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内外顺酐生产工艺及产能状况

国内外顺酐生产工艺及产能状况

国内外顺酐生产工艺及产能状况
国内外顺酐生产工艺及产能状况

我国钛白粉产业现状及问题分析

我国钛白粉产业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中国钛白粉行业的总体状况 1. 行业总产能和总产量 由于近15年国家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导致钛白粉市场的同步增长,其结果是行业出现一系列的扩产项目和业外加盟项目,使钛白粉的产能和产量持续快速上升。 2. 产品结构明显优化 按照国际上颜料级钛白粉产品通行的结构比例,金红石型产品占85%?90% ,锐钛型产品只占10%?15%。金红石型钛白 粉用途最广,主要用于油漆/涂料、塑料、橡胶、油墨、装饰纸涂层等。而国际上锐钛型钛白粉只用于造纸(纸张纤维填充)、化 学纤维消光,及少量的内用场合。 上世纪50年代,我国钛白粉产品以非颜料级的搪瓷、焊条、陶瓷用为主,70年代逐渐向颜料级的锐钛型发展,90年代 以后,较高档次的金红石型产品开始出现于市场,且比例不断增加,近2年已接近于国际上比例水平。 3. 表观消费量 按照国际上通行概念,国内产量加上进口量,再除去出口量,即等于表观需求量(Apparent demand),其含义在于"表 观”(表面),不等于“已经”被消费,有些可能仍在流通途径或在仓库。 按照表4数据,2011年中国大陆的人均钛白粉占有量为 1.18kg,超过全球平均数(0.7?0.8kg)。2012年人均钛白粉消费 量为1.24 kg,2013年人均钛白粉消费量达到 1.29 kg,继续上升。 4. 主要生产商 2013年,我国正常生产的规模以上全流程型钛白粉生产商共48 家,工厂总数57个,其中实际产量在10万t以上的有5 家(四川龙蟒钛业、山东东佳、河南佰利联、中国蓝星化工和重组后的中核钛白),行业前15名厂商的实际产量均在5万t及以上。 5. 中国钛白粉生产企业的地区分布 2013年,我国正常生产的48家规模以上的全流程型钛白粉生产商的57个生产厂分布于17个省、市、自治区(上海、江苏、山东、浙江、安徽、江西、辽宁、黑龙江、河南、湖南、湖北、广东、广西、云南、四川、重庆、甘肃),其中四川省和广西区各有13个。四川省攀枝花市是我国钛白粉生产厂最集中的地级地区,2013年已投产的企业已达到10家。但2013年 7月,攀钢本部钛白粉厂已宣布永久关闭,现在攀枝花地区运行的钛白粉厂减至9家。 6. 关于钛白行业当前循环经济产业链状况 硫酸法钛白粉的最大弊端是“三废”排放量大,处理费用高,企业视此为沉重的“包袱”。如何将被动式变为主动式,发 展市场化商品链,是钛白粉企业长远健康发展的根本。当前,行业在“三废”的处理和综合利用上已获得许多成就,出现多种所谓“联产法”清洁生产模式,其无疑对该企业具有积极意义。但这些“联产法”产业链都具有浓厚的企业或该企业所在地区的产业特色,有较强的局限性,短期内很难向行业普及和推广。 钛白粉是种典型的“两高一资”类产业,生产过程中排出大量的酸性废气(汽)、废水和废渣,不但对环境造成很大的破坏,对生产企业也是很大的负担。 近年来,随着环保政策的完善和环保理念水平的提高,钛白粉企业的环保状况有明显改进,绝大多数企业都建有环保装置 并投入正常运行,实现废副达标排放。各企业因地制宜,创造出有鲜明企业或地区特色的所谓的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产业链,

顺酐的基本概况

顺酐的基本概况 1.1 顺酐的基本概况 顺酐是顺丁烯二酸酐的简称,又名马来酸酐或失水苹果酸酐; 英文名称:cis-butenedioic anhydride;Mateic anhydride;简称MA; 分子式:C4H2O3; 分子量:98.06; CAS RN:108-31-6。 结构式: 图1.1 顺酐的结构图 顺酐是一种常用的重要基本有机化工原料。是世界上仅次于醋酐和苯酐的第三大酸酐原料。 顺酐主要用于生产不饱和聚酯树脂(UPR)、醇酸树脂。此外,以顺酐为原料还可以生产1,4-丁二醇(BOD)、γ-丁内酯(GBL)、四氢呋喃(THF)、马来酸、富马酸和四氢酸酐等一系列用途广泛的精细化工产品,在农药、医药、涂料、油墨、润滑油添加剂、造纸化学品、纺织品整理剂、食品添加剂以及表面活性剂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国际上工业化生产顺酐的工艺路线主要为正丁烷法氧化法,其次为苯氧化法,我国主要采用苯氧化法。 近年来,我国顺酐的表观消费量不断增加。无论是我国顺酐的生产技术,还是生产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一些问题。

1.2 顺酐的理化性质 顺酐为斜方晶系无色针状或片状结晶体,有强烈的刺激气味,分子式C4H2O3,分子量98.06,熔点52.8℃,沸点202℃,相对密度1.48,闪点110℃,易升华,在较低温度下(60~80℃)也能升华。顺酐易溶于水、丙酮、苯、氯仿等多数有机溶剂,微溶于四氯化碳和粗汽油。顺酐的粉尘和蒸汽均易燃易爆,对人有刺激,而且会烧伤人体皮肤。 表1.1 顺酐的理化性质 1.3 顺酐的质量指标 1.4 顺酐的安全、包装及运输等 顺酐属低毒类。在工业使用中应严格防止污染皮肤和眼睛,加强通风。尽量避免呼吸道吸入。 顺酐应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还原剂、酸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贮存期3个月~1年。 工业顺酐产品包装一般采用聚丙烯编织袋,内衬聚乙烯塑料袋。每袋净重25kg。或20′集装箱可装18吨(打托盘)或20吨(不打托盘)。850Kg 塑编袋20′集装箱可装17吨(打托盘)。 顺酐运输中防火、防潮、防雨淋、防日晒,贮存期三个月—壹年。在贮存运输过程中勿与酸、碱混放,避免与氧化、腐蚀性物质接触,以免产品变质,运输时注意小心轻放,防止包装袋破损。 内容摘自六鉴网(https://www.doczj.com/doc/a23193508.html,)发布《顺酐技术与市场调研报告》。

