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铜线电阻和电导率
- 格式:doc
- 大小:29.50 KB
- 文档页数:4
用电导率计算电阻的公式
电阻是物体抵抗电流通过的能力,是电流通过物体时产生的阻力。
而要计算电阻,可以利用用电导率计算电阻的公式。
电导率是物质导电性能的指标,表示单位长度、单位截面积内的导电电流。
下面将介绍如何利用电导率计算电阻的公式。
我们需要知道电导率的定义。
电导率是指物质单位长度、单位截面积内的导电电流。
它的计算公式为电导率=电流/电场强度。
在计算电阻时,我们可以根据电导率的定义,利用电导率计算电阻。
具体的计算公式为电阻=1/电导率。
这个公式告诉我们,电阻和电导率是成反比的关系,电导率越大,电阻越小,电导率越小,电阻越大。
通过电导率计算电阻的公式,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当导电性能较好的物质,如金属,其电导率较大,电阻较小;而对于导电性能较差的物质,如绝缘体,其电导率较小,电阻较大。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利用电导率计算电阻的公式来计算物体的电阻。
这个公式简单明了,易于理解和应用。
同时,这个公式也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电阻与电导率之间的关系,加深对电阻的认识。
总结一下,利用用电导率计算电阻的公式可以帮助我们计算物体的电阻。
这个公式简单易用,能够有效地帮助我们理解电阻与电导率
之间的关系。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根据需要,利用这个公式来计算物体的电阻,以满足我们的需求。
电导率与电阻关系
电导率与电阻是电学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它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电导率是指单位长度或单位面积的导体所具有的导电能力,用符号σ表示,其单位为西门子/米(S/m)或西门子/平方米(S/m)。
电阻是指导体对电流流动的障碍程度,用符号R表示,其单位为欧姆(Ω)。
根据欧姆定律,电阻与电流成正比,与电压成反比。
即R=V/I,其中V为电压,I为电流。
而电导率与电阻的关系则是其倒数关系,即σ=1/R。
此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物理量电阻率ρ,它是指长度为1米、截面积为1平方米的导体所具有的电阻,用符号ρ表示,其单位为欧姆·米(Ω·m)。
电导率和电阻率有以下关系:σ=1/ρ。
总的来说,电导率和电阻是电学中的两个基本概念,它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在电路设计和电器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导体材料和电路结构,以达到最佳的电导率和电阻效果。
- 1 -。
电导与电阻的关系公式
电导和电阻是电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们是描述电路中电流和电压关系的基本参数。
电导是指单位长度或单位面积导体的导电能力,通常用电导率表示,记作σ,单位是西门子/米(S/m)。
电阻是指单
位长度或单位面积导体的电阻能力,通常用电阻率表示,记作ρ,单位是欧姆/米(Ω/m)。
电导和电阻的关系可以通过公式描述,即:
电导 = 1/电阻
或者
电阻 = 1/电导
这个关系公式也可以表示为:
R = ρ*L/A
其中,R表示电阻,ρ表示电阻率,L表示导体长度,A表示导
体横截面积。
可以看出,电阻与导体长度成正比,与横截面积成反比。
这个公式可以用来计算导体的电阻值。
另外,电导率和电阻率还有一个重要的关系,即:
σ = 1/ρ
这个关系公式表示电导率与电阻率互为倒数。
这意味着,当导体的电阻率增加时,其电导率就会降低。
反之,当导体的电阻率降低时,其电导率就会增加。
总之,电导和电阻是电学中非常基础的概念,它们之间的关系公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的关系。
PCB铜皮电阻计算模版1.引言在电子电路和PCB设计中,铜皮电阻是一个重要的参数。
正确地计算铜皮电阻可以保证电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为您提供一个PCB铜皮电阻计算的模版,以帮助您进行准确的计算和设计。
