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河控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储集层构型精细分析

河控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储集层构型精细分析

河控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储集层构型精细分析
河控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储集层构型精细分析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3年4月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Vol.40 No.2 181 文章编号:1000-0747(2013)02-0181-07 DOI: 10.11698/PED.2013.02.06

河控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储集层构型精细分析

——以扶余油田探51区块为例

赵小庆1, 2,鲍志东1, 2,刘宗飞1,赵华1, 2,柴秋会1, 2

(1.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2.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8ZX05030-005-01;2011ZX05004-004-007)

摘要:基于“模式拟合、动态验证”的研究思路,结合密井网区10口取心井、257口井测井资料及近10年的生产动态资料,对松辽盆地扶余油田探51区块泉四段扶余油层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储集层进行分析,探究水下分流河道储集层内部构型单元的空间展布特征及识别标志。结果表明:研究区目的层单河道砂体宽度为300~500 m,其识别标志分别为:河道间沉积、邻井砂体高程差异、河道砂体厚度差异、相邻砂体的“厚—薄—厚”组合;单河道砂体内部4级构型界面的倾角为0°~2°。明确了水下分流河道储集层中单河道砂体及单河道砂体内部增生体的测井响应特征及识别方法,建立了研究区目的层水下分流河道砂体的三维构型模型,为全区水下分流河道砂体解剖提供了定量、可靠的地质模式。图11表1参25

关键词:河控三角洲;扶余油田;储集层构型;水下分流河道砂体;隔层;夹层

中图分类号:TE122.1 文献标识码:A

An in-depth analysis of reservoir architecture of underwater distributary channel sand bodies in a river dominated delta: A case study of T51 Block, Fuyu Oilfield Zhao Xiaoqing1,2, Bao Zhidong1,2, Liu Zongfei1, Zhao Hua1,2, Chai Qiuhui1,2

(1. College of Geosciences,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Beijing 102249, China; 2.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Petroleum

Resource and Prospecting,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Beijing 102249, China) Abstract:Guided by the concept of “model fitting, dynamic validation”, and based on the data of 10 coring wells, 257 logging wells, and the production performance in the dense spacing area during the past ten years, the underwater distributary channel sand reservoir in K1q4 of T51 Block, Fuyu Oilfield, Songliao Basin, was analyzed to examine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identification marks of the architectures within the reservoir.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single channel sand body is 300–500 m wide and can be identified by such marks as inter-channel sediments, sand elevation difference between wells, difference of channel sand thickness, and “thick-thin-thick”

sands association; the dip angle of the fourth-order interface is 0°–2°. Besides, the logging response characteristics and identification method of single channel sand bodies and their interior accreted bodies were defined for the reservoir. A 3D architecture model is established for the underwater distributary channel reservoir in the study area, providing a quantitative and reliable geological model for analysis of underwater distributary channel sands in the whole area.

Key words:river dominated delta; Fuyu Oilfield; reservoir architecture; underwater distributary channel sand; barrier; interlayer

0 引言

储集层构型亦称为储集层建筑结构,是指不同级次储集层构成单元的形态、规模、方向及其叠置关系[1]。三角洲前缘沉积是中国已发现油田的重要储集层类型之一[2],而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是河控三角洲前缘储集砂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水下分流河道砂体的构型可以有效指导剩余油挖潜,对油田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水下分流河道砂体的储集层构型研究起步较晚,前人研究主要集中在野外露头和现代沉积[3],对地下储集层构型的研究则较少[4-6]。本文以扶余油田探51区块扶余油层河控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储集层为例,探讨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各级次构型单元的识别标志及解剖方法,并建立研究区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储集层三维构型模型。

1 研究区概况

扶余油田位于松辽盆地中央坳陷区东缘扶新隆起带扶余Ⅲ号构造(见图1),是一个被断层复杂化的多高点穹隆背斜。油藏类型为被断层复杂化的层状构造

182 石油勘探与开发?油气勘探 Vol. 40 No.2

图1 扶余油田构造位置图

油藏,主力油层为白垩系泉头组上油层组,是一套完整的河流—三角洲沉积[7],

其中泉四段扶余油层为典型的三角洲前缘沉积[8-9],油藏埋深300~500 m ,厚度约为200 m ,为本次研究的目的层段。

扶余油田于1965年6月投产,1990年9月进入特高含水开发阶段,综合含水率达90%以上,剩余油呈整体分散、局部集中的分布特征。为了研究河道内部构型对剩余油分布的控制作用、为油田挖潜提供地质依据,亟需开展单一河道内部构型精细解剖研究[10]。

2 储集层构型精细分析

2.1 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构型级次划分

本研究以Miall 河流相储集层构型分级为基础[1],参照尹太举等的扇三角洲构型分类方案[11],综合考虑扶余油田实际情况,应用层次分析法[12],将研究区的构型界面分为6级:1级、2级界面与Miall 的定义相同,分别为交错层系和交错层系组的界面;3级界面为小型洪水形成的填充体底部小型冲刷面、大洪水事件中次洪峰沉积或不同水动力阶段沉积形成的界面,当沉积体为小洪水填充体,且发育泥质夹层时,3级界面作用与4级界面相似,但规模较小;4级界面为单成因砂体内部的沉积间断面或冲刷面,代表单成因砂体发 育过程中某次沉积事件的开始或结束;5级界面为单成

因砂体的顶底界面,表明某期单成因砂体发育的开始或终结,其中单成因砂体为基本结构要素;6级界面为单层的界面,为非渗透界面,其连续性更好,分布范围更广,并可全工区追踪对比,代表一组洪水事件的开始或结束,单层为该级次要素实体。其中,4—6级界面及其结构要素是本次研究的重点。 2.2 单一河道识别标志及定量规模

扶余油田探51区块扶余油层可分为4个砂层组,共13个小层[8-9],每个小层垂向上为单一水下分流河道沉积体。

2.2.1 单一河道的识别标志

河控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通常是由多期单一河道砂体复合而成,由于单一河道砂体之间组合方式的多样性及单一河道砂体自身结构的非均质性,导致复合河道砂体内部空间结构异常复杂。可在识别单一河道砂体边界的基础上,进行复合河道构型解剖。结合前人对单一分流河道特征的研究[13],分析研究区岩性和测井资料发现,单一河道砂体边界具有4个识别标志(见图2—图5):①河道间沉积,分布不连续的河道间砂体通常代表两条单一河道的边界,故可以通过河道间砂体识别复合河道中的单一河道砂体(见图2);②邻井河道砂体距标志层顶的高程差,当相邻单一河道都为满岸深度时,不同河道沉积砂体顶面与

2013年4月 赵小庆 等:河控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储集层构型精细分析——以扶余油田探51区块为例 183

图2 扶余油田东区泉四段不连续河道间砂体作为单一河道砂体分界线模式

图3 扶余油田东区泉四段两条河道高程差异作为单一河道砂体分界线模式

图4 扶余油田东区泉四段两条河道厚度差异作为单一河道砂体分界线模式

图5 扶余油田东区泉四段砂体“厚—薄—厚”特征作为单一河道砂体分界线模式

标志层顶的距离存在差异,可将这种高程差异作为识

别标志,判断存在单一河道边界(见图3);③河道砂体厚度差异,河流搬运、沉积砂体的能力受到气候、

构造等多种因素影响,并且这些因素随时间不断变化,使不同河流在相同时期或相同河流在不同时期沉积的砂体在厚度上存在差异,当这种厚度差异可以在较大

184 石油勘探与开发?油气勘探Vol. 40 No.2

范围内追踪,就能成为识别单一河道砂体的标志(见图4);④“厚—薄—厚”特征,在河道下切作用下,同一期河道砂体从河道主体到河道边缘逐渐变薄,当河道砂体出现由厚变薄再变厚的情况时,通常标志河道边缘,这种河道砂体厚度在侧向上的变化可以作为单一河道砂体边界的识别标志(见图5)。

本次研究在应用上述4种单一河道识别标志基础上,根据工区实际情况,并结合砂体成因类型及其分布规律等综合因素,对复合河道进行构型解剖。

2.2.2 单一河道的规模

通过对水下分流河道砂体的野外露头观察和现代沉积测量发现,单一水下分流河道砂体的宽度和深度存在良好的相关性[3]。可根据野外露头、现代沉积及研究区密井网资料,建立单一河道砂体宽度与厚度之间的定量模式,预测单一河道的规模,进而指导稀疏井区单砂体的刻画工作。