钛白粉的制备

钛白粉生产工艺 介绍钛白粉的生产工艺 钛白粉生产工艺钛白粉生产工艺 6.3.1 6.3.1 硫酸法钛白生产的工艺流程简述硫酸法生产钛白是成熟的生产方法,使用的原料为钛铁矿或钛渣。下面主要叙述以钛精矿为原料的生产方法。 A、工艺流程硫酸法生产钛白主要由下列几个工序组成:原矿准备;用硫酸分解精矿制取硫酸钛溶液;溶液净化除铁;由硫酸钛溶液水解析出偏钛酸;偏钛酸煅烧制得二氧化钛以及后处理工序等。 B、工艺流程简述(1)原矿准备按照酸解的工艺要求,用雷蒙磨磨矿,将钛精矿粉碎至一定的粒度。(2)硫酸钛溶液的制备钛液的制备实际上包括钛精矿的酸分解,固相物的浸取,还原等工艺步骤。酸分解作业是在耐酸瓷砖的酸解罐中进行的。将浓度为 92-94%的浓硫酸装入酸解罐中并通入压缩空气,在搅拌的情况下加入磨细的钛精矿。精矿与硫酸的混合物用蒸气加热以诱酸解主反应的进行,主反应结束后,让生成的固相物在酸解罐中熟化,使钛精矿进一步分解,分解后所得固相物基本上是由钛铁硫酸盐和一定数量的硫酸组成。固相物冷却到一定温度后,用水浸出,并用压缩空气搅拌,浸出完全以后,浸出溶液用铁屑还原,将溶液的硫酸高铁还原成硫酸亚铁。(3)钛液的净化钛液净化包括沉降、结晶、分离、过滤等工序。沉降是借助于重力作用,向钛液中加入沉降剂(主要絮凝剂是改性聚丙烯酰胺),除去钛液中的不溶性杂质和胶体颗粒,使钛液初步净化。冷冻结晶在冷冻锅中进行,主要利用硫酸亚铁的溶解度随着钛液温度降低而降低的性质。用冷冻盐水带走钛液热量,使其降至适当的温度,从而使大量的硫酸亚铁结晶析出。分离、过滤是由锥蓝离心机分离,抽滤及板框压滤三个工序构成。冷冻后的钛液经锥蓝离心机分离及抽滤池抽滤,得到初步净化的稀钛液,最后将稀钛液通过板框压滤,得到符合生产需要的清钛液。(4)钛液浓缩钛液浓缩采用连续式薄膜蒸发器,在减压真空的条件下蒸发掉钛液中的水份,以符合水解工序的需要。(5)水解水合二氧化钛是由钛的硫酸盐溶液热水解而生成的。为了促进热水解反应,并使得到的水合二氧化钛符合要求,一般采用引入晶种或自生晶种的方法。 1 (6)水洗及漂洗由于水解反应是在较高的酸度下进行的,因此大部分杂质磷酸盐仍以溶解状态留在母液中。水洗的任务是将水合二氧化钛与母液分离,再用水洗涤以除尽偏钛酸中所含可溶性杂质。经过水洗而仍

顺酐

顺酐的基本概况 顺酐(简称MA)是顺丁烯二酸酐的简称,又名马来酸酐或失水苹果酸酐; 英文名:Mateic anhydride 分子式:C4H203 分子量:98.058 C A S: 108-31-6 结构式: 顺酐是一种常用的重要基本有机化工原料,是世界上仅次于醋酐和苯酐的第三大酸酐原料。 顺酐主要用于生产不饱和聚酯树脂(UPR)、醇酸树脂。此外,以顺酐为原料还可以生产1,4-丁二醇(BOD)、γ-丁内酯(GBL)、四氢呋喃(THF)、马来酸、富马酸和四氢酸酐等一系列用途广泛的精细化工产品,在农药、医药、涂料、油墨、润滑油添加剂、造纸化学品、纺织品整理剂、食品添加剂以及表面活性剂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国际上工业化生产顺酐的工艺路线主要为正丁烷法氧化法,其次为苯氧化法,我国主要采用苯氧化法。 近年来,我国顺酐的表观消费量不断增加。无论是我国顺酐的生产技术,还是生产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一些问题。 顺酐基本理化性质 顺丁烯二酸酐系白色斜方形针状结晶,分子式C4H203,分子量98.06,熔点52.8℃,沸点202℃,相对密度1.314,闪点103℃,易升华。顺酐易溶于水、醇和酯,微溶于四氯化碳和粗汽油。顺酐的粉尘和蒸汽均易燃易爆,对人有刺激,而且会烧伤人体皮肤。 顺酐的贮存及运输等

工业顺酐产品包装一般采用聚丙烯编织袋,内衬聚乙烯塑料袋。每袋净重25kg。或20′集装箱可装18吨(打托盘)或20吨(不打托盘)。850Kg 塑编袋20′ 集装箱可装17吨(打托盘)。 顺酐应贮存于干燥通风的库房内,防火、防潮、防雨淋、防日晒,贮存期三个月—壹年。在贮存运输过程中勿与酸、碱混放,避免与氧化、腐蚀性物质接触,以免产品变质,运输时注意小心轻放,防止包装袋破损。 顺酐属低毒类。在工业使用中应严格防止污染皮肤和眼睛,加强通风。尽量避免呼吸道吸入。 回答者:hellozwg|二级| 2006-3-3 16:34 顺丁烯二酸酐系白色斜方形针状结晶,分子式C4H203,分子量98.06,熔点52.8℃,沸点202℃,相对密度1.314,闪点103℃,易升华。顺酐易溶于水、醇和酯,微溶于四氯化碳和粗汽油。顺酐的粉尘和蒸汽均易燃易爆,对人有刺激,而且会烧