2.计算公式R=ρ*L/(W*T)其中,R代表电阻值,ρ代表铜的电阻率,L代表电流通过的长度,W代表电流通过的宽度,T代表铜皮的厚度。
3.参数说明a. 电流通过的长度(L):电流流经的铜线的长度,通常以mm为单位。
可以从PCB设计文件中获取或使用实际测量数据。
b. 电流通过的宽度(W):电流流经的铜线的宽度,通常以mm为单位。
可以从PCB设计文件中获取或使用实际测量数据。
c. 铜的电阻率(ρ):铜的电导率,通常以Ω·mm²/m为单位,可以参考铜的电阻率表进行获取。
d. 铜皮的厚度(T):通常以um为单位,可以从PCB设计文件中获取或使用实际测量数据。
4.计算步骤a.确定电流通过的长度、宽度和铜皮的厚度的数值。
b.根据铜的电阻率表,确定铜的电阻率的数值。
c.将以上参数代入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5.注意事项a.在计算之前,要确保输入的参数值准确无误,特别是电流通过的长度、宽度和铜皮的厚度。
b.如果需要计算不同位置的铜皮电阻,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参数取值和计算。
c.在电路设计和PCB布局的过程中,应合理地安排电流通过的路径和宽度,以减小电流通过的阻抗和电压降。
6.实际案例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上述模版,下面举一个实际的案例。
7.结论本文提供了一个PCB铜皮电阻计算的模版,以帮助读者准确地计算和设计电路中的铜皮电阻。
需要注意的是,为了确保计算的准确性,应该严格遵循计算步骤,并注意输入参数的准确性。
铜线的电流计算方法基于导电能力的铜线电流计算方法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基于铜线的导电能力,通过计算电阻和电流之间的关系来确定铜线能够承受的最大电流。
首先,需要计算铜线的电阻。
铜线的电阻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R=ρ*(L/A)其中,R表示电阻,ρ表示铜线的电阻率,L表示铜线的长度,A表示铜线的横截面积。
铜线的电阻率是一个物质常数,对于纯铜来说大约为1.68x10^-8Ω・m。
铜线的长度和横截面积可以通过实际测量来获取。
知道了铜线的电阻后,就可以通过欧姆定律来计算铜线的电流:I=V/R其中,I表示电流,V表示电压。
通过设置合适的电压,就可以计算出铜线所能承受的最大电流。
基于热稳定性的铜线电流计算方法是另一种常用的方法。
它基于铜线在承受电流时的热稳定性,通过计算铜线的最大温度上限来确定铜线能够承受的最大电流。
铜线在承受电流时会发热,当温度超过一定限制时,铜线可能发生熔断或引起安全隐患。
因此,需要计算铜线的最大温度上限。
铜线的最大温度上限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Tmax = Ta + (R × I^2 × ρ × V)其中,Tmax表示最大温度上限,Ta表示环境温度,R表示电阻,I表示电流,ρ表示铜线的电阻率,V表示电压。
通过将铜线的最大温度上限与铜线的最大允许温度进行比较,就可以确定铜线能够承受的最大电流。
总结起来,铜线的电流计算方法主要包括基于导电能力和基于热稳定性的计算方法。
前者通过计算电阻和电流之间的关系来确定铜线能够承受的最大电流,而后者则通过计算铜线的最大温度上限来确定铜线能够承受的最大电流。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综合考虑其他因素,以确保铜线的安全使用。
导线、电缆的电阻和电抗的计算1.导线(电缆)的电阻计算每千米长导线(电缆)的交流电阻R0按下式计算=式中R0——导线(电缆)的交流电阻():S——导线标称截面(mm2):ρ——导线材料的电阻率(Ω∙mm2/Km)导线温度发生变化时,其电阻值也要发生变化,温度与电阻的关系如下Rt=R20{1+20(t—20)}式中Rt—温度t℃时的电阻(Km)R20—温度为20℃时的电阻(Km)20—电阻的温度系数(1℃)常用导电金属线在20℃时的电阻率,导电率和电阻温度系数,见下表在电力网计算中,还必须对电阻率和导电率进行修正,这是因为导线和电缆芯线大多是绞线,实际长度要比导线长度大%~%;其中大部分导线和电缆的实际截面积较额定截面积要小些;此外,实际运行的导线和电缆芯线温度不会是20℃,计算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取一平均温度。
修正后,平均温度20℃时的各类电缆的电阻率和导电率如下;铜芯ρ20=18.5Ω∙mm2/Km,20=.Km(∙mm2);铝芯ρ20=31.2Ω∙mm2/Km,20=.Km(∙mm2)2.导线(电缆)的电抗计算(1)三相导线(电缆)的电抗估算。
