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布拉德福定律、齐普夫定律与洛特定卡律的应用

布拉德福定律、齐普夫定律与洛特定卡律的应用

布拉德福定律、齐普夫定律与洛特定卡律的应用
布拉德福定律、齐普夫定律与洛特定卡律的应用

布拉德福定律应用

对索引中1981至1995年间记录的汉文期刊索引进行登记,统计出各种期刊1981-1995年间的发文情况。为了便于对15年间藏学期刊的变化情况进行比较,我们以5年为一个时间段,筛选各时期的核心期刊,从中了解15年中藏学核心期刊的变化发展概况。因为核心期刊有随学科的发展呈现动态性的特点,以5年为一个时间段以便于及时反映藏学核心期刊的最新变化。m=(e E·Y)1/R P=21n(eE·Y)式中的m为布拉德福系数,R为分区数,布氏认为是三个区域,P为核心区数,E为欧拉系数E=0.5772,Y为最大载文量期刊的载文量。区域法是根据载文递减顺序排列表,将期刊按载文量分成相同的3个区域,1区为核心区,2区为相关区,3区为边缘区。核心区的期刊即为核心期刊。

15年的统计中第二个时间段的期刊数量都是最多的,都有从升到降的过程。从藏学期刊数量的变化,可以反映出藏学研究发展的脉络。80年代初、中期藏学研究开始复苏,相继有期刊刊发藏学研究论文。随着学科的发展,产生了越来越多的藏学论文,出现了一批刊载藏学研究成果的期刊。80年代中、后期,藏学研究进入了繁荣时期,研究成果的快速产生又催生了一批刊载藏学研究成果的期刊,使这一时期的期刊数量达到了峰值。进入90年代,藏学研究逐步走向成熟,各刊有了相对稳定的作者群,期刊自身的发展也趋于有序化、规范化,有了各自的办刊特点,从而导致了部分期刊的并刊、改刊、停刊等。虽然藏学期刊的数量减少了,但在版期刊的质量有了新的提高,这预示着学科正在步入成熟阶段。

15年来藏学期刊的核心效应十分明显,我们不仅从前面的表格中可以看出来,而且用累加百分比法进行计算也可以发现要获得80%的藏学期刊信息,第1个5年需要24.6%的期刊,第2个5年需要22.3%的期刊,第3个5年只需要19.8%的期刊。用计算法计算出的布氏核心期刊数与实际观察值相差较大,也说明了藏学期刊的核心效应。

对藏学专业期刊核心中的核心研究发现,藏学专业期刊在15年中逐步产生了一批学科性专业期刊。核心区的专业期刊以社会科学和民族学期刊为主,相关区的专业期刊则从最初的文学类期刊拓展到中期的教育类、艺术类期刊,再到后期的民族宗教类、经济类期刊,无不带有时代的烙印。第3区的专业期刊中受《索引》体例限制收入论文数量较少的科技类期刊在3个5年中发文数量持续增加,受出版频率影响发文数量相对较少的政治类期刊亦是如此。民俗类、旅游类期刊虽然90年代初才创刊,时间较短,但发文数量已进入第3区的前7位。透过各种学科性专业期刊我们不难看出藏学研究的传统学科在继续加强,研究由广度向深度发展;新型的应用性学科应运而生,而且研究方向正在向藏区的社会现实问题转移,体现了藏学研究的时代性。

齐普夫定律应用

齐普夫定律被广泛地应用到各个领域中, 尤其是信息组织中。比较成熟的应用有以下几个方面:①编制词表。研究表明, 每个学科的科学家所用的词和他们所关注的学术领域有很大关系, 而网络信息检索。利用齐普夫定律对基于专业词表和大众主题词表对所有有价值的网络资源进行自这一领域科学家所关注的学科范围又有一定的规律, 这个规律在一定程度上与齐普夫定律有很大关系, 这些词绝大部分集中在中频词的后段和低频词的前段, 大多为长词, 这样我们可以从齐普夫定律的图像的某一段来取词, 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减少词表取词的盲目性, 提高取词效率。②网络信息检索。利用齐普夫定律对基于专业词表和大众主题词表对所有有价值的网络资源进行自动标引、聚类。③压缩文本数据库。一个汉字在计算机中占2Byte,而一个字母只有1Byte, 所以汉语文本的存储占用空间比较大, 利用齐普夫定律可对文本数据库进行有效的压缩,有研究结果表明, 压缩率可以达到0.42。④自动标引。下面笔者重点对齐普夫定律在自动标引方面的应用做一些讨论。

齐普夫定律在自动标引中的应用

随着计算机的不断发展和应用, 信息处理的自动化程度会越来越高, 但由于汉语语言本身的特殊性, 造成了计算机自动处理的复杂性。就现有的计算机检索方式而言, 主要是分为两种, 一种是网络搜索引擎, 另一种是光盘数据库。网络搜索引擎是基于因特网高速发展条件下的第四代检索语言——全文检索, 它具有简单、方便、费用低等优点, 但检索效率较差; 光盘数据库大多是采用传统的叙词语言或关键词语言进行人工赋词标引, 因而具有标引质量高、可以进行扩检和缩检、检全率高等优点, 但词表维护难, 标引成本高。有没有一种折中的办法, 既保留赋词标引检索效率高的优点, 又吸取网络搜索引擎方便、费用低的长处? 答案是肯定的! 可对现有的基于关键词赋词标引的自动标引技术作改进, 通过对齐普夫定律的汉语适用性的研究, 利用新的词频统计和位置加权的办法来进行汉语的自动标引。赋词标引的关键在于词库的建立, 词库构筑的完善与否, 对系统的标引效率影响很大。一方面要求词库收录的词汇要全, 另一方面还要求词库有一个合理的结构。在此我们设想建立各个专业词库, 标引时, 先对文献进行粗分类后再用计算机自动标引。每个专业词库包含3 个词表:①停用词表。停用词表中收录无实际检索意义的词。②关键词表。关键词表是抽词标引的依据, 所以必须尽量完备, 最好的建立关键词表的办法就是从现有的专业词典和专业词表中抽取关键词。③同义词表。同义词用于控制抽词结果, 使抽词结果保持一致性, 并将关键词转换为表示概念的主题词。为了能进行扩检和缩检, 设计了关键词表的结构。

