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级地理下册青藏地区自然环境与特征

八级地理下册青藏地区自然环境与特征

《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教学设计

《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教学设计 《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掌握我国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 2.说明青藏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及制约因素。 【重难点】 重点——1。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 2。青藏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及制约因素有哪些。 难点——自然条件对农业发展影响。 【自主学习】 【一、世界屋脊】 1.范围:青藏地区位于我国部、以西、以南,南至国界。 2.地形: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有“”。 “,”是青藏高原地形的显着特征。 3。气候:青藏高原具有独特的气候,、年温差,日温差。 由于海拔,空气,日照,太阳辐射。成都和拉萨都位于北纬300附近,但两地1月和7月的气温车别很大,原因是受因素的影响,拉萨位于海拔高。气候冬寒夏凉,气温年较差,但日较差,藏族的传统服装主要是为了适应青藏高原地区的气温日较差大而设计的。 4。自然保护区: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受干扰少大部分仍保持着

原始的生态, 是野生动物的天堂,生长着、、等多种高原特有动物。 5。湖泊:全国最大的咸水湖是,高原淡水湖是 6。高原之舟:高原之舟指的是,它的毛皮可以保持体温,预防寒冷、体身,可以载负重物。 【二、高寒牧区和河谷农业】 7。牧区:青藏高原是我国的牧区,主要的牲畜有、、,他们都能适应、、等特殊高原环境。 8。河谷农业区:青藏地区发展农业的不利的气候条件是气温较,有利气候条件是日照。主要的农业区有南部的谷地,东部的谷地,这些地区发展农业的好处是:气温较,土质较肥沃。适合喜温凉的、生长。 9。生活习惯:青藏地区居民的日常主食主要是,为了抵御严寒。人们都爱喝酒,民居多为。因为青藏高原土层浅薄,林木稀少当地人建造房屋时,往往就地取材,主要以石块为原料房屋墙体。 【课堂检测】 10。“高原之舟”是对()的爱称。 A。藏绵羊B。骆驼C。伊梨马D。牦牛 11。关于青藏地区的叙述不正确的() A。本区有世界面积最大的高原,自然特征是“高”和“寒” B。是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的.发源地 C。地球上超过8000米的山峰,大部分在高原的南部和西部边缘

初二地理青藏地区教案

初二地理青藏地区教案 【】下面编者为大家搜集了初二地理青藏地区教案教案 供大家参考,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第二课时 《青藏地区》教学设计 大连市长海县第八中学孙希杰 一、课程标准中对《青藏地区》学习的基本要求 a、运用地图指出青藏地区的范围,比较它与其他地理单元 (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差异。 b、说出青藏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学生通过对青藏地区的学习,掌握学习分区地理的方法和步骤,了解青藏地区的位置、范围、山脉、河流等基本情况, 掌握青藏地区高、寒的自然环境特征,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对青藏地区生态环境的认识,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及渗透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在教学中提高学生读图、析图的 能力,在探究过程中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 学生分析、认识交通对本区经济发展的作用,以及本区是科 研旅游的宝地。掌握学习分区地理的方法和步骤。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青藏地区的美丽、神奇,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2、增强学生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意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开发、建设边疆的雄心壮志。 三、学生分析: 1、教学对象:普通中学初二学生。 2、特征:掌握一定的地理知识,具有初步的分析问题、解 决问题的能力,但缺乏对地理知识综合分析的能力。 四、教材分析 1.本节的作用和地位: 《青藏地区》是人教版教材第(四)册第五章第三节。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第一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第二节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第三节的西北地区》,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具有与其他三大地理区域同等的地位,既是对前面所学内容的复习、巩固,又将为下一步省级 区域地理的学习奠定基础,在本章内容中,在教材知识体系 中占据承上启下的地位。 2.本节主要内容: 青藏高原是世界最高的高原(海拔平均4000米以上),被称为世界屋脊。地高、天寒是本区主要的自然特征,一切地理 要素都受到它的严重制约。高寒牧区、谷地农业是本区农牧 业生产特征。交通运输的发展对本区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二节 自然环境01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二节自然环境 教学设计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章是学习区域地理的起始篇章,在初中地理知识结构的形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将上册所学的地形、河流、气候等知识运用于某一个具体区域的学习过程中,同时也为后续学习不同地区和国家地理提供了基本的方法和策略。 二、学情分析 经过初一上册的学习,学生对于世界的自然环境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但是对于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学生还是初次接触。学生具备一定的读图能力,但是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三、教学目标 1、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及相关资料,归纳亚洲的地形特征与河流特征,简要分析亚洲河流流向与地形的关系。 2、运用气候类型分布图和其他资料,归纳亚洲的气候特征,简要分析亚洲气候分布特点与位置、地形的关系。 3、通过对教材文字阐述的理解,把握归纳一个地区地形、气候和水系的一般方法。 四、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1、学会分析亚洲的地形、河流、气候之间的相互关系。 2、通过对亚洲自然环境的学习,掌握认识大洲自然环境的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地图及有关资料归纳亚洲的地形、河流、气候的特点,并简要分析其相互关系。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 播放有关亚洲自然环境典型图片的视频,引入亚洲自然环境一词。然后,告诉学生所有这些图片和歌词展示的是亚洲自然环境的部分,亚洲自然环境的总体特征是什么,需要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 教学过程

