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碱类化合物的提取与分离方法综述
- 格式:doc
- 大小:62.00 KB
- 文档页数:10
生物碱的提取和分离方法研究进展摘要:生物碱是一类具有显著生理活性的含氮有机化合物,是许多中药的有效成分,提取与纯化是生物碱制备的关键环节。
本文论述了生物碱的性质、生物碱的功效,简单介绍了生物碱的传统提取方法,着重阐述了生物碱的现代提取技术,如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微波辅助提取技术、双水相萃取技术等,从分子印迹技术、膜分离技术、有机溶剂萃取、色谱和树脂吸附等方面探讨了生物碱的纯化。
关键词:生物碱;提取;分离1 引言生物碱是指中药中一类含氮杂环的有机物,具有碱性和广泛的生理功能,是许多药用植物的有效成分,目前运用于临床的生物碱药品已达80种之多,相当多的生物碱具有抗肿瘤活性、低毒性和成本低之特性,因而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与此同时,人们对生物碱的提取和分离方法研究也在不断地深入和加强。
随着各类生物碱的市场需求量的增加,经济效益的提高,提取分离生物碱的方法也在不断改进和提高。
2 生物碱2.1生物碱的性质生物碱是为一类含氮的有机化合物,存在于自然界(一般指植物,但有的也存在于动物)。
有似碱的性质,所以过去又称为赝碱。
大多数有复杂的环状结构,氮素多包含在环内,有显著的生物活性,是中草药中重要的有效成分之一。
具有光学活性,但少数生物碱例外。
生物碱大多具有明显的生物活性,且往往是许多药用植物的有效成分。
2.2生物碱的功效植物体内生物碱含量虽少,但与人类关系密切。
许多生物碱是治病良药,如毛莨科黄连根茎中的小蘖碱是黄连素的主要成分,有抗菌消炎作用;萝芙木中的利血平能降血压;石蒜中的加兰他敏对小儿麻痹症有疗效[1];罂粟果皮中所含的吗啡碱是著名镇痛剂;奎奎宁碱是有价值的解热药;三尖杉碱和长春花碱是治癌良药[2];秋水仙素(碱)能人工诱变产生多倍体。
有的生物碱可用来制作农业用的杀虫剂。
人们在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体内也分离到了生物碱,其中某些动物的生物碱与它们报摄取食用的植物有关,蟾蜍、蝾螈和某些鱼类中发现的生物碱是真正的动物代谢产物。
生物碱的提取与分离摘要生物碱是一类具有显著生物活性的含氮有机化合物,是许多药用植物的有效成分。
生物碱的溶解性能是生物碱提取与分离的重要依据。
生物碱及其盐类的溶解度与生物碱分子中氮原子的存在形式、极性基团的有无及数目、采用的溶剂种类都有密切关系。
本文综述了近几年来不同的提取和分离方法在生物碱提取分离中应用和进展。
关键词:生物碱,提取,分离Extraction and Separation of AlkaloidsABSTRACTAlkaloids are a class of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nitrogen with significant biological activity, is the effective ingredients in many medicinal plants. Solubility alkaloids is an important basis for the extraction and separation ofalkaloids. The nitrogen atoms and molecules solubilityalkaloids alkaloids and their salts in the presence of polar groups form, the existence of the number, the type of solventare closely related. This paper reviewed the different methods of extraction and separation of application and advance in separation and extraction of alkaloids. KEY WORDS: Alkaloids,Extraction,Separation目录1.1.4 渗漉法前言生物碱是指中药中一类含氮杂环的有机物,具有碱性和显著的生理活性。
生物碱的提取和分离技术【摘要】生物碱是一类具有重要药用价值的化合物,提取和分离技术对于获取纯净的生物碱至关重要。
本文首先介绍了生物碱的提取技术,包括传统方法和现代分离技术的发展。
其次探讨了生物碱的分离技术,如色谱法、凝胶电泳等,使得生物碱得以纯化和分离。
最后强调了生物碱的提取和分离技术在药物研发和生物医药领域中的重要性,为药物研究和生产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持。
生物碱的提取和分离技术的不断完善,将有助于开发更多具有治疗潜力的药物,推动医药领域的发展。
【关键词】生物碱,提取技术,分离技术,重要性。
1. 引言1.1 生物碱的提取和分离技术生物碱是一类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在药物研究和医学应用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为了从天然植物中提取和分离出生物碱,需要运用一系列的技术和方法。
生物碱的提取技术是指将生物碱从植物中提取出来的过程,常用的方法包括溶剂提取、超声波提取和微波提取等。
这些方法能够有效地分离出植物中的生物碱成分,提高生物碱的提取效率和纯度。
生物碱的分离技术则是指将提取得到的混合物中的生物碱分离出来,常用的方法包括液液萃取、柱层析和高效液相色谱等。
通过这些分离技术,可以得到纯度较高的生物碱,为进一步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基础。
生物碱的提取和分离技术是开发天然药物资源、探索药物活性成分的重要手段,对于药物研究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2. 正文2.1 生物碱的提取技术生物碱是一类含氮碱基的天然产物,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和药理作用。
对生物碱的提取和分离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生物碱的提取技术是指通过合适的方法将生物碱从天然植物或微生物中提取出来。
常用的提取方法包括溶剂提取、超临界流体提取、微波辅助提取等。
溶剂提取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通过选择适当的有机溶剂,将其与原材料进行反应,从而将生物碱从复杂混合物中分离出来。
