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路基处理-搅拌桩计算书

路基处理-搅拌桩计算书

路基处理-搅拌桩计算书
路基处理-搅拌桩计算书

编制说明

一、计算依据

1、《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02);

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

二、计算说明

机动车道路段的路基基础承载力处理后不小于120kPa。采用理正岩土计算5.11地基处理模块计算;其中搅拌桩设计强度1.3MPa,单桩承载力按106KN(按桩身强度折减计算所得)计算。

计算项目: 搅拌桩复合地基处理计算(桩间距1.3m,长度7.3m,等边三角形布置)

----------------------------------------------------------------------计算项目: 地基处理计算 1

----------------------------------------------------------------------[ 计算简图 ]

----------------------------------------------------------------------[ 计算条件 ]

----------------------------------------------------------------------[ 基本参数 ]

地基处理方法:水泥土搅拌桩法

[ 基础参数 ]

基础类型:条形基础

基础埋深: 0.100(m)

基础宽度: 8.000(m)

基础覆土容重: 20.000(kN/m3)

基底压力平均值: 100.0(kPa)

基底压力最大值: 120.0(kPa)

[ 土层参数 ]

土层层数: 2

地下水埋深: 1.000(m)

压缩层深度: 8.800(m)

沉降经验系数: 0.400

地基承载力修正公式:

单桩承载力特征值: 106.394(kN)

桩间土承载力折减系数: 1.000

垫层厚度: 300(mm)

垫层超出桩外侧的距离: 300(mm)

基础边缘外桩的排数(横向): 1

基础边缘外桩的排数(竖向): 1

[ 处理土层参数 ]

土层天然土层f f提高系数k 桩间土fsk 天然土层Es 复合地基Es 天然土层θ复合地基θ

1 50.0 1.100 55.0 1.200 1.200 23.0 23.0

2 180.0 1.100 198.0 6.000 6.000 23.0 23.0

***f -- 表示原始土层承载力特征值(kPa)

***fsk -- 表示桩间土承载力特征值(kPa)

***Es -- 表示压缩模量(MPa)

***θ -- 表示压力扩散角(度)

*** 承载力提高系数和复合地基压力扩散角为交互参数;

*** 天然土层的承载力、压缩模量为土层参数,列在这里便于对比;

*** 天然土层的压力扩散角、桩间土fsk和复合地基压缩模量为计算中间结果。

----------------------------------------------------------------------

计算结果:

----------------------------------------------------------------------

1. 基础底面处承载力计算

基底平均压力pk: 100.0(kPa)

基底最大压力pkmax: 120.0(kPa)

基底自重压力pc: 1.6(kPa)

置换率m: 0.162

桩间土承载力fsk: 55.0(kPa)

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spk: 118.8(kPa)

修正后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z: 118.8(kPa)

pk <= fz, 满足!

pkmax <= 1.2*fz, 满足!

因此复合地基承载力满足要求!

2. 地基处理深度范围内土层的承载力验算

土层号深度θ pz pcz pz + pcz fz 是否满足

(m) (度) (kPa) (kPa) (kPa) (kPa)

2 7.40 23.0 55.4 73.6 129.0 307.2满足!

3. 下卧土层承载力验算

土层号深度θ pz pcz pz + pcz fz 是否满足

(m) (度) (kPa) (kPa) (kPa) (kPa)

2 7.70 23.0 54.5 76.

3 130.8 394.0满足!

***θ -- 土层的应力扩散角

***pz -- 下卧层顶面处的附加应力值

***pcz -- 下卧层顶面处土的自重压力值

***fz -- 下卧层顶面处经深度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4. 沉降计算

***复合土层沉降计算***

层号厚度压缩模量 Z1 Z2 p1 p2 压缩量

(m) (MPa) (m) (m) (kPa) (kPa) (mm)

2 7.300 1.200 0.100 7.400 98.4 55.4 467.95

3 0.300 6.000 7.400 7.700 55.

4 54.

5 2.75

复合土层沉降量: 470.70(mm)

***p1 -- 本土层顶面的平均附加压力值

***p2 -- 本土层底面的平均附加压力值

***复合土层以下土层的沉降计算***

沉降计算点坐标(X0,Y0) = (0.000,0.000) 层号厚度压缩模量 Z1 Z2 压缩量应力系数积分值

(m) (MPa) (m) (m) (mm) (z2a2-z1a1)

1 1.20 6.000 0.00 1.20 10.89 1.1994

压缩模量的当量值: 6.000(MPa)

沉降计算经验系数: 0.400

复合土层以下沉降量:0.400 * 10.89 = 4.36(mm)总沉降量: 470.70 + 4.36 = 475.05(mm)

***Z1 -- 基础底面至本计算分层顶面的距离

***Z2 -- 基础底面至本计算分层底面的距离

水泥搅拌桩桩计算书

CFG桩复合地基计算书 一.设计依据 1).《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_2012) 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 3) .《城市桥梁设计规范》(CJJ_11-2011) 二.设计参数 沥青混凝土 r =23 KN/m3水稳基层 rd=24KN/m3 水容重 rs=10 KN/m3填土 rt=18 KN/m3 碎石垫层 r=23 KN/m3 三.地质条件 根据勘察报告C2钻孔的情况得出,计算桩基位置自然标高为,此位置设计标高为。地下水位位于地面线以下,按勘察资料得出地质由上至下土层及其厚度为: 地质参数表 四.设计计算 1、水泥搅拌桩参数 根据土层分布,持力层为(2-1)粉质粘土夹粉土,有效桩长取,桩端进入持力层的最小深度为。地面标高,水位标高。路基填土厚度h=(其中路面厚度62cm),路基宽度20m(车行道宽12m),路面结构10cm沥青面层+32cm水稳基层+20cm 厚级配碎石。 2、基底压力 基础地面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为: γ =*23+*24+*23+*18+*23)/=m3 m (1)车道荷载: 本道路荷载应采用城-B级:

