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课程开发指导意见

课程开发指导意见

课程开发指导意见
课程开发指导意见

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开发指导意见

教学计划是学院实现高等职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基本规格要求的总体计划和实现方案,是学校组织和管理教学过程的主要依据,是学校对教学质量检查监控和评价的基本性文件,根据有关精神,结合我校“十一五”规划的有关情况,现提出我校制定教学计划的指导意见。

一、制定教学计划的指导思想

1.教学计划应体现国家教育方针,主动适应当今社会对高职人才培养的要求,要体现“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思想,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高级技能型人才。

2.教学计划要反映我校的特点,体现我校的办学特色,要依照教育部与其他部委联合制定的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指导方案,以实际出发,突出以技术应用能力为核心的人才培养特点。

3.要充分考虑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职业岗位能力,是指职业岗位所需要的专业理论知识、技能操作和专门技术的应用能力,主要包括核心技术、基本操作技能;个人持续发展能力,是指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和现代企业用人单位的需求,具有终生学习能力。

4.树立创新教育观念,要从传授已有知识为中心的传授教育观转变为着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现代教育观。在理论知识教学过程中,体现习得、转化、巩固、迁移、应用阶段的特点;在技能教学过程中,体现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化等三个阶段的规律。注意运用“知识(前提)—实践模式(原型定向)—独立操作(原型操作)—形成技能(原型化)”心智技能形成模式;在操作技能教学过程中,注意体现操作示、过程讲解、模拟训练、操作整合、实际操作教学特点对于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课程容,不一定按顺序学习,可以淡化基础课与专业课的界限。学生可提早进入专业课程环境,提前接触专业实践。

5.建立模块式课程体系,课程采用模块式课程开发方式,需建立目标体系的方法,来代替传统的只有笼统的综合目标管理的方式。建立目标体系,是指在综合目标(General Objectives)的基础上再确定出各类专项目标(Specific Objectives)。最终目标的达成,是通过分别达到各阶段(模块)的目标来实现的,而各阶段(模块)目标则通过达到

各单元目标来实现明确的目标和成就感增强了学生的乐趣、兴趣、信心和个人的价值感。

二、课程开发的主要容和开发程序

开发容:课程目标、课程容、课程结构、科目课程形式、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开发程序:调查分析→社会需求分析→职业岗位分析(职责、任务、能力)→培养目标分析→专业特点分析→课程设置→课程实施方法→教学委员会批准。

(一)课程设置的原则

综合素质的培养已成为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总体目标。职业教育愈益关注人的个性发展,课程目标也从单纯注重培养学生的专门技能和专业能力向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综合职业能力、创业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种素质相融合的方向发展。这种趋向必然促成各种课程观的有机融合,课程目标逐渐从原先单一的技能型向以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的多元整合型发展,呈现出“学科本位—能力本位--人格本位”发展的总趋势。

1.四R理论原则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结构目前还没有统一的理论,作为课程的结构可以引用Doll,W.E的四R理论原则。

丰富性:指课程的深度、层次和课程的多样性。

发展性:组合、探究、启发性地运用知识的能力。

关联性:课程具有丰富的、广泛的容。包括文化的、宇宙的知识。

严密性:一种现代意义上的、相对的稳定性。

我们不能教给学生全部的生存与工作的知识和技能,只能教给有限的知识,而更多的教给的是思想方式、思维方法和学习的习惯,价值观和人生观。

2.全面发展的原则

按照党的教育方针和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教学计划要充分体现业务素质和政治思想协调发展的原则,注重对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培养他们实践能力,使学生成为实用型、技能型人才。

3.按照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设置课程的原则。

课程设置的动态化。根据社会岗位技能变化情况,核心课程3--5年修订一次,选修课程和专业基础课3年修订一次。课程设置的动态化。根据社会岗位技能变化情

况,核心课程3--5年修订一次,选修课程和专业基础课3年修订一次。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适应社会的就业需求,培养高技能应用性人才。

4.课程设置结构的优化原则。

(1)精简课程数量,减少理论知识。对一些基础课要减少,根据不同的专业设置不同的容和深度。

(2)根据职业能力的需要,对核心课程要加大授课学时,可以连续多个学期,实行知识的层级式连续教学。

(3)专业课不一定按照顺序学习,可先讲授专业实践课和专业课。

(4)将职业书嵌入到课程中去,以职业资格岗位的要求进行教学。

5.实行教学容多元整合的原则

要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摆脱学科知识体系,以岗位职业能力为核心,分析职业核心能力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要素,不要求学科体系的完整,注重课程容的应用性,如学科的综合性、实践工艺型课程。课程的整合不是几门课程的简单叠加或随意拼凑,是以核心的职业能力为主,整合与其相关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

第一,体现核心课程的理念。课程模式不以学科为中心来组织教学容,不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而是从职业活动的实际需要出发来组织教学容,强调能力本位和知识的“必需、够用”。

第二,课程综合化。模块化教学容取舍的依据是职业岗位的实际需求,模块都以某一能力或技能的形成为主线,把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有机地融合为一个整体。每个模块几乎都是以“问题为中心”进行综合化。

第三,体现“教、学、做、考”合一的教学模式

“教、学、做、考合一”模式的涵是:以职业能力为依据,整体设计教学方案、立体组合教学策略与资源,将教学目标、教学活动、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评价集合在一起。通过教与学、学与考、主体与主导、学校考评与社会考评等各种子系统的有机结合,有效实施教学全过程。

“教、学、做、考合一”模式体现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理念。它以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能力型课程体系、高技术教学容、实践性教学活动和职业能力评价为构建基础,贯穿能力本位的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

6.坚持职业岗位能力的原则。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分类标准》把高职课程归为“定向于某个特定职业的课程计划”,是“实际的、技术的、具体职业的专业课程。实行以岗位能力为主的核心能力培养的。”主动根据社会需要设置课程。新设课程事先都要进行科学的社会调查和预测,确保教学容始终反映企业的实际需要。在教学环境上,许多学院也强调教学环境与实际工作环境的一致性。

