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际理解教育课程开发与实践

国际理解教育课程开发与实践

国际理解教育课程开发与实践
国际理解教育课程开发与实践

国际理解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与设计

熊梅/李水霞

摘自:《教育研究》

摘要:国际理解教育作为一个富有根基的教育理念,重在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理解世界的多元性,学会共处,学会合作,具有国际责任感和全球意识。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开发的国际理解教育校本课程,具体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三个维度设计国际理解教育目标,各目标间相辅相成,互为条件和基础。其内容主要包括“六大中心概念”、“五大学习领域”。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学校主要采取综合主题校本课程开发模式,以综合实践活动的形式开展,坚持按照文化领域确定学年综合主题单元;按照近景和远景相结合的原则组织内容;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核心统整相关的学科课程;教学方式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体验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为主。

关键词:校本课程;国际理解教育;课程开发与设计

作者简介:熊梅,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校长;李水霞,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士生(长春130024)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06年度规划项目“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与实践探索”(项目批准号:06JA880014)的系列成果。

1994年10月,在日内瓦由国际教育局组织召开的第44届国际教育大会,会议主题就是国际理解教育(education for international understading),提出通过教育来促进和平与民主,重申了“和平文化”(culture of peace)的思想。[1]培养学生国际理解的态度、能力以及与人交往、与人共处的能力,使学生在日益国际化的社会里与他人共同生活、相互合作,成为当代学校教育面临的新的使命和目标。

世界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国家,纷纷开始倡导培养地球村市民的素质,将国际理解教育纳入到国际人培养目标的重要内容之中。国际理解教育成为培养地球村市民(世界公民)的教育使命和重要课题。为此,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开发了国际理解教育校本课程,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国际理解教育校本课程的目标

国际理解教育作为一个富有根基的教育理念,它以促进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种族、不同宗教信仰,以及不同区域、国家、地区人们的相互理解为目标,加强人们之间的相互理解与合作,共同认识和处理全球社会存在的重大问题。具体到学校实际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理解世界的多元性,学会共处,学会合作,具有国际责任感和全球意识。以“公正”和“共生”为目标的国际理解教育强调,“共生”在于尊重人间的差异性,“公正”在于追求人间的平等性。

国际理解教育的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多元文化、全球问题等国际背景知识,在探究和体验的基础上,初步培养学生应用国际交流语言的能力,具备跨文化交际技能,形成和平、民主、发展的全球视野和胸怀,能够从全人类发展和全球进步的角度思考问题。为此,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三个维度设计了国际理解教育的具体目标,具体内容如下。

1.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使学生具有审视自我、尊重他人,容纳世界多元性的态度;具有面向他人的共感性,接受世界与自我的关系的意识;具有关心世界的广阔视野;具有正义感,能够与不同伙伴共同生存;能够与同伴相互合作共同解决问题的愿望。

2.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相互依存性、文化性、稀少性、公正性、纠纷性等中心概念;了解和掌握权利、原因、结果等关系概念;了解世界各种文化和世界的多元性的知识;理解世界的人口、贫困、环境等是地球社会所面临的现实性课题;了解和掌握地球社会诸课题之间的相互联系性;认识世界的关系,理解地球社会诸课题与我们人类自身的关系;为了促进世界诸问题的解决,思考我们国家和民族能够做出哪些贡献的知识和技能。

3.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探究性学习,使学生学会和掌握搜集、选择、归纳、整理信息的方法和能力;学会和掌握批判地分析、多角度思考、选择与判断的问题解决能力;提高学生交流和交往的能力;学会和掌握总结和表达的能力。

在三维目标中,各个目标之间是相辅相成,互为条件和基础的。在态度目标与知识和技能目标之间,知识目标中的“了解世界各种文化,理解世界的多元性”,与态度目标的“审视自我,尊重他人,容纳世界的多元性”是相互联系、互为基础和条件的。没有“审视自我和尊重他人”的态度作为基础,即使是了解了世界文化的多元性,也只是单纯地限于知识表面的了解。只有建立在容纳他人态度的基础上,才能更深地理解世界的文化,并由此产生与世界异文化民族共生的心理。而知识与技能和过程与方法之间的关系则是,过程与方法是在学习和掌握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中形成的,而且过程与方法又是有效掌握知识与技能的工具和手段。

二、国际理解教育校本课程的内容

国际理解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六大中心概念”[2]、“五大学习领域”。

(一)六大中心概念

1.相互依存性

从全球教育意义上讲,人类所面临的共同问题没有国际协作是难以克服的,因此,要使学生认识与理解每个人和每个国家的作用对于整个地球和世界的影响,确立相互依存的意识和观念。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也离不开中国。

2.文化多元性

价值观、信念、习惯、传统、言语、技术、制度等文化具有多元性、多样性特征。要立足地球的视野和地域的角度,使学生掌握价值、规范、生活方式等概念,认识和了解其不同特质。

3.社会公正性

公正是人类社会所应该追求的基本理念。教育就是要广泛普及有关个人、地区、国家等地球规模的公平或者人权,改变地球社会的不公正、不平等,使学生树立为了世界的公正应该尊重所有人的权利,保障必要的最低限度的生活水准的意识。

4.纠纷性

因价值观不同而产生对立和纠纷,纠纷包含了产生在个人、集体、国家等各种层面上的不一致、紧张、对立、抗争等。要使学生把握与纠纷相关的概念,明晰纠纷的原因,从国家地域的视野使学生了解本国与邻国之间应该解决的诸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

5.变化性

变化是所有生命体和事物的普遍现象,是学科领域中不可回避的概念。与变化相关的概念,是使学生认识原因和结果、信息化、公正等。变化从国家的角度来讲,应该使学生了解本国社会以及所处的社区、学校发生的变化。

6.稀少性

稀少性是针对人类需求的无限性与满足人类资源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而言的。稀少性是基本的经济概念,它是所有经济问题的基础,是认识和理解开发问题、环境问题等不可缺少的概念。地球资源的稀少和奇缺,要求我们增强珍惜资源、保护资源的意识和观念,为人类的生存和未来着想。

(二)五大学习领域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倡导与建议,国际理解教育内容可分为如下五大学习领域。

1.民族文化理解

认同本民族文化,形成民族平等意识和民族团结合作精神等。包括本国文化对世界文化的贡献、本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交流与合作。

2.异文化理解

不同民族、国家和地区的文化是有差异的,我们应该培养孩子以宽容、开放的视野去正视差异,尊重、理解不同的文化和价值观。

3.人权教育

人权教育是关乎人类尊严的教育,通过人权教育,不断探索尊重人类尊严的行为法则,使学生认识到个人尊严和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4.和平教育

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需要国际社会的沟通与合作,和平氛围的创造是以对人的尊重以及对主权国家的理解、团结和宽容为前提的,人类要想实现持久和平的根本途径,就是要通过教育的途径,培养人类“真正理解”的理念,发展起追求和平的理性。

5.环境教育

环境教育是以人与环境的关系为着眼点,实现人--环境--社会的和谐发展。环境教育的三个视点是:关于环境的教育(知识与技能),为了环境的教育(价值观、情感和态度),在与环境中或者通过环境的教育(素材)。

三、国际理解教育校本课程的组织设计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导世界各国要将国际理解教育这一专题纳入到中小学的课程计划和教师培训课程之中,使学生认识和懂得“为什么要学习这一课题”,“为什么要成为地球村的市民”。因此,如何将国际理解教育内容纳入到学校课程计划之中,成为世界性的重要课题。

目前,从世界各国中小学课程实施情况来看,主要采取了如下几种课程类型:一是分科课程模式,专门开设一门新兴的学科“国际理解教育”;二是学科渗透模式,在各个学科之中渗透国际理解教育;四是综合统整模式,以国际理解教育为主题将相关学科内容统整起来。这几种模式类型在我国中小学课程中都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和推广价值。我校结合中国小学教育的实际,重点研究和探讨了综合主题校本课程开发模式和类型,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坚持如下基本原则。

