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岳麓版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说课稿

岳麓版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说课稿

岳麓版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岳麓版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是必修一政治模块第七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的其中一课。这节课在本单元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25课《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是其背景,而27课《新中国外交》则是本课第四目“中国崛起”的拓展。

本课教材内容时间跨度较大,从20世纪50年代到70、80年代,涵盖资本主义世界美、日、西欧的力量消长,还有第三世界力量的崛起。主线索是两极格局下,世界出现了多个新的力量中心,呈现多极化发展趋势。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材料阅读和分析的方法和能力;经过半个学期的努力,学生们已经养成小组合作探究问题的习惯;高一学生对于世界史基础知识储备有限,对重大国际问题的宏观分析能力较弱。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欧共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的发展。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分析欧共体和日本经济崛起的原因,锻炼学生归纳概括问题的能力;学生通过绘制欧共体形成的流程图从而简化掌握其发展过程;学生依据西欧和日本的分析总结规律,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归纳概括西欧和日本崛起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通过分析欧共体兴起的原因和过程,体会“人类从对抗走向对话,从单赢走向共赢”过程中的智慧;学生通过多极化趋势对战后国际关系影响的分析,认识到一个国家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归根结底是由一个国家的实力,特别是经济实力所决定的,国家稳定经济发展才是硬道理;通过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的史实,树立当今的世界正在走向多元化的国际视野。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欧洲共同体形成的原因;日本经济崛起的原因;

难点:西欧、日本崛起的影响

五.教学方式

小组合作探究,思维导图教学法,资料探究法

六.教学用具

课件辅助教学;学案;

七.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设问:战后世界总体的国家关系格局如何?

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两极对峙的格局。又称美苏两极格局。

设问:那么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是否始终就是铁板一块呢?

答案是否定的,随着欧洲经济的恢复和联合,日本经济的崛起,以及广大第三世界民族独立国家的出现,世界正不断地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第一个环节是讲授启发环节,设问导入,简洁明快,温故知新。既复习了上节课内容,又宏观概述了本节课的核心内容。这个过程中板书两极格局,为整课思维导图奠定框架基础。

过渡:首先我们来看欧洲共同体的形成,进行第一个小组合作探究。

【讲授新课】

一、欧洲共同体的形成

1、原因:

【小组合作探究一】

阅读材料,归纳概括欧洲走向一体化的原因?

任务导向环节,设问明确,要求清晰。

【学法指导】依据课前预习,小组交流分层和找寻关键词情况;小组合作归纳概括欧洲走向一体化的原因。时间四分钟讨论,之后小组代表交流发言。

小组合作和成果交流环节

通过资料探究,锻炼学生阅读和提取信息的能力,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小组合作探究,锻炼学生语言组织表达的能力,提升合作学习,沟通交流的能力,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历史思维能力。学生分层、找寻关键词的能力比较到位,语言组织表述比较准确,效果较好。

此处设计不足在于尚未完全挖掘材料与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例如第三则材料学生能找到关键词“西欧的联合”不想“走下坡路”,但是无法组织出语言西欧的联合为了自身的安全和发展。这个内容可以在归纳概括第一则材料的时候进行必要的铺垫,来自苏联的威胁,威胁西欧什么呢?威胁其安全,来自美国的控制,被他国控制就是失去了什么?失去独立的发展。或许效果会更好。

(过渡)我们从历史和现实中找到了欧洲走向一体化的原因,下面我们以简易流程图的方式概述一下欧共体形成的历史过程。

此处流程图处理西欧联合过程比较省力而且形象,板书笔记简明扼要;但不足是如何用高度浓缩的语言概述过渡,将其历史必然性揭示清楚,肃然这一部分经济模块还会再深入学习,但我向政治模块的初次涉及做必要的宏观铺垫是很有必要的。

2.过程

1951年欧洲煤钢共同体——1958年欧洲经济共同体和原子能共同体——1967年欧洲共同体

关税同盟-共同农业政策-欧洲货币体系-科技合作

设问:从这个简答的流程图我们可以看出欧洲走向一体化是从什么方面率先开始了合作?经济方面

追问:欧洲一体化是否只停留在经济方面?有没有进一步的发展?有,政治方面,由经济一体化走向政治经济一体化。

(过渡)我们会在经济模块进一步展开说明,这里先了解一下。欧洲政治经济一体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Ppt出示材料,让学生找寻关键词,并进行归纳概括

让学生初步感受西欧经济强大推动西欧政治自主独立,力图摆脱美国控制,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

过渡:现在我们分析了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其中一极新的政治力量,那么接着我们来学习另一极新的力量——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日本。我们知道二战中日本受到原子弹的杀伤,二战后国家一片寥寂,人民生活困难,经济受到严重破坏。那他们是如何摆脱这种困境的?下面我们来进行小组合作探究二——分析日本经济崛起的原因。

二、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

1、原因:

(1)日本经济恢复发展的原因:

那个首先来看一下到当时世界形势的特点是冷战形成与加剧,美国出于遏制苏联和中国的战略考虑,改变对日占领政策,开始扶植日本。

【小组合作探究二】分析日本经济崛起的原因

【学法指导】课前预习学生自主阅读,找寻关键词;上课小组合作归纳概括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崛起的原因。时间三分钟讨论,两分钟交流。

2.结果和影响:

①1956年—1972年,日本经济高速发展,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②改变了战后初期向美国一边倒的政策,实行以美日关系为轴心的全方位外交

③形成了美、日、欧三足鼎立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冲击了两极格局,促进世界格局多极化发展。

让学生感受日本经济强大推动日本想谋求政治大国地位,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

【小组合作探究】结合前面我们分析的西欧和日本崛起的影响的分析,大家归纳概括一下其共性的地方?

