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船舶质量证明书

船舶质量证明书

船舶质量证明书
船舶质量证明书

船舶质量证明书(附船舶试验报告)

船名:

编号:

制造厂:

年月日

目录

封面 (1)

目录 (2)

首页 (3)

照片页 (4)

船体主尺度测量记录 (5)

材料检验报告 (6)

舱壁装配检查记录 (7)

加强框架装配检查记录 (8)

纵向结构及外板装配检查记录 (9)

主机座、齿轮箱座检查记录 (10)

肋距测量记录 (11)

主要焊缝规格检查记录(1) (12)

壳板焊缝外观检查记录 (13)

密性试验记录 (14)

全船管系检查试验记录 (15)

中间轴及轮机装配间隙检验记录 (16)

尾轴系检验记录 (17)

轴系安装质量检查记录 (18)

舵系、螺旋桨检查记录 (19)

主要机电设备明细表.............................................................................. 20-21 电气设备安装检验记录表 (22)

船舶防污装置、舱柜情况 (23)

船舶通信设备检验记录 (24)

消防、液压、海水总管检验记录表 (24)

首页

我厂承造的船,已于年月日完工。

该船经厂质检部门、船东、船检机构检验和试验,其主要性能、技术参数均符合图号为批准号为的图纸及规范要求,质量合格,准予出厂。

制造厂(章):

船东代表:

年月日

船名:

总长型宽型深

吃水航区船舶种类甲板层数船体材料结构型式

质检人员:船东代表:

材料检验报告

备注:按CB/T4000—2005要求,钢板厚度的最大负偏差为0.3mm。

质检人员:船东代表:

质检人员:船东代表:

质检人员:船东代表:

质检人员:船东代表:

质检人员:船东代表:

质检人员:船东代表:

质检人员:船东代表:

质检人员:船东代表:

质检人员:船东代表:

质检人员:船东代表:

质检人员:船东代表:

质检人员:船东代表:

质检人员: 船东代表:

IACS47A新船建造及修理质量标准2010

47号建议案 (1996) (Rev.1 1999) (Rev.2 2004.12) (Rev.3 2006.11) (Rev.4, 2008.8) 船舶建造及修理质量标准 国际船级社协会

船舶建造及修理质量标准 A 部分新船建造及修整质量标准 B 部分现有船舶修理质量标准 A 部分新船建造及修整质量标准 1. 适用范围 2. 新造船一般要求 3. 人员资格及焊接工艺认可 3.1 焊工资格 3.2 焊接工艺认可 3.3 无损探伤人员资格 4. 材料 4.1 结构用材料 4.2 表面状态 5. 气割 6. 构件制作及平整度 6.1 折边纵骨和折边肘板 6.2 组合型材 6.3 槽型舱壁 6.4 支柱、肘板和扶强材 6.5 表面线加热的最高温度 6.6 分段装配 6.7 特殊初装配 6.8 船体外形 6.9 骨架间板的平整度 6.10带骨架的板的平整度 6.11 低温下船体钢焊接的预热 7. 结构对位 8. 焊接接头细节 8.1 典型的对接焊缝边缘准备(手工焊和半自动焊) 8.2 典型的角接焊缝边缘准备(手工焊和半自动焊) 8.3对接和角接焊缝成形(手工焊和半自动焊) 8.4典型的对接焊缝边缘准备(自动焊) 8.5 焊缝间距 9. 修整 9.1 典型不对位的修整 9.2 典型对接焊缝边缘准备的修整(手工焊和半自动焊) 9.3 典型角接焊缝边缘准备的修整(手工焊和半自动焊) 9.4 典型角接和对接焊缝成形的修整(手工焊和半自动焊) 9.5焊缝间距的修整 9.6 误开孔的修整

9.7 以嵌入板方式修整 9.8 焊缝表面的修整 9.9 以焊接方式修整(短焊道) 参考文献: 1. IACS“散货船船体结构检验、评估和修理指南” 2. TSCF“双壳油船结构检查和维护指南” 3. TSCF“油船结构检查和状况评估指导手册” 4. IACS UR W7“船体和机械用锻钢件” 5. IACS UR W8“船体和机械用铸钢件” 6. IACS UR W11“普通强度和高强度船体结构钢” 7. IACS UR W13“钢板和宽扁钢的厚度负偏差许用值” 8. IACS UR W14“具有改进全厚度性能的钢板和宽扁钢” 9. IACS UR W l 7“普通强度和高强度船体结构钢焊接材料的认可” 10. IACS UR W28 “船舶及海洋工程结构钢焊接工艺评定试验” 11. IACS UR Z10.1“油船船体检验”和Z10.2“散货船船体检验”附则I 12. IACS UR Z23 “新造船船体检验” 13. IACS No.12建议案“热轧制钢板和宽扁钢表面光洁度指南” 14. IACS No.20建议案“船体钢结构焊接无损检测”

船厂质量管理制度

产品质量管理制度 1、目的 为保证产品质量管理工作的顺利展开,及时发现纠正产品生产过程的质量问题,以确保提高产品质量,使之符合市场的需要,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造船产品制造范围内所有与质量有关的过程活动。 3、进货质量控制 3.1 产品所需物资(原材料、产品配套设备、外购外协件的采购)购入时,其质量必须 符合图纸规定的技术质量标准,采购人员应做到严格按技术质量要求订货、采购与运输,并加强物资进厂的检查验收保管工作,力求做到不合格的原材料不采购、不验收入库、不投入生产。 3.2 对进厂的各种铝材、产品配套设备与外购外协件应有的供货单位的产品合格证, 合格后方可验收入库,发放投入生产。 3.3 对于未以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原材料、产品配套设备及外购外协件不准投入生产。 否则造成质量事故要追究责任。对造成较大经济损失者,给予经济处罚。 3.4 仓库保管员要做好物资入库管理及质量把关工作,要按品种、规格、型号、批量 定点分类堆放,做好物资标识严防混杂。 3.5 对物资入库前应由仓库管理员报检,由质量部门按技术质量要求和订货合同相关 约定进行逐件物证验收,如不符合,通知采购部门退货。 3.6 各类吊装设备、工具应由安全等有关部门进行检查验收,并要有产品质量保证书