浅谈顺酐生产工艺路线

浅谈顺酐生产工艺路线 发表时间:2018-06-19T16:33:11.853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12期作者:赵哲煊[导读] 摘要:顺酐全名顺丁烯二酸酐,是全球酸酐排名第三大酸酐。 克拉玛依金源精细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新疆克拉玛依 834003 摘要:顺酐全名顺丁烯二酸酐,是全球酸酐排名第三大酸酐。随着顺酐生产技术不断提高,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制造行业,主要包括医药行业、油脂树脂行业以及润滑油添加剂行业等。基于此,文章就顺酐生产工艺路线进行简要分析,希望可以提供一个有效的借鉴。 关键词:顺酐;生产工艺;路线 1.顺酐的生产工艺 1.1苯氧化法 苯法生产顺酐是在固定床反应器中,使原料苯经过催化剂V–MO–P碳化硅的催化,与空气接触完成氧化反应,生成顺酐气体。然后顺酐气体经水的吸收,以及恒沸脱水,减压连续精馏后,得到顺酐。苯法顺酐的生产工艺中,通过对催化剂的装填、反应器压力、反应器进口气温度、空速和熔盐温度的优化来完善整个工艺。 目前,在我国顺酐的生产厂家大部分均采用的是苯法工艺,其装置小部分从国外引进,大部分采用仍国内技术。例如常州亚邦化工集团采用的就是苯工艺法。基本原理是采用苯原料依托固定床氧化,使用二甲苯恒沸脱水、加入冷凝器加水吸收的回收工艺、反应热的回收利用等先进工艺。在苯法生产工艺中,首先原料来源可以得到保障与支持;其次苯法采用的连续精馏可使顺酐质量更加稳定且提高收率降低能耗;另外,近年来采用背压式汽轮机新装置利用余热产生蒸汽使得热平衡得到更大的完善,不仅充分利用热能,可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经济效益。 由于原材料等原因,我国基本上采取苯氧化法,但是弊端是对苯的利用率低,污染了环境,其主要污染物为废气、废水、废渣。 1.2顺酐生产工艺 正丁烷氧化法C4馏分中成本最低且最易得到原料是正丁烷,与氧气混合氧化产生顺酐是三种方式中成本最低。正丁烷氧化法由于污染小、成本低的特征,在近年来得到广泛的应用,随着混合C4馏分为原料固定床氧化工艺发展并成熟,逐渐占据生产工艺中主导地位,正丁烷生产顺酐方式主要有两大优势:第一,正丁烷原料以苯原料价格更为便宜,由于苯原料被各生产行业广泛使用,使得苯价格不断上浮,更是加剧苯与正丁烷单价差异;第二,正丁烷原材料生产中所释放的有毒副产物比苯原材料更少,极大程度上减少了环境的污染,并且正丁烷氧化生产工艺所需要装置与苯氧化生产工艺装置相同,差别仅在于将催化剂环节更换为正丁烷氧化设备。因此,顺酐生产相关科研人员加大对正丁烷氧化生产顺酐工艺研究力度,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正丁烷氧化法发展。正丁烷氧化生产顺酐是非常复杂氧化还原反应,生产环节为氧化反应环节和后处理回收环节。 1.3苯法及正丁烷法生产工艺比较 在顺酐生产工艺方面苯法及正丁烷法大致相同,其共性主要体现在选择使用固定床与空气进行氧化、部分冷凝过程中用水进行吸收、利用二甲苯间歇沸脱水精制的工艺路线上。这两种生产工艺除了原料不同,生产工艺路线基本上是一致的,除此之外它们之间最大的区别:正丁烷生产工艺中需要增加包括正丁烷分离、反应器的压力提高废气焚烧系统在内的三套气分装置;正丁烷氧化法在原料上更省、生产成本更低、产出量更高,催化剂使用更好、环境污染更轻、技术上更新的特点使得正丁烷法成为了目前国内企业生产顺酐的发展新趋势。 2.顺酐的尾气(废气)处理 顺酐生产过程中的主要污染源及污染物是废气、废水、废渣等,在如何处理废气等方面作了以下研究和分析:由于顺酐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如果直接排放会对人身体健康造成非常大的伤害,因此必须积极有效地进行处理。水吸收塔或有机溶剂吸收塔排放出的尾气是生产顺酐装置的尾气主要来源,在以苯为原料的生产路线上,废气处理系统的设计就是为了清除从吸收塔排出气体中的有机物,如苯、二甲苯、CO等。清除的方法是使有机物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与氧发生反应,使之变成水和二氧化碳。应根据尾气中污染物的浓度、性质、生产条件和经济性进行实施。 以正丁烷制顺酐尾气处理为例,废气处理程序较为复杂,但却有效节约能源。其工艺流程为:自吸收塔顶排出的废气中会有大量CO、未反应的正丁烷和其他有机物及氧等,进入膜分离装置,含正丁烷的气体返回至反应器,另一部分废气,即渗余气则送入蓄热式氧化器。燃气加热到790℃,使有机物在高温下发生氧化反应,运行后不再需外界燃料供应,废气自行氧化且生成的热量产生2.5MPa蒸汽3.6t/h。氧化后的废气中的碳氢化合物以CO2和水蒸气的形式排放到大气中。 3.国内顺酐生产装置工艺技术状况及发展趋势 国内目前顺酐生产工艺从原料路线上看是以苯法为主,这是由于我国煤资源丰富,焦炭量大,使焦化苯产量大的特点所决定。从环保角度来看苯法的废气处理达标较之正丁烷法要困难。另外由于我国炼油产量的大幅增加,C4资源逐步丰富,为正丁烷法生产顺酐提供了机遇。目前随着国内顺酐装置生产规模逐渐放大,氧化反应器因为国内加工制造水平所限,目前单套最大的固定床反应器为年产3万t顺酐反应器,但水吸收后处理塔设备因直径过大再放大遇到瓶颈,且水吸收为间歇操作工人劳动强度大不适合大规模生产。近些年来天津市化工设计院消化吸收并改进放大ALMA工艺和亨斯曼工艺正丁烷法,在国内做了很多正丁烷氧化溶剂吸收后处理顺酐装置,在国内顺酐装置设计取得了飞跃,基本思路为前面多套氧化装置后处理集中利用溶剂吸收和解吸装置。 目前国内由天津市化工设计院设计的正丁烷法顺酐装置有兰州炼油化工总厂2万t/a正丁烷法固定床溶剂吸收顺酐装置;新疆吐哈石油天然气化工厂2万t/a正丁烷法固定床水吸收顺酐装置(后改用意大利CONSER公司溶剂吸收工艺);新疆克拉玛依金泽公司2万t/a正丁烷法固定床水吸收顺酐装置;新疆凯涟捷公司2万t/a正丁烷法固定床水吸收顺酐装置;浙江华辰能源有限公司石化技改扩建工程(顺酐装置)两套2万t/a正丁烷法固定床水吸收顺酐装置。新建正丁烷溶剂吸收法顺酐装置有山东淄博齐翔腾达化工有限公司年产10万t顺酐项目(ALMA 工艺路线);山东弘聚新能源有限公司5万t/a顺酐工程(ALMA工艺路线);东营科德2.5万t/a顺酐工程(ALMA工艺路线);淄博海益精细化工有限公司10万t/a顺酐工程(ALMA工艺路线);濮阳市盛源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年产5万t/a顺酐工程(ALMA工艺路线);盘锦联成8万t/a溶剂吸收法顺酐装置(亨斯曼工艺路线)采用德国(DWE)4万t/a固定床反应器,两条处理能力4万t/aDBP溶剂吸收塔,集中一套处理能力8万t/a溶剂解吸塔系统。