严重动摇了美国的霸主地位,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领域呈现美日欧三足鼎立的局面。

学生归纳概括的很好,让再次感受国家经济实力的强大决定了国家的外交政策的变化,经济强大,决定了一个国家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国家稳定经济发展才是硬道理。

过渡:现在我们已经分析了导致多极化出现的两个政治力量,而这两个政治力量都是资本主义国家,那么接下来,我们关注一下第三股新的政治力量——第三世界国家。

三、不结盟运动

充分利用学案落实不结盟运动的相关知识点

四、中国的振兴

1971年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以恢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综合实力不断提升,国际地位日益提升。

完善板书,形象直观一目了然。

【课堂小结】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里这样写道: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所遭受的损失与接踵而来的“冷战”压力迫使西欧依靠美国,东欧依靠苏联。几十年前还统治全球的欧洲大陆的前途这时似乎是暗淡的、危险的。但是,20世纪50年代时,东欧和西欧各国却惊人地东山再起。这一复兴同中国日益增长的势力和自信一起导致了一种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美苏短暂的首要地位让位于一种新的多元化社会。

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苏两极格局不断遭受冲击,世界朝多极化方向发展成为历史潮流。

【课后作业】

作业本:阅读与思考。

第25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 说课稿

第七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 第25课世界多极化趋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好! 我说课的课题是《第25课世界多极化趋势》,课型属于新授课,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分析、教学过程等四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一、首先说一说,教材分析: 从两个角度说教材地位 从教材的空间角度讲,本课为岳麓版必修1政治史第七单元第25课, 标题为《世界多极化趋势》,本课内容基于政治文明历程中是20世纪后半期世界政治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必修一单元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多极化的开始既是二战后两极格局的新发展,又是世界新旧格局交替的萌芽。 从高考的时间角度讲,本课在高考中占有重要位置。自07年来,全国共考过23道选择题。山东出过两道选择题。具体题目是1.(2011·山东文综·16)1964年4月,77个发展中国家在日内瓦发表《七十七国联合宣言》,提出了建立平等互利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的要求。这表明() A.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B.经济区域集团化进一步发展 C.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瓦解D.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解析】七十七国集团的建立,表明发展中国家势力的崛起,所以A项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的表述是正确的,选A。七十七国集团不设总部、秘书处等常设机构,也没有章程或预算,所以不能算经济区域集团,排除B。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1973年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而瓦解,而不是1964年,所以C不符合题意,排除C。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是在90年代苏联解体,冷战结束后,排除D。所以选A。综上,高考题万变不离其宗,掌握基础知识才是硬道理。 接下来,根据刚才时空角度的教材分析,从三个维度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要求、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确立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欧共体的成立、日本成为经济大国、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导致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 2.过程方法与能力目标: 通过读史、识图、分析材料提高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史学方法。通过合作学习,制作卡片提高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 3.情感和价值观目标: 认识二战后美苏两极以外的各种政治经济力量的增长,树立世界走向多极化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增强民族自豪感,特别是以史为鉴,加强历史责任感。 接下来,说重难点 重点:理解欧洲、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因及对世界格局的重大影响 难点:分析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展的根源;认识多极化趋势的曲折性。 二、教材分析完了,再分析一下学情 由于在中考中,历史为非考试科目,初中生对历史课普遍不重视,因此学生的基础知识薄弱,学科素养较低。而目前,新教材在内容编排上以专题形式进行,内容比较抽象,这种体系只有在对总体历史有相当了解的前提下才具有合理性,因此要达到教学目标还有一定难度。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教学过程我非常重视学法指导,从课本基础知识入手,先帮助学生建立通史观,再利用多种课程资源帮助其把握专题史的内容。 三、针对教材和学情,说一说教法和学法 教法上 1、在重点落实上采用: ①分析归纳法:通过对史料的引导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高中历史新课程人教版高一年级必修1

高中历史新课程人教版高一年级必修1 《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的教学设计 高新区吴县中学罗艳松 215151 134******** royarsun@https://www.doczj.com/doc/a119238221.html, 一、设计思想 本课涉及知识比较广泛,学生知识整体化把握能力弱,要注意整合教材,引导学生举一反三,突出主题。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利用学生对时事的关心与熟悉,引导学生进行相应的探究活动,使学生对世界格局的发展变化中能够准确认识和完整把握,为了更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地图、图片、材料或其它媒介来说明历史问题,以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二、教材分析 本课在整个单元中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前一课是它的大背景,后一课是它的延续。本课的主题是“冷战”中孕育而出的多极政治力量,冲击了二战后形成的美、苏两极格局,使世界格局出现了多极化趋势。主要内容包括西欧走向复兴,建立欧洲共同体;日本成为经济大国;不结盟运动产生;中国也日益成为国际政治舞台上一支重要的力量。通过了解世界格局多极化发展的走向,进一步认识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重大历史问题、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培养系统掌握历史知识和掌握历史规律的能力。 三、学情分析 高一的学生历史基础知识显然比较差,本知识涉及的国家和地区多、国际关系复杂、时空跨度大,学生中普遍国家关系知识的浅薄等,这都给我们实施该教学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如何设置一个主体的历史情景,将该课的主要问题变复杂为简单、生涩为通俗,成为我设计的基本出发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处理好整体和局部的关系,对于一些地区的发展要注意以时间为线索进行讲解和分析,并辅助相应的图片。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知道欧共体的建立过程。 (2)分析日本迅速崛起的原因。 (3)了解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与中国的振兴。 【过程与方法】

历史:第25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教案)岳麓版必修1

第25课世界多极化趋势 教学目标 一、熟悉挑战美苏两极格局的政治经济力量发展壮大的史实,记忆有关的组织、机构名称,理解世界由美 苏两极对立到多极化的发展趋势。 二、掌握“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史实依据。 三、认识图片材料的价值及其与文字资料的印证。 四、提高认识二战后美苏两极以外的各种政治经济力量的增长,初步理解世界多极化趋 势的形成及影响, 树立世界走向多极化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的价值判断标准。 教学重难点: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教学过程 互动设计 一、欧洲共同体的形成 教师:欧共体是欧洲若干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在自愿的基础上组成的一个地区性经济、政治一体化联合体。 学生:首先看《欧洲共同体》地图,掌握欧共体成员国所属区域。结合教材有关欧共体的知识介绍,按提示阅读:欧洲国家为何要建立这一组织?其主要目标和作用是什么? 1、背景:⑴原因:西欧生产力/经济的发展。⑵目的:与美国、苏联相抗衡,加快经济的发展。对外尽量“用一个声音说话”。 2、形成:1967年由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合并而成(总部在布鲁塞尔) 3、作用:⑴政治经济一体化大大促进了西欧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实力的增强。⑵美国的霸权地位受到严重削弱,不得不调整它的对欧政策。 知识巩固:投影展示下列材料: 材料一:早在上个世纪末,随着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即已产生。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又有所发展,但战后又一度削弱。30年代,在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有所发展,随后第二次世界大战又加速了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进程。二战后……不仅没有收缩,相反有更大的发展。表现在,其—……变成了经常性行为;其—……变成了指导经济增长的全面政策体系。 材料二:二次大战后,跨国公司迅速发展……它是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工具,是国际垄断组织的新形