超临界流体提取利用超临界流体的特殊性质,可以提高提取效率和纯度。
而微波辅助提取则是通过微波辐射加热原料,促进萃取溶剂与目标组分的相互作用,加快提取速度。
药用生物碱的提取与分离纯化技术摘要:生物体中具有氮、碱的有机化合物即为生物碱,大部分存在于自然植物中,部分动物体内也有。
而含有生物碱的植物大都可以被用来制成药品。
由于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研究出了许多能够将生物碱有效从植物中提取出来,并进行分离提纯的技术,且使用效果很好,比起传统、常规的技术要更加省时省力、便于操作,有效提高了对药用植物的价值开发度。
本文通过对药用生物碱的提取和分离纯化技术的研究展开论述。
关键词:药用生物碱;提取技术;分离纯化技术目前,人们对于中药的制成材料很感兴趣,用中药调理身体逐渐受到人们的欢迎和喜爱。
而自然植物中的有效成分就是一种天然药物,是很好的自然药材,为了最大限度的利用植物的药用价值,提高生物碱的经济和社会影响,就需要对提取和分离纯化技术进行深入研究,掌握各类应用技术,从而提升生物碱的提取率,增加有效成分的纯化程度。
1.药用生物碱的提取技术1.1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该技术是一种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用于生物分解的精细制作技术。
经历了20年左右的时间才开始在药用植物成分提取中被广泛应用。
这种提取技术是通过施加压力和调节温度来影响超临界流体的溶解程度,从而对极性、沸点、分子量不同的成分进行选取和分解。
如以延胡索乙素的提取率为衡量标准,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后发现了提取元胡中延胡索乙素的最佳方法,可以有效增加其每次的提取量。
之后再利用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对菊三七中的生物碱进行提取测验,发现它与其他方法相比提取量多,所用时间却较少。
1.2超声辅助提取技术超声辅助提取技术在进行提取操作时,首先会启动超声波释放能量,当达到一定数值时,会产生超声空化压力,造成细胞壁碎裂以及生物体破裂。
与此同时,超声波的振动力度会让胞内物质分散、溶解,释放到溶剂内,从而提高其提取效率。
此前有研究人员以苦豆子生物碱为提取对象,研究在使用超声影响下固体的分散和移动现象,并加入了其他提取方法进行对比,结果显示超声技术的平衡常数和传质系数都比常规技术要高,在其他实验探究中还发现其提取周期和损耗资源也更少。
生物碱的提取实验报告生物碱的提取实验报告引言:生物碱是一类具有碱性的天然有机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植物和动物体内。
它们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包括抗菌、抗炎、抗肿瘤等。
因此,提取生物碱并研究其活性成为了许多科研工作者的关注点。
本实验旨在通过提取和分离的方法,从植物中获取生物碱,并对其进行初步的鉴定和活性测试。
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乌头、乙醇、石油醚、盐酸、氨水、氯仿等。
2. 实验仪器:研钵、滤纸、漏斗、蒸馏器、pH计等。
实验步骤:1. 将乌头研磨成粉末,并加入适量的乙醇,搅拌均匀。
2. 将混合物过滤,收集滤液。
3. 将滤液进行蒸馏,以去除乙醇。
4. 将得到的残渣用石油醚进行提取,得到石油醚相。
5. 将石油醚相进行蒸馏,得到生物碱的粗提物。
6. 将粗提物用盐酸溶解,并加入氨水进行中和。
7. 将中和后的溶液用氯仿进行提取,得到氯仿相。
8. 将氯仿相进行蒸馏,得到纯净的生物碱。
结果与讨论:经过实验,我们成功地从乌头中提取到了生物碱。
通过对提取过程的观察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乌头中的生物碱主要溶于乙醇和石油醚,而不溶于水。
因此,通过乙醇和石油醚的提取,可以有效地分离生物碱。
2. 盐酸能够与生物碱形成盐类,使其溶于水相。
而氨水可以中和盐酸,使生物碱重新转为不溶于水的形态。
这样,通过盐酸和氨水的处理,我们可以得到纯净的生物碱。
3. 氯仿是一种有机溶剂,可以与生物碱形成可溶性的复合物。
通过氯仿的提取,我们可以有效地分离生物碱。
4. 通过蒸馏的方法,我们可以去除溶剂,得到纯净的生物碱。
实验中的方法和步骤是经过多次试验和改进后确定的,确保了提取生物碱的效果和纯度。
然而,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和实验操作的差异,提取到的生物碱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
因此,在进一步的研究中,可以使用更加精确的仪器和方法来验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成功地从乌头中提取到了生物碱,并对其进行了初步的鉴定和活性测试。
生物碱的提取方法可以为进一步研究其活性和应用提供基础。
实验五苦参生物碱的提取分离与鉴定苦参是豆科槐属植物苦参的干燥根,含有多种生物碱,总碱含量高达约1%,其中以苦参碱、氧化苦参碱含量最高。
苦参碱可溶于水、乙醚、三氯甲烷、苯,难溶于石油醚。
氧化苦参碱为白色柱状结晶,可溶于水、三氯甲烷、乙醇‘难溶于乙醚、石油醚。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苦参中的生物碱具有消肿利尿、抗肿瘤和抗心律失常的作用。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通过从苦参中提取苦参生物碱,考察盐酸的浓度和渗漉速度对提取产率的影响了解化学反应萃取分离在天然药物提取过程中的应用掌握渗漉法和离子交换提取生物碱的原理、方法与工艺过程,并熟悉用柱层析法分离生物碱。
二、实验内容(1)苦参总碱的提取。
①将苦参粗粉用不同浓度的HCl溶液润湿后渗漉,收集渗漉液;②将收集的渗漉液通过阳离子交换树脂柱,进行离子交换;③洗脱并回流提取苦参总碱。
(2)分别用柱层析法和溶解度差异法分离氧化苦参碱。
三、实验时间步骤所需时间/h渗漉 2离子交换 2回流 5柱层析(或溶解度差异法) 2.5鉴定0.5四、实验原理1.提取与分离方法利用苦参生物碱具有弱碱性,可与强酸结合成易溶于水的盐的性质,将总碱从药材中提取出来。
结合动态连接提取工艺过程,实现生物碱充分溶出。
然后,加碱碱化,即可得到苦参生物总碱。
以苦参碱为例:2. 工艺流程五、实验材料与设备1. 实验设备与仪器层析柱,渗漉桶,烧杯,布氏漏斗,医用搪瓷盘,恒温水浴箱,层析槽,索氏提取器,研钵。
2.实验材料与试剂苦参,强酸性阳离子树脂,层析用氧化铝,三氯甲烷,甲醇,浓氨水,乙醚,碘化铋钾,盐酸,氢氧化钠。
碘-碘化钾试剂,碘化汞钾试剂,碘化铋钾试剂,硅钨酸试剂。
