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

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

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
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

第一节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

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的概念与分类,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的关系,我国自然资源的现状与特点一、自然环境

?广义的自然环境,泛指人类社会以外的自然界。

?科学的涵义,是指非人类创造的物质所构成的地理空间。阳光、空气、水、土地、野生动植物都属于自然环境要素,这些自然物质与一定的地理条件结合,即形成具有一定特征的自然环境。

?它有别于人类通过生产活动建造的人工环境,如城市、工矿区、农村、社会等环境。

二、自然资源的概念与分类

?在一定的技术经济条件下,自然界中对人类有用的一切物质和能量的总称,都称为自然资源,也就是说在自然界中,人类可以直接获得用于生活和生产的物质和能量。土地、森林、草场、矿物、太阳能等。

?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自然资源的分类无限资源有限资源可更新资源

?不可更新资源

无限资源:

泛指取之不竭的资源,故又称非耗竭性资源,如太阳能、潮汐能、风能,许多气候资源就属于这一类。它们随着地球形成及其运动而存在,基本上是持续稳定产生的。

但人类的某些活动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它们。例如到达地球边面的太阳能的数量和质

量,取决于大气污染状况和污染程度。

有限资源:也称耗竭性资源,次生性的资源。这种自然资源的特点是在地球自然历史演化过程中的特定阶段形成的,质和量是有限的,空间分布是不均匀的。又可分为:

?可更新资源不可更新资源

可更新资源

?指通过自然资源再生产过程或人工经营能为人类反复利用的各种自然资源,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水和土地资源等。

?特别指出,土地属可更新资源,主要指土地肥力可通过人类措施和自然过程而不断更新。但土地又有不可更新的一面,因为严重水土流失和土地侵蚀能使土地丧失其固有的生产力特征(肥力),恢复更新要很长时间。

?各种资源的更新、恢复的速度是不同的。据研究,自然形成1cm厚的土壤腐殖质需要300-400年。次生林恢复要数十年或上百年,取决于受破坏的程度。若形成或更新的速度极慢就成为不可更新资源。

不可更新资源

?一般在岩石圈表层或其内部,是地球亿万年演化的产物,被取用消耗后,在人类有限的生命时间范围内,是不能再次形成的,或形成速度极慢的。

?矿产资源是典型的不可更新资源,如岩石、煤、石油、天然气、及各种金属或非金属矿产都属于不可更新资源。

?人们一般认为不可更新资源的数量是固定的,一旦被用尽,就难以补充。

?因此,对这种不可更新资源必须合理地综合利用,在使用过程中尽可能减少消耗和浪费。

三、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的关系

?资源与环境终究是什么关系,如何界定、定位尚未定论。

?总体看,自然资源与自然环境之间实质上并不存在截然的界限,它们是自然界这一整体的两个侧面,也就是说自然界有两种基本属性:环境属性(人类生存环境,环境要素如温度适于

人类生存)和资源属性。所以,自然界的自然物质条件既是自然环境,又是自然资源,可以相互转化,具有两重性,如古代所谓的自然环境因素如水、空气等现在看来已成为自然资源。

而自然资源本身又是自然环境中的组成部分,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也就是保护自然环境。

?生态因子的资源因子与条件因子

四、我国自然资源的现状与特点

(1)人均资源量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水资源不及世界人均水平的1/4耕地是世界人均水平的30%森林是世界人均水平的4% –草地是世界人均水平的32%矿产资源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一半

(2)自然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均衡(表)(3)自然资源的缺口日趋增大

三、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

1、确保有限自然资源能够满足经济可持续高速发展的要求

?―保护资源,节约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开发利用与保护增殖并重‖

?―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利用谁补偿‖

2、根据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从8个领域进行有关资源保护工作

?建立基于市场机制与政府宏观调控相结合的自然资源管理体系

?自然资源管理开发过程中推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水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

?土地资源的管理与可持续利用

?森林资源的培育、保护、管理与可持续发展

?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保护

?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

?草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

第二节土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一、土地及土地资源特征1、土地的概念

?人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土地,土地是极宝贵的资源。

?土地可认为是由地质、地貌、气候、植被、土壤、水文、生物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多种因素相互作用下形成的地域综合体。

?土地不等于土壤,包括地上和地下,也可认为是地球表层以上和以下的多种自然资源要素组成的地域综合体。

2、土地的三个基本属性

?位置固定:是指土地具有特定的空间位置及一定的形态特征。经纬度、海拔固定,不能移动,只能就地利用。不能进口,区位优势,当地因素决定土地质量。

?面积有限:指非经漫长的地质过程,土地面积不会有明显的增减,总面积基本不变。单项用地增加,必然导致其它用地面积的减少。土地利用类型。

?不可代替:指土地无论作为环境条件(人类生活基地、动植物栖息地),还是作为生产资料,一般不能用其他物质来代替。无土栽培难以推广。

3、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

?1. 绝对数量较多,人均占地量少。总量占世界第3位,人均仅为世界的1/3。

?2. 土地类型多样。由于水热条件的组合复杂,形成多种多样的土地。不同的温度带,不同的湿度带。

?3. 山地面积大:我国山地(丘陵、高原)约633.7万km2,占66%,全国1/3的人口,2/5的耕地和9/10的有林地分布在山地山地地形复杂,自然资源相对丰富,开发潜力较大,但利用不当,易遭生态破坏。

?4. 农用土地资源比重小。

?5. 后备耕地资源不足。宜农、宜牧、宜林的土地不多,能开发的大部分被利用。

4、我国国土概貌

?1/3是难以被农业利用的沙漠、冰川、石山、高寒荒漠地带。

?2/3约627万km2农林牧渔及城市建设用地,其中:

?耕地1.35亿hm2,14%

?林地1.67亿hm2,17%

?天然草地2.8亿hm2,29%

?淡水水面0.18亿hm2,2%

?建设用地0.27亿hm2,3%

5、世界土地资源概况

二、我国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主要两大问题:

?大面积土地质量退化

?水土流失严重

?土地沙化在扩展

?次生盐渍化面积大

?土壤肥力下降

?土壤污染日益加重

?土地浪费严重、优良耕地减少

?工业和城市的蚕食

水土流失

指地表土壤及母质受外力(水、风)作用所发生的各种破坏、移动和堆积过程以及水分损失。如水蚀和风蚀。

–水土流失往往发生于土质疏松的丘陵山区或坡地

–在植被破坏、利用不当或耕作不合理的情况下水土流失严重

–当前我国水土流失的基本情况:点上有治理,面上在扩大,治理赶不上破坏。

–38%,水土流失严重地区主要分布在西北黄土,南方山地。

土地荒漠化在扩展

?是指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现象。

?土地荒漠化(沙化)是指由于植被遭到破坏,地面失去覆盖后,在干旱和多风的条件下,出现风沙活动中和类似沙漠景观的现象。

?―三北‖地区最为严重,估计约17.6万km2,约95%由人为造成。土地沙化后,生产力下降,甚至生产力完全丧失。环境更趋恶化,造成许多村社和农田被流沙吞没。

土壤次生盐渍化

自然的原生盐渍化

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稀少,而蒸发强烈,土壤地下水中的盐分随水蒸发逐渐富集于地表而形成的。

–人为的次生盐渍化

由于大面积土地利用中灌溉制度与方式等的失误而造成。

据有关数据,全世界灌溉耕地约有近2亿公顷,而每年平均有12万公顷由于次生盐渍化而丧失其生产能力。

土地肥力下降

?肥力下降是指土壤的结构变坏,养分减少,地力下降。

?原因:掠夺式经营,只用不养或重用轻养。

?全球土壤养分不足的面积约占总面积的23%。

?如:地力衰退——长期人工林经营,如杉木连栽。

土壤污染

是人类在生产和生活活动中产生的―三废‖物质直接或通过大气、水体和生物间接地向土壤系统排放,破坏了土壤系统原来的平衡,进而产生污染。

–受污染了的土地通过生物的新陈代谢,或以植物的果实、根、茎和叶给动物提供食物的途径向环境输出污染物形成二次污染。

工业和城市的蚕食

由于工业发展和城市不断扩大,工矿企业、交通运输、旅游业、军用设施等的建设均需占用大量的土地。

?美国:工业和城市发展每年占地约600多万亩;

