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实验课教学规范

小学实验课教学规范

小学实验课教学规范
小学实验课教学规范

小学实验课教学规范

为了更好地开展好实验课,特制订新世纪小学实验课教学规范。实验课教学规范包括:备课、课堂教学、作业批改和辅导、组织和开展课外科技活动、成绩考核与评定等五个基本环节。现就这五个基本环节提出一些操作要点,供广大教师在实验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完善。

一、备课

备课是教学的前期工程,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备课的质量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实验教学的备课包括:备课标、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和实验教学前的准备,最后编写成教案。

1.备课标。国家教委颁布的教学课标是教学的依据,也是教学评估和编写教材的指导性文件。认真学习课标,全面领会课标的精神,并自觉贯彻执行教学课标中对实验部分的明确规定,是搞好实验教学的重要前提。备课标时要明确:(1)教学课标对实验教学提出的任务;(2)教学课标对实验教学提出的目的;(3)教学课标对实验教学提出的要求;(4)教学课标对实验教学规定的内容。

2.备教材。教材(即教科书)具体详细地体现了课标规定的教学内容,是教和学的主要依据。备教材应从以下两方面入手。(1)熟悉教材中实验的分布体系,正确领会编写意图。通过通读和精读教材,把握住教材中各部分实验的编排,全书的重点实验是哪些,分清实验类型,这些实验为什么要这样编写、安排等,对教材中实验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以达到熟悉教材的目的。(2)在全面钻研教材的基础上,结合教材中的实验内容,有选择地阅读一些教学参考资料和有关实验史料,这样可以帮助更好的熟悉教材,充分掌握教材中的实验和丰富实验教学内容。

3.备教法。教有法而无定法,实验教学的教法应牢固树立准确、示范、讲解与操作协调一致的原则。

4。备学生。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对学生年龄特征、心理特点、认识和思维水平以及对不同年级、不同阶段的实验进行分析、研究,对实验教学将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5.实验教学前的准备。实验教学的成败,主要取决于准备工作的好坏。一般来说,实验教学主要以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两种类型的形式进行,因而准备工作有不同之处,现分述如下:

(1)演示实验的准备。演示实验是在课堂特定的环境中,创造一些特定的条件,重视某些自然现象的实验。演示实验的准备工作包括:a、实验原理的掌握。掌握实验原理,是设计、进行和改进实验的根据,掌握了原理,才能准确地抓住关键,正确地操作,成功地演示。b、实验条件的准备。本节课所需的仪器、试剂、所需其它用品,必须考虑周全。对仪器的性能必须熟悉,对仪器的使用必须熟练,对仪器的装备必须完整。然后有序地放入演示实验提篮或者演示实验室。c、实验方法的选择。同一实验一般可用不同方法、不同仪器去做、教师应根据教学课标、教材内容、学校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最佳的实验方法。

d、实验技术的处理。即实验程序的设计、实验步骤的安排、仪器器材的选用、故障隐患的排除等,甚至仪器先放在那里,什么时候上讲台,先放什么后放什么,什么时候收藏,都要通盘考虑好。

e、实验效果的试做。即使是有经验的老教师或做得十分熟悉的实验,都应在课前进行试做,通过试做能取得最佳数据、最优组合、最好配方、最佳效果的操作程序和物质准备。通过试做能排除课堂上可能发生的不利因素,不致因缺某件小物品如火柴等而延误时间和影响实验。(2)学生实验的准备。学生实验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的目的要求,自己动手做实验,能起到掌握知识、学到实验方法、培养实验技能的作用。学生实验的准备工作包括:

a、制定学生实验计划。学生实验计划是根据教学课标和教材对实验的要求,预先提出学生实验计划,做好统筹安排,排好实验课程表,落实仪器设备,准备好实验器材等。制定实验计划要明确实验的目的要求,通过实验要学哪些知识,掌握什么技能,培养什么能力,都应根据学生知识水平和年龄特征,提出不同阶段教学的目的要求,把培养目标分解到不同年级,落实到每个实验。

b、实验环境的准备。实验室是学生进行实验的场所,实验前,保持各项设施如水、电等就位,保持室内清洁、肃静,保持一种科学的氛围。

c、实验器材的准备,实验器材是开展学生实验的物质条件,通常的准备工作包括确定实验使用的

仪器设备、检验仪器设备是否完好齐全、将完好的仪器成套,按组配置在实验台上。仪器的检验必须认真进行,哪些应作修理,哪些可以自制,都要在准备过程中及时完成,逐项落实。有的仪器,教师一定要试用,如果仪器有故障,应及时排除,否则会导致学生实验失败,甚至造成事故。

d、指导学生准备。学生在实验之前,应在教师指导下,认真复习有关知识,预习实验内容,初步明确实验的目的、要求和任务,掌握实验原理,了解实验方法、步骤、注意事项以及了解仪器的构造、原理和使用方法等。只有学生有了这些准备知识之后,才能动手做实验。 6.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的结晶,是指导教学的方案,编写实验教学的教案应包括:班级;实验内容;实验目的;实验要求;实验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类型;实验仪器及材料、用品;教学过程;实验小结;板书设计;作业布置;课后信息反馈及今后实验教学的改进意见。

二、课堂教学

教学就是按课前设计好的方案施教。实验教学通常分为演示和学生实验两类课进行,因而教学操作程序有些差异。

(一)演示实验课的教学演示实验是以教师操作为主,用以配合讲解、建立概念、总结规律为目的实验;演示实验以全体学生集体观察为特点,因而应力求明显、直观、简单、可靠,富有启发性。演示实验课的教学程序是:组织教学、实验演示、检查总结、作业布置。

1.组织教学。一节课的成功与否,课堂调控是关键的一个环节。因此,教学的开始强化课堂纪律很有必要,其次是引入新课题,让学生明确实验的目的和要求、原理、方法步骤,使学生了解观察的重点。 2.实验演示。这部分是整节课的中心环节,要求实验演示的整个过程使全班学生看得清楚,配合实验演示讲解的内容使全体学生听得明白,这就给教师提出操作要严格认真地按操作程序进行,不能随随便便,粗心大意,更不能违反操作规程、出错,对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讲台上一般不要堆放仪器,更不要堆得好象杂货摊,凡是没有用到或已经用过的仪器(包括附件)应放在演示桌下,给学生一个观察主体,不致于注意力分散。

