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内科学——泄泻

中医内科学——泄泻

中医内科学——泄泻

细目一:概述

一、泄泻的概念及源流

1.泄泻的概念

泄泻是以排便次数增多,粪质稀溏或完谷不化,甚如水样为主的病证。古有将大便溏薄势缓者称为泄,大便清稀如水而势急者称为泻,现临床一般统称泄泻。

2.泄泻的源流

本病首载于《内经》,《素问·气交变大论》中有“鹜溏”、“飧泄”、“注下”等病名,对其病因病机等有较全面论述,指出风、寒、湿、热皆可致病。《难经·第五十七难》谓:“泄凡有五,其名不同:有胃泄,有脾泄,有大肠泄,有小肠泄,有大瘕泄”,提出了五泄的病名。《金匮要略》将泄泻与痢疾统称为下利。汉唐时代将此病包括在“下利”之中,至宋代以后才统称为泄泻。陈无择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提出,不仅外邪可导致泄泻,情志失调亦可引起泄泻。

《景岳全书》提出分利之法治疗泄泻的原则。李中梓在《医宗必读·泄泻》提出了著名的治泻九法,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泄泻的治法。清代医家对泄泻的认识,在病因强调湿邪致泻的基本机制,病机上重视肝、脾、肾的重要作用。《临证指南医案》提出久患泄泻,“阳明胃土已虚,厥阴肝风振动”,以甘养胃,以酸制肝,创泄木安土之法。

二、《医宗必读》提出的治泻九法

李中梓在《医宗必读·泄泻》提出了著名的治泻九法:淡渗、升提、清凉、疏利、甘缓、酸收、燥脾、温肾、固涩。

三、泄泻与西医病名的关系

西医学中如急性肠炎、炎症性肠病、肠易激综合征、吸收不良综合征、肠道肿瘤、肠结核等,或其他脏器病变影响消化吸收功能以泄泻为主症者,均可参考本篇进行辨证论治。

细目二:病因病机

一、泄泻的常见病因

内因:饮食所伤、情志失调、病后体虚及禀赋不足。外因:外感寒湿暑热之邪,其中以湿邪最为多见。

二、泄泻与脾虚、湿胜的关系

本病病机关键是湿盛与脾虚,因湿盛而致脾虚者,多为急性泄泻(暴泻);因脾虚而后湿邪阻滞者多为慢性泄泻(久泻)。

三、泄泻的病机特点及转化

泄泻的病位在肠,脾失健运是关键,同时与肝、肾密切相关。基本病机为脾胃受损,湿困脾土,肠道功能失司。其病理因素离不开湿。病理性质:外感寒湿、湿热、伤食、肝气乘脾以实证多见,有脾虚者往往虚实夹杂。病理演变:凡寒湿、湿热、食滞以湿盛为主者可出现急性暴泻;久泻者,因脾胃虚弱,运化无权,聚水成湿而生泄;脾病日久,可伤肾,或由于其他原因损伤肾阳,脾失温煦,不能腐熟水谷成泻,甚者则出现命门火衰之五更泄泻。

细目三:诊断和类证鉴别

一、泄泻的诊断要点

1.以大便粪质溏稀为诊断的主要依据,或完谷不化,或粪如水样,或大便次数增多,每日三、五次以至十数次以上。

2.常兼有腹胀腹痛、肠鸣、纳呆。

3.起病或急或缓,暴泻者多有暴饮暴食或误食不洁之物的病史。迁延日久,时发时止者,常由外邪、饮食、情志等因素诱发。

二、泄泻与痢疾的鉴别

两者均为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的病证。泄泻以大便次数增加,粪质稀溏,甚则如水样,或完谷不化为主症,大便不带脓血,也无里急后重,或无腹痛。而痢疾以腹痛,里急后重,便下赤白脓血为特征。

三、泄泻与霍乱的鉴别

霍乱是一种上吐下泻同时并作的病证,发病特点是来势急骤,变化迅速,病情凶险,起病时先突然腹痛,继则吐泻交作,所吐之物均为未消化之食物,气味酸腐热臭;所泻之物多为黄色粪水,如米泔,常伴恶寒、发热,部分病人在吐泻之后,津液耗伤,迅速消瘦,或发生转筋,腹中绞痛。若吐泻剧烈,可致面色苍白,目眶凹陷,汗出肢冷等津竭阳衰之危候。

细目四:辨证论治

一、泄泻的辨证要点

泄泻应辨虚实寒热,久泻并应辨脾虚、肝郁、肾虚。

二、泄泻的基本治疗原则

泄泻的治疗原则为运脾化湿。急性泄泻多以湿盛为主,重用化湿,佐以分利。再根据寒湿和湿热的不同,分别采用温化寒湿与清化湿热之法。夹有表邪者,佐以疏解;夹有暑邪者,佐以清暑;兼有伤食者,佐以消导。久泻以脾虚为主,当以健脾;因肝气乘脾者,宜抑肝扶脾;因肾阳虚衰者,宜温肾健脾;中气下陷者,宜升提;久泄不止者,宜固涩。暴泻不可骤用补涩,以免关门留寇;久泻不可分利太过,以防劫其阴液。

三、寒湿内盛、湿热伤中、食滞肠胃、肝气乘脾等证候的主症、治法和方药

【须牢记的架构图】

1.寒湿内盛证

主症:泄泻清稀,甚则如水样,脘闷食少,腹痛肠鸣,舌质淡,苔白腻,脉濡缓。若兼外感风寒,则恶寒发热头痛,肢体酸痛,苔薄白,脉浮。

治法:散寒化湿。

代表方:藿香正气散加减。

常用药:藿香、白术、茯苓、甘草、半夏、陈皮、厚朴、大腹皮、紫苏、白芷、桔梗。

2.湿热伤中证

主症:泄泻腹痛,泻下急迫,或泻而不爽,粪色黄褐,气味臭秽,肛门灼热,烦热口渴,小便短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

治法:清热利湿。

代表方:葛根芩连汤加减。

常用药:葛根、黄芩、黄连、甘草、车前草、苦参。

3.食滞肠胃证

主症:腹痛肠鸣,泻下粪便,臭如败卵,泻后痛减,脘腹胀满,嗳腐酸臭,不思饮食,舌苔垢浊或厚腻,脉滑。

治法:消食导滞。

代表方:保和丸加减。

常用药:神曲、山楂、莱菔子、半夏、陈皮、茯苓、连翘、谷芽、麦芽。

4.肝气乘脾证

主症:素有胸胁胀闷,嗳气食少,每因抑郁恼怒,或情绪紧张之时,发生腹痛泄泻,腹中雷鸣,攻窜作痛,矢气频作,舌淡红,脉弦。

治法:抑肝扶脾。

代表方:痛泻要方加减。

常用药:白芍、白术、陈皮、防风。

四、脾胃虚弱和肾阳虚衰等证候的主症、治法和方药

1.脾胃虚弱证

主症:大便时溏时泻,迁延反复,食少,食后脘闷不舒,稍进油腻食物,则大便次数明显增加,面色萎黄,神疲倦怠,舌质淡,苔白,脉细弱。

治法:健脾益气,化湿止泻。

代表方:参苓白术散加减。

常用药: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砂仁、陈皮、桔梗、扁豆、山药、莲子肉、薏苡仁。

2.肾阳虚衰证

主症:黎明之前脐腹作痛,肠鸣即泻,泻下完谷,泻后则安,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沉细。

治法:温肾健脾,固涩止泻。

代表方:四神丸加减。

常用药:补骨脂、肉豆蔻、吴茱萸、五味子。

五、食滞肠胃、脾胃虚弱等证候治疗的加减变化

食滞肠胃证,若食积较重,脘腹胀满,可因势利导,根据“通因通用”的原则,用枳实导滞丸,以大黄、枳实推荡积滞,使邪去则正自安;食积化热可加黄连清热燥湿止泻;兼脾虚可加白术、扁豆健脾祛湿。

脾胃虚弱证,若脾阳虚衰,阴寒内藏,可用理中丸以温中散寒;若久泻不止,中气下陷,或兼有脱肛者,可用补中益气汤以健脾止泻、升阳举陷。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泄泻(中医内科学)-青笋笔记?

