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搅拌桩软基处理计算书

搅拌桩软基处理计算书

搅拌桩软基处理计算书
搅拌桩软基处理计算书

t

5 设计计算

单桩承载力的计算

5.1.1 确定桩长

根据已知地质条件资料,⑤层粉质粘土呈上软下硬趋势,系④层粉质粘土与⑥层粉质粘土之间过渡层,厚薄不均。可作为拟建建筑物的水泥土搅拌桩的持力层,故选用有效桩长为7.5米,施工时超搅500mm ,选择桩直径为500mm 。地下稳定水位埋深0.88m 。

5.1.2 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标准值d

K R

13.25 1.577.50.50.196170172.68d

K s p p p

R q U l A q kN

α=+=??+??=

式中 s q — 桩周土的平均摩擦力,取加权平均值;

p U — 桩周长度,直径为500mm 的桩的周长为1.57m ;

l — 搅拌桩的有效长度,取7.5m ;

p q — 桩端天然地基土的承载力标准值,已知资料为170kPa ;

α— 桩端天然地基土的承载力折减系数,可取~,此取;

p A — 桩的截面积,直径500mm 的桩的截面积为㎡。

5.1.3 确定水泥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cu k f

,172.680.350.1962517.183d

K cu k

p

R f A kPa η=

?=

?=

t 式中

,cu k f — 与水泥土搅拌桩身加固土配比相同的室内加固土

块(边长为70.7mm 的立方体,也可采用边长为50mm 可立方体)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平均值;

η— 强度折减系数,可取~,此处取。

根据室内配合比试验资料及计算结果,可确定水泥采用级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掺量按被加固湿土质量的15%左右,水灰比为左右。

搅拌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的计算

深层搅拌水泥土桩的承载力性状与刚性桩相似,设计时可仅在上部结构基础范围内布桩。但是,由于搅拌桩桩身强度较刚性桩为低,在垂直荷载作用下有一定的压缩变形,在桩身压缩变形的同时,其周围的软土也能分担一部分荷载。因此,在桩的间距较大时,水泥土搅拌桩可与周围的软土组成柔性桩复合地基。

5.2.1 计算置换率m

上部结构对地基要求达到的承载力,sp k f 为170kPa ,单桩设计的承载

力d

K R 为,按下式求所需置换率:

,,,1700.3114.54172.680.3114.540.1960.16

sp k s k

d K

s k p

f f m R f A ββ-=

--?=-?= 式中 ,sp k f — 复合地基承载力标准值,取170kPa ;

m — 面积置换率;

,s k f — 桩间天然地基土承载力标准值,取加权平均值; β— 桩间土承载力折减系数,当桩端土为软土时,可取~;

当桩端土为硬土时,可取~;当不考虑桩间软土的作用时,可取零,此处取。

5.2.2 确定总桩数n

0.161814.976

0.1961482

p

mA n A =

?=

=

式中 A — 基础底面积,由基础平面图的资料可得:

2126.0414.41814.976m ?=。

实际取桩的总数为1523。

桩位平面布置

选择柱状加固,条基宽度分别为:

10.9,B m =2 1.0,B m =3 1.2,B m =4 1.4,B m =5 1.5,B m =6 1.7,B m = 7 1.8,B m =8 1.9,B m =9 2.0B m =

110.160.90.73440.196

m n B Ap ==?= m 11

1

1.34S m n =

= 220.161.00.18630.196

m n B Ap ==?= m 22

1

1.23S m n =

= t 33

0.161.20.97960.196

m n B Ap ==?= m

33

1

1.02S m n =

= 440.161.4 1.14290.196

m n B Ap ==?= m 44

1

0.87S m n =

= 550.161.5 1.22450.196

m n B Ap ==?= m 55

1

0.82S m n =

= 660.161.7 1.38780.196

m n B Ap ==?= m 66

1

0.72S m n =

= 770.161.8 1.46940.196

m n B Ap ==?= m 77

1

0.68S m n =

= 880.161.9 1.5510.196

m n B Ap ==?= m 88

1

0.64S m n =

= 99

0.162.0 1.63270.196

m n B Ap ==?= m t 9

9

1

0.61S m n =

=

实际桩距具体见桩的平面布置图。

下卧层地基强度的验算

按群桩作用原理进行下卧层地基验算,即将搅拌桩和桩间土视为一个假想的实体基础,考虑假想实体基础侧面与土的摩擦力,验算假想基础底面(下卧层地基)的承载力。

5.4.1 计算假想实体基础地面积1A

1126040166004(400440019504950395048001500135049503503300395045001200400058503950420036001200430050012005005850180042001200)6(175058501750350105034004450800345A =?-??+?+?+?+?+?+?+?+?+?+?+?+?+?-??+?+?+?+22

061001850340034005005100600)

181497600046078000030045000010537460001053.746mm m ?+?+?+?=--==

5.4.2 计算假想实体基础侧表面积s A

[4(1440016503174002750415004395064800233002420021950249504350240002585045004350243002)6(1350093002175044950235021050234006185025002

60025100610s A =?+?+?+?+?+?+?+?+?+?+?+?+?+?+?+?+?+?+?+?+?+?+?+?+?+?+?++22

023450244502800)413500]7.5

(71420067200054000)7.599915000009991.5mm m ?+?+?+-??=+-?==

t 5.4.3 计算假想实体基础自重

3

(19.80.110.2719.20.89.20.999.3 1.179.1 1.359.529.40.8110.1)7.59.918/p kN m γ=?+?+?+?+?+?

