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资料分析讲义

1.资料分析讲义

1.资料分析讲义
1.资料分析讲义

1.资料分析讲义

资料分析讲义师说教育集团考试教学团队编录

一.试题概述资料分析着重考察报考者对文字.图形.表格三种形式的数据性.统计性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推理与加工的能力。针对一段资料一般有1~5个问题,报考者需要根据资料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计算,从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符合题意的答案。

二.统计术语“◆”表示“掌握型术语”。要求考生对其定义.性质.用法及其变形都能有比较熟练的掌握。

“◇”表示“了解型术语”。只要求考生对其定义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与了解即可。

◆百分数量 A 占量B的百分比例:A÷B×100% 【例】

某城市有30 万人口,其中老年人有6 万,则老年人占总人口的百分之几?

【例】

某城市有老年人6 万,占总人口的比例为20%,请问这个城市共有多少人?

◆成数几成相当于分之几【例】

某单位有300名员工,其中有60人是党员,则党员占总人数的几成?

◆折数几折相当于分之几【例】

某服装原件400 元,现价280 元,则该服装打了几折?

◆倍数 A 是B 的N 倍,则A=B×N ◆基期(基础时期).现期(现在时期)如果研究“和xx 年相比较,xx 年的某量发生某种变化”,则年为基期,年为现期;

如果研究“和xx 年8 月相比较,xx年9 月的某量发生某种变化”,则为基期,为现期。

◆增长量(增量).减少量(减量)增长量=现期量-基期量减少量=基期量-现期量◆增长率(增长幅度.增长速度)

增长率=增长量÷基期量×100% 【例】

某校去年招生人数2000 人,今年招生人数为2400 人,则今年的增幅为?

【君子言解析】

2400-2000=400,400÷2000×100%=25% ◆减少率(减少幅度.减少速度)减少率=减少量÷基期量×100% 【例】某校去年招生人数2400人,今年招生人数为1800人,则今年的减幅为?

【君子言解析】

2400-1800=600,600÷2400×100%=25% 【注】

很明显,“减少率”本质上就是一种未带负号的“增长率”

◆现期量.基期量增加N 倍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N=基期量×(1+N)基期量=现期量÷(1+N)减少M 倍增长了x% 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x%=基期量×(1+x%)基期量=现期

量÷(1+x%)减少了y% 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y%=基期量×(1-y%)基期量=现期量÷(1-y%)◆百分点和百分数基本类似,但百分点不带百分号!【例】

某地去年汽车销售总额比前年增加了8%,今年汽车销售总额比去年增加了13%,则今年汽车销售总额增幅提高了多少个百分点?

【君子言解析】

13%-8%=5%,增幅提高了5%,即提高了5 个百分点。

◆“三角上溯”模型提示:上例中演示了一个简单的倒推两年的计算过程,虽然条件只给了xx年的各种量,但却可以上溯求出2004的值。这个过程虽然看似简单,但在资料分析试题当中却经常难倒大量考生。希望各位考生对这个“三角上溯”的模型烂熟于心,在考场上即使遇到较为复杂的计算过程与数字,也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迅速求君子言解析出答案。

◆翻番翻一番为原来的2 倍;翻两番为原来的4 倍;依此类推,翻n番为原来的2n倍。

【例】

1980 年中国国民生产总值为2500亿元,到xx 年要达到国民生产总值翻三番的目标,即xx年的国民生产总值为亿元。

◆年平均增长率(复合增长率)末期值=初期值×(1+增长率)n,其中n 为相差年数【例】

某公司1999 年固定资产总值4 亿元,固定资产年平均增长率为20%,则其2002 年固定资产总值为4×(1+20%)3=

6.912亿元。

◆同比:与历史同期相比较【例】

去年三月完成产值2 万元,今年三月完成产值

2.2 万元,同比增长多少?

【君子言解析】

(

2.2-2)÷2×100%=10% 【注】

同比实际是指与去年的同一时期相比较。例如:今年五月与去年五月相比较;今年第二季度与去年第二季度相比较;今年上半年与去年上半年相比较。

◇环比:现在统计周期和上一个统计周期相比较,包括日环比.月环比.年环比。

【例】

今年三月完成产值2 万元,四月完成

2.2万元,环比增长(

2.2-2)÷2×100%=10%。

【注】

环比实际上即指“与紧紧相邻的统计周期相比较”。

◆指数:用于衡量某种要素相.对.变.化.的指标量。

一般假定基期为100,其他量和基期相比得出的数值。

常见指数包括:纳斯达克指数.物价指数.上证指数和区域价格指数等等。

提示:

一.相应两期实际值的比=相应两期指数的比。

二.指数的增长率=实际值的增长率。

指数一般表示的是那些我们并不关心其绝对值大小,而只关心其相对变化的指标量。

◆中位数将一组数按大小顺序排列:若个数为奇数,则中位数就是中间那个数;若个数为偶数,则中位数就是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

【注】

在确定一组数_______的中位数时,要特别注意“按大小顺序排列” 【例1】

1.2.3.4.6 的中位数是“3” 【例2】

1.2.3.4.6.7 的中位数是(3+4)÷2=

3.5 【例3】

3.1.2.6.4 的中位数也是“3” 提示:在做题中,如果我们需要求君子言解析一串较复杂数的中位数,将其“按大小顺序排列”并不是一个好的方法,因为这样做耗时耗力,并且容易出错。实际操作中我们可以采取“去掉一个最大值,再去掉一个最小值”,甚至“去掉N个最大值,再去掉N个最小值”的方式,最后留下来一个或者两个数,便可得到我们所需要的中位数。