(一)按照文化领域确定学年综合主题单元

按照国际理解教育的五大学习领域,结合小学儿童的生活经验和兴趣特点,我校确定了各学年的综合主题单元。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分别以植物、游戏、节日、饮食、汽车、和平等为内容领域的综合主题单元,以儿童的生活世界为原点,立足于国际、世界的视野,开展综合主题学习,每个学年主题确立为“从……看世界”。

一年级的综合学习主题是“从生态园看世界”,以培养一年级儿童喜欢植物为出发点,开展环境教育和共生教育。

二年级的综合学习主题是“从课间游戏看世界”,以培养二年级儿童喜爱游戏活动为出发点,开展游戏文化的国际理解教育。

三年级的综合学习主题是“从校节看世界”,以培养三年级儿童喜爱校节为出发点,开展节日文化的国际理解教育。

四年级的综合学习主题是“从吉菜看世界”,以培养四年级儿童喜爱家乡饮食文化为出发点,开展饮食文化的国际理解教育。

五年级的综合学习主题是“从一汽看世界”,以培养五年级儿童喜爱汽车为出发点,开展产业经济文化的国际理解教育。

六年级的综合学习主题是“从八大部看中日关系”,以培养六年级儿童对历史与文化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从学校的原校址是伪满时期的“八大部”之一为切入点,通过“八大部”的综合主题学习,进行和平文化的国际理解教育。

(二)按照近景和远景相结合的原则组织内容

国际理解教育强调对儿童进行民族文化和世界多元文化的渗透和理解,这就需要在组织课程内容的过程中,既要立足地域、民族、国家的视角,又要立足国际、世界的视角,将近景和远景有机结构起来,才能有效地进行国际理解教育。

近景组织的原则是以本国文化为中心的同心圆组织方式,远景组织的原则是以全球文化为组织原则。我校采取近景和远景相结合的课程内容组织形式,将同心圆式和全球式结合起来,能够克服各自的弊端。因为以共生为目标的学习内容的选择与实施,需要考虑“体谅对方”或者“使对方了解自我”的问题,这两个方面是学习全球问题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同心圆式的内容组织形式,只能加深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理解,而缺乏对于“体谅对方”和“使对方了解自我”的异文化的理解。因此,需要将近景和远景这两种组织方式有机相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地进行国际理解教育。

我校在组织各学年主题内容时,首先,按照同心圆方式,以地域文化为原点,由近及远,逐步将学习的内容扩展到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即按照“地域文化----民族文化----世界文化”这一条主线开展国际理解教育的综合主题学习。如“从吉菜看世界”主题,即是从家乡地域的饮食文化“吉菜”学习着手,逐步扩展到中国特色的饮食文化,再到世界特色的饮食文化。以自我存在的方式为中心来认识和理解周围事物。其次,按照交叉式组织学习内容,学生在地域文化学习经验的基础上,以横断的视野来认识和思考问题。它是建立在他者的基础上来认识和理解世界,较之同心圆式的课程建构是一大进步,使人类摆脱了狭隘的自我中心主义的倾向,走向相对主义。再次,以全球式来组织内容,即以“宇宙船地球号”的视点来审视和思考地球性问题的课程构成方式,从全球和世界的角度认识和理解人类所存在的共同问题,超越了自我中心的同心圆式和相对主义的交叉式的视野,关注人类的共生问题。通过近景和远景相结合的内容组织方式,使学生能够由近及远地认识地域文化、民族文化和世界多元文化的相同点和相异点,在比较中增强国际理解的意识。

(三)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核心统整相关的学科课程

我校以生活科、综合实践活动两大综合课程为核心课程,按照相关的内容统整学科课程,从而达到相互整合、相互补充,共同构成学年综合主题内容体系。以生活科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核心,平均占综合主题课时比重50%左右,越是低年级所占比重越高,到中高年级所占比重逐步减少,学科课程比重逐步增加,这说明中高年级综合学科和相关学科结合的程度也越来越高。

一年级“从生态园看世界”(29学时),以生活科为核心课程,共26学时(占90%);相关学科英语和美术两门学科共3学时,占10%的比例。

二年级“从课间游戏看世界”(45学时),以生活科为核心课程,共22学时(占50%);其他相关学科为体育、英语、道德、美术、音乐,共23学时(50%)。

三年级“从校节看世界”(38学时),以综合实践活动为核心课程,共21学时(占55%);相关学科为英语、社会、音乐、美术、语文,共17学时(占45%)。

四年级“从吉菜看世界”(49学时),以综合实践活动为核心课程,共21学时(44%);相关学科为英语、社会、科学、道德、美术、音乐、信息,共计28学时(56%)。

五年级“从…一汽?看世界”(38学时),以综合实践活动为核心课程,共7学时(占20%);相关学科为英语、社会、科学、信息、道德、数学、美术,共计31学时(占80%)。

六年级“从…八大部?看中日关系”(21学时),以综合实践活动为核心课程,共8学时(占38%);相关学科为社会、科学、信息、道德,共计13学时(占62%)。

四、国际理解教育校本课程的实施

以综合实践活动的形式开展国际理解教育,主要是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体验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为主,引导学生从自身熟悉的生活中发现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发现、自主探究、自主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因此,在实施体验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方式的过程中,教师要重点加强选题----探究----总结三个阶段的指导。

(一)选题阶段:加强对学生发现问题的指导

培养学生具有问题意识和课题意识是选题阶段教学的重点,这也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的第一步。为促进学生主体性学习,在教学的逻辑起点就要为学生创造自我发现问题的情境,使学生产生问题,学校和教师需要做如下的努力。

1.创设问题的情境,使学生有一定的学习准备

在学习前的2、3周内,围绕着年级综合学习主题,教师们要有计划、有意识地在班级教室的墙报上和开放空间张贴有关学习课题的内容和课程资源,引发学生的积极关注和兴趣,展开深入的观察与思考,为形成问题和课题做好充分的准备。

2.重视学生的学习问题

一般的学科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大多由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情况提出一些重点性问题,然后让学生逐一地进行解决。这种教学的结果,使学生缺乏问题意识。对于探究性学习来讲,它要求学生在问题探究过程中发现问题,并能够通过自己的能力来解决问题。教师首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使学生在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地扩展和加深问题,从中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从最初不会提问题,或者说没有问题意识,通过他人提问题会自己提出问题,逐步具有问题意识,以至到最后能够提出重要的、关键性的问题的过程。教师不仅要承认学生提出的问题是有价值的,而且还要帮助学生实现问题的解决,使其感受到目标实现的成就感。因此,教师应该珍视学生的问题,并把它纳入到学习的题材和教材中来,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自我效力感和成就感。

3.提供足够的时间,使学生有充分思考的余地

在创设问题情境的基础上,教师进入到引导学生展开课题学习情境,围绕着由教师们提出的综合学习课题,要使其转化为每个学生感兴趣的自主问题和课题,就需要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作保障。在这段时间内,一方面,要为学生提供共同体验的时间,使学生产生共鸣;另一方面,通过体验使学生发表感受和体会,使学生获得比较的时间,从而形成自己的问题和课题。学生就是在充分的体验、交流、比较中逐步发现问题,形成自己要解决的课题。因此,为学生创造充足的体验、发表、交流、比较的时间,对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非常必要的。

4.明确职责分工,加强学科教师的协同指导

围绕着综合主题单元的课题,学生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针对学生的不同问题,单靠班主任教师个人是很难承担起个别指导和小组指导的任务的,它需要不同学科的教师参与共同的协同指导。因此,学校要以年级为单位组织不同学科教师参与协同指导,以发挥不同学科教师的专业所长,积极地参与合作指导。各学年按照学生选题的内容组成课题小组,各学科教师根据学生选题方向和内容,结合自身专业优势和能力确定指导小组,全面全程承担起小组指导的责任,从而与班主任教师共同承担起协同指导的职责。

