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啤酒发酵过程温度控制系统设计综述

啤酒发酵过程温度控制系统设计综述

啤酒发酵过程温度控制系统设计综述
啤酒发酵过程温度控制系统设计综述

控制系统课程设计课题:啤酒发酵过程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系别:

专业: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河南城建学院

2013年月日

一、学生成绩

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

二、指导教师评语(根据学生设计报告质量、答辩情况及平时表现综合评定)

指导教师:

日期:

目录

一、设计目的 (1)

二、设计要求 (1)

三、啤酒生产工艺简介 (1)

四、总体设计 (3)

1.啤酒发酵过程温控对象的特点 (3)

2.软件设计 (4)

2.1主程序 (4)

2.2数据处理模块 (5)

3.抗干扰措施 (6)

五、各部分电路设计 (7)

1.微处理器系统 (7)

2.数据采集电路的工作原理 (7)

3.蜂鸣器报警电路 (7)

4.驱动电路 (8)

六、整体电路图 (8)

七、设计总结 (8)

1.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8)

2.设计体会 (9)

3.对设计的建议 (9)

参考文献 (10)

一、设计目的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掌握课程设计相关步骤。考查学生动手能力和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学生的查阅和收集信息能力。使设计者熟悉本设计的相关知识及培养解决设计过程中可能遇到问题的能力。

二、设计要求

设计一个计算机控制系统,根据啤酒发酵各阶段的温度要求进行控制,画出系统硬件组成的框图,写出控制算法。

三、啤酒生产工艺简介

啤酒生产过程主要包括糖化、发酵以及过滤分装三个环节。

1.糖化

糖化过程是把生产啤酒的主要原料与温水混合,利用麦芽的水解酶把淀粉、蛋白质等分解成可溶性低分子糖类、氨基酸、脉、肤等物质,形成啤酒发酵原液─麦汁。

2.发酵

自然升温

升温

降温2109111318246812

-2 发酵时间/天

图1 发酵温度工艺设定曲线

啤酒发酵是一个微生物代谢过程,简单的说是把糖化麦汁经酵母发酵分解成C 2H 5OH , CO 2, H 2O 的过程,同时还会产生种类繁多的中间代谢物双乙酞、脂肪

酸、高级醇、酮等,这些代谢产物的含量虽然极少,但它们对啤酒的质量和口味的影响很大,它们的产生主要取决于发酵温度。一般认为,低温发酵可以降低双温

/℃

乙酞、脂类等代谢物的含量,提高啤酒的色泽和口味;高温发酵可以加快发酵速度,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总之,如何掌握好啤酒发酵过程中的发酵温度,控制好温度的升降速率是决定啤酒生产质量的核心内容。啤酒发酵是个放热过程,如不加以控制,罐内的温度会随着发酵生产热的产生而逐渐上升,目前大多数对象是采用往冷却夹套内通入制冷酒精水混合物或液氨来吸收发酵过程中不断放出的热量,从而维持适宜的发酵温度。整个发酵过程分前酵和后酵两个阶段,发酵温度的工艺设定典型曲线如图1所示。不同品种、不同工艺所要求的温度控制曲线会有所不同。

(1)前酵

这个阶段又称为主发酵。麦汁接种酵母进入前酵,接种酵母几小时以后开始

并释放生化反应热,使整个罐内的温度逐渐上升。发酵,麦汁糖度下降,产生CO

2

经过2~3天后进入发酵最为旺盛的高泡期再经过2~3天,糖度进一步降低,降糖速度变慢,酵母开始沉淀,当罐内发酵糖度达标后进行降温转入后酵阶段。普通啤酒在前酵阶段,一般要求控制在12℃左右,降温速率要求控制在0.3 0C /h。

(2)后酵

当罐内温度从前酵的12℃降到5℃左右时后酵阶段开始,这一阶段最重要的是进行双乙酞还原,此外,后酵阶段还完成了残糖发酵,充分沉淀蛋白质,降低氧含量,提高啤酒稳定性。一旦双乙酞指标合格,发酵罐进入第二个降温过程,以0.150C/h的降温速率把罐内发酵温度从5℃降到0~-1℃左右进行贮酒,以提高啤酒的风味和质量。经过一段时间的贮酒,整个发酵环节基本结束。

通常发酵液温度在不同的发酵阶段,对罐内发酵液的温度场要有相应的要求:在前酵阶段希望发酵罐内从罐顶到罐底有一正的温度梯度,即从控制上层温度为主,以利于发酵液对流和酵母在罐内的均匀混合;在后酵阶段,则要求发酵液由卜到下有一定的负温度梯度,即控制以下层温度为主,便于酵母的沉淀和排除。

3.啤酒的过滤和灌装

前、后酵结束以后,啤酒将通过过滤机和高温瞬时杀菌进行生物以及胶体稳定处理然后灌装。啤酒过滤是一种分离过程,其主要目的是把啤酒中仍然存在的酵母细胞和其它混浊物从啤酒中分离出去,否则这些物质会在以后的时间里从啤

酒中析出,导致啤酒混浊,目前多采用硅藻土过滤方式。如果啤酒中仍含有微生物(杂菌),则微生物可以在啤酒中迅速繁殖,导致啤酒混浊,其排泄的代谢产物 甚至使啤酒不能饮用。杀菌就是啤酒在灌装之前对其进行生物稳定性处理的最后一个环节。

至此,一个啤酒和生产周期结束。

四、总体设计

啤酒发酵温度采用传统的手动操作控制,啤酒质量差,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大,酒损严重,不能灵活地修改工艺参数。为此我们以AT89S52单片机芯片为核心,研究和设计了数字化的啤酒发酵过程计算机控制系统,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

1.啤酒发酵过程温控对象的特点

发酵罐是啤酒生产的主要设备,图2为圆筒锥底发酵罐示意图,酵母在罐内发生反应而产生热量,使麦汁温度升高,因此在罐壁设置有上、中、下三段冷却套,相应的设立上、中、下三个测温点和三个调节阀,通过阀门调节冷却套内冷却液的流量来实现对酒体温度的控制。以阀门开度为控制量,酒体温度为被控量。该广义对象是一个三输入、三输出的多变量系统,机理分析和实验表明啤酒发酵罐的温控对象不同于一般的工业对象,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时滞很大 发酵罐

图1-2 发酵罐工艺示意图

在整个发酵过程中,由于生化反作用产生的生化反应热导致罐内发酵温度的升高,为了维持适宜的发酵温度,通常是往发酵罐冷却夹套内通入酒精水或液态冷媒体 冷却套

中部测温点

上部测温点

下部测温点

压力传感器

氨,来带走多余的反应热。由于罐内没有搅拌装置和加热装置,冷媒发酵液间主要依靠热传导进行热量交换,发酵液内部存在一定的对流,影响到测温点,这就使得控制量的变化后,要经过一段时间,被控量才发生变化,因此这类系统会表现出很大的时滞效应。例如一个120m3啤酒发酵罐温度响应的滞后时间一般在5~30min之内变化。

(2)时变性

发酵罐的温控特性主要取决于发酵液内生化反应的剧烈程度。而啤酒发酵是从起酵、旺盛、衰减到停止不断变化的间歇生产过程,在不同的发酵阶段,酵母活力不同,造成酒体温度特性变化,因此对象特性具有明显的时变性。

(3)大时间常数

发酵罐体积大,发酵液体通过罐壁与冷却水进行热交换的过程比较慢。

(4)强关联

因为罐内酒体的对流,所以在任一控制量的变化均会引起三个被控量的变化。

在分析对象特性的时候,由于受到认识上的限制,往往也不能确切掌握工业过程中各种物理、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这也必然会导致获取的对象特性与实际特性存在难以确定的偏差。例如啤酒生产过程酵母特性、原料特性等许多因素的变化都会引起被控系统特性参数的变化和摄动,而这些因素在实际系统中都是很难在线或实时获取的。

2.软件设计

本系统软件设计采用结构化和模块化设计方法,便于功能扩展,程序可采用汇编语言进行编程。程序模块主要包括:主程序、PID数据处理、按键处理、温度采样与A/D转换、数字滤波、越限报警等子程序。本文重点介绍主程序流程图和数据处理模块。