◇GDP(国内生产总值) GDP 是英文(Gross Domestic Product)的缩写,也即国内生产总值。它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的总和。

◇GNP(国民生产总值) GNP 是英文(Gross National Product)的缩写,也即国民生产总值。它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国民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的总和。

◇顺差.逆差在一个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出口商品额大于进口商品额,叫做对外贸易顺差(又称出超)。

在一个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出口商品额小于进口商品额,叫做对外贸易逆差(又称入超)。

◇基尼系数国际上通用的.用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人民收入差距的常用指标。基尼系数介于0-1 之间,基尼系数越大,表示不平等程度越高。

◇恩格尔系数指食品支出总额(生活必需品,非奢侈品)占家庭或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百分比例,是国际上通用的.用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常用指标。这个比例越低,一般反映这个地区人民生活水平越高。

◇特定历史时期表述“新中国成立初”指“1949 年”之后的几年;

“改革开放以来”指“1978 年”以后至今。

◇ 建国以来的一个“五年计划” ◇ 三大产业

第一产业: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副业和渔业)。

第二产业:工业和建筑业。

第三产业: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一般俗称服务业。包括:流通部门,如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批发零售贸易

和餐饮业;为生产服务的部门,如综合技术服务和信息咨询服务

等单位;为居民生活服务的部门,如旅馆.理发店.生活用品修理部等单位;为提高居民文化和身体素质服务的部门,如学校.医院.体育馆,电影院等单位;为社会管理服务的部门,如国家各级行

政机关.社团组织等。

三.君子言解析题步骤参考君子言解析题步骤

一.粗读材料1.阅读材料主旨2. 阅读材料结构

二.读题,返回资料当中寻找数据

三.综合分析与计算

四.大核心要点★【核心要点一:时间表述】

提示资料分析材料当中出现的大量统计性数据往往是与时间相关联的,因此“时间表述”是资料分析试题当中极其重要的关

键信息。国家及地方考试题当中在“时间表述”上做文章的情况

非常的普遍,并且也越来越隐蔽化,更是广大考生在匆忙答题时

特别容易忽略而掉入陷阱的常见盲区。

“时间表述”五大考点:

一. 问题里所问到的时间点与材料中所涉及的时间点并未完全吻合。比如问题问到的年份是材料所提供年份的“去年”.“前年”或者“明年”之类。

二.问题里所问到的时间段与材料中所涉及的时间段并未完全吻合。比如材料中提供的是2001-xx 年的数据,但问题只问到2002-xx 年的数据。

三. 问题里所问到的时间与材料中所涉及的时间存在包含关系。比如材料中提供的是xx 年第一季度的数据,但问题问到的是xx 年的数据;或者反过来。

四. 考生往往只将“年份”理君子言解析为“时间表述”,容易忽略诸如月份.季度.半年等其它“时间表述”。

五.材料当中所提供的时间的表述方式或者表达顺序有可能存在和常规不一致的地方,需要考生特别留心。

★【核心要点二:单位表述】

提示单位是资料分析试题当中极其重要的信息,是对材料进行数据分析的重要对象。因此,“单位表述”作为材料所提供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考生特别引起注意,大家务必养成阅读材料时详细阅读“单位”的习惯。

“单位表述”着重提醒大家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单位一定要看,务必不要“默认单位”;

二.与平时表述不太相同的单位一定要特别留意,诸如“百人”.“千”.“百万”.“亿”.“千亿”等;

三.特别注意材料的信息之间或者材料与题目之间可能出现的单位不一致问题;

四.在“双单位图”中务必留意图与单位及轴之间的对应。

★【核心要点三:适当标记】

提示完成资料分析试题的过程当中需要做大量的“适当标记”1,这对迅速而准确的答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此类“适当标记”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几种情况:

一.标记材料的体系与结构(结构阅读法);

二.标记时间表述.单位表述等重点信息;

三.标记需要引起特别注意的信息,例如和一般表述不太一致的信息或者考生容易遗漏的信息;

四.需要的时候可以在材料当中标记需要进行计算的数据;1 “试题本上禁止做任何记号”的规定一直没有得到真正执行,并且近年的试题对此规定慢慢有所放开,开始默许甚至鼓励考生在试题本上做草稿。

五.双单位图中可以在图形与双轴之间做连线标记;

六.在有关联的多个图之间互相标记有用的数据信息;

七.多种不同材料之间,数据的相互引用与标记…… ★【核心要点四:定性分析】

提示在图形型材料中,很多结论可以通过图形自身的性质得到:

一.柱状图.趋势图中数据的大小可以通过“柱”的长短或“点”的高低来判定。

二.柱状图.趋势图中数据的增减可以通过“柱”的长度增减或“点”的高低变化来判定。

三.饼图中数据或者比例的大小可以通过所占扇形的大小来判定。某些比例的大小可以通过目测大致比例得到。

★【核心要点五:辅助工具】

提示借助辅助工具有时候也能帮助完成资料分析试题,一般可以使用直尺与量角量两种辅助工具。

直尺使用法则: n 在较大的表格型材料中,强烈建议考生利用直尺比对数据。n 柱状图.趋势图判断量之间的大小关系时,可以用直尺比对的“柱”的长短或者“点”的高低得到。n 在像复合立体柱状图等数据不易直接得到的图形材料中,可以用尺量出长度代替实际值计算“增长率”。n 在资料分析试题甚至数学运算试题中,直尺还有更加广泛的用途,需要各位考生在实践当中自己总结,多加体会。