(二)探究阶段: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在课题探究阶段,要突出学生自主思考、自主判断、自主解决问题的行动和实践活动,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在课题探究阶段,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重点注意如下几个方面。

1.注重学生自身的尝试和体验过程

在探究活动过程中,学生一方面在反复的尝试错误中掌握学习方法和思考方法;另一方面在体验的过程中体味充实感、满足感。学生对问题是由最初的混沌状态逐步进入到清晰的状态,由不确定性逐步走向确定性的过程,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和理解学生这一混沌和复杂的学习过程,了解学生的思考过程,将学生的生活素材对象化,并使其提升到意识化、概念化的水平。将生活素材对象化、意识化,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特殊的意义,它能够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增强好奇心,使学生在自主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成功,提高成就感。

2.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化学习

在课题探究的过程中,由于每个学生探究的问题和思维方式不同,因而采用的学习方式和方法就会不同。因此,教师要充分地尊重每个学生个体或群体的差异性,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的权力,实行个性化、多样性的学习。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和思考方法的指导与培训,使学生们能够正确地选择和使用科学的研究方法。

3.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观念

一是要了解和认识学生已经知道的,学生想知道的,这是开展探究性学习的逻辑起点。作为教师,只有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兴趣,才能知道指导什么和怎样指导。

二是要学会耐心等待。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探究的意识和能力,要求教师不能妨碍、干涉和包办代替学生,而要以等待为教学的前提条件。等待不是教育的一种方法,而是教师的基本姿态。等待并非是什么也不做,而是与学生共同地活动,不断地、深入地观察学生,收集学生有关的问题和信息,及时地了解和掌握学生出现的问题,观察学生需要指导的情况。等待是有效地指导的基本前提。教师通过等待观察,可以使学生增加理解的机会,把握理解的具体线索和方法。

三是要理解学生。了解和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是教学的前提,能否真正地理解学生很大程度上左右着教学的有效开展。教学的开展需要教师考虑学生正在想什么、感觉什么、想要做什么,并倾听学生的心声。通过对学生的理解来决定自己采取怎样的方式进行指导。

四是帮助学生自己决定。学生作为自我探究的主体,在探究的过程中应该进行自我决定。学生面对课题,需要进行自我思考和判断。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作为支援者,不能包办代替学生进行判断,而是应采取鼓励的态度,为学生提供必要的信息、线索,使学生通过自己的试误、判断,体验失败与成功的痛苦与欢欣,积累经验和教训,最终学会探究的方法。

五是共同生成教学。教师与学生处于共同学习者的角色。教师与学生面对同一课题,与学生共同感受学习的困惑、烦恼、喜悦、感动、思考,从而相互合作地共同解决问题。师生在共同感受学习的苦与乐中创造教学的过程。

(三)总结阶段:加强对学生综合表现能力的指导

在总结发表阶段,重点要做好学习研究报告的撰写、总结发表的准备、发表的方式与形式的指导。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撰写各种形式的研究报告、论文等,指导学生学会用不同的形式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指导学生学会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交流自己的成果等。同时,还要提供充足的发表与交流的时间和场所,积极开展成果交流与汇报,加强交流、总结与评价。

参考文献:

[1]赵中建.全球教育发展的研究热点----90年代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R].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293.

[2]熊梅.当代综合课程的新范式:综合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23.

素质教育创新实践经验总结

素质教育创新实践经验总结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的重点,也是新课程理念的主要内容。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其实质就是一个强调创新的时代,“创新”是这个时代的灵魂。对于我们从事基础教育的教师而言,就应该努力去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以适应时代要求。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开展,许多教师非常重视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也取得了很大的突破和发展。然而,目前还有很多教师在传统观念的束缚和升学考试的重压下,存在诸多问题。我作为一名从教多年的教师,也经历过不同时期,多次教改,发现现在有很多教师的教育教学,脱离实践,或者措施不力,缺乏创新意识,学生的创新能力得不到提高。那么这些问题具体表现在那些方面呢?教师为什么要重视学生的实践?又怎样去指导学生的实践呢? (一)目前一些教师存在的问题。 1.思想保守。 很多教师传统观念根深蒂固,思想非常保守,他们唯恐学生不会学,学不会,对学生不放心,放不下,怕耽误学生学习时间,把学生困在课堂中,校园内。很多知识、道德、情感都全部在课堂灌输,老师缺乏创新意识。尤其是毕业班老师,在升学率的指挥棒下,更是“不敢越雷池一步“。面对高速发展的网络时代,面对日新月异的开放时代,仅仅把学生看作是知识的容器,仅仅把知识传授,看作是教学的

全部,这种思想已经远远落后于时代发展的需要,不利于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与素质教育格格不入。 2.教学目标单一。 长期以来,许多教师重视认知目标,而时代发展所要求的三维目标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和落实,时代发展所要求的创新意识、探究能力,以及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也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他们非常重视书本知识的教学与训练,极端的强调认知性学习,忽视实践这一重要的方式。这种单一的教育教学方式,使学生探索精神萎缩,剥夺了学生提高创新能力的机会,极大地阻碍了学生创新素质的发展。 3.远离生活、脱离实践。 在新课改形势下,教育教学应在不断地回归生活,回归社会。而一些教师的教育教学远离生活,脱离实践。重间接知识的学习,轻直接经验的获得。把学校看作鸟笼子,学生的成长经历被局限在学校的围墙之内,只是在课堂中进行应试教育。这种强烈的书本化倾向,远离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际,导致学生缺乏创新意识,缺乏动手操作能力。目前的高分低能,低分更低能,甚至一些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的现象,就是更好的说明。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早已启动,其目标体系就是以促进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开展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为学生创新素质的发展提供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 (二)培养创新素质贵在实践。 1.实践能丰富学生经验。 参加社会实践,引导学生主动的接触自然、了解社会、反思自我,

教育创新与课程整合

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 教育创新、信息技术、教育技术与课程 整合的关系 专业:教育技术学 班级:2010级一班 姓名:杜佳慧 学号:100401041103

论述教育创新与课程整合的关系 [摘要]: 本文主要探讨了以下几个问题:什么是教育创新;教育创新与信息技术、教育技术、课程整合的关系;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与课程整合的关系;如何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的整合。 [关键词]: 教育创新、信息技术、教育技术、课程整合、“现代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的整合 一、什么是教育创新 教育创新(Educational Innovation) 即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在教育领域进行的创新活动。具体的教育活动有具体的教育目标,总的来看,教育的目标就是不断提高国民素质,培养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需要的人才,教育创新活动应围绕这一总体目标展开。 教育创新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教育体系、教育结构、教育观念、教育方法、教育手段、课程教材以至教育的时间和空间等,几乎涉及教育领域的方方面面。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教育自产生以来,就不断地进行着创新活动,如学校的创立、课本的出现,都属于教育创新。而其中教育观念的创新、个人知识的创新和教育行为的创新是主要的内容。 教育观念的创新。拥有相对成熟而又开放的教育观念,是教师走向成熟的基本标志。教师一方面立足自身教育生活经验的积累,不断反思总结、提升;另一方面,积极接纳外在的优秀教育理念,保持个人教育思想空间的源头活水,在个人教育经验与外在教育知识的不断交流碰撞之中。获得个人鲜活的教育理念的生长、生成。 个人知识的创新。作为教师,知识更新的问题不再只是一种外在规定,而成了一种内在需要,敢于面对知识更新的时代需要,开放自己的知识结构,有选择地吸纳能提高个人综合素养、更好地引导学生的知识,以一种“活到老,学到老”的生存姿态,去实践“教学相长”这古老的教学格言。 教育行为的创新。教师的教育创新最终要落实到教师的教育行为之中。落实到教师的教育方式方法之中。当然,教师的教育行为创新,不是为创新而创新,而是在观念和知识引导之下的创新,是有内涵的创新。新本身不是一种价值,只有当教师行为的创新真正体现时代教育发展的需要和个人对教育的真知,这种创新才是我们所追求的有价值的创新。 二、教育创新与信息技术、教育技术、课程整合 (一)信息技术与教育创新 创新意识的激发,创新思维的训练,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中最具活力的课题。当前,信息技术的应用日益普及,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把人类社会