统计研究区167口开发井发现,扶余油田东区泉四段单一河道宽度较小(300~500 m),自然电位和自然伽马曲线形态呈圆头状的独立型单一河道砂体平均宽度为330 m左右。在研究区筛选出河道边界明显、侧向切叠较少的单一河道砂体,统计其宽度和厚度,对所得数据(共118个)进行分析,发现单一河道砂体的宽度和厚度具有良好的对数关系(见图6),并拟合出单一河道砂体宽度和厚度的关系公式:

h

= 2.242 6 ln W?7.938 7 (1)

图6 扶余油田东区泉四段单一河道砂体宽度与厚度关系在已知某单一河道砂体厚度(可在单井上读出该值)的情况下,可以利用获得的经验公式计算出单一河道砂体宽度。

在识别单一河道边界的基础上,对平面和剖面进行边界点识别,然后将识别出来的边界点投影到复合微相平面图上,再结合河道定量规模约束,并遵循相似标志相连接的原则,将相邻的同种类型识别标志作为同一个边界连接起来进行合理组合,最终完成研究区单一河道划分(见图7),为河道内部构型解剖打下基础。

图7 扶余油田东区泉四段第10小层单一河道砂体展布特征

2.3 单一河道内部构型解剖

2.3.1 单一河道内部构型模式

单一河道内部的增生体是由于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向湖(海)方向不断前积而形成的。随着湖平面的不断下降,河道不断向前伸展,伴随短期的湖平面上升,形成向湖方向倾斜的泥质夹层,对应于Miall的4级构型界面[14-16]。由于研究区目的层为典型的河控三角洲前缘,主要发育顺直河道,受地形坡度的影响,以前积作用为主导,故夹层倾向和延伸方向与单一河道砂体前积方向一致,但倾角略大于单一河道砂体(见图8)。

4—4级界面;5—5级界面;6—6级界面

图8 单一河道砂体内部构型模式

2.3.2 四级夹层倾角的确定

采用岩心观察、测井识别和动态验证的研究思路,对单一河道砂体内部4级界面处夹层进行井间预测。首先在取心井上进行4级界面处夹层识别;然后,在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内部增生体发育模式的指导下,进行夹层测井识别和井间预测;应用典型井区动态资料验证夹层预测准确性,并最终确定该区夹层定量模式。其中,夹层定量模式的确定是本次研究的重点。

2.3.2.1 单一河道内部夹层特征

岩心精细描述及微相分析表明(见图9),探51区块邻区J20密闭取心井第1砂层组3小层为厚5.8 m 的典型水下分支河道沉积,从下向上发育正旋回细砂

2013年4月 赵小庆 等:河控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储集层构型精细分析——以扶余油田探51区块为例 185

图9 扶余油田探51区块邻区J20井泉四段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夹层垂向序列

岩、粉细砂岩及粉砂岩。垂向序列从下向上依次为:底部突变面;10 cm 厚灰白色钙质细砂岩底部滞溜沉积;槽状交错层理、板状交错层理饱含油、含油细砂岩;交错层理含油粉细砂岩;交错层理含油粉砂岩、粉细砂岩;黄色油迹粉砂质泥岩、绿色粉砂质泥岩;分流河道间绿色泥质沉积。

取心井岩心精细描述表明,此段岩心发育4个薄夹层,主要为泥质夹层和粉砂质泥岩夹层2种。泥质夹层厚度变化小(0.1~0.3 m ),自然伽马呈现高值且回返较小,自然电位向基线方向偏移,深浅侧向电阻率相对砂岩段下降,微电位、微梯度电阻率曲线幅度差变小,微电极回返超过1/3;粉砂质泥岩与泥质夹层类似,但曲线的峰值幅度、回返程度随泥质含量的降低而变小。根据以上夹层电性特征,可以较好地识别单井上单一河道砂体内部夹层。 2.3.2.2 单一河道内部夹层倾角的确定

单一河道内部4级界面处夹层在垂直古河道水流

方向呈近水平展布,在顺古河道水流方向则向湖盆方向倾斜且倾角略大于单一河道砂体前积倾角,本此研究据此定性模式指导夹层的井间预测。在此基础上,再应用动态资料验证井间夹层预测的准确程度,定量确定夹层的倾角范围,进而指导资料较少区域的预测。研究区内D21-30.4井组资料较全且具有代表性,本文对其进行动态分析。D21-29.2、D21-33.4和D21-31井为采油井,D21-30.4井为注水井,射孔情况见图10。D21-29.2井该小层中部油层水洗严重,下部油层未动用;D21-33.4井中部油层水洗严重,上部油层动用程度高,下部油层未动用;D21-31井中部油层水洗严重,上部和下部油层动用程度差。分析发现,D21-30.4井注水部位在两个夹层之间,D21-29.2和D21-31井上部、下部油层均未动用,表明该小层内这3口井之间存在2个渗流屏障;而D21-33.4井下部油层未动用,上部和中部油层均有动用,表明存在下部渗流屏障,不存在上部渗流屏障(见图10)[17-20]。

图10 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内部隔夹层剖面分布图

186 石油勘探与开发?油气勘探Vol. 40 No.2

因此,在定性模式和动态资料的综合指导验证下,可得到准确性较强的井间夹层预测结果。在上述分析基础上,进行单一河道内部夹层倾角的计算:

tanθ= (h1-h2)/L (2)对研究区资料丰富的井组进行计算,得到各井区的倾角计算参数及结果(见表1)。

表1 扶余油田东区单一河道内部夹层倾角计算参数及结果h1/m h2/m L/m倾角/(°)

8.5 4.6112.7 2.0

3.1 1.54

4.5 1.8

6.0 3.346.1 1.5

4.3 2.25

5.8 1.7

5.5 2.373.5 2.0

5.3 4.175.7 2.0

通过多组数据计算发现该区各个小层4级界面处夹层倾角范围为0°~2°,其中图10所示剖面为第3组数据计算结果。

常规井距条件下,单一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内部的4级结构体和4级界面有很好的垂向可分性和横向对比性(见图10)。结合现代沉积、野外露头研究[4]及密井组解剖分析,发现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单砂体内部建筑结构(4级)为近于水平的垂向加积,其4级界面产状为0°~2°。

2.4 三维构型建模

采用构造建模、模式指导以及井间预测的思路,进行工区内水下分流河道砂体的三维构型建模。首先,对工区进行三维构造建模;然后以与工区沉积背景相似的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构型模式为指导;最后应用研究区内井资料进行井间模拟或插值,并定量描述储集砂体的大小、几何形态及其三维空间分布特征。

研究区目的层为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储集层,由于5级构型单元(单一河道)与4级构型单元(单一河道内部)的空间展布特点不同,在综合考虑构型单元级次性的基础上,进行单一河道与单一河道内部增生体两个层次的三维构型建模。通过对比发现,5级构型界面具有分布范围广、界面易于识别、井间可对比性高等特点,可依据沉积学原理和生产动态资料对5级界面进行井间对比,故采用确定性建模方法建立5级界面的三维分布模型;而4级界面建模可应用已建立的定量模式实现,再结合已建立的单一河道级次的三维构型模型,最终得到真正意义上的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储集层地质模型(见图11),指导油藏数值模拟、剩余油挖潜及开发方案调整[21-25]。

图11 扶余油田探51区块扶余油层4小层

三维储集层构型栅状图

3 结论

扶余油田探51区块扶余油层内单一河道边界具有4种识别标志:河道间沉积、砂体高程差异、砂体厚度差异以及相邻砂体的“厚—薄—厚”组合。结合对单一河道砂体宽度与厚度定量关系的研究成果,对工区内单一河道砂体进行了有效识别。

对动态资料丰富的密井网区进行单一河道砂体解剖,得到较为可靠的4级界面处夹层的三维展布结果:在垂直古河道水流方向近水平展布,在顺古河道水流方向倾角为0°~2°。

采用构造建模、模式指导及井间预测的思路,建立了研究区基于4级构型界面的水下分流河道砂体三维地质模型,为油田生产实际提供了可靠的地质依据。

符号注释:

G R——自然伽马,A P I;S P——自然电位,m V;R MINV——微梯度电阻率,?·m;R MNOR——微电位电阻率,?·m;R05——0.5 m底部梯度电阻率,?·m;Δt——声波时差,μs/m;R25——2.5 m底部梯度电阻率,?·m;h——单一河道砂体厚度,m;W——单一河道砂体宽度,m;R LLS——浅侧向电阻率,?·m;R LLD——深侧向电阻率,?·m;L——同一夹层内两井之间的水平距离,m;h1,h2——两井夹层顶面距最近中期旋回顶面的距离。

参考文献:

[1] Miall A D. Architectural-element analysis: a new method of facies

analysis applied to fluvial deposits[J]. Earth Sci Rev, 1985, 22(2): 261-308.

