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40t龙门吊轨道梁设计

40t龙门吊轨道梁设计

40t龙门吊轨道梁设计
40t龙门吊轨道梁设计

西安地铁三号线试验段TJSG-1标工程

40吨龙门吊轨道梁施工设计方案

1、工程概况

1.1 鱼化寨站概况及结构设计

鱼化寨站为西安市地铁三号一期工程的起点站,车站位于西安市雁塔区富裕路与丰盛路十字路口西侧,沿富裕路东西向靠路南侧布置。车站主体为地下两层三跨框架结构(局部为单柱双跨结构),长360.11m,标准段宽20.7m(西侧端头井段宽度为28.9m、东侧端头井宽度为26.4m),基坑开挖深度18.5m(端头井深约19.48m),覆土厚度3.38~3.88m,基底位于3-4-2粉质粘土层,基坑变形控制保护等级为一级。车站设六个出入口和三组风亭。

鱼化寨站平面示意图

西安市地铁三号线试验段TJSG-1标工程包含鱼化寨站、丈八北路站、鱼化寨站~丈八北路站区间(以下简称鱼~丈区间)、丈八北路站~延平门站区间(以下简称丈~延区间),共两站两区间。鱼化寨站~丈八北路站盾构区间,左线起止里程为ZDK12+141.075~ZDK14+237.540,左线全长2096.465m;右线起止里程YDK12+138.875~YDK14+237.540,右线全长2098.665m。在里程ZDK12+139.575~+208.145设置一条长68.57m的单渡线,在里程ZDK12+208.145~+224.245设盾构始发井连接单渡线段及盾构隧道段。区间先以R=400的曲线向东南方向前行,侧穿皂河桥及下穿皂河,然后以R=450m 的曲线向东北方向前行,在西安旧机动车交易中心场地通过地裂缝段。右线始发井和出

土口设置在鱼化寨车站内。区间隧道采用盾构法施工,盾构隧道衬砌管片外径6.0m,内径5.4m,宽1.5m,厚0.3m,分为6块,管片采用错缝拼装。管片砼采用高抗渗高强度C50等级的混凝土,抗渗等级为S12。

1.2 龙门吊布置及设计

根据盾构隧道施工特点和工艺要求,计划在盾构始发井(左线)先安装40吨龙门吊来进行隧道土石方及材料的吊运。随后根据施工要求,安装始发井(右线)40吨龙门吊。

在施工右线时40吨龙门吊架设位置:轨道梁布置位置为结构轴线31轴~45轴。轨道梁总共设置4道,南北两道分别设置在原始路面上,中间两道设置在结构顶板上。轨道梁承载力主要由结构框架柱及框架梁承载,经过验算可以满足承载力要求。为满足施工过程周转材料及拆除负环,4道轨道梁统一向基坑东侧顺延8m。

40t龙门吊主要起吊管片、碴土以及施工材料。一环管片重约20t/环,管片三块标准块总重约12t;碴土斗自重约13T,掘进一环渣土量约63m3,每斗出土重量约17T,共计30T,因此龙门吊的最大起吊重量约30t。龙门吊设计时考虑到安全储备,按最大吊重量约40T考虑。

本工程计划安装龙门吊跨度为12m,自重100t,每侧两轮间距为11.387m。龙门吊单边悬臂,悬臂长度为6m,起重设备的最大吊重为40t。

2、40吨龙门吊轨道梁设计说明

2.1设计依据

(1)西安市城市轨道交通三号线试验段工程土建工程的相关合同文件、招标文件、投标文件、设计资料等。

(2)国家现行有关施工及验收规范、规则、质量技术标准,以及西安地区在安全文明施工等方面的规定。

(3)江正荣编《建筑施工计算手册》。国振喜等编《简明建筑工程施工手册》。

(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5)《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

(6)我单位的地下工程结构方面的施工经验。

2.2 设计检算原则

1)在满足结构受力的前提下应考虑挠度变形控制。

2)综合考虑结构的安全性、稳定性。

3)采取比较符合实际的力学模型进行计算。

2.3 设计范围

40t龙门吊钢筋混凝土轨道梁分别在不同位置处的受力和配筋设计。

轨道梁支撑形式

3、40吨龙门吊轨道梁结构设计参数

本工程计划安装龙门吊跨度为12m,自重100t,每侧两轮间距为11.387m。龙门吊单边悬臂,悬臂长度为6m,起重设备的最大吊重为40t。

龙门吊跨度为12m,每侧两轮间距为11.387m。龙门吊起重设备为小车,该小车的最大承载为40t。龙门吊自重100t。考虑到龙门吊偏压,单个轮压最不利情况最大值为250KN,安全系数按1.2考虑约为300KN,单侧轮压为500KN。

龙门吊轨道直接安装在钢筋砼轨道梁上,在轨道梁上预埋固定钢轨的钢筋。轨道梁一侧沿31~45轴纵向设置,在45轴之外向东延伸8米。为了区分轨道梁,把轨道梁分为a、b、c、d四道。

4、40吨龙门吊轨道梁设计验算

4.1龙门吊轨道梁布设在天然地基上

4.1.1计算模型与计算荷载

龙门吊轨道梁按天然地基梁进行计算,龙门吊单侧轨距为11.387m,龙门吊作用于轨道上轨压和起吊材料对轨道梁的压力F=300kN。

4.1.2轨道梁受力与配筋计算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 本文简称《混凝土规范》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 本文简称《抗震规范》

1 已知条件及计算要求:

(1)已知条件:矩形梁 b=600mm,h=450mm。

砼 C35,fc=16.70N/mm2,ft=1.57N/mm2,纵筋 HRB400,fy=360N/mm2,fy'=360N/mm2,箍筋 HPB300,fy=270N/mm2。

弯矩设计值 M=300.00kN.m,剪力设计值 V=10.00kN,扭矩设计值 T=0.00kN.m。

(2)计算要求:

1.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2.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3.裂缝宽度计算。

2 抗弯计算:

(1)求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ξb

εcu=0.0033-(f cu,k-50)×10-5=0.0033-(35-50)×10-5=0.00345

εcu>0.0033,取εcu=0.00330

按《混凝土规范》公式(6.2.7-1)

b

1

f

E s cu

(2)单筋计算基本公式,按《混凝土规范》公式(6.2.10-1)

≤1f(h

(3)求截面抵抗矩系数αs

h0=h-as=450-35=415mm

=

s

(4)求相对受压区高度ξ

=s

(5)求受拉钢筋面积As

As=ξα1f c bh0/f y=0.192×1.00×16.70×600×415/360=2222mm2

(6)配筋率验算

受拉钢筋配筋率

ρ=As/(bh)=2222/(600×450)=0.82% > ρsmin=max{0.0020,0.45f t/f y=0.45×

1.57/360=0.0020}=0.0020

配筋率满足要求

3 抗剪计算:

(1)截面验算,按《混凝土规范》公式(6.3.1)

V=0.25βc f c bh0=0.25×1.000×16.70×600×415=1039575N=1039.58kN > V=10kN 截面尺寸满足要求。

(2)配筋计算,按混凝土规范公式(6.3.4-2)

V < αcv f t bh0+f yv(A sv/s)h0

A sv/s = (V-αcv f t bh0)/(f yv h0)

= (10.00×103-0.70×1.57×600×415)/(270×415)

= -2.35298mm2/mm=-2352.98mm2/m

配箍率ρsv=A sv/s/b=-2.35298/600=-0.39% < ρsvmin=0.14% 不满足最小配箍率

抗剪箍筋按构造配筋: A sv/s = ρsvmin×b=0.14%×600=0.83733mm2/mm=837.33mm2/m 4 配置钢筋:

(1)上部纵筋:计算As=540mm2,

实配4E25(1963mm2ρ=0.73%),配筋满足

(2)下部纵筋:计算As=2222mm2,

实配5E25(2454mm2ρ=0.91%),配筋满足

(3)箍筋:计算Av/s=837mm2/m,

实配d10@300四肢(1047mm2/m ρsv=0.17%),配筋满足

5 裂缝计算:

(1)截面有效高度:

=

-

=

-

=

h0h a s4*******mm

(2)受拉钢筋应力计算, 根据《混凝土规范》式7.1.4-3:

sq

(3)按有效受拉混凝土截面面积计算的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 根据《混凝土规范》式7.1.2-4:

=

=

=

A te0.5b h?

?

