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儿童运动能的落后 运动发育迟缓

20.儿童运动能的落后 运动发育迟缓

20.儿童运动能的落后 运动发育迟缓
20.儿童运动能的落后 运动发育迟缓

儿童运动能的落后/运动发育迟缓

儿童运动能发育的顺序为从头到脚,即抬头一坐一站等。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运动发育速度放慢或是顺序异常等现象,如四五个月龄时仍抬头不稳等。达不到正常发育里程碑所要求的内容。我们称这种现象为儿童运动发育迟缓或称精神运动发育迟缓,它包括精神发育的迟缓和运动发育的迟缓,精神发育迟缓和运动发育迟缓可以同时发生,也可以单独存在。精神发育迟滞又称为智能低下,是指幼儿的智商/发育商和社会适应能力明显落后于正常同龄儿。运动发育退缓是指幼儿的运动功能的发育明显落后于同龄儿,可表现为大运动、精细运动的问题,平衡功能差导致容易摔跤或者拍球和书写困难,口腔、舌部等运动不协调还可导致进食、说话和阅读方面的问题。要确定精神运动发育迟缓需要进行智力/发育评估、综合功能评定、日常生活能力评估、肌张力检查、关节活动度测定、运动控制能力评估等在内的多项检查。

脑性瘫瘫(简称脑瘫,是自受孕开始至婴儿期脑发育阶段非进行性脑损伤和发育缺陷所导致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脊髓性肌萎缩症、先天性肌营养不良等疾病均可导致运动发育落后,只有在排除了器质性疾病之后才能考虑是神经发育性特征导致的运动能落后。

中枢性协调障碍概念多于1岁以下的婴儿,即有脑损伤病史和发育障碍、脑性运动障碍等症状表现。对尚不能确诊为脑瘫,但又可能发展为脑瘫的患儿,为对其运动障碍进行早发现和早干预,可诊断为中枢性协调障碍,使家长易于理解和接受,使患儿能获得较好的康复疗效。运动技能障碍又称发育性运动协调障碍,曾称为“笨拙儿童综合征”( Clumsy Child Syndrome),是种特殊发育障碍,主要表现为运动协调性方面的明显损害。儿童表现为眼手协调差、复杂运动困难等问题,故导致在跳舞、体操、游泳、准确抛球以及握笔困难等方面的问题。大多数运动技能障碍儿童在婴幼儿期即存在运动发育的异常,早期常表现为坐、站和行走推迟,运动技能障碍是除脑瘫外,应积极重视的运动功能障碍,应重视早期运动发育异常的长期随访评价。

儿童运动发育迟缓康复训练

儿童运动发育迟缓康复 训练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儿童运动发育迟缓康复训练儿童运动发育迟缓又称精神运动发育迟缓。常用来描述运动技能或智力落后,达不到正常发育所要求的内容。多由脑损伤引起。 常见的临床表现:运动功能落后,表现为4个月头部不稳,5个月不会翻身,不能伸手抓物,7个月不会坐,1岁不会爬;肌张力异常,如身体发软或发硬及自发运动减少,身体不自主扭转,角弓反张,姿势异常;对外界反应迟钝,智力低下;头围异常,斜视,眼球震颤等。 头部控制是小儿发育过程中的第一个有里程碑意义的粗大运动,儿童在完成各种姿势时都是以头部控制为先行的,不能控制头部的儿童是难以完成其他动作的,因此,头部控制对于小儿的整体运动发育及日常生活活动等高级运动功能发育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下面浅谈头部控制的康复训练。 头部控制训练的目的:完成头与颈的中间位控制,为翻身运动的完成及躯干控制打下良好基础。 稳定的头部控制需满足的条件:脊柱的对称性伸张,体轴回旋,上肢的支撑和保护性伸展,仰卧,俯卧与坐位的平衡反应的建立,拥抱反射消失等。 阻碍头部控制的常见因素: 颈部肌肉肌力不足,角弓反张,异常姿势反射,颈直立反射未能建立,肘支撑的不能完成,躯干回旋障碍等。 竖头的康复训练: 一、抑制头颈背屈,左右不对称,促头立直。 1.仰卧位抱球姿势训练:患儿仰卧,握其双肩,使头部屈曲,臀抬高四肢对称性屈曲,似抱球状。

2.坐位抱球姿势训练:取坐位,背靠治疗师胸前,使头部屈曲,臀抬高四肢对称性屈曲,似抱球状。 3.仰卧位拉起头抗重力训练:患儿仰卧,治疗师坐于其对面拉住其腕部,将患儿拉至体轴与水平面呈45°时停止片刻,诱导患儿主动收缩上肢使肘关节90°屈曲,保持头部直立位。 4.坐位头部抗重力训练:取坐位,抓住患儿的双肩。缓慢向后倾倒患儿身体,使其骨盆后倾。诱导患儿头部向直立方向的调节。 5.滚桶上坐位头抗重力训练:患儿骑坐于滚桶上,将滚桶前方垫高,形成以个约30°的斜坡,治疗师坐起后方,帮助支撑其双上肢,利用滚桶的倾斜,将自发诱导患儿头部的竖直及脊柱伸展。 二、调节腰背部肌张力,提高肌力 1.侧卧轴体回旋训练:患儿取侧卧位,治疗师一手置于其肩部,一手置于同侧髋部,协同用力,是患儿躯体进行扭转回旋运动。 2.坐位轴体回旋训练:患儿坐位位,治疗师一手置于其肩部,一手置于同侧髋部,协同用力,是患儿躯体进行扭转回旋运动。 3.滚桶刺激腰骶部训练:患儿仰卧于滚桶上,治疗师通过加压旋转等手法加强对脊柱深部感受器的刺激,促进相关肌群的收缩。 三、抑制异常姿势反射 1.手口眼协调模式的训练:患儿仰卧位,诱导患儿双手抓住双脚进行感触,促进其手、口、眼运动的协调性。 2.手,肘支撑训练:患儿俯卧,辅助其手,肘支撑,诱导其头部的左右回旋。 球上肘支撑训练:治疗师固定其爽下肢,前后滚动bobath球,促其主动抬头及上肢保护性伸展的出现。