①均布荷载为qk=*=m ②集中荷载 =360*=270kN 取最大值P k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5.2.2条规定:轴心荷载基础底面的压力,可根据下列公式确定,得到加固地基顶面压力(地下水位为地面线以下1m)为: Pk=(Fk+Gk)/A=*1+1+270/(20*1)= 3、单桩承载力计算 初步拟定桩径,桩间距。桩周长up=,桩面积Ap=。 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_2012)第7.3.3-3条规定,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应通过现场荷载试验确定。初步设计也可按第进行估算。并应满足搅拌桩桩身强度要求,应使由桩身材料强度确定的单桩承载力大于(或等于)由桩周土和桩端土的抗力所提供的单桩承载力; 取桩长为,桩体伸入(2-3)黏土层2m. 初步设计可按第进行估算。 Ra=up×∑qsi×li+ ap×f ×Ap=**8+*0+2*15+2*14)+*90*= ak (淤泥质土层由于有负侧摩擦力,侧摩擦力取0;桩端端阻力发挥系数ap=~,本次拟定为。) 4、桩身强度计算: fcu≥4λRa/Ap=(4*1*/= (1)取fcu= Ra=η×fcu×Ap=**= 其中:(η=,fcu=~,λ= 故单桩承载力应满足Ra=。 (2)取fcu= Ra=η×fcu×Ap=**= 其中:(η=,fcu=~,λ= 故单桩承载力应满足Ra=。 5、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

路基软基处理常用方法

软土路基稳固剂表层处理施工工艺 软土路基表层排水施工工艺 表层排水法是软土路基表层处理的一种方法,它是通过所开挖沟槽或盲沟及透水性好的砂砾或碎石等材料排除地表水,以达到提高地表强度、防止地基局部剪切变形、保证施工机械作业的作用。 适用范围 (1)表层排水法用于地表面极软弱的情况,对土质较好因含水量过大而导致的软土地基。 (2)可作为既有建筑和新建建筑的地基排水固结之用,也可作为高速铁路、客运专线、高速公路等地表渗水处理用;可作为施工中的临时地表临时固结措施,也可用于永久建筑物的地基加固、防渗处理。 工艺原理 表层排水法用于地表面极软弱的情况,对土质较好因含水量过大而导致的软土地基,在填土之前,地表面开挖沟槽,排除地表水,同时降低地基表层部分的含水率,以保障施工机械通行。为了发挥开挖出的沟槽在施工中达到盲沟的效果,应回填透水性好的砂砾或碎石。 原理作用 路基基底一旦遇水浸泡,基底土将软化,引起新的沉降变形。地表排水固结是通过开挖排水沟排除地表中的水,使其固结,提高地表达到承重强度,防止地基局部剪切变形,保证施工机械作业;同时尽可能把填土荷载均匀地分布于地基上。 工艺流程 表层排水施工工艺流程详见图1。 砂(碎石)垫层施工工艺 不合格 不合格 图1 表层排水施工工艺流程图

地基上填筑砂(碎石)垫层是常用的一种工艺。它是利用级配良好、质地坚硬的中粗砂或碎石、砾石等,经分层夯实,作基础的持力层,可提高基础下地基强度,降低地基的压应力,减少沉降量,加速软土层的排水固结;在软土层顶面铺设一层砂垫层,主要起浅层水平排水作用。 适用范围 (1)一般适用于3.0m以内的软弱、透水性强的粘性土地基,不适用于加固湿陷性黄土和不透水的粘性土地基。 (2)路堤高度小于两倍极限高度,软土表面无透水性低的硬壳。 (3)软土层不很厚,或虽稍厚,但具有双面排水条件。 (4)当地有砂可取,运距不远。 (5)有较长的工后固结沉降时间。 工艺原理 砂(碎石)垫层就是利用级配良好、质地坚硬的中粗砂或碎石、砾石等,经分层夯实,作为基础的持力层,提高基础下地基强度,降低地基的压应力,减少沉降量,加速软土层的排水固结。在软土层顶面铺设一层砂垫层主要起浅层水平排水作用,在路基荷载作用下将软基中的固结水通过砂层排入路基边沟。砂层对于基底应力的分布和沉降量的大小虽无显著影响,但可加速沉降发展,缩短固结过程。 工艺流程Array 图1 砂砾垫层施工工艺流程图

桩基础设计计算书

课程设计(论文) 题目名称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基础设计 课程名称基础工程 学生姓名李宇康 学号124100161 系、专业城市建设系土木工程 指导教师周卫 2015年5 月

桩基础设计计算书 一:设计资料 1、建筑场地土层按其成因土的特征和力学性质的不同自上而下划分为四层,物理力学指标见下表。勘查期间测得地下水混合水位深为2.0m,地下水水质分析结果表明,本场地下水无腐蚀性。 建筑安全等级为2级,已知上部框架结构由柱子传来的荷载: V=1765, M=169KN·m,H = 50kN; 柱的截面尺寸为:800×600mm; 承台底面埋深:D = 2.0m。 2、根据地质资料,以黄土粉质粘土为桩尖持力层, 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断面尺寸为300×300,桩长为10.0m 3、桩身资料:混凝土为C30,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f c =15MPa,弯曲强度设计值为 f m =16.5MPa,主筋采用:4Φ16,强度设计值:f y =310MPa 4、承台设计资料:混凝土为C30,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为f c =15MPa,弯曲抗压强度设 计值为f m =1.5MPa。 、附:1):土层主要物理力学指标; 2):桩静载荷试验曲线。 附表一: 土层的主要物理力学指标表1-1 土 层代号名称 厚 度 m 含水 量w (%) 天然 重度 (kN/m3 ) 孔 隙 比 e 侧模 阻力 桩端 阻力液性 指数 I L 直剪试验 (直快) 压缩 模量 E s (MPa) 承载力 特征值 f k(kPa) q sk kPa q pk kPa 内摩 擦角 ?? 粘聚 力c (kPa) 1 杂填土 2.0 20 18.8 2 2 6.0 90 2 淤泥质土9 38.2 18.9 1.02 22 1.0 21 12 4.8 80 3 灰黄色粉 质粘土 5 26.7 19. 6 0.75 60 2000 0.60 20 16 7.0 220 4 粉砂夹粉 质粘土 >10 21.6 20.1 0.54 70 2200 0.4 25 15 8.2 260 附表二:

