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相似度的计算

相似度的计算

相似度的计算
相似度的计算

一.相似度的计算简介

关于相似度的计算,现有的几种基本方法都是基于向量(Vector)的,其实也就是计

算两个向量的距离,距离越近相似度越大。在推荐的场景中,在用户 - 物品偏好的二维矩阵中,我们可以将一个用户对所有物品的偏好作为一个向量来计算用户之间的相似度,或者将所有用户对某个物品的偏好作为一个向量来计算物品之间的相似度。下面我们详细介绍

几种常用的相似度计算方法:

●皮尔逊相关系数(Pearson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皮尔逊相关系数一般用于计算两个定距变量间联系的紧密程度,它的取值在 [-1,+1] 之间。

s x , s

y

是 x 和 y 的样品标准偏差。

类名:PearsonCorrelationSimilarity

原理:用来反映两个变量线性相关程度的统计量

范围:[-1,1],绝对值越大,说明相关性越强,负相关对于推荐的意义小。

说明:1、不考虑重叠的数量;2、如果只有一项重叠,无法计算相似性(计算过程被除数有n-1);3、如果重叠的值都相等,也无法计算相似性(标准差为0,做除数)。

该相似度并不是最好的选择,也不是最坏的选择,只是因为其容易理解,在早期研究中经常被提起。使用Pearson线性相关系数必须假设数据是成对地从正态分布中取得的,并且数据至少在逻辑范畴内必须是等间距的数据。Mahout中,为皮尔森相关计算提供了一个扩展,通过增加一个枚举类型(Weighting)的参数来使得重叠数也成为计算相似度的影响因子。

●欧几里德距离(Euclidean Distance)

最初用于计算欧几里德空间中两个点的距离,假设 x,y 是 n 维空间的两个点,它们之间的欧几里德距离是:

可以看出,当 n=2 时,欧几里德距离就是平面上两个点的距离。当用欧几里德距离表示相似度,一般采用以下公式进行转换:距离越小,相似度越大。

类名:EuclideanDistanceSimilarity

原理:利用欧式距离d定义的相似度s,s=1 / (1+d)。

范围:[0,1],值越大,说明d越小,也就是距离越近,则相似度越大。

说明:同皮尔森相似度一样,该相似度也没有考虑重叠数对结果的影响,同样地,Mahout通过增加一个枚举类型(Weighting)的参数来使得重叠数也成为计算相似度的影响因子。

●Cosine 相似度(Cosine Similarity)

Cosine 相似度被广泛应用于计算文档数据的相似度:

类名: UncenteredCosineSimilarity

原理:多维空间两点与所设定的点形成夹角的余弦值。

范围:[-1,1],值越大,说明夹角越大,两点相距就越远,相似度就越小。

说明:在数学表达中,如果对两个项的属性进行了数据中心化,计算出来的余弦相似度和皮尔森相似度是一样的,在mahout中,实现了数据中心化的过程,所以皮尔森相似度值也是数据中心化后的余弦相似度。另外在新版本中,Mahout提供了UncenteredCosineSimilarity类作为计算非中心化数据的余弦相似度。

●Spearman秩相关系数--Spearman Correlation

类名:SpearmanCorrelationSimilarity

原理:Spearman秩相关系数通常被认为是排列后的变量之间的Pearson线性相关系数。

范围:{-1.0,1.0},当一致时为1.0,不一致时为-1.0。

说明:计算非常慢,有大量排序。针对推荐系统中的数据集来讲,用Spearman 秩相关系数作为相似度量是不合适的。

●Tanimoto 系数(Tanimoto Coefficient)

Tanimoto 系数也称为 Jaccard 系数,是 Cosine 相似度的扩展,也多用于计算文档数据的相似度:

类名:TanimotoCoefficientSimilarity

原理:又名广义Jaccard系数,是对Jaccard系数的扩展,等式为

范围:[0,1],完全重叠时为1,无重叠项时为0,越接近1说明越相似。

说明:处理无打分的偏好数据。

●对数似然相似度

类名:LogLikelihoodSimilarity

原理:重叠的个数,不重叠的个数,都没有的个数

说明:处理无打分的偏好数据,比Tanimoto系数的计算方法更为智能。

●曼哈顿距离

类名:CityBlockSimilarity

原理:曼哈顿距离的实现,同欧式距离相似,都是用于多维数据空间距离的测度

范围:[0,1],同欧式距离一致,值越小,说明距离值越大,相似度越大。

说明:比欧式距离计算量少,性能相对高。

二.各相似度计算方法优缺点分析

1. 基于皮尔森相关性的相似度——Pearson correlation-based similarity

皮尔森相关系数反应了两个变量之间的线性相关程度,它的取值在[-1, 1]之间。当两个变量的线性关系增强时,相关系数趋于1或-1;当一个变量增大,另一个变量也增大时,表明它们之间是正相关的,相关系数大于0;如果一个变量增大,另一个变量却减小,表明它们之间是负相关的,相关系数小于0;如果相关系数等于0,表明它们之间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用数学公式表示,皮尔森相关系数等于两个变量的协方差除于两个变量的标准差。

协方差(Covariance):在概率论和统计学中用于衡量两个变量的总体误差。如果两个变量的变化趋于一致,也就是说如果其中一个大于自身的期望值,另一个也大于自身的期望值,那么两个变量之间的协方差就是正值;如果两个变量的变化趋势相反,则协方差为负值。其中u表示X的期望E(X), v表示Y的期望E(Y)。

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

方差(Variance):在概率论和统计学中,一个随机变量的方差表述的是它的离散程度,也就是该变量与期望值的距离

即方差等于误差的平方和的期望,基于皮尔森相关系数的相似度有两个缺点:

(1) 没有考虑用户间重叠的评分项数量对相似度的影响;

(2) 如果两个用户之间只有一个共同的评分项,相似度也不能被计算。

上表中,行表示用户(1~5)对项目(101~103)的一些评分值。直观来看,User1和User5用3个共同的评分项,并且给出的评分值差也不大,按理他们之间的相似度应该比User1和User4之间的相似度要高,可是User1和User4有一个更高的相似度1。

例子:同样的场景在现实生活中也经常发生,比如两个用户共同观看了200部电影,虽然不一定给出相同或完全相近的评分,他们之间的相似度也应该比另一位只观看了2部相同电影的相似度高吧!但事实并不如此,如果对这两部电影,两个用户给出的相似度相同或很相近,通过皮尔森相关性计算出的相似度会明显大于观看了相同的200部电影的用户之间的相似度。

Mahout对基于皮尔森相关系数的相似度给出了实现,它依赖一个DataModel作为输入。

同时,Mahout还针对缺点(1)进行了优化,只需要在构造PearsonCorrelationSimilarity 时多传入一个Weighting.WEIGHTED参数,就能使有更多相同评分项目的用户之间的相似度更趋近于1或-1。

[java] :

1. UserSimilarity similarity1 = new PearsonCorrelationSimilarity(model);

2. double value1 = https://www.doczj.com/doc/a5973606.html,erSimilarity(1, 4);

3. double value2= https://www.doczj.com/doc/a5973606.html,erSimilarity(1, 5);

4. UserSimilarity similarity2 = new PearsonCorrelationSimilarity(model,

Weighting.WEIGHTED);

5. double value3 = https://www.doczj.com/doc/a5973606.html,erSimilarity(1, 4);

6. double value4 = https://www.doczj.com/doc/a5973606.html,erSimilarity(1, 5);

结果:

Similarity of User1 and User4:0.9999999999999998

Similarity of User1 and User5: 0.944911182523068

Similarity of User1 and User4 with weighting: 0.9999999999999999

Similarity of User1 and User5 with weighting: 0.986227795630767

2. 基于欧几里德距离的相似度——Euclidean Distance-based Similarity

欧几里德距离计算相似度是所有相似度计算里面最简单、最易理解的方法。它以经过人们一致评价的物品为坐标轴,然后将参与评价的人绘制到坐标系上,并计算他们彼此之间的直线距离。

图中用户A和用户B分别对项目X、Y进行了评分。用户A对项目X的评分为1.8,对项目Y的评分为4,表示到坐标系中为坐标点A(1.8, 4);同样用户B对项目X、Y的评分表示为坐标点B(4.5, 2.5),因此他们之间的欧几里德距离(直线距离)为:

计算出来的欧几里德距离是一个大于0的数,为了使其更能体现用户之间的相似度,可以把它规约到(0, 1]之间,具体做法为:1 / (1 + d)。参见上表。

只要至少有一个共同评分项,就能用欧几里德距离计算相似度;如果没有共同评分项,那么欧几里德距离也就失去了作用。其实照常理理解,如果没有共同评分项,那么意味着这两个用户或物品根本不相似。

3. 余弦相似度——Cosine Similarity

余弦相似度用向量空间中两个向量夹角的余弦值作为衡量两个个体间差异的大小。相比距离度量,余弦相似度更加注重两个向量在方向上的差异,而非距离或长度上。

与欧几里德距离类似,基于余弦相似度的计算方法也是把用户的喜好作为n-维坐标系中的一个点,通过连接这个点与坐标系的原点构成一条直线(向量),两个用户之间的相似度值就是两条直线(向量)间夹角的余弦值。因为连接代表用户评分的点与原点的直线都会相交于原点,夹角越小代表两个用户越相似,夹角越大代表两个用户的相似度越小。同时在三角系数中,角的余弦值是在[-1, 1]之间的,0度角的余弦值是1,180角的余弦值是-1。借助三维坐标系来看下欧氏距离和余弦相似度的区别:

从图上可以看出距离度量衡量的是空间各点间的绝对距离,跟各个点所在的位置坐标(即个体特征维度的数值)直接相关;而余弦相似度衡量的是空间向量的夹角,更加的是体现在方向上的差异,而不是位置。如果保持A点的位置不变,B点朝原方向远离坐标轴原点,那么这个时候余弦相似度cos是保持不变的,因为夹角不变,而A、B两点的距离显然在发生改变,这就是欧氏距离和余弦相似度的不同之处。

余弦相似度的特点:

1.对用户的绝对的数值不敏感

2.计算时不考虑用户之间的共同评分项数量,即使仅仅有极少相同评分项,也有可能

获得很大的相似度结果,例如上表中的uer3与user1.

3.只要各个评分项之间越趋向于对应成比例,而不论数值差异如何,则相似度越趋近

于1.000.

根据欧氏距离和余弦相似度各自的计算方式和衡量特征,分别适用于不同的数据分析模型:欧氏距离能够体现个体数值特征的绝对差异,所以更多的用于需要从维度的数值大小中体现差异的分析,如使用用户行为指标分析用户价值的相似度或差异;而余弦相似度更多的是从方向上区分差异,而对绝对的数值不敏感,更多的用于使用用户对内容评分来区分用兴趣的相似度和差异,同时修正了用户间可能存在的度量标准不统一的问题(因为余弦相似度对绝对数值不敏感)。

注:

根据以上的分析,余弦相似度更适合于这样一类数据的挖掘工作:

1. 计算结果对用户数据绝对值不敏感,例如在描述用户的兴趣、喜好、或用于情感分

析时。

2. 用户数据中的评分值其实是用户主观的评分结果,换言之,每个用户的评价标准是

不一致的,有一些对于“好的”界定标准更为苛刻,而另一些则对于“好”、“不好”

的界定则更为宽容。这种情况下,用余弦相似度来计算用户之间的相似度或差异,

上表中user1和user3的评价标准很相似,都是较为“苛刻的”,user2,相比之下显得更为“宽容”。

从数值上看,显然user1和user3的评分值更为接近,似乎相似度更高;而user2的评分值相较user1差异较大。

[java]:

1. UserSimilarity similarity1 = new UncenteredCosineSimilarity (model);

2. double value1 = https://www.doczj.com/doc/a5973606.html,erSimilarity(1, 2);

3. double value2= https://www.doczj.com/doc/a5973606.html,erSimilarity(1, 3);

https://www.doczj.com/doc/a5973606.html,erSimilarity similarity2= new EuclideanDistanceSimilarity (model);

5. double value3 = https://www.doczj.com/doc/a5973606.html,erSimilarity(1, 2);

6. double value4= https://www.doczj.com/doc/a5973606.html,erSimilarity(1, 3);

计算结果:

Similarity of User1 and User2 using cos: 0.9927441515592047

Similarity of User1 and User3 using cos: 0.9801293311529091

Similarity of User1 and User2 using Euc:0.45657137141714005

Similarity of User1 and User3 using Euc:0.4721359549995794

但是,余弦相似度的计算则揭示了:

User2 与user1之间的相似度> User3与user1之间的相似度。但如果用欧氏距离想速度则:User2 与user1之间的相似度< User3与user1。

4. 调整余弦相似度——Adjusted Cosine Similarity

在余弦相似度的介绍中说到:余弦相似度更多的是从方向上区分差异,而对绝对的数值不敏感。因此没法衡量每个维数值的差异,会导致这样一个情况:比如用户对内容评分,5分制,X和Y两个用户对两个内容的评分分别为(1,2)和(4,5),使用余弦相似度得出的结果是0.98,两者极为相似,但从评分上看X似乎不喜欢这两个内容,而Y比较喜欢,余弦相似度对数值的不敏感导致了结果的误差,需要修正这种不合理性,就出现了调整余弦相似度,即所有维度上的数值都减去一个均值,比如X和Y的评分均值都是3,那么调整后为(-2,-1)和(1,2),再用余弦相似度计算,得到-0.8,相似度为负值并且差异不小,但显然更加符合现实。

5. 斯皮尔曼相关——Spearman Correlation

斯皮尔曼相关性可以理解为是排列后(Rank)用户喜好值之间的Pearson相关度。《Mahout in Action》中有这样的解释:假设对于每个用户,我们找到他最不喜欢的物品,重写他的评分值为“1”;然后找到下一个最不喜欢的物品,重写评分值为“2”,依此类推。然后我们对这些转换后的值求Pearson相关系数,这就是Spearman相关系数。

斯皮尔曼相关度的计算舍弃了一些重要信息,即真实的评分值。但它保留了用户喜好值的本质特性——排序(ordering),它是建立在排序(或等级,Rank)的基础上计算的。回顾前面表中User1~5对Item101~103的喜好(评分)值,通过斯皮尔曼相关系数计算出的相似度为:

我们发现,计算出来的相似度值要么是1,要么是-1,因为这依赖于用户的喜好值和User1的喜好值是否趋于“一致变化”还是呈“相反趋势变化"。Mahout对斯皮尔曼相关系数给出了实现,具体可参考SpearmanCorrelationSimilarity,它的执行效率不是非常高,因为斯皮尔曼相关性的计算需要花时间计算并存储喜好值的一个排序(Ranks),具体时间取决于数据的数量级大小。正因为这样,斯皮尔曼相关系数一般用于学术研究或者是小规模的计算。

[java] :

UserSimilarity similarity1 = new SpearmanCorrelationSimilarity(model);

// construct a Spearman Correlation-based Similarity

结果:

User1 to User1 : 1.0

User2 to User1 : -1.0

User3 to User1 : NaN

User4 to User1 : 1.0

User4 to User1 : 1.0

考虑到Spearman Correlation的效率,可以把SpearmanCorrelationSimilarity包装一层Cache,具体做法为:

[java]:

UserSimilarity similarity2 = new CachingUserSimilarity (new SpearmanCorrelationSimilarity (model), model);

这样,每次计算的结果会直接放入Cache,下一次计算的时候可以立即得到结果,而不是重新再计算一次。

Spearman相关系数的特点:

1.Spearman相关是根据等级资料研究两个变量间相关关系的方法。它是依据两

列成对等级的各对等级数之差来进行计算的,所以又称为“等级差数法”

2.Spearman相关系数对原始变量的分布不做要求,属于非参数统计方法。因此

它的适用范围比Pearson相关系数要广的多。即使原始数据是等级资料也可以

计算Spearman相关系数。对于服从Pearson相关系数的数据也可以计算

Spearman相关系数,

3.统计效能比Pearson相关系数要低一些(不容易检测出两者事实上存在的相关

关系)。

4.spearman只要两个变量的观测值是成对的等级评定资料,或者是由连续变量观

测资料转化得到的等级资料,不论两个变量的总体分布形态、样本容量的大小

如何,都可以用斯皮尔曼等级相关来进行研究。

注:spearman与pearson:

1. 连续数据,正态分布,线性关系,用pearson相关系数是最恰当,当然用spearman

相关系数也可以,就是效率没有pearson相关系数高。

2. 上述任一条件不满足,就用spearman相关系数,不能用pearson相关系数。

3. 两个定序测量数据之间也用spearman相关系数,不能用pearson相关系数。

4 .只要在X和Y具有单调的函数关系的关系,那么X和Y就是完全Spearman相关的,

这与Pearson相关性不同,后者只有在变量之间具有线性关系时才是完全相关的。

6. 基于谷本系数的相似性度量——Tanimoto Coefficient-based Similarity

Tanimoto Coefficient和前面的5中相关度计算方式有很大的不同,它不关心用户对物品的具体评分值是多少,它关心用户与物品之间是否存在关联关系。Tanimoto Coefficient依赖于用户和物品之间的这种Boolean关系作为输入。更准确的说法为:Tanimoto Coefficient主要用于计算符号度量或布尔值度量的个体间的相似度,因为个体的特征属性都是由符号度量或者布尔值标识,因此无法衡量差异具体值的大小,只能获得“是否相同”这个结果,所以Tanimoto Coefficient只关心个体间共同具有的特征是否一致这个问题。Tanimoto Coefficient 又被叫做Jaccard Coefficient,其值等于两个用户共同关联(不管喜欢还是不喜欢)的物品数量除于两个用户分别关联的所有物品数量。

也就是关联的交集除于关联的并集,用公式表示为:

其值介于[0, 1]之间,如果两个用户关联的物品完全相同,交集等于并集,值为1;如果没有任何关联,交集为空,值为0。

注:本块中说到的关联指用户对物品有评分值。

相似度算法比较

图像相似度计算主要用于对于两幅图像之间内容的相似程度进行打分,根据分数的高低来判断图像内容的相近程度。 可以用于计算机视觉中的检测跟踪中目标位置的获取,根据已有模板在图像中找到一个与之最接近的区域。然后一直跟着。已有的一些算法比如BlobTracking,Meanshift,Camshift,粒子滤波等等也都是需要这方面的理论去支撑。 还有一方面就是基于图像内容的图像检索,也就是通常说的以图检图。比如给你某一个人在海量的图像数据库中罗列出与之最匹配的一些图像,当然这项技术可能也会这样做,将图像抽象为几个特征值,比如Trace变换,图像哈希或者Sift特征向量等等,来根据数据库中存得这些特征匹配再返回相应的图像来提高效率。 下面就一些自己看到过的算法进行一些算法原理和效果上的介绍。 (1)直方图匹配。 比如有图像A和图像B,分别计算两幅图像的直方图,HistA,HistB,然后计算两个直方图的归一化相关系数(巴氏距离,直方图相交距离)等等。 这种思想是基于简单的数学上的向量之间的差异来进行图像相似程度的度量,这种方法是目前用的比较多的一种方法,第一,直方图能够很好的归一化,比如通常的256个bin条的。那么两幅分辨率不同的图像可以直接通过计算直方图来计算相似度很方便。而且计算量比较小。 这种方法的缺点: 1、直方图反映的是图像像素灰度值的概率分布,比如灰度值为200的像素有多少个,但是对于这些像素原来的位置在直方图中并没有体现,所以图像的骨架,也就是图像内部到底存在什么样的物体,形状是什么,每一块的灰度分布式什么样的这些在直方图信息中是被省略掉得。那么造成的一个问题就是,比如一个上黑下白的图像和上白下黑的图像其直方图分布是一模一样的,其相似度为100%。 2、两幅图像之间的距离度量,采用的是巴氏距离或者归一化相关系数,这种用分析数学向量的方法去分析图像本身就是一个很不好的办法。 3、就信息量的道理来说,采用一个数值来判断两幅图像的相似程度本身就是一个信息压缩的过程,那么两个256个元素的向量(假定直方图有256个bin条)的距离用一个数值表示那么肯定就会存在不准确性。 下面是一个基于直方图距离的图像相似度计算的Matlab Demo和实验结果. %计算图像直方图距离 %巴氏系数计算法 M=imread('1.jpg'); N=imread('2.jpg'); I=rgb2gray(M); J=rgb2gray(N); [Count1,x]=imhist(I); [Count2,x]=imhist(J); Sum1=sum(Count1);Sum2=sum(Count2); Sumup = sqrt(Count1.*Count2); SumDown = sqrt(Sum1*Sum2); Sumup = sum(Sumup); figure(1); subplot(2,2,1);imshow(I); subplot(2,2,2);imshow(J);

重要值的计算方法Word版

重要值的计算方法 以综合数值表示植物物种在群落中的相对重要值。 重要值=相对多度+相对频度+相对显著度 或,重要值=(相对多度+相对频度+相对显著度)/3 补充: 针对乔木而言:重要值=(相对密度【即相对多度】+相对频度+相对显著度【即相对优势度】)/3 针对灌草而言:重要值=(相对密度【即相对多度】+相对频度+相对盖度【即相对优势度】)/3 注: 频度:是指一个种在所作的全部样方中出现的频率.相对频度指某种在全部样方中的频度与所有种频度和之比。 相对频度=(该种的频度/所有种的频度总和)×100% 显著度【优势度】:指样方内某种植物的胸高断面积除以样地面积。 相对显著度【相对优势度】=(样方中该种个体胸面积和/样方中全部个体胸面积总和)×100% 密度(D)=某样方内某种植物的个体数/样方面积 相对密度(RD)=(某种植物的密度/全部植物的总密度)×100 =(某种植物的个体数/全部植物的个体数)×100 盖度(cover degree,或coverage)指的是植物地上部分垂直投影面积占样地面积的百分比,即投影盖度。后来又出现了“基盖度”的概念,即植物基部的覆盖面积。对于草原群落,常以离地面1英寸(2.54cm)高度的断面计算;对森林群落,则以树木胸高(1.3m处)断面积计算。基盖度也称真盖度。乔木的基盖度特称为显著度(dominant)。盖度可分为种盖度(分盖度)、层盖度(种组盖度)、总盖度(群落盖度)。林业上常用郁闭度来表示林木层的盖度。通常,分盖度或层盖度之和大于总盖度。群落中某一物种的分盖度占所有分盖度之和的百分比,即相对盖度。某一物种的盖度占盖度最大物种的盖度的百分比称为盖度比(cover ratio)。