1、阅读分层设色地形图,分析亚洲的地形特征。找出亚洲的主要地形区,运用分层设色地形图,说出他们的大致海拔。然后,引导学生根据读图得到的信息,归纳亚洲的地形特点——“亚洲地势起伏很大,中间高,四周低”。 活动:阅读“亚洲地理集锦”,将文中所提及的地形单元,逐个在图6.6亚洲地形图中找到,并让学生描述地形图上是如何表示这些地理事物的。如:珠穆朗玛峰用一个黑色小三角表示,旁边标注8844.43米、西西伯利亚平原用一大片绿色表示等。通过这些描述,学生可进一步熟悉并掌握阅读分层设色地形图的方法。 2、结合“活动”第一题第(1)、(2)问,引导学生就阅读“亚洲地形图”获得的经验和方法,阅读“北美洲地形图”,归纳北美洲的地形特征。 3、判读“亚洲大陆沿北纬30o纬线的地形剖面示意图”,验证已经分析得出的亚洲地势特征。

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八章 西北地区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_20

第八章第一节西北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读西北地区地形图,能够指图说明西北地区的位置、范围。 2.通过读地形图、降水图、气候类型图等地图,能够描述西北地区自然环境特征, 并能分析本区的景观变化规律及原因。 3.通过读西北地区牧区图、灌溉农业区分布图,能分析西北地区农业和牧业的特点。 二.教学重、难点 1.西北地区自然环境特征及自然景观变化规律及原因。 2.西北地区农业和牧业的特点。 三.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小组合作探究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多媒体展示四大地理区域图 [师]同学们,在学习新课之前,我们来回忆一下四大地理区域的界线。 学生回答。找学生上前指出并说明界限。 2、多媒体播放西北地区自然景观图片 [师] 非常好,下面老师给大家看几幅图片,你们猜猜这些图片展示的是哪里的景观?你是怎么看出来的?我们学过哪些古诗也曾描述过西北地区 的这些景观? 学生:西北地区。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西北地区,感受西北地区独特的自然。学习本区的方法与南、北方一样,我们先来了解这个地区的自然环境与农业。(二)新授 1、自然环境 [师]学习区域地理首先我们要明确这个区域的位置和范围才能更好的了解其自然环境。

1)位置和范围 多媒体展示西北地区地形图 【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 [师]同学们把书翻到P73页读图8.3或者看大屏幕上的图,先自主学习,然后小组合作探究,完成以下问题 1.指图说出西北地区的位置和范围(包括位于哪一级阶梯及包含的省份)。 2.西北地区主要地形是什么?指出主要地形区。 学生上台指图展示,其他同学做出评价补充,教师小结。 西北地区主要位于我国第二阶梯,大体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和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北。包括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北部、甘肃西北部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东部主要是内蒙古高原,西部高山和盆地相间分布。2)气候 多媒体展示我国温度带图、降水线图、干湿地区图、和气候类型图 [师] 同学们看这四幅图,分析讨论西北地区的气候特点。 【学生小组探究讨论】找学生分析回答,教师总结。 西北地区主要位于暖温带、中温带;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线在400毫米以下,超过一半地区年降水量线不足200毫米,甚至有的在50毫米以下,是我国干旱面积最广的地区;所以大部分位于半干旱区、干旱区,干旱是西北地区最大的气候特点;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少雨;年温差和昼夜温差大)。 【学生小组探究讨论】:气候特点及影响因素,为什么西北地区气候干旱? 结合多媒体提供的地图,学生到屏幕前指图交流展示,其他同学补充,师点拨总结:西北地区距海较远,并且被山岭重重阻隔,湿润气流难以到达,因此,这里的降水比较少,气候干旱。 3)河流 多媒体展示西北地区地形图,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青藏地区》教案一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青藏地区》教案一学生:发言并说明理由。 重点:各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影响的关系。 学生: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是“高”和“寒” 分析形成差异的原因。 比较结果:拉萨比成都气温低。 主要原因:海拔高,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C,这主要是受地形的影响。 出示本节学习目标: 1.明确青藏地区的位置和范围,分析其以“高”和“寒”为特色的自然地理特征和由此而形成的其他地理特征。 2.明确青藏地区主要的牧区分布。 教师:根据以往的学习经验,你认为本节的学习重点和难点是什么?() 出示“青藏地区景观”图,即青藏高原边缘的高山和山地冰川特写。 从这两个图可看出什么? 出示“青藏地区地形”图、“拉萨的气温年内变化”和“成都的气温年内变化”图进行比较:同纬度的拉萨和成都两地气温变化的差异 从一开始就让学生进入主动状态,学会总结学习经验,以备自学