+?+?÷=

19.9181053.7467.578379.735p G A l

kN

γ=??=??= 5.4.4 计算假想实体基础底面压力'f

,,1'1

()

1701814.97678379.73513.259991.5114.54(1814.9761053.764)1053.746

158.81sp k s s s k f A G q A f A A f A kPa

?+-?--=?+-?-?-=

=

5.4.5 计算假想实体基础底面经修正后的地基土承载力f

,( 1.5)

170 1.09.918(7.5 1.5)229.508sp k D p f f m D kPa

γ=+-=+??-= D m — 深度修正系数,取; D — 埋深,取7.5m 。

比较可知:'f <f ,所以下卧层强度满足要求。

沉降计算

当搅拌桩复合地基承受上部基础传递来的垂荷载后,所产生的垂直沉降s 包括桩土复合层本身的压缩变形1s 和桩土复合地面以下土的沉降量2s ,即12s s s =+。

t 5.5.1 桩土复合层的压缩变形1s

⑴计算桩群顶面的平均压力P

水泥搅拌桩桩计算书

CFG桩复合地基计算书 一.设计依据 1).《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_2012) 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 3) .《城市桥梁设计规范》(CJJ_11-2011) 二.设计参数 沥青混凝土 r =23 KN/m3水稳基层 rd=24KN/m3 水容重 rs=10 KN/m3填土 rt=18 KN/m3 碎石垫层 r=23 KN/m3 三.地质条件 根据勘察报告C2钻孔的情况得出,计算桩基位置自然标高为,此位置设计标高为。地下水位位于地面线以下,按勘察资料得出地质由上至下土层及其厚度为: 地质参数表 四.设计计算 1、水泥搅拌桩参数 根据土层分布,持力层为(2-1)粉质粘土夹粉土,有效桩长取,桩端进入持力层的最小深度为。地面标高,水位标高。路基填土厚度h=(其中路面厚度62cm),路基宽度20m(车行道宽12m),路面结构10cm沥青面层+32cm水稳基层+20cm 厚级配碎石。 2、基底压力 基础地面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为: γ =*23+*24+*23+*18+*23)/=m3 m (1)车道荷载: 本道路荷载应采用城-B级:

①均布荷载为qk=*=m ②集中荷载 =360*=270kN 取最大值P k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5.2.2条规定:轴心荷载基础底面的压力,可根据下列公式确定,得到加固地基顶面压力(地下水位为地面线以下1m)为: Pk=(Fk+Gk)/A=*1+1+270/(20*1)= 3、单桩承载力计算 初步拟定桩径,桩间距。桩周长up=,桩面积Ap=。 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_2012)第7.3.3-3条规定,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应通过现场荷载试验确定。初步设计也可按第进行估算。并应满足搅拌桩桩身强度要求,应使由桩身材料强度确定的单桩承载力大于(或等于)由桩周土和桩端土的抗力所提供的单桩承载力; 取桩长为,桩体伸入(2-3)黏土层2m. 初步设计可按第进行估算。 Ra=up×∑qsi×li+ ap×f ×Ap=**8+*0+2*15+2*14)+*90*= ak (淤泥质土层由于有负侧摩擦力,侧摩擦力取0;桩端端阻力发挥系数ap=~,本次拟定为。) 4、桩身强度计算: fcu≥4λRa/Ap=(4*1*/= (1)取fcu= Ra=η×fcu×Ap=**= 其中:(η=,fcu=~,λ= 故单桩承载力应满足Ra=。 (2)取fcu= Ra=η×fcu×Ap=**= 其中:(η=,fcu=~,λ= 故单桩承载力应满足Ra=。 5、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

桩基础设计计算书

课程设计(论文) 题目名称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基础设计 课程名称基础工程 学生姓名李宇康 学号124100161 系、专业城市建设系土木工程 指导教师周卫 2015年5 月

桩基础设计计算书 一:设计资料 1、建筑场地土层按其成因土的特征和力学性质的不同自上而下划分为四层,物理力学指标见下表。勘查期间测得地下水混合水位深为2.0m,地下水水质分析结果表明,本场地下水无腐蚀性。 建筑安全等级为2级,已知上部框架结构由柱子传来的荷载: V=1765, M=169KN·m,H = 50kN; 柱的截面尺寸为:800×600mm; 承台底面埋深:D = 2.0m。 2、根据地质资料,以黄土粉质粘土为桩尖持力层, 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断面尺寸为300×300,桩长为10.0m 3、桩身资料:混凝土为C30,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f c =15MPa,弯曲强度设计值为 f m =16.5MPa,主筋采用:4Φ16,强度设计值:f y =310MPa 4、承台设计资料:混凝土为C30,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为f c =15MPa,弯曲抗压强度设 计值为f m =1.5MPa。 、附:1):土层主要物理力学指标; 2):桩静载荷试验曲线。 附表一: 土层的主要物理力学指标表1-1 土 层代号名称 厚 度 m 含水 量w (%) 天然 重度 (kN/m3 ) 孔 隙 比 e 侧模 阻力 桩端 阻力液性 指数 I L 直剪试验 (直快) 压缩 模量 E s (MPa) 承载力 特征值 f k(kPa) q sk kPa q pk kPa 内摩 擦角 ?? 粘聚 力c (kPa) 1 杂填土 2.0 20 18.8 2 2 6.0 90 2 淤泥质土9 38.2 18.9 1.02 22 1.0 21 12 4.8 80 3 灰黄色粉 质粘土 5 26.7 19. 6 0.75 60 2000 0.60 20 16 7.0 220 4 粉砂夹粉 质粘土 >10 21.6 20.1 0.54 70 2200 0.4 25 15 8.2 260 附表二:

钻孔灌注桩计算书

桩基础计算 一.钻孔灌注桩单桩竖向承载力计算 1.桩身参数 ZH1 桩身直径d=600mm 桩身周长u=n d=1.884m,桩端面积Ap= n d2=0.2826m2 岩土力学参数 取-20kpa。 2.单桩承载力特征值 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5.3.5公式(5.3.5) Q uk=q pk ? Ap+U ?刀q sik ? Li =1400x0.2826+1.884x(-20x3+75x7+80x4) =1874.58kpa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Ra= Q uk/2=937.29kpa,取Ra=920kpa ZH2 桩身直径d=600mm,扩底后直径D=1000mm 桩身周长u=n d=1.884m,桩端面积Ap= n D2=0.785m2 取-20kpa。 2.单桩承载力特征值 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 5.3.5公式(5.3.5) Q uk=q pk ? Ap+u?刀q sik ? Li =1400x0.785+1.884x(-20x3+75x7+80x4) =2577.94kpa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Ra= Q uk/2=1288.97kpa,取Ra=1250kpa