0.5600450135000mm2

te

(4)裂缝间纵向受拉钢筋应变不均匀系数, 根据《混凝土规范》式7.1.2-2:

=

te s

ψ=-0.5262 < 0.2, 取ψ=0.2

受拉区纵向钢筋的等效直径d eq:

n i2

i i

d

根据《混凝土规范》表7.1.2-1 构件受力特征系数αcr = 1.9:

(5)最大裂缝宽度计算, 根据《混凝土规范》式7.1.2-1:

σs = σsq

= max cr

s

E s (0.08te

=?1.90.2000

48.37

200000

+0.08

W max=0.014mm < W lim=0.400mm, 满足。

4.2轨道梁布设在牛腿处

龙门吊轨道梁设在牛腿处进行计算,龙门吊单侧轨距为11.387m,牛腿间距为4.5m。由于龙门吊轮距较宽,每跨只承受龙门吊1/4轮压。龙门吊作用于轨道上轨压和起吊材料对轨道梁的压力充分考虑系数F=300kN。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 本文简称《混凝土规范》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 本文简称《荷载规范》

1 计算简图:

2 计算条件:

荷载条件:

均布恒载标准值: 0.00kN/m 活载准永久值系数: 0.50

均布活载标准值: 0.00kN/m 支座弯矩调幅幅度: 0.0%

梁容重 : 25.00kN/m3计算时考虑梁自重: 考虑

恒载分项系数 : 1.20 活载分项系数 : 1.40

配筋条件:

抗震等级 : 不设防纵筋级别 : HRB400

混凝土等级 : C35 箍筋级别 : HPB300

配筋调整系数 : 1.0 上部纵筋保护层厚: 25mm

面积归并率 : 30.0% 下部纵筋保护层厚: 25mm

最大裂缝限值 : 0.400mm 挠度控制系数C : 200

截面配筋方式 : 双筋

3 计算结果:

单位说明:

弯矩:kN.m 剪力:kN

纵筋面积:mm2箍筋面积:mm2/m

裂缝:mm 挠度:mm

梁号 1: 跨长 = 4500 B×H = 600 × 600

左中右

弯矩(-) : 0.000 0.000 -283.788

弯矩(+) : 0.001 290.442 0.000

剪力: 141.236 -243.064 -267.364

上部as: 35 35 35

下部as: 35 35 35

上部纵筋: 720 720 1457

下部纵筋: 720 1491 720

箍筋Asv: 837 837 837

上纵实配: 4E25(1963) 4E25(1963) 4E25(1963)

下纵实配: 4E25(1963) 4E25(1963) 4E25(1963)

箍筋实配: 4d10@250(1257) 4d10@250(1257) 4d10@250(1257)

腰筋实配: 4d16(804) 4d16(804) 4d16(804)

上实配筋率: 0.55% 0.55% 0.55% 下实配筋率: 0.55% 0.55% 0.55% 箍筋配筋率: 0.21% 0.21% 0.21% 裂缝: 0.000 0.317 0.304

挠度: 0.000 2.713 0.000

最大裂缝:0.317mm<0.400mm

最大挠度:2.713mm<22.500mm(4500/200)

本跨计算通过.

梁号 2: 跨长 = 4500 B×H = 600 × 600

左中右

弯矩(-) : -283.788 0.000 -189.192 弯矩(+) : 0.000 195.846 0.000 剪力: 225.321 201.021 -183.279

上部as: 35 35 35

下部as: 35 35 35

上部纵筋: 1457 720 977 下部纵筋: 720 1010 720 箍筋Asv: 837 837 837

上纵实配: 4E25(1963) 4E25(1963) 4E25(1963) 下纵实配: 4E25(1963) 4E25(1963) 4E25(1963) 箍筋实配: 4d10@250(1257) 4d10@250(1257) 4d10@250(1257) 腰筋实配: 4d16(804) 4d16(804) 4d16(804) 上实配筋率: 0.55% 0.55% 0.55% 下实配筋率: 0.55% 0.55% 0.55% 箍筋配筋率: 0.21% 0.21% 0.21% 裂缝: 0.304 0.120 0.107

挠度: 0.000 1.181 0.000

最大裂缝:0.304mm<0.400mm

最大挠度:1.181mm<22.500mm(4500/200)

本跨计算通过.

梁号 3: 跨长 = 4500 B×H = 600 × 600

左中右

弯矩(-) : -189.192 0.000 -283.788 弯矩(+) : 0.000 195.846 0.000 剪力: 183.279 -201.021 -225.321

上部as: 35 35 35

下部as: 35 35 35

上部纵筋: 977 720 1457 下部纵筋: 720 1010 720 箍筋Asv: 837 837 837

上纵实配: 4E25(1963) 4E25(1963) 4E25(1963) 下纵实配: 4E25(1963) 4E25(1963) 4E25(1963) 箍筋实配: 4d10@250(1257) 4d10@250(1257) 4d10@250(1257) 腰筋实配: 4d16(804) 4d16(804) 4d16(804) 上实配筋率: 0.55% 0.55% 0.55% 下实配筋率: 0.55% 0.55% 0.55% 箍筋配筋率: 0.21% 0.21% 0.21% 裂缝: 0.107 0.120 0.304

挠度: 0.000 1.181 0.000

最大裂缝:0.304mm<0.400mm

最大挠度:1.181mm<22.500mm(4500/200)

本跨计算通过.

梁号 4: 跨长 = 4500 B×H = 600 × 600

左中右

弯矩(-) : -283.788 0.000 0.000 弯矩(+) : 0.000 290.442 0.001 剪力: 267.364 243.064 -141.236

上部as: 35 35 35

下部as: 35 35 35

上部纵筋: 1457 720 720 下部纵筋: 720 1491 720 箍筋Asv: 837 837 837

上纵实配: 4E25(1963) 4E25(1963) 4E25(1963) 下纵实配: 4E25(1963) 4E25(1963) 4E25(1963) 箍筋实配: 4d10@250(1257) 4d10@250(1257) 4d10@250(1257) 腰筋实配: 4d16(804) 4d16(804) 4d16(804) 上实配筋率: 0.55% 0.55% 0.55% 下实配筋率: 0.55% 0.55% 0.55% 箍筋配筋率: 0.21% 0.21% 0.21% 裂缝: 0.304 0.317 0.000

挠度: 0.000 2.713 0.000

最大裂缝:0.317mm<0.400mm

最大挠度:2.713mm<22.500mm(4500/200)

4 所有简图:

1:40

1-1

1:20

2-2

1:20

3-3

1:20

4-4

1:20

5-5

1:20

LXL-6钢筋表

LXL-6材料汇总表

说明:1、标注尺寸单位为mm。

2、立柱、牛腿、轨道梁钢筋应互相锚入。

牛腿处轨道梁配筋图

4.3 顶板轨道梁处于40~41轴位置牛腿设计

4.3.1 牛腿设置

在40~41轴结构中柱位置布设轨道梁,龙门吊轨道梁为一直线梁。由于轨道梁偏移立柱较大,必须在立柱上设置牛腿。因此在40~41轴立柱处设计一长1.850mm、宽1000mm、高1300mm牛腿支座.牛腿与立柱、轨道梁之间钢筋锚固。因为此牛腿处可能两台龙门吊同时经过,龙门吊作用于轨道梁轮压和吊具及渣斗的总荷载考虑为1000KN。

4.3.1 牛腿承载力与配筋计算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 本文简称《混凝土规范》

1 设计资料:

1.1 已知条件:

混凝土强度等级:C35, f tk=2.20N/mm2, f c=16.70N/mm2

纵筋级别: HRB335, f y=300N/mm2

箍筋级别: HPB300, f y=270N/mm2

弯筋级别: HRB335, f y=300N/mm2

牛腿类型: 无上柱双牛腿

牛腿尺寸: b=1000mm h=1300mm h1=440mm c=1850mm

下柱宽度: H1=700mm

牛腿顶部竖向力值: F1vk=370.37kN F2vk=370.37kN

F1v=500.00kN F2v=500.00kN

a1=1450.00mm a2=950.00mm

牛腿顶部水平力值: F1hk=0.00kN F2hk=0.00kN

F1h=0.00kN F2h=0.00kN

1.2 计算要求:

1.斜截面抗裂验算

2.正截面抗弯计算

3.水平箍筋/弯起钢筋面积计算

2 斜截面抗裂验算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第10.8.1条规定:

=(

(1

= 1143.335kN

F vk = 370.370kN < F vktmp = 1143.335kN 满足要求.