国际理解教育课程方案

国际理解教育课程 方案

国际理解教育下中西文化对比(侧重礼仪文化)课程方案(修订稿) 前言 国际理解教育(Education for International Understanding)是指世界各国在国际社会组织的倡导下,以“国际理解”为教育理念而开展的教育活动。其宗旨是培养青少年在对本民族主体文化认同的基础上,尊重、了解其它国家、民族、地区文化的基本精神及风俗习惯,学习、掌握与其它国家、民族、地区人民平等交往、和睦相处的修养与技能,形成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国家和人们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尊重的意识。 一、课程简介 “国际理解教育下中西文化对比(侧重礼仪文化)”课程系我校在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局教育科领导下,及其国际理解教育项目要求下,在上海浦发教育评估中心专家指导下,为合理补充国家课程, 而分别在六、七、八年级开设的。该课程由外籍教师用英语教授,内容为介绍西方文化,同时比较中西文化异同点,侧重礼仪学习。在关注中西文化差异的同时,引领学生感悟、学得不同文化背景下如何与人相处,以及不同场合的礼仪规范。该课程符合我校“把学生培养成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21世纪国际型人才”的办学目标,以及“在交际中感受英美文化,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英语学科特色。 二、背景分析 21世纪以来,中国对外开放的进程日益加快,学习外国文化,对外宣传中国文化、开展对外交流是对这个世纪国民素质的基本要求。经济的全球化和社会生活的现代化、信息化,使世界愈来愈融合为一个

不可分割的整体,任何一个国家都与国际社会密切相关,将不可能脱离整个世界而独立存在。因此,实施国际理解教育的必要性及重要性越发突显,亦是基础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它在促进学生人文素养形成、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同时,也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为国家课程进行了必要补充。国内外较多地区在基础教育发展战略中,均将国际理解教育作为公民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国内许多学校大胆实践,研发该课程,逐渐形成各具特色的校本课程。国际理解教育作为一个富有根基的教育理念,有利于培养学生尊重她人,理解世界的多元性,学会共处,学会合作,具有国际责任感、民族自豪感和全球意识。 从礼仪的角度来说,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古老的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享有“礼仪之邦”的美称。作为中华民族的传承人——青少年儿童,她们有责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精髓,使中国“礼仪之邦”的美称名副其实,“礼仪之邦”的美名响誉中外。 三、校情分析 我校自建校以来一直重视传统文化的继承,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学校先后开设了书法、礼仪等校本必修课程。自,学校研发校本礼仪课程,并在六年级试行,至形成较成熟的校本课程体系,该课程每年在六年级开设,并由专门老师任课。学校多年来组织了形式多样的国际交流活动,先后与澳大利亚、苏格兰等国家的中学建立友好学校,组织学生进行互访交流活动;另外,学校每年组织学生赴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国家进行学访,形成了“多元开放教育”特色。我校多年拥有外籍教师授课的经历,本校英语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不断渗透英美文化介

国际理解教育SWOT分析

国际理解教育SWOT分析 随着21世纪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国际理解教育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加强国际理解教育,推动跨文化交流,增进学生对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下一代,是我们共同的期望”。 教育国际化: 培养具有国际意识、国际交往能力、国际竞争能力的人才,这种人才能立足于本土,放眼于世界,积极主动地参与国际竞争。 国际理解教育: 在国际交往日益密切的背景下,为增进民族、国家、地区之间的相互理解与宽容,培养青少年认同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尊重、了解其他国家、民族、地区文化的基本精神及风俗习惯,初步学习、掌握与其他国家、民族、地区人民平等交往、和睦相处的修养与技能,探讨全人类共同价值观念的教育实践。 国际理解教育SWOT分析 SWOT即:优势( 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 机遇( Opportunities) 、威胁( Threats)。 (一)国际理解教育优势因素 1、各级政府的支持和重视 在“十三五”规划中,中央政府加大对教育的开支,体现了对教育的重视。国际化教育是提高学校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是促进各学校对外交流的重要手段,因此,地方政府也会相应加大投入,促进各校的国际理解教育发展。 2、发展潜力大,具有后发优势 因为,国际化教育发展的历史较短,有较大的改进、完善和创新的空间。 3.学生们的国际化意识不断加强 来自00后的青少年,对于教育的要求不断提高,尤其是国际理解教育方面,大部分学生都希望与国外优秀学校进行交流,希望学校学习国外的教学模式。这是发展国际理解教育的一个很大的优势和动力所在。

教育实践与创新

I 教育实践与创新 第八期 2008. 5 目 录 班主任工作 在“ 2008年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与点评”会议上的讲话 ........................ 蒋思彬 倾听?陪伴?引导 .................................................. 陈 璐 做一个推手我很开心 ................................................ 汪劲松 爱是无声的语言,也是最有效的催化剂 ................................ 白真玲 开好班会课,提高班级的凝聚力 ...................................... 林 遥 班主任工作的五点感受 .............................................. 王东杰 文理科班级管理的思考 .............................................. 梁 宏 教育理论 “有效性”一一物理教学的价值回归 ................................. 杨学切 搭建问题平台 激活主体意识 .............................................. 李 杰 新课程背景下化学学习思维有效性的培养 .............................. 梁弘文 教学研究 对高考作文个性化的探讨 陈毓秋 感悟高中政治课教学中的自主学习 李杰 高三政治教学的点滴体会 高三语文教学心得 高三教学中的点滴体会 06-07 年高三英语备课组小结 经验交流 林其明 邱秀华 吴享平 英语备课组

浅析中学生创新教育

浅析中学生创新教育 摘要:分析中学生创新教育的重要性,探讨了中学生创新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区别与联系,提出了中学生创新教育的虚荣心理论、辨证法理论,剖析了体验式中学生创新教育模式的内在。 关键词中学生创新教育体验式 1 引言 中学生创新教育是建立在教育学基本理论之上,充分启发中学生创新思维、挖掘中学生创新潜质、调动中学生创新积极性、增强中学生创新能力的教育实践活动过程。相对于幼儿或小学生而言,中学生的思维判断能力以及处事方式处于趋向于理性的成长阶段,其不仅能够自我学习、自我调整、在创新活动中寻找乐趣,因此若能够给予适当的鼓励,则中学生将不断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当中学生的生理结构趋于成熟时,创新想象力可能会有所减弱,相应的思维判断能力也就趋于定势,创新优势并不明显。可见,展开对中学生的创新教育活动对于正确引导中学生创新意识、促进中学生素质教育的稳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创新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比较 中学生创新教育是建立在启发发散性思维、提倡换位思考、寓教于乐的教育方式,与传统教育模式差别较大,尽管创新教育与传统教育均可能借助于多媒体、网络等工具和平台,且教育对象均为学生,从教育的出发点来看,创新教育的出发点在于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人

是创新活动的主体,缺乏主观能动性和发散思维的前提基础,创意根本无从产生,而传统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在于学校必须以书本知识为蓝本,在书山题海中去感受和学习各种知识。从教育方式来看,创新教育需要通过启发和引导的方式调动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积极性,教师仅仅只是起到辅助和铺垫的作用;与之不同,传统教育中教师的根本职能在于传道、授业与解惑,教育方式多以灌输式、一言堂式为主,学生作为知识的被迫接受者,往往缺乏学习热情和总结、概括与超越的综合处理能力。从教育内容看,创新教育是随时、随地、随人的教育,对于教育内容没有限制,即任何规律、现象、思路等都可以作为教育的内容,但传统教育必须以具体的内容作为教育的客体,且通常为有形的书本、图画、作品或者音像制品等。从教育对象看,在创新教育中,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能够得到满足,个人专长能够得到发挥;在传统教育中则可能无法发现和挖掘教育对象的差异性,教育对象被大众化对待,表面上看视公平的“大锅饭”教育,事实上可能埋没了学生的兴趣爱好与特长禀赋。从教育手段看,创新教育必然以教师和学生的双方交流、反馈与互动而使得教与学的活动均能够卓有成效,并且教育活动不仅仅局限于有形的、固定的教室,但传动教育显然缺乏反馈机制,缺乏互动的单方面教与学,最终效果可想而知。 3 中学生创新教育的理论基础 3.1 中学生创新教育的虚荣心理论 教育心理学通过对中学生心理结构的分析以及教育过程中心理活动