六、实验步骤1.反应提取步骤(1)动态连续提取①取苦参粗粉200g加一定浓度的盐酸,拌匀,放置30min,使生药膨胀。
②然后装入渗漉桶中,边加边压,层层加紧,全部装完后,药面压平,盖一层滤纸,滤纸上压一些洗净的玻璃塞。
③加入一定浓度的HCl溶液经过药面,以4~5mL/min的速度渗漉,收集渗漉液至无明显的生物碱反应为止,收集渗漉液约2500mL。
生物碱的提取和分离技术【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生物碱的提取和分离技术,首先从引言部分讲述了生物碱提取和分离技术的重要性。
随后分析了生物碱的来源及特点,介绍了常见的生物碱提取方法,生物碱的分离技术以及生物碱的纯化技术。
最后探讨了生物碱在应用领域的情况。
结论部分指出了生物碱的提取和分离技术的发展前景,表明生物碱的研究对于药物开发和生物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本文的阐述,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和掌握生物碱的提取和分离技术,为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提供有力支持。
生物碱的研究将在未来进一步推动药物研发和生物医药领域的发展。
【关键词】关键词:生物碱,提取,分离技术,来源,特点,方法,纯化,应用领域,发展前景1. 引言1.1 生物碱的提取和分离技术的重要性生物碱是一类具有广泛生物活性的天然产物,具有广泛的药用价值和应用前景。
生物碱的提取和分离技术在药物研发和生物医学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提取和分离技术,可以有效地从天然资源中提取出目标生物碱,并进行纯化和结构鉴定,为新药研发提供重要的原料。
这些生物碱可能具有抗癌、抗病毒、抗菌等多种药理活性,对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生物碱的提取和分离技术的发展也能够促进天然产物的有效利用和资源的可持续开发。
通过不断改进和优化生物碱的提取和分离技术,可以提高产率和纯度,降低生产成本,实现对天然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生物碱的提取和分离技术也有助于探索新的生物碱类药物,丰富药物研发的药物库,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选择。
生物碱的提取和分离技术的重要性在于其对药物研发和天然资源利用的促进作用,为未来生物医药领域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和保障。
在不断探索和创新的过程中,生物碱的提取和分离技术将会有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应用空间。
2. 正文2.1 生物碱的来源及特点生物碱是一类具有药用和生物活性的天然产物,通常存在于植物、动物、微生物等生物体内。
生物碱具有多元环结构,对生物体具有明显的生理活性,如抗菌、抗肿瘤、镇痛等作用。
第27卷第3期No.3Vol.27固原师专学报(自然科学)Journal of Guyuan Teachers College(Natural Science)2006年5月May.2006生物碱的提取与分离马爱瑛1,2(1宁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宁夏银川750021;2西北第二民族学院, 宁夏银川750021)摘 要:生物碱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碱性含氮化合物,是许多药用植物的有效成分之一,其药用价值已经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生物碱的提取与分离方法也在不断地改进和发展中,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不同的提取和分离方法在生物碱提取分离中的应用和进展.随着人们对生物碱药用价值的认识提高,生物碱的提取与分离方法将更加高效、迅速、完善.关键词:生物碱;提取;分离中图分类号:TQ2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91(2006)03—0025—06生物碱一般是指存在于植物中的碱性含氮化合物,大多数具有含氮杂环,有旋光性和明显的生理效应[1].19世纪初,是人类研究最早最多的一类天然有机化合物.生物碱绝大多数分布在植物界,且大多数分布在双子叶植物中,如豆科、毛莨科等.生物碱在植物中的分布往往集中在某一部分或某一器官,如黄柏的树皮,三颗针的根皮.另外,植物在不同的生长阶段所含生物碱的量与种类也可能有差异[2].所以人们可以根据植物的生长规律在有效成分含量最多的年限与季节采收其要用部分.生物碱大多数具有天然的生理活性,是多种中草药及要用植物的有效成分,研究生物碱的提取,具有十分重要意义.1 生物碱的存在形式和性质[3]生物碱常为无色固体、味苦.只有少数生物碱如烟碱、毒芹碱在常温下为液体.生物碱大多数具有旋光性,自然界存在的多是左旋体.左旋体和右旋的生理作用往往差别很大,一般具有疗效的是左旋体.游离状态的生物碱根据溶解性能分为亲脂性生物碱和水溶性生物碱两大娄.亲脂性生物碱数目较多,绝大多数叔胺碱和仲胺碱都属于这一类.它们易溶于苯、乙醚、氯仿、卤代烷烃等极性较低的有机溶剂,在丙酮、乙醇等亲水性有机溶剂中也有较好的溶解度,而在水中溶解度较小或几乎不溶.水溶性生物碱主要有季铵型生物碱,数目较少,它们易溶于水、酸水和碱水,在甲醇和正丁醇等极性大的有机溶剂中可溶解,但不溶于无极性或极性低的有机溶剂.具碱性的生物碱能和酸相结合生成盐.生物碱盐易溶于水,难溶或不溶于亲脂性有机溶剂,但可以溶于甲醇或乙醇.2 生物碱的药用价值2.1抗肿瘤作用洋紫荆的氯仿萃取物对K562细胞具有明显的诱导凋亡活性,进一步追踪分离得到4个具有活性收稿日期:2006—03—29作者简介:马爱瑛(1978—),女,宁夏银川人.62固原师专学报(自然科学) 2006年5月 的生物碱[4].同时苦参碱对肿瘤细胞与内皮细胞的粘附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以抑制肿瘤的扩散[5].钱学敏[6]等人研究发现,一定浓度的氧化苦参碱有抑制人肝癌细胞SMMC7721增殖的作用.而苦参碱能有效抑制人成纤维肉瘤(H T1080)细胞的增殖,IC50值为350μg/ml[7].从雷公藤中分得一个新的倍半萜生物碱,药理实验表明该生物碱有免疫抑制活性,并对白血病细胞有抑制作用[16]2.2 作用于心血管从茜草科钩藤植物滇钩藤中分得的四氢鸭木碱具有舒张血管平滑肌的作用,其对兔胸主动脉平滑肌收缩的抑制百分率达53%以上[8].