电缆的电抗值通常由制造厂提供,当缺乏该项技术数据时,可采用下列数据进行估计:1Kv电缆,=.,6~10Kv电缆,=.,35Kv电缆,=. .(2)导线的电抗计算。
1) 铜及铝导线的电抗=f(.(/)+0.5)×-4式中:—导线电抗()f---交流电频率,工频f=50HzD1—三相导线间的几何均距()d—导线外径()—导线材料的相对磁导率,对有色金属=12) 钢芯铝绞线的电抗计算较困难,一般用查表法。
3) 钢、铁导线的电抗=‘+”式中’——钢.铁导线的外感抗()’=f(.(/)+0.5)×-4’’----钢、铁导线的内感抗(因电流大小而不同,需查表)()。
电阻和电导率的关系公式
电阻和电导率是电学中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电阻是指电流通过导体时所遇到的阻力,而电导率则是指导体单位长度内电流通过的能力。
电阻和电导率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公式来表示,即:
电导率 = 1 / 电阻
这个公式表明,电导率和电阻是互相倒数的关系。
也就是说,当电阻增大时,电导率就会减小;反之,当电阻减小时,电导率就会增大。
这个公式的意义在于,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电学中的一些现象。
例如,当我们在电路中加入一个电阻器时,电路的总电阻就会增大,从而导致电流减小。
这是因为电阻器的存在增加了电路中的阻力,使得电流通过时遇到了更大的阻力。
同时,电导率也会随之减小,因为电导率是电流通过的能力,而电阻器的存在降低了电流通过的能力。
另一个例子是导体的材料。
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电阻和电导率。
例如,金属通常具有较低的电阻和较高的电导率,因此它们是良好的导体。
相反,绝缘体通常具有较高的电阻和较低的电导率,因此它们是不良的导体。
这也可以用公式来解释,即导体的电导率较高,电阻较低;绝缘体的电导率较低,电阻较高。
电阻和电导率是电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电导率等于电阻的倒数,当电阻增大时,电导率就会减小;反之,当电阻减小时,电导率就会增大。
这个公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电学中的一些现象,例如电路中的电阻器和不同材料的导电性能。
电导率和电阻率的定义换算及其方法一.电导率仪和电阻率仪的定义电阻率的倒数就是电导率,它们之间的关系成倒数关系。
很容易被人理解。
电导率:水的导电性即水的电阻的倒数,通常用它来表示水的纯净度。
电阻率:用来表示各种物质电阻特性的物理量。
某种材料制成的长1米、横截面积是1平方毫米的导线的电阻,叫做这种材料的电阻率。
国际单位制中,电阻率的单位是欧姆?米,常用单位是欧姆?平方毫米/米。
二.电导率仪和电阻率仪之间的单位换算1.电导率仪就是电阻率的倒数是电导率,单位是西门子/m,1西门子=1/Ω电导的单位用姆欧又称西门子。
用S表示,由于S单位太大。
常采用毫西门子1uS/cm=0.001mS/m ;1000uS/cm=1mS/m2.电阻率仪的单位是Ω.cm,即欧姆厘米。
三.水的电导率和电阻率之间的测量方法1.水的电阻率是指某一温度下,边长为1cm正方体的相对两侧间的电阻,单位为Ω.cm或M Ω.cm。
电导率为电阻率的倒数,单位为S/cm(或μs/cm)。
水的电阻率(或电导率)反映了水中含盐量的多少。
是水的纯度的一个重要指标,水的纯度越高,含盐量越低,水的电阻率越大(电导率越小)。
2.水的电阻率(或电导率)受水的纯度、温度及测量中各种因素的影响,纯水电阻率(或电导率)的测量是选择动态测量方式,并采用温度补偿的方法将测量值换算成25℃的电阻率,以便于进行计量和比较。
3.测量电阻率或电导率时,将电导电极或测量装置与制水系统相连接。
通水将管道测量装置与电导池中的气泡驱尽,调节水流速(一般不低于0.3m/s),并在电导池出口安装温度计,按仪器说明书操作电导率仪(预热、调零、校正及测量),待仪器读数稳定后,记录水温和电导率值。
在线测量应该使用带温度计补偿的电导率仪,可以直接读出25℃的电导率值。
电导率的倒数为电阻率值。
四.影响水的电导率和电阻率的因素1.被测量介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反应2.温度3.纯度4.流速物体电阻计算公式:R=ρL/S,其中,L为物体长度,S为物体的横截面积,比例系数ρ叫做物体的电阻系数或是电阻率,ρ与物体的材料有关,在数值上等于单位长度、单位面积的物体在20℃时所具有的电阻值。