2.1主程序

控制系统主程序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本系统利用定时循环轮流对8个温度进行实时采样,为了能够实现温度的巡回测量,必须有相应的程序来选择温度输入通道。用户可以通过键盘设定温度的上限值和下限值、偏差e(k)绝对值的设定值M、PID控制的系数k p、k i和k d等参数。

图3 控制系统主程序的流程图

2.2数据处理模块

本温控系统采用的数字PID 算法由软件实现,增量PID 控制算法的优点是编程简单,数据可以递推使用,占用存储空间少,运算快。但是对于温度这种响应缓慢、滞后性大的过程,不能用标准的PID 算法进行控制。当扰动较大或者给定的温度值大幅度变化时,由于产生较大的偏差,加上温控本身的惯性及滞后,在积分作用下,系统往往产生较大的超调和长时间的振荡。因此,为克服这种不良的影响,采用积分分离法对增量PID 算法进行改进。当偏差e(k)绝对值较大时,暂时取消积分作用;当偏差e(k)绝对值小于某一设定值M 时,才将积分作用投入。

1)当|e(k)|

系统初始化

温度信号通道选择

有键按下? 温度采样—A/D 转换

数字滤波

温度显示

温度超出? 数据处理—调用PID 程序

控制量输出

键处理—参数设定

调用报警程序

Y

Y

N

N

此时加入积分作用,可消除系统静差,保证系统的控制精度。根据递增原理可得

U(k)=kp e(k)+kiki =0!e(i)+kd[e(k)-e(k-1)] (1)

式中:e(k)=r(k)-y(k)为第k时刻所得偏差信号,r k 是给定值,y k 是实际输出值;k p 为比例增益,k i 为积分系数,k d 为微分系数。则增量式PID控制算法为

Δu(k)=kp[e(k)-e(k-1)]+kie(k)+kd[e(k)-2e(k-1)+e(k-2)] (2)

2)当|e(k)|≥M 时,用PD 控制。由于偏差大,说明系统温度远离设定值,应快速降温,采用PD 控制,可以提高系统的动态响应速度,避免产生过大的超调,减小动态误差。

数据处理程序流程图如图4所示。

图4 数据处理程序路程图

3.抗干扰措施

在硬件方面的抗干扰措施有:①在电源输入端设置低通滤波器,滤去高次谐波成份。②在温度传感器两端,以及其它地方使用压敏电阻器,吸收不同极性的过电压。③在运行现场进行电磁干扰试验,对试验结果进行概率统计分析,并通过精心选择元器件、采用抗干扰技术使干扰源产生的电磁干扰降至最小。④采用子程序入口

计算e(k)=r(k)-y(k)

计算k i ×e(k)

计算k p [e(k)-e(k-1)]

计算k d [e(k)-2e(k-1)+e(k-2)]

|e(k)|≥m?

求取PID 控制的Δu(k) 子程序返回

求取PD 控制的Δu(k)

了AT89S52中的看门狗定时器,提高系统硬件抗干扰的能力。在软件方面的抗干扰措施有:①在程序设计时,将各程序模块分区存放,彼此之间空出一些存储单元,在这些单元中填充FF(RST指令)。同时对程序中重要的跳转和调用子程序指令前均加入三个NOP指令,以保证程序流向的正确性。②利用平均滤波法求取平均值。将最近6次采样得到的温度值,去除最大值和最小值,求算术平均值。

五、各部分电路设计

1.微处理器系统

AT89S52单片机为主控制器件。AT89S52是ATMEL公司生产的低功耗、高性能CMOS8位单片机,它除正常工作外还可工作于低功耗的闲置和掉电模式,进一步减少了芯片的功耗。单片机首先根据已经测量的数值计算出温度偏差,然后进行PID控制并计算出相应的控制数据量,将控制数据量输出到D/A转换器。AT89S52还负责按键处理、液晶显示以及与上位机进行通信等工作。本系统采用8155A芯片来扩展键盘和液晶显示,用MAX232实现RS-232C标准接口通信电路。键盘主要负责温度控制范围和PID控制参数的输入;液晶显示器采用LMC128X64液晶显示模块,把温度控制结果显示在液晶屏上。

2.数据采集电路的工作原理

温度传感器使用集成温度传感器LM35,它的灵敏度为10MV/℃,即温度为10℃时,输出电压为100mV。常温下测温精度为+/-0.5℃以内,消耗电流最大也只有70μA。本文采用±5V双电源供电方式,电路简单,不需要对LM35的输出进行调整。

将LM35的输出电压放大5倍(注:根据发酵温度的变化范围和温度传感器的灵敏度,将电压放大器的电压放大倍数整定为5倍),使放大器输出电压限制在不大于5V的范围(给定温度对应值要在5V范围之内),以便与单片机的电平相匹配。放大电路采用集成运放组成,如TLC2272等。

由于温度信号为缓慢变化的信号,对A/D转换速度要求不高,可选用价廉的集成A/D芯片ADC0809。ADC0809将经过5倍电压放大的电压模拟量转化成与其大小成正比的数字量,并送给单片机。

3.蜂鸣器报警电路

系统时刻检测发酵温度值,出现异常时启动蜂鸣器报警。蜂鸣器报警电路由

晶体管和蜂鸣器组成。由单片机I/O 口输出信号控制晶体管的导通或截止,晶体管导通,则蜂鸣器报警。

4.驱动电路

DAC0832输出的0-5V 的电压经过放大器放大为0-10V 的电压。由于DDZ-III 型电动角形阀的控制信号是4-20mA 直流电流信号,因此需要将电压信号转换成相应的电流信号。V/I 转换电路使用集成电路AD694。DDZ-III 型电动角形阀以单相交流220V 电源为动力,接受4-20mA 直流信号,自动地控制阀门的开度,从而达到对冷却酒精水流量的连续调节,实现发酵罐内温度的控制,使实际温度向着给定温度变化并最终达到给定温度。

六、整体电路图

本系统主要由AT89S52单片机、温度采集与A/D 转换电路、8155扩展电路、液晶显示接口、键盘接口、蜂鸣器报警电路、串口通信电路、DAC0832、电压放大和V/I 转换等单元组成。控制系统硬件组成框图如图5所示。

图5 控制系统硬件结构框图

七、设计总结

1.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啤酒发酵过程中由于发酵液自身的生化反应、罐内的自然对流以及发酵液与温度传感器

信号和5倍

电压放大器 ADC0809 AT89S51

片 机

8155

扩展电路 液晶显示电路 键盘控制

冷却酒精水调节阀

电压放大和V/I 转换 DAC0832 蜂鸣器报警电路 出口通信电路 PC 上位机

冷带以及外界环境之间的热交换,使得被控对象具有时滞性和时变性特征,而且发酵罐内的温度场分布难以精确建模。通过对PID算法中各控制参数的整定和采用积分分离方法,消除了系统的振荡和超调现象,实现了温度的相对精确控制。此啤酒发酵温度控制系统不但有现场的温度液晶显示和按键控制,还通过单片机串口将测得的温度值传递给上位机,实现了远程的温度显示与控制。

2.设计体会

本次设计让我深刻的理解了一些在学习中没有理解的知识。多次的查阅资料,使我了解了啤酒发酵过程温度控制系统的相关知识。本次设计对我影响深远,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牢记老师的教导来服务社会。在这次课程设计中,我们结合所学知识以及查阅的资料,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不仅了解了生产过程的复杂,更加深刻的掌握了理论知识。

3.对设计的建议

啤洒发酵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化学反应过程。发酵期间,根据酵母的活动能力,繁殖快慢,确定发酵给定的温度。要使酵母的繁殖与哀减,麦汁中糖度的消耗和双乙酞等杂质含量达到最佳状态,必须严格控制发酵各个阶段的温度。因此,啤洒发酵过程,除生产工艺水平外,生产工序控制指标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啤洒生产的质量,必须严格加以控制。

参考文献

[1]张艳兵,王忠庆,鲜浩.计算机控制技术.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

[2]徐凤霞,赵成安.AT89C51单片机温度控制系统.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4