洛特定卡律的应用

洛特定卡律(Lotka's Law)主要是探讨作者人数与其出版文献数量之间的关系。洛特-加龙省卡(Alfred James Lotka, 1880-1949)是一位统计学家、数学家与物理化学家,为了证明不同才能的科学家和学者,对科学进步所作出的贡献亦不相同,以对数坐标表现出作者的出现频率和发表论文数量之间的关系,发现科学著作作者著述能力的规律。他随即提出著名的科学生产力倒平方律(Inverse Square Law of Scientific Productivity):发表X篇论文著作数约等于X篇论文数的倒平方数,按此比例,所有写过一篇论文的作者比例大约占作者总数的60.79%:发表n篇论文的作者总数,是发表1篇论文作者总数的n平方分之一,如写2篇论文的作者数量约为写1篇论文作者数量的1/4;写3篇论文作者数量约为写一篇论文作者数量的1/9;写n篇论文的作者数量约为写一篇论文作者数量的;另外,只发表一篇论文的作者总数,约占全部作者总数的60.79%。洛特-加龙省卡定律因此多用来假设在学术活动中,不同研究能力的人,其著述数量肯定不同,而且在同样的一段抽样时间内,不同学术工作者的论著数量分布有其规律。

研究学者的著述特征以及研究文献按作者分布的规律时,研究结论大致都符合洛特-加龙省卡定律的分布特征,显示学术人员的著述状况和发表论文的数量,可以进而揭示学者生产文献的能力。国内外的研究都发现:发表文献数与作者人数呈反比现象;笔者检视近二十年针对洛特-加龙省卡定律所进行调查的研究结果后,得出之平均值为:发表1篇期刊论文或出版1本图书的著作者,占所有作者数的65.32%,发表2篇期刊论文或图书著作者,占所有作者数的15.41%,发表3篇期刊论文或图书著作者,占所有作者数的6.39%,以上大致符合洛特-加龙省卡的发现;有趣的是,发表1-2篇期刊论文或图书著作的作者数共占所有作者数的80.73%,也大致符合普来斯定律和80/20法则,根据2011年12月一份博士论文的最新研究结果,维基百科中科学条目的贡献者,也符合这项定律。

可见,高生产率与高影响力的作者群,是由较少数的学者专家所组成。洛特-加龙省卡定律探讨学术论文著者的不平衡分布规律,可以推论出在宏观的学术著述活动中,只有少数

作者写出了大量的文章;反之,大多数人的著述是不多的,可见学者及其论著间的数量关系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然而,洛特-加龙省卡定律只能作数量上的分析,无法肯定文献的质量和作者的权威。文献资料是出自人为的产物,必然伴随着极大的变量,无法绝对客观或保证无误。但是这种「马太效应」的分布状况和影响的描述,在现实世界中,却是恒常不变的真理。

探究新闻传播的规律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a318457276.html, 探究新闻传播的规律 作者:庞晓龙 来源:《新闻传播》2016年第02期 [摘要]本文结合具体的新闻传播现状,探讨了新闻传播规律的本质特征以及新闻传播规律的构成,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了新闻传播规律的作用方式,以及新闻传播所具备的客观性和公正性问题,最后针对新闻传播不全面主要现象及其防治问题提出相关的有效建议,希望对于今后我国的新闻传播发展具有一定帮助。 [关键词]新闻传播;传播规律;基本特征 纵观新闻发展的历史,是从16世纪的威尼斯发展起来的,其发展经历多个阶段,从最初的手抄新闻到现在的周报、日报。新闻事业真正是在19世纪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各种媒介呈现出惊人的增长速度。随着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期间的新闻事业有着明显的特点,所以应该积极努力进行探讨新闻传播的规律,保证能够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 1.新闻传播规律的本质特征 在分析新闻传播构成要素的过程中,主要涉及到以下四个方面:传播主体、传播媒介、收受主体以及传播内容。相应的传播规律就蕴含在上述四者的相互关系中,可以看出,特殊性和普遍性是新闻传播规律的两个方面。所谓的普遍性,就是说明只要存在相关的新闻传播活动,就肯定蕴含着新闻传播规律,这点毋庸置疑;所谓的特殊性,就是指在不同形式、不同级别、不同规模的新闻传播活动中,所表现出的具体形式具有不同。应该看到,这种规律性具有一定的共时性和历史性的特点,所以基于认识论来说,新闻具有一定的客观性,能够对于全世界进行有效的捕捉;基于道德角度,新闻的客观性则是具有较强的理想化和规范化的目标;基于形式方面,新闻客观性则是表现出一定的技术标准形式内容,对于新闻的客观性来说,也是包括公众对于新闻的共识以及对于社会组织框架的认识。一般来说,用事实说话,隹确客观地反映事实,这些是新闻的基本要求,具体涉及到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所引用材料的真实可靠性;二是新闻的基本要素具有较强的准确性;三是新闻材料背景具有实事求是、客观全面的要求。同时,为保证本质内容的真实性,应该把所要报道的内容的客观存在进行真实反映,体现出历史和时代的本质。 2.新闻传播规律的构成探讨 在分析新闻传播的具体过程中可以看出,这些都是新闻的两个主体相互进行选择的过程。对于新闻的传授行为来说,整体上分析主要是一种自觉、主动的方式,可有效保证新闻传播得到支配。对于双重主体的选择进行探讨,这种新闻传播选择主要是表现在不同的新闻传播具有不同的作用方式以及影响范围,选择传播主体则对新闻传播具有直接的影响,同时也会相应地

期刊区域划分----布拉德福定律分析

期刊区域划分----布拉德福定律分析 文献在期刊上的分布遵循布拉德福定律。它是定量描述科学论文在相关期刊中, 集中与离散状况的一个规律。 根据布拉德福期刊区域划分规则, 将某一研究领域的载文期刊划分为 3个区域 (核心区、相关区、离散区), 尽可能使每个区所包含的论文数量大体相当, 如果 3 个区域的期刊数量之比满足:n1∶n2∶n3=1∶a∶a2(其中:n1、 n2、n3 为 3 个区域的期刊数量 , a 为布拉德福系数 , a >1),则它的分布规律符合布拉德福定律。 经统计, 本研究领域的1 976篇文献分布在 782 种期刊中。按上述规则绘制布拉德福期刊分区表 (见表 4)。分析表明, 3 个区域的论文数量大体相当, 核心区的论文来自数量不多但效率最高的 39 种期刊, 相关区包括数量较多,效率一般的 146种期刊, 而离散区包括数量最多而效率很低的 597种期刊。三者的期刊数量之比为:39∶146∶597≈40∶160∶640 =1∶a∶a2 本例布拉德福系数:a =4 即:39∶146∶597≈1∶4∶42 显然上述表达式与布拉德福定律相吻合, 说明本研究领域的期刊分布规律符合布拉德福定律。表 5 列出了论文数量占总文献1/3的核心区载文期刊, 39 种核心期刊只占期刊总数的 4.98%;载文 612 篇, 占总文献的 30.97%。所以, 可以认定列在核心区的 39 种期刊, 即为本研究领域的核心期刊。