可欣赏课本编写的妙处所在 这里要教会学生读气温变化图的方法 学生:想了解一下资源状况。 学生发言进行信息交流。 1.青藏地区水资源丰富,是我国长江、黄河、澜沧江等大江大河的发源地。 2.青藏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拉萨因晴天多、阳光灿烂,被称为“日光城”。 3.青藏地区地热资源丰富,羊八井有我国最大的地热蒸汽田,已建成地热发电站。 本地区气候寒冷干燥,降水少,为什么水资源丰富,并成为大江大河的发源地? 本区气候寒冷,太阳能资源为什么丰富? 学生讨论 草原牧场、山地牧场、高寒牧场。 小组合作学习,交流结果。 承转: 以上我们了解了青藏地区高寒的气候。同学们,你们还想了解本区哪些方面的情况? 好。那我要问一问,谁知道青藏地区有哪些自然资源?根据你所知道的具体介绍一下 教师:你们知道有这些资源,说明平时注意了知识的积累,

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

第九章青藏地区 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利用青藏地区地形图找出青藏地区的范围,并说出青藏地区的主要地形组成; 2. 掌握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高寒,理解青藏地区高寒带来的影响; 3. 了解青藏地区受高寒的影响,农牧业生产和生活的特色。 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的能力,获取图文信息的能力; 2.培养学生学会运用地图和资料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 3.通过课堂活动、练习等,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锻炼学生学习区域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以及拓宽视野,增强学习地理的兴趣以及运用知识的能力。活动式的课堂设计,目的引导学生认识区域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因地制宜,做到人地协调发展,从而帮助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点 1. 理解青藏地区自然地理特征; 2. 掌握青藏地区受高寒影响下农牧业的生产和生活特色。 ※教学难点 青藏地区自然环境特征对农牧业的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教学方法 讨论法、问题法、启发式讲述法等多种方法相结合。 ※教具准备 多媒体展示台、图片等。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歌曲视频引入:播放歌曲视频《天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展示青藏地区景观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及对青藏地区形成初步的感性认识。[讲授新课] 展示: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引导学生找出青藏地区与其他三大区域的界限,并找出学生代表上台画出界限,掌握相关的地理事物。了解青藏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上,是世界海拨最高的高原(海拨在4000米以上),被称为“世界屋脊”板书:一、世界屋脊 展示:青藏地区的地形图并提问:青藏地区有哪些主要的山脉和河流以及气候类型。

初一地理教案:自然地理环境教案

自然环境教案 教材分析 本节是对亚洲自然环境的教学,《自然环境》一节是教材中介绍的唯一个大洲的自然环境,教材的整体结构实先从位置和范围入手,进一步研究地形和河流,接下来是气候的特点以及对农业的影响。通过学习本节,使学生了解分析一个区域的自然环境要从分析哪些要素入手;对自然要素的分析要注意各要素之间的联系,例如地形对河流分布的影响,纬度位置对气候的影响等等。同时教材还注意了学生识图用图能力的培养,以及从各种资料中提取相关地理信息的能力。由此可见,本节的立意《自然环境》在于教会学生描述一个大洲自然环境的方法,更是对区域研究方法的学习。 ●二、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虽已接触了一学期的地理,但对地理知识只是肤浅的整体的了解,如:学生知道七大洲的名称,却不知在一个大洲的内部仍然有着不同的地理环境特点,不同的地理环境特点又是什么呢?为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顺理成章的进行本节学习,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利用多媒体展示美丽壮观的亚洲图片,设置学生感兴趣的文体育活动,采用各种方法,让学生重视对我们所生活大洲的学习,加深学生对亚洲的热爱,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三、三维目标确定及依据 根据地理新课标、教材和学生的学习特点及发展要求,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学习目标设计如下: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亚洲在位置、地形、河流、气候等方面的自然环境特点。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识图分析、小组合作,教师指导,领会新知。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亚洲自然环境的学习以及用歌曲渲染氛围,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 ●四、教学重点、难点及确定依据 根据地理新课标、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 教学重点:掌握亚洲的地理位置及气候特点。 教学难点:分析亚洲地形、河流特点及气候对农业的影响 ●五、教学方法: 本节涉及的地名多而枯燥,读图量大,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讲,有一定的难度。为了使整堂课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课堂教学手段的运用上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方法,利用现代化教

西北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

第八章西北地区 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西北地区的范围、主要地形区、主要矿产地和工业城市的位置,主要铁路线的分布以及著名的农矿品。 2、使学生掌握西北地区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以及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 3、培养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并使学生进一步学会与分析一个地区区域特征的方法。 4、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通过讲述西北地区丰富的自然自源,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热爱边疆的教育。 教学重点: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以及对农牧业的影响。 教具准备: 1、图片:西北地区的地表景观 2、有关投影片若干 3、录音:草原歌曲《天堂》、北朝民歌《敕勒歌》。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与启发诱导、讨论相结合。 教学过程: 师:通过前一段时间的学习,我们既领略了"千里冰封"的北国风光,也欣赏了山青水碧的江南美景。今天,我和同学们一起到西北地区去走一走,看一看,那里的沙漠、戈壁、雪山、清川、绿洲,还有茫茫