(完整版)儿童运动发育迟缓康复训练(修订版)精选

儿童运动发育迟缓康复训练 儿童运动发育迟缓又称精神运动发育迟缓。常用来描述运动技能或智力落后,达不到正常发育所要求的内容。多由脑损伤引起。 常见的临床表现:运动功能落后,表现为4个月头部不稳,5个月不会翻身,不能伸手抓物,7个月不会坐,1岁不会爬;肌张力异常,如身体发软或发硬及自发运动减少,身体不自主扭转,角弓反张,姿势异常;对外界反应迟钝,智力低下;头围异常,斜视,眼球震颤等。 头部控制是小儿发育过程中的第一个有里程碑意义的粗大运动,儿童在完成各种姿势时都是以头部控制为先行的,不能控制头部的儿童是难以完成其他动作的,因此,头部控制对于小儿的整体运动发育及日常生活活动等高级运动功能发育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下面浅谈头部控制的康复训练。 头部控制训练的目的:完成头与颈的中间位控制,为翻身运动的完成及躯干控制打下良好基础。 稳定的头部控制需满足的条件:脊柱的对称性伸张,体轴回旋,上肢的支撑和保护性伸展,仰卧,俯卧与坐位的平衡反应的建立,拥抱反射消失等。 阻碍头部控制的常见因素: 颈部肌肉肌力不足,角弓反张,异常姿势反射,颈直立反射未能建立,肘支撑的不能完成,躯干回旋障碍等。 竖头的康复训练: 一、抑制头颈背屈,左右不对称,促头立直。 1.仰卧位抱球姿势训练:患儿仰卧,握其双肩,使头部屈曲,臀抬高四肢对称性屈曲,似抱球状。 2.坐位抱球姿势训练:取坐位,背靠治疗师胸前,使头部屈曲,臀抬高四肢对称性屈曲,似抱球状。 3.仰卧位拉起头抗重力训练:患儿仰卧,治疗师坐于其对面拉住其腕部,将患儿拉至体轴与水平面呈45°时停止片刻,诱导患儿主动收缩上肢使肘关节90°屈曲,保持头部直立位。 4.坐位头部抗重力训练:取坐位,抓住患儿的双肩。缓慢向后倾倒患儿身体,使其骨盆后倾。诱导患儿头部向直立方向的调节。 5.滚桶上坐位头抗重力训练:患儿骑坐于滚桶上,将滚桶前方垫高,形成以个约30°的斜坡,治疗师坐起后方,帮助支撑其双上肢,利用滚桶的倾斜,将自发诱导患儿头部的竖直及脊柱伸展。 二、调节腰背部肌张力,提高肌力 1.侧卧轴体回旋训练:患儿取侧卧位,治疗师一手置于其肩部,一手置于同侧髋部,协同用力,是患儿躯体进行扭转回旋运动。 2.坐位轴体回旋训练:患儿坐位位,治疗师一手置于其肩部,一手置于同侧髋部,协同用力,是患儿躯体进行扭转回旋运动。 3.滚桶刺激腰骶部训练:患儿仰卧于滚桶上,治疗师通过加压旋转等手法加强对脊柱深部感受器的刺激,促进相关肌群的收缩。 三、抑制异常姿势反射 1.手口眼协调模式的训练:患儿仰卧位,诱导患儿双手抓住双脚进行感触,促进其手、口、眼运动的协调性。 2.手,肘支撑训练:患儿俯卧,辅助其手,肘支撑,诱导其头部的左右回旋。 3.Bobath球上肘支撑训练:治疗师固定其爽下肢,前后滚动bobath球,促其主动抬头及上肢保护性伸展的出现。

引起精神智力发育迟缓的原因

引起精神智力发育迟缓的原因 引起精神智力发育迟缓的原因病因复杂。国外资料指出:约20%精神发育迟滞是由环境因素引起,25%由染色体异常或基因异常引起,一半以上患者找不出病因。还发现85%重度患者可找出生物学病因,如染色体异常、先天性疾病、代谢与内分泌异常、感染、中毒、外伤等物理性因素等。引起精神发育迟滞的心理社会因素难以分析归纳,现将较肯定的原因归纳如下: 一、遗传异常:主要指由基因或染色体异常所致的神经系统发育不良、畸形或先天性代谢down综合征、turner综合征;苯丙酮尿症、半乳糖血症、家族性黑朦性痴呆;神经纤维瘤病、结节性硬化及先天性脑积水、脑穿通畸形、小头畸形等。 二、胎儿期获得性异常:妊娠前三个月是胎儿神经系统结构初步形成阶段,易遭受致病因素的损害,而导致明显的畸形。在胎儿期母体的感染(病毒、螺旋体、弓形体)、腹部外伤或放射线照射、精神活性物质中毒、甲状腺机能低下等内分泌疾病、妊娠毒血症、营养不良、缺氧等严重疾病均系精神发育迟滞的病因之一。 三、围产期疾病:包括早产、难产、分娩过程中脑损伤,新生儿窒息及核黄疸等。 四、出生后疾病:出生后头2年,脑发育最快,致病因素在此期内造成的脑损害也严重。学龄前是最关键时期,其次为小学

年龄期。致病原因很多,如感染(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感染)、颅脑外伤、中毒、癫痫、营养不良、内分泌或代谢疾病及疫苗接种后脑炎等。 近年来研究表明:各种感觉器官的刺激是促进脑神经纤维发育增生的重要因素。发育期的社会环境因素,特别是婴幼儿期的教育都会影响脑发育。狼孩、猴孩的研究证明:婴幼儿期文化教育机会的剥夺,给脑正常发育带来的损害是以后任何精心教育也无法补救的。流行学调查发现低智商常与社会经济文化水平低、住房拥挤、家庭环境不稳定等有明显关系。 精神发育迟缓的基本概述精神发育迟缓(mental retardation)是指个体在发育成熟前(通常指18岁以前),由于精神发育迟滞、智力发育障碍或受阻,而导致的智力功能明显低于同龄水平,同时伴有社会适应困难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综合征。智商(iq)低于人群均值2.0标准差(人群的iq均值定为100,一个标准差的iq值为15),一般iq在70(或75)以下即为智力明显低于平均水平。适应性行为包括个人生活能力和履行社会职责两方面。临床上表现为认知、语言、情感意志和社会化等方面,在成熟和功能水平上显著落后于同龄儿童,可以同时伴有某种精神或躯体疾病,或由后者所继发。 精神发育迟缓的治疗方法精神发育迟滞的病因繁多,尚有不少病因不详,给治疗带来一定困难。但由于生物医学、遗传学及康复医学的发展,采用综合防治措施以及社会环境的改善,多数精神发育迟滞者由社会的负担变成社会的生产力量,改变了对他们发展潜力估计过低的倾向及悲观的态度。治疗原则是以教