量角器使用法则: n 在饼图中,如果各部分的比例没有直接给出,在精度要求不高的情况下,可以用量角器量出该部分的角度,然后除以3600来得到。

★【核心要点六:特殊表述】

提示资料分析试题当中有着一些需要引起考生特别注意的“特殊表述”,这些特殊的表述想传达的意思往往又是考生在考场之上容易忽略从而导致错误的。

特殊表述一:增长最多/增长最快增长最多指的是增长的绝对量最大;

增长最快指的是增长的相对量,即增长率最大。

特殊表述二:最不恰当/最有可能…… 题干想要考生找出最.满足所需条件的选项,因此并非只要满足条件即可。

特殊表述三:不会超过/不会低于如果题干问到“不会超过”,则选择选项当中最大的数字;

如果题干问到“不会低于”,则选择选项当中最小的数字。

特殊表述四:可能正确/可能错误如果题干问到“可能正确/可能错误”,凡是不能完全确定的选项都应该选上。

特殊表述五:一定正确/一定错误如果题干问到“一定正确/一定错误”,凡是不能完全确定的选项都不应该选上。

★【核心要点七:组合选择】

提示本条要点是在处理“组合选择题”时需要特别注意的原则。所谓“组合选择题”,是指题目当中给出多个不确定性表述,要求考生判断出这些表述中哪些是正确/错误的,然后选出包含“满足条件的所有表述”的选项。

三点原则:

一.如果所有选项都包括某一个表述,那么这个表述是不需要被考虑的;

二.如果所有选项都不包括某一个表述,那么这个表述也是不需要被考虑的;

三.完成“组合选择题”,需要做到“判断出一个表述就马上做一次排除”。

“组合选择题”三点原则在题目并不严密的情况下甚至可以单独使用便可迅速得到答案,但在正常情况下更多的需要在操作中进行“组合使用”与“反复使用”。

在判断各个表述时还必需满足后文所提到的核心要点之“简单着手”原则,多个表述中尽可能的选择明显较为简单的表述着手先行判断。

★【核心要点八:常识判定】

提示资料分析试题的完成常常牵涉到“材料所提供的信息”与“常识(指大部分人所知道的信息或者大部分人应该知道的信息)”之间的关系,在处理此类问题时需要遵循以下两点原则:

一.材料当中没有出现的,但完成试题所需的必要的“常识”,我们是可以并且需要拿来用的,甚至可能出现不需要利用材料所提供的信息,而直接运用“常识”进行答题的情况;

二.当资料分析题出现“从资料当中我们可以得到?”,那么选项当中凭常识而得到的表述即使明显正确,也是不能够选择的。

三.当常识与资料中的内容相矛盾的时候,以资料中的内容为准,因为我们的题目是“资料分析”,而非“资料纠错”。

★【核心要点九:简单着手】

提示“简单着手”并非仅仅只是一种做题“技巧”,更多的是一种完成行测试题的“思想”。

整个行测试卷并不是要求大家把每一道题目全部做完做对,而是在限定的时间内达到行测要求的并不太高的准确度即可。因此,“避重就轻”从最简单的部分着手便是完成整个行测试卷的一种“灵魂思想”。

“简单着手”原则要求大家大致从四个方面入手:

一.完成整张试卷五大部分(10 种左右小题型)应该从自己最擅长的部分着手,把自己最宝贵的精力优先投入到自己得分率最高的题型。另外,如果发现某一部分难度明显高于一般难度,一定要学会先行跳过。

二.完成资料分析文字型.表格型.各种图形型资料题,同样可以从自己最擅长的题型着手先做。一般情况下图形型资料题相对最简单,而文字型资料题相对最难,但也因人而异,也因各套试卷的具体情况而异。

三.一篇资料分析五道小题,如果遇到明显特别难做或者特别难算的题目,一定要学会先行跳过,回头时间充裕再全力思考。有时还会出现“后面题目的答案对前面题目的完成有借鉴作用”的情况。

四.当资料分析题出现“以下选项正确/错误的是?”.“以下说法哪几个说法是正确/错误的(组合选择题)?”或者“以下说法有几个是正确/错误的?”等需要判断多个表述正误的情况时,可以从明显比较简单的表述(一般是直接可以从材料当中读出答案的表述)着手,对于明显非常困难的选项(一般是需要进行综合计算的题目)可以最后考虑。

★【核心要点:答案选项】

提示资料分析的任何一道题目都不是孤立的单方向思考的题目,而是与“答案选项”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联合体。因此,在完成任何一道题目的时候,都必须结合题目的四个选项一起思考,从而可能大大的简化思考与计算的过程。

“答案选项”原则一般包括下面四种情形:

一.“排除法”,即在完成部分思考或计算后可以得到三个选项是错的,从而间接得到正确答案;

二.结合“简单着手”原则,在“以下选项正确/错误的是?”型的题目中,直接找到能够直接判断为正确/错误的选项;

三.在运用各种计算技巧之前,比较选项的区别。当且仅当选项差别较大才可以运用“估算法”或“截位法”,当且仅当选项首位不同时才可以运用“直除法”。

四.有时候虽然题干要求我们分析众多的数据,但根据选项我们可以发现需要分析或者计算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从而简化分析与计算。

第五节大速算技巧2 ★【速算技巧一:估算法】

提示“估算法”毫无疑问是资料分析题当中的速算第一法,在所有计算进行之前必须考虑能否先行估算。所谓估算,是在精度要求并不太高的情况下,进行粗略估值的速算方式,一般在选项相差较大,或者在被比较数据相差较大的情况下使用。估算的方式多样,需要各位考生在实战中多加训练与掌握。