顺酐的生产现状

顺酐的生产现状 3.1 世界顺酐生产现状 顺酐已有160多年历史。早在1817年曾由苹果酸脱水蒸馏制得顺酐。1933年,美国国民苯胺和化学品公司实现了苯气相催化氧化制顺酐的工业生产。1960年,美国石油-得克萨斯化学公司建立了由丁烯氧化生产顺酐的工业装置。随后世界顺酐的生产发展十分迅速。 … 表3.1 2012年全世界顺酐生产能力分布情况表 图3.1 2012年全世界顺酐生产能力分布图 … 近两年,世界顺酐产能产量有所增长,开工率也有所提高。2006~2012年世界顺酐产能产量情况见下表和图。 表3.2 2006~2012年世界顺酐产能产量统计表 图3.2 2006~2012年世界顺酐产能产量走势图 目前,世界顺酐生产能力最大的几家生产厂家分别是:马来西亚BASF Petrona 公司、江苏常州亚邦化学有限公司、比利时的BASF公司、美国Huntsman(亨斯迈)公司、德国Sasol-Huntsman公司,山西太原市侨友化工有限公司、天津中河化工厂和沙特阿拉伯海湾先进化学工业公司。 目前世界顺酐生产企业及产能、工艺情况见下表。 表3.3 2012年国外主要顺酐生产厂家及产能表 单位:万吨/年序号地区厂家名称产能备注 1 美国Huntsman 10.5 正丁烷氧化法 …… 40 沙特阿拉伯Gulf Advanced Chem 10.0 正丁烷氧化法 合计…

3.2 我国顺酐生产现状 3.2.1 我国顺酐的发展 我国顺酐的工业生产始于20世纪50年代,但由于我国反应器设计和制造水平有限以及催化剂性能较差、消耗高、污染严重、生产装置规模小等原因,发展十分缓慢。 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顺酐均为千吨级苯法固定床生产装置,自从20世纪80年代我国引进多套万吨级顺酐生产装置以后,我国的顺酐工业生产才步入正常发展的轨道。 … 可以看出,近几年我国顺酐的产能和产量增长速度都很快,每年都有新增装置建成投产,前几年原有装置基本都是满负荷生产,如果不计算当年新增装置产量和产能的话,顺酐的开工率都在80%以上。另外由于受到从2000年4月至2001年10月连续18个月国内顺酐市场利好的刺激,以及国产化万吨级顺酐生产工艺技术的普及,过去3~5年内,吸引了国内大量资金纷纷投入到顺酐生产行业,致使中国顺酐的产量、产能都迅速攀升。其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了世界其他任何国家和地区,可以说,中国创造了顺酐行业世界第一的发展速度。2006~2012年我国顺酐产能产量情况见下表和图。 表3.4 2006~2012年我国顺酐产能产量情况表 图3.3 2006~2012年我国顺酐产能产量走势图 3.2.2 我国顺酐的生产现状 目前(2013年3月初),我国顺酐装置的总生产能力超过141万吨,企业总数约50家。其中,年产能达到2万吨级以上的企业有28家,江苏常州亚邦化学有限公司是目前我国最大的顺酐生产企业。 国内顺酐主要生产企业及生产能力见表3.5。 表3.5 我国顺酐生产企业及产能统计表 单位:万吨/年

碳酸饮料的生产工艺流程

碳酸饮料的生产工艺流程 一、碳酸饮料的基本特征 [30min] (一)碳酸饮料的定义:指含有CO2的软饮料的总称 (二)分类 1.果汁型碳酸饮料:指含有2.5%及以上的天然果汁。 2.果味型碳酸饮料:以香料为主要赋香剂,果汁含量低于2.5%。3.可乐型碳酸饮料:含有可乐果、白柠檬、月桂、焦糖色素。4.其它型碳酸饮料:乳蛋白碳酸饮料、冰淇淋汽水等。 (三)CO2在水中的溶解度 1.CO2在碳酸饮料中的作用。 2.CO2在液体中的溶解度。 影响因素有: (1)液体的温度。 (2)环境绝对压力。 (3)液体与CO2接触的面积和时间。 (4)CO2的纯度。 (四)碳酸饮料生产主要设备 1.水处理设备(澄清、过滤净化、消毒等,前面水处理已讲过)。2.糖浆调配设备(化糖锅、夹层锅、配料缸)。 3.碳酸化设备:CO2气调压站、水冷却器、汽水混合机)。4.洗瓶设备。

5、灌装设备。 二、碳酸饮料的生产工艺 净化←CO2。 (一)工艺流程(一次灌装法) 水源→水处理→冷却脱气→净化→定量调和→冷却混合灌装→压盖→检查→成品→白砂糖→称得→溶解→过滤→糖浆调和检验←消毒←清洗←容器。 (二)糖浆的制备与凋和 1.糖的溶解: (1)冷溶法。 (2)热溶法。 2.调和糖浆的调配 加入顺序:原糖浆(加甜味剂)→加防腐剂→加酸味剂→加果汁→香精→色素→水(碳酸水)。 (三)碳酸化过程 1.CO2气调压站; 2. 水冷却器; 3. 汽水混合机(碳酸化罐)。 (四)灌装、杀菌、检验 1.洗瓶; 2. 灌装; 3. 杀菌;

4、冷却、检验。 三、碳酸饮料生产常见的制裁量问题及解决办法 小结:碳酸饮料生产工艺及设备。 介绍指含有二氧化碳的软饮料,通常由水、甜味剂、酸味剂、香精香料、色素、二氧化碳气及其他原辅料组成,俗称汽水。 一、生产工艺流程-二次灌装 饮用水→水处理→冷却→气水混合←CO2糖浆→调配→冷却→灌浆→灌水→密封→混匀→检验→成品容器→清洗→检验。 二次灌装法流程示意图。 二次灌装法是先将调味糖浆定量注入容器中,然后加入碳酸水至规定量,密封后再混合均匀。又称为现调式灌装法、预加糖浆法或后混合(postmix)法 一、生产工艺流程-一次灌装 饮用水→水处理→冷却→气水混合←CO2糖浆→调配→冷却→→→混合→灌装→密封→检验容器-→-清洗-→-→-检验将调味糖浆与水预先按照一定比例泵入汽水混合机内,进行定量混合后再冷却,然后将该混合物碳酸化后再装入容器。又称为预调式灌装法、成品灌装法或前混合(premix)法。 糖浆的制备 溶糖分间歇式和连续式,间歇式又分为冷溶和热溶(蒸汽加热和热水)。