二.桩身强度验算 1 ?设计资料 截面形状:圆形 截面尺寸:直径 d = 600 mm 已知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求单桩竖向力设计值基桩类型:灌注桩工作条件系数:£ = 0.70 2 混凝土:C25,f c = 11.90N/mm 设计依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2 ?计算结果 (GB 50007-2011) 桩身横截面积 2 2 A d 600 A ps = n = 3.14 X = 282743 mm H 4 4 单桩竖向力设计值: Ra < A ps f c' c = 282743 1X.90 0(70 = 2355.25K N 故桩身可采用构造配筋。 由《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 4.1.4条,灌注桩正截面配筋率取0.5%,桩身 配筋计算:As=0.5%x3.14x300x300=1413m 2,实配 6 C 18 三.桩数选择 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公式(5.1.1-1 ) 1) 对于ZH1,考虑覆土及承台自 重选用单桩能够承受的F K最大值为 F K=Ra x n- G K=1250x1- (20x1.2x1.2x3+26x1.2x1.2x0.8 ) =803.65KN >634KN,满足 对于ZH2,考虑覆土及承台自重选用单桩能够承受的F K最大值为 F K=Ra x n- G K=1250x1- (20x1.2x1.2x3+26x1.2x1.2x0.8 ) =1051.28KN > 962KN,满足 2) 本工程荷载效应标准组合N最大值为1382KN,根据《建 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 5.1.1 及5.1.2 条,初步选用ZH1 其中 F k=1382KN , G=20x1.2x3x3+26x1.2x3x1=309.6KN, M xk=-212KN.m, Yi=0.9m, Xi=0 , Ra=920kpa Ni=( F k + G k)/n ± (M xk X Yi)/ 刀Yi 2 ± (M y k x Xi)/ 刀Xi 2 ( 5.1.1-2) Ni w 1.2Ra ( 5.2.1-2)故n >( F k+G k)/{1.2Ra-(M xk X Yi)/ 刀Yi 2} =(1382+309.6)/{1.2x920+212x0.9/(0.9 x2)}=1.38, 取2根ZH1能够满足要求

三轴搅拌桩计算

1) 、大幅桩截面积为:S=<( 1-90.198宁360) X 3.14X 0.852X 1/4+0.3 X 0.301>X 2+ (1-90.198- 360X 2)X 3.14X 0.852 X 1/4+0.3X 0.301 X 2?1.495m 2或 3X 3.14X 0.852X 1/4- ((90/360)X 3.14X 0.852X 1/4-0.3X 0.301)X 4?1.495 (注 1) 2) 、大幅桩水泥用量:m 1二S X 桩长X 1.8X 水泥掺量。(注2) 3) 、坝体第1排施工按顺序施工,在第2排起施工时注意搭接并 防 止前后左右出现施工冷缝。 2、 单排止水 1)、大幅桩截面积为:3=1.495*; 一、三轴搅拌桩 1、 多排坝体 图 i.i.i 图 1.1.2 0O 1 : J X ZF CX. z z J v z z / J t z y z / r z / 600 600 1200 1200 1200 1200 1~T _―——i * ---- 扌 彳 -------- 图 1.2.1 tfeZL 1 ifeZLJ ife 工 2 ZE.j 陆工心 ■ ■ ?J ■" ■= t.. ..r_ ------- ------------------------------------------------------------------------------------------------------ . o LTI

小幅桩截面积为: S=3.14x 0.851 2 x 1/4=0.567m F ; 中幅桩截面积 为: S 二(S+ 9) - 2=1.031 m 2; 2)、大幅桩水泥用量:m i 二S x 桩长x 1.8 x 水泥掺量; 小幅桩水泥用量: m 2二9 x 桩长x 1.8x 水泥掺量; 中幅桩水泥用量: m 3二S x 桩长x 1.8x 水泥掺量。 3)单排止水施工顺序按图1.2.1施工1、施工2、施工3、施工4、 施工5,双排止水除按图1.2.1施工同时注意前后排施工冷缝的出 1 )、一幅桩截面积: S= ( 1-88.831/360) x 0.35 2 x 3.14 x 2+0.25X 0.49=0.702* ;(同三轴搅拌桩计算方法) 2)、一幅桩水泥用量:m= SX 桩长x 1.8x 水泥掺量。 3)、在第1排施工按顺序施工,在第2排起施工时注意搭接并防止前 2.1 、双轴搅拌桩

桩基础设计实例计算书说课材料

桩基础设计实例 某城市中心区旧城改造工程中,拟建一幢18层框剪结构住宅楼。场地地层稳定,典型地质剖面图及桩基计算指标见表8-5。柱的矩形截面边长为400mm ×500mm ,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作用于柱底的荷载为:5840=k F kN ,180=xk M kN ·m , 550=yk M kN ·m ,120=xk H kN 。承台混凝土强度等级取C30,配置HRB400级钢筋, 试设计柱下独立承台桩基础。 表8-5 地质剖面与桩基计算指标 解:(1)桩型的选择与桩长的确定 人工挖孔桩:卵石以上无合适的持力层。以卵石为持力层时,开挖深度达26m 以上,当地缺少施工经验,且地下水丰富,故不予采用。 沉管灌注桩:卵石层埋深超过26m ,现有施工机械难以沉管。以粉质粘土作为持力层,单桩承载力仅240~340 kN ,对16层建筑物而言,必然布桩密度过大,无法采用。 对钻(冲)孔灌注桩,按当地经验,单位承载力的造价必然很高,且质量控制困难,场地污染严重,故不予采用。 经论证,决定采用PHC400-95-A (直径400mm 、壁厚95mm 、A 型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十字型桩尖。由于该工程位于城市中心区,故采用静力法压桩。 初选承台埋深d =2m 。桩顶嵌入承台0.05m ,桩底进入卵石层≥1.0m ,则总桩长

L=0.05+1.0+10.4+3.5+9.3+1.0≈25.3m 。 (2)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 ①按地质报告参数预估 ∑+=i sia P p pa a L q u A q R ()4596910.1803.9105.3304.1061254.044.055002+=?+?+?+?+???+??? ? ????=ππ =1150kN ②按当地相同条件静载试验成果 u Q 的范围值为2600 ~3000kN 之间,则 1500~13002/==u a Q R kN , 经分析比较,确定采用13502/==u a Q R kN 。 (2)估算桩数与平面布桩 ①初选桩的根数 3.41350 5840==a k R F n > 根,暂取5根。 ②初选承台尺寸 桩距2.14.00.30.3=?==d s m ,并考虑到xk yk >M M ,故布桩如图8-29所示: (a) 平面 (b) 立面 图8-29 承台尺寸及荷载图