3 正截面抗弯计算

剪跨比a/h0 = 1450.00/1295.00 = 1.12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第10.8.2条规定:

:

纵筋计算配筋量

= 2195mm2

ρ = 0.170% 根据《规范》第10.8.3条的规定,承受竖向力所需的纵向受力钢筋配筋率不能小于最小配筋率

ρmin = 0.45f t/f y = 0.45×1.57/300.00 = 0.236% > 0.2%, 取ρmin = 0.236%

取As1 = ρmin bh0 = 0.200%×1000×1295 = 3050mm2

As = A S1+A S2 = A S1+1.2F h/f y = 3050+(1.2×0.00×103)/300 = 3050mm2

纵筋实配: 7D25 A s=3436mm2(ρ=0.27%)>3050mm2满足要求.

4 水平箍筋/弯起钢筋面积计算

水平箍筋面积计算:

根据《规范》10.8.4要求,水平箍筋在牛腿上部2h0/3的范围内截面面积

不宜小于承受竖向力受拉钢筋截面面积的二分之一,即

A Sh > 0.5A S1 = 0.5×3050 = 1525mm2

箍筋实配: d10@95

牛腿上部2/3h0范围内: A sh = 1571mm2 > 1525mm2满足要求.

根据剪跨比a/h0 = 1450.00/1295.00 = 1.12≥0.3应设弯起钢筋

弯起钢筋面积计算

根据《规范》10.8.4要求,弯起钢筋的截面面积

不宜小于承受竖向力受拉钢筋截面面积的二分之一,即

A Sb > 0.5A S1 = 0.5×3050 = 1525mm2

弯筋实配: 4D25

A sb = 1963mm2(ρ=0.15%) > 1525mm2满足要求.

实际配筋简图

1:30

4.4轨道梁横向支撑梁

在31~39轴和41~45轴处两道轨道梁在结构框架柱之间通过,由于轨道梁中心距框架柱间距较大,所以在结构框架柱位置布设横向梁支撑轨道梁。横向梁截面根据跨度的不同而发生改变,根据不同的跨度采用不同的配筋。横向梁跨度长度分别为,5.3m设在31~34轴截面尺寸800mm×600mm、7.8m设置在35~39轴截面尺寸800mm×800mm、8.2m设置在44~45轴截面尺寸1000mm×900mm。横向梁钢筋锚入框架梁立柱中,横向梁中预留轨道梁钢筋。因为此横向梁可能两台龙门吊同时经过,龙门吊作用于横向梁轮压和吊具及渣斗的总荷载考虑为1000KN。

4.3.1

5.3m横向梁承载力及配筋计算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 本文简称《混凝土规范》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 本文简称《荷载规范》

1 计算简图:

2 计算条件:

荷载条件:

均布恒载标准值: 0.00kN/m 活载准永久值系数: 0.50

均布活载标准值: 0.00kN/m 支座弯矩调幅幅度: 0.0%

梁容重 : 25.00kN/m3计算时考虑梁自重: 考虑

恒载分项系数 : 1.20 活载分项系数 : 1.40

配筋条件:

抗震等级 : 不设防纵筋级别 : HRBF335

混凝土等级 : C35 箍筋级别 : HPB300

配筋调整系数 : 1.0 上部纵筋保护层厚: 50mm

面积归并率 : 30.0% 下部纵筋保护层厚: 50mm

最大裂缝限值 : 0.400mm 挠度控制系数C : 200

截面配筋方式 : 双筋

3 计算结果:

单位说明:

弯矩:kN.m 剪力:kN

纵筋面积:mm2箍筋面积:mm2/m

裂缝:mm 挠度:mm

梁号 1: 跨长 = 5300 B×H = 800 × 600

左中右

弯矩(-) : 0.000 0.000 0.000 弯矩(+) : 0.002 870.990 0.005 剪力: 411.745 -226.415 -864.575

上部as: 60 60 60

下部as: 60 60 60

上部纵筋: 960 960 960 下部纵筋: 1130 6014 1130 箍筋Asv: 2674 2674 2674

上纵实配: 4P28(2463) 4P28(2463) 4P28(2463) 下纵实配: 10P28(6158) 10P28(6158) 10P28(6158) 箍筋实配: 4d12@100(4524) 4d12@100(4524) 4d12@100(4524) 腰筋实配: 6d14(924) 6d14(924) 6d14(924) 上实配筋率: 0.51% 0.51% 0.51% 下实配筋率: 1.28% 1.28% 1.28% 箍筋配筋率: 0.57% 0.57% 0.57% 裂缝: 0.000 0.381 0.000

挠度: 0.000 8.904 0.000

最大裂缝:0.381mm<0.400mm

最大挠度:8.904mm<26.500mm(5300/200)

本跨计算通过.

4 所有简图:

1:40

1-1

1:20

2-2

1:20

钢筋表

材料汇总表

说明:1、标注尺寸单位为mm。

2、立柱、横向梁、轨道梁钢筋应互相锚入。

Ф28

4.3.1 7.8m横向梁承载力及配筋计算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 本文简称《混凝土规范》《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 本文简称《荷载规范》

1 计算简图:

2 计算条件:

荷载条件:

均布恒载标准值: 0.00kN/m 活载准永久值系数: 0.50

均布活载标准值: 0.00kN/m 支座弯矩调幅幅度: 0.0%

梁容重 : 25.00kN/m3计算时考虑梁自重: 考虑

恒载分项系数 : 1.20 活载分项系数 : 1.40

配筋条件:

抗震等级 : 不设防纵筋级别 : HRB335

混凝土等级 : C35 箍筋级别 : HPB300

配筋调整系数 : 1.0 上部纵筋保护层厚: 50mm

面积归并率 : 30.0% 下部纵筋保护层厚: 40mm

最大裂缝限值 : 0.400mm 挠度控制系数C : 200

截面配筋方式 : 双筋按裂缝控制配筋计算

3 计算结果:

单位说明:

弯矩:kN.m 剪力:kN

纵筋面积:mm2箍筋面积:mm2/m

裂缝:mm 挠度:mm

梁号 1: 跨长 = 7800 B×H = 1000 × 900

左中右

弯矩(-) : 0.000 0.000 0.000 弯矩(+) : 0.005 1705.903 0.006 剪力: 666.070 -39.231 -744.531

上部as: 60 60 60

下部as: 50 50 50

上部纵筋: 1800 1800 1800 下部纵筋: 2120 7115 2120 箍筋Asv: 1396 1396 1396

上纵实配: 4D32(3217) 4D32(3217) 4D32(3217) 下纵实配: 10D32(8042) 10D32(8042) 10D32(8042) 箍筋实配: 4d12@200(2262) 4d12@200(2262) 4d12@200(2262) 腰筋实配: 6d20(1885) 6d20(1885) 6d20(1885) 上实配筋率: 0.36% 0.36% 0.36% 下实配筋率: 0.89% 0.89% 0.89%

龙门吊轨道基础施工方案(1)

广州市轨道交通21号线工程【施工11标】水西站~长平站盾构区间盾构始发井45T龙门吊轨道基础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目录

一、工程概况 (1) 二、编制依据 (1) 三、施工方案 (1) 3.1龙门吊基础设计概况 (1) 3.2基础梁技术参数 (3) 3.3轨道基础梁预埋件 (4) 3.4 物资、设备准备、施工人员准备 (5) 四、龙门吊轨道基础施工工艺流程 (5) 五、结构及内力计算 (6) 5.1已知条件 (6) 5.2龙门吊轨道梁验算 (6) 5.3 受压验算 (7) 5.4 深梁验算 (8) 5.4.1 正截面受弯承载力 (8) 5.4.2 受剪截面验算 (9) 5.4.3 斜截面受剪承载力 (9) 六、基础梁施工技术控制要点 (10) 6.1测量放样 (10) 6.2开挖沟槽 (10) 6.3人工清理基地 (10) 6.4钢筋加工与安装 (10) 6.5地连墙、冠梁、顶板锚筋 (11) 6.6砼施工 (11) 6.7砼收面 (11) 6.8养生 (12) 七、质量保证措施 (12) 7.1制度保证 (12) 7.2保证质量的控制措施 (12) 八、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14) 8.1消防保证措施 (14) 8.2安全交底培训 (14) 8.3防止机械伤害 (14)