进行估算的前提是选项或者待比较的数字相差必须比较大,并且这个差别的大小决定了“估算”时候的精度要求。

★【速算技巧二:直除法】

提示“直除法”是指在比较或者计算较复杂分数时,通过“直接相除”的方式得到商的首位(首一位或首两位),从而得出正确答案的速算方式。“直除法”在资料分析的速算当中有非常广泛的用途,并且由于其“方式简单”而具有“极易操作”性。

“直除法”从题型上一般包括两种形式:

一.比较多个分数时,在量级相当的情况下,首位最大/小的数为最大/小数;

二.计算一个分数时,在选项首位不同的情况下,通过计算首位便可选出正确答案。

“直除法”从难度深浅上来讲一般分为三种梯度:

一.简单直接能看出商的首位;

二.通过动手计算能看出商的首位;

三.某些比较复杂的分数,需要计算分数的“倒数”的首位来判定答案。

★【速算技巧三:截位法】

提示所谓“截位法”,是指“在精度允许的范围内,将计算过程当中的数字截位(即只看或者只取前几位),从而得到精度足够的计算结果”的速算方式。

在加法或者减法中使用“截位法”时,直接从左边高位开始相加或者相减(同时注意下一位是否需要进位与借位),直到得到选项要求精度的答案为止。

在乘法或者除法中使用“截位法”时,为了使所得结果尽可能精确,需要注意截位近似的方向:

一.扩大(或缩小)一个乘数因子,则需缩小(或扩大)另一个乘数因子;

二.扩大(或缩小)被除数,则需扩大(或缩小)除数。

如果是求“两个乘积的和或者差(即a×b±c×d)”,应该注意:

三.扩大(或缩小)加号的一侧,则需缩小(或扩大)加号的另一侧;

四.扩大(或缩小)减号的一侧,则需扩大(或缩小)减号的另一侧。

到底采取哪个近似方向由相近程度和截位后计算难度决定。

一般说来,在乘法或者除法中使用“截位法”时,若答案需要有N 位精度,则计算过程的数据需要有N+1 位的精度,但具体情况还得由截位时误差的大小以及误差的抵消情况来决定;在误差较小的情况下,计算过程中的数据甚至可以不满足上述截位方向的要求。

所以应用这种方法时,需要考生在做题当中多加熟悉与训练误差的把握,在可以使用其它方式得到答案并且截位误差可能很大时,尽量避免使用乘法与除法的截位法。

★【速算技巧四:化同法】

提示所谓“化同法”,是指“在比较两个分数大小时,将这两个分数的分子或分母化为相同或相近,从而达到简化计算”的速算方式。一般包括三个层次:

一. 将分子(或分母)化为完全相同,从而只需要再看分母(或分子)即可;

二.将分子(或分母)化为相近之后,出现“某一个分数的分母较大而分子较小”或“某一个分数的分母较小而分子较大”的情况,则可直接判断两个分数的大小。

三. 将分子(或分母)化为非常接近之后,再利用其它速算技巧进行简单判定。事实上在资料分析试题当中,将分子(或分母)化为完全相同一般是不可能达到的,所以化同法更多的是“化为相近”而非“化为相同”。

★【速算技巧五:差分法】

“差分法”使用基本准则------ “差分数”代替“大分数”与“小分数”作比较:提示使用“差分法”的时候,牢记将“差分数”写在“大分数”的一侧,因为它代替的是“大分数”,然后再跟“小分数”做比较。

19 师说教育集团考试专业品牌预祝银考考生旗开得胜!

申论精彩开头集锦

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精彩开头集锦 文章写作是申论考试中的重中之重,而文章开头关乎考官对整篇文章的第一印象,所以写好开头至关重要。文章开头的起笔应开门见山,有力量、有气魄,要独具特色,如“凤头”一样短小、漂亮,令人一见钟情,过目不忘。写好申论文章的开头,主要应把握“有吸引力”、“快速切入主题”这两个核心要求。开头方式主要有:紧扣题目式、铺陈开来式、分析论述式、实例导入式、引经据典式、妙用修辞式几种。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即将开始,中公教育专家在此为考生展示如下经典、精彩的开头句,供考生考前迅速记忆。 (一)紧扣题目式 对于给定话题的文章写作题,即题目给出文章写作的话题(一般是给出给定资料中的一段话,或者是限定某一则资料)要求结合对这段话或者资料的思考,结合自己的经验或感受写一篇文章。对于这类题目,考生在具体行文中,必须在开头部分对题目中出示的话题加以引述、阐释,而后发表评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如此,既紧扣题目要求,彰显写作的严谨性,又能大大降低文章跑题的嫌疑。 【示例】 题目:“给定资料7”中讲述了农妇刘女士和李老太太家人之间发生的一段感人故事,请你以这个故事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1)结合“给定资料”,并注意联系当前社会实际和自身体会; (2)观点明确,内容充实,层次清楚,语言流畅; (3)总字数800~1000字。(2012?国家?省级?第四题) 给定资料:前不久,一位普通农妇刘女士在骑电动三轮车赶集的归途中,遇到同村76岁的李老太太及其孙女步行回村,遂热心搭载她们坐“顺风车”。不料路上三轮车侧翻,三人均受伤,其中李老太太伤情最重,经抢救无效去世。出于愧疚,刘女士主动提出给予经济赔偿,而李老太太家属四次坚决拒绝。刘女士说:“如果不是我好心办坏事,老太太就不会走得这么早。无论花多少钱都必须补偿!”李老太太家属则说:“我们不能让好人做了好事,却得不到好报。”(2012?国家?省级?给定资料7节选) 文章开头:中华民族历来有崇德重德、尚德倡德的传统,常言道,“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强调的就是道德对于个人修身立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作用。普通农妇刘女士出于好心搭载同村李老太太及其孙女,不料路上三轮车侧翻致李老太太伤情严重,对此,刘女士主动提出给予其经济赔偿却遭对方家属四次坚决拒绝。这一动人故事的背后,折射出的是社会公德之美,它犹如一股清泉,浸润了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田。

