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虎皮楠生物碱研究进展

虎皮楠生物碱研究进展

虎皮楠生物碱研究进展
虎皮楠生物碱研究进展

虎皮楠生物碱研究进展

作者:李震宇, 郭跃伟, LI Zhen-Yu, GUO Yue-Wei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新药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1203

刊名:

有机化学

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

年,卷(期):2007,27(5)

被引用次数:2次

参考文献(58条)

1.Morita H;Yoshida N;Kobayashi查看详情 2000(56)

2.Morita H;Yoshida N;Kobayashi J查看详情 2000

3.Morita H;Yoshida N;Kobayashi查看详情[外文期刊] 1999

4.Li L;He H -P;Di Y -T;Gao,S Hao,X.-J查看详情 2006

5.Gamez E J C;Luyengi L;Lee S K;Zhu,L.F,Zhou,B.N,Fong,H.H.S,Pezzuto,J.M,Kinghorm,A.D Antioxidant flavonoid glycosides from Daphniphyllum calycinum.[外文期刊] 1998(5)

6.Kobayashi J;Morita H查看详情 2003

7.Nakano T;Saeki Y查看详情 1967

8.Sakurai H;Sakabe N;Hirata Y查看详情 1966

9.Zhan Z -J;Zhang C -R;Yue J -M Caldaphnidines a-f, six new Daphniphyllum alkaloids from Daphniphyllum calycinum[外文期刊] 2005(46)

10.Sakabe N;Hirata Y查看详情[外文期刊] 1966

11.Sakabe N;Irikawa H;Sakurai H;Hirata,Y查看详情[外文期刊] 1966

12.Yagi S查看详情 1909

13.Shao Z -Y;Zhu D -Y;Guo Y -W Two New Triterpene Esters from Daphniphyllum oldhami[期刊论文]-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2002(12)

1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 1998

15.Morita H;Yoshida N;Kobayashi J Electrogenerated chemiluminescence derivatization reagents for carboxylic acids and amines in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using tris(2,2 '-bipyridine)ruthenium(II)[外文期刊] 2002(7)

16.Morita H;Yoshida N;Kobayashi Electrogenerated chemiluminescence derivatization reagents for carboxylic acids and amines in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using tris(2,2 '-bipyridine)ruthenium(II)[外文期刊] 2002(7)

17.Sole D;Urbaneja X;Bonjoch查看详情[外文期刊] 2005

18.Heathcock C H查看详情 1996

19.Niwa H;Hirata Y;Suzuki K T;Yamamura,S查看详情 1973

20.Suzuki K T;Okuda S;Niwa H;Toda,M,Hirata,Y,Yamamura,S查看详情 1973

21.Morita H;Ishioka N;Takatsu H;Shinzato,T,Obara,Y,Nakahata,N,Kobayashi查看详情[外文期刊] 2005

22.Morita H;Takatsu H;Shen Y -C;Kobayashi,J Daphniglaucin C,a novel tetracyclic alkaloid from Daphniphyllum glaucescens[外文期刊] 2004(5)

23.Chen X;Zhan Z -J;Yue J -M查看详情 2004

24.Yang S -P;Yue J -M查看详情 2003

25.Di Y -T;He H -P;Lu Y;Yi,P,Li,L,Wu,L,Hao,X.-J查看详情[外文期刊] 2006

26.Zhang H;Yang S -P;Fan C -Q;Ding,J,Yue,J.-M查看详情 2006

27.Morita H;Kobayashi Daphnezomines P, Q, R and S, new alkaloids from Daphniphyllum humile[外文期刊] 2003(20)

28.Morita H;Ishioka N;Takatsu H;Iizuka,T,Kobayashi,J查看详情 2006

29.Kobayashi J;Ueno S;Morita H查看详情 2002

30.Zhang W;Guo Y -W;Krohn K查看详情 2006

31.Yang S -P;Yue J -M查看详情 2004

32.Kobayashi J;Inaba Y;Shiro M;Yoshida,N,Morita,H查看详情 2001

33.Yamamura S;Lamberton J A;Niwa M;Endo,K,Hirata,Y查看详情[外文期刊] 1980

34.Yamamura S;Lamberton J A;Irikawa H;Okumura,Y,Hirata,Y查看详情 1975

35.Yamamura S查看详情 1986

36.Yamamura S;Hirata Y查看详情 1975

37.Li L;He H -P;Di Y -T;Tian,J.-M,Hao,X.-J查看详情 2006

38.Chen X;Zhan Z -J;Yue J -M查看详情 2005

39.Yamamura S;Lamberton J A;Irikawa H;Okumura,Y,Toda,M,Hirata,Y查看详情 1977

40.Yamamura S;Sasaki K;Toda M;Hirata,Y查看详情[外文期刊] 1974

41.Di Y -T;He H -P;Liu H -Y;Du,Z.-Z,Tian,J.-M,Yang,X.-W,Wang,Y.-H,Hao,X.-J查看详情[外文期刊] 2006

42.Morita H;Takatsu H;Kobayashi J Daphnezomines P, Q, R and S, new alkaloids from Daphniphyllum humile[外文期刊] 2003(20)

43.Zhan Z -J;Yang S -P;Yue J -M Paxdaphnidines A and B, Novel Penta- and Tetracyclic Alkaloids from Daphniphyllum paxianum[外文期刊] 2004(5)

44.Kobayashi J;Takatsu H;Shen Y -C;Morita,H查看详情 2003

45.El Bitar H;Nguyen V H;Gramain A;Sevenet,T,Bodo,B查看详情[外文期刊] 2004

46.Jossang A;El Bitar H;Pham V C;Sevenet,T Daphealycine, a novel heptacycle fused ring system alkaloid from Daphniphyllum calycinum[外文期刊] 2003(2)

47.Mu S -Z;Wang Y;He H -P;Yang,X.-W,Wang,Y.-H,Di,Y.-T,Lu,Y,Chang,Y,Hao,X.-J Daphnioldhanins A-C, alkaloids from Daphniphyllum oldhami.[外文期刊] 2006(7)

48.Kubota T;Matsuno Y;Morita H;Shinzato,T,Sekiguchi,M,Kobayashi,J查看详情 2006

49.Takatsu H;Morita H;Shen Y -C;Kobayashi,J Daphniglaucins D-H, J, and K, new alkaloids from Daphniphyllum glaucescens[外文期刊] 2004(30)

50.Irikawa H;Yamamura S;Hirata Y查看详情 1972

51.Toda M;Hirata Y;Yamamura S查看详情[外文期刊] 1972

52.Sasaki K;Hirata Y查看详情[外文期刊] 1971

53.Irikawa H;Toda M;Yamamura S;Hirata,Y查看详情[外文期刊] 1969

54.Yang S -P;Zhang H;Zhang C -R;Cheng,H.-D,Yue,J.-M Chloramultilide A, a highly complex

