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特网的核心协议与特点
- 格式:doc
- 大小:20.00 KB
- 文档页数:1
tcp协议的全称是TCP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全称为传输控制协议,是一种网络传输协议。
TCP协议是因特网协议套件(TCP/IP)的核心协议之一,负责建立和维护互联网上的应用程序之间的可靠通信连接。
本文将从TCP协议的定义、工作原理、特点和应用领域等方面进行介绍。
TCP协议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协议,通过可靠的数据传输和错误检测机制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它采用三次握手的方式建立连接,双方首先交换序列号和窗口大小等信息,然后确认连接的建立。
在传输数据过程中,TCP协议使用滑动窗口和确认机制来保证数据的可靠性。
接收方将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校验和检测,如果数据损坏或丢失,则通知发送方重新发送。
TCP协议的工作原理分为三个阶段:连接建立、数据传输和连接释放。
在连接建立阶段,双方进行三次握手,建立可靠连接。
在数据传输阶段,发送方将数据分割为合适大小的报文段,并使用序列号进行标记。
接收方将按序接收并组装数据,同时发送确认消息,保证数据的正确传输。
在连接释放阶段,双方进行四次握手,终止连接。
TCP协议具有以下特点:可靠性、面向连接、流量控制、拥塞控制和全双工通信。
可靠性是TCP协议最重要的特点,它通过序列号和确认机制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正确性。
面向连接意味着在通信开始之前需要建立连接,并在通信结束之后释放连接。
流量控制用于限制发送方的发送速率,避免接收方无法及时处理。
拥塞控制用于控制网络中的拥塞情况,保证网络的稳定性和公平性。
全双工通信意味着数据可以双向传输,发送方和接收方可以同时进行数据的发送和接收。
TCP协议广泛应用于各种网络应用中。
例如,Web浏览器使用TCP协议与Web服务器进行通信,SMTP和POP3协议使用TCP协议传输电子邮件,FTP协议使用TCP协议传输文件,Telnet协议使用TCP协议远程登录服务器。
此外,TCP协议还被用于实现其他网络协议,如HTTP、HTTPS、SSH等。
高中计算机网络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关于计算机网络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计算机网络是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多台计算机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共享资源和信息的系统。
B. 计算机网络可以实现远程通信和数据传输,方便人们的工作和生活。
C. 计算机网络可以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和因特网等不同规模和范围的网络。
D. 计算机网络只包括硬件设备,不涉及软件应用。
答案:D2. 下列关于因特网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因特网是全球最大的计算机网络,由众多地理位置不同的网络互连而成。
B. 因特网是一种点对点的网络结构,数据在发送时只经过一条固定路径。
C. 因特网的数据传输速度非常慢,仅适用于小型文件的传输。
D. 因特网只能用于电子邮件的发送和接收,无法进行在线音视频的播放。
答案:A3. 在计算机网络中,IP地址是用于:A. 标识计算机的硬件设备。
B. 标识计算机的操作系统。
C. 标识计算机所属的网络。
D. 标识计算机的软件应用。
答案:C4. 在计算机网络中,HTTP协议常用于:A. 文件的传输和共享。
B. 网页的浏览和访问。
C. 邮件的发送和接收。
D. 数据的加密和解密。
答案:B5. 在局域网中,常用的网络设备有:A. 路由器、网桥、交换机。
B. 路由器、调制解调器、电话机。
C. 交换机、电视机、手机。
D. 路由器、网络摄像头、打印机。
答案:A二、判断题:1. 以太网是一种常见的局域网技术,其传输介质可以是双绞线或光纤。
答案:正确2. 路由器是实现不同局域网之间互联的设备,可以将数据包转发到目标网络。
答案:正确3. TCP/IP协议是因特网的核心协议,用于保证数据的可靠传输。
答案:正确4. FTP协议是一种用于网页浏览的协议,通过HTTP协议进行文件的传输和共享。
答案:错误5. DNS服务器用于将域名解析为相应的IP地址,方便人们访问和使用因特网。
答案:正确三、简答题:1. 请简述计算机网络的作用和意义。
计算机网络第四版(课后练习答案)计算机网络第四版(课后练习答案)第一章:计算机网络与因特网1.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与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分散的、独立的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设备和线路连接起来,实现信息共享和资源共享的系统。
