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中级财务管理讲讲义第52讲量本利分析与应用(4)

2019中级财务管理讲讲义第52讲量本利分析与应用(4)

2019中级财务管理讲讲义第52讲量本利分析与应用(4)
2019中级财务管理讲讲义第52讲量本利分析与应用(4)

知识点·目标利润分析

【目标利润分析是保本点分析的延伸】

【如果给出的是税后利润呢】

【公式汇总】目标利润=(单价-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固定成本目标利润销售量=(固定成本+目标利润)/单位边际贡献

目标利润销售额=(固定成本+目标利润)/边际贡献率

税后利润公式:目标利润销售量=

【注】目标利润实现方法:在其他因素不变时——提高销量或单价降低固定成本及单位变动成本

【例8-6改】某企业生产和销售单一产品,产品的单价为5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25元,固定成本为50000元。如果将目标利润定为40000元,则目标利润销量及销售额为多少?若目标利润提高到58000,四个基本要素如何调整?

(1)目标利润销量=(50000+40000)/25=3600件

目标利润销售额=(50000+40000)/50%=180000元

(2)实现目标利润销售量=(50000+58000)/25=4320件

实现目标利润单位变动成本=50-(50000+58000)/3600=20元

实现目标利润固定成本=边际贡献-目标利润=(50-25)×3600-58000=32000元

实现目标利润单价=25+(50000+58000)/3600=55元

知识点·利润敏感性分析

【利润敏感性分析】就是研究量本利分析的假设前提中的诸因素发生微小变化时,对利润的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

【例8-8】某企业生产和销售单一产品,计划年度内有关预测数据如下:销售量100000件,单价30元,单位变动成本20元,固定成本为200000元。假设销售量、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均分别增长了10%,要求计算各因素的敏感系数。

预计目标利润=(30-20)×100000-200000=800000元

(1)销量的敏感程度

销售量=100000×(1+10%)=110000件

利润=(30-20)×110000-200000=900000元

利润变动百分比=(900000-800000)/800000=12.5%

销售量敏感系数=12.5%/10%=1.25

(2)单价的敏感程度

单价=30×(1+10%)=33元

利润=(33-20)×100000-200000=1100000元

利润变动百分比=(1100000-800000)/800000=37.5%

单价敏感系数=37.5%/10%=3.75

(3)单位变动成本的敏感程度

单位变动成本=20×(1+10%)=22元

利润=(30-22)×100000-200000=600000元

利润变动百分比=(600000-800000)/800000=-25%

单位变动成本敏感系数=-25%/10%=-2.5

(4)固定成本的敏感程度:固定成本敏感系数=-2.5%/10%=-0.25

【单选题】某公司生产和销售单一产品,该产品单位边际贡献为2元,2014年销售量为40万件,利润为50万元。假设成本性态保持不变,则销售量的利润敏感系数是()。(2015)

A.0.60

B.0.80

C.1.25

D.1.60

【答案】D

【解析】固定成本=单位边际贡献×销量-利润=40×2-50=30(万元)。假设销量上升10%,变化后的销量=40×(1+10%)=44(万元),变化后的利润=44×2-30=58(万元),利润变化的百分比=(58-50)/50=16%,销售量的敏感系数=16%/10%=1.6。所以,选项D正确。

知识点·量本利分析在经营决策中的应用

【例8-9】某企业在原有生产线使用年限到期后,面临着更换生产线的选择。可以选择购买与原来一样的生产线,也可以购买一条自动化程度更高的生产线。原有生产线的价格为150000元,新的生产线价格300000元,两种生产线的使用年限为5年,无残值。两种生产线生产出的产品型号、质量相同,市场售价为50元/件。

项目原来生产线新生产线

直接材料15 15

直接人工12 10

变动制造费用10 10

固定制造费用30000 60000

固定部分10000

年销售费用

变动部分 5

年管理费用(固定)10000

售价50 50 单位变动成本15+12+10+5=42 15+10+10+5=40

单位边际贡献8 10

年固定成本50000 80000

保本点6250 8000

设销量为X,则:原生产线利润=8X-50000

新生产线利润=10X-80000

令新旧生产线利润相等解得X=15000(类似无差别点)

则:销量>15000用新生产线,销量<15000用旧生产线

【例8-10】沿用8-9资料,假设该公司通过对产销量的估计决定采用新生产线,并对原有产品进行研发,开发出新产品A和新产品B。原有产品的产销量为20000件,企业面临投产决策,有以下三种方案可供选择:

方案一:投产新产品A,A产品将达到9000件产销量,并使原有产品产量减少20%;

方案二:投产新产品B,B产品将达到4000件销量,并使原有产品产量减少15%;

方案三:A、B两种产品一起投产,由于相互影响,产销量分别为10000件和2000件,并使原有产品的产销量减少50%。

项目原产品新产品A 新产品B

年销量20000 9000 4000

售价50 60 75

单位变动成本40 45 50

单位边际贡献10 15 25

年固定成本80000 - 10000

方案一:新增息税前利润=15×9000-0-20000×10×20%=95000元

方案二:新增息税前利润=25×4000-10000-20000×10×15%=60000元

方案三:新增息税前利润=(15×5+25)×2000-10000-20000×10×50%=90000元

【计算题】(2018年)丙公司只生产L产品,计划投产一种新产品,现有M、N两个品种可供选择,相关资料如下:

资料一:L产品单位售价为60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450元,预计年产销量为2万件。

资料二:M产品的预计单价1000元,边际贡献率为30%,年产销量为2.2万件,开发M产品需增加一台设备将导致固定成本增加100万元。

资料三:N产品的年边际贡献总额为630万元,生产N产品需要占用原有L产品的生产设备,将导致L 产品的年产销量减少10%。

丙公司采用量本利分析法进行生产产品的决策,不考虑增值税及其他因素的影响。

要求:(1)根据资料二,计算M产品边际贡献总额;

(2)根据(1)的计算结果和资料二,计算开发M产品对丙公司息税前利润的增加额;

(3)根据资料一和资料三,计算开发N产品导致原有L产品的边际贡献减少额;

(4)根据(3)的计算结果和资料三,计算开发N产品对丙公司息税前利润的增加额;

(5)投产M产品或N产品之间做出选择并说明理由。

【答案】(1)M产品边际贡献总额=1000×2.2×30%=660(万元)

(2)息税前利润的增加额=660-100=560(万元)

(3)边际贡献减少额=(600-450)×2×10%=30(万元)