的草原,淳朴的风俗民情将会给我们一种全新的感觉。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区域地理的第三节--西北地区(板书课题) 师:今天我特带来了西北地区一组画面供大家欣赏。 (学生观看图片) 1、请注意观察西北地区的地表景观,农牧业以及交通运输方面的特点。 2、要把自己看到的画面与在预习过程中读到的文字叙述结合起来。师:(录象结束)我们就欣赏到这里,同学们可能没尽兴,以后我们再找机会继续欣赏。 师:(学生看完之后)请同学们每四人一组进行讨论,把通过预习和观看录象获得的知识相互交流一下,针对不明白的问题进行讨论,力争在小范围把问题消化掉,如果还有不明白的问题请作出标记,等会儿提出来,我们共同探讨。 生:讨论 师:(待学生讨论基本完毕)刚才,老师看到同学们讨论的非常热烈,相信大家一定了解了西北地区的许多知识,也可能遇到一些疑惑不解的问题,请同学们提出来,我们一起讨论。 生1: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为什么以干旱为主? 师:投影"西北地区位置图",请同学们读图并按课本11.32图上的比例尺量算内蒙古呼和浩特、新疆喀什到最近海洋的直线距离各约多少千米;再从"中国年平均降水量"图上,看一看,这两个地方的年平均降水量大约各是多少毫米。

南方地区自然环境特征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在地图上找出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青藏地区的分界线,指出南方地区的范围。 2、掌握南方地区地形、气候、土壤等自然地理特征。 3、举例说明南方地区自然环境对农业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小组讨论、展示反馈、巩固提升等环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区域地理学习的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理解南方地区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生活的影响,培养正确的人地观念,增强人们热爱自然、尊重自然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南方地区自然环境特征和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 难点:南方地区自然环境对农业的影响。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学习法、探究法 教学过程: 导入: 活动一:认识美食,展示我国各地美食图片:东坡肘子、水煮肉片、姜葱炒蟹、龙井虾仁、碳烤松茸、昆虫菜等,让学生认识美食,猜猜是哪些地方的特色菜。 新课: 活动二:探究美食 南方地区美食的形成与自然环境有怎样的关系呢? 一、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 (一)气候 1、出示南方地区景观图:江南水乡、喀斯特地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海南风 光、四川民居等,引导学生概括南方地区自然环境特点---湿热 2、自主学习:根据“成都气温变化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认识南方地区的“湿 热”程度(气候) (1)、南方地区所处的温度带是和。 (2)、南方地区年降水量为_㎜。

(3)、以成都为例,分析我国南方地区的气候特征 成都气温最高出现在_月,此时月平均气温约_℃ 成都气温最低出现在_月,此时月平均气温约_℃ 成都降水最多的月份是_月,该月降水约_㎜。 (4)南方地区气候类型是和,气候特征是:_ 4、学生展示反馈,纠错 过渡:南方地区湿热的原因是什么?(提示:可以从地理位置和地势特点分析) (二)位置和范围 1、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完成以下内容: (1)在四大地理区域分布图中填注四大地理区域的名称 (2)在南方地区轮廓图中填注秦岭、淮河、青藏高原、东海和南海的位置,并总结南方地区的位置特点 2、展示反馈 (三)地形地势 小组合作讨论并展示以下内容: 1、在南方地区轮廓图中填注出南方主要地形四川盆地、云贵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和东南丘陵的位置 2、比较南方地区的地形差异(结合地形图和46页阅读材料回答) 3、读图分析南方地区地势特点 4、总结南方地区湿热的原因 5、巩固提升:请从地形影响的角度,解释下列现象 (1)冬季,四川盆地比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平原温暖 (2)西双版纳地区不受寒潮影响,而广东却受寒潮影响 6、教师点拨总结 (四)湿热的自然环境对土壤的影响——红壤 认识红壤并分析其形成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二、重要的水田农业区 活动三:创意美食(认识南方地区发展农业的优势条件) 小组合作讨论:

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八章 西北地区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_9

第八章《西北地区》 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 学习目标 1. 运用地形图,找出西北地区的范围,说出主要地形组成。 2. 掌握西北地区干旱的自然地理特征,了解西北地区干旱的表现、形成原因及变化规律。 3. 了解西北地区受干旱气候影响下的农牧业生产和生活的特色。 教学重点 以干旱为特征的自然地理特征,以及干旱环境下的农业 教学难点 西北地区的景观变化规律及原因 教学用具 PPT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西北地区景观图片 【自主学习】认真阅读教材,你能独立解决下列问题! 自学课文,搜集信息,解决下列问题。(将重点内容在书上画记号) 一、草原和荒漠(自然特征) 位置范围: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长城以北(位于第二级阶梯)地形特征:以高原、盆地为主。 气候类型: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降水量在400㎜以下 主要河流:黄河、额尔齐斯河、塔里木河;多内流河植被变化:西部荒漠、中部荒漠草原、东部草原 二、牧区和灌溉农业区