地址相似度算法

一、计算过程: 1、根据输入一个地址,生成一个地址每个字的数组: T1={w1,w2,w3..wn}; 比如:有两个地址广东省梅州市江南彬芳大道金利来步街xx号和广东省梅州市梅江区彬芳大道金利来步行街xx号,会生成 T1={广,东,省,梅,州,市,江,南,彬,芳,大,道,金,利,来,步,街,xx,号}; T2={广,东,省,梅,州,市,梅,江,区,彬,芳,大,道,金,利,来,步,行,街,xx,号}; 2、这两个地址的并集,对出现多次的字只保留一次 比如:T={广,东,省,州,市,梅,江,南,区,彬,芳,大,道,金,利,来,步,行,街,xx,号}; 3、求出每个t中每个词在t1和t2中出现的次数得到m和n m={m1,m2,m3..mn}; n={n1,n2,n3.nn}; 比如:t1和t2可以得到两个出现次数的数组 m={1,1,1,1,1,1,1,1,1,0,1,1,1,1,1,1,1,1,0,1,1,1}; n={1,1,1,1,1,2,1,0,1,1,1,1,1,1,1,1,1,1,1,1,1,1}; 4、计算相似度 Sim=m1*n1+m2*n2+..mn*nn/sqrt(m1*m1+m2*m2+..mn*mn)* sqrt(n1*n1+n2*n2+..nn*nn) 二、计算原理: 假如这两个数组是只有{x1,y1}和{x2,y2}的数组,这两个数组可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用两个由原点出发的向量来表示,我们可以通过向量的夹角的大小来判断向量的相似度,夹角越小,相似度越高。计算向量的夹角,我们可以使用余弦定理,余弦定理用坐标表示的公式: 余弦的这种计算方法不止对于2维向量成立,对n维向量也成立,n维向量表示为: 所以我们可以使用这个公式得出余弦的值,值越接近1,夹角越小,两个向量越相似,这种计算方式叫做余弦相似性。

图像相似度计算

图像相似度计算 图像相似度计算主要用于对于两幅图像之间内容的相似程度进行打分,根据分数的高低来判断图像内容的相近程度。 可以用于计算机视觉中的检测跟踪中目标位置的获取,根据已有模板在图像中找到一个与之最接近的区域。然后一直跟着。已有的一些算法比如BlobTracking,Meanshift,Camshift,粒子滤波等等也都是需要这方面的理论去支撑。 还有一方面就是基于图像内容的图像检索,也就是通常说的以图检图。比如给你某一个人在海量的图像数据库中罗列出与之最匹配的一些图像,当然这项技术可能也会这样做,将图像抽象为几个特征值,比如Trace变换,图像哈希或者Sift特征向量等等,来根据数据库中存得这些特征匹配再返回相应的图像来提高效率。 下面就一些自己看到过的算法进行一些算法原理和效果上的介绍。 (1)直方图匹配。 比如有图像A和图像B,分别计算两幅图像的直方图,HistA,HistB,然后计算两个直方图的归一化相关系数(巴氏距离,直方图相交距离)等等。 这种思想是基于简单的数学上的向量之间的差异来进行图像相似程度的度量,这种方法是目前用的比较多的一种方法,第一,直方图能够很好的归一化,比如通常的256个bin条的。那么两幅分辨率不同的图像可以直接通过计算直方图来计算相似度很方便。而且计算量比较小。 这种方法的缺点: 1、直方图反映的是图像像素灰度值的概率分布,比如灰度值为200的像素有多少个,但是对于这些像素原来的位置在直方图中并没有体现,所以图像的骨架,也就是图像内部到底存在什么样的物体,形状是什么,每一块的灰度分布式什么样的这些在直方图信息中是被省略掉得。那么造成的一个问题就是,比如一个上黑下白的图像和上白下黑的图像其直方图分布是一模一样的,其相似度为100%。 2、两幅图像之间的距离度量,采用的是巴氏距离或者归一化相关系数,这种用分析数学向量的方法去分析图像本身就是一个很不好的办法。 3、就信息量的道理来说,采用一个数值来判断两幅图像的相似程度本身就是一个信息压缩的过程,那么两个256个元素的向量(假定直方图有256个bin条)的距离用一个数值表示那么肯定就会存在不准确性。 下面是一个基于直方图距离的图像相似度计算的Matlab Demo和实验结果.

文本相似度算法

1.信息检索中的重要发明TF-IDF 1.1TF Term frequency即关键词词频,是指一篇文章中关键词出现的频率,比如在一篇M个词的文章中有N个该关键词,则 (公式1.1-1) 为该关键词在这篇文章中的词频。 1.2IDF Inverse document frequency指逆向文本频率,是用于衡量关键词权重的指数,由公式 (公式1.2-1) 计算而得,其中D为文章总数,Dw为关键词出现过的文章数。2.基于空间向量的余弦算法 2.1算法步骤 预处理→文本特征项选择→加权→生成向量空间模型后计算余弦。 2.2步骤简介 2.2.1预处理 预处理主要是进行中文分词和去停用词,分词的开源代码有:ICTCLAS。 然后按照停用词表中的词语将语料中对文本内容识别意义不大但出

现频率很高的词、符号、标点及乱码等去掉。如“这,的,和,会,为”等词几乎出现在任何一篇中文文本中,但是它们对这个文本所表达的意思几乎没有任何贡献。使用停用词列表来剔除停用词的过程很简单,就是一个查询过程:对每一个词条,看其是否位于停用词列表中,如果是则将其从词条串中删除。 图2.2.1-1中文文本相似度算法预处理流程 2.2.2文本特征项选择与加权 过滤掉常用副词、助词等频度高的词之后,根据剩下词的频度确定若干关键词。频度计算参照TF公式。 加权是针对每个关键词对文本特征的体现效果大小不同而设置的机制,权值计算参照IDF公式。 2.2.3向量空间模型VSM及余弦计算 向量空间模型的基本思想是把文档简化为以特征项(关键词)的权重为分量的N维向量表示。

这个模型假设词与词间不相关(这个前提造成这个模型无法进行语义相关的判断,向量空间模型的缺点在于关键词之间的线性无关的假说前提),用向量来表示文本,从而简化了文本中的关键词之间的复杂关系,文档用十分简单的向量表示,使得模型具备了可计算性。 在向量空间模型中,文本泛指各种机器可读的记录。 用D(Document)表示文本,特征项(Term,用t表示)指出现在文档D中且能够代表该文档内容的基本语言单位,主要是由词或者短语构成,文本可以用特征项集表示为D(T1,T2,…,Tn),其中Tk是特征项,要求满足1<=k<=N。 下面是向量空间模型(特指权值向量空间)的解释。 假设一篇文档中有a、b、c、d四个特征项,那么这篇文档就可以表示为 D(a,b,c,d) 对于其它要与之比较的文本,也将遵从这个特征项顺序。对含有n 个特征项的文本而言,通常会给每个特征项赋予一定的权重表示其重要程度,即 D=D(T1,W1;T2,W2;…,Tn,Wn) 简记为 D=D(W1,W2,…,Wn) 我们把它叫做文本D的权值向量表示,其中Wk是Tk的权重,

相似度计算方法

基于距离的计算方法 1. 欧氏距离(Euclidean Distance) 欧氏距离是最易于理解的一种距离计算方法,源自欧氏空间中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1)二维平面上两点a(x1,y1)与b(x2,y2)间的欧氏距离: (2)三维空间两点a(x1,y1,z1)与b(x2,y2,z2)间的欧氏距离: (3)两个n维向量a(x11,x12,…,x1n)与b(x21,x22,…,x2n)间的欧氏距离: 也可以用表示成向量运算的形式: (4)Matlab计算欧氏距离 Matlab计算距离主要使用pdist函数。若X是一个M×N的矩阵,则pdist(X)将X矩阵M行的每一行作为一个N维向量,然后计算这M个向量两两间的距离。例子:计算向量(0,0)、(1,0)、(0,2)两两间的欧式距离 X = [0 0 ; 1 0 ; 0 2] D = pdist(X,'euclidean') 结果: D = 1.0000 2.0000 2.2361 2. 曼哈顿距离(Manhattan Distance) 从名字就可以猜出这种距离的计算方法了。想象你在曼哈顿要从一个十字路口开车到另外一个十字路口,驾驶距离是两点间的直线距离吗?显然不是,除