泄泻(中医内科学)-青笋笔记 脾 胃 疾 病 中医内科学 考点精要 泄泻:以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溏,甚至泻出如水样为主要表现的病证。 大便溏薄而势缓者称为泄,大便清稀如水而势急者称为泻,统称“泄泻”。 概述 1.历史沿革 历史沿革(点击看大图) 2.鉴别诊断 泄泻与痢疾、霍乱鉴别诊断(点击看大图) 3.预后转归: ①预后一般良好; ②暴泻日久则为久泻。 病因病机 泄泻为感受外邪,饮食所伤,情志不调,禀赋不足及年老体弱、大病久病,引起脏腑虚弱,脾虚湿盛,传化失司而为病。 1.病因: ①感受外邪(湿邪易困脾土,以湿邪最为多见); ②饮食所伤(饮食不洁或不节,脾不升清,小肠清浊不分,大肠传导失司); ③情志失调(抑郁恼怒,则肝气郁结,横逆克脾;忧思伤脾,则脾失健运); ④禀赋不足,病后体虚(脾胃虚弱,不能腐熟水谷、运化水湿)。

2.病位:脾,与肝、肾相关。 3.基本病机:脾虚湿盛,脾失健运,水湿不化,肠道清浊不分,传化失司。 辨证论治 1.暴泻 暴泻辨证论治(点击看大图) 2.久泻 久泻辨证论治(点击看大图) 3.辨证要点 辨虚实(点击看大图) 辨缓急(点击看大图) 辨大便(点击看大图) 必备经典 1.因于露风,乃生寒热,是以春伤于风,邪气留连,乃为洞泄。 ——《素问·生气通天论》 2.春善病鼽衄,仲夏善病胸胁,长夏善病洞泄寒中,秋善病风疟,冬善病痹厥。 ——《素问·金匮真言论》 3.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䐜胀。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4.治泻九法:淡渗、升提、清凉、疏利、甘缓、酸收、燥脾、温肾、固涩。 ——明·李中梓《医宗必读》 本文PDF 关注公众号 / 公众号 / 青笋医社 / / 中医大学生成长平台 /

泄泻讲稿

中医内科学讲稿 教材:田德禄.中医内科学.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6 章节:各论P210(泄泻)上课时间:2007年9月 一、概述 (一)定义 泄泻是以排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完谷不化,甚至泻出如水样为特征的病证。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为多见。 “骛溏”、“飧泄”、“濡泄”、“洞泄”、“注下”、“后泄”、“下利”、“溏糜”皆为本病的别名。 (二)源流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湿盛则濡泄”。 《素问举痛论》:“寒气客于小肠,小肠不得成聚,故后泄腹痛矣” “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飧泄。” 《素问风论》:“食寒则泄” 《医宗必读泄泻》总结前人治泄经验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治泄九法,即淡渗、升提、清凉、疏利、甘缓、酸收、燥脾、温肾、固涩。 (三)范围 急、慢性肠炎、肠结核、肠功能紊乱、慢性结肠炎、过敏性肠炎、肠道激惹综合征、吸收不良综合症等引起的泄泻,均可参照本篇进行辨证论治。 二、证候特征 (一)以大便清稀为主要表现 (二)表现各异,大便次数增多、粪质清稀;便次不多,但粪质清稀,甚至如水样;大便稀薄,完谷不化。 (三)伴随症状,可见脘腹不适,食少纳呆,小便不利等 四、诊断要点 (一)主要依据:大便粪质清稀或如水样。大便次数增多、粪质清稀或便次不多,但粪质清稀,甚至如水样或完谷不化。

(二)伴随症:腹痛腹胀等 (三)起病方式: 1.起病暴泻,起病突然,病程较短,可伴恶寒发热等症。 2.慢性久泻,起病缓慢,病程较长,反复发作,时轻时重。 (四)饮食不节:受寒热或情绪影响可诱发。 (五)实验室:大便常规、大便细菌培养、结肠X线或电子结肠镜检查。 (六)需除外:某些生理习惯性的便次增多,以及其他病症中出现的泄泻症状。五、鉴别诊断 1.痢疾:两者均有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的病证。痢疾的特点以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赤白脓血便为主症。 2.霍乱:是一种上吐下泻同时并作的病证,其特点是来势急骤,变化迅速,病情多凶险。 六、辨证论治 辨证要点 1.辨暴泻与久泻 一般而言,暴泻者起病较急,病程较短,泄泻次数频多;久泻者起病较缓,病程较长,泄泻呈间歇性发作。 2.辨虚实 急性暴泻,泻下腹痛,痛势急迫拒按,泻后痛减,多属实证;慢性久泻,病程较长,反复发作,腹痛不甚,喜温喜按,神疲肢冷,多属虚证。 3.辨寒热 大便清稀,或完谷不化者,多属寒证;大便色黄褐而臭,泻下急迫,肛门灼热者,多属热证。 4.辨证候特征 外感泄泻,多挟表证,当进一步辨其属于寒湿、湿热与暑湿。寒湿泄泻,舌苔白腻,脉象濡缓,泻多鹜塘;湿热泄泻,舌苔黄腻而脉象濡数,泻多如酱黄色;暑湿泄泻,多发于夏暑炎热之时,除泄泻外,尚有胸脘痞闷,舌苔厚腻。 食滞肠胃之泄泻,以腹痛肠鸣,粪便臭如败卵,泻后痛减为特点;肝气乘

中医内科学泄泻试题及答案

中医内科学泄泻试题及答案 泄泻,又称腹泻,是指排便次数增多,大便呈稀糊状或水样,并伴 有腹胀、腹痛等症状的一种消化系统疾病。中医内科学对泄泻有着详 细的研究和论述,并提供了相关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下面将为您展示 一些关于中医内科学泄泻的试题及答案,希望对您的学习和了解有所 帮助。 一、选择题 1. 泄泻的病因主要是由于()导致的湿热内蕴和脾胃失调。 A. 寒冷 B. 湿热 C. 风寒 D. 湿热相搏 答案:B. 湿热 2. 下列哪种类型的泄泻有贪凉喜热、大便稀烂、呈黄色、腹痛腹胀、口渴喜饮、尿短赤的特点? A. 寒泄 B. 湿泄 C. 热泄 D. 风泄

答案:C. 热泄 3. 中医内科学中将泄泻分为几个类型? A. 3个 B. 4个 C. 5个 D. 6个 答案:B. 4个 4. 下列哪种类型的泄泻有大便先谈后急、腹痛腹胀、舌苔白或微黄的特点? A. 寒泄 B. 湿泄 C. 热泄 D. 风泄 答案:A. 寒泄 5. 中医内科学治疗泄泻的常用方剂是()。 A. 葛根汤 B. 保和丸 C. 五苓散

D. 健胃消食倩 答案:C. 五苓散 二、简答题 1. 请简述湿泄的病因病机及治疗原则。 答:湿泄的病因主要是湿邪内蕴,导致脾胃失调。患者常有贪凉喜热、大便稀烂、呈黄色、腹痛腹胀、口渴喜饮、尿短赤的症状。治疗原则是祛湿利水、健脾和胃。常用的方剂有五苓散等。 2. 请简述热泄的病因病机及治疗原则。 答:热泄的病因主要是湿热内蕴,导致脾胃失调。患者常有大便稀烂、呈黄色、腹痛腹胀、口渴喜饮、舌苔黄燥等症状。治疗原则是清热利湿、健脾和胃。常用的方剂有凉脾散等。 3. 请简述寒泄的病因病机及治疗原则。 答:寒泄的病因主要是寒冷侵袭,导致脾胃失调。患者常有大便先谈后急、腹痛腹胀、舌苔白或微黄等症状。治疗原则是温中散寒、健脾和胃。常用的方剂有温中汤等。 4. 请简述风泄的病因病机及治疗原则。 答:风泄的病因主要是风邪侵袭,导致脾胃失调。患者常有大便呈黄色、不成形、恶心纳差、舌质红等症状。治疗原则是祛风行气、健脾和胃。常用的方剂有平胃散等。 三、问答题