(4)息税前利润的增加额=630-30=600(万元)

(5)生产M产品对丙公司息税前利润的增加额560万元小于开发N产品对丙公司息税前利润的增加600万元,因此,应该投产N产品。

【综合题】戊公司只生产销售甲产品,该产品全年产销量一致。2013年固定成本总额为4800万元,该产品生产资料如表2所示:单位:万台

项目产销量(万台)单价(元)单位变动成本(元)

甲产品17 500 200

经过公司管理层讨论,公司2014年目标利润总额为600万元(不考虑所得税)。假设甲产品单价和成本性态不变。为了实现利润目标,根据销售预测,对甲产品2014年四个季度的销售量做出如下预计,见表3:单位:万台

季度一二三四全年预计销售量 3 4 5 6 18

若每季末预计的产成品存货占下个季度销售量的10%,2014年末预计的产成品存货数为0.2万台。各季预计的期初存货为上季末期末存货。2013年第四季度的期末存货为0.2万台。根据以上资料,戊公司生产预算如表4所示:

季度一二三四全年

预计销售量* 4 5 6 * 加:预计期末产成品存货(A)0.5 * 0.2 0.2

合计* 4.5 * 6.2 * 减:预计期初产成品存货0.2 * (C)* *

预计生产量* (B)* * * 要求:

(1)计算甲产品2013年的边际贡献总额和边际贡献率;

(2)计算甲产品2013年保本销售量和保本销售额;

(3)计算甲产品2013年的安全边际量和安全边际率,并根据投资企业经营安全程度的一般性标准,判断公司经营安全与否;

(4)计算2014年实现目标利润总额600万元的销售量。

(5)确定表4中英文字母代表的数值(不需要列示计算过程)。(2014)

【答案】(1)甲产品2013年边际贡献总额=17×(500-200)=5100(万元)

2013年边际贡献率=(500-200)/500×100%=60%

(2)甲产品2013年保本销售量=4800/(500-200)=16(万台)

2013年保本销售额=4800/60%=8000(万元)

(3)甲产品2013年安全边际量=17-16=1(万台)

2013年安全边际率=1/17×100%=5.88%

公司的安全边际率小于10%,经营安全程度为危险。

(4)销售量=(600+4800)/(500-200)=18(万台)

(5)A=4×10%=0.4(万台)

B=4+0.5-0.4=4.1(万台)

C=0.5(万台)

关于量本利分析法的小结及其习题

关于量本利分析法的小结及其习题 一、量、本、利分析法(盈亏平衡分析法、保本分析法) 销售收入S=产量Q×单价P 生产成本C =变动费用V+固定费用F =产量Q×单位变动费用Cv+固定费用F ∴利润=S-C=S-V-F=PQ-CvQ-F=(P-Cv)Q-F 当盈亏平衡时,即利润为零 ∴利润=S-C=S-V-F=PQ-CvQ-F=(P-Cv)Q-F=0 得出: (1)盈亏平衡点的销售量和销售额 Qo=F/(P-Cv) So=F/(1-Cv/P) (2)销售收入扣除变动费用后的余额: (P-Cv)Q——边际贡献M(这个与教材上有所区别)单位产品的销售收入扣除单位产品的变动费用后的余额: (P-Cv)——单位边际贡献m(教材上的边际贡献) (3)、单位销售收入可以帮助企业吸收固定费用或实现企业利润的系数: (1-Cv/P)——边际贡献率U=M/S (4)、盈亏平衡点的判定: M-F =0 盈亏平衡 M-F>0 盈利 M-F<0 亏损 (5)、目标利润Pz下的销售量与销售额: Q=(F+Pz)/(P-Cv) S=(F+Pz)/(1-Cv/p) 二、相关的例题 例1、某种产品的单价为8元,单位变动费用5元,年销售额为8000元,问该企业的固定费用不能多于多少? 解:已知S = 8000,C V = 5,P = 8 由So=F/(1-Cv/P )得 F = S〃(1 – C V / P) = 8000 ×(1 – 5 / 8) = 3000元 即企业的固定费用不能多于3000元。 例2、某企业某种产品的销售额为800万时,亏损100万,当销售额达到1200万时,盈利100万。试计算该产品盈亏平衡时的销售额。 解:由U=M/S 得M=S〃U ,由M-F=利润 得:S〃U-F=利润 ∴ 800U-F=-100 1200U-F=100 求得U=50% F=500 当盈亏平衡时:So〃U-F=0 ∴So=F/U=500/50%=1000 例3、某企业年销售量为10万件,固定费用为120万,单价为12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100元,试判断企业的经营安全状态。 注:用经营安全率L=(实际产量Q-Qo)/实际产量Q来判断 解:已知F=120万 P=120元 Cv=100元 Q=10万件 ∴Qo= F/(P-Cv)=120万/(120-100)=6万 ∴L=(Q-Qo)/Q=(10-6)/10=40%

行测复习资料-资料分析讲义

资料分析讲义 一、试题概述 资料分析着重考察报考者对文字、图形、表格三种形式的数据性、统计性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推理与加工的能力。针对一段资料一般有 1~5个问题,报考者需要根据资料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计算,从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符合题意的答案。 二、统计术语 “◆”表示“掌握型术语”。要求考生对其定义、性质、用法及其变形都能有比较熟练的掌握。 “◇”表示“了解型术语”。只要求考生对其定义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与了解即可。 ◆百分数 量 A 占量B的百分比例:A÷B×100% 【例】某城市有30 万人口,其中老年人有6 万,则老年人占总人口的百分之几? 【例】某城市有老年人6 万,占总人口的比例为20%,请问这个城市共有多少人? ◆成数 几成相当于十分之几 【例】某单位有300名员工,其中有60人是党员,则党员占总人

数的几成? ◆折数 几折相当于十分之几 【例】某服装原件400 元,现价280 元,则该服装打了几折? ◆倍数 A 是 B 的N 倍,则A=B×N ◆基期(基础时期)、现期(现在时期) 如果研究“和2006 年相比较,2007 年的某量发生某种变化”,则年为基期,年为现期; 如果研究“和2007 年8 月相比较,2007年9 月的某量发生某种变化”,则为基期,为现期。 ◆增长量(增量)、减少量(减量) 增长量=现期量-基期量 减少量=基期量-现期量 ◆增长率(增长幅度、增长速度) 增长率=增长量÷基期量×100% 【例】某校去年招生人数2000 人,今年招生人数为2400 人,则今年的增幅为? 【君子言解析】2400-2000=400,400÷2000×100%=25% ◆减少率(减少幅度、减少速度) 减少率=减少量÷基期量×100% 【例】某校去年招生人数2400人,今年招生人数为1800人,则今年的减幅为?