[2] 杨华, 付金华, 刘新社, 等.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致密气成藏

条件与勘探开发[J].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2, 39(3): 295-303.

Yang Hua, Fu Jinhua, Liu Xinshe, et al. Accumulation conditions and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ight gas in the Upper Paleozoic of the Ordos Basin[J].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2012, 39(3): 295-303.

[3] 王振奇, 何贞铭, 张昌民, 等. 三角洲前缘露头储层层次分析: 以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潭家河剖面为例[J].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2004,

2013年4月赵小庆等:河控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储集层构型精细分析——以扶余油田探51区块为例 187

26(3): 32-35.

Wang Zhenqi, He Zhenming, Zhang Changmin, et al. Analysis on reservoir hierarchy of deltaic front outcrops: Taking Tanjiahe outcrop

in eastern Ordos Basin for example[J]. Journal of Jianghan Petroleum

Institute, 2004, 26(3): 32-35.

[4] 李志鹏, 林承焰, 董波, 等. 河控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内部

建筑结构模式[J]. 石油学报, 2012, 33(1): 101-105.

Li Zhipeng, Lin Chengyan, Dong Bo, et al. An internal structure model of subaqueous distributary channel sands of the fluvial- dominated delta[J]. Acta Petrolei Sinica, 2012, 33(1): 101-105.

[5] 马世忠, 王一博, 崔义, 等. 油气区水下分流河道内部建筑结构

模式的建立[J].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2006, 30(5): 1-3.

Ma Shizhong, Wang Yibo, Cui Yi, et al. Establishment of the model for inter-architecture of underwater distributary channel in oil-gas area[J]. Journal of Daqing Petroleum Institute, 2006, 30(5): 1-3. [6] 温立峰, 吴胜和, 岳大力, 等. 分流河道类型划分与储层构型界

面研究[J].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9, 28(1): 26-29.

Wen Lifeng, Wu Shenghe, Yue Dali, et al. Study on classification of

distributary channels and reservoir configuration interface[J]. Petroleum Geology and Oilfield Development in Daqing, 2009, 28(1): 26-29. [7] 吉林油田石油地质志编辑委员会. 中国石油地质志: 卷二: 吉林

油田[M]. 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 1993: 358-360.

Editorial Committee of Petroleum Geology of Jilin Oilfield.

Petroleum geology of China: Vol. 2: Jilin Oilfield[M]. Beijing: Petroleum Industry Press, 1993: 358-360.

[8] 张庆国, 鲍志东, 郭雅君, 等. 扶余油田扶余油层的浅水三角洲

沉积特征及模式[J].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2007, 31(3): 4-7.

Zhang Qingguo, Bao Zhidong, Guo Yajun, et al. Sedimentary characteristics and model of the Fuyu oil-bearing reservoir in Fuyu oil field[J]. Journal of Daqing Petroleum Institute, 2007, 31(3): 4-7. [9] 胡学智, 鲍志东, 那未红, 等. 松辽盆地南部扶余油田泉头组四

段沉积相研究[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8, 29(3): 334-341.

Hu Xuezhi, Bao Zhidong, Na Weihong, et al. Sedimentary facies of the fourth member of the Quantou Formation in Fuyu Oilfield, the south Songliao Basin[J]. Oil & Gas Geology, 2008, 29(3): 334-341. [10] 李阳. 我国油藏开发地质研究进展[J]. 石油学报, 2007, 28(3): 75-79.

Li Yang. Progress of research on reservoir development geology in China[J]. Acta Petrolei Sinica, 2007, 28(3): 75-79.

[11] 尹太举, 张昌民, 樊中海, 等. 地下储层建筑结构预测模型的建

立[J]. 西安石油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2, 17(3): 7-14.

Yin Taiju, Zhang Changmin, Fan Zhonghai, et al. Establishment of the

prediction models of reservoir architectural elements[J]. Journal of Xi’an Petroleum Institute: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2002, 17(3): 7-14.

[12] 吴胜和, 李宇鹏. 储层地质建模的现状与展望[J]. 海相油气地质,

2007, 12(3): 53-60.

Wu Shenghe, Li Yupeng. Reservoir modeling: Curr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prospect[J]. Marine Origin Petroleum Geology, 2007, 12(3): 53-60.

[13] 周银邦, 吴胜和, 岳大力, 等. 复合分流河道砂体内部单河道划

分[J].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10, 17(2): 4-8.

Zhou Yinbang, Wu Shenghe, Yue Dali, et al. Identification of single

channel in compound distributary sand body[J]. Petroleum Geology and Recovery Efficiency, 2010, 17(2): 4-8.

[14] Lowry T, Allen M B, Shive P N. Singularity removal: A refinement of

resistivity modeling techniques[J]. Geophysics, 1989, 54(6): 766-774.

[15] Miall A D. Hierarchies of architectural units in clastic rock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to sedimentation rate[J]. Concepts in Sedimentology and Paleontology, 1991, 3: 6-12.

[16] Miall A D. Architectural elements and bounding surfaces in fluvial

deposits: Anatomy of the Kayenta Formation (Lower Jurassic), southwest Colorado[J]. Sedimentary Geology, 1988, 55(3/4): 233-262.

[17] 辛治国. 河控三角洲河口坝构型分析[J]. 地质评论, 2008, 54(4):

528-531.

Xin Zhiguo. Architecture analyses of debouch bar of fluvial dominated delta[J]. Geological Review, 2008, 54(4): 528-531.

[18] 尹微, 张明军, 孔令洪. 哈萨克斯坦南土尔盖盆地A区块岩性油

气藏[J].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1, 38(5): 570-575.

Yin Wei, Zhang Mingjun, Kong Linghong. Lithologic reservoirs in Block A in the South Turgay Basin, Kazakhstan[J].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2011, 38(5): 570-575.

[19] 岳大力, 吴胜和, 刘建民. 曲流河点坝地下储层构型精细解剖方

法[J]. 石油学报, 2007, 28(4): 99-103.

Yue Dali, Wu Shenghe, Liu Jianmin. An accurate method for anatomizing architecture of subsurface reservoir in point bar of meandering river[J]. Acta Petrolei Sinica, 2007, 28(4): 99-103. [20] 温立峰, 吴胜和, 王延忠, 等. 河控三角洲河口坝地下储层构型精

细解剖方法[J]. 中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11, 42(4): 1072-1078.

Wen Lifeng, Wu Shenghe, Wang Yanzhong, et al. An accurate method for anatomizing architecture of subsurface reservoir in mouth bar of fluvial dominated delta[J].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1, 42(4): 1072-1078.

[21] 李思田. 含能源盆地沉积体系[M]. 武汉: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1996: 62-68.

Li Sitian. Depositional systems in energy-resources bearing basins[M].

Wuhan: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Press, 1996: 62-68.

[22] 李顺明, 宋新民, 蒋有伟, 等. 高尚堡油田砂质辫状河储集层构

型与剩余油分布[J].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1, 38(4): 474-482.

Li Shunming, Song Xinmin, Jiang Youwei, et al. Architecture and remaining oil distribution of the sandy braided river reservoir in the Gaoshangpu Oilfield[J].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2011, 38(4): 474-482.

[23] 孙同文, 吕延防, 刘宗堡, 等. 大庆长垣以东地区扶余油层油气

运移与富集[J].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1, 38(6): 700-707.

Sun Tongwen, Lü Yanfang, Liu Zongbao, et al. Hydrocarbon migration and enrichment features of the Fuyu oil layer to the east of the Daqing placanticline[J].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2011, 38(6): 700-707.

[24] 吴胜和, 金振奎, 黄沧钿, 等. 储层建模[M]. 北京: 石油工业出

版社, 1999: 83-111.

Wu Shenghe, Jin Zhenkui, Huang Cangdian, et al. Reservoir modeling[M]. Beijing: Petroleum Industry Press, 1999: 83-111. [25] 于兴河. 油气储层表征与随机建模的发展历程及展望[J]. 地学前

缘, 2008, 15(1): 1-15.

Yu Xinghe. A review of development course and prospect of petroleum reservoir characterization and stochastic modeling[J].

Earth Science Frontiers, 2008, 15(1): 1-15.