三轴搅拌桩计算

1) 、大幅桩截面积为:S=<( 1-90.198宁360) X 3.14X 0.852X 1/4+0.3 X 0.301>X 2+ (1-90.198- 360X 2)X 3.14X 0.852 X 1/4+0.3X 0.301 X 2?1.495m 2或 3X 3.14X 0.852X 1/4- ((90/360)X 3.14X 0.852X 1/4-0.3X 0.301)X 4?1.495 (注 1) 2) 、大幅桩水泥用量:m 1二S X 桩长X 1.8X 水泥掺量。(注2) 3) 、坝体第1排施工按顺序施工,在第2排起施工时注意搭接并 防 止前后左右出现施工冷缝。 2、 单排止水 1)、大幅桩截面积为:3=1.495*; 一、三轴搅拌桩 1、 多排坝体 图 i.i.i 图 1.1.2 0O 1 : J X ZF CX. z z J v z z / J t z y z / r z / 600 600 1200 1200 1200 1200 1~T _―——i * ---- 扌 彳 -------- 图 1.2.1 tfeZL 1 ifeZLJ ife 工 2 ZE.j 陆工心 ■ ■ ?J ■" ■= t.. ..r_ ------- ------------------------------------------------------------------------------------------------------ . o LTI

小幅桩截面积为: S=3.14x 0.851 2 x 1/4=0.567m F ; 中幅桩截面积 为: S 二(S+ 9) - 2=1.031 m 2; 2)、大幅桩水泥用量:m i 二S x 桩长x 1.8 x 水泥掺量; 小幅桩水泥用量: m 2二9 x 桩长x 1.8x 水泥掺量; 中幅桩水泥用量: m 3二S x 桩长x 1.8x 水泥掺量。 3)单排止水施工顺序按图1.2.1施工1、施工2、施工3、施工4、 施工5,双排止水除按图1.2.1施工同时注意前后排施工冷缝的出 1 )、一幅桩截面积: S= ( 1-88.831/360) x 0.35 2 x 3.14 x 2+0.25X 0.49=0.702* ;(同三轴搅拌桩计算方法) 2)、一幅桩水泥用量:m= SX 桩长x 1.8x 水泥掺量。 3)、在第1排施工按顺序施工,在第2排起施工时注意搭接并防止前 2.1 、双轴搅拌桩

路基软基处理方法

1 换填垫层法 当软弱土层厚度不很大时,可将路基面以下处理范围内的软弱土层部分或全部挖除,然后换填强度较大的土或其它稳定性能好、无侵蚀性的材料(通常是渗水性好的中粗砂)称为换填或垫层法。此法处理的经济实用高度为2~3m,如果软弱土层厚度过大,则采用换填法会增加弃方与取土方量而增大工程成本。 通过换填具有较高抗剪强度的地基土,从而达到增强地基承载力的目的,满足构筑物对地基的要求。 主要加固方法有换填、抛石挤淤、垫层、强夯挤淤几种。垫层法根据材料的不同可分为砂(砾石)垫层、碎石垫层、粉煤灰垫层、干渣垫层、土(灰土、二灰)垫层。代表方法有砂垫层法及换填法。 砂砾垫层:当路堤高度小于极限高度的2倍,软土层较薄,填筑材料比较困难,或雨季施工时,采用砂砾(砂)垫层,在填土与基底之间设一排水面,从而使地基在受到填土荷载后,迅速地将地基土中的孔隙水排出,加快固结速度,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减少沉降,防止地基局部剪切变形。要注意控制填土速度,所用的材料为含泥量不大于5%的洁净中粗砂,或最大粒径小于5cm的天然级配砂砾。换填法:在软土厚度不大于2m 时,利用渗水性材料(砂砾或碎石)进行置换填土,可以降低压缩性,提高承载力,提高抗剪强度,减少沉降量,改善动力特性,加速土层的排水固结。它的特点是施工工艺简单,但费用比较高。 抛石挤淤:当软土或沼泽土位于水下,更换土施工困难,且厚度小于3m,表层无硬壳、基底含水量超过液限、路堤自重可以挤出的软土之上,排水比较困难时,

采用抛片石(直径一般不小于30cm)挤淤的方法。从中部开始抛石,逐渐向两边延伸,挤出淤泥,提高路基强度。 2 深层密实法 采用爆破、夯击、挤压和振动及加入抗剪强度高的材料等方法,对地基深层的软弱土体进行振密和挤密的地基加固方法称为深层密实法。适用于软土厚度>3m 的中厚软土的加固,分布面积广的软基加固处理,其加固深度可达到30m。 通过振动、挤压使地基中土体密实、固结,并利用加入的具有高抗剪强度的桩体材料置换部分软弱土体中的三相(气相、液相与固相)部分,形成复合地基,达到提高抗剪强度的目的。 主要加固方法:强夯法、土(或灰土、粉煤灰加石灰)桩法、砂桩法、爆破法、碎石桩法(振冲置换法)、石灰桩法、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桩法)、粉喷桩法、旋喷桩法。代表方法有碎石桩法、强夯法、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法、粉喷桩法。 强夯法:对于砂土地基及含水量在一定范围内的软弱粘性土地基,可采用重锤夯实或强夯。它的基本原理是:土层在巨大的冲击能作用下,土中产生很大的压力和冲击波,致使土体局部压缩,夯击点周围一定深度内产生裂隙良好的排水通道,使土中的孔隙水(气)顺利排出,土体迅速固结。强夯后地基承载力可提高3~4倍,压缩性可降低200%~1000%。其佳夯击能:从理论上讲,在最佳夯击能作用下,地基土中出现的孔隙水压力达到土的自重压力,这样的夯击能称最佳夯击能。因此可根据孔隙水压力的叠加值来确定最佳夯击能。在砂性土中,孔隙水压力增长及消散过程仅为几分钟,因此孔隙水压力不能随夯击能增加而叠加,可根据最大孔隙水压力增量与夯击次数关系来确定最佳夯击能。兰海高速公路某

搅拌桩水灰比计算

水泥搅拌桩施工中的水灰比一般是设计给出。大体的范围介于0.4~0.5之间。这个假如是0.5来推算一些公式,供大家参考使用。 一、水泥浆比重的概念 1、水泥浆比重,是指水泥浆的重量与体积之比。比如是水灰比是0.5,那么我们可以计算出水泥浆的比重如下: 假如是水是1,那么水泥是2,水的体积是1,水泥的体积是2/3.1(3.1是水泥的比重), 这样计算出水泥浆的比重为: (1 2)/(1 (2/3.1))=1.823 2、现场监测根据水泥浆的比重计算水灰比公式 现场水泥浆如何测算其水灰比,采用下面的公式很有用的。 我们使用NB-1水泥浆比重仪测量水泥浆的比重,然后反算这种水泥浆的水灰比。假如现场测量的水泥浆的比重为 x,设定水灰比为n,公式如下(推算过程略): n=(3.1-x)/(3.1*(X-1)) 我们可以验证一下。我们假如测量的水泥浆的比重是1.823,那么计算水灰比就是: 1.277/ 2.551=0.50 ,就是0.5了与前面计算是一致的。 好了,这个供大家参考。 给大家一个nb-1水泥浆比重计使用说明 一、用途: NB-1型泥浆比重计是用于测定比重的仪器,其单位为克/立方厘米。 二、主要技术特性: 测量范围从0.96~3克/立方厘米,刻度分度值为0.01克/立方厘米,泥浆杯的容量为140立方厘米。