7.适应性与针对性统一的原则

教学计划首先要考虑满足岗位的要求,即体现针对性。同时还要考虑满足受教育者终身学习的需要,能满足市场对职业岗位的要求不断变化的需求,即适应性。根据我院的具体情况,在制定教学计划时要处理好针对性与适应性这一对矛盾,就要遵循“在满足针对性的前提下,兼顾适应性,做到两者的和谐统一这一原则,在确保就业岗位针对性的前提下,兼顾一至两个适应岗位。

8.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构建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调整更新实践教学容,加强实践教学,改革教学大纲,减少演示性、验证性实验,增加工艺性、设计性、综合性。体验性教育是形成技能的基础。建立院仿真实训生产线。增加各学科岗位的新知识、新技能、新工艺等前沿知识的引进,提高学生的适应性。创造条件让学生尽早参加科研和创新活动。(设计性实验是指给定实验目的和实验条件,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加以实现的实验,综合性实验是指实验容涉及本课程的综合知识或本课程相关课程知识的实验),减少验证性实验,要保证实践教学环节按计划执行,在教学教程中以考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分析方法和实践能力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和职业素质。专业主干课程实践性教学环节课时数不少于总课时的50%为宜,主干课程的教学中要安排一定比例的实践教学(实验,专项技术训练)课时,对学生要提出明确的技能要求,通过实训,达到相应的技能等级标准。

9.个性化选择的选修课模式

除了核心课程是必修课程外,学生们可以根据自身的愿望和职业倾向自主地选择相关选修课程或方向课程,甚至可以跨学科、跨专业选课。另一方面,学校对每一专业的课程设置都要有具体、明确的课程目标。

10.加强人文素质的教育。

加强哲学、文学、历史、科学知识的教学。开设必修课的同时,开设大量选修

课,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喜欢的课程,这为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空间。总之,课程目标既考虑到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均衡,又考虑到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有利于学生形成创造性的、有个性的人格,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是一定教育阶段的专业课程方案力图最终达到的标准或预期学习结果,是学生学完某个专业课程后将要达到的或获得的知识能力态度等。实现培养技术应用性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要强化这种观念意识,就要通过职业分析对职业岗位、劳动生产过程,对人才规格的要求进行充分的调查,再考虑学习者自身的素质,国家地方教育方针和政策、学校的条件等、确定出明确的课程目标。

确定课程培养目标:

如何表述:要准确表述,第一体现学生主体,第二体现具体的行为目标,不能用抽象的、模糊的语言,可以考量的。

四、课程容

高职教育课程容的确定,是根据课程目标,选择达到目标的知识、技能、职业素质等容。根据课程开发中的职业工作分析获得的能力要求和标准来组织课程容。课程容的知识选择应紧紧围绕能力要求进行组织,既包括学科理论知识,又包括工作过程知识,知识的组合不是简单的各门理论课程的叠加,而是以能力需要进行有机整合。所以整合的关键是要在深入分析被整合容的涵及其在联系。关于实践课程的能力训练应紧紧围绕能力要求确定核心技能和一般技能分层次和重点进行不同的训练。课程包括职业态度和素质容,应贯穿在整个知识学习和能力训练的全过程中,进行精心的设计,使能够确保达到课程目标要求。

五、课程结构

在实施能力本位课程时,在课程结构上大都体现出模块化特征,这反映了模块化课程结构对能力本位课程的适用性。体现在:第一是能力本位课程的需要,第二是有利于高职课程的稳定。第三是具有灵活、开放性,可及时进行课程的更新,保持课程的适应性,又可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成为可能,达到因材施教。所谓课程模块,其实质是相近的一组知识能力课程体系,它可以由若干门科目课程组成。同时它也是构成课程结构框架的基本单元,不同的课程模式可以组成不同的课程结构,但基本单元(课程模块)的容不变。

六、科目课程形式

要改变学科本位较单一的课堂讲授形式。要尽可能与职业岗位、工作情景相联系。如采用实验、试验课程、仿真课程、实训(校和校外)、实习课程、模拟实际工作的课程、面向企业的课程、面向证书的课程、社会实践课程、活动课程拓展训练:身体训练---自我挑战训练---团队合作训练—职业角色训练。

课程有:

1.文化基础性课程;提供高等数学、物理和人文知识、外语等必备的基础性知识。

2.专业课程。以专业岗位知识和理论为主体;

3.实验课程。一个方面是将理论课程中的原理性、验证性实验作为单独的课程开设,单独开设的实验课程,这些课程一般要与实际岗位的工作相一致,具有实用性。要建立与理论教学即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实践教学体系。

加强实验教学管理,制定实验教学大纲,编制独立的实验教材,实践教学要单独考核,要有相应的技能标准和考核方法。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技能训练、实验、实训和社会实践等。

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将实践教学容和体系进行总体设计,提高实践教学的比例。提高综合性、设计性的实践比例。

4.潜在课程;即学校的人文环境,学习风格、价值观和人生观等影响因素。

5.非正规课程;指在规定的课程以外。

6.综合实训课程。是指学生学习完专业基础性课程以后,模拟实际岗位(生产)环境,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开设的总和性的、系统化的训练过程,一般开设五个星期。等等。通过不同的课程形式,使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达到最佳效果。课程体系设计---教学课程的总要求—课程结构分析----核心课程。