一、工程概况 广州市轨道交通21号线11标盾构区间工程包括水西站~长平站盾构区间,盾构机先后分别从中间风井始发,向水西站掘进,分别到达水西站吊出。线路累计全长2628.3米,区间共设置3个联络通道。管片外径6米,内4径5.4米,环宽1.5米,分直线环、左转弯环和右转弯环,采用错缝拼装,结构形式为单线单洞结构。 中间风井兼始发井采用明挖法施工,根据施工场地及结构埋深情况,围护结构采取地下连续墙支护方式,墙厚0.8m,上部设1200×1000mm冠梁。主体结构顶部采用1200×1000mm钢筋混凝土压顶梁;主体侧墙厚度800mm,顶板暗梁尺寸1800×1200mm,柱子尺寸1200×1000mm;顶板厚800mm。施工完成后顶板上方回填土至地面标高。 二、编制依据 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2.《起重机设计规范》GB3811 3.《起重机械安全规程》GB6067 4.《通用门式起重机》GB/T14406 5.《桥式和门式起重机制造及轨道安装公差》GB/T10183 6.《起重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8 7.《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145-2004 8.中间风井主体及围护结构设计图纸 9. 45T门式起重机设计参数 三、施工方案 3.1龙门吊基础设计概况 为满足盾构施工要求,考虑在端头井上方安装两台45T双梁吊钩门式起重机(简称“门吊”)。门吊轨道水平于中间风井线路方向横跨端头井;北侧轨道基础安装在主体侧墙上方的冠梁上,南侧轨道基础安装在场地硬化基础上,轨道基础顶面与地面齐平;如图1、图2所示。

龙门吊轨道施工方案(含设计及验算)

目录 1 编制依据1 2 工程概况1 3 龙门吊设计1 3.1 龙门吊布置1 3.2 龙门吊轨道梁设计1 4 主要施工方法4 4.1 施工顺序及工艺流程4 4.2 基底回填4 4.3 素砼垫层施工4 4.2 基础钢筋4 4.3 基础砼5 4.4 轨道安装5 5 质量控制标准6 6 安全文明施工7 6.1 安全施工7 6.2 文明施工措施8

1 编制依据 1、《***》施工图、《***》施工图; 2、龙门吊生产厂家提所供有关资料; 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4、《砼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2 工程概况 ***。 3 龙门吊设计 3.1 龙门吊布置 ***布置3台龙门吊,一期围挡布置一台,跨度21m,起重量10t,二期围挡布置2台,跨度15m,起重量10t;轨道均采用P38钢轨,轨道平面布置图如附图1。 3.2 龙门吊轨道梁设计 两种跨度龙门吊,轨道梁梁设计按21m跨度进行。21m跨度龙门吊整机自重18.5t,最大起重量10t。单侧两个轮压为18.5÷2+10=19.25t,单个轮压为9.6t;施工过程中考虑施工安全系数为1.1,则单个轮压为10.56t(即105.6kN) 1、轨道梁断面形式 轨道梁截面形式采用500mm(宽)×400mm(高),混凝土采用C30砼。 2、轨道梁受力计算 按照文克勒地基模型计算本工程轨道梁,混凝土承载力大于杂填

土,整体按500mm ×400mm 梁考虑,该段轨道梁长L 约90m ,根据《地基与基础》中计算公式 44EI kb =λ 其中: k ——基床系数,本工程为卵砾石,取 3.0×104kN/m 3,即 3.0×10-2N/mm 3; C30混凝土取E=3×104 N/mm 2; 49331067.240050012 1121mm bh I ?=??== 则m mm 47.01065.410 67.21034500100.344942=?=??????=--λ L=100m, πλ>=?=4710047.0L ,故该段轨道梁为无限长梁。 对于无限长梁 ()x x x e P M λλλλ sin cos 04-= x x x e D P V λλcos 02 --= ()x x x e b P P λλλλsin cos 02+-= 当0=x λ时,M 、V 、P 均取最大值 m kN P M ?=?== 17.5647 .046.10540λ kN P V 8.522 6.10540=== kPa b P P 63.495.024 7.06.10520=??==λ 3、轨道梁配筋计算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混凝土保护层取45mm ,C30混凝土轴

龙门吊轨道基础施工方案讲解

兰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 (陈官营~东岗段) 七里河站龙门吊基础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八冶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兰州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TJⅡ-8B项目部

2015年03月14日

目录 一、编制依据 (2) 二、工程概况 (2) 三、龙门吊基础设计 (3) 3.1 龙门吊布置 (3) 3.2 龙门吊轨道梁及垫层设计 (4) 四、主要施工方法 (8) 4.1施工顺序及工艺流程 (8) 4.2基础开挖 (8) 4.3素砼垫层 (8) 4.4基础钢筋 (9) 4.5基础砼 (9) 4.6轨道安装 (10) 五、质量控制标准 (12) 六、安全及文明施工 (13) 6.1 安全施工 (13) 6.2文明施工措施 (13)

七里河站龙门吊基础施工 一、编制依据 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2.《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 3.《七里河站主体结构施工图》 4.《七里河站围护结构施工图》 5. 龙门吊生产厂家所提供有关资料 二、工程概况 七里河站为兰州市城市轨道交通1 号线一期工程中间车站,位于七里河

图2.1-1 七里河车站平面位置图 七里河站起点里程为YCK20+557.603,终点里程为YCK20+808.103,有效站台中心里程YCK20+727.803。采用地下两层双柱三跨(部分区段为三柱四跨),的结构形式,车站主体净长为230.5m,标准段净宽为20.8m,总高13.17m,为岛式车站。车站底板埋置深约18.07m,结构顶板覆土深度约3.2m。车站在西津东路南北两侧各设两个出入口,其中一号出入口为远期规划,不在本次施工范围。车站两端于南北侧各设置1 组风亭。车站采用明挖顺做法施工,根据总体筹划,车站按照盾构过站考虑。 车站主体围护结构采用Φ800mm@1400mm钻孔桩,桩间采用挂网喷射混凝土挡土,同时根据地质条件选定在布置降水井进行基坑内外的降水。支撑结构自上而下设一道1000*1000钢筋混凝土结构支撑,2道Φ609、壁厚16mm 的钢管支撑。附属围护结构采用钻孔灌注桩加内支撑的支护形式,桩间采用挂网喷射混凝土(有淤泥层时,局部桩间采用旋喷桩加固)挡土,同时采用降水井降水。 三、龙门吊基础设计 3.1 龙门吊布置 七里河站共设置两台龙门吊,位于基坑北侧,跨度20.4 m,额定提升重量

龙门吊轨道梁基础计算书

龙门吊基础设计计算书 1、设计依据 《基础工程》(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龙门吊生产厂家提供有关资料;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建筑施工计算手册》。 2、工程概况 翠柏里站为8.1m侧式站台地下二层岛式车站,车站站台中心里程为 SK16+399.784,为三柱四跨钢筋混凝土箱型结构,车站基坑宽24.3~25.3m,长约223m,站台中心里程处顶板覆土约1.5m,南北端头井基坑深分别为17.97m、 18.42m。翠柏里站前后区间采用类矩形盾构施工,两端均为盾构始发。车站主体结构上方加建二~三层商业开发用房,利用车站的框架柱及桩作为基础。 为确保施工进度与安全质量按时按标完成,我项目部拟配置2台MH10/10t-28.1m电动葫芦门式起重机,起重机满载总重150t,均匀分布在8个轮上,理论计算轮压: 8/= = = * 150 8/8.9 mg kN f7. 183 为确保安全起见,将轮压设计值提高到320kN进行设计。西侧基础梁拟采用1200mm*800mm的主体围护顶圈梁作为基础梁,长度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施工,东侧基础梁拟采用500mm*1500mm的地下连续墙的导墙作为轨道梁基础,总长超过 223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基础设计中不考虑轨道与基础的共同受力作用,忽略钢轨承载能力不计,按半无限弹性地基梁进行设计。

图1 基础梁 受力简图 3、西侧轨道梁梁的截面特性 西侧轨道梁混凝土梁采用C35混凝土,抗压强度35MPa。如图所示,轴线至梁底距离: 4.0 1y= m y4.0 = m 2 图2 基础梁截面简图 梁的截面惯性矩: I=b*h3/12=0.051m3 梁的截面抵抗矩:

龙门吊轨道梁设计方案及受力检算(北端砼梁)