和说明书。 3.7 产品所涉物资的采购应尽可能在所有的合格供货方中选择,并具有能级社签发的 “船用产品质量证明书”。 4、过程质量控制 4.1 生产部船舶开工前必须组织施工人员熟悉图纸、工艺及技术质量标准。 4.2 船体制造中个零部件的制造必须按照图纸或规范要求在装配施焊前切割并打磨 好,对焊接变形较大的构件,在施焊前做好必要的加强。 4.3 加工、下料:确认所需要材质的要求。对下料加工件的缺陷及时纠正,自由边必 须按规定打磨好。 4.4 焊接中出现的咬边、气孔、夹渣、漏焊裂缝等严重质量问题需及时修正并处理。 4.5 对生产过程中影响质量的因素进行严格控制,尽量做到把影响质量隐患和因素消 灭在生产过程中,做到查明原因、分清责任、落实措施。 4.6 加强督促检查工作,督促班组遵守岗位责任制,落实班组生产过程工序进行质量 的自检互检。施工中做好尺寸复测工作,做好各工序的质量报检检验。 4.7 认真做好工装设备(胎架)的质量管理工作,精度管理和质检人员应对工装设备 加强检查和测量,不符合的不准使用,发现问题,排除故障,使工装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4.8 质量检验人员应认真做好工序质量验收工作,对查出的质量问题要及时指出、记 录并提出整改意见,督查施工人员整改的效果。 4.9 精度管理组应会同技术质检部门定期召开质量分析会议,对已出现的质量问题找 出原因,提出纠正和预防措施。生产部应采取有效措施,组织质量技术攻关,消灭已存在的质量问题,防止再发生同类问题。对可能出现的质量隐患要采取预防措施,避免出现在后面的产品生产过程中。

船舶建造合同书

船舶建造合同书 甲方: 乙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国海事与船检的有关造船规范,经甲、乙双方友好协商确定:甲方委托乙方建造,为明确双方的责任和权利,特签订本合同,共同遵守。具体议定事项如下: 第一条:工程内容、建造数量及依据 1.1建造内容: 1.2建造数量:艘 1.3船名:(含标徽) 第二条:合同价格及付款方法 2.1合同价格: ____________合同单价为人民币(大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同总价为人民币(大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付款方法: 船艇建造好在建造在实船验收合格,甲方一次性付清款项: 计人民币(大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条:工程变更与合同价格的调整 3.1在施工过程中,甲方提出合理的更改和新增局部项目,乙方应尽量予以满足。

乙方要增加工程项目,必须经甲方书面同意。更改或加减项目的费用作加减账处理。 3.2乙方必须以自己的设备、技术和劳动力,完成该船舶的建造,未经甲方同意, 不得把该船建造任务分包给第三方(包括乙方自办的第三产业)。否则,甲方有权终止合同,乙方负责赔偿甲方由引而引起的经济损失。 3.3任何一方要求变更合同条款(含附件)之内容,都必须以书面形式通知对方。 未经双方同意而擅自变动合同条款属违约行为。 3.4如果出现一方有因不可抗力的原因造成违约,应尽快书面通知对方,并提供 相应的证明文件,双方经友好协商同意后可修改合(含附件)内容。 第四条:试航、验收与交船 4.1通知:乙方应提前______天通知甲方有关本船的船检时间。 4.2验收:甲方应按预先约定前来船检与制造地验收,同时交付说明书及相关资 料和文件。 4.3交船期:自合同签订收到款项之日起,____天内交船,但因战争、自然灾害 等不可抗力的因素影响除外。如甲方付款延期或工程内发生变更,则乙方交船期顺延。如因经双方同意下发生项目的更改或增加影响交船期时,则交船期经双方协商后顺延。 第五条:送船 5.1送船地点:甲方指定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 5.2运输方式及费用承担:运输费用由乙方承担。乙方负责安全送船至乙方码头。

船舶修理合同(标准版)

(合同范本)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YW-HT-012889 船舶修理合同(标准版) Ship repair contract

船舶修理合同(标准版) 船舶修理合同(样式一) 合同编号:委托方: 承修方:签订地点: 签订时间:年月日委托方委托承修方承担船修理工程,经双方协商一致,签订本合同,共同信守。 第一条工程范围 承修方根据委托方提出的《船舶修理工程单》,经双方勘验核对签字后作为本船修理工程范围的依据。 第二条加减帐工程 1.加帐工程应由委托方代表在开工后四分之一的工程期限内,以书面形式向承修方提出并经双方确认。若该加帐工程费用不超过本船总修理费的___%,且其单项工程不影响工程期限时,则承修方可按常规修理项目修理。若该加帐工程费用超过本船总修理费的___%,或委托方在开工四分之一工程期限后提出的加帐工程,且其单项工程将影响工程期限时,则按照具体情况,双方可对修理价格和工程期限另行协商确定,并签定补充协议。 2.减帐工程应由委托方代表以书面形式向承修方提出并经双方确认。若承修方对委托方的减帐工程项目已发生了成本费用,则该费用仍应由委托方承担。