55.El Bitar H;Nguyen V H;Gramain A;Sevenet,T,Bodo,B查看详情[外文期刊] 2004

56.Toda M;Irikawa H;Yamamura S;Hirata,Y查看详情 1970

57.Morita H;Yoshida N;Kobayashi J查看详情[外文期刊] 1999

58.郑勉;闵天禄中国植物志 1980

引证文献(2条)

1.许明峰.沈莲清.王奎武虎皮楠中2个黄酮苷的波谱学研究[期刊论文]-波谱学杂志 2010(2)

2.刘伟.肖婷.杜磊.薛超彬.杨帆.罗万春牛耳枫提取物对甜菜夜蛾酚氧化酶的抑制作用[期刊论文]-中国农业科学2009(10)

本文链接:https://www.doczj.com/doc/a06290429.html,/Periodical_yjhx200705002.aspx

海洋生物碱研究进展

https://www.doczj.com/doc/a06290429.html,
海洋生物碱研究进展1
那广水1 2,叶亮2,奚涛,姚子伟1

1.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辽宁大连(116023) 2. 中国药科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江苏南京(210009)
E-mail:gsna@https://www.doczj.com/doc/a06290429.html,
摘 要:本文概述了2000年以来海洋生物碱在抗肿瘤、抗菌、抗病毒等方面的研究进展,着重 介绍了近几年国内外海洋生物尤其是海绵和微生物中新发现的海洋生物碱及其生物学功能。 关键词:海洋生物碱,抗肿瘤,抗菌,抗病毒 生物碱是一类生物体中一种含氮化合物,它不仅存在于植物中,而且也存在于动物、微生 物和海洋生物中,人们已经发现很多的有活性的生物碱且用于抗肿瘤、抗菌、抗病毒等方面。 在许多疾病的治疗中,生物碱类药物已经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近些年来,海洋药物研究日益 受到专家学者关注。海洋蕴藏着丰富的药用生物资源,海洋生物由于生活在高盐、高压、低 温、缺氧等极端环境中,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一些结构独特而又有显著药理作用的次级代谢 产物,其在抗病毒、抗炎和抗肿瘤等方面作用显著。 海洋生物碱作为海洋生物的一种次级代谢产物,同样具有以上的生物学活性,它们有很多 可能成为抗肿瘤、抗病毒和抗菌的药物先导化合物,有良好的药用前景。
1. 抗肿瘤生物碱
抗肿瘤是海洋生物碱的一个主要研究方向,其主要来自海绵,其次是海鞘、海洋微生物 等。 Aoki S等人[1]研究一种海绵中的五环胍类生物碱 crambescidin 800对慢性骨髓瘤细胞K562的 影响,发现它在细胞周期S期发挥作用,0.15-1μmol?ml-1时增加了 K562细胞血红素的量,当治 疗24小时时有p21蛋白表达,(p21蛋白是p53蛋白诱导的WAF1基因表达产物,与肿瘤增殖细胞 核抗原结合,阻抑DNA多聚酶delta的功能,从而抑制DNA复制;p21蛋白也抑制细胞周期素/细 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的底物磷酸化,阻止细胞周期从G1到S期,是一种促进细胞凋亡的蛋白), 在48小时表达量增加,而对p27蛋白表达水平无明显影响(p27蛋白是一种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 激酶抑制蛋白,在哺乳动物有丝分裂G1期转化到S期中起着重要调节作用,在恶性肿瘤中都存 在p27的降低)。 从Kuchinoerabu-jima岛附近捕获的海绵(Neopetrosia sp)中,Oku N等人提取出来一种新 的四氢异喹啉生物碱Renieramycin J,在86nmol?ml-1对3Y1细胞作用6小时发现细胞核萎缩或消 失,同时明显抑制伪足生长,当处理12小时时细胞界限模糊,细胞开始死亡,这种现象在用放 线菌素D(RNA合成抑制剂)和放线菌酮(蛋白质合成抑制剂)处理此细胞系时也观察到。另 外,Renieramycin J对宫颈癌细胞和P338癌细胞也有细胞毒作用[2]。 Warabi K等人从日本Nagashima岛采集的海绵(Dictyodendrilla verongiformis)中分离出5种 新的生物碱dictyodendrins A-E(图1),它们在50μg?ml-1时完全抑制端粒酶活性,这时首次从 海洋生物中提取的具有抑制端粒酶活性的天然产物,因为90%的癌症病人都表现为端粒酶活性
1
本课题得到国家极地科学战略研究基金(2006)的资助。 -1-

应用MODIS进行赤潮遥感监测的研究进展

第22卷 第6期2007年12月 遥 感 技 术 与 应 用 REMOTE SENSIN G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V ol.22 N o.6Dec.2007 收稿日期:2006212218;修订日期:2007210231 基金项目:科技部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专项(项目编号:2004D KA10060)。 作者简介:周为峰(19782),女,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海洋渔业遥感和海洋渔业GIS 等研究。 应用MOD IS 进行赤潮遥感监测的研究进展 周为峰1,2,樊 伟1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资源遥感信息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上海 200090; 2.农业部海洋与河口渔业重点开放实验室,上海 200090) 摘要:赤潮遥感监测是卫星遥感应用的重要领域。发射和应用时间相对较短的MODIS 传感器具 有相对的光谱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的优势,使得MODIS 在赤潮遥感监测上发挥巨大的作用。分析总结了应用MODIS 进行赤潮遥感监测的几种主要方法,并与其它几种主要传感器进行比较,分析了MODIS 在赤潮遥感监测中的优势和不足。关 键 词:MODIS ;赤潮遥感探测中图分类号:TP 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0323(2007)0620768205 1 引 言 早在1990年赤潮已被联合国列为当今世界三大近海污染问题之一。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赤潮发生的频率和强度以及地理分布区域和面积都在增加。由于赤潮发生机理的复杂性、多尺度和瞬时性的特征,赤潮的监测和预报需要对海洋进行迅速、密集和大范围的观测[1]。传统的依靠船舶采样和进行化学或生物学实验的方法难以满足这些需要。卫星遥感技术是进行西北太平洋地区海洋环境监测尤其是赤潮监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2]。在我国,已有的赤潮卫星遥感监测的研究和应用以NOAA AV HRR 和SeaWi FS 这两个传感器为主。 MODIS 是EOS 系列卫星的主要探测仪器,是 当前世界上新一代“图谱合一”的光学遥感仪器,具有36个光谱通道,分布在0.4~14μm 的电磁波谱范围内。搭载MODIS 传感器的Terra 和Aqua 卫星分别于1999年和2002年发射成功,并且也是EOS Terra 和Aqua 平台上唯一进行直接广播的对地观测仪器。NASA 将其作为SeaStar 卫星的海洋水色仪SeaWi FS 的后继仪器[3]。MODIS 仪器的地面分辨率分别为250m 、500m 和1000m ,视幅宽度为2330km ,在对地观测过程中,每日或每两日可获取一次全球观测数据,36个光谱波段的数据可以同时提供反映陆地、大气、海洋等的特征信息,可用于 对陆表、生物圈、固态地球、大气和海洋进行长期全球观测。这些数据对于开展自然灾害与生态环境监测、全球环境和气候变化研究以及进行全球变化的综合性研究等将是非常有意义的[4,5]。 由于搭载MODIS 传感器的Terra 和Aqua 卫星分别于1999年和2002年发射成功,相对于其它卫星传感器来说,应用的时间较短,尤其是在赤潮监测的技术和运行化方面,仍然处于摸索和尝试阶段。在国内目前的学术文献中报道的并不多,国外的学术文献中反映出MODIS 在海洋赤潮监测的应用研究也处于各种方法的摸索、尝试和完善阶段。研究的热点和重点主要集中在基于MODIS 波段特性的海洋水色算法的研究,在报道赤潮的应用实例上以应用MODIS 250m 和500m 的中分辨率波段生成的彩色合成影像的方法为多。 2 MODIS 叶绿素荧光高度法 MODIS 不是典型的海洋水色仪,而是多用途遥 感器,36个波段中有不少波段可用于大气和陆地探 测,但它在波段设置上涵盖了海洋水色探测波段。NASA 将其作为SeaStar 卫星的海洋水色仪SeaW 2i Fs 的后继仪器。MODIS 在海洋水色探测波段的设计上增加了可以探测由太阳激发的叶绿素荧光效应的设置[3]。 叶绿素是参与光合作用的主要色素,叶绿素分