(2)仪器放在讲台上要面对学生,矮小的仪器在前,高大的仪器在后,必要时,后排的仪器要用台架或木块垫起来,不要相互遮蔽,影响学生的观察。

(3)仪器放置的角度要有利于学生观察,演示时,教师不要让自己的身体和手遮住学生的视线,仪器的可动部分要左右移动,而不要对着学生前后移动。

(4)教师在引导指点学生观察时,讲解要与演示恰当配合,讲解要抓住重点、难点和关键,语言要精辟、简要、准确,操作要熟练、规范。

(5)出现偶然情况,如演示不成功,要沉着冷静,分析原因,排除故障,不要理怨客观原因,甚至弄虚作假,不按科学规律办事,这对学生是一种误导,必须坚决克制。

(6)注意随时调控课堂的方方面面,保持课堂充满教与学协调和谐的运转机制。

(7)板画、板书与实物相对应,以免造成学生思维混乱。

3.检查总结。这是强化学生在课堂上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及时巩固新课的重要环节。通过提问、课堂小测验等形式检查学生是否理解并记住当堂所学的主要内容,通过课堂练习、课堂讨论、师生共同归纳等形式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使之系统,逐步转化成能力。

4.作业布置。布置作业目的是巩固所学知识和消化重点、难点以及为下节课作准备的预习作业。要求作业题精选,份量要适当,保证学科间作业的横向协调,防止加重学生的课外作业负担。(二)学生实验课的教学学生实验是以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为主,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己完成的实验。学生实验课的教学程序是:实验前的指导、实验中的巡回指导、实验总结和作业布置。1.实验前的指导实验前的指导是保证一节课良性运行的预备状态。要求学生严格遵守实验纪律和操作规程的同时,还要做好:(1)检查学生预习情况(2)说明或示范实验要点,并用事先设计好的实验原理、步骤和注意事项向学生展示。(3)指导要精炼,突出重点,抓住难点,时间不要太长,以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动手操作。

2.实验中的巡回指导巡回指导是整个实验课的中心环节,巡回中引导学生注意操作的顺序、要领,观察产生的现象,记录显示的数据等,具体还要做好:(1)适时质疑,及时发现问题,调控

实验进程,坚持个别指导与面上指导相结合。(2)对个别组或少数学生遇到的困难,给予必要的指导,发现多数组或大部分学生对某一问题都感到困难时,及时让全班学生暂停实验,对问题作补充说明后,再进行实验。

3.实验总结实验总结是一个容易被忽视的教学环节,没有实验总结,则是一堂不完整的实验课。这一环节应注意做好以下几点。(1)报告实验结果。教师应指定学生向全班报告实验的进行情况和实验结果。(2)实验情况简评。表扬实验按规程、守纪律、效果明显、观察仔细等方面的组或某些学生,指出实验方法不对的情况和克服的办法。(3)指导学生整理实验报告。(4)指导学生整理好仪器、试剂。

4.作业布置。实验作业的布置主要包括:课后作业和下节实验课的预习作业,整理完成实验报告等。

三、作业批改和辅导

作业批改和辅导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捕捉教学信息反馈的良好途径,因此,要做到:

1.及时批改作业,以便检查教学效果,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利于改进教学。

2.批改作业时,对学生作业中做错的关键地方,如实验报告中的数据、现象、原理等,要给予启发性指点,让学生自己改正。

3.教师要有计划地批阅部分作业,做好记录。对普遍性错误,必须在课堂上讲评、纠正,个别错误,个别纠正,有创见的要鼓励。

4.学生间可相互批改作业,以达到交流的目的。

5.辅导可采用个别与集体辅导的方式进行,目的是深入了解学生,师生交流感情,帮助学生消化所学知识,为后进生补食,为尖子生提高。

四、组织和开展课外科技活动

组织和开展课外科技活动是实验教学的延伸,能促进师生动手动脑,发挥学生特长,又能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组织和开展课外科技活动可以从这几方面入手。

1.组织学生改进、制作教具,既可弥补教具不足,解决教学中的困难,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2.组织学生进行模型、标本等科技作品的制作活动。

3.举办科普知识技法介绍或讲座,鼓励学生进行科技创作、发明及小论文的撰写活动等。

4.充分利用实验室仪器、器材,组织学生为当地科技致富开辟门路,发展经济。

五、成绩考核与评定

1.成绩考核分考查和考试两类(1)考查是平时教学中为了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学习情况而采用的。通常采取定性评价的方式进行。如提问、检查作业、抽测、观察学生实验的行为规范、实验态度、遵守实验室制度等。(2)考试多属于总结性测验。主要采取笔试和实际操作考核的方式进行,是量化的一种客观方法。

2.关于考试命题和成绩评定的基本要求。(1)命题应依据教学课标和教材,立足于技能技巧的考核。难易和份量要适度,内容要有较大的覆盖面。(2)操作技能的考核要把内容和要求归纳成评分细则,考核时违反操作要求者,按评分细则进行客观、公正的评判打分。(3)对实验能力的考核,可采用分组抽签进行考核评估,内容根据实验进度和课标、教材而定,考核评估可参考下表的形式进行。实验能力评估表

3.评分要客观公正,学生成绩要记入记分册,以备查和存档全面评价学生。

4.考试结束后,对教学质量要进行全面的分析总结,为改进教学提供依据。中小学整个实验教学常规,备课是基础,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的准备工作是关键,进行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的整个实施过程是中心,作业批改与辅导是信息反馈的捕捉,组织课外科技活动是实验教学理论的具体实践,考查与考核是对学生的评价。

总之,通过这些常规工作,才能全程履行实验教学的整体工作,优化整过实验教学。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大学物理实验 英文名称:College Physics Experiment 实验课程编号:110309 课程性质:基础必修课 课程属性:工科各专业本科生必修 教材名称:《大学物理实验》 实验指导书名称: (无) 课程总学时:56 实验总学时:56 开设实验项目数:17 总学分:3.5 应开实验学期:一年级第2学期,二年级第1学期 适用专业:工科各专业本科生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 本大纲主撰人:凌亚文 审核人:王占民 一、 课程的目标及基本要求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物理规律的发展及其理论的建立,都必须以严格的物理实验为基 础,并受到实验的检验。 为了适应社会飞速发展的要求,需要培养大量有创造性的工程技术人才。为此要求工科大 学毕业生,不仅要具有较宽广的基础理论知识, 而且还要具有能从事现代科学实验的较强能力。 物理实验是学生入学后,受系统实验技能训练的开端,是一系列实验训练的重要基础。因此, 在整个物理学的教学过程中,必须十分注意实验技能的训练,物理实验应与理论教学具有同等 重要的地位,而不是作为理论课的附属环节。 二、 课程实验的目的要求 在一定的物理知识和中学物理实验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实验方法和技能的基础训练。要 求学生弄懂实验原理,了解一些物理量的测量方法。要求学生熟悉常用仪器的基本原理和性能, 并了解使用方法。要求学生能够正确记录、处理实验数据,分析判断实验结果,并能写出比较 完整的实验报告。培养和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的本领和独立工作能力。并通过实验中 的观察、测量和分析,加深对物理学中某些概念、规律和理论的理解。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工 作作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爱护国家财产、遵守纪律的优良品德。 三、 适用专业 工科各专业本科生。 四、实验方式与基本要求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负责人:史彭