第一作者简介:赵小庆(1984-),女,吉林农安人,现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在读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沉积储集层、油藏描述等方面的研究。地址: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邮政编码:102249。E-mail:diandian_lovely@https://www.doczj.com/doc/a315742247.html,

通讯作者:鲍志东(1964-),男,安徽巢湖人,现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授,主要从事储集层地质与油藏描述、沉积学及岩相古地理等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府学路18号,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邮政编码:102249。E-mail:baozhd@https://www.doczj.com/doc/a315742247.html, 收稿日期:2012-08-17修回日期:2012-12-21

(编辑王大锐,郭海莉绘图刘方方)

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的异同

1.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的异同?(从地气水土生资农业工业商业方面分析) 2.3S在应用方面的区别?遥感的工作原理?特点?全球定位系统的作用?特点?地理信息 系统的应用? 3.描述新加坡的地理环境特征。(从地气水土生资工农业方面来分析) 4.西北荒漠化的主要原因是人为原因。人为原因有哪些?西北荒漠化的治理措施有哪些? P23图2.12是重点,此图常考知识点:①图中铁路线是?②图中城市银川所在的灌溉农业区名称?此灌溉农业区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是?③图中的山脉是?④图中草方格沙障修建的目的?此沙障的好处? 5.西北干旱的原因?西北发展经济(工农业)的限制性因素是水资源短缺。 新疆发展农业的自然区位优势?①西北降水少,晴天多光照强;昼夜温差大;夏季高温,热量充足。②地形相对平坦③有灌溉水源④砂质土壤,增加昼夜温差。 6.沼泽的成因?沼泽的功能有哪些? 7.森林的作用有哪些?会区分森林分布在不同的地区作用不同。 8.如:三北防护林的作用:防风固沙。西北的植树的作用:防风固沙。 南方森林的作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河流上游森林的作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所以在长江、黄河等河流上游应该植树造林,封山育林。)东南沿海森林作用:减轻海风,海浪、台风袭击。城市森林作用: 9.热带雨林土壤贫瘠的原因?热带雨林生态系统脆弱性的表现?P28图2.16是重点。 10.热带雨林被毁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P35西双版纳的雨林生态农业。 11.东北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有哪些?西北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 12.山西资源开发的条件?山西资源开发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水资源短缺。解决措施引黄入晋 13.建设坑口电站的好处?山西煤炭的三条外运路线? 14.山西能源开发的三条产业链?山西省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如何治理? 15.分析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区位优势.长江流域如何开发和治理。(为长江流域的综合开发的 治理提出合理化建议)。可参考《名师》。 16.田纳西河流域的山地、河流、河谷在开发利用中应分别注意什么问题?(参考教材P49 页图3.13.) 17.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综合效益有哪些?为什么以梯级开发作为其开发的核心? 18.以阿斯旺大坝为例,说出大坝修建的利和弊。 19.东北的三大农业生产区是什么及各自的分布?东北的主要农作物有哪些及各自的分布 区?东北发展农业的限制性因素? 20.珠三角工业化发展的有利条件有哪些?了解珠三角工业化的两个阶段P73 21.珠三角城市化的模式是?浙江温州城市化的模式是?苏南城市化的模式是? 22.长三角和珠三角两者比较,长三角的优点? 珠三角的优点? 23.珠三角城市化中出现的问题有哪些?治理的措施有哪些? 24.西气东输的两条线路,各自起点终点分别是?各自穿过的主要地形区有?西气东输的原 因?西气东输的影响?(对东部的影响?对西部的影响)我国天然气的主要分布区? 25.我国陆上石油主要分布在?海上石油主要分布在渤海和西南沿海(南海的北部湾)。 26.西电东送的三个通道。三个通道分别从哪到哪?输送的是水电还是火电? 27.南水北调的三条路线分别是?三条路线各自的优缺点?(从水量、水质、工程量的大小? 是否能自流等方面) 28.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有哪些?(P87图5.7和思考题重点看看) 29.产业转移的规律是?产业转移对转入地和转出地的影响分别是什么?P97图5.13和5.14 是重点。

(完整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综合试卷(附答案)

高中地理必修三综合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90分)。 1.关于区域的叙述错误的是() A.区域具有一定的地理位置,是一个可度量的实体 B.区域划分的指标有自然、经济和社会的某一方面,也有综合性的 C.按照指标的不同,区域可分为自然区、经济区、文化区、行政区、综合区等 D.区域内部地理环境完全一致,区域与区域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 2.下列区域具有明确边界的是 ①行政区②自然带③热量带④干湿地区⑤三江平原⑥山东省青岛市 A.①②③B.③④⑤C.①⑤⑥D.①⑥ 3.下列区域的划分以单一指标为依据的是() ①热量带②干湿区③我国三大自然区④文化区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4.区域的特征有() ①整体性②差异性③独立性④开放性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②④ 5.我国的下列区域中属于自然区域的是 ①上海市②珠江三角洲③长江中下游平原④东北工业基地⑤亚寒带针叶林⑥鼎湖山旅游 区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③⑤⑥ D.①③⑤⑥ 读全球荒漠分布示意图,回答7~8题。 6.全球荒漠分布地区主要受哪几种气候类型控制() ①热带季风气候②热带沙漠气候 ③温带大陆性气候④亚热带季风气候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7.目前,全球荒漠化土地面积约3600万平方千米,而且呈扩大和加剧的趋势,其影响因素中不包括()A.地震、火山、泥石流频发B.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C.乱垦滥伐、砍伐森林 D.全球CO2排放量增加 热带雨林是地球上功能最强大的生态系统,也是生产力最高的生物群落,但同时也是一个非常脆弱的生态系统。据此回答8-9题。 8.热带雨林生态功能强大的表现是() ①维护地球上的碳氧平衡②是世界生物基因宝库③提供大量的优质硬木④维持全球的水循环和水平衡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9.热带雨林的脆弱性表现在() A.生物残体分解快 B.植物生长速度快 C.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

