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语文思考练习题库

大学语文思考练习题库

大学语文思考练习题库
大学语文思考练习题库

复习资料二

春江花月夜

乐府诗。写出头四句(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写出抒发宇宙感历史感人生感的一段(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比较“可怜楼上月徘徊”和“徘徊于斗牛之间”“徘徊”一词的不同意思。解释加点的词: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闻一多先生誉之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汉江临泛

五言律诗。王维,字摩诘。以“诗中有画”著称。本诗题目又作“汉江临眺”,你认为是“汉江临泛”好还是“汉江临眺”好,说明理由。王维号称“诗佛”,本诗最能体现禅意的是哪两句?(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将进酒

汉乐府诗题。青莲居士。比较:将进酒、呼儿将出换美酒。有人认为,此诗反映了李白醉生梦死、虚无人生的生活态度,你是否认同?为什么?

蜀道难

汉乐府古题。唐代孟棨《本事诗》记:“李太白初至京师,舍于逆旅,贺监知章闻其名,首访之。既奇其姿,复请所为文,出《蜀道难》以示之,读未竟,称赏者数四,号为谪仙。”“扪参历井仰胁息”和“徘徊于斗牛之间”两句有什么联系?

春望

背诵。背景:安史之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在美学上叫移情。“浑欲不胜簪”(简直)。善于将眼前景、胸中情融为一体,是这首诗的又一成功之处。它的特色主要表现在利用大自然的和谐景色(“花”“鸟”)和诗人内心的不和谐情绪(“感时”“恨别”)之间的矛盾,使所要表现的忧思更加突出,从而增强了艺术效果。对“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历来有哪两种不同的理解?你认为取哪一种解释更好?为什么?

长恨歌

白居易,新乐府运动倡导者之一,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翻译加点的词:“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雪肤花貌参差是”,“玉容寂寞泪阑干”,“此恨绵绵无绝期”。对《长恨歌》的主旨,历来有不同认识,有人以为是讽刺荒淫,有人以为是歌颂爱情,有人以为是双重主题。你的意见如何?理由是什么?(皆须结合课文诗句)

李凭箜篌引

李贺,中唐诗坛重要作家,具有想象奇特、思维奇谲、辞采奇丽的独特风格。“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诗歌音乐描写的特点:用大量笔墨渲染乐曲惊天地、泣鬼神的动人效果。渲染乐曲效果的诗句由一系列神奇的想象和联想构成,且多用神话传说,摹写新奇,词语峭丽,颇富浪漫气息。

锦瑟

李商隐,晚唐著名诗人。以“无题”诗著称。“锦瑟无端五十弦”(无端:没来由,无缘无故,不明不白)。“庄生晓梦迷蝴蝶”典故。“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诗人借这四句诗分别说明什么意思(1.喻指往事渺茫如梦,难以记省;

2.表示自己伤痛青春流逝而又无可奈何,只能以诗寄托心曲;

3.感叹身处所谓圣明之世而仍遭埋没;

4.喻指自己的理想如蓝田云烟,可望而不可即。)此诗主旨,历来歧见纷纭,有悼亡说、暗恋说、音乐说、身世说、创作总结说,你赞成哪一种?请依据诗作本身及有关资料各抒己见(1.有以为悼念亡妻,认为李商隐“婚王氏,时年廿五,意其妇年正同,夫妇各廿五,适合古瑟弦之数。”2.有以为怀恋令狐楚家的婢女,说“李商隐有《锦瑟》诗,人莫晓其意,或谓是令狐楚家青衣名也。”(刘颁《中山诗话》)。又云“锦瑟”乃当时贵人爱姬之名。3.有以为是描摹音乐。如东坡云“此出《古今乐志》云锦瑟之为器也,其弦五十,其柱如之,其声也,适、怨、清、和。案李诗‘庄生晓梦迷蝴蝶’,适也;‘望帝春心托杜鹃”,怨也;‘沧海月明珠有泪’,清也;‘蓝田日暖工生烟’,和也。一篇之中,曲尽其意。”4.有以为自伤身世遭遇,瑟弦数目相巧合的当为作者的年龄。诗人一生坎坷,当时唐王朝内部牛李两党相争,李商隐曾入属牛党的令狐楚幕,又娶属李党的王茂元女为妻,尽管本人并无党派门户之见,却为牛李两党排斥,成了党争的牺牲品。教材取此说。

5.有以为是对自身诗歌写作的回顾与总结,因为这首诗虽为晚年即五十岁时所写,但在诗人编定自己诗集时却放在集首,有代序言之意)。

大明湖边

《大明湖边听美人绝调》出自清末四大谴责小说:《老残游记》,作者刘鹗。

渔家傲

“燕然未勒归无计”(古代山名)。此词意境阔大,格调悲壮,被后人视为宋代豪放词的先声。你认为这首词的风格是豪放还是婉约?说明理由。

八声甘州

“八声”(押八处韵)。柳永,北宋第一个专力填词的作家。主题是:羁旅行役之苦。用谢朓“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成句入词。“想佳人,妆楼颙望”(举首凝望);“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争:怎;恁:如此)。苏轼说:“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唐人佳处,不过如此。”

水调歌头

表达了词人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古人传说,宋神宗读到“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句,叹曰“苏轼总是爱君”。对此你有何看法?请结合“乌台诗案”谈谈。

前赤壁赋

苏轼所游赤壁,并非三国赤壁古战场,实为黄州赤鼻矶,苏轼会犯这种低级错误吗?请为之辩。苏轼第一次游赤壁为“七月既望”,第二次游赤壁为“十月之望”,请分别写出这两次游赤壁的具体时间(农历十六、十五)。“举酒属客”(倾注,引申为劝酒),“纵一苇之所如”(往),“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通“凭”),“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战船,斟酒)。“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使之舞,使之泣)。“侣鱼虾而友糜鹿”(以之为侣,

以之为友)。“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水,月)。“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享用)。“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典出《诗经》。“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于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典出楚辞)。浅析这篇赋的基本思路及所表现的人生态度(这篇赋从泛游大江之乐写起,转到顾念人生之悲,再复归于精神解脱的愉悦,在悲、乐转换之中,提出了人生有何意义这样一个哲学命题,表现了作者虽然身处逆境,却能忘却一时得失、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

鹊桥仙

“金风玉露”,用李商隐《辛未七夕》典故(“恐是仙家好别离,故教迢递作佳期。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最能表现这首词格调的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鹊桥仙》具有“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潇洒,《声声慢》却是“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不能排解,为什么说这两首词的格调都是高的?

声声慢

开头连用十四个迭字。这首词表现了女词人晚年怎样的处境和心情?(作者遭遇丈夫去世、国破家亡,以致流落南方,晚景凄凉,积聚成浓重的哀愁。词中抒写的,就是她孤苦无依的生活境况和几近绝望的伤痛之情。)别林斯基曾说:“任何伟大的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的痛苦和幸福深深根植于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他从而成为社会、时代以及人类的代表和喉舌。”(见《别林斯基论文学》)试以这一观点评说李清照《声声慢》的格调。

思考练习六

1.以"诗中有画"著称的诗人是()

A苏轼 B李白 C王维 D李商隐

2.唐代孟棨《本事诗》记:"李太白初至京师,舍于逆旅,贺监知章闻其名,首访之。既奇其姿,复请所为文,出()以示之,读未竟,称赏者数四,号为谪仙。”

A《梦游天姥吟留别》 B《蜀道难》 C《将进酒》 D《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3.唐朝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之一是()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王维

4.李白字太白,号()

A香山居士 B青莲居士 C淮海居士 D摩诘居士

5.李贺是()诗坛的重要作家

A初唐 B盛唐 C中唐 D晚唐

6.具有想象奇特、思维奇谲、辞采奇丽的独特风格的诗人是()

A李贺 B杜甫 C白居易 D张若虚

7.李商隐是()著名诗人

A初唐 B盛唐 C中唐 D晚唐

8.《大明湖边听美人绝调》出自清末四大谴责小说的()

A《老残游记》 B《官场现形记》 C《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D《孽海花》

9.意境阔大,格调悲壮,被后人视为宋代豪放词的先声的词作是()

A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B李煜《虞美人》 C范仲淹《渔家傲》 D柳永《八声甘州》 10.()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填词的作家

A范仲淹 B柳永 C苏轼 D李清照

11.用谢朓"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成句入词的是()

