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亡羊补牢》

《亡羊补牢》

《亡羊补牢》
《亡羊补牢》

《亡羊补牢》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位于本册教材的第五单元。本组教材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是用具体的事情来说明一个道理。《寓言二则》包括两个故事《亡羊补牢》和《揠苗助长》。本课时主要学习《亡羊补牢》。这个寓言故事内容浅显易懂,就是无论做错什么事,只要善于听取别人善意的劝告,及时改正还不算晚。故事情节简明有趣,这则寓言故事中所谈到的错误是几乎任何人都有可能犯下的,但是通过它的告诫会时时提醒孩子们这是一个可贵的品质。选这篇课文的主要意图是让学生了解寓言表达上的特点,把握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同时,增加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积累,引导他们喜欢寓言,学习读懂寓言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

1、认记12个生字,正确读写“寓言、亡羊补牢、羊圈、窟窿、叼走、街坊、后悔、劝告”等词语。

2、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寓言故事。

3、了解寓言故事的特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寓言故事。

2、难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四、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对故事很感兴趣,也很喜欢读这方面的书,而且在我平时有意的对孩子们在朗读方面的指导,孩子们也喜欢诵读故事。在三年级上学期就已学过两则寓言故事,学生对寓言并不陌生,只要稍加引导就能完成学习任务。但是班中有一部分学困生,对于字词的记忆和书写很吃力,虽然是二年级了,但我对于孩子们在识字方面仍未放松。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1.以读代讲,读中感悟。运用放声朗读、自由读、分角色读、感情朗读等合适的读书方式,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寓言故事内容,体会寓意。要给足学生读书时间,教给学生读书方法,使学生读有所悟。

2. 情境教学法。要想让学生深入理解寓意,分角色朗读和给孩子们创设情境也是有效的学习方式。另外,还要放飞学生想象的翅膀,联系实际,让学生入情入境地体会寓意,进而全面明了寓意。

3.谈话法。在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充分地读书,还要为学生提供充分发言的机会,让学生充分地表达自己对寓意的理解是必要的教学环节,特别要联系自身学习、生活实际谈感想,提升学生对寓意的理解程度,有效突破教学难点,彰显学生的言语魅力。

六、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1.多媒体课件、磁性田字格

2.学生预习课文

七、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相信大家一定读过不少寓言故事,那图片上的这些你能猜出来吗?

生答:坐井观天、掩耳盗铃、画蛇添足。

师:恭喜同学们都猜对了,大家了解的寓言故事可真多!其实,寓言如同魔术袋,装进去的是故事,抖出来的是道理。像上面这样蕴藏着道理的故事,我们就称它为寓言故事。

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写课题。上面一个宝盖头,再写一个“日”,第十画是“丨”

生:(齐读课题)12.《寓言两则》。

师:题目的意思理解吗?

生:就是两个寓言故事。

二、选择字义,理解题意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第一个故事

生:《亡羊补牢》。

师:通过预习,你们知道题目中“亡”的意思吗?

生:“亡”的意思是“丢失”。

师:“牢”呢?

生:“牢”的意思是“羊圈”的意思。

师:这两个字的意思都清楚了,谁能用一句话完整地说说“亡羊补牢”的意思。

生:丢了羊把羊圈补起来。

师:每一个小朋友都对同桌说一说。(学生表达)

三、通读故事,句中识字

(一)学生读课文

师:课文到底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

(播放动画视频)

(出示自主学习提示)请同学们小声读课文,把预习时勾画出的难读的生字、生词,借助拼音多读几遍,把故事读熟;不知道意思的词语借助图画理解一下。

(二)自主学习检测

1.出示词语,句子,抽读,注意读准句中红色的轻声字、生字、多音字。

[出示]

原来羊圈(juan)破了个窟(ku)窿(long)。夜里狼从窟窿钻进来,把羊叼(diao)走了。

街坊劝他说:“赶紧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吧!”

他很后悔(hui)没有听街坊的劝(quan)告,就心想,现在修还不晚。

2.、指名三个学生朗读句子,再齐读并顺势理解“街坊”“窟窿”

生:“街坊”就是住在同一条街上的人。

生:“窟窿”就是羊圈破了一个洞。

生:而且住的比较近。(就是邻居)

师:请同学们来观察红色的字体,你感觉哪个字比较难写?

生:“窟窿”

师:伸出你的小手,一起来写一写“窟窿”这两个字。

(三)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师:“窟窿”这个词不但难写,它还给养羊人带来了很大的麻烦呢。谁来说说它带来了哪些麻烦?找出文中的句子读一读。

师:(课件展示: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里狼从窟窿钻进来,把那只羊叼走了。)

师:假如你的羊圈上有个窟窿,你会怎么办?

可是这个养羊人呢?

街坊劝告,他不听,假如你们就是丢羊人的街坊,你快来劝劝他吧。(齐读)

(出示PPT:赶紧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吧!)

师:街坊是怀着一种怎样的心情来劝说养羊人的?哪个词看出他着急?街坊应该用什么语气劝说呢?现在我就是养羊人,你来劝劝我。

师:你看,好心的街坊情真意切,而这个养羊人是怎样想的呢?谁来做养羊人?

(出示ppT: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呢?)

这个养羊人是什么意思?能将他的话换个说法吗?(ppT)

这个养羊人,自己的羊丢了都不在乎。街坊着急,他无所谓。下面谁来和我合作着读一读这组对话。读的非常好,请同学们和同桌分角色来读一读吧。左边的同学读街坊说的话,右边的同学读养羊人说的话。

哪两位同学来展示下呢?

师引:因为他不听劝告,所以,第二天早上……

(读课文)“他去放羊,发现少了一只。”

师:这是养羊人第几次丢羊?

那么两次丢羊之后,养羊人现在心情怎样?(后悔)

他是怎么做的?

(出示句子)“他赶紧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出示句子:他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

师:读一读,说说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

四、体会寓意,延伸教育

师:(再次出示投影)这个人在修补羊圈时,原来劝告过他的街坊刚巧路过。想想街坊又会怎么说,养年人又会怎么回答?

生:街坊说:“如果你丢失第一只羊后马上修羊圈,就不会丢失第二只羊了。”

生:养羊人说:”如果我听从你的劝告,马上改正,那就好了。”

生:养羊人说:“现在我已经丢了两只羊,第三只羊可不能再丢了。”一

生:街坊说:“你肯接受别人的意见,很好。”

生:街坊说:“知错能改永远是不嫌迟的。”

师:这个故事流传到现在一千多年了。其实我们身边还有许多类似“亡羊补牢”的事情,你能举个例子吗?可以是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也可以是发生在别人身上的。和同桌相互交流,想一想,说一说。

学生讨论。老师在巡视时发现学情。

师:你第一个发言,可以给大家提示。

生:一个朋友养了一只小白鼠,因为小白鼠做错事,朋友决定一个月不给它饭吃。我劝朋友给它饭吃,朋友不听。过了几天,朋友终于给它喂食了,小白鼠这才没有饿死。

师:你做了“亡羊补牢”的街坊。

生:我说一个我自己的事例。一开始我不认真学习,结果考试考得不好,后来努力学习,考试成绩有了进步。

师:你太棒了。

师:这些都告诉我们,(出示: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见,认真改正,就不算晚)这些都可以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亡羊补牢”。“亡羊补牢”这个故事原来出自于一个八字成语,后面还有四个字,你们知道吗?

