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苍梧梁场存梁台座计算书

苍梧梁场存梁台座计算书

苍梧梁场存梁台座计算书
苍梧梁场存梁台座计算书

中铁一局桥梁公司苍梧制梁场临建工程

计算书

中铁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2009-11

一.制梁台座计算

制梁台座

混凝土标号:C30

r Qk=1.2(恒载);r Q?=1.4(活载)

振动动力系数:1.05;

1.张拉时两端受力

台座自重:恒载q1=(6.4X4.2X1.0)25 =672KN 张拉荷载(按梁重1/2考虑):

活载q2= 8200/2=4100KN

按独立基础中心受力计算:

底面积A=6.4X4.2=26.9 M2

P k=(F k+G k)/A=(4100+672)/26.9=177 KPa

压实后地基承载力f k=180 KPa

(满足)

2.基础配筋计算:

沿制梁台纵向下部配筋

Mmax=ql2/2=180x2.2x2.2/2=436 kNm

取板厚1000、板宽1000。

计算配筋为:A S=1960 mm2

实际配筋为:A S=2200 mm2 (20螺纹筋7根)

沿制梁台横向下部配筋

Mmax=ql2/2=180x0.9x0.9/2=73 kNm

取板厚1000、板宽1000。

按构造配筋为:A S=0.15%X1000X1000=1500 mm2

实际配筋为:A S=2500 mm2

(25螺纹筋6根滑梁道下纵筋,另加16筋5根)。

二、存梁台座计算

存梁台座混凝土标号:C25

r Qk=1.2(恒载);r Q?=1.4(活载)

振动动力系数:1.05;

1. 台座自重:

恒载p1=(8.1X4.5X1.0)25 =911KN

p2=(0.5X0.5X1.4)25 =8.8KN

p1 + p2=991.8 KN

活载P= 8200/2=4100KN

按独立基础中心受力计算:

底面积A=8.1X4.5=36.5 M2

P k=(F k+G k)/A=(4100+991.8)/36.5=139.5 KPa

压实后地基承载力f k=180 KPa (满足)

2.基础配筋计算:

沿存梁台横向下部配筋

Mmax=ql2/2=139.5x2.3x2.3/2=369 kNm

取板厚1000、板宽1000。

计算配筋为:A S=1448 mm2

实际配筋为:A S=1570 mm2 (20螺纹筋5根,满足)

沿存梁台纵向下部配筋

Mmax=ql2/2=139.5X4.5x1.8x1.8/2=1017 kNm

取板厚1000、梁宽2300。

计算配筋为:A S=4428 mm2

实际配筋为:A S=3927+2036=5983 mm2

(25螺纹筋8根滑梁道下纵筋,另加18筋8根)。

满足

沿存梁台纵向上部(负弯矩)配筋

-Mmax=ql2/8- ql2/2

=139.5X4.5X4.5X4.5/8 - 139.5X4.5x1.8x1.8/2=1017 =1589-1017=572 kNm

梁高1000、梁宽1000。

计算配筋为:A S=2528 mm2

实际配筋为:A S=1570+1608=3178 mm2

(20螺纹筋5根滑梁道下纵筋,另加16筋8根)。

满足

3.ZD-1支墩计算

混凝土标号:C30

活载N= 8200/4=2050KN

r o N=1.4X2050=2870KN (满足)

截面:bh=500x500

As’=6081mm2 (16Φ22)

0.9φ(f c Ac+fyAs’)=0.9X1.0(14.3X500X500+300X6081)=4399KN > r o N=2870KN (满足)

4. ZD-2支墩计算

混凝土标号:C30

活载N= 6400/4=1600KN

r o N=1.4X1600=2240KN (满足)

截面:bh=500x500

As’=4072mm2(16Φ18)

0.9φ(f c Ac+fyAs’)=0.9X1.0(14.3X500X500+300X4072)=3884KN > r o N=2240KN (满足)

5. 32m存梁台抗冲切验算

Fl=0.7f t u m h0= 0.7X1.1X(2500+500)/2 X4X950

=4389000N=4389KN > r o N=2870KN (满足)

6.32m存梁台横向抗剪验算

存梁台纵梁宽2500,高1000,长7500,(不考虑腹筋)

梁重8200KN,每支墩2050KN,由两个横断面承受其剪力。每个横断面承受最大剪力为:

V max=2050/2= 1025 KN

每个横断面(素混凝土)承受最大剪力为:

V s=0.7f t bh0

=0.7x1.1x2500x960

=1848000 N

=1848 KN >1.4 V max=1.4X1025=1435 KN

(满足)

三.滑梁道基础计算

32.6米滑梁道

1.荷载:

重量G=4100+700=4800KN

8对轮子,每对轮轮压: 4800/8=600KN

轮距:1000,1220,800, 840, 800,1220,1000 =6880 滑梁道基础截面尺寸:1.0X3.0

滑梁道基础梁刚性范围计算长度 (k考虑边轮两端各延长

2.0m) : L=6780+2.0x2=11m

滑梁道基础梁计算长度内线荷载:

Q=G/L=4800/11=436KN/m

滑梁道基础自重:q=1.0X2.5X25=62.5 KN/m

2.基础宽度计算:

P k=kQ/b=230KN,b=1.4x1.05x436/220+62.5/220=3.2m

地基处理后承载力特征值:fk=220KPa

3.滑梁道基础梁配筋计算

最大正弯矩(顶面):

M=QL2/8= (436-60)X2.2X2.2/16=114KN。M

计算配筋:As=490mm2

实配5根16,As=1005mm2

最大负弯矩(底面)

M= QL2/2=(436-62.5)X2.0X2.0/2=750KN。M

计算配筋:As=3500mm2

实配8根25,As=3927mm2(不含底板纵筋)

最大剪力(小车端部)

V s=0.7f t bh0+1.25f yv A svl/sh0

=0.7x1.1x1000x960+1.25x310x565/250x960 =739200+840720=1579,920 N≤V

V=(4100+700)/11X2.6=1135 KN

实配箍筋:5?12

24.6米滑梁道

1.荷载:

重量G=6400/2+700=3900KN

8对轮子,每对轮轮压: 3900/8=490KN

轮距:1000,1220,800, 840, 800,1220,1000 =6880 滑梁道基础截面尺寸:1.0X2.5

滑梁道基础梁刚性范围计算长度 (k考虑边轮两端各延长2.0m) : L=6780+2.0x2=11m

滑梁道基础梁计算长度内线荷载:

Q=G/L=3900/11=355KN/m

滑梁道基础自重:q=1.0X2.5X25=62.5 KN/m

2.基础宽度计算:

P k=(kQ+q)/b=230KN,

b=1.4x1.05x355/230+62.5/220=2.6m

地基处理后承载力特征值:fk=230KPa

3.滑梁道基础梁配筋计算

最大正弯矩(顶面):