电线的电阻计算公式?|电线越粗电阻越小用电越少导线的截面积所能正常通过的电流可根据其所需要导通的电流总数进行选择,一般可按照如下顺口溜进行确定:十下五,百上二, 二五三五四三界,柒拾玖五两倍半,铜线升级算.给你解释一下,就是10平方一下的铝线,平方毫米数乘以5就可以了,要是铜线呢,就升一个档,比如2.5平方的铜线,就按4平方计算.一百以上的都是截面积乘以2, 二十五平方以下的乘以4, 三十五平方以上的乘以3, 柒拾和95平方都乘以2.5,这么几句口诀应该很好记吧,说明:只能作为估算,不是很准确。
另外如果按室内记住电线6平方毫米以下的铜线,每平方电流不超过10A就是安全的,从这个角度讲,你可以选择1.5平方的铜线或2.5平方的铝线。
10米内,导线电流密度6A/平方毫米比较合适,10-50米,3A/平方毫米,50-200米,2A/平方毫米,500米以上要小于1A/平方毫米。
从这个角度,如果不是很远的情况下,你可以选择4平方铜线或者6平方铝线。
如果真是距离150米供电(不说是不是高楼),一定采用4平方的铜线。
导线的阻抗与其长度成正比,与其线径成反比。
请在使用电源时,特别注意输入与输出导线的线材与线径问题。
以防止电流过大使导线过热而造成事故。
导线线径一般按如下公式计算:铜线:S= IL / 54.4*U`铝线:S= IL / 34*U`式中:I——导线中通过的最大电流(A)L——导线的长度(M)U`——充许的电源降(V)S——导线的截面积(MM2)说明:1、U`电压降可由整个系统中所用的设备(如探测器)范围分给系统供电用的电源电压额定值综合起来考虑选用。
2、计算出来的截面积往上靠.绝缘导线载流量估算铝芯绝缘导线载流量与截面的倍数关系导线截面(mm 2 ) 11.52.546101625355070 95120载流是截面倍数9 8 7 6 5 4 3.5 3 2.5载流量(A) 9 14 23 32 48 60 90 100 123 150 210 238 300估算口诀: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
电导率与电阻率的换算关系
电导率(Conductivity)和电阻率(Resistivity)都是电路中常用的物理量,它们之间具有一定的关系,表示为ρ(电阻率)和σ(电导率)的关系式为如下:
ρ=1/σ
这也就是电阻率和电导率之间相互换算的关系式,由它可以看出,当一方增大时,另一方就会相应减小。
所谓电导率,可以理解为,是电流穿过电路时,所流过的介质能够提高的属性,电流流经介质时,会使介质产生电流倍增效应,而它的量值取决于介质本身和其它影响因素,电导率的大小可以用米(Ω-1)来表示。
而电阻率就是指电流通过物质时,阻碍电流的度量,它的大小取决于物质的种类、形状以及尺寸等因素,电阻率的大小可以用米(Ω·m)来表示。
电流流过电路或设备时,出现电压降是完全正常的,不过,电路或设备的电阻率和电导率也会影响电压降的大小,电阻率增加会使电压降加大,而电导率增加则会使电压降减小,因此可以通过调整电导率或电阻率来调节电压降的大小。
在测定电阻率或电导率时,首先要测量电流、电压、电阻等参数,然后通过伏安公式计算电阻率,即ρ=U/I,将电阻率转换为电导率,即σ=1/ρ,即可得出电导率的大小。
总之,电导率和电阻率是电路中不可或缺的物理量,他们之间具有相互换算的关系,它们的变化会影响到电路以及电路中电压降的大小,在维修或调试时,如果需要改变电压降,应当首先检测它们的变化。
计算铜线电阻和电导率.txt每天早上起床都要看一遍“福布斯”富翁排行榜,如果上面没有我的名字,我就去上班。谈钱不伤感情,谈感情最他妈伤钱。我诅咒你一辈子买方便面没有调料包。电阻:207K =20*10(7次方=200Mohm 1Mohm=10(6此方) 100kohm=100kohm
铜电阻率(20℃时)为0.0175Ω·mm2/m~~~~~~~~~~`一律按此计算
~~~~~~~~~~~~~~~~~~~~~~ 铜电阻率(20℃时)为0.0185Ω·mm2/m,也就是截面积为1平方毫米、长度为1米的铜导线电阻是0.0185Ω。不同温度下的电阻率会有些差别,电阻率有一个温度系数。 对否? 有待验证!(20℃时,电阻率0.0185有些偏大,所以用0.01742、0.0175计算比较符合现实)
~~~~~~~~~~~~~~~~~~~~~~~~~~~~~` 纯铜线在0℃时的电阻率是0.0175 Ωmm2/m,(这个好像应该是20℃的电阻率) 电阻温度系数是0.00393/℃ ρ=ρo(1+a*t) 式中 ρ——在t摄氏度时的电阻率 ρo——在0℃时的电阻率 t——温度 纯铜线在21℃度时的电阻率 =0.0175(1+0.00393*21)=0.0189Ωmm2/m (用此公式计算有点偏大!)