苦参总碱对兔、大鼠等动物的心脏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使心肌收缩力减弱、心输出量减少等[9].2.3 作用于神经系统附子生物碱也有较强的镇痛作用[10].苦参碱类生物碱具有镇静镇痛、解热降温等中枢抑制性作用,能明显抑制小鼠的自主活动[11].蛇足石杉所含生物碱石杉碱甲和石杉碱乙具有很强的抑制胆碱酯酶活性,临床试验石杉碱甲对治疗重症肌无力和早老性痴呆有显著疗效,已被国际上列为第二代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之一[12].2.4 抗菌消炎作用川贝母醇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菌有明显抑制作用.贝母碱对卡他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克雷佰氏肺炎杆菌有抑制作用,去氢贝母碱和鄂贝定碱对卡他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菌活性,且鄂贝定碱作用最强[13].黄连小檗碱可用于治疗流行性脑脊髓炎、大叶肺炎、肺脓肿、滴虫性阴道炎、皮肤感染性炎症等[14].聂毅,张洪林采用微量量热法研究证实川乌生物碱液和石斛生物碱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代谢作用都有抑制,随药物浓度的增加生长速率常数线性降低,说明两种萜类生物碱的结构与它们的生物活性有着一定的联系.乌生物碱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代谢作用的最佳用药浓度为0. 3336mg/ml,石斛生物碱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代谢作用的最佳用药浓度为7.237mg/ml,川乌生物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效果优于石斛生物碱[15].2.5 其他昆明山海棠所含的总碱能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从菊叶三七中分得菊三七碱具有抗疾作用.苦参生物碱具有较好的抗过敏作用,过敏性鼻炎、皮炎、湿疹、荨麻疹等具有明显疗效[17].3 生物碱的提取与分离3.1 溶剂提取法3.1.1 水提取法(以水作溶剂)直接以水作为溶剂,此法操作简便,成本较低,但提取次数多,水用量大.如蒙药忠论—5汤提取[18]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3.1.2 酸水提取法水溶液提取法对于那些碱性较弱不能直接溶解于水的生物碱提取,就可采用偏酸性的水溶液,使生物碱与酸作用生成盐而得到提取.具有碱性的生物碱在植物体中多以盐的形式存在,而弱碱性或中性生物碱则以不稳定的盐或游离碱的形式存在.故常用0.5%~1%的乙酸、盐酸等为溶剂.蝙蝠葛粗总碱的提取,可采用0.5%硫酸溶液提取,再利用大多数游离的生物碱难溶于水的性质,采用碱水沉淀法制得粗总碱,然后采用苯回流连续提取的方法,萃取出脂溶性部分,再利用蝙蝠葛酚性生物碱可溶于一定生物碱的性质,用50%氢氧化钠萃取出总酚性生物碱[19];采用此工艺制得的总碱为淡黄色粉未,经6次小试和6次放大制备酚性总碱取得率稳定到粗总碱的35%左右[20].3.1.3 醇提法游离生物碱及其盐类一般都能溶于甲醇和乙醇,因此用它们作为生物碱的提取溶剂,应用较为普遍,甲醇极性比乙醇极性大,对生物碱的溶解性能比乙醇好,它的沸点也比乙醇低,但对视神经的毒性很大,所以除实验室有时用甲醇为生物碱提取溶剂外,多数用乙醇为溶剂,有时也用稀乙醇(60%~80%)作溶剂,通常采用酸水-碱化-亲脂性溶剂萃取的方法反复进行.血脂康原料药溶于80%乙醇液40mL 回流提取、浓缩.用浓HCL 酸化过滤调P H 至2.用氨水使生物碱盐还原为生物碱,再用乙醚萃取两次.经分离后,将脂溶性和水溶性生物碱盐分别溶于水.在200~800nm 范围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扫描分别在300nm 、200nm 和210nm 左右均有吸收,证实提取物确为生物碱[21].通过实验证明,取不同浓度的醇液提取生物碱,其提取效率不同,如提取荷叶生物碱时,据文献报道[22],用95%乙醇在86℃的温度下回流,1.5h 为好.又如取不同药用部位的含生物碱类成分中药材分别采用水醇法、醇水法提取,结果表明:水醇法对根及根茎类药材的提取适用;含淀粉料较多的块根、块茎类药材水煎时易使淀粉糊化,影响成分浸出,以选醇水法为宜[23].3.1.4 亲脂性有机溶剂提取法大多数生物碱是脂溶性的,所以可以用亲脂性有机溶剂提取.常用溶剂有:氯仿、二氯、甲烷、苯.如华北乌头中生物碱的提取,将华北乌头根及花粉碎过3号筛,分别用10%Na 2CO 3溶液湿润,加苯冷浸1周,过滤,滤液用液25%HCL 提取,将盐酸捉取液碱化至P H =10,用氯仿提取即得乌头碱[24].但是亲脂性有机溶剂提取法一般不适用于植物中生物碱的系统分离研究,只适用于药用生物碱的提取.3.2 渗漉-薄膜蒸发连续提取法渗漉-薄膜蒸发连续提取法适用于在所选提取溶剂中溶解度不大及遇热不稳定的生物碱的提取.此法的提取装置是由渗漉提取器、薄膜蒸发器及气液分离器等组成,是渗漉提取、浓缩及溶剂挥收同时进行.根据延胡索乙素受热、受光易氧化变质的性质,实验显示将渗漉、回流两种提取方法进行了比较,并将不同浓度乙醇渗漉的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认为以65%或80%乙醇渗漉的提取效果为佳[25].3.3 超声波提取法超声波提取法一般作为生物碱的辅助提取法,单纯采用超声波提取法不多见.李慧等[26]使用超声波辅助浸提北草乌生物碱,大大提高生物碱的提取收率,缩短浸提时间,并且能很好地保持生物碱的特性和品质满意的效果.但由于超声浸出时间较长,同时超声技术对器壁的薄厚及容器放置位置要求较高,否则影响浸出效果.因此随着微波炉的普及使用,将微波技术应用于药材浸出是一种省时便捷,值得推广的方法.3.4 色谱分离法3.4.1 硅胶柱色谱分离法硅胶柱色谱分离法主要是利用二氧化硅作为填料,是较为常用的柱色谱分离方法.硅胶是中性无色颗粒,其性能稳定.硅胶层析柱适用范围广,既能用于非极性生物碱也能用于极性生物碱,且成本低,操作方便,是常见的生物碱的分离方法.谢凤指等利用硅胶柱色谱和薄层色谱方法对广西九里香的95%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得到咔巴唑生物碱和广西九里香碱[27].有报道用硅胶柱色谱分离从海南青牛胆中分离得到2种季铵型生物碱:海南青牛胆碱与巴马汀碱[28].3.4.2 大孔树脂分离法大孔树脂是一类有机高聚物吸附剂,是一种非凝胶型,注有致孔剂,不含交换基团,有含空隙结构的“纯聚合物”.其平均孔径在30~100A ,具有比表面积大,吸附容量大,选择性好,再生处理方便,吸附速度快等特点,特别适合于从水溶液中分离化合物[29].