合成生物学研究进展及其风险

合成生物学研究进展及其风险 关正君魏伟徐靖 1合成生物学研究概况 合成生物学(synthetic biology)是在现代生物学和系统科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融入工程学思想的多学科交叉研究领域。其包括了与人类自身和社会发展相关的研究方向和内容,为解答生命科学难题和人类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重大挑战提供了新的思路、策略和手段。2004年,合成生物学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的Technology Review评为“将改变世界的十大新技术之一”。2010年12月,Nature杂志盘点出2010年12件重大科学事件,Science杂志评出的科学十大突破,合成生物学分别排名第4位和第2位。为此,世界各国纷纷制定合成生物学发展战略及规划,开展合成生物学研究,以抢占合成生物学研究和发展先机,促进了合成生物学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快速发展。同时合成生物学的巨大应用潜力,还吸引了众多公司及企业参与到该领域的研究开发,推动着合成生物学产业化的进程。 合成生物学作为后基因组时代生命科学研究的新兴领域,其研究既是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在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水平上的自然延伸,又是在系统生物学和基因组综合工程技术层次上的整合性发展。与传统生物学通过解剖生命体以研究其内在构造不同,合成生物学旨在将工程学的思想用于生物学研究中,以设计自然界中原本不存在的生物或对现有生物进行改造,使其能够处理信息、加工化合物、制造材料、生产能源、提供食物、处理污染等,从而增进人类的健康,改善生存的环境,以应对人类社会发展所面临的严峻挑战。 作为一个新的基础科学研究领域,合成生物学综合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和生物信息技术与知识,涵盖利用基因和基因组的基本要素及其组合,设计、改造、重建或制造生物分子、生物体部、生物反应系统、代谢途径与过程,乃至整个生物活动的细胞和生物个体。合成生物学使人们可以利用与物理学方法类似的模块构建和组装形成新的生命有机体,从而人工设计新的高效生命系统。中科院《2013年高技术发展报告》指出,DNA测序技术、DNA合成技术和计算机建模是支撑合成生物学发展的关键技术。近年来,大量物种的全基因组测序,为合成生物学家构建功能组件的底盘生物体系提供了丰富的遗传信息。快速、廉价的测序技术也促进了新的系统和物种的识别和解析。 2 合成生物学应用研究进展 2.1 合成生物学在医药工业领域的应用 2.1.1 天然药物合成生物学 天然药物合成生物学是在基因组学研究的基础上,对天然药物生物合成相关元器件进行发掘和表征,借助工程学原理对其进行设计和标准化,通过在底盘细胞中装配与集成,重建生物合成途径和代谢网络,从而实现药用活性成分定向、高效的异源合成,以解决天然药物

费托合成工艺学习分析报告本科

关于煤间接液化技术“费-托合成”的学习报告报告说明 F-T合成作为煤的间接液化的重要工艺,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将分别报告作者在F-T合成的基本原理、高低温工艺、催化剂以及F-T合成新工艺的学习情况。在以上学习的基础上,报告末尾有本人对F-T合成工艺改进的一点设想和建议。 一、F-T合成的基本原理 主反应 生成烷烃: (1) (2) 生成烯烃: (3) (4) 副反应 生成含氧有机物: (5) (6) (7) 生成甲烷: (8) 积碳反应: (9) 歧化反应:

(10) F-T合成利用合成气在炉内反应生成液体燃料,1-4式为目标反应,其中1和3是生产过程中主要反应。其合成的烃类基本为直链型、烯烃基本为1-烯烃。5-7式会生成含氧有机物的反应会降低产品品质;8式生成甲烷虽然是优质燃料但价值不高(原料合成气也为气体),往往需要分离出来进行制氢,构成循环;积碳反应主要是会对催化剂产生影响,温度过高时积碳反应产生的碳会镀在催化剂上(结焦现象),堵塞孔隙,造成催化剂失效。 二、高温工艺与低温工艺 反应温度不同,F-T合成液体产物C数目也不同(或者说选择性不同),基本上呈温度变高,碳链变短的趋势。低温工艺约在200-240摄氏度下反应,即可使用Fe催化剂也可用Co系催化剂,后者效果较好,产物主要是柴油、润滑油和石蜡等重质油品。高温工艺约在350摄氏度情况下反应,一般使用熔铁催化剂,产品主要是小分子烯烃和汽油。 由于温度不同,高低温工艺采用的反应器也有所不同,低温工艺主要采用固定床反应器、浆态床反应器;高温工艺主要用循环流化床、固定流化床反应器。 下面关于首先报告我对反应基本流程的认识 首先无论何种反应器都需要先将合成气和循环气加热到一定温度后输入反应器,再经过均布装置将合成气均匀散开,之后进入反应段。由于炉内反应基本为强放热反应,对于低温工艺需要设置通水的管道利用水汽蒸发转移热量提高效率,而高温工艺由于强烈的对流换热所以并不要求特殊的冷却系统。 反应段过后主要是催化剂回收和产品分离的问题,这一点主要是利用旋分器、重力沉降(反应中催化剂结团结块)等方式。图1为反应器的基本结构示意图 图错误!未指定顺序。反应器基本结构示意图 这里再简要报告我对以上提到的四类反应器认识 固定床反应器(Arge反应器) 由于催化剂到冷却界面的传热距离限制,固定床式反应器要想法设法增大表面积。早期由于管式反应器直径过大而采取了层炉式反应器,然而由于散热和催化剂利用效率的问题而不被广泛使用。随后的发展趋势就是反应器内“管”越来越多、越来越细;1955年Sasol公司开发了内含2052根直径50毫米“管”的固定床反应器;1990年Shell公司开发了内含26150根直径26毫米“管”的反应器。而“管越多、越细”,反应器的效率和生产能力也越高(这点后面要提到)。 这种反应器优点易于操作运行,产品易于分离,适用于蜡生产;但是缺点也很明显,由于此类反应器温度分布不均,其温度需要控制在较低水平,影响反应速率和产率,以及因此带来的对于催化剂细度的要求,使得催化剂利用效率低,用量大;同时反应器由于承受压降厚度较大,铁催化剂定期更换要求复杂的网络结构,加大了设备成本。 浆态床反应器