惠民临南地区沙三段河道砂体储层精细预测技术

45技术应用与研究 临南地区沙三段上亚段分流河道砂体油藏已成为临南油田重要的产能接替目 标。这些分流河道砂体纵向上相互叠置,横向上叠合连片。然而由于分流河道砂体 的单个块体小,横向变化快,准确描述砂体的难度大。为此,通过对研究区地质、 地震、钻井、测井资料的深入分析,应用地震属性分析、正演模拟、测井约束反演 等技术,与地质统计分析手段结合,总结了一套适用于临南地区分流河道砂体油藏 勘探开发的有效方法和技术,取得了较好效果。 一、研究区地质特征 临南地区沙三段沉积时期主要发育了三角洲沉积,可划分出完整的三角洲平原 亚相、三角洲前缘亚相和前三角洲亚相。其中,沙三段上亚段三角洲平原亚相发育 大量的水上分流河道砂体,前缘亚相发育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并结合钻井资料,统 计了研究区分流河道的沉积厚度,水上分流河道主要分布在街3井以南的地区,由南 向北逐渐减薄,厚度为10~140m,分布面积为260km2;水下分流河道厚度中心在街3 井一夏53井之间,厚度为10~100m,分布面积为120km2。 二、地震反射特征 临南地区分流河道砂体埋深普遍在3000m以下,地震资料分辨率较低,不利于砂 体描述。因此,通过应用正演模拟技术,总结该区分流河道砂体的反射特征。根据 地质分析,建立了理想的地质模型:三角洲平原亚相和三角洲前缘亚相分别发育一 系列分流河道砂体,前三角洲亚相发育滑塌浊积砂体,通过地震正演获得了理想模 型的地震响应。其中水上分流河道砂体的地震反射特征表现为短轴状一杂乱反射, 振幅和频率为中一低,连续性差一中等,尖灭点不易分辨;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地震 反射特征表现为连续性相对较好的中一强反射。 三、研究区分流河道砂体储层精细描述 1.砂体发育区的确定。在进行参数分析时,首先从模型出发,优化储层参数与地 震信息之间的关系,确定储层预测的有效地震信息;然后利用过井剖面加以验证, 最终对未知区进行预测。利用地震属性参数进行沉积相划分有2个关键:一是合理 的时窗,二是有效的参数。其中时窗的选择必须建立在对地震分辨率和储层厚度及 单井相带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沿三角洲推进方向切连接典型井的地震剖面,对选取 的典型井进行综合标定。以钻井的地质分层和区域标志层作为约束条件,利用精细 的合成记录与井旁地震道进行反射波组、能量等反射信息的相关对比,通过反复调 试,使之相关性达到最好。通过综合标定,明确了不同沉积相带与地震反射特征之 间的对应关系,确定了包含目的层段的合理时窗。沙三段上亚段分流河道砂体研究 的理想时窗是以T3为基准向上取150ms,向下取20ms。 从大量的地震信息中确定储层预测的有效信息,是沉积相地震识别的另一重要 环节。通过切过典型井的地震剖面,提取其多种地震属性参数,分析各类属性参数 与不同相带储层的对应关系,发现振幅类、频率类参数与不同相带储层间具有一定 的对应关系。不同沉积相带储层厚度与振幅之间都具有正相关关系,即随着储层厚 度的增大,其累加振幅增大,但就不同相带的累加振幅而言,又以三角洲前缘亚相 的累加振幅最大,前三角洲亚相次之,而三角洲平原亚相的累加振幅最小。 反映储层特征的另一有效参数为主频,统计多口探井发现主频能够很好地反映 储层层数的变化,主频越大,储层层数越多,单层厚度相对越小;主频低,则单层 厚度大,但砂层数减少。 通过上述参数的综合运用,在合理的时窗范围内,对临南地区沙三段上亚段进 行了储层的有效预测,三角洲平原亚相主要分布在街3井一夏30井一线以南地区,三 角洲前缘亚相主要分布在街3井一夏30井一线以北至街208井区,亚相分布范围与钻 井统计结果基本一致,还能够确定三角洲前缘亚相的北部边界在街208井一线。惠民临南地区沙三段河道砂体储层精细预测技术李 琴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物探研究院 【摘 要】分流河道砂体是惠民凹陷临南地区优质含油气储层的主要组成部分,并可分为水上和水下两种类型。为有效提高该类型砂体的勘探成功率,开展了储层预测精度技术研究,通过综合运用正演模拟、地质统计、地震相分析、沉积相划分等手段从地震方面对该类砂体的地震反射特征与分布范围进行了精细预测,其中:临南地区水下分流河道砂体主要发育在三角洲前缘亚相,其地震反射特征为连续性相对较好的中一强反射,厚度中心在街3井一夏53井之间;水上分流河道砂体发育在三角洲平原亚相,地震反射特征为短轴状一杂乱反射,中一弱振幅,连续性差一中等,尖灭点不易分辨识别,主要分布在街3井以南的地区。并在此范围基础上对河道砂体进行成藏条件研究,进而进行勘探和开发井位部署。 【关键词】临南地区;地震反射;储层预测 2.分流河道展布范围预测。研究区分流河道砂体主要存在于沙三段上亚段,砂岩单层厚度一般为5~13m,砂组问泥岩厚度一般大于10m。通过对合成记录进行分频处理所做的分析来看,要识别该区单层砂体,地震主频应达到60Hz左右,而目前目的层的地震主频为30~35Hz,不能分辨单砂体。若以λ/4作为分辨顶底反射极限,则能分辨该区25~30m的砂体;以λ/8作为分辨极限,能够分辨该区13~15m的砂体。这说明该区地震反射所反映的是“砂包”,即砂层组。根据多口井声波测井资料统计,沙三段砂泥岩之间存在明显的速度差,可形成地震反射。地震相表现为变振幅、短同相轴,有时呈现叠合短轴,一般为弱一中振幅。通过提取多种属性参数,发现砂体厚度与振幅类参数之间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厚度越大,振幅类参数的值越高,而与频率类参数的关系不明显。因此,选用振幅类参数,对河道砂体展布范围进行了预测。对于沙三段上亚段的上部,在T3向下0~80ms的时窗段内,预测出水上分流河道主要分布在夏32井区及夏33井一夏70井区,呈北西向展布;对于沙三段上亚段的下部,在T3向下80~150ms的时窗段内,预测出水下分流河道主要分布在夏53井一夏70井区,呈北西向展布。四、应用效果临南地区沙三段上亚段分流河道砂体成藏条件优越,砂体储层物性好,产能高,是勘探和开发的重要目标。通过储层精细预测,在该区共描述有利砂体13个,展开面积达60km2 ,预测该类砂体圈闭资源量为1500×104~2 000×104t。并在此基础上对河道砂体进行成藏条件进行了研究,部署的多口井有效钻遇了河道砂体并获得了高产。参考文献:[1]付金华,刘玉亮,刘金等.临南地区断层输导体系与油气成藏模式[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2,9(3):55-58.作者简介:李琴,女,工程师,大学本科,长期 从事石油地质、物探综合解释工作。

浙江省湖州市2019版高二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C卷

浙江省湖州市2019版高二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C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13题;共40分) 1. (4分) (2018高二上·抚顺期末) 某同学到风景区旅游,为方便选择旅游地点,该同学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将区内观光资源分层显示,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获取上述图片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 . 水文监测 B . 地理信息系统 C . 遥感技术 D . 全球定位系统 (2)下图中,表示森林区内的住宿区是() A . ① B . ② C . ③ D . ④ 2. (6分) (2017高二下·绵阳开学考) 对不同程度荒漠的治理思路,正确的是() A . 半干旱农牧过渡和旱农区应当建立以绿洲为中心的防护体系

B . 对已经发生荒漠化的土地主要还是放弃 C . 对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要设法扭转 D .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对人类活动的最主要影响是资源缺乏 3. (4分) (2017高二下·沧州月考) 下图是我国西部内陆干旱区某河流流域的区域划分及其土地类型面积较长时期的变化统计资料。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 图中Ⅰ区域土地类型的变化,正确的是() A . 高草地减少,旱地增加 B . 灌木林增加,旱地减少 C . 高草地增加,旱地增加 D . 灌木林减少,旱地减少 (2) Ⅰ区域土地类型的变化对Ⅱ地的影响,正确的是() A . 河流径流量增加 B . 土地荒漠化加剧 C . 水土流失严重

D . 洪涝灾害多发 (3) 该流域实行可持续发展措施错误的是() A . 合理控制上游地区的用水量 B .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C . 上游大力发展灌溉农业 D . 进行全流域合理开发规划 4. (4分)(2019·阜阳模拟) 2018年2月11日人民网刊登了一篇关于“红旗河”西部调水工程设想(如图)的文章,引起广泛热议。该工程设想从雅鲁藏布江取水,采取“山区打隧洞、河道修水库、平原开明渠”的方式,沿青藏高原边缘全程自流,输水至我国西北缺水地区。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红旗河”采取“平原开明渠”的好处是() A . 沿途可以补充水分 B . 减少路途水源损耗 C . 方便沿途引水灌溉 D . 减少流经区水污染 (2)“红旗河”西部调水工程如果得以实施,带来的影响有()