非你能穿越大楼。实际驾驶距离就是这个“曼哈顿距离”。而这也是曼哈顿距离名称的来源,曼哈顿距离也称为城市街区距离(City Block distance)。 (1)二维平面两点a(x1,y1)与b(x2,y2)间的曼哈顿距离 (2)两个n维向量a(x11,x12,…,x1n)与b(x21,x22,…,x2n)间的曼哈顿距离 (3) Matlab计算曼哈顿距离 例子:计算向量(0,0)、(1,0)、(0,2)两两间的曼哈顿距离 X = [0 0 ; 1 0 ; 0 2] D = pdist(X, 'cityblock') 结果: D = 1 2 3 5. 标准化欧氏距离 (Standardized Euclidean distance ) (1)标准欧氏距离的定义 标准化欧氏距离是针对简单欧氏距离的缺点而作的一种改进方案。标准欧氏距离的思路:既然数据各维分量的分布不一样,好吧!那我先将各个分量都“标准化”到均值、方差相等吧。均值和方差标准化到多少呢?这里先复习点统计学知识吧,假设样本集X的均值(mean)为m,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为s,那么X的“标准化变量”表示为: 而且标准化变量的数学期望为0,方差为1。因此样本集的标准化过程(standardization)用公式描述就是: 标准化后的值= ( 标准化前的值-分量的均值) /分量的标准差 经过简单的推导就可以得到两个n维向量a(x11,x12,…,x1n)与 b(x21,x22,…,x2n)间的标准化欧氏距离的公式: 如果将方差的倒数看成是一个权重,这个公式可以看成是一种加权欧氏距离(Weighted Euclidean distance)。

信息检索几种相似度计算方法作对比

句子相似度地计算在自然语言处理具有很重要地地位,如基于实例地机器翻译( )、自 动问答技术、句子模糊匹配等.通过对术语之间地语义相似度计算,能够为术语语义识别[]、术语聚类[]、文本聚类[]、本体自动匹配[]等多项任务地开展提供重要支持.在已有地术语相似度计算方法中,基于搜索引擎地术语相似度算法以其计算简便、计算性能较高、不受特定领域语料库规模和质量制约等优点而越来越受到重视[]. 相似度计算方法总述: 《向量空间模型信息检索技术讨论》,刘斌,陈桦发表于计算机学报, 相似度():指两个文档内容相关程度地大小,当文档以向量来表示时,可以使用向量文 档向量间地距离来衡量,一般使用内积或夹角地余弦来计算,两者夹角越小说明似度 越高.由于查询也可以在同一空间里表示为一个查询向量(见图),可以通过相似度计算 公式计算出每个档向量与查询向量地相似度,排序这个结果后与设立地阈值进行比较. 如果大于阈值则页面与查询相关,保留该页面查询结果;如果小于则不相关,过滤此页.这样就可以控制查询结果地数量,加快查询速度.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相似度计算方法综述》 相似度计算用于衡量对象之间地相似程度,在数据挖掘、自然语言处理中是一个基础 性计算.其中地关键技术主要是两个部分,对象地特征表示,特征集合之间地相似关系. 在信息检索、网页判重、推荐系统等,都涉及到对象之间或者对象和对象集合地相似 性地计算.而针对不同地应用场景,受限于数据规模、时空开销等地限制,相似度计算 方法地选择又会有所区别和不同.下面章节会针对不同特点地应用,进行一些常用地相 似度计算方法进行介绍.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内积表示法: 《基于语义理解地文本相似度算法》,金博,史彦君发表于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在中文信息处理中,文本相似度地计算广泛应用于信息检索、机器翻译、自动问答系统、文本挖掘等领域,是一个非常基础而关键地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是人们研究地热点和难点.计算机对于中文地处理相对于对于西文地处理存在更大地难度,集中体现在对文本分词 地处理上.分词是中文文本相似度计算地基础和前提,采用高效地分词算法能够极大地提 高文本相似度计算结果地准确性.本文在对常用地中文分词算法分析比较地基础上,提出 了一种改进地正向最大匹配切分()算法及歧义消除策略,对分词词典地建立方式、分词 步骤及歧义字段地处理提出了新地改进方法,提高了分词地完整性和准确性.随后分析比 较了现有地文本相似度计算方法,利用基于向量空间模型地方法结合前面提出地分词算法,给出了中文文本分词及相似度计算地计算机系统实现过程,并以科技文本为例进行了 测试,对所用方法进行了验证.这一课题地研究及其成果对于中文信息处理中地多种领域 尤其是科技类文本相似度地计算比较,都将具有一定地参考价值和良好地应用前景.资料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词语相似度算法的分析与改进

词语相似度算法的分析与改进 摘要:对现有的词语相似度算法进行分析,提出一种基于知网,面向语义、可扩展的词语相似度计算方法,通过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所提出的词语语义相似度计算方法比以前的方法更好,在计算词语相似度时,准确率更高。 关键词:词语相似度算法;义原相似度计算;概念词的相似度计算;非概念词的相似度计算 在建立主观题评分模型时,要判断句子的相似度,计算句子的相似度时,首先要处理的就是词语的相似度计算工作。目前对词语的相似度计算人们已经做了大量的研究,提出了一些较有代表性的计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基于字面信息的词语相似度计算 这种算法的核心内容是:中文词语的构成句子中,一般较核心的内容都放在句子的后面。句子后面的词语在句子中所起到的作用比靠前的词语大。因此在对句子进行分析时需要给后面的字或词赋予较高的权值。 假设a和b分别代表两个词语,按照此算法,词语之间的相似度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公式1。 使用字面信息作为相似度计算的算法较简单,实现起来也方便。但该算法准确率不高,尤其是对于语义相似的词语更是难于处理。2)基于词林的词语相似度计算 对于以同义词词林作为语义分类体系进行词语相似度计算的研

究,王斌和章成志都曾作了相关探讨[1]。其核心思想是使用两个词语的语义距离来表示词语间相似度。当处理对象是一个词组或短语时,首先将其切分为义类词,并将义类词在词林的树状结构中提取出相关的语义编码,并对两个词语的语义编码进行相似度计算。基于词林的词语相似度计算较好的解决了语义相似、词形不同的词语相似度计算,但由于语义词典的完备性问题,必然会存在部分不在语义词典中的词语而无法处理。 3)基于知网的词语相似度计算 知网以概念作为描述对象,从关系层次上揭示词语的概念含义,并建立了概念关系网络,包含词语属性以及属性间关系[2]。刘群、李素建从知网的关系描述出发,研究了同一个词义所具有的多个义原间的关系,并试图计算出这些义原在计算相似度时所起到的作用,并根据这种思想提出了使用知网的语义信息来计算词语相似度的算法。 该算法在计算概念词的相似度时较准确,但在计算概念词与非概念词,非概念词与非概念词的相似度时,准确率不高。 为克服这些问题,我们采用知网作为语义资源,结合信息论中的相关理论,提出了一种面向语义的、可扩展的、多策略混合的词语相似度计算模型。 1 义原相似度计算 词语的相似度计算,最终还是要计算各词语的义源相似度。在知网中,所有词语都包含义原信息,应用知网进行相似度计算时,第