赤潮-物理海洋

赤潮-物理海洋 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与模型 内容提要序言作者简介 内容提要 近几年来,海洋生态动力学已从过去传统的对生物过程的描述发展成为多学科交叉的边缘学科。本书从动力学的角度出发,对海洋中物理、生物、化学、地质的相互作用过程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描述。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海洋生态系统研究的动力学理论和基础,并对物理与生物耦合模型建立过程中所出现的理论问题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和论证。书中内容主要来源于作者在美国大学给研究生的授课讲义和近年来从事浅海动力学和海洋生态动力学研究的成果,并引入和介绍了过去十几年内全球性重大交叉学科--生态学研究的发现。 本书的第1~5章可作为物理海洋、海洋生物、水产、海洋地质专业高年级本生和研究生的教材,第6~7章可作为博士研究生的专题讲座教材。对从事海洋科学研究的学者而言,本书也是一本很有价值的参考书或工具书。 序言 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的发展过程从很大的程度上概括了海洋学研究的历史。人们对海洋的兴趣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四世纪海洋生物的观测开始。由于中国人指南针的发明传到欧洲,促进了全球,尤其是欧洲航海业的发展,从而产生了十五至十六世纪海洋探险的高潮。海洋学的发展正是在海上探险过程中人们对海洋地理、海洋潮汐、环流、生物知识需要日益增长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那时的海洋学只是一门以观测为主的描述性科学。一个系统的现代海洋学的建立是在十九世纪中期。它与初期海洋探险最大的区别在于建立了系统的观测方法和资料的收集以及分析手段。 现代海洋学从建立的初期开始就已经决定了它的性质:物理、生物、化学、地质交叉的综合应用科学。随着对海洋系统观测所揭示出的海水运动,生物种群、地质地貌和海水成分的现象日益增多,海洋学家们不再满足于对现象直观描述性的理解,从而开始了对各种过程机理的研究和探讨。由于海洋中各种自然现象过程的复杂性以及观测和试验手段的落后,人们逐渐地认识到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必须基于对各种现象自身内部的了解。由此,海洋学的各门学科:物理海洋学,海洋生物学,海洋化学,海洋地质学以及海洋生态学就是在此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区别于海洋生物学,海洋生态学更强调环境对生物圈的影响。但是,由于对物理过程缺乏了解,传统的海洋生态学实际上仍是-门以生物为主的学科,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归为海洋生物学的范畴。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海洋学的研究更受各沿海国家的重视。随着研究基金的增加,海洋学各分支学科的研究有了突破性的发展。以物理海洋学为例,80年代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吾兹霍尔海洋研究所物理海洋学家们提出的大洋风生环流理论,标志着物理海洋动力学的研究进入了成熟的阶段。随后全球海洋研究计划、卫星遥感海洋监测、近岸环流及锋面、风生混合层,潮汐混合和底边界层等的研究使人们对海洋中的风生、温盐环流、层化结构、中尺度涡旋的产生和演变、海水可压缩性所产生的声波以致地转效应随纬度变化产生的罗斯