?英国和前苏联:每年因开采地下资源而破坏的地表,都在35-45万亩之间;

?意大利:农业用地每年被工业、城市建筑吞食的,相当于罗马市区的面积,约70万

亩。

?中国:从解放到80 年代,由于居住环境的扩大以及公路、工业用地就占去了2亿多

亩耕地。

三、土地资源与环境保护

对土地的整治与保护主要通过两个途径:

–从自然条件着手:

人为改造土地条件,使地形、土壤、水、植被、热量等自然因素处于较好的组合状况;

–从人类活动自身着手:

规范人类活动的行为与方式,采取有利于保护土地的开发利用技术和方法

中国及世界:

目前土地整治与保护应该放在以下几个方面:

–水土保持

–土地沙漠化防治

–盐碱地改良

–防治土壤污染

*水土保持

?原则

–预防与治理相结合,以预防为主。

–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以生物措施为主。

–治坡和治沟相结合,以治坡为主。

–治理与开发利用相结合,以开发促治理。

?——黄河皇甫川流域土壤侵蚀系统的治理模式

*土地荒漠化防治

?生物治沙技术。

–生物治沙技术又常称植物治沙,是通过封育、营造植物等手段,达到防治沙漠与沙漠化、稳定绿洲、提高山区环境质量和生产潜力的一种技术措施。

?工程治沙技术。

–工程治沙是指采用各种机械工程手段防治风沙危害的技术体系,通常又称为机械固沙。*土地沙漠化防治

?化学治沙技术。

–是指在风沙环境下,利用化学材料与工艺,对易发生沙害的沙丘或沙质地表建造一层能够防止风力吹扬又具有保持水分和改良沙地性质的固结层,以达到控制和改善沙害环境、提高沙地生产力的技术措施。

?案例:中国沙漠化防治的主要模式

盐碱化土地的治理

?水利改良措施:

–又称为工程措施,是通过一定的农田水利工程,排除地表积水和降低地下水位或引淡排盐排碱,或通过原有盐碱地土地的改造,达到治理盐碱的目的。

?农业与生物改良措施

–是在水利改良措施基础上,通过一定的农业和生物措施,改善土壤理化形状,提高土壤保水透水性能,加速土壤淋溶盐和防止返盐的作用,使原有的盐碱地在合理的利用过程中得到进一步治理和改良。

?化学改良措施

*盐碱化土地的治理

?土壤次生盐碱化

–是指原非盐碱的土地,由于灌溉不当、排水不畅或土地利用不合理,造成地下水位升高,导致土壤积盐,造成土壤返盐的过程。

?土壤次生盐碱化的防治

–健全灌排系统,控制地下水位

–合理灌溉,控制地下水位上升

–井渠结合,井灌井排

–防止渠道渗漏

–抑制土壤返盐

*污染土地的整治

?消除和控制土地污染源污水净化处理污水氧化塘污泥综合治理防治土地污染的措施

?土壤污染的植物修复

第三节生物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一、森林资源的保护

(一)森林资源

?森林是以乔木和灌木为主体的生物群落,在整个陆地生态系统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森林资源是林地及其所生长的森林有机体的总称,它属可再生的自然资源。

?森林覆盖率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森林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百分率。

(二)森林的重要环境功能

除提供大量木材、林果产品(经济林),经济社会效益外,还有许多生态环境功能:

?调节气候:蒸腾、林内外温度和湿度;

?防风固沙:防风固沙林

?蓄水保土和涵养水源:水土保持林,涵养水源林

?净化大气:吸滞粉尘;衰弱噪声;吸收大气污染物;分泌杀菌素等。

?吸收CO2,放出O2:C库,天然制O2机,生命的摇篮,730kgO2/hm2 .d, 供1000人正常呼吸?维持生物多样性:物种基因库

?美化环境,生态旅游,景观功能等等。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17类

(三)全球森林资源

?联合国粮农组织公布的第7次世界森林资源调查结果(1995年):

–世界森林面积3.454×109 hm2

?俄罗斯联邦森林面积居世界首位,占22.1%

?其次是巴西占15.9%、加拿大占7.1% 、美国占6.2%

?中国3.9%

?上述5 国森林总面积占世界的55.2%

世界人均森林面积0.6 hm2

?发达国家1.1 hm2;发展中国家0.5 hm2

?中国人均仅0.11 hm2,排世界第120位

–世界森林覆盖率26.6%

?苏里南和圭亚那森林覆盖率最高,均达94.4% ;

?俄罗斯联邦、巴西、日本、芬兰、瑞典、印度尼西亚等国的森林覆盖率均在40% 以

上。

?中国属少林国家,森林覆盖率20.3%,排世界第100 位后。

*热带雨林:

生态环境效益

?热带雨林的生态环境效益

–亚马逊河流域仅0.08 km2左右的取样地块上,就可发现4.2万种昆虫,

–亚马逊热带雨林中植物种类的密度达1200种/km2以上,地球上1/5的动植物都生长于此–亚马逊热带雨林所贮蓄的淡水占地表淡水总量的23%。

(四)我国森林资源的现状

?2001:

–中国人工造林保存面积已达4.67×107 hm2,发展速度和规模均居世界第一。

–中国森林面积已达1.58×108 hm2,但森林覆盖率仅居世界第104位,属于森林资源贫乏的国家之一。

–中国森林资源分布不均匀,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和东南。

–森林质量不高,林龄结构以幼龄林、中龄林和人工林为主。

–中幼龄树种比重约占全国林场面积的71%,人工林中的中幼龄树种比重高达87%。

我国森林资源破坏的原因

?国有林区集中过伐,更新跟不上采伐,即消耗量大于生长量。

?计划外采伐量大,难以控制。超过国家计划的木材用量,民用烧柴,乡镇企业。

?毁林开荒和滥伐现象极其严重:片面追求粮食生产,刀耕火种。

?火灾频繁、损失严重:1987年大兴安岭特大森林火灾,受灾133万hm2。

?森林病虫害严重:松毛虫、白蚁、杨树腐烂病、落叶松落叶病、线虫。大面积人工林受损。*我国热带雨林的分布状况

?热带雨林资源在中国可谓珍稀之极

–海南:

?1956年:天然林面积1.2×106 hm2,占全岛总面积的35%,森林蓄积量在1.0 ×108 m3

以上。

?1981年:天然林面积只占总面积的0.5%,森林蓄积量比1956年减少了40%~50%。

–西双版纳:我国热带雨林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1950年:西双版纳的森林覆盖率为50%以上

?1972年:减至33%

?1985年:降至27.4% 。

二、生物多样性

(一)生物多样性的概念

?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及其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它包括数以百万计的动物、植物、微生物和它们所拥有的基因以及它们与生存环境形成的复杂生态系统。

?生物多样性概念已经成为自然界生态平衡基本规律的简明的科学概括,也是衡量人类社会发展是否符合客观规律的主要尺码。一个区域的生态环境保护得怎样,很大程度上要以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利用是否合理来衡量。

?生物多样性包括多个层次和水平,主要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与景观多样性三个层次。

(二)生物多样性的层次

1、遗传多样性

?广义:蕴藏在地球上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个体基因中的遗传信息的总和。

?狭义:是指种内不同群体之间或同一群体内不同个体的遗传变异的总和,亦称为基因多样性。Population

生态学:种群

分类学:居群

遗传学:群体

?Population是某一特定时间占据某一特定空间的同种有机体的集合。

?Population是物种在自然界中存在的基本单位、繁殖单位和进化单位,又是生物群落的基本组成单位。

遗传多样性基本上包括了下面几层含义

?遗传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内在形式

?遗传多样性主要是指种内的遗传变异

?遗传多样性的表现是多层次的

?遗传多样性是指种内可遗传的变异

2、物种多样性

(1)物种多样性的概念

物种多样性(species diversity )是生物多样性在物种水平上的表现形式。物种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研究的核心内容。

物种多样性有两方面的含义:

一是指一定区域内物种的总和,主要是从分类学、系统学和生物地理学角度对一个区域内物种的状况进行研究,可称为区域物种多样性。

二是指生态学方面的物种分布的均匀程度,常常是从群落组织水平上进行研究,强调物种多样性的生态学意义,有时称生态多样性(ecological diversity)或群落物种多样性。(2)中国物种多样性特点

物种高度丰富

如高等植物3万多种,木本植物8000多种,鸟类1244种

?特有种属繁多

如高等植物中的特有种约17300种,占中国高等植物的57%.