[出示] 亡羊补牢,犹未迟也。

师:他还有另外两种说法,你们想知道吗?

[出示] 亡羊补牢,未为迟也。

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学生读读记记。

五、书写生字,拓展延伸

师:寓言故事是让人变聪明的故事。

推荐阅读:《伊索寓言》。

师:最后,我们写几个生字(出示田字格中的生字),你们先观察。哪个字特别难写,需要老师帮助或者要提醒同学的。

生:哦,“牢”,上面是宝盖头,特别要注意的是,“告”,“牛”字收尾巴。

师范写。

在音乐伴随下,学生书写汉字。

八、形成性评价:

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乐于学,行为习惯也养成得较好,懂得倾听。在教学时,我关注到每个学生,及时以暗示的动作提醒不注意听讲的学生,因此整堂课学生的纪律还是不错的。学生的想象力很丰富,答案也很精彩,回答问题时,我很注重学生是否把一句话说完整,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这点尤为重要。

九、总结:

学生比较喜欢受到关注和表扬,但一节课下来,表扬的次数过多,形式也比较单一。久而久之,学生就没什么感觉了,被表扬的学生没什么成功之感。因此,在这点上,我需要改进,评价的形式应多元化。在朗读方面,我也做得不较好。这节课的朗读少,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朗读很重要,应该让学生在朗读中去感悟,而且朗读也应该多样化。

课本剧 亡羊补牢

<亡羊补牢> 情景一 画外音:从前,有一个牧羊人养了几只可爱的小羊,瞧,它们来了。(放“喜洋洋与灰太狼”主题曲) 众羊:小朋友们好,我是喜洋洋;我是暖洋洋;我是懒洋洋;我是美洋洋(可爱状);我是沸洋洋(大声),(一起打招呼)老师们好,同学们好! 众羊:小点声,主人来了! 牧羊人:(响鞭)我是快乐牧羊人,找得草儿嫩又嫩,每天放羊到山上,吃得小羊肥又壮。放了一天的羊,太累了,我得赶紧把它们赶回羊圈,好好睡上一觉。羊儿们,回家吧~ 众羊:奥~回家喽~~(回到羊圈) 暖洋洋:主人,羊圈破了一个洞还没修呢。 牧羊人:没关系,都这么晚了,还是先休息吧。(羊儿们到羊圈,牧羊人下场) 灰太狼:(嚎叫)我是灰太狼,爱吃小肥羊,肚子饿得慌,来到羊圈旁。唉呀!羊圈居然破了个洞,真是天赐良机呀!(摸进去)这不是暖洋洋吗,快跟我回家吧,哈哈哈哈!(众羊吓得缩成一团 众羊:呜呜呜,暖洋洋被灰太狼抓走了,怎么办。呜呜呜,希望主人抓紧把羊圈的破洞补上。 情景二 画外音:到了第二天,牧羊人准备去放羊。 牧羊人:睡得真舒服!(打着哈欠)我去看看小羊们睡得怎么样。(走到圈旁)一、二、三、四,坏了!坏了!怎么少了一只?暖洋洋呢? 街坊:你在找什么? 牧羊人:我在找我的暖洋洋,昨天还在的,怎么不见了? 街坊:哇~你的羊圈有这么大一个窟窿,暖洋洋一定是被灰太狼捉去了,快把窟窿补上吧。 (众羊跟着央求) 牧羊人:暖洋洋都丢了,再补上又有什么用,我真是太倒霉了,唉(垂头丧气) 街坊: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摇头叹息,下场) 众羊:唉! 情景三 画外音:到了第二天晚上羊圈没有修好,可恶的灰太狼又来了。 灰太狼:昨天抓到暖洋洋,我的心里喜洋洋,今天再去闯一闯,看能否抓到懒洋洋。唉呀!洞居然还没有修,真是太好了!懒洋洋,别睡了,快跟我回家吧!哈哈哈哈!(众羊吓得缩成一团) 情景四 画外音:到了第二天早晨,牧羊人又去数羊。

《亡羊补牢》教学设计+说课稿+课后反思

《亡羊补牢》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4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掌握1个多音字。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理解课文,体会寓言蕴含的道理。 3、情感、态度于价值观:懂得应该听取他人的劝告,及时改正错误的行为。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词语的意思,理解寓言揭示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引入新课 1、板书《寓言两则》,解释寓言的意思。 2、学生齐读课题。 3、引出课题《亡羊补牢》,用“亡”和“牢”分别组词,质疑走进课文。 二、初读课文,扫除障碍 1、教师读课文,注意听准生字的发音。 2、自由读课文,学习生字词,把课文读准读通顺。 3、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生字,检查自学情况。 (2)强调字音和字形要点。 (3)理解“街坊”的意思。 4、指名读课文,思考:这篇寓言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通读课文,理解容 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那几个自然段是讲丢羊的?羊是怎样丢的呢?丢了几次? 2、学生反馈。 3、默读课文的1—4自然段,思考:第一次丢了羊之后,养羊人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结果怎样? 4、学生反馈,教师小结。

出示句子: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呢? 1)不改变句意,试着换一种说法。 2)比较两个句子哪个更好? 3)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这句话。 5、第二次丢了羊之后,养羊人又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结果怎样? 出示句子:A、他很后悔,不该不接受街坊的劝告。 1)不改变句意,试着换一种说法。 2)比较两个句子哪个更好? 3)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这句话。 B、他赶快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的结结实实的。 1)去掉“赶快”可以吗? 2)讨论:养羊人现在动手修羊圈,晚了吗? 6、回顾课题,正确理解亡、牢的意思。 7、讨论: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四、联系生活,谈感情 1、同学们,如果你们面对修羊圈的养羊人,你想对他说什么? 2、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常常发生类似的事情,联系自己的实际,说说你的看法。 五、课堂小结 六、布置作业: 1、把这则寓言故事将给你的爸爸妈妈听。 2、正确书写本课的生字。 板书: 亡第一次丢羊毫不在意未 羊第二次丢羊后悔——修羊圈时 补结果再也没丢未 牢(听劝告,知错及时改正)晚