它的吸附作用与表面吸附、表面电性或形成氢键等有关[30],近年来在中草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中受到普遍重视.罗集鹏[31]用大孔吸附树脂对黄连药材72 第27卷 第3期 马爱瑛:生物碱的提取与分离82固原师专学报(自然科学) 2006年5月 及其制剂中小檗碱进行富集,并用H PL C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对醛式或醇式小檗碱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且不宜被弱碱性水解吸附,含0.5%硫酸的5%甲醇解吸附能力较强.在左金丸中吴茱萸生物碱成份对小檗碱的富集和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均没有明显影响.以上说明大孔吸附树脂对水溶性生物碱有很好地富集作用,且不受其它脂溶性成份的影响.如秦学功等[32]开发了一种高效实用的提取分离苦豆子生物碱技术即用大孔树脂直接从苦豆杆浸取液中吸附分离生物碱,经实验证明此方法吸附快、解吸易、液体流动性好、树脂寿命长,具有良好的工业化前景.在对黄柏中总生物碱的提取纯化条件的优化研究显示,提取最佳工艺为醇提取,大孔树脂吸附纯化法,其重现性好,产率高[33].杨桦等,采用大孔吸附树脂比较并筛选乌头类总生物碱的提取分离最佳工艺条件.将川乌水提取液制备成8ml/g浓缩液,上柱,测定总生物碱含量.该方法可以分离出样品85%以上的乌头类生物碱,同时除去浸膏总量82%的水溶性固体杂质.为提高中药复方制剂中有效成分的含量,缩小服用剂量具有重要的意义[34].3.4.3 高速逆流色谱分离法高速逆流色谱分离法是一种新的分离技术,它对生物碱的分离和制备具有很大的优势,特别是对进样量较大的样品具有独特的优点,其应用前景越来越引人注目.高速逆流色谱分离法具有两大突出优点:(1)线圈中固定相不需要载体,因而清除了气液色谱中由于使用载体而带来的吸附现象;(2)特别运用于制备性的分离,每次进样体积较大,进样量也较多.目前,运用高速逆流色谱分离法来分离提纯生物碱的实例也有不少,比如张天佑等[35]以氯仿—甲醇—磷酸二氢钠缓冲液(23mmol/L,p H5.6)(体积比4¬3¬2)为溶剂系统,上相为固定相,下相为移动相,从茶叶的总生物碱中分离得到了咖啡碱和茶碱.可用高速逆流色谱分离法分离得到黄柏中的生物碱[36].3.5 膜提取法膜提取分离是一门高新技术,它对中草药提取浓缩、生物碱的提取分离及其他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具有不存在相转换、操作条件温和、提取分离效率高、不必添加化学试剂、不损坏热敏感物质、可极大的减少提取二序的优点,具有传统法无可比拟的优势[37].金万勤等采用A12O3陶瓷微滤膜澄清枳实、苦参水提液,并以有效成分的得率及固形物的含量与醇沉淀法作对比研究.研究表明,微滤的澄清除杂效果和有效成分的保留率与醇沉淀法基本相近,但微滤操作简单,膜的清洗方便,常温下进行,生产周期短,省去了大量乙醇试剂及浓缩蒸发过程.微滤法可替代传统的醇沉淀法澄清枳实水煎液.另一方面,与有机高分子膜相比,由于无机陶瓷膜具有耐高温、耐酸碱及有机溶剂,采用陶瓷膜对中药水煎液进行澄清处理时,煎煮液无需冷却可直接过滤,减少了生产环节[38].3.6 超临界萃取法超临界萃取法是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提取分离技术.利用超临界流体为萃取剂,从液体或固体中萃取出待测组分.利用超临界流体是介于气体和液体之间的流体,同时具有气体和液体的双重特性.利用其在临界点附近体系温度和压力的微小变化,使物质溶解度发生几个数量级的突变特性来实现其对物质的提取分离.通过改变压力或温度来改变超临界萃取的性质,达到选择性地提取各种类型的化合物的目的[39].繁多的超临界萃取法种类中以二氧化碳最为常用.超临界二氧化碳具有超临界温度低,可在常温下操作,对大部分物质呈化学惰性,有效地防止热敏性和化学不稳定性成分的高温破坏和氧化;无色、无味、无毒,不残留于萃取物上,无溶剂污染,价廉易得,且易制成高纯度气体,不易燃烧,使用安全;从提取到分离一步完成,操作费用低;选择性好,通过调节温度和压力,可有针对性地萃取有效成分等特点.如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提取亚东乌头总生物碱证明了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在收率和含量上都比传统方法高[40].因而超临界二氧化碳技术在中草药有效成分的超临界流体萃取中应用较多[41、42、43].超临界二氧化碳极性小,适用于非极性或极性小的化合物的提取,但对极性物质的溶解度很低,常需要加入夹带剂,使其在改善或维持选择性的同时提高待萃取成分的溶解度,从而提高萃取效果,常用的夹带剂大多为甲醇、乙醇、丙酮、氯仿等有机溶剂,此外水、有机酸、有机碱等也可用作夹带剂.夹带剂的加入方式有静态加入和动态加入两种[44],具体采用何种方式视情况而定.J anicot等[45]以CO2—CH3O H—H20(质量比70∶24∶6)为夹带剂,在20M Pa、45℃的条件下,20min后就可从罂粟茎中提取出可因、吗啡、蒂巴因等5种生物碱.Kevin等[46]在萃取士的宁时,则两种方式相结合,先以甲醇为夹带剂静态萃取,而后动态加入夹带剂氯仿进行萃取,萃取效率高于单独使用甲醇或氯仿为夹带剂的效果.与常规溶剂法相比,效率相当,但有机溶剂法会产生大量的有害物氯甲烷,而SFE法更为方便、安全,并且基本无有害物质产生.夹带剂的使用提高了有效成分在溶剂中的溶解度,拓宽了萃取范围,提高了萃取效率.所以在CO2SFE系统中加入适量的有机溶剂作为夹带剂以增加CO2的溶解力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4 小结根据生物碱提取分离的特点,综合上述提取方法可以看出溶剂提取法占主导地位,应用广泛,但存有不足.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们将发现更多新的生物碱,生物碱独特效能也将不断发掘并得到广泛应用.为了最大限度的发挥生物碱的临床应用,优化生物碱的提取工艺,使中药走向现代化将成为人们努力的目标.生物碱提取与分离的方法将得到更加深入地研究和开发.参考文献: [1]南京大学化学系有机化学教研室编.有机化学(下册)[M].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329.[2]全国中等卫生学校统编教材《中草药化学》编写组.中草药化学[M].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44-45.[3]肖崇厚.中药化学[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4.