钛白粉行业分析

钛白粉行业分析 一、钛白粉概述 1、钛白粉描述 钛白粉学名为二氧化钛。它有金红石型和锐钛型二种结构。 钛白粉的制备主要原料:钛矿石。 2、制造工艺 钛白粉既可用钛铁矿、金红石制取,也可用钛渣制取。钛白粉生产工艺有两种:即硫酸盐工艺和氯化物工艺,硫酸盐法的技术比氯化物法简单,可以用品位低和比较便宜的矿物。目前世界上约有47%产能采用硫酸盐工艺,53%产能为氯化物工艺。我国目前大多数企业采用硫酸盐法生产。 两种制法中最为突出的差别就是白度,氯化法制出的几乎不含铁离子,白度通常很好,硫酸法就参差不齐,通常较好的硫酸法生产的钛白粉也达不到任何一个氯化法生产的白度。其次就是细度和分散性,氯化法的粒子分布均匀,细度较细,分散力普遍好。 3、钛白粉的用途 二氧化钛(或称钛白粉)广泛用于各类结构表面涂料、纸张涂层和填料、塑料及弹性体,其它用途还包括陶瓷、玻璃、催化剂、涂布织物、印刷油墨、屋顶铺粒和焊剂。据统计,2006年全球二氧化钛需求达460万吨,其中涂料行业占58%、塑料行业占23%、造纸10%、其他9%。 钛白粉在橡胶行业中既作为着色剂,又具有补强、防老化、填充作用。 钛白粉在化妆品中应用也日趋广泛。由于钛白粉无毒,远比铅白优越,各种香粉几乎都用钛白粉来代替铅白和锌白。 用钛白粉制得的瓷釉透明度强,具有质量小、抗冲击力强、机械性能好、色彩鲜艳、不易污染等特点。 4、钛白粉生产原料概况 钛白粉生产需要钛矿等资源。解决原料长期稳定地供应,是我国钛白粉工业发展的

基础。近几年在经济高速发展等因素的刺激下,我国钛白粉产业出现了超过两位数的市场需求增幅,原料供应紧张的局面不但没有缓解,而且越来越严重。我国钛精矿储量主要集中在四川、广西、云南等地,矿石二氧化钛的含量较低,且矿区选矿企业数量众多、规模偏小。钛精矿供应能力的增长一直落后于国内钛白粉生产企业产能的扩张。此前,一些钛白粉生产企业从国外进口原料。但近年以来,作为我国钛矿主要进口国之一的越南,将钛矿列入其希望保留用于国内生产的原料名单之中,大幅减少对中国的出口,使我国钛白粉生产企业的原料紧张状况加剧。 根据《2009年关税实施方案》中国从2009年1月1日起将进一步调整进出口关税税则。就钛白粉而言,其主要原料,钛精矿、高钛渣和硫酸出现在了调整行列之中。根据方案,2009年高钛渣(二氧化钛质量分数大于70%的)进口由原来的最惠国税率%继续下调为0,硫酸由原来的最惠国税率%下调为0,与此同时,钛矿砂及其精矿出口2009年的暂定关税上调为10%。 新的关税方案实施后,国内钛精矿出口将受到限制,而硫酸、高钛渣进口应有所增长。对于国内原料供应企业而言,资源量的增长意味着竞争的加剧,尤其在当前产品消费需求疲软的时期,国内价格或将因此下滑。对于使用其作为原料的钛白粉行业而言,原料价格下降直观来看无疑是利好的,成本的下降为销售压力巨大而价格已降至成本线的企业又提供了一线价格操作余地,企业利润空间有所增加。

我国顺酐的生产工艺

我国顺酐的生产工艺 顺酐的生产工艺 目前,工业上顺酐的生产工艺路线按原料可分为苯氧化法、正丁烷法氧化法、C4 烯烃法和苯酐副产法4种。其中苯氧化法应用最为广泛,但由于苯资源有限,C4烯烃和正丁烷为原料生产顺酐的技术应运而生,尤其是富产天然气和油田伴生气的国家,拥有大量的正丁烷资源,因此近年来正丁烷氧化法生产顺酐的技术发展迅速,已经在顺酐生产中占主导地位,其生产能力约占世界顺酐总生产能力的80%。 2.1.1苯氧化法… 图苯氧化法生产顺酐的工艺流程图 C4 烯烃法… 2.1.3苯酐副产法… 2.1.4正丁烷氧化法… 图正丁烷法生产工艺流程图 正丁烷在V2O5-P2O3 系催化剂上选择氧化生成顺酐,其氧化反应器有固定床和流化床两大类,顺酐回收工艺有水吸收法和溶剂吸收法。 固定床工艺 丁烷法固定床工艺主要由亨斯迈公司(1993 年Monsanto 将顺酐业务转让给Huntsman 公司)、BP SD康斯尔(Conser)公司拥有,与苯氧化法基本相似,但正丁烷氧化转化率和选择性均比苯低,其顺酐的摩尔收率按正丁烷计仅为50?55%而原料气体中苯和正丁烷的摩尔浓度基本相同。因此对于同样规模的生产装置,正丁烷法需要较大的反应器和压缩机反应温度400?450E,压力为125?130MPa

为了降低正丁烷的单耗,比利时的Pantochi 公司采用尾气循环工艺.吸收塔顶出来的尾气约50%经处理后与新鲜空气一并进入反应器。该工艺可使正丁烷的单耗下降约10%。 2.142 流化床工艺… 图正丁烷氧化生产顺酐的流化床工艺流程图 水吸收法 在采用丁烷法生产顺酐的初期,主要是一些苯法装置通过更换催化剂实现,就是新建的装置工艺也与苯法基本一致,均为水吸收法回收。 水吸收法是将未冷凝的含50wt%的顺酐气体在吸收塔中用水吸收成43流右的马来酸,然后将马来酸溶液送至脱水精馏塔,通过二甲苯的恒沸脱水及减压精馏生产出顺酐产品。整个后处理为间歇操作。水吸收工艺国产化技术已比较成熟,操作简便,占地较少,投资节省,对于规模2万吨的装置具有投资的优势。 2.1.4.4 溶剂吸收法… 顺酐生产工艺的比较与选择 目前,工业上顺酐的生产工艺路线按原料可分为苯氧化法、正丁烷法氧化法、C4烯 烃法和苯酐副产法4种。 以前,苯氧化法应用最为广泛,但由于苯资源有限,C4烯烃和正丁烷为原料生产顺酐的技术应运而生,尤其是富产天然气和油田伴生气的国家,拥有大量的正丁烷资源,因此近年来正丁烷氧化法生产顺酐的技术发展迅速,已经在顺酐生产中占主导地位。C4 烯烃氧化法因副产物较多已被淘汰,而苯酐副产法顺酐产量有限。 苯氧化法及正丁烷法是目前各国顺酐生产普遍采用的工艺。我国主要采用苯氧化法,经过多年的开发应用,工艺比较成熟,同时具有工艺简单、操作容易、投资省、收率高等特点。 顺酐产品成本50%以上是原料费用,已工业化的顺酐生产技术都是以控制最大收率来确定工艺条件。 与传统苯法相比,正丁烷氧化法具有原料价廉、污染小等优点,美国的顺酐装置就