?区系起源古老

?栽培植物、家养动物种质资源异常丰富

(3)全球物种多样性概况

物种数目:全世界大约有1300 万至1400 万个物种,但科学描述过的仅约有175 万种。对高等植物和脊椎动物的了解相对比较清楚,对其他类群如昆虫、低等无脊椎动物、真菌等还不很了解。每年仍然有大量的物种被发现。哺乳动物是人们研究较深入的类群,但1992 年5 月在越南的原始森林中仍然发现了一个新属(Pseudoryx)。几乎是在同一时间,在纳米比亚热带雨林中也发现一个森林建群种是一个新属Exarata)(紫葳科)。

分类学家发现,动物长度每减少10 倍,物种数目将增加100 倍。对昆虫、低等无脊椎动物等的了解还远远不够。如昆虫类已描述的物种数目约95.0 万种,而估计可能存在的物种数目达800万种。

物种多样性特丰富国家:物种并不是均匀地分布于全世界168 个国家,位于或部分位于热带亚热带地区的少数国家拥有全世界最高比例的物种多样性,称为生物多样性特丰富国家(megadiversity country)。包括巴西、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秘鲁、墨西哥、扎伊尔、马达加斯加、澳大利亚、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12 个生物多样性特丰富国家,拥有全世界60%-70%,甚至更高的生物多样性。这些国家在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中也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3、生态系统多样性

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指生物圈内生境、生物群落和生态过程的多样化以及生态系统内生境、生物群落和生态过程变化的多样性。

?生境主要是指无机环境,如地貌、气候、土壤、水文等。生境的多样性是生物群落多样性乃至整个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基本条件。

?生物群落的多样性主要指群落的组成、结构和动态(包括演替和波动)方面的多样化。从物种组成方面研究群落的组织水平或多样化程度的工作已有较长的历史,方法也相对比较成熟。

?生态过程主要是指生态系统的生物组分之间及其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或相互关系,主要表现在系统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等方面。

4、景观多样性

景观多样性指一定时空范围内景观生态类型的丰富性及各景观生态系统中不同类型的景观要素在空间结构、功能机制、时间动态方面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景观多样性是较生态系统多样性更高一层次的多样性。

景观多样性主要包括斑块多样性、类型多样性和格局多样性三种类型。

?斑块多样性是指景观中斑块的数量、大小、形状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类型多样性是指景观中不同的景观类型(如农田、森林、草地等)的丰富度和复杂度;

?格局多样性是指景观类型空间分布的多样性及各类型之间以及斑块与斑块之间的空间关系和功能联系的多样性。

(三)生物多样性消失原因

?1、栖息地破坏和破碎化2、掠夺式过度开发3、环境污染4、农林业的品种单一化

?5、外来物种引入和侵入

上述是生物多样性丧失的直接原因,但这些不是问题的根本所在。人类活动是造成生物多样性以空前的速度丧失的根本原因,而且影响生物多样性的因素往往是复合因素。

由于人口增长而带来的对生存空间和食物需的增长,使地球上的许多地区大面积人造景观,如农田、人工草场、人工林和人工水产养殖基地等已经取代了自然景观。人类生存空间的扩展侵占了野生动物的生存空间,这是目前物种灭绝的最主要原因。

(四)我国的生物多样性状况

?中国是全球生物多样性大国之一

–我国拥有陆地生态系统599个类型

–有高等植物32800种,特有高等植物17300种;

–脊椎动物6300多种,特有物种667个

–中国还拥有众多称之为活化石的珍稀动植物

?大熊猫、白鳍豚、水杉、银杏等。

–共有家养动物品种和类群1900多个

–水稻地方品种50000多个

–大豆20000个品种

–经济树种1000种以上。

中国、世界已描述和世界有待发现的估计物种数

(万种)

世界已灭绝物种数(1989)

(四)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

–为履行联合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公约》,中国政府编制了一系列的规划、发展合保护纲要

–积极承担和履行有关国际义务

–开展了执法检查,严厉打击乱捕滥猎、走私贩运等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的违法犯罪活动。

–加大建设各类各级保护区

–建立了多种专业性的生物多样性信息系统

–为拯救濒危物种,我国实施濒危物种拯救工程。

保护和拯救生物多样性的基本方法

?就地保护:是指在自然界划出一定面积加以保护。保护地有多种类型,如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自然历史纪念地等

?迁地保护:是把受保护的对象迁出原来的栖息地,建立特殊设施进行保护,如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基因库、种子库等

(五)自然保护区

?自然保护是指人类自觉和有意识地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保护。

?自然保护区是指为了自然保护的目的,把包含保护对象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手段。

?保护对象包括:

?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

?珍稀濒危动植物的天然集中分布区;

?水源涵养区;

?有特殊意义的地质构造、地质剖面和化石产地等。

自然保护区的类型

(1)国际自然保护区分类

(2)我国自然保护区类型:3个类别9个类型

①自然生态类自然保护区:具有一定代表性、典型性和完整性的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共同组

成的生态系统作为主要保护对象的一类自然保护区,下分5个类型:

a.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

b.草原与草甸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

c.荒漠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

d.内陆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

e.海洋和海岸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

②野生生物自然保护区。

a.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

b.野生植物类型自然保护区。

③自然遗迹类自然保护区。

a.地质遗迹类型自然保护区

b.古生物遗迹类型自然保护区。

选择自然保护区的条件

?不同自然地带具有代表性的生态系统(在原生类型已消失的地区可选择有代表性的次生类型)和自然综合体。

?区域特有的或世界性的珍稀或濒危生物种和生物群落的集中分布区。(大熊猫、金丝猴、鸟类)

?具有重要科学价值的自然历史遗迹。(地质的、地貌的、古生物和古冰川、恐龙化石产地等)?在维护生态平衡方面具有特殊重要意义而需要加以保护的地区。(红树林、珊瑚礁)

?在利用和保护自然方面具有成功经验的地区,这些地区往往不仅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或观赏价值,而且有重要的经济价值。

自然保护的结构

?核心区(绝对保护区)

?缓冲区

?实验区

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复习题

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10*4'=40) 1.环境与自然经济学:运用经济学理论和分析方法研究环境与自然资源的供给、需求、配置、利用、分配和保护等问题的经济学分支学科。 2.市场机制:通过市场价格和供求关系的变化,以及经济主体之间的竞争,协调生产与需求之间的联系和生产要素的流动,以实现资源配置的一套系统。 3.帕累托最优:任何资源配置的改变都不可能使至少一个人的福利状况变好而又不使任何一个人的状况变坏的一种资源配置状态; 4.需求指人们在一定的时期内,在每一个价格水平上,愿意购买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量; 5.消费者剩余:消费者愿意为某一商品支付的货币量与消费者在购买该商品时实际支付的货币量之间的差额; 6.排他性:指人们必须支付价格才能消费商品,存在把没支付价格者排除在消费以外的现实手段; 7.外部性:指经济当事人的经济活动对非交易方所产生的非市场性的影响。 8.环境产权:指行为主体对某一环境资源具有的所有、使用、占有、处置以及收益等各种权利的集合,包括资源利用的所有权利; 9.舒适性资源:能够为人类提供舒适性服务,满足人类精神需求的自然环境资源; 10.政策失效:一些社会、经济政策的执行,使生产者的边际生产成本低于生产要素的真实成本,导致生产要素无效率使用和过度使用,引起资源退化和环境污染; 11.自然资源:人类可以利用的自然形成的物质与能量。 12.均衡价格:指该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候的价格;或者说是需

求曲线与供给曲线相交时的价格。 13.使用价值:是指现在或未来环境物品通过服务形式提供的福利。 14.需求量:是消费者在不同的价格下所希望能够购买的同种商品的数量。 15.产权:是经济当事人对其财产的法定权利,它表明个人可以利用这些财产去从事某些事; 16.机会成本法:指一旦选择环境资源的某种特定利用方式,而必须放弃的其他方式可获得的最大效益即以该方式利用环境资源的机会成本的方法。 17. 疾病成本法:指计算环境质量恶化时由疾病引发的成本(如医疗开支增加、病休收入损失、精神和心理代价)的方法。 18.支付意愿:消费者对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所愿意付出的最高价格或成本; 19.供给:厂商在一定的时期内,在每一个价格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够供应的商品量; 20.边际成本:指由于增加最后一单位产量导致的总成本的增加。 二.简答题(6*6=36) 1.市场失灵是由什么引起的?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是否一定需要政府干预?答:①导致市场失灵的原因主要有:垄断、外部性、公共物品和不完全信息。 ②不一定。市场失灵是政府干预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市场失灵为政府干预提供了机会和理由,但是要使政府干预有效,还需要满足两个条件:第一,政府干预的效果必须好于市场机制的效果;第二,政府干预得到的收益必须大于政府干预本身的成本。(即制定计划、执行成本和所有由于政府干预而对其它经济部门所造成的成本) 2.需求和需求量有何区别?它们是如何变动的?假设经济人收入减少或增加时,需求曲线如何变动?