M=QL2/16= (355-62.5)X2.2X2.2/16=88.5KN。M

计算配筋:As=400mm2

实配5根14,As=769mm2

最大负弯矩(底面)

M= QL2/2=(355-62.5)X2.0X2.0/2=585KN。M

计算配筋:As=2700mm2

实配6根25,As=2945mm2(不含底板纵筋)

可纳入计算的底板纵筋:4根14 As=615mm2

最大剪力(小车端部)

V s=0.7f t bh0+1.25f yv A svl/sh0

=0.7x1.1x1000x960+1.25x210x393/250x960 =739200+396144=1135,000 N ≤V

V=(355-62.5)X2.6=759 KN

实配箍筋:5?10

四.450T提梁机道基计算

1.基础宽度计算:

4对轮子,每个轮轮压:340KN

滑梁道基础梁刚性范围计算长度:

L=3.6+2+2=7.6

滑梁道基础梁计算长度内线荷载:

Q=1.4x1.05G/L=1.4x1.05x340x8/7.6=527KN/m

基础宽度计算

地基处理后承载力特征值:fk=200KPa

P k=Q/b=200KN,b= 527/200=2.7m

2. 最大负弯矩(底面)

基础梁自重:1.0X2.7X1.2X25=81KN

M= QL2/2=(527-81)X2.0X2.0/2=892KNM

计算配筋:As=3150mm2

实配9根20,As=2827mm2(不含底板纵筋)

底板纵筋:12根12, As=1357mm2

3. 最大正弯矩(上面)

两组轮(每组8个)之间净距:L1=12m-1.2x3=8.4m 按弹性梁考虑:

计算长度:L=16.5+2.4X2=21.3m

沿梁长线荷载

Q=G/L-q=340x16/21.3-81=174KN/m

M= QL12/16=174X8.4X8.4/16=767KN·M

计算配筋:As=2400mm2

实配8根22,As=3041mm2

基础拉梁的计算

基础拉梁的计算 1、基础拉梁有别于基础梁,基础拉梁一般在下列设置情况设置: 1)有抗震设防要求且基础埋置深度不一致时; 2)地基土质分布不均匀时; 3)相邻柱荷载相差悬殊时; 4)基础埋深较大时; 5)结构工程师认为有必要设置的其他情形。 2 、基础拉梁的主要作用是平衡柱下端弯矩,调节不均匀沉降等。拉梁上面无墙体时, 没有地基反力的作用。中低层建筑,基础埋深较浅,宜设在基础顶面;多层建筑,宜结 合基础实际埋置深度等具体情况而定。 3、基础拉梁设计计算方法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取基础拉梁所拉结的柱子中轴力较大者的(0.08~0.15)Nmax ,作为基础 拉梁轴心受拉的拉力或轴心受压的压力,进行承载力计算。按此法计算时,柱基础按偏 心受压考虑。基础土质较好,用此法较节约。 另一种是以拉梁平衡柱底弯矩,柱基础按中心受压考虑。拉梁正弯矩钢筋全部拉通, 负弯矩筋有1/2 拉通。此时梁的截面高度宜取下面的取值较高者,如拉梁承托隔墙或 其他竖向荷载,应将竖向荷载所产生的拉梁内力与上述两种计算方法至一所得之内力组 合计算。 拉梁截面宽度大于等于0.03L~0.04 L,高度大于等于0.05L~ 0.067L。如按0.1Nmax 法计算,配筋应上下相同,且不少于615mm2。 此外,当拉梁承受底层墙体荷载时,不管采用上述何种方法计算的,都必须对基础拉梁 另行按“梁”或“连续梁”进行验算。 1.独立基础不一定要设拉梁,跟地基土质的均匀性和地面的刚度有关。土质均匀,采用刚性地面时,对柱子侧向有可靠支承时可以不加拉梁。 2.计算方法: (1).仅为加强基础的整体性。调节各基础间的不均匀沉降,消除或减轻框架结构对沉降的敏感性。 取拉梁拉结的各柱轴力较大者的1/10,按受拉计算配筋,钢筋通长,按受压计算稳定; 此时基础按偏心受压基础考虑。基础上土质较好时,建议采用该方法 (2).用拉梁平衡柱底弯矩。 按受弯构件计算,考虑到柱底弯矩的方向的反复性,钢筋通长。 此时基础按中心受压基础考虑。 (3).上两相并兼承托首层墙体或其他竖向荷载。 将竖向荷载所产生的拉梁内力与上两种结果之一组合进行计算。 一般情况,拉梁宜设置在基础顶面,其梁顶标高与基础顶面标高相同,当拉梁底标高高于基础顶面时,应避免在拉梁与基础之间形成短柱;当拉梁距基础顶面较远时,拉梁应按拉梁层(无楼板的框架楼层)进行设计,并参与结构整体计算,抗震设计时,拉梁应按相应抗震等级的框架梁设置箍筋加密区。 地圈梁的作用主要是调节可能发生的不均匀沉降,加强基础的整体性,也使地基反力更均匀点,同时还具有圈梁的作用和防水防潮的作用同时条形基础的埋深过大时,接近地面的圈梁

梁场台座计算书

汉宜铁路32m预制T梁梁场 台座及基础 设计计算书 计算: 复核: 2008年11月25日

汉宜铁路客运专线梁场采用短线方式存梁,本计算书分别对制梁台座、存梁台座及其基础设计进行验算。 一、设计验算依据 1.《汉宜铁路荆州梁场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2.《汉宜铁路潜江梁场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GB50010-2002 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GB50007-2002 5.《建筑桩基技术规》JGJ94-94 6.《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JGJ79-2002 7.《铁路桥涵地基和基础设计规》TB10002.5-2005 8. 制梁、存梁台座相关设计图纸 9.《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JTG D62-2004 10.《重力式码头设计与施工规》JTJ 290-98 二、验算容 1、荆州梁场制梁台座检算: (1)制梁台座受力和刚度检算; (2)扩大基础承载力检算。 2、荆州梁场存梁台座检算: (1)存梁台座受力和刚度检算; (2)扩大基础承载力和沉降检算。 3、潜江梁场制梁台座检算: (1)制梁台座受力和刚度检算; (2)基础承载力检算。 4、潜江梁场存梁台座检算: (1)存梁台座受力和刚度检算; (2)基础承载力和沉降检算。 三、荆州制梁台座计算