四桩基础计算书1

四桩基础计算书 华清家园工程;工程建设地点:武清区新城翠通路西侧;属于结构;地上33层;地下1层;建筑高度:100m;标准层层高:3m ;总建筑面积:11500平方米;总工期:0天。 本工程由投资建设,设计,地质勘察,监理,组织施工;由担任项目经理,担任技术负责人。 本计算书主要依据施工图纸及以下规范及参考文献编制:《塔式起重机设计规范》(GB/T13752-1992)、《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建筑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等编制。 一、塔吊的基本参数信息 塔吊型号:TQ60/80,塔吊起升高度H:65.000m, 塔身宽度B:2.5m,基础埋深D:1.500m, 自重F1:852.6kN,基础承台厚度Hc:1.000m, 最大起重荷载F2:80kN,基础承台宽度Bc:6.000m, 桩钢筋级别:HPB235,桩直径或者方桩边长:0.700m, 桩间距a:5m,承台箍筋间距S:200.000mm, 承台混凝土的保护层厚度:50mm,承台混凝土强度等级:C35; 二、塔吊基础承台顶面的竖向力和弯矩计算 塔吊自重(包括压重)F1=852.60kN; 塔吊最大起重荷载F2=80.00kN; 作用于桩基承台顶面的竖向力F k=F1+F2=932.60kN; 风荷载对塔吊基础产生的弯矩计算: M kmax=2188.71kN·m; 三、承台弯矩及单桩桩顶竖向力的计算

1. 桩顶竖向力的计算 依据《建筑桩技术规范》(JGJ94-2008)的第5.1.1条,在实际情况中x、y轴是随机变化的,所以取最不利情况计算。 N ik=(F k+G k)/n±M yk x i/∑x j2±M xk y i/∑y j2; 其中 n──单桩个数,n=4; F k──作用于桩基承台顶面的竖向力标准值,F k=932.60kN; G k──桩基承台的自重标准值:G k=25×Bc×Bc×Hc=25×6.00×6.00× 1.00=900.00kN; M xk,M yk──承台底面的弯矩标准值,取2188.71kN·m; x i,y i──单桩相对承台中心轴的XY方向距离a/20.5=3.54m; N ik──单桩桩顶竖向力标准值; 经计算得到单桩桩顶竖向力标准值 最大压力:N kmax=(932.60+900.00)/4+2188.71×3.54/(2×3.542)=767.68kN。 最小压力:N kmin=(932.60+900.00)/4-2188.71×3.54/(2×3.542)=148.62kN。 不需要验算桩的抗拔! 2. 承台弯矩的计算 依据《建筑桩技术规范》(JGJ94-2008)的第5.9.2条。 M x = ∑N i y i M y = ∑N i x i 其中 M x,M y──计算截面处XY方向的弯矩设计值; x i,y i──单桩相对承台中心轴的XY方向距离取a/2-B/2=1.25m; N i1──扣除承台自重的单桩桩顶竖向力设计值,N i1=1.2×

桩基础工程计算实例详解

桩基础工程 1.某工程用打桩机,打如图4-1所示钢筋混凝土预制方桩,共50根,求其工程量,确定定额项目。 钢筋混凝土预制方桩 【解】工程量=0.5×0.5×(24+0.6)×50=307.50m3 钢筋混凝土预制方桩套2-6 定额基价=114.59元/m3 2.打桩机打孔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桩长14m,钢管外径0.5m,桩根数为50根,求现场灌注桩工程量,确定定额项目。 【解】工程量=3.14÷4×0.52×(14+0.5)×50=142.28m3 打孔钢筋混凝土灌注桩(15m以内)套2-41 定额基价=508.3元/m3 3.如图所示,已知共有20根预制桩,二级土质。求用打桩机打桩工程量。 【解】工程量=0.45×0.45×(15+0.8)×20m3=63.99m3 4.如图所示,求履带式柴油打桩机打桩工程量。已知土质为二级土,混凝土预制桩28根。 【解】工程量=[×(0.32-0.22)×21.2+×0.32×O.8]×28m3=99.57m3 5.如图所示,求送桩工程量,并求综合基价。 【解】工程量=0.4×0.4×(0.8+0.5)×4=0.832m3 查定额,套(2-5)子目, 综合基价=0.832×(96.18+21×0.63×0.25+1033.82×0.060×0.25)=115.625元

6.打预制钢筋混凝土离心管桩,桩全长为12.50m,外径30cm,其截面面积如图所示, 求单桩体积。 【解】离心管桩V1=×3.1416×12m3 =0.0125×3.1416×12m3 =0.471m3 预制桩尖V2=0.32××3.1416×0.5m3=0.0255×3.1416×0.5m3=0.035m3 总体积∑V=(0.471+0.035)m3=0.506m3 7.求图示钢筋混凝土预制桩的打桩工程量,共有120根桩。 【解】V=[(L一h)×(A×B)+×(A×B)×h]×n =[(7-0.23)×(0.25×0.25)+ ×(0.25×0.25×0.23)]×120m3=51.35m3 8.图为预制钢筋混凝土桩,现浇承台基础示意图,计算桩基的制作、运输、打桩、打送桩以及承台的工程量。(30个) 【解】(1)预制桩图示工程量: V图=(8.0+0.3)×0.3×0.3m3×4根×30个=89.64m3 (2)制桩工程量:V制= V图×1.02=89.64m3×1.02=91.43m3 (3)运输工程量:V运= V图×1.019=89.64m3×1.019=91.34m3 (4)打桩工程量:V打= V图=89.64m3 (5)送桩工程量:V送=(1.8-0.3-0.15+0.5)×0.3×0.3×4×30m3=19.98m3

6#塔吊单桩基础的计算书

6#塔吊单桩基础的计算书 依据《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基础工程技术规程》(JGJ/T 187-2009)。 一. 参数信息 本计算书参考塔吊说明书荷载参数进行验算。 塔吊型号:TC6513-6 塔机工作状态:Fv=541.6kN,Fh=23.8kN 塔机非工作状态:Fv=475.3kN,Fh=93.5kN 工作状态倾覆力矩:M=1936.0kN.m 非工作状态倾覆力矩:M=2562.3kN.m 塔吊计算高度:H=114m 塔身宽度:B=1.8m 桩身混凝土等级:C35 桩钢筋级别:HRB400E 桩直径: d=1.00m 桩入土深度: 32m 保护层厚度:70mm 承台混凝土等级:C35 矩形承台边长:6m 承台厚度:Hc=1.35m 承台顶面埋深:D=0.00m 承台顶面标高:-5.100m 地下水位标高:-6.5m 二. 荷载计算 1. 塔机基础竖向荷载 1) 塔机工作状态竖向荷载标准值 F =541.6kN k 2) 塔机非工作状态竖向荷载标准值 F =475.3kN k 3) 基础以及覆土自重标准值 G =6×6×1.35×25=1215kN k