第三条工程价款 本船修理费(不含加减帐工程)预定为人民币___百___拾___万___千___百___拾___元,其最终总价按本船完工出厂的实际修理项目结算。 第四条工程期限 本船定于___年___月___日进厂,___年___月___日开工,___年___月___日完工,工程期限共计___天,其中在船坞(船排和船台)时间为___天。 第五条工程验收 1.本船修理需提交船检局检验的项目应由委托方申请。单项工程修理完工或检验合格,由委托方指派代表签字验收。全部修理工程完工(或码头试验结束)后,由双方代表签署船舶修理完工《总验收书》作为交船的依据。 2.本船修理工程的技术要求和验收标准,按双方签订的《技术协议》执行。在试验和试航中,船检局及委托方提出的属承修方修理工程中的缺陷和遗漏项目,承修方应及时修复和完成。若不属承修方修理工程的范围而又需要承修方修理时,则可按加帐工程处理。 3.本船的码头试验、试航及其他有关试验,经报验合格后,承修方应在___天内向委托方提供有关证明文件资料。 第六条质量保证 1.本船修理完工验收后,经承修方修复的固定部件保修期为六个月,运动部件保修期为三个月。在保修期内,如属承修方的修理质量问题而引起的故障或缺陷,承修方应及时予以免费修复。 2.若因委托方提供的配件、备件和器材的质量问题或操作不当而引起的故障、缺陷和损失,则应由委托方负责。

船舶建造检验项目表模板

船舶建造检验项目表 船舶建造检验项目表 填写说明: 1、检验或验证合格的项目在”□”中标记”√”, 反之标记”×”。 2、不适用项目在”□”中标记”—”, 或编辑时删除。 3、必要的, 但本格式未包含的项目和内容, 现场验船师应增加。 4、本表应作为检验资料归档。 5、本表责任人是现场验船师。 6、本格式供现场验船师和建造厂参考 一、船体 序号项目检验内容 1 钢板及型钢□审核材料等级、规格、炉批号及质量证明文件 □核对钢印或检验标志 □外观检查 □板材抽样理后化试验 2 焊接材料□焊接材料等级、规格及质量证明文件 3 船体放样□放样后线型检验 □样板、样箱检验 摆墩、胎架检验□墩点布置及墩基强度

□船台的长度、宽度, 精度 □胎架的形位尺寸检查 预制构件□构件装配/焊接工艺 □焊接质量 □制成后测量 4 船体各舱、散件装配及焊接□板材质保书 □各舱及舱内构件的装配完整性, 结构尺寸 □焊接质量 主机座装配、焊接□审核材料的质量证明文件、焊接工艺□形位尺寸、焊接质量 5 整体装配□对接缝间隙、边缘高低偏差, 纵横结构的连续性□局部加强结构 □结构完整性, 板材规格 6 焊接质量检查□焊前检验 □焊缝近观检验 □无损探伤 7 船体密性试验□密性试验大纲审查 □密性试验 8 船体完整性及主尺度□主尺度测量 □舵、螺旋桨、锚设备安装完整性 9 水尺、载重线标志检验□水尺及载重线勘划的正确性 10 下水前检验及下水后复查□水下开口关闭设施检验

□舵杆、螺旋桨固定的可靠性 □下水后的复查 二、舵设备 序号项目检验内容 1 舵杆、舵叶□审核质量证明文件、核对实物 □舵叶与舵杆的安装精度及焊接( 连接) □舵叶密性试验 2 舵设备的安装□舵杆中心线与轴系中心线的偏离情况 □安装的完整性、正确性、可靠性, □舵叶零位标志, 机械限位装置 □舵叶转动灵活性, 转动最大舵角 3 操舵系统及其安装□审核质量证明文件, 核对实物 □外部检查 □安装的完整、正确、可靠性检查 三、锚设备和系泊设备 序号项目检验内容 1 锚机、绞盘、锚链、锚及附件□审核质量证明文件、核对实物 □外观检查 2 锚泊、系泊设备的安装□锚机、绞盘安装的的完整、正确、可靠性 □制链器、系缆桩安装的的完整、正确、可靠性

IACS质量标准(船舶建造和修理质量标准)

船舶建造和修理质量标准Part A 新船建造及修理质量标准 Part B 船舶修理质量标准 Part A 新船的建造及修理质量标准 1、适用范围 2、总则 3、焊工及工艺认可 3.1 焊工资格 3.2 焊接工艺认可 3.3 无损检测操作人员资格 4、材料 4.1 构件材料 4.2 厚度负公差 4.3 表面质量 5、切割 5.1 气体切割 5.2 等离子切割

5.3 激光切割 6、组装要求 6.1 折边纵骨和折边肘板 6.2 组装型材 6.3 槽型舱壁 6.4 支柱、肘板和扶强材 6.5 表面最高线加热温度 6.6 分段安装 6.7 特殊次分段 6.8 成型 6.9 肋骨间板的安装精度 6.10 板与肋骨的安装精度 7、校准 8、焊接 8.1 对接焊缝坡口形式(手工焊) 8.2 角焊缝坡口形式(手工焊) 8.3 对接焊缝和角焊缝成型(手工焊)

8.4 搭接焊、塞焊和长孔焊 8.5 焊缝间距 8.6 自动焊 9、修理 9.1 安装误差的修理 9.2 对接焊缝坡口加工(手工焊)的修理 9.3 角焊缝坡口加工(手工焊)的修理 9.4 对接焊缝和角焊缝成型(手工焊)的修理 9.5 焊缝间距的修理 9.6 错误的开孔的修理 9.7 镶板修理 9.8 焊缝表面的修理 10、参考 1. 适用范围 1.1 本标准对新造船的船体结构建造质量做出了规定,并且规定了不满足建造质量标准的修理标准。 但此标准一般应用于