运动发育迟缓的特征是什么影响运动发育迟缓的因素是什么

运动发育迟缓的特征是什么影响运动发育迟缓的因素是什么运动发育迟缓是儿童时期就已经出现的特征了,所以在此提醒各位家长,在生活中不能只把重心放在事业上,还需要多多参与孩子的成长,早些发现孩子是否患有运动发育迟缓症状,那么运动发育迟缓的特征是什么?影响运动发育迟缓的因素是什么?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 1. 身体发软及自发运动减少 这是肌张力低下的症状,在一个月时即可见到。如果持续4个月以上,则应注意重度脑损伤、智力低下或肌肉系统疾病的发生。 2. 反映迟钝及叫名无反应 这是智力低下的早期表现。头不稳定:如4个月的婴儿不能抬头或坐位时头不能竖立,往往是脑损伤的重要标志。 3. 身体发硬 这是肌张力亢进的症状,在一个月时即可见到。如果持续4个月以上,应注意脑瘫的发生。不笑:如果2个月不能微笑、4个月不能大声笑,应当注意智力低下的发生。 4. 头围异常

头围是脑的形态发育的客观指标,脑损伤儿往往有头围异常。体重增加不良,哺乳无力。身体扭转:3—4个月的婴儿如有身体扭转,往往提示锥体外系损伤。 5. 固定姿势 往往是由于脑损伤使肌张力异常所致,如角弓反张、蛙位、倒U字形姿势等。斜视:3-4个月的婴儿有斜视及眼球运动不良时,可提示脑损伤的存在。 6. 手握拳 如果4个月手还不能张开,或拇指不能内收,要注意偏瘫的可能。不能伸手抓物:如4-5个月不能伸手抓物,要注意智力低下或脑瘫的可能性。 影响发育迟缓的因素有以下几点: 1.家庭遗传因素 有些婴幼儿会有暂时性运动发育障碍或迟缓,家族中也有类似的病史,由遗传因素所致,原因尚不明确。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运动发育最终会达到正常。 2.环境因素 由于不正确的教养方式、缺乏运动及锻炼的机会,会造成运动发育落后,如1岁左右的孩子,父母没有选择合适的鞋子,鞋底过厚或者太薄了,影响其学习走路。 3.精神发育迟缓

运动发育迟缓幼儿的早期融合教育

运动发育迟缓幼儿的早期融合教育 融合教育指的是,让身心障碍儿童和普通同龄人在一起学习的一种教育方式,从而为每一个障碍儿童提供适合其发展的最大空间,为其接受下一阶段的教育打下较好的基础,更有利于障碍儿童融入主流社会。 儿童运动发育迟缓,又称精神运动发育迟缓,经常用来描述运动技能或智力的落后,达不到正常发育的水平。除了运动技能滞后,由于病因不同,运动发育迟缓的儿童还可伴有智力、语言、社交等方面的异常。 从20世纪下半叶开始,早期融合教育引起了包括教育界在内的社会各界越来越深入的关注和支持。上世纪80年代末,江苏、北京等省市开始,义务教育阶段的特殊儿童进入普通小学随班就读。1994年颁布的《残疾人教育条例》明确指出:残疾幼儿的学前教育,可以通过五种机构实施,其中包括普通幼儿教育 机构。 乐乐(化名),一个普通的小男孩,5岁,先天性大运动发育迟缓,原因不明。平衡能力差,不能单独上下楼梯,不能正常跑和跳跃,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也较弱,出生至今由保姆在家中养育,但每天都在康复中心做训练和按摩。父母希望 孩子进入普通幼儿园进行早期融合教育。 开学初,幼儿园给各班分配插班生,我点名要了他。起初并不知道他是一个运动发育迟缓的孩子,知道时,一切已成定局。当时我非常纠结:接受这样一个孩子,意味着我们将要付出几倍的劳动,几倍的责任心,还可能吃力不讨好。不仅如此,我还连累了班上另外两位老师,因为她们将和我一起面临未知的风险。 第二天就要见面啦,我躺在床上久久不能入睡:以什么方式接受这个孩子?怎样和家长沟通?家长要配合做什么?他会不会有攻击性行为?会不会大声喧哗影响集体活动?动作迟缓到什么程度?要大小便时会不会说?有没有午睡习惯?离开家长会不会哭闹等等一系列问题让我几乎整夜未眠。 第二天的见面打消了我很多顾虑:爸爸妈妈是那样谦逊,所有的要求都一一答应;乐乐的表现更让我原本提在嗓子眼儿的心回归了原位——那天他不仅没有我顾虑的那些行为,还会友好地对人微笑,虽然这种微笑有点儿不合时宜,但比 我想象的好得多。 小班——乐乐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 鉴于乐乐的特殊情况,刚入园的两个月,幼儿园允许他9点入园,并由奶奶陪到吃完早餐。下午两点半,再接他去训练学校进行按摩和智力训练。 1.入园第一个月 在幼儿园里,老师从每天的点名开始,要求乐乐和其他孩子一样,能站起来说“到”。这个要求对于普通孩子来说再简单不过了,但对于乐乐,有时却要叫上好几次,他才反应过来。即使如此,老师从来没有放弃过对他的要求。通过一点一滴的积累,他逐渐熟悉了幼儿园一日生活的流程,绝大多数事情能够自己做:自己搬小椅子坐好,自己小便,自己吃饭,自己喝水,自己脱衣睡觉,自己穿裤子、穿鞋等等,其他小朋友能做的事情,他都能自己做到。早操环节中,他能跟着老师认真做动作,站队时能准确找到自己的位置。好几次,外婆来看他做操,感动得掉眼泪,拉着我的手说:“孩子能有这样的进步,是我们想都不敢想的事 啊!谢谢老师,让你们多费心了!” 2.户外活动,双人抬球 户外活动中,小朋友们玩双人合作抬球走。这是一个新的游戏:孩子们两人