HS地区薄河道砂体的预测

114 1?研究区勘探开发概况 SB次凹为GY凹陷一个主要的生油次凹,已经发现多个较大储量规模的油田,其中HJ、SB等隐蔽油藏已具有连片含油的趋势。 但随着勘探开发程度加深,老区油田经过多年的勘探开发,已进入高含水和特高含水期,稳产形势受到严重制约。在油田已发现岩性油藏开发过程中,发现现有油藏多为河道叠置砂体,其横向变化快,同时在纵向上含油砂体存在一定的随机性。从已钻井揭示的情况来看,含油层段长,层系丰富。从单砂体来看,都是厚度在2~4米的薄砂体。地质评价认为,HS 地区的油藏成藏条件非常有利,从现有资料来看,进一步滚动潜力大,是GY凹陷增储上产的重要地区。HS 地区的油藏普遍受到构造和岩性双重控制,砂体的分布和发育程度决定了油藏的分布特征,因此对于HS地区的滚动勘探开发,储层预测显得尤为重要。 2?油气成藏特征 断层-岩性型隐蔽油气藏是HS地区目前已发现油气藏的主要类型。通过对HS地区多个典型隐蔽油气藏的精细解剖,从油藏类型、油源条件、储层特征、输导体系和富集特征等方面分析和总结戴南组隐蔽油气藏成藏主控因素和富集规律。通过研究认为输导体系控制着油气运移和富集,适当的砂地比是形成隐蔽油气藏的重要保障,继承性发育的构造背景是隐蔽油气藏富集的重要条件。 该区断层-水下分流河道砂型隐蔽油气藏成藏模式以长期活动的二级、三级断层为主要输导通道,兼以次级断层为次要调整通道,油气通过断层进入三角 洲和扇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内成藏。砂岩百分含量较低,断层相对封闭作用明显,深浅部砂体都可成藏,容易形成多层系含油区域叠合连片含油局面。 3?储层地质特征 HS地区处于GY凹陷西南部靠近边界断层的位置,戴南组一段主要为近岸水下扇扇中亚相沉积,同时该时期辫状河道发育,HS地区戴一段以水下扇扇中辫状水道为主。HS地区戴二段沉积时期发育滨浅湖环境的水退型扇三角洲前缘沉积,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发育。砂体呈条带状延伸,南北向砂体延伸连通性比东西向好,单砂体厚度南北方向比东西方向大,延伸方向与河道方向(南北向)基本相同,东西方向砂体延伸距离短,在300米左右。 根据测井曲线形态对研究区已钻井砂体进行了解释,从各井单砂体厚度统计分析表明研究区发育的单砂体厚度整体不大,薄层砂体(2~4米)居多,总体上小于10m厚的砂体(较厚的砂体为多期砂体垂向叠置而成)数累计占了80%左右 总体上看,E 2d储层相对发育。储层发育程度受沉积微相影响。从沉积相角度来看,钻遇不同微相类型的储层,发育程度亦有所不同。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支河道砂体储层最好,分流河道间次之。 4?研究思路 通过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的原理与方法,建立戴南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等时地层格架,开展主要目的层单砂体平面展布研究。针对HS地区油藏受构造与岩性双重控制的特点,开展精细的构造解释与精确的地质 HS地区薄河道砂体的预测 赵耀华? 王洪艳? 中石化江苏油田分公司物探研究院?江苏?南京?210046? 摘要:HS地区已经进入了滚动勘探开发阶段,从已投入开发的油藏来看,含油砂体主要发育分流河道沉积微相,在横向上,河道摆动快。通过对HS地区的岩石物理特征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地质统计学反演技术对该区开展储层预测研究,精细刻画含油砂体的空间分布特征,实现了对含油砂体的高精度预测,为开发井网部署提供了很好的指导。从研究成果来看,地质统计学反演方法比较好的解决了薄储层预测的问题,提高了薄砂体的识别能力。从最终在油藏块内部部署的开发井来看,吻合率在80%以上,为滚动勘探开发井网的部署决策提供了很好的依据。 关键词:地质统计学反演?薄储层预测?HS地区 Prediction?of?thin?channel?sand?body?in?HS?region Zhao?Yaohua,Wang?Hongyan SINOPEC,Jiangsu Oilfield Branch ,Nanjing 210046 Abstract:HS?region?has?entered?the?stage?of?rolling?exploration?and?development.?According?to?the?oil?reservoirs?that?have?been?developed,the?oil?sands?are?mainly?distributary?channel?sedimentary?microfacies,which?change?in?the?horizontal?direction.?Based?on?the?analysis?on?the?petrophysical?characteristics?of?HS?area,geostatistical?inversion?method?was?used?for?the?reservoir?prediction?in?this?area.?Oil-bearing?sand’s?spatial?distribution?was?accurately?predicted,which?provides?a?good?guidance?for?the?deployment?of?development?well?pattern.?According?to?the?research?results,the?geostatistical?inversion?method?can?solve?the?problem?of?thin?reservoir?prediction?and?improve?the?thin?sand?identification.?80%?of?the?development?Wells?deployed?in?the?reservoir?block?are?consistent?with?the?prediction?result,which?shows?that?the?reservoir?method?is?valid. Keywords:geostatistical?inversion;thin?reservoir?prediction;HS?region

BG盆地C区块M组沉积微相及砂体展布特征分析

BG盆地C区块M组沉积微相及砂体展布特征分析BG盆地的C区块被认为是一个具有油气勘探开发潜质的重点区块,M组地 层更是油气富集的重点层位,结合钻测井资料,认为M组地层主要为扇三角洲沉积体系,其中扇三角洲前缘亚相中的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天然堤、分流间湾等沉积微相发育,砂体在工区的南西部和北东部均有展布,南西部储层物性最佳,为油气勘探的重点位置。 标签:BG盆地;C区块;沉积微相;砂体展布 前言 中非BG盆地位于乍得西南部,目前在C区块M组发现有具开采价值的油气藏,但对于M组地层的沉积相特征以及砂体展布情况还不了解。因此,展开对于C区块M组的沉积相和砂体展布特征的研究对于下一步的油气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 区域构造背景 中非BG盆地位于中非裂谷系西部,受到中非裂谷系与西非裂谷系的综合控制,沉积了一套陆相中-新生代碎屑岩地层,断裂发育,构造复杂,下白垩统为主要的油气富集层位,而上白垩统由于构造反转作用导致缺失[1]。C区块位于BG盆地的北部斜坡,受到Z断阶和R-M断阶的控制,在晚a白垩世发生的桑顿挤压事件是对于油气藏分布演化的关键性事件[2]。 2 沉积微相特征 2.1 沉积微相标志 2.1.1 颜色 沉积岩的颜色能够直观地反映沉积出环境的特征,原生色对于岩石的成岩过程中所处的环境有重要意义。M组地层主要为一套深灰色泥岩、深红棕色粉砂岩、深红棕色细-粗砂岩的岩石组合类型,地层相互叠加组合。由于M组地层的主要为扇三角洲沉积体系中的扇三角洲前缘亚相,所以颜色的变化方式反映了整体的M组地层在沉积过程中还原和氧化的过程交替发生。 2.1.2 测井相标志 M组地层砂岩粒度变化相对较大,泥岩、粉砂岩、粗砂岩、含砾粗砂岩均有出现,在测井曲线上主要表现为低幅到高幅均有出现。接触方式中漸变式和突变式均有,对应于岩石沉积时的水动力条件不断重复变化。测井曲线中漏斗形、箱型、钟形均有出现,光滑和齿状光滑度均有出现[3]。

六大沉积体系

一、冲积扇沉积体系冲积扇是暂时性洪流或间歇性洪流流出山口 时,由于地形急剧变缓,水流向四方散开,流速骤减,碎屑物质大量堆积而成的,形状近扇状的沉积体。从山地峡谷向开阔平原转变地带上的一种河流沉积体系,呈扇形或半圆锥状、以粗粒碎屑占优势的堆积物。(1)冲积扇沉积体系的沉积亚相特征:冲积扇是陆地上最靠近物源区的沉积体系,粒度粗,分选差,沉积速率高。 扇根分布在临近冲积扇顶部地带的古沟口附近,主要发育有古沟道、主水道和主水道间三种沉积微相。扇中位于冲积扇中部,为冲积扇的主要组成部分。它与扇根并不具有明显的界限,以具有中到较低的沉积坡角和发育的辫状河道为特征。与扇根沉积相比较,砂与砾比率增加,沉积物偏细,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增高,砾石碎屑多呈叠瓦状排列。扇中沉积由于未经过充分分选,加上泥石流的存在,扇中沉积层内、层间和微观非均质性极强。扇缘是整个冲积扇沉积物最细,流体能量最低的部分,呈环带状围绕在冲积扇周围。沉积物为细砾、含砾砂、砂及泥,细砾较为少见。其微相可分为水道径流及片流两种。(2)冲积扇沉积体系的分类:Ι湿地沉积扇:沉积特征,湿地沉积扇主要发育与潮湿气候带,最明显的终年泄水,这些常年河对扇的沉积作用影响小,而由季节性气候条件产生的巨大洪水起着控制作用。整个扇的面积大,有时为干旱扇的几百倍;扇面坡度一般较低,因此河流作用常常控制着湿地扇的整个扇面。自扇顶向扇尾湿地扇的最大碎屑粒径逐渐变小。 沉积亚相分为:扇顶近源相、扇中中段相、扇尾远端相。Ⅱ扇三角洲:冲积扇直接进入水体在滨湖或滨海地带形成的粗碎屑扇状体。沉积特征:冲积扇直接进入水体在滨湖或滨海地带形成的粗碎屑扇状体。它是一种进积到稳定水体中的冲积扇沉积体系,它属于在活动扇与稳定水体交界带上的沉积。这种沉积一部分在陆上,但大部分在水下,有的几乎完全在水下。扇三角洲出现于不同气候和能量条件的各种滨海带中,也常常沿冰缘地带的山间湖滨分布。扇三角洲的远端相形成于滨岸带、海洋或湖泊的水下环境,当有高速的粗粒沉积物注入水体是才能显现出河流的影响。 海岸带的扇形体由于受到河流、波浪、潮汐及水面升降变化等的多种作用,因而形态和面貌呈多种多样。冲积扇沉积体系与能源资源形成、赋存的关系在含煤冲积扇沉积体系中,煤的聚集往往集中于特定的部位,这主要决定于控制泥岩沼泽形成和发育的自然地理条件。在冲积扇体系分布的范围内,有利于成煤的部位主要有扇间洼地、中扇朵叶体间洼地、扇尾地带和扇前缘外侧与河、湖、海环境的过渡地带。对于油气的生成,冲积扇体系是不利的沉积环境,但由于它所产生的沉积物大多岩性粗,可以构成很好的储集层。实践证明,冲积扇沉积与储层有着密切的关系,特别是砂砾岩冲积扇体储层的油气地质意义已被国内外很多油田证实。 只要邻接该砂体有生油层存在,往往可形成次生的油气藏。由冲积扇体系充填的沉积盆地,如果周边的物源区具有含铀矿物的岩体出露,在适宜的气候和沉积环境条件下,常为铀矿的聚集提供了良好的形成条件。