泄泻的中医辨治

泄泻的中医辨治 泄泻,一年四季都可发生。夏季更是泄泻的多发季节,了解相关常识,采用恰当的治理方法,降低泄泻对健康的损害,尤为重要。 泄泻的中医辨治 主要内容:泄泻经行泄泻五更泻治泄九法(《医宗必读》明·李忠梓著)附:辨治要点、痛泻要方、便秘 一. 治泄九法 读《医宗必读》学习李中梓治泄九法 【摘要】泄泻是临床常见病证,泄泻的病机总以脾虚湿盛为关键,所以治疗以运脾化湿为原则,而结合具体的辨证则又可配合使用不同的治法。《医宗必读》为明代李中梓所著,其卷之七在总结前人治疗泄泻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治泄九法。在审证求因、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准确地应用各法可以获得很好的临床疗效。 泄泻是指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甚至泻出如水样而言的病证[1] 。古有将大便溏薄而势缓者为泄,大便清稀如水而势急下者称为泻,现临床一般统称为泄泻。脾虚湿盛为其主要病因,脾为主脏,湿为主因,但往往挟风、挟寒、挟热、挟积、挟痰、挟瘀等,病变脏腑亦可涉及肝、肾等,而且常常与其他病证相关联,导致多重病因病机夹杂,形成复杂的因果关系 [2] 。《素问·标本病传论》云:“先病而后泄者,治其本;先泄而后生他病者,治其本。”强调的是治病求本。李中梓对泄泻治疗的基本认识遵循了《内经》的这一原则,提出了著名的治泄九法,即淡渗、升提、清凉、疏利、甘缓、酸收、燥脾、温肾、固涩,至今仍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1 治泄九法 1.1 渗利法 李中梓云:“使湿从小便而去,如农人治涝,导其下流,虽处卑监,不忧巨浸。经云: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又云在下者,引而

竭之是也。”即利小便以实大便。本法主要适用于水湿壅盛,困脾伤中所致的水湿泄泻。李氏据此将“渗利”之法列为治泄第一项,以六一散、五苓散、胃苓散等渗利小便,而使湿从小便而去,以实大便,常用白术、茯苓、砂仁、薏苡仁、车前子、泽泻、大腹皮等药物。 1.2 升提法 李中梓云:“气属于阳,性本上升,胃气注迫,辄尔下陷,升、柴、羌、葛之类,鼓舞胃气上腾,则注下自止。又如地上淖泽,风之即干,故风药多燥,且湿为土病,风为木药,木可胜土,风亦胜湿,所谓下者举之是也。”李氏所论升提包括 2 层意思,一是升腾鼓舞胃气,二是以风胜湿。升提法临床多与健脾、渗湿诸法配合应用,适用于脾胃虚弱,清气下陷,或脾胃之气为寒湿所困,谷气下流之证。李氏主张升提中气,用升麻、羌活、葛根、防风之类,取生发阳气、又风能胜湿之意。临床常用益气举陷、健脾升提止泻之法,方如升阳除湿汤、补中益气汤等。 1.3 清凉法 李中梓云:“热淫所至,暴注下迫,苦寒诸剂,用涤燔蒸,犹当溽暑伊郁之时,而商飚飒然倏动,则炎熇如失矣,所谓热者清之是也。”湿热之邪侵犯胃肠,而成暴注下迫 , 若用苦寒之品,更伤其阳,故用清凉之剂。本法适用于热淫湿邪或夏令暑湿蕴结肠胃,邪热交蒸,热迫肠道之热泻。李氏善用清凉之剂,药如黄芩、黄连、黄柏、苦参、马齿苋等,方用黄芩芍药汤、薷苓汤等。 1.4 疏利法 李中梓云:“痰凝气滞,食积水停,皆令人泻,随证祛逐,勿使稽留,经云:实者泻之,又云:通因通用是也。”痰凝、气滞、食积、水停,损伤脾胃,运化失常,而致泄泻,所谓疏利就是针对痰、食、气、水留滞的病机,通过疏利祛邪即燥湿化痰、疏肝理气、消食导滞、攻逐水饮、活血化瘀等以使泻止的方法,邪气不同,用药各异。本法适用于因实因滞引起的腹满泄泻之证。 1.5 甘缓法 李中梓云:“泻利不已,急而下趋,愈趋愈下,泄何由止?甘能

中医内科学——泄泻

中医内科学——泄泻 一、概念 泄泻是以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溏,甚至泻出如水样为主症的病证,多由脾胃运化功能失职,湿邪内盛所致。 泄者,泄漏之意,大便稀溏,时作时止,病势较缓; 泻者,倾泻之意,大便如水倾注而直下,病势较急。 故前贤以大便溏薄势缓者为泄,大便清稀如水而直下者为泻。但临床所见,难于截然分开,故合而论之。 本病证是一种常见的脾胃肠病证,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两季为多见。 二、病因病机 1.感受外邪

2.饮食所伤 3.情志失调

4.脾胃虚弱 5.肾阳虚衰

三、诊断要点 1.症状:以大便粪质清稀为诊断的主要依据。或大便次数增多,粪质清稀,甚则如水样;或次数不多,粪质清稀;或泻下完谷不化。 2.病史:常先有腹胀腹痛,旋即泄泻。 暴泻——起病急,泻下急迫量多,多由外感寒热、暑湿或饮食不当所致; 久泻——起病缓,泻下势缓而量少,且有反复发作病史,多由外邪、饮食、情志、劳倦等因素诱发或加重。 3.理化检查:大便镜检,钡剂灌肠,X线检查,肠道内窥镜检查。 四、鉴别诊断 1.痢疾

2.霍乱 相同点:均有大便稀薄,或伴有腹痛,肠鸣。 不同点:霍乱是一种呕吐与泄泻同时并作的病证,发病特点是起病急、变化快、病情凶险。起病时突然腹痛,继则吐泻交作,亦有少数病例不见腹痛而专为吐泻者。吐之物均为未消化之食物,气味酸腐热臭;泻之物多为夹有大便的黄色粪水,或如米泔而不甚臭秽。常伴恶寒、发热,部分病人在吐泻之后,津液耗伤,筋失濡养而发生转筋,腹中绞痛;若吐泻剧烈,则见面色苍白,目眶凹陷,指螺皱瘪,汗出股冷等阴竭阳亡之危象。 泄泻仅以排便异常为主要表现,粪质稀溏,便次频多,发生有急有缓,且不伴有呕吐。 五、辨证要点 1.辨暴泻与久泻 暴泻者起病较急,病程较短,泄泻次数频多;久泻者起病较缓,病程较长,泄泻呈间歇性发作。 2.辨虚实 急性暴泻,泻下腹痛,痛势急迫拒按,泻后痛减——实证; 慢性久泻,病程较长反复发作,腹痛不甚,喜温喜按,神疲肢冷——虚证。