2019年公务员《资料分析》试题及答案(卷一)

2019年公务员《资料分析》试题及答案(卷一) 1、房地产开发项目的税后利润是指房地产开发企业缴纳( )之后的利润。 A. 营业税 B. 房产税 C. 土地增值税 D. 企业所得税 标准答案:D 解析:考察房地产开发项目税后利润的含义。房地产开发企业缴纳所得税之后的利润为税后利润。 2、在房地产市场营销中常说的“金九银十”现象,描述的是购房者的( )特征。 A. 消费能力 B. 消费动机 C. 消费行为 D. 消费结构 标准答案:C 解析:考察房地产消费行为调研的内容。房地产消费行为调研就是对消费者购买房地产的模式和习惯的调研。调研内容包括消费者购买房地产的时间分布,消费者在购买房地产的时间分布上有一定的习惯和规律,例如,房地产营销中常说的金九银十。 3、目前在火电领域诞生的新技术很多,联合循环技术就是其中

之一。简单来说,联合循环技术就是“一气两用”;将燃气轮机排出的高温废气,通过余热锅炉回收转换为蒸汽,进入蒸汽轮机后驱动其运转,两台轮机都将动能输送至发电机进行发电;废气再次进入锅炉,进一步将其中蕴含的热能转化为动能,降低最终排出气体的温度。这样不仅环保,还能节省燃料。启动速度快也是一大优点,其工作原理是在开机之初关闭运转较慢的蒸汽轮机,只启动燃气轮机,产生足够的热能后,再切换到联合循环模式。这一特点对于电力应急事件频发的大都市十分实用。 关于联合循环技术,下列说法与上述文字不相符的是: A.明显提高了发电效率 B.高温废气得以循环利用 C.停电时可在短时间内迅速启动 D.蒸汽轮机早于燃气轮机启动 4、在早已对漂亮假花、假树司空见惯的现代人眼里,干枯苍白的植物标本或许难有多少魅力可言。但在标本馆中,每一份看似不起眼的植物标本都代表着它在地球上的_____。它们虽然远离了最光雨露,告别了生长的土地,却在科学殿堂中_____了自己的生命。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经历重现 B.同类延续 C.存在超越 D.物种证明 5、2亿个气味受体细胞,而人类只有2000万个,但我们的嗅觉系统也是相当复杂而专业的,气味分子随气流进入鼻子,通过鼻腔顶

用电子表格进行本量利分析的方法

用电子表格进行本量利分析 的方法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用电子表格进行本量利分析的方法 本量利分析是管理会计的核心内容,它是对企业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的固定成本、变动成本、销售量、销售单价、利润等变量之间数量关系进行的一种定量分析方法,在企业预测、决策、规划和控制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本量利分析本身并无复杂的理论和方法可言,但是本量利分析的计算工作量相当大,特别在因素分析时,如果变动的因素在一个以上,甚至全部因素都变动,那么其计算工作量就可想而知了。然而应用“MicrosoftExcel97电子表格”进行本量利分析就会使本量利分析的计算工作大大简化,可以毫不夸张地讲,用“Excel电子表格”进行本量利分析无疑是最简便、最直观、最经济和最迅速的方法。本文将举例说明如何使用“Excel电子表格”进行本量利分析的步骤和方法。1.启动Excel输入相关资料启动“Windows95”或“Windows98”之后,用鼠标单击“开始”,再单击“程序”及其下拉菜单中的“MicrosoftExcel”程序,即可启动“Excel电子表格”,出现一张标为“Book1”的空白电子表格。在空白的电子表格中输入进行本量利分析相关资料,并另存为“本量利分析”。2.输入公式计算保本点和保利点用鼠标单击B4输入公式“=B2-B3”,用鼠标单击E2单元格,输入公式“=B5/(B2-B3)”,用鼠标单击E3单元

格,输入公式“=B5/(B4/B2)”,用鼠标单击E4单元格,输入公式“=(B5+B6)/(B2-B3)”,用鼠标单击E5单元格,输入公式“=(B5+B6)/(B4/B2)”,按下回车键就分别计算出保本量、保本额、保利量和保利额指标,即创建完成了一个本量利分析的基本模型。 3.因素变动的本量利分析以上本量利分析的基本模型创建完成后,就可以大大简化了因素变动的本量利分析。在本量利分析中我们关心的是当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总额、目标利润等因素中的一项或几项甚至全部发生变动时对保本点和保利点的影响。假定上例中的单价由元下降到100元,该因素的变动对保本点和保利点会产生什么影响?在手工条件下需要重新计算,工作量比较繁重,而利用以上模型问题就简单多了,只要在B2单元格中输入100并按下回车即可,模型将自动计算出单价因素变动后的保本量、保本额、保利量和保利额指标,在本例中分别为9194件、919355元、12151件和1215054元。除单价外,利用本量利分析基本模型对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总额、目标利润等其他任意一个因素变动对保本点和保利点影响的分析方法,完全和分析单价因素变动的方法相同,即使几个甚至全部因素同时发生变动时也是如此简单。 4.保本点和保利点变动对各因素影响程度分析上面我们已经掌握了各因素变动对保本量和保利点影响的分析方法,然而在本量利分

资料分析做题技巧分析讲义

资料分析做题资料分析做题技巧技巧技巧

例:2008年,某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轻工业实现增加值5451.5亿元,增长13.2%,重工业实现增加值11256.3亿元,增长14.1%,则该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 16718.8亿元,增长13.2%< 例1:2008年,某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实现增加值16718.8亿元,同比增长13.8%,其中轻工业实现增加值5451.5亿元,增长13.2%,则重工业实现增加值11256.3亿元,增长 例2:2008年,某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实现增加值16718.8亿元,同比增长13.8%,其中,重工业实现增加值11256.3亿元,增长14.1%,轻工业实现增加值5451.5亿元,则增长 【真题精析】 例1.2009年北京应届真题