A李煜《虞美人》 B范仲淹《渔家傲》 C李清照《声声慢》 D柳永《八声甘州》

12.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表达了词人()

A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B出世与入世的矛盾 C忠君爱国的品格 D怀念兄弟手足之情

13.下面两幅图和哪篇课文有关?()

A将进酒 B春望 C前赤壁赋 D蜀道难

14.开头连用十四个迭字的作品是()

A秦观《鹊桥仙》 B李清照《声声慢》 C柳永《八声甘州》 D范仲淹《渔家傲》

答案:1.(C) 2.(B) 3.(C) 4.(B) 5.(C) 6.(A) 7.(D)

8.(A) 9.(C) 10.(B) 11.(D) 12.(A) 13.(D) 14.(B)思考练习四

1.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的是:(B)

A《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B春江花月夜 C《蜀道难》 D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2.以“诗中有画”著称的诗人是(C)

A苏轼 B李白 C王维 D李商隐

3.唐代孟棨《本事诗》记:“李太白初至京师,舍于逆旅,贺监知章闻其名,首访之。既奇其姿,复请所为文,出()以示之,读未竟,称赏者数四,号为谪仙。”

A《梦游天姥吟留别》 B《蜀道难》 C《将进酒》 D《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4.杜甫的《春望》的背景是(A)

A安史之乱 B乌台诗案

5.“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在美学上叫(C)

A对偶 B通感 C移情 D情景交融

6.唐朝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之一是(C)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王维

7.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主张的是(A)

A白居易 B李白 C杜甫 D苏轼

8.李白字太白,号(B)

A香山居士 B青莲居士 C淮海居士 D摩诘居士

9.此恨绵绵无绝期的“恨”解释为(B)

A仇恨 B遗憾 C忧伤 D怨恨

10.李贺是(C)诗坛的重要作家

A初唐 B盛唐 C中唐 D晚唐

11.“石破天惊”成语的出处是(D)

A《长恨歌》 B《锦瑟》 C《蜀道难》 D《李凭箜篌引》

12.具有想象奇特、思维奇谲、辞采奇丽的独特风格的诗人是(A)

A李贺 B杜甫 C白居易 D张若虚

13.“扪参历井仰胁息”和“徘徊于斗牛之间”两句的共同之处是()

A都表现出诗人徘徊不前的心绪 B都涉及天上的星区 C都出于同一诗人之笔 D都是登高望远

14.李商隐是(D)著名诗人

A初唐 B盛唐 C中唐 D晚唐

15.以“无题”诗著称的诗人是(C)

A李白 B李贺 C李商隐 D李煜

16.《大明湖边听美人绝调》出自清末四大谴责小说的(A)

A《老残游记》 B《官场现形记》 C《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D《孽海花》

17.《大明湖边听美人绝调》的作者是(B)

A龚自珍 B刘鹗 C冯梦龙 D曹雪芹

18.意境阔大,格调悲壮,被后人视为宋代豪放词的先声的词作是(C)

A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B李煜《虞美人》 C范仲淹《渔家傲》 D柳永《八声甘州》19.“八声”(唱八遍,押八处韵,用“八”押韵,八个领格字)

20.(B)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填词的作家

A范仲淹 B柳永 C苏轼 D李清照

21.柳永《八声甘州》的主题是(A)

A羁旅行役 B登高临远 C都市繁华 D依红偎翠

22.用谢朓“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成句入词的是(D)

A李煜《虞美人》 B范仲淹《渔家傲》 C李清照《声声慢》 D柳永《八声甘州》23.被苏轼评为“唐人佳处,不过如此”的词句是(C)

A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B范仲淹《渔家傲》“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C柳永《八声甘州》“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D李清照《醉花阴》“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24.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表达了词人()

A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B出世与入世的矛盾 C忠君爱国的品格 D怀念兄弟手足之情、25.“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于怀,望美人兮天一方。”所吟唱的分别是(C)中的诗句。

A唐诗和诗经 B宋词和楚辞 C诗经和楚辞 D诗经和宋词

26.下面两幅图和哪篇课文有关?(A将进酒、B春望、C前赤壁赋、D蜀道难)

27.李商隐《辛未七夕》诗:“恐是仙家好别离,故教迢递作佳期。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以下作品用此诗作典故的是(D)

A李清照《声声慢》 B白居易《长恨歌》 C苏轼《水调歌头》 D秦观《鹊桥仙》28.开头连用十四个迭字的作品是(B)

A秦观《鹊桥仙》 B李清照《声声慢》 C柳永《八声甘州》 D范仲淹《渔家傲》

思考练习五

1.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的是()。

A《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B《春江花月夜》 C《蜀道难》 D《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2.唐代孟棨《本事诗》记:"李太白初至京师,舍于逆旅,贺监知章闻其名,首访之。既奇其姿,复请所为文,出()以示之,读未竟,称赏者数四,号为谪仙。”

A《梦游天姥吟留别》 B《蜀道难》 C《将进酒》 D《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在美学上叫()。

A对偶 B通感 C移情 D情景交融

4.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主张的是()。

A白居易 B李白 C杜甫 D苏轼

5.此恨绵绵无绝期的"恨"解释为()。

A仇恨 B遗憾 C忧伤 D怨恨

6."石破天惊"成语的出处是()。

A《长恨歌》 B《锦瑟》 C《蜀道难》 D《李凭箜篌引》

7."扪参历井仰胁息"和"徘徊于斗牛之间"两句的共同之处是()。

A都表现出诗人徘徊不前的心绪 B都涉及天上的星区 C都出于同一诗人之笔 D都是登高望远

8.以"无题"诗著称的诗人是()。

A李白 B李贺 C李商隐 D李煜

9.《大明湖边听美人绝调》的作者是()。

A龚自珍 B刘鹗 C冯梦龙 D曹雪芹

10.《八声甘州》"八声"的意思是()。

A唱八遍 B押八处韵 C用"八"押韵 D八个领格字

11.柳永《八声甘州》的主题是()。

A羁旅行役 B登高临远 C都市繁华 D依红偎翠

12.被苏轼评为"唐人佳处,不过如此"的词句是()。

A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B范仲淹《渔家傲》"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C柳永《八声甘州》"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D李清照《醉花阴》"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13."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于怀,望美人兮天一方。"所吟唱的分别是()中的诗句。

A唐诗和诗经 B宋词和楚辞 C诗经和楚辞 D诗经和宋词

14.李商隐《辛未七夕》诗:"恐是仙家好别离,故教迢递作佳期。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以下作品用此诗作典故的是()。

A李清照《声声慢》 B白居易《长恨歌》 C苏轼《水调歌头》 D秦观《鹊桥仙》

答案: 1.(B)2.(B)3.(C) 4.(A)5.(B)6.(D) 7.(B)8.(C)9.(B)10.(B)11.(A)12.(C) 13.(C)14.(D)

思考练习一

1、阅读以下文字,说说你对孔子“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的理解。

2、李清照的《声声慢》反映了哪些人的共同感受?

3、辛弃疾《摸鱼儿》的主题是什么?

4、《蒹葭》诗中重章叠句的艺术手法对表现抒情主人公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作用?

5、谈谈你对《短歌行》的主旨和感情基调的认识。

6、学习曹丕的《燕歌行》,试述曹丕在七言诗发展史上的地位。

7、试述李斯《谏逐客书》的创作背景及艺术特色。

8、熟读《孔雀东南飞》,分析刘兰芝、焦仲卿的性格特点,以及作者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

9、试述魏晋南北朝小说的特点及这一时期小说创作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10、骈体文有哪些特点?

11、简述《史记》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12、谈谈陶渊明诗歌创作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及贡献。

“古典诗词与名作欣赏”复习题

1.蒹葭203

蒹葭是什么植物?(芦苇?毛竹?青蒿?水草?)

《蒹葭》属:风?雅?颂?

溯洄:逆流而上

溯流:顺流而下

晞:干

湄:岸边,水与草交接之处。

涘:水边

沚:水中沙滩

这首诗的主要特点:意境朦胧,含蓄不尽。

2.氓205

氓:民,对男子的鄙称

《氓》:风?雅?颂?叙事诗?抒情诗?

抱布贸丝的“布”有哪两种理解?