《中医内科学》_第七节泄泻_中医世家

《中医内科学》_第七节泄泻_中医世家 2016-06-18 第七节泄泻 泄泻是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甚至泻出如水样为临床特征的一种脾胃肠病证。泄与泻在病情上有一定区别,粪出少而势缓,若漏泄之状者为泄;粪大出而势直无阻,若倾泻之状者为泻,然近代多泄、泻并称,统称为泄泻。 泄泻是一种常见的脾胃肠病证,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两季较为多见。中医药治疗本病有较好的疗效。 《内经》称本病证为“鹜溏”、“飧泄”、“濡泄”、“洞泄”、“注下”、“后泄”等等,且对本病的病机有较全面的论述,如《素问·生气通天论篇》曰:“因于露风,乃生寒热,是以春伤于风,邪气留连,乃为洞泄。”《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曰:“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湿胜则濡泻。”《素问·举痛论篇》曰:“寒气客于小肠,小肠不得成聚,故后泄腹痛矣。”《素问·至真要大论篇》曰:“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说明风、寒、热、湿均可引起泄泻。《素问·太阴阳明论篇》指出:“饮食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阴受之则人五脏,……下为飧泄。”《素问·举痛论篇》指出:“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飧泄。”说明饮食、起居、情志失宜,亦可发生泄泻。另外《素问·脉要精微论篇》曰:“胃脉实则胀,虚则泄。”《素问·脏气法时论篇》曰:“脾病者,……虚则腹满肠鸣,飧泄食不化。”《素问·宣明五气篇》谓:“五气所病,……大肠小肠为泄。”说明泄泻的病变脏腑与脾胃大小肠有关。《内经》关于泄泻的理论体系,为后世奠定了基础。张仲景将泄泻和痢疾统称为下利。《金匮要略·呕吐秽下利病脉证治》中将本病分为虚寒、实热积滞和湿阻气滞三型,并且提出了具体的证治。如“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者,通脉四逆汤主之。”“气利,诃梨勒散主之。”指出了虚寒下利的症状,以及治疗当遵温阳和固涩二法。又说:“下利三部脉皆平,按之

中医内科学——泄泻

中医内科学——泄泻 细目一:概述 一、泄泻的概念及源流 1.泄泻的概念 泄泻是以排便次数增多,粪质稀溏或完谷不化,甚如水样为主的病证。古有将大便溏薄势缓者称为泄,大便清稀如水而势急者称为泻,现临床一般统称泄泻。 2.泄泻的源流 本病首载于《内经》,《素问·气交变大论》中有“鹜溏”、“飧泄”、“注下”等病名,对其病因病机等有较全面论述,指出风、寒、湿、热皆可致病。《难经·第五十七难》谓:“泄凡有五,其名不同:有胃泄,有脾泄,有大肠泄,有小肠泄,有大瘕泄”,提出了五泄的病名。《金匮要略》将泄泻与痢疾统称为下利。汉唐时代将此病包括在“下利”之中,至宋代以后才统称为泄泻。陈无择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提出,不仅外邪可导致泄泻,情志失调亦可引起泄泻。 《景岳全书》提出分利之法治疗泄泻的原则。李中梓在《医宗必读·泄泻》提出了著名的治泻九法,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泄泻的治法。清代医家对泄泻的认识,在病因强调湿邪致泻的基本机制,病机上重视肝、脾、肾的重要作用。《临证指南医案》提出久患泄泻,“阳明胃土已虚,厥阴肝风振动”,以甘养胃,以酸制肝,创泄木安土之法。 二、《医宗必读》提出的治泻九法 李中梓在《医宗必读·泄泻》提出了著名的治泻九法:淡渗、升提、清凉、疏利、甘缓、酸收、燥脾、温肾、固涩。 三、泄泻与西医病名的关系 西医学中如急性肠炎、炎症性肠病、肠易激综合征、吸收不良综合征、肠道肿瘤、肠结核等,或其他脏器病变影响消化吸收功能以泄泻为主症者,均可参考本篇进行辨证论治。 细目二:病因病机 一、泄泻的常见病因 内因:饮食所伤、情志失调、病后体虚及禀赋不足。外因:外感寒湿暑热之邪,其中以湿邪最为多见。 二、泄泻与脾虚、湿胜的关系 本病病机关键是湿盛与脾虚,因湿盛而致脾虚者,多为急性泄泻(暴泻);因脾虚而后湿邪阻滞者多为慢性泄泻(久泻)。 三、泄泻的病机特点及转化 泄泻的病位在肠,脾失健运是关键,同时与肝、肾密切相关。基本病机为脾胃受损,湿困脾土,肠道功能失司。其病理因素离不开湿。病理性质:外感寒湿、湿热、伤食、肝气乘脾以实证多见,有脾虚者往往虚实夹杂。病理演变:凡寒湿、湿热、食滞以湿盛为主者可出现急性暴泻;久泻者,因脾胃虚弱,运化无权,聚水成湿而生泄;脾病日久,可伤肾,或由于其他原因损伤肾阳,脾失温煦,不能腐熟水谷成泻,甚者则出现命门火衰之五更泄泻。

泄泻中医临床路径

泄泻(急性肠炎)中医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本部分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急性肠炎的门诊患者 一、泄泻(急性肠炎)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泄泻(TCD 编码:BNP11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急性肠炎(ICD编码:K52.905)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证部分》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ZYYXH/T29-2008)和《中医病证诊断与疗效判定标准》 布(ZY/T001.1-94))进行诊断。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1998年5月“全国腹泻病防治学术研讨会制定标准”进行诊断。 2.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重点专科泄泻(急性肠炎)协作组制定的“泄泻(急性肠炎)中医诊断方案”、中医内科学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证部分》 (ZYYXH/T4-49-2008)。 泄泻(急性肠炎)临床常见证候: 寒湿证 湿热证 食滞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重点专科泄泻(急性肠炎)协作组制定的“泄泻(急性肠炎)中医诊断方案”、中医内科学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证部分》 (ZYYXH/T4-49-2008)。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泄泻(急性肠炎)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28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泄泻(急性肠炎)的患者。 2.以下情况不进入本路径 (1)入院前已接受治疗且症状明显缓解患者; (2)痢疾、伤寒、霍乱以及其他法定传染病; (3)严重免疫抑制,如恶性肿瘤、艾滋病患者等及需要长期使用大剂量激素或者免疫抑制剂等患者; (4)合并其他重要器官或系统严重功能不全者:患有精神疾病不能配合治疗的患者; (5)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治疗期间既无需特殊处理,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中医内科学第九版泄泻

中医内科学第九版泄泻 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泄泻 【定义】 泄泻是以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溏,甚至泻出如水样为主症的病证,多由脾胃运化功能失职,湿邪内盛所致。泄者,泄漏之意,大便稀溏,时作时止,病势较缓泻者,倾泻之意,大便如水倾注而直下,病势较急。故前贤以大便溏薄势缓者为泄,大便清稀如水而直下者为泻。本病证是一种常见的脾胃肠病证,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两季为多见。西医学中急性肠炎、慢性肠炎、胃肠功能紊乱、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肠结核等肠道疾病,以腹泻为主要表现者,均可参考本节辨证论治。其他疾病伴见泄泻者,除治疗原发疾病外,在辨治方面亦可与本节联系互参。 【病因病机】 病因 感受外邪 六淫之邪伤人,皆能使人发生泄泻,但其中以湿为主,常夹寒、热、暑等病邪。其他寒邪或暑热之邪,除了侵袭皮毛肺卫之外,也能直接影响于脾胃,但仍多与湿那有关。 饮食所伤 脾胃为仓廪之官,胃为水谷之府,故饮食不当常可导致泄泻。凡饱食过量,或过食肥甘,或恣啖生冷,或误食馊腐不洁之物,均可发生泄泻。临床上,饮食不当与外感湿邪常相互影响,共同为患。 情志失调 郁怒或忧思均可致泄泻。郁怒伤肝,或忧思伤脾,若素体脾虚湿盛,复因情志刺激、精神紧张,或于怒时进食者,更易形成泄泻。 劳倦伤脾 长期饮食失调,劳倦内伤,久病缠绵,或素体脾胃虚弱,均可成泄泻。 久病年老 久病之后,肾阳损伤,或年老体衰,阳气不足,命门火衰,而为泄泻。 病机 泄泻病因虽然复杂,但其基本病机为脾胃受损,湿困脾土,肠道功能失司。泄泻的主要病变在脾胃与大小肠,病变主脏在脾,脾失健运是关键,同时与肝、肾密切相关。脾主运化,喜燥恶湿;大小肠司泌浊、传导;肝主疏泄,调节脾运肾主命门之火,能暖脾助运,腐熟水谷。若脾运失职,小肠无以分清泌浊,大肠无法传化,水反为湿,谷反为滞,混合而下,则发生泄泻。病理因素主要是湿,湿为阴邪,易困脾阳,脾受湿困,则运化不健。脾虚湿盛是导致泄泻发生的关键所在。 病理性质急性暴泻多属实证,慢性久泻多属虚证。急性暴泻以湿盛为主,多因湿盛伤神,或食滞生湿,壅滞中焦,脾不能运,脾胃不和,水谷清浊不分所致,病属实证。慢性久泻以脾虚为主,多由脾虚健运无权,水谷不化精微,湿浊内生,混杂而下,发生泄泻。他如肝气乘脾或肾阳虚衰所引起的泄泻,也多在脾虚的基础上产生,病属虚证或虚实夹杂证。 【诊查要点】 一、诊断依据 1.以粪质清稀为诊断的主要依据。或大便次数增多,粪质清稀,如水样或粪质清 稀或泻下完谷不化。