河控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储集层构型精细分析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3年4月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Vol.40 No.2 181 文章编号:1000-0747(2013)02-0181-07 DOI: 10.11698/PED.2013.02.06 河控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储集层构型精细分析 ——以扶余油田探51区块为例 赵小庆1, 2,鲍志东1, 2,刘宗飞1,赵华1, 2,柴秋会1, 2 (1.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2.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8ZX05030-005-01;2011ZX05004-004-007) 摘要:基于“模式拟合、动态验证”的研究思路,结合密井网区10口取心井、257口井测井资料及近10年的生产动态资料,对松辽盆地扶余油田探51区块泉四段扶余油层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储集层进行分析,探究水下分流河道储集层内部构型单元的空间展布特征及识别标志。结果表明:研究区目的层单河道砂体宽度为300~500 m,其识别标志分别为:河道间沉积、邻井砂体高程差异、河道砂体厚度差异、相邻砂体的“厚—薄—厚”组合;单河道砂体内部4级构型界面的倾角为0°~2°。明确了水下分流河道储集层中单河道砂体及单河道砂体内部增生体的测井响应特征及识别方法,建立了研究区目的层水下分流河道砂体的三维构型模型,为全区水下分流河道砂体解剖提供了定量、可靠的地质模式。图11表1参25 关键词:河控三角洲;扶余油田;储集层构型;水下分流河道砂体;隔层;夹层 中图分类号:TE122.1 文献标识码:A An in-depth analysis of reservoir architecture of underwater distributary channel sand bodies in a river dominated delta: A case study of T51 Block, Fuyu Oilfield Zhao Xiaoqing1,2, Bao Zhidong1,2, Liu Zongfei1, Zhao Hua1,2, Chai Qiuhui1,2 (1. College of Geosciences,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Beijing 102249, China; 2.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Petroleum Resource and Prospecting,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Beijing 102249, China) Abstract:Guided by the concept of “model fitting, dynamic validation”, and based on the data of 10 coring wells, 257 logging wells, and the production performance in the dense spacing area during the past ten years, the underwater distributary channel sand reservoir in K1q4 of T51 Block, Fuyu Oilfield, Songliao Basin, was analyzed to examine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identification marks of the architectures within the reservoir.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single channel sand body is 300–500 m wide and can be identified by such marks as inter-channel sediments, sand elevation difference between wells, difference of channel sand thickness, and “thick-thin-thick” sands association; the dip angle of the fourth-order interface is 0°–2°. Besides, the logging response characteristics and identification method of single channel sand bodies and their interior accreted bodies were defined for the reservoir. A 3D architecture model is established for the underwater distributary channel reservoir in the study area, providing a quantitative and reliable geological model for analysis of underwater distributary channel sands in the whole area. Key words:river dominated delta; Fuyu Oilfield; reservoir architecture; underwater distributary channel sand; barrier; interlayer 0 引言 储集层构型亦称为储集层建筑结构,是指不同级次储集层构成单元的形态、规模、方向及其叠置关系[1]。三角洲前缘沉积是中国已发现油田的重要储集层类型之一[2],而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是河控三角洲前缘储集砂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水下分流河道砂体的构型可以有效指导剩余油挖潜,对油田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水下分流河道砂体的储集层构型研究起步较晚,前人研究主要集中在野外露头和现代沉积[3],对地下储集层构型的研究则较少[4-6]。本文以扶余油田探51区块扶余油层河控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储集层为例,探讨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各级次构型单元的识别标志及解剖方法,并建立研究区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储集层三维构型模型。 1 研究区概况 扶余油田位于松辽盆地中央坳陷区东缘扶新隆起带扶余Ⅲ号构造(见图1),是一个被断层复杂化的多高点穹隆背斜。油藏类型为被断层复杂化的层状构造

高中地理《区域和区域差异》教案3 中图版必修3

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 第二章第一节区域和区域差异 教学目标 1、说出不同区域的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初步掌握比较区域的差异的基本方法,增强归纳探究能力的培养。 2、以我国的区域差异为例,从地图上提取信息,列出中国三大自然区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探讨区内整体性特征和区际差异的形成原因,树立人地协调的观念 3、了解东部季风区南方和北方的差异,体会人地关系协调统一。增强因地制宜的思想。 4、了解三个地带的经济差异,掌握分析地带性经济差异的思想,增强实现我国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的社会责任感。 重点中国三大自然区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并探讨其原因, 难点比较区域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差异,并探讨其原因。 归纳探究能力的培养 教学方法讲述法、分析类比法。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引入)我们的生活与区域有关,我们经常听说省、自治区、直辖市、流域、经济区、自然保护区等名词和反映区域的用语。 (提问)什么是区域?区域是如何划分的?如何描述一个区域的地理特征? 一区域和区域差异: 1、概念:区域——指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它具有一定的地理位置和可量度的实体;区域内自然、社会等要素间相互联系,使区域保持一定的相似特征 2、特点(1)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级别、界线 (2)有明确的区位 (3)内部特征相对一致区域的级别有高有低,划分的指标也不尽相同 3、划分指标 单一指标自然要素、人文要素的某一方面。 综合指标多种要素, 思考:经济区域、社会区域、文化区域的划分是依据什么进行的?

经济条件产业结构、主要产业部门、经济发展水平、发展潜力与发展方向等 社会条件政治、文化、交通、人口、民族与宗教等 自然区域的划分是依据自然特征的差异来进行的? 自然条件地形、气候、植被、土壤、水文、矿产资源等 4、区域差异:两个或多个区域之间的差别。 5、区域研究的重点:区域发展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及其对区域社会发展的影响;区域与区域之间的联系。 6、区域研究的意义:为选择区域的发展方向、调整区域的产业结构提供依据。 (第一,二课时) 二、中国三大自然区自然环境的差异 (一)区域差异比较 区域之间并没有绝对的分界线,往往表现出相互渗透的过渡性特征。区域之间的差异显著,但区域内部则表现出相对一致和相似的地理特征。 1、差异产生的原因:地理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海拔高度 2、三大自然区的划分依据、名称地形,气候、 分区东部季风区 非季风区西北干旱和半干旱地区 青藏高寒区 内部相对一致性。 3、三大自然区的界线 东部季风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分界线与年降水量400毫米等值线比较接近。青藏高寒区东部选取了3000米等高线作为与东部季风区的界线,青藏高寒地区与西北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界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 4、三大自然区的差异比较:地形、气候、植被、土壤、水文、矿产资源等东部季风区,从低纬到高纬,都以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为主。濒临海洋,降水丰富,植被茂盛,河湖众多,种植业发达。地处我国第二、三级阶梯,地形以平原、丘陵和盆地为主。 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位于我国的中高纬,深居内陆,空气干燥,以温带草原气候和温带荒漠气候为主,降水量较少。该地区主要发展的是畜牧业和灌溉农业,水源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浅述河控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的形成