2007年我国对韩国货物进出口总额约比上年增长: A.15.6%B.19.1%C.26.1%D.44.2% [答案]B [解析]根据题意,2007年我国对韩国进出口总额为561+1038=1599亿美元,2006年为 亿美元,则前者比后者增长20%,因此,选B。 【真题精析】 例1.2008年黑龙江真题 据统计,2007年1~8月份黑龙江省对俄贸易进出口实现69.8亿美元,增长72.3%,高于全国对俄进出口增幅31.1个百分点,占黑龙江省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的63.1%,占全国对俄贸易进出口总值的23.2%。其中对俄出口52.5亿美元,增长95.1%,高于全国对俄出口增速13.9个百疑点,占黑龙江省对外贸易出口总值的69%,占全国对俄贸易出口总值的30.9%;对俄进口17.3亿美元,增长27.1%,高于全国对俄进口增速17.4个百分点,占黑龙江省对外贸易进口总值的50%;占全国对俄贸易进口总值的13.3%。 根据统计资料,2006年1~8月份黑龙江对俄出口总值是: A.13.6亿美元B.26.9亿美元C.40.5亿美元D.52.5亿美元[答案]B [解析]根据“对俄出口52.5亿美元,增长95.1%”可知,2006年1~8月份黑龙江对俄出口总值为亿美元。因此,选B。

201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资料分析真题(B卷)

201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资料分析真题(B卷) [使用B卷的地区包括:宁夏、青海和海南。] 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是对考生阅读水平、综合分析水平、提出和解决问题水平 以及文字表达水平的测试。 2.作答参考时限:阅读资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作答要求”作答。 4.请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草稿纸上或其他地方作答一律无效。 二、给定资料 1.根据联合国的人口数据预测,2011年以后的30年里,中国人口老 龄化将表现加速发展态势,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将年均增长16.55%,到2040年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将达28%左右。在这30年里,中国开 始全面步入老龄化社会。到2050年,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将超过 30%,社会将进入深度老龄化阶段。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长期实行严厉的人口出生控制政策,人口 出生率迅速下降,使我国快速步入老龄化社会。2000年我国65岁及以 上老年人比重为6.8%,与世界平均水平相同,但是,到2010年我国 65岁及以上老年人比重是8.3%,而世界平均水平为7.5%。 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都是人口老龄化水准高的国家。这些发 达国家进入老龄社会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一般都在5000美元以上。2009年,美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46859美元,日本为38559美元, 英国为43785美元。而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国民 富裕水准与发达国家比较尚有明显差别,我国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刚 超过1000美元的时候,就开始步入老龄化社会,2009年,我国人均国 民生产总值为3315美元。而且和发达国家不同的是,发达国家老龄化

2019重庆法检资料分析真题解析

2019重庆法检资料分析真题解析 2019年甘肃省考资料分析也是用的本套题目。 一.根据以下资料,回答下列101~105题。 2018年全国网络零售额90100亿元,同比增长23.9%。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为70200亿元,同比增长25.4%;非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19900亿元,同比增长18.7%。 2018年全年农村网络零售额为13700亿元。其中,农村实物商品网络零售额为10900亿元,同比增长30.9%;农村非实物商品网络零售额2800亿元,同比增长28.4%。分品类看,农村实物商品零售额前三位的品类分别为服装鞋帽针织品、日用品、粮油食品及饮料烟酒,分别占农村实物商品零售额的37.3%、19.3%和13.3%,同比增速分别为30%、28%和35%。 2018年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2305亿元,比全国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速低9.9个百分点。其中,休闲食品、茶叶、滋补食品零售额排名前三,占比分别为24.2%、12.5%和12.0%,同比增速分别为30.5%、32.5%和29.0%。 101.2018年全国网络零售额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的比重约为:【重庆法检2019】A.70% B.74% C.78% D.82% 楚香凝解析:考查比重问题;由第一段(2018年全国网络零售额90100亿元。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为70200亿元),可得2018年全国网络零售额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的比重=70200/90100=(63000+7200)/90100,选C

102.2018年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速在以下哪个范围之内?【重庆法检2019】A.低于27% B.27%~29% C.29%~31% D.超过31% 楚香凝解析:考查浓度混合思想;由第二段(2018年全年农村网络 零售额为13700亿元。其中,农村实物商品网络零售额为10900亿元,同比增长30.9%;农村非实物商品网络零售额2800亿元,同比 增长28.4%),(30.9%+28.4%)/2=29.65%,因为实物商品的前期 量更大,所以混合后的浓度介于29.65%~30.9%之间,选C 103.2018年全国农村实物商品零售额前三位品类的零售额为多少亿元?【重庆法检2019】 A.1960 B.7400 C.7600 D.9600 楚香凝解析:考查比重问题;由第二段(农村实物商品网络零售额 为10900亿元%。农村实物商品零售额前三位的品类分别为服装鞋帽 针织品、日用品、粮油食品及饮料烟酒,分别占农村实物商品零售 额的37.3%、19.3%和13.3%),可得2018年全国农村实物商品零售 额前三位品类的零售额=10900×(37.3%+19.3%+13.3%)=10900×69.9%≈10900×70%=7630,选C 104.2017年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品类中,休闲食品零售额约是滋补 食品的:【重庆法检2019】

优酷全套资料分析视频配套讲义答案

第一章列式能力培养及训练 第一节必须掌握的概念 一、增长 (二)能力培养 例1.【答案】①3185.0-371;②371÷(3185.0-371) 例2.【答案】①2744+289;②289÷(2744+289) 例3.【答案】①1387.4÷(1+9.2%);②1387.4÷(1+9.2%)×9.2% 例4.【答案】①235.6÷(1-11.1%);②235.6÷(1-11.1%)×11.1% 例5.【答案】①D 。直接做差得到2007到2010年每年比上年增长的量分别是50527.1,48863.7,26126.8,61858.5,所以最大的是2010年的增长量;②C 。增长率最大的就是分数比较大小,50527.148863.726126.861858.5215883.9266411.0315274.7341401.5、、、 ,显然是2007年的增长率最高;③(403260-215883.9)÷4;④19 .2158834032604-例6.【答案】①4 %)9.101(8 .126+例7.【答案】①直接将四种收入作差,总增量最大的,年均增量也是最大的,明显是工 资性收入。②=1-年份差 末期量年均增长率基期量,由于年份差一致,所以只需比较四种收入末期量与基期量的比值大小,四种收入末期量与基期量的比值分别为137081714520509288973762093940 、、、,明显第二个分数的比值最大,即经营性收入的年均增长率最大。(三)强化训练 例1.【答案】①3.13-0.11,②0.11÷(3.13-0.11) 例2.【答案】①1.56+0.32,②0.32÷(1.56+0.32) 例3.【答案】①549.1÷(1+11.2%),②549.1÷(1+11.2%)×11.2% 例4.【答案】①61579.1÷(1-13.5%),②61579.1÷(1-13.5%)×13.5% 例5.【答案】①C ,2007-2010年我国第一产业增加值的增长量分别为756,845,4031,1007,很明显2004年的增长量最大