布拉德福期刊分区表 为了进一步直观描述期刊的集中与离散现象, 根据上表的相关数据, 以期刊数量的对数 lgC 为横坐标, 以“期刊数量”乘以

电路分析第四章习题参考答案

4-2 试用外施电源法求图题4-2 所示含源单口网络VCR ,并绘出伏安特性曲线。 解:图中u 可认为是外加电压源的电压。 根据图中u 所示的参考方向。可列出 (3)(6)(5)20(9)50u i i A V A i V =Ω+Ω++=+ 4-5试设法利用置换定理求解图题4-5所示电路中的电压0u 。何处划分为好?置 换时用电压源还是电流源为好? 解:试从下图虚线处将电路划分成两部分,对网路N 1有(节点法) 11 11967 (11)u u u u i ???+-=? ?+????-++=-? 整理得: 1511714u i =- 对网络2N 有 2 5 1133u i i i =?+?= 解得3i A =,用3A 电流源置换N 1较为方便,置换后利用分流关系,可得: ()121031V 1V u +=??=

4-9 求图题4-7所示电路的输入电阻R i ,已知0.99α= 解: 施加电源t u 于输入端可列出网孔方程: 12335121(25100)100 (1) 100(100100101010)100.990(2)t i i u i i i +-=-++?+?-?= 将(2)代入(1)得135t i u R i ==Ω 4-14求图题4-10所示各电路的等效电路。 解 解: 图(a):因电压的计算与路径无关,所以

[5(1)]4(13)4ad ac cd ad ab bd u u u V V u u u V V =+=---=-=+=--=- 图(b): 流出a 点的电流(521)8a i A =++=,流入b 点多的电流(541)8b i A =+-=。 所以ab 之间的等效电路为8A 的电流源,电流从b 端流出。 图(c):导线短接。 4-23 电路如图题4-15 所示,已知非线性元件A 的VCR 为2u i =。试求u ,i ,i 1. 解: 断开A ,求得等效内阻:1o R =Ω 开路电压a u 所满足的方程: ()(11)12111/21 c a c a u u u u +-?=???-?++=?? 求得2a u V =,最后将A 接到等效电源上,如上图所示。 写出KVL :220i i +-=12A i A ?=-或 当1i A =时,1u V =,21120.5,[2(0.5)1] 1.52i A A i A -==-=---= 当2i A =-时,4u V =,21421,[212]32i A A i A -===-+= 4-25 试求图题4-17所示电路中流过两电压源的电流。

第四章 第2节 热力学第一定律

第2节热力学第一定律 一、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 1.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 2.做功:外力对物体做功,可以使物体的内能增加。 3.热传递:没有做功而使物体内能改变的物理过程。 4.做功和热传递对物体内能的改变是等效的,但本质不同。 二、热力学第一定律 1.定义:功、热量跟内能改变之间的定量关系。 2.数学表达式:ΔU=Q+W。 1.判断:(1)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大。() (2)物体对外做功,内能一定减小。() (3)物体吸收热量,同时对外做功,内能可能不变。() (4)物体放出热量,同时对外做功,内能可能不变。() 答案:(1)×(2)×(3)√(4)× 2.思考:运用所学物理知识分析古代人“钻木取火”的原理是什么? 提示:“钻木取火”即人对木头做功,使木头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当温度达到木头的着火点时,木头便开始燃烧,即利用做功的方式改变木头的内能。 1.

内能是由系统的状态决定的,状态确定,系统的内能也随之确定。要使系统的内能发生变化,可以通过热传递或做功两种方式来完成。热量是热传递过程中的特征物理量,和功一样,热量只是反映物体在状态变化过程中所迁移的能量,是用来衡量物体内能变化的。有过程,才有变化,离开过程则毫无意义。就某一状态而言,只有“内能”,不能谈到“热量”或“功”。 (1)内能是状态量,热量、功是过程量。 (2)热量、功、内能本质是不同的。 1.物体的内能增加了20 J,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定是外界对物体做了20 J的功 B.一定是物体吸收了20 J的热量 C.一定是物体分子动能增加了20 J D.物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可能不变 解析:选D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内能,物体内能改变20 J,其方式是不确定的,因此A、B错误;物体内能包括所有分子的平均动能和分子势能,内能由分子数、分子平均动能、分子势能三者决定,故C错误。 1. (1)对ΔU=Q+W的理解:热力学第一定律将单纯的绝热过程和单纯的热传递过程中内能改变的定量表述推广到一般情况,既有做功又有热传递的过程,其中ΔU表示内能改变的数量,W表示做功的数量,Q表示外界与物体间传递的热量。 (2)与热力学第一定律相对应的符号法则:

新闻遵循的规律

新闻要遵循的共同的基本规律 笔者认为,在新闻要遵循的共同的基本规律上,至少有三点值得在这里谈一谈。 一、新闻报道要客观公正。我国传媒上有客观公正的报道,但就主体而言,仍是宣传味甚浓的报道,甚至多是以报道形式出现的宣传品。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新闻学者的倡导和新闻工作者的努力,客观公正的报道增多了,但是基本格局没有明显改变。因为新闻媒体从有关部门获得的工作指示中,几乎没有被要求过作客观公正的报道,而总是被要求作“大力宣传” 或“加大宣传力度”等。因此,即使在具有很强的可视性的电视新闻中,听到的也常常是充满激情的诗歌语言和一串串形容词的散文化的句子。 一位国外学者说,说两面话是报道,说一面话是宣传。这话可能有点绝对化,但也能大致说明问题。我国传媒的作品,几乎都是对要宣传的事物,不说一句坏话,对要批评的事物不说一句好话,所以反映出来的事物总是和受众头脑中的印象对不上号,这就是我国新闻媒体长期以来公众形象不好的根本原因。辩证法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事物,无论是好的事物、坏的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可是媒体总是告诉我们,事物是合二为一的。所以尽管我们的媒体并不是公然造假(少数造假的也常常能得到揭露),但它也会给人不可信的印象,原因就在这里。 西方新闻学讲究客观公正,实践中也大体做到客观公正,当然在某些时候也有赤裸裸地表现其倾向性的时候。其实,客观公正的相对性,