国际理解教育课程方案

国际理解教育课程方案 Document number【980KGB-6898YT-769T8CB-246UT-18GG08】

国际理解教育下中西文化对比(侧重礼仪文化)课程方案(修订稿) 前言 国际理解教育(Education for International Understanding)是指世界各国在国际社会组织的倡导下,以“国际理解”为教育理念而开展的教育活动。其宗旨是培养青少年在对本民族主体文化认同的基础上,尊重、了解其他国家、民族、地区文化的基本精神及风俗习惯,学习、掌握与其他国家、民族、地区人民平等交往、和睦相处的修养与技能,形成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国家和人们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尊重的意识。 一、课程简介 “国际理解教育下中西文化对比(侧重礼仪文化)”课程系我校在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局教育科领导下,及其国际理解教育项目要求下,在上海浦发教育评估中心专家指导下,为合理补充国家课程, 而分别在六、七、八年级开设的。该课程由外籍教师用英语教授,内容为介绍西方文化,同时比较中西文化异同点,侧重礼仪学习。在关注中西文化差异的同时,引领学生感悟、学得不同文化背景下如何与人相处,以及不同场合的礼仪规范。该课程符合我校“把学生培养成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21世纪国际型人才”的办学目标,以及“在交际中感受英美文化,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英语学科特色。 二、背景分析 21世纪以来,我国对外开放的进程日益加快,学习外国文化,对外宣传中国文化、开展对外交流是对这个世纪国民素质的基本要求。经济的全球化和社会生活的现代化、信息化,使世界愈来愈融合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任何一个国家都与国际社会密切相关,将不可能脱离整个世界而独立存在。因此,实施国际理解教育的必要性及重要性越发突显,亦是基础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它在促进学生人文素养形成、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基础—实践—创新—综合”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a513845734.html, “基础—实践—创新—综合” 作者:王绪振胡庚申 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3年第09期 摘要:文字与版面设计越来成为平面设计中的重要环节,文版设计思维是设计品完成的 保证。本课程教学改革以“基础→实践→创新→综合”的形式来培养学生的手绘及上机操作能力,让学生更快速地掌握文版形式变化、视觉分割等原理和方法,案例、项目为教学方法贯穿其中,最终达到学生具有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之更好地适应市场的需求,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文字与版面设计;课程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6-0210-02 一、课程现状分析 我院艺术设计专业为2012年新建专业,专业培养方案的制定除了结合当今大设计产业文化背景、省内外同类院校专业设置方案、当地创意产业需求等外,还有一部分原因是根据我院的师资、软硬件设施等实际情况而设立的课程,所以专业建设并不完善,课程设置有待商榷。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考核方式等也是按照同类院校专业模式模仿开展,但横影学院办校特色明显,笔者也更愿意创造一个别具一格的特色专业,所以课程教学改革刻不容缓。授课班级现阶段的教学重点正在由职业基础课程转向职业核心课程,而文字与版面设计则是这个转变过程的一门中心课程。本课程在专业设置里面属于基础课程,但具体来说应该是一门由基础课程向专业核心课过渡的课程,是一门综合技能课程(也有一些院校称之为基础专业课、必修专业课)。课程目的是培养学生扎实的手绘和上机操作功底,提升学生对文字的理解、创造及视觉空间分割和色彩知识的应用,形成完整的字体设计思维,也为后期书籍装帧设计、平面广告设计、VI设计、包装设计等专业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本课程与大多数高职院校同类专业的科目设置基本一致,将“文字”与“版面”原本属于两门的科目结合起来,形成“文字与版面设计”渐进性质的课程,课时稍有压缩。但课时的减少给本课程的顺利进行带来了很多困难和压力(实际证明课时的确太少,课程结束后还有众多重要问题诸如版面设计中色彩知识应用、视觉空间原理及绘制等还没有完成,建议应由40课时改为64课时或“文字”、“版面”课程分开)。 二、课程教学改革具体的实施过程 (一)教材选定 作为教师应该把握本课程在国内外的最新研究动向,为学生挑选合适教教材。本课程选择沈卓娅教授主编的“高等学校高职高专示范性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字体与

国际理解教育课程方案

国际理解教育下中西文化对比(侧重礼仪文化)课程方案(修订稿) 前言 国际理解教育(Education for International Understanding)是指世界各国在国际社会组织的倡导下,以“国际理解”为教育理念而开展的教育活动。其宗旨是培养青少年在对本民族主体文化认同的基础上,尊重、了解其他国家、民族、地区文化的基本精神及风俗习惯,学习、掌握与其他国家、民族、地区人民平等交往、和睦相处的修养与技能,形成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国家和人们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尊重的意识。 一、课程简介 “国际理解教育下中西文化对比(侧重礼仪文化)”课程系我校在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局教育科领导下,及其国际理解教育项目要求下,在上海浦发教育评估中心专家指导下,为合理补充国家课程, 而分别在六、七、八年级开设的。该课程由外籍教师用英语教授,内容为介绍西方文化,同时比较中西文化异同点,侧重礼仪学习。在关注中西文化差异的同时,引领学生感悟、学得不同文化背景下如何与人相处,以及不同场合的礼仪规范。该课程符合我校“把学生培养成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21世纪国际型人才”的办学目标,以及“在交际中感受英美文化,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英语学科特色。 二、背景分析 21世纪以来,我国对外开放的进程日益加快,学习外国文化,对外宣传中国文化、开展对外交流是对这个世纪国民素质的基本要求。经济的全球化和社会生活的现代化、信息化,使世界愈来愈融合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任何一个国家都与国际社会密切相关,将不可能脱离整个世界而独立存在。因此,实施国际理解教育的必要性及重要性越发突显,亦是基础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它在促进学生人文素养形成、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同时,也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为国家课程进行了必要补充。国内外较多地区在基础教育发展战略中,均将国际理解教育作为公民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国内许多学校大胆实践,研发该课程,逐渐形成各具特色的校本课程。国际理解教育作为一个富有根基的教育理念,有利于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理解世界的多元性,学会共处,学会合作,具有国际责任感、民族自豪感和全球意识。 从礼仪的角度来说,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古老的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享有“礼仪之邦”的美称。作为中华民族的传承人——青少年儿童,他们有责任继承和发

国际理解教育教案一

国际理解教育教案一

地方教材《认识世界》 第二课国际交往礼仪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一些基本的国际礼仪。 2、在阅读与交流的基础上,学会以礼待人。 3、通过讨论与感悟,帮助学生建立积极、健康的交往态度。 4、帮助学生开阔国际交往视野,尊重、包容和理解不同国家和民族的礼 仪习俗。 二、教学重点: 了解一些基本国际礼仪。 三、教学难点: 初步培养学生国际视野。 四、设计思路: 1、以“故事”和“常识”构建课堂,增强课堂趣味性。 2、以“讨论”、“阅读”和“交流”为主要形式,深化课堂感悟。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导语: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请大家跟老师一起读一读《弟子规》中的一段话。边读边想,这几句话要告诉我们什么? 2、多媒体出示《弟子规》选段,学生跟教师诵读。 (1)多媒体出示《弟子规》 (2)师生一起诵读《弟子规》。 长者先幼者后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 己即到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 3、简单感悟《弟子规》: (1)教师问:“长”是什么意思?这几句话要告诉我们什么? (2)指名回答: ①“长”就是长辈的意思。 ②这几句话告诉我们要尊敬长辈。 4、引入、揭示课题:

(1)教师小结:尊敬长辈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人际交往的基本礼仪。随着当今社会的迅速发展,各民族之间国际交往的日益增多,国际交往礼仪已越来越重要。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国际之间交往的基本礼 仪。 (2)板书课题:《国际交往礼仪》 (3)齐读: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二)初步了解各国不同的见面礼仪 1、点拨:初识礼仪 (1)教师:同学们,你认为什么是礼仪?(板书:礼仪) (2)学生:礼仪,就是礼节与仪式。 (3)教师:我们生活中,礼仪无处不在。它是一个人内在修养和外在素质的体现。简单说,礼仪就是尊重他人的一种方式。正确的礼仪,在国际交往 中尤为重要。 2、教师过渡:礼仪表现的方式有很多,赠送合适的礼物就是其中的一个。今天,小东和玲玲要参加“国际儿童联欢会”,他们想为外国小朋友准备一些小礼物。在准备过程中,要注意些什么呢?请大家自自由阅读教材第一和第二页 的内容。 3、学生自由阅读教材。 (1)自由阅读教材第一和第二页的内容。 (2)把你感兴趣的地方做上记号。 4、指名回答:小朋友初次拜访,送礼物时应注意些什么? (1)避免中国人送礼时的口头禅; (2)给英国人不要送百合花; (3)给美国人要送单数,讲究包装; (4)给日本人送礼,要用双手; 5、出示课件,教师过渡:除了准备合适的礼物,打招呼也是人际交往中基本的礼仪形式。生活中,遇到自己熟悉的人,你们都是怎样打招呼的?哪个同学愿意先和我打个招呼呢?注意,我现在可以是你生活中任何一个熟悉的人。 (1)学生同老师打招呼。 ①学生同老师打招呼:同学们,先和我打个招呼吧? ②教师:你这样和我打招呼,是把我当成什么人? A:把自己当成老师同龄人;B:当成长辈;C:当成朋友;

如何在教育教学中实践创新精神

如何在教育教学中实践创新精神21世纪就是一个高度国际化、科技化、多元化的知识经济时代。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已由农业社会与工业社会的资源、资本竞争演变成当今科学技术与民族素质的竞争,而这些竞争聚焦于一点就就是教育的竞争。 纵观新中国教育的发展,直至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以后,整个教育事业才步入正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了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并愈演愈烈。过重的课业负担使学生们不再有一个美好的童年,压抑了学生们创造的热情与创造的能力。我国的现行课程结构存在着很多缺陷。第一,它忽视了知识的整体性,把科学、艺术与道德割裂开来。第二,她过于注重知识与技能的训练,忽视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第三,她以整齐划一的方式出现,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第四,她过多依赖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忽视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第五,她过于封闭、陈旧,忽视了人的社会经验的获得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发展人的创造潜能,培养人的创造力,就是教育的当务之急。 1999年6月,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规定“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改变课程脱离社会发展与学生实际的状况,加强课程的综合性与实践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创新的意识,收集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分析与解决问题、实际操作的能力,热爱劳动的习惯以及必须的生活技能等等”,标志着我国的素质教育进入了全面推进的历史阶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理念就是,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与主动参与,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领域,推进学生对自我、社会与自然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经验,谋求自我与社会、自然的与谐发展;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与积极实践,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既顺应了世界课程改革的整体走势,又体现了我国课程改革的现实要求,有着伟大的现实意义。 如何在教育教学中实践创新精神,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营造民主气氛,激发创新灵感 爱因斯坦说过:“人就是靠大脑解决一切问题的。”人脑中的创新思考活动

国家精品课程“创新教育基础与实践”建设的经验与体会

国家精品课程“创新教育基础与实践”建设的经验与体会 摘要:结合“创新教育基础与实践”国家精品课程建设,文章从课程发展历史沿革与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内容与教材建设、实验教学改革等方面谈了精品课程建设的经验与体会。 关键词:创新教育基础与实践;精品课程;教学改革 一、“创新教育基础与实践”课程概况 1.课程发展历史沿革 “创新教育基础与实践”课程历史沿革与发展是与我校创新教育发展密切相关的。大连理工大学是国内高校中较早倡导并开展创新教育的学校,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学校部分教师自发成立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标的教改小组,探索“三小一环”(小专题、小调查、小发明,并纳入课程教学环节)创新教育教学模式。1997年,学校在全国高校中率先成立“创新教育实践中心”,设置创新实践能力强化班,开设创新实践系列课程,建设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示范基地,以及向各院系辐射的创新实践分基地[1,2]。2003年,学校批准成立“大学生创新院”,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更加完善的平台。2004年,学校以优秀的成绩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育水平评估,创新教育被确定为我校的办学特色之一。2007年,学校在原大学生创新院的基础上成立了创新实验学院,组建了校级实验中心——创新实践中心,承担了全校创新实践系列课程的教学和实践任务。经过二十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创新教育基础与实践”课程在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及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目前该课程已成为创新实验学院全体学生的必修课程,是我校创新人才培养方案中十分重要的特色课程。 2.课程体系 “创新教育基础与实践”课程不同于常规按学科或专业划分的课程,它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课程内容按照“创新源于实践、始于问题”的理念,从问题—理论—实践等三个环节构建了创新教育通识基础教学、创新教育专业教学、创新教育实践教学等三个部分组成的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修学本门课程的学生首先全部参加第一部分课程学习,完成该部分的实践环节后,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从智能控制、智能建模、软件工程及多媒体技术四大模块中选择一个模块,并完成所选模块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两部分内容。 “创新教育基础与实践”课程三部分内容和目标如下:

浅谈国际理解教育

音乐课堂里的国际理解教育 国际理解教育是在国际交往日益密切的背景下,为增进民族、国家、地区之间的相互理解与宽容,促进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培养学生认同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尊重、了解其他国家、民族、地区文化的基本精神及风俗习惯,初步学习、掌握与其他国家、民族、地区人民平等交往、和睦相处的修养与技能,探讨全人类共同价值观念的教育实践。 我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有义务在小学音乐课堂中有效实施国际理解教育。我力求以国际理解教育课程为主线,引导学生探索音乐学科中的有关知识。我理解该课程所追求的不是教给学生一些问题的答案,而是教会学生探索问题的方法,养成关注人类命运、关心地球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公民”的素质和态度。例如在欣赏乐曲时,我会和学生一起聆听感受,把我们每个人对于作品的理解都表达出来,在此基础上一起探索音乐为什么带给我们这些感受的奥秘,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提高了音乐鉴赏能力。 一、一个有点陌生的名称——“国际理解教育” 谈到“国际理解教育”,人们比较陌生,其实,与国际理解教育类似的术语大家并不陌生,包括国际教育、全球教育、比较教育、多文化或跨文化教育、和平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人权教育和发展教育等。 回顾历史,“国际理解教育”成为国际教育的重大主题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并最先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倡导。现在人们普遍认为国际理解教育就是促进国际理解为目标,通过各种教育手段和措施,培养具有国际理解品性和能力的人,促使文化之间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共同发展。 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4届国际教育大会”以“国际理解教育的总结与展望”为主题,确立了新时期“国际理解教育”及相应的“和平文化”的内涵,为世界各国在新时期开展国际理解教育指明了方向。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第44届国际教育大会宣言》,在青少年中开展国际理解教育是为了使青少年在对本民族文化认同的基础上,了解别国历史、文化、社会习俗的产生、发展和现状;学习与其他国家人们交往的技能、行为规范和建立人类共同的基本价值观;学习正确分析和预见别国政治、经济发展状况及其对本国发展的影响;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竞争与合作、生态环境、多元文化共存、和平与发展等方面的国际问题;培养善良、无私、公正、民主、聪颖、热爱和平,关心人类的共同发展的情操;担负起“全球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创新教育研究与实践

