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全球著名手机品牌特色研究

全球著名手机品牌特色研究

全球著名手机品牌特色研究
全球著名手机品牌特色研究

新媒体概论与实践

期末论文

全球著名手机品牌

特色研究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班号:

学号:

关键词:手机品牌苹果三星诺基亚小米

正文:

近年来有一句流行语颇为风趣:“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在玩手机,我也在玩手机。”这句话在让人莞尔一笑的同时,也很能发人深省。今天我们暂且不论移动新媒体对人类世界社交的影响是好是坏,谁都不能否认,手机对当下人们生活的影响实在是非常惊人,无论是从深度上分析还是从广度上分析。

1973年,手机作为一种通信工具被发明,经过40年的发展到今天,它在人类生活中的地位早已今非昔比。街头巷尾,手机几乎人手一部,除了极小部分人群还在使用非智能手机,更多数的消费者都在使用各式各样的智能手机。除了基本的打电话、发短信功能,3G时代的智能手机拥有可观的上网速度,相当于一台掌上电脑:安装有音乐播放器,完全可以顶替MP3;下载一个视频app,立刻充当MP4的角色;下载一款XX词典软件,又是一部电子词典;使用QQ、微信、微博,时刻营造出一种“世界尽在掌中”的感觉······作为一名大学生,我身边的亲友、同学都有自己的手机,甚至一人不止一部,品牌各不相同,款式更是多种多样。说到新媒体,不得不说移动新媒体,而移动新媒体的主要载体就是智能手机,既然我们每天都在和智能手机打交道,不妨就以此为切入点来研究新媒体。本文将注目于当今全球最著名的几大手机品牌进行特点介绍、异同点分析以及未来走向的预测。

PART1——苹果

苹果公司,总部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的库比提诺,核心业务是电子科技产品,在高新科技企业中以创新而闻名,是全球第一大手机生产商,是全球主要的PC厂商,也是世界上市值最大的上市公司。苹果公司知名的产品有许多,AppleII、Macintosh电脑、iPhone手机、iPod音乐播放器、iTunes商店、iMac一体机、iPad平板电脑等系列。本文只关注iPhone系列手机。

iPhone是由苹果公司推出的一个智能手机系列,搭载苹果公司所研发的iOS(原称“iPhone OS”)手机操作系统。第一代iPhone 于2007年1月9日发布,并于当年6月29日正式发售;2008年推出3G iPhone;2010年发布iPhone4;2011年iPhone4S发布;2012年iPhone5发布;最新一代的iPhone5S和iPhone5C于2013年9月10日发布,并于当年9月20日正式发售。在中国,金色的iPhone5S被戏称为土豪金。

移动电话、宽屏iPod和上网装置——iPhone将三大功能集于一身。iPhone囊括了iPod的媒体播放功能;为移动设备修改后的Mac OS X操作系统(IOS);以及800万像素的摄像头(一代、二代为200万,3代为320万,支持自动对焦,4代提升到背照式500万,而2011年发布的4S提升到800万并且采用2.4f大光圈);内置重力感应器,能依照用户水平或垂直的持用方式,自动调整屏幕显示方向;内置光感器,支持根据当前光线强度调整屏幕亮度;内置距离感应器,防止在接打电话时,耳朵误触屏幕引起的操作。2012年9月发布的

iPhone4S、5更是加入了一个全新的拍照模式——全景模式,在该模式下可以用iPhone 4S、5拍摄全景照片,全景照片可达2800万像素。通过iPhone的多点触摸(Multi-Touch)技术,手指轻点就能拨打电话,应用程序之间的切换也易如反掌,还可以直接从网站拷贝粘贴文字和图片。iPhone还是世界上第一台批量生产商业用途的使用电容屏的智能手机。

由上可见,iPhone手机的设备和功能总体来说十分强大,事实上可以被认为是当今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上的龙头。然而,iPhone也有自己的缺点,除了各品牌手机都无法避免的个人信息泄露的安全隐患以外,iPhone系列产品附带的是自家专有的耳机接口、数据线接口,不可通用其他品牌产品的充电器、耳机,也正因如此手机的维修保养必须在苹果产品专卖店里进行(苹果的各系列产品都是这样),而且当用户想要下载软件时,苹果手机会要求输入苹果商店的登陆账号,许多用户为忘记此账号烦恼不已。这类问题在讲究兼容并包、资源共享的21世纪,显然是一项重大缺陷。另外,苹果创始人之一,同时也是公认的全球最佳CEO史蒂夫·乔布斯的逝世,无疑是苹果公司的一大损失,远不只是失去了一名优秀的领导者,某种程度上说,甚至是失去了大批消费者的信心。尤其在2012年iPhone5不仅出现了严重的掉漆问题,令消费者百般无奈,自带的地图服务更是漏洞百出,引得世界范围内一片哗然。

PART2——三星

三星集团是韩国第一大企业,同时也是一个跨国的企业集团,位

跻世界五百强企业之列。三星集团包括众多的国际下属企业,旗下的公司有:三星电子、三星物产、三星生命、三星航空等等,业务涉及电子、金融、机械、化学等众多领域。三星电子是三星集团旗下最大的子公司,目前已是全球第二大手机生产商、全球营收最大的电子企业。本文重点分析三星Galaxy手机系列。

Galaxy(盖世)系列智能手机,整体定位于中端市场,是三星系列中的精品,其中尤以S系列和Note系列举世闻名。2011年,三星Galaxy S II、GALAXY S Plus、GALAXY Note问世;2012年,三星发布Galaxy S III、Galaxy S Advance、GALAXY Note 10.1、Galaxy Note II;2013年,三星Galaxy S4、Galaxy Note 8.0、GALAXY Note III 正式投入市场。

时尚的外型、精密的工艺质量、令人满意的屏幕和铃声是其它品牌手机所不具备的。众所周知,三星电子的显示屏制造工艺技术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三星手机正可体现出这一特点,屏幕宽大、显示效果好、色彩鲜活;三星手机与iPhone相比重量较小,机身轻薄易携带;系统运行流畅速度快,硬件配置也颇为强悍。靠着以上优点,三星牢牢占据着中高端手机市场,为其赚取了丰厚的利润,也为其发展提供了雄厚的资金支持。

尽管三星手机的发展势头很猛,但毫无疑问它也有缺点,有些缺点是其市场选择所带来的。比如,三星手机基本不考虑低端市场,价格偏高;三星手机的功能与其他手机相比有些少,因此被人说成花瓶等等。另外,三星在全球范围内的知名度显然逊于苹果、诺基亚,超

出亚洲的范围竞争力相对稍弱。

PART3——诺基亚

诺基亚(Nokia)公司成立于1865年,总部位于芬兰埃斯波,是一家主要从事生产移动通信产品的跨国公司,是全球第三大手机生产商。诺基亚成立之初以造纸为主,后来逐步走向胶鞋、轮胎、电缆等领域,最后才发展成为一家手机制造商。自1996年以来,诺基亚连续14年占据市场份额第一位。