1、设计资料 该区制梁台座采用扩大基础的形式:台座底为1m的换填碎石土,其下为可~硬塑状态的粘土(持力层)。台座底在两端宽2.9m,中部宽1.88m。 地质情况参见《汉宜铁路荆州梁场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制梁台座按最大梁重(边梁)146.31t计算,考虑模板自重及其它附加荷载80t,共计台座最大受力226.31t。 2、计算模型的建立 对制梁台座地上和地下部分进行有限元建模计算,采用弹性地基梁的方法。根据地质报告及台座设计图,选取台座底的基床系数为40000KN/m3。其受力机理及工况如下: 由底模传下的混凝土荷载传递至换填的碎石土层,再传递到底下的粘土持力层。 荷载工况1:T梁刚浇注完毕,上部荷载为T梁混凝土重及模板等附加荷载,最大荷载合计2263.1KN;此时的荷载基本是均匀分布在台座上。 荷载工况2:模板拆除,拉完预应力钢束,上部荷载就T梁重1463.1KN。此时,预应力作用使梁体向上起拱,梁体中部脱离台座,使得支座附近受力变大 ——T 梁重由台座两端部分承担。 计算模型如下: 模型立面图 模型等视图 3、制梁台座计算结果

T梁台座计算书

T梁台座验算 1 30mT梁台座验算 1.1 参数 地基为94区路基,承载力取[f a0]=200KPa 30米T梁自重90T,G1=90×9.8=882KN 30米T梁模板预估重28T,G2=28×9.8=274.4KN 砼施工时人力荷载,按8人计,G3=8×0.075×9.8=5.9KN; 台座扩大基础尺寸:长31m,宽1.2m,厚0.25m 台座尺寸:长31m,宽0.6m,厚0.3m 台座及基础体积,V=31×(0.6×0.3+1.2×0.25)=14.88m3 台座及基础重力,G4=14.88×2.6×9.8=379.14KN C30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f cd]=15MPa(依据《路桥施工计算手册》330页) C20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f cd]=10MPa 1.2 台座地基承载力验算 在整个T梁施工过程中,整体对地基的压力最大的时候是在混凝土浇筑之时,所以总的对地基的压力最大值为: F max=G1+G2+G3+G4=882+274.4+5.9+379.14=1541.44KN 对每平米地基的压力为: f=F max A = 1541.44 31 =49.72KN m2 ?=49.72KPa<[f a0]=200KPa 所以,地基承载力满足要求。 1.3 拉前台座受力验算 (1)上层台座验算 上层台座混凝土为C30,[f cd]=15MPa 30米T梁拉前与台座的接触最小长度:L=29.3m 台座宽度:B=0.6m 拉前T梁对台座的压力大小为F1=G1=882KN f1=F1 1 = F1 = 882 =50.17KPa=0.0502MPa<[f cd]=15MPa 所以,拉前台座受力满足要求。 (2)下层台座基础验算 下层台座基础混凝土为C20,[f cd]=10MPa

龙门吊轨道基础计算书

附件一 1 预制梁场龙门吊计算书 1.1工程概况 1.1.1工程简介 本项目预制梁板形式多样,分别为预制箱梁、空心板及T梁,其中最重的是30m 组合箱梁中的边梁,一片重达105t。预制梁场拟采用两台起吊能力为100t的龙门吊用于预制梁的出槽,其龙门吊轨道之间跨距为36.7m。 1.1.2地质情况 预制梁场基底为粉质粘土。查《路桥施工计算手册》中碎石土的变形模量E0=29~65MPa,粉质粘土16~39MPa,考虑最不利工况,统一取粉质粘土的变形莫量E0=16 MPa。临建用地经现场动力触探测得实际地基承载力大于160kpa。 1.2基础设计及受力分析 1.2.1龙门吊轨道基础设计 龙门吊轨道基础采用倒T型C30混凝土条形基础,基础底部宽80cm,上部宽40cm。每隔10m设置一道2cm宽的沉降缝。基础底部采用8根Φ16钢筋作为纵向受拉主筋,顶部放置4根Φ12钢筋作为抗负弯矩主筋,每隔40cm设置一道环形箍筋。,箍筋采用HPB235Φ10mm光圆钢筋,箍筋间距为40cm,具体尺寸如图1.2.1-1、1.2.1-2所示。

图1.2.1-1 龙门吊轨道基础设计图 图1.2.2-2 龙门吊轨道基础配筋图 1.2.2受力分析 梁场龙门吊属于室外作业,当风力较大或降雨时候应停止施工。当起吊最重梁板(105t)且梁板位于最靠近轨道位置台座的时候为最不利工况。

图1.2-1 最不利工况所处位置 单个龙门吊自重按G1=70T估算,梁板最重G2=105t。起吊最重梁板时单个天车所受集中荷载为P,龙门吊自重均布荷载为q。 P=G1/2=105×9.8/2=514.5KN (1-1) q=G2/L=70×9.8/42=16.3KN/m (1-2)当处于最不利工况时单个龙门吊受力简图如下: ` 图1.2-3 龙门吊受力示意图 龙门吊竖向受力平衡可得到: N1+N2=q×L+P (1-3)取龙门吊左侧支腿为支点,力矩平衡得到: N2×L=q×L×0.5L+P×3.5 (1-4)由公式(1-3)(1-4)可求得N1=869.4KN,N2=331.1KN 龙门吊单边支腿按两个车轮考虑,两个车轮之间距离为6m,对受力较大支腿进行分析,受力简图如下所示:

预制梁台座数量与工期计算

预制梁台座数量与工期计算 经常在开工地例会的时候听某些同志在谈论关于预制梁工期问题,常会说:预制工期没问题,时间应该够了。这里提到的“应该够了”,我就怀疑他们是凭经验说的呢,还是凭计算后的数据来确定的,那么在计划工期内预制梁的底座个数究竟如何计算,或者引伸说在现有的底座和计划工期的前提下能不能保证预制任务按时完成(本期不谈论模板数量、存梁场周转或安装等其他方面带来的影响)。在计划工期内如何合理的布置台座数量做到既能节省工程造价又能满足工期要求。现举例说明如下: 第一种假设:有30mT梁400片,业主要求的工期为6个月,每片梁预制周期为y天,问需要底座多少个? 答: 1、每片梁预制周期测算。铜筋绑扎1天(含下钢铰线等工序),安模板1天,浇筑0.5天,养生7天(图纸中要求,注意各设计单位要求可能不一样),压浆后养生3天,出坑0.5天,累计13天左右。如到夏天时有人会提出温度高导致梁片强度上升快,不要7天的养生期(但图纸上是这样要求的),或者设计单位同意梁片到存梁场进行张拉,但都需要设计上同意,预制周期还是暂按13天计算吧。 2、400片梁一共需要的天数为400*13=5200天,计划工期总天数6个月为6*30=180天 3、底座个数:5200/180=28.8=29个底座(有小数要进上去) 4、上述每片梁的施工周期未考虑模板、天气、机械设备等各种