[3]赵丽娟,邵欣.基于单片机的温度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机械制造,2006

[4]何立民.MCS-51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5

[5 ] 张毅刚,彭元喜,彭宇.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6 ]赖寿宏. 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发酵罐温度串级控制系统概述

一、被控对象工作原理及结构特点等 发酵工程是应用生物(主要是微生物)为工业大规模生产服务的一门工程技术,也称微生物工程。发酵工程是包括微生物学、化学工程、基因工程、细胞工程、机械工程和计算机软硬件工程的一个多学科工程。 现代发酵工程不但应用于生产酒精类饮料、醋酸和面包,而且还可以生产胰岛素、干扰素、生长激素、抗生素和疫苗等多种医疗保健药物,天然杀虫剂、细菌肥料和微生物除草剂等农用生产资料,在化学工业上生产氨基酸、香料、生物高分子、酶以及维生素和单细胞蛋白等。 发酵反应器(发酵罐)是发酵企业中最重要的设备。发酵罐式必须具有适宜于微生物生长和形成产物的各种条件,促进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使之能在低消耗下获得较高产量。例如,发酵罐的结构应尽可能简单,便于灭菌和清洗;循环冷却装置维持适宜的培养温度;由于发酵时采用的菌种不同、产物不同或发酵类型不同,培养或发酵条件又各有不同,还要根据发酵工程的特点和要求来设计和选择发酵罐的类型和结构。 通风发酵设备要将空气不断通入发酵液中,供给微生物所需的氧,气泡越小,气泡的表面积越大,氧的溶解速率越快,氧的利用率也越高,产品的产率就越高。通风发酵罐有鼓泡式、气升式、机械搅拌式、溢流喷射自吸式等多种类型。 机械搅拌通风发酵罐是发酵工厂常用的类型之一,它是利用机械搅拌器的作用,使空气和賿液充分混合促使氧在賿液中溶解,以保证供给微生物生长繁殖、发酵所需要的氧气,同时强化热量传递。无论是微生物发酵、酶催化或动物植物细胞培养的微生物工程工厂都应用此类设备,占目前发酵罐总数的70%~80%,常用语抗生素、氨基酸、有机酸和酶的发酵生产。机械搅拌通风发酵罐是属于一种搅拌釜式反应器,除用作化学反应和生物反应器外搅拌反应器还大量用于混合、分散、溶解、结晶、萃取、吸收或解吸传热等操作。搅拌反应器由搅拌容器和搅拌机两大部分组成。加班容器包括筒体、换热原件及内构件、搅拌器、搅拌轴及其密封装置、传动装置等统称为搅拌机。 1.1温度对发酵的影响 微生物药品发酵所用的菌体绝大多数十中温菌,如丝状真菌、放线菌和一般细菌。它们的最适生长温度一般在20~40摄氏度。在发酵过程中,应维持适当温度,以使微生物生长代谢顺利进行。由于微生物的种类不同,所具有的酶系及其性质也不同,因此所要求的温度也不同,如细菌的生长温度大多比霉菌高。有些微生物在生长、繁殖和合成代谢产物等各个阶

啤酒发酵车间设计

年产10万吨啤酒的发酵车间设计

目录 一、绪论 (3) (一)设计题目 (3) (二)参数 (3) (三)内容简介 (3) 二、生产工艺简介 (4) (一)全厂工艺流程图 (4) (二)原料 (5) (三)麦芽汁制备工艺 (7) (四)啤酒发酵 (11) 三、车间物料衡算 (15) (一)工艺计算 (15) (二)车间物料衡算表 (17) 四、车间热量衡算 (18) (一)工艺流程示意图 (18) (二)工艺计算 (19) (三)热量衡算表 (20) 五、车间用水量衡算 (20) 六、设备计算与选型 (22) 七、设备装配图 (25) 八、车间设备布置 (27) 九、设计总结 (29) 十、参考文献 (30)

一、绪论 (一)设计题目 年产10万吨啤酒的发酵车间设计 (二)参数 1、每年生产300天,产品啤酒10o 2、定额指标: 原料利用率 % 麦芽水分 5 % 大米水分 12 % 无水麦芽出芽率 75% 无水大米浸出率 95 % 3、各生产阶段损失率: 麦芽汁冷却澄清损失:热麦芽汁量的5 % 主发酵损失:冷麦汁量的% 过滤和灌装损失:啤酒量的2 % (三)内容简介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啤酒作为含酒精量最低的饮料酒,由于其营养丰富且价廉物美已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喜爱,已经逐步成为人们大众最喜爱的饮料之一。从1903年啤酒进入中国市场到今天,我国啤酒产量逐年增加,已成为世界啤酒产量最大的国家,由此可见啤酒在我国的发展速度之迅猛。然而,我国啤酒产量却仅以每年10%的速度增加,这说明啤酒在我国还无法完全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中国啤酒市场拥有非常广阔的前

啤酒发酵温度过程控制

PLC在啤酒发酵温度控制中的应用 概述 啤酒的发酵过程是在啤酒酵母的参与下,对麦汁的某些组成进行一系列代谢,从而将麦汁风味转变为啤酒风味的过程。啤酒发酵是啤酒生产工艺流程中关键环节之一,也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在发酵罐内发生并释放大量热量的生化放热反应过程。由于这一过程中不仅麦汁中的可酵糖和氨基酸等营养物质被酵母细胞酶分解为乙醇(C2H5OH)和二氧化碳(CO2),同时还产生一系列的发酵副产物,如:双乙酰,高级醇、醛、酸、酯等。这些代谢产物的含量虽然极少,但它们对啤酒质量和口味的影响很大,而这些中间代谢产物的生成取决于发酵温度。因此发酵过程是否正常和顺利,将直接影响到最终啤酒成品的质量。比如,发酵过程的温度若发生剧烈变化,不仅会使酵母早期沉淀、衰老、死亡、自溶,造成发酵异常,还直接影响到酵母代谢副产物组成,从而对啤酒酒体与风味,及啤酒胶体稳定性造成危害。所以发酵过程工艺条件的控制历来都受到酿酒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过去啤酒发酵过程中各种工艺参数的控制,多用常规表显示,人工现场操作调节,手工记录来实现。然而随着啤酒产量的不断增大,发酵罐数量逐步增多(有的厂已达30~40个),倘若仍然沿用常规办法,不仅会因仪表众多,给工人的生产操作造成极大的不便,而且还会因疏忽、错漏等人为原因,造成生产质量的不稳定,甚至发生生产事故。因此,设计用可编程控制器(PLC)自动控制啤酒的发酵温度。 一啤酒发酵过程控制 1 被控对象 啤酒发酵是在发酵罐中静态进行的,它是由罐体、冷却带、保温层等部件组成。发酵罐的形状一般为圆锥状,容积较大,大部分在100m3(我国的啤酒发酵罐容积在120m3~500m3)以上。啤酒发酵要严格的按着工艺曲线进行,否则就会影响啤酒质量。为了有利于热量的散发,在发酵罐的外壁设置了上、中、下三段冷却套,相应设立上、中、下三个测温点和三个偏心气动阀,通过阀门开度调节冷却套内的冰水流量以实现对酒体温度的控制。以阀门开度为控制量,酒体温度为被控量,相应有3个冷媒阀门,通过控制流过冷却带的冷媒流量,控制发酵罐的温度。在发酵的过程中,温度在不断的升高,当达到上限温度时,要打开制冷设备,通过酒精在冷却管内循环使罐内的温度降下来。当发酵温度低于工艺要求的温度时,关闭冷媒,则啤酒按工艺要求继续发酵,整个发酵过程大约20多天完成。因此,控制好啤酒发酵过程中温度及其升降速率是决定啤酒质量和生产效率的关键。 2 啤酒发酵温度曲线 啤酒发酵工艺曲线如图1所示,包括自然升温、高温恒温控制、降温及低温恒温控制等三个阶段。在前期的自然升温阶段基本上不需要加以控制,这是由于啤酒罐发酵过程中,升温是靠发酵本身产生的热量进行的,任其自然升温;在恒温阶段,通过控制冷媒开关阀,保持发酵罐内温度恒定;在降温阶段,通过控制冷媒开关阀,以指定速率降温。