地理:4.1《自然资源与人类》教案(鲁教版必修1)

第四单元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 第一节自然资源与人类 【教材分析】 该节内容分三个层次:“认识自然资源”由概念-分类-共性特征,重点突出共性特征;“土地资源与人类”教材从多个方面对比三个历史时期土地资源与人类的关系;“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教材重点在如何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通过该节学习,使学生具有节约资源、保护资源和资源循环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意识,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贡献力量。 【教学目标】 以土地资源为例,说明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重点难点】 重点:土地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难点:自然资源的特征。 【学情分析】 自然资源与人类的内容比较简单,学生可以构建知识网络形成好的体系。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讲解法。 【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预习课本知识,完成学案。 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编制导学案。 【教学过程】 〖预习检查·交流展示〗 “课前自主”学习情况的检查与交流。了解学生预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使课堂教学具有更强的针对性。 〖情境导入·提出目标〗 让学生看图4-1-1的五幅图片中所反映的内容,哪些属于自然资源?你生活中所使用的物品与哪些自然资源有关。 〖导学方案·随堂训练〗 一、认识自然资源 1、自然资源的定义 自然资源是指人类可以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与能量,主要包括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和气候资源等。 [学生思考]自然资源有那些基本属性? 自然资源的两个基本属性:一是自然属性;二是经济属性。 [学生阅读课本完成学案] 2、自然资源的分类 a、矿产资源 b、土地资源 ⑴依据与人类的关系 c、水资源 d、生物资源 e、气候资源

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练习

《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学习考虑与练习 第一章 一、差不多概念 1、资源。 在现代生产进展水平下,为了满足人类的生活和生产需要而被利用的自然物质和能量。或:由人发觉的有用途和有价值的物质。 2、非再生资源。

不能运用自然力增加蕴藏量者。 3、可再生资源。 可用自然力保持或增加蕴藏量者。 4、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 是研究环境与自然资源的开发、改造、利用、爱护和治理过程中及资源的分配、交换、消费过程中的经济问题及经济规律的一门兼具理论和应用性、边缘和交叉性的经济科学。 二、差不多内容 1、非再生资源特点。 强烈的地域性; 更新再生一代周期特长; 无生命性; 具较强独立性,无开发反馈性; 多为一次性消费。 2、生物资源特点。 生命性; 再生性; 生命周期相对较短;

整体性强,开发反馈灵敏; 存在食物链关系,种群数量呈递减性生命金字塔。 3、资源的功能性作用方式。 直接消费; 作中间加工的原料; 中间加工过程中的消费性利用; 原位利用; 综合利用。 4、资源的价值性作用方式。 对经济持续进展的阻碍; 对地区经济结构及布局的阻碍; 对生产经营效果的阻碍; 对环境及人类生活福利的阻碍。 5、我国资源概况。 三大特征: 人均资源占有量少,要紧资源短缺(耕地最大矛盾,北方和部分南方缺水,森林薄弱,少数有色金属、贵金属和个不化肥矿十分缺乏)。 资源分布不平衡(水南多北少,能南少北多,金属矿要紧分

布由西部高原到东部山地丘陵过渡地带)。 资源质量差异悬殊,低劣资源比重大。 6、经济进展应建立的可持续性准则 评估环境费用和效益的经济价值; 爱护重要自然资源; 幸免不可逆的损害; 把可再生资源的利用限制在可持续产出的范围内; 制定环境物品的绿色价格。 三、作业 1、我国资源利用治理概况? 2、谈谈我国稀土资源及其治理状况。 2、联系实际谈谈如何理解资源与进展的辩证关系? 相互关联与阻碍。人与自然资源通过生产过程、劳动过程、消费过程结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一方面,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经济进展的物质基础、不可替代的物质能量源泉。其数质将决定进展的速度、水平、模式等。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

4.3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理解自然资源的概念及分类,并能加以区别;了解自然资源的基本特点。 2.以煤炭资源为例,使学生理解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 1.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获取自然资源的有关知识,并将这些地理知识应用于今后的地理学习过程中。 2.采用案例教学法,掌握自然资源数量、质量的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激发同学们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初步形成珍惜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正确资源观。 教学重点自然资源的概念及分类;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 教学难点自然资源的双重属性及特点 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地图册及相关资料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通过前面三章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这个地理环境然资源与地理环境之间是一个什么关系?自然资源与人类之间又是一个什么关系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第三节的内容。 板书:第三节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 推进新课 投影:棉花、原始森林、山上的岩石、闪电、清洁汽油等图片(网上搜索) 五幅图片中所反映的内容,哪些属于自然资源? 【生】原始森林、山上的岩石。 【师】自然资源是指存在于自然界,在一定的时间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物质与能量的总和。 【师】从以上概念,我们可以知道,自然资源一定存在于自然界,是从自然界直接获得的资源; 自然资源能够产生经济价值,就是自然资源的两大属性特点,即自然属性和经济属性。【师】展示钢铁、岩盐、大理石等实物。(提问)这些物质都是自然资源吗?为什么? 【生】它们都有经济价值,都是资源。但钢铁是人们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生产和加工的产物,钢铁不是自然资源;而岩盐、大理石是直接从大自然中获得的物质,它们才是自然资源。【师】干洁空气、大气中的固体物质,雷雨时的闪电等它们都是存在于自然界的物质与能量,它们是自然资源吗? 【生】除干洁空气以外,其他的大气中的固体杂质、雷雨中的闪电都是目前无法利用产生至济价值的物质与能量。所以它们不属于自然资源。有用与无用是相对的,一些过去认为无用的物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会逐步转化为有用的物质。

(环境管理)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学习思考与练习(短)

《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学习思考与练习 第一章 一、基本概念 1、资源。 在现代生产发展水平下,为了满足人类的生活和生产需要而被利用的自然物质和能量。或:由人发现的有用途和有价值的物质。 2、非再生资源。 不能运用自然力增加蕴藏量者。 3、可再生资源。 可用自然力保持或增加蕴藏量者。 4、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 是研究环境与自然资源的开发、改造、利用、保护和管理过程中及资源的分配、交换、消费过程中的经济问题及经济规律的一门兼具理论和应用性、边缘和交叉性的经济科学。 二、基本内容 1、非再生资源特点。 强烈的地域性; 更新再生一代周期特长; 无生命性; 具较强独立性,无开发反馈性; 多为一次性消费。 2、生物资源特点。 生命性; 再生性; 生命周期相对较短; 整体性强,开发反馈灵敏; 存在食物链关系,种群数量呈递减性生命金字塔。 3、资源的功能性作用方式。 直接消费; 作中间加工的原料; 中间加工过程中的消费性利用; 原位利用; 综合利用。 4、资源的价值性作用方式。 对经济持续发展的影响; 对地区经济结构及布局的影响; 对生产经营效果的影响; 对环境及人类生活福利的影响。 5、我国资源概况。 三大特征: 人均资源占有量少,主要资源短缺(耕地最大矛盾,北方和部分南方缺水,森林薄弱,少数有色金属、贵金属和个别化肥矿十分缺乏)。