它由硬件、软件和协议等组成,并遵循一定的体系结构。
2. 因特网的发展与组成因特网是全球最大的计算机网络,由大量的自治系统(AS)组成,采用TCP/IP协议族作为通信协议,实现全球范围内的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
第二章:物理层1. 传输媒体的基本概念和分类传输媒体是信息在计算机网络中传输的介质,主要包括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和无线媒体等,根据传输方式分类可分为有线传输媒体和无线传输媒体。
2. 信道复用与调制信道复用是指多路复用技术,用于将多个通信信道中的数据通过一个物理通道传输。
调制技术是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的过程,常用的调制方式有ASK、FSK、PSK等。
第三章:数据链路层1. 数据链路层的基本概念和功能数据链路层在物理层之上,提供有点到点的数据传输服务,主要功能包括帧的封装与解封装、错误检测与纠正、流量控制和访问控制等。
2. 介质访问控制介质访问控制是指多个计算机节点在共享传输媒体时的竞争与协调机制,主要包括载波侦听、轮询、令牌传递和CSMA等。
第四章:网络层1. 网络层的基本概念与功能网络层是计算机网络中的核心层,负责将分组从源节点传输到目的节点,主要功能包括寻址与路由、分组的转发与接收、拥塞控制和互联互通等。
2. 网际协议(IP)IP协议是因特网中最主要的协议之一,它定义了数据报的格式和传输规则,实现了数据包的路由和转发功能,是因特网的核心协议之一。
第五章:运输层1. 运输层的基本概念与功能运输层负责对网络层传输的数据进行可靠或无需可靠地传输,主要功能包括端到端的连接建立与释放、数据的分段与重组、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等。
2. 传输控制协议(TCP)TCP是因特网中最重要的运输层协议之一,它提供可靠的、面向连接的数据传输服务,通过确认应答和超时重传等机制,保证了数据的可靠性和可恢复性。
IPv6是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的缩写,其中Internet Protocol译为互联网协议。
IPv6是IETF(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设计的用于替代现行版本IP协议(IPv4)的下一代IP协议。
目前IP协议的版本号是4(简称为IPv4),它的下一个版本就是IPv6。
IPv6是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的缩写,它是IETF设计的用于替代现行版本IP 协议-IPv4-的下一代IP协议。
目前的全球因特网所采用的协议族是TCP/IP协议族。
IP是TCP/IP协议族中网络层的协议,是TCP/IP协议族的核心协议。
IPv6正处在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它在不久的将来将取代目前被广泛使用的IPv4。
每个人将拥有更多IP地址。
目前我们使用的第二代互联网IPv4技术,核心技术属于美国。
它的最大问题是网络地址资源有限,从理论上讲,编址1600万个网络、40亿台主机。
但采用A、B、C三类编址方式后,可用的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的数目大打折扣,以至目前的IP地址近乎枯竭。
其中北美占有3/4,约30亿个,而人口最多的亚洲只有不到4亿个,中国只有3千多万个,只相当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数量。
地址不足,严重地制约了我国及其他国家互联网的应用和发展。
一方面是地址资源数量的限制,另一方面是随着电子技术及网络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将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可能身边的每一样东西都需要连入全球因特网。
在这样的环境下,IPv6应运而生。
单从数字上来说,IPv6所拥有的地址容量是IPv4的约8×10^28倍,达到2^128-1个。
这不但解决了网络地址资源数量的问题,同时也为除电脑外的设备连入互联网在数量限制上扫清了障碍。
但是与IPv4一样,IPv6一样会造成大量的IP地址浪费。
准确的说,使用IPv6的网络并没有2^128-1个能充分利用的地址。
Internet基础Internet即国际计算机互联网,又叫国际计算机信息资源网,它是位于世界各地并且彼此相互通信的一个大型计算机网络,Internet网络采用的协议是TCP/IP。
有如下特点:采用TCP/IP协议,采用分组交换技术,采用路由器作为网络互联设备。
起源于20世纪七十年代,美国国防部高级计划研究局建立的一个实验性的网络ARPANET。
因特网主要组成部分:通信线路,路由器,客户机和服务器,信息资源。