将子无怒(希望)

以我贿迁(陪嫁)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沉迷,脱)

总角(指男女未成年时)

信誓旦旦(明明白白)

哪些地方用了比兴(桑之未落……,淇则有岸……)

3.采薇97

诗经,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采薇》,小雅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长出,生出)

识记:“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这四句好在哪里?(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

驾彼四牡,四牡騤騤。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君子、小人分别指什么人?)

4.湘夫人208

《湘夫人》选自诗经?楚辞?乐府?作者

湘夫人是谁?(传说中湘水神的配偶)

识记:“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5.陌上桑131

选自哪里(汉乐府)

什么是“汉乐府”(西汉时的音乐机关)

识记:“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6.短歌行67

作者,曹操

这是一首乐府旧题

识记:“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诗中用“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典故表达什么?(曹操礼贤下士的决心)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表达的思想是?(及时行乐?建功立业?)

7.归园田居20

五言古诗

作者,东晋著名诗人

尘网,比喻官场的束缚

樊笼,比喻仕宦生活

8.饮酒22

作者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体现了玄学“得意忘言”“得意忘象”理论

作者为什么能做到“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因为他的精神超脱了世俗达到虚静忘世的心态)

背诵

9.汉江临泛313

王维,摩诘居士

五律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背诵

体现禅意的句子:“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10.山居秋暝315

作者

五律

背诵

用典:《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以久留”。

11.燕歌行103

边塞诗派又称“高岑诗派”,“高岑”指高适、岑参

乐府旧题

“汉家”借指唐朝

李将军指汉代名将李广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和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相比。

12.蜀道难317

汉乐府古题

扪参历井,参与井都是古代天文学上的星宿名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李白初入长安,出其《蜀道难》,贺知章一见惊呼“谪仙人”。

说文解字:“蜀”与“蚕”的关系

李白写此诗的意图:为友人入蜀而作,我了对友人的关心,同时也流露出对国事危殆的担忧。

13.将进酒136

李白,青莲居士

乐府旧题

将进酒(请),呼儿将出换美酒(拿)

会须:应该

钟鼓馔玉:指富贵生活(富贵人家鸣钟而食,食物精美如玉)。

陈王,曹植《名都篇》:“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

14.春望110

杜甫,字子美

诗史

五律

“国破山河在”的“国”指长安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使用了美学中的移情手法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历来有两种不同的理解,你认为取哪一种解释更好?(为什么?)

浑,简直

15.秋兴321

作于:长安?成都?夔州?

七律

“丛菊两开”指什么

背诵

16.登高323

七律

作于:长安?成都?夔州?

诗的主题:悲秋

17.李凭箜篌引339

作者:李贺,李凭?

李贺,中唐诗人

明人编他的诗集,命名为《锦囊集》

成语:呕心沥血,石破天惊

新编大学语文(第四版)重点篇目课后研习与思考答案及补充简答题

研习与思考 1.你认为大同思想在当今全球化的社会进程中还有没有价值? 答:这一点可以结合阅读康有为的《大同书》(重点读《序》,原文见为“教师备课资料光盘”部分)或分析孙中山“天下为公”的思想来讨论。也可以就此结合中国近现代史中对共产主义思想的接受现象来谈。可以结合当前的全球化过程中的人类价值与伦理危机来讨论大同思想的现代与未来价值。 2.《大同》篇的艺术感染力除来自儒家用世的情感之外,还来自于文字的表达,试总 结其中最主要的修辞手法。 答:(1)注意找出文字的谐韵现象,如“公”、“睦”、“终”、“用”、“归”、“公”。再如“礼”、“纪”、“里”、“知”、“起”。再如“让”、“常”、“殃”、“康”。先秦许多散文中都注意谐韵。 (2) 注意这篇文章的文字的铺陈与对偶现象。在对偶中善于变化句式,因此便造成了铺张扬厉的气势。(3) 文章的开头安排一个孔子与子游对话的场景,具有起兴的作用,使得文中陈述的思想充满了情感与感性,造成了文情并茂的效果。 六、研习与思考 1. 理解中国传统基层社会的“乡土本色”。 答:乡土本色是说“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而“乡土性”最直观的就是体现在乡下人身上的泥土气。在这里,中国基层社会土地与人的关系被作者准确地揭示出来。 2.“乡土性”是如何从时间和空间上规定了中国传统基层社会人与人的关系的? 答:土地与人的关系决定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就是人与人在空间排列关系上的“孤立和隔膜”以及从时间里的“熟悉”,进而这种人与人在时间和空间缔结的生态状态,又直接构成中国基层社会独特的习俗和生活方式的规定性。 3. 选择一个你所熟悉的社区,尝试运用“社区分析”的比较研究的方法去提炼出它的特性来。 答:略。 七、练习 3.简答题 (1)作者认为,中国农民聚村而居的原因大致有哪些? 答:参见课文第九段。 (2)试讨论作者眼中的乡下人“土气”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离不开土地(土气因不流动而产生);孤立和隔阂;熟悉;礼俗社会(而非法理社会)。

大学语文-2013-2014(上)思考与练习

大学语文思考与练习 第一单元——《原君》 一、填空题 1.《原君》的作者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史学家和文学家。 2.黄宗羲和、并称清初的三大思想家。 二、单项选择题 1.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使兆.人万姓崩溃之血肉兆:百万 B.以博.我一人之产业博:广泛 C.视之如寇雠.雠:同“仇” D.以奉.我一人之淫乐奉:供奉,供养 2.下列黑体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入而又去之者公然抱茅入竹去 B.我固为子孙创业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C.独私其一人一姓乎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D.而使天下释其害爱不释手 三、翻译下列句子 1.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然而成为天下大害的,不过是君主罢了。 2.岂天地之大,于兆人万姓之中,独私其一人一姓乎? 难道天地这么大,在千千万万天下人之中,唯独(应当)偏爱君主一人一家吗? 3.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

屠杀残害天下的生命,拆散天下人的子女,来求得个人的产业,竟不感到悲痛。 四、简答题 1.本文的主要思想是什么?这在当时有何进步意义? 答:本文主要是反对封建帝王的“家天下”;认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作者敢于反对封建专制、挑战君权,表达了变革独裁专制的改良愿望,这标志着当时中国古代民本思想向现代民主意识的转进,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2.文中运用的对比方法,对凸显主旨有什么作用? 答:文中运用对比,使人们清楚地看到封建帝王“家天下”思想的弊端,加深对“以君为主,天下为客”的封建专制制度的批判,从而使文章的主旨牢固地树立起来。 五、作文 为政须天下为公/ 当官得以公心 ——读黄宗羲《原君》有感 (要求:1.扣题、得体;2.行文有层次感;3.语言流畅,表意准确;4.800字以上。) 第二单元——《秋水》 一、填空 1.庄子名,时期著名思想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与被后世并称“”。庄子发展了老子“”的思想,主张,提倡。 2.《庄子》亦称《》,是学派的经典。 3. 《秋水》(节选)阐明的中心问题是。 4. 《庄子·秋水》最大的艺术特色是。 二、单项选择 1.“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句中的“以”是。

大学语文课后习题答案

《樊迟、仲弓问仁》 一、简述孔子仁学思想的主要内涵。 “仁”的思想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从本文所辑录的内容来看,“仁”体现了人与人之间彼此相爱的伦理关系——“爱人”。孔子将“仁”确定为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准则,并围绕“爱人”的内涵,构造了仁学的思想体系。孔子的“仁”还包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忠恕之道。这就是推己及人:别人与自己一样是人,因而应当像尊重自己一样地尊重别人。所以“恕”其实也就是“爱人”之仁。孔子从未给“仁”一个固定不变的定义,而是在不同场合,针对不同对象,结合具体事例谈论“仁”的具体表现形式。所以,只有对相关内容进行综合理解,才能全面了解与把握“仁”所具有的本质特性。 二、从本文节选的内容可以看出《论语》的语言具有哪些特色?语句简洁,文辞闲雅,意蕴丰厚。 三、《论语》对今天的我们,是否还有学习、择取的价值? 孔子思想包罗万象,博大精深,中国文化发展的所有丰富性特征都可以从孔子那里找到根源。《论语》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思想,内容十分广泛,涉及人类社会生活问题的各个方面,对中华民族的心理素质及道德行为起到过重大影响。《论语》中虽有些许糟粕或消极之处,但它所反映出来的两千多年前的社会人生精论,富有哲理的名句箴言,是中华民族文明程度的历史展示。今天我们对自己的民族精神及传统文化进行重新反思,这一民族文化的精粹,更值得人们重新认识和探索它的不朽价值。