然而,在21世纪不懂得实时创新就意味着被淘汰,诺基亚显然就是这样一个令人惋惜的例子。面对新操作系统和智能手机的双面夹击,诺基亚全球手机销量第一的地位在2011年第二季被苹果及三星双双超越。2011年2月,诺基亚与微软达成全球战略同盟并深度合作共同研发Windows Phone操作系统。继2011年5月诺基亚关闭法国、西班牙在线商店销售业务,6月关闭美国、英国和德国的在线商店销售业务之后,2011年8月诺基亚宣布彻底退出日本手机市场。2012年6月15日,诺基亚宣布,全球裁员1万人,并关闭全球多所手机工厂,重组高层管理团队。2012年7月25日,诺基亚中国开裁研发人员。2013年7月11日23时,拥有4100万像素的诺基亚Lumia 1020正式在纽约发布亮相。2013年9月3日,微软宣布以72亿美元收购诺基亚设备与服务部门(诺基亚手机业务),并获得专利和品牌的授权。诺基亚将业务重心转向Here地图服务。

首先必须得说,诺基亚这么多年积累的优秀的企业声誉和口碑不是无缘无故得来的。我不是某个品牌的粉丝,当然倾向性还是有的,

我会因为出色的工艺、设计喜欢苹果,会因为靓丽的外观、霸气的机身喜欢三星,但是它们动辄三四千的价格实在让人望之生畏。在1000元以下的低端机市场,诺基亚凭借着丰富的产品型号、过硬的产品质量、耐操耐摔的品质、对得起其产品的价格,牢牢占据着手机行业老大的位置。在低端、入门级智能机领域,直至今天我仍然认为诺基亚是首选,C5、600MHZ处理器的5630、6730等等都不错,可以说1500元以下的价位里,诺基亚的性价比很高。塞班S60三版系统虽然不够先进,但简单易用、软件人性化,非常适合入门级用户,而且软件也足够丰富。1500~2000元,诺基亚也有E52等不错的机型。我们来看看,以上说的这些价位,恰恰是大多数人们买手机时准备的预算,正是依靠着以上价位机型的良好口碑,诺基亚打造出了全球最强大的手机帝国,至少从销量上是这样。所以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说诺基亚好的用户会有那么多了。

那么2000元以上呢?如果我有2000元以上去买手机,我选择手机的时候,绝不会再考虑诺基亚,至少到目前为止是这样。存在的问题一:不客气的说,在触摸屏智能机领域,如果说苹果实力算是超一流,HTC算是一流的话,那么MOTO、三星、索爱算是一流半,而诺基亚,只能算是二流厂商了。硬件配置低,系统落后,软件贫乏,工艺粗糙,按照现在的市场价格来说,唯一价格符合价值的诺基亚触屏机,也就是5230系列了,不是因为它好,而是因为它便宜。至于非触屏机,我不认为N96N86这样区区二点几寸非触摸屏、低配硬件的手机,可以配得起它所设置的那个价位。存在的问题二:人们普

遍认为诺基亚的质量很好,诺基亚质量很好吗?没错,这个理论,用于诺基亚的直板机型,尤其是低端直板机型,完全没错。但用于滑盖机,这个理论就值得商榷了。N81这款著名的跷跷板手机,因为滑道工艺的问题,造成滑道、排线损坏的不是个例,而滑倒工艺的问题,直到N85和N86,仍然没有解决好。滑道工艺能及格的,E66算是一个,6700S目前看来还不错,不知道能不能接受得住时间的考验。当然N95 8G这款手机各方面都还是不错的,只是等到它的价格符合它的价值的时候,已经只能买到二手手机了。用于触摸屏手机,这个理论就更值得商榷了。5800和5230的花屏,N97脆弱的滑道,去诺基亚的客服或者各大论坛转转,我们不难发现诺基亚触屏的质量和其自家直板机质量的明显差异。

PART4——小米

小米科技,公司地处中国北京,由前Google、微软、金山等公司的顶尖高手组建,是一家专注于iPhone、android等新一代智能手机软件开发与热点移动互联网业务运营的公司。2010年4月正式启动,已经获得知名天使投资人及风险投资Morningside启明的巨额投资。2010年年底推出手机实名社区米聊,在推出半年内注册用户突破300万。此外小米公司还推出基于CM定制的手机操作系统MIUT、Android双核手机小米手机等。本文只关注小米手机系列。

小米手机是一款由小米科技研发、英华达和富士康代工制造的MIUI平台智能手机。该手机首次亮相于2011年8月16日的小米科技北京发布会上,小米科技董事长雷军主持了发布会,称小米手机为

“全球最快”的智能手机。2011年8月小米手机第一代发布;2012年5月18日,小米手机青春版正式上线;2012年8月16日小米2正式发布,后又发售小米2A与2S;2012年8月23日,小米手机1S 在小米网上正式发售;2013年8月12号,主打低端手机市场的红米正式进行销售;2013年9月5号,小米公司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新品发布会,正式发布其新一代产品小米3。

综合身边同学的使用感觉和各大网站上专家们的点评,总结小米手机的特点如下:配置强大(屏幕分辨率不错、CPU强劲)、功能丰富、性能卓越,MIUI人性化,总体上说性价比很高;当然也有缺陷,机身设计不够完美,售后服务尚未做到位,当前最要紧的问题是货源不足,这对小米的发展来说是个严重的限制条件。

总结:

对比以上四家手机品牌,笔者个人认为:失去了乔布斯的苹果,纵使一段时间内不会经历大的风波变故,但其最辉煌的时期已然过去,恐怕难以再有更大幅度的腾飞;三星虽然前些年一直被批评“抄袭苹果”,但近年来一直致力于创新优化,已颇有成效,愈发有后来居上的势头,而且三星作为韩国的民族品牌,备受韩国民众的拥护,细心观察韩剧中的细节我们会发现,里面的男女主角使用的电子产品全部产于三星,以韩剧在亚洲乃至全球的普及程度来看,明星大腕们的倾力展示无疑是绝佳的广告,这也是三星手机的一个巨大优势;曾经,世界顶级品牌诺基亚生产的手机受全球人民高度认可,质量功能都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而今却英雄迟暮,怀着一直以来对诺基亚的好

印象,我衷心希望它在新老板——微软的领导下能走出困境、重创辉煌;作为本文列举的四大品牌中最“年轻”的一个,小米确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作为国产骄傲,请让我们毫不吝惜地拿出鼓励和扶持的态度支持小米,不仅在购买时优先考虑,并在使用后认真诚恳地提出意见和建议,争取将小米培养成我们中国的“三星”!

参考文献:百度百科360问答手机中国网

中国手机市场竞争力分析

谁在丧失竞争优势?

