的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前途。自然辩证法研究在借鉴他们的成果时,必须做出分析而加以吸收。 4、在了解和思考的基础上,请你谈谈学习自然辩证法将对你的科学技术研究及工作有何帮助? 自然辩证法是一门切合理工科研究生实际的公共理论课,它建立了一种面对现实问题的自然观和科学观,将哲学与科学之间的特殊性与概括性完美衔接起来。 作为一名理工科学生,我们研究的是科学技术,而科学研究需要理论思维和辩证思维,自然辩证法将指导我们如何进行科学研究是正确的,避免我们犯一些显而易见的错误。自然辩证法能教会我们如何思考科学技术问题,为科研提供认识原则,为衔接研究中的空白提供指导,为我们建立和创造新的方法提供灵感,这对我们进行技术研究是十分有帮助的。 学习自然辩证法不仅可以使我们树立辩证自然观,缩短对自然界认识的历程,还能够使我们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强化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自然辩证法传播的是科学精神,它能提高人的理论思维能力,提升人的精神境界。 此外,自然辩证法作为一门哲学理论,是一门让人变聪明的学问。世间万物是有联系的,一事通,百事通。不仅仅在科学研究中我们可以运用自然辩证法学到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运用其思想,进行思考和处理问题,这对我们将是一生的收获。 总之,自然辩证法是一门非常生动且实用的学问,我们应该认真对待并努力掌握它。 第三周 ①如何理解自然界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根基? 答:其一,人是自然界发展的产物,决定了人与自然界之间结成了发生学意义上的关系。马克思指出,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 其二,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在自然界之中。马克思说,人直接地是自然界的存在物,人作为自然界的存在物是生活在自然界之中的,而不是存在于自然界之外或者凌驾于自然界之上的。 其三,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都依赖于自然界。恩格斯说,人首先依赖于自然。马克思说,人是现实的有形体的,站在稳固的地球上呼吸着一切自然力的人。 ②对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谈谈你的想法。 答: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的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要以人为本,全面提高人口质量,保持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和谐;在发展目标上既要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又要提高公众的自身素质,改善生存和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在发展方式上既要保持经济持续地发展,又要保持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环境的清洁优美,最终达到人口、环境与资源的协调一致。 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中国的必然选择,但这条道路同时是十分艰难的,首先经济实力薄弱是一大障碍,其次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新科学技术的支持,要达到这一点尚需长期努力,最后是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尤其是西部地区水土流失等生态恶化现象更加严重。虽然有上述不足,但我们同时要看到,只要中国政府坚持发挥主导作用,充分运用科技力量,最广泛地动员公众参与,再加上国际社会的有力支持,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增长方式转变和科技进步的支持,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前景是光明的。 (自己答案:中国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生态文明,打造美丽中国。这都是对处理人与自然环境的积极响应。不以破坏环境来发展经济的目的,就是造福于人民和社会。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战略是针对当代中国如何处理和应对人与自然的问题。自然环境是人赖以生存的基础,人类发展不应该也绝不可以牺牲自然环境来进行社会活动,正如恩格斯所说:但是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了报复。因此,中国在进一步发展经济的同时,不能秉承“谁开发,谁治理;谁污染,谁保护”的原则,而是要做到先保护,后开发,并时时保护。