计算文本相似度几种最常用的方法,并比较它们之间的性能

计算文本相似度几种最常用的方法,并比较它们之间的性能 编者按:本文作者为Yves Peirsman,是NLP领域的专家。在这篇博文中,作者比较了各种计算句子相似度的方法,并了解它们是如何操作的。词嵌入(word embeddings)已经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广泛使用,它可以让我们轻易地计算两个词语之间的语义相似性,或者找出与目标词语最相似的词语。然而,人们关注更多的是两个句子或者短文之间的相似度。如果你对代码感兴趣,文中附有讲解细节的Jupyter Notebook地址。以下是论智的编译。 许多NLP应用需要计算两段短文之间的相似性。例如,搜索引擎需要建模,估计一份文本与提问问题之间的关联度,其中涉及到的并不只是看文字是否有重叠。与之相似的,类似Quora之类的问答网站也有这项需求,他们需要判断某一问题是否之前已出现过。要判断这类的文本相似性,首先要对两个短文本进行embedding,然后计算二者之间的余弦相似度(cosine similarity)。尽管word2vec和GloVe等词嵌入已经成为寻找单词间语义相似度的标准方法,但是对于句子嵌入应如何被计算仍存在不同的声音。接下来,我们将回顾一下几种最常用的方法,并比较它们之间的性能。 数据 我们将在两个被广泛使用的数据集上测试所有相似度计算方法,同时还与人类的判断作对比。两个数据集分别是: STS基准收集了2012年至2017年国际语义评测SemEval中所有的英语数据 SICK数据库包含了10000对英语句子,其中的标签说明了它们之间的语义关联和逻辑关系 下面的表格是STS数据集中的几个例子。可以看到,两句话之间的语义关系通常非常微小。例如第四个例子: A man is playing a harp. A man is playing a keyboard.

基于《知网》的词语相似度计算

基于《知网》的词语相似度计算 [摘要]词语相似度计算是计算机中文处理中的基础和重要环节,目前基于《知网》的词语相似度计算是一种常见的方法,本文将对该方法做系统介绍。 [关键词]《知网》词语相似度计算 一、《知网》的结构 《知网》(HowNet)是我国著名机器翻译专家董振东先生和董强先生创建的,是一个常识知识库,它含有丰富的词汇语义知识以及世界知识,内部结构复杂。 《知网》中两个最基础的概念是“概念”和“义原”。“概念”是用来描述词语语义。因为一个词可以含有多个语义,所以一个词需要多个概念来描述。使用“知识表示语言”对概念进行描述,“知识表示语言”使用的“词汇”便是义原。《知网》中的不可再分的、最小的意义单位是“义原”,义原用来描述“概念”。 《知网》采用的义原有1500个,它们一共可以分为十类,具体见图1。 知网反映了概念之间、概念属性之间各种各样的关系,总体来说知网描述了16种关系: 上下位关系;同义关系、反义关系、对义关系;部件-整体关系;属性-宿主关系;材料-成品关系;施事/经验者/关系;主体-事件关系;受事/内容/领属物等事件关系;工具-事件关系;场所-事件关系;时间-事件关系;值-属性关系;实体-值关系;事件-角色关系;相关关系。 由《知网》的结构得知义原之间组成的不是一个树状结构,而是一个复杂的网状结构。然而义原关系中最重要的是上下位关系。所有的“基本义原”以这种上下位关系为基础构成了义原层次体系,叫做义原分类树。在义原分类树中,父节点义原和子节点义原之间具有上下位关系。可以通过义原分类树来计算词语和词语之间的语义距离。 二、知网的知识词典 知识词典是知网中最基本的数据库。在知识词典中,每一个概念(概念又称为义项)可以用一条记录来描述。一条记录含有八项信息,每一项由用“=”连接的两个部分组成,等号左边表示数据的域名,右边是数据的值。比如下面就是一条描述概念的记录: NO=017114

图像相似度算法的C#代码

近日逛博客的时候偶然发现了一个有关图片相似度的Python算法实现。想着很有意思便搬到C#上来了,给大家看看。 闲言碎语 才疏学浅,只把计算图像相似度的一个基本算法的基本实现方式给罗列了出来,以至于在最后自己测评的时候也大发感慨,这个算法有点不靠谱。不管怎么样,这个算法有时候还是有用的,所以还是列出来跟大家伙一起分享分享~~ PS:图像处理这一块博大精深,个人偶尔发现了点东西拿来分享。说的不好的地方,写得太糟的地方,诸位准备扔砖头还望淡定,淡定~~ 基本知识介绍 颜色直方图 颜色直方图是在许多图像检索系统中被广泛采用的颜色特征,它所描述的是不同色彩在整幅图像中所占的比例,而并不关心每种色彩所处的空间位置,即无法描述图像中的对象或物体。颜色直方图特别适用于描述那些难以进行自动分割的图像。 灰度直方图 灰度直方图是灰度级的函数,它表示图像中具有每种灰度级的像素的个数,反映图像中每种灰度出现的频率。灰度直方图的横坐标是灰度级,纵坐标是该灰度级出现的频率,是图像的最基本的统计特征。 本文中即是使用灰度直方图来计算图片相似度,关于算法那一块也不赘言了,毕竟图像学图形学,直方图我是门儿都不懂,我也不准备打肿脸充胖子,只想实现一个最基本的算法,然后从最直观的角度看看这个算法的有效性,仅此而已。

算法实现 诸位看官休怪笔者囫囵吞枣,浅尝辄止的学习态度。额毕竟是因兴趣而来,于此方面并无半点基础(当然,除了知道RGB是啥玩意儿——这还幸亏当年计算机图形学的老师是个Super美女,因此多上了几节课的缘故),更谈不上半点造诣,看官莫怪莫怪,且忍住怒气,是走是留,小生不敢有半点阻拦~~ 大致步骤如下: 1,将图像转换成相同大小,以有利于计算出相像的直方图来 2,计算转化后的灰度直方图 3,利用XX公式,得到直方图相似度的定量度量 4,输出这些不知道有用没用的相似度结果数据 代码实现 步骤1,将图像转化成相同大小,我们暂且转化成256 X 256吧。 public Bitmap Resize(string imageFile, string newImageFile) { img = Image.FromFile(imageFile); Bitmap imgOutput = new Bitmap(img, 256, 256); imgOutput.Save(newImageFile, System.Drawing.Imaging.ImageFormat.Jpeg); imgOutput.Dispose(); return (Bitmap)Image.FromFile(newImageFile);