畜牧业 贺兰山以东:降水较多,分布有呼伦贝尔草原、锡林郭勒草原 贺兰山以西:降水稀少,多戈壁、沙漠,山地降水较多,分布有高山草场种植业: 由于西北地区降水稀少,种植业分布在有河水、高山冰雪融水、地下水灌溉的地区 【预习反馈】(略) 【合作探究】 P73活动:认识西北地区的景观变化规律及原因 1.景观变化 2.变化原因: 海陆因素:东西跨度大,距离海洋远,水汽难以到达 地形因素:重重山脉阻挡水汽输送 P76活动:认识坎儿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1.(看右图)坎儿井在哪儿?在图片中能获得哪些自然环境信息? 坎儿井在图中表现为圆形土堆。 自然环境信息:气候干旱(沙地广布);位于山脚 (远处有山);有绿洲分布(远处有村庄、林木、田地) 2.坎儿井开凿利用了哪些有利条件?为什么修暗渠不修明渠? 利用山坡的坡度自然引水。暗渠可以减少蒸发。 3.围绕坎儿井的创举说感想。 “坎儿井”的开凿充分体现了新疆人民的聪明才智,符合人地协调发展的方向。新疆人民充分利用当地的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的有利条件,克服降水少,蒸发旺盛,水资源匮乏的不利因素,修建了适应当地环境的“坎儿井”工程,发展富有特色的绿洲农业。 【归纳小结】

青藏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

青藏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教学设计 一、课标分析 本课时内容充分体现地理学科特征——区域性与综合性,而构建学生的地理学科意识成为本课时教学的重点,也初步树立正确的人地关系。 具体课标的要求: 1、运用地图指出青藏地区的范围,比较自然地理差异; 2、说出其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二、教材分析 1、本节的作用和地位:《青藏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是鲁教版地理七年级下教材第八章第一节。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完三个地理分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各章节中的第一节设计思路与本节相同,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具有与其他三大地理区域同等的地位,是对前面所学内容的复习、巩固。本章内容,在教材知识体系中占据重要的作用。 2、本节主要内容:与前三章第一节的设计思路相同,本节是青藏地区的概述,主要讲述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以及自然环境对居民生产生活的影响。本节教学内容的安排可以分成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两大板块。教材的第一个标题为“世界屋脊”,从青藏地区的自然景观入手,介绍青藏地区自然环境的最突出特征——高寒。第二个标题为“高寒牧区和河谷农业区”,主要介绍在高寒的自然环境下,青藏地区农牧业所具有的突出特征——高寒牧区和河谷农业区比较发达。 三、学情分析

本节所教为初二学生,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地理基础知识,接受新知识较为快速,对新鲜地理风俗事物的兴趣浓厚。且学生已经学习完前三章节内容,学习思路与本节相同,这为本节的学习起到了的铺垫作用。也是对前面所学内容的复习、巩固。但不足的是,对于新旧知识的联系和衔接上还存在一定的缺陷,教师应特别注意将所有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并理清相关地理特征之间的关系。使学生脑海中有着学习区域地理的框架图,知道该从哪里着手分析,也为将来的高中地理学习打下基础。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在地图上识别青藏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青藏地区的地形特征。 2、了解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阅读图表资料进行比较分析两地区的地理特征,再充分利用以前学过的有关地形、气候、植被等方面的知识,综合分析两地区的差异,提高综合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从而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节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体现人地关系协调的观念。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

新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青藏地区知识点填空

第九章青藏地区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附参考答案 1、青藏地区位于我国部,以西,—以南,南至国界。 2、青藏地区在高原上,青藏高原地势高耸,平均海拔在米以上,是世界最高的大高原,素有“”之称。高原上分布着一系列的山脉,山脉之间是宽广的和。“”是青藏高原地形的显著特征。由于海拔高,许多山峰终年积雪,广布。青藏高原是、、、等众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 3、青藏地区具有独特的气候,冬夏,年温差,日温差。由于海拔高,空气,日照,太阳辐射。 4、是藏族的传统服饰,主要是为了适应青藏高原日温差大的特点而设计。 5、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受人类活动干扰少,大部分地区仍保持着原始的自然状态,是野生动物的天堂,生长着、、等多种高原特有动物。 6、青藏高原上有全国最大的咸水湖,是高原淡水湖。 7、青藏高原是我国的牧区。在独特是高寒条件下,青藏地区耐寒的分布广泛,生长着能适应、、等特殊环境的牲畜——、、。 8、青藏地区气温较低,日照较长。在一些海拔较低的地区,如南部的、东部的,发展农业生产的条件较好,分布着农业。这里气温较高,土质较肥沃,适宜喜温凉的、等作物的生长。 9、青藏地区居民的日常主食主要是,也是常见的食物,人们爱喝。牧民一般居住在用厚重的牛毛毡搭成的中,在农区和城镇多见。 第二节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 1、三江源位于省南部,是源区、源区、源区的总称。三江源地区如同一个巨大蓄水塔,长江、黄河、澜沧江就像一条条“输水管道”,源源不断地向下游地区输水。三江源地区被誉为“”。 2、和的融水是江河的最初水源。每至温暖季节,“固体水库”的冰雪消融,形成涓涓细流,进而蜿蜒汇集成江河最初的源流。和是三江源地区重要的调蓄器,它们和雪山、冰川一起,使长江、黄河、澜沧江的水源源源不断,流向大海。 3、三江源地区众多,湖泊是河流的补给源之一,同时还对河流流量起着天然的作用。三江源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分布区,其也对河流流量起着天然的作用。 4、三江源地区是我国尤为关键的地区。三江源地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也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区最集中的地区。三江源地区孕育了三大江河,是我国重要的。保护好“中华水塔”,不仅对当地人们的和至关重要,而且直接关系到河流下游流域的 与。 5、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逐年萎缩,这直接影响湖泊和湿地的水源补给,湖泊、湿地面积不断缩