苦豆子生物碱的研究进展

苦豆子生物碱的研究进展 发表时间:2014-01-14T11:36:51.670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11月第33期供稿作者:韩玉刚张浩 [导读] 此外,苦参碱还试用于治疗病毒性肝炎、病毒性心肌炎。 韩玉刚张浩(解放军第206医院临床药学科吉林通化 134000) 苦豆子(sophora alopecuroides L)是豆科槐属植物,别名苦豆根、苦甘草、西豆根、苦豆草、欧苦参等,我国西北省区及中亚细亚一带均有分布。药用根、根茎、全草及种子,味苦性寒,有清热解毒、祛风燥热、止痛杀虫等作用。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其还有抗癌、抗炎、抗菌的作用。关于化学成分的研究的研究已有报道,为了更好的开发利用该资源,我们对其种子中生物碱成分的研究和药理作用的研究。已有报道鉴定的生物碱有氧化苦参碱(oxymatrine OMT)、氧化槐果碱(oxysophocarpine OSC)、苦参碱(matrine MT)、槐果碱(sophocarpine SC)、槐定碱(sophoridine SRI)和槐胺碱(sophoramine SA)、莱曼碱(lehmannine LEH)、苦豆碱(aloperine ALC)。现将近几年苦豆子类生物碱在抗炎方面的资料进行综述如下。 杨志伟等发现苦参总碱、苦豆总碱具有明显而独特的抗柯萨基B3组病毒(CVB3)的作用,通过对(CVB3)与各个药物在37℃作用2小时,然后测定病毒的TCID50。结果提示苦参总碱和苦豆总碱能有效的抑制CVB3繁殖,两总碱主要效应可能是直接灭活游离病毒以及进入细胞内发挥抗病毒作用。而且具有免疫调节功能。此外,苦参碱还试用于治疗病毒性肝炎、病毒性心肌炎。 李凡等的研究发现苦豆碱对多种致炎剂所引起的急性炎症和Ⅲ,Ⅳ型变态反应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从免疫的角度对其进行研究。苦豆碱有抑制巨噬细胞产生包细胞介毒1(IL-2)的作用(p<0.01),并能直接抑制小鼠脾细胞增殖反应,同时能抑制脾细胞对豆蛋白A(CorA)诱导的T细胞增殖反应(p<0.01),对多种致炎剂诱发的动物炎症有拮抗作用。魏立民等指出氧化苦参碱对大鼠急性胰腺炎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料性细胞因素的产生有关,有学者的系列报道提出,苦参碱是一种新的有希望的眼炎药物,能够对抗晶状体蛋白诱发的家兔虹膜炎、睫状体炎,但是它不通过影响花生四烯酸链,而可能是一种全新的抗炎机制,何丽华等在临床采用苦参碱制成阴道栓剂治疗慢性宫颈炎。有效率达95.9%,治愈率为49.78%,治疗宫颈糜烂有效率为97.33%,并无腹痛、出血、感染、复发等副作用,可弥补物理治疗的不足。另外它对滴虫性阴道炎、霉菌性阴道炎等亦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氧化苦参碱iv和im治疗各型湿疹皮炎,取得明显效果,有效率为84.8%,氧化苦参碱对大鼠变异性接触性皮炎具有一定的疗效。苦豆子碱片(每片重0sg,含生物碱30mg)通过临床证明可治疗细菌性痢疾、肠炎。 黄秀梅等对四种苦豆子生物碱抗炎的考察,通过用LPS刺激体外培养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使之剂理依赖性地产生肿瘤坏死因子,观察对巨噬细胞产生肿瘤坏死因子的影响。结果这四种苦参碱、氧化苦参碱、槐定碱和槐果碱都能显著抑制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有LPS诱导产生地TNFa,并有明显地剂量反应关系,进一步证实了此类生物碱的抗炎作用与其直接抑制TNFa的分泌有关。 给大鼠灌胃苦豆碱可明显抑制组胺、PGE25-HT和角叉莱胶引起的组肿胀,苦豆碱还能抑制霉菌素引起的足肿胀,对大鼠PCA反应、Arthus反应、可逆性被动Arthus反应以及结核菌素引起的大鼠迟发型皮肤超敏反应也有显著抑制作用,并能抑制组胺引起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和白细胞游走于体外,对红细胞膜也有明显稳定作用。以上表明,苦豆碱抗炎与免疫抑制作用主要与其抑制白细胞游走,稳定溶酶体膜,抑制PG、组胺等炎症介质的合成释放有关。 甘乐文等的氧化苦参碱对大鼠肝纤维化的影响的研究发现苦参碱能显著减轻大鼠肝细胞变形坏死和纤维组织增生,降低升高的ALT、HA。氧化苦参碱对四氯化碳引起的小鼠肝损伤、氨基个乳糖所致小鼠肝损伤有保护作用、可抑制肝组织内炎症活动度,下调血清TNFa水平,且在大剂量治疗组抑制的效果更好,下调幅度更大。 陈伟忠等对苦参碱对大鼠试验性肝纤维化的影响研究发现降低乐血清中ALT,降低血清HA的含量。降低Hyp的含量,能显著减少大鼠肝细胞变性坏死和纤维组织增生。病理结果显示治疗肝细胞变性坏死较模型组轻,结缔组织形成减少,说明苦参碱有抗纤维化作用,推测苦参碱可能通过保护肝细胞,抑制单核-巨噬细胞、枯否细胞分泌细胞因子而达到防治肝纤维化的作用。 苦豆子生物碱在抗炎,抗过敏有着很好的疗效,特别是在肝炎,肝硬化这些疑难杂症,博尔泰力就是用苦豆子生物碱做的制剂,治疗肝炎效果显著,得开发。豆子生物碱在妇科炎症也有广阔天地。为了更好的开发中药的苦豆子,对苦豆子生物碱的药理作用考察是很重要的。特别是抗病毒方面,有待于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进一步密切合作。 参考文献 [1].杨志伟,周娅,曹秀琴等。苦豆总碱、苦参总碱体外抗柯萨B3病毒的作用,宁夏医学杂志,2002,24(12):707-710. [2].魏立民,张兴荣,马述春等。生长抑素及氧化苦参碱治疗大鼠急性胰腺炎的试验研究。第二军医大学学报,1999,20(9):633-635. [3].黄秀梅,李波,沈连忠等。四种苦豆子生物碱对巨噬细胞产生肿瘤坏死因子a的影响。中药药理与临床,2001,17(3):12-14. [4].韩春雷,陈学荣,马俊江等。氧化苦参碱对大鼠变应性接触性皮炎药效学作用。北京医科大学学报,1996.28(1):59-61. [5].何丽华,刘世连,杨丽楠等。中药苦豆子治疗宫颈糜烂75例。中国民间疗法,2000,8,(10):32. [6].彭建华,于华等。博尔泰力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观察。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01,6,(3):30. [7].陈伟忠,张俊平,许青等。苦参碱对大鼠实验性肝纤维化的影响。第二军医大学学报,1996,17(5):424-426. [8].周清荣,张园梅,申悦平等。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32例。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3,13(3):174-176. [9].李凡,石艳春,黄红兰等。苦豆碱对小鼠免疫细胞功能的影响。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1997,23(6):603-605. [10].甘乐文,王国俊,李玉莉等。氧化苦参碱对大鼠肝纤维化的影响。第二军医大学学报,1999120(7):445-448.