发酵工程课程设计

发酵工程课程设计 设计说明书 45M 3机械搅拌通风发酵罐的设计 起止日期: 2013 年 12 月 30 日 至 2014 年 1 月 5 日 包装与材料工程学院 2013 年12 月 31 日 目 录 学生姓名 金辉 班级 生物技术111班 学号 成 绩 指导教师(签字)

第一章前言 发酵罐,指工业上用来进行微生物发酵的装置。其主体一般为用不锈钢板制成的主式圆筒,其容积在1m3至数百m3。在设计和加工中应注意结构严密,合理。能耐受蒸汽灭菌、有一定操作弹性、内部附件尽量减少(避免死角)、物料与能量传递性能强,并可进行一定调节以便于清洗、减少污染,适合于多种产品的生产以及减少能量消耗。 用于厌气发酵(如生产酒精、溶剂)的发酵罐结构可以较简单。用于好气发酵(如生产抗生素、氨基酸、有机酸、维生素等)的发酵罐因需向罐中连续通入大量无菌空气,并为考虑通入空气的利用率,故在发酵罐结构上较为复杂,常用的有机械搅拌式发酵罐、鼓泡式发酵罐和气升式发酵罐。 乳制品、酒类发酵过程是一个无菌、无污染的过程,发酵罐采用了无菌系统,避免和防止了空气中微生物的污染,大大延长了产品的保质期和产品的纯正,罐体上特别设计安装了无菌呼吸气孔或无菌正压发酵系统。罐体上设有米洛板或迷宫式夹套,可通入加热或冷却介质来进行循环加热或冷却。发酵罐的容量由300-15000L多种不同规格。发酵罐按使用范围可分为实验室小型发酵罐、中试生产发酵罐、大型发酵罐等。 发酵罐广泛应用于乳制品、饮料、生物工程、制药、精细化工等行业,罐体设有夹层、保温层、可加热、冷却、保温。罐体与上下填充头(或雏形)均采用旋压R角加工,罐内壁经镜面抛光处理,无卫生死角,而全封闭设计确保物料始终处一无污染的状态下混合、发酵,设备配备空气呼吸孔,CIP清洗喷头,人孔等装置。发酵罐的分类:按照发

年产5万8°啤酒发酵车间设计

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年产5万8°啤酒发酵车间设计 学院化学化工与生命科学学院 专业生物工程 班级10生物工程 姓名汪新荣 学号10008037 组员刘照闫春伟 指导老师陈小举 2014年1月2日

2013—2014 学年第一学期 化学化工与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工程专业 设计题目:年产5万吨8°啤酒发酵车间(工厂)设计完成期限:自2013 年12月20日至2014 年1月2日共二周 一、主要内容及基本要求 主要内容: 1.拟在巢湖市选择厂址新建年产5万吨啤酒工厂 2.设计范围:以发酵车间为主体设计,只做初步设计 基本要求:生产技术方案和平面布局合理,工艺流程设计和设备选择及生产技术经济指标具有先进性与合理性,工艺计算正确,绘图规范,综合指标达到同类工厂先进水平,“三废”环保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二、重点研究的问题 生产工艺流程的选择和设计;物料衡算;发酵主车间布置设计以及专业设备选型。三、工作计划和进度 设计进度安排 (1)2013年12月20-21日查阅相关资料 (2)2013年12月22-23日完成开题报告 (3)2013年12月23-30日完成设计的撰写和图纸的绘制 (4)2013年12月31日-2014年1月2日修改设计 四、设计成果形式 1) 完成设计报告2) 绘制工艺流程图

摘要 本设计是年产五万吨8°的啤酒厂设计,此啤酒的酿造方法采用75%的麦芽,25%的大M,经过糊化,糖化,煮沸,过滤,冷却,发酵而成。发酵设备采用圆筒体锥底发酵罐,发酵周期是14天。本设计内容主要包括物料衡算,热量衡算,冷耗衡算和设备选型的计算及重点设备选型及计算。本次设计还进行了“三废”处理和副产物综合利用的设计。糖化方法采用双醪浸出糖化法,发酵方法采用下面发酵法。本设计的图纸主要包括发酵罐图,厂区图。本论文对啤酒生产线工艺设计中的关键部分—原料的糊化、糖化、麦汁过滤、煮沸、发酵、啤酒过滤进行了研究。在核心设备上选用国际先进装置,在提高啤酒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方面相对现实的生产工艺具有较大优势。 关键词:啤酒;糖化;发酵;发酵罐

啤酒发酵论文

啤酒发酵过程的研究 专业班级: 作者: 学号: 指导老师:

啤酒是人类最古老的酒精饮料,是水和茶之后世界上消耗量排名第三的饮 料。啤酒于二十世纪初传入中国,属外来酒种。啤酒以大麦芽﹑酒花﹑水为主 要原料﹐经酵母发酵作用酿制而成的饱含二氧化碳的低酒精度酒。 啤酒一般典型特征表现在多方面。在色泽方面﹐大致分为淡色﹑浓色和 黑色3种﹐不管色泽深浅﹐均应清亮﹑透明无浑浊现象﹔注入杯中时形成泡 显﹐且酒体爽而不淡﹐柔和适口﹐而浓色啤酒苦味较轻﹐具有浓郁的麦芽香 味﹐酒体较醇厚﹔含有饱和溶解的CO2﹐有利于啤酒的起泡性﹐饮用後有一 种舒适的刺激感觉﹔应长时间保持其光洁的透明度﹐在规定的保存期内﹐不 应有明显的悬浮物。 啤酒发酵过程是指啤酒酵母在一定条件下,利用麦汁中的可发酵性物质而 进行的正常生命活动,而啤酒就是啤酒酵母在生命活动之中所产生的产物。由 于酵母菌类型的不同,发酵的条件和产品要求、风味等的不同,造成发酵方式 也不相同。 1、啤酒发酵的过程方法和注意事项 1.1 酵母扩大培养的目的 啤酒酵母扩大培养是指从斜面种子到生产所用的种子的培养过程。酵母扩培 的目的是及时向生产中提供足够量的优良、强壮的酵母菌种,以保证正常生产 的进行和获得良好的啤酒质量。一般把酵母扩大培养过程分为二个阶段:实验 室扩大培养阶段(由斜面试管逐步扩大到卡氏罐菌种)和生产现场扩大培养阶 段(由卡氏罐逐步扩大到酵母繁殖罐中的零代酵母)。扩培过程中要求严格无 菌操作,避免污染杂菌,接种量要适当。 1.2 啤酒酵母扩大培养的方法 1.2.1实验室扩大培养阶段 斜面原菌种 --→斜面活化 --→ 10ml液体试管 --→ 100ml培养 瓶 --→ 1L培养瓶 25℃,3~4天25℃,24~36h 25℃, 24h 20℃,24~36h --→ 5L培养瓶 --→ 25L卡氏罐 16~18℃,24~36h 14~16℃,36~48h ⑵生产现场扩大培养阶段 25L卡氏罐→ 250L汉生罐→ 1500L培养罐→ 100hL培养 罐→ 20m3繁殖罐 12~14℃,2~3天 10~12℃,3天 9~11℃,3 天 8~9℃,7~8天 --→0代酵母 1.2.2酵母扩培要求: 酵母扩培是基础,只有培养出来高质量的酵母,才能生产出好的啤酒。扩培必须保

发酵罐温度控制系统讲解

题目:发酵罐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课程设计(论文)任务及评语院(系):教研室:Array 注:成绩:平时40% 论文质量40% 答辩20% 以百分制计算

摘要 本题要设计的是温度控制系统,发酵是放热反应的过程。随着反应的进行,罐内的温度会逐渐升高。而温度对发酵过程具有多方面的影响。因此,对发酵过程中的温度进行检测和控制就显得十分重要。 本课题设计了发酵罐温度控制系统,选择的传感器为Cu100,由于信号很小,所以就需要通过差动放大电路进行放大并且经过了滤波电路滤波,然后将处理后的电压信号经过V/I转换,输出4~20mA的电流信号,最后进行仿真分析以及参数的计算,以达到通过对冷水阀开度的控制对发酵罐温度控制的目的。 本系统应用温度控制系统,有助于提高发酵效率,有助于提高工厂产值,并且可以使资源得到更充分的作用。 关键词:温度控制;PID控制器;V/I转换;比较机构