发育迟缓健康教育

病因表现诊断治疗预防 什么是发育迟缓?(定义) 发育迟缓:婴幼儿在大运动/精细动作、语言理解与表达、认知、个人/社会、日常生活及活动等发育维度中,存在两个及以上发育(发展)维度的显著落后。(参考文献:儿童发育迟缓研究进展) 什么原因可能导致宝宝发育迟缓?(病因) 宫孕前、产前、产时及产后:宫内发育迟滞、妊娠早期出血、孕期感染、妊高征、先天性畸形(头小畸形、巨脑回、胼胝体发育不良)、染色体异常、遗传代谢病、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巨大儿、围生期脑损伤(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脑出血、宫内窘迫、高胆红素血症)、营养不良、心理精神因素(参考文献:婴幼儿运动发育迟缓的病因病机及辨证分型初探、运动发育迟缓儿童康复的诊治新进展) 怎样及时发现宝宝发育迟缓?(表现) 3月龄颈部软,俯卧不会抬头,对周围声音无反应,见到亲人不会笑;6月龄时两手长紧握,不能伸手抓无;坐位时头后仰,俯卧位不能抬头、抬胸;对亲人和环境反应淡漠,缺乏兴趣;总爱躺着、睡觉、不哭;9月龄是不会翻身,不会坐,不会无意识发“爸、妈”音,不认识妈妈;12月龄不会扶物站立,自己不会爬,拇指不会配合捏小物品,无目的地多动、烦躁(0-15宝宝智能发育监测图) 发现发育迟缓及时就诊 评估表:Gesell发育量表、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Bayley婴儿发育量表、新生儿行为评估量表检查:MRI BAEP VEP 脑电图遗传代谢病筛查(参考文献:几种精神发育迟缓诊断标准及量表简介和比较) 发育迟缓治疗 提倡早期干预,早期治疗(中西医结合康复模式): 西医康复:运动疗法(Bobath疗法、V ojta疗法、引导式教育)物理因子疗法作业疗法言语治疗音乐疗法 中医康复:针灸疗法中医推拿按摩 什么是发育迟缓? 发育迟缓:婴幼儿在大运动/精细动作、语言理解与表达、认知、个人/社会、日常生活及活动等发育维度中,存在两个及以上发育(发展)维度的显著落后。 什么原因可能导致宝宝发育迟缓? 宫孕前、产前、产时及产后:宫内发育迟滞、妊娠早期出血、孕期感染、妊高征、先天性畸形(头小畸形、巨脑回、胼胝体发育不良)、染色体异常、遗传代谢病、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巨大儿、围生期脑损伤(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脑出血、宫内窘迫、高胆红素血症)、营养不良、心理精神因素 怎样及时发现宝宝发育迟缓? 3月龄颈部软,俯卧不会抬头,对周围声音无反应,见到亲人不会笑;6月龄时两手长紧握,不能伸手抓无;坐位时头后仰,俯卧位不能抬头、抬胸;对亲人和环境反应淡漠,缺乏兴趣;总爱躺着、睡觉、不哭;9月龄是不会翻身,不会坐,不会无意识发“爸、妈”音,不认识妈妈;12月龄不会扶物站立,自己不会爬,拇指不会配合捏小物品,无目的地多动、烦躁发现发育迟缓及时就诊 康复评定:Gesell发育量表、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Bayley婴儿发育量表、新生儿行为评估

运动发育迟缓对宝宝未来的影响

运动发育迟缓对宝宝未来的影响前言: 养育孩子,是否管好孩子的吃喝拉撒睡就足够了?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到底应该让孩子从哪里领先呢? 初见飞飞,一个四岁半的小男孩,身形偏瘦;目光游移,当和他沟通时,他也难以和我们有眼神及语言的交流;不喜欢与他人有肢体接触,当他在器械区遇到别的小朋友时会下意识的往后退,对于我们的触碰也会挣扎闪躲;在器械上活动时,动作十分缓慢谨慎,其运动的能力相当于两岁左右孩子的能力。看飞飞的写字本,本子上的数字写得很轻,几不可见,字形歪扭且每行只能写2-3个;画画几乎没有明显的表达图案,只有不规则的线条和零碎的点。其手部的发展状况只等于一个一岁三四个月的孩子。他经常被幼儿园老师投诉,专注力不好、不合群是老师多次向家长反映的,而让妈妈最焦急的是,老师在与她最近一次的面谈中,建议妈妈带孩子去进行自闭症筛查。 童童,十岁,小学四年级。童童的学习生活十分忙碌,白天上学,晚上家长还给他请了家教,轮流补习语文、数学和英语。但无论童童多么努力的学习,成绩还是提不上去。他很不喜欢看书,总觉得一看书就会头晕想睡觉;语文、英语总是左耳进、右耳出,记不住,也背不熟,读书跳行漏字;数学应用题总是难以理解题目,两位数的加减法算术题总是忘记进位。他每次的考试成绩总是一片红,对于此,老师着急,爸爸妈妈既为孩子心痛,又感觉无奈,总担心孩子的智商不高。 宝丽,十八岁,高三学生。宝丽是一个很文静的女孩,平常很安静,不爱运动,上体育课总是意思意思就算了,平常休息就喜欢宅在家里,按她自己的话说,是一运动就会觉得累得不行。而且她的动作很不协调,哪怕她很努力去跳舞,但动作永远比音乐慢两拍。说到宝丽,总会让老师又爱又恨,因为她的文科很拔尖,但理科却一塌糊涂。尤其是数学,公式会背,但在解题时总是没办法用上。高考时由于理科成绩的落后,使宝丽与心仪的大学失之交臂。 小俊,二十岁,大二学生。小俊的人缘似乎不太好。他喜欢打球,但动作比较莽撞,每次和同学一起打篮球,他总是接不准球,好不容易球到他手上了,却成为了失分的漏洞,渐渐大家都不愿意和他一组了。打网球或羽毛球似乎较为容易一点,但反手打球的动作却怎么也做不好,成为了对手的攻击要点。和大家一起聊天,他总是格格不入,刚开始的时候还能搭上一两句话,可是多聊一下就不知道别人在说什么了,常常在状况外,因此聊天也只能成为听的一员。小俊总感觉自己是不受欢迎的人,身边也没有特别要好的朋友,因此有些自卑。 以上四位的情况,不知道大家的身边有否相类似情况的朋友呢?平常生活中的我们,也有或多或少的不足之处,那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些不足之处呢?其实追根溯源,很多的问题起因都源自于早期的运动的发展。如果我们早期运动发展迟缓了,将会对以后有什么影响呢?