高中历史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教案范文

高中历史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教案范文 高中历史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精选教案一 教学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识记欧洲一体化的进程、日本经济崛起的原因,以及战后不结盟运动 发展的概况。理解世界多极化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由于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各国(区域集团)之间实力对比的此消彼长。 过程与方法:通过研习史料的方法,探讨欧洲联合的原因及影响;通过学生自主学 习推导出欧洲联合的进程、日本崛起的原因,以及不结盟运动兴起的大致情况;用情景再现的方法感受日本经济的腾飞;用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日本经济发展给我们的启示,以及世界格局对人类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法德和解是欧洲一体化的关键所在,日本经济迅速崛起的内在 措施对发展中国家具有很大的启示作用。 四、教学重难点分析: 1、本课重点:欧洲一体化的原因、经过;日本经济崛起的原因和条件

2、本课难点:法德和解的原因;日本经济崛起的内在措施对发展中国家的启示 五、教法与学法 讲述法、启发引导法、史料阅读、师生对话、自学阅读法等 六、课时安排 1课时 七、教学过程 复习:前面在25课,我们学习了两极格局的形成,那么两极格局下对世界有重大影响的国家和地区有那些?——美国和苏联 [新课导入]: 师:课件展示《两极格局下的世界》漫画,引导学生思考:在美苏双方剑拔弩张,争夺世界霸权的氛围下,在两大阵营内和非两大阵营的国家与地区的人民希望本国走怎样的道路? 生:和平,合作,发展。 师:在和平、合作、发展的思想指导下,西欧国家走向联合、日本经济崛起、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中国经济的振兴,在两极对立格局中,多极化趋势开始出现。(课件展示课题) [展示学习目标](见课件) [讲授新课] 一走向联合的欧洲 1、欧洲联合的原因

[精练精析]第26课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岳麓版必修二)

第26课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要点名师点拨】 【点拨1】如何正确认识经济全球化的历史发展趋势? 提示:(1)起步阶段(15~18世纪中期)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的殖民扩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经济全球化开始起步。 (2)发展阶段(18世纪中期~20世纪初) 两次工业革命的相继进行,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经济全球化发展进程加快。 (3)快速发展阶段(20世纪特别是90年代以来) 二战后形成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推动世界经济向制度化、体系化方向发展。两极格局结束后,经济全球化进程进一步加快。 【点拨2】如何理解经济全球化的特点? 提示:(1)国际分工向纵深发展。原来主要依靠自然资源分布形成的垂直分工,逐渐向以科技为基础的水平分工转变,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承担起原来由发达国家完成的生产流程,各国经济在水平方向上相互渗透,联系更加密切。 (2)形成了全球贸易体系,出现了世界贸易组织,负责管理世界经济和贸易秩序。 (3)跨国公司遍及世界,跨国银行迅速发展,极大地加强了各国的经济联系。 典题训练: (2009·中山模拟)有学者认为:“西方是经济全球化最大的赢家,第三世界却可悲的扮演着输家的角色。”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经济全球化加剧了社会的贫富分化 ②经济区域化阻碍了全球化的实现 ③经济全球化加强了西方国家的经济优势 ④发展中国家必须全面实现西方化 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④D.①③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发达国家由于经济、技术等优势,在全球化发展过程中往往受益更多,发展中国家在此过程中处于劣势。故①③叙述正确。②对经济区域化与全球化关系认识错误;④不符合史实。

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七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第25课《世界多极化趋势》说课稿

第25课《世界多极化趋势》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要说的课题是《世界多极化趋势》。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作业布置、板书设计五个方面来说课。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地位 本课的核心问题是两极格局下,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通过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三方面内容,反映了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在整个单元中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二)课标要求及教材内容安排 课标对这部分内容的要求是: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我安排了三个子目的学习:倡联合-欧洲复兴,抓机遇-日本腾飞,谋团结-第三世界崛起。这样的安排线索鲜明,主题突出,易于学生通盘把握本课内容。 科学的教学目标具有良好的导向和激励作用。根据课标要求,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我拟定了如下的三维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通过课堂教学,了解欧共体、日本、不结盟运动崛起的情况,知道两极格局受到多种新兴力量有力冲击,形成世界多极化的空间概念。 对欧洲各国走向联合的学习,通过研习史料,形成提取有效信息的处理能力。通过合作学习日本崛起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归纳能力。通过对欧共体形成的评价和第三世界兴起的影响的学习,培养学生能够初步运用唯物史观分析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围绕主题以突出欧洲为重点,讲清欧洲一体化的原因、过程、影响,创设不同教学情景让学生举一反三完成对日本、第三世界的学习。 在感知理解基本史实的过程中,掌握对历史现象进行比较、归纳的方法;在分析史料、历史图片、视频过程中,进一步掌握史料分析、合作探究的方法,学习以图证史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树立“合作双赢”的精神和“顺应时代发展”的观念,认识到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就必须抓住机遇,加强同世界各国的交流和联系,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 依据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知识储备,我拟定了如下的教学重、难点: (四)教学重难点及依据