2019国考资料分析解析

2019 年资料分析解析 【题号】2019-国家-116. 【答案】B 【知识点】平均数计算 【扩展知识点】多平均数 【细分知识点】 【解题思路】 第一步,本题考查现期平均数计算。根据图 1 可知,2017 年 7~9 月全国进口药品数量分别为 1.1、1.2、1.1 万吨,根据图 2 可知,进口药品金额分别为 19.6、23.8、21.9 亿美元。 第二步,2017 年第三季度全国平均每吨进口药品单价为19.6 + 23.8 + 21.9 = 65.3 ≈ 19 万 1.1 + 1.2 + 1.1 3.4 美元。因此,选择 B 选项。 【题号】2019-国家-117. 【答案】C 【知识点】增长率计算 【扩展知识点】增长率 【细分知识点】 【解题思路】 第一步,本题考查增长率计算,根据图 2 可知,2017 年 5 月全国进口药品金额 27.8 亿美元,同比增长 54.4%;2017 年 4 月全国进口药品金额 18.8 亿美元,同比增长 12.2%。 第二步,2016 年 5 月全国进口药品金额为 27.8 ≈ 27.8 ≈ 18 亿美元,2016 年 4 月全 1 + 54.5% 1.55 国进口药品金额为 18.8 ≈ 18.8 ≈ 17 亿美元。 1 + 12.2% 1.1 2 第三步,2016 年 5 月全国进口药品金额环比增速为18 - 17 ≈ 1 ≈ 6% 。因此,选择 C 选 项。 【题号】2019-国家-118. 【答案】C 【知识点】简单比较 【扩展知识点】读数类 【细分知识点】 【解题思路】 17 17

第一步,本题考查简单比较,根据图 1 折线可知,2017 年 6~12 月全国进口药品数量同比增速分别为 5.6%、1.0%、13.3%、8.2%、7.0%、21.5%、?3.0%,下半年只需判定 7~12 月即可。 第二步,比较可知,全国进口药品数量同比增速低于上月水平的分别为:7 月、9 月、10 月、12 月,共 4 个。因此,选择 C 选项。 【题号】2019-国家-119. 【答案】D 【知识点】增长率比较 【扩展知识点】增长率读数 【细分知识点】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增长率比较。根据图 2 可知,2017 年9~12 月全国进口药品金额分别为 21.9、18.4、24.0、27.8 亿美元,明显 2017 年10 月全国进口药品金额环比增长率为负,11 月、12 月环比增长率均为正。故 10 月环比增长率最小,观察选项只有 D 符合要求。因此,选择D 选项。 【题号】2019-国家-120. 【答案】B 【知识点】综合分析 【解题思路】 A 选项,基期量比较,根据图 1 可知,2016 年下半年全国进口商品数量低于 1 万吨的只有 10 月, 1.0 1 + 7% < 1万吨,错误。 B 选项,两期平均数比较,药品单价=药品金额 ,根据材料可知,2017 年 11 月全国药药品数量 品进口金额同比增长 11.9%,进口数量同比增长 21.5%,分子增长率<分母增长率,根据两期平均数比较的结论可知,平均数低于去年同期水平,正确。 C 选项,简单计算,根据图 2 可知,2017 年第二季度全国进口药品金额为 18.8 + 27.8 + 26.5 < 19 + 28 + 27 = 74 亿美元,错误。 D 选项,基期量计算,根据图 2 可知,2018 年1 月全国进口药品金额为 22.2 亿美元,同比增长16.3%,则2017 年1 月全国进口药品金额为 22.2 1 + 16.3% < 20 亿美元,错误。 因此,选择 B 选项。 【题号】2019-国家-121. 【答案】B

本量利分析及其应用

目录 一、在企业中具体的应用2 1、本量利分析是企业经营预测的基本方法 (3) 2、应用本量利分析法改进企业经营现金流量的管理 (5) 二、本量利分析在企业发展不同阶段的应用7 1、在企业成立时期的运用 (7) 2、在企业成长期的运用 (7) 3、在企业成熟期的应用 (7) 三、传统本量利分析模型的局限性 8 1、成本性态的局限性 (8) 2、相关范围及线性局限性 (8) 3、产销一致、品种结构稳定局限性 (9) 4、本量利分析只考虑“息税前利润” (9) 5、物价不变的局限性。 (10) 四、改进传统本量利分析的措施10 1、新的角度认识成本习性 (10) 2、盈亏平衡分析模型补充 (12) 参考文献:12

本量利分析及其应用 贾丽英指导老师:彭江嘉 内容摘要:本量利分析法是根据有关产品的产销数量、销售价格、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等因素同利润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分析计量而确定企业目标利润的一种方法。本文通过对传统本量利分析方法在企业经营决策、分析亏损、盈利预测中广泛应用,分析要素简略的局限性和成本假定带来的局限,以及确定性假设导致的局限和不足,针对这些不足,本文着重将传统本量利分析模型从成本动因的角度进行扩展和改造,以使得该分析方法更加全面地使用于信息并非完全确知的平衡分析,从多个角度考虑企业本量利分析,从而提供可靠度比较高的决策依据。获得高利润是一个企业运作的最终目标,因此如何利用好本量利分析这个工具对于财务管理部门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提高企业产品市场份额的关键步骤。 关键词:本量利分析法基本假设局限性 本量利分析是指成本、业务量和利润分析的简称,它通过成本,业务量和利润三者关系的分析,找出三者之间联系的规律,从而为有效地制定经营决策和目标控制提供了非常有用的方法,它是在认识成本可以划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主要反映成本、业务量、利润三者之间的函数关系,其原理在企业的预测、决策、计划和控制中具有广泛用途。本量利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本量利关系的数学表达式,确定产品生产销量的保本点;分析产品销售的安全边际,各因素变动分析、敏感分析等,通过分析计量指导出企业选择能够以相对更小的成本生产相对更多的产品并可使企业获得最大利润的经营方案。传统本量利分析基本假设包括:相关范围假设、线性假设、产销平衡假设、品种结构不变假设。 一、在企业中具体的应用 经营预测是一个现代化企业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所谓经营预测是指企业为了达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而做出的财务等管理项目。经营预测,是指根据企业自身的内部条件、发展历程以及发展现状,对企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做出预测,并对未来的企业销售业绩做出评估,做到事前预测、事中监督、事后评估的作用。