最新发育迟缓幼儿的教育教学随笔

发育迟缓幼儿的教育教学随笔 导语:儿童运动发育迟缓,又称精神运动发育迟缓,经常用来描述运动技能或智力的落后,达不到正常发育的水平。下面是随笔网小编整理的《发育迟缓幼儿的教育教学随笔》,欢迎阅读。 发育迟缓幼儿的教育教学随笔【第一篇】:影响小儿生长发育迟缓的因素 (一)遗传小儿生长发育的特征、潜力、趋向、限度等都受父母双方遗传因素的影响。种族、家族的遗传信息影响深远:如皮肤、头发的颜色、面型特征、身材高矮、性成熟的迟早等;遗传性疾病无论是染色体畸变或代谢缺陷对生长发育均有显著影响: (二)性别男女孩生长发育各有特点,一般女孩平均身高(长)、体重较同年龄男孩为小。女孩青春期开始较男孩约早2年,此时体格生长剧增,其身高、体重超过男孩,男孩青春期虽开始较迟,但延续时间比女孩为长,其体格最后还是超过女孩。女孩骨化中心出现较早,骨骼较轻,骨盆较宽,肩距较窄,皮下脂肪较发达,而肌肉却不如男孩发达。因此在评价小儿生长发育时男女标准应分开。 (三)内分泌生长发育主要是由各种激素调控,其中以生长激素、甲状腺素和性激素尤为重要。缺乏生长激素导致身材矮小;甲状腺素缺乏时不仅造成矮小,还使脑发育障碍;性激素可促使骨骺融合,影响长骨生长,故青春期开始较早,可使最终身高相

对矮小。 (四)孕母情况胎儿在宫内的发育受孕母生活环境、营养、情绪、疾病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妊娠早期如患病毒性感染可导致胎儿先天性畸形;母患严重营养不良可引起流产、早产和胎儿体格生长以及脑的发育迟缓;孕母接受药物、X线照射、环境毒物污染和精神创伤等,均可使胎儿发育受阻。宫内发育阻滞可影响小儿出生后的生长发育。 (五)营养充足和调配合理的营养是小儿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为保证小儿健康生长极为重要的因素,年龄越小受营养的影响越大。长期营养不足首先导致体重不增,甚至下降,最终也会影响身高的增长和使机体的免疫、内分泌、神经调节等功能低下。 (六)生活环境良好的居住环境、卫生条件如阳光充足、空气新鲜、水源清洁等能促进小儿生长发育,反之,则带来不良影响。生活制度、护理、教养、锻炼的合理安排对小儿体格、智力的成长起重要促进作用。家庭的温暖,父母的爱抚和良好的榜样作用,以及优良的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对小儿性格、品德的形成、情绪的稳定和精神智能的发育均有深远影响。 (七)疾病疾病对小儿生长发育的阻扰作用十分明显。急性感染常使体重减轻;慢性病则同时影响体重和身高的增长;内分泌疾病常引起骨骼生长和神经系统发育迟缓;先天性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21—三体综合征、软骨发育不良等,对体格和精神神经发育的影响更为明显。

低频脉冲电刺激疗法对小儿运动发育迟缓的治疗效果分析

低频脉冲电刺激疗法对小儿运动发育迟缓的治疗效果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低频脉冲点刺激疗法对小儿运动发育迟缓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 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运动发育迟缓患儿1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电脑随机分配方法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以及研究组,两组均为50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的运动训练,而研究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低频脉冲点刺激治疗方式,对比两组患儿之间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P<0.05,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儿在精细运动发育商、粗大运动发育商以及总体发育商的评分均比对照组评分高,P<0.05,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低频脉冲点刺激疗法对小儿运动发育迟缓能够改善患儿运动发育功能,从而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小儿运动发育迟缓;治疗;低频脉冲点刺激 小儿运动发育迟缓通常是指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出现缓慢或顺序异常的现象,其发病率在6%至8%之间[1]。一般正常的儿童在发育期间能够正常的发育,而不利于儿童生长发育的主要因素都会严重的影响到患儿的健康发育,从而导致儿童的成长出现了异常。该病若是不及时的的得到救治,就会出现后遗症等障碍的发生,有资料显示[2],如果在早期的时候给予患儿治疗和干预,能够有效的改善患儿的健康,从而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本文将对低频脉冲电刺激疗法对小儿运动发育迟缓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现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运动发育迟缓患儿100例为研究对象,分别根据电脑随机分配方法进行分组,主要分为对照以及研究组,两组均为25例,其中对照中男患儿占有26例,女患儿为24例,其年龄大致在3个月至3岁,平均年龄为(1.57±0.21)岁。研究组中男患儿占有27例,女患儿为23例,年龄主要大致在4个月至4岁,其平均年龄为 (2.17±0.56)岁。对比两组患儿的性别和年龄,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对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所采用的方法为常规的运动训练,每个患儿之间具有一定的差异,对此医护人员要根据患儿的具体病情制定相关的计划,最基础的训练具体为:患儿需要每天一次进行运动,其运动的时间在超过半个小时在一个小时内,10天为一个疗程,一共需要进行8个疗程。 而研究组所采用的方法主要在基础训练上进行低频脉冲点刺激治疗,其主要的具体过程为:采用脑电仿生电刺激低频脉冲物理治疗仪进行治疗,其时间为1.0-1.5s,通过连接患儿的四肢以及腰部进行刺激,以刺激的方式引起肌肉收缩反应,每天一次,一次二十分钟。十天为一个疗程,其以8个疗程为主。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进行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学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前后两组患儿的精细运动发育商、粗大运动发育商以及总体发育商的评分

宝宝运动能力差是什么原因

孩子天生爱玩,好动是他们的天性,如果家长能够加以适当的引导,就能够很好的培养孩子的运动能力,不论是对于儿童时期的身体成长还是成人后体质的增强都有很大好处。而不爱运动的孩子常常表现不自信,那么,如果孩子运动能力差怎么办呢,应该怎么去锻炼呢? 1、父母对孩子过分关爱,所以在生活中,总是将“不要跑!”、“好好走路!”这样的话挂在嘴上,而且对孩子千叮咛万嘱咐,这种做法虽然是关心孩子,害怕孩子受伤,但是这些话如同“禁令”一样,束缚了孩子的手脚,从而也束缚了孩子的运动发展。 2、父母不要对孩子过于束缚,因为这会让孩子错过很多能力发展的关键期。一般人的运动能力分阶段的,到了某一阶段,就应该具备相应的能力,但是很多孩子因为父母的原因,运动能力落后于其它小朋友。 根据孩子的兴趣选择相应的运动 1、少儿体适能(3-14岁) 少儿体适能是根据孩子不同年龄阶段科学合理的设置适合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一种运动,主要用兴趣引导孩子进行正确的运动基础学习,为孩子将来的运动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球类运动(3-6岁) 课程涉及足球、篮球、美式橄榄球、羽毛球等球类运动。生动有趣和创新的教案将帮助孩子了解和掌握团队协作和体育运动精神。