7.活动课程(技能拓展)。采用模拟现实场景,任务角色仿真的方式,如野营生存训练,营销实训,礼仪训练。

(1)文化类模块

①思品活动课程(思想教育活动、品德教育活动、军训活动、法制教育活动、诚信教育活动)。

②文体活动课程(文娱活动、体育活动等)。

③人文活动课程 (文学艺术欣赏、社会科学讲座、人文学术争鸣等)(理、工系)。

云南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课程实施指导意见

附件: 云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课程实施指导意见 (试行)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基[2001]17号)、《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教基[2003]6号)和《云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工作方案(试行)》(云教基[2009]24号)等文件精神,结合云南实际,制定本指导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全面构建普通高中新课程体系。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立足我省实际,大力推进教育创新,落实素质教育,努力构建具有我省特色、充满活力的普通高中课程体系。我省普通高中新课程的构建以《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为依据,以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有个性发展为目的,为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积极稳妥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坚持“统筹规划、积极稳妥、分类指导”的基本原则,形成“国家指导、省级统筹、州(市)县组织、学校实施”的新课程实验工作格局。在全省整体推进的前提下,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特点,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新课程实验,争取三年达到国家课程方案的规划目标。 二、课程结构与设置 (三)课程结构。普通高中新课程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构成。

学习领域包括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和综合实践活动。学校每学年都要开设各学习领域的课程,保证学生每一学年在所有的学习领域都能获得相应学分。 每一学习领域由若干科目组成,八个学习领域共设置语语文、数学、外语(英语、日语、俄语等)、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艺术(艺术或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等科目。 每个科目由若干模块组成。学校要开足必修课程模块,积极创造条件,多开设选修课程模块,逐年达到国家课程要求。 (四)课程设置。普通高中课程由必修和选修两部分构

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指导意见

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指导意见 2017年秋,全县中小学将全面推行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规定、地方指导、学校开发的必修课程。为了贯彻落实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的“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的要求,帮助学校切实有效地实施校本课程开发,落实国家基础教育课程管理政策,提高学校和教师的课程开发、建设和管理能力,促进全体学生主动地发展,现就远安县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校本课程及其功能 校本课程是指学校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地评估,充分利用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由学校教师编制、实施和评价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它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构成学校课程的有机整体,是执行国家三级课程管理政策的一个组成部分。 校本课程的实施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促进学校特色的形成。它能很好地弥补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缺陷,提高课程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二、校本课程的目标 使学生在掌握国家课程规定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引导学生在众多课程选择中得到个性发展,开发潜能,培养学生的信息采集和加工能力,使学生在课程的自主选择和个性化知识的掌握过程中形成更多更广泛的能力,更好地认识学习的价值,塑造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全面地发展。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 1、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相协调的原则。 校本课程开发,必须与国家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保持一致。必须按规定开设课程,保证课时,保证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间的协调性。 2、权力与职责相统一的原则。 学校具有开发校本课程的决策权、选择权,同时,也要承担相应的管理职责。要坚持校本课程实施的严肃性,建立校本课程开发和管理的有效机制,监督和评估课程实施的过程,发挥校本课程的积极作用。 3、课程研制、实施、评价一体化的原则。 校本课程开发应使课程的研制、实施、评价一体化。在注重课程实施的同时,通过对课程实施过

江苏省中小学地方课程建设指导意见

江苏省中小学地方课程建设指导意见 江苏省教育厅2004-6-25颁布苏教基 [2004] 27 号 为深入贯彻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促进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系的形成,完善我省中小学课程结构,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出本意见。 一、地方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 1.中小学地方课程建设,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增进学生对自然、社会、文化的理解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增进对地方经济文化的了解,加强正确价值观的引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努力促进地方课程与国家课程、学校课程形成相互协调的关系,增强课程的地方适应性,建设有江苏特色的中小学课程体系。 3.遵循课程开发与建设的规律,体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规范地方课程的开发、实施和管理,切实减轻中小学生的学习负担。 二、地方课程的内容

1.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结构为基础,根据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学生素质发展的需求,确定地方课程内容。我省中小学地方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三种类型:①新兴课程。新兴课程力求反映当代社会科技与人文科学的最新发展;②技术与实践性课程。技术与实践性课程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能够体现地方特色;③地方文化课程。地方文化课程以较大的区域范围文化为基础,如吴文化、楚汉文化等,不限于现有的行政区划。 2.地方课程内容要充分体现区域性、综合性、实践性和多样性的特点。课程内容的安排以主题、单元或模块为主,不过分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的严密性。同一课程所包含的主题、单元或模块要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以便于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进行选择性学习。 三、地方课程的开发 1.地方课程的开发要做到统一开发程序,规范开发行为,严格执行教育部《中小学教材编写审定管理暂行办法》、《中小学教辅材料管理办法》等文件的规定。 2.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负责受理并组织审批地方课程

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指导意见

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指导意见 (试行)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语文等十五个学科课程标准(实验)的通知》(教基〔2003〕6号)和《四川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四川省普通高中课程设置方案(试行)>的通知》(川教〔2010〕28号)精神,推进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特制定本意见。 一、明确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与内容 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是普通高中新课程的八大学习领域之一,它由研究性学习活动、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三个部分构成,各部分内容既有共同的教育目标要求,又各有侧重。 (一)研究性学习活动 研究性学习活动是学生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研究性学习活动的主要目标是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经济、科技和生活中的问题;通过自主探究、亲身实践的过程,提高收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 研究性学习活动的主要内容包括:以认识和解决某一问题为主要目的的调查研究、实验研究、文献研究等课题研究类活动;以解决一个比较复杂的操作问题为主要目的的社会性活动的设计和科技类项目的设计等设计类活动。 (二)社区服务 社区服务是学生在实际社会生活中依托社区开展的公益性义务服务。 社区服务的主要目标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社区公益活动,提高沟通能力,培养社会交往能力;养成公民意识、参与意识、培养志愿服务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主人翁精神;学以致用、服务社会,形成乐于助人、甘于奉献精神和情操。 社区服务的主要内容包括:参加义务工作、志愿服务活动等公益活动;参加法规宣传、环保知识宣传、科普宣传等宣传教育活动;参加社区特殊人群扶贫帮困、敬老助残等帮扶活动。 (三)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是学生直接参与社会生产、生活实际的经历与体验。 社会实践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人际交往、组织协调、实践操作等基本能力;学会交流、分享,养成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形成社会责任感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社会实践的主要内容包括:参加传统节日、重要纪念日活动,班(团队)主题教育活动,学生社团活动等校内活动;参观各类教育基地,开展各种专项调查,进行社区环境考察等考察活动;军训,学工,学农,学商,勤工俭学等体验活动。 二、认真组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学校要积极组织和指导综合实践活动,严格按照规定开足学时,开好课程。学校可根据自身的条件和传统以及当地课程资源情况,对研究性学习活动、社区服务、社会实践进行整合与规划,开发有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一)研究性学习活动 1.研究性学习活动学时要求 研究性学习共270学时,每周3学时。学生在三年期间至少完成3个专题研究。学校可采用弹性学时管理办法,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灵活安排。研究性学习