把生态文明建设贯穿于经济学建设,社会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之中。) 第四周 ①什么是科学?如何更好地理解科学?科学是真理性的知识体系?是一种社会建制?一种文化活动?一种信念?还是一种实践方式?等等。请结合自己的背景和理解进行阐述。 答:从《自然辩证法概论》书中对科学含义和本质的定义来回答,马克思对科学的本质有如下的深刻论述:科学和工业是“人对自然界的理论关系和实践关系”;科学是一种社会的、精神领域的劳动;科学是生产力;科学既是观念的财富又是实际的财富。 “科学”一词源于拉丁文“Scientia”,原意为“学问、知识”。但科学至今还没有一个为世人公认的定义。甚至有人认为,给科学下定义是无益的,也是不可能的。英国著名科学家贝尔纳指出:“科学在全部人类历史中确已如此地改变了它的性质,以致无法下一个适合的定义”,“科学不是个能用定义一劳永逸地固定下来的单一体”。 一般地说,科学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知识,但并不是任何关于客观世界的知识都是科学。1888年,达尔文曾给科学下过一个定义:“科学就是整理事实,从中发现规律,作出结论”。达尔文的定义指出了科学的内涵,即事实与规律。科学要发现人所未知的事实,并以此为依据,实事求是,而不是脱离现实的纯思维的空想。至于规律,则是指客观事物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因此,科学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经过实践检验和严密逻辑论证的,关于客观世界各种事物的本质及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 科学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等。自然科学是研究自然界不同对象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规律的科学。社会科学是研究人类社会不同领域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规律的科学。哲学也是一门科学,它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也是自然界、社会和思维的最一般的规律。 科学是特殊的社会历史现象,在其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有不贩的性质和特点。20世纪以来,由于科学的迅猛发展和科学研究的规模日益扩大,现代科学已不仅仅是单一的知识体系,同时又是一种社会活动,即生产知识的社会活动。这种特殊的社会生产形式,现已逐步发展为国家规模和跨国规模,使“科学是一种建制”的界说成为人们的共识。因此,我们不应把科学理解为仅仅是知识本身,也不能看成是单一的社会活动。前苏联科学拉契科夫认为:“科学是关于现实本质联系的客观真知的动态体系,这些客观真知是由于特殊的社会活动而获得和发展起来的,并且由于其应用而转化为社会的直接实践力量”。科学既是历史发展总过程的产物,又是推动人类历史进步的巨大动力。 总之,科学既是真理性的知识体系,也是一种社会建制,更一种文化活动,一种信念,还是一种实践方式!有了这个真理性的知识体系,所有的假象和谬论全都不攻自破;有了科学这种社会制度,人们的生活才会安定有序;正是有了科学这种文化活动,这种信仰,才使得人们的灵魂有所寄托,前途更加光明;最后正因为科学是真理,所以才经得住实践的检验,并能回归于实践。 ②科学是不是最可靠的知识?有没有认识论上的特权?即科学是否可以免于怀疑与批判? 答:首先,科学是一个建立在可检验的解释和对客观事物的形式、组织等进行预测的有序的知识的系统;其次,科学是对某条件下的事物的正确认知;最后,科学受到条件和环境的限制和约束。所以,科学并不是最可靠的知识。 马克思对科学本质的论述说:①科学是人对自然界的理论关系和实践关系;②科学是一种社会的、精神生产领域的劳动;③科学是生产力;④科学既是观念财富又是实际财富。由此可以看出,科学并未被限制在某个固定的点,它是不断发展的得到修正的。就像真理与谬误的关系,都有使用范围,超出范围跨越边界都被认为是错的。 既然科学是相对可靠的,那么科学也必须受到怀疑与批判。人的认识在实践中是不断发展的,是螺旋式上升的,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科学要不断接受实践的检验,之前的科学认识要被后来的实践所补充和修正,如:探索宇宙奥秘。 ③你认为在科学知识的产生过程中,社会性因素的作用有多大? 答:我认为社会性因素的作用主要有:一、社会生产决定科学技术的发展。二、社会制度制约科学技术的发展。三、社会思想文化影响科学技术的发展。、 社会因素是科学知识形成的必要条件,要完全避免一切社会因素的影响是不可能的。就是说科学知识并不单纯由自然界决定,社会因素是科学知识面貌的影响因子,有时甚至是十分关键的支配性因素。 第五周 ①对技术的本质,你是怎么理解的呢? 答:技术有两层含义:一是技术活动;狭义的是指人类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劳动过程中所掌握的方法和手段;广义的是指人类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和改造人类自身的方法和手段;二是技术成果,是技术理论、技术工艺与技术产品。