目录 一、让市场占有率来说话 3 二、国产手机的竞争力 3 1、国产品牌的渠道优势 4 2、消费电子产品:本土化开发显现优势 5 3、国际厂商丧失规模优势? 6 三、历史的机遇7 1、CDMA的机遇7 2、手机从“通讯技术产品”转型到“消费电子”7 四、中国手机制造商在进步8

表: 表1:选取案例的基本情况比较 3 表2:国产手机的进步9 表3:国产手机制造商的努力方向9 图: 图1:国内市场占有率比较 3 图2:流动资产周转率比较 4 图3:毛利率比较 5 图4:市场份额的变化 6

图5:每部手机分摊费用比较 6 图6:中国消费电子产品制造商崛起示意图8 出自于.... 中国最大的资料库

一、让市场占有率来说话 据信息产业部统计数字,到2003年上半年,国产品牌手机的国内市场占有率已达到55.28%,比去年提高16.21个百分点,国内市场手机销量品牌占有率前五名依次为波导(15.01%)、摩托罗拉(14.21%)、TCL(11.64%)、诺基亚(9.72%)、康佳(6.65%),这是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在“国产手机当自强”的口号之下,国产手机从1999年起奋发图强,一路高歌猛进,收复失地,终于在国内市场占据了半壁江山出自于.... 中国最大的资料库。 图1:国内市场占有率比较

资料来源:信息产业部,信中利研究 然而,对国产手机竞争能力的担心却有增出自于.... 中国最大的资料库无减,关心国产手机的人们纷纷询问:缺乏核心技术、库存暴涨、价格下跌、出口乏力是否正在侵蚀国产手机的竞争优势?国产手机的“危机”是否正在逼近?我们认为:顾客的选择就是最货真价实的竞争

手机产业竞争能力分析报告

手机产业竞争能力分析 报告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中国手机产业竞争能力分析报告 到2002年,我国手机生产厂商已经发展到37家,已形成年产手机亿部的生产能力。初步形成了以北京、天津等9家生产企业为主体的北方基地,以广东地区9家企业为主体的南方基地和以长江三角洲地区6家生产企业为主体的华东基地。 根据信息产业部公布的相关数据,国产品牌手机在2002年取得了群体性突破,除去出口的市场占有率已近40%。究其原因,除了国内手机厂商的本土优势外,恰当的把握了国内消费者追逐的流行趋势应该说功不可末。 本次彻底调查选用的该竞争力报告从手机产品策略、品牌营销及渠道建设等几个方面详述了国内手机产业的竞争态势。(彻底调查/曹增辉) 全文如下: 作者:汤刚/世界电信 市场竞争格局 1.中国手机产业结构与生产规模 (1)中国手机产业的结构 在巨大市场需求的牵引下,在移动通信专项的推动下,我国移动通信产业已经成为最具吸引力的投资领域。仅就信息产业部组织调研的35家企业来看,总投资额达亿元,其中87%为企业自筹、银行贷款和地方政府配套资金。近几年外

商对移动通信整机及配套的基础产品的投资达到170多亿美元。摩托罗拉、诺基亚进一步加大了在中国的投资计划;爱立信、西门子、飞利浦纷纷关掉本国的工厂,转移到中国。与此同时,摩托罗拉、诺基亚、爱立信、阿尔卡特等跨国公司纷纷在我国投资设立面向全球、高水平的移动通信技术开发中心,不断增加研发投入,提高在中国企业的技术水平。我国已经成为移动通信产品的生产加工研发基地。 移动通信产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国内企业加大研发力度,引导了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带动了企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为加快国内企业发展,增强国际竞争力,国家加强了对国内通信市场的监管,国务院5号文件规定任何厂商在中国境内生产手机须经信息产业部发放许可证方可生产手机。国内手机市场在国家政策的扶持和保护下,我国手机生产企业从1997年的5家发展到2002年的37家,已形成年产手机亿部的生产能力。我国手机生产企业初步形成了以北京、天津等9家生产企业为主体的北方基地,以广东地区9家企业为主体的南方基地和以长江三角洲地区6家生产企业为主体的华东基地。北方、南方和华东三大手机生产基地的年产量分别占全国总产量的 %、 %和 %,生产总量占全国总产量的91%。 目前已取得信息产业部GSM手机生产许可证的国产手机企业有12家,这12家企业是:中科健、康佳、中兴通讯、南方高科、厦华电子、东方通信、波导、海尔、TCL、首信、南京熊猫、厦新;生产CDMA手机的企业有19家,除了摩托罗拉外,其余18家都是国产手机生产企业。它们是波导、中科健、中兴、首信、TCL、海尔、东信、康佳、南方高科、中电通信、大唐、振华科技、浪潮、海信、大显集团、普天通信、天津电话设备厂、厦华。

中国手机产业竞争能力分析报告

中国手机产业竞争能力分析报告 到2002年,我国手机生产厂商差不多进展到37家,已形成年产手机1.5亿部的生产能力。初步形成了以北京、天津等9家生产企业为主体的北方基地,以广东地区9家企业为主体的南方基地和以长江三角洲地区6家生产企业为主体的华东基地。 按照信息产业部公布的有关数据,国产品牌手机在2002年取得了群体性突破,除去出口的市场占有率已近40%。究其缘故,除了国内手机厂商的本土优势外,恰当的把握了国内消费者追逐的流行趋势应该讲功不可末。 此次完全调查选用的该竞争力报告从手机产品策略、品牌营销及渠道建设等几个方面详述了国内手机产业的竞争态势。(完全调查/曹增辉)全文如下: 市场竞争格局 1.中国手机产业结构与生产规模 (1)中国手机产业的结构 在庞大市场需求的牵引下,在移动通信专项的推动下,我国移动通信产业差不多成为最具吸引力的投资领域。仅就信息产业部组织调研的3 5家企业来看,总投资额达50.5亿元,其中87%为企业自筹、银行贷款和地点政府配套资金。近几年外商对移动通信整机及配套的基础产品的投资达到170多亿美元。摩托罗拉、诺基亚进一步加大了在中国的投资打算;爱立信、西门子、飞利浦纷纷关掉本国的工厂,转移到中国。与此同时,摩托罗拉、诺基亚、爱立信、阿尔卡特等跨国公司纷纷在我国投资设置面向全球、高水平的移动通信技术开发中心,持续增加研发投入,提升在中国企业的技术水平。我国差不多成为移动通信产品的生产加工研发基地。 移动通信产业的快速进展促进了国内企业加大研发力度,引导了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带动了企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为加快国内企业进展,