国内外钛白粉的牌

国内外钛白粉的牌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国内外钛白粉(TiO2)公司主要产品牌号 一、国外公司 1、杜邦公司 R706、R900、R90 2、R931、R960、R102、R10 3、R10 4、R105 2、美礼联公司 RCL575、RCL595、RCL568、RCL696、RCL128、RCL188、RCL69、RL90 3、科美基公司涂料、油墨用:CR800、CR822、CR828、CR826 塑料用:CR826、CR834 4、美国亨兹曼公司 TR92、R-XL、TR28、RFC- 5、RTC-30、A-HRF、APP-2、RHD-2 5、NL化学品公司 2190、2130、2220、1074、TR93 6、日本石原公司锐钛:A-100 金红石:R-930、CR60-2、CR90、R980 7、科米拉公司常规钛白粉:Kemira405、Kemira650、Kemira660、KemiraAFDC、KemiraAN、KemiraRD3、KemiraRDE2、KemiraRDI-S 超细钛白粉品牌:UV-TITANL530、UV-TITANL531 8、萨其宾公司硫酸法生产:R210、R611、R320、HombitanLW-S、HombitanLW-S-U、HombitanLW-S-U-HD、HombitanLO-CR-S-M、HombitanLC-S 9、科斯特-国民二氧化钛有限公司采用科美基技术,氯化法工艺,表面经氧化锆/氧化铝处理而成。产品: Cristal128、Cristal122、Cristal134

钛白粉工艺流程简图

金红石钛白工艺流程简图如下: 钛铁矿钛铁矿粉碎酸解沉降及泥浆处理 亚铁分离结晶 水解一次水洗漂白 表面处理中粉煅烧盐处理 干燥汽流粉碎 工艺流程说明: 1. 钛铁矿粉碎 拆包后的散装钛铁矿由自卸车运至原矿库,经铲车加料至斗式提升机,再经链式输送机送入磨前贮斗。经电子秤称重量后加入磨机,磨后料由循环风机送至分级机进行粗细分选,细度不合格的物料经返料链运机返回磨机重磨。细度合格矿粉随风进入旋风分离矿粉后进入循环风机,一部分热风回到磨前与热风炉供给的热风一起进磨供研磨与干燥,并把磨后物料带出磨机,一部分热风回到磨后作为输送的分级所需风量的补充。多余的含尘气体经布袋收尘器净化后由风机排空。 旋风和布袋收尘器的矿粉由链式输送机集中送入矿粉贮斗转由斗式提升机、链式输送机送至酸解的计量贮斗待用,或送入矿粉的缓冲贮仓贮存。 2.酸解-泥浆处理: 由硫酸装置送来的95%(或91%)硫酸进入本工序设置的硫酸贮槽经计量加入到预混合槽,与来自原矿粉碎工段经计量后的钛精矿在预混合槽经搅拌充分混合,混合均匀后经分配器放入选定的酸解罐中。 用蒸汽加热引发酸解反应。酸解反应使钛铁矿中的大部分金属氧化物与硫酸发生反

应,其中钛以硫酸氧钛的形式作为分解产物。酸解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放出的热量使酸解罐中的物料温度迅速升高至180℃~200℃左右,温度的升高加速了酸解反应的进行。 酸解主反应完成后熟化一定时间,通过仪表计量加水浸取,浸取一段时间调整钛液中的三价钛离子含量及F值。浸取完成后的钛液用泵送到沉降工序。 酸解反应产生的酸解尾气中含有大量的水蒸气及微量的矿粉尘、二氧化硫、三氧化硫、硫酸雾等污染物质。通过管道将酸解尾气引至酸解罐主烟囱中,将水池中的碱性水通过水泵喷射进入酸解罐主烟囱,洗涤除去酸解尾气中的矿粉尘及二氧化硫等污染物质,并将酸解尾气冷却至50℃左右,洗涤后的酸解尾气通过酸解罐烟囱40米高点达标排放。洗涤废水设冷却塔循环使用,并用其中一部分输送酸解泥渣至污水处理场,分离部分未反应矿粉后进入污水处理场同其它酸性废水一并中和处理。 将改性好的絮凝剂加入到絮凝剂溶解槽,加水通过蒸汽加热使絮凝剂溶解,絮凝剂稀释到使用浓度后送入絮凝剂计量槽。 稀释后的絮凝剂按照一定的比例通过比值流量调节方式与酸解后的硫酸钛液一道加入沉降槽。在絮凝剂的絮凝作用下,钛液中未反应的钛矿和其它不溶性的杂质在沉降槽内以泥浆的形式沉降到沉降槽的底部。吸取沉降槽上部澄清合格的清钛液用泵送钛液热过滤工序进一步净化。 沉降槽底部的泥浆待积累到一定位置后用泵送到泥浆处理工序,泥浆在泥浆槽中通过蒸汽间接加热,加热后的泥浆用板框过滤,滤液返回到沉降槽,泥渣用压缩空气吹干,直接送泥渣场堆放。 3.过滤-结晶-分离: 由酸解-沉降工序来的钛液加入助滤剂木屑粉或硅藻土,经混合均匀后泵送至钛液板框进行一次控制过滤,除去钛液中的杂质。除杂后的钛液进入真空结晶系统,亚铁结晶析出。达到放料终温后去圆盘分离机分离硫酸亚铁。亚铁去堆场进行包装,叉车送至亚铁库。滤液进入稀钛液贮槽再泵至以木炭为助滤层的板框压滤机中进行二次精过滤。 4.浓缩-水解 合格的清钛液经泵送入钛液预热器,用蒸汽冷凝水预热后进入薄膜蒸发器,使之浓度提高至200 g/l,然后进入浓钛液贮槽。二次蒸汽同一次控制过滤的钛液换热后进气压式冷凝器,不凝性气体由水环泵排空。

