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当前若干金融热点问题分析

当前若干金融热点问题分析

当前若干金融热点问题分析
当前若干金融热点问题分析

当前若干金融热点问题分析

报告人: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李扬所长

时间:2003年9月20日

进入新世纪以来,金融受到关注,原因在于:1、金融对经济的作用在增大,学经济的都要瞧金融。2、在实践中,国内外遇到很多新问题。我们处在一个有可能作出世界性贡献的时候。很多基本的问题,用现有的理论难以解释。需要有创新的观念、精神,融会贯通理论,从实践中找到新理论、新方法。大家要多做方法的培训,多做实践。问题很多,主要讲三个问题:

1、全球金融结构调整及货币政策框架。从上个世纪末以来,世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出现了许多新现象、新理论。我们在关注这些现象的同时,还要关注:货币政策遇到了什么挑战?

2、利率市场化问题。讨论中国的利率市场化做了什么?还需要做什么?这不就是一个简单的问题。

3、汇率问题。目前急风暴雨的讨论告一段落,但更复杂的问题还展现在我们面前。

一、全球金融结构调整及货币政策框架的变化

1、金融市场结构的调整

1)股市

股市的文献汗牛充栋,我们通过这个图可以瞧到,除了日本股市就是波澜不惊外,其她的发达国家的股市都走过了先急剧上升后急剧下降的过程。我们常说股市就是经济的晴雨表,那么这个股市图表就是否反映了实体经济?很多研究认为如果说在90年代初反映了,在90年代末、新世纪基本没反映。分析金融现象,就要找到这种金融现象产生与发展的实体基础,那么这个实体基础就就是80年代到90年代的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经济的发展。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在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下,主要市场经济国家、尤其就是美国的计算机、通讯等新兴高技术产业迅速崛起,传统产业普遍得到改造,导致生产能力快速增长。在这个过程中,所谓并购、MOA达到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高度,股市市场在90年代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牛市。这里同时要告诉大家一个不愿瞧到的事实,在经

济结构迅速调整,股市涨的很好的时候,银行陷入了一个非常大的困境,我们在谈到银行不良资产的时候,要放一个更为平与的心态,不要怪银行无能,其中有经济结构调整的因素在。什么叫经济结构调整?就就是一些企业建立了,同时一些企业被消灭了。只要有企业被兼并重组,就意味着一大批很好的银行贷款成为不良资产。怎么瞧待不良资产产生的原因以及解决办法?这个要很好的分析。如果只就是简单说政府干预、银行管理不善、控制不利,就是过于简单了,无助于分析。如果您瞧到经济结构调整就意味着很多企业被消灭,就要连带想到这个企业被消灭了,它的银行贷款就变不良资产了。所以,全球股市的发展推动了兼并、重组,但就是在银行一面,产生了大量不良资产。

新经济造成了供应冲击。从供应方面,急遽地改变了生产方式,非常迅速地扩大了供应能力,但需求、消费扩张速度赶不上生产能力扩张速度。生产能力扩张非常快,但生产能力利用率在逐步下降,什么意思呢?就就是过剩。这就就是20世纪末、本世纪初的一个全球的典型现象。这种过剩如果说就是一种危机的话,与过去的危机都不相同。过去的危机就是哀鸿遍野,然后有几起民变,而这次的危机就是人们用定量的钱可以消费的东西越来越多,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的时候,经济陷入了停滞。新经济带来的供应冲击与以往都不一样,以往一个行业可以容纳若干个企业。但在新经济中,处于第一的企业可能把整个行业都拿到手里。其她所有企业都变成无效率的公司,银行贷款迅速变为不良资产。

股票市场的火爆对于主要经济体、尤其就是美国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功不可没。但就是,随着股市的暴涨,计算机、通讯等行业迅速呈现出投资过度、甚至投资泡沫的现象。在2000年4季度,NASDAQ股票市场下泻之后,高新技术产业生产能力过剩的现象显露无遗。从目前各国的股票市场情况瞧,虽然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及伊拉克战争后国际地缘政治环境的日渐明朗对低迷的股市具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但就是,90年代形成全球股票牛市的技术“新奇”已经不在。长期稳定的产业结构调整决定了价值投资理念将重新回归股市。

这里我们强调两点:1、股市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用的什么方式?人们通常认为股市该涨,但不能涨的太多,实际上,任何股市都就是暴涨暴跌,这就是一个规律性现象。2、股市暴涨暴跌的背后就是一批新的产业的产生,股市用一种夸张的方式催生了一批新产业的产生,全面改造了传统产业。用马克思的话来说,“如果世界上没有股份公司,今天就没有

铁路。”这可以用来解释一种金融形式,一种金融市场对于高新科技产业化的推动作用。如果没有股市的暴涨暴跌,到今天,信息产业还很难迅速建立起来,股市用暴涨暴跌的方式,使得大量资源聚集到了该产业,推动了新产业的发展,全面改造了传统产业。

(2)债市

同股票市场的暴涨暴跌相比,各国债券市场均呈现出稳步发展的趋势。从1985年到200 3年1月,从美国来瞧,债市发展的非常快。这从现象上告诉我们,债券成为资本市场的重要工具,它的成长就是非常稳定的。原因在于:低利率环境降低了债券发行的成本。全球恰好就是低利率环境;相对于公司股票,公司债券于信息非密集型产品,有利于克服公

司内部的委托—代理问题;金融创新。90%以上的衍生金融产品都就是利率产品(信用风险产品也发展迅速);有利于机构投资者的资产组合管理与风险管理;有利于住宅金融的发展。抵押贷款证券化大大促进了金融的发展;有利于银行转移风险、尤其就是转移信用风险。利率衍

生品把商业银行与资本市场联系在一起。

信用衍生品、信用债券大力发展的原因在于:1、产业结构与金融结构剧烈调整过程中,违约、破产事件日益增多。金融结构调整对经济发展来说就是好事,但就是对金融行业来说就是一个坏事情。银行必须创造工具来防范风险,风险就是金融业立身之本,金融业的任务就就是发现风险,创造出管理这种风险的工具。2、固定收益证券市场与场外交易的衍生品市场迅速发展,导致金融交易过程中的信用风险日益突出。

上个世纪90年代,与信用风险相关的产品迅速发展。金融机构、特别就是商业银行日益重视利用信用风险产品来转移、管理资产组合中的信用风险。监管当局要求加强对信用风险的管理(集中体现于新的巴塞尔协议)。

2、金融组织机构调整

(1) 构投资者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金融结构调整的一个显著特征,就就是养老基金、共同基金以及寿险公司等机构投资者的迅速发展。人口老龄化大规模改变了金融结构。人们希望

把现在的收入变为未来20、30年后能带来收入的东西。什么东西可以做到?保险。目前中国的金融业:保险业发展最快,银行处于调整中,证券不景气,信托业作为一个行业

存在的基础有问题。保险发展的前景比银行大,原因在于人的需求。

机构投资者的发展对各国金融与经济体系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促进了金融创新,全

面改造了金融机构的流动性配置。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从“借短贷长”向“借长贷长”发展,降低了金融体系的流动性风险;促进了长期资本的积累;为风险投资提供了可靠的资金来源。由于2000年股票市场的暴跌,以及公司信用品质的下降,机构投资者蒙受了比较严重的资产损失。

(2)商业银行

上个世纪80年代末以后,由于资本市场飞速发展,同时也由于银行依然受到比较严格的政府管制,无论就是从负债方瞧,还就是从资产方瞧,银行业都面临着日趋严重的“脱媒”局面。致有“商业银行就是20世纪的恐龙”之说。但就是,从90年代中期开始,银行业开始“收复失地”。原因在于:1、业务转型(如,通过证券化等手段提高资产负债表的流动性,加强表外业务、积极参与金融衍生产品的交易、加强金融创新)开放式基金的发展,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的银行与传统的股市竞争的问题。2、通过并购等途径,进行了一次深刻的产业结构重组。强强联合的同时,大量小的金融机构也在产生。原来认为金融就是一个条条的问

题、宏观的问题,现在认识到金融就是多层次的。3、《金融服务现代化法》的颁行,大大改善了银行的经营环境。4、银行业的“传统”贷款业务又开始迅速上升。5、贷款交易、贷款证券化以及信用衍生品的发展,帮助银行重新获得了充足的流动性,同时降低了风险。6、银行业加强了在“关系融资”方面的传统优势。

银行业中,虽然非利息收入从1993年后日趋上升。但就是,以贷款为主的利息收入依然就是主要的收入来源。而且,即使在非利息收入中,与存款业务有关的服务收入也占了1 /5左右。总之,“传统”的存、贷利差收入依然就是美国银行业的主要收入来源。