增强国际竞争力,国家加大了对国内通信市场的监管,国务院5号文件规定任何厂商在中国境内生产手机须经信息产业部发放许可证方可生产手机。国内手机市场在国家政策的扶持和爱护下,我国手机生产企业从1997年的5家进展到2002年的37家,已形成年产手机1.5亿部的生产能力。我国手机生产企业初步形成了以北京、天津等9家生产企业为主体的北方基地,以广东地区9家企业为主体的南方基地和以长江三角洲地区6家生产企业为主体的华东基地。北方、南方和华东三大手机生产基地的年产量分不占全国总产量的44.9 %、22.6 %和23.4 %,生产总量占全国总产量的9 1%。 目前已取得信息产业部GSM手机生产许可证的国产手机企业有1 2家,这12家企业是:中科健、康佳、中兴通讯、南方高科、厦华电子、东方通信、波导、海尔、TCL、首信、南京熊猫、厦新;生产CDMA手机的企业有19家,除了摩托罗拉外,其余18家差不多上国产手机生产企业。它们是波导、中科健、中兴、首信、TCL、海尔、东信、康佳、南方高科、中电通信、大唐、振华科技、浪潮、海信、大显集团、普天通信、天津电话设备厂、厦华。 (2)中国手机产业的生产规模 表1显示出2002年中国手机企业生产、销售和出口情形。 2.国外厂商主导手机市场进展潮流 以后的市场必定是创新者领导的市场。国外厂商将领先品牌的核心优势、杰出的运作和持续创新的产品转化为强劲的赢利。 ·国外厂商应对行业增长态势的变化的综合实力能力强。其新产品系列将带来增长的潜力,专门在游戏、图像和企业市场方面,国外厂商能够充分发挥他们在技术研发、品牌形象、技术实力、产品定位和生产规模方面的优势从而确定了其主导地位。 ·国外厂商通过持续推出具有MMS、Java和扫瞄器功能的彩屏手机等新款手机,连续凭借技术创新的优势加大行业领导者的地位。

品牌竞争力

品牌竞争力,中国珠宝最缺乏的能力? 手机免费访问https://www.doczj.com/doc/a49417598.html,2010年11月26日 14:45 品牌中国网 查看评论 做任何事情,都讲究能力。个人如此,企业如此。做品牌,亦是如此。 如今,经济的快速发展,让手头富裕的消费者在日常消费中,更在乎品牌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企业作为产品提供方,在激烈市场竞争下,也已开始重视品牌综合实力的展现和提升,加大品牌建设与推广方面的投入,以便应对日趋成熟的“品牌消费”时代。 在众多国内外品牌竞争的中国市场,如何认清珠宝品牌的实际竞争力,不仅有利于品牌扩大自己的市场空间,获得最为基本的生存能力。更有利于,我们在品牌道路上目标明确地 步伐稳健前行。 进行差异化细分市场是未来中国珠宝品牌的发展方向 ——深圳市粤豪珠宝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德奋 对一个企业来说,要想获得持续的发展,打造和不断提升品牌竞争力至为关键。品牌竞争力与企业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企业的良好经营与发展是打造品牌竞争力的基石,而品牌竞争力的提升则是企业持续盈利的动力源泉。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企业和品牌,这正是市场竞争的结果。民族品牌的崛起让国人兴奋,也让国人看到了民族的力量。但相对国际大品牌来说,中国的品牌经过了国际品牌的竞争冲击和历史洗牌,普遍缺乏国际大品牌的历史积淀,而显得相对年轻,身处目前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往往缺乏一定的抗压性,因此出现了一些国产品牌迅速崛起又快速消亡的案例,这都是市场竞争优胜劣汰的必然结果。但是我相信,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机制的不断完善,中国企业和中国品牌将谱写自己的辉煌。 其实,虽然很多企业已认识到品牌的重要性,但在品牌的构建和提升上往往严重不足。大家都知道,品牌的市场竞争力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1)产品质量以及产品的开发与创新;(2)品牌管理与品牌的营销传播;(3)市场渠道管理与销售能力;(4)顾客管理与售后服务。但面对激烈市场竞争,企业要想生存谋求发展,必须根据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竞争能力和企业自身的经营条件,结合不同品牌竞争路径特点,扬长避短,走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品牌竞 争路径,从而提升品牌竞争力。 从大的方面来说,要制定一个长远的品牌战略规划和明晰的市场定位,树立明确的发展方向。从小的方面来说,第一,要以诚信为本,保证产品质量;第二,要提高品牌价值,保持和扩大市场占有率;第三,要提高品牌的品位,使之成为消费者文化品位的象征;第四,要做好服务,培养顾客的忠诚度,能为消费者信赖的品牌。 对于珠宝行业来说,目前中国的珠宝行处于逐步成熟阶段,从最初的首饰加工制造到如

我国国产手机企业竞争力分析(DOC)

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 论文题目: 所属学院: 指导老师:职称: 学生姓名:班级学号: 专业: 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制 年月日

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题目: 任务与要求: 时间:年月日至年月日共周所属系部: 学生姓名:学号: 专业: 指导单位或教研室: 指导教师:职称:

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制年月日

我国国产手机企业竞争力分析 【摘要】 国产手机企业在近几年来异军突起,成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中一支新的力量,但是,随着国外手机企业的涌入和国内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使得国产手机企业面临着残酷的竞争。本文首先对国产手机企业发展进行概述,然后以小米公司为例着重分析手机企业的竞争策略和手段。 关键词:国产,企业发展,小米公司,竞争策略 Abstract:Domestic mobile phone companies in recent years have sprung up everywhere, become the new and high technology industries of our country a new force, however, with foreign mobile phone enterprises influx and fierce competition in the domestic market environment, making the domestic mobile phone enterprises facing brutal competition. This paper first summarizes the development of domestic mobile phone companies, and then take the company as an example to analyze the competitive strategy and means of mobile phone companies. Key words:Domestic, enterprise development,MI company, competitive strategy

中国手机品牌市场竞争力策略研究分析报告

中国手机品牌市场竞争力策略研究分析 报告

_Toc294684954 目录 (三) “沃”的品牌架构 (7) 表1 沃的品牌架构 (7) 资料来源:中国联通官网 (7) 一、企业品牌与品牌管理 (一)品牌的内涵及其竞争力 品牌是用以识别产品或服务的标识,企业经营一定阶段后会上升到品牌竞争的层面,即品牌核心价值的竞争,它是品牌存在的目的与意义,表示企业能向消费者提供的价值,也是消费者忠诚于品牌的根本理由。 品牌竞争力是指企业的品牌拥有区别于其他竞争对手或在行业内能够保持独树一帜、能够引领企业发展的独特能力。这种能力能够在市场竞争中显示品牌内在的品质、技术性能和完善服务。 从战略管理的角度看,任何一家企业要想在风起云涌的市场大潮中搏击风浪,必须具有自己独特的核心竞争力。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竞争日益激烈。竞争者逐渐增多,竞争手段更加先进。当市场经历单一的产品竞争、质量竞争、价格竞争、广告竞争等等之后,发现品牌竞争势在必行,市场、企业、消费者对品牌的需求趋于旺盛,品牌竞争力逐渐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品牌竞争力是某品牌具有较同类产品市场影响力大、占有率高、附加值高、生命周期长的深层次原因。是企业的品牌拥有区别和领先于其它竞争对手的独特能力,能够在市场竞争中显示品牌内在的品质、技术、性能和完善服务,并引起消费者的品牌联想进而促进