联考季——花生十三资料分析单项讲义

联考季——花生十三资料分析单项讲义

————————————————————————————————作者:————————————————————————————————日期:

花生十三资料分析 单项讲义 一:资料分析总体概述 (4) 1、考试大纲描述 (4) 2、考试时间安排 (4) 3、重点考察内容 (4) 4、做题思想 (4) 二、资料分析基础概念与解题技巧 (5) 1、资料分析核心运算公式 (5) 2、资料分析常用基本概念 (6) 3、资料分析读题方法 (9) 4、资料分析速算技巧 (11) 三:资料分析高频考点梳理 (20) 1、ABR类问题 (20) 2、比重类问题 (26) 3、比较类问题 (34) 4、比值类问题 (40) 5、综合类问题 (42)

一:资料分析总体概述 1、考试大纲描述 资料分析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形式的文字、图表等资料的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能力,这部分内容通常由统计性的图表、数字及文字材料构成。 针对一段资料一般有1~5个问题,报考者需要根据资料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推测和计算,从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符合题意的答案。 资料分析主要是对文字资料、统计表、统计图(包括条形坐标图、圆形百分比图、坐标曲线图、网状图)等资料进行量化的比较和分析。应该说,这种类型的题目考查的是应试者分析、比较和量化处理的能力。 2、考试时间安排 分题型分析,文字材料:6-8分钟;单纯统计表、统计图:5分钟;综合题:6-8分钟。 若四个资料分析,一般会有一个文字材料,两个综合题,一个单纯统计表或统计图;所需时间为23到29分钟。平时练习控制好时间,考试时一定要预留出充分的时间以便保证准确率。 3、重点考察内容 绝大多数考生都有误区,认为资料分析就是考查计算能力,我做不完只是因为计算的不快,这种观点是极其错误的,没有考官只是想招个计算器,资料分析更侧重的是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能力。 资料分析考察内容有三:一是读题:如何选取关键字,如何快速准确的在大量复杂的数据中选取有用的数据。二是分析运算:如何通过分析或列出有效的计算式子计算答案,资料分析常用的公式不多,通过练习,要深刻理解,必须做到如条件反射一般。三是计算:没有人想找个计算器,计算往往都是通过各种巧算估算结合选项来分析出答案,所以,平时的练习就需要我们养成速算的习惯,从而在考试中节省出时间。 4、做题思想 一、读题找出数据与列式计算同等重要:切忌忽视分析,陷入到复杂繁琐的计算当中,不仅速度没有保障,也会影响状态,造成思维混沌。 二、技巧是为做题服务的:学习技巧不是为了卖弄技巧,而是为了提高做题速度。有些题目本身已经非常简单,完全没有必要再去使用技巧,直接计算反而更节约时间并且准确率可以得到保证。 三、估算必然产生误差:在估算前一定要先注意选项,只有当选项差距足够安全时才可以估算,必要时候可以在估算之后估计误差范围,以免出错。 四、有舍才有得,心态决定正确率:我们的目标并不是要做对所有的资料分析题,做之前按照自己平时的水平做好预计,适当放弃永远是一个最明智的选择。

浅谈量本利分析在经营决策中的应用

浅谈“量本利分析”在经营决策中的应用柳州机车车辆厂经营计划处封建平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依赖于科学的正确的决策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和决策是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必然遇到的问题。作为市场竞争主体的企业应该研究在平等竞争条件下如何求得持续稳定的发展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要求企业讲究经济效益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因此企业生产什幺生产多少如何销售采用何种经营活动怎样提高资产利润率等等都是企业依据利润最大化目的来确定。那么企业如何在经营决策中实现利润最大化本文拟用“量本利分析”方法结合本厂实际浅谈在企业经营决策中如何实现利润最大化。一、量本利分析的基本原理众所周知企业盈利多少主要由收入和成本这两个对其影响完全相反的要紊来决定而且在大多数情况下收入和成本存在着因果关系既有支出就必有其收获收人越多支出越大。量本利分析法正是根据利润伴随着收人和成本费用的变化而变化揭示业务量与成本变化的内在规律找出生产、销售、成本和利润之间的依存关系。何谓量本利分析量本利分析即数量一成本一利润分析法的简称、叉称盈利平衡分析或保本点分析。它是利用产品数量、成本与利润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用数学方法或绘制图表的方法来确定盈亏的转折点

保本点以预测可能获得的利润。它可以形象具体地分析有关因紊变动对利润的影响也可以按照利润目标反过来测算产品数量或产品成本应达到的水平。一成本性态的分析由于产量的变化与产品的销售收入有直接密切的关系一般在市场供求关系平衡的情况下销售收人随着产量的增加而增加随产量的减少而减少但在实际发生的成奉费用支出和各种费用核算项目中却体现了收入和成本之间各种各样的相互关系。因此在量本利分析中往往采用销售收入这一价值量来代替实物量进行分析。从收入与成本费用之间各种各样的相互关系中不难发现有的费用随着销售收入的增减而增减有的费用即使销售收入有变化却在一定范围内保持不变。为了便于分析业务量与成本费用变化的相互关系一般是按其成本的习性即按在一定时期内所消耗的成本费用总额与业务量产量或销售量之间的依存关系进行成本性态分析从数量上具体掌握成本与产量之间的规律性的联系这是量本利分析的基础。按照成本与业务量的关系通常可以把成本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变动成本是指其总额随着产量的增减而增减的成本与产量成正比例变化。但就单位产品或商品的变动成本而言则是等量和不变的如商品采购成本、原材料、燃料和动力、外协加工费、计件工资形式下的工人工资以及生产工艺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损失等。它们与产品生产直接相关需要按产品的销售量比例将其中已销售部分转作销售成本同

联考季——花生十三资料分析单项讲义

花生十三资料分析 单项讲义 一:资料分析总体概述2 1、考试大纲描述2 2、考试时间安排2 3、重点考察内容2 4、做题思想2 二、资料分析基础概念与解题技巧3 1、资料分析核心运算公式3 2、资料分析常用基本概念4 3、资料分析读题方法7 4、资料分析速算技巧10 三:资料分析高频考点梳理18 1、ABR类问题18 2、比重类问题23 3、比较类问题31 4、比值类问题37 5、综合类问题39