决定了它与倾向性并不完全对立。就拿客观公正的实现手法——全面、平衡和不在新闻中发表作者意见来说,事实的选择和不同事实传达的信息量的大小不同,都使报道不可能是绝对全面、平衡的,都可能体现稿件的一定的倾向性。而这种在全面、平衡地报道事实中体现出来的倾向性,则是受众能够接受的。这本来就是一个基本规律,但是我们长期不能接受,视客观、公正为资产阶级新闻学的东西。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国际报道中首先承认了客观、公正的必要性,但在国内报道中,我们还是主要依靠“宣传”和“大力宣传”这样急功近利的手法。 当然,否认宣传在一切情况下存在的必要性也是不对的,只是不要让它成为处理新闻的主要形式。在党由革命党成为执政党的现代条件下,宣传渠道远比过去革命年代多得多。现在,媒体受众由延安解放日报时期的大量是文盲和半文盲,转变为大量是初中、高中、大学生(每年毕业的大学生就达100万人),仍要媒体像解放日报那样处理新闻,搞的宣传味极浓,如果这不是无知,就是故意把我们的受众逼向网络或其他可能接触到的国外媒体,使传统媒体边缘化。此言可能苛刻,但它反映了严峻的现实。现在是改变我们媒体公众形象的时候了,改变的最重要的手法之一,就是把受众作为媒体客观公正报道的对象,而不是作为“大力宣传”的对象。 二、新闻信息流通以及时、迅速、量大为佳。这也是各国媒体公认的规律。但长期以来,我国媒体以“新闻、不闻、旧闻”为指导方针,摒弃非宣传性信息,因此不但新闻时效差,且新闻信息量小。改革开放

电路分析第4章4 互易定理

特勒根定理 设有电路,A B ,满足:(1)两者的拓扑图完全相同,均有n 个节点b 条支路;(2)对应的支路和节点均采用相同的编号,其中B 电路的电流、电压加“^”号;(3)各支路电流、电压参考方向均取为一致,则有: 功率守恒定理: 01 b U I k k k =∑= ??01b U I k k k =∑= 似功率守恒定理: ?01 b U I k k k =∑= 1 ?0b k k k U I ==∑

适用于各种电路:直流、交流;线性、非线性; 被称为基尔霍夫第三定律。 §2-2互易定理 在线性电路中,若只有一个独立电源作用,网络只含有线性电阻(不含受控源),则在一定的激励与响应的定义下,二者的位置互易后,响应与激励的比值不变。 互易定理的证明需要特勒根定理(或二端网络等效的概念)。 根据激励和响应是电压还是电流,互易定理有三种形式: 1、互易定理的第一种形式

S u S u ?+- 电路在方框内仅含线性电阻,不 含任何独立电源和受控源。电压源s u 接在端子1-1',支路2-2'短路,其电流为2i 。如果把激励和响应位置互 换,此时?s u 接于2-2',而响应则是接于1-1',短路电流1?i 。 21??s s i i u u =,若 ?s s u u =,则21?i i =。 对一个仅含线性电阻的电路,在单一电压源激励而响应为电流时,激励和响应互换位置,不改变同一激励产生的响应。 2、互易定理的第二种形式

2' 2 1' 1 21??s s u u i i = 若?s s i i =,则21?u u =。 3 互易定理的第三种形式 2 1??s s i u i u = 若数值上?s s i u =,则数值上21?i u =。 例 用互易定理求下图中电流i 。

第四章 电路定理

第四章 电路定理 4-1 试用叠加定理求题4-1图所示电路中各电阻支路的电流I 1、I 2、I 3和I 4。 4-2 试用叠加定理求题4-2图所示电路中的电压U 和电流I x 。 题 4-1 图 题 4-2 图 4-3 试用叠加定理求题4-3图所示电路中的电流I 。 4-4 试用叠加定理求题4-4图所示电路中的电压U x 和电流I x 。 题 4-3 图 题 4-4 图 4-5 在题4-5图中,(a) N 为仅由线性电阻 构成的网络。当u 1 =2 V , u 2 =3 V 时,i x =20 A; 而 当u 1 = -2 V , u 2 = 1 V 时,i x = 0。求u 1=u 2=5 V 时 的电流i x 。(b)若将N 换为含有独立源的网络, 当u 1 = u 2 = 0时,i x = -10 A ,且上述已知条件仍 然适用,再求当u 1 = u 2 = 5 V 时的电流i x 。 4-6 对于题4-6图所示电路, (1) 当u 1 = 90 V 时,求u s 和u x ; (2) 当u 1 = 30 V 时,求u s 和u x ; (3) 当u s = 30 V 时,求u 1和u x ; (4) 当u x = 20 V 时,求u s 和u 1; 4-7 已知题4-7图所示电路中的网络N 是 由线性电阻组成。当i s =1 A ,u s =2 V 时,i =5 A ; 当i s = -2 A ,u s = 4 V 时,u = 24 V 。试求当i s = 2 A ,u s = 6 V 时的电压u 。 4-8 对于题4-8图所示电路,已知U 0 =2.5 V ,试用戴维宁定理求解电阻R 。 题 4-5 图 题 4-6 图

运算定律和性质及其应用

运算定律和性质 1、加法交换律: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 用字母表示:a+b=b+a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 和不变。这叫做加法结合律。 用字母表示:(a+b)+c= a +( b+c) 3、乘法交换律:两个因数交换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用字母表示:a×b=b×a 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 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结合律。 用字母表示:(a×b)×c= a×( b×c) 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 再相加。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用字母表示:(a+b)×c= a×c+b×c a ×( b+c) =a×b+a×c 拓展:(a-b)×c= a×c-b×c a ×( b-c) =a×b-a×c 6、减法的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减去这两个减数的和。 用字母表示:a-b-c= a -( b+c) a -( b+c) = a-b-c 7、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先减去第二个减数,再减去第一个减数。 用字母表示:a-b-c= a- c – b 8、除法的性质: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除以这两个除数的积。 用字母表示:a÷b÷c= a÷( b×c) a÷( b×c) = a÷b÷c 9、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先除以第二个除数,再除以第一个除数。 用字母表示:a÷b÷c= a÷c÷b