其购买行为。如果你的企业的产品比其它企业的同类产品卖得好,卖得快,卖得贵,卖得久,就说明你的品牌竞争力强,反之,就说明你的品牌竞争力弱。对于消费者来说,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可感知的实实在在的利益,而品牌竞争力又是这种利益的最佳表现形式。品牌竞争力与强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特征具有高度的同一性。 (二)品牌管理的内涵及其重要性 什么是品牌?按照奥美的定义,品牌是一种错综复杂的象征。它是品牌属性、名称、包装、价格、历史、信誉,广告方式的无形总称。品牌同时也是消费者对其使用者的印象,以其自身的经验而有所界定.产品是工厂生产的东西;品牌是消费者所购买的东西。产品可以被竞争者模仿,但品牌则是独一无二的,产品极易迅速过时落伍,但成功的品牌却能持久不坠,品牌的价值将长期影响企业。 品牌是消费者(注意,一定购买者或者有购买能力且有购买意向的自然人)对于某商品(是货币交易的产品,不是以物易物,也不能是赠品,不能是普通产品,一定要在流通渠道当中存在的)产生的主观印象(想法是主观的,不一定和客观相符),并使得消费者在选择该商品时产生购买偏好(是偏好,可能是排他性的,也可能是替代刚性的,至少是消费偏好曲线的切线是大于零的)。总结后连结起来:品牌是消费者对于某商品产生的主观印象,并使得消费者在选择该商品时产生购买偏好 对于很多中小型企业来说,品牌的内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文化,所以,对这类型的企业来说,品牌不仅是对外(分销商、消费者)销售的利器,而且也是对内(员工、供应商)管理的道德力量。在营销中,品牌是唤起消费者重复消费的最原始动力,是消费市场上的灵魂。有一个企业家说过,“没有品牌,企业就没有灵魂;没有品牌,企业就失去生命力”。 在WTO的环境下,在Internet的带动下,注重“品牌管理”正在成为一种时尚。是

中国手机制造厂商竞争力研究

谁在丧失竞争优势? 摘要: ●2003年上半年,国产手机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 55%,市场占有率本身就是综合竞争优势的表现之 一 ●通过对公开信息的研究,我们认为国产手机品牌 具备独特优势: ?渠道优势:资产流转快; ?本土开发优势:毛利率高; ?规模效益明显:成本降低空间大; ?宽广的产品线:更贴近用户 ●国产手机的兴起是把握了历史的机遇: ?手机技术更新换代;

目录 一、让市场占有率来说话3 二、国产手机的竞争力4 1、国产品牌的渠道优势5 2、消费电子产品:本土化开发显现优势7 3、国际厂商丧失规模优势?9 4、宽广的产品线和灵活的策略11 三、历史的机遇11 1、CDMA的机遇12 2、手机从“通讯技术产品”转型到“消费电子”13 四、中国手机制造商在进步14 表: 表1:选取案例的基本情况比较5 表2:国产手机的进步15 表3:国产手机制造商的努力方向16 图: 图1:国内市场占有率比较3

图2:流动资产周转率比较6 图3:毛利率比较8 图4:市场份额的变化9 图5:每部手机分摊费用比较10 图6:中国消费电子产品制造商崛起示意图13 一、让市场占有率来说话 据信息产业部统计数字,到2003年上半年,国产品牌手 机的国内市场占有率已达到55.28%,比去年提高16.21个 百分点,国内市场手机销量品牌占有率前五名依次为波导 (15.01%)、摩托罗拉(14.21%)、TCL(11.64%)、诺基亚 (9.72%)、康佳(6.65%),这是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在“国 产手机当自强”的口号之下,国产手机从1999年起奋发 图强,一路高歌猛进,收复失地,终于在国内市场占据了 半壁江山。 图1:国内市场占有率比较

中国手机品牌发展报告

中国手机品牌发展报告 从1998年开始,品牌开始登上中国手机市场竞争舞台。初期。国产品牌与、等强势品牌相比,市场占有率低,影响力也比较微弱。国产品牌集体发力是在2000年,而国产手机取得突破性的发展则是在2002年,占据30%以上的市场份额。2003年是个转折点,当时,国产品牌手机占据了市场的半壁江山,形成了与洋品牌抗衡的形势。到现在,国产品牌又进入了一个相对低潮的阶段,市场占有率开始下降,品牌影响力逐步减弱。 至今通过信息产业部或发改委颁发或核准的已经达到78个,特别是在2005年2月,国家发改委发布了《系统及终端投资项目核准的若干规定》,放松了手机生产准入制度,许多新兴的力量参与了手机市场的竞争,并大力开拓细分市场,其中大部分是具备通信、家电、IT、电子原子件相关经验背景,为国产手机品牌建设注入了新活力。当然在短时间内,在核心技术研发、品牌忠诚度和品牌黏性方面,国产手机还无法与洋手机的品牌影响力相抗衡,国内品牌的手机厂商还没有形成对抗国外品牌的集团实力。 国内手机市场三个主要阶段发展竞争状况 2003年之前,国内手机市场竞争的三个阶段: 1994、1995年,摩托罗拉率先进入中国手机市场。在当时,中国引进的移动通信设备几乎都是摩托罗拉的,摩托罗拉在中国市场份额高达80%以上。摩托罗拉在当时主要以“专业、高科技”形象出现,其推广诉求点侧重于技术的先进性和高科技所带来的生活便利性。此举旨在建立符合自身发展的行

业标准,以及将自身品牌定义为行业代言人。 1996年至2000年之间,手机市场表现为摩托罗拉、、诺基亚三个品牌进行激烈的市场争夺战。三者所占市场份额高达80%以上,其他如、、阿尔卡特、索尼等多个品牌只能瓜分不到20%的市场份额。 2001年,国产手机经过两年的准备后,开始全力向市场发起冲击。而对洋品牌多年培育起来的种种壁垒,国产手机采取了相应市场策略,以整体国产手机形象出发,通过明星代言在短时间内提升知名度,然后结合自身的特点加以突破。如的宝石手机策略,的精品手机策略,波导的自建通路策略等。2003年上半年,国产手机仍然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它们在国内市场占有率突破55.28%,首次超过了洋手机,国产手机登上了辉煌的颠峰。 2004-2005国内手机市场竞争的两大特点: 面对国产手机可观的战绩,洋品牌开始集中发力,产品线从高端、中端、低端全面覆盖,其态度也开始转变,由最初的轻视到引起重视进而敌视到最后学习。国产手机在2003年取得的不错成绩大多是建立在营销手段和营销创新上,虽然已经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但大多数的国产手机所面临的问题并没得到真正的解决(品牌劣势、技术不足等等),在不断的市场竞争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变数。从品牌忠诚和品牌预购情况来看,国产手机仍然没有形成对抗洋手机的品牌影响力。因此,当洋品牌集中发力时,国产手机显得力不从心,市场份额很快下降。 这一阶段还有一个显着的特征,就是“黑手机”在市场上兴风作浪。