科学小实验教案课程

科学小实验教案课程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科学小实验教案 快乐童年,让我们的宝贝远离电视、电脑、手机!让妈妈们和孩子一起享受快乐的亲子时光! 感谢各位对我们妈妈团的支持!希望各位妈妈们满意! 1、颜色的混合:小黄和小蓝,颜色变变变 2、毛细现象:慢慢长大的绿树 3、火山爆发 4、美丽的鸡尾酒:油水分离的原理 5、冒泡的岩浆 6、彩虹珍珠雨 7、牛奶跳舞 8、彩虹大米,彩虹大米变彩虹 本实验套盒包含材料:试管架1个,试管6个,滴管6个,食用色素7种,42元包邮 科学小实验1 小黄和小蓝、颜色变变变 利用三原色混合的原理,让宝贝在自己实践中发现颜色混合的秘密! 实验步骤:1、食用色素蓝、黄分别滴一到两滴到试管中,然后加入水混合 2、让宝贝用滴管将混合好的蓝色,黄色分别滴在另外一个试管,让宝贝仔细观察,看之前的颜色变成了什么颜色 这个变化非常明显,孩子印象非常深刻,做完了小黄和小蓝,依此类推,实验完成后家长可以让宝贝自由发挥,不要限制孩子使用,让孩子真正的去探索观察!也许宝贝们能玩出我们都想不到的玩法 科学小实验2 毛细现象 准备材料:手纸一卷,三个塑料杯(超市有卖的一次性塑料杯),食用色素,滴管 实验步骤:1、将三个塑料杯接半杯水,然后让宝贝分别滴三中食用色素在水中搅拌均匀 2、将手纸折成15厘米左右长度,分三段,分别放入三个杯中让杯子两两相连接。 让宝贝观察发生了什么现象,开始的白纸会吸水,逐渐染成颜色,慢慢地两个颜色之间能相连,这个需要等待几分钟,想连的颜色间会发生作用,变成另外一种颜色。让宝贝观察水杯中的水是否减少或者没有,水杯中的水哪去了原来都被白纸吸收了,这就是毛细现象。 还有一个慢慢变绿的大树游戏, 还用到白纸折叠成树的样子,慢慢的放入杯子中,过了一会整个树就变绿了,杯里的水也被吸走了。 延伸实验:看谁跑的快 妈妈们可以准备不同材质的纸,放入水杯中,让宝贝猜猜哪个跑的快其实实验就是这么简单,让孩子可以接受可以参与! 3、火山爆发 准备材料:1、白醋、小苏打、洗涤液、食用色素、滴管、盘子、小的透明矿泉水瓶子

浅谈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策略

首都师范大学 成人高等教育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论文题目:浅谈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策略 学生姓名:赵宝莹 院系名称:初等教育学院 专业名称:小学教育 学号:3153008153 指导教师:汪婷 2017年 2 月 6 日

首都师范大学成人高等教育 毕业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是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研究/设计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如违反有关规定或上述声明,愿意承担由此产生的一切后果。 论文作者签名:赵宝莹 日期:年月日

浅谈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策略 摘要:要把探究作为学习科学的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方式,又是学习的目标。而进行探究活动最常用的办法就是实验。实验教学充当着和从抽象到具体,从书本到实践的桥梁,它是理论教学的验证与持续。实验检验着理论的正确与否,巩固并深化了理论教学的成果。所以说,实验教学在小学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以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策略为课题进行了充分研究。第一部分表明了进行这一问题的现状,第二部分分析了小学科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第三部分提出来了问题的关键对策。 关键词:小学、科学、实验教学

目录 引言 (5) 一、现状 (5) (一)研究背景 (5) (二)研究现状 (5) 二、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6) (一)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存在目的性不足的问题 (6) (二)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存在合作学习流于形式的问题 (6) (三)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存在脱离实际的问题 (7) (四)材料不能满足需求 (7) (五)实验教学内容闭塞缺乏科学性 (7) 三、对策 (8) (一)明确实验教学目的 (8) (二)优化合作学习方法 (8) (三)加强实验教学与生活的联系 (8) (四)改进实验材料突出实验现象 (9) (五)构建完善的小学科学实验课程体系 (9) 四、结论 (9) 参考文献 (11)

小学科学实验室建设标准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江苏省小学实验室装备标准 一、 二、实验室建设 (一)实验室设置要求

(二)实验室数量要求(包括探究室) 说明:3~4轨参照4轨,5~6轨参照6轨,7~8轨参照8轨。8轨以上的学校应适当增加实验室个数。 新建实验室及新建学校在实验室规划上应充分考虑学校办学规模,并根据课程改革对实验教学的要求,适当增加实验室个数。 (三)实验室通用要求 1、使用面积:为86㎡/间,生均不小于1.8㎡。探究实验室使用面积建议在96㎡以上。 2、位置:实验室(楼)应保证最佳建筑朝向,室内避免直射阳光,主要采光面应位于学生座位的左侧。实验室(楼)要建造在地面较高处(或垫高地平)。 3、照明:采用自然光及辅助照明。教师演示台及学生实验桌面的平均照度不应低于300 Lx,书写板宜设局部照明,其垂直照度的平均值不应低于200 Lx,实验台面与书写板面上的照度均匀度不应低于0.7。室内无可见眩光,宜安装窗帘。 4、噪声控制:室内环境噪声应低于60分贝。 5、温度:室内温度以不高于30℃为宜,室温过高宜采用器械降温。 6、供电:用电负荷应留有余地,以满足不断增加的现代化教学设备的需要;按规范敷设强、弱电线,空调专线敷设,安装漏电过载保护器和可靠的接地保护。

7、水源:设置给排水系统。教师演示台设防锈水嘴,防堵、防臭水池;学生用水嘴、水池设置有两种方式:一种设在学生实验桌旁,一种设置在教室周边,提倡后一种设置方式。供水指标:供水水压不低于2×105Pa。冬季室温低于00C 地区的管道应有防冻措施。 8、安全条件:配备防火、防潮、防盗等设施设备。 9、实验室的平面设计要求:第一排实验台前沿与黑板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2500mm,边坐的学生与黑板远端的水平视角不应小于300。最后一排实验台的后沿距后墙不应小于1200mm,与黑板的水平距离不应大于11000mm。 10、环保:新建、改建、扩建实验室选用材料应符合相关环保要求,避免甲醛、苯、氡等有害气体和放射性污染。 11、环境:环境布置应适合小学生身心发展和认知特点,营造探知科学的氛围,做到生动活泼。 (四)实验室专用要求 1. 实验室功能要求