3、搏击运动(4-12岁) 在积极正面的环境中,孩子学习基本的格挡、拳法和腿法。在增强力量、身体控制和敏捷度的同时,提高孩子的专注力和意志力,并学会尊敬和礼节。 合肥市燕之珍教育咨询服务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3月,是一家致力于孤独症、发育迟缓、智力障碍儿童的康复机构。现有教师8人,高级教师2名、骨干教师2名、优秀教师3名,均是特殊教育学、心理学以及康复医学专业毕业,本机构教师先后至北京、上海、江苏等地培训并获得相关证书和荣誉,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

儿童运动发育迟缓康复训练复习课程

学习资料 仅供学习与参考儿童运动发育迟缓康复训练 儿童运动发育迟缓又称精神运动发育迟缓。常用来描述运动技能或智力落后,达不到正常发育所要求的内容。多由脑损伤引起。 常见的临床表现:运动功能落后,表现为4个月头部不稳,5个月不会翻身,不能伸手抓物,7个月不会坐,1岁不会爬;肌张力异常,如身体发软或发硬及自发运动减少,身体不自主扭转,角弓反张,姿势异常;对外界反应迟钝,智力低下;头围异常,斜视,眼球震颤等。 头部控制是小儿发育过程中的第一个有里程碑意义的粗大运动,儿童在完成各种姿势时都是以头部控制为先行的,不能控制头部的儿童是难以完成其他动作的,因此,头部控制对于小儿的整体运动发育及日常生活活动等高级运动功能发育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下面浅谈头部控制的康复训练。 头部控制训练的目的:完成头与颈的中间位控制,为翻身运动的完成及躯干控制打下良好基础。 稳定的头部控制需满足的条件:脊柱的对称性伸张,体轴回旋,上肢的支撑和保护性伸展,仰卧,俯卧与坐位的平衡反应的建立,拥抱反射消失等。 阻碍头部控制的常见因素: 颈部肌肉肌力不足,角弓反张,异常姿势反射,颈直立反射未能建立,肘支撑的不能完成,躯干回旋障碍等。 竖头的康复训练: 一、抑制头颈背屈,左右不对称,促头立直。 1.仰卧位抱球姿势训练:患儿仰卧,握其双肩,使头部屈曲,臀抬高四肢对称性屈曲,似抱球状。 2.坐位抱球姿势训练:取坐位,背靠治疗师胸前,使头部屈曲,臀抬高四肢对称性屈曲,似抱球状。 3.仰卧位拉起头抗重力训练:患儿仰卧,治疗师坐于其对面拉住其腕部,将患儿拉至体轴与水平面呈45°时停止片刻,诱导患儿主动收缩上肢使肘关节90°屈曲,保持头部直立位。 4.坐位头部抗重力训练:取坐位,抓住患儿的双肩。缓慢向后倾倒患儿身体,使其骨盆后倾。诱导患儿头部向直立方向的调节。 5.滚桶上坐位头抗重力训练:患儿骑坐于滚桶上,将滚桶前方垫高,形成以个约30°的斜坡,治疗师坐起后方,帮助支撑其双上肢,利用滚桶的倾斜,将自发诱导患儿头部的竖直及脊柱伸展。 二、调节腰背部肌张力,提高肌力 1.侧卧轴体回旋训练:患儿取侧卧位,治疗师一手置于其肩部,一手置于同侧髋部,协同用力,是患儿躯体进行扭转回旋运动。 2.坐位轴体回旋训练:患儿坐位位,治疗师一手置于其肩部,一手置于同侧髋部,协同用力,是患儿躯体进行扭转回旋运动。 3.滚桶刺激腰骶部训练:患儿仰卧于滚桶上,治疗师通过加压旋转等手法加强对脊柱深部感受器的刺激,促进相关肌群的收缩。 三、抑制异常姿势反射 1.手口眼协调模式的训练:患儿仰卧位,诱导患儿双手抓住双脚进行感触,促进其手、口、眼运动的协调性。 2.手,肘支撑训练:患儿俯卧,辅助其手,肘支撑,诱导其头部的左右回旋。 3.Bobath球上肘支撑训练:治疗师固定其爽下肢,前后滚动bobath球,促其主动抬头及上肢保护性伸展的出现。

20.儿童运动能的落后 运动发育迟缓

儿童运动能的落后/运动发育迟缓 儿童运动能发育的顺序为从头到脚,即抬头一坐一站等。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运动发育速度放慢或是顺序异常等现象,如四五个月龄时仍抬头不稳等。达不到正常发育里程碑所要求的内容。我们称这种现象为儿童运动发育迟缓或称精神运动发育迟缓,它包括精神发育的迟缓和运动发育的迟缓,精神发育迟缓和运动发育迟缓可以同时发生,也可以单独存在。精神发育迟滞又称为智能低下,是指幼儿的智商/发育商和社会适应能力明显落后于正常同龄儿。运动发育退缓是指幼儿的运动功能的发育明显落后于同龄儿,可表现为大运动、精细运动的问题,平衡功能差导致容易摔跤或者拍球和书写困难,口腔、舌部等运动不协调还可导致进食、说话和阅读方面的问题。要确定精神运动发育迟缓需要进行智力/发育评估、综合功能评定、日常生活能力评估、肌张力检查、关节活动度测定、运动控制能力评估等在内的多项检查。 脑性瘫瘫(简称脑瘫,是自受孕开始至婴儿期脑发育阶段非进行性脑损伤和发育缺陷所导致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脊髓性肌萎缩症、先天性肌营养不良等疾病均可导致运动发育落后,只有在排除了器质性疾病之后才能考虑是神经发育性特征导致的运动能落后。 中枢性协调障碍概念多于1岁以下的婴儿,即有脑损伤病史和发育障碍、脑性运动障碍等症状表现。对尚不能确诊为脑瘫,但又可能发展为脑瘫的患儿,为对其运动障碍进行早发现和早干预,可诊断为中枢性协调障碍,使家长易于理解和接受,使患儿能获得较好的康复疗效。运动技能障碍又称发育性运动协调障碍,曾称为“笨拙儿童综合征”( Clumsy Child Syndrome),是种特殊发育障碍,主要表现为运动协调性方面的明显损害。儿童表现为眼手协调差、复杂运动困难等问题,故导致在跳舞、体操、游泳、准确抛球以及握笔困难等方面的问题。大多数运动技能障碍儿童在婴幼儿期即存在运动发育的异常,早期常表现为坐、站和行走推迟,运动技能障碍是除脑瘫外,应积极重视的运动功能障碍,应重视早期运动发育异常的长期随访评价。