精彩的演出六年级作文

精彩的演出六年级作文 大家听过“亡羊补牢”的故事吗?在上那一课时,我们表演了一场生动有趣的课本剧。 要排练了,我们格外激动,大家选好自己喜欢的角色后,就开始试演。 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就上课了,话剧表演正式开始了。大家心里跟打鼓似的。不过,我们很快就进入了最佳状态,我演的是懒惰的牧羊人。下面的评委看得如痴如醉,不时传 来阵阵愉悦的笑声,表演完毕,台下的掌声热烈而持久,等剩余几组都演完了以后,两个 主持人不约而同地说最喜欢我们这一组的表演,还想再看一遍呢!这说明了我们的努力没 有白费,大家心里都像吃了蜜一样甜。 这次的课本剧表演,让我觉得收获很大。不仅让课文内容变得生动有趣,还加深了同 学间的友谊,锻炼了大家的口才,真是一举多得!我相信下一次的演出,我们一定会表现 得更完美更精彩! 今天中午,学校请来了残疾人艺术团给我们表演。我们兴奋地等待着。 下午,第一交次上课的铃声响了,我们立刻排好队伍来到操场上观看残疾人的演出。 来到操场我们就席地而坐,眼睛盯着舞台。 表演开始了,一位拄着拐杖的主持人走上前报幕。接着,几位聋哑大姐姐上台表演精 彩的舞蹈节目。主持人站在一边作着讲解。接着,又演出了许多精彩的节目,有腿上残疾 的人演出的霹雳舞,有一位聋哑人演出的柔术,有一位没有双手用脚写字的人写出了“腾飞”两个字,有两位侏儒表演的歌唱,还有失明的解放军演唱了一首动听的歌曲和聋哑人 表演的“千手观音”。其中,我最喜欢的是“千手观音”这一个节目。 一阵低沉的声音响起,慢慢地音乐的声音变得活泼起来。这时,十二个聋哑大姐姐跑 上舞台。她们排成了一列,非常整齐。带头的大姐姐做着菩萨念佛的样子。突然,她把手 放下,再慢慢地把手提起放在腰边。后边的人跟着一一做了起来。她们一个跟一个都有一 定的差距,显得是那样优美。在我们下面看来就像观音菩萨有许许多多手似的。做好这一 个动作,他们快速地分散了。令人惊奇的是她们的动作是那样的整齐,那样的合着音乐的 旋律。我的眼睛向四处寻找这一个问题的答案。找到了,原来台下有一男和一女两个人在 作指挥。噢,她们听不见,但是能够看见,只有用动作才能够与她们交流情况。大姐姐们 一定是练了很久,才练到这一个程度的`。她们比健康人还要好出几百倍啊! 音乐渐渐消失了,她们也退下了舞台。 然后,舞台上又演出了很多的精彩节目,每一个节目都包含着不同的道理。我深受感动。

《亡羊补牢》(说课稿)

亡羊补牢 一、说教材 《亡羊补牢》选自《寓言二则》中的一则。这个寓言故事内容浅显易懂,故事情节简明有趣,但寓意深刻。选这篇课文的主要意图是让学生了解寓言表达上的特点,把握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同时,增加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积累,引导他们喜欢寓言,学习读懂寓言的方法。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结合本组课文的训练意图和我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注意多音字“圈”的读音。 2、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亡羊补牢”,以及这个成语的意思。 3、理解《亡羊补牢》这则寓言故事的内容,体会寓言所蕴含的道理,懂得做错了事要及时纠正。 根据教学目标和本课的内容、特点,我确定了本课的重难点为:引导学生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并能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谈一谈感想。 教学重难点的确定,我的教学思路就清晰了,教学与学法的选择也就水到渠成了。下面我来说说本课的教法和学法。 二、教法和学法 1、选择教法,明确思路

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和语文素养,以及自主合作精神,创新精神,是新课标的重要的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体现新课标的三维目标,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构建开放而富有活动的语文课堂。教学本课,我采用了情景教学法和点拨法。 2、学法指导,形成能力 自读自悟,读悟结合,以读促悟,以悟生情。 抓重点词语,品读赏析,积累和丰富语言,运用语言。 3、理念指导,精心设计 抓住语文本色,体现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引导学生学习寓言,发展语言,是阅读教学责无旁贷的任务。本课内容浅显易懂,故事情节简明有趣,但意义深远。在本课教学中,我力求在赏析语言中让学生懂得做错了事要及时纠正,在理解懂得做错了事要及时纠正的过程中习得语言,提高语文素养。 遵循阅读教学规律,重视体验感悟。新课标明确提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能以老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 在以上理念的指导下,我力求通过教学环节的精心设计,达成三位目标。于是,我设计了以下教学过程。 三、说教学设计: (一)、谈话激趣: 1、同学们喜欢听寓言故事吗?为什么? 2、今天,我们又要学习一则寓言。看老师写课题:亡羊补牢

第二课时教案公开课

《扁鹊见蔡桓公》 第二课时教案 教学目的: 1.知识培养:学习按照时间顺序记叙事情的写法。 2.思想培养: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对待事物的态度,学一点做人的道理。 3.能力培养: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观察事物的能力,对提高写作能力会有帮助。 重点难点 1.重点:分析文中两个人物形象的特点。 2.难点:学会从具体事件当中领悟文章所寄寓的道理。学会从多角度去观察事物。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小结上节课内容、提出本节课目标导入。 二、整体感知 1.学生朗读课文。 2.初步感知: (1)文章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文章讲述了扁鹊多次规劝蔡桓公治病,桓侯不听,最终导致

自身死亡的故事。 (2)“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请再次浏览课文,说说课文按什么顺序记叙了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结局的? 故事的发生:初见疾在腠理 故事的发展:居十日复见病在肌肤 居十日复见病在肠胃 居十日望桓侯而还走病在骨髓 故事结局:居五日逃秦遂死 归纳:按时间顺序。 三、分析探究 1、扁鹊通过四次晋见,给蔡桓公开出来怎样的诊断书? 2、从这份诊断书上我们看出,蔡桓公的病情如何?你是从哪儿知道的? (1).“疾”与“病”的不同之处: ①“疾,小病也”,

“矢”字暗含了“疾”只是皮毛的外伤的意思。这种病来得快去得快,是小病。 ②“病,疾加也” 《说文解字》中解释:“病,疾加也。”就是病加重的意思。(2)病情发展的位置: “腠理”——“肌肤”——“肠胃”——“骨髓”(步步加重) (3)从治理方案看: 汤熨——针石——火齐——无奈何(有解——无解) 3、面对桓公日益加重的病情,扁鹊是怎么做的呢?请找出相关的语句分析。 屡次请见尽职力劝(三见三劝) 语言:“恐深”、“益深”,二者能否调换呢? 不治将恐深”译为:不治疗怕是要严重了。 “不治将益深”译为:不治会更严重。 扁鹊说第一句时,蔡桓公的病并不严重,而且扁鹊认为蔡桓公会听取扁鹊的意见,所以善意提醒,语气相对平和。而第二句中加了个“益”,就有强调意味了。所以第二句的语气明显强于第一句。第三句中“益深”的语气就更焦急了,规劝中暗含警告。