行测复习资料-资料分析讲义

资料分析讲义 一、试题概述 资料分析着重考察报考者对文字、图形、表格三种形式的数据性、统计性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推理与加工的能力。针对一段资料一般有 1~5个问题,报考者需要根据资料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计算,从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符合题意的答案。 二、统计术语 “◆”表示“掌握型术语”。要求考生对其定义、性质、用法及其变形都能有比较熟练的掌握。 “◇”表示“了解型术语”。只要求考生对其定义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与了解即可。 ◆百分数 量 A 占量B的百分比例:A÷B×100% 【例】某城市有30 万人口,其中老年人有6 万,则老年人占总人口的百分之几? 【例】某城市有老年人6 万,占总人口的比例为20%,请问这个城市共有多少人? ◆成数 几成相当于十分之几 【例】某单位有300名员工,其中有60人是党员,则党员占总人

数的几成? ◆折数 几折相当于十分之几 【例】某服装原件400 元,现价280 元,则该服装打了几折? ◆倍数 A 是 B 的N 倍,则A=B×N ◆基期(基础时期)、现期(现在时期) 如果研究“和2006 年相比较,2007 年的某量发生某种变化”,则年为基期,年为现期; 如果研究“和2007 年8 月相比较,2007年9 月的某量发生某种变化”,则为基期,为现期。 ◆增长量(增量)、减少量(减量) 增长量=现期量-基期量 减少量=基期量-现期量 ◆增长率(增长幅度、增长速度) 增长率=增长量÷基期量×100% 【例】某校去年招生人数2000 人,今年招生人数为2400 人,则今年的增幅为? 【君子言解析】2400-2000=400,400÷2000×100%=25% ◆减少率(减少幅度、减少速度) 减少率=减少量÷基期量×100% 【例】某校去年招生人数2400人,今年招生人数为1800人,则今年的减幅为?

判断推理模块宝典(免费)

前言 公务员考试《判断推理》由逻辑判断、定义判断、类比推理、事件排序、图形推理构成。综合测试考生对信息的接受、综合、提炼能力和快速、准确的判断能力。其中蕴涵发现、分析、认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较强的判断推理能力,由先天灵感和后天开发结合生成,后者尤为重要。 先天的逻辑思维和判断推理能力是可贵的,能分析判断好多问题。但是,先天的推理能力往往是某种智慧的显现,多半没有形成稳定的规律。面对事物的复杂变化,仅靠灵感去判断、去决策是不安全的。正如一个业余围棋爱好者,尽管偶出妙手,但和经过专业训练的棋手对弈,仍然会不堪一击。又犹如面对计算机,未受过专项训练和经过专项培训的人(包括规范的自学),驾御能力之差别是自明的。 本书根据公务员考试大纲,凝聚历年《判断推理》试题的考点,首次以“快读快解”的形式对考题的类型进行划分,立意让考生掌握考题的个性规律。因为这样的划分,更接近“对号入座”,便于考生“储存、管理、调用”学过的知识;同时,指导考生在面对考题时,怎样准确识别考题类型,快速确定解题思路,果断地选择正确答案。 如果本书能让考生领悟到“任你有千条妙计,我终有一定之规”的乐趣,当是笔者的最大欣慰。 需要强调,对逻辑基本常识要重视,并熟练掌握。 考试大纲规定,公务员考试不考逻辑专业理论知识。含义是:不考数理逻辑形式化系统理论,不考与逻辑哲学相关的学术理论或逻辑发展史学理论等专业性理论。而对于普通逻辑的一般应用方法和分析解决问题的常识或技巧,大纲都做了详细具体的说明,必考无疑!在本书历年典型试题解析中可见一斑。所以,认为不考逻辑理论就不用了解逻辑常识和一般的思维规律,则是误解。 快解需要了解甚至熟练掌握一些最普通的规则和技巧。 其实,掌握必要的逻辑基本常识,大约只要几天,而不需要更多的时间。本书重点介绍《判断推理》考试涉及的逻辑常识,犹如围棋一些定式,又如初到陌生城市要问路一样,这个过程不可少。学习些逻辑基本常识和接受必要的思维训练,是提高解题能力的充分条件。 本书属于备考专用读本,立意于介绍识别题型和解析方法。正确地识别题型并掌握解题方法,然后再做模拟题,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由于篇幅限制,本书在铺垫必要解析常识的基础上,给出了足够的练习题,和部分模拟题作为训练使用,更多的模拟题将另行出版。 从尽量“直白”表述的想法出发,本书避开了很多逻辑专业术语和概念定义;为更贴近实际应用,对有些传统的逻辑理论,结合真题,用朗朗上口的口诀方法固化。好处是:既便于理解应用,又有助于分类和减轻记忆负担。 逻辑常识有层次关联性。不同类型的试题,需要相应的常识支持。本书按常识的层次关联关系,循序渐进地介绍不同常识所对应的不同试题,所以,没有按照试卷排列的顺序介绍,而是以常识应用的顺序铺叙的。 由于笔者水平有限,书中定有诸多不足或错误,恳请广大读者和逻辑同仁:学术求真,批评斧正。借此,对支持本书成稿的各界人士和所有编审人员表示感