各式茶饮料生产工艺流程

我国各式茶饮料开始生产工艺流程,茶饮料在国际上被称为“新时代饮料”。从长远的观点看,是可以与碳酸饮料相抗衡的产品,其特点是天然、保健且能解渴,符合现代人崇尚天然、追求健康保健的消费心理需求。 从一些主要地区看,世界茶饮料的增长速度很快。美国的软饮料是以碳酸饮料为主的。但20世纪90年代以来,茶饮料一直处于增长之势(如下表所示): 茶饮料消费在西欧尽管每个国家发展不一致,但总体也是处于上升趋势。如瑞士目前已达到每人一年32升。欧洲茶饮料消费情况如下表: 日本开发茶饮料较早,1983年开始大量生产乌龙茶,1985年开始生产红茶,以后品种不断丰富,其大部分产品是不加糖的纯茶饮料。生产情况具体见下表: 日本每人年均消费茶饮料约22升。我国与之比较有很大的差距。尽管我国工业化生产茶饮料已有三四年的历史,也具备了一定的产量,但仍处于起步阶段。随着人们饮用瓶装水习惯的逐渐形成,茶饮料将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国内外液态茶饮料的生产流程依不同的产品(如纯茶饮料、果味奶茶、茶汽水等)和不同的包装方式而不同。但是用茶叶为原料的茶浸出液的制备工艺基本上是一致的。 萃取工艺流程:从茶叶中萃取茶汤的浓度因为原料、工艺设备、生产的产品不同而各有差异,水与茶叶的比例一般为1~15∶100。如果浓度大易产生白色沉淀。为降低成本及避免成品在销售时产生混浊,一般是以1%的茶叶进行萃取,萃取温度为70~95℃,萃取时间为5~30分钟,萃取后用250目尼龙布过滤除渣。萃取形式有3种代表形式———夹层锅式、篮笼式、咖啡抽取器式。夹层锅萃取时将热水放入带搅拌器的锅内加热至规定温度投入茶叶,搅拌到一定时间后翻转夹层锅倒出茶萃取液进行过滤。该形式的特点是温度时间易控制,搅拌出料方便,萃取充分。篮笼式萃取是将放有茶叶的篮笼在热水槽内靠设备吊起放下起到搅拌作用进行萃取,不足之处是萃取不完全,茶叶渣取出不便,茶叶易产生涩味。咖啡抽取器式萃取就是喷淋式,是将茶叶放在网上,用规定温度的热水从顶部喷淋萃取,待茶叶充分浸渍后从底部获得茶汤,其优点是易排渣,但不能搅拌,萃取终点不易判别。 日本和我国台湾等地多以茶叶为原料,直接萃取茶中可溶性部分。而欧美国家多采用速溶茶为原料,以净水稀释为茶饮料。在我国生产速溶茶的厂家是福建漳州大闽食品有限公司,该公司采用膜浓缩技术和真空干燥技术,降低了香气和滋味的损失,解决了沉淀混浊问题。用这种方式生产的茶饮料投资少,见效快,易上马,技术指标好控制,产品质量有保证。 影响茶饮料品质的因素主要有: 1.水质。水是茶饮料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品质对茶饮料影响甚大。一般说,水中的钙、镁、铁、氯等离子影响茶汤的色泽和滋味,会使茶饮料发生混浊,形成茶乳。当水中的铁离子含量大于5pp m(百万分之5)时,茶汤将显黑色并带有苦涩的味道;氯离子含量高时会使茶汤带腐臭味。茶叶中的植物鞣质与多种金属离子可以反应,并可生成多种颜色。所以自来水是决不能直接用来生产茶饮料的。生产品质较佳的茶饮料必须用去除离子的纯净水———pH值在6. 7~7.2,铁离子小于2ppm,永久硬度的化学物质含量要小于3ppm。 2.原料。茶叶可分为绿花、红茶、乌龙茶、黑茶、白茶、黄茶六大类,各类茶风味各异。成品茶由于

国内外钛白粉的牌号

精心整理 国内外钛白粉(TiO2)公司主要产品牌号 一、国外公司 1、杜邦公司R706、R900、R90 2、R931、R960、R102、R10 3、R10 4、R105 2、美礼联公司RCL575、RCL595、RCL568、RCL696、RCL128、RCL188、RCL69、RL90 3、CR834 4、5、NL 67、牌:8、、9/氧10、超彩股份公司超彩股份公司是捷克共和国著名无机颜料生产商,拥有中欧地区最大最现代化的钛白粉生产装置。该公司生产的钛白粉除通用型号,还有专门针对涂料、塑料中不同要求而设计的专用型号。超彩公司生产的食品和化纤钛白粉表现出在专业领域应用方面的独到之处。注册商标:PRETIOX 11、喀拉拉矿产和金属有限公司该公司是印度唯一综合利用海滩矿物质的公司,公

司具有采矿、矿物质分离、生产金红石型钛白粉颜料的能力,能够生产世界上最好的钛矿、金红石矿、锆矿、金红石钛白粉及颜料。产品:RC-800、RC-800PG、RC-808、RC-822 12、日本富士钛工业公司该公司有日本最大的化纤钛白生产厂,以钛白产品为主,还生产以钛白为基础的其他钛系列产品,如电子工业用的钛酸钡、半导体电容器、 13 14 为 15 1专 2 3 4 5、镇江钛白粉股份有限公司商标:环球金红石:ZR-110、ZR-946,ZR-940、ZR-948锐钛型钛白粉:ZA-100、ZA-120,ZA300 6、湖南永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商标:株花金红石:ZR-616、ZR-610 7、上海焦化有限公司钛白粉分公司商标:玉兔。主要产品:锐钛型钛白粉BA0101、BA0102,主要用于油漆、油墨、塑料、皮革、造纸、建筑涂料、化妆品;YTA系列

碳酸饮料生产工艺流程图

碳酸饮料生产与设备

一、碳酸饮料生产工艺流程

1、定容:检测物料基本指标; 2、冷却:低于10度 3、备压:0.5Mpa(根据要求设定) 4、灌装压力:0。4-0.5Mpa 5、灌装温度:13±2℃; 6、封口:14-18nM 7、灯检:无肉眼可见杂质。 8、还有两组过滤没有标注 二、主要设备 (一)、水处理设备 ?第一级净化系统 ●石英砂过滤器:采用石英砂多介质过滤器,主要目的是去除水中含有的 泥沙、锰、铁锈、胶体物质、机械杂质、悬浮物等颗粒在20UM以上对 人体有害的物质。自动过滤系统采用进口富莱克控制器,可以自动进行反 冲洗、正冲洗等一系列操作。同时,设备具有自我维护系统,运行费用 低。滤材主要包括:PPF,AC椰碳等。 结构示意图: ?第二级净化系统 ●活性炭过滤器:采用活性炭过滤器,主要利用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去除