地铁三号线TJSG-11标段 45t龙门吊轨道梁设计方案 编制: 中铁七局集团地铁三号线TJSG-11标段项目经理部 2012年10月29日

施工方案项目部审核意见表

11标长乐公园站45吨龙门吊轨道梁施工专项方案一、工程概况 【长乐公园】站位于森路、互助路与金花路交汇处盘道东北角,互助路立交桥东侧,沿西北-东南向布置。由于拆迁影响,车站方案调整为明挖+北端局部PBA洞桩法暗挖施工。方案调整以后,车站总长176.1m,其中南明挖段长121.9m,北明挖段长6m,暗挖段长48.2m。明挖车站南北两端均设置扩大段作为盾构始发段,南侧向路方向始发,北端向门方向始发。南端扩大段宽24.8m,西侧长15.4m,东侧长17.7m,如图1所示;北端扩大段长17.6m,宽24.2m,如图2所示;车站中部为标准段,宽度为20m。 图1 车站南端扩大段图2 车站北端扩大段 二、轨道梁设计方案 为满足盾构施工进料出土及前期车站施工的需要,在车站上方设置龙门吊走行轨道梁,前期车站施工布置5T龙门吊(或布置16T龙门吊)配合车站施工需要,后期架设一台45T龙门吊。45T龙门吊为原一号线既有设备,跨距22m,因此考虑车站龙门吊轨道梁施工一次成型,满足车站及盾构施工需要。龙门吊轨道梁平面图见附件1。 根据龙门吊跨度及车站标准段宽度,考虑将龙门吊轨道梁设置在车站两侧

冠梁上部,同时由于车站所在场地整体呈南底北高,车站北端冠梁设计标高比南端冠梁高 1.075m,因此在南端非扩大段冠梁上部浇筑截面尺寸为0.6m×1.275m(既有箱梁高1.2m同时考虑钢箱梁底比支撑顶高0.075m)的钢筋砼梁作为轨道梁,在北端冠梁局部抬高20cm直接作为龙门吊轨道梁。 龙门吊跨南端扩大段时,轨道梁采用一号线原有钢箱梁(0.6m×1.2m),钢箱梁跨度15.4m,扩大段西侧跨度15.4m,东侧跨度17.7m,因此在西侧钢箱梁南端增加0.8m×0.8m(斜长2.35m)斜梁作为钢箱梁基础,北端担在冠梁上,如图3 所示;在东侧钢箱梁南端增加0.8m×0.8m(长5.05m)斜梁作为支撑,北端增设钢筋混凝土牛腿作为支撑,如图4所示。钢箱梁下垫3层20厚1层10厚的钢板调整75mm高差。以确保钢箱梁顶面与标准段轨道梁高程一致。 图3 车站南侧扩大端西侧轨道梁平面图

轨道梁修补方案

草场门北侧龙门吊轨道梁修补方案 一、开裂原因分析 45t龙门吊轨道梁在草场门站地铁车站顶板宽度为30cm挡土墙上,挡土墙不轴线不在同一条轴线上,导致龙门吊部分轨道在挡土墙北侧边缘,偏心受压,应力集中,受力面积太小,应力无法消失,加上轨道底面垫得不平整,从而导致挡土墙北侧出现开裂现象。如图1所示。

二、轨道梁位置概况 1、草场门站45t龙门吊北轨道梁南侧为出土口,北侧为原主干道沥青路面,轨道梁南侧砼未出现开裂现象。如图1所示。 三、轨道梁修复措施 对于轨道梁开裂部分行进CGM高性能无收缩水泥基灌浆料处理。水泥基灌浆料性能如图2所示。 图2:水泥基灌浆料性能 使用方法: 1.基础处理 清扫设备基础表面,不得有碎石、浮浆、灰尘、油污和脱模剂等杂物。灌浆前24h,设备基础表面应充分湿润。灌浆前1h,应吸干积水。 2.确定灌浆方式 根据设备机座的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灌浆方式,由于CGM具有很好的流动性能,一般情况下,用"自重法灌浆"即可,即将浆料直接自模板口灌入,完全依靠浆料自重自行流平并填充整个灌注空间;若灌注面积很大、结构特别复杂或空间很小而距离很远时,可采用"高位漏斗法灌浆"或"压力法灌浆"进行灌浆,以确保浆料能充分填充各个角落。 3.支模 根据确定的灌浆方式和灌浆施工图支设模板,模板定位标高应高出设备底座上表面至少50mm,模板必须支设严密、稳固,以防松动、漏浆。 4.灌浆料的搅拌 按产品合格证上推荐的水料比确定加水量,拌和用水应采用饮用水,水温以5~40℃为宜,可采用机械或人工搅拌。采用机械搅拌时,搅拌时间一般为1~2分钟。采用人工搅拌时,宜先加入2/3的用水量搅拌2分钟,其后加入剩余用水量继续搅拌至均匀。 5.灌浆 6、注意事项

龙门吊轨道施工方案(含设计及验算)

目录 1 编制依据 (1) 2 工程概况 (1) 3 龙门吊设计 (1) 3.1 龙门吊布置 (1) 3.2 龙门吊轨道梁设计 (1) 4 主要施工方法 (4) 4.1 施工顺序及工艺流程 (4) 4.2 基底回填 (4) 4.3 素砼垫层施工 (4) 4.2 基础钢筋 (4) 4.3 基础砼 (5) 4.4 轨道安装 (5) 5 质量控制标准 (6) 6 安全文明施工 (7) 6.1 安全施工 (7) 6.2 文明施工措施 (8)

1 编制依据 1、《***》施工图、《***》施工图; 2、龙门吊生产厂家提所供有关资料; 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4、《砼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2 工程概况 ***。 3 龙门吊设计 3.1 龙门吊布置 ***布置3台龙门吊,一期围挡布置一台,跨度21m,起重量10t,二期围挡布置2台,跨度15m,起重量10t;轨道均采用P38钢轨,轨道平面布置图如附图1。 3.2 龙门吊轨道梁设计 两种跨度龙门吊,轨道梁梁设计按21m跨度进行。21m跨度龙门吊整机自重18.5t,最大起重量10t。单侧两个轮压为18.5÷2+10=19.25t,单个轮压为9.6t;施工过程中考虑施工安全系数为1.1,则单个轮压为10.56t(即105.6kN) 1、轨道梁断面形式 轨道梁截面形式采用500mm(宽)×400mm(高),混凝土采用C30砼。 2、轨道梁受力计算 按照文克勒地基模型计算本工程轨道梁,混凝土承载力大于杂填

土,整体按500mm ×400mm 梁考虑,该段轨道梁长L 约90m ,根据《地基与基础》中计算公式 44EI kb =λ 其中: k ——基床系数,本工程为卵砾石,取 3.0×104kN/m 3,即 3.0×10-2N/mm 3; C30混凝土取E=3×104 N/mm 2; 49331067.240050012 1121mm bh I ?=??== 则m mm 47.01065.410 67.21034500100.344942=?=??????=--λ L=100m, πλ>=?=4710047.0L ,故该段轨道梁为无限长梁。 对于无限长梁 ()x x x e P M λλλλ sin cos 04-= x x x e D P V λλcos 02 --= ()x x x e b P P λλλλsin cos 02+-= 当0=x λ时,M 、V 、P 均取最大值 m kN P M ?=?== 17.5647 .046.10540λ kN P V 8.522 6.10540=== kPa b P P 63.495.024 7.06.10520=??==λ 3、轨道梁配筋计算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混凝土保护层取45mm ,C30混凝土轴

龙门吊轨道梁施工方案

xx站龙门吊轨道梁施工方案 1 编制依据 (1)GB6067-2010《起重机安全规程》 (2)GB50278-98《起重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3)GB50256-9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起重机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4)GB5905-86《起重机试验规范和程序》 (5)GB/T17908-1999《起重机械技术性能和验收文件》 (6)GB10183-2005《桥式和门式起重机制造及轨道安装公差》 (7)98G325《轨道联结》 (8)JB-T5663-2008《电动葫芦门式起重机设计依据》 (9)GB50017-2003《钢结构设计规范》中“基本设计规定”、“受弯构件的计算” (10)《机械设计手册》第四章“机械设计力学基础” (11)BG6067-85《起重机械安全规程》 (12)施工场地布置要求 (13)龙门吊使用及受力要求 2工程概述 2.1 工程概况 xx站为xxxx工程第十四座车站,位于xx,采用地下二层岛式车站形式。xx路道路红线宽60m。xx车站设计起点里程DK14+481.983,设计终点里程为DK14+660.933,车站总长178.95米。