三、结构简要说明: 本型泥浆比重计是不等臂杠杆式仪器,它的主要部件,如图所示。 四、使用简要说明: 本泥浆比重计使用时,须将泥浆注入(3)泥浆杯内,齐平杯口为止,不要留有气泡,将杯盖(4)轻轻盖上,多余泥浆和空气即从杯盖中间小孔中排出,再将溢出的泥浆揩刷干净。然后把(1)杠杆的主刀口(2)放到底座(7)的主刀垫(8)上去,将砝码(6)缓缓移动,当水泡位于中央时,杠杆呈水平状态,砝码左侧所示刻度,即为泥浆比重。 如需测得泥浆比重2~3克/立方厘米范围时,需将平衡圆柱盖旋开(11),然后将平衡重锤(10)放入,旋上螺纹盖即可测得。(测量方法及步骤同上)仪器使用后应冲洗揩刷干净。 五、校验方法: 检验仪器是否准确,可在泥浆杯中注满蒸馏水,用同样方法测量所测得比重如为1,则表时比重计是准确的。如果测得结果不为1,则可将比重计的平衡圆柱盖拧开,增减圆柱内的金属颗粒,使所测量的比重为1即可。 六、外形尺寸: 本泥浆比重计所占体积为:500×100×100毫米

6#塔吊单桩基础的计算书

6#塔吊单桩基础的计算书 依据《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基础工程技术规程》(JGJ/T 187-2009)。 一. 参数信息 本计算书参考塔吊说明书荷载参数进行验算。 塔吊型号:TC6513-6 塔机工作状态:Fv=541.6kN,Fh=23.8kN 塔机非工作状态:Fv=475.3kN,Fh=93.5kN 工作状态倾覆力矩:M=1936.0kN.m 非工作状态倾覆力矩:M=2562.3kN.m 塔吊计算高度:H=114m 塔身宽度:B=1.8m 桩身混凝土等级:C35 桩钢筋级别:HRB400E 桩直径: d=1.00m 桩入土深度: 32m 保护层厚度:70mm 承台混凝土等级:C35 矩形承台边长:6m 承台厚度:Hc=1.35m 承台顶面埋深:D=0.00m 承台顶面标高:-5.100m 地下水位标高:-6.5m 二. 荷载计算 1. 塔机基础竖向荷载 1) 塔机工作状态竖向荷载标准值 F =541.6kN k 2) 塔机非工作状态竖向荷载标准值 F =475.3kN k 3) 基础以及覆土自重标准值 G =6×6×1.35×25=1215kN k

2. 塔机基础水平荷载 1) 工作状态下塔机基础水平荷载标准值 = 23.80kN F vk 2) 非工作状态下塔机基础水平荷载标准值 F = 93.50kN vk 3. 塔机的倾覆力矩 工作状态下,标准组合的倾覆力矩标准值 = 1936.00kN.m M k 非工作状态下,标准组合的倾覆力矩标准值 = 2562.30kN.m M k 三. 承台计算 承台尺寸:6000mm×6000mm×1350mm 单桩承台的承台弯矩两个方向都为0(kN.m),所以承台只需采用构造配筋,不需要进行抗剪和其它的验算! 四. 桩身最大弯矩计算 计算简图:

搅拌桩计算公式

搅拌桩水泥掺量计算 有关水泥土搅拌桩的计算 (一)搭接的水泥土搅拌桩每幅桩截面积的计算: 见每幅搅拌桩的截面积计算表(SMW工法)。 (二)水泥土搅拌桩水泥用量的计算: 根据上海地区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得知:土的重度(r0)在16~20KN/m3之间,大多为18KN/m3左右。当设计未表明被加固土体的重度时,土的重度按18KN/m3来计算水泥土搅拌桩的水泥用量。有的围护工程设计提出土的重度按19KN/m3计算。 换算公式: 1tf/m3=9.80665KN/m3≈10KN/m3 18KN/m3÷10KN/m3=1.8tf/m3 加固土体的水泥用量=被加固土体的重度×水泥掺量 如:常用的水泥掺量为13%或15% 1、当水泥掺量为13%,土的重量按1.8t/m3 水泥用量=1.8t/m3×13%=0.234t/m3=234kg/m3 即:加固1m3土体的水泥用量为234kg 2、当水泥掺量为15%,土的重量按1.8t/m3 水泥掺量=1.8t/m3×15%=0.270t/m3=270kg/m3 即:加固1m3土体的水泥用量为270kg (三)每幅水泥土搅拌桩每m段的水泥用量计算:

根据每幅搅拌桩的截面积计算表(SMW工法),φ700mm的每幅桩截面积为0.70224549㎡,计算时按0.702㎡。 1、当水泥掺量为13%,截面积按0.702㎡每m段的水泥用量=234kg/m3×0.702㎡×1m=164.27kg 2、当水泥掺量为13%,常规截面积按0.71㎡ 每m段的水泥用量=234kg/m3×0.71㎡×1m=166.14kg (四)水泥土搅拌桩的灰浆密度计算: 水泥密度3t/m3 水的密度1t/m3 1、当水灰比为0.5 即:1t水泥:0.5t水 两体拌和后的重量为1.5t 两体拌和后的体积=1/3m3+0.5/1m3=0.83m3 灰浆密度=重量÷体积=1.5t÷0.83m3=1.8t/m3 2、当水灰比为0.55 即:1t水泥:0.55t水 两体拌和后的重量为1.55t 两体拌和后的体积=1/3m3+0.55/1m3=0.883m3 灰浆密度=重量÷体积=1.55t÷0.883m3=1.755t/m3