目录 第1章绪论 (1) 第2章课程设计的方案 (2) 2.1 概述 (2) 2.2 系统组成总体结构 (2) 2.3 传感器选择 (2) 第3章电路设计 (4) 3.1 传感器电路 (4) 3.2 比较机构电路 (7) 3.3 PID调节器并联实现电路 (7) 3.4 V/I转换电路 (8) 3.5 直流稳压电源电路 (9) 第4章仿真与分析 (10) 4.1 传感器电路仿真 (10) 4.2 PID控制器电路 (11) 4.3 V/I转换电路 (12) 第5章课程设计总结 (14) 参考文献 (15) 附录Ⅰ (16) 附录Ⅱ (18) 附录Ⅲ (20)

第1章绪论 在工业生产中,电流、电压、温度、压力、流量、流速和开关量都是常用的主要被控参数。其中,温度控制也越来越重要。在工业生产的很多领域中,人们都需要对各类加热炉、热处理炉、反应炉、发酵罐和锅炉中的温度进行检测和控制。 本次课设要求设计发酵罐的温度控制系统。发酵是放热反应的过程。随着反应的进行,罐内的温度会逐渐升高。而温度对发酵过程具有多方面的影响:它会影响各种酶反应的速率,改变菌体代谢产物的合成方向,影响微生物的代谢调控机制,除这些直接影响外;温度还对发酵液的理化性质产生影响,如发酵液的粘度;基质和氧在发酵液中的溶解度和传递速率。某些基质的分解和吸收速率等,进而影响发酵的动力学特性和产物的生物合成。 并且现代发酵工程不但应用于生产酒精类饮料、醋酸和面包,而且还可以生产胰岛素、干扰素、生长激素、抗生素和疫苗等多种医疗保健药物,天然杀虫剂、细菌肥料和微生物除草剂等农用生产资料,在化学工业上生产氨基酸、香料、生物高分子等。而发酵过程是酵母在一定的条件下,利用可发酵性物质而进行的正常生命活动。 发酵工程是应用生物(主要是微生物)为工业大规模生产服务的一门工程技术,也称微生物工程。发酵工程是包括微生物学、化学工程、基因工程、细胞工程、机械工程和计算机软硬件工程的一个多学科工程。 在发酵罐温度控制系统中应用最为广泛的调节器控制规律为比例、积分、微分控制,简称PID控制,又称PID调节。PID控制器是工业控制的主要技术之一。当被控对象的结构和参数不能完全掌握,或得不到精确的数学模型,控制理论的其他技术也难以采用,系统控制器的结构和参数必须依靠经验和现场调试来确定时,应用PID控制技术最为方便。采用PID算法进行温度控制,它具有控制精度高,能够克服容量滞后的特点,特别适用于负荷变化大、容量滞后较大、控制品质要求又很高的控制系统。 本次课设要求自行设计模拟式PID控制器,通过与前面传感器测定的发酵罐温度产生的电压信号进行比较,转换为输出时的4~20mA电流信号来对冷水阀门开度进行控制,采用冷水法对发酵罐进行降温,以达到对发酵罐温度进行控制的目的。参数要求测定范围是30℃~50℃,测量精度为±0.5℃,以此作为对温度传感器的选择依据。

年产三万吨啤酒厂啤酒发酵工艺设计C

年产三万吨啤酒厂啤酒发酵工艺设计C(2007-12-06 20:32:30) 标签:发酵工艺设计 四、30000t/a啤酒厂发酵车间的耗冷量衡算 啤酒发酵工艺有上面发酵和下面发酵两大类,而后者有传统的发酵槽发酵和锥形罐发酵等之分[8]。不同的发酵工艺,其耗冷量也随之改变。下面以目前我国应用最普遍的锥形罐发酵工艺进行20000t/a啤酒厂发酵车间的耗冷量计算。 4.1发酵工艺流程示意图 冷却 94℃热麦汁冷麦汁(6℃)锥形灌发酵过冷却至-1℃贮酒过滤清酒灌 图4发酵工艺流程 4.2工艺技术指标及基础数据 年产10°淡色啤酒30000t;旺季每天糖化8次,淡季为4次,每年共糖化1800次;主发酵时间6天; 4锅麦汁装1个锥形罐; 10°Bx麦汁比热容c1=4.0KJ/(kgK); 冷媒用15%酒精溶液,其比热容可视为c2=4.18 KJ/(kgK); 麦芽糖化厌氧发酵热q=613.6kJ/kg; 麦汁发酵度60%。 根据发酵车间耗冷性质,可分成工艺耗冷量和非工艺耗冷量两类,即:(39) 4.3工艺耗冷量 4.3.1麦汁冷却耗冷量Q1 近几年来普遍使用一段式串联逆流式麦汁冷却方法[9]。使用的冷却介质为2℃的冷冻水,出口的温度为85℃。糖化车间送来的热麦汁温度为94℃,冷却至发酵起始温度6℃。 根据表2啤酒生产物衡酸表,可知每糖化一次热麦汁20053L,而相应的麦汁密度为1048kg/m3,故麦汁量为: G=1048×18.62871=19522.89(kg) 又知100Bx麦汁比热容C1=4.0KJ/(Kg·k),工艺要求在1h小时内完成冷却过程,则所耗冷量为: Q1=[G C(t1-t2)]/τ(40) =[19522.89×4.0(94-6)]/1

啤酒发酵操作程序和注意事项

啤酒发酵操作程序和注意事项 1.酵母扩大培养的目的 啤酒酵母扩大培养是指从斜面种子到生产所用的种子的培养过程。酵母扩培的目的是 及时向生产中提供足够量的优良、强壮的酵母菌种,以保证正常生产的进行和获得良好的啤 酒质量。一般把酵母扩大培养过程分为二个阶段:实验室扩大培养阶段(由斜面试管逐步扩 大到卡氏罐菌种)和生产现场扩大培养阶段(由卡氏罐逐步扩大到酵母繁殖罐中的零代酵母)。 扩培过程中要求严格无菌操作,避免污染杂菌,接种量要适当。 2.啤酒酵母扩大培养的方法 ⑴实验室扩大培养阶段(示例) 斜面原菌种 --→斜面活化 --→ 10ml液体试管 --→ 100ml培养 瓶 --→ 1L培养瓶 25℃,3~4天25℃,24~36h 25℃, 24h 20℃,24~36h --→ 5L培养瓶 --→ 25L卡氏罐 16~18℃,24~36h 14~16℃,36~48h ⑵生产现场扩大培养阶段 25L卡氏罐→ 250L汉生罐→ 1500L培养罐→ 100hL培养 罐→ 20m3繁殖罐 12~14℃,2~3天 10~12℃,3天 9~11℃,3天 8~ 9℃,7~8天 --→0代酵母 (2)酵母扩培要求: 酵母扩培是基础,只有培养出来高质量的酵母,才能生产出好的啤酒。扩培必须保证两点: ①原菌种的性状要优良; ②扩培出来的酵母要强壮无污染。扩培在实验室阶段,由于采用无菌操作,只要能遵守操作技术和工艺规定,很少出现杂菌污染现象。进入车间后,如卫生条件控制不好,往往会出现染菌现象,所以扩培人员首先无菌意识要强,凡是接种、麦汁追加过程所要经过的管路、阀门必须用热水或蒸汽彻底灭菌,室内的空气、地面、墙壁也要定期消毒或杀菌,通风供氧用的压缩空气也必须经过0.2μm的膜过滤之后才能使用。同时充氧量要适量,充氧不足酵母生长缓慢,充氧过度会造成酵母细胞呼吸酶活性太强,酵母繁殖量过大对后期的发酵不利的。一般扩培酵母在进入培养罐前每天要通氧三次,每次20分钟。发酵后的培养,要求麦汁中溶解氧9mg/L左右。最后,每一批扩培的同时还应对酵母的发酵度、发酵力、双乙酰峰值、死灭温度等指标进行检测,以便及时、正确掌握酵母在使用过程中的各种性状是否有新的变化。 (3)酵母的添加:酵母添加前麦汁的冷却温度非常重要。各批麦汁冷却温度要求必须呈阶梯式升高,满罐温度控制在7.5℃~7.8℃之间,严禁有先高后低现象,否则将会对酵母活力和以后的双乙酰还原产生不利的影响。同时要准确控制酵母添加量,如果添加量太小,则酵母增长缓慢,对抑制杂菌不利,一旦染菌,无论从口味还是双乙酰还原都将受到影响。添加量太小会因酵母增值倍数过大而产生较多的高级醇等副产物;添加量过大,酵母易衰老、自溶等,添加量控制在7‰左右。 (4)温度控制:在发酵过程中,温度的控制十分关键。根据菌种特性,采用低温发酵,高温还原。既有利于保持酵母的优良性状,又减少了有害副产物的生成,确保了酒体口味比较纯净、爽口。如果发酵温度过高,虽然可缩短发酵周期,加速双乙酰还原,但过高的发酵温度会使啤酒口味比较淡泊,