158+262+138 375+219+381+225 5001-247-1021-232 (181+2564)+2719 378+44+114+242+222 276+228+353+219 (375+1034)+(966+125) (2130+783+270)+1017 99+999+9999+99999 7755-(2187+755) 2214+638+286 3065-738-1065 899+344 2357-183-317-357 2365-1086-214 497-299 2370+1995 3999+498 1883-398 12×25 75×24

工程热力学第四章思考题答案

第四章思考题 4-1 容器被闸板分割为A、B两部分。A中气体参数为P A、T A,B为真空。现将隔板抽去,气体作绝热自由膨胀,终压将为P2,试问终了温 度T2是否可用下式计算?为什么? 1 2 2 () k k A A p T T p -= 答:气体作绝热自由膨胀是不可逆绝热过程,因此终了温度T2不可用上式计算。 4-2 今有任意两过程a-b,b-c,b、c两点在同一定熵线上,如图所示。试问:Δuab、Δuac哪个大?再设b、c 两点在同一条定温线上,结果又如何? 答:由题可知,因b、c两点在同一定熵 线上T b>T c, ub>uc. Δuab>Δuac。若b、 c两点在同一条定温线上,T b=T c, ub=u c. Δuab=Δuac。 4-3将满足下列要求的多变过程表示在p-v图和T-s图上(工质为空气)。

(1)工质又升压、又升温、又放热;(2)工质又膨胀、又降温、又放热; (3)n=1.6的膨胀过程,判 断q,w,Δu的正负; 答:n=1.6的压缩过程在p-v 图和T-s图上表示为1→2 过程。在此过程中q>0, w<0,Δu>0 (4)n=1.3的压缩过程,判断q,w,Δu的正负。

答:n=1.3的压缩过程在p-v图和T-s图上表示为1→2过程。在此过程中q<0,w<0,Δu>0 4-4将p-v图表示的循环,如图所示,表示在T-s图上。图中:2-3,5-1,为定容过程;1-2,4-5为定熵过程;3-4为定压过程。 答:T-s图如图 所示

4-5 以空气为工质进行的某过程中,加热量的一半转变为功,试问过程的多变指数n 为多少?试在p-v 图和T-s 图上画出该过程的大概位置(比热容比可视为定值)。 答:多变过程中,遵循热力学第一定律q u w =?+,由题可知12q u =?,由于v 21()1n -k q c T T n =--,所以() v 21v 21()()21n -k c T T c T T n -=--即: () 121n -k n =-,0.6n = 4-6如果采用了有效的冷却方法后,使气体在压气机汽缸中实现了定温压缩,这时是否还需要采用多级压缩?为什么?(6分) 答:还需要采用多级压缩,由余隙效率可知, 12111n v p c p λ??????=-- ????????? ,余隙使一部分气缸容积不能被有效利用,压力比越大越不利。因此,当需要获得较高压力时,必须采用多级压缩。

了解新闻报道特点 把握新闻报道规律 (精选范文)

了解新闻报道特点把握新闻报道规律 做新形势下合格的基层通讯员 各位领导,各位通讯员: 上午好!首先感谢孟镇长的关心、器重和帮助,给予了我今天与大家共同学习的的机会。感谢霞阳镇党政领导对宣传工作的重视、关心和支持!说实话,由于我本人能力有限,自身的综合素质不高,对于新闻宣传工作,我确实做得很不够,还有很多地方得向大家学习,还得继续向我的师傅孟镇长学习,所以今天我不是来给大家讲课的,是来学习的。下面,结合我自己近几年来的新闻工作实践,就新形势下基层单位通讯员如何做好新闻宣传工作,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不对之处,请孟镇长和在座的各位批评指正。 今天,我将从以下两个方面,与大家共同学习。一是我想与大家一起简单地谈谈新闻的定义及特点,二是想与大家一起谈谈,怎样写好新闻稿件;三是想与大家一起谈谈,新形势下如何当好一名基层通讯员。 一、新闻的含义及特点: (一)新闻的含义 新闻就是新消息;指刚发生的事件。不妨查查字典,便可发现新闻的定义是,报道最近发生的事件或过去不为人所知的信息。是对新近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或者早已发生却是新近发现的有价值的事实的及时报道。

理解这一定义,我们要注意以下三点: 1.新闻必须是新近发生和新近发现的。 “新近发生”是个很容易理解的话语,新闻的“新”主要就体现在这里。 新近发现,“早已发生却是新近发现的”这一话语。现代新闻报道的对象未必都是新近发生的事件。有些早已发生的事件,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在当时不为人们所知,虽已时过境迁,但一旦发现它的时候,它仍然有很强的报道价值,这样的事件仍然可以被作为新闻报道出来。例如二战期间日本海军总司令山本五十六的座机被美军击落,一些详情细节直到80年代才被报刊披露。2000年美国总统竞选,副总统戈尔正努力角逐民主党总统提名时,美国报刊突然披露“戈尔年轻时嗜大麻”,把几十年前的往事也抖搂出来了。1970年中国云南发生强烈地震,当时为了粉饰太平,只报喜不报忧,2000年初还有报纸载文报道其详情。这些事件差不多算是“旧闻”了,但由于是刚刚发现的,仍能给人以新鲜感,所以新闻报道也少不了这样的类型。 2.新闻所报道的事实必须是有价值的。 并不是所有的事件都值得报道,我们强调新闻报道的事件必须是有价值的。 一是有教育作用。就像美国《现代新闻报道》的作者华连所说的那样