2000年股市崩盘之后,银行业的重要变化:1、收缩对大企业的信贷,加强小企业信贷业务。对小企业贷款,大银行的份额从1994年的1/3上升到2002年的1/2。原因在于:

由于大企业的信用等级下降,银行业(主要就是大银行)提高了对大企业发放贷款的风险溢价,缩减了贷款业务。大银行利用90年代初并购各地区小银行带来的资产分散优势与业务优势,降低了对小企业贷款索取的风险溢价。2、虽然小银行在价格战上无法与大银行匹敌,但就是,利用信息优势进行紧密的关系融资依然就是小银行在保持小企业信贷

业务方面的主要手段。3、加强对居民消费贷款、特别就是住宅抵押贷款的力度。4、20 00年股票市场重挫,银行

业的核心存款得以上升,流动性得到改善。

3、小企业融资体系迅速发展

从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开始,欧美国家就已经认识到小企业在稳定经济、创造就业、促进出口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信息技术革命进一步加强了上述认识。信息技术革命的主要领导者就是小企业;信息技术的发展大大降低了小企业的交易成本;信息技术革

命使得产业结构与公司经营结构更加“扁平化”,小企业的生存环境与竞争力大大改善。小企业本来就重要,在新经济中更加重要。小企业融资体系在完善。业主融资、“天使融资”、风险投资等构成的便利小企业组建的私募股权市场、发达的场外股权交易市场与位于金字塔顶端的NASDAQ市场,都就是为小企业服务的。企业有两种融资渠道:股权融资与债务融资。权益性融资要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来满足。债务性融资就是由多种银行来提供的。我们要发展向小企业融资的技术,使得大银行、小银行都为小企业服务。整个体系中国都需要建设。

4、金融结构调整中的货币政策框架变化

在全球产业结构及金融结构调整的过程中,主要发达国家的货币政策框架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1、最终目标已经不再拘泥于某个单独的指标,如物价、就业等,而就是包括物价、就业在内的一系列目标。到现在为止,最终目标仍未定型,中国还就是瞧货币供应量。在美国,格林斯潘还瞧劳动生产率。这就是因为,金融日渐渗入经济,同时,其她领域也反馈到金融之中。2、金融体系的稳定问题受到强调。3、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与操作目标也不再限于在货币量与利率之间进行非此即彼的选择,而就是关注包括货币供应、利率、汇率、金融状况等多种指标在内的一系列指标;4、公开市场操作这种“市场化”手段为

主要政策工具;存款准备金制度与再贴现手段的被“封冻”乃至废弃。目前,很多研究人员将目下的货币政策解读为“通货膨胀目标制”,其适当性尚待求证。

目前,实施货币政策又回到“艺术”阶段。格林斯潘说,“货币政策还就是要靠人去操作”。美国货币政策实施的艺术就是:1、如果通货膨胀率偏离了设定的目标区间,则调整真实利率,这就是一个严厉的手段,目前中国的通货膨胀没有偏离目标区间。2、当资源利用率发生变化时,比如企业存货发生变化,就变动名义利率与真实利率。但就是,应谨慎地区别三类变动并采取不同的操作模式:当资源利用率在提高,亦即经济活动处于扩张期时,利率应当平滑且有规则地逐步提高;当资源利用率低于其潜在水平时,利率应当随之下降;当资源利用率趋于下降时,则应急剧地降低利率。

货币政策更具弹性的原因:信息技术革命推动了经济总供给方的剧烈变化,作为以总需

求管理见长的货币政策,不可能对供给变化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在产业结构变化以及由

此引发的金融结构变化中,灵活、适当的货币政策可以诱导产业结构与金融结构的变迁,同时防止资产泡沫的发生。

要认识货币政策的局限性。欧洲中央银行2003年6月份的货币政策报告:“在此关头,必须强调的就是,货币政策不能解决欧元区经济增长与就业的基本问题。这需要有适当的结构方法……”有些问题,不就是货币政策的事情,但由于其她政策不变动,货币政策又太想做事,可能就出事了,典型的就是121,用货币政策不能解释,用土地政策能解释。同理。货币政策也不能解决资本市场的问题。

5、对中国的启示

从经济形势来瞧,延续数年的通货紧缩主要来源于“供给冲击”,在中国,还包括“体制变革冲击”。这不就是货币政策的功劳,也不就是货币政策能充分有效调控的。应充分估计通货紧缩的长期性。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通货紧缩的长期性。过去通货膨胀经典的定义就是: 太多的货币追逐更多的产品,现在就是太多的货币造成了更多的产品,

造成了通货紧缩。

二、中国的利率市场化:做了什么?还需要做什么?

1、利率市场化的含义

利率市场化的含义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1)变革利率形成的基础。利率的水平、风险结构与期限结构由供求双方在竞争中形成。(2)寻找“基准”利率。在利率体系中,必然有一种或几种利率对于利率总体变动产生决定性影响。就其影响面、风险度与市场性等综合特征而言,这种基准比较容易在货币市场上形成。因此,通过促进货币市场的发展来促成基准利率形成,就是利率市场化改革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就是个没有基准利率的经济,没有基准无风险利率,很多金融工程不能开展。在现阶段大家都在寻找基准利率,最近的一个努力就是财政部发行七年期债,想形成一个七年期的基准利率,而短期的基准利率

可能在拆借市场寻找。(3)建立市场化的调控机制。货币当局拥有足够的市场化手段,能够通过其自身在公开市场上的资产交易活动去影响基准利率的走势。把利率市场化归结为“放松管制”就是过于简单的。这种变革具有渐进性与长期性,因此就有利率“双轨制”的长期性的问题。

2、利率市场化取得的进展、

研究利率市场化,不要只集中在银行系统,也不要只局限于国家认可的金融活动之中,非正规金融部门在中国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必须高度关注民间金融的作用。中国的利率市场化进程,最早就是在非国有经济部门之内以及非国有经济部门与国有经济部门的结合部上,以非正规金融的形式展开。这就是中国显著区别于它国的特点。

在上个世纪后20年中,非正规金融构成我国非国有企业发展的主要资金来源;现在依然在这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使得我国相当多的企业,特别就是非国有企业,很早就接受了动荡不安而且经常高悬的市场利率的洗礼。随着非正规金融逐渐被正规金融体系吸收,利率市场化的成果也被带入正规金融体系之中。对于正规金融部门而言,1978-90年代初,就是改革的准备阶段。不断调整利率水平与结构。2002年,全国8个县的农村信用社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试点,允许贷款利率最高浮动幅度扩大到100%,存款利率最高可上浮5 0%。同年9月,国内绝大多数省市自治区都展开了此类试点。

3、调控机制的变革、

从行政调控为主转向市场调控为主。早在1985 年,央行就建立了以准备金制度、再贴现制度与公开市场操作为主要内容的市场化调控的体系,但长期不发挥作用。1998 年,信贷分配制度寿终正寝,准备金率、再贴现、公开市场操作成为主要调控手段。 2000 年,公开市场操作的调控地位上升为首位。我们市场的公开交易量大大增加,其中有一些交易就是为了对冲外汇收入增加的,公开市场就是一种市场化的手段,反复交易来形

成市场化价格。

4、我国当前利率市场化的进展的状况

(1)全部金融市场的利率就是市场化的。包括国债市场、金融债券市场、企业债券市场。

(2) 货币市场利率就是市场化的。同业拆借、银行间债券市场、贴现、转贴现、再贴现。

(3)外币市场就是市场化的。(4)贷款利率就是准市场化的。现在已经放开了,向上浮动200%,向下浮动10%。

下一步的主要任务就是实现存款利率市场化 ,存款利率市场化很不简单,存款就是货币供应,货币当局要把货币供应作为目标就就是不能让存款浮动,其中的基础就就是不能

让利率市场化。货币供应构成支付清算的基础,支付清算也需要存款利率保持稳定。所以真正实现利率市场化的只有美国,其她国家都就是半利率市场化。

5、接下来探讨的就就是约束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因素。

我们利率市场化的目标就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通过更有效的配置金融资源提高社会经济资源的配置效率。

(1)从微观方面瞧约束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因素,包括国有企业、政府部门与银行。 2002年底,国企占用全部信贷资金的65%,由于国企对利率不敏感,它们更关注资金的可得性所以利率市场化的实现受到阻碍。政府部门作为不可忽视的资金需求者,政府实际上控制了资源的配置。在过去以所有者的身份投资办厂;现在作为管理者,兴办基础设施、开发区与形象工程。由于公共财政框架不健全,各级政府依然渴求资金,依然更关注资金