品牌手机营销策略分析

XXXX大学 论文 品牌手机营销策略分析 学院: 专业: 学生: 指导教师:2015年3月20日

摘要:从1987年中开始运营900MHz模拟移动电话业务至今的20多年时间内,中国的移动通讯发展十分迅速。2014年中国智能手机用户超过5亿人,成为只能手机用户最多的国家,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手机市场。 在中国手机市场发展日趋成熟、竞争也日益激烈的今天,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为)也在积极探求如何有效地进入这一市场。本文首先分析了影响中国手机行业发展的宏观环境和中国手机市场的发展现状,并进一步结合华为内部环境,明确了华为在国内开拓手机业务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然后文章针对华为公司手机业务的消费者市场进行细分,其中包括商务型消费者市场和大学生消费市场。最后文章设计了相应的产品、价格、促销、渠道等营销策略的组合,给华为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华为公司市场营销手机营销营销渠道 Abstract: From 1987 began operating 900 MHZ analog mobile phone business has more than 20 years of time, China's mobile communications development is very rapid.2014 smartphone users in China more than 500 million people, become the only country with the largest number of mobile phone users, China

如何提高产品品牌竞争力

企业产品营销策略如何提高产品品牌竞争力 1.优先购买预案 定进一家手机卖场,国内外品牌有波导、TCL、联想、东信、中信、明基、诺基业、三星等不下20种,而且可以预料,将会有更多的品牌进入手机卖场。 家电、汽车、饮料、化妆品、服饰等大众消货品,都存在数十,甚至数百个品牌竞争的格局。 但对于消费者来说,他们的选择不会这么多,他们会在所有几十个或者几百个品牌中间进行挑选,他们一般会友3—6个品牌中进行比较挑选。 比如,一个消费者去购买手机,他头脑中往往已经有了一个预案、如购买波导手机、或者联想高清摄像手机等,这种预案往往就共有3个左右品牌。因为这几个品牌,预先在消费者头脑中已经占据了—定位置,所以被消费合购买的几率就大大增强,对于品牌营销来说,如何让消费者在购买之前,就对自己的品牌产品有所认知.并在消费者头脑中产生优先购买的预案、对于一个品牌市场占有率的提升是非常关键的。 2.卖场的影响 当消费者进入卖场时,往往还有再看看其他品牌的想法,其他品牌的数量也不会太多,一般也就3个左右。这时候,改变消费者购买意志的有3个重要因素: —是卖场的视觉冲击。 一进入卖场,某个品牌占据了卖场的有利空间。布置了精彩的POP告,或者精彩的产品展示,或者精彩的促销活动,引起消费者的关注。卖场广告精彩、促销精彩,再加上产品精彩,这时候往往会使消费者产生购买的欲望和行动。如果这个品牌刚好是消费者预案购买的品牌,则无疑使该品牌被消费者购买的几率成倍上升。如果这个品牌不是消费者预案购买的品牌,但该品牌和产品给消费者感觉良好,那么这个品牌也将成为消费者优先考虑的品牌之一,被消费者购买的几率大大上升。 二是售货员的推荐。 当顾客询问售货员的时候,售货员介绍其他品牌给顾客。如售货员推荐得法,产品又确实不错,则该品牌让顾客购买的几率大大上升。 三是产品的魅力

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品牌竞争分析

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品牌竞争分析 根据全球各国移动通信市场的调查数据表明:第三个运营商进入移动通信市场后四年内可以获取15%~20%的市场份额,并导致原有运营商的ARPU减少20%~30%,而随后的第四个进入者进入后四年内可以获取10%~12%的市场份额。虽然,目前我国移动通信服务行业的市场格局是双寡头(中国移动与中国联通)垄断,但随着政府3 G牌照的发放,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这样非常有实力的电信运营商会进入移动通信市场,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会尽力守住已有的市场,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等新进入者会极力拼抢来获得市场,竞争将会更加激烈。各大运营商为了在激烈竞争中获胜,都在寻找差异化的方法,很明显,大家都盯上了品牌这个实现差异化、赢得客户的利器。一、三大“转变”使移动运营商更加重视品牌运营 中国移动通信行业经历了三大“转变”,正是这三大“转变”让移动运营商开始认识品牌、了解品牌和运营品牌了。 (一)ARPU增长点从话音业务到数据业务的转变

根据占主导地位的全球移动运营商的环球调查证实,欧洲和亚洲主要的移动市场(瑞典和香港),仅仅基于SMS的移动业务的ARPU已经开始下降,只有进一步发展移动数据业务才能推动ARPU的增加。Te lecompetition 市场研究公司近日对移动数据领域进行了预测,他们预测到2005年,亚太地区将超过欧洲和美国,成为领导世界先进移动数据服务的排头兵。预计年收入将达到190亿美元,其市场份额将占全世界40%。可见在中国移动数据业务也将成为ARPU增长的新的亮点。 由于移动数据业务将会集合大量的内容提供商,同时内容提供商所提供的内容也是丰富多彩,为了让产品更加有针对性,必须借助品牌这一差异化的利器来将内容提供商统一起来,更好地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二)从网络运营商和业务提供商的定位到内容(方案)和服务集成提供商定位的转变 在传统的业务运营模式中,电信运营商既是网络运营商又是业务提供商,能够垂直一体化地控制整个领域。电信运营商为用户提供端到端的服务,在此过程中运营商即可以获取全部的业务收入。但由于近几年数据业务的发展,我国电信运营业的价值链正在发生裂变,裂变主

中国手机品牌竞争力策略研究

中国手机品牌竞争力策略研究

目录 一、企业のの品牌与品牌のの管理 (1) (一)品牌のの内涵及其竞争力 (1) (二)品牌管理のの内涵及其重要性 (1) 二、中国联通のの发展历程 (1) (一)联通のの发展历程 (1) (二)“沃”品牌のの介绍 (2) 三、“沃”3Gのの品牌策略 (2) (一)“沃”のの品牌设计 (2) (二)“沃”のの品牌定位 (3) (三)“沃”のの品牌架构 (4) 四、“沃”のの品牌SWOT分析 (5) (一)“沃”のの品牌竞争优势 (5) 1.终端方面 (5) 2.业务方面 (5) 3.用户方面 (6) (二)“沃”品牌存在のの问题与隐患 (7) 1.中国联通品牌与形象欠缺 (7) 2.通信质量、客户维系问题 (9) 3.产品缺少差异化 (7) 4.扬短抑长:业务经验不如另外两家 (7) 五、联通“沃”品牌策略分析 (8) (一)全业务品牌策略分析 (8) 1.时间策略 (8) 2.演变策略 (8) 3.价值策略 (8) 4.形象策略 (8) 5.融合策略 (9) (二)全业务品牌策略 (9) 六、联通のの发展对策 (9) (一)3G品牌发展现状 (9) (二)对于3G品牌发展のの建议 (10) 1.实现品牌管理のの系统化 (10) 2.实现品牌塑造のの人格化 (10) 七、结束语 (11)