一:资料分析总体概述 1、考试大纲描述 资料分析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形式的文字、图表等资料的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能力,这部分内容通常由统计性的图表、数字及文字材料构成。 针对一段资料一般有1~5个问题,报考者需要根据资料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推测和计算,从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符合题意的答案。 资料分析主要是对文字资料、统计表、统计图(包括条形坐标图、圆形百分比图、坐标曲线图、网状图)等资料进行量化的比较和分析。应该说,这种类型的题目考查的是应试者分析、比较和量化处理的能力。 2、考试时间安排 分题型分析,文字材料:6-8分钟;单纯统计表、统计图:5分钟;综合题:6-8分钟。 若四个资料分析,一般会有一个文字材料,两个综合题,一个单纯统计表或统计图;所需时间为23到29分钟。平时练习控制好时间,考试时一定要预留出充分的时间以便保证准确率。 3、重点考察内容 绝大多数考生都有误区,认为资料分析就是考查计算能力,我做不完只是因为计算的不快,这种观点是极其错误的,没有考官只是想招个计算器,资料分析更侧重的是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能力。 资料分析考察内容有三:一是读题:如何选取关键字,如何快速准确的在大量复杂的数据中选取有用的数据。二是分析运算:如何通过分析或列出有效的计算式子计算答案,资料分析常用的公式不多,通过练习,要深刻理解,必须做到如条件反射一般。三是计算:没有人想找个计算器,计算往往都是通过各种巧算估算结合选项来分析出答案,所以,平时的练习就需要我们养成速算的习惯,从而在考试中节省出时间。 4、做题思想 一、读题找出数据与列式计算同等重要:切忌忽视分析,陷入到复杂繁琐的计算当中,不仅速度没有保障,也会影响状态,造成思维混沌。 二、技巧是为做题服务的:学习技巧不是为了卖弄技巧,而是为了提高做题速度。有些题目本身已经非常简单,完全没有必要再去使用技巧,直接计算反而更节约时间并且准确率可以得到保证。 三、估算必然产生误差:在估算前一定要先注意选项,只有当选项差距足够安全时才可以估算,必要时候可以在估算之后估计误差范围,以免出错。 四、有舍才有得,心态决定正确率:我们的目标并不是要做对所有的资料分析题,做之前按照自己平时的水平做好预计,适当放弃永远是一个最明智的选择。

2020国考行测:资料分析考点梳理

2020国考行测:资料分析考点梳理2020国考硝烟再起。要打赢这场你争我抢的“公务员上岸”之战争,必须“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提前早早进入备考状态了解国考行测的相关考情。知己知彼,方能一战而胜,一考而过。 一、资料分析基本考情 1、题目数量:从近四年(2016-2019)试题来看,无论是副省级还是市地级岗位国考行测资料分析均考察4篇材料,每篇材料附带5个问题,总共考察20道题目。考察题目数量考情稳定,因此2020年基本可以确定考察4篇材料共计20道题目。 2、材料形式:从近四年(2016-2019)试题来看,材料基本形式有以下3种:①纯文字材料;②表格材料;③图形材料。但基本只有纯文字材料会单独出现,表格材料和图形材料往往跟文字材料结合出现,且这类综合型材料考察较多。 3、基本考点:从近四年(2016-2019)试题来看,增长是考察最为多的知识点,占比超过一半,比重、平均数等考点也考察较多,出现比较频繁,倍数、贡献率等知识点等也有涉及。 4、选项类型:①计算类;②比较类;③综合判断类。 二、资料分析基本考点梳理 在国考考试当中,比较简单的就是直接进行某一个统计指标的现期值、基期值、增长量、增长率的相互转化计算,也就是统计基础知识相关基本点,不同的计算内容涉及不同的计算公式,具体如下:

除了上述直接性的考察对某个具体统计指标的计算之外,还会涉及到需要某两个统计指标做比得到相应结果,具体就包括比重、平均数和倍数相关知识点: 4、比重:部分占整体的百分比,基本公式:比重=部分值/整体值。基本考点公式如下: 6、倍数:反应两数据对当关系的数,基本公式:A是B的倍数为A/B,倍数这个地方

2019国考行测资料分析每日练习(11.15)

2019国考行测资料分析每日练习(11.15) 国考行测包括数量关系,资料分析等各类题型,每个题型都有各自的特点及解题思路,本栏目将每天提供一些试题给广大考生们练习,今天整理了2019国考行测资料分析每日练习(11.15),希望给给大家帮助。 2019国考行测资料分析每日练习(11.15) 1.全球最大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之──美世(Mercer)公司近日发布的《2012全球生活成本调查》称,东京是全球生活成本最高的城市,中国香港名列第9位,中国内地的上海和北京分别名列第16和第17位;纽约是美国生活成本最高的城市,但排列在全球第33位。美世公布的“生活成本”,特指政府机构和跨国公司派驻海外人员在各个城市的生活成本。这与通常讲的居民生活成本不是一回事。混淆两种不同的“生活成本”,不仅无助于科学比较,而且容易导致情绪化倾向。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上海、北京的生活成本未高过纽约 B.混淆“生活成本”概念造成了曲解 C.不同国家城市的生活成本不可比较 D.我国大城市居民生活成本不是很高 2.中国长江以南的居民最初来自北方,周期性的天灾与持续不断的人口压力迫使汉族逐渐离开黄河流域,迁移到南方,如南宋时就有一次南迁高峰。但是人口流动常常是不易察觉的,通过

将地方志中提到的水利工程统计制表,历史学家现在能够说,早在3世纪就有相当数量的移民开始渡过长江,进入拥有季风气候、热带丛林的南方。唐代移民迅速增长,13世纪晚期移民数量达到高峰,之后开始下降,直到1700年相对稳定。此时,中国大半人口已住在长江以南。 对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准确的是( ) A.描述长江以南的人口迁入史 B.介绍人口研究方面的新成果 C.分析中国古代人口大规模迁移的原因 D.说明人口压力与人口流动之间的关系 3.近期网上流传一种观点,认为暴利的眼镜行业造就了近视眼。一些网友称商家只会一味推销眼镜,其实近视后视力仍可恢复,但眼镜戴了就摘不下来了,因此能不戴眼镜尽量不要戴。这引发不少人对眼镜店唯利是图、赚取暴利的斥责,进而引起关于“越戴眼镜越近视”的讨论。然而临床研究表明,当青少年时期近视现象被诱发出来后,不管戴不戴眼镜,近视程度都会不断加深。这是因为正在成长发育的青少年,他们的眼球也在发育,因而近视的度数并不稳定。但只要准确检测出近视度数,眼镜不会成为加深度数的罪魁祸首。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佩戴近视眼镜之后仍可以恢复视力 B.佩戴眼镜与近视加深完全没有关系 C.近视加深与佩戴眼镜没有必然联系 D.眼镜商家并非仅因暴利而推销眼镜