的可得性。当前信贷的扩张主要就是因为政府对金融资源的配置情况严重。对于另一个利率市场化的微观约束——银行,就是不能忽视的,银行治理结构不完善。不计成本地以“有奖储蓄”、“高息揽储”形式展开“利率大战”,依然就是这些银行的行为常态。

此外,中国银行业高度依赖利息收入,提醒大家注意的就是这样一组数据:

95年,1、08;96年,1、70;97年,2、61;98年,2、97

99年,2、70;00年,2、16;01年,2、61;02年,3、60

03年,3、33

今年来利差逐渐扩大,利差过大反映了中介效率低下。但由于银行承担着整个经济结构调整的负担,要用一个平与的心态来瞧待利差的问题。如果现在立刻市场化将会导致存款利率上升,贷款利率下降,利差收窄,银行全部倒闭,破坏了稳定。所以,利率管制要逐步解决,对利率市场化问题要历史的全面的认识。再次,从银行的角度来瞧,缺乏真正的风险意识与管理利率风险的经验、技术与制度。

(2)从宏观调控方面瞧约束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因素,包括准备金制度与公开市场操作。准备金制度不完善,存在总-分行制度、支付清算体系的缺陷。高达1、89% 的准备金利率缩小央行利率操作空间,扭曲存款货币银行行为公开市场操作。公开市场操作缺少足够的操作工具,现在不得已发央行票据,央行票据的发行导致了财务上的亏损,利息支出就就是它的成本。

6、利率市场化需要的条件有六点:微观主体改革,使之能够对利率的变化产生理性反应;保证利率市场化改革产生良性结果;弱化政府作为资金需求者的地位;包含多样化金融资产的金融市场发展,为货币政策传导建立多渠道的基础;商业银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积极开展金融创新;发展货币市场,寻找基准利率,完善利率的期限结构,央行能够有效调控; 货币当局确立独立性,增强宏观调控工具的利率敏感性。

三、稳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

1、首先回顾一下较早以前对人民币汇率的各种说法:1996年、1997年,美国因对华贸易

赤字增大,多次要求人民币升值。1997-98年亚洲金融危机,周边国家竞相贬值。人民币保持稳定,成为区域性稳定的因素,并促使东亚地区重新回归一个更稳定的区域性汇率制度安排。金融危机后,日元对美元汇率实际与潜在的波动,成为区域汇率不安定的主要因素。2002年,“中国输出通货紧缩”论调开始流行。

最近对人民币汇率的各种说法主要有:约翰?斯诺:美国支持中国实行更灵活的汇率制度,该讲话使无本金交割的人民币汇率市场立刻升值;格林斯潘:外汇储备的长期积累,将给中国带来长期通货膨胀压力;美国财长约翰?斯诺中国行:汇率就是一国内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克勒(9月12日):反对就人民币汇率问题对中国施加压力。

2、人民币有效汇率实质上就是贬值的。2002年,美国、日本、香港、欧元区等4个经济体与我国贸易量最大;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韩国与台湾省等6个经济体与我国进出口有较强替代性。这10个经济体与中国的贸易约占中国对世界贸易总额的89%以上。以上述10个经济体的货币作为“一篮子”货币来与人民币相比较,中国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与实际有效汇率分别贬值4、9%与6、4%。下一步调整的方针之一可能改为钉住“一篮子货币”,上述“篮子”可能成为考虑的基础。

说中国输出通货紧缩没有道理的。中国经济虽然增长迅猛,但其国民生产总值仅占全球总GDP的3、5%。中国的对外贸易额虽然在迅速扩大,但依然只占全球贸易总额的5%。中国出口的竞争力并不来源于汇率的低估,我们有几个证据。中国出口的汇率弹性系数仅为0、2;长达十余年之久的市场取向的贸易改革;富有活力的私人企业;几乎无限供给且受过良好培训的劳动力大军;跨国公司的大举进入。中国的贸易盈余反映的就是中国规模巨大的储蓄盈余;正如美国的贸易赤字反映的就是美国极低的净储蓄一样。

3、汇率制度:应当更综合的考虑。对于一个自主性的大国而言,汇率只就是诸种应该考虑的经济变量之一。它不就是最重要的,因此,不用立刻对于汇率问题立刻采取措施。汇率的决定就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我们至今还未能完全把握它的决定因素及各因素间的相互关系。在相当的程度上,汇率的决定至今还就是一个“黑箱”。在汇率水平、汇率形成制度与汇率稳定三方面,优先顺序应当就是:稳定、制度、水平。另外,瞧一下别国的正反经验:欧元的实践:欧洲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着眼于内部安定。对于汇率的变动,实行“善意的忽略”。美国的经验:国内经济发展与稳定为主。日本的经验:过度关

注汇率,致使国内经济

动荡。对于中国这种大国来说,判断汇率制度就是否合适的主要标准就是国内经济状况,关键就是瞧国内经济在这种汇率制度与汇率水平下的运行状态与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因此,保持稳定性更重要,要消除人民币升值预期。

4、汇率稳定政策也存在着不利的影响。美元财产的大量积累:内在的不稳定;人民币/美元比率固定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增加的美元就不会使同时持有两种资产的中国投资者的资产组合失衡;一旦汇率浮动,美元资产瞧上去就会比较危险,私人持有者就会立即抛售美元;“热钱”的流入:外在的不稳定;2003年6月底,中国外债余额比上年末增加140、31亿美元。其中,中长期外债余额为1183、83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28、21亿美元;短期外债余额为641、86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112、1亿美元;人民币货币供应的控制难度增大,应付国内的形势,人民币汇率应该下降,面对国外的形势,人民币汇率受到升值

的压力。

5、进一步的改革

应逐步放宽资本项目管制,国内企业可以通过购买国外股票与债券及其她资本途径“走出去”、调整出口退税政策,弱化出口压力、变“出口创汇”的传统理念、“对冲”外汇储备增加对货币供应的压力、弱化短期外债增加带来的投机压力、转向钉住“一篮子”货币、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走向更具弹性的汇率制度,有三个方面:需求——形成更为完善的市场需求机制:资本项目逐步放开,利率逐步市场化。供应——形成更为完善的市场供应机制:改变强制结售汇制度为意愿结售汇。市场——培育健全的外汇市场。建立银行做市商制度,增加外汇市场交易品种,扩大市场交易主体。调控——央行拥

有多种有效的调控汇率的手段。

◆学生提问:

1、关于银行问题,央行怎样化解贷款风险?

答:贷款风险,更多的就是银监会的事情,可以通过调查非贷款资产、调查中间业务,从四

级分类走向五级分类来控制。

2、面对人民币升值压力,怎样进行对冲操作?

答:可能的途径有:一、卖东西,把财政部在央行的证券卖掉。二、央行对国有银行的债权,收回来。三、再贷款,形成地方债券。四、把外汇储备作为外汇基金卖出去。五、中央银行票据。

周开疆-当前宏观经济热点问题分析

当前宏观经济热点问题分析 周开疆 宏观经济形势分析方法介绍—— 总量分析法: 结构分析法: 趋势分析法: 国际分析法: 一、基本态势。 1、国际形势。世界经济复苏起色不大,复杂和不确定因素增多。 ——美国经济缓慢复苏。私人消费需求疲软;失业率居高不下;房地产市场回升较慢。 ——欧盟经济阴影笼罩。经济敏感指数再度下降;主权债务危机还在漫延。 ——日本经济毫无起色。 ——新兴市场体经济增速下滑,问题和不确定因素增多。 世界经济呈现五大风险:

——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深重; ——市场消费疲软; ——失业率居高不下; ——金融体系脆弱; ——决策机制失灵。 2、国内形势。总体态势放慢,主要经济指标下滑。——投资、消费、出口增幅回落。 ——经济增速下行压力增大。 ——物价增幅回落、通胀压力仍在。 二、原因分析 1、对中国当前经济的几种评论。 ——拐点论 ——高估论 ——有限论 ——危机论 、 2、增幅回落原因分析: ——外部影响

——紧缩政策 ——房地产严控 ——结构调整 是外部压力和内需不足双重叠加的结果。 3、经济走势风险预测: ——下行压力增大 ——物价上涨压力 (房地产、就业、财政问题) 三、对策举措。 1、坚持总基调不变:稳中求进: 稳增长、稳物价、稳政策、稳社会 转变方式上新进展; 改革开放上新突破; 改善民生上新成效; 2、突出稳增长这个重点 适当增加投资:投向重点基础设施、 民生工程、农业农村

3、加大预调微调力度。 结束语:中国经济发展仍处在机遇期; 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 国际化仍是我国发展的基本动力; 产业升级、基础设施、改善民生的 需求潜力巨大。 中国经济在相当长时期仍将保持较快发展。