多极化是世界格局发展的必然趋势

多极化是世界格局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世界走向多极化的客观必然性 世界多极化趋势,是世界经济,政治高度发展和力量对比此消彼长的必然产物.第一,趋于缓和的国际形势,为多极化趋势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第二,世界多极化趋势是世界经济全球化与多元化的必然结果.第三,国际关系的主体化和民主化,是世界格局多极化发展的重要动力.第四,各国主体意识的增强,促进了多极化力量的大联合. 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与繁荣 多极化趋势将削弱超级大国的霸权势力.多极化趋势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多极化趋势有利于形成一种相互制衡的力量机制. 多极化趋势中经济科技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升高. 关于世界的发展趋势 1.世界多极化的发展不可逆转。世界发展的客观进程表明,多极化是当今世界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其基本依据是: 第一,科技和经济因素是影响世界格局变化的决定性因素。这里有两层含义:其一,在经济与科技的迅猛发展中,国际力量对比此消彼长,综合国力竞争激烈。在当今世界,已没有哪一种力量能够全方位占据绝对优势,随心所欲地控制世界。反对构筑单极世界的各种力量共同推动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发展。其二,世界经济的多极化必然推动世界政治的多极化。世界经济的多极化作为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必然产物出现于冷战时期,从而对两极世界政治格局形成强有力的冲击。冷战后,随着经济因素对世界政治影响力的增大,以及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的迅速发展,“多极化趋势在全球或地区范围内,在政治、经济等领域都有新的发展”。 第二,经济全球化进程使单极世界构筑的可能性大大降低。全球化使各国、各地区经济相互依存程度不断加深,由此而形成的相互影响、制约也大大增强,这对超级大国以实力和强权推进单极进程无疑会起到牵制作用。同时,由全球化带来的许多全球性问题也是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单独处理的,必须通过各国间的广泛合作才能妥善解决。这在客观上推动了更多国家在国际事务中作用的发挥和地位的展现,有利于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第三,世界要和平、国家要发展的时代潮流要求建立多极格局。超级大国建立单极世界的战略目标是确立其世界霸权,而霸权主义常常使世界不得安宁,严重阻遏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进程。国际社会称霸与反霸的斗争表明,霸权主义不得人心,是违背时代发展潮流的。尽管多极格局并非在任何情况下都对世界和平与稳定起促进作用,但从冷战后的世界政治看,多极化有利于各种力量间的相互制衡,有利于遏制超级大国的霸权图谋,因而也有利于全球的和平与稳定。为此,越来越多的国家明确倡导多极格局的建立,以推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进程。 第四,大国关系的深刻调整有利于多极化的发展。大国关系的调整是在世界多极化趋势下进行的,反过来又会加速多极化进程。这是因为:倡导建立多极世界成为大国关系调整中以中、俄、法等国为代表的大多数国家的共同立场;各种关系组合的交叉互动,对构筑单极世界的外交行为产生制衡作用;在相互尊重和平等协商条件下建立新型国家关系已成为各国的共识。 2.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世界政治走向多极化是必然趋势,但其发展不会一帆风顺。多极化格局的形成将是一个曲折的、长期的过

鼎尖教案高一历史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人教版必修一)

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教学目标:识记欧洲共同体的建立;欧洲共同体的发展;日本迅速崛起的原因;日本谋求政治大国;不结盟运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曲折和发展。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 重点:欧洲共同体;不结盟运动;中国的振兴。 难点:了解多种力量的崛起对世界两极格局带来的影响。 课前自主学习 一、走向联合的欧洲 1.原因:(1)二战使西欧丧失了的优势地位。(2)在经济恢复和发展过程中,各国联系日益密切。 2.过程:(1) 年,六国签订《巴黎条约》,决定建立。它使之间的矛盾化解。 (2)后来相继建立和. (3) 年,这三个共同体合并成。 3.影响:(1)加强经济合作,经济实力大大增强。(2)开始摆脱的控制,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加强了政治上的联合。 二、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1.日本战后经济迅速恢复发展的原因 (1)奠定基础:美国推动日本政府进行改革,以铲除军国主义的社会经济基础,进一步消除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 (2)美国的帮助:削减直至免除战争赔款,将拆迁的全部发还。提供恢复生产急需的和。 (3)朝鲜战争的刺激:美国和西方国家大量采购物资,为日本商品进入敞开大门。 (4)制定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加强投资,重视。提出“”和“”的口号。 2.经济发展的表现和影响:20世纪80年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促使日本开始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三、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1.原因:(1) 运动蓬勃发展,许多国家获得独立。(2)要求摆脱控制和维护自身独立。 2.形成过程:(1)20世纪年代中期,不结盟运动兴起。 (2)1961年,第一次会议召开,不结盟运动正式形成。 3.内容 (1)奉行、的政策,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深人发展,加速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 (2)70年代开始,把反对美苏的作为重要任务,将建立作为行动纲领。 4.影响:标志着广大所构成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 。中国经济发展迅速,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成为世界政治舞台上的重要力量,与不结盟运动保持着良好的合作。 课堂合作探究 知识点一走向联合的欧洲 情景激疑 1963年,法国总统戴高乐直言不讳的告诉美国记者苏茨贝克:“首先必须要有个欧洲啊!现在对美国来讲是很惬意的,有一个法国、一个德国、一个意大利和一个英国。而美国可以利用他们来相互反对……必须要有自己的经济、自己的政策、自己的防务的真正的欧洲。”戴高乐总统在对记者的谈话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 知识归纳 1.背景 (1)第二次世界大战使欧洲丧失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 (2)战后西欧各国纷纷进行社会改革,发展经济。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联系日益密切。 2、进程

2021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五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5.19世界多极化趋势与跨世纪的世界格局素养提升岳麓版