亡羊补牢作文700字

亡羊补牢作文700字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而成语是文化的一角。我喜欢的成语有很多,有守株待兔、兔死狐悲、不过我最喜欢的是亡羊补牢。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700字亡羊补牢作文,大家快来跟小编一起看看吧。 亡羊补牢700字作文篇1 续写《亡羊补牢》 从前有个放牧人家,爸爸妈妈带着儿子阿布过着幸福的生活。可是有一天,爸爸妈妈在出去打猎的时候遇到了野兽,不幸遇难了,10岁的阿布从此成了可怜的孤儿。爸爸妈妈几乎什么也没给他留下,只有羊圈里大大小小15只羊。坚强的阿布过起了独立生活,每天早上放羊,晚上把羊关进羊圈,靠卖羊奶和羊毛为生。这天,阿布和往常一样,早早地把羊群赶回了羊圈,回家休息了。 没想到的是半夜里,一条饿狼潜入阿布家的院子,绿着眼睛绕着羊圈转了很多圈,口水直流;羊群受到了惊吓,在羊圈里横冲直撞。可怕的事情发生了,常年失修的羊圈被一头强壮的公羊猛烈地撞了一下,两根篱笆桩松动脱落了下来,羊圈上出现了一个大洞!狼发现羊圈破了,立刻钻了进去第二天早上,阿布高高兴兴地来到羊圈,准备带羊群出去吃点新鲜的草。还没到羊圈,阿布就看到了地上的斑斑血迹,他心里一紧,不由加快了步子。呀!阿布惊叫起来,他看到了羊圈上的大窟窿,还有地上散乱的羊毛、点点的血迹和一些凌乱的狼的脚印。 不好,狼来偷羊了!阿布立刻明白发生了什么事,他赶紧数了数

羊的数量:一、二、三十二、十三!少了两只羊!阿布立刻哭了起来,他一共只有15只羊啊,这是爸爸妈妈留给他的唯一的遗产!不知所措的阿布坐在羊圈旁呜呜地哭着,哭声传到了邻居王爷爷的耳朵里。王爷爷赶来一看,立刻安慰阿布说:孩子,别难过了,羊已经丢了,还是赶紧想想怎么样才能保住剩下的羊吧!阿布抽泣着说:我该怎么办呢?王爷爷查看了一下羊圈,告诉阿布说:别急,这羊圈总体来说还是挺牢的,只要把这掉下的几根重新补上就好了。 走,孩子,跟爷爷回家拿工具区。阿布听话地点点头,擦干眼泪跟王爷爷走了。阿布拿来了锤子和钉子,叮叮当当地补起了羊圈。每订好一根还用手摇一摇,看看是不是牢了。很快,羊圈补好了,细心的阿布还把其他的篱笆桩都修整了一下。满头大汗的阿布靠在羊圈边上休息,羊群发出了咩咩的叫声,好像在说:谢谢主人,我们以后更安全啦!阿布回头看看可爱的羊儿,又露出了笑容。 亡羊补牢700字作文篇2 亡羊补牢 在《世说新语》有一个关于周处的故事:传说在某个地方有三害,一是指虎,当地有猛虎伤人,为人痛恨;二是指蛟,当地有蛟藏于水中,时常翻船伤人;三是指周处,他是当地的无赖少年,力气很大,有一身好武艺。后来射虎斩蛟,除掉了二害,人们以为周处会与那二害同归于尽,没想到周出竟然胜利归来。等周处回来以后他自己也是三害之一,才翻然悔悟,于是决心痛改前非。后来勤奋好学,当上大官,并且敢于同恶势力作斗争,赢得人们好评。 从周处的故事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个人不管曾经怎样,只要努力

部编版本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12《亡羊补牢》说课稿

《亡羊补牢》说课稿 《亡羊补牢》是一篇寓言。它通过一个牧羊人两次丢失羊,修羊圈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见认真改正就不算晚。这则寓言内容较短,清洁简明有趣,寓意深刻。 依据课程改革的要求和二年级教学为主,抓住重点字词句,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进而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和表达方法的特点,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会认生字,会写田字格的生字,正确读写寓言亡羊补牢羊圈窟窿等词语 2.理解亡羊补牢这个成语的意思 3.理解寓言内容,结合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讲寓言故事。 由于刚上二年级的学生,阅读和理解能力还不是很强,因此,在了解寓言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就成为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未突破这一重难点,我将采取以下教学法: 1.直观法:运用课间播放寓言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津津有味的观看中了解寓言内容。 2.比较法:把文中几个关键的具有特殊句式和语气的句子与几个普通的句子相比较,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寓意. 3.合作学习法:为突破哦这只重难点,我将采用直观法,比较法来引导学生自学,合作讨论,交流寓意. 4、“以读代讲法”:新课程标准指出,“重视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本篇课文有几句寓意深刻的句子,教学这一部分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读中理解、

读中体会。 引导学生自学、讨论合作、交流寓意。 教学过程:将按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图文结合,理解内容---反复朗读,悟出道理---联系实际,加深理解”. 一.自学释疑.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一切求知的欲望都从疑问开始.首先用多媒体出示课题“亡羊补牢”,看到课题你想问些什么问题?再让学生带着问题自由读课.由于亡羊补牢是一篇古代寓言,题目是文言,学生不太理解,可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弄明白“亡”“牢”的意思,从而初步了解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羊丢失后修理羊圈”. 二. 读课文认知生字,检查生字. 三.直观感受,理解寓言内容. 在这里我采用直观教学法.1.电脑课件播放“亡羊补牢”的动画,解说词既是寓言内容.由于小学生还是直观形象思维占主导,所以有趣的动画可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他们的注意,有助于理解寓言内容. 2.小组用自己的话讲讲这篇寓言故事,让学生整体感知这篇寓言. 四.反复朗读,抓住重点词句,理解寓意. 寓言的道理是蕴涵在故事的字里行间的.因此要紧扣故事内容,让学生在反复的读中理解课文内容. 1.默读课文.用“---”划出养羊人第一次丢羊后听了街坊邻居的劝告是怎样想的?用“﹏”划出

小学语文_亡羊补牢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亡羊补牢》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课文选自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9课《寓言二则》中的一则。这个寓言故事内容浅显易懂,故事情节简明有趣,但寓意深刻。选这篇课文的主要意图是让学生了解寓言表达上的特点,把握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同时,增加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积累,引导他们喜欢寓言,学习读懂寓言的方法。 【学情分析】 学生在二年级时对寓言有初步了解,对寓言的学习有一定的基础,很多学生明白寓言的学习方法。这则寓言浅显易懂,让学生在自读中体会领悟,但少数学生还需要进行具体指导。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注意多音字“圈”“钻”的读音。 2、通过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亡羊补牢”这个成语的意思。 3、理解《亡羊补牢》这则寓言故事的内容,体会寓言所揭示的含义,懂得做错了事要及时改正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词语的意思,理解寓言揭示的含义 【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情况 多音字 1圈,quān 羊圈 juàn 圆圈画圈 2窟窿注意写法,右下是一+生 街坊的意思:邻居 二、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守株待兔》《拔苗助长》图片,引导学生理解“寓言”的含义(一个小故事里饱含着一个深刻的道理。) 2、出示《亡羊补牢》图片,借机板书课题:亡羊补牢 3、齐读课题、书写课题。 4、理解寓言:寓言用一个短小的故事说明一个道理或讽刺某种人。 这个成语中,你有不理解的字吗?(可以查字典) 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在课文中指羊圈;补:修补。 5、现在你知道这个成语的意思了吗?(学生尝试解释) 三、听课文录音了解大意 1、听录音。 2、你能用简洁的语言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吗? :3、自己按照提示:第一次丢羊第二次丢羊后悔赶紧从此说说这则寓言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小学作文亡羊补牢续写400字