--常规的船型, --船级社规范船体部分是符合的, --船体结构是由普通和高强度船用钢材建造的, 此标准的适用性应得到船级社的同意。 此标准一般不适用下列新船 --特殊船型,例如液化气船 --由不锈钢或其他特殊类型、等级钢材建造的船体 1.2 此标准包含了典型的建造方法及其质量标准并阐明了这些建造方法的主要细节。除非在本标准的其他地方进行特别说明,原则上本标准所反映的工艺水平适用于传统船体主要和次要的结构设计。对于船体结构临界和高应力区可以采用更严格的标准,但均应经船级社同意。在评估船体结构和构件危险性时,参考“目录10”中的1、2、3项。 1.3 对于本标准没有包括的结构或装配工艺,应有船级社根据资格认可程序和(或)认可的国家标准经认可。 1.4 本标准对在没有船舶建造标准或船级社认可的国家标准情况下,为船舶建造提供指南。 1.5 在使用本标准时,组装、公差等类似质量特性均为名义值。当明显存在质量偏差时,船厂应采取措施改进工艺。仅仅依靠采取补救措施来减少质量偏差的方法是不能接受的。 2. 新船的总的要求

船舶质检大全

船舶建造质量检验大全 船舶建造质量检验 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地阐述了船舶建造质量检验的原理和方法。内容包括:质量检验概论,以及船用材料、船体、船装、机装、电装、涂装、内装和试验等方面的检验方法和接受准则。全书共由十一章组成:第一章概论,第二章船用金属材料检验, 本书可供船舶质量检验人员,设计和工艺师、验船师、监理人员,工程管理人员使用,也可供专业人员作为培训教材和工作参考书。 第一章概论 第一节质量检验的概念和历史 一.质量检验的历史 二.船舶的入级、法定和监督检测 三、质量检验方面的术语 第二节质量检验过程 一.质量检验活动和职能 二.质量检验的实施 三.不合格品的控制和纠正措施 四、质量问题的处理 第三节质量检验组织 一.质量检验部门的设置 二.质量检验人员的配置

第二章船用金属材料检验 第一节概述 一、材料检验的基本要求 二、材料复检的程序和内容 第二节钢材检验 一、钢板和型钢检验 二、钢管检验 第三节焊接材料检验 一、概述 二、焊接材料的检验程序 三、电弧焊条检验 四、埋弧自动焊焊丝和焊剂检验 五、电焊条保管 第四节铸钢件和锻钢件检验 一、铸钢件检验 二、锻钢件检验 第一章概论 第一节质量检验的概念和历史 一、质量检验的历史 质量检验,包括船舶检验,作为一项管理手段,它是随着生产力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而产生、发展起来的。 (一)质量检验的产生和发展

早在一万年以前的石器时代,人类已经对所制作的器物的质量有所意识,开始对石器进行极为简陋的检查。 在古代,制造工场的规模都很小,罕有超过12人的工场。由工场主主持所有的生产活动,包括监视和检验产品的质量。 那时,基本上没有专职检验员。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工场规模的扩大,产量的提高,工场主亲自承担全部管理事务显得力不从心。于是,由工场主的助手,各生产领班来分管检验。检验是一项费时较多的工作。随着工人人数的增加,检验工作量超过了领领所能支配的时间限度,就产生了专门从事质量检验工作的专职检验员这一岗位。 关于最早出现的检验员,在国外,在埃及的塞增斯(Thebes)城发现的公元前1450年建造的墓上的浮雕,描绘了检验人员在检查加工后的石块的平面度。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早在公元前四面多年的春秋战国时代,在文献上已有了有关质量检验的记载。例如,在《周礼?考工记》一书中就有“命百工审查五库器材,审曲面势,以饰五材和以辨民器”的记述。 工业革命导致了大型公司的产生和发展。随着生产的发展和检验员人数的增加,这种趋势促使工厂的管理发生变化。在本世纪初,泰勒(E.W.Taylor)提出了科学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他认为,“策划”(相当于科室职能)与撝葱袛两者要分开。改变的根据是,在那个时代,工长和工人缺乏制订计划应具备的知识。泰勒提出将制订计划的工作交给工程师和经理,而工长和工人的工作就限于执行计划。泰勒制在

钢质船舶建造质量控制标准

钢质船舶建造质量控制标准 、前言 本着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的原则,我公司严抓造船的质量检验。为落实此项工作,我们做到有规范、标准的依据,有组织的落实,有具体执行的条文。详见如下:二、执行的规范行业标准、国家标准最新CCS勺规范和海事局的规则进行设计。 作为钢质船舶制造企业,特针对本勘测船的建造执行如下规范、标准: 1. 中国船级社《内河高速船入级与建造规范》(2002) 2. 中国海事局《内河船舶法定检验技术规则》(2004)及2007、2008修改通告。 3. 中国政府主管机关颁布的其它有关规范规则。