资料分析做题技巧分析讲义

资料分析做题资料分析做题技巧技巧技巧

例:2008年,某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轻工业实现增加值5451.5亿元,增长13.2%,重工业实现增加值11256.3亿元,增长14.1%,则该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 16718.8亿元,增长13.2%< 例1:2008年,某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实现增加值16718.8亿元,同比增长13.8%,其中轻工业实现增加值5451.5亿元,增长13.2%,则重工业实现增加值11256.3亿元,增长 例2:2008年,某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实现增加值16718.8亿元,同比增长13.8%,其中,重工业实现增加值11256.3亿元,增长14.1%,轻工业实现增加值5451.5亿元,则增长 【真题精析】 例1.2009年北京应届真题

2007年我国对韩国货物进出口总额约比上年增长: A.15.6%B.19.1%C.26.1%D.44.2% [答案]B [解析]根据题意,2007年我国对韩国进出口总额为561+1038=1599亿美元,2006年为 亿美元,则前者比后者增长20%,因此,选B。 【真题精析】 例1.2008年黑龙江真题 据统计,2007年1~8月份黑龙江省对俄贸易进出口实现69.8亿美元,增长72.3%,高于全国对俄进出口增幅31.1个百分点,占黑龙江省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的63.1%,占全国对俄贸易进出口总值的23.2%。其中对俄出口52.5亿美元,增长95.1%,高于全国对俄出口增速13.9个百疑点,占黑龙江省对外贸易出口总值的69%,占全国对俄贸易出口总值的30.9%;对俄进口17.3亿美元,增长27.1%,高于全国对俄进口增速17.4个百分点,占黑龙江省对外贸易进口总值的50%;占全国对俄贸易进口总值的13.3%。 根据统计资料,2006年1~8月份黑龙江对俄出口总值是: A.13.6亿美元B.26.9亿美元C.40.5亿美元D.52.5亿美元[答案]B [解析]根据“对俄出口52.5亿美元,增长95.1%”可知,2006年1~8月份黑龙江对俄出口总值为亿美元。因此,选B。

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典型例题讲解

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典型例题讲解 一、文字资料分析测验的解题技巧 (一)文字资料分析测验的考试内容 文字资料分析题是用陈述的方式将一系列相关信息罗列出来,要求考生对所提的问题进行解答,主要考查应试者对一段文字中的数据性、统计性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与加工的能力。 文字资料分析题是资料分析测验中较难、较复杂的部分,因为它不像统计图像那样具有直观形象、一目了然等特点,其数据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因为众多数据都隐藏包容在一段陈述中,需要应试者从中将需要的数据逐一找出,并将相关的数据串起来。这就要求应试者具备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而准确地把握字里行间包含的各种数量关系及其逻辑关系,并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才能得出准确的答案。通常要小心的是文字中的细节、伏笔,有些文字陷阱会误导应试者做出错误的选择。 (二)、文字资料分析测验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在所有的资料分析题中,文字资料题是最不易处理的一种。在遇到这类题时,切忌一上来就找数据。因为这种题是一种叙述,叙述就有语意,有语意就可能让人误解。如果一上来就直奔数据,而对材料陈述的内容不屑一顾的话,很可能背离材料的本意和要求,造成失误。 做文字资料分析题,在拿到题目之后,首先要将题目通读一遍,用大脑分析哪些是重要的,哪些是次要的,然后仔细看一下后面的问题,与自己原先想的印证一下,接下来再有针对性的认真读一遍材料,最后,开始答题。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准确地把握材料;另一方面,对材料中的各项数据及其各自的作用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

有些人可能不喜欢做那些统计表的问题,面对大堆的数据觉得无从下手,而以为文字资料非常容易,这种想法常会导致在文字资料题上丢分。前面就已经说过,在资料分析中,最难的一类就是综合性的判断,统计表分析题只涉及对数字的比较和处理,虽说复杂点,却相对比较容易得分;而文字资料题却加上了对语意的把握和理解,也就是说,它比统计表又多了一个环节。这对那些急躁而又轻视文字资料的考生来说,确实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二、文字资料分析测验典型例题分析 [例题1] 请根据下面的文字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从垂直高度来看,世界人口分布的不平衡性十分明显。海拔200米以下的陆地面积占27.8%,而居住在这一高度内的人口比重却占到56.2%,200米—500米高度的陆地面积占全部陆地的29.5%,而居住在这一高度内的人口为24%,500米—1000米高度的陆地占总面积的19%,人口占11.6%。也就是说,世界人口90%以上是居住在海拔1000米以下的比较低平的地区。尽管目前世界上最高的永久性居民已达海拔5000米的高度(南美洲的安第斯山区和我国西藏),最高城市也达到海拔3976米(波利维亚的波托西)。 1.居住在海拔200米—500米这一高度内的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是: A.56.2% B.27.8% C.24% D.29.5 2.人口密度最大的是在哪一个高度的陆地上? A.0—200米 B.200米—500米 C.500米—1000米 D.1000米以上 3.居住在1000米以上高度的人口比重是多少? A.10% B.8.2% C.11.6% D.9.3% 4.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城市是哪一个? A.我国的拉萨 B.南美洲的安第斯 C.波利维亚的波托西 D.日本的广岛 5.海拔200米以上的陆地面积占总面积的比重为多大?