2. 塔机基础水平荷载 1) 工作状态下塔机基础水平荷载标准值 = 23.80kN F vk 2) 非工作状态下塔机基础水平荷载标准值 F = 93.50kN vk 3. 塔机的倾覆力矩 工作状态下,标准组合的倾覆力矩标准值 = 1936.00kN.m M k 非工作状态下,标准组合的倾覆力矩标准值 = 2562.30kN.m M k 三. 承台计算 承台尺寸:6000mm×6000mm×1350mm 单桩承台的承台弯矩两个方向都为0(kN.m),所以承台只需采用构造配筋,不需要进行抗剪和其它的验算! 四. 桩身最大弯矩计算 计算简图:

搅拌桩计算公式

搅拌桩水泥掺量计算 有关水泥土搅拌桩的计算 (一)搭接的水泥土搅拌桩每幅桩截面积的计算: 见每幅搅拌桩的截面积计算表(SMW工法)。 (二)水泥土搅拌桩水泥用量的计算: 根据上海地区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得知:土的重度(r0)在16~20KN/m3之间,大多为18KN/m3左右。当设计未表明被加固土体的重度时,土的重度按18KN/m3来计算水泥土搅拌桩的水泥用量。有的围护工程设计提出土的重度按19KN/m3计算。 换算公式: 1tf/m3=9.80665KN/m3≈10KN/m3 18KN/m3÷10KN/m3=1.8tf/m3 加固土体的水泥用量=被加固土体的重度×水泥掺量 如:常用的水泥掺量为13%或15% 1、当水泥掺量为13%,土的重量按1.8t/m3 水泥用量=1.8t/m3×13%=0.234t/m3=234kg/m3 即:加固1m3土体的水泥用量为234kg 2、当水泥掺量为15%,土的重量按1.8t/m3 水泥掺量=1.8t/m3×15%=0.270t/m3=270kg/m3 即:加固1m3土体的水泥用量为270kg (三)每幅水泥土搅拌桩每m段的水泥用量计算:

根据每幅搅拌桩的截面积计算表(SMW工法),φ700mm的每幅桩截面积为0.70224549㎡,计算时按0.702㎡。 1、当水泥掺量为13%,截面积按0.702㎡每m段的水泥用量=234kg/m3×0.702㎡×1m=164.27kg 2、当水泥掺量为13%,常规截面积按0.71㎡ 每m段的水泥用量=234kg/m3×0.71㎡×1m=166.14kg (四)水泥土搅拌桩的灰浆密度计算: 水泥密度3t/m3 水的密度1t/m3 1、当水灰比为0.5 即:1t水泥:0.5t水 两体拌和后的重量为1.5t 两体拌和后的体积=1/3m3+0.5/1m3=0.83m3 灰浆密度=重量÷体积=1.5t÷0.83m3=1.8t/m3 2、当水灰比为0.55 即:1t水泥:0.55t水 两体拌和后的重量为1.55t 两体拌和后的体积=1/3m3+0.55/1m3=0.883m3 灰浆密度=重量÷体积=1.55t÷0.883m3=1.755t/m3

桩基础设计计算书

基础工程桩基础设计资料 ⑴上部结构资料某教学实验楼,上部结构为十层框架,其框架主梁、次梁、楼板均为现浇整体式,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上部结构传至柱底的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的荷载如下︰ 竖向力:4800 kN , 弯距:70 kN·m, 水平力:40 kN 拟采用预制桩基础,预制桩截面尺寸为 350mm * 350mm。 ⑵建筑物场地资料拟建建筑物场地位于市区内,地势平坦,建筑物场地位于非地震地区,不考虑地震影响.场地地下水类型为潜水,地下水位离地表 2.1 米,根据已有资料,该场地地下水对混凝土没有腐蚀性。建筑地基的土层分布情况及各土层物理,力学指标见下表: 表1 地基各土层物理、力学指标

基础工程桩基础设计计算 1. 选择桩端持力层 、承台埋深 ⑴.选择桩型 由资料给出,拟采用预制桩基础。 还根据资料知,建筑物拟建场地位于市区内,为避免对周围产生噪声污染和扰动地层,宜采用静压法沉桩,这样不仅可以不影响周围环境,还能较好地保证桩身质量和沉桩精度。 ⑵.确定桩的长度、埋深以及承台埋深 依据地基土的分布,第3层是粘土,压缩性较高,承载力中等,且比较厚,而第4层是粉土夹粉质粘土,不仅压缩性低,承载力也高,所以第4层是比较适合的桩端持力层。桩端全断面进入持力层1.0m (>2d ),工程桩入土深度为h ,h=1.5+8.3+12+1=22.8m 。 由于第1层厚1.5m ,地下水位离地表2.1m ,为使地下水对承台没有影响,所以选择承台底进入第2层土0.3m ,即承台埋深为1.8m 。 桩基的有效桩长即为22.8-1.8=21m 。 桩截面尺寸由资料已给出,取350mm ×350mm ,预制桩在工厂制作,桩分两节,每节长11m ,(不包括桩尖长度在内),实际桩长比有效桩长长1m ,是考虑持力层可能有一定起伏及桩需要嵌入承台一定长度而留有的余地。 桩基以及土层分布示意图如图1。 2.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标准值 按经验参数法确定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特征值公式为: uk sk pk sik i pk p Q Q Q u q l q A =+=+∑ 按照土层物理指标,查桩基规范JGJ94-2008表5.3.5-1和表5.3.5-2估算的极限桩侧,桩端阻力特征值列于下表:

桩基计算书汇总

独立桩承台设计(J2a-5) 项目名称构件编号日期 设计校对审核 执行规范: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 本文简称《混凝土规范》《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 本文简称《地基规范》《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 本文简称《荷载规范》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 本文简称《桩基规范》 ----------------------------------------------------------------------- 1 设计资料 1.1 已知条件 承台参数(2 桩承台第 1 种) 承台底标高: -1.200(m) 承台的混凝土强度等级: C30 承台钢筋级别: HRB400 配筋计算a s: 150(mm) 承台尺寸参数 e11(mm)875e12(mm)875 A'(mm)500H(mm)1200 桩参数 桩基重要性系数: 1.0 桩类型: 混凝土预制桩 承载力性状: 端承摩擦桩 桩长: 10.000(m) 是否方桩: 否 桩直径: 500(mm) 桩的混凝土强度等级: C80 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3500.000(kN) 桩端阻力比: 0.400 均匀分布侧阻力比: 0.400 是否按复合桩基计算: 否 桩基沉降计算经验系数: 1.000 压缩层深度应力比: 20.00% 柱参数 柱宽: 500(mm) 柱高: 500(mm) 柱子转角: 0.000(度) 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 C30 柱上荷载设计值 弯矩M x: 50.000(kN.m) 弯矩M y: 50.000(kN.m) 轴力N : 3500.000(kN) 剪力V x: 15.000(kN) 剪力V y: 15.000(kN) 是否为地震荷载组合: 否 基础与覆土的平均容重: 0.000(kN/m3) 荷载综合分项系数: 1.20 1.2 计算内容 (1) 桩基竖向承载力计算 (2) 承台计算(受弯、冲切、剪计算及局部受压计算) 2. 计算过程及计算结果 2.1 桩基竖向承载力验算 (1) 桩基竖向承载力特征值R计算 根据《桩基规范》5.2.2及5.2.3 = R a Q uk K 式中: R a——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 Q uk——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K ——安全系数,取K=2。 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Q uk = 3500.000(kN)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 R a = 1750.000(kN) (2) 桩基竖向承载力验算 根据《桩基规范》5.1.1 式5.1.1-1计算轴心荷载作用下桩顶全反力,式5.1.1-2计算偏心荷载作用下桩顶全反力在轴心荷载作用下,桩顶全反力 N k = 1458.333(kN) 按《桩基规范》5.2.1(不考虑地震作用) 式5.2.1-1 (γ0N k≤1.00R) 验算 (γ0N k=1458.333kN) ≤ (1.00R=1750.000kN) 满足. 在偏心荷载作用下,按《桩基规范》5.2.1(不考虑地震作用) 式5.2.1-2 (γ0N kmax≤1.20R) 计算桩号 1 : (γ0N1k=1425.952kN) ≤ (1.20R=2100.000kN) 满足。 桩号 2 : (γ0N2k=1490.714kN) ≤ (1.20R=2100.000kN) 满足。 (γ0N kmax=1490.714kN) ≤ (1.20R=2100.000kN) 满足. 2.2 承台受力计算 (1) 各桩净反力(kN) 根据《桩基规范》5.1.1 式5.1.1-2计算桩顶净反力(G=0.0kN) 桩号01 净反力: 1711.143(kN) 桩号02 净反力: 1788.857(kN) 最大桩净反力 : 1788.857(kN) (2) 受弯计算 根据《桩基规范》5.9.2第1款,计算承台柱边截面弯矩 柱边左侧承台弯矩 : 1069.464(kN.m) 柱边右侧承台弯矩 : 1118.036(kN.m) 柱边上侧承台弯矩 : 0.000(kN.m) 柱边下侧承台弯矩 : 0.000(kN.m) 承台控制弯矩 M x : 0.000(kN.m) M y : 1118.036(kN.m) 根据《混凝土规范》附录G G.0.2,按深受弯构件计算承台计算配筋 ≤ M f y A s z 取按板单筋和深受弯计算配筋的最大值 承台X方向计算配筋A sx : 3768(mm2) 承台Y方向计算配筋A sy : 按构造筋 (3) 柱对承台的冲切 不需要验算 (4) 桩对承台的冲切 桩号 1 不需要验算 桩号 2 不需要验算

桩基础实例设计计算书

桩基础设计计算书 一:建筑设计资料 1、建筑场地土层按其成因土的特征与力学性质的不同自上而下划分为四层,物理力学指标见下表。勘查期间测得地下水混合水位深为 2、0m,地下水水质分析结果表明,本场地下水无腐蚀性。 建筑安全等级为2级,已知上部框架结构由柱子传来的荷载: V = 3200kN, M=400kN m g,H = 50kN; 柱的截面尺寸为:400×400mm; 承台底面埋深:D =2、0m。 2、根据地质资料,以黄土粉质粘土为桩尖持力层, 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断面尺寸为300×300,桩长为10、0m 3、桩身资料: 混凝土为C30,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f c =15MPa,弯曲强度设计值为 f m =16、5MPa,主筋采用:4Φ16,强度设计值:f y =310MPa 4、承台设计资料:混凝土为C30,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为f c =15MPa,弯曲抗压强度设计值 为f m =1、5MPa。 、附:1):土层主要物理力学指标; 2):桩静载荷试验曲线。

桩静载荷试验曲线 二:设计要求: 1、单桩竖向承载力标准值与设计值的计算; 2、确定桩数与桩的平面布置图; 3、群桩中基桩的受力验算 4、承台结构设计及验算; 5、桩及承台的施工图设计:包括桩的平面布置图,桩身配筋图, 承台配筋与必要的施工说明; 6、需要提交的报告:计算说明书与桩基础施工图。 三:桩基础设计 (一):必要资料准备 1、建筑物的类型机规模:住宅楼 2、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见上页附表 3、环境及检测条件:地下水无腐蚀性,Q —S 曲线见附表 (二):外部荷载及桩型确定 1、柱传来荷载:V = 3200kN 、M = 400kN ?m 、H = 50kN 2、桩型确定:1)、由题意选桩为钢筋混凝土预制桩; 2)、构造尺寸:桩长L =10、0m,截面尺寸:300×300mm 3)、桩身:混凝土强度 C30、 c f =15MPa 、 m f =16、5MPa 4φ16 y f =310MPa

TC6515塔吊桩基础的计算书最终

解放军第八五医院新建病房综合楼工程TC6515型塔式起重机 基 础 施 工 方 案 施工单位:中夏建设集团 编制单位:上海颐东机械施工工程有限公司 日期:2010.11.22 版次:专家评审后修改版