5.19 世界多极化趋势与跨世纪的世界格局 关键能力·素养提升 考点一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探究1 欧洲的联合 史料一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的剧烈厮杀后,昔日称雄世界的欧洲列强均已降为二等国、三等国,它们面对的是一个虚弱不堪、支离破碎的欧洲。在东方,来自苏联和东欧盟国的威胁日益严重;在西方,来自美国的经济渗透和政治控制不断加强。欧洲政治家们清楚地认识到,如此下去,欧洲将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 ——《世界史》发现问题:(1)据史料一及所学知识,回答20世纪50年代推动欧洲一体化的因素。(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解读】史料一指出了欧洲联合的现实因素,这是欧洲联合的必要性。 提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的衰落;美苏对峙生存需要;法德两国有识之士的推动;经济发展需要统一市场。 史料二1951年,法国、联邦德国等六国签订《巴黎条约》,决定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1958年,上述国家决定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决定建立关税同盟,实施共同农业政策,组成农产品共同市场;1967年六国签订《布鲁塞尔条约》,决定将上 述三个共同体的机构合并,统称欧洲共同体……1992年,法国、德国、意大利等欧洲12国签署《欧洲联盟条约》。1993年,欧盟成立;1999年,欧洲单一货币欧元正式问世;2004年,欧盟成员国达到25个。 ——摘编自《欧洲一体化:神话与现实》发现问题:(2)根据史料二,归纳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特点。(史料实证) 【解读】史料二说明欧洲联合与合作的程度在逐步加深。 提示:由单一经济领域向多个领域扩展;成员国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欧洲合作从经济领域扩大到政治领域。 探究2 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史料一(20世纪70年代)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欧洲不再是世界棋盘上的一个卒子——或两个卒子,东欧和西欧;中国也不再是苏联的卫星国或地位较低的伙伴。

高一历史必修1 第七单元 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教案 岳麓版

高一历史必修1 第七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岳麓版 单元归纳: 1.一条基本线索:二战后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瓦解,六七十年代以来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出现并加强。 2.三个重点: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和瓦解过程及其主要对抗形成“冷战”兴起的原因和表现; 六七十年以来西欧的联合自强、日本的崛起,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中国的振兴 等多个力量中心的出现,使世界格局开始从两极对立走向多极化;当今的世界 格局正处在新旧格局的交替之中,多极化趋势加强。 3.三个观点和认识:20世纪世界格局经历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雅尔塔体系、多极化趋势三次大的变动,每次新旧格局的交替,都有一个缓慢的演变过程;当 今世界格局还没有完全形成,多极化只是一种趋势,但不可避免;世界 格局多极化趋势根源于世界经济力量的多极化,它自六七十年代初露端 倪,七八十年代日渐明朗,九十年代初两极格局瓦解,多极化趋势更加 不可逆转 一、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一)“冷战”的兴起 1.背景: (1)二战后,美国凭借其强大的经济与军事实力,企图称霸世界。 (2)苏联则努力扩大自己在世界上的影响。 (3)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方面的根本对立,美推行反苏、反共政策。 2.经过: (1)丘吉尔的“铁幕”演说揭开了冷战的序幕 (2)“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是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杜鲁门主义的内容:美国要在世界一切地方与苏联和共产主义对抗。 (3)援助欧洲的复兴计划,又称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一次大规模的运用。1949年苏联则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经互会)与之对抗。 (二)“冷战”进一步发展 1.柏林危机:美国利用危机加快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也使德国不可逆转的分裂为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两个国家。 2.北约和华约的建立: (1)1949年北约建立(目的:遏制苏联,加强对西欧的控制),1955年华约建立(目的:对抗北约),至此两大军事集团在欧洲全面对峙,标志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 正式形成。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六单元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第26课改变世界的高新科技教案(含解析)岳麓版

第26课改变世界的高新科技 [学习目标] 一、电脑与网络 1.电脑 (1)产生: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在美国正式诞生。 (2)发展方向:一个是存储量更大,运行速度更快;一个是体积更小,更轻便实用。 (3)应用:生产、办公等各个领域,走进家庭。 2.网络 (1)产生:在电子计算机发展的基础上,网络技术诞生,并由此形成全球性信息网络。 (2)影响:打破了常规的空间与时间的界限,将世界联系在一起;人人都可以自由参与,资源共享。 问题思考 1.现在有网友认为:“你的粉丝超过了100,你就是一本内刊;超过1000,你就是个布告栏;超过1万,你就是一本杂志;超过10万,你就是一份都市报;超过100万,你就是一份全国性报纸;超过1000万,你就是电视台。”这从侧面反映了互联网的什么特点? 提示受众面广,渗透性强。 2.材料观察下面图片 互联网的应用展示 思考图片反映了互联网有哪些功能? 提示功能:浏览新闻、休闲游戏、收发电子邮件、资料检索、网上聊天、网上购物、网上远程教育等。

3.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 (1)对人类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2)推动了“新经济”的诞生。 (3)推动了全球化的发展。 (4)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 二、探索生命的奥秘 1.生物工程 (1)20世纪70年代,生物工程技术正式形成。 (2)人们把它应用在农业、医药等行业。 2.遗传工程的重大发展 (1)地位:遗传工程是生物工程的核心技术。 (2)发展:1990年,被誉为生命科学“登月计划”的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正式启动,我国于1999年加入这项计划。 (3)成就:21世纪初,完成了人类基因组的框架图和对人类基因组图谱的初步分析;1997年,人类第一次用哺乳动物已分化的体细胞进行克隆成功。 三、登上太空 1.历程 (1)1957年,苏联发射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创造了宇航事业伟大的开端。 (2)1961年,苏联发射了“东方一号”载人宇宙飞船,加加林成了人类第一个飞上太空的人。 (3)1969年,美国“阿波罗-11”号登月飞船成功地在月球上着陆,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登上月球。 2.影响:航天事业的发展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开辟了新的天地。各种民用、军用卫星陆续升空,广泛运用于气象、资源勘测、通信等许多领域。 归纳总结现代高新科技的发展趋向及其认识 (1)趋向 ①电脑与网络使世界各国、各地区的联系更加紧密,人类获取信息和交流的途径变得越来越快捷。 ②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使人类在认识自身、完善自我的探索中取得很大进步。人类对于微观世界的认识有了质的飞跃。 ③航天技术的发展使人类将视野投向更为宏观的浩渺宇宙。 (2)认识 ①科技的发展是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的,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这些成果的取得都是对此前成果的进一步深化与发展,人们都应该以积极的心态去欢迎它、接受它。 ②科技是一把双刃剑。网络黑客的侵扰、不良信息甚至是有害信息的侵害、克隆技术引起的