信息检索几种相似度计算方法作对比

几种相似度计算方法作对比 句子相似度的计算在自然语言处理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如基于实例的机器翻译(Example Based Ma-chine Translation,EBMT)、自动问答技术、句子模糊匹配等.通过对术语之间的语义相似度计算,能够为术语语义识别[1]、术语聚类[2]、文本聚类[3]、本体自动匹配[4]等多项任务的开展提供重要支持。在已有的术语相似度计算方法中,基于搜索引擎的术语相似度算法以其计算 简便、计算性能较高、不受特定领域语料库规模和质量制约等优点而越来越受到重视[1]。 相似度计算方法总述: 1 《向量空间模型信息检索技术讨论》,刘斌,陈桦发表于计算机学报,2007 相似度S(Similarity):指两个文档内容相关程度的大小,当文档以向量来表示时,可 以使用向量文档向量间的距离来衡量,一般使用内积或夹角0的余弦来计算,两者夹角越小说明似度越高。由于查询也可以在同一空间里表示为一个查询向量(见图1),可以通过相似度计算公式计算出每个档向量与查询向量的相似度,排序这个结果后与设立的阈值进行比较。如果大于阈值则页面与查询相关,保留该页面查询结果;如果小于则不相关,过滤此页。这 样就可以控制查询结果的数量,加快查询速度。 2 《相似度计算方法综述》 相似度计算用于衡量对象之间的相似程度,在数据挖掘、自然语言处理中是一个基础性计算。其中的关键技术主要是两个部分,对象的特征表示,特征集合之间的相似关系。在信息检索、网页判重、推荐系统等,都涉及到对象之间或者对象和对象集合的相似性的计算。而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受限于数据规模、时空开销等的限制,相似度计算方法的选择又会有所区别和不同。下面章节会针对不同特点的应用,进行一些常用的相似度计算方法进行介绍。 内积表示法: 1 《基于语义理解的文本相似度算法》,金博,史彦君发表于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7 在中文信息处理中,文本相似度的计算广泛应用于信息检索、机器翻译、自动问答系统、文本挖掘等领域,是一个非常基础而关键的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热点和难点。计算机对于中文的处理相对于对于西文的处理存在更大的难度,集中体现在对文本分词的处理上。分词是中文文本相似度计算的基础和前提,采用高效的分词算法能够极大地提高文本相似度计算结果的准确性。本文在对常用的中文分词算法分析比较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正向最大匹配切分(MM)算法及歧义消除策略,对分词词典的建立方式、分词步骤及歧义字段的处理提出了新的改进方法,提高了分词的完整性和准确性。随后分析比较了现有的文本相似度计算方法,利用基于向量空间模型的TF-IDF方法结合前面提出的分词算法,给出了中文文本分词及相似度计算的计算机系统实现过程,并以科技文本为例进行了测试,对所用方

词语相似度计算方法

词语相似度计算方法分析 崔韬世麦范金 桂林理工大学广西 541004 摘要:词语相似度计算是自然语言处理、智能检索、文档聚类、文档分类、自动应答、词义排歧和机器翻译等很多领域的基础研究课题。词语相似度计算在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词语相似度进行总结,分别阐述了基于大规模语料库的词语相似度计算方法和基于本体的词语相似度计算方法,重点对后者进行详细分析。最后对两类方法进行简单对比,指出各自优缺点。 关键词:词语相似度;语料库;本体 0 引言 词语相似度计算研究的是用什么样的方法来计算或比较两个词语的相似性。词语相似度计算在自然语言处理、智能检索、文本聚类、文本分类、自动应答、词义排歧和机器翻译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它是一个基础研究课题,正在为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所关注。笔者对词语相似度计算的应用背景、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包括每种策略的基本思想、依赖的工具和主要的方法等,以供自然语言处理、智能检索、文本聚类、文本分类、数据挖掘、信息提取、自动应答、词义排歧和机器翻译等领域的研究人员参考和应用。词语相似度计算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在基于实例的机器翻译中,词语相似度主要用于衡量文本中词语的可替换程度。 (2) 在信息检索中,相似度更多的是反映文本与用户查询在意义上的符合程度。 (3) 在多文档文摘系统中,相似度可以反映出局部主题信息的拟合程度。 (4) 在自动应答系统领域,相似度的计算主要体现在计算用户问句和领域文本内容的相似度上。 (5) 在文本分类研究中,相似度可以反映文本与给定的分类体系中某类别的相关程度。 (6) 相似度计算是文本聚类的基础,通过相似度计算,把文档集合按照文档间的相似度大小分成更小的文本簇。1 基于语料库的词语相似度计算方法 基于统计方法计算词语相似度通常是利用词语的相关性来计算词语的相似度。其理论假设凡是语义相近的词,它们的上下文也应该相似。因此统计的方法对于两个词的相似度算建立在计算它们的相关词向量相似度基础上。首先要选择一组特征词,然后计算这一组特征词与每一个词的相关性(一般用这组词在实际的大规模语料中在该词的上下文中出现的频率来度量),于是,对于每一个词都可以得到一个相关性的特征词向量,然后计算这些向量之间的相似度,一般用向量夹角余弦的计算结果作为这两个词的相似度。 Lee利用相关熵,Brown采用平均互信息来计算词语之间的相似度。李涓子(1999)利用这种思想来实现语义的自动排歧;鲁松(2001)研究了如何利用词语的相关性来计算词语的相似度。PBrownetc采用平均互信息来计算词语之间的相似度。基于统计的定量分析方法能够对词汇间的语义相似性进行比较精确和有效的度量。基于大规模语料库进行的获取受制于所采用的语料库,难以避免数据稀疏问题,由于汉语的一词多义现象,统计的方法得到的结果中含有的噪声是相当大的,常常会出现明显的错误。 2 基于本体库的词语相似度计算方法 2.1 常用本体库 关于Ontology的定义有许多,目前获得较多认同的是R.Studer的解释:“Ontology是对概念体系的明确的、形式

领域文本信息抽取中的短语相似度计算方法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a5973606.html, 领域文本信息抽取中的短语相似度计算方法作者:沈洁彭敦陆 来源:《软件导刊》2017年第04期 摘要:随着信息化的深入发展,各应用领域积累了大量采用半结构化方式记录的文本数据。为了快速有效地从大规模面向领域的半结构化文本中抽取有用信息,信息抽取技术应运而生。文本信息抽取的核心算法之一是计算词或短语的相似度,针对面向领域的半结构化文本中的中文短语相似度计算,先采用模式匹配算法从原始半结构化文本中抽取中文短语,然后结合领域语义依存关系,对基于公共子串的短语相似度计算方法进行改进,以此提高短语相似度计算的可靠性。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具有较好的计算效果。关键词:领域半结构化文本;公共子串;依存关系(DOI)DOI:10.11907/rjdk.162708中图分类号:TP30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文章编号:16727800(2017)0040006030 引言在信息爆炸的今天,各大领域都产生了大规模的半结构化文本。在医疗领域,产生了大量的电子病历文本[1];在司法领域, 产生了大量的审判案件法律文书。对领域文本进行高效地信息抽取,是实现文本数据结构化和领域数据分析的基础,而短语相似度计算又是进行正确信息抽取的前提。通常,由于缺乏背 景知识,直接从面向领域的半结构文本中抽取的短语不够准确,难以与领域知识相对应。一种可能的方法是从领域知识库中查找与抽取短语相似的短语来提高信息抽取的准确性。由此,需要高效地计算从文本中抽取出的短语与领域知识库中的短语相似度。迄今为止,短语相似度的计算已应用于诸多方面,例如文本聚类[2]、文本检索[3]和机器翻译[4]等。在司法领域,为了对大量案件进行有效的数据分析,首先需要对审判案件的法律文书进行信息抽取,形成结构化数据。在针对法律文书(如判决书)抽取的大量数据项中,有一类数据项是由一组连续词语组成的短语,例如,针对“案由”这个数据项,在判决书中可能会抽取到“贩卖毒品罪”,而这一短语在面向司法领域的知识库(取自我国《刑法》)中的对应短语是“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两者之间不完全相同,但相比其它短语则更加相似。研发出高效计算文本中抽取出的短语与领域知识库中短语的相似度计算方法,有助于提高领域信息抽取的准确度和抽取效率。1 准备工作1.1 面向领域的中文短语抽取〖ST〗〖WT〗与领域相关的中文短语抽取是面向领域的半结构化文本信息抽取的重要任务之一。抽取出的短语以结构化的形式进行存储,为后期的数据分析服务。在短语抽取中,先使用基于模式匹配的结构化信息抽取方法[5],从面 向领域的半结构化文本中抽取中文短语。下面以实现来说明该算法的执行过程。例如,对短 语“指控被告人王某犯贩卖毒品罪一案”,首先进行分词,然后选取案件案由的抽取模式(见图1)对分词序列进行模式匹配得到目标短语。其中,keyword、itemword、objphrase分别表示关键词、普通词和目标短语。通过增加关键词同义词的方式对案件案由的抽取模式进行优化,这样该算法就可以克服传统模式的不足,准确地匹配包括同义词在内的短语表达。< pattern keyword ="指控" pos ="v" >< keyword-synonym >< synonym name ="控告" pos ="v" / >< / keyword-synonym >< Cluster id ="1" >< patternStr >< pattern id ="1" value =" \\s keyword/v 被告人/n itemword/nr 犯/v objphrase/n 一/m 案/ng \\b" >< / patternStr >< / Cluster >< / pattern >1.2 构建领域知识库法律文书由司法相关工作人员人工进行书写,书写过程中会出现书写不规范 的情况。例如使用上节阐述的算法从法律文书中抽取的案件案由为“贩卖毒品罪”,而这一短语