桩基计算书汇总

独立桩承台设计(J2a-5) 项目名称构件编号日期 设计校对审核 执行规范: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 本文简称《混凝土规范》《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 本文简称《地基规范》《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 本文简称《荷载规范》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 本文简称《桩基规范》 ----------------------------------------------------------------------- 1 设计资料 1.1 已知条件 承台参数(2 桩承台第 1 种) 承台底标高: -1.200(m) 承台的混凝土强度等级: C30 承台钢筋级别: HRB400 配筋计算a s: 150(mm) 承台尺寸参数 e11(mm)875e12(mm)875 A'(mm)500H(mm)1200 桩参数 桩基重要性系数: 1.0 桩类型: 混凝土预制桩 承载力性状: 端承摩擦桩 桩长: 10.000(m) 是否方桩: 否 桩直径: 500(mm) 桩的混凝土强度等级: C80 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3500.000(kN) 桩端阻力比: 0.400 均匀分布侧阻力比: 0.400 是否按复合桩基计算: 否 桩基沉降计算经验系数: 1.000 压缩层深度应力比: 20.00% 柱参数 柱宽: 500(mm) 柱高: 500(mm) 柱子转角: 0.000(度) 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 C30 柱上荷载设计值 弯矩M x: 50.000(kN.m) 弯矩M y: 50.000(kN.m) 轴力N : 3500.000(kN) 剪力V x: 15.000(kN) 剪力V y: 15.000(kN) 是否为地震荷载组合: 否 基础与覆土的平均容重: 0.000(kN/m3) 荷载综合分项系数: 1.20 1.2 计算内容 (1) 桩基竖向承载力计算 (2) 承台计算(受弯、冲切、剪计算及局部受压计算) 2. 计算过程及计算结果 2.1 桩基竖向承载力验算 (1) 桩基竖向承载力特征值R计算 根据《桩基规范》5.2.2及5.2.3 = R a Q uk K 式中: R a——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 Q uk——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K ——安全系数,取K=2。 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Q uk = 3500.000(kN)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 R a = 1750.000(kN) (2) 桩基竖向承载力验算 根据《桩基规范》5.1.1 式5.1.1-1计算轴心荷载作用下桩顶全反力,式5.1.1-2计算偏心荷载作用下桩顶全反力在轴心荷载作用下,桩顶全反力 N k = 1458.333(kN) 按《桩基规范》5.2.1(不考虑地震作用) 式5.2.1-1 (γ0N k≤1.00R) 验算 (γ0N k=1458.333kN) ≤ (1.00R=1750.000kN) 满足. 在偏心荷载作用下,按《桩基规范》5.2.1(不考虑地震作用) 式5.2.1-2 (γ0N kmax≤1.20R) 计算桩号 1 : (γ0N1k=1425.952kN) ≤ (1.20R=2100.000kN) 满足。 桩号 2 : (γ0N2k=1490.714kN) ≤ (1.20R=2100.000kN) 满足。 (γ0N kmax=1490.714kN) ≤ (1.20R=2100.000kN) 满足. 2.2 承台受力计算 (1) 各桩净反力(kN) 根据《桩基规范》5.1.1 式5.1.1-2计算桩顶净反力(G=0.0kN) 桩号01 净反力: 1711.143(kN) 桩号02 净反力: 1788.857(kN) 最大桩净反力 : 1788.857(kN) (2) 受弯计算 根据《桩基规范》5.9.2第1款,计算承台柱边截面弯矩 柱边左侧承台弯矩 : 1069.464(kN.m) 柱边右侧承台弯矩 : 1118.036(kN.m) 柱边上侧承台弯矩 : 0.000(kN.m) 柱边下侧承台弯矩 : 0.000(kN.m) 承台控制弯矩 M x : 0.000(kN.m) M y : 1118.036(kN.m) 根据《混凝土规范》附录G G.0.2,按深受弯构件计算承台计算配筋 ≤ M f y A s z 取按板单筋和深受弯计算配筋的最大值 承台X方向计算配筋A sx : 3768(mm2) 承台Y方向计算配筋A sy : 按构造筋 (3) 柱对承台的冲切 不需要验算 (4) 桩对承台的冲切 桩号 1 不需要验算 桩号 2 不需要验算

路基软基换填计算书

工程名称:道路等级: 路面结构: 沥青路面设计年限: 15设计车速: 40车辆荷载: 公路I 级交通等级: 中等交通车道数:4 1.路面结构:总厚度 h =63 cm 面层 4 cm 7 cm AC-20中粒式基层 20 cm 底基层32 cm 2.土层参数 松散Y =4m f aj =80kPa Z= 3.37m f ak =55kPa 换填材料 换填厚度 H= 1.5m R=0m 路基软基换填计算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 3、《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细则》(JTG/T D31-02-2013) 2、《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15) 5%水泥稳定碎石设计路面至软基距离 XX 市XX 工程 6、《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一 、 设 计 参 数 图2 换填断面,见图2 图1 4%水泥稳定石屑块(片)石路基土质: 路基承载力特征值 路床底距软弱层距离 软弱下卧层承载力4、《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二 、 设 计 依 据 三、路面、路基、路基处理材料: 素填土路面、路基及土层断面,见图1 3.换填结构参数 C35混凝土换填顶面距路床距离5、《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二 级公路

S= 1.87m 本工程为:车辆荷载: 公路I 级图4 1.327m 2.036m b 1=0.6+2h ×tan α=1、荷载标准及作用范围 二级公路交通等级:中等交通图3 换填顶面回填材料 无四、 设 计 计 算 换填底面距软基距离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公路I 级和公路Ⅱ级的汽车荷载采用相同的车辆荷载标准值,车辆荷载的立面、平面布置及标准值应采用现行行业标准《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车辆荷载的固定值。 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表7.0.4,计算车辆对路面作用采用550kN 车辆,两个后轴轴距1.4m ,一个轴荷载140kN ,车辆布置立面见图3(a ),平面尺寸见图3(b ),横向布置见图3(c )。以横向布置2辆车同时作用。 作用在软基顶面的车辆荷载,路面结构层以30°的压力扩散角向下传递至路床,再以路基土的压力扩散角传递 至软基顶面。 根据《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表4.3.1-2,轮着地宽度0.6m ,着地长度0.2m ,故车辆荷载分布宽度为: b 2=b 1+2Z ×tan β= 一组车轮的作用力分布如图4所示 横向一组后轮着地宽度b=0.6m ,见图4(a )。 (a )轮着地宽度方向 (b )轮着地长度 方向