国内外赤潮灾害损失风险评估研究进展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NO .7 China New Technologies and Products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高新技术 国内外赤潮灾害损失风险评估研究进展 李衍森 1,2 陈厚荣 2 吴斌斌 2 谭庚大 2 (1、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青岛266003 2、珠海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广东珠海519015) 1引言 赤潮是一种常见的海洋灾害,它会破坏生态平衡和渔业环境,危害渔业和养殖业,有毒赤潮还能通过食物链转移造成人畜中毒死亡。从总体上讲,近20年来,我国沿海赤潮灾害日益频繁,20世纪80年代平均每年10次左右,到90年代上升到每年20次左右[1],进入21世纪以来,赤潮爆发次数剧烈增加,2006年我国海域共发现赤潮93次,较上年增加11次。其中渤海11次,黄海2次,东海63次, 南海17次, 累计面积约19,840平方公里。有毒赤潮生物引发的赤潮41次,面积约14,970平方公里,主要有毒赤潮生物为米氏凯伦藻、棕囊藻和多环旋沟藻[2]。2007年达到82次之多,其中渤海7次,黄海5次,东海60 次,南海10次[3] 。造成我国近海赤潮发生频率越来越高、规模越来越大、持续时间越来越长的根本原因在于陆源污染物的大量排放、船 舶排污及碰撞溢油、 海上石油开采溢油增加、近岸养殖过度、近岸旅游造成环境污染等[4]。 自然灾害一直是人类历史的组成部分,严格来讲,自然灾害风险分析是指充分利用人类对致灾因子、承灾体和社会系统的研究成果,对一定区域、工程项目等可能遭受灾害的程度进行可能性意义下的量化分析,并对采取减灾措施后的可能效果也进行分析[5]。 自然灾害风险评估则是通过风险分析的手段或者观察外表法,对尚未发生的自然灾 害之致灾因子强度、 受灾程度,进行评定和估计。评定是根据致灾因子强度和承灾体脆弱性推断出受灾程度。估计是不确定意义下的估计,“风险评价”也称“风险评估”[5]。 2国内外研究进展2.1国外研究的状况在西方国家,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就开始了灾害风险评价的理论和方法,开创了自然灾害评价之先例。其后,西欧、日本、印度等国家纷纷效仿,开展了洪水灾害风险评价,从而推动国际自然灾害风险评价研究工作的 深入。资料显示, 美国从里根时代起,政府开始斥巨资资助灾害风险评价研究,目前,风险评价技术已成为美国的一项核心技术.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部1991年提出的风险表达式为: 风险度=危险度×易损度[6] 为了改进风险值的估计,人们从观念和方法上都经历了很大的变化,以地震区划为例,人们至少经历了极值化阶段、平均值阶段和超概率阶段等三个阶段。 依据赤潮灾害的危害和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的定义,一般认为赤潮灾害风险评估是对风险区内赤潮灾害暴发的可能性及其可能造成的损失后果进行定量分析和评。西方国家开展了灾害风险评估,取得卓有成效的成果, 但是对赤潮灾害风险评估的文献专著比较 少,目前收集到与赤潮灾害风险评估相关文献中,或者是对灾害的自然属性的分析,没有对灾害的社会属性分析,更没有一个详细的比较确切的灾害损失评估模型。 2.2国内研究进展 我国对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研究工作始于20世纪50年代,主要研究对象为地震、洪涝 和干早等灾种。改革开放以后, 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更好地服务于防灾减灾, 国内外针对滑坡、 地震、膨胀土、台风、强风、江河洪水、风暴潮和海啸等自然灾害的风险 评估作了大量的研究。 在我国,洪水和地震等其它自然灾害的风险评估已经比较成熟,像 刘希林[7] 对四川凉山州的泥石流风险度进行了分析;李硕[8]等对西藏那曲地区雪灾区域危险度进行了评判;2001年我国政府发布的第四代地震区划图《中国地震动参数图》。但对赤潮灾害风险评估尚处于起步阶段,只有零星的文献提到了赤潮灾害对海洋经济造成的 经济损失。 赵冬至[9]、李亚楠等针对1989年渤海赤潮造成经济损失提出了赤潮灾害经济损失的研究技术方法以及经济损失评估模型,这是在赤潮灾害发生后对其社会属性最先尝试。 文世勇[10]在国内在赤潮灾害风险评估方面做了较多的研究,他在研究生毕业论文里重点对渤海海域进行研究.他初步建立赤潮灾害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最后通过专家调查法汇总专家意见建立了赤潮灾害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在论文里,作者通过AHp 法和Del 法确定了指标的权重,初步建立赤潮灾害风险评估的评估模型。文世勇还初步完成了渤海湾海域三种赤潮类型(无毒赤潮、有害赤潮、有毒赤潮)的灾害危险度评估、承灾体易损度评估和风险评估,评估结果与渤海湾海域的实际情况基本吻合,从而验证了所研究的赤潮灾害风险评估理论与方法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文世勇提出的致灾因子危险度评估模型为: 其中,H1表示为致灾因子危险度,ai 表示致灾因子危险度评估中第i 个指标的权重值,其值利用AHP 法确定, Fi 为致灾因子危险度评估中第i 个指标单项因子影响赤潮灾害的发生概率。文世勇提出的孕灾环境因子危险度评估模型其中, H 2表示为孕灾环境因子危险度,b i 表示孕灾环境因子危险度评估中第i 个指标的权重值,其值利用AHP 确定, M i 为孕灾环境因子危险度评估中第i 个指标的单项因子 影响赤潮灾害的发生概率。 故赤潮灾害危险度模型为:其中H H =αH 1+βH 2,H H 表示赤潮灾害危险度,α表示为致灾因子在危险度评估中的权重值,β表示孕灾环境因子在危险度评估中的权重值,利用AHp 法确定。 可以说,在文献可查的范围内,文世勇是国内对赤潮灾害损失风险评估研究得最深入的。但是,其研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譬如评估指标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为了使得评估结果能够更好地反映出实际情况,需要有更加完善的指标体系;其所建立的评估方法实用性有待增强,作者针对整个渤海地区,范围比较广,精度有所不足,在实际工作中实用效果打了折扣。 3小结与讨论 本人认为,未来赤潮灾害损失的风险评估将在构造比较完善的赤潮灾害损失基础数据库(经济、人口、赤潮种类和毒性等)的基础上,通过良好的数模(公式以及各因子的比重),通过与GIS 及卫星遥感监测的结合以及现场的实时监视结果,建立立体化的赤潮灾 害损失风险评估系统,它的优点是可视化、 数字化、实时化,这将为未来赤潮灾害的决策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为国家的防灾减灾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俞志明,曹西华.九五期间中国沿海有害赤潮灾害状况及其防治对策,安全与环境学报,200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局.二00六年中国海洋灾害公报,国家海洋局网站,2007; [3]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局.二00七年中国海 洋灾害公报,国家海洋局网站, 2008.[4]金先庆等.赤潮的危害、成因及防治,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2,2. [5]黄崇福.自然灾害风险评价理论和实践.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6]United tiousDepartmentofHu anitarian Af -fairsMiti ,tifig.Natural Dlsasters:Phenomena ,fectsand0Ptions 一Manu alforPolic 了Maker -sandPlanners.Ne'York:UnitedNations ,1991,1 一164. [7]刘希林,莫多闻.区域泥石流风险评价研究, 自然灾害学报,9(1):54-61.[8]李硕,冯学智等.西藏那曲牧区雪灾区域危险度的模糊综合评价研究,自然灾害学报,10 (1):86-91. [9]赵玲,赵冬至等.我国有害赤潮的灾害分级与时空分布,海洋环境科学,2003,2:22.[10]文世勇.赤潮灾害风险评估理论与方法研究,大连海事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2007. 摘 要:本文主要介绍国内外赤潮灾害损失风险评估的研究进展,并根据珠海海域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珠海附近海域赤潮灾害损失 风险评估系统构想,目标是通过研究,建立良好的赤潮灾害损失风险评估系统,为相关决策部门科学决策提供有力的依据,尽可能的把赤潮灾害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关键词:赤潮灾害;损失;风险评估á ? á ???H b M ?=:1--