资源分布不平衡(水南多北少,能南少北多,金属矿主要分布由西部高原到东部山地丘陵过渡地带)。 资源质量差异悬殊,低劣资源比重大。 6、经济发展应建立的可持续性准则 评估环境费用和效益的经济价值; 保护重要自然资源; 避免不可逆的损害; 把可再生资源的利用限制在可持续产出的范围内; 制定环境物品的绿色价格。 三、作业 1、我国资源利用管理概况? 2、谈谈我国稀土资源及其管理状况。 2、联系实际谈谈如何理解资源与发展的辩证关系? 相互关联与影响。人与自然资源通过生产过程、劳动过程、消费过程结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一方面,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不可替代的物质能量源泉。其数质将决定发展的速度、水平、模式等。 另方面,人类为满足其发展需要,无时不在开发、利用、改造、保护(或破坏)、管理自然资源,并引起自然资源的变化。 第二章 一、基本概念 1、静态耗竭年限指标。 资源储量与其年开采量或年利用量的比率(储量用量比)。 2、静态效率。 指在同一时点对若干资源配置方案进行选择的经济学指标。满足静态配置标准指使净收益最大化。 3、资源的社会成本(完全成本)。 社会成本=私人成本+外部成本。 此外,边际社会成本=边际私人成本+边际使用者成本+边际环境成本 4、边际使用者成本; 边际使用者成本是现在使用不可再生资源而不是留给后代使用所产生的成本。 或:边际使用者成本指现在较多使用会减少将来使用的机会成本。 二、基本内容 1、资源稀缺与经济发展关系。 资源稀缺制约经济发展规模和速度; 各种资源稀缺状况约束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 当然,技术进步与战略选择可相对缓解、解束稀缺程度。 2、费舍尔:许多可耗尽资源价格以“U”形轨道变化。 3、缓解资源稀缺途径。

高中地理 4.3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每课一练 湘教版必修1

4.3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每课一练(湘教版必修1) 【基础过关】 1.下列物质与图例乙所示物质同类的是( ) A.铜矿、焦炭 B.雷电、沙漠 C.化肥、大米 D.森林、海盐 2.下列关于自然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海洋资源都属于可再生资源 B.地面资源都属于可再生资源 C.能源资源都属于非可再生资源 D.地下资源都属于非可再生资源 3.人们改良沼泽地、盐碱地,利用滩涂发展养殖业,收到了较好的效益;某些用途单一的资源,现在已有了多种用途,这说明( ) A.陆地自然资源是有限的 B.陆地自然资源的利用潜力是无限的,且大部分自然资源具有多用性 C.陆地自然资源的数量和潜力是不可估量的 D.陆地自然资源的分布是均衡的 4.关于自然资源与人类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人类活动不会对自然资源产生影响②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的生产、生活将不再依赖自然资源③人类的生产过程也是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 ④能源利用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下列有关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农业社会时期,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很小 B.工业化的初期和中期,矿产资源对资源型产业和工业布局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C.后工业化阶段矿产资源的影响迅速上升 D.随着社会的发展,自然资源对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的影响日益强化 【能力提升】 读“人类文明发展四个类型示意图”,完成6~9题。 6.木柴在能源消费中占据首位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7.世界能源从________进入“煤炭时代”() A.① B.② C.③ D.④ 8.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明显受地形、气候、水文等条件制约的是( )

人类的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人类的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摘要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的活动已严重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环境 遭到污染,大气、水、土壤、海洋都遭到不同程度的污染,物种濒危,人口数量激增、自然资源枯竭、温室效应等一系列威胁人类生存的问题。这些问题大自然都给于了人类一定的报复,人类开始意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并采取一系列措施,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人类只有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才能实现人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促进经济发展以及人类自身的发展和进步。 关键词人类及其活动环境与发展生态要素社会影响 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周围的环境,我们每天的生活包括衣食住行都离不开自然环境,是它给我们提供了大量的我们需要的原料和能量,我们地球上的任何一种能源都来自于大自然,没有大自然我们就无法生存。随着生产力的迅速提高和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但是,在人类创造了辉煌的工业文明的同时,却出现了全球范围内的环境破坏、资源过度消耗和贫富差距加大等问题,严重威胁和阻碍着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于是,人类不得不回过头来审视自己已经走过的发展道路,深刻反思沿袭已久的生存方式和思想观念,进而试图去寻找一条既能保证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又能维护生态良性循环的全新的发展道路。这关系到全人类的现在和未来,关系到每个国家和每个公民的生死存亡,也关系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关系到人类发展进步的前景等许多方面的问题,意义相当重要。 在过去的几千年里,由于人类生活水平和生产能力的限制,人与自然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众所周知,人类的童年对自然充满了畏惧和崇敬,她臣服于自然并完全依附于自然。那时人类最主要的就是生存,与自然作斗争,人只是自然的一部分,不能对自然产生巨大的影响。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进入了农业文明时代,这时人类的物质活动和社会生活都日益复杂化,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也进入了新阶段,但人与自然的关系总体上表现为自然支配、控制着人,人与自然仍处于和谐的状态,但必须看到人利用自然的能力正在提高,而正是这种能力的不断积累最终导致人类文明的转型,从农业文明进入工业文明,伴随着文明的转型,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发生了根本的变革,从人受自然奴役转变为人主导自然,大量的科学技术的运用使人改造自然的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地步,人类从进入工业文明以后对自然的改造程度超出了以前所有时代对自然的改造总和。但是一直以来人类一直追求经济的发展,人与人的关系占据主导地位,人与自然的关系并未真正被意识到,人类忽视了自己对自然的强大的作用力。 二十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人类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自然界的影响与作用越来越大。现在,人类的足迹不仅几乎遍及整个生物圈,而且开始出现于太空与海底,扩展到由生物圈、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组成的自然生态环境巨大系统。于是,人类有些忘乎所以,以为能够凭借技术而为所欲为。这样,生态系统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作用就被掩盖起来,直到出现了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的严峻事实和由此造成的生存危机,人类才不得不重新思考自然环境、生态系统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意义与作用。人类对环境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大气污染。全球每年因燃烧排入大气的二氧化碳达55亿吨。全世界有好几亿辆汽车,每年将排放多少二氧化碳和汽车尾气到大气层中。大量的工

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 总结版

第二章 一、人类与环境之间关系 答:1、环境对人类来说是一种特殊的资产。首先,环境被视为可提供多种服务的复合型资产,能够提供多种多样的服务。其次,环境可为人类经济提供了可以通过生产过程转化为消费品的原材料以及这种转化顺利进行的能量。最后,环境还能直接向消费者提供服务 2、如果对环境定义广泛,则经济系统与环境形成了一个封闭系统,没有能量和物质等的输入,没有废弃的输出,这可以从热力学第一定理和热力学第二定理解释:A、在热力学定理角度看,能量和物质不能被创造和消失;B、在热力学第二定理来看,能量从一种形式向另一种形式转化是单向转化而且不是有效率的转化,当没有新能量输入时,封闭系统将会耗竭其能量,生命也会停止。但是,我们的环境并不是一个封闭系统,而是一个开放系统,能量和物质能够自由地输出系统,太阳是环境或部分能量的来源,因此经济活动不会停止。 3、经济系统不可能独立于环境,而是依赖于自然环境。生长过程就受限于太阳能的可获得性和我们将其投入于有效工作的能力。 二、经济决策标准 答、1、可行性标准,采用经济分析方法,行动方案都收益和成本。如果收益超过了成本,那么这一行动方案就是人们所愿意的,可行的。另一方面,如果成本超过了收益,这一方案就不采纳。可将其形式化,预定行动方案的收益以B来表示,成本以C来表示,决策原则如下,如果B>C,就支持这一方案;反之反对。只要B与C为正的,与之等价的公式即为,如果B/C>1,就采纳,反之反对。 2、最优产出标准,就是从诸多可行性方案中选出最好的方案 A、静态的效率:在同一时点上,不同的分配方案之间做出的主要的规范经济标准,被称为静态的效率或只称为效率。在资源的分配中,如果这些资源的使用所得的净收益在某一分配方案中是最大化的,就称这项分配方案满足了静态有效标准。 B、动态的效率:当方案涉及到时间,求解最优分配的传统标准被称为动态效率。在n期内分配这些资源的所有途径中,如果跨越n个期间的一项资源分配方案能将所得到的收益的现值最大化,这项资源分配方案就满足了动态效率标准,可以采用贴现的方法,如果方案净收益贴现后的总和最大,这项方案就动态有效地。 三、等边际原理及如何运用(有点问题) 答、第一边际相等原则(即效率边际相等原则):当一项方案的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相等时,净收益最大;这一标准有助于使耗费的资源最小化。 帕累托最优:如果不存在使某些人获益而同时又不使至少一个其他人收益减少的其他可行方案,那么当前的分配方案就是最优的。不满足这一定义的均是非最优的方案。非最优的方案可以重新调整以使得通过这一调整,一些人的状况变得更好而没有人状况变得更坏。有效率的分配方案是帕累托最优的,由于通过有效率的分配,净收益被最大化, 第二等边际法则(成本效益平衡原则):当所有可能方法的边际成本相等时,将使得完成环境目标所需成本最低。 在污染控制的例子中,利用成本效果分析可以得到称不能最小的一个特定的标准及其所关联的成本。把此成本作为一个参照、当执行的政策非成本有效,我们可以估计需要再次最小水