初中物理实验课教学设计

初中物理实验课教学设计 一、实验题目:《探究浮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二、实验目的: 1,通过观察和亲自实验,感知浮力的存在和方向,培养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分析概括的能力。 2、通过实验,知道浮力跟物体排开的液体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的关系,培养一定的动手能力。 3、体验用控制变量法探究物理问题,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渗透。 三、实验设计思路: 本设计的内容包括两方面:一是认识浮力,二是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其基本思路是:从学生纸船比赛开始,通过师生互动游戏后教师引导分析,认识浮力的存在;以实验探究为基础,通过动手操作、观察、分析,得出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运用科学的探究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探索物理规律的能力和动手操作、自主探究的能力并在小组合作中培养合作学习、互帮互助的意识。 四、实验方法和原理: 运用了控制变量法,即在保持液体的密度不变的条件下,改变物体排开的液体的体积;保持物体排开的液体的体积,改变液

体的密度。原理是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浸没在水中时,所受的拉力、浮力与重力平衡,即F+F浮=G。 五、实验器材:纸船、沙子、石块、细线、水、鸡蛋、食盐、水槽、外型完全相同的铁、铝圆柱体、弹簧测力计。六、实验步骤: (一)创设情景,引出新课,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认识浮力 1、将纸船放入水槽中,待纸船静止后,提出问题:(1)纸船怎么会浮在水面上?(因为乒纸船受到水的浮力)(2)试分析它的受力情况(纸船受到重力和浮力这对力的作用)(引导学生从平衡力的角度推理出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它受到的重力,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 2、将小石块投入水中,小石块沉下。提出问题:(1)小石块受到水的浮力吗?给你一弹簧测力计,你能否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学生思考、讨论以后,请一位学生上台演示。(启发学生:用弹簧秤先测出石块的重量,然后用弹簧秤拉着石块慢慢浸入水中,观察弹簧秤的读数的变化,就可以判断是否受到浮力的作用。)(2)在上面的实验中,石块受到哪些力的作用?浮力大小怎么计算?(3)由上面的实验,你能否想出一个测量浮力大小的方法? (二)通过实验探究,帮助学生理解影晌浮力大小的因素 1、创设情景,让学生体验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1)比赛:让学生用自制的纸船装沙,看谁的船装得多?(2)向水中按矿泉

如何上好生物实验课

如何上好生物实验课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所以,强化实验教学,用实验手段探索知识尤为重要,生物学实验不但仅是验证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增强各方面的水平,所以实验课不但要上,而且要上好,那么如何上好实验课呢? 一、做好课前教育: 1.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在上生物实验课之前,应首先编好实验小组,按小组序号和座位对号入座,并使之固定下来。这样以后学生进到实验室,就能很快地坐好,可避免出现学生因争抢座位而出现秩序混乱的局面,同时又有利于对实验用具的保管,一旦发现丢失或损坏,很容易查找。 2.要让学生明确实验的重要性及意义。 有些学生认为,上实验课就是去玩去了。所以不认真对待实验课,课前既不预习,课上又不注意听课,在下面和同学交头接耳,或摆弄桌上的实验用具,等到动手做实验时,无从下手,不知道从何做起,就瞎做,乱做一气,违反操作规程,有的拿材料乱切,有的拿用具或水打闹等,造成实验课混乱不堪。为此,教师应反复讲清实验课的重要性及意义,使学生对实验课的目的明确,态度端正,这样在实验中才能注意力集中,按规范操作。 3.每学期第一节课都应学习实验室制度,使学生明确进到实验室应保持安静,不得大声喧哗,上课应注意听讲,而且要做到爱护公物,轻拿轻放,如果用具损坏,应按制度赔偿。 二、备课全面深刻: 1.备教材。 在实行每一节实验课前,教师应首先认真学习教学大纲,钻研教材,明确实验的目的、内容、重点、难点,设计好板书和教案,精心设计和安排好实验课的具体步骤,准备好实验用的仪器、药品、实验教材,保证实验课的顺利实行,另外,准备好实验课所需要的挂图、标本、幻灯片等辅助教具。 2.备学生。 在学生上实验课前,教师应对实验技术至少要操作一遍,对于在实验过程中哪些地方容易出现错误,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对学生的各种实验现象要有预见性,并能协助学生准确分析,合理解释。 3.精心设计最佳方法。 在实验课的教学过程中,要想提升实验课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多方面的水平和科学素质,就必须通过科学的方法实行训练和指导。当前,较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为同步教学法,即教师边讲解、示范、学生边做,这样,学生易于掌握和接受。 4.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有创见性。 在实验过程中,为了使操作更加方便,实验现象更加明显,教师要有创见性,不拘于书本。比如: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书上要求隔水加热,如果只把装有酒精的小烧杯放在装水的大烧杯里,水沸腾后两个烧杯就会碰得叮当乱响,既不符合隔水加热的要求,又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甚至会给学生错误的知识。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策略的研究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策略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https://www.doczj.com/doc/a512220760.html,发表时间: 2011-05-26 10:32:55 点击次数: 1,388 一、问题的提出 1、小学科学学科地位 国家曾在1992年、1994年和1996年、2001年对我国公众具备科学素养的情况开展了四次科学素养调查。我国公众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1996年仅为0.2 %,2001年为1.4%,调查的对象虽是我国公众,但它却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小学科普教育存在的严重问题,我国公众的科学素养亟待提高,而这一改变必须从改革小学的科学教学开始,小学科学是一门关系到国民综合素质培养的重大学科。2001年我国第八次课程改革将小学《自然》改为《科学》,更加看到国家对在小学阶段开展科学教学的重要性。随着我国科学教育改革的不断进行,小学阶段的科学课程在学校中的地位显著提高,并逐渐成为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义务教育阶段的“核心课程”,并将从一年级开始开设科学课,课时量也有所增加。各级政府也加大投入,为各校建立仪器室、实验室,配备相应的实验器材,并加大科学教师的配置和培训,提高科学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2、新课程标准要求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核心课程”。“科学素养的形成是长期的,早期的科学教育将对一个人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经”。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小学科学的学习要以探究活动为核心,而实验则是探究活动中最常用的一种方式。 3、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要求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研制组针对“学生对科学课程的反映”进行过调查,在调查中发现有82.8%的学生喜欢科学课,其中由于“科学课老师讲得好”的占17%;由于“这门课是理科的基础课”的占8%;由于“科学课培养我们的动手能力”的占20%;由于“科学课教我们观察、研究世界的科学方法”的占一半以上,达55%。由此可见,学生喜欢科学课主要是因为课程本身“符合探究外部世界的愿望,能够解答他们心中的疑问,给他们足够的想象空间,教给他们探索世界的方法。”其中,实验教学以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学生步入奇妙的科学殿堂。 4、国内外相关研究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要求规范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规 一、对待科学,态度端正 在当前的科学教师队伍中,专职的并不多,大部分是兼职的。和语文、数学学科相比,他们往往认为科学课不重要,把精力都放在语文、数学学科上,导致科学课上的一系列活动没能很好的开展起来,影响科学课的教学效果。因此,作为科学教师,要充分认识到科学课在培养学生方面的作用,要在思想上重视科学课,同时还要在行动中体现出来,把上好1每一堂科学课作为自己的责任。 二、科学课堂,面向全体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为每个学生提供公平的学习机会与有效的指导,要充分考虑到每个学生在性别、天资、兴趣、生活环境、文化背景、民族、地区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在课程、教材、教学、评价等方面鼓励多样性和灵活性。这既体现了义务教育的公平性原则,保证每个学生有平等的接受科学教育的权利,而且也反映了现代科学教育面向全体的思想。科学课程面向全体学生还意味着必须提高每个人对科学进步与社会发展作贡献的能力。 三、教师角色,随时转换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扮演着多重的角色。既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调控者、引领者,又是学生学习的伙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随时按需转换自己的角色。 四、教学语言,准确简洁 语言是师生进行交流的主要载体。对于教学语言,我们要做到:准确、简洁。用最短的语言,把话说明白的。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听懂。同时,我们科学课堂上的语言还要做到科学严谨。 五、教学方式,探究为主 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需要注意的是,探究不是惟一的学习模式,在科学学习中,灵活和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式和策略都是必要的。