一、企业品牌与品牌管理 (一)品牌のの内涵及其竞争力 品牌是用以识别产品或服务のの标识,企业经营一定阶段后会上升到品牌竞争のの层面,即品牌核心价值のの竞争,它是品牌存在のの目のの与意义,表示企业能向消费者提供のの价值,也是消费者忠诚于品牌のの根本理由。 品牌竞争力是指企业のの品牌拥有区别于其他竞争对手或在行业内能够保持独树一帜、能够引领企业发展のの独特能力。这种能力能够在市场竞争中显示品牌内在のの品质、技术性能和完善服务。 从战略管理のの角度看,任何一家企业要想在风起云涌のの市场大潮中搏击风浪,必须具有自己独特のの核心竞争力。 随着市场经济のの发展,使得竞争日益激烈。竞争者逐渐增多,竞争手段更加先进。当市场经历单一のの产品竞争、质量竞争、价格竞争、广告竞争等等之后,发现品牌竞争势在必行,市场、企业、消费者对品牌のの需求趋于旺盛,品牌竞争力逐渐成为企业のの核心竞争力。品牌竞争力是某品牌具有较同类产品市场影响力大、占有率高、附加值高、生命周期长のの深层次原因。是企业のの品牌拥有区别和领先于其它竞争对手のの独特能力,能够在市场竞争中显示品牌内在のの品质、技术、性能和完善服务,并引起消费者のの品牌联想进而促进其购买行为。如果你のの企业のの产品比其它企业のの同类产品卖得好,卖得快,卖得贵,卖得久,就说明你のの品牌竞争力强,反之,就说明你のの品牌竞争力弱。对于消费者来说,企业のの核心竞争力是可感知のの实实在在のの利益,而品牌竞争力又是这种利益のの最佳表现形式。品牌竞争力与强势企业のの核心竞争力のの特征具有高度のの同一性。 (二)品牌管理のの内涵及其重要性 什么是品牌?按照奥美のの定义,品牌是一种错综复杂のの象征。它是品牌属性、名称、包装、价格、历史、信誉,广告方式のの无形总称。品牌同时也是消费者对其使用者のの印象,以其自身のの经验而有所界定.产品是工厂生产のの东西;品牌是消费者所购买のの东西。产品可以被竞争者模仿,但品牌则是独一无二のの,产品极易迅速过时落伍,但成功のの品牌却能持久不坠,品牌のの价值将长期影响企业。 品牌是消费者(注意,一定购买者或者有购买能力且有购买意向のの自然人)对于某商品(是货币交易のの产品,不是以物易物,也不能是赠品,不能是普通产品,一定要在流通渠道当中存在のの)产生のの主观印象(想法是主观のの,不一定和客观相符),并使得消费者在选择该商品时产生购买偏好(是偏好,可能是排他性のの,也可能是替代刚性のの,至少是消费偏好曲线のの切线是大于零のの)。总结后连结起来:品牌是消费者对于某商品产生のの主观印象,并使得消费者在选择该商品时产生购买偏好对于很多中小型企业来说,品牌のの内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文化,所以,对这类型のの企业来说,品牌不仅是对外(分销商、消费者)销售のの利器,而且也是对内(员

我国手机品牌策略分析

中国手机市场品牌研究报告 引子:1987年始,中国手机市场容量由小到大,手机品牌数量由少到多,国产手机力量由弱到强,经历了众多的市场变迁和品牌演变。本文力图通过分析手机市场的品牌现状,寻找影响品牌塑造的核心要素,并指出中国手机品牌发展方向。 一、品牌状况描述 1、品牌发展过程 1987年,在广东正式开通了蜂窝式移动通信业务,从此我国开始进入移动通信时代,也标志着一个庞大的移动电话市场的开放。 “城头变幻大王旗”,随着手机市场消费需求的不断扩大和市场竞争激烈程度的日趋增加,中国手机市场的品牌格局发展至今已经有了极大的变化,从其发展情况来看,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摩托罗拉一支独秀。 1994、1995年之前,摩托罗拉借助在中国寻呼机市场的影响力,率先进入中国手机市场,在当时,中国引进的移

动通讯设备几乎都是摩托罗拉的设备,这一时期,摩托罗拉在中国市场独领风骚,市场份额高达80%以上。摩托罗拉在当时主要以“专业、高科技”形象出现,其推广诉求点侧重于技术的先进性和高科技所带来的生活便利性,企图建立行业标准,并将自身品牌定义为行业代言人。 第二阶段,摩托罗拉、爱立信和诺基亚三国演义。 1996年至2000年之间,手机市场一直是摩托罗拉、爱立信、诺基亚三个品牌在竞争。爱立信和诺基亚在进入中国市场之初,由于当时摩托罗拉占据市场主导,也基本上成为专业通讯技术的代名词,此时这两个品牌在品牌推广上采取了与摩托罗拉不同的方法,避开了技术方面的竞争。爱立信通过明星代言,在短时间内迅速提高品牌知名度,甚至在96.97年间有一段时间内超过摩托罗拉成为第一品牌。而诺基亚在进入市场之初,品牌影响力不够,产品线不如摩托罗拉丰富,但在推广中一直都注重塑造时尚有个性的品牌形象,并且推出的每款机型都为精品,在市场上几乎都可以成为主流机型。如诺基亚5110,在当时就以高档的手机产品,中档的手机价格,创造了一个手机神话,市场份额急剧上升,最终在1998-2000年之间后来居上,成为中国手机市场的大哥大。

三大手机品牌竞争分析

三大手机品牌竞争分析 一、手机市场分析 随着智能化和科技化的发展,智能手机产业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离不开智能手机,而手机市场竞争也愈演愈烈,各竞争者无所不用其极抢占市场,各种新品层出不穷,销售手段也层出不穷。当下手机品牌众多,竞争激烈。苹果,三星,华为,小米,联想,魅族等等在中国市场各自大展宏图。 关于各手机品牌市场占比的调查很多,有些调研公司统计的是出货量,有些统计的是最终销量,结论众说纷纭,但大趋势相似。 我们先来看一个2013年的数据,2013年7月,美国调研公司Flurry发布报告称,截止到2013年6月中国市场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数量为2.613亿部。同时Flurry选取了其中的1.831万部设备,数据显示苹果、三星、小米位居前三,市场份额分别为35%、15%、6%。接着是华为,份额为2.63%。个人认为这个数据苹果的占比偏高,可能与他所选数据偏向发达地区有关。但2013年确实是小米崛起的一年。从这个图中我们可以看出2013年小米凭借快速推出新机与拓展销售渠道获得较快成长。

表1 我们再来看2014年的数据。调查机构IHS iSuppli中国研究总监王阳公布了的2014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排名,这份排名显示,小米手机首次获得中国智能手机市场销量第一名,市场份额达到14.97%。 表2 同样,苹果、三星、小米、华为仍为市场巨头,与前一份数据不同的是苹果的占比迅速下降,从35%降到了11.48%,这个落差我认为有两方面的原因。首先,前一个调查是美国调研公司Flurry进行的,取样偏向发达城市,导致苹果这一土豪机占比偏高,第二,也是重要的一点,2014年是智能手机迅速发展、手机市场风起云涌的一年,各国产新兴手机品牌迅速提升了产品的性能,得到市场