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课程标准】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通过了解多极化趋势和对世界的影响、欧盟的形成和扩展、日本成为经济大国的过程和原因、中国和第三世界的崛起等基本史实,培养学生综合探究和归纳知识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以合作学习的模式为主线,以学生自主探究活动为主体,以教师点拨为主导,以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能力为中心,来优化课堂教学。教师创设重大国际事件的情境,培养学生解读历史信息能力,并能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外部环境,正确应对重大事件。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提高学生对二战后美苏两极以外的各种政治经济力量增长的认识,初步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形成及影响,树立世界走向多极化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的价值判断标准。 【重点难点】 重点:欧洲一体化的进程;日本经济崛起的原因和条件。 难点:法德和解的途径和方法对国际关系的启示;日本的国家发展战略对发展中国家的启示。 【知识梳理】 一、走向联合的欧洲 欧共体:欧洲若干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在自愿的基础上组成的一个地区性经济、政治一体化联合体。 1、联合原因: (1)现实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使西欧丧失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

的优势地位,它要重新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有力影响,必须联合起来。 (2)根本原因:经济发展的需要。在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过程中,西欧国家间的联系日益密切。 (3)政治因素:美苏争霸的影响:在美苏两极格局下受到美国的控制和苏联的威胁 (4)思想因素:欧洲传统的统一思想的影响 2、联合过程: (1)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 1951年,法,意、荷、比,卢、联邦德国六国签订了《巴黎条约》,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这个共同体促使政治宿敌法德之间的矛盾化解。 (2)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成立(1957年) (3)欧洲共同体成立:1967年,这三个共同体合并为一个机构——欧洲共同体 3、影响: (1)欧洲共同体成立后,西欧国家不断加强经济合作,经济实力大大增强,资本主义世界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形成。 (2)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西欧国家开始摆脱美国的控制,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3)增强与美苏抗衡的实力,冲击了两极格局,使世界朝多极化方向发展 二、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1、原因:经济的发展和实力的增强,日本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独特的作用 (1)经济恢复发展的原因: a内因: ⑴政府进行大力改革,消除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 ⑵重视教育,引进先进科学技术; ⑶制定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⑷适时提出经济发展的——“贸易立国”、“出口第一”。

《世界多极化趋势》教学设计

《世界多极化趋势》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1、本课是历史必修一(岳麓版)第七单元第25课内容,主要是从经济、政治力量对比消长来介绍世界格局多极化的出现。 2、第一子目“欧洲共同体的形成”,较系统地讲解了欧洲经济、政治一体化的原因、条件、过程和影响。 3、第二子目“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讲了日本经济恢复、发展的原因、状况和影响; 4、第三子目“不结盟运动的兴起”,讲了不结盟运动兴起的背景、标志和影响。 5、本课在整个单元中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前一课〈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是它的大背景,后一课《跨世纪的世界格局》是它的延续。 二、学情分析 1、本课的内容学生在初中时也学习过,但历史知识的储备并不充分,历史思维的能力还有待提高,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 2、本课涉及知识比较广泛,学生知识整体化把握能力弱,要注意整合教材,引导学生举一反三,突出主题,使学生对世界格局的发展变化能够认识准确和完整把握。 三、设计思路 1、由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参差不齐,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习的兴趣,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 2、在教学中,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充分利用地图、图片、材料或其他媒介来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兴趣。 3、课堂上教师应启发、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愉快的教学环境中通过独立阅读思考、分组讨论、合作探究、体验交流等方式自主参与学习过程,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熟悉挑战美苏两极格局的经济、政治力量发展壮大的史实,记忆有关组织、机构名称,了解世界由美苏两极对立到多极化的曲折发展趋势。 2、过程与方法 (1)掌握“世界多极化趋势”的事实依据。 (2)认识图片材料的价值及其文字材料的印证。

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岳麓版必修1)

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 设计背景 本课涉及的国家和地区多、国际关系复杂、时空跨度大;人教版关于此部分内容的编写略显庞杂;学生普遍对国际关系认识得单薄等,这都给我们实施该课程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如何设置一个主体的历史情景,将该课的主要问题变复杂为简洁、生涩为通俗,成为我设计 的基本出发点。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教材逐步走向多元化,这使得摆在教师面前是“用教材教”还是“教教材”的问题更加凸显,过去教材唯上、教材唯一的完成任务式的教学,已难以为继;教材中的历史已成为过去,相对日新月异的今天,总是显得有些过时。如何不断地给我们的教材增添新鲜的血液,更好的体现历史的时代精神和时代意义,这是我在设计课程 过程中考虑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 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强的今天,培养学生的现代国际意识已成为历史课程刻不容缓的任务。它包括培养学生关注国际大事的习惯、学会评析国际焦点、明了中国所处的真实的国际环境、探讨中国的外交战略和国内方针、关心全人类的和平与发展等等。只有学生具备了大视野、高角度,才会自觉养成人文精神、自然精神和社会精神,并且这种精神不会是狭隘的,而是超越了国界。这才是我们学习历史的真谛。 基于以上几点,我对本课从总体上作了如下几点设计: 一、如何在短短的一节课里,既让学生在脑海里勾勒出一个清晰的世界多极化的总体格局与趋势,又能对这种格局与趋势有较深入的理解与探讨,是本课教学设计的基石与关键,也是创设学生能在课堂中进行活动和体验的主体历史情境。为此,我设计以美国发动对朝鲜的战争和硝烟未散尽的对伊拉克的战争作为主体历史情境,以此搭建学生活动的历史舞台,又以“你会参加或参与战争吗?”“你对战争的态度立场是什么?”“是什么改变了你们?”等问题为切入点,将学生分成代表法国、日本、前苏联或俄罗斯和中国四个小组,让他们分别代表“自己的国家”去讨论、去决策、去思考。 二、以课程标准为依托,以设计的主体历史情境为主线,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我们参考了人教版和岳麓版两种教材,扬长避短、给予取舍。首先是知识的准确性。关于世界多极化趋势中的“极”,人教版提美、苏(俄)、欧盟、日、中,而岳麓版提美、苏(俄)、欧盟、日、第三世界。我们认为,中国是第三世界国家,而第三世界国家也离不开中国,而且第三世界国家在世界政治历史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而我们将这一极整合为以中国为主要代表的第三世界国家。另外,人教版提出苏联解体加强了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而我们认为用“加强”不太妥当。因为苏联解体只是为多极化趋势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并不能说明世界多极化趋势就此加强;再说“加强”之说与“多极化的形成还需要很长时间”这种我们都能接受的说法矛盾。其次,真正落实教材的材料观,以课程标准为依托,让教材为我所用,为学生学习所用,大胆进行取、舍、增,编写适合教学的新教材(附后)。