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概论-各章重点

第一章 1?环境经济学:这是研究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从本质 上讲,它是一门经济学的分支。 2.库式曲线: 3?环境经济学是基于资源的稀缺性而建立的。 4 ?环境的四种功能分别是,自然资源的提供者、废弃物的接受者、舒适的提供者、生命支持系统。 5?画图说明经济发展与环境损害之间有哪三种关系,并说明每种关系的含 ACDEF:典型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适用于发达国家、 实行先污染后治理。 ACG :不可持续发展曲线。经济发展一环境恶化;退化 超过阈值时,仍不采取保护措施,导致环境急剧恶 化,同时经济发展也恢复到零点。 AEEF:在经济发展初期,人们就采取预防性措施保护环境,环境质量始终保持在良好状态,真正实现环境、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6.对环境库式曲线的评价。 ①客观上鼓励先污染,后治理,代价惨重。 ②许多国家要达到$1200-2000这一水平所用时间太长。 ③发展过程中有些环境代价可以避免。 ④有些环境破坏具有“一去不复返”的性质。 ⑤国内环境可能改善,但问题也许转嫁到了国外。 7.为什么说环境经济学本质是经济学? ①所有损害环境的行为都有经济上的驱动力,不消除这种驱动力,环境保护 将不可能是有效的。 ②一切较为普遍的,或长期存在的环境损害通常都有经济制度上的原因,这 是有关环境问题的制度根源。 ③与环保有关的技术经济学、产业经济学、投入产岀分析等,是环境保护的 技术和工程不可或缺的。 弟一早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随着一种商品数量的连续增加,消费者为得到每一单位的这种商品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是递减的。 2帕累托最优:如果对于某种既定的资源配置,不可能在不使任何一个人的 境况变差的情况下,改善某些人的境况,则称此时的资源配置已处于帕累托最优。

必修一教学设计:4.1《自然资源与人类》1

课题《自然资源与人类》教学设计课型新授课 1.引导学生认识自然资源的特征 教学目标 2.以土地资源为例,说明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使学生学会用历史发展的观点看待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自然资源的概念、分类和特征②土地资源自然资源的概念、分类和特征重点难点 教法及教具 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教学内容 教师主导活动 (导 入)②土地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个案调 自然资源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生产、生活都离不开自然环境,离不开自 然环境。自然资源为工农业生产了基础、原料、证。但是,人类活动又在同时影响着自然资源, 步,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和影响越来越大。已经是摆在人类面前的重大课题。动力,上经济建设不可缺少的物质保 特别是由于人口的迅猛增长和科技进 因此合理开发自然资源和保护自然资源,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80 - 81页,明确自然资源的概念以及种类 (板书)一、自然资源 1.概念 2.分类 (提问思考)①自然资源分布的不平衡性表现在几个方面? ②举例说明资源间的联系 ③怎样理解资源的数量的有限性 ④举例说明资源利用的发展性 (分组讨论)由自然资源的特征,谈谈资源利用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板书) 3. 学生 主体 活动 1

2 分布的不平衡性 资源间的联系性 数量的有限性 利用的发展 (承转)自然资源与人类关系密切,以土地资源为例,它是“财富之母,民生之本” 人类进行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基础和场所。不同社会时期,不同生产力状况下,土地资 源对人类的影响是不同的。 (板书)二、土地资源与人类 (承转)地球是有限的,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地球一生命一人类系统的平衡和物质的 生产调节能力是有限的,人类需求的无限性与资源供给的有限性的矛盾正日益突出和 尖锐,面对人口膨胀和人类社会发展对自然资源需求日益啬的压力, 人类必须在地球资源和环境容量允许的范围去谋求人类高度的文明目标,必须构成人 类社会与自然协调指导学生通过案例分析,讨论如何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板书)三.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1.存在问题 2. 途径 (小结)自然资源是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纽带,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 础,具有自然和社会的双重属性。一定生产力水平下,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及其开 发利用程度,会对社会产生重要影响。 【课堂巩固训练】 、单项选择题 历史时期 生产力状况 土地资源 经济主体 人地关系 采猎文明时期 农业文明时期 工业文明时期 人们已开始警悟。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 83 - 84,并完成表格 ,是

2019版第4章第3节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

第3节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 自然灾害对 人类的危害 本节复习脉络: 考点一 I 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对应学生用书第88页) [识记一基础梳理] 1. 自然资源概述 (1) 概念:存在于自然界,在一定的时间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 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物质与能量的总称。 ⑵分类 2.自然资源及其利用一一以煤炭为例 石油、天然气、煤炭为主 化石能源为主 ------------------------- >

3 [理解一要点突破] 1.自然资源与人类社会的关系 2.自然资源的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依据图,结合社会发展历程,不难分析出自然资源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存在如下关系: (1)随着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人类对资源的依赖程度不断降低。 (2)人类对资源利用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加大,所利用资源的分布空间从地表到地下, 利用程度从单一到综合。 (3)不同的历史阶段,各种资源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也有所不同。如能源在当今社 会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运用一考向通关] 考向1矿产新能源的开发利用 (2019浙江名校协作体测试)近几年,美国成功进行了页岩气革命;2019年5 月,我国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页岩气和可燃冰的主要成分都是甲烷,可燃冰主要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的永久冻土中。据此完成1?3题。 1 ?页岩气和可燃冰主要埋藏于() A ?变质岩 B .沉积岩 C.侵入岩 D .喷出岩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可燃冰可完全替代石油 B.可燃冰开发成本低 C.页岩气属于可再生资源 D.页岩气属于清洁能源 3 ?下列地形区中,可能有可燃冰分布的是()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专业代码:070502),原名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专业代码:070702),是于2005年正式获批招生的,一直以来坚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资源环境和城乡规划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企事业单位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科研、教学、资源开发利用与规划、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接受严格科学思维的训练和良好的专业技能训练,具有一定的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立足于地球表层特征及其变化、自然资源管理、环境保护,能在科研教育单位、相关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自然地理过程、环境变化研究和资源管理或应用的高素质复合型科技专门人才。 二、培养规格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并掌握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领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扎实的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了解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的理论前沿、发展现状、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具有与本专业相关的多学科知识,了解国家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战略等有关国家政策和法规; 2.掌握自然地理、资源环境管理等方面的观测、分析和应用技术,具有较熟练的遥感、遥测和GIS技术的操作能力,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得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实验设计、操作、分析、归纳、整理能力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3.接受良好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的基本训练,具有创新意识、协同攻关能力及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 4.掌握高等数学基本知识与应用技能,掌握一门外语和计算机应用技能,达到规定的等级; 5.具备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身心,具备较强的调查研究与决策、组织管理能力和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具有较好的组织管理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学制与修业年限 学制:四年。 修业年限:3-6年。 四、毕业条件与授予学位 毕业条件:该专业学生至少获得151学分,方可毕业。其中通识教育必修课41学分,选修课6学分。学科基础必修课7学分。专业教育必修课59学分,限选课18学分,任选课8学分。综合教育必修课4学分,限选课3学分,任选课5学分。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五、主干学科 地理学、环境学。 附: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特色课程简介 1、计算机制图 课程简介:计算机制图是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通过课程学习,要求学生较全面地掌握主要制图软件的基本内容和制图方法,能独立运用此软件上机完成制图项目。主要内容包括:AutoCAD的工作环境、二维图形绘制与修改、图案填充、绘图辅助工具、文字标注与修改、尺寸标注与修改、图块与属性、绘图环境设置、等轴测图形绘制、三