物理实验优质课教案—刘中繁

学科:物理 题目:电动机 作者:刘中繁 单位:潍坊市实验学校

电动机教案 潍坊市实验学校刘中繁 教材分析 《电动机》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学生已经学习了磁场、电流的磁场,知道磁体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而发生的,通电导线的周围存在磁场及电流的磁场方向与电流的方向有关。通过电动机实验,了解通电导线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力的方向与电流及磁场方向都有关系,知道电动机持续转动的原因。 学情分析 由于人教版物理教材编排体系是电学在前,力学在后,学生没有系统学习有关力的知识,因此本节涉及到力的知识时要淡化处理,不宜太细。学生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科学探究的过程亦有所了解。学生对探究活动、自己动手制作都有浓厚的兴趣,而且学习过磁体、磁场、磁感线、通电导线的周围存在磁场等相关的准备知识,为本节内容的学习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活动目标 1. 了解直流电动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 经历制作模拟电动机的过程,提高动手能力、实验观察能力、分析归纳 能力; 3. 通过了解物理知识如何转化成实际技术应用,进一步提高学习科学技术 知识和应用物理的兴趣。 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力的方向跟电流的方向、磁场的方向都有关。 难点:电动机能够持续转动的原因。 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节课设计了电动机小制作环节,并将学生制作的电动机做本节课的主线,在教学中的探究活动、电动机的原理、换向器的作用等都是围绕这条主线展开的;学生对动手制作有浓厚的兴趣,乐于参与活动,能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利用制作电动机时,线头中的一端只能刮去半周漆这一环节进行设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并与真正的电动机中的换向器做对比,有利于学生理解换向器的作用,突破本节的难点。 实验器材 漆包线、橡皮、磁铁、回形针、小木块、剪刀、钳子、干电池、电池盒、导线、锉刀、电动机模型、胶带。

浅谈对初中生物实验课的几点看法

浅谈对初中生物实验课的几点看法-生物论文 浅谈对初中生物实验课的几点看法 生物课程是中学阶段必修的基础课程,实验教学是中学生物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近年本地区中学生物实验现状分析,探究了当前中学生物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实验教学的观念、方法、内容和评价方面存在的误区进行反思。 一、生物实验教学的现状分析 1.在观念上,对生物实验教学的教育教学功能认识不足 传统的生物实验教学功利性强,为应试而教,为应试而学,甚至把“做”生物实验变成了老师“讲”实验、学生“听”实验和“背”实验,学生动手能力差,动手率低;学生实验操作不规范,形成做实验不如讲实验,讲实验不如背实验、画实验的现象。 2 演示实验多,学生实验少,以验证性实验为主 我国传统的实验教学有两大特点,其一,实验教学形式是以演示实验为主,其二,实验教学模式是以验证性实验为主,探索性实验偏少,缺少以学生为主体、以探究为基础的探究性实验。验证性实验教学模式是按“问题→原理→结论→实验证明”的程序教学的,这种模式简明、清晰、有利于学生对相关结论的认可与理解,也有利于教师对整个教学过程的控制,但其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一是学生按照指定的步骤进行实验,其结果只能是机械记忆、机械操作,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思维的激发,同样也不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养成。 3 强调实验技能的熟练化,重结果、轻实验过程 把生物实验仅仅作为一种实验技能的训练,而忽视了它作为一种科研方法的

重要价值,过分强调实验技能的熟练化。认为生物实验只是为验证理论而设置的,事实上生物实验功能的体现,不仅仅在于获得所谓的“正确”实验结果,更重要的使学生经历和体验获得实验结果的探索过程,只有亲身经历了这样的过程,学生才能对什么是科学、什么是科学实验有较为深刻的理解,才能在这样的过程中受到科学过程和科学方法的训练、形成科学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不重视过程的实验等于把生动活泼的生物现象变成了静止的某个预期的“结论”,何况这个“结论”学生从教师的示演实验和书本上早已知道,教师无须为此做更多的解释,学生因而失去了许多进一步了解生物的机会。 4 生物实验教学评价手段的单一 实验教学评价在实验教学中是重要的反馈手段,它可以支配教师采用何种教学模式,制约着学生的实验动机、实验态度和实验策略,因此实验教学评价成为影响实验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调查表明:笔试是教师的主要实验教学评价方式,这种书面形式的考核方式被多数教师认可,它简单省时,其内容上主要是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结果等理论知识,但是,这种笔试考核实验的方法有很大的局限性,它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能力水平和实验态度等,造成学生做与不做实验成绩差不多,形成“老师讲实验,学生背实验”的现象,不利于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 二、中学生物实验教学的反思 1 教学观念上,从注重实验技能的培养转向注重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更新教学理念,充分认识生物实验的教育教学功能,实验既是学生学习生物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学习生物的重要方法,教师应充分赋于学生动脑、动手的权利。同时意识到对学生进行实验技能的训练,是生物实验的功能之一,但不是