东莞金融热点问题调查与分析

东莞金融热点问题调查与分析

东莞金融热点问题调查与分析 论文导读:东莞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东莞金融业的繁荣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高效的监管和优质服务是东莞金融发展的保障。东莞金融机构稳健经营的指导思想是东莞金融稳定发展的内在因素。 关键词:东莞金融,稳健经营,监管,优质服务,地方政府支持 一、东莞金融的现状 1、中小企业融资 近年东莞市存款体量逐年增长苦于无良好投资渠道,而中小企业贷款难也持续发酵。为解决这一难题,东莞市一方面通过政策扶持,截至2013年末,东莞银行机构小型微型企业贷款余额达1267.53亿元;另一方面,也通过建立民间金融街、村镇银行吸引东莞民间庞大的资金。而今年一季度,东莞市政府注资3000万成立创业贷款担保,与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共同推出东莞市创业贷款,服务中小创业者。这些都显示出东莞力图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决心。 2、企业上市 截至2013年末,东莞上市企业已达21家,其中12家在A股上市,9家在境外上市,上市后备企业有90家。在“新三板”挂牌的企业有8家(数量居全省第一),在前海股权交易中心挂牌的企业达122家。目前东莞已形成中小板、创业板、新三板、四板和上市后备企业的梯次结构。 3、私募股权投资资金 东莞设立的总资金规模20亿元、首期规模5亿元的东莞市产业升级转型及创业投资引导基金,2013年已参股设立“东莞红土”及“东莞中科中广”两支基金,并对多个项目投资超1亿元。去年,东莞市政府出台了《东莞市扶持中小企业发行私募债暂行办法》。在此推动下,东莞共3家企业发行了中小企业私募债,发行总额4.5亿元。东莞连续推出两只有市财政引导的股权投资基金,从侧面显示出东莞政府也在积极通过注资引导,为本土资本寻找更多投资渠道。 4、今年东莞的金融行业发展和其他城市的对比 经过多年的金融体制改革,东莞市已从原来单一的金融服务发展到现在的多元化金融服务。以银行业为主体的东莞金融服务体系初具规模, 金融业务规模日益扩大, 金融领域对外开放步伐进一步加快, 辐射能力不断增强。全市目前拥有各类金融机构50多家, 成为广东省金融机构种类最为齐全的地级市, 涵盖了银行、信托、保险、证券、期货等金融支柱产业。东莞现有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外资银行、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非银行储蓄机构和担保公司等金融机构,密集程度居全国地级市首位。东莞金融总量列全省第四位,仅次于广州、深圳、佛山。2006年上半年,东莞银行业金融机构实现利润达29.65亿元,同比增长9.13%,盈利水平创历史新高。东莞的不良贷款稳中有降,一直被誉为广东的“金融绿洲”。到2006年5月底,不良贷款比例降至3.42%,远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在去年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课题组对全省区域生态环境评估中,东莞金融生态环境指数更是位列广东各城市之首。 二、东莞金融发展的原因 1.经济繁荣是金融发展的主要动力。经济决定金融。 东莞经济的持续、稳定、快速发展为金融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东莞保持着超常发展态势, 国民生产总值一直均在20%的速度增长。

当前世界经济热点问题分析

当前世界经济热点问题分析内容提要一、世界经济的形成与发展二、当前世界经济的热点问题分析三、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对中国的影响及中国经济的未来走向世界经济是国际政治的基础也是理解世界军事、外交和其他国际问题的基础。因此了解当今世界政治、军事斗争形势必须清楚当今世界经济问题。如什么是世界经济世界经济是怎样形成的战后世界经济格局又是怎样演变的当代世界经济的主要特点和 趋势是什么等一、世界经济的形成与发展一世界经济的形成了解世界经济的形成首先得清楚什么是世界经济1、什么是世界经济经济在我国古代有“经世济民”这样的意思也就是治理国家。到了现代它的含义就多了如经济基础、国民经济、生产方式、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以及节约、便宜等。在这里经济的含义主要指的是国民经济、社会生产和再生产。什么是世界经济呢▲世界经济是世界各国和地区在经济相互联系中所形成的一定的国际生产关系的统一体是世界 范围内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经济活动的总称。主要包括经济制度、经济实力与规模以及世界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这种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关系表现在国际间的商品流通、劳务交换、资金流动、技术转让等方面由此把各国的生产和生活紧密联结在一起。世界经济是怎样形成的呢▲世界经济是一个历史的范畴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在原始社会、奴隶社会根本不存在世界经

济。到了封建社会虽然在世界某些地区曾出现过频繁的商品交换但那只是人们在自然经济条件下生活中所需要的商品余缺的调剂影响不到整个世界的经济生活。世界经济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资本主义向更深和更广的程度发展以及相应的世界市场的建立和扩大逐步形成的。▲2、世界经济形成的条件▲世界经济形成的条件是●国际分工、世界市场、世界货币和资本的国际化。▲第一国际分工。分工是指生产过程中客观存在着的劳动者之间相互联系的一种社会劳动关系。▲国际分工是社会分工超出国家界限而形成的国与国之间的生产分工。实际上早在工场手工业时期就已经产生了国际分工的萌芽。但是真正的国际分工是在产业革命后发生的。产业革命后由于广泛采用机器技术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使大工业逐渐脱离本国的基地进而依赖于世界市场、国际交换社会分工迅速向国际领域扩展把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或多或少地纳入到国际分工之中形成了一种同机器大生产中心相适应的分工体系。这时全世界出现了几个工业中心而其他国家则是它的分工体系中的附庸。●一位英国学者曾经对这时英国在世界分工中的地位做过这样的描述“北美大平原和俄国是我们的谷物种植园芝加哥和敖德萨是我们的谷仓加拿大和波罗底海诸国是我们的森林我们的羊群的牧场在澳洲我们的牛群在美洲秘鲁把它的白银提供给我们加利福尼亚和澳洲以自己的黄金提供给我们中国

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与经济政策分析(同名42661)

包含四层含义:一是保持宏观经济政策基本稳定;二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三是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四是保持社会大局稳定。 今年7月份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突出强调了“稳增长”。会议公报中有这样一段关键性的话:“要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以扩大内需为战略重点,以发展实体经济为坚实基础,以加快改革创新为强大动力,以保证和完善民生为根本目的,统筹当前与长远,更加注重拓宽增长空间,更加注重增长质量,更加注重激发发展活力,更加注重共享发展成果,着力破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难题,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从这段话看出,下半年经济工作的中心是“稳增长”。 在中国,宏观调控的目标除了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稳定物价、国际收支平衡外,还需要加两个,一是根据阶段发展要求,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一是根据社会主义要求,调整分配结构,促进社会公平。我国应在“稳增长”的基础上着力实现经济的平稳转型,首先,应贯彻破产制度;其次,应完善市场定价机制,进一步放开市场的准入管理;最后,应完善政府职能,解决政府越位、缺位和不到位的问题。 四.结论 本文从外需拉动作用减弱、内需依旧不足,经济下行趋势明显,面临经济稳增长和经济结构调整两难境界三个方面分析了中国当前的经济形势,得出中国经济正在经历一个困难时期,中央对经济发展的实质性变化及时反应,于今年7月份提前5个月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专门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并作出相应的经济决议。今年,中央扔坚持实施积极地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同时重视宏观调控的预调微调,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由“控物价”转变为“稳增长”,并着力在此基础上实现经济结构的平稳转型。努力使我国经济进入新的更加健康的发展态势。 参考文献 【1】何克亮.如何认识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政策《理论学习》 2012年10期 11-17 【2】吴思远.浅谈我国当前经济形势和财政政策《宏观经济》 【3】张立群.我国宏观经济刑事特点及政策分析《阅江学刊》 2012年10月第5期 5-13

2018金融专硕考研热点问题(4)