不利因素的影响。模板计算同上述一样。 第二种假设:现场准备了30个底座,根据上述情况推算,预制一共要多少天? 答: 1、每片梁预制周期还按13天计算 2、400片梁一共需要的天数为400*13=5200天 3、一共需要预制天数为:5200/30=174天,(5个月带24天,小于6个月工期要求。) 第三种假设:现在工期还有120天,台座仍为30个,还有350片梁要预制,一片梁预制周期仍为13天,请问,梁板预制到底能不能按时完成。 答:在此剩余工期120内还能完成的预制数量为 120*30/13=276片<350片即在规定工期内不能完成梁的预制。 第四种假设(快速计算情况):一片梁周期仍按13天计算,一共30个台座,一个月梁场最多能预制几片梁。 答:一个月最多能完成数量为:30*30/13=69片 通过以上假设示例不难看出预制梁片中台座数量与工期的计算关系,在计划工期内合理的布置台座数量既能节省工程造价又能满足工期要求。

基础梁计算书

地基梁计算(一) (取最大线荷载计算)一、几何数据及计算参数 构件编号: LL-1 混凝土: C30 主筋: HRB400 箍筋: HRB400 纵筋合力点边距as(mm): 35.00 指定主筋强度:无 跨中弯矩调整系数: 1.00 支座弯矩调整系数: 1.00 (说明:弯矩调整系数只影响配筋) 自动计算梁自重:是 恒载系数: 1.20 活载系数: 1.40 二、荷载数据 荷载工况1 (恒载): 三、内力及配筋 1. 弯矩图 2. 剪力图

3. 截面内力及配筋 0支座: 正弯矩 0.00 kN*m, 0.00 kN*m, 负弯矩 剪力 166.23 kN, : 6f14, 实际面积: 923.63 mm, 计算面积: 495.00 mm 22上钢筋 : 6f14, 实际面积: 923.63 mm, 计算面积: 495.00 mm 22下钢筋 裂缝 0.00mm 1跨中: 正弯矩 39.18 kN*m, 负弯矩 0.00 kN*m, 剪力 -256.90 kN, 挠度 0.07mm(↓), 位置:跨中 裂缝 0.05mm : 6f14, 实际面积: 923.63 mm , 计算面积: 495.00 mm 22上钢筋 : 6f14, 实际面积: 923.63 mm , 计算面积: 495.00 mm 22下钢筋 : f8@200(4), 实际面积: 1005.31 mm/m, 计算面积: 749.05 mm/m 22箍筋 1支座: 正弯矩 0.00 kN*m, 位置 : 0.00m 负弯矩 54.40 kN*m, 位置 : 0.00m 剪力左 -256.90 kN, 位置: 1.20m 剪力右 226.67 kN, 位置: 0.00m : 6f14, 实际面积 : 923.63 mm, 计算面积: 495.00 mm 22上钢筋 : 6f14, 实际面积: 923.63 mm, 计算面积: 495.00 mm 22下钢筋 裂缝 0.07mm 2跨中: 正弯矩 18.46 kN*m, 位置: 0.64m 负弯矩 0.00 kN*m, 位置: 0.00m 剪力 226.67 kN, 位置 : 0.00m 挠度 0.07mm(↓), 位置:跨中 裂缝 0.02mm : 6f14, 实际面积: 923.63 mm, 计算面积: 495.00 mm 22上钢筋 : 6f14, 实际面积: 923.63 mm, 计算面积: 495.00 mm 22下钢筋 : f8@200(4),实际面积: 1005.31 mm/m, 计算面积: 749.05 mm/m 22箍筋 2支座: 正弯矩 0.00 kN*m, 负弯矩 36.27 kN*m, 剪力左 -196.45 kN, 剪力右 196.45 kN,

预制台座计算书

附件 预制及存梁台座计算书 一、30T箱梁梁台座受力计算 考虑最终30米箱梁梁预制时的静载作用主要包括台座自重G1、基础自重G2、钢模重量G3=280KN、箱梁重量G4=900KN四部分的重力。台座长度l=31m、宽度b=0.92m(按最大计算)、高度h=0.25m;台座基础长度L=31m,基础宽0.92m,厚度0.1m。端部长1.4m范围内埋置深度为0.6m,且宽1.6m(详情见方案图2)。 台座自重G1=lbh×25=178.3KN 基础面积S=1.4×1.6×2+28.2×0.92=30.4m2 基础自重G2=(1.4×1.6×0.6×2+28.2×0.1×0.92)×25=132.1KN 1、当30米T梁台座整体受力时地基承载力计算: N=G1+G2+G3+G4=1490.4KN,取为1500KN,取安全系数为1.1 则基底压力:P=1.1N/S=1.1×1600/30.4=58Kpa 2、30米T梁张拉两端受力时地基承载力计算: L=1.4m、b=1.6m S=2×1.4×1.6=4.48m2 N=G1+G2+G4=1210.4KN, 按照1250KN取值,取安全系数为1.1 P=1.1N/S=1250×1.1/4.48=307Kpa 故30m箱梁梁台座基础地基承载力需要大于307Kpa,方能满足施工要求。

二、40米T梁台座受力计算 考虑最终T梁预制时的静载作用主要包括台座自重G1、基础自重G2、钢模重量G3=420KN、T梁重量G4=1100KN四部分的重力。台座长度l=41m、宽度b=0.6m(按最大计算)、高度h=0.25m;台座基础长度L=41m, 中部基础宽B=0.6m,中部埋置深度0.1m,端部长1.8m 范围内埋置深度为0.6m,且宽1.6m。 台座自重G1=lbh×25=153.8KN 基础面积S=1.8×1.6×2+37.4×0.6=28.2m2 基础自重G2=(2×1.8×1.6×0.6+37.4×0.1×0.6)×25=142.5KN 1、当T梁台座整体受力时地基承载力计算: N=G1+G2+G3+G4=1816.3KN,按照1900进行取值,取安全系数为1.1 则基底压力:P=1.1N/S=1.1×1900/28.2=74.2Kpa 2、T梁张拉两端受力时地基承载力计算: l=1.8m、b=1.6m S=2×1.8×1.6=5.76m2 N=G1+G2+G4=1396.3KN,按照1400取值,并取安全系数为1.1 P=1.1N/S=1.1×1400/5.76=267.4Kpa 故40mT梁台座基础地基承载力需要大于267Kpa,方能满足施工要求。 3、40米T梁存梁区地基承载力计算 考虑最终30米箱梁梁存梁时的静载作用主要包括基础自重G1、箱梁重量G2=1800KN(双层)二部分的重力。台座长度l=3m、宽度