初中文艺晚会主持稿_创新教育研究与实践 女:各位领导、专家男:各位来宾、同行 少女:爷爷、奶奶、 少男:叔叔、阿姨 合:晚--上--好! 女合:今天,我们来到了大别山中 男合:今晚,我们相聚在毕升故里 女:好大的大别山呀! 看见你,我就感慨万千 少 女:好深的情和意呀! 想起你,我就惊叹不已 男:此时此刻 是不是撩起了您对大别山爱慕的情怀 少男:对,此时此刻 我们对大别山充满了无限的敬意 女:“大别山”是今晚演出的话题 少女:《创新之歌》是今晚汇报的旨意 女:当年刘邓大军离开这里时 一声声呼喊:再见了大别山! 男:今日我们再次来到这里

一句句感叹:好大的大别山! 少女:来吧,让我们共同抒发 大别山情怀! 少男:唱一曲大别山人的《创新之歌》吧 汇报演出---- 合:现-在-开-始 女:让我们共同迎来第一个节目:《开门红》 男:脑海中忘不了刘邓大军离别时的一声声呼唤,耳朵里常响起刘邓大军离别时的一声声再见, 请看歌伴舞《再见了大别山》 少女:创新是一个国家的灵魂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生命 请看由长冲中学创作的雕塑剧《创新之歌》 少男:这是心的呼唤 这是爱的奉献 当聋哑儿童用无声的肢体语言 表达出这种特殊的情感 你会产生怎样的感叹? 请看由特教学校师生倾情捧出的歌伴舞《爱的奉献》女:民族舞优美温馨 拉丁舞充满激情 实验中学的拉丁舞肯定会让你耳目一新 男:蕲春的药材,陶河的天麻

黄梅的戏曲,英山的绿茶 请看由温泉镇小学改版的黄梅戏《对茶花》 少女:创新教育就是好! 创新教育实在妙! 请看红山中学表演的群口快板《创新教育乐陶陶》少男:大别山是英雄的山 大别山是神奇的山 请看女声独唱---好大的大别山 女:扭一曲秧歌舞,表达山里人的情怀 扇一缕山里风,传达教师的关爱 请看幼儿园教师表演的《健身秧歌》 男:创新教育带来了教育的希望 创新教育寄托着师生的理想 请看实验中学的综合素质表演 少女:神州十三亿,人人爱祖国 洞庭八百里,处处展风光 八百里洞庭美如画 八百里洞庭是我家 请看长冲中学表演的歌伴舞 《八百里洞庭我的家》 女: 少男:56个民族56支花 56个兄弟姐妹是一家

创新教育基础与实践

第一讲 1877年组建了美国电话与电报公司,并在后来进一步创办了贝尔实验室。 2、【单选题】从1901年到1970年的70年中,意大利的诺贝尔奖得主是世界平均水平的()倍,德国是4.4倍,法国是6.3倍,犹太人的诺贝尔奖获奖比例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8倍。 3、【单选题】据2005年统计,欧洲人口为()。 4、【单选题】创造者在后天的学习中逐渐养成的,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优良的理想、信念、意志、情感、情绪、道德等非智力因素的总和,我们称为()。 创新能力是指每个正常人或群体在支持的环境下运用已知的信息,发现新问题,并对问题寻求答案,以及产生出某种新颖而独特、有社会价值或个人价值的物质或精神产品的能力,通俗的讲,就是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设想,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创新能力=k*(创造性人格+创造性思维+创新方法)*知识量*知识量 第二讲 1、【单选题】居里夫人花了4年的时间,投入了大量的精力,才证明了镭确实是一种新的元素。这个实例突出体现了创造性思维训练的哪个原则? 2、【单选题】前苏联一位车工在进行高速切削的时候,突然停电了,刀与零件牢牢地粘死了,这种现象引发这位车工发明了摩擦焊。这个实例突出体现了创造性思维训练的哪个原则? 3、【单选题】创造者利用已经掌握的知识和经验,从某些事物中寻找新的关系、新的答案,创造出新成果的高级的、综合的、复杂的思维活动,称之为()。 专业:会计 实例一:“凯恩斯经济学”国家干预经济思想的产生 1929——1933世界性经济危机,大量工人失业。凯恩斯注意到,如果一个搭着毛巾的架子倒了,就需要很多人来扶。他由此想到,解决失业问题的办法就是“找事儿做”,即政府主导修建工程,创造就业机会,罗斯福采纳了他的建议,大兴水利,由此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

创新教育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的建构.

创新教育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的建构 舟山普陀二中唐汉成 舟山普陀二中根据学校实际和自己的地域特点,在初一、初二年级各设立一个实验班,以点带面进行创新教育的实验与研究,初步形成有自己特色的创新教育课程体系、教学模式。 一、“创新”的课程体系 1、课程目标现代化。课程不只着眼于教给学生学科知识和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更关注培养21世纪人才必备的素质和能力,包括坚实的行为修养、继续学习的能力、适应社会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力图体现与科学自身发展、及其对社会和个人生活作用的协调一致。 2、课程内容综合化。在增加和渗透现代科学技术和人文科学的新发现、新观点的同时,尽可能把相关的学科知识综合起来,如在设置生命科学学科时,就把生命基因、克隆技术、心理健康、生态平衡,青春期知识、计划生育等相关知识综合起来,扩大学生知识领域,形成整体认识事物的方法。 3、课程形式多样化。主要体现为:其一,教材多样化。在对省编教材进行较大改动的基础上,还根据学生和学科特点引入华罗庚学校的数学教材、3L教材、名著阅读与欣赏教程、创造力开发教程等教材;其二,教学组织形式多样化。此举拓展了学习时空,研究性、发展性课程的设置使学生不仅在时间上有更大的自主权,在空间上也突破了教室的局限,如在网络、实验室、图书馆和实验基地学习;其三,在教学设汁上,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管理、指导者和学生学习伙伴的特点。 表1课程变动情况 二、以学生为中心的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 l、问题探究型研究学习模式 主要用于基本概念、公式、规律等知识传授课的教学。初步形成了此种模式下教师培养学生学会科学研究基本思想、方法、步骤的教学策略即:培养学生在情景中发现问题、养成问题意识;在活动中进行探究;进行问题解决训练,提供足够材料、充裕时间,并组织丰富多彩的探究活动;鼓励学生尝试解决新问题。 2、自学型研究性学习模式 改造斯金纳程序教学的有关思想,吸收其合理因素如小步子前进、即时反馈,对现行教材进行适当改编,补充自学辅导纲要,实行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适当辅导、培养学生自学研究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在这一模式中教师的指导策略为:加强课程管理,按需提供启发指导,帮助学习困难学生理解教材,确保学生在课堂有35分钟的自学时间。

国际理解课程

关注全球变暖 教学目标: 1、认识并了解全球变暖。 2、关注人类生存的环境。 教学准备: 1、课前分组调查并收集资料。 2、制作ppt 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 今天,我给孩子们带来了一个短片,请大家一起观看。(生看短片)这是美国灾难片《后天》中的几个经典镜头,这部影片描绘了由于全球变暖造成的气候突变而引发的巨大灾难。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去关注全球变暖这一自然现象。(师板书课题) 二、小组汇报交流 师:课前,我们对全球变暖进行了分组调查。哪个组先来汇报? 生:首先,我想问问大家,你们觉得影片中的场景会在我们生活中发生吗? (抽同学答) 我们组的汇报将会解答这一问题。 气温升高的曲线图 国内现象(北京雾霾、洪水、干旱) 国外现象(马扎罗山) 生1:全球变暖是指气温升高。它是一种自然现象。据科学家研究表明,近百年来,全球平均气温经历了冷-暖-冷-暖两次波动,整体为上升趋势。这就是全球变暖的现象。 生2:全球变暖的现象还表现为大范围的冰雪消融。有非洲屋脊之称的乞力马扎罗山,山顶终年积雪,雪顶奇观令世人惊叹,但由于全球变暖它的冰雪正在逐年消融。 生3:北京的雾霾频率高,强度大。极端天气事件频发且强度增加这也是全球变暖的现象。