2018金融专硕考研热点——汇率 2017年人民币汇率经历了一个大幅升值的过程,汇率也是传统的考试重点内容,那么在2018金融专硕的考研卷子中,它很有可能占有一席之地,而且还是很重要的一笔。 在汇率的相关知识点中,最重要的应该就是汇率决定理论:国际借贷理论、购买力平价理论、汇兑心理学说、利率平价理论、货币分析法、资产组合分析法、换汇成本说。如果考到要求我们简述XX理论我们应该答哪些部分呢? 首先是理论提出的背景:例如国际借贷理论是在国际金本位背景下提出的;理论的核心思想:例如货币分析法认为,汇率要受两国货币供给量的制约,从而把汇率与货币政策联系起来;理论的结论:例如利率平价理论认为,高利率国家将在远期外汇市场上贴水,低利率国家将在远期外汇市场上升水,升贴水率等于利率之差;最后再简单进行评论:例如购买力平价理论成立的重要条件有:完全竞争、不存在劳动生产率差异以及国内外购买篮子相同。但是现实世界存在非完全竞争的市场、贸易壁垒与交易费用、不可贸易品以及各国计算价格直说包含的商品种类不一致等因素。 汇率对经济的影响也十分重要,因为这可知识点很容易结合实际汇率变化进行考察。 主要需要掌握汇率与进出口的关系、汇率与物价的关系、汇率与资本流动的关系。其中主要掌握汇率的升降分别会导致进出口、物价、资本流动如何变化以及为什么会这么变化。 在论述题中,有可能会考到人民币2017年的升值以及相关的原因和影响。 如果考到论述题,首先不要答题,停顿一分钟时间,给自己列个提纲。论述题的作答一定要有框架结构,切忌想到哪写到哪毫无逻辑关系,所以首先应该建立一个答题框架。 (1)人民币升值的情况,简单的相关数字。让老师知道你确实了解了这个事件。(在这个题目中不涉及可以解释的名词,如果有,比如说SDR,量化宽松政策等,第一步就变成名词解释。) (2)原因分析:第一,中长期来看,中国宏观经济基本面向好,为人民币汇率的逐步走强提供了有力的支撑;第二,美元走弱,美国的实际经济情况比预期要查,人民币填补了它的空缺;第三,政策组合看到效果,吸引资金流入,加强对资本流出的管理,扭转了对人民贬值的预期。

国际贸易热点问题分析

目录 前言: (2) 第一部分当前国际贸易热点问题 (2) 热点一:中国经贸 (2) 热点二:中外经贸关系 (2) 热点三:贸易保护 (3) 热点四: 国际商务 (3) 热点五: 法律问题 (3) 热点六:贸易争端 (3) 热点七:服务贸易 (3) 热点八:加工贸易 (4) 热点九:汇率问题 (4) 第二部分:关于“碳关税”问题的深入研究 (4) 一、“碳关税”的提出 (4) 二、“碳关税”对我国的影响 (4) 三、“碳关税”的实质:新型绿色贸易壁垒 (5) 四、我国政府节能减排的政策 (5) 五、我国的应对“碳关税”的措施 (6) 六、我的个人观点 (7) 参考文献: (8)

前言: 新中国成立60年,在党和人民的领导下,经过艰难曲折、不屈不挠的努力奋战,迄今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三位,进出口贸易而居世界第二位,成为世界经贸大国,对外经贸已经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在我国对外开放和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发挥巨大的推动作用,多一说我们现在研究国际贸易中的一些热点问题对于我们自身国家来说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 第一部分当前国际贸易热点问题 热点一:中国经贸 中国出口贸易增长分解与机理分析,柴华,《国际贸易研究》2010.1。 中美经贸合作三十年,王丽军、周世俭《国际贸易》2009.1。 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及其解决问题研究, 高永富,《国际贸易》2009.2。 人民币兑欧元汇率变动对我国的影响, 《国际贸易》2009.2。 我国出口加工区现状及功能拓展分析,徐厚永、徐枞巍,《国际贸易》2009.4。 当前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及对策,马涛,《国际贸易》2009.7。 我国加工贸易发展中的几个理论问题,沈玉良、高耀松,《国际贸易》2009.8。 论中国的出口依存度:向复线型增长过度的中国经济,叶芳和,《国际贸易》2009.8 自由贸易协定——中国与发展中国家南南合作的新桥梁,朱洪,《国际贸易》2009.9 创建东亚区域经济共同体构想,金柏松,《国际贸易》2009.11 应对贸易摩擦是我国长期战略任务,刘日红,《国际贸易》2009.12 热点二:中外经贸关系 贸易投资一体化背景下FDI对美中贸易逆差的影响: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赵蓓文,《国际贸易研究》2010.1。 出口偏向性经济增长的要素收益分析——易中美贸易为例,范云芳,《国际贸易研究》2010.1。 中俄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比较分析,陈梁,《国际贸易研究》2010.6; 中各产业内贸易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王金亮,《国际贸易研究》2010.6。 中国与欧盟贸易互补性和竞争性的实证研究,燕春蓉、张秋菊,《国际贸易研究》2010.7 发展中国家企业品牌国际化路经分析——来自韩国的启示,张敏、武奇,《国际贸易问题》2010.10;

当前我国经济热点问题分析

当前我国经济热点问题分析 今天主要跟大家交流以下三个问题:第一,中国经济增长面临的主要问题。第二,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结构性矛盾。第三,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及其效果。 中国经济增长面临的主要问题 经济增长主要指总量,比如我们通常所说的GDP总量、经济运行水平、增长速度等。我们知道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平均每年经济增长速度大体是9.8%,这个速度在当今世界是非常高的。虽然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经历了金融危机带来的世界经济衰退的严重冲击,我国经济增长出现了一系列问题,连续15个月经济增长速度持续下降,但2009年经济增长速度仍然达到了8.7%,GDP总量是33万多亿人民币。按照世界银行惯常的折算方法,大体是4.3万亿美元,占全球GDP总量的7%。美国GDP总量超过14万亿美元,占全球的25%左右。 中国人有13亿多的人口,很多指标一旦人均化,就会出现很多问题。改革开放30多年,按不变价格计算,中国人均GDP水平大致增长了12倍,而总量大致增长了15倍。截止到2009年,我国人均GDP是3200多美元,而全球平均人均GDP是8600美元。 发展中国家可以分为五类:一是最穷的国家,尚未解决温饱问题;二是下中等收入的发展中国家,刚解决温饱问题;三是中等收入的发展中国家,我们叫做初步小康;四是上中等收入的发展中国家,我们叫做全面小康;五是高收入的发展中国家,我们叫做当代新兴工业化国家,就是完成了当代工业化、城市化改造。我国现在的水平相当于中等收入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 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讲我国今年的经济增长要保八,但我们预计今年的经济增长至少会达到9%,甚至9%以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机构甚至预计中国今年的增长会达到10%以上。 经济增长的关键是需求,这个需求是三架马车: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出口,所以分析一个国家一年里经济增长的空间有多大,要从它的总需求来看。 一是投资需求。中国现在处在一个工业化加速发展的阶段,工业化到了中后期有一个特点,就是投资项目的资本和技术密集程度加大,所以投资需求增长非常快。另外,这个阶段城市化也在加速,中国的城市化率按照现在公布的数据是45%左右,按照国际发展的一般经验,一个国家的城市化率在30%—70%之间时投资需求增长速度是比较快的。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固定资产投资每年平均增长14%左右,比当今世界平均速度高出一倍多。2003年以来,中国每年的固定资产投资剔除价格因素之后,增长速度从来没有低过24%。2009年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超过了30%。 所以我们现在的分析是这样的,就算2010年严格控制固定资产新增投资项目,单是把前几年特别是去年一揽子的扩大需求的措施立项完成,就仍要继续投资,因为固定资产投资不是一年就能完成的,对于很多在建项目要继续追加投资。保守估计,2010年中国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幅不会低于25%。按照中国现在的经验,固定资产投资每增加5%,拉动GDP增长1%,按照这个对照关系,如果2010年固定资产投资增幅是25%,那么能够拉动GDP增长5%。 二是消费需求。目前没有一个像投资需求那样直接的指标来描述消费需求,我们用一个间接指标叫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09年在扩大消费政策的影响下,增长15%多,由于2009年价格指数是-0.7,那么实际增长速度要比15%多,将近17%。 2010年采取了扩大消费保民生等一系列的举措,今年中国消费品的增长速度不会低于去年,只要有这几个条件不发生恶化:城镇登记失业率不超过5%;900万新增就业岗位指标能够达到;人口自然增长率不超过5‰。如果今年消费需求增长15%,就能够拉动GDP增长3%。 三是出口。出口主要取决于国际经济。根据近几年的经验,全球经济每增长1%,中国出口则增长5%。2010年全球的经济增长是什么状况呢?根据各大国际机构从各个方面做的分析,估计今年全球经济增长能够恢复到3%。首先看发达国家的三大经济体:其一,美国的情况不错,虽然困难很大,但预期今年经济增长率大体上能恢复到2.8%。其二,日本的情况虽然不如美国,但比欧洲好,今年日本经济能够摆脱零增长,达到0.9%。其三,欧元区的情况虽比美国和日本困难,但也能摆脱负增长,达到百分点零点几的增长。其次看巴西、印度这几个发展中国家的大国,预计今年经济增长都在5%左右,中国的速度更高一些。这样一来,今年全球的经济增长速度有可能恢复到接近3%,这就意味着今年中国的出口增长能达到15%。这些年的经验表明,中国出口每增长10%,大体能拉动中国GDP增长1%,如果今年中国出口增长15%,实际上就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1.5%。但我们现在也看不太准,有一些不确定的因素需要讨论。保守一点说,假定今