小学科学教师最新优秀论文农村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策略

小学科学教师最新优秀论文农村小 学科学实验教学策略 文章农村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策略 河北省廊坊市大陈府中心小学李晓凤 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小学科学学习的过程,是从观察现象、进行实验出发,经过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形成概念、规律,然后再回到实践中去进行检验和运用的过程。实验在学习科学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科学课的教学必须重视实验。那么如何进行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呢?下面结合近年来的教学实践谈一下自己的粗浅的见解: 一、教师和学生一起搜集实验材料 虽然我们有实验仪器,但不是什么都有,我们要根据教学所需,准备多种多样的材料,才能更好地进行实验教学。我们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资源和力量,在每上一个单元前,就开出一张材料清单,让学生提前去收集。学生无法准备的材料则由教师收集。如上《土壤里有什么》一课的时候,我让学生

各自准备新鲜土壤,里面还有活生生的动植物,非常便于观察。再如上《电磁铁》一课时,由于学校库存的材料有限,我想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动手的机会,于是我先向学生讲解制作电磁铁所要用到的材料,然后让学生找来有绝缘层的导线、铁钉、电池和大头针,让学生按照课本介绍进行制作电磁铁。由于有了可做实验的材料,学生就能“真刀实枪”地做科学,这样教师教得轻松,学生也学得轻松。 二、巧设悬念,激发学生参与实验的兴趣 创设教学情境的目的是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认知规律,帮助学生建立一个有利于学习的心理环境和认知环境,使他们在良好的心理环境和认知环境中产生对科学学习的需要,激发起学习探究的热情,调动起参与学习的兴趣。而悬念是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来源。我们在教学中抓住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及认识规律,结合科学学科的特点,巧设悬念,诱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实验愿望。在三年级科学上册第六课《金鱼》教学时,我在引导学生观察了金鱼的外形、运动和吃食后,问:金鱼鱼鳃一分钟开合几次,金鱼不断地喝水,会胀破肚子吗?让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分析弄清其中的奥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计划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 为进一步提高小学实验的管理水平和能力,以及实验室材料实现科学化、分类、分档、档案管理,加强实验水平和实验效果,更好,更全面地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发展。 二、主要任务及目标 按国家教委颁布的课程标准开齐开足实验教学课程,实验开出率达到90%以上,引导学生基本能亲手完成各个实验,形成一定实验技能,培养科学的实践,实验,观察能力。 三、具体工作措施 1、实验室工作由主任教师直接管理,实验室设兼职管理员,即实验员,具体管理实验室工作。 2、实验室管理员任务,目标; (1)实验员必须拟定科学教学计划,各年级科学教学工作须按计划进行实验教学,实验教学需填写演示实验计划、分组实验计划、演示实验单、分组实验单等表格。 (2)在进行实验教学前必须准备好实验所需仪器,材料,教师对每组

实验有充分准备,精心设计实验步骤和实验过程,方法,写出相应实验方案,以保证实验的科学性,安全性及效果。 (3)在引导学生进行分组实验时,应要求学生准备好相关的实验材料,以确保学生在实验中有物可做,并指导学生观察,讨论,得出相应的结论,完成实验教学; (4)指导学生进行分组实验后,应指导学生完成实验报告单(试验记录),并认真审阅,引导学生在实验、观察中养成科学的科学观和相应的实验能力; (5)开学及时收取科学各年级《教学工作计划》、《演示实验计划表》、《分组实验计划表》;期末按时收取《教学工作总结》、《演示实验记录表》、《分组实验记录》 (6)在实验教学、教研方面,以全体科学任课教师为组,进行相应的科学教学与实验教学研究,以不断提高科学学科教师的教学与实验能力。 3、材料归档 (1)每学期(学年)按时将各类材料分类装订后归档,并按时填写相应试验开出数、开出率,完成实验室材料的归档管理,做到科学、规范,便于查阅; (2)在材料归档的过程中注意材料的质量与数量应答相应要求; 4、实验室器材管理

理工科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附件2: 理工科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的基本结构、基本运动形式、相互作用及其转化规律的自然科学。它的基本理论渗透在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应用于生产技术的许多部门,是其他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基础。 在人类追求真理、探索未知世界的过程中,物理学展现了一系列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深刻影响着人类对物质世界的基本认识、人类的思维方式和社会生活,是人类文明的基石,在人才的科学素质培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物理学本质上是一门实验科学。物理实验是科学实验的先驱,体现了大多数科学实验的共性,在实验思想、实验方法以及实验手段等方面是各学科科学实验的基础。 一.课程的地位、作用和任务 物理实验课是高等理工科院校对学生进行科学实验基本训练的必修基础课程,是本科生接受系统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训练的开端。 物理实验课覆盖面广,具有丰富的实验思想、方法、手段,同时能提供综合性很强的基本实验技能训练,是培养学生科学实验能力、提高科学素质的重要基础。它在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活跃的创新意识、理论联系实际和适应科技发展的综合应用能力等方面具有其他实践类课程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课程的具体任务是: 1.培养学生的基本科学实验技能,提高学生的科学实验基本素质,使学生初步掌握实验科学的思想和方法。培养学 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使学生掌握实验研究的基本方法,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 2.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积极主动的探索精 神,遵守纪律,团结协作,爱护公共财产的优良品德。 二、教学内容基本要求 大学物理实验应包括普通物理实验(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实验)和近代物理实验,具体的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如下: 1.掌握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具有正确处理实验数据的基本能力。 (1)测量误差与不确定度的基本概念,能逐步学会用不确定度对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的结果进行评估。 (2)处理实验数据的一些常用方法,包括列表法、作图法和最小二乘法等。随着计算机及其应用技术的普及,应包括用计算机通用软件处理实验数据的基本方法。 2.掌握基本物理量的测量方法。 例如:长度、质量、时间、热量、温度、湿度、压强、压力、电流、电压、电阻、磁感应强度、光强度、折射率、电子电荷、普朗克常量、里德堡常量等常用物理量及物性参数的测量,注意加强数字化测量技术和计算技术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3.了解常用的物理实验方法,并逐步学会使用。 例如:比较法、转换法、放大法、模拟法、补偿法、平衡法和干涉、衍射法,以及在近代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中的广泛应用的其他方法。 4.掌握实验室常用仪器的性能,并能够正确使用。 例如:长度测量仪器、计时仪器、测温仪器、变阻器、电表、交/直流电桥、通用示波器、低频信号发生器、分光仪、光谱仪、常用电源和光源等常用仪器。 各校应根据条件,在物理实验课中逐步引进在当代科学研究与工程技术中广泛应用的现代物理技术,例如,激光技术、传感器技术、微弱信号检测技术、光电子技术、结构分析波谱技术等。 5.掌握常用的实验操作技术。