浅谈量-本-利的分析与运用

浅谈量-本-利的分析与运用 摘要 量本利分析法是研究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的成本、业务量、利润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的一种专门方法。其首先研究成本和业务量之间的关系,并确立了成本性态的分类,将全部成本划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再把收入和利润加进来,在此基础上建立数学模型,从而运用该模型进行有效的管理决策,如项目决策、利润规划、预算编制、经营决策的制定等。 量本利分析是对业务数量、销售、价格、固定成本、盈亏等相互之间的内在联系所进行的分析,研究,是计算盈亏临界点和评价计划工作的一种模式。经济增长不仅需要经济增长速度更需要经济增长质量。企业的经济增长质量,包括产业结构优化,经济效果优异,产品质量优良。就经济效益而言,是以产值,成本利润三个主要指标为基础。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在现代管理方法中叫做量本利分析。 关键词:成本,业务量,利润,产值

目录 一、企业量本利分析的基本假定 (1) (一)成本性态分析的假定 (1) 1、相关范围和线性假定 (1) 2、产销平衡和品种稳定的假定 (1) (二)单价随产销业务量变动 (1) 二、企业各因素变动的分析 (1) (一)因素变动对保本点和保利点的影响 (2) (三)因素变动对利润的影响 (2) 三、企业量本利分析时应注意的问题 (2) 四、企业量本利法应用的注意点及相应措施 (3) 结论 (4) 致谢 (5) 参考文献 (6)

引言 企业经营的成败,通常以企业利润的多寡来加以衡量,故如何以最低的成本,创造出最高的利润,是任何一个企业经营者所必须考虑的问题。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金融行业逐步对外开放,金融企业所处的环境13益复杂、多变,竞争将更加激烈。因此,要想在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就应用多种有效的方法和管理手段,加强事前预测,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对经营情况及时加以调控,以达到企业预定的利润.目标。“量本利”数学模型的运用,能够帮助我们随时了解企业当前的或计划期内的赢利能力,通过事前量化的预测,适时调整企业资金结构,为追求利润最大化确定基本目标。 目前,量本利的分析普遍用于物质生产企业和商业流通企业,它实际上是成本-业务量利润关系分析的简称。在变动成本模式变动的基础上,以数学化的会计模型来揭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销售量、单价、销售额、利润等变量之间内在规律性联系,为企业决策,规划提供必要的财务信息的一种定量预测分析方法。商业银行虽然不同于一般生产和流通企业,其经营的商品是货币,但货币也是一种商品,其固定成本存贷款利息收支与利润之间同样存在着内在的联系,量本利数学模型同样适用于商业银行利润的测算。 一、企业量本利分析的基本假定 (一)成本性态分析的假定 假定全部成本已被区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有关的成本性态模型已建立起来。 1、相关范围和线性假定 假定在一定时期内,业务总量实在保证成本水平和单价水平不变所能允许的范畴内的。于是固定成本总额的不变性和变动成本单位额的不变性和变动成本单位额的不变性在相关范围能得以保证,成本函数表现为线性方程。在相关范围内,单价也不因产销业务量变化而改变,销售收入也是直线方程。总之,在一定期间内和一定业务范围内,成本和销售收入分别表现为一条直线。 2、产销平衡和品种稳定的假定 假定生产一种产品时,产品总是可以实现产销平衡。对于多产品生产的企业定价值形式表现产销总量放生变化时,原来的各种产品产销额在全部产品产销总额中所占的比重不发生变化。 (二)单价随产销业务量变动 在相关范围内,单价也不因产销业务量变化而改变,销售收入也是直线方程。总之,在一定期间内和一定业务范围内,成本和销售收入分别表现为一条直线。

1.资料分析讲义

1.资料分析讲义 资料分析讲义师说教育集团考试教学团队编录 一.试题概述资料分析着重考察报考者对文字.图形.表格三种形式的数据性.统计性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推理与加工的能力。针对一段资料一般有1~5个问题,报考者需要根据资料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计算,从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符合题意的答案。 二.统计术语“◆”表示“掌握型术语”。要求考生对其定义.性质.用法及其变形都能有比较熟练的掌握。 “◇”表示“了解型术语”。只要求考生对其定义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与了解即可。 ◆百分数量 A 占量B的百分比例:A÷B×100% 【例】 某城市有30 万人口,其中老年人有6 万,则老年人占总人口的百分之几? 【例】 某城市有老年人6 万,占总人口的比例为20%,请问这个城市共有多少人? ◆成数几成相当于分之几【例】 某单位有300名员工,其中有60人是党员,则党员占总人数的几成? ◆折数几折相当于分之几【例】

某服装原件400 元,现价280 元,则该服装打了几折? ◆倍数 A 是B 的N 倍,则A=B×N ◆基期(基础时期).现期(现在时期)如果研究“和xx 年相比较,xx 年的某量发生某种变化”,则年为基期,年为现期; 如果研究“和xx 年8 月相比较,xx年9 月的某量发生某种变化”,则为基期,为现期。 ◆增长量(增量).减少量(减量)增长量=现期量-基期量减少量=基期量-现期量◆增长率(增长幅度.增长速度) 增长率=增长量÷基期量×100% 【例】 某校去年招生人数2000 人,今年招生人数为2400 人,则今年的增幅为? 【君子言解析】 2400-2000=400,400÷2000×100%=25% ◆减少率(减少幅度.减少速度)减少率=减少量÷基期量×100% 【例】某校去年招生人数2400人,今年招生人数为1800人,则今年的减幅为? 【君子言解析】 2400-1800=600,600÷2400×100%=25% 【注】 很明显,“减少率”本质上就是一种未带负号的“增长率” ◆现期量.基期量增加N 倍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N=基期量×(1+N)基期量=现期量÷(1+N)减少M 倍增长了x% 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x%=基期量×(1+x%)基期量=现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