14个经济金融热点问题

14个经济金融热点问题,说不定考研就出题了呢? 中国央行行长易纲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分论坛“货币政策正常化”表示,在几年之后,我相信中国市场会更具竞争力,金融业的服务能力会进一步提高,会在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里更好的服务实体经济。我们的监管环境也会更好,金融安全程度也会加强。 易纲宣布的金融业对外开放的核心内容总结来说可以概括为:三个原则,十二大举措 三个原则: 一是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原则; 二是金融业对外开放将与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和资本项目可兑换进程相互配合,共同推进; 三是在开放的同时,要重视防范金融风险,要使金融监管能力与金融开放度相匹配。 需在上半年落实的六大举措施: 1、取消银行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外资持股比例限制,内外资一视同仁,允许外国银行在我国境内同时设立分行和子行。 2、将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期货公司、人身险公司的外资持股比例上限放宽至51%,三年以后不再设限。 3、不再要求合资证券公司境内股东至少有一家证券公司。 4、为进一步完善内地和香港两地股市互联互通的机制,从今年5月1日起把互联互通每日的额度扩大4倍,也就是说沪股通和港股通每日的额度从130亿调整为520亿人民币,港股通每日额度从105亿调整为420亿人民币。 5、允许符合条件的外国投资者来华经营保险代理业务和保险公租业务。 6、放开外资保险经济公司经营的范围,与中资机构一致。 需在年底前推出的六大政策: 1、鼓励在信托、金融租赁、汽车金融、货币经济、消费金融等银行业金融领域引入外资。 2、对商业银行新发起设立的金融资产投资公司和理财公司的外资持股比例不设上限。 3、大幅度的扩大外资银行的业务范围。 4、不再对合资证券公司的业务范围单独设限,内外资一致。 5、全面取消外资保险公司设立前需开设两年代表处的要求。 6、目前沪伦通准备工作进展顺利,中英双方争取于2018年内开通“沪伦通”。易纲就现在的经济金融热点问题做出了回答: 问题一、中国怎样看待主要经济体的货币政策正常化? 答:中国目前实行的是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并没有实行量化宽松政策及零利率

国际金融创新的近期发展及特点

国际金融创新的近期发展及特点 姓名: 指导老师: 完成日期:

国际金融创新是国际金融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因而,研究国际金融创新对推动我国金融企业改革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目前人们对国际金融创新的认识还不一致,所以本文通过对国际金融创新的概念、发展阶段、现状及特点的研究,来了解国际金融创新的概括及发展趋势,并进一步分析国际金融创新发展的成因、积极和负面影响。分析当代国际金融创新迅速发展原因的最主要意义在于借鉴国际上先进的金融创新的经验,吸取金融创新过程中失败的教训,将其应用于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进程中来,为我所用。 关键字:金融创新国际金融金融监管金融风险

一、国际金融创新的概念及现状 (4) (一)国际金融创新的含义 (4) (二)国际金融创新的现状 (4) (三)近期国际金融创新的特点 (5) 二、国际金融创新发展的原因 (6) (一)全球化促进国际金融创新 (6) (二)信息技术、电子商务的发展推动了国际金融创新 (6) (三)金融管制放松为国际金融创新创造了良好软环境 (7) (四)金融业竞争的加剧为国际金融制造了压力 (7) 三、国际金融创新的影响 (7) (一)金融创新的正效应 (7) (二)金融创新的负效应 (8) 四、国际金融创新对我国金融业创新的借鉴 (8) (一)发展虚拟经济要以实体经济为依托,避免过度创新 (9) (二)建立有效的金融监管制度 (9) (三)强化金融机构的谨慎性原则,加强风险控制能力 (9) (四)增强环境金融创新意识 (9)

国际金融创新的近期发展及特点 一、国际金融创新的概念及现状 (一)国际金融创新的含义 随着西方金融创新浪潮的掀起,金融创新的概念便应运而生。国内学者普遍认为(陈岱孙、厉以宁,1991),金融创新就是在金融领域内建立“新的生产函数”,是各种金融要素新的结合,是为了追求利润机会而形成的市场改革,它泛指金融体系和金融市场上出现的一系列新事物,包括新的金融工具、新的融资方式、新的金融市场、新的支付清算手段、新的金融组织形式与管理方法等内容。 引用这一概念,我们可以把国际金融创新定义为:国际金融创新,即在国际金融活动中,新的国际货币制度、新的国际金融机构、新的国际金融工具及业务、新的国际金融市场、新的国际金融管理制度的创立、引进和运用。从上述给出的定义看,国际金融创新的涵义不仅仅指国际金融工具及业务创新(即国际融资创新),而是广泛意义上的创新。它泛指金融体系和金融市场上出现的一系列新事物,包括新的金融工具、新的金融市场、新的金融服务、新的融资方式、新的支付清算手段以及新的金融组织形式与管理方法等内容。其创新主要发生在国际银行、金融业的微观领域。 国际金融创新可以划分为两大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以布雷顿森林制度建立到瓦解为标志,即在固定汇率制度下展开的国际金融创新活动及其成果,亦称为早期创新;第二阶段,布雷顿森林体制瓦解以后,国际货币制度演变到了浮动汇率制度,在此条件下国际金融创新由兴起并达到了高潮,亦称为近期国际金融创新。 (二)国际金融创新的现状 1、国际货币制度创新 近期国际货币制度创新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由单一固定汇率制度到多元化的浮动汇率制度创新。次贷危机的爆发和蔓延对国际货币市场形成巨大冲击、引发全球经济动荡的同时,也将对国际货币体系产生深远的影响。美元作为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必然受到冲击,美元霸权地位将面临一定挑战,其与最大的竞争对手欧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所占的份额可能有所变化。而基于多种因素,在未来一段时期内,美元第一货币的地位仍将无可替代,美元仍将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短期内尚不能改变单极的货币体系。二是欧洲货币体系的不断创新。欧元的启动以及随后逐渐被国际社会认可,使得欧元区各国在相当程度上避免了以汇率波动为要点的国际货币制度不稳定给区内各国经济带来的不利冲击。另外,在这种体系下,区域内每个国家不必保持高额外汇储备,从而使得持有储备的机会成本最小化。 2、国际金融机构创新 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的发展,为跨国银行的出现以及国际金融中心的建立创造了条件。各国大银行争相在国际金融中心设立分支机构,同时在业务经营上加快电子化、专业化和全能化的步伐。由于金融创新,各国之间的经济、金融联系更加紧密,经营的风险也在加大,从而使全球金融监管出现自由化、国际化倾向,各国政府在对国际金融中心、跨国银行的监管问题上更加注重国际间的协

当前中国经济形势分析报告

当前我国形势经济分析 一、目前我国的经济形势 1.GDP增速持续回落 从2011年开始,我国GDP增速一直处于回落当中,今年第一季度,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1885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7%,增速比去年四季度和去年全年分别回落0.2和0.1个百分点,但高于今年7.5%的预期目标。 2.三大产业增速明显放缓 不管是第一产业、第二产业还是第三产业的增速,都明显放缓,从2011年年末开始,就呈现出这样一个趋势。 3.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缓慢 固定资产投资(所谓中国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概括为投资拉动的模式)作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指标,从2011年年末开始,在过去一年当中,其增速也呈现回落状态。尽管中央政府已经允许地方政府和铁道部加大基础设施支出,但2012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仍有所下降。 4.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改善幅度较小 据中国市场学会统计,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尽管有所提高,但幅度较小。从整个消费形势来看,尽管有小幅度回升,但从整体上说,还没有真正好起来。餐饮、烟酒消费,在中央八项规定的影响之下,其下滑速度是非常快的。 5.外贸出口回升势头不强劲

对外贸易继续延续了上年底企稳回升态势,出现了少许的回升势头,这主要得益于以美国为代表的世界经济的温和复苏,但是回升幅度和规模都很小。 6.财政收入增速下滑 财政收入是目前特别抢眼的一个经济因素。财政收入的增速,不仅与往年相比持续回落,而且已经低于GDP的增幅,甚至低于今年预算的增幅,就目前的运行情况来看,今年的财政收入形势将很不乐观。 7.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和世界银行下调我国经济预期 在这样一种出现剧烈变化的经济走势面前,特别在今年第一季度,中国的宏观经济指标发布之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已经先后陆续下调了对于今年中国经济的预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已在2013年5月29日把中国2013年的增速调整为7.75%,而在此之前,其曾经预言过中国今年的GDP增速是8%;世界银行则于2013年4月15日将中国经济增速的预期下调到8.3%(原来预期是8.4%);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于2013年5月29日将中国GDP增速大幅下调至7.8%,而此前在三月份的预期是8.5%。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称,内需疲软和全球经济不确定性为调降中国经济增速的主要原因,预计随着信贷规模扩张和政府刺激政策的出台,2014年中国经济增速将达到8.4%。 二、对中国经济形势的基本判断