TC6515塔吊桩基础的计算书最终

解放军第八五医院新建病房综合楼工程TC6515型塔式起重机 基 础 施 工 方 案 施工单位:中夏建设集团 编制单位:上海颐东机械施工工程有限公司 日期:2010.11.22 版次:专家评审后修改版

塔式起重机安拆施工方案审批表

TC6515塔吊基础的计算书 1工程概况 解放军第八五医院新建病房综合楼工程位于上海市长宁区1328号。因工程建设需要欲安装一台TC6515塔机。本塔机最大独立高度为60米,初始安装高度50米。塔机的基础为混凝土承台+格构柱+灌注桩的形式。塔机混凝土承台尺寸为6500×6500×1400,承台面标高为-2.4米,混凝土型号不低于C35,配筋为纵横各不小于35根直径25的螺纹钢;格构柱截面尺寸为430×430,主肢为L180×180×18,缀板400×20×10@600,最大悬高9.35米,格构柱插入承台尺寸为600,插入灌注桩尺寸为3000;灌注桩为4根¢800的灌注桩,桩间距为4300,混凝土型号为C35,桩长33.85米,桩底标高为-45.6米。 2编制依据 2.1《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范》JGJ196-2010 2.2《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2.3《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2.4《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基础工程技术规范》JGJ/T187-2009 2.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3施工注意事项 3.1钻孔灌注桩强度等级为C35,(按《建筑机械使用安全规程JGJ33-2001中 4.4.2条规定》,其施工时严格按照规范要求施工,超灌部分在地下室底板范围内,地下室施工时,需将钢构柱内的砼凿除干净后,在各格构柱的角钢上焊接钢板止水片。 3.2钢格构柱与灌注桩的搭接长度为3m,要求与钢筋笼主筋焊接,在下钢筋笼时,应严格控制四根钢格构柱的方向成正方形布置,以保证其外围槽钢加固杆的焊接。 3.3格构柱的主肢全长为11.55米,使用整长为12米的角钢焊接而成,不允许中间对接。 3.4塔吊底座与塔吊的安装应该按塔吊出场说明书要求执行,控制好预埋螺栓的位置及锚固深度,钢格构柱顶段应浇入塔基承台内0.6m。 3.5【20槽钢外围加固杆应随挖土深度及时焊接,每隔2.2米焊接水平支撑、斜向剪刀撑及水平剪刀撑。钢格构柱体露在土层以上格构的高度不得大于1.5米。斜向剪刀撑及水平剪刀撑的中间,一定要彼此连接好。具体的水平支撑、斜向剪刀撑及水平剪刀撑见附图。 3.6所有钢构件的焊接均为接触边长度内满焊,焊接厚度大于8mm。 3.7格构周围50cm以内的土,在开挖的时候,不允许使用大型机械进行开挖,必须使用人工进行挖土,以防止大型机械破坏格构柱。 3.8塔机在第一次安装好以后,需要顶升级到51米高,高于周围建筑物的高度。此后塔机在做附墙以前不再进行加节顶升。

桩基础设计计算书样本

桩基础设计计算书

桩基础设计计算书 1、研究地质勘察报告 1.1地形 拟建建筑场地地势平坦,局部堆有建筑垃圾。 1.2、工程地质条件 自上而下土层一次如下: ① 号土层:素填土,层厚约为 1.5m ,稍湿,松散,承载力特征值 a ak KP f 95= ② 号土层:淤泥质土,层厚 5.5m ,流塑,承载力特征值 a ak KP f 65= ③ 号土层:粉砂,层厚 3.2m ,稍密,承载力特征值a ak KP f 110= ④ 号土层:粉质粘土,层厚 5.8m ,湿,可塑,承载力特征值 a ak KP f 165= ⑤ 号土层:粉砂层,钻孔未穿透,中密-密实,承载力特征值 a ak KP f 280= 1.3、 岩土设计参数 岩土设计参数如表1和表2所示。 表1地基承载力岩土物理力学参数

表2桩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 q和极限端阻力标准值pk q单位KPa sk 1.4水文地质条件 ⑴拟建场区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无腐蚀性。 ⑵地下水位深度:位于地表下4.5m。 1.5 场地条件 建筑物所处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场地内无可液化沙土、粉土。 1.6 上部结构资料 拟建建筑物为六层钢筋混凝土结构,长30m,宽9.6m。室外地坪标高同自然地面,室内外高差450mm。柱截面尺寸均为 400mm 400mm,横向承重,柱网布置如图所示。

2.选择桩型、桩端持力层、承台埋深 根据地质勘查资料,确定第⑤层粉砂层为桩端持力层。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桩截面为方桩,400mm×400mm桩长为15.7m。桩顶嵌入承台70mm,桩端进持力层1.2m承台埋深

公路工程路基设计及软基处理

公路工程路基设计及软基处理 摘要:市场经济后,我国公路工程事业飞速发展,但是公路路基软基处理一直都是我们研究的课题。由于公路地质的特殊性,路基沿线下经常存在着较厚的软土层,在这样的软土地基上修建道路时,因地基沉降或差异沉降过大而影响公路的正常使用。本文结合工程实例,从公路工程路基设计及软土地基路段的处理两方面入手,特别是软基处理方面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 关键词:路基设计;路基边坡;极限高度;软基处理 市场经济后,我国的公路工程建设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公路工程比一般工程所要求的质量要更高,因此,公路工程路基设计显得尤为重要。在路基设计中会经常碰到软土地基处理问题,在路基设计中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公路软土地基的处理,是保证软土路段满足公路营运的必然选择。 公路工程概况 某公路工程全长22.4km,设计标准为双向四车道,设计速度为100km/h,路幅宽度为28.0m。沿线软土广泛分布且较厚,并呈现由河床至两岸逐渐变薄的趋势,厚度为0.8m~43.8m,最厚范围为里程K24+100~K32+600(厚度大于30m),顶部普遍分布有一层软可塑状亚粘土,厚0.5m~1.5m,软土下卧层多为亚粘土、砂性土或砾石,沿线分布有几段高边坡。 路基设计 1.整体式路基整体式路基宽度为28.0m,其中,行车道2×2×4m、硬路肩2×3.5m(含右侧路缘带2×0.5m)、中间带3.50m(中央分隔带 2.0m、左侧路缘带2×0.75m)、土路肩2×0.75m; 2.分离式路基适用于隧道出入口的路基,单幅路基宽度为14.0m,其中:行车道2×4m、硬路肩 3.5m(含右侧路缘带0.5m)、左侧路缘带1.0m、土路肩2×0.75m。 路基边坡坡率 路基边坡坡率具体设置如下: (1)一般填方路段的边坡坡率见表1,护坡道宽2m,护坡道和边坡平台分别设置外倾是3%和2%的横坡 (2)一般挖方路段边坡,按岩石风化情况、土质条件采用不同的坡率,全风化、土质边坡的坡率为1:1~1:1.5,强风化边坡坡率为1:0.75~1:1.25,弱风化边坡坡率为1:0.5~1:0.75,微风化边坡坡率为1:0.3~1:0.5,边坡高度均按10m控制,平台宽2.0m,平台内侧修筑40cm×40cm的拦水沟,第一级边坡坡脚设置2m宽的碎落台; (3)深挖路堑(高边坡)是指土质边坡高度≥20m或岩质边坡高度≥30m的边坡,路堑高边坡坡率采用特殊设计。 表1 填方路堤边坡坡率