车站主体结构采用明挖法施工,车站附属在车站主体施工完成后,采用明挖法施工。车站设置4个出入口(其中1个为预留出入口)、2个风亭组。 2.2 龙门吊轨道梁设计概况 xx站主体结构施工暂考虑设置1台门机,主要功能为架设基坑钢支撑及吊装主体施工材料,其余则辅助一台25t 汽车吊及一台Q6012塔机配合垂直运输作业,后续视施工需要再考虑增加一台门机。 门机为双主梁门式起重机,型号:MG16040,最大起吊重量16 t,自重70t,荷载86t,最大轮压370KN,起升速度1.7~17m/min,工作级别M5,门机轨道梁中心跨距22.5m,与基坑标准段地下连续墙中心距离相等。平面布置详见附图1:xx站门机轨道梁平面布置图。 xx站门机轨道梁总长221.00m,其中基坑外2处轨道梁总长40.45m,基坑内2处盾构扩大段轨道梁总长42.5m,标准段轨道梁长138.05m。 轨道梁起点里程为DK14+458.623,起点轨道梁顶标高为1888.20;终点里程为DK14+678.023,终点标高为1887.99,起点高程至终点高程按0.1%降坡控制。 基坑外轨道梁基础采用原状土层,轨道梁截面尺寸500*800mm;盾构井扩大段轨道梁设置过梁,截面尺寸为800*1700mm,混凝土等级为C30。基坑标准段门机轨道使用冠梁作轨道梁,详见附图2所示。

龙门吊轨道基础施工方案要点

施工扬尘治理专项方案 兰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 (陈官营~东岗段) 七里河站龙门吊基础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八冶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兰州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TJⅡ-8B项目部

目录 七里河站龙门吊基础施工 (2) 一、编制依据 (2) 二、工程概况 (2) 三、龙门吊基础设计 (3) 3.1 龙门吊布置 (3) 3.2 龙门吊轨道梁及垫层设计 (3) 四、主要施工方法 (7) 4.1施工顺序及工艺流程 (7) 4.2基础开挖 (7) 4.3素砼垫层 (7) 4.4基础钢筋 (7) 4.5基础砼 (8) 4.6轨道安装 (8) 五、质量控制标准 (9) 六、安全及文明施工 (10) 6.1 安全施工 (10) 6.2文明施工措施 (11)

七里河站龙门吊基础施工 一、编制依据 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2.《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 3.《七里河站主体结构施工图》 4.《七里河站围护结构施工图》 5. 龙门吊生产厂家所提供有关资料 二、工程概况 七里河站起点里程为YCK20+557.603,终点里程为YCK20+808.103,有效站台中心里程YCK20+727.803。采用地下两层双柱三跨(部分区段为三柱四跨),的结构形式,车站主体净长为230.5m,标准段净宽为20.8m,总高13.17m,为岛式车站。车站底板埋置深约18.07m,结构顶板覆土深度约3.2m。车站在西

津东路南北两侧各设两个出入口,其中一号出入口为远期规划,不在本次施工范围。车站两端于南北侧各设置 1 组风亭。车站采用明挖顺做法施工,根据总体筹划,车站按照盾构过站考虑。 车站主体围护结构采用Φ800mm@1400mm钻孔桩,桩间采用挂网喷射混凝土挡土,同时根据地质条件选定在布置降水井进行基坑内外的降水。支撑结构自上而下设一道1000*1000钢筋混凝土结构支撑,2道Φ609、壁厚16mm的钢管支撑。附属围护结构采用钻孔灌注桩加内支撑的支护形式,桩间采用挂网喷射混凝土(有淤泥层时,局部桩间采用旋喷桩加固)挡土,同时采用降水井降水。 三、龙门吊基础设计 3.1 龙门吊布置 七里河站共设置两台龙门吊,位于基坑北侧,跨度20.4 m,额定提升重量5t,采用P43钢轨铺设轨道。七里河站龙门吊平面图见图1。 3.2 龙门吊轨道梁及垫层设计 龙门吊基础由轨道梁及垫层组成,根据龙门吊设计参数资料,基坑北侧设两台5t龙门吊,轨距20.4m,整机自重为15t,满负荷载20t,单组最大轮压为130KN(为龙门吊厂家设计时考虑最大荷载,起吊5 t重物时移动至大梁的最左、右两端)。 3.2.1轨道梁设计 1、轨道梁断面设计: 因场地受限,南侧轨道梁利用铺盖系统框架梁替代,冠梁宽 1.0m。剩余部位轨道梁在现有硬化混凝土路面下施工,北侧钢轨顶面比原地面低略低,截面形式采用500mm(宽)×400mm(高),混凝土采用C30砼,施工时每30米设置一道变形缝。 2、轨道梁受力计算: 按照文克勒地基模型计算本工程轨道梁,混凝土承载力大于粘土,整体按500mm×400mm梁考虑,该段轨道梁长L约280m,根据《地基与基础》中计算公式:

龙门吊基础专项施工方案2

40吨龙门吊轨道基础梁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1、本工程为依安站货场跨货7线40吨龙门吊走行轨基础工程。位置在依安货场西大门对面。 2、工期要求:施工日期2014年9月1日——10月15日。 二、编制依据 依安货场龙门吊走行轨基础设计图及相应施工验收规范。 三、施工准备及情况说明 1、龙门吊行走轨范围 该龙门吊行走轨基础长度为200m,跨度30.0m,轴距8.5m,轮距1.4m。7号线龙门吊按40吨门式起重机设计。 2、具体要求 龙门吊基础采用砼条形基础,基础总长度为200m,以新建硬化地面为基准基础挖深为3m。分为8段,靠近两头车档的为25米长,中间6段位25m。每段基础梁在靠缝一端缩短15mm,使两段梁之间形成30mm伸缩缝。伸缩缝内填沥青木板。钢筋砼构件采用C35钢筋砼现浇,钢筋采用HPB300;HRB400,砼保护层为45mm。钢筋砼下面为C30混凝土基础500mm厚,两者之间设置连接钢筋。 3、基础梁预埋件 在基础梁施工时要预埋Φ22的地脚螺栓,此螺栓在安装轨道时与轨道扣板连接固定轨道,纵向间距为500㎜,横向中心间距为220㎜。

4、物资、设备准备、施工人员准备 施工中需用的施工人员、设备见下 表: 表1 施工设备准备表 表2 施工人员准备表 四、基础梁施工工艺流程图

五、基础梁施工技术控制要点

1、测量放样 测量放样要严格按照技术准备放样。 2、开挖沟槽 沟槽施工作业平台小,工序衔接紧密。开挖沟槽时,考虑到机械开挖的方便及支立模板要求,按1:0.75放坡,用石灰洒好边线后用挖掘机进行开挖,开挖的深度应高于基础梁底面标高20㎜,留够人工清理面。提前做好排水沟和集水井及时排除积水。 3、人工清理基地底 沟槽开挖完成,及时测量基底标高,确定应清理的高度后,安排施工人员清理基底,依次清理到位;以保证设计要求埋置深度,然后对基底位置进行复测,检查基底偏位情况。基底检测合格后方能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4、钢筋加工与安装 (1)、钢筋制作前必须除锈,钢筋的表面应该洁净,油渍,漆垢、和铁锈应立即清除干净。在焊接前,水锈应清除。钢筋应平直,无局部曲折,成盘的和弯曲的钢筋均应该调直。 (2)、钢筋接头采用直螺纹连接,完整丝扣≥9扣。同一施工条件下,采用同一批材料的同等级、同型式、同规格接头,以500个为一验收批进行检验和验收,不足500个也为一验收批。每一批抽取3个试件作单向拉伸试验。 (3)、在浇注砼之前,应对已安装好的钢筋检查,填写检查记录,如有误差应及时纠正,并向监理工程师报验进行隐蔽验收,合格后方

龙门吊基础轨道梁设计

目录 、工程概况 (3) 二、总体设计 (3) 三、南侧16t门吊地梁设计 (3) 1、基础尺寸确定 (3) 2、地梁配筋计算 (5) 3、截面验算 (5) 4、侧向土压力计算 (5) 四、45t门吊轨道梁设计 (6) 五、始发井端头设计 (7) 六、北侧45t门吊扩大段采用钢梁,详见钢梁图纸。 (8)

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7号线BT项目7301-1标【茶光?珠光】盾构区间轨道梁设计方案 中国2K电 SIK^HYDRO 编制: ___________ 审核: ___________ 审批: ___________ 深圳地铁7号线7301-1标项目经理部 2013 年8 月18