钢质船舶制造标准目录 共页第页

、放样及样板 二、船体主要尺度 三、主付龙骨 四、横舱壁

五、肋骨框架 一级二级三级六、船壳外板

技术参数 序 分项名称检验内容 说明号

八、舱口围板 序号分项名称检验内容 技术参数 说明 一级二级三级 1 装口配围舱口宽度误差<±6<± 1 2 <± 16 舱口长度误差<± 12 <± 16 <± 20 舱口围板高度误差,指甲板上表面到围板顶缘<±4<±6<±8舱口围板的不直度(每米平均)<2<3<5 九、舷侧纵桁、甲板纵桁及护舷材 序号分项名称检验内容 技术参数 说明 一级二级三级 1 舷侧纵桁和甲板 纵桁按装位置尺寸误差<±2<±4<±6接头的光顺性<±2<±4<±6 2 护舷材护舷材尺寸(与图纸比)<±2<±4<±6按装位置尺寸误差<4<6<8接头的光顺性光顺平直<±4<±6 十、上层建筑 序号分项名称检验内容 技术参数 说明 一级二级三级 1 棚顶板局部不平整度(每米长度内)<4 <6 <8 2 门窗 门窗平直美观,无歪斜较好一般 水密门窗不漏微漏有水 卜一、首 序号分项名称检验内容 技术参数 备注 一级二级三级 1 首柱预制 中心线 锻件<±2<±3<±4 板件<±1<±2<±3纵中剖面弯曲后与样板不密合度误差<2<3<4 2 首柱船台装配 纵中剖面与船台中心线误差<±1<±2<±3 高度误差<2<4<6 纵向位置误差<5< 10 < 15 中央到板的中心线与船台中心线之偏差W±2<±3<±4 甲板与构架的不密合度W2<3<4 甲板与舱口围板的焊缝间隙<2<3<4 甲板与甲板焊缝之间隙<2 <3 <4 甲板与甲板接缝高度差5W6<1<2 甲板与甲板接缝高度差 5 >6 <1<2<3 甲板每平方米内不平度<3<5<8 1.接缝80%以上 2.符合一级(二级),其余的 20%符合二级(三级)者, 评为 一级(二级)。 3.装配结 4.束后进行检验。

船检服务申请须知

船检服务申请须知 本“须知”是本省船检机构船检服务对象(船厂、船东/船东代表、船舶经营人及其代理人、船用产品制造厂、船舶设计单位)(简称“申请人”)申请船检服务及取得检验报告、证书、意见书(简称“产品”)以及本省船检机构接收申请人船检服务申请、提供船检服务及交付产品的重要依据。 为确保船检机构及时提供合格的服务和产品,申请人须真实、准确地提交本“须知”所规定的相关资料、文件。 1、新船的初次检验: 一、申请时需提交的资料: a) 船检服务申请书; b) 船厂生产技术条件认可证书复印件,或有关保证该船建造质量的人员、生产和检验设施、设备的证明文件、质量管理制度(适用于超认可证书范围/未取得船厂生产技术条件认可证书的申请); c) 经船检机构批准的船舶设计图纸、资料(按目录复核)。 二、领取证书前需提交的资料: 1)工厂质量证明书: a) 检验资料汇总; b) 船用产品证书复印件(原件核对后退回); c) 检测、试验报告。 2) 船舶正侧照片4-8寸两张。 2、现有船舶初次检验: 一、申请时需提交的资料: a) 船检服务申请书; b) 船厂生产技术条件认可证书复印件,或有关满足该船检测的人员和设备能力以及保证改建(如有时)质量的生产设施、设备的证明文件; c) 经船检机构批准的船舶技术图纸、资料(按目录复核); d) 船舶来历证明: ①渔业船舶:船舶检验证书簿及档案; ②军用船舶:船舶技术文件; ③外国籍船舶:船舶技术档案。 e) 计划改建的项目(如有时); f) 海事机关的登记文件。 二、领取证书前需提交的资料: 1)工厂质量证明书: a) 检验资料汇总; b) 船用产品证书复印件(原件核对后退回); c) 检测、试验报告; 2) 船舶正侧照片4-8寸两张。 3、船舶营运中检验: 一、申请时需提交的资料: a) 船检服务申请书; b) 船舶检验证书簿正本; c) 上次检验遗留项目的整改情况说明(如有时); d) 船东自检报告(适用于船长60米以下内河一般干货船); e) 法规要求以及船舶修理或更新项目(如有时)的检验和试验记录、报告、证书。 二、领取证书前需提交的资料:

船舶建造管理规定-2016

船舶建造生产管理规定 1、总则 为加强造船生产管理,缩短船舶建造周期,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市场竞争能力,提高经济效益,确保履约合同制定本规定。 本规定应用过程方法将造船生产活动和相关的资源作为过程进行管理,以造船生产管理四大职能:编制作业计划、组织生产协调、指挥生产调度、督促和考核造船生产全过程为主线。 2、船舶建造所需的主要过程,分为: ⑴生产技术准备; ⑵下料加工; ⑶分段制造; ⑷船台合拢; ⑸拉线镗孔; ⑹下水作业; ⑺发电机动车; ⑻主机动车; ⑼倾斜试验 ⑽航行试验; ⑾完工交船。 3、生产技术准备 3.1生产技术准备的输入 生产技术准备的输入应包括以下方面的信息: a)合同及总技术规格书; b)方案(报价)设计任务书; c)建造说明书; d)建造方案(建造法)。 e)合同与技术交底 3.2生产技术准备的输出 生产技术准备的输出一般应包括以下方面的文件: a) 生产技术准备计划日程表; b) 建造方针; c) 各专业施工要领(原则工艺); d)质量保证大纲; e) )对内对外专检交验项目表;