手机竞争力解析

手机市场三星品牌竞争力研究 整体市场:摩托罗拉紧追,三星不利 一、市场概述 近期,来自国际电信联盟ITU的数据显示,2011年初,全球手机用户数量达到50.8亿,较2009年底的46.6亿增长9.0%,2000年初,全球仅有5亿手机用户。手机用户增长速度惊人。中国工信部数据也透露出同样的信息:2010年中国手机用户净增1.1亿,较2009年增长14.7%,累计达到8.6亿,手机普及率达到64.4部/百人,较2009年底提高8.1%。 中国手机用户在以比全球更快的速度增长。基于此,中国手机市场,特别是中国新兴智能、3G手机市场,成为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手机市场渐趋饱和情况下国内外手机厂商争夺的主战场。 近两年在全球手机市场发展顺风顺水,成功成为全球第二大手机厂商,并逐步缩小与诺基亚差距的三星,在中国手机市场有着怎样的表现?其品牌竞争力相较于竞争对手又孰强孰弱?互联网消费调研中心ZDC通过三星及其他主流品牌在中国手机市场用户关注情况来全面解析。 二、三星手机品牌竞争力解析 (一) 中国整体手机市场 1、三星品牌关注度 整体手机市场,三星位居用户关注度第二 ZDC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2月,中国手机市场上分布着过百家手机品牌。从品牌关注格局看,国外品牌牢牢吸引着用户的眼球,占据主流位置。诺基亚、三星、摩托罗拉、HTC、索尼爱立信五大品牌就累计占去72.8%的用户关注比例。 其中诺基亚独揽36.8%的关注比例,三星、摩托罗拉分居二、三位,关注比例可谓旗鼓相当,三星优势微弱。投身Android并成功实现华丽转身的摩托罗拉正在对三星形成强势威胁。排在第五的索尼爱立信在中国整体手机市场尚未给三星带来明显压迫。

手机主要品牌分析报告

深圳中企智业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手机主要品牌分析 (最新版报告请登陆我司官方网站联系) 公司网址: https://www.doczj.com/doc/a49417598.html, 1

目录 手机主要品牌分析 (3) 第一节手机品牌构成 (3) 第二节主要品牌市场占有率分析 (4) 第三节品牌满意度分析 (4) 2

3 手机主要品牌分析 第一节 手机品牌构成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的统计,2014年全年,中国手机市场累积出货量4.52亿部,其中,国产品牌手机出货量3.54亿部,占手机总出货量的78.3%,逼近8成。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4G TD-LTE 手机中,国产品牌的占比达到76.2%。这与3G 时代,国外品牌率先抢占市场的品牌格局大不相同。 与此同时,国内手机市场产品份额集中度和品牌集中度都持续提升。根据赛诺零售监测数据,排名TOP50的产品月销量接近1500万部,占整体市场40%的份额;排名TOP5的品牌份额达到50%,排名TOP10的品牌份额则高达72%。同时,根据该机构特别提供给本报告的2014年中国手机市场销售额TOP20品牌份额情况,仅三星、苹果、诺基亚、索尼四大国际品牌入围TOP20榜单,其销售额占比相加为49.4%,这说明,中国手机企业的销售额占比已经超过整体市场的 50%。 以下为我国手机品牌构成情况: 图表- 1:2014年我国手机品牌构成情况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信息服务中心

4 第二节 主要品牌市场占有率分析 根据相关品牌销售情况,2015 年上半年我国手机市场主要品牌市场占有率变化如下: 图表- 2:2015年上半年我国手机市场主要品牌市场占有率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信息服务中心 第三节 品牌满意度分析 以下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信息服务中心大数据研究实验室,是在采集293个品牌中,根据声量筛选出29个比较活跃的品牌作为监测研究对象而产生的。

品牌个性与品牌竞争力

品牌个性与品牌竞争力

品牌个性与品牌竞争力 ―以小米手机为例 摘要:“品牌”,21世纪最重要的商业名词。是给拥有者带来溢价、产生增值的一种无形的资产。现在的全球化的竞争,是品牌的竞争,提升企业的品牌个性与品牌竞争力是企业现如今最重要的话题。品牌个性作为品牌形象的核心,决定了消费者与品牌之间的关系。而品牌竞争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外在表现,是企业所独具的能力。本文以品牌的个性与品牌竞争力为研究对象,并以小米手机为例,从其品牌故事展现小米手机的品牌个性,并从其市场定位及营销模式展现其品牌竞争力,揭示消费者对于品牌个性重要性的认知,最终阐述品牌个性与品牌的竞争力重要性的作用。 关键词:品牌个性,品牌竞争力,小米手机 Abstract: "Brand", in the 21st century the most important commercial noun.Is the owner to bring premium, produce value-added of a kind of intangible assets.Today, global competition is brand competition, how to enhance the brand personality and brand competitiveness of enterprises has been more and more attention.As the core of brand image, brand personality decid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sumers and brand.Brand competitiveness is the enterprise core competitive power of the external performance, has the irreplaceable differentiation ability, is the enterprise unique ability.Based on the brand personality and brand competitivenes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millet mobile phone, for example, from the aspects of connotation of the brand, market positioning, reveal the consumer for the cognition of the importance of brand personality, finally expounded the importance of brand personality and brand competitiveness. Keywords:Brand Character,Brand Competitive,MIUI 目录

手机市场竞争战略分析

手机市场竞争战略分析 手机市场竞争战略分析在2013年第2季度中,三星和苹果两大公司合计占额近47%。据市场研究公司Strategy Analytic:公布的数据显示,这一份额低于这两家公司在上一季度中所占据的51%,原因是苹果公司所占份额低于上一季度,而三星份额则仍维持在31%不变。苹果一向是高端市场的霸主,三星则长期垄断着中高端市场的最大份额,而它们市场份额的下滑,一定程度上表明高端智能手机的销售增长速度正在放缓。更为麻烦的是,压力并非只出现在中高端市场,诺基亚、RIM、摩托罗拉、HTC和LG盘踞的中端市场压力也不小。有境外媒体报道称,因为企业的规模效应不明显,RIM采取了降价和裁员措施,这些迹象都表明智能手机之战将会变得更加血腥。在中低端市场上,那是中国公司实施“大屠杀”

的血腥之地。到2012年底,华为和中兴通讯都成功跻身全球5大智能手机厂商,在今年第2季度中,中国的这两家公司所占市场份额之和略低于10%,高于上一季度和去年同期。这表明,在新兴市场中实施价格战是一个抢占市场份额的正确手段。在低价Android智能手机接连不断地上市以及苹果也将渗透进低价市场的形势下,战争只会愈演愈烈,武器是降价。但是,在这场对智能手机价格的“大屠杀”中,价格战的策略能否持久值得怀疑,国产智能手机的平均售价正在承压,原因是其他厂商也正在中低端市场上扩大自身份额,利润率是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因素。在HTC预计第三季度将蒙受运营亏损以前,摩托罗拉移动、RIM和诺基亚都已持续亏损。无论对公司业务还是股票表现来说,降价从来都不是一种能够带来持续胜利的战略。这对国产手机来说,尤其需要深思熟虑。国产手机和洋品牌上演“向左走,向右走”。中兴通讯日前表示,公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