水中的色素、异味、大量生化有机物,降低水中的余氯值及农药污染和 其他对人体有害的污染物质。自动过滤系统采用进口富莱克控制器,可以 自动进行反冲洗、正冲洗等一系列操作。 结构示意图: ?第三级软化处理系统(根据地方原水水质选配) ●阳离子树脂:采用阳离子树脂对水进行软化,主要去除水中的硬度。水 的硬度主要是有钙(Ca2+)、镁(Mg2+)离子构成的,当含有硬度离 子的原水通过树脂层时,水中的Ca2+、Mg2+被树脂交换吸附,同时等 物质量释放出钠Na+离子,从软水器内流出的水就是去掉了硬度离子的 软化水。从而有效防止逆渗透膜结垢。 ?第四级脱盐处理 ●反渗透脱盐:采用反渗透技术进行脱盐处理,反渗透膜孔径为0.0001微 米,能去除有害的可溶解性固体及细菌、病毒等,脱盐率达99.6%以上,生产出符合国家标准的纯净水,主机部分包含保安过滤器、高压泵和反

中国钛白粉行业发展状况

早在上世纪的时候,钛白粉就已经开始应用了,只是那个时候还是发展初期,并没有现在这么火,可是到本世纪初的时候钛白粉行业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面临着一些问题以及挑战:一方面原材料价格上涨,让很多的用户都接受不了,另一个就是市场竞争激烈,导致后来钛白粉行业呈下滑趋势。而到如今我国的整体行情非常不错、可观,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钛白粉-图例) 【中国钛白粉行业的总体状况】 如今我国钛白粉的行业发展还是非常的可观的: 1.行业总产能和总产量 由于近15年国家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导致钛白粉市场的同步增长,其结果是行业出现一系列的扩产项目和业外加盟项目,使钛白粉的产能和产量持续快速上升。 2.产品结构明显优化 按照国际上颜料级钛白粉产品通行的结构比例,金红石型产品占85%~90%,锐钛型产品只占10%~15%。金红石型钛白粉用途最广,主要用于油漆/涂料、塑料、橡胶、油墨、装饰纸涂层等。而国际上锐钛型钛白粉只用于造纸(纸张纤维填充)、化学纤维消光,及少量的内用场合。

3.表观消费量 按照国际上通行概念,国内产量加上进口量,再除去出口量,即等于表观需求量,其含义在于“表观”,不等于“已经”被消费,有些可能仍在流通途径或在仓库。 4.关于钛白行业当前循环经济产业链状况 硫酸法钛白粉的最大弊端是“三废”排放量大,处理费用高,企业视此为沉重的“包袱”。如何将被动式变为主动式,发展市场化商品链,是钛白粉企业长远健康发展的根本。当前,行业在“三废”的处理和综合利用上已获得许多成就,出现多种所谓“联产法”清洁生产模式,其无疑对该企业具有积极意义。但这些“联产法”产业链都具有浓厚的企业或该企业所在地区的产业特色,有较强的局限性,短期内很难向行业普及和推广。 钛白粉是种典型的“两高一资”类产业,生产过程中排出大量的酸性废气(汽)、废水和废渣,不但对环境造成很大的破坏,对生产企业也是很大的负担。 近年来,随着环保政策的完善和环保理念水平的提高,钛白粉企业的环保状况有明显改进,绝大多数企业都建有环保装置并投入正常运行,实现废副达标排放。各企业因地制宜,创造出有鲜明企业或地区特色的所谓的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产业链,包括“硫-钛”、“硫-磷-钛”、“硫-铁-钛”、“硫-铵-钛”等。 在废副产品商品化方面,各企业压力最大的首属废水废酸中和后所产生的污泥(红石膏)利用。虽然少

钛白粉生产工艺介绍2

1.钛白粉生产工艺介绍 §1.1钛白粉的生产工艺 二氧化钛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工原料,无毒、对健康无害,是最重要的白色颜料,占全部白色颜料使用量的80%。从全世界范围来说,所开采的钛矿90%以上用于TiO2颜料的生产。1998年,世界总的TiO2颜料消费量为355万吨,按2000美元/吨的单价计其总价值为70亿美元,是仅次于合成氨和磷酸的第三大无机化工产品。许多发达国家都将其列为关键化学品行列,在某些国家和地区,其生产量与国民生产总值成正比,它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 钛白粉的工业生产方法有氯化法和硫酸法两种,其中56%为氯化法产品,这种产品的70%以上又产自美国杜邦、克尔麦吉公司和美资美联公司,其他国家的钛白粉工厂仍以硫酸法为主。我公司拟建的钛白装置也属于氯化法。我国钛资源储量居世界之首,到2000/2001年上半年,全国各钛白生产企业的产能总和将达到38万t/a。除锦州铁合金总厂钛白分厂为氯化法生产外,其余厂家均为硫酸法。世界钛白粉生产的特点是技术高度垄断,迄今为止,世界上只有20几个国家、30多家公司、50来家工厂生产钛白粉。美国杜邦公司、英国二氧化钛集团、美国美联无机化工公司、美国克朗诺斯公司、芬兰凯米拉公司以及美国克尔麦吉公司拥有世界钛白粉生产能力的78%。 §1.2钛白粉生产发展史 1789年,英国业余矿物学家格雷戈尔神甫在其教区哥纳瓦尔州的默纳金山谷里的黑色磁性砂石(钛铁矿)中发现一种新的元素(钛),当时命名为“默纳金尼特”1795年,德国化学家克拉普罗特在对岩石矿物作系统分析检验时发现一种新的金属氧化物,即是现在的金红石(TiO2)亦含有此新元素,他把此新元素以希腊神话中天地之子Titans(泰坦神)命名为钛(Titanium)。“钛”亦即是格雷戈尔所称的“默纳金尼特”。 我国钛矿资源的地质勘查,主要是新中国成立后的50年代至60年代进行的,并相继投入开发;我国钛矿资源的深加工利用(生产钛白、焊条涂料、海绵钛、钛金属、钛材等),则是从1954年由北京有色金属研究院研制海绵钛开始,1958年沈阳有色金属加工厂建成海绵钛及钛材加工车间投产,60年代末开始形成钛工业体系(生产海绵钛、钛加工材等多种产品),至1997年,我国钛工业已形成矿山-冶炼-加工和科研-设计-生产-应用两个相互关联、比较完整的体系。 国内外钛矿资源的90%以上用于生产钛白,钛白的生产工艺流程,主要有先进的氯化法和传统的硫酸法,其生产工艺及优缺点比较见表5。 §1.3国际 世界上在1824年就开始了钛白粉的制备和性能研究,在1916年于挪威建成了年产1000t 含25%二氧化钛的复合颜料厂,1918年美国钛颜料公司成立(后为国家铅业公司兼并)并开始了钛白粉的工业化生产.1923年法国采用稀释法晶种进行水解,生产出了含96%~99%二氧化钛的颜料钛白粉(锐钛),1925年美国国家铅业公司开始生产纯二氧化钛.(锐钛).1930年麦克伦堡采用外加碱中和晶种法对水解制钛白粉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