区域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

区域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 环境与资源学院城规141 沈玫吟 1 东营市经济发展水平计算和分析 应用统计软件SPSS 17中的主成分分析法提取主成分,共提取了影响东营市城市化水平的3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89.873%,满足主成分分析方法提取的主成分的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85%的基本要求,因此,选出的三个的主成分作为新的指标体系具有显著地代表性,原始变量的绝大部分信息都能反映出来,避免了从关于城市化水平的庞大的指标中选择的问题,把23项指标压缩为三个主成分,并尽可能的保留原来数据的大部分信息,这就是主成分分析方法的好处。经过提取计算,进一步得到了三个主成分的特征值t1、t2 、t3、方差贡献率f以及累计方差贡献率1如表1-1 所示,3个主成分的因子载荷矩阵如附表1-2 所示。 表1-1主成分的特征值及方差贡献率 得出的主成分载荷值能反映提取出的主成分与其他指标变量之间有没有一定的相关性。分析附表1-2可知,在第一主成分Y,中,出现载荷值比较高的是X10,X22,X3, X5,分别指的是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园林绿地面积、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占全市从业人员的比重、国内生产总值,能在经济、绿化等方面综合反映城市化水平。在第二主成分YZ中出现了载荷值比较大的X12 ,X1, X14, X13。指标,分别指的是全市全年供电总量、非农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比重、液化石油气家庭用量、煤气家庭用量,能够反映人口和居民生活等方面的指标,在第三主成分Y3中,X15代表全市的医生数量,主要反映的是医疗卫生方面的指标。 经济水平综合评价得分公式如下: ZZi=111111111111111111111 ZZi表示东营市第i年城市化水平综合得分,Zi表示主成分i的得分,fi表示主成分i的方差贡献率。 2 东营市自然资源单项指标得分计算 根据东营市自然资源风险因素描述,构建了东营市自然资源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见图2-1。东营市自然资源风险评价体系的指标数据以500米作为一个栅格进行研究。综合国内外自然资源风险评价方法,考虑东营市自然资源风险实际,采用AHP决策分析法进行评价。

鲁教版地理必修1自然资源与人类教案

学校临清一中学科地理编写人 山东省临清市高中地理教案:第四单元第一节自然资源与人类 一、教材分析: ㈠、认识自然资源 该节内容分三个层次,由概念-分类-共性特征,重点突出共性特征。教材中资源特征的第一、二两点分别阐述了自然资源的地域性和整体性。关于地域差异性,教材从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两个方面说明,水热条件的区域分异,导致某些可再生资源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分异规律。不可再生资源尽管受多种因素的制约,但其分布也具有一定规律性。不同地区资源的分布各不相同,而在一定地域的各种资源间是相互影响和制约的,当一种资源发生变化时,必然会影响到其他资源发生变化。教材以热带雨林和荒漠地区的自然资源为例进行说明。通过对这两个资源特点的了解,使学生明确对资源的利用要有因地制宜、整体的综合的观点。资源特点的第三、四点讲述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在一定地区,一定时间内,资源的数量是在限的,但随科技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范围和利用途径进一步扩展。通过分析使学生明确自然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珍惜和爱护自然资源的观念。 ㈡、土地资源与人类 土地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生产力条件下,土地资源对人类的影响是不同的。教材从多个方面对比三个历史时期土地资源与人类的关系。说明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使学生学会以历史发展的观点看待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㈢、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导致某些资源的短缺和环境恶化。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逐渐成为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程。教材重点在如何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通过该节学习,使学生具有节约资源、保护资源和资源循环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意识,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贡献力量。 二、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自然资源的特征 2.以土地资源为例,说明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使学生学会用历史发展的观点看待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通过认识自然资源数量的奶限性和利用的发展性,使学生学会辩证的看待问题,懂得利用自然资源应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 三、教学重点: ①自然资源的概念、分类和特征②土地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四、教学难点: ①自然资源的特征②土地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五、教学方法:主体分析法 六、学生分析:自然资源与人类的内容比较简单,学生可以构建只是网络形成好的体系。 七、课前准备:课本插图、课件、投影仪等,给学生发学案。 八、课时安排:1课时 九、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概论 各章重点

第三章 1.外部成本: 2.外部性:一个经济主体的行为对另一个经济主体的福利产生了影响,而施加影响的主题却没有为此付出代价或因此获得补偿。 3.科斯定理认为,外部性存在的根本原因是产权没有界定清晰。 4.克服外部性的方法中,看得见的手是指政府干预。 5.克服外部性的行为中,看不见的手是指市场机制本身。 6.外部性根据影响结果可分为外部经济性和外部不经济性。 7.庇古税设计的理论基础为使边际社会成本=边际私人成本。 8.克服外部不经济性的方法有庇古手段、科斯手段和企业合并。 9.外部性根据影响的产生可分为生产外部性和消费外部性。 10.当边际社会成本大于边际私人成本时,是负外部经济性;当边际社会收益大于边际私人收益时,是正外部经济性。 11.科斯第一定理的缺陷? ①交易成本不可能为0 ②公共财产不能明确产权③下一代受害者不能亲自保护自身利益④解决不了搭便车的问题 ⑤外部性涉及人数众多,成本巨大 12.产权的特点? ①产却必须是明确定义的②专一性或排他性 ③必须安全④可实行的 13.举例说明界定的产区额如何实现资源的最优配? ①受害者有免受污染权0→d ocd受害者开始损失oabd污染者开始收益 污染者付给受害者大于ocd小于oabd的补偿 ②污染者有污染权Qπ→d 受害者损失fhiQπ降低污染者收益fgQπ降低 受害者可给污染者小于fhiQπ大于fgQπ的补偿 ③E为帕累托最优 14.庇古手段的局限性? ①信息失真:难以确定边际外部成本、政府部门难以准确了解企业 ②排污收费的公平性:庇古手段费率或税率一般是固定的,而且经常低于治理污染的边际成本,它对所有厂商的标准一样,造成厂商之间的不公平。 ③政府管理有时成本太大:庇古手段需要政府实施收费或补贴,管理成本较大。 15.庇古手段与科斯手段的区别。 ①庇古手段多依赖政府。 ②庇古手段需政府实施收费或补贴,管理成本较大:科斯手段需政府界定产权。 ③实施庇古手段,除了是社会获得环境效益外,还可使政府获得经济收益;科斯手段则一般只获得环境效益。

知识点测试: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

知识点测试: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 一、单选题 天然气水合物又称可燃冰,是由水和天然气在高压、低温条件下混合而成的一种固态物质,外貌极像冰雪或固体酒精。下图为“我国南海可燃冰富集区示意图”。读下图,回答1~2题。 1.我国南海可燃冰的开采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①开采技术和成本要求高②运输困难,远离消费市场③容易对开采区造成环境污染④分布不集中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若我国对南海可燃冰富集区进行大规模开采,将会 ①促进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多样化 ②加大我国对传统能源的开采力度 ③优化我国东部地区产业结构,延长煤炭生产链 ④增加能源战略储备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海洋中上下层海水温度的差异,蕴藏着一定的能量,叫作海水温差能,或称海洋热能。利用海水表层(热源)和深层(冷源)之间的温度差发电的电站,叫海水温差发电站,可以连续性输出电力且伴生淡水。读海洋水温变化曲线图。完成3~5题。