桥梁桩基础计算书

桥梁桩基础课程设计

桥梁桩基础课程设计 一、恒载计算(每根桩反力计算) 1、上部结构横载反力N1 N1= 1 2 ?2350=1175kN 2、盖梁自重反力N2 N2= 1 2 ?350=175kN 3、系梁自重反力N3 1 2 ?25 ?3.5 ?0.8 ?1=35kN 4、一根墩柱自重反力N4 KN N 94.222)1025(5.01.5255.0)1.54.13(224=-???+???-=ππ(低水位) KN N 47.195255.08.4155.06.8224=???+???=ππ (常水位) 5、桩每延米重N5(考虑浮力) m KN N /96.16152.14 25=??= π 二、活载反力计算 1、活载纵向布置时支座最大反力 ⑴、公路二级:7.875/k q kN m = 193.2k P kN =

Ⅰ、单孔布载 55.57822.1932 875 .74.24=?+?=)(R Ⅲ、双孔布载 24.427.875 (193.2)2766.3082R kN ??=+?= (2)、人群荷载 Ⅰ、单孔布载 11 3.52 4.442.72R kN =??=

1、计算墩柱顶最大垂直反力R 组合Ⅰ:R= 恒载 +(1+u ) 汽 ?∑i i y P + 人?ql = 1175+175+(1+0.2)?1.245?766.308+1.33?85.4 =2608.45kN (汽车、人群双孔布载) 2、计算桩顶最大弯矩 ⑴、计算桩顶最大弯矩时柱顶竖向力 R= 1N +2N +(1+u )汽 ?∑i i y P + 人 ?ql 2 1 = 1175+175+1.2?1.245?578.55+1.33?42.7 = 2271.14kN (汽车、人群单孔布载) ⑵、计算桩顶(最大冲刷线处)的竖向力0N 、水平力0Q 和弯矩0M 0N = max R +3N + 4N (常水位) = 2608.45+35+195.47=2838.92 kN 0Q = 1H + 1W + 2W = 22.5+8+10=40.5 kN 0M = 14.71H + 14.051W + 11.252W + 0.3活max R = 14.7?22.5+14.05?8+11.25?10+0.3?(2608.45-1175-175) = 933.185kN.m 活max R ——组合Ⅰ中活载产生的竖向力。 四、钻孔灌注桩单桩承载力及强度计算 1、单桩承载力计算 桩长计算:

(完整版)桩基础设计计算书

目录 1设计任务 (2) 1.1设计资料 (2) 1.2设计要求 (3) 2 桩基持力层,桩型,桩长的确定 (3) 3 单桩承载力确定 (3) 3.1单桩竖向承载力的确定 (3) 4 桩数布置及承台设计 (4) 5 复合桩基荷载验算 (6) 6 桩身和承台设计 (9) 7 沉降计算 (14) 8 构造要求及施工要求 (20) 8.1预制桩的施工 (20) 8.2混凝土预制桩的接桩 (21) 8.3凝土预制桩的沉桩 (22) 8.4预制桩沉桩对环境的影响分析及防治措施 (23) 8.5结论与建议 (25) 9 参考文献 (25)

一、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资料 1、某地方建筑场地土层按其成因土的特征和力学性质的不同自上而下划分为5层,物理力学指标见下表。勘查期间测得地下水混合水位深为2.1m,本场地下水无腐蚀性。建筑安全等级为2级,已知上部框架结构由柱子传来的荷载。承台底面埋深:D =2.1m。

(二)、设计要求: 1、桩基持力层、桩型、承台埋深选择 2、确定单桩承载力 3、桩数布置及承台设计 4、群桩承载力验算 5、桩身结构设计和计算 6、承台设计计算 7、群桩沉降计算 8、绘制桩承台施工图 二、桩基持力层,桩型,桩长的确定 根据设计任务书所提供的资料,分析表明,在柱下荷载作用下,天然地基基础难以满足设计要求,故考虑选用桩基础。由地基勘查资料,确定选用第四土层黄褐色粉质粘土为桩端持力层。 根据工程请况承台埋深 2.1m,预选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断面尺寸为450㎜×450㎜。桩长21.1m。 三、单桩承载力确定 (一)、单桩竖向承载力的确定: 1、根据地质条件选择持力层,确定桩的断面尺寸和长度。 根据地质条件以第四层黄褐色粉土夹粉质粘土为持力层, 采用截面为450×450mm的预置钢筋混凝土方桩,桩尖进入持力层 1.0m;镶入承台0.1m,桩长21.1 m。承台底部埋深 2.1 m。 2、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标准值Quk可根据经验公式估算: Quk= Qsk+ Qpk=μ∑qsikli+qpkAp Q——单桩极限摩阻力标准值(kN) sk Q——单桩极限端阻力标准值(kN) pk u——桩的横断面周长(m) A——桩的横断面底面积(2m) p L——桩周各层土的厚度(m) i q——桩周第i层土的单位极限摩阻力标准值(a kP)sik q——桩底土的单位极限端阻力标准值(a kP) pk 桩周长:μ=450×4=1800mm=1.8m