治泄泻症精选的药方

治泄泻症精选的药方 治泄泻症精选的药方 本资料由朱永库老人,在研究学习中医内科学,方剂学.《中医药方精选网》和多名老中医经验资料后所编辑,目的是在自己用方时,便于找方使用方便本篇主要是分析了泄泻病的症状,根据症状精选选了21个药方供有缘人对症选药方 一.寒湿证:大便清稀,甚至如水样。腹痛肠鸣。脘闷食少。恶寒发热,鼻塞头痛,肢体痠痛。苔白腻,脉濡缓。 1.藿香正气散加减 藿香9克白芷9克大腹皮9克紫苏9克茯苓9克陈皮6克白术6克厚朴6克半夏曲6克桔梗6克甘草3克生姜15片红枣15 加减 1.如表邪偏重,寒热无汗,可加用香薷,或加重苏叶的用量,以增强祛风解表之力; 2.若兼食滞,胸闷腹胀,可去甘草、红枣之腻滞,加神曲、莱菔子、鸡内金以消食导滞; 3.若偏湿重,苔厚垢腻,可用苍术易白术,以增强化湿作用; 4.如气滞脘腹胀痛者,加木香、延胡索以行气止痛。 泄泻证加减: 1. 表邪偏重荆芥、防风以增其疏风散寒之力。 2. 腹部腹痛,肠鸣加砂仁、炮姜发温中散寒。 加减2: 1. 有发热恶寒表证者,加防风、荆芥; 2. 便如泻水、次数多、小便不利者,加薏苡仁、车前子、砂仁; 3. 畏寒者,加草豆蔻、吴茱萸、砂仁。 本证切勿妄投收涩、补益之剂。若以水泻为主者,改用胃苓汤加减。 【辨证加减】 1.如恶寒发热等症甚者,为表邪偏重,加荆芥、防风等以增疏风

散寒之功。 2.如舌苔厚腻,胸脘痞闷,肢体倦怠者,为湿邪偏重,以苍术易白术,加白蔻仁、佩兰等以增芳香化湿之力。 3.如腹痛肠鸣甚者,为寒滞肠胃,加砂仁、炮姜等以温中散寒。 4.兼脘闷腹胀,纳呆厌食者,为食滞肠胃,去炙甘草、大枣之甘壅,加神曲、山楂等以消食导滞。 5.兼小便短少、腹胀者,为湿阻气滞,加泽泻、车前子、木通等,或改用胃苓汤,以渗湿利水。 6.兼恶心呕吐者,为胃气上逆,重用半夏、生姜,加砂仁等以降逆止呕。 【按语】 1.本方气味芳香,应武火急煎,否则易耗散药性、降低疗效。药后宜加盖衣被,以助汗出。 2.本方为辛香温燥之剂,内热较盛以及素体阴虚者慎用。 3.目前本方已制成藿香正气丸、藿香正气片、藿香正气水、藿香正气冲剂等中成药,临床可选用。 1.寒重于湿,损及脾阳证:症见大便泻下,腹胀冷痛,喜热饮食,手足不温,口不渴,苔白,脉沉而迟。治宜温中健脾,方用 2.理中汤加味。 人参9克甘草9克白术9克干姜9克 加减 1.如果脐上筑者,肾气动也。去白术,加肉桂12克 . 2.心悸者加茯苓6克 3.呕吐者去白术,加生姜9克 4.口渴者,白术加至14克 5.腹中痛的加人参至14克 6.寒冷的加干姜至14克 7.腹满的去白术,加附子5克 8.若脾肺虚寒,咳嗽不止者,加半夏、茯苓、细辛、五味子以温中化饮止嗽;

中医内科学——泄泻

[教学要求] 本节内容为3个课时。 教学目的了解泄泻的概念;了解泄泻的预防和转归;熟悉泄泻的病因病机;掌握泄泻的诊断,鉴别诊断,辨证要点,掌握泄泻各证型的辨证论治。 教学内容泄泻的概述,证候特征,病因病机,诊断,鉴别诊断,辨证论治,其他疗法,转归预后,预防与调摄等。教学要点掌握泄泻的病因病机,诊断,鉴别诊断,辨证论治。 [定义] 泄泻是以排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完谷不化,甚至泻出如水样为特征的病证。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季节较多。本病易反复发作,有的随个人体质、季节、地域之不同又各有兼症。[病名] 泄泻一病,《内经》以“泄”称之,汉唐书包括在“下利”之中,唐宋以后才统称“泄泻”。古有将大便溏薄而势缓称为泄,大便清稀如水而势急下者称之泻,现临床一般统称泄泻。 [历史沿革] 《内经》称本病为“鹜溏”、“飧泄”、“洞泄”、“注下”、“后泄”等等,且对本病病因病机有较全面的论述,如《素问·生气通天论》曰:“因于露风,乃生寒热,是以春伤于风,邪气留连,乃为洞泄。”《素问·举痛论》曰:“寒之客于小肠,小肠不得成聚,故后泄腹痛矣。”《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素问·太阴阳明论》指出: “饮食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阴受之则入五脏,……入五脏则满闭塞,下为飧泄。”《内经》关于泄泻的理论体系,为后世奠定了基础。难经》提出胃泄、脾泄、大肠泄、小肠泄、大瘕泄五种泄泻。《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的“下利”包括“泄泻”和“痢疾”两种,而对泄泻的论述概括为实热和虚寒两大类,并提出实热泄泻用“通因通用”之法。《医学必读·泄泻》在总结前人治泻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治泻九法,即淡渗、升提、清凉、疏利、甘缓、酸收、燥脾、温肾、固涩,其论述系统全面,是泄泻治疗学上的一大发展,其实用价值也为临床所证实。《景岳全书·泄泻》说:“凡泄泻之病,多由水谷不分,故以利水为上策。”且分别列出了利水方剂。 [范围] 本病与西医腹泻的含义相同,可见于多种疾病,凡属消化器官发生功能或器质性病变导致的腹泻,如急慢性肠炎、肠结核、肠道激惹综合征、吸收不良综合征等,均可参考本节辨证论治。 [证候特征] 泄泻以大便清稀为临床特征,或大便次数增多,粪质清稀;或便次不多,但粪质清,甚如水状;或大便稀薄,完谷不化。常兼有脘腹不适,食少纳呆,小便不利等症状,由外感寒热湿邪,内伤饮食情志,脏腑失调等形成脾虚湿盛而致泻。暴泻多起病急,变化快,泻下急迫,泻下量多,多为外邪所致。久泻则起病缓,变化慢,泻下势缓,泻出量少,常有反复发作的趋势,常因饮食,情志,劳倦而诱发,多为脏腑功能失调而成。 [病因病机] [诊断] 1〃以大便粪质清稀为诊断的主要依据。或大便次数增多,粪质清稀;或次数不多,粪质清稀甚如水状;或完谷不化。 2〃常兼有腹胀腹痛,起病或急或缓,常先有腹痛,旋即泄泻,经常有反复发作病史,多由寒热、饮食、情志等因素诱发。 3〃大便常规、大便细菌培养,结肠X线及内窥镜检查有助于诊断与鉴别诊断。 4〃需除外某些生理习惯性的便次增多,以及其他病证中出现的泄泻症状。[鉴别诊断]

(中医内科学)泄泻、胁痛 (1)