时政热点分析版

“中共十七大”: “高举一面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坚定一条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提出一个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总结一场革命”——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 “阐述一个战略思想”——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完善一个宏伟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 (2)“嫦娥一号”: 2007年10月24日起,嫦娥一号的升空,就成为令国人关注也是自豪的一颗卫星。 2007年11月26日,嫦娥一号卫星拍摄的第一幅月面图像正式公布,标志着我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圆满成功,中国正式跨入月球俱乐部,也同时标志着我国已经具备了深空探测能力。 嫦娥奔月的传说在中国航天人的努力下得到了新的演绎。通过嫦娥一号,我们没有看到传说中的吴刚与玉兔,但是我们看到了中国伟大的复兴之路。 (3)“油荒”: 油价上涨的基本原因,其一是供不应求,中国和印度等国经济崛起而对石油产品需求大增,其二是美元贬值,美元进一步疲弱,投资者纷纷转投石油等商品。 国家发改委要求两大产油集团增加原油加工量,严格控制成品油出口,千方百计增加市场供给,确保成品油市场供应充足。 面对这个称为市场倒挂的局面,较为理想的解决方法,是从供应源头着手,降低原油价格。另一个解决方法,就是允许汽油零售加价。 (4)“猪肉”: 猪肉价格暴涨的原因:一是市场供应减少;二是饲料价格上涨,养殖成本提高,农民养殖的积极性不高。归根结底一个原因:供给不足。 三大举措今起实施 一、对屠宰加工环节进行税费优惠政策,以降低屠宰的经营成本,增加供应市场。 二、进一步完善猪肉市场供应的应急预案。 三、政府职能部门密切关注市场动向,控制价格的波动幅度。 一、南方部分省份抗击雪灾 1. 政府应急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应急能力有待提高 2. 南方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对极端天气的破坏性估计不足 3. 抗击雪灾过程中展示了政府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 4. 展现了中华民族团结互助的精神 二、2007年下半年物价大幅上涨 原因:

当前我国农业经济的热点问题及研究进展

当前我国农业经济的热点问题及研究进展 2011/6/30 9:22:56 不详佚名【字体:大中小】我要评论(0) 农业在我国产业结构中是最具有“中国特色”的产业。由于其固有的弱质性,在面向市场化、现代化和国际化的进程中,农业面临着多种机遇和挑战。 1、农业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 农业现代化的内容是随着实践和认识的提高而逐步发展的。我国最初提出农业的出路在于机械化,后来发展为“四化”,即机械化、电气化、水利化和化学化。显然,当时认识农业现代化是一个生产力或科学技术的概念。1979年后又提出用科学化、集约化和社会化代替原来的“四化”;90年代以来发展为用现代科技(主要是生物技术)、现代装备和现代管理来概括农业现代化,认为可持续农业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农业,并区别于以前的“石油农业”(卢良恕,1998a;胡福明等,1996;顾焕章等,1998;高旺盛,1997;钱志林等,1998;蒋伏心,1995;Zilberman等, 1997)。 在总结国内外研究成果基础上,卢良恕(1998b)结合中国国情提出,现代农业应该是以增加大量外部投入为特征,用现代工业装备、物质投入和科学管理武装起来的高度集约化经营的发达产业;是以资源综合利用和节约为特点的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的高效产业;是以提高农民收入和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为目标,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并重的社会化产业;是通过劳动积累向资本积累到技术积累为过程的知识密集型产业。发展现代农业要更新十大观念,即农业增长方式由传统粗放型向现代集约型转变;农业经济结构由传统的种植业向种养加综合经营转变;食物生产由传统的粮食观念向优化食物结构、广辟食物资源的现代食物观念转变;种植业生产结构由传统的粮经二元结构向粮饲经三元结构转变;农业资源开发利用由传统的仅靠耕地向整个国土资源转变;农产品加工由传统的简单加工向现代食品制造业转变;农业产业发展由传统的分散经营向现代贸工农一体化转变;农业投入方式由单一注重物质投入的资源型向物质投入和智力投入并重的知识型转变;资源配置方式由部门分割、行业垄断的封闭低效型向国家宏观调控、市场资源配置资源的开放高效型转变;农村经济结构由工农分离、城乡脱节的二元结构向工农协调、城乡结合的一体化经济转变。 在探讨农业跨世纪发展战略与途径时,顾焕章(1997)强调要处理好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十大关系,即土地生产率与劳动生产率、有机农业与无机农业、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物质投入与科技投入、生产手段现代化与制度现代化、农业产业化与农民组织化、土地规模经营与社会化服务体系、农村城市化与城乡一体化、政府主导与农民主体、总结自己经

当前若干金融热点问题分析

当前若干金融热点问题分析 ? 报告人: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李扬所长 时间:2003年9月20日 进入新世纪以来,金融受到关注,原因在于:1、金融对经济的作用在增大,学经济的都要看金融。2、在实践中,国内外遇到很多新问题。我们处在一个有可能作出世界性贡献的时候。很多基本的问题,用现有的理论难以解释。需要有创新的观念、精神,融会贯通理论,从实践中找到新理论、新方法。大家要多做方法的培训,多做实践。问题很多,主要讲三个问题: 1、全球金融结构调整及货币政策框架。从上个世纪末以来,世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出现了许多新现象、新理论。我们在关注这些现象的同时,还要关注:货币政策遇到了什么挑战? 2、利率市场化问题。讨论中国的利率市场化做了什么?还需要做什么?这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 3、汇率问题。目前急风暴雨的讨论告一段落,但更复杂的问题还展现在我们面前。 一、全球金融结构调整及货币政策框架的变化 1、金融市场结构的调整 1)股市 股市的文献汗牛充栋,我们通过这个图可以看到,除了日本股市是波澜不惊外,其他的发达国家的股市都走过了先急剧上升后急剧下降的过程。我们常说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那么这个股市图表是否反映了实体经济?很多研究认为如果说在90年代初反映了,在90年代末、新世纪基本没反映。分析金融现象,就要找到这种金融现象产生和发展的实体基础,那么这个实体基础就是80年代到90年代的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经济的发展。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在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下,主要市场经济国家、尤其是美国的计算机、通讯等新兴高技术产业迅速崛起,传统产业普遍得到改造,导致生产能力快速增长。在这个过程中,所谓并购、MOA达到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高度,股市市场在90年代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牛市。这里同时要告诉大家一个不愿看到的事实,

(完整word版)国贸热点问题

1、请运用国际贸易的相关理论和分析工具,具体分析当前国内外经贸领域中的某一热点问题 日本是世界第三大经济体,也是我重要经贸伙伴。在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产业链分工日益细化的条件下,此次大地震引发海啸和核泄漏事故,不仅严重冲击日本经济,影响世界经济复苏进程,也对我国经济产生一定影响。 (一)对中日经贸关系的影响 一是贸易往来受到冲击。地震发生后,我国与灾区的正常商务活动一度中断,部分已签进出口合同不能履约,进口所受影响更大。此次地震损失惨重的电子信息、汽车等产品,恰好是我国自日进口的主要商品,地震导致我国自日进口下降,我国对日逆差收窄。 二是部分国内企业供应链受到冲击。日本是我国芯片封装测试企业上游产品主要来源,是我国第一大汽车电子进口来源地。日本关键零部件供应短缺,直接影响到我对日零部件高度依赖的企业尤其是加工贸易企业和在华日资企业正常生产,同时也间接影响到韩国、台湾等地区对我国零部件供应。 三是双向投资和服务外包受到影响。目前,部分有意来华投资的企业也暂时推迟投资计划。同时,我国在日投资企业经营也受到较大影响,在谈项目基本停滞。此外,日本是我国离岸服务外包业务第二大来源地,地震不仅导致现有业务难以交付,还严重影响新业务商签。 四是对日劳务派遣合作受到影响。此次日本震区是我国外派研修生较为集中的地区,我国在这些地区的水产加工业、农业、畜牧业和渔业等研修生合作受冲击较大。除上述影响之外,日本对华农产品、纺织服装的即期需求大幅增加。很多国内企业反映,日本进口商要求加大即食食品和方便食品供应量。 近期,由于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对食品、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影响范围不断扩大、影响程度不断加重,世界上众多国家和地区也在不断加强防范措施。为确保日本输华食品、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我国自2011年4月8日起对进口自日本的农产品和食品扩大限制范围。中方要求日方出具证书的目的是要让中国消费者放心食用日本食品,不是要限制日本食品对华出口。 2010年中日贸易接近300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日本是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而中国已成为日本第一大贸易伙伴。截至今年2月,日本已成为中国利用外