小学作文《亡羊补牢》续写400字 小学作文《亡羊补牢》续写400字 天要睡觉了,他拉上窗帘,便呼噜、呼噜地闭上眼睛。月亮是个刚娶来的媳妇,她羞答答地从一片乌云背后探出半个脑袋,偷偷地向下窥探,一见没有动静,便一扭身,出现在天边了,月亮姑娘穿着一身银白色的衣服,为大地上的景色渡上了一层银白色的光。这时,狼迈着轻盈的脚步来了,狼心想:前次已经吃过两只大肥羊了,这次我还要再尝一顿美味佳肴,哈哈!到了羊圈旁,狼见前次的“安全出口”给封了,便搬来了几块石头,迫不及待地爬上石块,但月亮姑娘要入洞房了,她走进了她的黑洞房——乌云背后。突然,大地被黑暗给盖上了,而狼不知所措,马上爬下石块,东摸摸、西找找、南碰碰、北磕磕,过了好不一会儿,狼才到家了,狼看看自己,被碰得鼻青脸肿,他恨自己的英俊相貌被毁了,又再一次计谋起来……这次,他拿着一根蜡烛,哼着歌,小跑的走在这条路上,想:这下万无一失了吧!狼又来到羊圈,又准备爬上石块,风哥哥见势不妙,马上跳起拉丁舞,也拉着在蜡烛

上频频闪动的火跳了起来,狼又一次上摸摸、下找找、左碰碰、右磕磕,狼那苗条的身材已经东一块紫的,西一块青的,但狼还是不肯善罢甘休,又继续谋划起来……这下,狼撑了一把蘑菇伞,还提着一个灯笼,一是防备蜡烛被风吹灭,撑伞是因为怕下雨,再次把蜡烛熄灭。狼心里美滋滋的,想:这肯定是妙招中的妙招。这时,月亮姑娘的岳父岳母发怒了,岳父轰隆隆地说着,岳母气得跑来跑去,也把无辜的人——狼,卷了进去,一道闪电,把狼烤熟,外加蘑菇伞也熟了。唉——!真是一只倒霉的狼。 小学作文《亡羊补牢》续写400字 天要睡觉了,他拉上窗帘,便呼噜、呼噜地闭上眼睛。月亮是个刚娶来的媳妇,她羞答答地从一片乌云背后探出半个脑袋,偷偷地向下窥探,一见没有动静,便一扭身,出现在天边了,月亮姑娘穿着一身银白色的衣服,为大地上的景色渡上了一层银白色的光。这时,狼迈着轻盈的脚步来了,狼心想:前次已经吃过两只大肥羊了,这次我还要再尝

亡羊补牢寓言故事大全

亡羊补牢寓言故事大全 篇一:亡羊补牢寓言故事 从前,有个人养了一圈羊。一天早上他准备出去放羊,发现少了一只。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里狼从窟窿里钻进来,把羊叼走了。 邻居劝告他说:“赶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吧!” 他说:“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呢?”没有接受邻居的劝告。 第二天早上,他准备出去放羊,到羊圈里一看,发现又少了一只羊。原来狼又从窟窿里钻进来,把羊叼走了。 他很后悔,不该不接受邻居的劝告,就赶快堵上了那个窟窿,把羊圈修补得结结实实。从此,他的羊再也没有被狼叼走过。篇二:寓言故事《亡羊补牢》三合一小校本部片教学设计比赛 参赛人:陈燕 参赛作品:寓言故事《亡羊补牢》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2个生字,掌握2个多音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寓言的寓意,并用自己的话讲这个故事。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多种形式地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寓言蕴含的道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懂得应该听取他人的劝告,及时改正错误的行为。相机进行偷盗法制教育。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词语的意思,理解寓言揭示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温故揭题,引入新课 1、回忆学过的寓言。 2、说说什么是寓言? 3、揭示课题,齐读。说说你对“亡”和“牢”的理解。 二、初读课文,扫除障碍 1、教师范读课文,注意听准生字的发音。 2、自由读课文,读后把本课的生字带词读一遍。 3、检查自学效果: (1)抽读字词,正音 (2)强调字形,理解字意 如:“窟窿”都是穴字头,所以和洞有关。注意“窿”字的“生”上面有一横。 “街坊”:你家有街坊吗?街坊就是邻居的意思。 三、通读课文,理解内容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思考:这则寓言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用一句话概括) 2、交流、汇报,相机引导。 四、悟理 1、默读,想一想:养羊人共丢了几次羊?是在什么情况下丢的?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亡羊补牢》

《亡羊补牢》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寓言 2、掌握圈、叼走、街坊、劝告等字词。 3、了解故事内容。 4、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过程与方法 通过表演故事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运用具体事例体会寓言所蕴含的寓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明白“知错就改还不算晚”的道理。 教学重点 1、概括《亡羊补牢》的内容。 2、体会文章的寓意。 教学难点 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教具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围栏。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话说光头强,已经不做伐木工人了,因为他知道砍伐森林是不好的行为,而且也不想与 熊大熊二为敌了,他开始搞起了养殖业,成为了养鸡专业户。有一天,他的鸡圈破了洞,虽然他的这些鸡很听话,但黄鼠狼就不那么听话了,在夜里把鸡给偷走了。邻居劝他赶紧把洞堵上,可光头强就是不听。到了第二天,果然,再次丢失。这时候强哥才意识到问题所在,赶紧把洞补好了,从此他的鸡再了没丢过。同学们,这样的故事,在咱们课文中也有,你知道是哪一课吗。 同学们齐读课题,教师板书课题。 二、说寓言 1、什么是寓言 课下已经让学生通过查资料的方式,了解什么是寓言。找学生回答,检查预习效果。 2、分小组回答问题 分成梅、兰、菊、竹四个小组,进行比赛,给学生讲清楚比赛规则。

3、你知道的寓言故事,有哪些,学生进行抢答。 南辕北辙、掩耳盗铃、守株待兔…… 三、学寓言 1、“亡羊补牢”的意思 亡:丢失。亡羊:丢失了羊。补:修补。亡羊补牢:丢失了羊后去修补羊圈。 2、我会读 寓言窟窿街坊劝告后悔圈的两种读音:羊圈和圆圈 自读课文读准字音,标出自然段序号。 3、用自己的话复述这个故事 用“因为……所以……”造句,找出养羊人丢失羊的原因。 他很后悔,不该不接受街坊的劝告,心想,现在修还不晚。他赶快堵上那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四、演故事 在班内抽几名同学,对“亡羊补牢”的故事在班内进行课本剧表演。 五、明寓意 1、小组讨论学了这篇文章,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亡羊补牢》这则故事告诉欠:像养羊人这样做了错事,并不要紧,只要能及时改正,就不算晚。 2、在日常生活中,还有类似”亡羊补牢”事吗?可以是自己身上发生的,也可是发生在别人身上的。在古代如:“廉颇负荆请罪”,在现代如:“徐悲鸿画鸭”…… 3、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同学们可以结合自己或他人的事例,自由谈谈,如环境污染、乱砍滥伐……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些事例都告诉我们:一个做错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见,认真改正,就不算晚,所以有句话是这样说的: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六、作业设计 1、理解《亡羊补牢》的寓意。 2、课下搜集类似“亡羊补牢”寓意的事例,并在班级和同学们进行课下交流。 板书设计 起因:圈破羊丢 知错就改:结果 再未丢羊 经过:不听劝告 再次丢羊