存梁台座设计

目录 一、32m梁存梁台座设计 (1) 1、设计依据 (1) 2、设计说明 (1) 3、设计参数选定 (1) 3.1、设计荷载 (1) 3.2、材料性能指标 (1) 4、桩基础设计 (2) 4.1、单桩承载力计算 (2) 4.2、桩基础内力计算 (3) 4.3、桩配筋计算 (3) 4.4、桩间联系梁 (3) 二、24m(高梁)兼32m(高梁)梁存梁台座设计 (6) 三、24m(低梁)兼32m(高梁)梁存梁台座设计 (6) 1、设计依据 (6) 2、设计说明 (6) 3、设计参数选定 (8) 3.1、设计荷载 (8) 3.2、材料性能指标 (8) 4、桩基础设计 (8) 4.1、单桩承载力计算 (8) 4.2、桩基础内力计算 (9) 4.3、桩配筋计算 (10) 4.4、盖梁配筋计算 (10)

存梁台座设计 一、32m 梁存梁台座设计 1、设计依据 1.1、《基础工程》; 1.2、地质勘探资料; 1.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1.4、《砼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2、设计说明 勘探资料显示: 场地基本平整,为河陆相沉积地貌;土质结构为粉质粘土与粉土的组合,场地地下水主要为浅层潜水和微承压水,地下水位埋深1.45m ~1.56m 左右,平均埋深1.51m ,相应标高17.80~18.21m ,平均标高:18.13m ;根据取水样的水质分析结果,地下水在天然条件下对混凝土无侵蚀性。 存梁台座采用四根φ1.0m 钻孔灌注桩距梁端1.5m 处支撑,为了保证桩间的沉降协调,梁端两桩之间设1.0m*0.6m 联系梁,桩顶铺设橡胶垫。 结构采用MIDAS/civil 辅助计算。 3、设计参数选定 3.1、设计荷载 梁重:t G 812.851262505.8191=?÷= 按钢筋混凝土计算 钢绞线的重量:t G 102= 锚具的重量、二次作业荷载及其它附属物重量,按梁重的2%考虑: t G 036.17%2812.8513=?= 3.2、材料性能指标 (1)、C20砼 轴心抗压强度:MPa f c 6.9=

500×600梁模板计算书

梁模板(扣件式)计算书计算依据: 1、《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2、《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30-2011 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 5、《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 一、工程属性 二、荷载设计

三、模板体系设计 设计简图如下:

平面图

立面图 四、面板验算 取单位宽度1000mm,按四等跨连续梁计算,计算简图如下: W=bh2/6=1000×15×15/6=37500mm3,I=bh3/12=1000×15×15×15/12=281250mm4

q1=0.9max[1.2(G1k+ (G2k+G3k)×h)+1.4Q2k,1.35(G1k+ (G2k+G3k)×h)+1.4×0.7Q2k]×b=0.9max[1.2×(0.1+(24+1.5)×0.6)+1.4×2, 1.35×(0.1+(24+1.5)×0.6)+1.4×0.7×2]×1=20.48kN/m q1静=0.9×1.35×[G1k+(G2k+G3k)×h]×b=0.9×1.35×[0.1+(24+1.5)×0.6]×1=18.71kN/m q1活=0.9×1.4×0.7×Q2k×b=0.9×1.4×0.7×2×1=1.76kN/m q2=(G1k+ (G2k+G3k)×h)×b=[0.1+(24+1.5)×0.6]×1=15.4kN/m 1、强度验算 M max=0.107q1静L2+0.121q1活L2=0.107×18.71×0.122+0.121×1.76×0.122=0.03kN·m σ=M max/W=0.03×106/37500=0.92N/mm2≤[f]=15N/mm2 满足要求! 2、挠度验算 νmax=0.632qL4/(100EI)=0.632×15.4×1254/(100×9898×281250)=0.009mm≤[ν]=l/400=125/400=0.31mm 满足要求! 3、支座反力计算 设计值(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R1=R5=0.393 q1静l +0.446 q1活l=0.393×18.71×0.12+0.446×1.76×0.12=1.02kN R2=R4=1.143 q1静l +1.223 q1活l=1.143×18.71×0.12+1.223×1.76×0.12=2.94kN R3=0.928 q1静l +1.142 q1活l=0.928×18.71×0.12+1.142×1.76×0.12=2.42kN 标准值(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R1'=R5'=0.393 q2l=0.393×15.4×0.12=0.76kN R2'=R4'=1.143 q2l=1.143×15.4×0.12=2.2kN R3'=0.928 q2l=0.928×15.4×0.12=1.79kN 五、小梁验算

箱梁预制台座计算书

箱梁预制及存放台座设置及验算 1、后张法预应力箱梁台座设置及其验算 1、1台座设置 (1)对台座基础的地基进行加强处理,使台座基底承载力≥150Kpa。 (2)台座基础两端范围下挖50cm台座基础,宽,中间基础部分宽,30cm厚,并布筋浇注C30混凝土;台座部分配置结构钢筋,浇筑20cm厚混凝土,台座顶面采用小石子混凝土调平,并用4x4cm角钢包边,防止边角破坏。底模采用1m宽8mm厚的大块钢板平铺,并且与台座连接成整体。用3m靠尺及塞尺检测平整度,偏差控制2mm以内,确保钢板接缝严密、光滑平顺。台座施工预留模板对拉螺栓孔间距50cm。 (3)箱梁采用两台50t龙门吊起吊。在梁底台座预留吊装孔,吊点位置距梁端1m。20m和25m预制箱梁共用台座设置4个吊装孔洞。 (4)为了保证桥梁平顺,在20m(25m)箱梁台座跨中设向下13mm的预拱度,从跨中向梁端按抛物线过渡设置。施工时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5)预制台座间距为3m,以便吊装模板。 台座受力验算 按25m箱梁对台座受力进行验算。 单片箱梁重量=×=。 模板重量=12t, 小箱梁底面面积为:1×=, 则台座所受压强=(+12)×1000×10/=,小于台座强度30MPa。 张拉完毕后受力面积取2 m2,则台座所受压强=(+12)×10×1000/2=,小于台座强度30MPa。 台座两端地基承载力压强需达到MPa×1/(2×)=。施工时夯实地基并铺设碎石垫层使其满足要求。 2、箱梁存梁区台座设计及验算 箱梁存梁区台座设计 台座枕梁采用C30混凝土(计算中枕梁视为刚性构件),箱梁存梁用枕梁尺寸为××见下图:(验算以25米箱梁进行验算,其余20米箱梁的存梁用枕梁采用同25