高中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实施指导意见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置,是我国普通高中课程体系的结构性突破。根据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x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施方案(试行)》和省教育厅《关于 加强普通高中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的工作意见》的精神,结合我省普通高中学校实际,特 对我省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提出如下教学实施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 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以“三个面向”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落实《普通高中课程实施方案(实验)》要求,建设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学校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文化,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造就一批掌握先进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勇于开拓和创新的综合实践活动专兼职教师队伍,改变普通高中学校过于注重学科知识传授的倾向,实现普通高中课程结构的均衡化和办学行为的规范化。 二、课程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总目标是:通过实践学习、探究学习、体验学习等开放性学习活动,让学生在生活和实践中获得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养成探索自然、亲近社会、发展自我的个性倾向和初步能力,培养科学精神、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形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良好的个性品质。综合实践活动的具体目标包括: 1.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学生通过自主参与研究性学习活动、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获得亲身体验,亲近并探究自然,走进社区和社会,增进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与了解,逐步形成关爱自然、保护环境、服务社会的意识和能力。 2.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实践活动通常围绕一个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展开。通过引导和鼓励学生自主地发现和提出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收集和分析资料,调查研究,得出结论并进行成果交流活动,引导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学习和掌握一些科学的研究方法,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综合实践活动是一个开放的学习和实践过程。在 活动中,培养学生围绕研究主题主动收集、加工处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通过活动,帮助学生学会利用多种手段,通过多种途径获取、整理、归纳、识别、判断、利用信息,培养学生的现代信息素养。 4.学会分享与合作。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是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综合实践活动 的开展将创设有利于人际沟通与合作的教育环境,使学生学会交流和分享研究的信息、创意及成果,发展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 5.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学生要认真、踏实地探究,实事 求是地获得结论,尊重他人想法和成果,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不断追求的进取精

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指导意见解读

《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指导意见》解读 浙江省教 育厅教研室柯孔标新课改是继承中发展,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是重在经历学习,以促进实践学习为突破; 是以改变教育质量管理评价为保障, 、为什么要深化 (一)落实立德树人、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要求 1 .纠正以应试为中心的功利主义教育观社会责任感:自信自律、服务社会创新精神:适应变化、善于创造实践能力:实验、操作、实践、应用 2.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多样化人才的要求建设创新型国家: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各行各业多层次多样化的人才 (二)总结反思前期课改、高水平普及义务教育的要求 1.总结和弘扬新世纪课改的主要成效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得到普遍认同符合素质教育和时代要求的课程教材体系不断完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与启发、讨论、参与的教学方式不断推广育人的针对性、实效性进一步增强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积极推进评价制度改革取得重要进展

2. 我省新世纪课改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 3. 引导和形成中小学育人的正确导向 理想的义务教育是全面性和差异性、社会化和个性化的发展 真正的教育公平是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当的教育,让每一个学生找到自己的 (三)呼应高中课改、促进基础教育内涵发展的要求 1. 学会选择:了解自己的特点,在自主选择中体验学习的乐趣 2. 培育特长:发现自己的长处,在有兴趣的学习中找到成长的动力和方向 (四)本次深化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1. 指导思想:从教好一群学生到教好每一个学生 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面向全体学生,改革育人模式,推进 因材施教,保护和培养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兴 趣,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发和培育 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潜能和特长,让 每一位学生愉快学习、幸 福成长。 2. 总体目标: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在体现义务教育基础性、全面性和公平性的基础上,强化 选择性教育思想,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加强课程建 设,创新教学方法,改进教育评价,积极推进差异化、个性化教育,促进学生全面而 有个性的发展。 二、主要任务是什么? (一)完善课程结构,增加课程的选择性 1.把义务教育课程分为两类:基础性课程和拓展性课程 基础性课程:指学生统一学习的课程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全面素养 拓展性课程:由学生自主选择的学习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 2.正确理解两类课程和三级课程的关系 三级课程是从课程的管理权所作的分类。 顾名思义,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分别指向国家、地方、学校 开发好管理的课程,基础性课程和拓展性课程是从课程的教育功能所作的分类,两者的关系是: 国家课程中的内容,大部分是基础性课程,少量是拓展性课程 地方课程中的内容,一部分是基础性课程,一部分是拓展性课程 校本课程中的内容,小部分是基础性课程,大部分是拓展性课程 关于拓展性课程的理解误区,下列三个等式成立吗? 选择性不够: 统一学习内容过多,选择性学习内容太少 整合性不够: 部分内容重复交叉,纵向和横向联系不够 灵活性不够: 学校缺少课程开发开设和课时安排自主权 多元化不够: 以统考和抽测成家代替全面教育质量评价 生命价值