本体相似度计算方法

2012.12 52 本体相似度计算方法研究 张路 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湖北 434020 摘要:MD3模型是一种系统的跨本体概念间相似度的计算方法,这种方法无需建立一个集成的共享本体。本文在MD3 模型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本体对概念的描述信息,重点讨论了跨本体概念间非层次关系相似度的计算,把MD3 模型扩展到 EMD3 模型,使得概念间相似度的计算理论上更全面、更精确。 关键词:本体;元数据模型;语义相似度;MD3模型 0 引言 本体映射算法以两个本体作为输入,然后为这两个本体的各个元素(概念、属性或者关系) 建立相应的语义关系。相似性提取是本体映射的一个重要步骤,它主要是进行概念相似度的计算,提高语义相似度计算精度成为提高语义信息检索质量的关键之一。语义相似度一般是指计算本体概念间的相似度,多数方法所考虑的概念是基于一个本体的,跨本体 概念间的方法比较少。MD3模型是一种典型的计算跨本体概念间相似度的方法。 1 MD3模型 Triple Matching-Distance Model(MD3)模型是一种跨本体概念间相似度计算框架。计算实体类a 和b 之间的相似度通过计算同义词集、特征属性和语义邻居之间的加权和,公式如下: Sim(a,b)=wS synsets (a,b)+uS features (a, b)+vS neighborhoods (a,b) 其中w, u, v 表示了各组成部分的重要性。特征属性细化为组成部分、功能以及其他属性。概念a 和b 的语义邻居及其特征属性(即概念的部分、功能及其他属性)也通过同义词集合描述,每一个相似度的计算都通过Tversky 公式: (,)(,)(1(,))A B S a b A B a b A B a b B A αα=+-+-- 其中A, B 分别表示概念a 和b 的描述集合,A-B 表示属于A 但不属于B 的术语集(B-A 相反)。参数(,)a b α由概念a 和b 和在各自层次结构中的深度确定。 2 EMD3模型 MD3模型的不足在于没有考虑对象实例对概念的影响,同 时其语义邻居只考虑语义关系中层次之间的相似度,没有考虑非层次之间的相似度。本文在MD3模型的基础上,参考了其概念名称相似度、特征属性,对本体的结构以及概念描述两方面做了扩充,重点讨论了跨本体概念间非层次关系的相似度的比较和实例对概念相似度的影响,把MD3模型扩展到Extension of Triple Mapping Distance model (EMD3)模型。 2.1 概念属性的相似度 属性有属性名称、属性数据类型、属性实例数据等要素,因此判断两个属性是否相似主要从这三个要素来考虑。属性名称、属性类型本身是文本类型,是字符串,因此可以采用字符串相似度计算方法进行判定。例如用Humming distance 来比较两字符串。设两字符串s 和t ,则它们之间的相似度可由下式给出: min(,) 1 (,)1[( ())]/max(,)s t i Sim s t f i s t s t ==-+-∑ 其中:若s[i]=t[i],则f(i)=0;否则f(i)=1。由于每个概念的实例对该概念的每个属性都分配了一个相应的值,对于其他类型的数据,可以采用下面介绍的方法进行计算。 设概念A 的属性为a i ,概念B 的属性为b j ,两个属性之间的相似度的计算公式为: Sim(a i ,b j )= w 1s 1(a i ,b j )+ w 2s 2(a i ,b j )+ w 3s 3(a i ,b j ) 其中w i 是权重,代表属性名称、数据类型、属性实例数据对属性相似度计算的重要程度,且和为1。设概念A,B 之间总共计算出m 个sim(a i ,b j ),并设置相应的权值k l ,则概念之间基于属性的相似度为: 1 1 (,)/(,)m m l i j l l l k Sim a b k Sim A B ==∑∑ =

向量的相似度计算常用方法个

向量的相似度计算常用方法 相似度的计算简介 关于相似度的计算,现有的几种基本方法都是基于向量(Vector)的,其实也就是计算两个向量的距离,距离越近相似度越大。在推荐的场景中,在用户-物品偏好的二维矩阵中,我们可以将一个用户对所有物品的偏好作为一个向量来计算用户之间的相似度,或者将所有用户对某个物品的偏好作为一个向量来计算物品之间的相似度。下面我们详细介绍几种常用的相似度计算方法。 共8种。每人选择一个。第9题为选做。 编写程序实现(这是第一个小练习,希望大家自己动手,java实现)。计算两个向量的相似性: 向量1(0.15, 0.45, 0.l68, 0.563, 0.2543, 0.3465, 0.6598, 0.5402, 0.002) 向量2(0.81, 0.34, 0.l66, 0.356, 0.283, 0.655, 0.4398, 0.4302, 0.05402) 1、皮尔逊相关系数(Pearson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皮尔逊相关系数一般用于计算两个定距变量间联系的紧密程度,它的取值在[-1,+1] 之间。 s x , s y 是 x 和 y 的样品标准偏差。 类名:PearsonCorrelationSimilarity 原理:用来反映两个变量线性相关程度的统计量 范围:[-1,1],绝对值越大,说明相关性越强,负相关对于推荐的意义小。 说明:1、不考虑重叠的数量;2、如果只有一项重叠,无法计算相似性(计算过程被除数有n-1);3、如果重叠的值都相等,也无法计算相似性(标准差为0,做除数)。

该相似度并不是最好的选择,也不是最坏的选择,只是因为其容易理解,在早期研究中经常被提起。使用Pearson线性相关系数必须假设数据是成对地从正态分布中取得的,并且数据至少在逻辑范畴内必须是等间距的数据。Mahout中,为皮尔森相关计算提供了一个扩展,通过增加一个枚举类型(Weighting)的参数来使得重叠数也成为计算相似度的影响因子。 2、欧几里德距离(Euclid ean Distance) 最初用于计算欧几里德空间中两个点的距离,假设 x,y 是 n 维空间的两个点,它们之间的欧几里德距离是: 可以看出,当 n=2 时,欧几里德距离就是平面上两个点的距离。当用欧几里德距离表示相似度,一般采用以下公式进行转换:距离越小,相似度越大。 类名:EuclideanDistanceSimilarity 原理:利用欧式距离d定义的相似度s,s=1 / (1+d)。 范围:[0,1],值越大,说明d越小,也就是距离越近,则相似度越大。 说明:同皮尔森相似度一样,该相似度也没有考虑重叠数对结果的影响,同样地,Mahout通过增加一个枚举类型(Weighting)的参数来使得重叠数也成为计算相似度的影响因子。 3、Cosine 相似度(Cosine Similarity) Cosine 相似度被广泛应用于计算文档数据的相似度: 类名: UncenteredCosineSimilarity 原理:多维空间两点与所设定的点形成夹角的余弦值。 范围:[-1,1],值越大,说明夹角越大,两点相距就越远,相似度就越小。 说明:在数学表达中,如果对两个项的属性进行了数据中心化,计算出来的余弦相似度和皮尔森相似度是一样的,在mahout中,实现了数据中心化的过程,所以皮尔森相似度值也是数据中心化后的余弦相似度。另外在新版本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