塔式起重机安拆施工方案审批表

TC6515塔吊基础的计算书 1工程概况 解放军第八五医院新建病房综合楼工程位于上海市长宁区1328号。因工程建设需要欲安装一台TC6515塔机。本塔机最大独立高度为60米,初始安装高度50米。塔机的基础为混凝土承台+格构柱+灌注桩的形式。塔机混凝土承台尺寸为6500×6500×1400,承台面标高为-2.4米,混凝土型号不低于C35,配筋为纵横各不小于35根直径25的螺纹钢;格构柱截面尺寸为430×430,主肢为L180×180×18,缀板400×20×10@600,最大悬高9.35米,格构柱插入承台尺寸为600,插入灌注桩尺寸为3000;灌注桩为4根¢800的灌注桩,桩间距为4300,混凝土型号为C35,桩长33.85米,桩底标高为-45.6米。 2编制依据 2.1《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范》JGJ196-2010 2.2《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2.3《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2.4《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基础工程技术规范》JGJ/T187-2009 2.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3施工注意事项 3.1钻孔灌注桩强度等级为C35,(按《建筑机械使用安全规程JGJ33-2001中 4.4.2条规定》,其施工时严格按照规范要求施工,超灌部分在地下室底板范围内,地下室施工时,需将钢构柱内的砼凿除干净后,在各格构柱的角钢上焊接钢板止水片。 3.2钢格构柱与灌注桩的搭接长度为3m,要求与钢筋笼主筋焊接,在下钢筋笼时,应严格控制四根钢格构柱的方向成正方形布置,以保证其外围槽钢加固杆的焊接。 3.3格构柱的主肢全长为11.55米,使用整长为12米的角钢焊接而成,不允许中间对接。 3.4塔吊底座与塔吊的安装应该按塔吊出场说明书要求执行,控制好预埋螺栓的位置及锚固深度,钢格构柱顶段应浇入塔基承台内0.6m。 3.5【20槽钢外围加固杆应随挖土深度及时焊接,每隔2.2米焊接水平支撑、斜向剪刀撑及水平剪刀撑。钢格构柱体露在土层以上格构的高度不得大于1.5米。斜向剪刀撑及水平剪刀撑的中间,一定要彼此连接好。具体的水平支撑、斜向剪刀撑及水平剪刀撑见附图。 3.6所有钢构件的焊接均为接触边长度内满焊,焊接厚度大于8mm。 3.7格构周围50cm以内的土,在开挖的时候,不允许使用大型机械进行开挖,必须使用人工进行挖土,以防止大型机械破坏格构柱。 3.8塔机在第一次安装好以后,需要顶升级到51米高,高于周围建筑物的高度。此后塔机在做附墙以前不再进行加节顶升。

桩基础实例设计计算书

桩基础设计计算书 一:建筑设计资料 1、建筑场地土层按其成因土的特征和力学性质的不同自上而下划分为四层,物理力学指标见下表。勘查期间测得地下水混合水位深为2.0m,地下水水质分析结果表明,本场地下水无腐蚀性。 建筑安全等级为2级,已知上部框架结构由柱子传来的荷载: V = 3200kN, M=400kN m,H = 50kN; 柱的截面尺寸为:400×400mm; 承台底面埋深:D =2.0m。 2、根据地质资料,以黄土粉质粘土为桩尖持力层, 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断面尺寸为300×300,桩长为10.0m 3、桩身资料:混凝土为C30,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f c =15MPa,弯曲强度设计值为 f m =16.5MPa,主筋采用:4Φ16,强度设计值:f y =310MPa 4、承台设计资料:混凝土为C30,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为f c =15MPa,弯曲抗压强度 设计值为f m =1.5MPa。 、附:1):土层主要物理力学指标; 2):桩静载荷试验曲线。 附表二:

桩静载荷试验曲线 二:设计要求: 1、单桩竖向承载力标准值和设计值的计算; 2、确定桩数和桩的平面布置图; 3、群桩中基桩的受力验算 4、承台结构设计及验算; 5、桩及承台的施工图设计:包括桩的平面布置图,桩身配筋图, 承台配筋和必要的施工说明; 6、需要提交的报告:计算说明书和桩基础施工图。 三:桩基础设计 (一):必要资料准备 1、建筑物的类型机规模:住宅楼 2、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见上页附表 3、环境及检测条件:地下水无腐蚀性,Q—S曲线见附表(二):外部荷载及桩型确定

1、柱传来荷载:V = 3200kN 、M = 400kN ?m 、H = 50kN 2、桩型确定:1)、由题意选桩为钢筋混凝土预制桩; 2)、构造尺寸:桩长L =10.0m ,截面尺寸:300×300mm 3)、桩身:混凝土强度 C30、c f =15MPa 、m f =16.5MPa 4φ16 y f =310MPa 4)、承台材料:混凝土强度C30、c f =15MPa 、m f =16.5MPa t f =1.5MPa (三):单桩承载力确定 1、 单桩竖向承载力的确定: 1)、根据桩身材料强度(?=1.0按0.25折减,配筋 φ16) 2 ( ) 1.0(150.25300310803.8)586.7p S c y R kN f f A A ?''=+ =???+?= 2)、根据地基基础规公式计算: 1°、桩尖土端承载力计算: 粉质粘土,L I =0.60,入土深度为12.0m 100800(800)8805 pa kPa q -=?= 2°、桩侧土摩擦力: 粉质粘土层1: 1.0L I = , 17~24sa kPa q = 取18kPa 粉质粘土层2: 0.60L I = , 24~31sa kPa q = 取28kPa 2 8800.340.3(189281)307.2p i p pa sia Ra kPa q q l A μ=+=?+???+?=∑ 3)、根据静载荷试验数据计算: 根据静载荷单桩承载力试验Q s -曲线,按明显拐点法得单桩极限承载力 550u kN Q = 单桩承载力标准值: 550 2752 2 u k kN Q R = = = 根据以上各种条件下的计算结果,取单桩竖向承载力标准值

桩基础设计计算书样本

桩基础设计计算书

桩基础设计计算书 1、研究地质勘察报告 1.1地形 拟建建筑场地地势平坦,局部堆有建筑垃圾。 1.2、工程地质条件 自上而下土层一次如下: ① 号土层:素填土,层厚约为 1.5m ,稍湿,松散,承载力特征值 a ak KP f 95= ② 号土层:淤泥质土,层厚 5.5m ,流塑,承载力特征值 a ak KP f 65= ③ 号土层:粉砂,层厚 3.2m ,稍密,承载力特征值a ak KP f 110= ④ 号土层:粉质粘土,层厚 5.8m ,湿,可塑,承载力特征值 a ak KP f 165= ⑤ 号土层:粉砂层,钻孔未穿透,中密-密实,承载力特征值 a ak KP f 280= 1.3、 岩土设计参数 岩土设计参数如表1和表2所示。 表1地基承载力岩土物理力学参数