[4]赵燕燕,崔承彬,蔡兵等.洋紫荆中生物碱类抗瘤活性成分的研究[J].中国药物化学杂志,2004,3(14):169 -171.[5]林洪生,李树奇等.三参冲剂对肺癌转移中内皮细胞及粘附因子的影响[J].中国肿瘤,1999,8(12):574-576.[6]钱学敏,李继强,罗鸿予等.氧化苦参碱抑制SMMC-7721细胞增殖的研究[J].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2,22(6):512-514.[7]姜孟臣,陈虹,张敏.苦参碱对人H T1080细胞系增殖抑制的体外研究[J].武警医学院学报,2002,11(2): 71-73.[8]陶朝阳,易杨华,许强芝等.滇钩藤化学成分研究[J].中国新药杂志,2000,9(1):31-31.[9]李燕,何立人.苦参碱类生物碱的心血管系统药理研究[J].中草药,2000,31(3):227-229.[10]张为亮,徐楚江,杨明等.附子毒效关系的实验研究[J].广西医药,1997,20(3):43-43.[11]李丹,王平全,张楠森.苦参碱类生物碱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J].中草药,1996,27(5):209-309.[12]余红英,孙远明,杨跃生.蛇足碱杉生物碱的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02,13(3):176-176.[13]于晓琳,季晖,王长礼.贝母的药理作用研究概况[J].中草药,2000,31(4):313-313.[14]李建祥,刘立干.黄连药理作用临床评述[J].时珍国医国药,1999,10(10):797-797.[15]聂毅,张洪林.川乌和石斛中的生物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代谢作用的微量量热法研究[J].中药研究, 2004,3(32)18-20.[16]林绥,李援朝,樱井信子等.雷公藤倍半萜生物碱的研究[J].药学学报,2001,36(2):116-116.[17]焦霞,沈其昀.苦参生物碱的临床及药理研究进展[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02,13(3):192-192.[18]王秀兰,白明刚等.蒙药忠伦-5汤提取工艺研究[J].中国民间医药杂志,2001,52:298-301.[19]张灿.蝙蝠葛粉性生物碱的提取工艺研究[J].中草药,1997,28(5):17.[20]关雄泰.蝙蝠葛粉性生物碱酸水提取法[J].武汉医学院学报,1983,5(2):195.[21]张建波.血脂康中生物碱的提取和鉴定[J].中国药学杂志,1999,34(1):47.[22]许腊英,曹建君,李勇.荷叶降血脂的开发研究[J].湖北中医杂志,1996,18(4):42.[23]陶建生.木醇法对中药生物碱成分提取效果的比较[J].中成药,1989,11(10):56.[24]何春松.华北乌头中生物碱的提取与薄层层析92 第27卷 第3期 马爱瑛:生物碱的提取与分离[J].黑龙江医药,1996,9(4):198.[25]黄诺嘉.珍杉理胃片中延胡索生物碱提取工艺的研究[J].中成药,1999,12:622-623.[26]李慧,王剑锋.北草乌生物碱的超生畏助浸提取及含量测定[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2,4(1):1-12.[27]谢凤指,明东升,陈若云,于德泉.广西九里竿化学成分研究[J].药学学报,2000,35(11):826-828.[28]郭幼莹,林连波等.海南青牛胆生物碱化学成分的研究[J].药学学报,1998,33:350-354.[29]刘荣华,汪洋,陈兰英.CDA-40大孔树脂提取胆红素工艺研究[J].中成药,2000,22(3):187.[30]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植化室.大孔吸附树脂在中草药化学成分提取分离中的一些应用[J].中草药, 1980,11(3):138.[31]罗集鹏,马红文,许敏青等.大孔吸附树脂用于小檗碱的富集与定理分析[J].中药材,2000,23(7):413.[32]秦学功,元英讲.用大孔吸附树脂吸附分离苦豆子生物碱[J].中国中药杂志,2002,27(6):428-429.[33]陈月圆,李典鹏.黄柏中总生物碱的提取及测定方法研究[J].广西植物,2003,23(6):565—567.[34]杨桦,邓晓静.易红妒大孔吸附树脂用于川草乌中总生物碱的分离提取[J].中成药,2000,22(8):535.[35]袁黎明,傅若农.高速逆流色谱法分离茶叶中的生物碱[J].色谱,1998,16(4):361-36.[36]袁黎明,吴平等.高速逆流色谱法分离中药黄柏中的生物碱[J].色谱,2002,20(2):185-186.[37]隋军,于红,刘丽杰.新工艺技术在中药制剂中应用[J].中成药,2001,23(4):297-299.[38]金万勤,高红中,郭立玮等.陶瓷微滤膜微滤法与醇沉法澄清2种中药水提取液的比较研究[J].中草药, 2002,33(4):309—311.[39]夏开元,阎汝南.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的原理和应用[J].中国药学杂志,1992,27(8):489.[40]梁宝钻,梁卫萍等.妒亚东乌头总生物碱的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及含量测定[J].中药材,2002,25(5):332 -333.[41]李新社,王志兴.溶剂提取和超临界流体萃取百合中的秋水碱[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 (35):244—248.[42]刘吉吉,缪珊,王剑波等.超临界CO2流体萃取苦豆子中氧化苦参碱及其含量测定[J].中国新医药, 2004,1(3):34—35.[43]刘文,李建银,邱德文.超临界流体萃取吴茱萸中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3,8 (23):478-480.[44]陈淑莲,游静,王国俊.超临界流体萃取在天然药物分析中的应用[J].分析测试技术与仪器,2000,6(1):16 -20.[45]JanicotjL,CaudeM,Rossel R.Extraction of major alkaloids f rom poppy straw with nearcritical mixture of carbon dioxide and polar modifiers[J].Chromatogr,1990, 505(1):247-256.[46]KevinL K,JohnJJ.