华图行测模块宝典

华图行测模块宝典 华图行测模块宝典20天,行测83分,申论81分 (适合:国家公务员,各省公务员,村官,事业单位,政法干警,警察,军转干,路转税,选调生,党政公选,法检等考试) ———知识改变命运,励志照亮人生 我是2010年10月15号报的国家公务员考试,职位是共青团中央国际联络部的青年外事工作科员,报名之后,买了教材开始学习,在一位大学同学的指导下,大约20天时间,行测考了83.2分,申论81分,进入面试,笔试第二,面试第一,总分第二,成功录取。在这里我没有炫耀的意思,因为比我考的分数高的人还很多,远的不说,就我这单位上一起进来的,85分以上的,90分以上的都有。只是给大家一些信心,分享一下我的经验,我只是普通大学毕业,智商和大家都一样,关键是找对方法,事半功倍。 指导我的大学同学是2009年考上的,他的行测、申论、面试都过了80分,学习时间仅用了20多天而已。我也是因为看到他的成功,才决定要考公务员的。“人脉就是实力”,这句话在我这位同学和我身上又一次得到验证,他父亲的一位朋友参加过国家公务员考试命题组,这位命题组的老师告诉他一些非常重要的建议和详细的指导,在这些建议的指导下,我同学和我仅仅准备了20天左右的时间,行测申论就都达到了80分以上。这些命题组的老师是最了解公务员考试机密的人,只是因为他们的特殊身份,都不方便出来写书或是做培训班。下面我会把这些建议分享给你,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在新员工见面会上,我又认识了23位和我同时考进来的其他职位的同事,他们的行测申论几乎

都在80分以上,或是接近80分,我和他们做了详细的考试经验交流,得出了一些通用的备考方案和方法,因为只有通用的方法,才能适合于每一个人。 2010年国考成功录取后,为了进一步完善这套公务员考试方案,我又通过那位命题组的老师联系上了其他的5位参加过命题的老师和4位申论阅卷老师,进一点了解更加详细的出题机密和阅卷规则。因为申论是人工阅卷,这4位申论阅卷老师最了解申论阅卷的打分规则,他们把申论快速提高到75到80分的建议写在纸上,可能也就50页纸而已,但是,他们的建议比任何培训机构和书籍效果都好(我是说申论)。这一点我是深有体会并非常认同的。 最终我根据自己和23位80分以上同事的经验,还有6位命题老师4位申论阅卷老师给出的建议,总结出了这套国考(中央级)省考(省市县乡村级)通用学习方案。 在2011年4月份的省考和2011年11月的国考中,有1200多位考生使用这套方案,其中400多位参加国考的考生中有190多位录取,录取率48%,800多位参加省考的考生中有530多位录取,录取率67%,这样的效果,是在我的意料之中的。 下面是20天行测申论突破80分的详细方案: 在讲方案之前,我需要先和你分享4个理念,否则这些方案根本不会帮助到你: 第1个理念:你要相信你可以考上。我在家里举办的每期10个人的公务员考试培训班,他们第一次来到我家时,我问他们:“你们想考上公务员的请举手。”10个人都举手了,我又问:“一定要考上公务员,相信自己能考上的,请举手。”结果都不举手了,他们说:“考上公务员哪是那么容易的事?”各位朋友,当你在做一件事情时,你如果认为很难,甚至根本办不到,也许做了也不会有结果时,你还会不会去做?会不会付出100%的努力去做?所以,我首先要帮你建立信心,只有这样你都会付出100%的努力去学习和考试。我以我自己的经验和在家里以及网上指导过的1200多考生的经验,肯定地告诉你一个好消息!考上公务员真的不难,你完全可以考上,特别是省考,比国考要竞争小得

优酷全套资料分析视频配套讲义答案

第一章列式能力培养及训练 第一节必须掌握的概念 一、增长 (二)能力培养 例1.【答案】①3185.0-371;②371÷(3185.0-371) 例2.【答案】①2744+289;②289÷(2744+289) 例3.【答案】①1387.4÷(1+9.2%);②1387.4÷(1+9.2%)×9.2% 例4.【答案】①235.6÷(1-11.1%);②235.6÷(1-11.1%)×11.1% 例5.【答案】①D 。直接做差得到2007到2010年每年比上年增长的量分别是50527.1,48863.7,26126.8,61858.5,所以最大的是2010年的增长量;②C 。增长率最大的就是分数比较大小,50527.148863.726126.861858.5215883.9266411.0315274.7341401.5、、、 ,显然是2007年的增长率最高;③(403260-215883.9)÷4;④19 .2158834032604-例6.【答案】①4 %)9.101(8 .126+例7.【答案】①直接将四种收入作差,总增量最大的,年均增量也是最大的,明显是工 资性收入。②=1-年份差 末期量年均增长率基期量,由于年份差一致,所以只需比较四种收入末期量与基期量的比值大小,四种收入末期量与基期量的比值分别为137081714520509288973762093940 、、、,明显第二个分数的比值最大,即经营性收入的年均增长率最大。(三)强化训练 例1.【答案】①3.13-0.11,②0.11÷(3.13-0.11) 例2.【答案】①1.56+0.32,②0.32÷(1.56+0.32) 例3.【答案】①549.1÷(1+11.2%),②549.1÷(1+11.2%)×11.2% 例4.【答案】①61579.1÷(1-13.5%),②61579.1÷(1-13.5%)×13.5% 例5.【答案】①C ,2007-2010年我国第一产业增加值的增长量分别为756,845,4031,1007,很明显2004年的增长量最大