梁场台座计算书

汉宜铁路32m预制T梁梁场 台座及基 础 设计计算书 计算: 复 核: 2008年11月25日

汉宜铁路客运专线梁场采用短线方式存梁,本计算书分别对制梁台座、存梁台座及其基础设计进行验算。 一、设计验算依据 1.《汉宜铁路荆州梁场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2.《汉宜铁路潜江梁场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5.《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 6.《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7.《铁路桥涵地基和基础设计规范》TB10002.5-2005 8. 制梁、存梁台座相关设计图纸 9.《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10.《重力式码头设计与施工规范》JTJ 290-98 二、验算内容 1、荆州梁场制梁台座检算: (1)制梁台座受力和刚度检算; (2)扩大基础承载力检算。 2、荆州梁场存梁台座检算: (1)存梁台座受力和刚度检算; (2)扩大基础承载力和沉降检算。 3、潜江梁场制梁台座检算: (1)制梁台座受力和刚度检算; (2)基础承载力检算。 4、潜江梁场存梁台座检算: (1)存梁台座受力和刚度检算; (2)基础承载力和沉降检算。 三、荆州制梁台座计算

1、设计资料 该区制梁台座采用扩大基础的形式:台座底为1m的换填碎石土,其下为可~硬塑状态的粘土(持力层)。台座底在两端宽2.9m,中部宽1.88m。 地质情况参见《汉宜铁路荆州梁场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制梁台座按最大梁重(边梁)146.31t计算,考虑模板自重及其它附加荷载80t,共计台座最大受力226.31t。 2、计算模型的建立 对制梁台座地上和地下部分进行有限元建模计算,采用弹性地基梁的方法。根据地质报告及台座设计图,选取台座底的基床系数为40000KN/m3。 其受力机理及工况如下: 由底模传下的混凝土荷载传递至换填的碎石土层,再传递到底下的粘土持力层。 荷载工况1:T梁刚浇注完毕,上部荷载为T梁混凝土重及模板等附加荷载,最大荷载合计 2263.1KN;此时的荷载基本是均匀分布在台座上。 荷载工况2:模板拆除,张拉完预应力钢束,上部荷载就T梁重1463.1KN。此时,预应力作用使梁体向上起拱,梁体中部脱离台座,使得支座附近受力变大 ——T 梁重由台座两端部分承担。 计算模型如下: 模型立面图 模型等视图 3、制梁台座计算结果

弹性地基梁计算模型的选择

pkpm弹性地基梁5种模式的选择 pkpm弹性地基梁结构在进行计算时,程序给出了5种计算模式,现对这5种模式的计算和选择进行一些简单介绍。⑴按普通弹性地基梁计算:这种计算方法不考虑上部刚度的影响,绝大多数工程都可以采用此种方法,只有当该方法时基础设计不下来时才考虑其他方法。⑵按考虑等代上部结构刚度影响的弹性地基梁计算:该方法实际上是要求设计人员人为规定上部结构刚度是地基梁刚度的几倍。该值的大小直接关系到基础发生整体弯曲的程度。而上部结构刚度到底是地基梁刚度的几倍并不好确定。因此,只有当上部结构刚度较大、荷载分布不均匀,并且用模式1算不下来时方可采用,一般情况可不用选它。⑶按上部结构为刚性的弹性地基梁计算:模式3与模式2的计算原理实际上最一样的,只不过模式3自动取上部结构刚度为地基梁刚度的200倍。采用这种模式计算出来的基础几乎没有整体弯矩,只有局部弯矩。其计算结果类似传统的倒楼盖法。该模式主要用于上部结构刚度很大的结构,比如高层框支转换结构、纯剪力墙结构等。⑷按SATWE或TAT的上部刚度进行弹性地基架计算:从理论上讲,这种方法最理想,因为它考虑的上部结构的刚度最真实,但这也只对纯框架结构而言。对于带剪力墙的结构,由于剪力墙的刚度凝聚有时会明显地出现异常,尤其是采用薄壁柱理论的TAT软件,其刚度只能凝聚到离形心最近的节点上,因此传到基础的刚度就更有可能异常。所以此种计算模式不适用带剪力墙的结构。另外,设计人员在采用《JCCAD 用户手册及技术条件》附录C中推荐的基床反力系数K时,该值已经包含上部刚度了,所以没有必要再考虑一次。⑸按普通梁单元刚度的倒楼盖方式计算:模式5是传统的倒楼盖模型,地基梁的内力计算考虑了剪切变形。该计算结果明显不同与上述四种计算模式,因此一般没有特殊需要不推荐使用。

龙门吊轨道基础计算书

龙门吊轨道基础计算书 1.编制依据 (1)《基础工程》(人民交通出版社); (2)《吊车轨道的连接标准》(GB253); (3)《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50231-98); (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5)《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6)《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TG F90-2015); 2.工程概况 本项目为江苏省江都至广陵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路基桥涵施工项目JG-JD-2标段,起自大桥互通,终于扬泰交界处,起讫点桩号为K980+400~K992+533.927,全长12.134km,途经大桥、浦头两镇。 本工程为既有高速“四改八”项目,目前路基宽度为26m,改扩建采用两侧各拼宽8m,路基宽42m。 本标段先张法空心板梁共428片,其中13m板梁16片,16m板梁400片,20m 板梁12片。后张法25mT梁24片,后张法30m箱梁64片(单片重93t)。 考虑施工场地、施工条件及预制梁总量,先张法空心板梁和后张法预制梁均采用外购成品梁;空心板梁梁场存梁能力满足施工要求,后张法预制梁梁场受施工场地限制,存梁能力较小;综上考虑,在X203跨线桥16#台尾附近设置存梁台座,存梁能力36片。 存梁区域龙门吊轨道基础长200m,龙门吊轨道基础中心间距16m,龙门吊轨道基础采用“凸型”钢筋混凝土结构;存梁区域共设有3个存梁台座,存梁台座可存梁36片(双层存梁)。 存梁区域投入2台60t龙门吊,跨度16m,龙门吊主承重梁采用桁架结构,长25m,支腿高度9m。单台龙门吊自重为27t。 3.设计说明 龙门吊走行轨道基础采用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采用倒T形截面,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龙门吊走行轨道采用龙门吊厂家设计要求采用的起重钢轨型号,基础设计中不考虑轨道与基础共同受力作用,忽略钢轨承载能力。基础按弹性地基梁进行分析设计。