亡羊补牢教学设计

《亡羊补牢》教学设计 王庄小学刘泽华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4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掌握1个多音字。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理解课文,体会寓言蕴含的道理。 3、情感、态度于价值观:懂得应该听取他人的劝告,及时改正错误的行为。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词语的意思,理解寓言揭示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引入新课 1、板书《寓言两则》,解释寓言的意思。 2、学生齐读课题。 3、引出课题《亡羊补牢》,用“亡”和“牢”分别组词,质疑走进课文。 二、初读课文,扫除障碍 1、教师范读课文,注意听准生字的发音。 2、自由读课文,学习生字词,把课文读准读通顺。 3、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生字,检查自学情况。 (2)强调字音和字形要点。 (3)理解“街坊”的意思。 4、指名读课文,思考:这篇寓言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通读课文,理解内容 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那几个自然段是讲丢羊的?羊是怎样丢的呢?丢了几次? 2、学生反馈。 3、默读课文的1—4自然段,思考:第一次丢了羊之后,养羊人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结果怎样?

4、学生反馈,教师小结。 出示句子: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呢? 1)不改变句意,试着换一种说法。 2)比较两个句子哪个更好? 3)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这句话。 5、第二次丢了羊之后,养羊人又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结果怎样? 出示句子:A、他很后悔,不该不接受街坊的劝告。 1)不改变句意,试着换一种说法。 2)比较两个句子哪个更好? 3)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这句话。 B、他赶快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的结结实实的。 1)去掉“赶快”可以吗? 2)讨论:养羊人现在动手修羊圈,晚了吗? 6、回顾课题,正确理解亡、牢的意思。 7、讨论: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四、联系生活,谈感情 1、同学们,如果你们面对修羊圈的养羊人,你想对他说什么? 2、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常常发生类似的事情,联系自己的实际,说说你的看法。 五、课堂小结 六、布置作业: 1、把这则寓言故事将给你的爸爸妈妈听。 2、正确书写本课的生字。 板书: 亡第一次丢羊毫不在意未 羊第二次丢羊后悔——修羊圈时 补结果再也没丢未 牢(听劝告,知错及时改正)晚

亡羊补牢

讲故事,明寓意 ——《亡羊补牢》教学实录 崇文街小学郭晓霞 教学目标: 1、认记12个生字,正确读写“寓言、亡羊补牢、羊圈、窟窿、叼走、街坊、后悔、劝告”等词语。 2、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寓言故事。 3、了解寓言故事的特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寓言故事。 2、难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相信大家一定读过不少寓言故事,那图片上的这些你能猜出来吗? 生答:守株待兔、揠苗助长、坐井观天、对牛弹琴、掩耳盗铃。 师:恭喜同学们都猜对了,大家了解的寓言故事可真多!其实,寓言如同魔术袋,装进去的是故事,抖出来的是道理。像上面这样蕴藏着道理的故事,我们就称它为寓言故事。 老师和学生一起写课题。上面一个宝盖头,再写一个“日”,第十画是“丨”生:(齐读课题)《寓言两则》。 师:题目的意思理解吗? 生:就是两个寓言故事。 二、选择字义,理解题意 师:第一个故事是—— 生:《亡羊补牢》。 师:通过预习,你们知道题目的意思吗?(第2组的3号回答) 生:丢了羊就把羊圈补起来了。 师:很好。 [出示] 亡:①死亡;②逃跑;③丢失;④灭亡 牢:①养牛、羊等牲畜的圈;②牢房、监狱;③牢固 学生选择“亡”和“牢”的意思。 生:“亡”的意思是“丢失”。 生:“牢”的意思是“羊圈”的意思。 课件出示羊圈的图画,旁边文字:羊圈juan;圆圈quan。 师:读准多音字。 学生朗读。 师:用一句话完整地说说“亡羊补牢”的意思。 生:丢了羊把羊圈补起来。 师:每一个小朋友都对同桌说一说。(学生表达) 三、通读故事,会讲故事 (一)学生读课文 师:大家都爱听别人讲故事,今天我们学习自己讲故事。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 (出示自主学习提示)请同学们小声读课文,把预习时勾画出的难读的生字、生词,借助拼音多读几遍,把故事读熟;不知道意思的词语借助注释和图画理解一下。

《亡羊补牢》教案 (2)

《亡羊补牢》教学设计 张彩霞 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会认4个生字,学写9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并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寓言、亡羊补牢、羊圈、窟窿、叼走、街坊、后悔、劝告”等词语的意思。 2.认识反问句与双重否定句,通过句式比较体会反问句与双重否定句的作用。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一则寓言故事。 4.了解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深刻道理。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词语的意思,了解寓言的主要内容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述寓言故事。 2.体会寓言故事蕴含的深刻道理。 教学流程: 一、猜谜导入,揭示课题 1. 同学们好,请坐。你们喜欢猜谜语吗? 那好,我们现在来看图猜成语。准备好了吗?谁来猜第一幅图?(守株待兔)对了,那这一幅呢?(揠苗助长)这一幅?(刻舟求剑)难不倒你们,再给你们几个难的(画蛇添足掩耳盗铃)还有更难的。 2.你们真聪明,都猜对了。那你们知道这些成语都有什么共同特点吗?是的,它们都是寓言故事,你知道寓言故事有什么特点吗?(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小故事里藏着大道理。) 3.今天我们学习第9课寓言两则中的第一则故事《亡羊补牢》(板书,读题) 4.我们要怎样才能学好寓言呢? 生:要知道故事(板书:故事)学习道理(板书:道理) 师:对,我们掌握好这两点就能学好寓言故事了。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先请大家自由读读《亡羊补牢》,注意要读准生字、多音字,读通课文,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读通为止。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同桌交流生字学习情况。 2.字词学习 师:有些同学的习惯非常好,读完了课文就坐得端端正正的。读完了吗?请看大屏幕,老师把课文中的 第一行:真棒,多音字读得很准,你们知道它的另一个读音吗?请给它组组词。齐读,积累。 第二行:有什么共同特点?轻声。 理解词意:你们家有街坊吗?你们家和街坊的关系怎么样?我们中国有句话说的是“远亲不如近邻”,如果相处好了,邻居会比自己家的亲戚都好。“窟窿”就是(洞)怎样记住这两个字?(指导书写) 我们再一齐来读一遍这些词语,注意读好轻声哦。 第三行:领读指导书写:叼悔。 我们再把这些词语读两遍。开小火车读词语。 3、(读得很正确)如果这些词语回到课文中,你们还认识吗? 谁愿意来读读第一自然段?(正音,齐读)大家很厉害,这么难读的段落都读通顺了,2-5自然段每一排读一段,比一比,看看哪排读得最正确,最通顺。(点评)