Internet 具有分级的网络结构:一般可分为三层,最下面一层为校园网和企业网,中间为地区网络,最上一层为全国骨干网。
主要功能:信息传播,通信联络,资料检索,专题讨论。
主要服务:WWW服务,电子邮件(Email),文件传输FTP,远程登录Telnet,新闻组NewsGroup,电子布告栏(BBS)Gopher搜索,文件搜寻。
TCP/IP是Internet使用的基本通信协议,通常说TCP/IP是Internet协议族,而不单单是TCP和IP.TCP/IP 通常被认为是一个四层协议系统,TCP/IP协议遵守四层的模型概念:应用层,传输层,互联层和网络接口层。
其中互联层包括的互联协议有网际协议IP,地址解析协议ARP,网际控制消息协议ICMP,互联组管理协议IGMP。
传输层包括的协议TCP(传输控制协议),UDP(用户数据协议)。
应用层包括的协议:Telnet 远程登录,FTP文件传输协议,SMTP,SNMP.地址解析协议(ARP):用于获得在统一物理网络中的主机的硬件地址,地址解析就是将主机IP地址映射为硬件地址的过程。
反向地址解析协议(RARP):实现MAC 地址到IP地址的转换。
IP是网络互联协议的简称。
IP协议提供的是一种无连接的,不可靠的尽力发送的服务。
IP协议主要就是负责在主机地址间寻址并为数据包设定路由。
ICMP是一个差错报告协议,它能检测出并报告一些基本的差错,在一定程度上给出出错原因。
一、因特网概述因特网(Internet),全球最大的计算机网络系统,由全球各级网络互相连接而成,已经成为全球通信和信息交流的重要基础设施。
因特网的核心是一些遍布全球的高速通信线路和连通这些线路的路由器与交换机。
因特网的特点是分布式、开放架构,以及支持多种数据传输方式。
二、因特网的发展历程因特网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早期的ARPANET、TCP/IP协议的开发、商业化的因特网和现代的超级信息高速公路网络。
1. ARPANET是美国国防部所资助的大型科研项目,在20世纪60年代末在美国西岸诞生。
2. TCP/IP是因特网发展的标志性技术,在20世纪70年代初由美国国防部防高级研究计划局(ARPA)资助在美国研发出来的。
3. 商业化的因特网发展于20世纪80年代末,此时ARPANET已正式关闭。
其后出现了域名系统(DNS),让设备能够使用更方便的域名而不是直接IP地址来建立连接,因特网标准化技术也频繁出现。
4. 随着开源软件运动的兴起,因特网逐渐进入了普通人的生活。
三、因特网的组成因特网是由一系列网络连接而成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边缘部分、核心部分和访问部分。
1. 边缘部分是与用户直接相连的部分,包括用户端设备和用户使用的应用程序。
2. 核心部分是连接边缘部分的高速光纤线路和路由器。
3. 访问部分是用户接入因特网的方式,包括ADSL、光纤、4G/5G等方式。
四、因特网的协议因特网主要采用的是TCP/IP协议。
该协议包括了TCP、IP、UDP、ICMP等多种子协议,是因特网的基础。
1. IP协议用于互联网中的数据包传输。
2. TCP协议用于在传输层中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
3. UDP协议在传输层也提供了数据传输服务,但是不提供可靠性。
4. HTTP、FTP、SMTP、POP3等协议则是应用层的协议,主要用于实现网络应用程序。
因特网由于其开放性和分布式特点,面临着多种安全问题。
主要包括:计算机病毒、网络攻击、信息泄露、非法监控、网络犯罪等。
因特网的核心协议是篇一:Internet的核心协议就像人类的语言一样,要使计算机连成的网络能够互通信息,需要有一组共同遵守的通信标准,这就是网络协议,不同的计算机之间必须使用相同的通讯协议才能进行通信。
在Internet中TCP/IP协议是使用最为广泛的通讯协议。
TCP/IP 是英文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 的缩写,意思是“传输控制协议/网际协议”。
TCP/IP是Internet使用的一组协议(Protocol)。
在Internet上传输控制协议和网际协议是配合进行工作的。
网际协议(IP)负责将消息从一个主机传送到另一个主机。
为了安全消息在传送的过程中被分割成一个个的小包。
传输控制协议(TCP)负责收集这些信息包,并将其按适当的次序放好传送,在接收端收到后再将其正确地还原。
传输协议保证了数据包在传送中准确无误。
尽管计算机通过安装IP软件,从而保证了计算机之间可以发送和接收数据,但IP协议还不能解决数据分组在传输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因此,若要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连上Internet 的计算机还需要安装TCP协议来提供可靠的并且无差错的通信服务。
TCP协议被称作一种端对端协议。
这是因为它为两台计算机之间的连接起了重要作用:当一台计算机需要与另一台远程计算机连接时,TCP协议会让它们建立一个连接、发送和接收数据以及终止连接。
传输控制协议TCP协议利用重发技术和拥塞控制机制,向应用程序提供可靠的通信连接,使它能够自动适应网上的各种变化。