生:种种现象表明全球正在变暖,在不久的将来,影片中的场景很有可能发生。 师小结:全球正在变暖,它已经影响了我们的生活,威胁着我们的生命。接下来哪个组来交流。 生:全球变暖不仅影响了人类的生活,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如果任由其发展下去,必将给整个世界带来严重的后果。 对人类的危害:灾难的威胁、食物的恐慌、缺水危机、疾病促死 对自然:对海洋、昆虫类生物的危害,自然生态环境失衡。 对国家:(实验展示)国家沉没 师总结:全球变暖将会引发地球空前的灾难。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全球变暖呢? 生交流全球变暖的原因。 自然因素:1、火山活动2、地球周期性公转轨迹变动3、 生:这些都是自然因素,更严重的还是人为因素 生1:人口剧增(一组惊人的数字),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因素之一。 生2:废气、废水、废料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生3:滥砍滥伐森林,土地沙漠化 生4: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物种加速灭绝,破环了生态环境,影响了地球的生态环境。 师小结:这组同学从自然和人为因素两方面让我们深入了解了全球变暖的原因。人类的活动才是导致全球变暖的罪魁祸首。所以,各国代表已经向每一位地球村民发出了紧急呼吁(sos)生看视频。 师:阻止全球变暖迫在眉睫,全世界100多个国家在2015年齐聚巴黎,召开了国际气候大会。哪个组收集了这方面的资料? 生表演课本剧:国际气候大会(历史性达成一致协定)控制在2摄氏度、各国措施 师:为阻止全球变暖,世界各国都纷纷行动起来,身为地球村的一员,我们能做点什么?

以国际理解教育引领学校特色发展 - 育才三小

以国际理解教育引领学校特色发展 育才三小2002年开办,创建之初属于育才一小的分部,2003年正式命名为蛇口育才教育集团育才第三小学。学校开办以来,我们始终本着以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带动学校整体发展的办学思路,立足于“为培养国际化人才打基础”的办学理念,构建国际理解教育特色,基本形成了学校教育的核心优势,提升了办学水平。现汇报如下: 一、国际理解教育研究过程。 建校以来,我们始终在坚持的科研项目是”国际理解教育的行动研究”。此课题2003年,南山区立项. 2005年,深圳市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立项,2007年5月结题, 09年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立项,2011年4月结题。 小学开展国际理解教育的内容:通过校园文化熏陶,与境内外学校开展交流活动,学习中国与欧美先进文化和先进教育理念、方法、制度等,以提高师生国际素养。其中,国际素养包括师生的外语水平,对国际惯例、世界各民族文化的了解和尊重,以及国际交往和国际理解能力等方面的素养。 我校之所以以国际理解教育为办学特色建设,主要基于以下原因: 1、学校地处蛇口,蛇口人与生俱来的敢于挑战和创新的文化以 及育才早在30年前建校之初就提出的“培养为资本主义社会打交道的人”的办学思想深深影响着学校每一位教职员工。

2、深圳建国际化大都市和南山抢占教育国际化制高点的目标, 预示着教育要以国际先进理念为标杆,培养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人才。 3、蛇口是外籍人士居住最密集的地区,具有国际生态圈的资源 优势。 4、作为新建校,面临着如何应对蛇口高素质家长对优质学位需求的挑战。 学校班子再三思考,在市教科院叶文梓院长等专家的指导论证下,我们确立了“我要走向世界,培养具有民族精神、世界眼光的国际化人才打基础“的办学理念。依托国际理解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来带动学校整体发展的策略。 如何实现我们的目标?我们的做法是:将国际理解教育与学科教学、主题活动、校园文化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相结合。建设了十项工程:公民德育工程、教学优化工程、校本课程工程、活动拓展工程、阳光少年工程、校园文化工程、师资提高工程、联合促进工程、制度建设工程与网络信息工程。 1.公民教育工程。 地球村公民应当有高尚品德,国际理解教育应与德育相互融合。做到了6个相结合:公民教育理论说教与日常行为规范相结合;强化师生国际素养,与新课程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相结合;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日行一善的关爱行动相结合;培养国际情怀与恪守网络伦理相结合;生态环保教育与绿色学校建设相结合;传承家庭伦理美德与和谐社区建设相结合。真正把公民教育工程落在了实处。

新时代中小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新时代中小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哈弗大学校长陆登庭在北京大学讲坛上曾说过“在迈向新世纪的过程中,一种最好的教育就是有利于人们具有创新性,使人们更具有创新性,使人们更善于思考,更有追求的理想和洞察力,成为更完善,更成功的人。”美国吉尔福特从思维的角度认为,创新是一种能力,是独特、变通和流畅特点的外显活动。心智能力实质包含着思想的聪慧、情感的饱满;所谓独特即是不因循守旧、有个性能超常超群;变通指能灵活转化,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流畅指思维的敏捷开阔与活跃。这是一种较高的思维形式,能培养其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才能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我国创新能力和创新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很重要的一点是与我们的传统教育未能营造出创新性人才成长的合适“土壤”,没有形成系统有效的创新人才培养的运行机制直接相关。传统教育在很多方面存在着直接或间接扼制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妨碍创新人才培养的教育观念、体制、行为以及环境等因素,如培养目标过于强调统一、划一与知识教学;重视学生考分和考试等定量评价,忽视对学生个性和能力的多样性作出发展性评价;教学中重教有余重学不足,灌输有余启发不足,复制有余创新不足;在个性发展方面,过多地强调教育规范的统一和要求的共性,忽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自由和个性生存空间。更为严重的是,由于根深蒂固的传统教育思想影响,在我们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还存在大量的对于创新性人才个性表征、个体优势潜能差异理解的“盲区”,“误区”,导致现实中大量存在着威胁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精神环境,使学生缺乏发挥创新潜能、利于个性成长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环境,长此以往,在有意无意间混灭了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想象力、创造力。可见,传统教育是很难适应知识经济的需要和为培养创新人才服务的需要的。要实现素质教育的理想,培养出创新人才,必须对传统教育进行重大变革。 创新精神的培养主要包括有好奇心、探究兴趣、求知欲,对新异事物的敏感,对真知的执著追求,对发现、发明、革新、开拓、进取的百折不挠的精神,这是一个人创新的灵魂与动力。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学校重视对学生进行创新基础的普及教育,通过课堂教学渗透创新知识,在课外开设创新方法讲座,还可在创新活动中进行创新技能的教育,使每个学生都能掌握基本的、入门的创新知识,为他们将来走上社会创新奠定基础。同时,学校根据学生个性特长有针对性地培养,促进他们提高。例如,学校组织航模、机器人、手工制作、劳动实践、软件开发等兴趣班,让那些有一定特质学生的创造潜能得到充分地开发,为未来社会培育精英人才服务。学校不仅重视教师对学生创造智慧的启迪,也关注学生之间思想碰撞形成的智慧火花的“互燃”——同学之间的互助教育,还把社会上有一技之长、擅长创新的人请到学校或在校外进行辅导,通过“他人启蒙”,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学校也关注学生的自我教育,引导他们进行自我阅读,自我实践,自我反思,尤其引导他们自我总结创新的经验,形成新的创新思想——“自我启蒙”。虽然他们此时可能处于“不成熟状态”,但是他们自己已经具有提升生命质量的发现和开拓的潜能。 创新不是急功近利的事,每一项活动只要坚持去做都能创新,例如,剪纸、折纸等手工活动虽然很简单,但是如果坚持去做,通过“做学创合一”,即“做中学,学中创”,逐渐熟练,形成技能,他们就能“自动变化”,“自觉创作”,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