《兼爱》 一、比较儒家“仁爱”与墨家“兼爱”思想的异同。 在先秦诸子,中墨家学派,可谓是与孔孟儒学比肩而立的两大思想流派。儒家讲“仁爱”,墨家讲“兼爱”,成为古代人道主义思想的两种主要形态。他们共同的地方是都提出”爱人”的主张。不同的是,儒家仁爱建立在“亲亲”的血缘关系的基础上,认为只有在爱有差等的前提下,才谈得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墨家反对儒家仁爱理论中的那种分亲疏、分等差、分厚薄、由近及远的仁爱思想。墨家认为,这种有差别的爱,正是造成天下之人不相爱的根本原因所在。 二、本文在语言与说理方面有何特色。 语言质朴充实,不重文采。文辞不加修饰,能就近取譬,浅近通俗,重在以理服人。说理具有严密的逻辑力量论辩一气呵成,气势非凡。 三、今天应如何看待墨子的兼爱思想? 墨子认为,兼爱互利是为治之道“兼相爱”并不否定自爱,而是把自爱与相爱结合起来,力求使自利与互利两不偏废,在这种爱意融融的相互义务性关系中,天下才能实现和谐、富足。墨子的这种兼爱思想是一种达致和谐的崇高理想,至今仍有其不可抹煞的思想内涵和现实意义,特别是对当今中国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齐桓晋文之事》 一、谈谈你对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解。

大学语文试题-3

大学语文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下列作品中属于说明文的是【】 A.《选择与安排》B.《沙漠里的奇怪现象》C.《香市》D.《故乡的野菜》 2.下列作品中属于奏章的是【】 A.《答司马谏议书》B.《报刘一丈书》C.《谏逐客书》D.《答李翊书》 3.下列诗歌中属于律诗的是【】 A.杜牧《泊秦淮》B.陆游《关山月》C.李白《行路难》D.王维《山居秋暝》 4.苏轼《前赤壁赋》是一篇【】 A.骚体赋B.大赋C.抒情小赋D.文赋 5.主张文章应“有补于世”、“以适用为本”的文学家是【】 A.韩愈B.柳宗元C.欧阳修D.王安石 6.下列诗人中属于盛唐边塞诗派代表作家的是【】 A.李白B.王维C.王昌龄D.杜甫 7.散文诗《门槛》的作者是【】 A.培根B.屠格涅夫C.欧·亨利D.契诃夫 8.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一词所表达的主要内容是【】 A.仕途失意B.伤春惜别C.羁旅行役之苦D.怀古叹今之悲 9.鲁迅小说《风波》的线索是【】 A.张勋复辟B.辫子事件C.赵七爷的竹布长衫D.九斤老太的唠叨 10.杜甫诗歌的主要风格是【】 A.清新俊逸B.沉郁顿挫C.苍凉悲壮D.沉哀凄苦 11.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前三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所采用的对仗形式是【】 A.鼎足对B.流水对C.扇面对D.隔句对 12.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一词最突出的语言技巧是【】 A.叠字B.夸张C.拟人D.比喻 13.冰心的《往事》(一之十四)是赞美大海的,作者却在开头写道:“每次拿起笔来,头一件事忆起的就是海。我嫌太单调了,常常因此搁笔。”这里所采用的表现手法是【】 A.对比反衬B.欲扬先抑C.侧面烘托D.铺垫渲染 14.成语“狡兔三窟”出自于【】 A.庄子《秋水》B.《左传·郑伯克段于鄢》C.《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D.司马迁《李将军列传》 15.下列句子中“焉”字作兼词用,相当于“于之”的是【】 A.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用彼相矣?B.足以知是且非邪?C.斯天下之民至。D.于是河伯欣然自喜。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共10个空,每空1分,共1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大学语文课后思考题 (1) 2

考试题型1、单选题(无多选题) 2、背诵题(20分) 3、简答题(5个简答题)(可能会从课后的思考与练习出题) 4、阅读理解(30分)(分两种类型,古文与现代文PS均在教材里出题) 5.作文(20分) (如下是我们上学年考试的范围,不知道你们这次会不会变动,仅供参考) 第一讲《蒹葭》思考题 1. 你还能举出几首临水怀人的诗词作品吗? 如《诗经·陈风》中的“东门之池”、“泽陂”,《古诗十九首》中的“涉江采芙蓉”,温庭筠的《梦江南》等。 2. 有的诗内容十分确定,有的诗可以多种理解,请你结合本文分析其中的原因何在。 诗内容确定,主要是所写对象具体;而含蓄的诗歌,力图使诗歌表现的对象给人以不确定性,难以指实,如本篇中的“在水一方”的美人,可以指情感世界的恋人,也可以指家国渴慕的贤人。 3. 本诗的复沓形式与表现的思想感情之间有什么关联? 它的艺术作用在于很好地表现事物进展的顺序和程度,协调诗的韵律节奏,强化诗的音乐美和抒情气氛,增强表情达意的审美效果。 4. 在当代文艺作品里,有没有采用这种方式表达情思的?请举几例。 当代作品中经常运用复沓形式表达情思,而且是很普遍的艺术手法。如刘半农《教我如何不想他》、康白情《江南》、沈尹默《月夜》等。 5.独特的艺术魅力 风诗的艺术特征:(1)复沓章法、灵活句式(2)和谐韵律、生动语汇(3)艺术风格,朴素自然朦胧美:中国第一首朦胧诗。全诗扑朔迷离、烟水苍茫,在模糊的意象中,展示出一种神秘莫测的朦胧美。 ①“伊人”作为中心意象,朦胧不清、飘忽不定; ②“秋水”的意象也是朦胧凄迷,具有多重寓意; ③抒情主人公的意象模糊不定; ④“伊人”所在空间位置游移缥缈,难以捉摸。 第二讲《无题》李商隐思考题 1.无题二首(其一)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首联:“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诗人由今夜忆及昨夜,触景伤情,叙写别后相思之苦。从艺术方法来看,这一联全是物象的并置,诗人不着一个动词,也完全省略了人物的活动,而让读者从星辰、晚风、画楼、桂堂所构成的画面中去展开审美联想,体味诗人的惆怅。含蓄蕴藉,深情绵邈,这正显现出李商隐笔调之高妙。 颔联“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言承上,就今夕相隔之苦而生发出缠绵深刻的爱情体认,并提炼与升华出人类爱情生活中无比深情动人的语言。 这一联对仗精工,设喻精妙,而用情至深。上句写形分,下句写神合。 细致而又深刻写出了有情人因为某种原因造成的爱情阻隔的痛苦、渴望相见的期盼、无计重逢不能厮守的憾恨,与心有默契的欣喜、两情久长的慰藉。 一“无”一“有”相反相成,互相映照,互相生发,内蕴丰厚,富有艺术张力:越是身受阻隔,就越是体会到心灵相通的喜悦和珍贵;越是心灵契合,就越是感到身不能接的苦恼和惆怅。两种情愫互相渗透,互相交融,互相映照。 颈联“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展开,写身不能接的阻隔与想望。 对这两句,有几种解释: 其一,谓诗人眼见别人通宵宴饮游戏的情景。