信息计量学-布拉德福定律的验证

信息计量学 选择学科:心理学选择数据库:CNKI(知网) 范围:2010-2011 关键词或提要中含有心理学的相关论文数量共计876篇,期刊共计277种 目的:检验“布拉德福分布定律”。 布拉德福定律简介 布拉德福定律是由英国著名文献学家布拉德福于二十世纪30年代率先提出的描述文献分散规律的经验定律。 其文字表述为:如果将科技期刊按其刊载某学科专业论文的数量多少,以递减顺序排列,那么可以把期刊分为专门面对这个学科的核心区、相关区和非相关区。各个区的文章数量相等,此时核心区、相关区,非相关区期刊数量成1:n:n2(n的平方)的关系。 布拉德福定律是文献计量学的重要定律之一,它和罗(洛)特卡定律、Zipf定律一起被并称为文献计量学的三大定律。 洛特卡定律 洛特卡定律是由美国学者A.J.洛特卡在20世纪20年代率先提出的描述科学生产率的经验规律,又称“倒数平方定律”。它描述的是科学工作者人数与其所著论文之间的关系:写两篇论文的作者数量约为写一篇论文的作者数量的1/4;写三篇论文的作者数量约为写一篇论文作者数量的1/9;写N篇论文的作者数量约为写一篇论文作者数 量的1/ n2……,而写一篇论文作者的数量约占所有作者数量的60%。该定律被认为是第一次揭示了作者与数量之间的关系。 1926年,在美国一家人寿保险公司供职的统计学家洛特卡经过大量统计和研究,在美国著名的学术刊物《华盛顿科学院报》上发表了一篇题名为“科学生产率的频率分布”的论文,旨在通过对发表论著的统计来探明科技工作者的生产能力及对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所作的贡献。这篇论文发表后并未引起多大反响,直到1949年这一成果才引起学术界关注,并誉之为“洛特卡定律”。 齐普夫定律 齐普夫定律是美国学者G.K.齐普夫于本世纪40年代提出的词频分布定律。它可以表述为:如果把一篇较长文章中每个词出现的频次统计起来,按照高频词在前、低频词在后的递减顺序排列,并用自然数给这些词编上等级序号,即频次最高的词等级为1,频次次之的等级为2,……,频次最小的词等级为D。若用f表示频次,r表示等级序号,则有fr=C(C为常数)。人们称该式为齐普夫定律。

第五章热力学第一定律

第四章热力学第一定律 4-1 0.020Kg的氦气温度由升为,若在升温过程中:(1)体积保持不变;(2)压强保持不变;(3)不与外界交换热量,试分别求出气体内能的改 变,吸收的热量,外界对气体所作的功,设氦气可看作理想气体,且, 解:理想气体内能是温度的单值函数,一过程中气体温度的改变相同,所以内能的改变也相同,为: 热量和功因过程而异,分别求之如下: (1)等容过程: V=常量A=0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 (2)等压过程: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 负号表示气体对外作功, (3)绝热过程 Q=0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 4-2分别通过下列过程把标准状态下的0.014Kg氮气压缩为原体积的一半;(1)等温过程;(2)绝热过程;(3)等压过程,试分别求出在这些过程中气体内能的改变,传递的热量和外界对气体所作的功,设氮气可看作理想气体,且 ,

解:把上述三过程分别表示在P-V图上, (1)等温过程 理想气体内能是温度的单值函数,过程中温度不变,故 由热一、 负号表示系统向外界放热 (2)绝热过程 由或 得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 另外,也可以由 及 先求得A

(3)等压过程,有 或 而 所以= = =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 求之 也可以由 另外,由计算结果可见,等压压缩过程,外界作功,系统放热,内能减少,数量关系为,系统放的热等于其内能的减少和外界作的功。 4-3 在标准状态下的0.016Kg的氧气,分别经过下列过程从外界吸收了80cal 的热量。(1)若为等温过程,求终态体积。(2)若为等容过程,求终态压强。 (3)若为等压过程,求气体内能的变化。设氧气可看作理想气体,且 解:(1)等温过程

资料:浅谈新闻规律

浅谈新闻规律 李良荣 新闻规律的探索在80年代初期曾是当时新闻学术研究的主课题之一,那是为了拨乱反正、正本清源的需要,近来,江泽民总书记在对新闻工作的几次讲话中,强度新闻工作必须严格遵循新闻规律,从而使新闻规律的探索再次成为新闻学术研究的一个热点。 规律是事物固有的属性,规定着事物的功能发挥并决定其发展方向。新闻规律是规定新闻媒介功能和运行模式的一个基本因素。 新闻规律具有普遍性,适用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类新闻媒介。它并不因为某个国家或某一类新闻媒介的特殊性而丧失其影响力,就像马克思曾说过的:“要使报纸完成自己的使命,必须承认它具有植物也具有的那种为我们所承认的东西,即承认它是有自己的内在规律。”(《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90页) 那么,新闻规律是什么?就像任何本质有其层次一样,新闻规律表现在三个层面上。 (一) 众所周知,新闻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真实,二是迅速。这一点已得到中外学人和报人的共同认可。但是,看来人民对它的重要性以及影响力却估计不足。在我们看来,真实、迅速是新闻最为基本、最为核心的规律。 新闻为什么必须真实和迅速?这不是某个人的规定,而是处于人类求生存、求发展的需要。人类是聚众而居的生物,每一个群体(部

落)必须以集体的力量来面对来自自然界和其它群体的挑战。为此,他们必须及时地了解周围世界的变动,以便及时作出决策,采取行动。一切正确决策的前提是情况报告(我们可以称为新闻或消息,亦可称作信息)必须是真实的,全面的;采取恰当行为的前提是情况报告必须真实和及时。 从原始人到现代人,经历了数百万年,人类传播新闻的手段(新闻运载工具)日趋丰富、复杂,新闻的真实、迅速的特点并没有改变而改变的仅仅是人民对新闻真实、迅速要求的程度不同而已。 从原始人到现代人,经历了数千数万年,人类社会越来越复杂,人类感知、认识外界,协调内部的方式、手段越来越多样,不同的方式形成不同的学科,各有其自身特点。它们经过时间的积淀,数代人、数十代人的努力,在量上和质上变得丰厚充盈和精粹深刻。唯独新闻,本性不变,依然以真实、迅速作为区别于其它学科的最为明显、最为独特的标识,向人们传递世界的最新变化。 在现代社会,新闻真实、迅速的要求决定了新闻工作的方向,塑造了新闻媒介以及新闻工作者的品格,决定了媒介的形式和技术的采用。 人类社会的新闻传播工具,经历了口头新闻、书信新闻、新闻书、新闻周刊、日报、电台、电视台这样一个演变过程,或者说,从人体器官媒介到印刷媒介再到电子媒介的过程。人类对于传播工具的选择归根到底是由新闻的特性决定的。因为,印刷媒介比起口头新闻来,新闻传播具有了广泛性和保真度,千百万读者可在几乎相同的时间内

应用题和运算定律及其应用练习题

第三讲 强化应用题和运算定律及其应用 姓名: 42-8+16= 240-40÷4= 30+70×6= 320÷4-7= 45+284+55= 450+64+136= 90÷3×30= 240+890= 12×40= 25×3= 84÷4×10= 25×16×4= 1、有310本书,分给15个班后,还剩下10本,平均每个班分( )本。 2、一辆客车从A 城到B 城5时行了450千米,照这样计算,这辆车从B 城到C 城行270千米,共要用( )小时。 3、一个长方形草地,长18米,宽9米。沿着这块草地四周走两圈,走了( )米;如果往这块草地辅地砖,需要1平方米的地砖( )块;如果往这块草地辅地砖,需要6平方米的地砖( )块。 4、某工厂第一季度生产156吨化肥,第一季度平均每个月产( )吨化肥。 5、80的6倍是( ),( )的3倍是840。 6、小玲看一本故事书,第一天看了72页,是第二天的2倍,小玲这两天一共看了( )页。 7、小玲看一本故事书,第二天看了36页,第一天是第二天的2倍,小玲这两天一共看了( )页。 8、 小亮从A 到B 用了5分钟,从B 到C 用了7分钟,小亮从A 到C 的平均速度是( )