先张法施工空心板台座验算

先张法板梁预制场台座计算书 1)概述 因13米、16米这两种不同跨径空心板梁的角度、钢绞线位置及数量各不相同,张拉台座设计必须根据以上两种不同跨径的空心板梁总体施工计划进行设计,以满足施工进度的需要。按照总体施工工期及施工图纸的不同安排初步考虑先全部预制16米板,待16米板全部浇筑结束再行安排13米板的浇筑任务。预制场采用通长承压槽式台座结构,单个截面面为(60×80cm)的钢筋砼结构,全长70米(预制场整体布置图见后附图)。 2)台座结构形式与具体几何尺寸 张拉台座采用槽型结构,主要由底板、承压杆、横系梁和张拉横梁、定位板等组成。底板由20厘米厚C25砼铺设而成,台座面板右5cm厚C30混凝土浇筑而成,上铺8mm厚钢板作为梁板预制底模。承压杆按轴心受压构件计算,张拉端钢筋横梁按简支受弯构件计算。 具体几何尺寸初拟如下: 承压杆为钢筋砼构件,砼设计标号为C30,断面尺寸为: 40cm*60cm(宽*高)90cm*60cm 。承压杆配有4φ12螺纹钢,箍筋用φ8,间距为25厘米,两承压杆的间距为174cm。 张拉横梁用3.5厘米厚钢板采用特种焊接方法焊成如下图所示形状。图中阴影部分为钢材。张拉时,钢绞线位置与张拉横梁中心、中间支撑梁基本重合,误差控制在5mm内。

3)台座验算 I:承压杆强度验算 承压杆按轴心受压构件计算,计算长度L 取两联系梁之间的距离取10米。 杆件允许轴心荷载按下列公式计算。 N 允= ∮ r b (R a ·A/r C + K g ’·A g ’/r s ) 台座承压杆件断面:(40*60cm) N 允 =0.81*0.95(17.5*106*0.8*0.6/1.25+340*106*4.52*10-4/1.25) =5.27*103KN ∮——钢筋砼构件纵向弯曲系数,查表得0.81 r b ——构件工作条件系数,取r b =0.95 r c ——砼安全系数,取r c =1.25 R a ——砼抗压设计强度,查表R a =17.5MP? A——构件截面面积 r s ——钢筋安全系数取r s =1.25 K g ’——纵向钢筋抗压设计强度,查表R g ’=340 MP? A g ’——纵向钢筋截面面积,按4根φ12,A g ’=4.52cm2 N 允 ——计算纵向轴压力(已计入荷载安全系数)

T梁台座计算书

1 30mT 梁台座验算 1.1 参数 地基为 94 区路基,承载力取 [f a0] = 200KPa 30米T 梁自重 90T ,G 1 = 90 ×9.8 = 882KN 30米T 梁模板预估重 28T ,G 2 = 28 ×9.8 = 274.4KN 砼施工时人力荷载,按 8人计, G 3 = 8 ×0.075 ×9.8= 5.9KN ; 台座扩大基础尺寸:长 31m,宽 1.2m,厚 0.25m 台座尺寸:长 31m,宽 0.6m,厚 0.3m 台座及基础体积, V = 31 ×(0.6 ×0.3 + 1.2 ×0.25) = 14.88m 3 台座及基础重力, G 4 = 14.88 ×2.6 ×9.8 = 379.14KN C30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 [f cd ] = 15MPa ( 依据《路桥施工计算手册》 330页) C20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 [f cd ] = 10MPa 1.2 台座地基承载力验算 在整个 T 梁施工过程中,整体对地基的压力最大的时候是在混凝土浇筑之时,所以 总的对地基的压力最大值为: F max = G 1 + G 2 + G 3 + G 4 = 882 + 274.4 + 5.9+ 379.14 = 1541.44KN 对每平米地基的压力为: 所以,地基承载力满足要求。 1.3 拉前台座受力验算 (1)上层台座验算 上层台座混凝土为 C30,[f cd ] = 15MPa 30米 T 梁拉前与台座的接触最小长度: L=29.3m 台座宽度: B=0.6m 拉前T 梁对台座的压力大小为 F 1= G 1 = 882KN F 1 F 1 882 f 1 = 1 = 1 = = 50.17KPa = 0.0502MPa < [f cd ] = 15MPa 1 A 1 L B 29.3 × 0.6 cd 所以,拉前台座受力满足要求。 (2)下层台座基础验算 下层台座基础混凝土为 C20,[f cd ] = 10MPa T 梁台座验 算 F max 1541.44 31 = 49.72 KN?m 2 = 49.72KPa < [f a0] = 200KPa

基础梁相关及计算

基础梁 底板的计算。图2为基础梁的计算简图。基础梁除受梁上荷载作用外,有时还要考虑变温影响、边荷载作用等。对于半无限大、有限深地基上的常截面梁,在各种外荷载以及边荷载作用下,梁的内力、位移均已制成表格,以便工程设计中查用。 基础梁计算的关键,在于选择合理的地基模型求解地基反力。主要的地基模型如下。①文克勒模型:又称 基础梁

弹簧垫层模型。它假设地基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压力与地基沉陷成正比。②半无限大弹性体模型:它假设地基是半无限大的理想弹性体。③中厚度地基模型:它假设地基为有限深的弹性层。④成层地基模型:它假设地基为分层的平面或空间弹性体。除①外,其余的模型,又称为连续介质地基模型。此外,有时还采用双垫层弹簧模型、各向异性地基模型等。在一些小型工程设计或初步设计中,有时直接采用地基反力直线分布假设,使反力的求解成为静定问题,计算大为简化。 基础拉梁与基础梁拉梁的计算方法有两种: 1、取拉梁所拉结的柱子中轴力较大者的1/10,作为拉梁轴心受拉的拉力或轴心受压的压力,进行承载力计算。按此法计算时,柱基础按偏心受压考虑。(基础土质较好,用此法较节约) 2、以拉梁平衡柱底弯矩,柱基础按中心受压考虑。拉梁正弯矩钢筋全部拉通,负弯矩筋有1/2拉通。此时梁的截面高度宜取下面的取值较高者 独立基础拉梁的问题 一般情况下,独立基础两个方向都会设基础梁,既可以提高基础整体性,也可以用来承担底层的墙体。请问大家一般基础梁是设在基础顶面,还是设在某个靠近正负零的标高处?如果是前者,那么在基础埋深较大时,不仅浪费底层墙体,而且会造成底层柱计算长度过大,导致底层的整体刚度较二层刚度之比过小。如果是后者,那么基础梁到基础顶之间的柱就非常有可能是短柱甚至超短柱了,可见过不少人这样设计,不知道为什么,规范是不提倡这样的啊。(基础梁就是基础拉粱,主要是为了提高基础整体性,应与基础相连. )现在许多住宅首层架空,此时仅在首层设梁,不再设基础梁。但七度及以上层数较多时,还是加基础梁为好(虽然有点浪费)。首层以下的柱当然按短柱处理。 基础梁最好与基础直接相连,第一种较好.原因如下: 1,基础梁的主要作用是协调地震时各基础的变形,使基础能共同协调 工作,所以才按拉梁设计,因此是用来协调基础的,而不是协调柱子. 2,底层柱计算长度大是一个常见的问题,有较多的解决方法,不应该为了讲究柱的刚度值而牺牲基础梁的作用. 3,短柱问题十分明显,不用细说. 4,若必须按方案二做,结构的计算简图也应该取到基础顶面,所以方法二不提倡,其力学概念不明确. 5,若要减小柱的计算长度可以适当把基础顶面提高(对多层建筑