八年级地理西北地区自然环境与农业

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 一、学习目标(1分钟) 1、运用地图说出西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特征。 2、运用图文资料分析西北地区的气候、地形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 3、理解区域中各种地理要素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二、自学指导(2分钟) 自学教材72—77页及图8.3—8.13,回答下列问题: 1、西北地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包括我国的哪些省区?以及地形区? 2、造成西北地区气候干旱的原因有哪些?干旱的气候对河流和植被有哪些影响? 3、西北地区为什么畜牧业发达? 4、贺兰山东西两侧的牧场类型有哪些差异?造成贺兰山东西两侧的牧场类型差异的原因有哪些? 5、西北地区的种植业区有哪些?西北地区发展种植业的有利和不利因素各有哪些? 6、坎儿井的构造与当地自然环境之间有哪些关系? 三、先学(7分钟) 1、看书 2、检测 四、后教(15分钟) 五、当堂检测(15分钟) 1、完成课后活动题 2、单选题 ①关于西北地区地形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形以平原、盆地为主 B、内蒙古高原表面较平坦,风蚀作用显著 C、新疆地形特点可概括为“两盆夹三山” D、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准噶尔盆地内

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 一、学习目标(1分钟) 1、运用地图说出西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特征。 2、运用图文资料分析西北地区的气候、地形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 3、理解区域中各种地理要素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二、自学指导(2分钟) 自学教材72—77页及图8.3—8.13,回答下列问题: 1、西北地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包括我国的哪些省区?以及地形区? 2、造成西北地区气候干旱的原因有哪些?干旱的气候对河流和植被有哪些影响? 3、西北地区为什么畜牧业发达? 4、贺兰山东西两侧的牧场类型有哪些差异?造成贺兰山东西两侧的牧场类型差异的原因有哪些? 5、西北地区的种植业区有哪些?西北地区发展种植业的有利和不利因素各有哪些? 6、坎儿井的构造与当地自然环境之间有哪些关系? 三、先学(7分钟) 1、看书 2、检测 四、后教(15分钟) 五、当堂检测(15分钟) 1、完成课后活动题 2、单选题 ①关于西北地区地形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形以平原、盆地为主 B、内蒙古高原表面较平坦,风蚀作用显著 C、新疆地形特点可概括为“两盆夹三山” D、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准噶尔盆地内

七年级地理下册自然环境知识点整理

七年级地理下册《自然环境》知识点整理 七年级地理下册《自然环境》知识点整理 第一节自然环境 1、地理位置:亚洲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北临北冰洋,西部以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为界与欧洲相邻,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为界与非洲相邻,东南隔海与大洋洲相望,东北以白令海峡为界与北美洲相望。(图6.2 p2)亚洲的地理分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北亚。(图6.4 p3) 2、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一个洲。(注意不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和大洋分别是南极洲和北冰洋)面积达4400万平方千米。 3、地形与河流: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受地势影响,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的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周边海洋。(图6.5 p4,结合图认真完成第5页的活动题) 4、亚洲之最:(1)世界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世界屋脊”);(注:世界面积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世界最高大山脉:喜马拉雅山脉;(2)世界陆地最高点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43米),世界陆地最低点死海(海拔-415米);(3)亚洲第一长河是长江,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湄公河,流经中国(澜沧江)、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和越南。发源于中国青海省,注入南海。(注:世界上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多瑙河[欧洲],世界上最长的河流是尼罗河[非洲],世界上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是亚马孙河[南美洲])(4)亚洲面积最大的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世界面积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5)世界最大的湖泊:里海(咸水湖);最大的淡水湖:苏必利尔湖[北美];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湖泊:贝加尔湖[俄罗斯];(6)世界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世界最大的群岛:马来群岛。 5、气候:亚洲地跨热带、北温带、北寒带,受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影响,气候具有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和大陆性气候分布广的特点。亚洲东部和南部夏季的降水与夏季风的强弱有密切关系,受夏季风的影响而易发生旱涝灾害。(图6.9 6.10 p7 气候类型、主要国家气候分布,认真完成第8页活动题)