大学语文试题3

大学语文试题三 一、单选题: 1.除辉煌的小说价值外,还被称为中古文化百科全书作品是() A. 《红楼梦》 B. 《儒林外史》 C. 《世说新语》 D. 《老残游记》 2. 下列不属于《黍离》一诗中的"黍离之悲"的情感是() A.怀念故土盛世 B.感伤国事衰亡 C.希望天佑东周 D.悲叹国民不幸 3. 1921年,与成仿吾、田汉、郁达夫、张资平等组织文学社团"创造社",提倡 个性主义的创作的作家是() A.胡适 B. 郭沫若 C. 徐志摩 D. 鲁迅 4. 朱熹在《诗集传》中对赋比兴的艺术手法做了简明通俗的说明,其中阐释为" 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的艺术手法是() A. 兴 B. 诵 C. 比 D. 赋 5. 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诗派是() A. 韩孟诗派 B. 新乐府诗派 C. 边塞诗派 D. 山水田园诗派 6. 其独特诗风被称为"诚斋体"的诗人是() A. 陆游 B. 范成大 C. 杨万里 D. 黄庭坚 7. 1930年,强调演剧是"所谓一种政治的辅助工作",提出了"演剧大众化"、"戏 剧走向农村"等口号的左翼剧作家在上海成立的剧社是() A. 爱美剧社 B. 春柳社 C. 中国戏剧社 D. 中国左翼剧团联盟 8. 下列不属于"辛派词人"的作家是() A. 辛弃疾 B. 苏轼 C. 陆游 D. 刘赋 9. 代表初期新诗最高成就的是浪漫主义作家是() A. 胡适 B.徐志摩 C. 闻一多 D. 郭沫若 10. 文集为《昌黎先生集》的作家是() A. 欧阳修 B. 韩愈 C. 柳宗元 D. 苏轼 11. 中国最早的一部文人词总集是() A. 《敦煌曲子词集》 B. 《阳春集》 C. 《花间集》 D. 《乐章集》 12. 标志着南戏振兴和成熟的戏曲著作是() A. 《琵琶记》 B. 《西厢记》 C. 《张协状元》 D. 《牡丹亭》 13. 下列作品中不属于话本的是() A. 《王子猷居山阴》 B. 《新编五代史平话》 C. 《韩擒虎话本》 D. 《西湖三塔》 14. 下列不属于唐代"古文运动"提出的理论主张的是() A. 文以明道 B. 不平则鸣 C. 点铁成金 D. 惟陈言之务去 15. 四书是指:() 《论语》、《大学》、《中庸》、《孟子》 《诗经》、《论语》、《孟子》、《春秋》 《春秋》、《左传》、《国语》、《战国策》 《诗经》、《中庸》、《论语》、《大学》 16. 我国先秦诸子散文中艺术性最高的著作是() 《孟子》《论语》《左传》《庄子》 17.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北京"和"上海"为中心分别形成了"京派"和"海派"的文 学流派。"京派"重视作品中人性内容的表达,把现代散文界定为个人传情达意的文体。下列作家中不属于"京派"作家的是()

自考大学语文课后题答案

自考大学语文课后题答 案 LEKIBM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5AB- LEKIBMK08- LEKIBM2C】

一、《寡人之于国也》 1 概括本文所体现的孟子王道政治的主要内容 答:(1)富民、爱民,以民为本的思想。 (2 反对暴政,提倡仁政:①大力发展经济,尤其是农业、林业、渔业。②注重文化、道德教育。 (3)反对兼并战争,提倡以仁政来统治天下 2. 文章是以什么为线索展开论述的? 答:围绕“民不加多”和如何使“民加多”这一线索展开论述 3. 本文抑扬兼施、循循善诱的说理方法表现在什么地方? 答:先批评梁惠王的治国方法不当,然后再提出实行王道的具体措施,先揭露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行径,然后再说只要君王不怪罪年成不好就可以使“民至焉”,这都是先抑后扬的表现。在打消梁惠王矜傲情绪的同时,又能抓住他渴望民众拥戴的潜在心理进行诱导,在阐述实行王道的具体措施时,采取先易后难、步步推进的程序:这都是循循善诱的体现。 4. 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来说明什么问题? 答:用此比喻为了说明梁惠王虽然自以为对国家尽了心,实际上治国方法与邻国没有什么质的差别。都是喜欢战争,因而百姓也不会增多。 二、《秋水》 1. 本文的主旨是什么?在客观上有何思想意义? 答:本文的主旨是在无限广大的宇宙中,个人的认识和作为,都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因而是十分有限的,这一主旨在客观上给人以有意的启示,这就是人们不能囿于个人的见闻而自满自足,应该努力学习,不断上进。 2.试谈本篇中的景物描写对表现主旨所起的作用。 答:本文开头有一段对河水和海景的描写。先写秋水时至,百川灌河,黄河两岸不辩牛马,后写北海浩瀚,不见水端,文章以河水与海水景象的大小对比,来

大学语文课后题答案

一、《寡人之于国也》 1.概括本文所体现的孟子王道政治的主要内容 (1)富民、爱民,以民为本的思想。(2)反对暴政,提倡仁政。 (3)反对兼并战争,提倡以仁政来统治天下 2.文章是以什么为线索展开论述的? 围绕“民不加多”和如何使“民加多”这一线索 3.本文抑扬兼施、循循善诱的说理方法表现在什么地方? 答:先批评梁惠王的治国方法不当,然后再提出实行王道的具体措施。在阐述实行王道的具体措施时,采取先易后难、步步推进的写法。 4.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来说明什么问题? 说明梁惠王治国方法与邻国没有质的差别。 二、《秋水》 1.本文的主旨是什么?在客观上有何思想意义? 主旨是在无限广大的宇宙中,个人的认识和作为,是十分有限的。启示人们不能囿于个人的见闻而自满自足,应该努力学习,不断上进。 2.试谈本篇中的景物描写对表现主旨所起的作用。 形象地渲染了“人的认识是有限的”这一文章的主旨。 3.举例说明本文善于援譬设喻的特色 1、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 2、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 3、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磊空之在大泽乎? 4、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 5、此其比万物也,不似毫末之在于马体乎? 以上比喻说明人的认识,受条件和环境的制约,世间事物的大小都是相对的,人的认识是十分有限的。这些比喻以一个个具体生动的形象,把深奥而抽象地哲理表达的浅显易懂。 4.试分析本文的论证方法。 本文在说理方面有以下特色:(1)论证结构上,本文经过由小到大,再由大到小的逐层推进,这种逐层推进的论证结构很有说服力。(2)论证方法上,本文采用了寓言的形式,形象生动,又以类比法为主,用大量的比喻,生动形象地论证中心主旨。(3)语言修辞上,作者大量运用排比,反诘的修辞手法,造成了文章滔滔莽莽的气势,增强了说理的力量。 三、《五代史伶官传序》 1.本文的中心论点和有关警句对我们有什么启迪作用 中心论点是封建王朝的兴亡盛衰不在天命而在人事。 《尚书》的名言“满招损,谦得益”做理论根据,然后指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 2.试以本文第二段为例,说明作者是如何运用对比手法进行论证的。 第二段写庄宗李存勖兴衰成败的史实,在写法上欲抑先扬,先极力赞扬成功前的发奋,成功时意气的胸怀雄壮,再以迅疾的笔调写其衰败之速。在盛衰成败兴亡的鲜明对比中,通过盛与衰、兴与亡。得与失、成与败的强烈对比,发出庄宗历史悲剧的根由所在。 3识别文中所运用的理论论据和事实论据,并说明其作用。 历史事实做论据,文中第二段用大段篇幅写了后唐庄宗兴衰的过程。 理论论据,《尚书》名言“满招损,谦得益”。 四、《论毅力》 1.结合自身经验,谈谈本文所说道理有何启发意义? 现代年轻人依赖性强,意志薄弱,锻炼自己意志。提高毅力,是当今时代获得成功的必要条件之一。 2.本文如何在论证过程中贯串正反对举方法的?请作具体分析。 中心论点:“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

大学语文部分课后思考与练习题答案

大学语文部分课后思考与练习题答案 课文选讲篇目: 1樊迟、仲弓问仁 2冯谖客孟尝君 3容忍与自由 4我的世界观 5秋水 6张中丞传后叙 7婴宁 8蒹葭 9湘夫人 10春江花月夜 11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12秋兴八首 13长恨歌 14无题 15苦恼 16饮酒 17赤壁赋 18哭小弟 19断魂枪 樊迟、仲弓问仁 练习题 1、简述孔子仁学思想的主要内涵。 2、从本文节选的内容,可以看出《论语》的语言具有哪些特色? 3、《论语》对今天的我们,是否还有学习、择取的价值?附参考答案:

1、“仁”的思想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从本文所辑录的内容来看,“仁”体现了人与人之间彼此相爱的伦理关系一一“爱人”。孔子将“仁”确定为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准则,并围绕“爱人”的内涵,构造了仁学的思想体系。 孔子的“仁”还包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忠恕之道,这就是推己及人:别人与自己一样是人,因而应当像尊重自己一样尊重别人。所以“恕”其实也就是“爱人” 之仁。 孔子从未给“仁” 一个固定不变的定义,而是在不同场合,针对不同对象,结合具体事例谈论“仁”的具体表现形式。所以,只有对相关内容进行综合理解,才能全面了解与把握“仁”所具有的本质特性。 2、语句简洁,文辞闲雅,意蕴丰厚。 3、孔子思想包罗万象,博大精深,中国文化发展的所有丰富性特征都可以从孔子那里找到根源。《论语》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思想,内容十分广泛,涉及人类社会生活问题的各个方面,对中华民族的心理素质及道德行为起过重大影响。 《论语》中虽有些许糟粕或消极之处,但它所反映出来的两千多年前的社会人生精论,富有哲理的名句箴言,是中华民族文明程度的历史展示。今天我们对自己的民族精神及传统文化进行重新反思,这一民族文化的精粹,更值得人们重新认识和探索它的不朽价值。 冯谖客孟尝君 练习题 1 ?文中描写冯谖初为门客时频频争地位待遇的作用是什么?答:文中刻画冯谖的形象,主要采取了欲扬先抑、层层深入的方法。开始写他“无好”、“无能”,寄食于人却再三弹铗而歌,要求优厚的生活待遇,仿佛是不知餍足的小人。但当孟尝君召人收债时,他自告奋勇,挺身而出,迅速“市义”而归。在孟尝君失势就国看到“市义”的奇效后,冯谖又作出了更远的谋划,为孟尝君“复凿二窟”,孟尝君从此高枕无忧,长保荣华富贵。由此可见,冯谖起初是故意深藏不露,有意试探,而在盂尝君礼贤下士、真情相待之后,才不遗余力地为之出谋划策,这体现了“士为知己者死”的信念。一波三折、生动有趣的情节,既彰显出冯谖的独特个性,又收到了引人入胜的效果。 2.从哪里可以看出冯谖与孟尝君之间是互为对照的?答:孟尝君与冯谖形成对照。冯谖的再三弹铗,反托出孟尝君的宽容大度。而当冯谖大展奇才的时候,又显出孟尝君的目光短浅:他不懂“市义”的意义,不明诸侯之间的矛盾可资利用,不知借宗族关系保护自己。而冯谖则深知百姓的艰难,以“市义"来赢得民心,利用齐王与梁王之间争夺贤才的矛盾来抬高孟尝君,以宗庙之

大学语文试题3

政法系二00五——二00六年第一学期大学语文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括号内。 1.“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出自[ ] A.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B.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C.李商隐《锦瑟》 D.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2.《论语》是一部[ ] A.记人散文集 B.叙事散文集 C.语录体散文集 D.书信题散文集 3.《燕歌行》中,作者将李将军与汉将相比,主要是为了说明[ ] A.李将军十分爱护士卒 B.唐军将帅的腐败无能 C.怀念李将军 D.对唐军广大战士的体恤和同情 4.赵翼批:“雄丽是盛唐魄力。”是对[ ]的评价。 A.杜甫《登高》 B.黄庭坚《登快阁》 C.陆游《书愤》 D.白居易《长恨歌》 5.下列作品中属于史论的是[ ] A.《前赤壁赋》 B.《李寄》 C.《五代史伶官传序》 D.《张中丞传后叙》 6.《谏逐客书》一文的中心论点的是[ ] A.驱逐客卿是损害了自己,帮助了敌国。 B.驱逐客卿可以使秦国更加强大。 C.驱逐客卿可以广招人才。 D.驱逐客卿在秦国的历史上功过皆有。 7.“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是《山居秋暝》一诗的[ ] A.颔联 B.尾联 C.首联 D.颈联 8.“人生有许多事情,正如船后的波纹,总要过后才觉得美的”,这句话所使用的修辞方法是[ ]

A.比喻 B.借代 C.反语 D.夸张 9.《雪夜访戴》出自[ ] A.《世说新语》 B.《搜神记》 C.《史记》 D.《后汉书》 10.艾青《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中四次反复诗句“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运用这种修辞手法是为了[ ] A.渲染氛围,奠定抒情基调 B.描写现实 C.突出诗歌的画面感 D.突出象征意义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括号内。错选、少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11.《谏逐客书》为增强说理的效果所采用的修辞手法主要有[ ] A.用典 B.排比 C.对偶 D.对比 E.反语 12.下列作家中属于边塞诗诗人的有[ ] A.王维 B.岑参 C.高适 D.王昌龄 E.杜甫 13.下列作品中运用了对比手法的有[ ] A.《长恨歌》 B.《燕歌行》 C.《谏逐客书》 D.《前赤壁赋》 E.《始得西山宴游记》 14.下面作品中属于苏轼的是[ ] A.《前赤壁赋》 B.《水调歌头》 C.《五代史伶官传序》 D.《西湖七月半》 E.《元宵》 15.下列诗句中属于唐诗的有[ ] A.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B.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C.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D.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E.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三、解词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4分。解释各句中加“·”的词语。 16.于是乘起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 揭:

(完整word版)大学语文课后练习题

练习题 第一单元仁者爱人樊迟、仲弓箭问仁\答案原君\答案 樊迟、仲弓问仁 一、填空题1、《论语》是记录的一部书,是家经典著作之一,是 由收集整理而成的。 2、孔子是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 的、,其思想的核心是, 3、“四书五经”中的“四书” 指、、 、;“五经” 指、、 、、。二、单项选择题 1、《樊迟、仲弓问仁》一文中,孔子认为真正有智慧的人是( A、善于识别人的人 B、能够广交朋友的人 C、默默无闻的人 D、敢于行动的人 2、下列不属于儒家所提倡的美德的集中表现的是() A、恭 B、敬 C、怨 D、忠 三、多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论语》的描述正确的是()A、今本《论语》由东汉郑玄厘定B、《论语》中所表述的核心思想是“民本”思想C、《论语》是一部优秀的语录体散文集D、《论语》语句简洁,文辞闲雅,意蕴丰厚E、善于论辩是《论语》的一大特色2、下列行为中属于实践“仁”的具体表现的有()A、出门如见大宾 B、使民如承大祭 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E、居处恭,执事敬重,与人忠3、下列代表儒家思想的著作是()A、《论 语》 B、《左传》 C、《庄子》D、《孟子》 E、《韩非子》 四、解释带点的字词1、使.民如承大祭祀2、在邦.无怨,在家.无怨3、雍虽不敏.,请事.斯语4、 举直错 ....... ..诸枉5、不仁者远.矣6、居处恭,执事敬

五、简答题1、本文在文体上有什么样的特点?2、请从自处和处世的角度来谈一谈“仁”的内涵。3、如何才能够实现“仁”呢 原君一、填空题 1、《原君》是一篇严谨的议论文。 2、《原君》一文从“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引出“”的为君之道,奠定了全篇论证的基础。 3、《》是《明夷待访录》一书的首篇。 4、后人 将、、 并称为“清初三大思想家”。 二、单项选择题 1、《原君》中,对自己夺取的产业沾沾自喜的人是() A、明太祖 B、汉高帝 C、崇祯帝 D、商纣王 2、《原君》中发出“若何为生我家!”的痛苦悲叹的人是()A、明太 祖 B、汉高帝 C、崇祯帝 D、商纣王3、《原君》模仿韩愈《原道》、《原毁》等立题,是从探究人均的(入手的。A、地位 B、声誉 C、财 富 D、职分 三、多项选择题1、《原君》中采用最为广泛的论证手法是() A、比喻论证 B、举例论证 C、引证 D、对比论证 E、类比论证 2、黄宗羲是明末清初著名的() A、思想家 B、文学 家 C、政治家 D、革命家 E、史学家 3、《原君》一文中,主动放弃了做君主的机会的人是()A、许 由 B、尧C、禹 D、务 光 E、舜 4、《原君》文中,作者举出的“耻食周粟”的人是()A、许由 B、伯夷 C、崇祯 D、务光 E、叔齐 四、简答题 1、黄宗羲认为“古者,天下之人爱戴其君,比之如父,拟之如天”,而如今的天下人如何看待为君者? 2、黄宗羲在《原君》中引汉高帝“某业所就,孰与仲多”之语是为了说明什么? 3、《原君》文中作者的主要观点及文章的论述方法。五、阅读下列文字,回答问题。