2020_2021学年高中历史第七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第25课世界多极化趋势学案含解析岳麓版必修1

第25课世界多极化趋势 课标阐释时空构建 1.欧洲共同体的形成 2.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 3.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89页 一、欧洲共同体的形成 1.背景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国际地位下降,不得不依附于美国。 (2)20世纪50年代,西欧生产力得到较快发展。 (3)西欧任何一国都无法与美苏相比,只有走联合发展的道路。 2.形成 (1)1951年,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宣布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 (2)1958年,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成立。 (3)1967年,上述三个组织合并为欧洲共同体,简称欧共体。 3.措施:在政治和经济方面不断加强合作,建立了关税同盟,实行共同的农业政策,建立欧洲货币体系,并加强科技合作。 4.影响 (1)经济上,大大促进了西欧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实力的增强,成为美国的竞争对手。 (2)政治上,力图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严重削弱了美国的霸权地位。 二、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 1.背景 (1)“二战”后,美国对日本实行了单独占领,日本采取了追随美国的政策。 (2)战后的日本,国土荒芜,经济衰竭,民不聊生。 2.原因 (1)美国对日本减免战争赔偿,向日本提供资金和物资援助。 (2)日本推行民主化改革,铲除明治维新以来残存的封建因素。 (3)政府重视科技与教育。 (4)采取了制定经济计划等方式,利用国家政权大力推动经济的发展。

3.表现:1956—1972年呈现出高速发展局面,国民生产总值上升到资本主义世界第二位,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大国。 4.影响 (1)外交政策:日本改变战后初期向美国一边倒的政策,实行以日美关系为轴心的全方位外交。 (2)经济格局: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领域形成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动摇了美国的霸权,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 三、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1.背景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地区诞生了许多新兴独立国家。 (2)这些国家在国际上仍处于弱势地位,甚至成为美苏争霸的战场。 2.目的:改变不合理的状况,谋求维护自身独立、主权、发展与和平。 3.兴起 (1)标志: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贝尔格莱德举行,通过了《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宣言》。 (2)原则:独立、自主、不结盟和非集团。 (3)含义:积极地反对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主张和平共处,实行全面彻底裁军,销毁核武器。 4.意义 (1)标志着第三世界国家以独立的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改变由超级大国和西方国家决定世界事务的局面。 (2)不结盟运动不断发展壮大,推动了世界多极化的趋势。 细微点拨 [特别提醒] 欧洲一体化的根本原因:是欧洲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而不是摆脱美国的控制。因为一体化本质上反映了生产力的发展超出了一国所能容纳的程度。 [误区警示] 欧洲共同体不等于欧洲经济共同体,后者是前者的组成部分。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显示了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但绝非是多极化格局的形成。 [图解历史] 战后日本的崛起

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一学案:7.30 世界多极化趋势 Word版含答案

学案30世界多极化趋势 [课标要求]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进展。 一、欧洲共同体的形成 1.背景 (1)二战后,西欧战斗创伤严峻,国际地位下降,不得不依附于美国。 (2)20世纪50年月,西欧各国的生产力得到了进展,要求从美国的阴影下走出来。 (3)当时欧洲任何一国都无法与美苏相比,只有走联合进展的道路。 2.形成 3.措施:在政治和经济方面加强合作,建立关税同盟,实行共同的农业政策,建立欧洲货币体系,并加强科技合作。 4.影响 (1)经济:促进西欧各国经济的进展和实力的增加,成为美国的竞争对手。 (2)政治:力图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严峻减弱了美国的霸权地位。 [深化探究] 探究点1西欧走向联合 材料假如我们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上走下坡路的话……欧洲的联合是确定必要的……欧洲各国人民将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必需在联合起来的欧洲建立一个第三种力气。——《阿登纳回忆录》思考材料表明西欧走向联合的缘由是什么? 答案美苏“冷战”开头后,西欧国家渐渐生疏到,必需走联合的道路才能保障自身的平安和获得进展。探究点2西欧走向联合的影响 材料一美国与欧共体国民生产总值占世界GDP总额的比重 国家或 组织1955年1960年1965年1970年1974年 美国36.2% 33.73% 31.27% 30.21% 24.36% 欧共体17.54% 17.53% 18.68% 19.32% 20.12% (欧共体以1974年时的欧洲共同体九国作为一个整体) [易混易错] 欧洲共同体不等于欧洲经济共同体,后者是前者的组成部分。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显示了多极化趋势的毁灭, 但绝非是多极化格局的形成。 [重点精讲] 西欧各国走向联合的缘由。 (1)根本缘由:经济进展的需要。 (2)现实因素:世界政治经济中心地位的丢失,要求转变战后初期受美国支配的局面。 (3)外部因素:美苏争霸的影响,生疏到只有联合起来才能保障自身平安和进展。 (4)思想渊源:源远流长的欧洲统一思想。 材料二20世纪70年月初,美国不得不承认西欧的伙伴地位,表示“决心用一种新的彬彬有礼的态度来很 好地倾听北约伙伴的意见”,并把1973年定为“欧洲年”,以示对西欧的重视。 思考材料一反映了什么问题?材料二反映了欧共体和美国之间的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 答案材料一反映了随着欧洲国家经济合作不断加强,经济实力大大增加,以较快的速度崛起。材料二表明 随着西欧由经济联合走向政治联合,其实力越来越强,在各个领域与美国开放激烈的竞争,在外交上渐渐做 到了“用一个声音说话”,执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不再唯美国马首是瞻。 二、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 1.背景 (1)二战后美国对日本实行单独占据,日本追随美国。 (2)战后的日本经济衰竭,民不聊生。 2.缘由 (1)美国对日本的扶植。 (2)战后初期民主化改革,铲除封建因素。 (3)重视科技和训练。 (4)把进展经济放在首位,利用国家政权大力推动经济进展。 3.成就:1956~1972年高速进展,国民生产总值仅次于美国,居资本主义世界其次位。 4.影响 (1)转变了战后初期向美国一边倒的政策,实行以日美关系为轴心的全方位外交。