f) 产品实现风险分析和评估报告; g)生产技术准备状态情况总检查表(开工令)。 f)“建造入级船舶开工前检查单”(适用民船建造,由品质保证部填写船级社确认) g)“船用产品持证清单”(适用民船建造,由科研所报船级社确认) 3.3编制生产技术准备计划日程表 3.3.1生产技术准备计划日程表应确定项目的主办和协办部门以及完成项目的考核期限,内容应包括以下文件: a)船舶建造过程大日程(大节点)总进度计划; b)主要材料、设备清单; c)主要材料、设备纳期表; d)建造方针; e)各专业施工要领(原则工艺); f)质量保证大纲; g)生产(施工)设计图样和工艺文件供图计划; h)对内对外专检交验项目表; i)大型铸锻件定订货清单; j)主要材料、设备供应计划; k)主要材料、设备持证清单; l)自制件和外协件清单; m)主要设备订货资料确认。 3.4合同与技术交底 3.4.1合同签署一周后,市场营销部和技术开发部应组织向有关部门进行合同与技术详细交底。 2.4.2合同与交底的主要内容: a)合同要点与内容的解释; b)顾客要求与合同背景材料情况; c)船舶主要技术状态、性能; d)船舶的特殊技术性能和工艺要求。 3.5开工条件的确认 为确保船舶开工后能连续施工,在开工前一周,造船办应依据“生产技术准备状态情况总检查表”的安排对开工前必须具备的条件组织验证。民船建造由品质保证部填写“建造入级船舶开工前检查单”交船级社确认后反馈造船办。3.5.1主管监造师应加强督办各相关部门按“生产技术准备计划日程表”的内容

船舶建造的质量管理

船舶建造的质量管理 质量的意义是“产品或服务满足规定或潜在需要的特征和特性的总和。(IS8402-1986《质量———术语》) “产品”包括硬件、软件和过程性工业产品。 “服务”指无形产品。如 “规定需要”指政府的有关法令以及有关标准和规范中的规定。 “潜在需要”指尚未明确提出,但可以觉察的、明显存在或将要存在的需要。 “需要”主要指用户的需要。用户包括后续加工者、经销者、最终用户、公共用户等。“特征”是指作为事物特点的征象和标志。质量特征值是表现事物质的征象的计量或计 数的特征值。 “特性”是事物所特有性质。质量特性如感官特性、理化性能等。 质量管理的定义是,全部管理职能的一个方面,该管理职能负责质量方针的制订与实施(IS8402-1986《质量———术语》) 从上述定义可见,质量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心环节,质量方针是质 量管理的“纲”质量管理包括质量方针、质量目标以及实现质量方针目标的质量体系。一句话,质量管理包括了全部质量管理职能的全部活动。全部质量管理职能包括确定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并通过质量体系中的质量计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来实施,要求企业全体成员的积极参加和支持。质量管理是各级领导的责任,但必须由上层领导来推动。令人满意的质量的经济成效是由质量环,质量螺旋,各个阶段的活动,如市场调研、设计规范和研制、采购工艺准备、生产制造、检验和试验、包装和贮存、销售和发运、安装和运行、技术服务和维修等可取得的。所以保证产品质量,缩短造船周期,提高经济效益是产品形成全过程各项活动共同追求的目标和相应承担的责任。 本文仅就加强质量管理,缩短造船周期的有关问题作些阐述。 一、质量与造船周期的关系 (一)两种观点 1、质量好,进度慢,周期长, 2、质量好,进度快,周期短, (二)正确的结论 生产实践和大量事例证明“质量好、进度快、周期短、数量多”的观点是正确的。 1、从生产实践看 任何产品的生产过程,都希望有一个周密的网络计划,有一个先进合理的流程和顺利的、一次成功的流向。不希望出现停流或回流。尤其船舶产品生产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哪个子系统发生质量问题或质量事故,就会出现停流或同流,都可能影响全局,拖延进度。有些项目即使暂时不影响总进度,但积累下来在交船前留下大量扫尾工程,同样会延长周期。这种情况目前还是普遍存在的,一艘万吨级船舶交船前的结尾工程,延长周期少者10-15天,多者1-2个月。 2、从大量事例看 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艘万吨远洋货轮“东风”号1960年下水由于主机曲轴等质量问题拖至1965年才交船。)80年代初一艘27700吨出口船,由于进口木材美松有蛀虫做好的舱室围壁和家具全部返工,拖延进度数月。某军舰由于新钢种质量未过关拖延计划进度近一年。1990年一艘65000吨出口船由于主机凸轮轴等质量问题试航15天仍失败,造成两次试航拖延了交船期,相反1991年同样一艘65000吨出口船,由于质量好,试航5天,一次成功,

玻璃钢船工艺流程样本

玻璃钢船工艺流程 一. 前言 1. 概念: 玻璃钢的学名为玻璃纤维增强塑料, 英文缩写GRP, 既Glass Reinforced Plastic。 2. 优点 2.1 质轻高强, 对减轻结构重量有较大潜力, 特别适用于限制重量的高性能船舶和赛艇。 2.2 耐腐蚀、抗海生物附着, 比传统的造船材料更适合在海洋环境中使用。 2.3 介电性和微波穿透性好, 适用于军用舰艇。 2.4 能吸收高能量, 冲击韧性好, 船舶不易因一般的碰撞、挤压而损坏。 2.5 导热系数低, 隔热性好。 2.6 船体表面能达到镜面光滑, 色彩多样, 特别是建造结构复杂、款式多样、外形美观的游艇。 2.7 可设计性好, 能按船舶结构各部位的不同要求, 经过选材、铺层研究和结构选型实现优化设计。 2.8 整体性好, 能够做到整个船体无接缝和缝隙。 2.9 船体成型简便, 比钢质、木质船省工, 且批量生产性特别好, 降低造价的潜力很大。 2.10 维修保养方便, 维修费比钢质、铝质和木质船少的多, 全寿命期的经济性能好。