初中生物实验课教学

初中生物实验课教学初探 摘要:通过预习指导,现场操作示范及实验操作考查等方法,强化了生物实验课教学,培养了学生认真的科学态度,掌握了知识,提高了能力。 关键词:初中生物;实验课;教学初探 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教学中要帮助学生形成生物学概念,获得知识和实验技能,培养观察和实践能力,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结合学生特点,克服困难,完成课堂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智力,提高学生素质,提高生物教学质量,是我们的责任。自己经过生物实验课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明确实验目的,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心理学告诉我们,目的是人采取行动的结果,而动机则是激励人去行动的动力。学生明确实验目的,自觉地产生动手实验的内部动机,实验效果就会很好。但是初一、二年级学生好奇、好动,对实验陌生。部分学生认为上实验课好玩,缺乏科学态度,学习目的不明确,这些都给实验课组织教学带来一定困难。因此实验前除要求学生明确教材上的实验目的外,还要明确该实验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实际应用。如上显微镜使用一课时,提出医生对贫血、癌症等疾病的诊断,除看、问、查以外,还要通过化验,用显微镜、电子显微镜等对病人患病部位的细胞组织等进行病理诊断,才能得出结论。没有科学手段会使病人误诊,严重时会危及生命,造成不可

弥补的损失,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提高学习兴趣,这样有利于克服组织教学难的问题。 二、指导学生掌握实验步骤的方法,规范操作,认真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步骤是学生动手规范操作的要领,只有理解、掌握才能规范操作,实验才能成功。因此实验前指导学生预习,将实验步骤由繁化简,再指导学生在预习中抓住每一步的关键,并在每个实验步骤中规范操作,这样才可以收到好的实验效果。如在学习使用显微镜时,要用左眼观察同时右眼睁开,要注意纠正学生用右眼观察或闭着右眼的习惯;转动转换器时,应及时纠正学生转换物镜的错误操作。这样学生就能很快对好光,观察到标本在视野中的图像。在实验过程中规范操作是进行实验的基础,而对实验现象的认真观察,是达到实验目的、探索实验结果的关键。但学生在实验中往往重视操作,忽视观察、分析。例如在观察鱼鳍作用的实验过程中,学生认为知道作用就完了。针对这一问题,我在实验前编好实验指导,要求学生预习实验时准备好纸板,在一定的位置写上鲫鱼各器官的名称。做实验时,先让学生观察鱼的各部分结构认识各种鳍。然后,按步骤观察各种鳍在游泳中所起的作用。再将观察后的各部位名称放在硬纸板写好的相应位置上,并在实验指导的空白处填上相应的结构及功能,教师检查评分,学生按照老师提出的要求去观察,就能达到观察的目的。这样学生就达到了实验的目的要求,兴奋不已,终生难忘。这样通过学生动手、动眼、动脑、观察、分析

浅谈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浅谈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摘要】《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是科学课的生命。”但我们在平时的教学和听课中发现科学实验探究活动,往往只流于形成,实验效果低。因此在实验教学中,通过“创设学习情境,激发探究兴趣;选择合适方法,引导实验开展;改进教材,有效实验;补充延伸,拓展实验”来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 小学科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让学生通过亲身参加实验获得知识是搞好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关键。但目前小学科学课实验教学中存在:常规未养成,课堂闹哄哄;分组不合作,多数作壁上观;动手不动脑,探究层次浅;材料杂而乱,摆弄无结果等问题,导致实验教学往往只流于形式,实验效果低。要达到让小学生能够通过科学实验收获大量的科学知识,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的教学效果,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是最重要最根本的策略。我结合教学实践从“创设学习情境,激发探究兴趣;选择合适材料,方便实验操作;选择合适方法,引导实验开展;改进教材,有效实验;补充延伸,拓展实验”等几方面作了探讨。试图就如何提高课堂教学中实验教学的有效性进行分析,探求策略。

一、创设学习情境,激发探究兴趣 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对于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来说,兴趣是学习的动力,给学生创设各种让他们感兴趣的教学情境,是激发其探究兴趣的有效途径。“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只有在科学课的开头,通过创设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组织好学生开展有效的实验探究。那么如何去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呢?我认为:结合教学内容,合理选择创设情境的方法(如故事、魔术、游戏、实物、悬念等),就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在《磁铁有磁性》一课中,有位教师是通过游戏创设学习情境的。这位教师拿出一个“钓鱼玩具”,请四位学生上讲台比赛“钓鱼”,一下子学生都抢着上去了,学生的兴趣都上来了。当四位学生完成“钓鱼”比赛后,给学生抛出一个问题:为什么用“鱼竿”能把“鱼”掉上来呢?学生很快就在下面议论开了,有的说是鱼钩,有的说是磁铁……,甚至有学生说拿来研究一下。学生们的探究兴趣都被这个游戏激发了,这样后面的实验探究都能有效的开展了。 二、选择合适方法,引导实验开展

初中物理课实验教学模式探究结题报告

初中物理实验课教学模式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我们课题组教师在教研组长王海军主任的领导下,在各级领导的关怀下,在理科组全体老师的努力下,本着自主合作的原则,以《初中物理实验课教学模式研究》为课题进行有效的探索。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我国多年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使教师和学生在思想上、观念上存在着重理论、轻实验;重实验结论、轻实验过程的倾向。针对目前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如演示实验通常由教师独揽,学生没有动手操作机会;用“做实验题”代替“做实验”等现象。 初中物理新课程力求贴近学生生活,并将其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实际,使学生体会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强调以物理知识和技能为载体,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实践能力、创新意识。注意将科学技术的新成就引入物理课程。 我们为什么要提出这一课题呢? 第一、科学探究是物理课程标准提出的新要求,是物理新课程的一大突出特征,而实验教学活动是物理课程中科学探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课程标准中,科学探究是与科学内容并列并处于上位的内容,因而,科学探究贯穿于新课程始终。 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 基础课的实验课堂应当也必然是开展探究活动重要阵地。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需要实验过程的体验来激发兴趣、感受方法,学生也需要实验的结果来获得愉悦,满足成就感。物理课堂实验教学不是忽视物理知识的学习,而是注重了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自主建构过程,实验教学与知识的建构是在同一过程中发生的。所以学生课堂上的实验活动是需要设计的,这种设计并不是将学生带入一个固有的套路中,而是教师要提供给学生适当的器材,对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有所思考和估计,在活动中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第二、课程改革越来越注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重视人的发展和培养,注重人文主义的教育。它的最大特点就是不是仅注重知识研究的结果,而是更重视研究知识的过程;不是仅注重知识的传授,而是更重视学生自主学习知识的能力;不是课堂上教师为中心,而是重视师生的互动性学习、探究性学习。与时俱进的形势要求我们冷静思考,如何进行这一课题的研究。 第三、科研应该为实践服务,我们的实践是实验教学,也就是说,要通过我们教师的实验教学,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水平,提升我们整体水平,能在新课程改革中取得实质性的好成绩,那就不会辜负父老乡亲对我们的厚望。从这一点上说,我们更应该实事求是,认真地去进行这一课题的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对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进行重新定位和认识。本研究将使我校一线物理教师对于如何开展实验探究教学七大环节、如何备课评课、如何开展物理教学研究给予理论和实践的指导和定位。