《亡羊补牢》优秀说课稿

《亡羊补牢》优秀说课稿 《亡羊补牢》是一篇寓言。它通过一个牧羊人两次丢失羊,修羊圈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见认真改正就不算晚。这则寓言内容较短,清洁简明有趣,寓意深刻。 依据课程改革的要求和二年级教学为主,抓住重点字词句,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进而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和表达方法的特点,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会认生字,会写田字格的生字,正确读写寓言亡羊补牢羊圈窟窿等词语 2.理解亡羊补牢这个成语的意思 3.理解寓言内容,结合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讲寓言故事。 由于刚上二年级的学生,阅读和理解能力还不是很强,因此,在了解寓言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就成为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为突破这一重难点,我将采取以下教学法: 1.直观法:运用课间播放寓言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津津有味的观看中了解寓言内容。 2.比较法:把文中几个关键的具有特殊句式和语气的句子与几个普通的句子相比较,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寓意. 3.合作学习法:为突破哦这只重难点,我将采用直观法,比较法来引导学生自学,合作讨论,交流寓意. 4、“以读代讲法”:新课程标准指出,“重视培养学生的朗读

能力,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本篇课文有几句寓意深刻的句子,教学这一部分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读中理解、读中体会。 引导学生自学、讨论合作、交流寓意。 教学过程:将按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图文结合,理解内容---反复朗读,悟出道理---联系实际,加深理解”. 一.自学释疑.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一切求知的欲望都从疑问开始.首先用多媒体出示课题“亡羊补牢”,看到课题你想问些什么问题?再让学生带着问题自由读课.由于亡羊补牢是一篇古代寓言,题目是文言,学生不太理解,可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弄明白“亡”“牢”的意思,从而初步了解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羊丢失后修理羊圈”. 二. 读课文认知生字,检查生字. 三.直观感受,理解寓言内容. 在这里我采用直观教学法.1.电脑课件播放“亡羊补牢”的动画,解说词既是寓言内容.由于小学生还是直观形象思维占主导,所以有趣的动画可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他们的注意,有助于理解寓言内容. 2.小组用自己的话讲讲这篇寓言故事,让学生整体感知这篇寓言. 四.反复朗读,抓住重点词句,理解寓意. 寓言的道理是蕴涵在故事的字里行间的.因此要紧扣故事内容,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 课本剧《亡羊补牢》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十九十九的努力 亡羊补牢 画外音:从前,有一个牧羊人养了五只可爱的小羊。瞧,它们来了。 牧羊人:(响鞭)我是快乐的牧羊人,找的草儿肥又嫩,每天放羊到山上,吃得小羊肥又壮。放了一天的羊,太累了,我得赶紧把它们赶回羊圈,好好睡上一觉。对了,羊圈破了一个洞还没修呢。唉!不管它了,我还是先睡一觉再说吧。 灰太狼:(嚎叫)我是灰太狼,爱吃小肥羊,肚子饿得慌,来到羊圈旁。唉呀!羊圈居然破了个洞,真是天赐良机呀!这不是暖羊羊吗?快跟我回家吧,哈哈哈! 画外音:到了第二天,牧羊人准备去放羊, 牧羊人:睡得真舒服!(打着哈欠)我去看看小羊们睡得怎么样。(走到羊圈旁)一、二、三、四,坏了!坏了!怎么少了一只? 沸羊羊:主人,主人,昨天晚上灰太狼把暖羊羊抓走了,快把这个破洞修好吧!(众羊跟着央求) 牧羊人:暖羊羊都丢了,再修羊圈又有什么用?我真是太倒霉了!(垂头丧气) 画外音:到了第二天晚上,可恶的灰太狼又来了。 灰太狼:昨天抓到暖羊羊,我的心里喜洋洋,今天再去闯一闯,看能否抓到懒羊羊。唉呀!破洞居然还没有修,真是太好了!懒羊羊,别睡了,快跟我回家吧!哈哈哈哈!(众羊吓得缩成一团) 画外音:到了第三天早晨,牧羊人又去数羊。 牧羊人:(打着哈欠)我得把羊放得肥肥的,把丢羊的损失补回来。一、二、三,咦?怎么又少了一只?(坐到地上) 沸羊羊:主人,主人,昨天晚上灰太狼又来了,把懒羊羊也抓走了,快把羊圈修好吧! 牧羊人:我真后悔,真不该不听你们的劝告。现在还不算太晚,我一定把羊圈修得牢牢的! 画外音:第三天晚上,灰太狼又跑来抓羊。 灰太狼:(嚎叫)两晚抓了两只羊,还没舍得尝一尝,今晚把它们全抓去,慢慢把它们全吃光。这个放羊的也太粗心了。我闭着眼睛也能摸进羊圈,哈哈,小羊们,我来了!唉哟,我的妈呀!羊圈居然修好了! 牧羊人和众人:快捉住它。(冲出来,将狼捉住) 灰太狼:饶了我吧,饶了我吧! 众人:同学们,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每天练一练

初中作文(续写改写):《亡羊补牢》续写

《亡羊补牢》续写 从前有个放牧人家,爸爸妈妈带着儿子阿布过着幸福的生活。可是有一天,爸爸妈妈在出去打猎的时候遇到了野兽,不幸遇难了,10岁的阿布从此成了可怜的孤儿。爸爸妈妈几乎什么也没给他留下,只有羊圈里大大小小15只羊。 坚强的阿布过起了独立生活,每天早上放羊,晚上把羊关进羊圈,靠卖羊奶和羊毛为生。这天,阿布和往常一样,早早地把羊群赶回了羊圈,回家休息了。没想到的是…… 半夜里,一条饿狼潜入阿布家的院子,绿着眼睛绕着羊圈转了很多圈,口水直流;羊群受到了惊吓,在羊圈里横冲直撞。可怕的事情发生了,常年失修的羊圈被一头强壮的公羊猛烈地撞了一下,两根篱笆桩松动脱落了下来,羊圈上出现了一个大洞!狼发现羊圈破了,立刻钻了进去…… 第二天早上,阿布高高兴兴地来到羊圈,准备带羊群出去吃点新鲜的草。还没到羊圈,阿布就看到了地上的斑斑血迹,他心里一紧,不由加快了步子。“呀!”阿布惊叫起来,他看到了羊圈上的大窟窿,还有地上散乱的羊毛、点点的血迹和一些凌乱的狼的脚印。“不好,狼来偷羊了!”阿布立刻明白发生了什么事,他赶紧数了数羊的数量:“一、二、三……十二、十三!少了两只羊!”