第八章 认识中国的地理区域 第四节 《西北地区 》——西北地区自然环境特征及其农业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内容要求 教学案例基本信息 对应信息技术主题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变革 开始时间2017年1月10日结束时间2017年2月16日学科地理学段初中年级八 案例名称第八章认识中国的地理区域第四节《西北地区》——西北地区自然环境特征及其农业 教材书名:七年级下册 出版社:中图版 出版日期:2014 年12月 课程说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内容结合方面的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教学效果好。 信息技术环境软硬件要求及搭建环境情况 多媒体 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通过看“西北地区在世界的位置图”,说出西北地区海陆位置特点;利用西北地区图,通过让学生描画经过西北地区的重要地理经纬线,试着说出西北地区经纬度位置;通过找出并描画大兴安岭等地理分界山脉等,说出西北地区的范围;通过描画西北地区的主要地形区,说出西北地区地形特征。利用西北地区地形图,分析西北地区水文特征。通过看中国农业图,分析西北地区农业分布特点,利用中国人口分布图,了解西北地区人口分布特点。通过学习本课,理解西北地区整体自然环境干旱,农业人口分布在河流沿岸、山麓有水地方。 教学重点: 重点:西北地区的位置、西北地区自然环境特征。

教学难点: 难点:分析西北地区干旱的自然条件下,选择在哪里开展农业生产活动。 教学过程 教学阶段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置意图技术应用时间安排 创设情景新课导入——发现 问题Ppt:问题:发 现问题: 看景观图片,猜 出这几幅图片 反映的是中国 哪一地理区 域?图片揭示 了本区自然环 境什么特征? 引出本节课讲 述地区—— 西北地区 学生根据 观看教师 提供的景 观图片,猜 出图片展 示的为中 国的哪一 地理区 域?依据 你所了解 的北方、南 方地区景 观分析,这 里自然景 观所反映 出来的,自 然环境具 有什么突 出特点(从 看到的植 被、土壤、 牲畜等分 析)。 从具有典型 性的景观图 片入手,能 够较为准确 的反应某一 地区的地理 特征,通过 让学生自行 猜测,提起 学生兴趣, 引出所讲内 容,抓住学 生注意力。 Ppt 讲授新课一、位置和范围(自学)——分析 问题分析问题: 指导学生看中 国四大地理区 域图、西北地区 在世界的位置 图、西北地区 图,说出西北地 区的海陆位置、 经纬度位置。 问题:1.看中国 学生通过 读图、看图 说出:1.海 陆位置:东 临北方地 区,南临青 藏地区, 北、西临俄 罗斯、蒙 古、哈萨克 斯坦和吉 尔吉斯斯 学生观看地 图,能够找 出有用信 息,掌握概 括地理位置 和范围的方 法,做到举 一反三,将 前面所学方 法熟练掌 握。

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

9.1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 广州市花都区秀全外国语学校徐素丽 【教材分析】 把青藏地区作为一个独立的地理单元,已表明了地形是影响本区特征的主导因素,“高”和“寒”成为本区的主要特征。它直接影响青藏地区的其他环境要素,并影响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本节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阐述“高”和“寒”。“高”和“寒”是本区的主要自然特征,是引起地理环境各要素变化的主导因素。抓住了“高”和“寒”对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影响,也就抓住了各自然景观形成的根本原因。第二部分阐述了高寒环境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一年的初中学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读图方法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并且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掌握了一些关于中国领土的知识,在前面的章节学习中,学生已经基本了解了怎样描述一个地区的自然特征和当地自然特征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因此可以充分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索、推理、归纳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和农业。由于在生活中学生对于青藏地区了解比较少,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充分利用图片、视频等材料来增加学生的间接体验,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指导学生分析地图,主要采取看图片、视频、提问题的形式,引起学生兴趣,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阅读地图、分析地图,有利于抓住事物特征。 【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 1、学生利用地图掌握青藏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2、学生通过图表资料的对比分析,知道青藏地区自然环境基本特征,了解高寒环境的主要表现。 3、学生理解青藏地区农业生产发展的优势条件和制约条件。 4、学生记住青藏地区高原农业、人口分布的主要特点。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会欣赏青藏地区独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观。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本区高寒的自然环境,以及高寒环境对农业的影响。 教学难点:理解高寒环境对农业生产发展的影响。 【教法学法】 读图分析法、讲述法、探究学习法。

西北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习题[含答案解析]