铜硬铜丝17.77 纳欧.平方毫米/米=0.01777欧姆*平方毫米/米 软铜丝17.241 纳欧.平方毫米/米 =0.017241欧姆*平方毫米/米~~~应该是1欧姆=1000毫欧姆=1000 000 纳欧》?
~~~~ 查表可得不同温度下铜的电阻率: 0 0.0165欧姆平方毫米/米 10 0.0172欧姆平方毫米/米 20 0.0178欧姆平方毫米/米(这个有点趋近真实值,但是还是 有一点点偏大) 30 0.0185欧姆平方毫米/米 35 0.0188欧姆平方毫米/米 40 0.0192欧姆平方毫米/米 50 0.0200欧姆平方毫米/米 60 0.0206欧姆平方毫米/米 70 0.0212欧姆平方毫米/米 75 0.0216欧姆平方毫米/米 80 0.0219欧姆平方毫米/米 90 0.0226欧姆平方毫米/米 100 0.0233欧姆平方毫米/米 ~~~~~~~~~~~~~
问? 常用软铜线的电阻率按多大计算? 0分 回答:1 浏览:2319 提问时间:2009-01-31 11:58 资料是0,0175欧姆/米,平方毫米,可为何误差较大? 铜电阻率(20℃时)为0.0185Ω·mm2/m,(偏大)也就是截面积为1平方毫米、长度为1米的铜导线电阻是0.0185Ω。不同温度下的电阻率会有些差别,电阻率有一个温度系数。 ~~~~~
物质的阻值与材料、形状(长度和大小)以及温度等有关 从微观角度解释 设: 在长度为L,横截面为S的导体AB两端加电压U,经过时间t,从导体一端(设为A端)流出的(电荷)自由电子的电荷量为q, 则电流I=q/t,R=U/I 如果t保持不变,q越大则电阻越小, 首先分析温度的影响: 从A端流出的自由电子是在电场力作用下做定向运动,并且运动的速率很小(约10^-5 m/s); 同时自由电子还要做杂乱无章(运动方向不确定)地热运动其速率较大(常温下约10^5 m/s),并且随着温度的升高热运动速率增大。 由于自由电子运动方向不确定热运动形成对定向运动的阻碍,并且这种阻碍作用随着(温度)热运动速率变大而变大。这样从A端流出的自由电子的总电荷量随温度升高而减少,即电阻变大。 2.导体长度: 如果在温度不变时,将AB的长度增加,自由电子定向运动通过导体的时间增加,自由电子的热运动对定向运动的影响也随之增加。 从A端流出的自由电子总电荷量q 随着导体长度增加而减少,即R变大。 3.导体的横截面 如果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将AB的横截面加倍时,从A端流出的自由电子数目是原来的两倍,所以当导体的横截面增加时,其电阻变小。 4.材料影响 导体AB选择不同的材料时,其内部单位体积内自由电子数目越多则从A端在相同时间内流出的自由电子数目也越多,其电阻也就越小。
~~~~~~~~~ 如何用电阻计算铜线的%IACS值? 发布: 2005-6-10 16:18 | 作者: jjmmhh | 来源: 6sigma品质网
有没有哪位高人知道,如何用电阻计算铜线的%IACS值????知道的告诉我啊 jjmmhh (2005-6-10 18:24:24) 怎么没有人知道啊,连点击查看的都没有哦
谁能告诉我那里有关于线材方面的论坛 wing (2005-6-10 21:18:46) IACS是相对导电率的单位,光有电阻值还不行啊,算出导电率才可以。 100%IACS=1.724184477uohm.cm uohm=微欧 cm=厘米 jjmmhh (2005-6-13 12:38:13) 谢谢你的指导 我是学经济统计的,以前没有接触铜线行业、电工等,所以不知道怎么计算导电率,只是听说需要截面积、密度、阻抗,但是计算公式不清楚,你能告诉我计算公式么? jjmmhh (2005-6-16 22:03:25) WING老师,我看到你在了,等你好几天了 我现在知道电阻率了,是不是1.724/电阻率就是计算公式啊?? wing (2005-6-16 23:39:49) 如果你知道你的材料的电阻率的话就很好算了。 