浅述建设型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的形成方式 摘要在经典的建设型三角洲沉积模式中,三角洲相可分为三个亚相,即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和前三角洲。其中三角洲亚相又可以分为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天然堤、分流间湾等微相。在经典模式中,水下分流河道完全由入湖或者入海的河流惯性牵引流下蚀冲刷形成。关于水下分流河道的形成模式,除经典模式外,近些年一些研究者通过物理模拟、实地考察、理论分析等一系列工作,分别提出了自己不同的看法。有极端者认为,水下分流河道完全由蓄水体水位较低时期河流在三角洲平原下蚀形成,在蓄水体水位上升之后,水体淹没分流河道而成为水下分流河道;也有学者认为,可以将由于河流从陆上注入蓄水盆地并向前延伸,经历不同的沉积环境,其地貌、水动力等特征差异较大,为此,按蓄水盆地水深、水动力、河流能量等条件,将水下分流河道细分为4带:)高低水位间过渡带、近岸浅水带、中岸中等水深带、远岸深水带等。在这四个带上,由于水动力逐渐减弱,河流的下是能力逐渐减弱以至于完全不具备冲蚀能力。而以上所做的工作在实际的生产中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如果水下分流河道由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演化而来,那么河道砂体底部的侵蚀面是一个沉积间断面,可以作为层序、准层序的界面。而如果认为是水下分流河道沉积,则代表水下泥岩与河道为连续沉积,不存在沉积间断。因此,正确认识砂体成因,对精确恢复湖(海)盆演化历史是十分重要。 关键词经典三角洲沉积模式水下分流河道的形成 一、经典三角洲前缘相带模式 三角洲前缘相(delta-front facies)是三角洲相沉积亚相类型之一。三角洲沉积相共分为三个亚相,即三角洲平原亚相(delta-plain facies)、三角洲前缘亚相(delta-front facies)、前三角洲亚相(prodelta facies)。其中,三角洲平原亚相是三角洲的水上部分,三角洲前缘亚相和前三角洲亚相为水下部分。 三角洲前缘围绕三角洲平原的边缘伸向海洋或湖,位于海(湖)平面和浪基面之间,呈环带分布。三角洲前缘一般是三角洲最活跃的沉积中心,由于它位于海岸线地带,河流带入的沉积物迅速的堆积在这里,并经过海洋作用的再改造、再分配,形成分选好、成分纯净的砂质沉积物集中带,沉积物中平均含沙量高达75%以上,泥质和有机质极少,是油气良好的储集体。经典模式中三角洲前缘又可细分为水下分流河道、分流间湾、水下天然堤、分流河口砂坝、远砂坝及三角洲前缘席状砂等。水下河道与水下天然堤亚相为分流河道及其天然堤在水下的延伸部分。它们的物质组成、分选状况和剖面特征彼此相似, 但是水下河道与水下天然堤粒度较陆上明显变细, 反映了三角洲前缘能量强度相对减弱。所以,水下分流河道是由分流河河水在惯性作用下,继续向湖海流动并下蚀冲刷形成。 经典模式中据河口处水体深度,将三角洲分为浅水型三角洲河深水型三角洲。其中浅水型三角洲主要发育在基底稳定,水深较浅(数米至十余米)的克拉通盆地。由于在这种浅而广阔的水域中盆地营力较弱,河流作用显得特别突出。浅水型三角洲的突出特征是以河道砂体为骨架,垂向序列薄而不完整。相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侧向上。三角洲前缘及前三角洲沉积规模小,发育差,三角洲平原相占居很大比例。因此条带状的分支河道砂体分支多,伸延远,有的甚至可以沿盆地倾向延伸数百千米。三角洲形态呈不规则的分枝状。浅水三角洲分布很广,在地质记录中保存较好的三角洲大都是浅水型三角洲;深水型三角洲是在堆积有巨厚泥质沉积的深盆地背景上发育起来的。现代的密西西比三角洲是其典型例子,但在古代沉积中发现的较少。这种三角洲的突出特征是具有厚而完整的进积序列,骨架砂体呈巨厚的豆荚状。浅水三角洲沉积物中,三角洲平原及分流河道沉积发育,三角洲前缘以发育水下分流河道为特征。分流河道及水下分流河道常强烈冲刷下伏沉积物,切割河口砂坝沉积物乃至先期形成的海相沉积物。笔者认为,即使是浅水型三角洲其水下分流河道的下蚀作用也是很有限的,最多保持到距离河口数十米甚至十几米的地方。而许多现代湖泊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可以延伸很远,有的可长达几公里,其原因是“当河流携带碎屑物入湖后, 因牵引流继续保持水流惯性力, 不易堆积河口坝, 较粗物质顺水下河道继续搬运;当水流挟沙能力减弱时, 泥沙可在河道中暂时落淤;但在河口两侧, 因流速骤减, 较细的粉砂不断沉积并沿水下河道两侧向前延伸, 形成天然堤。”【1】随着天然堤不断向湖生长,距岸远处的河流在天然堤的约束下并未形成喷流而是保持了其较高的流速和较

高二地理必修三第1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知识点归纳

高二地理必修三第1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知识点归纳 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区域 概念: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区域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区域的特征:整体性;层次性;差异性;可变性(有的地方提出排他性) 2、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异同 相同:都是平原地区,并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 不同: ①地理位置差异:长江三角洲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长江的入海口;松嫩平原在我国东北地区的中部 ②矿产资源条件差异:长江三角洲矿产资源贫乏,松嫩平原有较丰富的石油等矿产。 ③土地条件差异:长江三角洲以水稻土为主,耕地多为水田,较为分散,人均耕地面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松嫩平原黑土分布广泛,耕地多为旱地,集中连片,人均耕地面积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④气候条件差异:长江三角洲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松嫩平原在温带季风气候区,大陆性稍

强,降水较少,温暖季节短,生长期较短,水热条件的组合不如长。 3、地理环境对农业和商业的影响: (1).比较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的地理环境差异及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长江三角洲在良好的水热条件基础上,发展水田耕作业,一年两熟至三熟; 松嫩平原受水热条件的限制,发展旱地耕作业,一年一熟。 长江三角洲河湖水面较广,水产业较为发达; 松嫩平原西部降水较少,草原分布较广,适宜发展畜牧业。 (2).地理环境对区域工业发展影响显著: 长江三角洲成为我国最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其有利的地理环境是:位于我国沿海航线的中枢,长江入海的门户,对内外联系方便;依托当地发达的农业基础发展轻工业,从国内外运入矿产资源发展重工业,成为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松嫩平原成为我国的重化工业基地,其有利的地理环境是:丰富的石油资源和周围地区的煤、铁等资源。 4、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早期:长河流、湖泊和沼泽分布较广,地势平坦,土质黏重。受地理环境的限制,耕作农业发展缓慢。 农业社会时期:

沉积相和沉积微相研究

见习论文 单位:中原油田采油一厂 题目:浅谈文25块沉积相和沉积微相研究姓名:高静 完成时间:2010年8月1日

摘要 文25块断块区处于文东大断层的下降盘。文25东块位于由文56和文66断层所夹持的断阶带内,断块中部构造简单,南北两端构造比较复杂。油藏受断层控制,油水关系十分复杂。文25西位于由大致北北东走向的文55、文66断层区形成的断阶带内,构造非常复杂。经过30多年的高速开采及多次综合调整治理,文25块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目前已进入特高含水后期开发阶段,进一步挖潜的难度越来越大。在开发中也存在很多问题,本文从沉积相和沉积微相的角度出发,分析微构造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为下一步油藏的调整挖潜提供依据。 关键词:沉积相沉积微相文25块

目录 摘要 (1) 目录 (2) 前言 (3) 1 沉积相研究 (3) 1.1文25东块沙二下沉积环境 (3) 1.2沉积特征 (4) 2 文25块沙二下沉积微相研究 (6) 2.1沉积微相类型及其特征 (6) 2.2沉积模式 (10) 2.3沉积序列 (11) 2.4剖面相分析 (14) 3主要认识与结论 (15) 致谢 (17) 参考文献 (18)

前言 文25东块属于文留构造北部东翼的一个主要断块。文25断块区处于文东大断层的下降盘。文25东块位于文25断块区内由北北东走向,断层西倾的文56和文66断层所夹持的断阶带内,断块中部构造简单,南北两端构造比较复杂。地层产状为单斜,倾向东南,倾角25°左右。文25东块油藏含油层位为沙二下1-8和沙三上1砂组,油藏埋深-2130~-2600m,含油面积2.64Km2,探明石油地质储量748×104t。 表1-1 文25东块基本地质参数表 不同的沉积相,砂体特征不同,正确认识沉积相、沉积微相类型及其在三维空间的展布规律,对于正确认识砂体时空演变规律、油田注水开发过程中流体流动规律,指导油田二次采油和三次采油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本文对文25东块沙二下沉积环境、沉积相和微相进行了研究,并对砂体演变规律进行了一定的分析。 1 沉积相研究 1.1文25东块沙二下沉积环境 东濮凹陷演化从形成到消亡经历了由沉降到抬升两大旋回(EK—ES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