9、五(2)班同学参加体育活动,踢足球的有20人,是打乒乓球人数的4倍,打篮球的人数是打乒乓球的6倍,打篮球的有多少人? 1 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用字母表示为 乘法交换律:. 用字母表示为 2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 用字母表示为 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再同第三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用字母表示为 能否举例:(×)× =×(×) ×(×)=(×)×

热学(秦允豪编)习题解答第四章-热力学第一定律

普通物理学教程《热学》(秦允豪编) 习题解答 第四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 4.2.1 解: ?-=21V V PdV W C T = (1)()RT b v P =- b v RT P -= ???? ??---=--=?b v b v dv b v RT W i f v v f i ln (2) ??? ??-=v B RT Pv 1 ??? ??-=v B RT P 1 ???? ??-+-=??? ??--=? i f i f v v v v BRT v v RT dv v B RT W f i 11ln 1 4.2.2 应用(4.3)式 ?-=21V V PdV W 且 k PiV PV i ==γγ γγ-=V V P P i i 故有:f i f v v i i V Vi i i V V P dV V V P W γ γ γγγ----=-=? 111 () ()i i f f i f i i V P V P V V V P --=--=--111 111γγγγγ (应用了γγf f i i V P V P =) 4.4.2 (1) 2v a b v RT P --= ???+--=-=dv v a dv b v RT Pdv W 2 a V V b V b V RT ???? ??--???? ??---=121211ln (2)d v a cT u +-=2当C V =时, V V V dt du dT dQ C ??? ??=??? ??= ∴C C V = T C CdT Q T T ?==?21 4.4.3 水蒸气的凝结热即为定压状况下单位质量物质相变时吸收(或释放)的热量,在等压下此值即为比焓变化,即: ()kJ h m H l V 4.244459.1000.2545-=--=?-=?= (系统放热)

电路 第4章习题 电路定理

第4章电路定理 4-1XX 简单题 4-2XX 叠加定理 4-3XX 戴维宁定理 4-201、试用叠加定理计算下图所示电路中US2=2V时,电压U4的大小。若US1的大小不变,要使U4=0,则US2应等于多少? 答案U4=-0.4V, Us2=1.2V 4-202、电路如图所示。(1)用叠加定理求各支路电流;(2)求电压源发出的功率。 答案I1=-50mA, I2=15mA, I3=60mA (2)电压源发出的功率为:P=25I1=-1.25W 4-204、

4-205、求题3-22图示电路的电压U和电流I。 + - 2 I1 10V + - 3A - + U 4Ω 6Ω9Ω I1 题3-22图 I 例4-4 用叠加定理求图4-5(a)电路中电压u。 图4-5 解:画出独立电压源u S和独立电流源i S单独作用的电路,如图(b)和(c)所示。由此分别求得u’和u”,然后根据叠加定理将u’和u”相加得到电压u 4-206、例4-1 利用叠加定理求图(a)所示电路中的电压U。 (a) (b) (c) 解:首先画出分电路图如图(b)、(c)所示。 当12V电压源作用时,应用分压原理有:V 4 3 9 12 )1(- = ? - = U 当3A电流源作用时,应用分流公式得:V 6 3 3 6 3 6 )2(= ? + ? = U 则所求电压:V 2 6 4= + - = U S 4 2 4 2 " S 4 2 4 'i R R R R u u R R R u + = + = ) (S 2 S 4 2 4 " 'i R u R R R u u u+ + = + =

新闻规律与媒体特性

新闻规律与媒体特性 厦门广播电视集团薄鲁军蔡鹰 从谷歌搜索引擎收集资料,键入“媒体的独立性”,出现的条目虽不少,却多数是颂扬西方新闻自由、媒体独立的有关摘录,而对我国新闻媒体独立性的阐述少而又少。这现象让人纳闷:同是新闻媒体,同是有所归属的媒体主流,为何西方主流媒体在归属企业财团、社会团体,或由政府、国会资助甚至直接管辖的同时,却能一边充当其利益共同体的喉舌、代言人,一边也能号称“独立”和“第四权力”呢?这一现象值得分析。特别是在当今传统媒体面临极大挑战甚至被认为已沦为“弱势群体”的关键时刻,重新认识媒体的独立性十分必要。 确切地说,不管东方媒体还是西方媒体,其独立性均是有限的,背叛其价值理念和利益集团的绝对独立性是不存在的。因此,所谓“媒体的独立性”,不管一些西方媒体如何自我美化、极力鼓吹,都只是相对而言,即相对独立性而已。不过,这相对独立性,对我们却是一道课题。 一 我们细细分析不难发现,其实,媒体的相对独立性在新闻传播过程中都会自然体现,它是新闻媒体的一种特殊属性,符合新闻规律且在新闻传播中无所不在,最典型的表现方式是透过媒体和媒体工作者的主观意识展现其独立的另一面。 先说说新闻报道。当媒体工作者客观报道新闻事实的同时,由媒体相对独立性主导的主观色彩一定不可避免地蕴涵其中。所

谓主观,就是自己独特的思维与观点。它可能违背新闻事实,也可能部分真实、客观,符合中国文人历来推崇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辩证思维理论。如今年3月15日,北京出现三“地王”的新闻报道,在各家媒体播发消息时,有的报道直指央企财大气粗,推高地价;有的则袒护央企称其是高房价的替罪羊;还有的矛头指向地方政府,斥责卖地财政……在我国传统的新闻学理论中,强调新闻报道的客观性更多的是从新闻事实的层面去要求,因为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在新闻事实元素中不容掺假,准确、客观的报道也就成为基本教义中的主要内容。但在开放、多元的社会里,对每一事件、每一现象、每一人物的新闻报道都不可能只有一个侧面,一种声音,因此,新闻报道的多样性和媒体的独立性也就必然存在。从这一思维格式想想:对西方媒体长期以来对中国发展成就的一些抹黑、诋毁也就释然了。社会制度不同,世界观不同,所服务阶层不同,认识和报道也就不同,若我们一厢情愿地希望西方媒体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唱赞歌,那就太勉为其难了。 也正因为如此,新闻媒体的立场最能鲜明地表现媒体独立性。以西方媒体为例,西方的价值思维决定其新闻报道的立场,他们可以对发起的侵略他国的战争认定为正义的战争;对他国的一点军费开支说三道四,却对自己国家庞大的战争支出视而不见;他们能挥舞着人权大棒干涉他国内政,却对自己本国的人权劣迹熟视无睹……西方舆论界正是通过新闻独立——言论自由这一思维轨迹实现其充当利益集团喉舌的。其中,新闻独立是其宣扬言论自由的基石,而目的是为其利益共同体服务。相比之下,