[真题] (中医内科学)泄泻、胁痛 A1型题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第1题: 患者大便时溏时泻,水谷不化,稍进油腻之物,则大便次数增多,饮食减少,脘腹胀闷不舒,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缓弱。治疗应首选 A.藿香正气散 B.黄芪汤 C.参苓白术散 D.枳实导滞丸 E.附子理中丸 参考答案:C 您的答案: 答案解析: 第2题: 泄泻腹痛,泻而不爽,粪色黄褐而臭,肛门灼热,小便短黄,舌苔黄腻,脉濡数。证属 A.寒湿泄泻 B.湿热泄泻 C.脾虚泄泻 D.肾虚泄泻 E.伤食泄泻 参考答案:B 您的答案: 答案解析: 第3题: 治疗泄泻初起不宜 A.清化 B.疏解 C.固涩 D.消导 E.分利 参考答案:C 您的答案: 答案解析:

第4题: 治疗脾胃虚弱泄泻,应首选 A.补中益气汤 B.枳术丸 C.香砂六君子汤 D.参苓白术散 E.附子理中汤 参考答案:D 您的答案: 答案解析: 第5题: 导致泄泻发生的重要因素在于 A.肾阳虚衰 B.感受外邪 C.脾胃虚弱 D.食滞肠胃 E.脾虚湿盛 参考答案:E 您的答案: 答案解析: 第6题: 腹痛肠鸣,泻下粪便臭如败卵,伴有不消化食物,泻后痛减,脘腹痞满,不思饮食,舌苔垢浊,脉滑。中医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历年考点(题)纵览证属 A.寒湿泄泻 B.湿热泄泻 C.伤食泄泻 D.肝郁泄泻 E.脾虚泄泻 参考答案:C 您的答案: 答案解析: 第7题: 下列泄下粪便中辨出何为湿热泄泻的特点 A.泻下如水样便 B.泻下粪便臭如败卵 C.时溏时泄、水谷不化 D.泻下粪色黄褐而臭 E.泄泻清稀

参考答案:D 您的答案: 答案解析: 第8题: 患者刘某,每因情绪紧张时出现腹痛泄泻。且多伴有胸胁胀闷,嗳气少食,舌淡红,脉弦。治当 A.解郁疏肝 B.泄肝除湿 C.疏肝和胃 D.调和脾胃 E.抑肝扶脾 参考答案:E 您的答案: 答案解析: 第9题: 患者泄泻清稀,甚者如水样,腹痛肠鸣,脘闷纳少,苔薄白或白腻,脉濡缓。应诊为何种证候 A.肝郁泄泻 B.肾虚泄泻 C.寒湿泄泻 D.暑湿泄泻 E.脾虚泄泻 参考答案:C 您的答案: 答案解析: 第10题: 王某,反复泄泻10余年,稍进油腻或生冷之品,大便次数增多,水谷不化,脘腹胀闷不舒,面色萎黄,肢倦乏力,纳食减少,舌淡苔白,脉细弱。此时选用何方最为适宜 A.附子理中汤 B.参苓白术散 C.胃苓汤 D.六君子汤 E.藿香正气散 参考答案:B 您的答案: 答案解析:

《中医内科学》复习题及答案

1.感冒:感受风邪或时行疫毒,导致肺卫功能失调,临床以鼻塞、流涕、咳嗽等为主要特征的常见外感病证。病机:外邪袭肺、肺卫失和。 2.真心痛:是胸痹进一步发展的严重病证,其特点为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伴心悸、水肿、肢冷、喘促、汗出、面色苍白等症状,甚至危及生命。 3.泄泻:是指以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溏或完谷不化,甚至泻出如水样为主症的病证。 4..黄疸:是因外感湿热疫毒,内伤饮食劳倦或他病后,导致肝胆脾胃功能失调,胆失疏泻而胆汁外溢,以目黄、身黄、小便黄为主症的一种病证。 5.辨别阳黄与阴黄、(阳黄证候、治法,方药(含用量用法)。 阳黄多由湿热或疫毒所致,起病急,病程短,黄色鲜明如橘色,常伴湿热或热毒炽盛之象。阴黄多有寒湿所致,病势缓,病程长,黄色晦黯如烟熏,常伴脾虚寒湿之象。阳黄:热重于湿清热通腑,利湿退黄茵陈蒿汤加味 湿重于热利湿化浊运脾,佐以清热茵陈五苓散合甘露消毒丹加减 胆腑郁热疏肝利胆,泄热退黄大柴胡汤加减 急黄清热解毒,凉血开窍《千金》犀角散加味 6.消渴:是因禀赋不足,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劳欲过度,导致阴津亏损,燥热偏盛,以多饮、多食、多尿、形体消瘦乏力,或尿有甜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 7.心悸:是因气血阴阳亏虚,心失所养,或痰饮瘀血阻滞心脉,邪扰心神,心神不宁所致,以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为主要表现的病证。 8.呕吐:是指胃失和降,气机上逆,迫使胃中之物从口中吐出的一种病证。 9.水肿:是指体内水液潴留,泛滥肌肤,临床以头面、眼睑、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肿为特征的一类病证。 10.(肾阳虚水泛证候、治法、方药(含用量用法)。 (1)证候:面浮身肿,腰以下尤甚,按之凹陷不起,腰部冷痛酸重,尿少或增多,四肢逆冷,怯寒神疲,甚则心悸,喘促难卧,面色晦黯或淡白。舌质淡胖,脉沉细或沉迟无力。 (2)治法:温肾助阳,化气行水 (3)方药:真武汤 11.胃脘痛、判断胃痛的虚实、(肝气犯胃证型、治法、方药(含用量用法) (1)胃脘痛:指以上腹胃脘近心窝处疼痛为主症的病证。 (2)辨虚实:暴痛,痛势剧烈,痛而拒按,食后痛或痛而不移者,属实;疼痛日久,痛势缠绵,痛而喜按,得食痛减,痛无定处者,属虚。 (3)肝气犯胃,证型:胃脘胀闷,痛连两胁,攻撑走窜,遇烦恼而作痛或痛甚,喜太息,胸闷嗳气,大便不爽。舌苔多薄白,脉弦。 治法:疏肝解郁,理气止痛。 方药:柴胡疏肝散。 12.痢疾、辨别泄泻与痢疾 (1)痢疾系因外感湿热或时邪疫毒,内伤饮食而致邪滞于肠,气血壅滞,肠道传化失司,脂膜血络受伤,化为脓血,以腹痛腹泻,里急后重,痢下赤白脓血便为主症的病证。 (2)痢疾与泄泻均好发于夏秋季节,主要病位都在胃肠,皆由外感时邪,内伤饮食而发病。痢疾以腹痛,下痢赤白脓血,里急后重为主症;而泄泻以排便次数多,粪质稀溏如水或完谷不化为主症,无里急后重与赤白脓血便。..... 13.淋证、血淋与尿血如何鉴别 (1)淋证:是因外感湿热、饮食不节、情志失调、体虚劳欲,导致肾与膀胱气化不利或气化无权,以小便频数短涩,淋沥刺痛,小腹拘急,或痛引腰腹的病证。 (2)鉴别:血淋与血尿均有小便出血、尿色赤红,甚至溺出纯血等症状,其鉴别的要点是尿痛的有无。尿血多无疼痛之感,虽亦间有轻微的胀痛或热痛,但终不如血淋的小便滴沥而疼痛难忍。 14.淋证与癃闭如何鉴别 (1)两者均有小便量少,排尿困难症状。但淋证尿频而疼痛,且每日排尿量多为正常,癃闭则无尿痛,每日排尿量低于正常,严重时甚至无尿。 15.心悸、惊悸与怔忡如何鉴别 (1)惊悸为心悸的轻症,多为功能性,发病多与情绪因素有关,可由骤遇惊恐,忧思恼怒,悲哀过极或过度紧张而诱发,多呈阵发性,病来虽速,病情较轻,实证居多,病势较浅,可自行缓解,不发时如常人。 (2)怔忡为心悸的重症,多为器质性,常由久病体虚,心脏受损所致,无精神因素亦可发生,多持续心悸,心中惕惕,不能自控,活动后加重,病情较重,多属虚证,或虚中夹实。惊悸日久不愈,可发展为怔忡。 16.痹证、行痹、痛痹、着痹、热痹的临床特征? 痹症:是由于外感风、寒、湿、热等邪侵袭人体,导致肢体经络痹阻,出现肢体筋脉、关节、肌肉等处疼痛、麻木、酸楚、重着,或关节肿胀、变形,屈伸不利、僵硬,甚至内舍于五脏为主要表现的病证。 (1)行痹:肢体关节疼痛酸楚,游走不定,屈伸不利,可涉及肢体多个关节;或伴恶风发热。舌苔薄白或腻,脉浮或浮缓。 (2)痛痹:肢体关节疼痛剧烈,痛有定处,得热痛减,遇寒增剧,日轻夜重,关节屈伸不利,局部有冷感。舌淡,苔白,脉弦紧。 (3)着痹:多见于下肢,肢体关节肌肉疼痛重着,或肿胀,痛有定处,肌肤麻木不仁,活动不便,得热得按可略缓。苔白腻,脉濡缓。 (4)热痹:关节痛剧,局部灼痛红肿,得冷则舒,痛不可触,筋脉拘急,不可屈伸;可有皮下结节或红斑,常伴有发热,恶风,口渴,纳少,烦躁不安等。舌质红,苔黄或黄腻,脉滑数。 17.中风:是因内伤积损,复因劳欲、饮食、情志或外邪等因素,导致脏腑阴阳失调,气血逆乱,上冲犯脑,脑脉痹阻或血溢脑脉之外所引起的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眼?斜,语言不利,或不经昏仆而仅见半身不遂,口眼?斜为主症的一种病证。 18风痰瘀痹阻经络的证候、治法、方药(含用量用法) 证候:口眼?斜,舌强语謇或失语,半身不遂,肢体麻木。舌黯紫,苔白滑腻,脉弦滑。 治法:搜风化痰,行瘀通络。 方药:解语丹加减 填空题:

考研中医综合中医内科学(泄泻)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考研中医综合中医内科学(泄泻)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A1型题 2. B1型题 3. X型题 1.泄泻的基本病机是 A.脾虚湿盛 B.脾虚虚弱 C.湿邪困脾 D.寒湿中阻 正确答案:A 解析:泄泻基本病机:脾虚湿盛,脾胃受损,湿困脾土,肠道功能失司。外邪之中以湿邪最为重要,湿为阴邪,易困脾土,运化无力,升降失职,水湿清浊不分,混杂而下,而成泄泻,其他邪气需与湿气兼夹,方易成泻,此即《内经》所谓“湿胜则濡泄”。知识模块:泄泻 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李中梓《医宗必读》治泻九法的是 A.淡渗、升提 B.调气、和血 C.甘缓、酸收 D.清凉、疏利 正确答案:B 解析:李中梓《医宗必读·泄泻》在总结前人治泻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治泻九法,即淡渗、升提、清凉、疏利、甘缓、酸收、燥脾、温肾、固涩,其论述系统而全面,是泄泻治疗学上的一大发展。知识模块:泄泻 3.治疗泄泻初起不宜 A.分利 B.消导 C.疏解 D.固涩 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泄泻 4.腹痛肠鸣,泻下粪便臭如败卵,泻后痛减,伴有不消化食物,脘腹痞满,不思饮食,舌苔垢浊,脉滑。证属 A.寒食泄泻 B.湿热泄泻 C.伤食泄泻 D.肝郁泄泻

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泄泻 5.脾胃虚弱引起的泄泻,若久泻不止,中气下陷者,治疗宜用 A.温脾汤 B.实脾饮 C.补中益气汤 D.附子理中汤 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泄泻 6.泄泻在《内经》中称为 A.下利 B.下痢 C.泄 D.泻 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泄泻 7.痢疾与泄泻的鉴别点,下列何项无鉴别意义 A.泻下稀薄或赤白黏胨 B.泻下爽利与否 C.里急后重之有无 D.泻下次数之多少 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泄泻 8.泄泻腹痛,泻而不爽,粪色黄褐而臭,肛门灼热,小便短黄,舌苔黄腻,脉濡数,证属 A.脾虚泄泻 B.肾虚泄泻 C.伤食泄泻 D.湿热泄泻 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泄泻 9.患者腹痛泄泻,胸胁胀闷,每因恼怒而发,脉弦,最佳治疗方剂是 A.丹栀逍遥散 B.越鞠丸 C.柴胡疏肝散 D.痛泻要方 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泄泻 10.治疗久泻,不宜过用

执业药师考试知识题库--中医内科学--脾胃病证-泄泻

脾胃病证-泄泻 一、A1 1、从下列泻下粪便中辨出何为湿热泄泻的特点( ) A.泄泻清稀甚至如水样 B.泄下粪色黄褐而臭 C.泄泻如水 D.泻下粪便臭如败卵,伴有不消化之物 E.时溏时泄,水谷不化 2、痢疾与泄泻的鉴别点,下列何项无鉴别意义( ) A.泻下稀薄或赤白黏冻 B.泻下爽利与否 C.里急后重之有无 D.泻下次数之多少 E.泻下有无脓血 3、.治疗久泻,不宜过用( ) A.分利 B.健脾 C.补肾 D.升提 E.固涩 4、治疗泄泻初起不宜( ) A.分利 B.消导 C.疏解 D.清化 E.固涩 5、导致泄泻发生的重要因素在于( ) A.食滞肠胃 B.脾胃虚弱 C.肾阳虚衰 D.感受外邪 E.脾虚湿盛 二、A2 1、患者大便时溏时泄,稍进油腻之物,则大便次数增多,饮食减少,食后脘闷不舒,面色萎黄,肢倦乏力,舌淡苔白,脉细弱。治法为( )

A.健脾益气 B.温肾健脾 C.固涩止泻 D.补中益气 E.益气升清 2、患者泄泻清稀,甚者如水样,腹痛肠鸣,脘闷纳少,苔薄白或白腻,脉濡缓。应诊为何种证候( ) A.肝郁泄泻 B.脾虚泄泻 C.肾虚泄泻 D.暑湿泄泻 E.寒湿泄泻 三、B 1、A.葛根芩连汤 B.藿香正气散 C.痛泻要方 D.芍药汤 E.柴胡疏肝散 <1>、湿热泄泻的主方是( ) A. B. C. D. E. <2>、湿热痢疾初起兼有表证,若表邪未解而里热已盛,宜用( ) A. B. C. D. E. <3>、肝郁泄泻的主方是( ) A. B. C. D.

E. 2、A.大便清稀,完谷不化,腹部喜温 B.大便色黄褐而臭,泻下急迫,肛门灼热 C.泻下腹痛,痛势急迫拒按,泻后痛减 D.大便时溏时泻,腹痛不甚,喜温喜按 E.每因抑郁恼怒或情绪紧张之时,即发生腹痛泄泻 <1>、虚证泄泻的特点是( ) A. B. C. D. E. <2>、实证泄泻的特点是( ) A. B. C. D. E. <3>、热证泄泻的特点是( ) A. B. C. D. E. 答案部分 一、A1 1、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单元测试-泄泻”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065980,点击提问】