其中技术理论是在科学理论应用于工程实践的过程中产生与发展起来的,是科学理论与工程实践的中介。从起源上看,技术是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劳动过程中所掌握的物质手段、方法和知识等各种活动方式的总和。 技术作为人类对自然界的改造和控制的活动,与人类社会生活的各方面都有关系,因此,对技术本质的解读必须深入到社会主体的人之中,必须思考技术与人工的物质世界、技术活动的目的性、技术与人类制作过程及其产品、技术与知识、技术与技术拥有者的精神状况以及技术的文化维度等方面。马克思将技术置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大背景中,以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即物质生产劳动为基点来把握技术的本质。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指出:“工艺学会揭示出人对于自然的能动关系,人的生活的直接生产过程,以及人的社会生活条件和由此产生的精神观念的直接生产过程,”简言之,技术的本质是人对自然的能动作用、改造作用即人与自然的实践关系。 ②技术与人的关系是什么? 答:技术是人对自然的能动作用、改造作用。人对自然地能动作用即人利用和改造自然,是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来实现的,而技术就是人的实践活动所不能缺少的工具、手段和方法。人能动地作用于自然地实践活动,是在理性的指导下进行的有目的性的活动,是在改造客观世界中实现主观的目的。技术作为人对自然地能动关系,推动着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烟火,并改变着人自身的自然。技术作为人对自然地一种能动关系,不仅存在于物质产生过程中,还表现在社会生活条件方面以及由此产生的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与过程之中。 ③技术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对人的生活有何深远的积极影响? 答: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技术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扮演者重要推动作用。技术提高了社会资源的利用率,提高了社会生产率,发展了社会生产力。生产力的发展使得社会进程不断向前发展。在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技术的推动作用无疑是巨大的,每一次的技术革命都激发了巨大的生产力,人类能进入21世纪,进入浩瀚宇宙探秘,深入微观粒子世界都得益于技术的发展。技术为人类为社会服务。 技术的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由于人的需求不断提高和不断被刺激产生,技术发展也势必要跟上时代步伐和人们的相应要求。因此,技术不断革新人们的观念的需求。技术的产生和提高需要以人的知识和实践为基础,人们需要提高自己的知识储量并积极运用到实践活动中,发挥主观能动性。技术革新,是每个国家强大的动力,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标志。 ④技术的应用有何限度?如果不加限制地滥用的话,可能会带来哪些后果? 答:任何事物都有其正反两方面,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技术的应用需要有一定的限度,不违背伦理道德,不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不危害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等。 违背社会伦理道德势必导致危害人类的正常社会活动,不能起到为人类社会负的目的。破坏了人与人之间正常的社会关系,将出现更多的利己主义,享乐主义,道德沦丧等行为或现象。自然环境永远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恶为之基础,环境的破坏,人类就没有容身之处,更谈不上社会生产实践活动,人们的生活也会进一步遭到破坏。 因此,在发展技术的同时,也要运用技术的成果来更好的保护自然,为社会为人类服务。 第六周 ①科技是否是价值中立的? 答:对科技是否是价值中立的理解与我们如何理解科学,如何理解科学与社会的关系有关。一方面,我们应该认识到科学作为关于自然界的知识体系,它的基本定律,基本事实具有不依赖于人,不依赖人的价值观念为转移的客观内容。所以,科学规律本身是价值中性的,科学真理是价值中立的。另一方面,科学不能仅仅看作是一种客观的知识体系,尤其不能看作是一种脱离社会和文化的知识体系。我们应该首先将科学看做是一种社会的活动,一种社会的建制,它是由作为道德载体的人来实现的,因此科学工作者在科学研究中无论是选题,进行研究或者关于研究成果的应用都要做出价值判断的,都不能价值无涉,不能采取超然的态度。因此,在这方面科学价值不是中立的。 (答案二)科技不是价值中立的。价值中立的观点认为科学是客观的、纯粹的,没有人的主观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