关于规范实施省颁课程计划的指导意见

关于规范实施省颁课程计划的指导意见 各中心小学、区直小学: 为贯彻落实省颁课程计划,开齐开足所有学科课程,特别是综合实践活动、地方与学校课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努力创建学校办学特色。现就规范实施省颁课程计划提出如下意见: 一、统一课程表形式 学校课程表要严格执行闽教[2004]13号《关于印发福建省义务教育课程实施计划的通知》精神设置课程,实行学校课程总表与周课程安排表的形式。周课程表在总课程表的基础上,具体安排学校班级每周综合实践活动、地方与学校课程的开设内容。总课程表与周课程表相辅相成,确保开齐开足上好各类课程。每学年开学后(9月15日前)要将学校功课表(含周课程表)、作息时间表、教师任课表等送交初教股备案。 二、统一课程设置名称 不得随意更改课程名称或随意简化课程名称。其中,品德与生活统一简称为品生;品德与社会统一简称为品社;体育与健康统一简称为体健;综合实践活动统一简称为综合;地方与学校课程分别简称为地方和校本。 三、严格规范课程内容及课时 1.综合实践三至六年级每周2课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等,可以分散安排、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散、集中相结合的方式灵活安排。信息技术课程(简称信息)建议从四年级开始开设,每两周1节,三年

总课时不少于68学时。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简称综合)每周1节,劳动与技术(简称劳技)每两周1节。 3.地方课程一至六年级每周2课时,一至二年级由学校自选教学内容,主要内容包括乡土艺术以及当地经济、地理、人文、历史等方面内容。三至六年级我爱泉港(简称泉港)每周1节,海西家园(简称海西)每周1节。 4.校本课程一至六年级每周集中2节,以开设学生感兴趣的各类非学科课程为主,如环保、篮球、棋类、书法、舞蹈、集邮摄影、文学、小门球等,参加活动的学生采用自愿报名与班主任推荐、辅导教师选拨相结合,参加的对象可轮换。其中,环保教育课(简称环保)三周1节,每学期不少于6节。 5.晨会每天上午正课前安排10分钟,主要用于升旗仪式、时事政治教育、“守则”、“规范”教育、“三风”教育、综治安全、“五爱五小”教育等。周一上午第一节课前或课后要举行较为隆重的升旗仪式。班会活动结合在品生(社)课程中,建议每两周安排1次班会主题教育活动。 以上《意见》,望各校认真贯彻落实,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切实减轻学生的过重负担,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努力创建学校办学特色。对不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和严重违反作息时间的学校,要按省教育厅《关于规范中小学校历和作息时间安排有关事项的通知》的精神,在各校评优评先中实行“一票否决”。 泉港区教育局 泉港区教师进修学校 二〇一一年八月二十五日

小学数学课程实施指导意见学习体会

小学数学课程实施指导意见学习体会 乔官镇常家庄小学耿祥亮 通过对课程指导的学习,不仅使我对课程指导意见的新理念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其中的教学理念给我极其深刻的印象,使我感受到新课程洋溢着时代的气息,体现着素质教育的理念,令人耳目一新。因此,本人通过对课程指导意见的学习,体会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省市县素质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市教科院在“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的基础上,下发了《教学设计与评估》读本——“345”优质高效课堂。本书从数学的学科价值、教学方法与规律、教学基本课型与流程等方面做了全面的阐述。对加快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能力,努力推进我县小学数学新课程的实施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和现实意义。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教学要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通过有效的措施,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得到必要的数学思维训练,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 二、备课设计 1.分析教材,理顺教材的编排特点。 数学学科的特点决定了教师只有通晓教材的体系,明确知识的来龙去脉理解并掌握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有效地贯彻课程标准,设计出合理、切实可行的教案。 / 2、制定教学计划 要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规定制定教学计划,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实际情况制定。讲求实用,切忌照搬照套。计划包括:学情分析、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教学进度等。

福建普通高中新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指导意见试行

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指导意见(试行)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推进我省普通高中新课程的实施,结合我省实际,特提出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指导意见。 一、领会课程理念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置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课程结构的重大变革,它有效地促进了学校教育职能的变化和学科课程之间的整合,使教育教学从片面关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的提高向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转变,因此,设置这门课程是新形势下转变人才培养模式、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而要想顺利地实施综合实践活动,须从以下几方面深入领会其课程理念: 首先,要明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地位。综合实践活动是《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中规定的一个独立的学习领域,是国家规定、地方指导与校本开发的综合性活动课程。它是与其他学科课程并列而不是从属或依附于其他学科的一门必修课。 其次,要认清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目标。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其目的在于使学生保持独立的、持续探究的兴趣;获得参与研究、社会实践与服务学习的体验;发展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掌握基本的实践与服务技能;学会分享、尊重与合作;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增强服务意识与奉献精神;具有关注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第三,要把握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内容。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包括研究性学习活动、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三大部分,其中任何一个部分都不可偏废。同时,综合实践活动又是一门没有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课程,其各部分的具体内容由学校根据实际创造性地确定,具有一定的生成性和适应性。 第四,要了解综合实践活动与其他课程的区别。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以单一学科知识体系为基础而更突出不同学科知识之间的融合,不强调知识的系统性而更强调综合性,它更关注学生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所产生的丰富多彩的、鲜活的体验。 全面领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是课程顺利实施并取得实效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应在学习、培训和研讨交流中深入把握课程的意义、作用、目标和地位。 二、理解课程结构 (一)课程结构及说明

江苏省未成年人社会实践基地课程实施指导意见(试行) (1)

江苏省未成年人社会实践基地课程实施指导意见(试行) 为进一步加强江苏省未成年人社会实践基地课程建设与管理,努力构建富有鲜明江苏特色、与学校教育相互配合补充的基地课程体系,切实指导和服务全省各地未成年人社会实践基地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课程活动的组织与开展,更好地发挥基地课程活动对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促进作用,特制定《江苏省未成年人社会实践基地课程实施意见(试行)》,请各地认真参照执行。 一、课程理念 1.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建设与管理工作的意见》的精神,努力打造丰富多彩、充满活力和特色鲜明的实践基地课程体系,引导学生亲近自然、了解社会、学会生存,促进学生的素质全面发展。 2.课程性质 未成年人社会实践基地课程是以提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有效整合未成年人社会实践活动资源并组织开展实践活动为抓手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系列化体验性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活动。 3.课程功能