表2桩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 q和极限端阻力标准值pk q单位KPa sk 1.4水文地质条件 ⑴拟建场区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无腐蚀性。 ⑵地下水位深度:位于地表下4.5m。 1.5 场地条件 建筑物所处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场地内无可液化沙土、粉土。 1.6 上部结构资料 拟建建筑物为六层钢筋混凝土结构,长30m,宽9.6m。室外地坪标高同自然地面,室内外高差450mm。柱截面尺寸均为 400mm 400mm,横向承重,柱网布置如图所示。

2.选择桩型、桩端持力层、承台埋深 根据地质勘查资料,确定第⑤层粉砂层为桩端持力层。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桩截面为方桩,400mm×400mm桩长为15.7m。桩顶嵌入承台70mm,桩端进持力层1.2m承台埋深

塔基单桩基础计算书

塔基单桩基础计算书 本工程属于框架结构;地上0层;地下0层;建筑高度:0.00m;标准层层高:0.00m ;总建筑面积:0.00平方米; 本工程由某某房开公司投资建设,某某设计院设计,某某堪察单位地质勘察,某某监理公司监理,某某施工单位组织施工;由某某担任项目经理,某担任技术负责人。 一. 参数信息 塔吊型号:QTZ63, 塔吊自重(包括压重)G:450.800kN, 最大起重荷载Q:60.000kN 塔吊倾覆力距M: 630.000 kN.m 塔吊起升高度H: 105.000 m 塔身宽度B: 1.600 m : 60.000 kN 桩顶面水平力 H 混凝土的弹性模量E :31500.000 N/mm2 c 地基土水平抗力系数m:24.500 MN/m4 混凝土强度: C35 钢筋级别: II级钢 桩直径d: 1.600 m 保护层厚度: 100.000 mm 二. 塔吊对桩中心作用力的计算 1. 塔吊自重(包括压重)G = 450.800 kN 2. 塔吊最大起重荷载Q = 60.000 kN 作用于塔吊的竖向力设计值 F = 1.2×450.800 + 1.4×60.000 = 624.960 kN 塔吊的倾覆力矩设计值 M = 1.4×630.000 = 882.000 kN.m 三. 桩身最大弯矩计算 计算简图:

1. 按照m法计算桩身最大弯矩: 计算依据《建筑桩基础技术规范》(JGJ94-94)的第5.4.5条,并参考《桩基础的设计方法与施工技术》。 (1) 计算桩的水平变形系数 (1/m): 其中 m──地基土水平抗力系数,取 24.500 MN/m4; b 0──桩的计算宽度,b = 0.9×(1.600+1)= 2.340 m; E──抗弯弹性模量,取 31500.000 N/mm2; I──截面惯性矩,I=π×1.6004 /64= 0.322 m4;经计算得到桩的水平变形系数: α = (24.500×2.340/31500.000×0.322)1/5 = 0.355 (2) 计算 C I : C I = 0.355×882.000/60.000 = 5.222 (3) 由 C I 查表得:C Ⅱ = 1.064, h- = az = 0.517 (4) 计算 Mmax: M max = C Ⅱ ×M o = 1.064×882.000 = 938.840 (5) 计算最大弯矩深度 :z= h-/α= 0.517/0.355 = 1.455 m ; 四.桩配筋计算

(完整版)桩基础设计计算书

目录 1设计任务 (2) 1.1设计资料 (2) 1.2设计要求 (3) 2 桩基持力层,桩型,桩长的确定 (3) 3 单桩承载力确定 (3) 3.1单桩竖向承载力的确定 (3) 4 桩数布置及承台设计 (4) 5 复合桩基荷载验算 (6) 6 桩身和承台设计 (9) 7 沉降计算 (14) 8 构造要求及施工要求 (20) 8.1预制桩的施工 (20) 8.2混凝土预制桩的接桩 (21) 8.3凝土预制桩的沉桩 (22) 8.4预制桩沉桩对环境的影响分析及防治措施 (23) 8.5结论与建议 (25) 9 参考文献 (25)

一、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资料 1、某地方建筑场地土层按其成因土的特征和力学性质的不同自上而下划分为5层,物理力学指标见下表。勘查期间测得地下水混合水位深为2.1m,本场地下水无腐蚀性。建筑安全等级为2级,已知上部框架结构由柱子传来的荷载。承台底面埋深:D =2.1m。

(二)、设计要求: 1、桩基持力层、桩型、承台埋深选择 2、确定单桩承载力 3、桩数布置及承台设计 4、群桩承载力验算 5、桩身结构设计和计算 6、承台设计计算 7、群桩沉降计算 8、绘制桩承台施工图 二、桩基持力层,桩型,桩长的确定 根据设计任务书所提供的资料,分析表明,在柱下荷载作用下,天然地基基础难以满足设计要求,故考虑选用桩基础。由地基勘查资料,确定选用第四土层黄褐色粉质粘土为桩端持力层。 根据工程请况承台埋深 2.1m,预选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断面尺寸为450㎜×450㎜。桩长21.1m。 三、单桩承载力确定 (一)、单桩竖向承载力的确定: 1、根据地质条件选择持力层,确定桩的断面尺寸和长度。 根据地质条件以第四层黄褐色粉土夹粉质粘土为持力层, 采用截面为450×450mm的预置钢筋混凝土方桩,桩尖进入持力层 1.0m;镶入承台0.1m,桩长21.1 m。承台底部埋深 2.1 m。 2、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标准值Quk可根据经验公式估算: Quk= Qsk+ Qpk=μ∑qsikli+qpkAp Q——单桩极限摩阻力标准值(kN) sk Q——单桩极限端阻力标准值(kN) pk u——桩的横断面周长(m) A——桩的横断面底面积(2m) p L——桩周各层土的厚度(m) i q——桩周第i层土的单位极限摩阻力标准值(a kP)sik q——桩底土的单位极限端阻力标准值(a kP) pk 桩周长:μ=450×4=1800mm=1.8m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