发酵罐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

洛阳理工学院 计算机控制技术与应用课程设计 题目:发酵培养基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学生姓名: 学号: 班级: 专业:

摘要 本题要设计的是发酵培养基温度控制系统,发酵是放热反应的过程。随着反应的进行,罐内的温度会逐渐升高。而温度对发酵过程具有多方面的影响。因此,对发酵过程中的温度进行检测和控制就显得十分重要。 本课题设计了发酵罐温度控制系统,选择的传感器为Cu100,由于信号很小,所以就需要通过差动放大电路进行放大并且经过了滤波电路滤波,然后将处理后的电压信号经过V/I转换,输出4~20mA的电流信号,最后进行仿真分析以及参数的计算,以达到通过对冷水阀开度的控制对发酵罐温度控制的目的。 本系统应用温度控制系统,有助于提高发酵效率,有助于提高工厂产值,并且可以使资源得到更充分的作用。 关键词:温度控制,PID控制器,V/I转换,比较机构

目录 前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1 发酵培养基简介 3 1.1.2工艺背景:................................................................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温度对发酵的影响......................................................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1温度影响微生物细胞生长.................................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2温度影响产物的生成量.....................................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3温度影响生物合成的方向.................................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4温度影响发酵液的物理性质.............................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影响发酵温度变化的因素:.....................................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发酵热的测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1.5最适温度的选择与发酵温度的控制............................ 错误!未定义书签。 1.5.1温度的选择....................................................................................... VII 2 培养基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总体设计方案.............................................................................................. VII 2.1.1 系统总框图...................................................................................... VII 2.2硬件设计................................................................................................... V III 2.2.1温度采集电路.................................................................................. V III 2.2.2 PLC与计算机的通信......................................................................... I X 2.3软件部分......................................................................................................... X 3总结........................................................................................................................ X III 参考文献:............................................................................................................... X III

啤酒发酵机制及工艺控制

啤酒发酵机制及工艺控制 【本课程教学目标】 1、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明白啤酒发酵的原理及如何控制发酵中的各种条件。 2、引导学生了解啤酒发酵的流程,感悟如何保证啤酒质量、提高啤酒产量。 3、让学生明白啤酒等食品的来之不易,学会珍惜一粥一饭。【本课程教学难点】 1、啤酒发酵过程中温度、时间、罐压等工艺条件的控制 2、啤酒发酵的操作步骤 【本课程教学重点】 1、啤酒发酵机制 2、啤酒发酵工艺条件控制 【本课程教学方法】 阅读、提问、讨论、总结分析 【本课程课时安排】2课时 【本课程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通过前面内容的学习,我们学习了酿造啤酒的原料及对原料的处理,还了解了酿造啤酒酵母的特性。今天,咱们一起学习一个很有意思的内容———如何酿造啤酒。

二、正课 1、啤酒发酵代谢主产物的形成 ①、提问:啤酒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呢? 讨论并归纳:酒精也叫乙醇 ②、提问:在课本中找出啤酒酵母是如何利用冷却的麦芽汁发酵生产啤酒的? 讨论并归纳:麦芽汁的主要成分为C6H12O6 啤酒酵母利用C6H12O6在有氧条件下获得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在无氧条件下生成啤酒主要成分C2H5OH。 反应式如下:有氧下C6H12O6+O2+ADP+Pi→H2O+CO2+ATP 无氧下C6H12O6+H2O→C2H5OH+CO2 2、啤酒发酵代谢副产物的形成 提问:找出啤酒发酵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及其对啤酒品质的影响 讨论并归纳: 代谢副产物含量过高对啤酒品质影响 双乙醇出现馊饭味 高级醇使啤酒有“后苦味”,出现“上头”现象 酯类使啤酒有不愉快的香味 醛类使啤酒有强烈的刺激性和辛辣感及腐败性气味含硫化合物对啤酒风味影响很大 总结:代谢副产物对啤酒品质有不良的影响,所以发酵过程中要严格控制代谢副产物的生产量。

啤酒发酵

1发酵过程中麦汁的变化 pH值的下降(ph下降,一般在酵母对数生长期,前快后慢麦汁的pH值一般在5.2-5.6,发酵液的pH值一般在4.2-4.4),含氮物的减少,氧化还原势RH的下降,啤酒色泽变浅,苦味物质和多酚物质的析出,酵母的凝聚(发酵代谢产物使啤酒pH值下降,接近酵母蛋白质的等电点,使酵母带电也趋于零,不能使酵母相互排斥分开,从而产生凝聚。),啤酒清亮度的增加(浊度下降),啤酒中的CO2溶解,草酸钙的形成(草酸是糖代谢的中间产物,与Ca2+结合后形成草酸钙)。2pH值下降的影响 蛋白质和多酚物质的析出,苦味物质的析出,色度,后熟速度加快,啤酒泡沫特性,啤酒口味细腻,生物稳定性提高,有利于酵母凝聚 3pH值下降的原因 挥发性及不挥发性有机酸的形成,CO2的形成,一级磷酸盐被酵母消耗,释放出H离子,NH2离子被酵母吸收,钾离子被酵母吸收,并释放出H离子 4影响pH值下降的因素 麦汁的性质,酵母的种类,酵母添加量和通风强度,发酵状况,微生物状况酵母自溶。 5含氮物减少的原因 酵母吸收麦汁中的可同化氮,高分子蛋白质物质的沉降析出,吸附于酵母细胞表面,被CO2带于泡盖中 6RH值:麦汁、发酵液、啤酒中许多的氧化性和还原性物质相互作用,达到平衡时,反映在电极电位上的数值称rH值。rH是表示溶液的氧化还原电势 rH值大,氧化性强,还原性弱;rH值小,还原性强,氧化性弱 麦汁的rH值为20-26麦汁通氧后,氧含量较多,rH值较高,发酵液的rH值为8-10(随着酵母的繁殖,氧很快被酵母消耗,因而rH值逐渐降低,RH值大小,影响酵母的生理活动,能改变酵母的发酵产物。对啤酒质量的影响,rH值越小,啤酒质量越好,啤酒色泽越浅、氧化感越小。 7色泽变浅(一般浅色啤酒下降:1.5-2.5EBC) 原因:随着发酵温度、pH值的变化,麦汁中色素物质析出进入泡盖。通过酵母细胞壁的吸附作用,色素物质被沉淀物吸附后一起沉降 8苦味物质和多酚物质析出的原因(发酵后约1/3的苦味物质损失,多酚物质约减少25%,对啤酒苦味的纯正性和非生物稳定性有利。) pH值的下降,CO2带入泡盖,酵母吸附 9影响啤酒澄清的因素 混浊物的特性和数量,澄清时的酒液温度,酒液的运动情况,啤酒的pH值 后酵贮酒设备的形状和酒液高度,澄清时间,酒液的粘度 传统发酵方式的发酵技术 10主发酵操作(主要的发酵过程,70%的糖在此阶段发酵) 酵母添加,酵母的繁殖和倒池,发酵过程,下酒,酵母的回收,清洗和杀菌 11酵母添加:酵母添加的原则:确保(在添加温度5-6℃时)添加酵母12-16小时后起发酵开始。 酵母添加量:酵母泥:0.5升浓酵母泥/hl 12°P麦汁;酵母数:12-15×106个/ml麦汁 决定酵母添加量的因素:酵母的生理状态,酵母泥的稠度,麦汁浓度,麦汁中FAN 量,发酵时间,添加温度,麦汁溶氧量