珠光站A区轨道梁基础设计 一、工程概况 珠光站A区沿龙珠大道,位于龙珠一路与龙珠二路之间。本区起点里程为3+982.305 , 终点里程为4+225.175,总长度184.895m,占地面积约11124怦。本区西端为茶珠盾构区间始发端,车站标准段宽19.4m,站台宽10.4m,线间距13.6m,站前渡线长67.75m。顶板覆土厚度2.41m-3.78m,采用明挖法施工。 土层参数分布,主要土层参数如下表所示 二、总体设计 除始发端头井外,轨道梁与冠梁相结合,跨度确定为20.6m。轨道面高程结合现场实际 情况确定。分为两部分:DK4+52.975 —DK250.825 轨道梁坡度-2%o , DK250.825 — DK4+365.625 统一标高10.6。 三、南侧16t门吊地梁设计 龙门吊基础为16t龙门吊行走梁轨道基础,龙门吊自重为72.5t,渣土及渣斗重量为41t。单个轮压为28.4t,施工过程中考虑施工安全系数为1.1,则单个轮压为31t (即310kN )。 1、基础尺寸确定 (1)确定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假定基础宽度b<3m,由天然重度丫=20.5KN/m3,孔隙比e=0.56 ,液限指数I L=-0.36 ,根据《地基与基础》P130表5-7 ,查得d=1.6。则 f a^f ak d m d-0.51= 310 1.6 20.5 1-0.5汁326.4(kPa)

龙门吊基础轨道梁设计

目录 一、工程概况 (3) 二、总体设计 (3) 三、南侧16t门吊地梁设计 (3) 1、基础尺寸确定 (3) 2、地梁配筋计算 (5) 3、截面验算 (5) 4、侧向土压力计算 (5) 四、45t门吊轨道梁设计 (6) 五、始发井端头设计 (7) 六、北侧45t门吊扩大段采用钢梁,详见钢梁图纸。 (8)

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7号线BT项目7301-1标【茶光~珠光】盾构区间轨道梁设计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深圳地铁7号线7301-1标项目经理部 2013年8月18

珠光站A 区轨道梁基础设计 一、工程概况 珠光站A 区沿龙珠大道,位于龙珠一路与龙珠二路之间。本区起点里程为3+982.305,终点里程为4+225.175,总长度184.895m,占地面积约11124㎡。本区西端为茶珠盾构区间始发端,车站标准段宽19.4m,站台宽10.4m,线间距13.6m,站前渡线长67.75m 。顶板覆土厚度2.41m-3.78m,采用明挖法施工。 土层参数分布,主要土层参数如下表所示 二、总体设计 除始发端头井外,轨道梁与冠梁相结合,跨度确定为20.6m 。轨道面高程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确定。分为两部分:DK4+52.975—DK250.825轨道梁坡度-2‰,DK250.825—DK4+365.625统一标高10.6。 三、南侧16t 门吊地梁设计 龙门吊基础为16t 龙门吊行走梁轨道基础,龙门吊自重为72.5t ,渣土及渣斗重量为41t 。单个轮压为28.4t ,施工过程中考虑施工安全系数为1.1,则单个轮压为31t (即310kN )。 1、基础尺寸确定 (1)确定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假定基础宽度b <3m ,由天然重度γ=20.5KN/m 3 ,孔隙比e=0.56,液限指数I L =-0.36,根据《地基与基础》P130表5-7,查得d η=1.6。则 ()()[])(4.3265.015.206.13105.0kPa d f f m d ak a =-??+=-+=γη 对于条形基础:沿基础纵向取单位长度1m 为计算单位,则条形基础宽度为 地层 编号 岩土 名称 天然 密度γ (kN/m3) 土粒 比重 s G 塑性 指数 p I 压缩系数 直剪 渗透 系数 k (m/d) 侧压力系数 ξ 2.01.0-α (1/MPa) 内摩擦角q ?(度) 粘聚力q C ①1 素填土 0.3 ①5 素填土 200 ④3 淤泥质粉质粘土 17.2 2.64 12.8 0.654 3.3 7.4 0.001 0.82 ④11 砾砂 28.0 4.5 20 0.93 ⑦1 砾质粘性土 18.6 2.68 13.9 0.424 21.9 20.0 0.5 0.43 ⑧1 全风化花岗岩 19.2 2.68 11.3 0.318 22.8 24.5 1.0 0.31 ⑧2 强风化花岗岩 19.4 2.67 11.7 0.288 23.6 19.3 3.0 0.30

40t龙门吊轨道梁设计

西安地铁三号线试验段TJSG-1标工程 40吨龙门吊轨道梁施工设计方案 1、工程概况 1.1 鱼化寨站概况及结构设计 鱼化寨站为西安市地铁三号一期工程的起点站,车站位于西安市雁塔区富裕路与丰盛路十字路口西侧,沿富裕路东西向靠路南侧布置。车站主体为地下两层三跨框架结构(局部为单柱双跨结构),长360.11m,标准段宽20.7m(西侧端头井段宽度为28.9m、东侧端头井宽度为26.4m),基坑开挖深度18.5m(端头井深约19.48m),覆土厚度3.38~3.88m,基底位于3-4-2粉质粘土层,基坑变形控制保护等级为一级。车站设六个出入口和三组风亭。 鱼化寨站平面示意图 西安市地铁三号线试验段TJSG-1标工程包含鱼化寨站、丈八北路站、鱼化寨站~丈八北路站区间(以下简称鱼~丈区间)、丈八北路站~延平门站区间(以下简称丈~延区间),共两站两区间。鱼化寨站~丈八北路站盾构区间,左线起止里程为ZDK12+141.075~ZDK14+237.540,左线全长2096.465m;右线起止里程YDK12+138.875~YDK14+237.540,右线全长2098.665m。在里程ZDK12+139.575~+208.145设置一条长68.57m的单渡线,在里程ZDK12+208.145~+224.245设盾构始发井连接单渡线段及盾构隧道段。区间先以R=400的曲线向东南方向前行,侧穿皂河桥及下穿皂河,然后以R=450m 的曲线向东北方向前行,在西安旧机动车交易中心场地通过地裂缝段。右线始发井和出

土口设置在鱼化寨车站内。区间隧道采用盾构法施工,盾构隧道衬砌管片外径6.0m,内径5.4m,宽1.5m,厚0.3m,分为6块,管片采用错缝拼装。管片砼采用高抗渗高强度C50等级的混凝土,抗渗等级为S12。 1.2 龙门吊布置及设计 根据盾构隧道施工特点和工艺要求,计划在盾构始发井(左线)先安装40吨龙门吊来进行隧道土石方及材料的吊运。随后根据施工要求,安装始发井(右线)40吨龙门吊。 在施工右线时40吨龙门吊架设位置:轨道梁布置位置为结构轴线31轴~45轴。轨道梁总共设置4道,南北两道分别设置在原始路面上,中间两道设置在结构顶板上。轨道梁承载力主要由结构框架柱及框架梁承载,经过验算可以满足承载力要求。为满足施工过程周转材料及拆除负环,4道轨道梁统一向基坑东侧顺延8m。 40t龙门吊主要起吊管片、碴土以及施工材料。一环管片重约20t/环,管片三块标准块总重约12t;碴土斗自重约13T,掘进一环渣土量约63m3,每斗出土重量约17T,共计30T,因此龙门吊的最大起吊重量约30t。龙门吊设计时考虑到安全储备,按最大吊重量约40T考虑。 本工程计划安装龙门吊跨度为12m,自重100t,每侧两轮间距为11.387m。龙门吊单边悬臂,悬臂长度为6m,起重设备的最大吊重为40t。

龙门吊轨道梁验算书1

附件3 龙门吊轨道梁地基承载力验算书 一、基本计算参数 1、起吊梁板时龙门吊单边荷载 龙门吊主要作用是吊装主体结构施工模板、钢筋等材料,起重量最大为钢筋不超过5吨,为了确保安全按照最大起重量10吨计算。查表起重量10吨跨度26米是轮压为128KN。 2、龙门吊对每米轨道的压力。 G1=128×2/7=36KN 轨道梁和轨道偏安全取每延米自重。 G2=(0.6×0.5)×2.5=7.5KN G3=20/100=0.2KN

二、轨道梁地基承载力验算 轨道梁采用C30,台阶式设置,上部为宽60cm,高50cm,龙门吊脚宽按7m计,轨道应力扩散只考虑两个脚间距离,砼应力不考虑扩散则: 1、轨道梁受压力验算: P=g1 + g3 =36+0.2=36.2KN/m 轨道梁砼应力为: σ=γ0P/A=36.2/0.12/1000=0.3MPa<[σ]=30MPa 2、轨道梁地基承载力验算。 地基应力计算: σ=( g1+g2+ g3)/A=(36+7.5+0.2)=43.7KPa 地基承载力计算: P u——极限承载力,KP a c ——土的粘聚力,KP a γ——土的重度,KN/m,注意地下水位下用浮重度; b,d——分别为基底宽及埋深,m; N c ,N q ,N r——承载力系数,可由图8.4.1中实线查取。