3. 缺点 受刚性模量低和受成型技术等的限制, 尚不能建造太大的舰船, 加之原料价格较贵, 在整个造船材料中的用量仍较少。 4. 特性 玻璃钢固化后具有收缩的特性。 5. 要求 温度15至30℃; 湿度40%至60%, 不超过65%; 考虑通风、集尘、避光直射等。 二. 工艺流程 1. 总纲 制作木型→木型处理→模具制造→模具处理→脱模剂→胶衣→树脂( 腻子) →毡/布/复合毡( 多层板/轻木) →固化→装骨架( 筋) →脱模→修整组装 2. 工序 2.1 制作木型 2.1.1 上体 2.1.1.1 建造船台 根据船型及主要参数( Loa、B、D) 采用槽钢建造船台, 其两端各延伸两条竖直槽钢, 槽钢均统一向外, 船台中间视船体大小( 重量) 增加横梁或纵桁。将木方固定在船台上, 利用水平仪用电刨( 手刨) ,

船舶建造检验项目表

” ,反 。 ” ” 船舶建造检验项目表船舶建造检验项目表 填写说明:1、检验或验证合格的项目在“ □中标记“√” 之标记“×” 2、不适用项目在“ □中标记“—,或编辑时删除。 3、必要的,但本格式未包含的项目和内容,现场验船师应增加。 4、本表应作为检验资料归档。 5、本表责任人是现场验船师。 6、本格式供现场验船师和建造厂参考 一、船体 序号 项 目 检 验 内 容 1 钢板及型钢 □审核材料等级、规格、炉批号及质量证明文件 □核对钢印或检验标志 □外观检查 □板材抽样理后化试验 2 焊接材料 □焊接材料等级、规格及质量证明文件 3 船体放样 □放样后线型检验 □样板、样箱检验 摆墩、胎架检验 □墩点布置及墩基强度 □船台的长度、宽度,精度 □胎架的形位尺寸检查 预制构件 □构件装配/焊接工艺 □焊接质量 □制成后测量 4 船体各舱、散件装配及焊接 板材质保书 □各舱及舱内构件的装配完整性,结构尺寸 □焊接质量 主机座装配、焊接 □审核材料的质量证明文件、焊接工艺 □形位尺寸、焊接质量 5 整体装配 □对接缝间隙、边缘高低偏差,纵横结构的连续性 □局部加强结构 □结构完整性,板材规格 6 焊接质量检查 □焊前检验 □焊缝近观检验 □无损探伤 7 船体密性试验 □密性试验大纲审查 □密性试验 8 船体完整性及主尺度 □主尺度测量 □舵、螺旋桨、锚设备安装完整性 9 水尺、载重线标志检验 水尺及载重线勘划的正确性 10 下水前检验及下水后复查 水下开口关闭设施检验 □舵杆、螺旋桨固定的可靠性 □下水后的复查 二、舵设备 序号 项 目 检 验 内 容

1舵杆、舵叶□审核质量证明文件、核对实物 □舵叶与舵杆的安装精度及焊接(连接) □舵叶密性试验 2舵设备的安装□舵杆中心线与轴系中心线的偏离情况 □安装的完整性、正确性、可靠性, □舵叶零位标志,机械限位装置 □舵叶转动灵活性,转动最大舵角 3操舵系统及其安装□审核质量证明文件,核对实物 □外部检查 □安装的完整、正确、可靠性检查 三、锚设备和系泊设备 序号项目检验内容 1锚机、绞盘、锚链、锚及附件□审核质量证明文件、核对实物 □外观检查 2锚泊、系泊设备的安装锚机、绞盘安装的的完整、正确、可靠性□制链器、系缆桩安装的的完整、正确、可靠性 四、救生设备、航行/信号设备、桅杆 序号项目检验内容 1救生衣、救生圈□审核质量证明文件、核对实物 □外观、规格、数量检查及搁放位置 2救生艇□审核质量证明文件、核对实物 □外观、标志、乘员和主尺度检查 □属具检查 3吊艇架□审核质量证明文件、核对实物 □安装的完整、正确、可靠性 □效用试验 4桅杆□桅杆结构 □桅杆定位 5航行/信号设备检验□审核质量证明文件、核对实物 □安装的完整、正确、可靠性 □效用试验 五、防火结构、消防设备/用品、风油摇控切断装置 序号项目检验内容 1防火分隔□审核质量证明文件、核对实物 □防火分隔正确性、完整性检查 2固定灭火系统□管系装船前后的压力试验 □安装的完整、正确、可靠性 3消防用品□审核质量证明文件、核对实物 □型号、规格、数量、安装位置 4风油摇控切断装置□摇切装置安装检查,可靠性 六、通风、透气、舱底水、压载水系统、船内/外标志、栏杆等安全设施 序号项目检验内容 1通风、透气系统□审核产品质量证明文件,核对实物 □安装完整、正确、可靠性检查

船舶修理管理办法

船舶修理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本须知规定了船舶修理的操作步骤和要求,旨在保证和提高船舶的修理质量,满足船级社、法定主管机关、“国内安全管理规则”(NSM) 要求,使船舶始终处于 良好的适航状态,确保救助待命及满足防污染管理规定要求。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设备技术部,船队及所属船舶的修船管理。 第三条设备技术部负责全局船舶修理年度计划的汇总,掌握修船动态,同时报部备案。 另外,对船舶修理进行监督,提供必要的协调和技术支持。 第四条船队负责对船舶修理单进行审核,船舶修理进行监督,并协调和解决在修理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 第五条船长负责组织各部门编制修理工程单上报船队。编制修理单的主要人员原则上应参加修理工程。 第二章编制修理申请 第一条船舶应根据年度修船计划,救助待命情况,船级社检验的项目,机器设备的实际运转情况,及说明书规定的各种设备和部件检修要求等编制修理单。 第二条船舶修理单分为甲板、轮机、救助机具、电气和坞修五个部分。 第三条轮机、电气、坞修(轮机部分)部分由轮机员和机管员分别提出,无电机员的船舶,电器设备由各轮机员分别负责。由大管轮编制汇总,轮机长审定。救助机 具的修理单由机工长制定,并提交大管轮或轮机长审定。 第四条甲板、坞修(船体部分)部分由大副编制汇总。 第五条船舶修理单经船长签字后,上报船队审批。 第六条航修,一般应利用航次在港停泊期间进行。 第七条船舶发生海损,机损事故,应根据船舶损坏情况和船检部门提出的修理范围和要求进行修理,事故修理应与其它修理项目分别开帐,以便索赔。 第三章编制修理计划及预算 第一条设备技术部对船舶修理单认真审核,对所有修理项目作出详细预算。设备技术部对所需修理船舶上报分管领导及总经理,鉴定是否属于局修理范围,如属于局修