浅谈小学科学课的实验教学策略(1)

浅谈小学科学课的实验教学策略 【摘要】:小学科学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同时又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综合学科。实验教学在小学科学课的学习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它常常以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学生步入奇妙的科学殿堂;常常能激起学生的创新潜能。它对于培养学生的动口、动手、动脑水平,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水平,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都具有其他教学手段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在科学教学中,增强并改进实验教学,无疑是培养学生创新水平的最好途径。【关键词】:实验材料体验创造力多媒体技术 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学习科学课的过程,是从观察现象,实行实验出发,经过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形成概念、规律,然后再回到实践中去实行检验和使用的实践——理解——再实践——再理解过程。所以实验在学习科学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学习科学课程必须重视实验。 一、实验材料的选择是重要的环节。 材料的选择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我在教学《种子萌发的条件》一课的时候,遇到了一个难题——怎么也找不到菜豆。在教学前,我请教了别的同行,希望能够得到好的建议。在同行的建议下,我选择了黄豆,花生,绿豆。原因是我考虑到一些实际教学的需要:学生们了解和熟悉这几种种子而且容易收集。相反,教材里面提到的菜豆学生则很陌生,而且我们这里也不易收集。 材料选择要具有代表性。还以《种子的萌发》为例,单子叶和双子叶的种子——花生和玉米就很典型。而《各种各样的茎》中我就选择了冬青树苗,牵牛花,葡萄苗,趴根草这四种典型的植物作为研究对象。代表性的材料不但决定了学生实验的有效性,而且提升了教师教学的目的性。 二、实验的过程要让学生充分体验。 理化类的实验应该有所扩展,提升学生兴趣。案例和分析:《物质的变化》中有两个重要的实验,检验淀粉和淀粉与唾液混合的结果。我在教学的时候发现学生对淀粉这种物质的理解在实验后并没有多少提升,于是我开始思考改进实验的内容。我希望能够提升学生在生活中理解淀粉的水平,比如哪些食物中含有淀粉。我选择了很多材料来检验——馒头,米饭,马铃薯,面条,薯条,番薯,板栗,玉米,芋头,南瓜等等。在分组检验不同食品的时候,孩子们得到了充分的理解。 动植物观察类的应该利用“童趣”为支撑点。案例和分析:《蜗牛和蝗虫》中学生应该充分地观察这两种动物。为了达到“充分”的目的,我发给学生解剖器材,放大镜,蚊烟,火柴,水杯,树叶。这样,学生的观察就不是局限于眼睛了,在3个课时的充分活动中,孩子们了解了蜗牛原来不吃有蜡质的树叶,蝗虫和蜗牛也会游泳,蜗牛怕烟火,蝗虫不怕烟,怕火,蝗虫和蜗牛的壳里真复杂。制作类的实验应该能“玩地转”。案例和分析:《风的观测》、《做个小磁铁》、《制作我们的小乐器》、《美丽的彩虹》等这些具有小制作性质的实验课就应该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玩耍,学中玩,玩中学,事半功倍。 三、实验中要注意学生创造力的锻炼。 1、“疑问”的作用。在教《小电珠》一课时,我一开始简单介绍了电池,电线,灯泡后,先不讲明怎样做才会让小电珠发光,而是提出疑问:“谁能让小电珠发光。”在学生理解仪器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敢于思考,利用现成的仪器去实践,并在愉快和谐的气氛中争着去比一比谁最快让小电珠发光,既激起学生的

小学科学演示实验的基本要求

小学科学演示实验的基本要求 演示实验在课堂特定的环境中,创造一些特定的条件,重现大自然某些自然现象的实验。小学科学课中所讲授的很多自然现象,学生在生活经历中也观察过,但多是无意识的、无目的的,很多规律性的东西,本质的东西往往被忽略。因此,对自然现象的教学,应在教师指导下,抓住实质性、本质性的特点、特性,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分析、得出结论,要千方百计确保演示实验的正常进行。做好演示实验的基本要求有以下几方面: 一、目的明确 演示实验要达到什么目的,解决什么问题,学生要学习哪些知识,培养哪些能力,这是首先要明确的。怎样去达到目的,怎样演示,突出哪些现象,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结论,要有科学的设计和鲜明的要求。不仅教师要明确这些,而且在实验过程中必须使每个学生都明白。演示实验不仅要指导学生观察,更重要的是要启发学生思维,在引导学生观察自然现象发生和变化过程的基础上,去分析自然现象、思考问题,让学生自己去得出结论,这样才能有效的达到演示实验的教学目的。 二、准备充分 演示实验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准备工作的好坏。准备工作包括: 1.实验原理的掌握——掌握实验原理,是设计、进行和改进实验的依据,掌握了原理,才能准确地抓住关键,正确地操作,成功地演示; 2.实验条件的准备——包括布置教室、实验室和演示实验环境造就;熟悉仪器的性能和熟练使用仪器;仪器设备的装配等; 3.实验方法的选择——同一试验一般可用不同方法、不同仪器

去做,教师应根据教学大纲、教材内容、学校条件和学生的实际状况选择最佳的实验法; 4.实验技术的处理——包括实验程序的设计、实验步骤的安排、仪器器材的选用、故障隐患的排除等,甚至仪器先放在哪里,什么时候上讲台,先放什么,后放什么,什么时候收藏,都要安排好; 5.实验效果的试做——即使是有经验的老教师或做得十分熟悉的实验,都应在课前进行试做,通过试做能取得最佳数据、最优组合、最好配方、最佳效果的操作程序和物质准备。通过试做能排除课堂可能发生的不利因素,不致因缺一盒火柴、一根导线、一个图钉而影响实验。 三、重点突出 每一实验的设计要有一个完整的结构,如何提出问题,如何引导观察,如何突出重点,哪些地方详讲、略讲或不讲要有一个整体设计。在演示过程中要层次分明,回避细节,才能抓住关键,突出重点。演示前,要使学生明确实验的目的和要求、原理、方法步骤,使学生了解观察的重点。为了突出重点,应尽可能地让学生使用感觉器官,如声光实验,应让学生运用“视觉”看到现象,同时又运用“听觉”听到声音。为了突出重点,还应明确现象间的因果关系,应多采用对比试验的方法,如热胀冷缩实验,既要演示受热膨胀的现象,又要演示遇冷收缩的现象。 四、方法简便 演示实验要让全班学生看得清楚,听得明白,形象直观,仪器装置要力求简单,操作要简易,内容要精炼,突出主要现象,说明主要问题,撇开负现象的影响,对一些不必要的装置、过程和手续,应当尽量简化或事先做好。演示仪器要有一定的可见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