发育迟缓儿童的手功能训练

发育迟缓儿童的手功能训练 语言训练方法很多,有的可以由家长完成,有的则要由专业的语言治疗师来进行。 1、构音障碍的训练 构音障碍又称运动性构音障碍,指与发声有关的呼吸器官如喉头、口腔、下颌、舌、口唇等功能障碍,所以语言障碍的治疗首先是运动性构音障碍的训练,具体的训练方法如下:(1)呼吸训练 因为运动发育迟缓患儿想要说话时,往往由于肌肉紧张而引起发音困难,手足徐动型的运动发育迟缓患儿表现得最明显,所以放松疗法的目的就是降低与发音有关肌肉的紧张性,消除全身的过度紧张状态,使不随意肌松弛,利于呼吸与发音。正确控制呼吸之间的气流量是发音的基础,而且控制呼吸又可减轻咽喉肌的紧张性利于发声。正确的发声和构音,必须靠呼吸做动力,当形成一定的气流压力时,才可以发声,所以傲语言训练前必须先进行呼吸训练,运动发育迟缓患儿不能只单独进行语言训练,必须与理学疗法师、作业疗法师共同进行综合训练治疗,患儿全身机能得到改善,呼吸机能也会相应得到改善。抗重力肌的发育对于呼吸机能有重要的作用。 A.口唇与下颌的运动训练 运动发育迟缓患儿下颌运动发育障碍,口唇难以正常地开闭,

因而也就无法构音,所以我们可以用以下方法刺激下颌及口唇周围的肌群,使之收缩而达到口唇闭台的目的。 对智力较好的患儿可以用语言指示做张口、闭口、撅嘴、露齿、咧嘴、圆唇,鼓腮、吮颊、微笑的动作,反复进行,直到熟练为止。用压舌板刺激 当患儿张口不闭合时,可用压舌板伸人患儿口腔内稍加压力,当向外拉压舌板时,患儿则出现闭唇动作,防止压舌板被拉出。冰块刺激法 可用冰块在口唇或口唇周围进行摩擦,用冷刺激促进口唇闭合、张开的连续动作。 B.毛刷法 用软毛刷在口唇及口唇周围快速地以每秒5次的速度刺激局部皮肤,也可以起到闭唇的作用。 C.拍打下颌法 用手拍打下颌及下颌关节附近的皮肤,可促进口唇闭合。训练人员一手放在患儿的头部上方,一手放在患儿下颌处,用力帮助患者的下颌动作,促进下领上抬,促进口唇闭合动作。可用吸管回吸,用奶嘴吸吮,在口中放上食物,都可促进口唇的闭合动作。利用吹气泡、吹羽毛,大的患儿照着镜子吹泡泡糖,都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双唇的训练对发声十分重要,口唇与下颌的协调运动为发音打下了初步的基础。

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康复训练对运动发育迟缓患儿的治疗效果研究

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康复训练对运动发育迟缓患儿的治疗效果研究 发表时间:2019-04-08T10:35:10.593Z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2019年第02期作者:姚娟1 张米桥2(通讯作者)[导读] 在运动发育迟缓患儿治疗过程中,通过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康复训练治疗比单独进行康复训练治疗效果更好,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株洲市妇幼保健院1,湖南株洲 412000 湖南省直中医医院2,湖南株洲 412000 摘要目的分析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康复训练在治疗运动发育迟缓患儿时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65例患有运动发育迟缓的患儿进行实验,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进行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结果采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后,实验组治疗效果和DQ评分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运动发育迟缓患儿治疗过程中,通过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康复训练治疗比单独进行康复训练治疗效果更好,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关键词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康复训练;运动发育迟缓患儿 Effect of 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rTMS) combined with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on children with motor retardation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safety and efficacy of 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rTMS) combined with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in the treatment of children with motor retardation. Methods 65 children with motor retardatio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rTMS) combined with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routine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Results After repeated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rTMS) combined with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the therapeutic effect and DQ score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Repeated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rTMS) combined with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is more effective than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alone in the treatment of children with motor retardation, 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Keywords] 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rTMS);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Children with motor retardation. 幼儿运动发育迟缓是由脑损伤导致的,是一种非进展性的脑损伤综合征,有以下异常症状:中枢神经系统运动障碍、运动姿势、中枢神经运动反射、肌张力。有研究报道,该病的病因分为以下几个方面:①自然过程;②遗传因素;③疾病。患有该疾病还伴有其它后遗症:智力、语言、听觉和视觉方面存在障碍,不能进行生活自理,给家庭造成很大的经济负担[1- 2]。在本文中,就对于运动发育迟缓患儿,通过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康复训练来进行治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治65例运动发育迟缓患儿(治疗时间为2017年3月开始,时间段为5个月)。随机将样本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样本量为32例,男性15例,女性17例)和实验组(样本量为33例,男性15例,女性18例),对照组平均年龄为3.13岁,上下浮动0.18岁,年龄区间为1至5岁;实验组平均年龄为3.14岁,上下浮动0.8岁,年龄范围为1至5岁。两组患者在年龄和性别方面无显著性差别。 1.2方法 对照组进行康复训练:分为以下几个部分:①简单的翻身训练;②正常的步行训练;③坐下和站起的平衡训练;④一般常规活动,每天进行两次康复训练,每次训练时间60min,治疗周期为一个月。实验组:与对照组进行同样的康复治疗并进行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患儿进行治疗时,采用坐姿,治疗前14天,频率为2HZ,运动阈值强度为0.9,刺激10s,每隔20s进行一次,每天进行80次;治疗时间15-30天,改为25HZ,运动阈值强度改为0.6,刺激1s,间隔25s,每天进行80次。 1.3观察指标 1.3.1比较采用两种方法治疗后,患儿治疗前后疗效评分的比较,评判是否有效标准分为以下几种:①显效:粗大(有关全身大肌肉活动的动作)、精细(手及手指部位的小肌肉或者是小肌肉群的运动)运动功能较大程度恢复,改善临床症状和缓解肌痉挛症状;②有效:粗大、精细运动功能有所改善;③无效:粗大、精细运动没有变化或者进一步恶化。 1.3.2比较采用两种方法治疗后,患儿发育商的比较情况,发育商的评定方法: DQ法进行评定,低于75分的患儿为发育落后。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用SPSS 20.0统计分析,测量数据()表示,t检验,计数数据(%)表示,χ2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疗效对比 对照组疗效低于实验组,差异明显,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下表1。 2.2两组患儿治疗前后DQ评分分析 对照组的DQ评分结果均低于实验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见表2。