玻璃钢管道技术规格书范本

目录

1 范围 本技术规格书规定哈得逊油田开发调整地面工程产能建设站外注水系统单井洗井水回收所需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等的最低要求。对技术规格书中未提及的但又是必须的技术要求,卖方有责任提出建议,提供完善的性能。 2 术语定义 用户:塔里木油田分公司。 购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 卖方:设计、制造并对购方销售的公司。 3 标准及规范 总则 卖方所设计、制造的产品应符合或不低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行业相关法规、规范的要求。 卖方必须使其设计、制造、检验和试验等符合指定的标准、规范。当卖方不能接受本技术规格书中的某些条款时,应将偏离内容和修正意见及时通知购方。 引用标准 SY/T 6267-2006 高压玻璃钢纤维管线管规范 SY/T 6419-2009 玻璃纤维管的使用与维护 SY/T 0415-96 埋地钢质管道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防腐保温层技术标准

SY/ 非金属管道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第一部分:高压玻璃纤维管线管)4 使用环境 安装环境 敷设位置:室外地下(冰冻线以下)。 管道埋深:。 土壤类别:沙、粉砂。 环境温度:0~15℃。 输送介质物理性质 输送介质:含油污水; 输送温度(℃): 20~65; 输送压力(MPag):≤; 介质物性: 1)采出水密度: g/cm2 2) pH值: 3)CO32-:0 mg/L 4)HCO3-: mg/L 5)Cl-:×104 mg/L 6)SO42-:255 mg/L 7)阴离子总量:×104 mg/L

8)Ca2+:×104 mg/L 9)Mg2+:452 mg/L 10 )K++Na+(以Na+计):×104 mg/L 11)阳离子总量:×104 mg/L 12)总矿化度:≤×104 mg/L 13)B: mg/L 14)Fe2+:226 mg/L 15)OH-: 0 mg/L 16)水温:20~65℃ 17)苏林分类:氯化钙 5 供货技术要求 供货要求 玻璃钢管道的供货范围应包括:玻璃钢管道、转换接头、螺纹、短接、弯头、同心异径接头、胶粘剂、螺纹密封脂。 施工及维修工具:卖方需提供保证现场施工及维修要求的各类玻璃钢管道专用施工工具,包括带扳手、摩擦钳、铁刷或硬毛刷、锥度磨削机及相应的开口胀塞、台式或便携式链钳、切管工具等。 施工及维修工具的数量除保证施工用外,另需为作业区日常维护配备2套。 应付资料: 下列资料应在产品发运时向买方提供:

船舶建造质量KR船级社标准

No.47 Shipbuilding and Repair Quality Standard (1996) 船舶建造标准 (Rev. 1, 1999) (Rev.2, Dec. 2004) (Rev.3, Nov. 2006) (Rev.4, Aug. 2008) PART A - SHIPBUILDING AND REMEDIAL QUALITY STANDARDS FOR NEW CONSTRUCTION 新建船舶建造质量标准 1. Scope 范围 2. General requirements for new construction 新造船舶总体要求 3. Qualification of personnel and procedures 人员资质和程序认可 3.1 Qualification of welders 焊工资质 3.2 Qualification of welding procedures 焊接程序 3.3 Qualification of NDE operators NDT人员资质 4. Materials 材料 4.1 Materials for structural members 结构材料 4.2 Surface conditions 表面质量 5. Gas Cutting 火焰切割 6. Fabrication and fairness 装配和校正 6.1 Flanged longitudinals and flanged brackets 6.2 Built-up sections 6.3 Corrugated bulkheads 6.4 Pillars, brackets and stiffeners 6.5 Maximum heating temperature on surface for line heating 6.6 Block assembly 6.7 Special sub-assembly 6.8 Shape 6.9 Fairness of plating between frames 6.10 Fairness of plating with frames 6.11 Preheating for welding hull steels at low temperature 7. Alignment 对齐与对中 8. Welding Joint Details焊接接头详细 8.1 Typical butt weld plate edge preparation (manual welding and semi-automatic welding) 8.2 Typical fillet weld plate edge preparation (manual welding and semi-automatic welding) 8.3 Butt and fillet weld profile (manual welding and semi-automatic welding) 8.4Typical butt weld edge preparation (Automatic welding) 8.5 Distance between welds 9. Remedial 修补 9.1 Typical misalignment remedial 9.2 Typical butt weld plate edge preparation remedial (manual welding and semi-automatic welding) 9.3 Typical fillet weld plate edge preparation remedial (manual welding and semi-automatic welding) 9.4 Typical fillet and butt weld profile remedial (manual welding and semi-automatic welding) 9.5 Distance between welds remedial 9.6 Erroneous hole remedial 9.7 Remedial by insert plate 9.8 Weld surface remedial 9.9 Weld remedial (short bead)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