根据板桥村站围护结构图纸总说明中基坑设计参数建议值表1-2素填土C=10、γ=19.2 KN/m、φ=8带入太沙基公式 PU=10*6+19.2*0.5*5+0.5*19.2*0=108 KPa>72KPa 所以地基承载力买足要求。 三、梁配筋计算 1、弯矩计算(按照均布荷载简支梁配筋计算) Q=43.7KN/m

轨道梁方案

石家庄市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06标段 轨道梁施工方案 编制单位:中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石家庄 地铁1号线06标项目经理部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编制日期:

目录 一、编制依据 (1) 二、工程概况 (2) 三、轨道梁设计 (3) 3.1省博物馆站轨道梁设计 (3) 3.1.1省博物馆站轨道梁结构 (3) 3.1.2博物馆站轨道梁承载力 (5) 3.1.2.1轨道梁所需承载力计算 (5) 3.1.2.2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6) 3.1.2.3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6) 3.1.2.4大梁挠度验算 (7) 3.2体育场站轨道梁设计 (8) 3.2.1体育场站轨道梁结构 (8) 3.2.2体育场站钢结构箱式轨道梁承载力 (10) 3.2.2.1轨道梁所需承载力计算 (10) 3.2.2.2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12) 3.2.2.3抗剪力计算 (12) 3.2.2.4大梁挠度验算 (13) 3.2.3体育场站钢筋混凝土轨道梁承载力 (13) 3.2.3.1轨道梁所需承载力计算 (13) 3.2.3.2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14) 3.2.3.3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15) 3.2.3.4大梁挠度验算 (16) 四、轨道梁施工 (17) 4.1施工准备 (17) 4.2梁底标高 (17) 4.3钢筋制安 (17) 4.4模板安装及加固 (17) 4.5混凝土浇筑 (18) 五、安全保证措施 (19) 5.1吊装安全注意事项 (19) 5.2机械设备使用安全保证措施 (22) 六、文明施工及环保措施 (23) 6.1现场文明施工措施 (23) 6.2环保措施 (23)

龙门吊轨道基础施工方案

南昌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土建工程04合同段 地铁大厦站 龙门吊轨道基础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项目经理: 申报单位:南昌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土建04标 项目经理部 编制时间: 2014年9月6日

一、工程概况 地铁大厦站位于丰和中大道世贸路口,是南昌轨道交通1号线与2号线的换乘站。车站主体为三层双柱三跨岛式结构,车站主体已施工完成。该站北端头井为我标段“地~雅”区间盾构始发井,区间全长655m;车站端头井深约22.3m,宽28.2m,顶板覆土约2.1m。 车站围护结构采用800mm厚钢筋混凝土地下连续墙,顶部采用1200×1000mm 钢筋混凝土压顶梁;主体侧墙厚700mm,端墙厚800mm;井口南侧顶板上翻梁尺寸1500×800mm,下方柱子尺寸1200×700mm;顶板厚900mm。施工完成后顶板上方回填土至地面标高。 二、编制依据 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2.《起重机设计规范》GB3811 3.《起重机械安全规程》GB6067 4.《通用门式起重机》GB/T14406 5.《桥式和门式起重机制造及轨道安装公差》GB/T10183 6.《起重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8 7.《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145-2004 8. 地铁大厦站主体及维护结构设计图纸 9. 45T门式起重机设计参数 三、施工方案 3.1龙门吊基础设计概况 为满足盾构施工要求,考虑在端头井上方安装一台45T双梁吊钩门式起重机(简称“门吊”)。门吊轨道垂直于车站线路方向横跨车站端头井;北侧轨道基础安装在主体端墙与地连墙上方的冠梁上,南侧轨道基础安装在端头井南侧顶板上翻梁上,轨道基础顶面与地面齐平;如图1、图2所示。

龙门吊轨道梁设计方案及受力检算(北端砼梁)

西安地铁三号线TJSG-11标段 45t龙门吊轨道梁设计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中铁七局集团西安地铁三号线TJSG-11标段项目经理部 2012年10月29日

施工方案项目内部审核意见表

11标长乐公园站45吨龙门吊轨道梁施工专项方案 一、工程概况 【长乐公园】站位于韩森路、互助路与金花路交汇处盘道东北角,互助路立交桥东侧,沿西北-东南向布置。由于拆迁影响,车站方案调整为明挖+北端局部PBA洞桩法暗挖施工。方案调整以后,车站总长176.1m,其中南明挖段长121.9m,北明挖段长6m,暗挖段长48.2m。明挖车站南北两端均设置扩大段作为盾构始发段,南侧向咸宁路方向始发,北端向通化门方向始发。南端扩大段宽24.8m,西侧长15.4m,东侧长17.7m,如图1所示;北端扩大段长17.6m,宽24.2m,如图2所示;车站中部为标准段,宽度为20m。 图1 车站南端扩大段图2 车站北端扩大段 二、轨道梁设计方案 为满足盾构施工进料出土及前期车站施工的需要,在车站上方设置龙门吊走行轨道梁,前期车站施工布置5T龙门吊(或布置16T龙门吊)配合车站施工需要,后期架设一台45T龙门吊。45T龙门吊为原一号线既有设备,跨距22m,

因此考虑车站龙门吊轨道梁施工一次成型,满足车站及盾构施工需要。龙门吊轨道梁平面图见附件1。 根据龙门吊跨度及车站标准段宽度,考虑将龙门吊轨道梁设置在车站两侧冠梁上部,同时由于车站所在场地整体呈南底北高,车站北端冠梁设计标高比南端冠梁高1.075m,因此在南端非扩大段冠梁上部浇筑截面尺寸为0.6m×1.275m(既有箱梁高1.2m同时考虑钢箱梁底比支撑顶高0.075m)的钢筋砼梁作为轨道梁,在北端冠梁局部抬高20cm直接作为龙门吊轨道梁。 龙门吊跨南端扩大段时,轨道梁采用一号线原有钢箱梁(0.6m×1.2m),钢箱梁跨度15.4m,扩大段西侧跨度15.4m,东侧跨度17.7m,因此在西侧钢箱梁南端增加0.8m×0.8m(斜长2.35m)斜梁作为钢箱梁基础,北端担在冠梁上,如图3 所示;在东侧钢箱梁南端增加0.8m×0.8m(长5.05m)斜梁作为支撑,北端增设钢筋混凝土牛腿作为支撑,如图4所示。钢箱梁下垫3层20厚1层10厚的钢板调整75mm高差。以确保钢箱梁顶面与标准段轨道梁高程一致。 图3 车站南侧扩大端西侧轨道梁平面图

龙门吊轨道梁基础施工方案

目录 一、工程概况 (1) 二、轨道梁设计与验算 (1) 三、轨道梁施工 (3) 3.1 区间北侧轨道梁施工 (3) 3.2 南侧端头井处轨道梁施工 (6) 3.3 南侧标准段轨道梁施工 (8) 四、质量保证措施 (9) 五、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10) 六、环境保护与文明施工 (11)

一、工程概况 寸为800*800mm。轨道梁顶标高为14.9m。轨道梁平面布置图见附图。 二、轨道梁设计与验算 轨道梁布设于基坑两侧,分为三种形式,南侧部分位于现状冠梁上,截面尺寸为600*800mm钢筋砼条型基础,过盾构井处采用立柱加支撑梁形式处理,梁截面尺寸加大至800*800mm。北侧轨道梁位于现状施工便道上,梁截面尺寸为800*800mm。 考虑到安全施工,对地基承载力及盾构井处轨道梁进行验算。 2.1地基承载力计算 1、设备参数 根据厂家提供的资料显示,45T龙门吊自重118.6T,吊重45T,砼自重按26.0KN/m3计,轮距8.834m,跨长25.5m,见附图。 2、每边基础受力 45T龙门吊自重: G1=118.6×10=1186KN 45T龙门吊吊载重:G2=45×10=450KN; 按上述,每边基础受力为: P=(1186+450)/2=818KN 3、动荷载计算 当龙门吊在轨道梁上行走时,属于动荷载,取动荷载增大系数为1.4,则:Q=1.4P=1.4*818=1145.2KN 4、基础自重计算 钢筋混凝土自重:ω=26kN/m3基础体积V=0.8×0.8×111+0.6×0.8× 53.3+0.8×0.8×57.7=150.51m3 则基础自重为:G=ω.V=26kN/m3×150.61m3=3915.86kN 将上述动荷载和基础自重作用到基础平板上,换算成面荷载为F=Q/S,其中S为基础平板的面积 S=0.8×168.7+0.6×53.3=166.94㎡, 则 F=(1145.2+3915.86)/166.94=30.32KN/㎡=30.32kpa 5、地基承载力验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