(1)教育性功能:充分发挥基地内外教育资源的功能和作用,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行为习惯养成和实践能力培养。 (2)实践性功能:注重学生在实践活动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让学生经历实践过程,获得实践经验,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 (3)探究性功能:强调学生要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和勇于实践,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和社会,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4)实用性功能: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生活和生产技能,学会与他人合作和分享,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5)创新性功能:引导学生开展创新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二、课程目标 根据我国教育改革发展总体战略和我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总体目标要求,江苏省未成年人社会实践基地课程总体目标是:培育品德优良、身心健康、思维创新、素质全面的新一代江苏人。各年段具体目标如下: 1.小学阶段 (1)引导学生感受自身所处自然环境的特点和周围的自然风物,培养他们爱护环境的意识、与环境和谐相处的态度及爱祖国、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2)引导学生体验集体生活、参与集体活动,培养他们的纪律观念、合群合作意识、共同学习与生活的能力;

北京市普通高中级课程实施指导意见解读 答案

1、判断题(3分*10=30分) (分数:0,得分:0) 高考综合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要抓手() (分数:3,得分:3) 正确√ 错误 新高考将不再分文理,每个学科都有多次考试机会() (错) 正确错误√ 新高考的主要内容就是依据学生高考成绩和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成绩录取() (错)正确错误√ 北京市普通高中2017级学生全部试行新的高中课程方案、课程标准、教科书、高考方案() (错) 正确错误√ 新高考改革的关键是实现学生有选择的学习() (分数:3,得分:3) 正确√ 错误 “北京市普通高中2017级课程实施指导意见”是过渡方案,课程结构和文理分科没有变化() (分数:3,得分:3) 正确错误√ “北京市普通高中2017级课程实施指导意见”增加了校本课程的学分() (分数:3,得分:3) 正确√ 错误 “北京市普通高中2017级课程实施指导意见”中政治必修四个模块,但其中一个模块学分计入选修I() (错) 正确√ 错误 新高考背景下学校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调整模块开设顺序和课时长短() (错)正确√ 错误 新高考改革对教师、学校设施设备、教学管理等提出更高的要求() (分数:3,得分:3) 正确√ 错误 2、单选题(4分*10=40分) (分数:0,得分:0) 高考综合改革的提出是() (分数:4,得分:4) A、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 B、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提出 C、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提出

D、教育部《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中提出 高考综合改革中可以进行社会化多次考试的学科是() (分数:4,得分:4) A、语文 B、数学 C、英语√ D、物理 全国高考综合改革的推进计划是() (错) A、2014年后全部进入新高考 B、2017年后全部进入新高考 C、2018年后全部进入新高考 D、2019年后全部进入新高考√ 北京市普通2017级学生选修I课程除了“6选3”学科外,还需修习的学分是()(分数:4,得分:4) A、1个学分 B、2个学分 C、3个学分 D、4个学分√ 北京市普通高中2017级学生“6选3”学科等级性考试内容范围是() (错) A、必修 B、选修I C、必修+选修I √ D、选修I+选修II “北京市普通高中2017级课程实施指导意见”中关于校本课程的安排,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4,得分:4) A、高中三年每周1学时 B、高一没有课时安排校本课程 C、高二全学年和高三学年第一学期每周安排不少于1学时√ D、高三不能安排校本课程 “北京市普通高中2017级课程实施指导意见”中关于综合实践活动的安排,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错) A、必须全部在校内课时中安排 B、可以全部利用校外时间安排 C、校外时间不超过总时间的三分之一√ D、必须单独安排,不能和选修II课程统筹安排 关于北京市普通高中2017级学生学业水平考试,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错) A、学业水平考试都有多次考试机会 B、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只有一次考试机会 C、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有多次考试机会 D、语数外学科可以用高考成绩替代合格性考试成绩√ “北京市普通高中2017级课程实施指导意见”中,只能在高三第二学期参加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的学科是() (错) A、语文 B、数学 C、外语 D、体育与健康√ 北京市普通高中2017级学生“6选3”学科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范围() (错)

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指导意见

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原则 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的指导思想是以国家的教育方针为指导,以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及其各学科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通过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改变人才培养模式,努力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为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立足我省实际,努力构建具有我省特色、充满活力的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学体系。 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的基本原则是: (一整体性原则。全面实施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整体构建普通高中阶段学习领域、科目和模块三层次的课程,整体设置和安排必修、选修课程,以满足学生毕业和进一步学习的基本需求。 (二规范性原则。严格执行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省政府《甘肃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方案》,规范课程设置及教学行为,遵循普通高中教育教学的客观规律和高中学生的成长特点,合理而有序地安排课程。 (三多样性原则。努力构建重基础、多样化的课程,保证学生的课程选择权。努力促进普通高中学生在达到国家课程

方案和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学有所长,促进普通高中学校在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办出特色。 (四实效性原则。鼓励学校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有效开发学校课程,努力提高课程建设、管理和实施水平。充分考虑甘肃省普通高中办学条件和教育教学水平的差异,从甘肃省普通高中的整体水平和大多数普通高中的实际出发,保证所有普通高中(含民族地区实施“双语”教学的普通高中均能够顺利推进课程改革工作并取得实效。 二、课程结构与设置 (一课程结构。普通高中课程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构成。 1.学习领域:普通高中课程设置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和综合实践活动八个学习领域。 2.科目:每一学习领域由课程价值相近的若干科目组成。八个学习领域共包括语文、数学、外语(英语、日语、俄语等、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 等14个科目以及综合实践活动。其中通用技术是新增设的科目。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开设两种或多种外语。 3.模块:每一科目由若干模块组成。模块之间既相互独立,又反映学科内容的逻辑联系。每一模块都有明确的教育目标,