如果电阻率是p,那么(p/1.724)×100%就可以得出IACS的值,前提是你要先把电阻率p换算成uohm.cm的单位。如果你只知道电阻,应该知道怎么算电阻率吧: R=p×L/S --> p=R×S/L R是电阻,L是铜线的长度,S是铜线的横截面积。 jjmmhh (2005-6-17 11:33:09) WING老师,我用ρ/1.724得出来的结果是500%,用1.724/ρ得出来的结果是20%左右,到底哪个是正确的? wing (2005-6-17 20:19:51) 对不起上个贴搞错了,应该是(1.724/p)×100%,因为电导率和电阻率是倒数的关系。 jjmmhh (2005-6-18 10:38:19) 哈哈,谢谢你的指导 请问你也是从事线材方面工作的么? 有时间多多交流啊,我在上海,我的EMAIL是:jingminghui1980#163.com 给你发邮件,结果被退回来了,郁闷,呵呵~~~~~~~
非常感谢~~~~~~~~~~ ~~~~~~~~~~~~~~~~~~~~~~~~~~~~~~~~~~~~~~~~~~~~~~~~~~~~~~~~~~~~~~~~~~~~~~~~~~~~~~~~~~~~~~~~~~~~~~~~~~~~~~~~~~~~~~~~~~~~~~~~~~~~~~~~~~~~~~~~~~~~~~~~~~~
[编辑本段]电阻率的定义 电阻率(resistivity)是用来表示各种物质电阻特性的物理量。某种材料制成的长1米、横截面积是1平方米的在常温下(25℃时)导线的电阻,叫做这种材料的电阻率。 [编辑本段]电阻率的单位 国际单位制中,电阻率的单位是欧姆·米(Ω·m或ohmm),常用单位是欧姆·毫米和欧姆·米。 [编辑本段]电阻率的计算公式 电阻率的计算公式为:ρ=RS/L。 ρ为电阻率——常用单位Ω·m S为横截面积——常用单位㎡ R为电阻值——常用单位Ω L为导线的长度——常用单位m [编辑本段]金属导体的电阻率(表)
几种金属导体在20℃时的电阻率 材料电阻率(Ω m) (1)银 1.65 × 10-8 (2)铜 1.75 × 10-8 (3)铝 2.83 × 10-8 (4)钨 5.48 × 10-8 (5)铁 9.78 × 10-8 (6)铂 2.22 × 10-7 (7)锰铜 4.4 × 10-7 (8)汞 9.6 × 10-7 (9)康铜 5.0 × 10-7 (10)镍铬合金 1.0 × 10-6 (11)铁铬铝合金1.4 × 10-6 (12) 铝镍铁合金1.6 × 10-6 (13)石墨(8~13)×10-6 可以看出金属的电阻率较小,合金的电阻率较大,非金属和一些金属氧化物更大,而绝缘体的电阻率极大。锗、硅、硒、氧化铜、硼等的电阻率比绝缘体小而比金属大,我们把这类材料叫做半导体(semiconductors)。 总结:常态下(由表可知)导电性能最好的依次是银、铜、铝,这三种材料是最常用的,常被用来作为导线等,其中铜用的最为广,几乎现在的导线都是铜的(精密仪器,特殊场合除外)铝线由于化学性质不稳定容易氧化已被淘汰。由于铝密度小,取材广泛,且价格比铜便宜,目前被广泛用于电力系统中传输电力的架空输电线路。为解决铝材刚性不足缺陷,一般采用钢芯铝绞线,即铝绞线内部包有一根钢线,以提高强度。银导电性能最好但由于成本高很少被采用,只有在高要求场合才被使用,如精密仪器、高频震荡器、航天等。顺便说下金,在某些场合仪器上触点也有用金的,那是因为金的化学性质稳定故采用,并不是因为其电阻率小所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