“大学语文”课后“思考与练习”参考答案

“大学语文”课后“思考与练习”参考答案第一单元通古今之变 《大同》(精读) 1.阅读《墨子·尚同》,跟《大同》作比较研究,与同学讨论或撰写一篇诸如《墨家尚同思想与儒家大同思想的比较》之类的文章。或选读《老子》、《庄子》、《韩非子》等先秦诸子的著作,归纳他们的社会理想。 答:(1) 《墨子》的“同”是“同一”的意思,《礼运》的“同”是“和同”的意思,二者的内涵不一样。 (2) 由此可见墨家的政治理想是不争、去乱。儒家的社会理想是大公无私。 (3) 墨家要求民众以贤人、君主为服从的标准,人类又以上天为服从的标准。《墨子·经上》云:“同,异而俱于之一也。……同,重体,合类。”墨家之“同”消除了类别和界限。儒家要求人们自觉地遵守道德,其次服从礼义刑法。 (4) 课外阅读相关论著,在《老子》、《庄子》、《韩非子》中找出阐论社会理想的文字,与大同作比较。目的在于通过比较,分析先秦诸子中的道家与法家的社会理想。 2.你认为大同思想在当今全球化的社会进程中还有没有价值? 答:这一点可以结合阅读康有为的《大同书》(重点读《序》)或分析孙中山“天下为公”的思想来讨论。也可以就此结合中国近现代史中对共产主义思想的接受现象来谈。可以结合当前的全球化过程中的人类价值与伦理危机来讨论大同思想的现代与未来价值。 3.《大同》篇的艺术感染力除来自儒家用世的情感之外,还来自于文字的表达,试总结其中最主要的修辞手法。 答:(1) 注意找出文字的谐韵现象,如“公”、“睦”、“终”、“用”、“归”、“公”。再如“礼”、“纪”、“里”、“知”、“起”。再如“让”、“常”、“殃”、“康”。先秦许多散文中都注意谐韵。 (2) 注意这篇文章的文字的铺陈与对偶现象。在对偶中善于变化句式,因此便造成了铺 张扬厉的气势。 (3) 文章的开头安排一个孔子与子游对话的场景,具有起兴的作用,使得文中陈述的思想充满了情感与感性,造成了文情并茂的效果。 《本朝百年无事札子》(泛读)

大学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大学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中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8分。) 1、《战国策》一书的整理编订者是() A、郭茂倩 B、刘向 C、司马迁 D、班固 2、王昌龄最擅长的是() A、七言律诗 B、七言歌行 C、五言绝句 D、七言绝句 3、我国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 A、屈原 B、白居易 C、杜甫 D、辛弃疾 4、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属于“文学研究会”成员的著名作家是() A、巴金 B、郁达夫 C、老舍 D、朱自清 5、诗集《女神》的作者是() A、闻一多 B、戴望舒 C、郭沫若 D、冰心 6、冰心《往事》(——之十四)借助对大海的描绘。来抒写自己的主观情志,这叫做() A、铺张扬厉 B、托物言志 C、映衬对比 D、渲染烘托 7、屠格涅夫《门槛》的基本表现手法虽() A、比喻 B、拟人 C、象征 D、夸张。 8、在一篇文章中,记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件,就是() A、顺叙 B、倒叙 D、插叙 D、平叙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人题中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6分。) 1、下列诗作属于七言律诗的是() A、王维《山居秋瞑》 B、李白《送盂浩然之广陵) C、王昌龄〈从军行》 D、社甫《登高》 E、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

难)》 2、下列作品集属于朱自清创作的有() A、《踪迹》 B、《风景谈》 C、《背影》 D、《欧游杂记》 E、《闲书》 3、巴金在《爱尔克的灯光》中指出长辈对子女的关怀应体现在() A、给他们一个生活技能 B、向他们指示一条生活道路 C、让他们睁起眼睛去看广大世界 D、让他们走一条既走的生活道路 E、培养他们崇高的理想和善良的气质 4、屠格涅夫《门槛》通过一组象征性形象,()。 A、反映俄罗斯人民为争取民主自由而英勇斗争的情景 B、赞颂革命者的献身精神 C、揭露专制社会对革命者的迫害 D、表现了对“圣人”的崇拜 E、斥责诬蔑革命事业的庸人和帮凶 5、构成完整的小说世界的要素有() A、人物 B、时间 C、地点 D、情节 E、环境 6、培根在《论学问》中指出,治学的目的是() A、幽居养静 B、权衡轻重 C、善于辞令 D、变化气质 E、审察事理 三、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4分) 1、“_________,悠然见南山”是陶渊明《饮酒》(其五)中的名句。 2、王昌龄《从军行》:“___________,孤城遥望玉门关。” 3、辛弃疾《摸鱼儿》:“___________。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4、元散曲有小令和 _____________之分。 四、词语解释题(解释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词。每小题1分,共10分。)

大学语文课后题

第一讲《蒹葭》思考题 1. 你还能举出几首临水怀人的诗词作品吗? 如《诗经·陈风》中的“东门之池”、“泽陂”,《古诗十九首》中的“涉江采芙蓉”,温庭筠的《梦江南》等。 2. 有的诗内容十分确定,有的诗可以多种理解,请你结合本文分析其中的原因何在。 诗内容确定,主要是所写对象具体;而含蓄的诗歌,力图使诗歌表现的对象给人以不确定性,难以指实,如本篇中的“在水一方”的美人,可以指情感世界的恋人,也可以指家国渴慕的贤人。 3. 本诗的复沓形式与表现的思想感情之间有什么关联? 它的艺术作用在于很好地表现事物进展的顺序和程度,协调诗的韵律节奏,强化诗的音乐美和抒情气氛,增强表情达意的审美效果。 4. 在当代文艺作品里,有没有采用这种方式表达情思的?请举几例。 当代作品中经常运用复沓形式表达情思,而且是很普遍的艺术手法。如刘半农《教我如何不想他》、康白情《江南》、沈尹默《月夜》等。 第二讲《无题》李商隐思考题 1. 你认为诗中的男主人公是否是诗人自己? 供学生独立思考 2. 与《长恨歌》那种内容十分明确的爱情诗相比,这种含混朦胧的作品的长处与短处各有哪些? 本诗具体内容的含混及缺失,反而提供给读者进行联想、想象的空间,更能引发不同读者多方面的感受。缺点是不太适合痛快淋漓地表达情感以及叙述事件。 3. 能否再举出几首具有朦胧美的诗作? 如阮籍《咏怀》、白居易《花非花》、李商隐《锦瑟》、李煜《菩萨蛮》“花明月暗笼轻纱”等。 第三讲庄子秋水思考题 1. 你认为这种对话体在说理时有什么好处?有什么不足? 对话体多通过两个人物的问答和辩论来阐述道理,善于将不同思想的碰撞或逻辑思辨的过程有机地呈现出来,其语言也容易具有生动、活泼和个性化的特点。其不足之处是思路和逻辑有时不够严谨。 2. 在先秦诸子中,还有谁喜欢用寓言故事来阐述其哲学思想? 韩非子。《韩非子》中的《内储说》、《外储说》、《说林》、《喻老》、《十过》皆为寓言故事之专集,其数量居先秦散文之首。然其寓言主要取材于历史和现实,与庄子寓言的奇幻谲怪呈现为完全不同的风格。 3. 在阐述哲理时,本文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请指出来,并说明其效果如何。 拟人、比喻、对比、排偶,说理形象而有力。 4. 本文中有若干语句,在后世化为人们习用的成语,请指出来。 望洋兴叹、贻笑大方、坐井观天、太仓稊米。 5. 比较庄子和孟子的文章风格,谈谈二者间有何差别?教师引导学生自由讨论。 第四讲韩愈与潮州文化思考题 1. 苏轼曾说:“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分析此说是否有道理。 苏轼的说法带有些夸张的成分,不过也指出此文饱蘸着作者真情的特点。 2. 后人认为袁枚的《祭妹文》,乃是本文的接踵之作。通过比较两文,你能否找出祭文佳作的一些共通之处? 《祭十二郎文》饱含着韩愈对十二郎的满腔真情,袁枚《祭妹文》也通篇充盈着兄妹之间的诚挚、亲密之情。故而,祭文的最可贵处,在于能抒写真情,有真情贯注于其中。 3. 一般祭文多使用韵语,本文则通篇散体。由此生发,你认为内容决定形式的说法正确吗? 有一定的道理。为适应表达内容的需要,作者大胆摒弃了已成抒情桎梏的四字韵文或骈文的传统格局,而采用了长短不拘的散体,以便于更自由地抒写心中的巨大哀恸,但是传统的祭文形式也能写出真挚的内容,如李商隐的韵文祭文《祭小侄女寄寄文》。 4. 有生则必有死,谈谈你对死亡的看法。供学生自由讨论