当前国际形势热点问题与分析

当前国际形势热点问题与分析 班级:软件1111 学号:2011813013 姓名:杨杰斌 摘要:当前世界经济正处于新一轮经济周期的上升期。今后5年~10年,世界经济发展速度将快于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中国、印度、俄罗斯和巴西等发展中大国的先后崛起,将加速国际经济关系调整与格局演进,多极化趋势将日趋明显。美国经济“双赤字”,使世界经济发展失衡。美元贬值、油价飙升,使 全球经济风险加大,但世界经济整体趋势依然向好。 关键词:国际经济形式、热点问题与分析 经济全球化经过调整后,以空前的速度和规模持续深入发展,全球经济依存性不断上升。全球资本与生产技术要素的全球化重新配置,带来全球政治经济格局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当前国际经济形势有三个特点。(一)世界经济迅速增长,美国、欧元区国家、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使世界经济得以继续维持较高增速,发展中国家经济呈相互带动、梯次发展的态势。(二)随着金融创新,特别是金融衍生工具的开发和推广,金融一体化程度提高,全球金融业呈“爆炸式增长”。(三)国际资本市场和劳动市场流动性增强,生产要素的全球流动形成全球市场。 去年,世界经济增长5%,为近30年来最好。今年,受欧元区和日本经济疲软的影响,全球产出增幅将放缓。 美国经济依然是世界经济的引擎。国际机构和经济学家普遍认为,美国经济将持续稳健扩张。虽然受到高油价冲击,又面临财政和贸易“双赤字”,但美国经济的内生性强,增长势头不会改变。原因是:1。企业投资强劲复苏,居民消费持续增长。2。低利率时代虽然结束,但宏观环境依然宽松。3。“新经济”虽然缺乏新动力,但活力再现。加之布什政府的持续减税、弱势美元和油价适度回落等等,均有利于美国经济持续扩张。 日本经济意外衰退复苏步履维艰。去年,国际机构普遍看好日本经济。今年上半年日本经济将处于停止状态,下半年可能恢复增长。然而,日本经济复苏依靠的不是内需而是外贸。因为,目前仅靠内需尚难支撑日本经济复苏。可见,当前日本经济基础依然脆弱。一是油价飙升对经济影响开始显现;二是国内需求依然不旺;三是经济发展严重依赖出口。 欧元区经济增长缓慢,但复苏势头尚能维持。欧元区经济在连续两年低迷后,去年增长2%,虽低于IMF估计的2。2%但仍是近4年来最好的欧元的被动持续升值。油价居高难下,开始影响欧元区经济复苏 亚洲经济增长触顶回落,但仍是全球最快的地区。该地区宏观经济基本稳定,区内合作效应凸显,互利共赢格局正在形成,发展趋势是:东亚地区将持续较快增长,“四小龙”则适度扩张;东南亚经济将稳步复苏,越南和泰国成为佼佼者;南亚经济增长势头不弱,印度成为地区领头羊;中亚经济恢复性高增长,但资源型经济风险将增大。在未来数年中,亚洲将在全球经济中保持较高增长,依然是世界经济的增长中心。 发展中国家经济将进入稳定增长期。国际机构对发展中国家经济中长期前景普遍乐观。目前,发展中国家具备空前良好的发展机遇:1。宏观经济环境普遍

时政热点分析-“三农”问题

时政热点分析“三农”问题 背景材料 1、我国农业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1)结构调整问题。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已进入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的新阶段。我国农业结构不合理的主要表现是:①从农业生产布局看,区域结构雷同,影响各地比较优势的发挥。②从农产品结构看,农产品质量不高,优质化专业化水平低,不能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③从农村产业结构看,林、牧、副、渔比重小,非农产品不发达,农产品加工程度低,制约增殖效益的提高和消费需求的扩大。 (2)农民收入问题。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中的突出问题是农民增收困难。农产品销售不畅,价格低落,乡镇企业效益下降的情况没有根本改变,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中西部地区特别是粮食主产区甚至出现负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这严重影响了农民生产投入的能力,影响了农村消费市场的开拓,不仅成为影响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主要问题,而且成为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3)加入WTO后,我国农业的发展既有机遇又有挑战。从长远看,入世有利于我国农业比较优势的充分发挥和农业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利于改善农产品出口的国际环境,扩大优势农产品的出口;有利于调整农业结构,从整体上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有利于吸引国外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推进农业现代化;有利于加快建立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和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带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管理体

制以及外贸体制的改革和完善。从近期看,由于国际市场农产品的成本和价格较低,我国农业经营规模小,土地密集型的大宗农产品生产会受到较大冲击,特别是不具有比较优势的玉米、小麦、大豆、棉花等农产品受冲击最大;而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市场开拓能力不强。 2、加快农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1)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把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真正转到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努力增加农民收入,这是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出路,也是当前和今后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指出: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任务:一是调整农业生产布局,充分发挥区城比较优势。二是调整农产品结构,发展优质专用无公害农产品,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加快实现我国农产品的优质化和专业化。三是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继续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二、三产业,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大幅度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四是调整农村就业结构,加快转移农村劳动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努力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城镇化道路。 (2)增加农民收入。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是最大的群体,增收困难,农村劳动力就业不足,大量农村劳动力剩余,农民生活消费水平低,生活环境差,农民上学难、看病难、社会保障水平低、基本权利得不到保障等问题长期困扰着“三农”的发展。因此,只有解决好“三农”问题,建设好广大农村地区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

金融热点问题课程习题

1、中国领先西方国家1000多年,在宋末开始后来又落后了,为什么?即李约瑟之谜,请用你所学知识进行解释。 1. 封建经济制度以自给自足为特征,市场需求停滞,专业化和工业化的动力先天不足;封建财政制度具有掠夺性和消费性,激励寻租创租,阻碍产业升级;封建产权制度缺乏产权保护设计,难以催生企业家阶层和市场经济;封建科举制度导致社会重经验而轻实验,阻碍科技进步和工业革命;封建宗教文化贱工商、灭人欲,不利于鼓励生产。 2、什么是产能过剩?产能过剩是怎么形成的,产能过剩造成什么后果,有什么方法可改变? 2. 产能过剩是指生产能力大于实际有效需求而形成的生产能力过剩。市场不确定性、生产时滞、经济周期等是一般因素。不同所有制存在效率差异,国企资金成本低,扩张动机明显;生产要素市场不健全、价格扭曲,企业存在盲目投资;GDP为主的政绩考核机制,造成地方政府间恶性投资竞争。 若不能经出口输出,会导致行业衰困,产生通缩压力,金融风险增加。(投资失效,压缩消费) 调整产业结构,提倡创新驱动;增加国际出口,拉升国内需求。 3、90年代大量国企经营不善,被迫关并转制,而中国加入WTO之后国企又发展的不错,如何解释?既然国企发展的不错,目前又强调国企改革,理由是什么? 3.第一次国企改革后国企发展良好的原因是占据垄断优势和行业上游地位。完全竞争的下游行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利润下滑,负反馈作用导致国企效益不佳。 4、最近一年金融改革主要内容有那些?主要想解决什么问题?对实体

经济会有什么影响? 4.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普惠金融、规范民间借贷);提高市场配置金融资源的效率(利率、汇率市场化、直接融资);提高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能力(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提高金融对外开放水平(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改进金融监管。 5、央行8月11日宣布实施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报价新机制,指的是什么,原来的机制是什么?央行强调推进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你如何理解? 5. 这次改革提出做市商报价时参考上一日银行间外汇市场收盘价,把确定中间 与银行间外汇市场的封闭性。缺陷:形成价格扭曲,缺乏汇率弹性,维持成本较高。 当前我国外汇市场良性发展,金融机构自主定价和风险管理能力增强,完善中间价报价机制的条件趋于成熟。汇改不仅能消除中间价的政策性扭曲,提高汇率形成的市场化程度;还增强了汇率弹性,更好地发挥对外汇供求的调节作用;也为人民币加入SDR谈判争取了主动权。 6:前十年我国顶住国际压力,减缓人民币升值,逻辑是什么?而目前人民币贬值的,国际的舆论却没有反应,如何解释? 6.最近主要是由于美国经济复苏,美元升值,投资者在离岸市场上大量抛售人民币,持有美元,导致离岸市场人民币汇率暴跌。 7、结合当前我国人民币国际的进程,阐述我国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逻辑,并说明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及路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