课程开发指导意见

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开发指导意见 教学计划是学院实现高等职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基本规格要求的总体计划和实现方案,是学校组织和管理教学过程的主要依据,是学校对教学质量检查监控和评价的基本性文件,根据有关精神,结合我校“十一五”规划的有关情况,现提出我校制定教学计划的指导意见。 一、制定教学计划的指导思想 1.教学计划应体现国家教育方针,主动适应当今社会对高职人才培养的要求,要体现“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思想,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高级技能型人才。 2.教学计划要反映我校的特点,体现我校的办学特色,要依照教育部与其他部委联合制定的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指导方案,以实际出发,突出以技术应用能力为核心的人才培养特点。 3.要充分考虑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职业岗位能力,是指职业岗位所需要的专业理论知识、技能操作和专门技术的应用能力,主要包括核心技术、基本操作技能;个人持续发展能力,是指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和现代企业用人单位的需求,具有终生学习能力。 4.树立创新教育观念,要从传授已有知识为中心的传授教育观转变为着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现代教育观。在理论知识教学过程中,体现习得、转化、巩固、迁移、应用阶段的特点;在技能教学过程中,体现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化等三个阶段的规律。注意运用“知识(前提)—实践模式(原型定向)—独立操作(原型操作)—形成技能(原型化)”心智技能形成模式;在操作技能教学过程中,注意体现操作示、过程讲解、模拟训练、操作整合、实际操作教学特点对于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课程容,不一定按顺序学习,可以淡化基础课与专业课的界限。学生可提早进入专业课程环境,提前接触专业实践。 5.建立模块式课程体系,课程采用模块式课程开发方式,需建立目标体系的方法,来代替传统的只有笼统的综合目标管理的方式。建立目标体系,是指在综合目标(General Objectives)的基础上再确定出各类专项目标(Specific Objectives)。最终目标的达成,是通过分别达到各阶段(模块)的目标来实现的,而各阶段(模块)目标则通过达到

江苏省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改革实施指导意见(精)

江苏省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改革实施指导意见 (试行)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江苏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施方案(试行)》的精神,推进我省普通高中音乐新课程的实施,特制定《江苏省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改革实施指导意见(试行)》。 一、指导思想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的推进,应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要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高民族素质和增强国力的高度,认识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大意义。要怀着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积极地、负责地以实验的方式推进我省高中音乐课程的实施。 美育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高中音乐课程的改革和实验是为了尽快改变学校美育薄弱的状况,充分发挥音乐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积极作用。高中音乐课程力求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体现普通高中教育的培养目标,确立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课程基本理念,体现时代性、基础性与选择性相结合的原则,为每个学生音乐文化素养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目标与任务 我省高中音乐课程的改革和实验,应在国家对高中课程的宏观管理和指导下,体现我省“加快建设教育强省,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教育发展总体目标的要求并发挥艺术教育的资源优势,努力形成符合江苏省情的、具有江苏特色的高中音乐课程体系。 (一)高中音乐课程改革的目标 我省高中音乐课程改革的目标是:全面贯彻《高中音乐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基本理念和各项具体要求,探索和总结我省高中音乐课程改革实验的规律、途径、方法、措施,积极推进高中音乐课程的实施,为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奠定基础;用3—5年的时间初步建成具有我省特色的高中音乐课程实施体系,为高中学生和教师提供和谐发展的平台,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以高中课程改革为契机,加强教育科研,推出一批中青年教学、教研骨干,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促进我省高中音乐教育质量的普遍提高。 (二)高中音乐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 1.按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要求,全面、积极、稳妥地开展课程实验工作,取得适合我省不同地区、不同条件下的课程改革推进经验; 2.确立现代课程观念,开发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资源,建设符合课程标准、与义务教育阶段相衔接的、具有我省特色的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整合的课程体系; 3.通过实验验证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和实验教科书,为国家修订课程标准和修订教材提供依据和经验; 4.探索符合高中音乐课程理念的教学模式,优化教学过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提高学生音乐素养,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江苏省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改革实施指导意见(精)

江苏省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改革实施指导意见 (试行) 江苏省从2005年秋自高中一年级开始进行新一轮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这是江苏省基础教育迎接新世纪挑战的又一项重大决策。普通高中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通过《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设置的所有课程发挥的整体教育功能来实现的。地理课程是普通高中设置的一门学科课程,属于国家课程。地理课程与其他高中课程互相配合,对于实现普通高中教育的培养目标,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课程改革的关键在于实施。为贯彻落实《江苏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施方案(试行)》,特制定《江苏省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改革实施指导意见(试行)》。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课程相衔接,是高中阶段学生学习地球科学知识、认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进一步掌握地理学习和地理研究方法、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基础课程,跨“人文与社会”和“科学”两个学习领域。高中地理课程由共同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组成。 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的实施以教育要“三个面向”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的各项要求,努力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立足江苏的实际,借鉴国内外高中地理课程改革的有益经验,积极稳妥而富有创造性地推动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在江苏的全面实施。 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实施的总体目标是:全面体现《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提出的课程的基本理念,落实课程目标,达成课程标准;提高地理新课程实施水平,充分发挥高中地理课程在普通高中课程体系中为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的独特作用,进一步提高全省中学地理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专业化水平,大力促进全省高中地理课程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全面提升全省高中生的地理素养和现代文明素质;在实践和理论上积极探索和总结高中地理新课程实施的经验,为进一步构建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充满活力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体系做出江苏应有的贡献。 二、推进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的实施步骤 实现高中地理新课程实施的总体目标,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有计划、分阶段、按步骤地进行。实施高中地理新课程,必须加强工作的计划性,科学合理地统筹规划不同阶段的主要工作任务,使各个阶段的工作任务具体明确,做到有章可循,按章办事,并在实施过程中适时加以调整和完善。 2005年到2008年是全省高中地理新课程实施的关键时期。根据不同学年工作的特点和中心有所不同,其实施步骤大致可分为前期准备、实施启动、调控推进、深化完善四个阶段。各个阶段的工作不是截然分开的,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不要绝对化。 1.前期准备阶段(2005年秋季开学之前) (1)着重抓好岗前师资培训工作,为高中地理新课程的全面实施打下较为坚实的师资基础。高中地理新课程的师资培训工作必须做到“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凡是首批担任高中地理新课程教学的教师,在秋季开学前,应先对全校地理教师进行说课试讲,