搅拌桩计算书

水泥搅拌桩作基坑支护结构的实践应用 姚松清 [摘要]通过靖江上海城地下消防水池以水泥搅拌桩作支护结构的工程实例,着重介绍了水泥土挡墙的设计计算及施工要点。 [关键词]水泥搅拌桩基坑支护 1 工程概况 水泵房及消防水池地处靖江上海城东南角绿化区内,水泵房长19.75米,宽15.85米,设有地下钢筋混凝土消防水池两个,总容量750M3,水池基底标高为—6.250,室外地坪标 高为—0.250,建筑面积351.82M2,最大开挖深度为6.0m。场地地下水主要为浅层孔隙潜水,地下水位埋深在0.8m左右,地下水对砼无腐蚀性。 周边建筑物概况分析: (1) 东侧:2层钢结构临时办公室,相邻3米。 (2) 南侧:距离现在施工的D区最小距离10m,基坑开挖降水施工会对其产生不利影响,必须采取可靠的支护防水措施。 (3) 西侧:6层的民房,相距12米,要采取支护防水措施。 (4) 北侧:南园宾馆5层,相距7米,也要采取支护防水措施 2工程地质条件 根据该工程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该场地土层为近代长江冲积、堆积而成,基坑支护结 构埋深范围内其土层自上而下依次为: 表层:杂填土,以粉质粘土等杂物为主,结构松散,层厚在0.6?1.0m。 1层:粘土,黄灰色,软塑,厚层状,高压缩性,干强度高,摇震反应无,韧性硬,可塑性高,土面光滑,从上而下土质渐变灰变软,土质不甚均一,层厚 1.00?2.50m。 2a层:淤泥质粘土,灰色,流塑,鳞片状,高压缩性,层厚 2.80?7.30m。 2b层:淤泥质粉质粘土,灰色,流塑,鳞片状,高压缩性、含粘土团粒,韧性中硬,摇 震反应慢,土面光滑无光泽,可塑性中等,土质不均,局部为粉质粘土,层厚 3.70?16.6m。 3基坑支护方案选择 拟建水池开挖深度为6.0m,根据场地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可以考虑的支护方案大体有三种: ①、无支护放坡大开挖方案;优势是施工速度快、挖土方便、造价相对便宜。但放坡开挖土方量增大,无支护大开挖将会影响周围邻近建筑物,道路及各种管道会变形。 ②、采用钢板桩支护截渗;钢板桩结构具有重量轻,强度高,锁口紧密,施工方便,施工速度快等优点,但造价较高,施工时可能对邻近建筑产生影响。 ③、采用格构式深层搅拌桩进行支护,并

塔吊矩形板式桩基础计算书

矩形板式桩基础计算书一、塔机属性 二、塔机荷载 1、塔机传递至基础荷载标准值

矩形桩式基础布置图 承台及其上土的自重荷载标准值: G k=bl(hγc+h'γ')=8.4×9×(1.1×25+0×19)=2079kN 承台及其上土的自重荷载设计值:G=1.35G k=1.35×2079=2806.65kN 桩对角线距离:L=(a b2+a l2)0.5=(6.82+7.42)0.5=10.05m 1、荷载效应标准组合 轴心竖向力作用下:Q k=(F k+G k)/n=(600+2079)/4=669.75kN 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偏心竖向力作用下: Q kmax=(F k+G k)/n+(M k+F Vk h)/L =(600+2079)/4+(1200+500×1.1)/10.05=843.88kN Q kmin=(F k+G k)/n-(M k+F Vk h)/L =(600+2079)/4-(1200+500×1.1)/10.05=495.62kN 2、荷载效应基本组合

荷载效应基本组合偏心竖向力作用下: Q max=(F+G)/n+(M+F v h)/L =(810+2806.65)/4+(1620+675×1.1)/10.05=1139.24kN Q min=(F+G)/n-(M+F v h)/L =(810+2806.65)/4-(1620+675×1.1)/10.05=669.08kN 四、桩承载力验算 桩身周长:u=πd=3.14×0.8=2.51m 桩端面积:A p=πd2/4=3.14×0.82/4=0.5m2 R a=uΣq sia·l i+q pa·A p

桩径850mm五轴搅拌桩施工参数计算及施工要点-(文字)

桩径850mm五轴搅拌桩施工参数计算及施工要点 中交隧道局(天津)第五工程有限公司蒋利生 【摘要】目前,多轴搅拌桩主要以三轴搅拌桩为主,近年,为了更好发挥多轴搅拌桩的优点,克服其缺点,桩径650mm、850mm两种五轴搅拌桩应运而生。本文主要介绍最新型的DKZ850-5型多轴钻孔机,五轴水泥搅拌桩施工参数计算及施工要点,并通过与其他形式的水泥搅拌桩比较,得出桩径850mm五轴搅拌桩的优势。 关键词:五轴搅拌桩施工参数施工要点优势 1.前言 多轴搅拌桩机已广泛应用于基坑围护结构工法桩、重力式挡土墙、止水帷幕、地基加固等施工。其具有对周围地层影响小、抗渗性好、施工噪音小、无振动、工期短、废土产生量少,无泥浆污染、大壁厚、大深度、适用土质范围广、技术经济指标好等优点。目前,多轴搅拌桩主要以三轴搅拌桩为主,近年,为了更好发挥多轴搅拌桩的优点,克服其缺点,桩径650mm、850mm两种五轴搅拌桩应运而生。 图1-1 DKZ850-5型多轴钻孔机

2. DKZ850-5型多轴钻孔机 目前,五轴搅拌桩桩径有650mm、850mm两种,配合大型全液压步履式钻孔机架使用。DKZ850-5型多轴钻孔机为靖江市金利泰工程机械有限公司研制的专利产品,也是SMW工法的最新专业机械。DKZ850-5型多轴钻孔机主要特点是:钻杆五轴,施工较常规三轴机械理论效率提高100% ;钻杆轴采用合金钢材质,垂直度好,经久耐用;六角接头加长,增加接触面,改进热处理工艺,使用寿命提高;引进国外先进技术,钻头改为二级三档,使之具有更快的钻进速度和良好的搅拌效果。 DKZ850-5型多轴钻孔机主要技术参数见表2-1: 表2-1 DKZ850-5型多轴钻孔机主要技术参数 序 号 技术指标名称技术参数 1钻孔直径(mm)850×850×850×850×850 2钻孔个数5 3钻孔中心距(mm)600×600×600×600 4最大钻孔深度(m)28 5钻杆转速(Y/m)13.5 6钻杆直径(m)219 图2-1 DKZ850-5型多轴钻孔机钻头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