《发酵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

《发酵工程课程设计》 实习指导书 主编:邵威平 甘肃农业大学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二OO七年八月

前言 《发酵工程课程设计》是生物工程专业的一门实用性和技术性很强的专业课程,属于专业实践教学环节。通过这个实习环节的学习和锻炼,使学生在掌握了生物工程专业基础理论、专业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初步掌握发酵工程工厂设计的基本原则、发酵工艺参数的设计及检测方法的建立,培养学生具备发酵工厂工艺、工程设计的能力,使学生得到生物工程专业技术人员的综合性基本训练。 本指导书主要叙述了课程设计的目的与要求、课程设计的任务、课程设计的内容、课程设计报告的要求、考核方法与评分办法等内容,其中课程设计的内容为本书重点,阐明了啤酒、酒精、味精和酶制剂工厂设计要求等指导性内容。 编写本指导书的目的,旨在指导学生掌握微生物发酵工厂设计工作的原理、步骤和方法,培养正确的辨证的工程设计观点,提高综合运用专业理论与基础理论知识及技能,分析解决发酵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尽管作者力图在编写过程中注重系统性、实践性和指导性,但限于作者能力和水平,书中难免存在纰漏和不足,望读者批评指正。

目录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与要求 (3) 二、课程设计的任务 (4) (一)课程设计的基本环节 (4) (二)课程设计具体任务 (4) 三、课程设计的内容 (6) (一)啤酒发酵车间(工厂)设计 (6) (二)酒精发酵车间(工厂)设计 (8) (三)味精发酵车间(工厂)设计 (10) (四)糖化酶发酵车间(工厂)设计 (14) (五)其他参考选题 (15) 四、课程设计报告要求 (16) 五、考核方法与评分办法 (18) 六、参考资料 (19) 附一:课程设计报告撰写指南 (20) 附二:课程设计报告样式与格式规范要求 (23)

发酵罐的设计

目录 第一章啤酒发酵罐结构与动力学特征 (3) 一、概述 (3) 二、啤酒发酵罐的特点 (3) 三、露天圆锥发酵罐的结构 (4) 3.1罐体部分 (4) 3.2温度控制部分 (5) 3.3操作附件部分 (5) 3.4仪器与仪表部分 (5) 四、发酵罐发酵的动力学特征 (6) 第二章发酵罐的化工设计计算 (7) 一、发酵罐的容积确定 (7) 二、基础参数选择 (7) 三、D、H的确定 (7) 四、发酵罐的强度计算 (9) 4.1 罐体为内压容器的壁厚计算 (9) 五、锥体为外压容器的壁厚计算 (11) 六、锥形罐的强度校核 (13) 6.1内压校核 (13) 6.2外压实验 (14) 6.3刚度校核 (14)

第三章发酵罐热工设计计算 (14) 一、计算依据 (14) 二、总发酵热计算 (15) 第四章发酵罐附件的设计及选型 (19) 一、人孔 (19) 二、接管 (19) 三、支座 (20) 第五章发酵罐的技术特性和规范 (21) 一、技术特性 (21) 二、发酵罐规范表 (22) 参考文献 (24)

发酵罐设计实例 第一章啤酒发酵罐结构与动力学特征 一、概述 啤酒是以大麦喝水为主要原料,大米、酒花和其他谷物为辅料经制麦、糖化、发酵酿制而成的一种含有二氧化碳、酒精和多种营养成分的饮料酒。我国是世界上用谷物原料酿酒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但我国的啤酒工业迄今只有100余年的历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啤酒工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生产大幅度增长,发展到现在距世界第二位。由于啤酒工业的飞速发展,陈旧的技术,设备将受到严重的挑战。为了扩大生产,减少投资保证质量,满足消费等各方面的需要,国际上啤酒发酵技术子啊原有传统技术的基础上有很大进展。尤其是采用设计多种形式的大容量发酵和储酒容器。这些大容器,不依靠室温调节温度,而是通过自身冷却来控制温度,具有较完善的自控设施,可以做到产品的均一性,从而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 就发酵罐的外形来分,主要有圆柱锥形底罐、圆柱蝶形罐、圆柱加斜底的朝日罐和球形罐等。 二、啤酒发酵罐的特点 1、单位占地面积的啤酒产量大;而且可以节约土建费用; 2、可以方便地排放酵母及其他沉淀物(相对朝日罐、通用罐、贮就罐而言);

啤酒生产工艺设计流程图

啤酒生产工艺流程图 啤酒生产工艺流程可以分为制麦、糖化、发酵、包装四个工序。现代化的啤酒厂一般已经不再设立麦芽车间,因此制麦部分也将逐步从啤酒生产工艺流程中剥离。 注:本图来源于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管敦仪主编《啤酒工业手册》一书。 图中代号所表示的设备为: 1、原料贮仓 2、麦芽筛选机 3、提升机 4、麦芽粉碎机 5、糖化锅 6、大米筛选机 7、大米粉碎机 8、糊化锅 9、过滤槽10、麦糟输送11、麦糟贮罐12、煮沸锅/回旋槽13、外加热器14、酒花添加罐15、麦汁冷却器16、空气过滤器17、酵母培养及添加罐18、发酵罐19、啤酒稳定剂添加罐20、缓冲罐21、硅藻土添加罐22、硅藻土过滤机23、啤酒精滤机24、清酒罐2 5、洗瓶机26、灌装机27、杀菌机28、贴标机29、装箱机

(一)制麦工序 大麦必须通过发芽过程将内含的难溶性淀料转变为用于酿造工序的可溶性糖类。大麦在收获后先贮存2-3月,才能进入麦芽车间开始制造麦芽。 为了得到干净、一致的优良麦芽,制麦前,大麦需先经风选或筛选除杂,永磁筒去铁,比重去石机除石,精选机分级。 制麦的主要过程为:大麦进入浸麦槽洗麦、吸水后,进入发芽箱发芽,成为绿麦芽。绿麦芽进入干燥塔/炉烘干,经除根机去根,制成成品麦芽。从大麦到制成麦芽需要10天左右时间。 制麦工序的主要生产设备为:筛(风)选机、分级机、永磁筒、去石机等除杂、分级设备;浸麦槽、发芽箱/翻麦机、空调机、干燥塔(炉)、除根机等制麦设备;斗式提升机、螺旋/刮板/皮带输送机、除尘器/风机、立仓等输送、储存设备。 (二)糖化工序 麦芽、大米等原料由投料口或立仓经斗式提升机、螺旋输送机等输送到糖化楼顶部,经过去石、除铁、定量、粉碎后,进入糊化锅、糖化锅糖化分解成醪液,经过滤槽/压滤机过滤,然后加入酒花煮沸,去热凝固物,冷却分离 麦芽在送入酿造车间之前,先被送到粉碎塔。在这里,麦芽经过轻压粉碎制成酿造用麦芽。糊化处理即将粉碎的麦芽/谷粒与水在糊化锅中混合。糊化锅是一个巨大的回旋金属容器,装有热水与蒸汽入口,搅拌装置如搅拌棒、搅拌桨或螺旋桨,以及大量的温度与控制装置。在糊化锅中,麦芽和水经加热后沸腾,这是天然酸将难溶性的淀粉和蛋白质转变成为可溶性的麦芽提取物,称作"麦芽汁"。然后麦芽汁被送至称作分离塔的滤过容器。麦芽汁在被泵入煮沸锅之前需先在过滤槽中去除其中的麦芽皮壳,并加入酒花和糖。煮沸:在煮沸锅中,混合物被煮沸以吸取酒花的味道,并起色和消毒。在煮沸后,加入酒花的麦芽汁被泵入回旋沉淀槽以去处不需要的酒花剩余物和不溶性的蛋白质。