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

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 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战国策》一书的整理编订者是(B ) A、郭茂倩 B、刘向 C、司马迁 D、班固 2、王昌龄最擅长的是( D) A、七言律诗 B、七言歌行 C、五言绝句 D、七言绝句 3、我国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C ) A、屈原 B、白居易 C、杜甫 D、辛弃疾 4、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属于“文学研究会”成员的著名作家是( D) A、巴金 B、郁达夫 C、老舍 D、朱自清 5、诗集《女神》的作者是(C ) A、闻一多 B、戴望舒 C、郭沫若 D、冰心 6、冰心《往事》(——之十四)借助对大海的描绘。来抒写自己的主观情志,这叫做( B) A、铺张扬厉 B、托物言志 C、映衬对比 D、渲染烘托 7、屠格涅夫《门槛》的基本表现手法虽( C) A、比喻 B、拟人 C、象征 D、夸张。 8、在一篇文章中,记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件,

就是(D ) A、顺叙 B、倒叙 D、插叙 D、平叙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诗作属于七言律诗的是(DE ) A、王维《山居秋瞑》 B、李白《送盂浩然之广陵) C、王昌龄〈从军行》 D、社甫《登高》 E、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2、下列作品集属于朱自清创作的有( ACD) A、《踪迹》 B、《风景谈》 C、《背影》 D、《欧游杂记》 E、《闲书》 3、巴金在《爱尔克的灯光》中指出长辈对子女的关怀应体现在( ABCE) A、给他们一个生活技能 B、向他们指示一条生活道路 C、让他们睁起眼睛去看广大世界 D、让他们走一条既走的生活道路 E、培养他们崇高的理想和善良的气质 4、屠格涅夫《门槛》通过一组象征性形象,( ABCE)。 A、反映俄罗斯人民为争取民主自由而英勇斗争的情景 B、赞颂革命者的献身精神 C、揭露专制社会对革命者的迫害 D、表现了对“圣人”的崇拜

大学语文(第三版) 课后练习题参考答案

《采薇》课后练习 1、诗的前三节主要表现了什么情感?它通过什么方式表现出来的?这样表现有什么好处? 诗的前三节主要表现了士兵因久在前线而思念家乡的情绪;这种情绪是通过采摘不同季节的薇这一活动烘托出来的;由于采薇时间的持久性和连续性,让人感到士兵无时无刻不被思念家乡的痛苦折磨着,从而使全诗的思想感情得到了强化。 2、当兵服役、保家卫国是一个人对国家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它既让人感到神圣和自豪,但同时又让人承受巨大的痛苦折磨,甚至要付出高昂的生命代价。试结合《采薇》这首诗的学习,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和看法。 《采薇》中表现了士兵对敌人入侵使自己不能安居乐业强烈不满,体现了大敌当前、国家民族利益高于一切,个人与国家同仇敌忾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这一点值得我们仔细体会学习。国家民族危难之际,无论何时,无论何人,都应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随时随地接受国家的召唤。当兵服役,保家卫国,这是一个人对国家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每个人都应为此感到神圣和骄傲。 另一方面,战争又是残酷的,参加战争的人要承受巨大的痛苦折磨,甚至要付出高昂的生命代价,这一点在《采薇》中也有深刻的反映。这一点既让我们在心理上对战争的本质有清醒的认识,更激励我们努力争取和珍惜和平的好时光。 3、“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四句为什么会成为千古名句?分析这四句诗的抒情特点。 1、原因主要有:①用生动的形象写出了丰富的内容和复杂的感情。②把多种修辞手法成功熔在一起:⑴对仗工整;⑵叠字(依依、霏霏)形象生动;⑶借代(用杨柳依依代指春天,雨雪霏霏代指冬天)准确而形象⑷对比(阳春与寒冬)鲜明。③文字雅俗共赏。 这四句诗里含有两个典型画面,一是春天里微风轻吹,柳枝飘拂的画面,一是寒冬时节雪花纷飞的画面,抒情主人公的感情就蕴涵在这两个画面中,而没有明说出来。这样,以景写情,情景交融,显得既富于形象性,又含而不露,耐人寻味,给读者的欣赏活动创造了很大的空间。 清人王夫之在《姜斋诗话》里这样评价这四句诗:“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也就是说当初离家出征的时候,心里是悲伤的,却用杨柳春风这样的明媚春光来反衬;如今走在回家的路上,心里是高兴的,却用大雪纷飞这样的严寒景象来反衬。王夫之认为走在回乡路上的士卒心里是“乐”的,这种理解未必正确。这位士卒一直非常牵挂家里,心里非常痛苦,当他终于能够结束服役回家的时候,他的心里不只是单纯的高兴,而是百感交集。他希望马上能回到家中,与家人团聚,而同时又会不由自主地担心家里发生什么不好的事情,因为自己离开家已经很久了。因此,从这个角度看,“杨柳依依”和“雨雪霏霏”的对比给他一种不胜今昔之感,正符合此时他复杂的感情。 2、这四句诗通过融情入景和对比的方法,把感情表达得更深刻、形象、含蓄。其中2、4两句分写乐和哀,分别拟喻国家的和平安宁与破败纷乱,两相对比,足见主人公前后感情心理变化之大,以及战争给国家带来的灾难;1、3两句,前句当哀不哀,强化了战士的参战心情和决心,后句当乐不乐,强化了战争对国家和人民的摧残。 4、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注意这些字的用法: 1.曰归曰归,岁亦莫.止。读mò,同“暮”,一年将尽的意思。 2.我心伤悲,莫.知我哀。没有谁。 3.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读yù,下,降落,用作动词。 4.行道迟迟,载.渴载饥。又……又……。 5.忧心孔.疚,我行不来。很、甚。 6.我戍未定,靡.使归聘。无,没有。 《山鬼》思考练习题 1、屈原为什么会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尊敬?谈谈你对屈原的认识和了解。 屈原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爱国志士和诗人,他崇高无私的爱国精神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尊敬,每年五月端午这一天,许多国家和民族包棕子、划龙船,以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作为一位卓有才华的政治家和诗人,无论国家怎样对待他,无论自己的处境多么艰难,他都一心一意热爱着自己的祖国,决不向黑暗邪恶低头妥协,宁死不肯离开自己的祖国,并用诗歌将自己的心声记录下来,让千秋万代的人们感受他的思想和情感,这就是屈原为什么受到全世界人民尊敬的原因。 2、山鬼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分析诗中山鬼感情变化的轨迹? 诗中的山鬼是一个美丽痴情的女子形象,她怀着对爱情的美好愿望,精心打扮准备,在凄风苦雨中痴痴等待自己的爱人,为此承受了巨大的喜悦和痛苦。作者屈原通过塑造这一形象,表现了人类对美好爱情的热烈追求和忠贞态度,也寄托着自己虽遭流放而心中依然苦苦思念关心楚国、楚王的高尚爱国热情。 诗中第一节,山鬼在赴约途中的感情是喜悦、兴奋的;第二节,随着等待时间的不断延迟,天空黑暗下来,天上刮起了风、下起了雨,这时山鬼的心情也变得暗淡下来,发出了岁月不饶人的感慨;第三节,山鬼一方面对自己的纯洁和忠贞行为感到自豪,对对方迟迟不至的行为自我宽解,但另一方面,随着时间的不断迁移,她渐渐开始对自己的宽解产生了怀疑,这种怀疑伴随着雷电和暴风雨的加强逐渐加深,最终使她陷入了因爱人迟迟不来而带来的极度孤独和忧愁中。诗人通过山鬼从兴奋到忧愁这一心理过程的变化,真实反映了爱情给人带来的缠绵、痛苦和折磨。 3、将这首诗与《诗经·采薇》对照,结合过去学过的其他作品,说说屈原的诗歌和《诗经》有什么不同。 主要表现在:《诗经》侧重于写实,重章叠句突出,语言朴素,民歌色彩很强,句式是以四言为主;而屈原的诗歌则侧重于表现理想,抒情性更强,语言富有变化和文采,句式则是每句七个字,且每句都有一个语气词“兮”字等。 4、、注意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及用法: (1)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被:同“披”。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