Roquefortine类生物碱的研究进展

第32卷第2期2013年4月 中国海洋药物 CHINESE JOURNAL OF MARINE DRUGS Vol.32 No.2 April,2013 Roquefortine类生物碱的研究进展△* 汤枝鹏,朱天骄,顾谦群,李德海* (海洋药物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海洋大学医药学院,山东青岛266003) 摘 要:Roquefortine是由真菌生产的一类结构复杂生物碱化合物,这类化合物来源于组氨酸和色氨酸,包含由吲哚吡咯二酮哌嗪骈合而成的四环母核,吲哚环的3位有异戊烯基取代,咪唑基通过单双键与四环母核相连。此类化合物具有抗革兰氏阳性细菌和抗肿瘤活性。本文主要从化合物的发现,生物活性,生物合成途径以及化学合成这几个方面对这类化合物的研究作全面的回顾。 关键词:Roquefortine;次级代谢产物;真菌 中图分类号:R93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3461(2013)02-076-09 真菌次级代谢产物是天然产物非常重要的来源之一,它们具有丰富的结构类型和良好的生物活性,如抗菌,免疫抑制,促进生长等,是药物先导化合物的重要来源;同时某些次级代谢产物会对人和动物的健康造成损害,被称为真菌毒素[1]。Roquefor-tine类生物碱都是从来源于各种环境下的真菌中分离得到的,roquefortine C在高浓度时具有神经毒性,是1种常见的真菌毒素。该类化合物的结构特征是包含由吲哚吡咯二酮哌嗪骈合而成的四环母核,吲哚环的3位有异戊烯基取代,咪唑基通过单键或双键与四环母核相连。其复杂的结构特征引起了化学家的广泛兴趣,对于化合物的化学合成和生物合成研究工作正在广泛开展。 1 Roquefortine类化合物的发现 Roquefortine C(1)是第一个被分离得到具有吲哚吡咯二酮哌嗪骈合而成的四环母核结构的roquefortine类化合物。1975年日本的Ohmomo等人在1株Penicillium roqueforti中分离得到3个生物碱类化合物,分别命名roquefortine A-C。其中只有roquefortine C的结构符合本文论述的结构类型。1976年法国的Scott等人在1株青霉中再次分到了化合物(1),并阐明了其化学结构,至此以后roquefortine C多次被不同的课题组重 复分离[2-5]。1978年Ohmono再次从上述真菌中分离得到了化合物(2)[6],它是化合物(1)的3位和12位双键被还原的产物,被认为是roqueforti-ne C生物合成的前体。1994年Musuk等从来源于木薯的1株Penicillium verrucosum var.cy-clopium中分离得到化合物(3),它是化合物(1)6位N的甲醛基取代物[7]。化合物(4)是Ko-zlovsky等于1996年分离得到的,它是化合物(1)14位N的乙基化衍生物[8]。2003年Kozlovsky等从来源于俄罗斯冻土的Penicillium aureovi-rens中分离到了化合物(5),它是化合物(2)16N的羧乙基衍生物[9]。化合物(6)是2005年由BenClark等人从澳大利亚土壤中的Gymnoascusreessii中分离得到,它是该类化合物中唯一从非青霉属的真菌中分离得到的天然产物[10],它是化合物(1)17位C上发生异戊烯基化的产物。2009年Du等从1株深海来源的青霉属真菌F23-2中分离得到了4个化合物(7~10)[11-12],其中16位N上来源于乙酸甲羟戊酸途径的侧链取代以及11a位的甲氧基取代都是首次报道,也是首次从深海来源样品中发现该类化合物。化合物(11)不是天然产物,而是化合物1在酸碱作用或紫外线照射的条件下发生双键异构化生成,其双键构型是Z式[13]。 *△基金项目: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20100132120026);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计划(BS2010HZ027); 中国海洋大学“青年英才工程”科研支持经费资助  作者简介:汤枝鹏(1987-),男,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海洋微生物活性次级代谢产物研究。 *通讯作者:李德海,男,副教授Tel.:0086-532-82031619;fax:0086-532-82033054;E-mail:dehaili@ouc.edu.cn  收稿日期:2012-09-18 DOI:10.13400/https://www.doczj.com/doc/a06290429.html,ki.cjmd.2013.02.013

费托合成工艺学习报告(本科)

关于煤间接液化技术“费-托合成”的学习报告 报告说明 F-T合成作为煤的间接液化的重要工艺,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将分别报告作者在F-T合成的基本原理、高低温工艺、催化剂以及F-T合成新工艺的学习情况。在以上学习的基础上,报告末尾有本人对F-T合成工艺改进的一点设想和建议。 一、F-T合成的基本原理 主反应 生成烷烃: nCO+2n+1H2==C n H2n+2+nH2O(1) n+1H2+2nCO==C n H2n+2+nCO2(2) 生成烯烃: nCO+2n H2==C n H2n+nH2O(3) n H2+2nCO==C n H2n+nCO2(4) 副反应 生成含氧有机物: nCO+2n H2==C n H2n+nH2O(5) nCO+(2n?2)H2=C n H2n O2+(n?2)H2O(6) n+1CO+2n+1H2==C n H2n+1CHO+nH2O(7) 生成甲烷: CO+3H2==CH4+H2O(8) 积碳反应: CO+H2==C+H2O(9) 歧化反应: 2CO==C+C O2(10) F-T合成利用合成气在炉内反应生成液体燃料,1-4式为目标反应,其中1

和3是生产过程中主要反应。其合成的烃类基本为直链型、烯烃基本为1-烯烃。5-7式会生成含氧有机物的反应会降低产品品质;8式生成甲烷虽然是优质燃料但价值不高(原料合成气也为气体),往往需要分离出来进行制氢,构成循环;积碳反应主要是会对催化剂产生影响,温度过高时积碳反应产生的碳会镀在催化剂上(结焦现象),堵塞孔隙,造成催化剂失效。 二、高温工艺与低温工艺 反应温度不同,F-T 合成液体产物C 数目也不同(或者说选择性不同),基本上呈温度变高,碳链变短的趋势。低温工艺约在200-240摄氏度下反应,即可使用Fe 催化剂也可用Co 系催化剂,后者效果较好,产物主要是柴油、润滑油和石蜡等重质油品。高温工艺约在350摄氏度情况下反应,一般使用熔铁催化剂,产品主要是小分子烯烃和汽油。 由于温度不同,高低温工艺采用的反应器也有所不同,低温工艺主要采用固定床反应器、浆态床反应器;高温工艺主要用循环流化床、固定流化床反应器。 下面关于首先报告我对反应基本流程的认识 首先无论何种反应器都需要先将合成气和循环气加热到一定温度后输入反应器,再经过均布装置将合成气均匀散开,之后进入反应段。由于炉内反应基本为强放热反应,对于低温工艺需要设置通水的管道利用水汽蒸发转移热量提高效率,而高温工艺由于强烈的对流换热所以并不要求特殊的冷却系统。 反应段过后主要是催化剂回收和产品分离的问题,这一点主要是利用旋分器、重力沉降(反应中催化剂结团结块)等方式。图1为反应器的基本结构示意图 图1反应器基本结构示意图 这里再简要报告我对以上提到的四类反应器认识 2 46 5 3 1 1-合成气注入通道;2-均布段;3-冷却管道;4- 反应段;5-分离段;6-输出通道;(吴尧绘制)