基于PLC的啤酒发酵自动控制系统设计

辽宁工业大学PLC技术及应用课程设计(论文)题目:啤酒发酵过程中温度的PLC控制 院(系):电气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签字) 起止时间:2013.12.9-2013.12.18

辽宁工业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报告的内容及其文本格式 1、课程设计(论文)报告要求用A4纸排版,单面打印,并装订成册,内容包括: ①封面(包括题目、院系、专业班级、学生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姓名、、起止时间等) ②设计(论文)任务及评语 ③中文摘要(黑体小二,居中,不少于200字) ④目录 ⑤正文(设计计算说明书、研究报告、研究论文等) ⑥参考文献 2、课程设计(论文)正文参考字数:2000字周数。 3、封面格式 4、设计(论文)任务及评语格式 5、目录格式 ①标题“目录”(小二号、黑体、居中) ②章标题(四号字、黑体、居左) ③节标题(小四号字、宋体) ④页码(小四号字、宋体、居右) 6、正文格式 ①页边距:上2.5cm,下2.5cm,左3cm,右2.5cm,页眉1.5cm,页脚1.75cm,左侧装订; ②字体:一级标题,小二号字、黑体、居中;二级标题,黑体小三、居左;三级标题,黑体四号;正文文字,小四号字、宋体; ③行距:20磅行距; ④页码:底部居中,五号、黑体; 7、参考文献格式 ①标题:“参考文献”,小二,黑体,居中。 ②示例:(五号宋体) 期刊类:[序号]作者1,作者2,……作者n.文章名.期刊名(版本).出版年,卷次(期次):页次. 图书类:[序号]作者1,作者2,……作者n.书名.版本.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页次.

发酵罐课程设计(吐血奉献)

食品发酵工程课程设计 班级:食品班 姓名: 学号:200 指导老师:

目录 1 设计任务书: (2) 2 设计概述与设计方案简介: (3) 2.1味精生产工艺概述 (3) 2.2 味精工厂发酵车间的物料衡算 (4) 2.21 工艺技术指标及基础数据 (4) 2.22 谷氨酸发酵车间的物料衡算 (4) 2.3 机械搅拌通风发酵罐 (5) 2.31 通用型发酵的几何尺寸比例 (5) 2.32 罐体 (5) 2.33 搅拌器和挡板 (5) 2.34 消泡器 (6) 2.35 联轴器及轴承 (6) 2.36 变速装置 (6) 2.37 空气分布装置 (7) 2.38 轴封 (7) 2.4 气升式发酵罐 (7) 2.5 自吸式发酵罐 (7) 2.6 高位塔式生物反应器 (7) 3 工艺及主要设备、辅助设备的设计计算 (8) 3.1发酵罐 (8) 3.11发酵罐的选型 (8) 3.12生产能力、数量和容积的确定 (8) 3.13 主要尺寸的计算: (8) 3.14冷却面积的计算 (9) 3.2搅拌器计算 (10) 3.21搅拌轴功率的计算 (10) 3.3设备结构的工艺计算 (11) 3.4 设备材料的选择[10] (13) 3.5发酵罐壁厚的计算 (13) 3.6接管设计 (14) 3.7支座选择 (15) 4设计结果汇总表 (15) 5 设计评述 (15) 6 参考资料 (16) 致谢 (17)

1 设计任务书:食品发酵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 学生姓名班级指导教师 题目机械搅拌通风发酵罐的设计 设计基本参数 发酵罐体积:100m3生产能力:年产2万吨味精(99%) 原料:淀粉含量86%的工业淀粉 生产日:全年320天 操作条件:发酵时间:34~36h,发酵温度:32 ℃ 发酵冷却水:入口温度:20 ℃,出口温度:26℃ 设计要求及内容 1、设计方案简介; 对选定的工艺流程、主要设备的形式进行简要论述。 2、总物料衡算 3、发酵罐的主要尺寸计算 4、搅拌功率及搅拌转速的计算 5、冷却面积及冷却水用量计算 6、发酵罐壁厚计算 7、局部尺寸及辅助设备的确定 8、编写设计说明书 将设计所选定的工艺流程方案、主要步骤及计算结果汇集成工艺设计说明书。应采用简练、准确的文字图表,实事求是的介绍设计计算过程和结果。设计说明书要求在6000字以上,A4纸打印。 设计说明书内容: (1)封面(课程设计题目、学生班级、姓名、指导教师、时间) (2)目录 (3)设计任务书 (4)概述与设计方案简介 (5)工艺及设备设计计算 (6)辅助设备的计算及选型 (7)设计结果汇总表 (8)设计评述 (9)参考资料 (10)主要符号说明 (11)致谢 各阶段时间安排(以天为单位计算) 用一周时间集中进行 1.设计方案选定:0.5天 2.主要设备的设计计算:2天 3.辅助设备的选型:0.5天 4.编写设计说明书:2天

发酵罐的使用及其注意事项

一、准备 1、检查蒸汽管道、阀门、电机、电源、饮用水管是否有泄漏点或接通;如果有的管有泄漏点,及时更换乳胶管! 2、检查发酵罐轴封、夹层、搅拌、视镜阀是否正常;出现异常则及时添加甘油(密封用)。 3、用自来水清洗洁净本机内壁;一般上午开机后清洗3-5次,直至流出的水清亮为止。 4、用蒸汽空消发酵罐设施及相关管道系统; 5、拧开投料口盖镙栓,启动饮用水泵电源按钮,按工艺要求加入饮用水和投入生产用原、辅物料,拧紧投料口盖镙栓; 6、关循环水进水阀,开排水阀,将夹层储水排干净; 7、检查机器各部份紧固件是否松动和齐全。乳胶塞子要及时更换新的,避免染菌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补充:空消 在投料前,气路、料路、种子罐、发酵罐、碱罐、消泡罐必须用蒸汽进行灭菌,消除所有死角的杂菌,保证系统处于无菌状态。 1. 空气管路的空消 (1) 空气管路上有三级预过滤器,冷干机和除菌过滤器。预过滤器和冷干机不能用蒸汽灭菌,因此在空气管路通蒸汽前,必须将通向预过滤器的阀门关闭,使蒸汽通过减压阀、蒸汽过滤器然后进入除菌过滤器。 (2) 除菌过滤器的滤芯不能承受高温高压,因此,蒸汽减压阀必须调整在0.13Mpa,不得超过0.15MPa。 (3) 空消过程中,除菌过滤器下端的排气阀应微微开启,排除冷凝水。

(4) 空消时间应持续40分钟左右,当设备初次使用或长期不用后启动时,最好采用间歇空消,即第一次空消后,隔3~5小时再空消一次,以便消除芽孢。 (5) 经空消后的过滤器,应通气吹干,约20~30分钟,然后将气路阀门关闭。 2. 种子罐、发酵罐、碱罐及消泡罐空消 (1) 种子罐、发酵罐、碱罐及消泡罐是将蒸汽直接通入罐内进行空消。 (2) 空消时,应将罐上的接种口,排气阀,及料路阀门微微打开,使蒸汽通过这些阀门排出,同时保持罐压为0.13~0.15Mpa。 (3) 空消时间为30~40分钟,特殊情况下,可采用间歇空消。 (4) 种子罐、发酵罐、碱罐及消泡罐空消前,应将夹套内的水放掉。 (5) 空消结束后,应将罐内冷凝水排掉,并将排空阀门打开,防止冷却后罐内产生负压、损坏设备。 (6) 空消时,溶氧、PH电极取出,可以延长其使用寿命。 二、开机 置设备状态标志为使用状态;启动搅拌控制键按钮。 三、使用 1 、空气分过滤器灭菌; 2 、关空气进气阀,开排气阀,待压力降为零; 3、开蒸汽进汽阀,排汽阀开1/4圈,压力升至0.2Mpa时,进入实罐灭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