四年级运算定律的运用

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 1、乘法交换律: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用字母表示为: a × b = b × a 2 、多个数相乘,任意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如 a × b × c × d = b × d × a × c 3 、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用字母表示为:( a × b )× c = a ×( b × c ) 4 、在乘法算式中,如果其中两个因数的积为整十、整百、整千数时,可以运用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来改变运算顺序,从而简化运算。 5、运用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简化运算的实质与算式特点实质:把其中相乘结果为整十、整百、整千的两个因数先相乘。通常利用的算式是: 2 ×5 =10 ;4 ×25 =100 ;8 ×125 =1000 ;625 ×16 =10000 ;75×8= 600 25 ×8 =200 ;75 ×4 =300 ;375 ×8 =3000 例题1 计算125 ×25 ×8 ×4 练习1-1 8 ×(30 ×125 ) 5 ×(63 ×2 ) 25 ×(26 ×4 )(25 ×125 )×8 ×4 78 ×125 ×8 ×3 125 ×19 ×8 ×3

例题2 计算25 ×32 ×125 分析:在乘法算式中,当因数中有25 、125 等因数,而另外的因数没有 4 或8 时,可以考虑将另外的因数分解为两个因数相乘、其中一个因数为 4 或8 的形式,从而利用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使运算简化。 练习2-1 48 ×125 125 ×32 125 ×88 36 ×25 练习2-2 75 ×32 ×125 65 ×16 ×125 25 ×64 ×125 48 ×5 ×125

第四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

华北科技学院
化工热力学
Chemical Engineering Thermodynamics
第四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

4.1 闭系非流动过程的能量平衡
能量平衡式 体系能量的变化=体系与环境交换的净能量。 即:
(能量)入 ? (能量)出 = (能量)存
封闭体系非流动过程的热力学第一定律:
ΔU = Q + W
4.2 开系通用的能量平衡方程

4.3 稳流过程的能量平衡
1. 开系稳流过程的能量平衡
状态是稳定的 稳流过程 流动是稳定的 1)外部环境对流体提供的能量(对于1kg流体): ①外功(ws)—净功或有效功,J/kg; 规定:外界提供给流体功, ws为正; 流体传递给外界功,ws为负。 ②热量(q)—获得的热量,J/kg;

4.3 稳流过程的能量平衡
2) 流体在流动过程中本身所具有的能量(对于1kg流体): ① 内能 U: J/kg; ② 位能: ③ 动能: ④ 静压能(压强能) m kg: 动能 = mu2/2, J 1 kg: 动能 = u2/2 , J/kg m kg: 位能 = mgZ, J 1 kg: 位能 = gZ, J/kg
m kg-V m3 : 静压能 = pV , J 1
V kg- m3 m
:静压能
=
pV p = m ρ
, J/kg

4.3 稳流过程的能量平衡
衡算范围:1-1′至2-2′截面 衡算基准:1kg不可压缩流体 基准水平面:0-0′平面
流动系统
依据: 输入总能量=输出总能量
1 2 p1 1 2 p2 U 1 + gz1 + u1 + + we + q = U 2 + gz2 + u2 + 2 ρ 2 ρ
总能量衡算式

工程热力学第四章思考题答案

第四章思考题 4-1 容器被闸板分割为A 、B 两部分。A 中气体参数为P A 、T A ,B 为真空。现将隔板抽去,气体作绝热自由膨胀,终压将为P 2,试问终了温度T 2是否可用下式计算?为什么? 122()k k A A p T T p -= 答:气体作绝热自由膨胀是不可逆绝热过程,因此终了温度T 2不可用上式计算。 4-2 今有任意两过程a-b ,b-c ,b 、c 两点在同一定熵线上,如图所示。试问:Δuab 、Δuac 哪个大?再设b 、c 两点在同一条定温线上,结果又如何? 答:由题可知,因b 、c 两点在同一定熵线上T b >T c , ub >uc . Δu ab >Δuac 。 若b 、c 两点在同一条定温线上,T b =T c , ub =uc . Δuab =Δuac 。 4-3将满足下列要求的多变过程表示在p-v 图和T-s 图上(工质为空气)。 (1)工质又升压、又升温、又放热; (2)工质又膨胀、又降温、又放热; (3)n=1.6的膨胀过程,判断q ,w ,Δu 的 正负; 答:n=1.6的压缩过程在p-v 图和T-s 图上 表示为1→2过程。在此过程中q>0, w<0, Δu>0

(4)n=1.3的压缩过程,判断q ,w ,Δu 的正负。 答:n=1.3的压缩过程在p-v 图和T-s 图上表示为1→2过程。在此过程中q<0,w<0,Δu>0 4-4将p-v 图表示的循环,如图所示,表示在T -s 图上。图中:2-3,5-1,为定容过程;1-2,4-5为定熵过程;3-4为定压过程。 答:T-s 图如图所示 4-5 以空气为工质进行的某过程中,加热量的一半转变为功, 试问过程的多变指数n 为多少?试在p-v 图和T-s 图上画出该过程的大概位置(比热容比可视为定值)。 答:多变过程中,遵循热力学第一定律q u w =?+,由题可知12 q u =?,由于v 21()1n -k q c T T n =--,所以()v 21v 21()()21n -k c T T c T T n -=--即:() 121n -k n =-,0.6n = 4-6如果采用了有效的冷却方法后,使气体在压气机汽缸中实现了定温压缩,这时是否还需要采用多级压缩?为什么?(6分) 答:还需要采用多级压缩,由余隙效率可知,12111n v p c p λ??????=-- ????????? ,余隙使一部分气缸容积不能被有效利用,压力比越大越不利。因此,当需要获得较高压力时,必须采用多级压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