甘肃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指导意见(试行)

甘肃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指导意见(试行) 一、指导思想和原则 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的指导思想是以国家的教育方针为指导,以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及其各学科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通过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改变人才培养模式,努力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为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立足我省实际,努力构建具有我省特色、充满活力的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学体系。 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的基本原则是: (一)整体性原则。全面实施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整体构建普通高中阶段学习领域、科目和模块三层次的课程,整体设置和安排必修、选修课程,以满足学生毕业和进一步学习的基本需求。 (二)规范性原则。严格执行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省政府《甘肃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方案》,规范课程设置及教学行为,遵循普通高中教育教学的客观规律和高中学生的成长特点,合理而有序地安排课程。 (三)多样性原则。努力构建重基础、多样化的课程,保证学生的课程选择权。努力促进普通高中学生在达到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学有所长,促进普通高中学校在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办出特色。 (四)实效性原则。鼓励学校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有效开发学校课程,努力提高课程建设、管理和实施水平。充分考虑甘肃省普通高中办学条件和教育教学水平的差异,从甘肃省普通高中的整体水平和大多数普通高中的实际出发,保证所有普通高中(含民族地区实施“双语”教学的普通高中)均能够顺利推进课程改革工作并取得实效。 二、课程结构与设置 (一)课程结构。普通高中课程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构成。 1.学习领域:普通高中课程设置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和综合实践活动八个学习领域。 2.科目:每一学习领域由课程价值相近的若干科目组成。八个学习领域共包括语文、数学、外语(英语、日语、俄语等)、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

山东省普通高中2017级学生课程实施指导意见(正式新版)

山东省普通高中2017级学生课程实施指导意见 普通高中教育是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为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和《教育部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教基二〔2014〕10号)精神,我省从2017级学生开始进入高考综合改革试点。为更好地实现课程、教案与高考改革的衔接,现提出2017级学生高中三年的课程安排意见。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课程在学校育人中的核心作用,促进课程教案与高考综合改革的有机衔接,实现平稳过渡,努力构建充满活力的普通高中课程体系,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促进高中学校多样化特色化发展。 二、基本原则 (一)积极稳妥。找准新高考、学业水平考试与课程改革的有机衔接路径,依据教育部新修订的高中课程方案和各学科课程标准,在保障现行课程安排相对稳定的前提下,对课程设置和教案进行必要调整,保证课程教案、考试评价改革的有机衔接和平稳过渡。 (二)统筹安排。从着力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角度,全面审视各科教案,突出学科育人价值,发挥对高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支撑作用。基于高中教育定位以及新高考和学业水平考试的基本要求,对2017级学生的课程教案进行三年一贯整体设计,既关注共同基础课程的学习,也关注选择性课程的学习,确保学校课程安排、学生选课以及学业水平考试和新高考的内在一致性。 (三)切实可行。充分考虑我省不同地域普通高中办学条件和教育教案水平的差异,鼓励高中学校按新高考改革的基本精神和要求进行实践创新,特别是解决好课程内容调整、整合、学生选课以及教师、资源等要素的有效协调,保障高考综合改革工作的顺利实施。 三、培养目标 普通高中课程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致力于进一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着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具有理想信念和社会责任感、具有科学文化素养和终身学习能力、具有自主发展能力和沟通合作能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四、课程设置 (一)学制和学时。 1.普通高中学制为三年。每学年41周,每周35学时,每学时按45分钟计。在保证科目教案时间总量不变的前提下,学校可根据教案的实际需要,调整课堂教案时长,开展长短学时相结合的实践探索。 2.每学年分两学期,每学期是否分学段安排课程,由学校根据实际自主确定。 3.根据各学科课程标准,一般1个模块教案时间36学时可获得2学分,1个专题教案时间18学时可获得1学分。模块教案时间安排一般为18学时的倍数,一般一个学科每周4学时、2学时或1学时。 (二)课程设置与学分安排。 结合我省实际,必修课程统一安排,选修课程根据学生自主选择、学校实际进行安排,既要与新高考有机衔接,又要有利于平稳过渡。

吉林省地方 校本课程指导意见

吉林省教育厅(意见) 吉教基字[2006]20号 吉林省基础教育地方课程建设指导意见 为促进我省基础教育三级课程管理体系的形成,完善基础教育课程结构,全面推进我省素质教育的发展,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基[2001]17号)和我省实际情况,提出本意见。 一、地方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 1.基础教育地方课程建设,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根据我省社会发展的实际和学生素质发展的需要,统筹规划、合理安排。 2.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生活实际,拓展学生的学习领域,增进学生对各自生活背景下的文化、社会、自然、科技的理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努力促进地方课程与国家课程、校本课程形成相互补充、相互协调的关系,增强课程的地方适应性,体现课程的地方特点,建设有我省特色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4.遵循课程开发与建设的规律,体现课程改革理念,规范地方课程的开发、实施和管理工作,切实减轻中小学生的学习负担。

二、地方课程建设的目标 吉林省基础教育地方课程建设要着眼于学生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为落实素质教育服务。 吉林省地方课程建设的目标主要包括: 1.拓展学生的学习领域,增强学生对生活背景下的自然、社会、科学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增强课程对学校、学生的适应性,发展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态度,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3.优化课程结构,补充国家课程,加强课程与地方社会发展、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帮助学生形成社会生活中必备的意识、知识、技能和行为习惯。 三、地方课程的结构 1.根据地方课程与国家课程互补、协调的原则,确定我省中小学地方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4个领域:(1)成功教育。此课程领域力求把体验教育理念贯彻在课程中,着重引导学生形成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所必备的态度、意识、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帮助学生认识自我、适应社会、学会学习,形成健全的人格,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成功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2)家乡文化。此课程领域要整合我省各地的地域文化资源,帮助学生了解我省的历史、地理、环境、民族文化、科学及社会发展等多方面内容,发展学生的历史意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