西北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习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32.0分) 1.新疆的瓜果特别甜,是因为() A.降水少,瓜果水分含量大,糖分 高B.昼夜温差大,营养物质耗费少,糖 分积累多C.云多,光照弱,有利于作物 的光合作用D.水资源丰富 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面积居我国省级行政单位的() A.第一位 B.第二位 C.第三 位D.第四位 3.新疆南部塔里木盆地丰富的矿产资源是() A.铁矿 B.有色金属 C.石油 和天然气D.煤炭 4.西北地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是() A.干旱 B.降水丰沛 C.温和 湿润D.高寒 5.西北地区的主要特征是() A.干旱 B.高寒 C.湿 润D.炎热 6.我国西北地区突出的自然特征是干旱,产生这一特征的原因按因果关系排列正确的是() ①降水稀少,气候干旱 ②深居内陆,且山脉对湿润气流的阻隔 ③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难以到达.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②③ ①D.①③② 7.玲玲正准备去新疆旅游,下面是她妈妈的嘱咐,你认为没有必要的是() A.“那里雨水多,不要忘了带雨 具.”B.“白天阳光强烈,要带些防晒 霜.”C.“要是口渴,可买些哈密瓜和 葡萄吃.”D.“骑骆驼时一定要注意安 全.” 8.制约我国西北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水分 C.热 量D.生产技术 9.如图为一条旅游线路,下列描述最能呈现该线路特色词句的是()

初中地理试卷第1页,共14页

A.黄河源头冰雪天,绵羊慢走在山 间B.重走丝绸古道路,干旱困扰使人 愁C.阴山脚下威风鼓,黄土高原信天 游D.葡萄瓜果齿留香,青藏高原雪飘扬 10.导致西北地区自然景观自东向西由草原向荒漠草原、荒漠过渡的主要原因是() A.海陆位置 B.人类活 动C.地形D.纬度位置 11.西北地区主要的自然特征是() A.雨热同期 B.高寒 C.干 旱D.水热充足 12.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是() A.西藏自治区 B.内蒙古自治 区C.新疆维吾尔自治 区D.黑龙江 13.限制图中所示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A.光热 B.地形 C.水资 源D.土壤 14.果核透明、味道甜美的“冰糖心苹果”产于阿克苏地区(如图),结合图文材料 完成43~44题. “冰糖心苹果”味道甜美的主要原因是() A.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B.干旱,低 温C.高寒,日照时间长D.黑 土广布,沃野千里 15.新疆发展农业生产的合理措施是() ①大面积种植水稻,发展绿洲农业②推广节水技术,发展节水农业 ③种植葡萄、红枣等,发展特色农业④改变粗放经营方式,合理发展畜牧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 ④D.②③④ 16.被称为“高原之舟”的是() A.牦牛 B.三河牛 C.三河 马D.骆驼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17.西北地区属______地貌,______作用形成的.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是 ______,______是最长的内流河.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青藏地区 自然特征与农业 说课稿

青藏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板书课题)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与学法、说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五个方面来谈谈我对这节课的教学设想。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这一部分内容教材侧重分析青藏高原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及对生产发展的影响,是本课时所学习的重点内容,也是第九章的重点。《青藏地区》的学习,具有与其他三大地理区域同等的地位,既是对前面所学内容的复习、巩固,又将为以后区域地理的学习奠定基础。由此可见,本课时教学内容在教材的知识体系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2.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青藏地区的位置、范围、山脉、河流等基本情况: 掌握青藏地区的地形、气候特征;主要农作物、牲畜及人文地理状况。 (2)过程与方法: 在教学中提高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在探究过程中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探究与应用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与创新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青藏地区的美丽、神奇,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开发、建设边疆的雄心壮志。 3.重点、难点 重点:探究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是本课时的重点。 难点:运用所学知识,探究青藏地区的建设与发展是本课时的难点。 二、学生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八年级学生,经过一年多的地理学习,他们积累了比较

丰富的感性知识,具有一定的理性分析及探究能力,但还缺乏方法。他们的参与意识较强,思维活跃对事物充满了好奇心,新课标明确指出要求学生感知身边的地理事物,从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运用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看法,在与别人交流的过程中不断反思和提高。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的这一生理特点,一方面要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三、说教法学法 说教法:本课时以多媒体教学为主要手段,充分发挥多媒体形象、直观以及显示地理事实材料方面的优越性,营造探究情境,突出重点、淡化难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引导学生学会抓住事物内在联系去分析、解决问题。交往合作,互动互学,自主探究,发展能力是本课时学法指导的主要特点。 说学法:这一节主要采用小组讨论、组内交流、全班交流、课前搜集等探究式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歌曲激趣,营造情境 同学们,你们知道青藏地区吗?你想领略世界屋脊的美丽,探究“雪域高原”的神奇吗?让我们在歌声中一起走进美丽、神奇的青藏地区。(多媒体播放歌曲《青藏高原》片断,然后显示雪山画面。) 意图:熟悉的旋律、动人的画面,多媒体营造探究情境,激起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引起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更能表现出学习地理就是学习现实世界。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 (二)讲授新课——1.读图求知,提升兴趣(主要包括青藏地区的位置,范围,面积及人口) 聆听了来自青藏高原动听的声音,目睹了青藏高原迷人的景色,我们进一步了解该区的自然景观、风土人情。学生通过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青藏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2)青藏地区包含那些省区? 意图:这一部分内容我主要是采取自学的方式,目的就是让学生在读教材过程中提高阅读能力和知识总结能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