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 of strychnine using two differents sequential organic modifi2 ers[J].Agric Food CHem.1995,43:1208-1211.The Ext raction and Separation of AlkaloidsMA Aiying1,2(1.Life science school of Ningxia University,Y inchuan750021;2.Second Northwest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Y inchuan750021)Abst ract:Alkaloids,for t heir p hysiological activity,are one of t hd effective component s in many medicine herbs.How to ext ract and separate Alkaloids f rom nat ural product s has drawn t hd attention of namy people.And t he Met hods of ext racting and separating have been improved and developed con2 tinuously.The application and develop ment of different met hods for extracting and separating of Alka2 loids,in recent years,were stated in t his paper,wit h more and more recognition of t hd medicine value of Alkaloids,t hd met hods of ext racting and separating will become more efficient,rapid and perfect.Key wor ds:Alkaloids;ext raction;separation(责任编辑 蔺勇) 03固原师专学报(自然科学) 2006年5月 。
洛阳理工学院结课论文 - 1 - 生物碱的提取和分离方法综述 B11070609 黄秀静 摘要
生物碱是一类具有生理活性的物质,是许多药用植物的重要有效成分之一。一些生物碱因其具有抗肿瘤、抗癌、低毒、低成本的特点,最近已经成为人们研究的焦点。利用现代分离技术把生物碱从天然产物中分离出来并对其进行纯化, 对于开发其药用价值, 以满足天然药物和天然保健品日益高涨的社会需求, 促进中药走向世界, 提高天然产物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生物碱;药用植物; 有效成分;提取;分离纯化技术
生物碱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一大类碱性含氮化合物,具有广泛的生理功能,是许多药用植物的有效成分,目前运用于临床的生物碱药品已达80 种之多, 相当多的生物碱具有抗肿瘤活性、 低毒性和成本低之特性, 因而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与此同时,人们对生物碱的提取和分离方法研究也在不断地深入和加强。随着各类生物碱的市场需求量的增加,经济效益的提高,提取分离生物碱的方法也在不断改进和提高。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不同的提取和分离方法在生物碱提取分离中的应用和进展。随着大众对生物碱药用价值的认识提高,生物碱的提取与分离方法将更加高效、 迅速、 完善。
1. 生物碱的概述 生物碱 ( Alkaloids ) 一般指存在于生物体内的碱性含氮化合物, 多数具有复杂的含氮杂环, 有光学活性和显著的生理效应。生物碱的发现始于 19 世纪初, 是人们研究得最早、最多的一类天然有机化合物。据统计, 1952 年以前共发现生物碱 950 种,到 1962 年达到 2107 种, 1972 年又上升到了 3443种, 目前已发现生物碱约 6000 种, 并且仍以每年约 100 种的速度递增。多数生物碱具有显著的生理活性, 如黄连中的小聚碱 ( 黄连素) 具有抗菌消炎作用; 罗芙木中的利血平具有降压作用; 长春花中的长春新碱具有抗癌活性; 婴粟中的吗啡具有镇痛作用; 延胡索中的去氢紫碱具有抗洛阳理工学院结课论文 - 2 - 血栓的作用; 包公藤中的包公藤甲素具有缩小瞳孔、降低眼压的作用, 可用以治疗青光眼; 海洋生物海绵中的抗体生物碱具有抗菌的作用。生物碱化学的研究, 为合成药物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例如古柯碱化学的研究导致了一些局部麻醉药如普鲁卡因等的合成。此外,在研究生物碱的结构时, 往往会发现新的杂体系,从而促进了杂环化合物化学的发展。正因为如此,生物碱一直是天然有机化学家的重要研究领域。生物碱大多具有明显的生物活性, 且往往是许多药用植物的有效成分之一。生物碱的分类方法较多,按其植物来源可分为茄科生物碱、百合科生物碱、婴粟科生物碱等; 按其生理作用可分为降压生物碱、驱虫生物碱、镇痛生物碱、抗疟生物碱等; 按其性质可分为挥发碱、酚性碱、弱碱、强碱、水溶碱等。但是, 最常用的分类方法是按其化学结构进行分类。结构已经研究清楚的生物碱可分为如下主要类型:吡啶类,主要是喹喏西啶类 ( 苦参所含生物碱,如苦参碱) ; 莨菪烷类 ( 洋金花所含生物碱, 如莨菪碱) ; 异喹啉类, 主要有苄基异喹啉类 ( 如罂粟碱) 、 双苄基异喹啉类 ( 汉防己所含生物碱, 如汉防己甲素) 、原小檗碱类 ( 黄连所含生物碱, 如小檗碱) 和吗啡类( 如吗啡、 可卡因) ; 吲哚类, 主要有色胺吲哚类 ( 如吴茱萸碱) 、 单萜吲哚类 ( 马钱子所含生物碱, 如士的宁) 、二聚吲哚类 ( 如长春碱、 长春新碱) ; 萜类, 如乌头所含生物碱 ( 如乌头碱) 、紫杉醇; 甾体, 如贝母碱; 有机胺类, 如麻黄所含生物碱 ( 如麻黄碱、 伪麻黄碱)。[1]
2 生物碱的生理作用 大多生物碱往往是药用植物中的重要活性成分,它主要作用于抗肿瘤、 神经系统、 心血管系统和抗菌等方面。
2. 1 抗肿瘤作用 从石蒜科的几种植物中分离可得到 20 余种生物碱, 其中伪石蒜碱具有抗肿瘤活性, 豆科植物苦豆子根茎中获得的槐果碱也有抗癌作用。10- 羟基喜树碱、10- 甲氧基喜树碱、11- 甲氧基喜树碱、脱氧喜树碱和喜树次碱等, 对白血病和胃癌具有一定的疗效。而从卵叶美登木阴、云南美登木、广西美登木及它们的亲缘植物变叶裸实中分离得到的美登素、美登普林和美登布丁等 3 种大环生物碱, 具有较好的抗癌活性。掌叶半夏在民间用于治疗宫颈癌, 其中含葫芦巴碱, 对动物肿瘤有一定的疗效。从三尖杉、蓖子三尖杉和中国三尖杉中分离出近20 种生物碱, 其中三尖杉酯碱和高三尖杉酯碱对洛阳理工学院结课论文 - 3 - 急性淋巴性白血病有较好的疗[2].