高中历史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教案

. 第 26 课:世界多极化趋向 教课目的 一、基础知识 欧共体的形成;日本的兴起;不缔盟运动等史实;世界由美苏两极对峙到多极化的发展趋向。 二、能力培育 掌握世界多极化趋向的史实依照;培育学生认识世界发展的敏锐察看力。 教课要点 西欧、日本的兴起;不缔盟运动的盛行。 教课难点 世界主要经济、力量的变化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教课方法 议论法和叙述法相联合的教课法。 教具 自制多媒体课件。 板书设计: 一、欧洲共同体的形成 1、欧共体形成的 2、欧共体形成的原由 3、欧共体形成的标记 4、欧共体成立的影响 二、日本的兴起 1、战后日本的状况 2、日本兴起的条件 三、不缔盟运动的盛行 1、不缔盟运动的盛行的原由 2、不缔盟运动的含义 3、不缔盟运动的盛行给世界格局带来的影响

. 导入新课: 列出欧盟、日本、不缔盟运动等的标记性图片,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导入本课“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在抢夺世界霸权的过程中,对世界各国的安全和主权都造成了威迫,可是跟着世界各国的经济实力不停的增强,他们开始展现出挣脱苏美控制的趋向,世界格局开始向多极化趋向发展〞。 讲解新课: 一、欧洲共同体的形成 ①用大屏幕打出一组图片展现战后欧洲经受战争残害的状况。②展现资料:要使欧洲国家一致同来,一定结束长达百年之久的法德之间的矛盾把法德的所有煤钢生置于一个其余欧洲国家都能够参加的高级联营机构的管束之下这样联合起来的联营生产意味着未来在法德之间发生战争是不行能的,并且在物质上也不再可能。——选自《舒曼计划》 设问:西欧成立欧洲共同体的原由是什么?①欧洲联合思想的性。成立一致欧洲思想是欧洲在中世纪甚至更早就已 形成的一种理想主义思潮。跟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关于欧洲的打击,使这一思潮从头中兴,为欧洲最后一体化的实行创建了思想条件。 ②冷战期间国际局势的推进。战后,在美国马歇尔计划的实行之下,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不停恢复和发展。在美苏争霸的大背景之下,西欧大部分国家感觉要在美苏两个大国之间保证自己的安全、提升国际地位、加速经济发展步伐,就一定亲密联系增强合作。 ③经济发展的需要。这是欧洲一体化的根本动因。只有增强联合,才能增强地域综合经济实力,快速扭转在与日本、美国竞争中的不利地位。 设问:欧洲共同体成立的标记是什么? 1967 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归并为欧洲共同体,简称欧共体。 设问:欧洲共同体的成立对西欧的发展以及国际关系的变化有什么影响? ①西欧、经济一体化大大促使了西欧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实力的增强。 ②跟实在力的增强,西欧国家在和经济方面不停增强合作;在上,

部编版2020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 第25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教案 岳麓版必修1

第25课世界多极化趋势 从容说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主要通过世界经济影响政治,以此来说明在两极格局的大背景下,世界多极化趋势开始形成。这些具体变化包括:欧洲开始走向联合,建立了欧洲共同体,希望与美国建立起平等的伙伴关系;日本在多方面因素的作用下迅速成长为世界经济大国,并谋求“政治大国”地位;资本主义世界美、日、西欧三足鼎立局面开始形成,美国的霸主地位受到挑战,美苏两极的世界格局受到重大冲击;不结盟运动使广大发展中国家团结起来,为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而努力;社会主义阵营瓦解、中国实力增长。“冷战”结束后,世界多极化趋势是一个曲折向前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至今为止,美国的世界霸权地位在某种程度上反而比“冷战”前更巩固了。本课的主要线索是西欧、日本及第三世界力量的上升和美苏实力的相对下降。在介绍此过程中,教材重点介绍了欧共体成立的背景和影响;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的原因和对政治大国地位的谋求;不结盟运动的兴起。这些内容构成本课的知识要素,也是本课的重点。经济决定政治,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根源在于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的发展趋势;政治反作用于经济,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又反过来促进了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发展,直至出现世界经济的一体化。理清政治与经济的 教学重点 欧共体成立的背景和深远影响;日本经济迅速崛起的原因及其对政治大国地位的谋求; 教学难点 教具准备 课时安排 1 第25课世界多极化趋势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 (1 (2)日本迅速成长为世界经济大国的各种因素;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和经济 (3 (4 (5 2. (1)因为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导致各国(区域集团)之间实力对比此消彼涨,世界 (2)日本以经济大国谋求政治大国地位,既是对美国霸权的挑战和美苏两极格局的冲 (3)不结盟运动是在亚非拉民族解放浪潮和美苏争霸的背景下诞生的,在世界政治经济已发生很大变化的今天,广大亚非拉国家应以更多的方式发挥自己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 1.课前预习:分组进行预习。三个子目录由三个组分别承担:①每组概括各自子目录的知识要点。②以课件形式展示知识要点。③搜集与该子目录内容相关的资料,以备回答其他组的提问。④对其他两个子目录的内容进行设问。第四组负责总结本课的知识结构,以课件 2. 3. 4.讨论是否应该把意识形态作为处理国家之间关系的原则,认识意识形态对处理国际关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根源在于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发展趋势,即经济 2.日本政府重视科技与教育,是经济腾飞的重要因素和经验;“科教兴国”“科学技术是 3.不结盟运动的原则和宗旨针对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展的过程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