阿布立刻哭了起来,他一共只有15只羊啊,这是爸爸妈妈留给他的唯一的遗产!不知所措的阿布坐在羊圈旁呜呜地哭着,哭声传到了邻居王爷爷的耳朵里。王爷爷赶来一看,立刻安慰阿布说:“孩子,别难过了,羊已经丢了,还是赶紧想想怎么样才能保住剩下的羊吧!”阿布抽泣着说:“我该怎么办呢?”王爷爷查看了一下羊圈,告诉阿布说:“别急,这羊圈总体来说还是挺牢的,只要把这掉下的几根重新补上就好了。走,孩子,跟爷爷回家拿工具区。”阿布听话地点点头,擦干眼泪跟王爷爷走了。 阿布拿来了锤子和钉子,叮叮当当地补起了羊圈。每订好一根还用手摇一摇,看看是不是牢了。很快,羊圈补好了,细心的阿布还把其他的篱笆桩都修整了一下。满头大汗的阿布靠在羊圈边上休息,羊群发出了咩咩的叫声,好像在说:“谢谢主人,我们以后更安全啦!”阿布回头看看可爱的羊儿,又露出了笑容。

【精品剧本】三年级《亡羊补牢》课本剧剧本

三年级《亡羊补牢》课本剧剧本 ===已排版(珍藏版),本文可直接下载打印学习=== 画外音:在一片茂密的森林里,住着小羊倌一家,他和一群小羊成了亲密伙伴。 (太阳渐渐西落,小羊倌边唱边蹦跳着走出) 小羊倌:我有一群小羊羔,小羊羔,长着一身软软绒毛,软软绒毛。我和他们是朋友,是朋友,我们就是亲密伙伴,亲密伙伴。(呼唤)喜羊羊、美羊羊、懒羊羊、瘦羊羊、肥羊羊,快出来,我们去牧场喽! 小羊们边唱边走出: (他们一起在草地上玩耍、嬉戏。红日渐渐西沉。) 小羊倌:羊羊们,我们该回家了! (他们蹦跳着回到家,喜羊羊突然发现门锁有点松。) 喜羊羊:小主人,我们的门锁好象坏了,修修吧! 小羊倌(打着哈欠,满不在乎)没事没事,今天太晚了,明天再修吧。 美羊羊:修修吧,万一夜里灰太狼来了怎么办? 懒羊羊:睡吧睡吧,哪那么多万一?困死了!(打着哈欠,伸着懒腰,倒头就睡。小羊倌和其他小羊也相继入睡。摇篮曲响起。) 灰太狼(边走边唱):我是勇猛的灰太狼,今晚要吃小肥羊。 (他蹑手蹑脚来到房门前,轻轻推推门,有用起子橇,房门打开,羊倌和小羊们酣然入睡,浑然不觉。) 灰太狼(背起瘦羊羊):就是它了,今晚就可以美餐一顿了!(逃之夭夭。)(灰太狼家,灰太狼得意洋洋地把瘦羊羊逗醒。) 灰太狼:醒醒吧,小肥羊,你就要成为我的美餐了! 瘦羊羊(慢慢睁开眼睛,以为在做梦):哼,又梦见你这可恶的灰太狼!搅得我觉都睡不好!(抬手给灰太狼一拳) 灰太狼(面目狰狞):哈哈哈……梦中?你以为这是梦吗?你就要成为我的美餐了!

瘦羊羊(环视四周,猛然醒悟,惊叫一声,就要夺路而逃,却被灰太狼一把抓住。) 灰太狼:想逃?可没那么容易!等着做我的美餐吧! 瘦羊羊(转动眼珠,心想:不能就这么等死,得想办法逃出去!他灵机一动,捂者肚子大哭):灰太狼大王,你可不能吃我,吃了我你也活不成! 灰太狼(一愣):为什么? 瘦羊羊:因为……因为我前天不小心吃了有毒的青草,到现在肚子还疼呢! 灰太狼(不信):什么?你……你在骗我吧? 瘦羊羊:我怎么敢骗您呢,英明的灰太狼大王?你看,我现在都瘦成什么样了?(举起胳膊让灰太狼看) 灰太狼(将信将疑,有不敢吃小羊。他抓住瘦养养的胳膊看了看):恩,确实挺瘦,算了吧,先养你几天,等你长胖了再吃你不迟。明天我再去抓一只肥的来。边说边打着哈欠,伸着懒腰,倒头就睡。) 瘦羊羊(小声嘀咕):得想办法逃出去,不然,大家就危险了! (羊倌家。天亮了,大家发现瘦不见了,非常吃惊。) 小羊(齐声):小主人,快醒醒!瘦羊羊不见了! 羊倌(睁开睡眼)怎么了?怎么了? 小羊(齐声):瘦羊羊不见了! 羊倌(大惊,一跃而起):一定是可恶的灰太狼!(拍着脑袋)哎,都怪我!如果昨晚把房门修好,瘦羊羊就不会……(痛哭,小羊们也都哭了)喜羊羊:小主人,别哭了,快想办法把门锁修一修吧! 羊倌(啜泣着):羊都已经丢了,还修它干什么呢? 小羊(齐声):可是,你还有我们呀!万一灰太狼今晚再来了,我们怎么办呢? 羊倌(拍头):瞧我,只顾伤心,差点又犯同样的错误!来,我们一起把门锁修好,再想办法活捉灰太狼! 小羊(齐声):好,活捉灰太狼,为瘦羊羊报仇! (大家找来工具,一起行动起来。) 羊倌:门锁修好了,咱们想想怎样活捉灰太狼!

《亡羊补牢》说课稿

三年级语文下册《亡羊补牢》说课稿 这次说课的内容是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9课《寓言两则》之一《亡羊补牢》。我准备从教材,教法和学法,教学设计和板书设计四个方面来说。 一、说教材 《亡羊补牢》这篇课文选自人教版第六册《寓言二则》中的一则。这个寓言故事内容浅显易懂,故事情节简明有趣,但寓意深刻。选这篇课文的主要意图是让学生了解寓言表达上的特点,把握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同时,增加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积累,引导他们喜欢寓言。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结合本组课文的训练意图和我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亡羊补牢”,以及这个成语的意思。 3、理解《亡羊补牢》这则寓言故事的内容,体会寓言所蕴含的道理,懂得做错了事要及时纠正。 根据教学目标和本课的内容、特点,我确定了本课的重难点为:引导学生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并能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谈一谈感想。 教学重难点的确定,我的教学思路就清晰了,教学与学法的选择也就水到渠成了。下面我来说说本课的教法和学法。 二、教法和学法 1、选择教法,明确思路 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和语文素养,以及自主合作精神,创新精神,是新课标的重要的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体现新课标的三维目标,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构建开放而富有活动的语文课堂。教学本课,我采用了情景教学法和点拨法。 2、学法指导,形成能力自读自悟,读悟结合,以读促悟,以悟生情。抓重点词语,品读赏析,积累和丰富语言,运用语言。 3、理念指导,精心设计 抓住语文本色,体现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引导学生学习寓言,发展语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