【精品】中医内科学 第九版 泄泻word版本

泄瀉 【定義】 泄瀉是以排便次數增多,糞便稀溏,甚至瀉出如水樣為主癥的病證,多由脾胃運化功能失職,濕邪內盛所致。泄者,泄漏之意,大便稀溏,時作時止,病勢較緩瀉者,傾瀉之意,大便如水傾注而直下,病勢較急。故前賢以大便溏薄勢緩者為泄,大便清稀如水而直下者為瀉。本病證是一種常見的脾胃腸病證,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但以夏秋兩季為多見。西醫學中急性腸炎、慢性腸炎、胃腸功能紊亂、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腸結核等腸道疾病,以腹瀉為主要表現者,均可參考本節辨證論治。其他疾病伴見泄瀉者,除治療原發疾病外,在辨治方面亦可與本節聯系互參。 【病因病機】 一、病因 1.感受外邪 六淫之邪傷人,皆能使人發生泄瀉,但其中以濕為主,常夾寒、熱、暑等病邪。其他寒邪或暑熱之邪,除了侵襲皮毛肺衛之外,也能直接影響于脾胃,但仍多與濕那有關。 2.飲食所傷 脾胃為倉廩之官,胃為水谷之府,故飲食不當常可導致泄瀉。凡飽食過量,或過食肥甘,或恣啖生冷,或誤食餿腐不潔之物,均可發生泄瀉。臨床上,飲食不當與外感濕邪常相互影響,共同為患。 3.情志失調 郁怒或憂思均可致泄瀉。郁怒傷肝,或憂思傷脾,若素體脾虛濕盛,復因情志刺激、精神緊張,或于怒時進食者,更易形成泄瀉。 4.勞倦傷脾 長期飲食失調,勞倦內傷,久病纏綿,或素體脾胃虛弱,均可成泄瀉。 5.久病年老 久病之后,腎陽損傷,或年老體衰,陽氣不足,命門火衰,而為泄瀉。 二、病機 泄瀉病因雖然復雜,但其基本病機為脾胃受損,濕困脾土,腸道功能失司。泄瀉的主要病變在脾胃與大小腸,病變主臟在脾,脾失健運是關鍵,同時與肝、腎密切相關。脾主運化,喜燥惡濕;大小腸司泌濁、傳導;肝主疏泄,調節脾運腎主命門之火,能暖脾助運,腐熟水谷。若脾運失職,小腸無以分清泌濁,大腸無法傳化,水反為濕,谷反為滯,混合而下,則發生泄瀉。病理因素主要是濕,濕為陰邪,易困脾陽,脾受濕困,則運化不健。脾虛濕盛是導致泄瀉發生的關鍵所在。 病理性質急性暴瀉多屬實證,慢性久瀉多屬虛證。急性暴瀉以濕盛為主,多因濕盛傷神,或食滯生濕,壅滯中焦,脾不能運,脾胃不和,水谷清濁不分所致,病屬實證。慢性久瀉以

中医内科学

中内 1感冒:凡感受风邪或时行疫毒,导致肺卫失和,以鼻塞、流涕、喷嚏、头痛、畏寒发热、全身不适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外感疾病。 2时行感冒:感冒病情较重,并且能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流行,不分男女老少,得病后症状多相类似。3体虚感冒:体质虚弱、年老或病后未复,抵抗太薄弱,卫外不固,容易感受风邪而发生感冒。 4咳嗽:是指肺失宣降,肺气上逆,发出咳声,或咳吐痰液的一种肺系病症。 5内伤咳嗽:脏腑功能失调,内邪干肺所致的咳嗽,表现为常反复发作,多属邪实正虚。 6哮病:是由于宿痰伏肺,遇诱因引触,导致痰阻气道,导致气道挛急,肺失肃降,肺气上逆所致的发作性痰鸣气喘疾患。 7喘症:是由肺失宣降,肺气上逆,或肺肾出纳失常而致的以呼吸困难,甚至张口抬肩,鼻翼扇动,不能平卧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常见病症。 8肺痈:是指由于热毒血於,壅滞于肺,以致肺叶生疮,形成脓疡的一种病症。 9肺痨:是由于体质虚弱,气血不足,感染痨虫,侵蚀肺脏所致的具有传染性的慢性虚弱性疾患。临床主要以咳嗽,咯血、潮热、盗汗及身体逐渐消瘦等为其特征。 10肺胀:是由多种慢性肺系疾患反复发作,迁延不愈,肺脾肾三脏虚损从而导致痰淤阻结,气道不畅。肺气壅滞,胸膺胀满,不能敛降,临床以喘息气促、咳嗽、咯痰、胸部膨满、憋闷如塞,或唇甲紫绀,心悸浮肿等为主要表现的病症。 11痰饮:是以三焦水化失常,水液在体内运化输布失常,停积于某些部位的一类病证。 12心悸:是指气血阴阳方虚,或痰饮瘀血阻滞,致心失所养,心脉不畅,心神不宁,引起心中急剧跳动,惊慌不安,不能自主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证。 13怔仲:由内因引起,自觉心中惕惕,动摇定而无休止,稍劳即发为特征,病来虽渐但病情较重,以虚证为多或虚实夹痛。 14心痛:因心脉挛急或闭塞引起的膻中部分及左胸膺部疼痛为主症的一类病症。轻者仅感胸闷如窒,呼吸欠畅,重者突然疼痛如刺、如灼、如绞,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四肢不温者,谓之胸痹。 15不寐:由于心神失养或不安而引起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症。 16汗症:是指由于人体阴阳失调,营卫不和,腠理不固引起汗液外泄失常的病症。 17鼻衄:凡不因外伤或女性不因逆经所致血以鼻腔溢出者。 18血证:凡是因外因为人体的阴阳平衡失调,造成血液不循经脉运行,上溢于口鼻、眼、耳诸窍,下泻于前后二阴或渗出肌肤之外的病症,统称血证。 19齿衄:血自牙龈齿缝间溢出,并可排除外伤所致者。 20痴呆:多由髓减脑消或痰瘀痹阻脑络,神机失用而引起的在无意识障碍状态下,以影响生活和社交能力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脑功能减退性疾病。 21厥证:是由阴阳失调,气极逆乱所引起,以突然昏倒、不醒人事四肢厥冷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症。22痫病:因气机逆乱,元神失控而致精神恍惚,甚则突然仆倒,昏不知人,口吐涎沫,两目上视,四肢抽搐或口中如作猪羊叫声,移时苏醒后如常人的一类病症。 23癫狂:癫与狂,都是属于神智失常的疾病,皆因谈迷神窍、气机逆乱而致。(癫)以精神抑郁,表情淡漠,沉默痴呆,语无伦次,静而少动,(狂)或精神亢奋,狂躁刚暴,喧扰不宁,毁物打骂,动而多怒为特征的一类病症。 24癫病:因情志所伤,或先天遗传,致使痰气郁结,痰迷心窍,阴阳失调,精神失常所引起的精神病。25狂病:因五志过极,或先天遗传,致使痰火壅盛,痰迷心窍,神机错乱所致的精神病。 26胃痛:凡由于脾胃受损,气血不调所引起的胃脘部疼痛,又称胃脘痛。 27真心痛:心痛的进一步发展,症见心痛剧烈,甚则持续不解,伴有汗出,肢冷,面白脉微等危重症。28痞满:是由于中焦气机阻滞,升降失常,出现以胸腹痞闷胀满不舒为主证的病症。 29呕吐:是指胃失和降,气逆于上,胃内容物经食道,口腔吐出的一种病证。 30呃逆:是指胃气上逆动膈,气逆上冲,出于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不能自制的一种病证。 31噎膈:是由于食管干涩或食管狭窄而造成的以吞咽食物,哽咽不顺,甚至食物不得下咽入胃,食入即吐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证。 32噎:即噎塞,指食物下咽时噎塞不顺;膈:为格拒,指食管阻塞饮食格拒不能下咽入胃,食入即吐。33反胃:饮食入胃,宿谷不化,经过良久,由胃反出的病证。 34梅核气:属痰气交阻于咽喉,自觉咽中有物梗塞,吐之不出,咽之不下,但饮食咽下顺利,无噎塞感,系气逆痰阻于咽喉,为无形之邪。 35腹痛:是指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的部位发生疼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证,多由脏腑气机不利,经脉失养而成。 36泄泻:是以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溏,甚至泄出如水样为主证的病证,多指脾胃运化功能失职,湿邪内盛所致。 37痢疾:是因外感时行疫毒,内伤饮食而致,邪蕴肠腑,气血壅滞,传导失司,以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赤白脓血为主证的病证。 38便秘:是指大肠传导功能失常,导致大便秘结,排便周期延长;或周期不长,但粪质干结,排便艰难;或粪质不硬,虽有便意,但便出不畅的病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