海洋生物质能研究进展及其发展战略思考

第24卷 第4期2009年4月 地球科学进展 ADVANCES I N E ART H SC I ENCE Vol.24 No.4 Ap r.,2009 文章编号:100128166(2009)0420403208 海洋生物质能研究进展及其发展战略思考① 任小波1,吴园涛2,向文洲2,秦 松3 (1.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与技术局,北京 100864;2.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广东 广州 510301;3.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山东 青岛 266071) 摘 要:生物质能的研究与开发的目的是解决化石资源短缺和温室气体排放等全球性问题。利用油料作物生产生物柴油和利用淀粉作物生产燃料乙醇是当前生物质能产业化开发的重要内容,其原料来源主要依赖农作物,从而导致了生物质能开发与粮食、耕地和水资源竞争的局面。海洋生物质能的开发和利用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条可能有效的出路。介绍了海洋生物质能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分析了有关国家战略需求和关键科学问题,提出了我国发展海洋生物质能的战略思考和下一步的研究重点。 关 键 词:海洋生物质能;微藻;大型海藻;生物燃油;燃料乙醇 中图分类号:S216;P745 文献标志码:A 1 前 言 化石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是当今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面临和必须解决的两大问题。一方面,有限的化石资源日趋耗尽,石油短缺和价格上涨已经成为制约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另一方面,化石资源利用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并可能导致全球变暖和灾害性气候频发等系列问题,由此造成每年数千亿美元的损失。上述危机已经引起全球有识之士的关注和思考:人类如何减少和摆脱对化石资源的依赖,如何改变目前高消耗、高污染的经济发展模式? 作为上述问题的答案,寻求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资源、建立可再生能源支撑下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顺利渡过“后化石经济时代”并最终进入“无化石经济时代”,已经成为全球的共识。许多国家纷纷投入巨资积极开展相关研发工作,生物质能的开发就是其中一项重要的组成部分。利用油料作物生产生物柴油和利用淀粉作物生产燃料乙醇是当前全球生物质能产业化开发的重要内容。一方面,由于目前的生物质能开发主要以农作物为原料,导致了与粮食、耕地、水等资源竞争的局面;另一方面,上述原料的发展空间有限,难以满足未来市场的需求。海洋生物质能的开发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条可能有效的出路。本文将全面阐述国内外海洋生物质能研究开发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战略的思考,为我国海洋生物质能研究和开发提供参考。 2 国内外海洋生物质能研究现状生物质能是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贮存在生物质中的能量形式,它以生物质为载体,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可转化为常规的固态、液态和气态燃料,替代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可永续利用,具有环境友好和可再生双重属性。生物质能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前景广阔,但是目前产业化的主要瓶颈是原料来源、生产成本等问题,海洋生物质能的研究和开发,可能为生物质能产业提供充足和廉价的原料供应,成为当前全球生物质能研究开 ① 收稿日期:2009202205;修回日期:2009203204. 3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生物产氮(N2)新途径———绿藻MC21光合氨氧化作用的代谢机制探索”(编号:40776087)资助.  作者简介:任小波(19712),男,四川合江人,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大气科学和海洋科学的科研管理工作. E2ma il:xbren@https://www.doczj.com/doc/a06290429.html,

微生物药物合成生物学研究进展

微生物药物合成生物学研究进展 武临专, 洪斌*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 卫生部抗生素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50) 摘要: 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结构复杂多样, 具有抗细菌、抗真菌、抗肿瘤、抗病毒和免疫抑制等多种生物活性, 是微生物药物开发的源泉。当前, 微生物药物研究面临一些挑战: 快速发现结构新颖、生物活性突出的化合物; 理性化提高产生菌的发酵效价; 以及以微生物为新宿主, 实现一些重要天然药物的工业生产。合成生物学是在系统生物学和代谢工程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本文对合成生物学在发现微生物新次级代谢产物、提高现有微生物药物合成水平和创制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微生物药物; 合成生物学; 次级代谢产物; 生物合成 中图分类号: Q939.9; Q81; R91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513-4870 (2013) 02-0155-06 Synthetic biology toward microbial secondary metabolites and pharmaceuticals WU Lin-zhuan, HONG Bin* (Key Laboratory of Biotechnology of Antibiotics of Ministry of Health, Institute of Medicinal Biotechnology,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and 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Beijing 100050, China) Abstract: Microbial secondary metabolites are one of the major sources of anti-bacterial, anti-fungal, anti- tumor, anti-virus and immunosuppressive agents for clinical use. Present challenges in microbial pharmaceutical development are the discovery of novel secondary metabolites with significant biological activities, improving the fermentation titers of industrial microbial strains, and production of natural product drugs by re-establishing their biosynthetic pathways in suitable microbial hosts. Synthetic biology, which is developed from systematic biology and metabolic engineering, provides a significant driving force for microbial pharmaceutical development. The review describes the major applications of synthetic biology in novel microbial secondary metabolite discovery, improved production of known secondary metabolites and the production of some natural drugs in genetically modified or reconstructed model microorganisms. Key words: microbial pharmaceuticals; synthetic biology; secondary metabolites; biosynthesis 来源于微生物的药物称为微生物药物(microbial medicine, microbial pharmaceuticals), 主要包括来源于微生物(特别是放线菌和真菌) 次级代谢产物的药物。 收稿日期: 2012-09-25; 修回日期: 2012-11-01. 基金项目: 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资助项目(2012ZX09301002-001-01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31170042, 81172964). *通讯作者 Tel: 86-10-63028003, E-mail: binhong69@https://www.doczj.com/doc/a06290429.html,, hongbin@https://www.doczj.com/doc/a06290429.html, 微生物药物例如抗生素, 在控制感染、免疫调节和治疗癌症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 已经从放线菌和真菌中发现了2万多种具有生物活性的次级代谢产物, 其中百余种成为微生物药物。随着对放线菌和真菌的持续开发利用, 直接从放线菌和真菌研制微生物新药难度越来越大, 主要原因在于: ①化合物排重难度很大(从微生物已经发现了25 000多种化合物); ②新微生物资源的分离培养工作没有突破性进展, 获得大量的、具有产生新次级代谢产物能 ·专题报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