梁场台座基础计算书(最终版)(DOC)

梁场台座基础计算书(最终版)(DOC) 麻竹高速公路大悟段项目部

梁场预制(存)台座基础、龙门轨道基础地基承载力验算书 湖北省麻城至竹溪高速公路大悟境段梁场预制(存)梁台座基础、龙门吊基础承载力验算书 湖北长江路桥股份有限公司 1

二〇一六年一月 湖北省麻城至竹溪高速公路大悟境段梁场预制(存)梁台座基础、龙门吊基础承载力验算 书 湖北长江路桥股份有限公司 2 20m箱梁制梁台座基础承载力设计验算书 箱梁梁场制梁台采用C30钢筋混凝土台座,台边预埋6#槽钢, 防止台座棱角在施工过程中发生掉角现象,台座表面铺设厚度为 8mm钢板做为预制梁底模、施工时边棱角钢与台座钢筋焊接固定,台面钢板与边棱角钢焊接,台座厚度为30cm台座宽度90cm、台座两端由于预应力张拉后受力较大,为满足支承能力所以在台座两端3m范围内加深处理厚度为30cm。预应力张拉台须满足强度和刚度,台座及台座端头15cm×15cm的Φ12钢筋网片。 制梁台座相关计算如下: (1)荷载计算 按构件最大重量计算根据设计图纸最大构件为边跨边梁砼数量

为:21.6m3,钢筋重为6405kg,构件自重:21.6m3× 26kN/m3+6.405×10=625.65KN (2)台座砼强度计算 根据台座受力情况 台座可按竖向压力作用下受压构件计算 计算如下: 按均布线荷载计算:q1=625.65÷20= 31.283KN/m 台面砼强度为:σ=31.283KN÷0.90m2=34.758KPa 湖北省麻城至竹溪高速公路大悟境段梁场预制(存)梁台座基础、龙门吊基础承载力验算 书 湖北长江路桥股份有限公司 3台座砼设计为C30砼,其允许抗压强度为:[σ]=30MPa,σ<[σ]台座强度合格。 (3)台座下地基承载力计算 台座地基承受梁体砼自重和台座砼自重按均布荷载沿台座纵向线荷载为:q2=q1+(0.9×0.3×1)×26KN/m3 =31.283+7.02=38.303KN/m 计算地基承载力为:σ地=q2÷0.90=42.558KPa 要求台座下地基承载力不小于150Kpa,故满足要求。 (4)台座两端砼强度和地基承载力计算 根据现场实际施工情况,因梁体张拉后梁体会起反拱,主要是台座两端受力最为不利,根据台座两端台座尺寸计算台座砼的强度和地

32m、24m、20mT梁存滑梁台座基础设计计算书正文

目录 1、设计依据 (2) 2、设计说明 (2) 3、设计参数选定(32mT梁) (2) 3.1、设计荷载 (2) 3.2、材料性能指标 (3) 3.3、基础梁几何特性 (3) 4.基础混凝土结构计算 (3) 5、地基验算 (5) 6、基础弯矩计算 (6) 7、配筋计算 (6) 8、地基变形(简化计算) (8) 9、24m、20mT梁存滑梁台座 (8)

存梁台座基础设计计算书 1、设计依据 1.1、通桥(2005)2201系列图; 1.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1.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2、设计说明 梁场位于平原地带,地质资料显示,丘坡表层分布有坡残积粉质黏土,厚度0.5-2m,呈软塑-硬塑,基本地基承载力σ0=160-180KPa;下为寒武系砂质绢云母页岩、变质泥质砂岩、变质泥质石英砂岩,强度较高。 梁体在两条台座上存放,台座顶面铺设3根I14工字钢,台座基础采用有筋混凝土扩展条形基础,为减少混凝土方量,基础采用倒T形截面,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基础设计中不考虑滑梁轨道与基础的共同受力作用,忽略工字钢承载能力不计。基础按弹性地基梁进行分析设计。 32米梁梁长32.6m,存放时梁端悬出长度2.2m,存梁台座中心矩27.8m。 存梁区大部分位于挖方区,极少部分位于填方区。根据试验检测,填方区和挖方区承载力在260~280KPa之间,选取基础埋深h=1.0m。 3、设计参数选定(32mT梁) 3.1、设计荷载 恒荷载:根据通桥(2005)2201(角钢支架方案)系列图纸,32米梁中梁和边梁自重分别为146.37t和146.31t,按最大值取恒荷载146.37t; 工字钢重量:51.51Kg/m,并排放2根,长2×2.63=5.26m,每个计算单元重270.943Kg。 活荷载:考虑6个人0.9t和机具0.3t,合计活荷载1.2t;

基础地梁计算书--说明

基础地梁计算书--说明 天然地基上的地梁,我简单分为自承重和不承重..目前做浅基础的时候主要用到这两种 申明:此表仅学习交流之用,为平时算一两个东西而简单做的表格,觉得有用的话可以讨论完善。 这个表格只能算墙下的地梁(轴心受压),计算内容仅仅是地梁的受弯(不包括剪扭计算)、荷载统计、基底反力及翼缘抗剪切的厚度简单查看下,属于单跨检查用的。 1.对于竖向传力不规整的比如有幕墙+墙+构造柱这个力是不均匀的建议pkpm建地梁模型做。 2.对于选择自承重为了满足承载力而做了翼缘的基础梁底部受拉筋也要额外计算。(自承重理论上每个部位共同沉降,实际肯定有出入的,比如有的地方反力特别小,但是自承重毕竟反力在承载力之内,除非特殊情况,沉降理论上想象也差不多) 3.对于做桩基承台的宜考虑全部由桩承台来承受(非自承重下此表意义不大算的东西偏少,你得在PKPM中建模型做) 4.若做桩基但地梁底下是已知承载力的持力层可以考虑做自承重地梁并使用此表,所以独立基础基本上都可以考虑用此表。水池底板还打算做地梁的,建议将地梁在PKPM建模做。对于楼下的问题,水池我总觉得有筏板就可以了,当然因为某些原因做地梁更好些,那么我也不懂这个地梁应该按什么类型考虑,你说两端有支座么就是墙吧,至多是个暗柱当支点,原则上可以用反

力算弯矩算受拉筋,但是这个水池上浮跟往下沉作用在板上有两种荷载情况~~~当然再大也大不过水池里面灌满水就是往下沉的了。。。你们觉得该怎么处理比较好?我觉得还是PKPM建模灌满水这样算地梁~ 另外还有一种仅仅拉结作用的地梁....也可以用这个表算,很小的话你得注意满足构造配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