3.曲线②表示的是海水温度随纬度的变化,推测影响曲线②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海水密度B.海水比热容C.大气运动D.太阳辐射4.图中曲线①表示的是某地海水温度的垂直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地处于高纬度海区B.随着深度增加,水温递增 C.在水深1000米以下,水温变化不大D.大陆架海区的海水温度变化最小5.下列海域最有利于利用海水温差发电的是 A.大西洋西岸B.寒暖流交汇处 C.地中海沿岸D.20°S--20°N的海洋洋面 读世界某区域咯图,完成6~7题。 6.长期以来,关于丙水域是国际海域还是湖泊的问题沿岸五国争论不休。该问题的实质是 A.其战略地位问题B.其油气资源的归属问题 C.该地区油气管线的走向问题D.该地区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7.甲湖泊近年来不断缩小,原因主要是 A.气候干旱,降水越来越少,湖面缩小 B.蒸发和灌溉的原因,汇入湖泊的河水日益减少 C.河流带来的泥沙淤积,使湖面缩小 D.人们大肆围湖造田,扩大耕地,使湖面缩小 弃风是指在风电行业发展过程中,风机处于正常情况下的部分风电场风机暂停的现象。近年来在我国风电行业迅速发展的同时,弃风问题日趋严重。据此结合我国风能资源及风电场分布示意图。完成8~10题。

浅析自然资源市场化对区域产业发展的影响-城市规划师考试.doc

一、自然资源市场化问题的提出长期以来,我国自然资源的产、供、销几科完全在计划体制的控制下运行资源产品的绝大部分被国家以指令性计划调拨的方式拿走,价格低于国际市场同类产品几成甚至更低。资源产地及其企业使产品进入市场的自主权和活动余地极小。近年来,市场经济的发展使资源型产品的价格显得越来越不合理。“资源无价、原料低价、制品高价”使加工型产业部门可以因原料低价而毫不费力地取得良好的效益,而资源型产业部门却负担着巨额的行政性亏损。于是,加工型产业部门毫不珍惜廉价的原料,资源型产业部门更无积极性去提高资源产品的产出率,从而造成了我国长期以来经济增长依赖于资源的高投入。据统计,我国能源投入系数在全世界100多个国家中高居首位,资源的浪费十分惊人。另外,资源的计划配给还造成了隐

性的浪费:资源产品被国家指令性计划调出产地,而产地的资源加工型产业部门又被迫去资源非产地购回这些产品(例如黑龙江省的原木被源源为断地调外省外,省内造纸等行业每年必须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去省外购买原木),这对于运输部门的压力无疑是巨大的,而且还造成了资源产品的损耗及人、财、物的浪费。可见,自然资源的计划管理造成了自然资源的严重浪费,是我国高消耗、低效益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层次低、转换慢的根本原因。此外,自然资源的计划管理还造成了其他一些消极影响,计划体制使基层单位的领导者没有主动性、创造性和责感,造成企业管理水平低、经济效益差;计划体制损害了市场机制的作用,使公平竞争不能得以体现,严重阻碍了技术的进步;计划体制常使资源产品的消费者不能得到真正的满足,常出需要者无供给而不需要

者却又被迫购买的现象;计划体制造成的一系列问题还引发了环境的严重污染,使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二、自然资源市化与资源 节约型产业结构

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概论_各章重点

第一章 1.环境经济学:这是研究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从本 质上讲,它是一门经济学的分支。 2.库式曲线: 3.环境经济学是基于资源的稀缺性而建立的。 4.4.环境的四种功能分别是,自然资源的提供者、废弃物的接受者、舒适的 5.提供者、生命支持系统。 5.画图说明经济发展与环境损害之间有哪三种关系,并说明每种关系的含义。 ACDEF :典型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适用于环 发达国家、实行先污染后治理。 境损 D ACG:不可持续发展曲线。经济发展—环境 恶化;退化超过阈值时,仍不采取保C E 护措施,导致环境急剧恶化,同时经B F 济发展也恢复到零点。 A ABEF:在经济发展初期,人们就采取预防性措施保护环境,环境质量始终保持在良好状态,真正实现环境、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6.对环境库式曲线的评价。①客观上鼓励先污染,后治理,代价惨重。 7.②许多国家要达到$1200-2000这一水平所用时间太长。 8.③发展过程中有些环境代价可以避免。④有些环境破坏具有“一去不复返”的性质。 9.⑤国内环境可能改善,但问题也许转嫁到了国外。 10.为什么说环境经济学本质是经济学?①所有损害环境的行为都有经济上的驱动力,不消除这种驱动力,环境保 11.护将不可能是有效的。②一切较为普遍的,或长期存在的环境损害通常都有经济制度上的原因, 12.这是有关环境问题的制度根源。③与环保有关的技术经济学、产业经济学、投入产出分析等,是环境保护 13.的技术和工程不可或缺的。 第二章 1.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随着一种商品数量的连续增加,消费者为得到每一单位的这种商品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是递减的。 2.帕累托最优:如果对于某种既定的资源配臵,不可能在不使任何一个人的境况变差的情况下,改善某些人的境况,则称此时的资源配臵已处于帕累托最优。 3.帕累托改进:对于一种既定的资源配臵进行改变,改变的结果使得至少有一个人的境况变得更好,而没有任何一个人的境况变得更差。这种重新配臵就是帕累托改进。意味着社会福利的增加。

自然资源如何影响区域发展

论述区域自然资源条件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自然资源是指存在于自然界,能被人类利用并能产生经济或社会价值的自然条件。按照其能否再生可将其分为可再生资源、可再生资源、不可再生资源三类。它具有有限性、区域性、整体性、多用途性和社会性等特征。 自然资源与区域发展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自然资源影响区域生产力的发展。自然资源是区域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离不开自然资源,如果一个地区没有必要的自然资源,决不可能出现某种生产活动。自然资源丰富的地方,其发展生产力有很大的便利,当地的资源需求可以由本地解决,而不用费尽周折从外地转运。我国存在许多因自然资源丰富而发展起来的城市,比如大庆因石油而生,株洲因有色金属而生,本溪因铁而生等。但是随著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自然资源对区域生产力的影响也逐渐微弱,许多没有丰富自然资源的城市也发展起来。2.自然资源的数量多寡影响区域生产发展的规模大小。如果某种自然资源的数量越多,利用该自然资源发展生产的规模就有可能越大。比如粮食单产一定的情况下,耕地面积越大,粮食产量越高;相反,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缺乏对区域经济发展规模以及城市发展规模构成了限制。 3.自然资源的质量及开发利用条件影响区域生产活动的经济效益。同一种资源,其质量及开发利用条件不同,则开发利用的方式就不同,开发过程中的成本殴辱及劳动生产率、产品质量、市场售价就不同,经济效益存在巨大差距。比如海湾地区的石油资源丰富,油质好,开采条件优越,其石油开采成本仅为美国原油开采成本的1/20,单井日

产原油量是美国的1000多倍;我国铁矿以贫矿为主,品位在30%左右,采出后要经过选矿才能入炉,其成本比天然富矿高四五倍;再如,棉花生产对温度和光照有一定要求,我国新疆地区光照充足,温度适宜,棉花质量最好,华北平原次之,成都平原和辽河平原最差。所以,自然资源不但直接影响生产的经济效益,而且通过产品质量间接地影响经济效益。 4.自然资源的地域组合影响区域产业结构。不同种类的自然资源的组合,就有可能导致以这些资源为利用对象的不同产业部门的发展,即资源结构对产业结构产生了影响。比如我国东北地区的石油、铁矿石、森林、有色金属、煤炭、耕地资源丰富,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以石油、钢铁、森林、有色金属、机械、化工、粮食等生产为主的地区经济结构并且北部以石油、森林、煤炭、机械、粮食生产为主,南部以钢铁、有色金属、机械、化工等生产为主,生产的地域分布与资源的地域分布有很大的吻合性。 5.自然资源丰富的地方往往忽视对人力资源的投资,从而在长远方面影响区域发展。资源富集地区长期以来存在着对人力资本投资的严重不足,且有低估教育和人力资本投资长期价值的倾向。究其原因,首先是资源富集地区的资源开采部门属于资本密集型产业,其本身就对熟练或高素质劳动力的需求严重不足。其次,资源富集地区的政府和居民往往对资源存在过度依赖思想,以至常常低估或忽视新的经济政策、投资教育等的长期收益。再者,坚持自然资本是最重要资产的国家会产生错误的发展观和过分的安全感,疏于对外国资本、社会资本、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的积累,造成对教育的投入和经费开支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更使得制造业和其他创造性行业的人力资本配置不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