即使在 Internet 暂时出现堵塞的情况下,TCP也能够保证通信的可靠。
众所周知, Internet 是一个庞大的国际性网络,网路上的拥挤和空闲时间总是交替不定的,加上传送的距离也远近不同,所以传输数据所用时间也会变化不定。
TCP协议具有自动调整"超时值"的功能,能很好地适应 Internet 上各种各样的变化,确保传输数值的正确。
IP技术介绍范文IP(Internet Protocol)是因特网的核心协议之一,它负责在数据网络中进行数据包的传输。
IP技术基于若干原则和规则,确保数据能够在网络中准确、高效、安全地传输。
本文将介绍IP技术的特点、分类、工作原理以及相关的技术发展。
IP技术的特点:1.复用性:IP能够将多个数据包进行复用,将它们一起传输,提高了网络的传输效率。
2.分组交换:IP采用分组交换的方式传输数据,将大的数据包分割成更小的分组进行传输,这种方式能够提高网络的容量和灵活性。
3.不可靠性:IP是一种无连接的协议,它不提供数据传输的可靠性保证。
在IP网络中,数据包的丢失、重复和乱序是非常常见的情况。
4.简单性:IP协议本身很简洁,只包含必要的字段,使得它在许多不同类型的网络中都可以使用。
IP技术的分类:1.IPv4:IPv4是目前广泛使用的IP版本,它使用32位地址来唯一标识一个主机或设备。
IPv4的地址空间有限,只有约42亿个地址。
2. IPv6:IPv6是下一代IP协议,它采用128位地址来扩展地址空间,可以提供大约3.4×10^38个地址。
IPv6还提供了更好的安全性、可扩展性和QoS(Quality of Service)支持。
IP技术的工作原理:1.IP地址分配:在一个IP网络中,每个设备都需要一个唯一的IP 地址。
IP地址由互联网注册机构(如IANA、APNIC等)分配,并由网络管理员进行分配和管理。
2.路由选择:当数据包从源主机发送到目标主机时,需要经过多个网络设备的中转。
路由选择是IP网络中的核心功能之一,它根据设备间的网络拓扑和路由策略来决定数据包的传输路径。
3.分组封装与解封:当数据包从源主机发送时,IP协议将它封装成一个IP数据包,添加源IP地址和目标IP地址等必要字段。
然后,数据包经过网络设备时,这些字段用于确定数据包的传输路径。
当数据包到达目标主机时,IP协议会将它解封,提取出数据包的有效载荷并交付给上层协议。
因特网采用的协议是因特网是当今世界上最为普遍和重要的信息交流平台,而因特网采用的协议则是支撑其正常运行的基础。
在因特网中,协议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规定了数据通信的标准、格式和传输方式,保障了因特网的稳定和安全运行。
本文将对因特网采用的协议进行探讨,以便更好地理解因特网的运行机制。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的是因特网采用的协议体系。
因特网采用的协议主要包括TCP/IP协议和DNS协议。
TCP/IP协议是因特网的核心协议,它规定了数据在因特网上的传输方式,包括数据如何分割、路由、传输和重新组装。
而DNS协议则是因特网的域名系统协议,它将域名与IP地址进行映射,使得用户可以通过域名访问特定的网络资源。
这两大协议体系构成了因特网的基本框架,为因特网的正常运行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我们需要了解的是TCP/IP协议。
TCP/IP协议是因特网最为重要的协议之一,它由TCP协议和IP协议组成。
TCP协议负责数据的可靠传输,它将数据分割成数据包,并通过网络传输到目的地,然后再将数据包重新组装成完整的数据。
而IP协议则负责数据包的路由和转发,它通过IP地址来唯一标识网络中的每一台设备,从而实现数据包的正确传输。
TCP/IP协议的设计使得因特网可以实现可靠的数据传输,保障了网络通信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最后,我们需要了解的是DNS协议。
DNS协议是因特网的域名系统协议,它将域名与IP地址进行映射,使得用户可以通过域名访问特定的网络资源。
DNS协议通过域名解析的方式,将用户输入的域名转换成对应的IP地址,然后再将用户请求路由到相应的服务器上。
DNS协议的设计使得因特网可以实现更加便捷和高效的网络访问,为用户提供了良好的上网体验。
综上所述,因特网采用的协议是支撑其正常运行的基础,其中TCP/IP协议和DNS协议是最为重要的协议体系。
这些协议的设计使得因特网可以实现可靠的数据传输和高效的网络访问,为用户提供了便捷的信息交流平台。
因特网的核心协议与特点
1.1977年,美国国防计划署组织了第一次网络之间的互联。
经过9.4万英里的传输,竟然没有丢失一个数据位,TCP/IP 协议的优越性顿时体现出来。
2.1983年1月1日,被称为因特网发展史上的一个“纪念日”,这一天ARPA网将其网络核心协议由NCP改变为TCP/IP协议。
3.TCP/IP协议是在因特网上的所有计算机之间的共同协议。
4.1997年,美国授予当年发明和定义TCP/IP协议的文顿·瑟夫和罗伯特·卡恩“国家技术金奖”。
5.TCP/IP协议由一组协议组成,其中最主要的是负责确定传输路径的国际协议IP和保证数据正确传输的传输控制协议TCP。
6.TCP/IP协议规定了两个元素:IP地址和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