儿童生长发育迟缓的表现及治疗方法

儿童生长发育迟缓的表现及治疗方法 目前中国儿童生长发育迟缓发生率高达9.9%,总数居全球第二。临床上我们把3岁以下的发育迟缓的孩子诊断为“精神运动发育迟滞”或者“精神发育迟滞”,而把3岁以上的存在智力障碍、并伴有适应行为缺陷的孩子诊断为“智力低下”。也就是说,一些早期的发育迟缓,可能会导致以后的智力水平低下,学习能力障碍等等。 儿童运动发育迟缓有哪些表现? 1、婴儿身体发软,运动明显减少:这是肌肉张力底下的表现,在婴儿一个月时期表现为多;身体发硬,即是肌肉张力亢进的表现。 2、反应迟钝:大多表现在于听力以及视力上面。这是听力系统损坏或智力低下的早期表现。 3、头围异常:头围是脑发育的形态指标,脑损伤婴儿往往会出现头围异常的现象。 4、体重增加不良,进食减少,哺乳无力。 5、固定姿势:大多是由于脑损伤导致肌肉张力异常所导致。例如弓角反张,蛙位,倒U字姿势等。 6、不笑:3个月婴儿正常会开始微笑现象,运动迟缓则会不笑或者推迟发笑时间。4个月大是不能发声笑。 7、小手紧握:时常握拳不饿能张开,或拇指内收,尤其是一侧上肢存在,不能伸手抓物。 8、身体扭转:3~4个月的婴儿出现身体扭转现象,往往提示锥体外系损伤。 9、头不稳定:如4个月大婴儿坐立是头部无法竖直或者不能抬头。 10、斜视:3~4个月婴儿出现斜视现象或者眼球运动不良。 11、注视手:6个月后仍然出现的情况;临床表现为3~4月大的婴儿不能抬头,7月大的婴儿不能坐立,1岁还不能走路的现象。

解放军211医院主任记艾勤 三甲名医记艾勤主任说,不说话是在儿童言语发育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发育迟缓,经过及时纠正是可以克服的,但如果不及时消除问题,有部分儿童会慢慢形成不良发音习惯,吐字不清,形成较严重的语言障碍,产生阅读困难,影响学习成绩,甚至影响到孩子长大成人的工作和生活。 治疗发育迟缓的疗法 先进科技,提供准确治疗参考:引进国际一流的量子医学分析仪,全方位、多角度 患者病况,为治疗医师直接提供更加准确的。 多途径治疗,康复效果更佳:从患者病因、病史、症状表现等各种因素出发,专家团队制定实际方案,采用现代化仪器辅助治疗、中成药健康调理、定向行为指导等多途径治疗方式,康复效果更佳。 均衡用药,治疗更高保障:直接从患病孩子治疗情况,最大降低孩子在治疗过程中承受的痛苦,用药均采用无毒副作用的天然中药,平衡调理内脏机能组织,保障患病孩子正常发育,治疗更高保障! .

运动发育迟缓

运动发育障碍 正常的神经运动功能的发育有一定的规律,需要经过一个与生理年龄、神经系统成熟和功能发展相应的由粗大到精细、由近端到远端、由不协调到协调、由不自主到自主等特点的发育过程。正常的功能取决于与运动有关的神经系统和运动系统是否健康。 小儿运动发育障碍指在儿童时期由于先天、遗传和后天因素导致与运动功能有关的神经系统、运动系统受到损伤而出现的运动功能异常、运动功能发展落后或运动功能障碍。根据运动发育障碍的原因可分为神经原性、肌原性和神经接头性。常见的有:婴幼儿期脑损伤导致的运动障碍、染色体异常(先天愚型等)、先天性中枢神经系统畸形(脑积水、脑穿通畸形等)、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婴儿型脊髓肌萎缩症)、先天性代谢病(脑白质营养不良)等,其中脑性瘫痪最为常见。 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简称脑瘫,多指在出生前到生后1个月的期间内,因脑损伤而导致的中枢性运动障碍,表现为非进行性的中枢性随意肌功能受累,如肢体痉挛、姿势控制异常和不随意运动等,并可同时伴有癫痫、智力低下、语言和视觉障碍、行为异常或感知觉障碍等。 (一)流行病学资料 脑性瘫痪是一组在小儿早期即发病的非进行性综合征,是儿童时期常见和主要的一种伤残,其发病率国外报道为1.5‰~5‰,在我国由于地区不同发病率也不同,一般发病率为2.7‰~6.3‰。 (二)病因 随着围产医学及新生儿重症技术的发展,新生儿死亡率逐年降低,而脑性瘫痪的发病率却无明显改变。近年国内、外对脑性瘫痪的发病原因进行了许多研究。 引起中枢性运动障碍的所有因素都有可能为脑性瘫痪(简称脑瘫)的致病困素和(或)高危险因素。脑性瘫痪的常见危险因素可分为:胎儿期、出生时、新生儿期和未知因素四类。其中未知因素仍占相当比重,约有l/4的脑性瘫痪病例目前尚不能寻找到有关的危险因素。日前,大多认为脑性瘫痪的病因是多因性的。目前脑性瘫痪危险因素的分类多数是根据该因素确定的时间来进行分类的。不少危险因素很可能不是独立的因素,不一定是脑性瘫痪的原因,可能只是脑性瘫痪发生过程中的一个中间环节,或是脑性瘫痪共同的致病原因素。脑性瘫痪的病因不一,危险因素很多,可分为: l.胎儿期(产前)因素包括胎儿期前的遗传因素和胎儿期的胎儿因素、母亲因素、胎盘因素等。胎儿因素在已知病因中所占比重最大。 (1)遗传因素:多数脑性瘫痪病例为非遗传因素所致,仅某些类型脑性瘫痪是因遗传所致。但遗传因素是胎儿期或胎儿前期很重要的危险因素。 (2)母亲因素: 1)社会经济因素:低社会阶层和家庭年人均收入低,脑性瘫痪的患病率上升。有报道社会阶层与痉挛性偏瘫和双侧瘫的患病率有关。 2)环境致病因素:如孕妇长期接触低毒物质、暴露于放射线中,均可能致脑发育障碍、流产、小头畸形或其他器官畸形和脑性瘫痪。 3)官内感染:主要有细菌、病毒、原虫、支原体及真菌等病原体,其中弓形体、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感染为最常见的感染,均能够引起脑性瘫痪。其感染途径有上行和经胎盘两种,可通过这两种途径感染宫内胎儿。胎儿官内感染的结局与病原体的特性、感染的程度、时间等因素有关。 4)母体健康:患有甲状腺功能亢进、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癫痫、心脏病、糖尿病等慢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