2. 2 神经系统的应用 东乌头块根含多种生物碱,此药具有消炎镇痛、 驱风除湿等功效。临床上可治疗风湿性关节炎、 腰腿痛,也可作止痛剂。胡椒碱是胡椒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这类化合物具有镇静、 催眠、 抗惊厥、 骨骼肌松弛和抗抑郁等多方面的作用。中药马钱子有效成分为生物碱土的宁,有通络止痛、 散结消肿之功效,常用于治疗风湿顽痹、 跌打损伤、 类风湿性关节痛等[3]。
2. 3 心血管系统的应用 莲心中的莲心碱和甲基莲心碱季胺盐有降压作用; 马兜铃和广玉兰叶中的广玉兰碱有显著的降压作用; 从钩藤中得到的钩藤碱, 有降血压、安神和镇静的作用[4]。从小叶黄杨中分离出的环常绿黄杨碱, 对典型心绞痛的改善、血清中胆固醇的降低及高血压都有较好的疗效。
2. 4 抗菌作用 豆科植物苦豆子有抗菌、 抗病毒、 平喘、 镇咳等作用,其主要有效成分包括槐果碱、 苦参碱及氧化苦参碱等生物碱。黄连为毛莨科( Ranunculaceae) 植物黄连、 三角叶黄连、 云南黄连的根茎, 本草具有抑菌、 泻火、 燥湿、 解毒、 驱虫等功效,其主要成分有小檗碱( Berbefine)、 掌叶防己碱Pdmaine)、 黄连碱( Copt- isine) 等生物碱[3]。
2.5 抗疟作用 从菊叶三七中分离得到的菊三七碱具有抗疟作用。除此而外, 昆明山海棠所含的总碱能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5]。
3.生物碱提取方法 洛阳理工学院结课论文
- 4 - 3. 1 按所用溶剂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种方法 3. 1. 1 水提取法(以水作溶剂) 直接以水作为溶剂 ,采用最佳的提取工艺来提取生物碱。此法操作简便 ,成本较低 ,但提取次数多 ,用水量大。如从苦豆子种子中提取生物碱[6]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3. 1. 2 酸性水溶液提取法 对于那些碱性较弱不能直接溶解于水的生物碱提取 ,就可采用偏酸性的水溶液 ,使生物碱与酸作用生成盐而得到提取。
3. 1. 3 碱性水溶液提取法 对于那些化学结构非常独特、化学性质与一般生物碱不同且在酸性或中性条件下不稳定的生物碱来说 ,可以采用此法。而原有的乙醇作为溶剂渗漉提取法 ,不仅存在成本高 ,而且存在防火等级高、提取时间长、能耗大等诸多问题 ,远不如使用稀NaOH溶液好。
3. 1. 4 有机溶剂提取法 (1) 乙醇提取法在生物碱的提取中应用较为普遍 ,对于游离生物碱及其盐类一般采用乙醇提取法。 (2) 其他有机溶剂法是根据相似相溶原理 ,对于不同性质的生物碱选取最佳的有机溶剂进行提取。可采用单一有机溶剂进行分步提取 ,用不同溶剂提取不同成分;也可采用混合溶剂、反应溶剂进行提取。
3. 2 按提取条件不同可分为 3. 2. 1 煎煮法 中药最早、 最常用的制剂方法之一,将中药粗粉加水加热煮沸, 将中药成份提取出来的方法。此法简便易行, 适用于有效成分能溶于水, 且对加热不敏感的药材, 能够提取出相对较多的有效成分。但含挥发性及有效成分遇热易破坏的中药不宜用此法。 洛阳理工学院结课论文 - 5 - 3. 2. 2 浸渍法 将处理过的药材用适当的溶剂在常温或温热的情况下浸渍获取有效成分。该法一般是在常温下进行, 对热敏性的物质的提取很有利, 操作简单, 但所需时间长, 溶剂用量大, 有效成分浸出率低。尤其是水作溶剂时易发霉变质。
3. 2. 3 热回流提取法 本法是加热回流来提取生物碱的一种方法。使用的回流溶剂一般有水、 醇及混合溶剂。此法操作简便 ,但效率不够高 ,有时可能不能一次完全提取生物碱 ,要反复回流提取。此方面的文献报道也有一些【7】。
3. 2. 4 索氏提取法 此法是利用索氏提取器 ,多次提取生物碱 ,可以反复利用溶剂 ,提取效率高且操作方便。索氏提取生物碱的方法已广泛为人们所利用[8]。
3. 2. 5 超声波提取法 本法一般作为生物碱的辅助提取法 ,单纯采用超声波提取法不多见。像李慧等[9 ]使用超声波辅助浸提北草乌生物碱 ,可以大大提高生物碱的提取收率 ,缩短浸提时间 ,并且能很好地保持生物碱的特性和品质。
3. 2. 6 膜提取法 膜提取分离是一门高新技术 ,它对中草药提取浓缩、 生物碱的提取分离及其他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具有不存在相转换、 操作条件温和、 提取分离效率高、 不必添加化学试剂、 不损坏热敏感物质、 可极大的减少提取工序的优点 ,具有传统法无可比拟的优势[10]。
3. 2. 7 超临界提取法 超临界流体提取法有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和超临界流体色谱法等方法超临界流体萃取(Super2critical Fluids Extraction , SFE)是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提取分离技术。利用超临界流体(Supercritical Fluids ,SCF)为萃取剂 ,从液体或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