行测资料分析知识点总结:指数

行测资料分析知识点总结:指数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指数的概念,指数表述的是本期值和参考值之间的百分数关系,反映的是数据的变化情况。简单的来说就是以上一期值为100,本年该指标具体值为A,上年为B,则本年的指数为,举一个简单的例子,2000年,北京市旅游收入为1000万元,2001年北京市旅游收入为1200万元,那么根据公式2001年的指数为。接着我们来看一下指数的常见考点。 (1)判断实际值的增减性 指数>100:表示现期值相比基期值增长了。若2020年西安市旅游收入指数为112,这就意味着西安市2020年的旅游收入比2019年增长了。 指数<100:表示现期值相比基期值下降了。若2020年西安市旅游收入指数为92,这就意味着西安市2020年的旅游收入比2019年减少了。 指数=100:表示现期值相比基期值不变。若2020年西安市旅游收入指数为100,这就意味着西安市2020年的旅游收入与2019年相同。 (2)利用指数求倍数 倍数=指数÷100 例1、2019年北京市旅游收入指数为105,这意味着北京市2019年的旅游收入是2008年的1.05倍。2019年北京市的旅游收入值为6224.6亿元,则2018年北京市的旅游收入值为。 (3)利用指数求增长率 增长率=(指数-100)%,表示与上一期相比的增长率。 例2、2019年北京市旅游收入指数为105,这意味着北京市2019年的旅游收入比2008年增长了5%。 (4)指数作差求幅度变化 例3、2019年北京房价指数为118,上海房价指数为105,北京的房价增长速度比上海快多少?

【解析】2019年北京市的房价增长速度为18%,上海市的房价增长速度为5%,则北京的房价增长速度比上海快18%-5%=13%,即13个百分点,而118-105=13,可以理解为指数作差读作百分点,本质是在问增长速度的比较。 (5)用指数求隔年倍数及隔年增长率 隔年倍数=后几年指数/100之积 隔年增长率=后几年指数/100之积-1 例4 2012年-2019年国内生产总值指数表(北京) ①、求2019年北京市国内生产总值是2018年的多少倍? ②、求2019年北京市国内生产总值比2018年增长百分之几? 【解析】①、1.061×1.066 ②、1.061×1.066-1 行测类比推理常考考点:职业关系 如果给你两个词,让你分析这两个词的关系,我相信,在不同人的眼里,答案肯定不完全相同的。然而现在,在这些不同的答案里面,正确的思路却往往只有一种——出题人想的那种。所以我们在做类比推理的时候,思考的方向必须契合出题人命题方向,必须尽量往常考考点上靠。具备这样的思维方式,是做好题目的关键。 所以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类比推理中的一个常考考点——职业关系。 职业关系是类比推理中的经验常识类考点。考查与所从事职业相关的各方面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工作职业、工作地点、工作用具、工作内容、工作产出、服务对象等。 我们通过下面这些例题来说明一下: 【例1】作家:读者 A.售货员:顾客 B.校长:教师 C.官员:改革 D.经理:营业员

联考季——花生十三资料分析单项讲义

联考季——花生十三资料分析单项讲义

————————————————————————————————作者:————————————————————————————————日期:

花生十三资料分析 单项讲义 一:资料分析总体概述 (4) 1、考试大纲描述 (4) 2、考试时间安排 (4) 3、重点考察内容 (4) 4、做题思想 (4) 二、资料分析基础概念与解题技巧 (5) 1、资料分析核心运算公式 (5) 2、资料分析常用基本概念 (6) 3、资料分析读题方法 (9) 4、资料分析速算技巧 (11) 三:资料分析高频考点梳理 (20) 1、ABR类问题 (20) 2、比重类问题 (26) 3、比较类问题 (34) 4、比值类问题 (40) 5、综合类问题 (42)

一:资料分析总体概述 1、考试大纲描述 资料分析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形式的文字、图表等资料的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能力,这部分内容通常由统计性的图表、数字及文字材料构成。 针对一段资料一般有1~5个问题,报考者需要根据资料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推测和计算,从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符合题意的答案。 资料分析主要是对文字资料、统计表、统计图(包括条形坐标图、圆形百分比图、坐标曲线图、网状图)等资料进行量化的比较和分析。应该说,这种类型的题目考查的是应试者分析、比较和量化处理的能力。 2、考试时间安排 分题型分析,文字材料:6-8分钟;单纯统计表、统计图:5分钟;综合题:6-8分钟。 若四个资料分析,一般会有一个文字材料,两个综合题,一个单纯统计表或统计图;所需时间为23到29分钟。平时练习控制好时间,考试时一定要预留出充分的时间以便保证准确率。 3、重点考察内容 绝大多数考生都有误区,认为资料分析就是考查计算能力,我做不完只是因为计算的不快,这种观点是极其错误的,没有考官只是想招个计算器,资料分析更侧重的是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能力。 资料分析考察内容有三:一是读题:如何选取关键字,如何快速准确的在大量复杂的数据中选取有用的数据。二是分析运算:如何通过分析或列出有效的计算式子计算答案,资料分析常用的公式不多,通过练习,要深刻理解,必须做到如条件反射一般。三是计算:没有人想找个计算器,计算往往都是通过各种巧算估算结合选项来分析出答案,所以,平时的练习就需要我们养成速算的习惯,从而在考试中节省出时间。 4、做题思想 一、读题找出数据与列式计算同等重要:切忌忽视分析,陷入到复杂繁琐的计算当中,不仅速度没有保障,也会影响状态,造成思维混沌。 二、技巧是为做题服务的:学习技巧不是为了卖弄技巧,而是为了提高做题速度。有些题目本身已经非常简单,完全没有必要再去使用技巧,直接计算反而更节约时间并且准确率可以得到保证。 三、估算必然产生误差:在估算前一定要先注意选项,只有当选项差距足够安全时才可以估算,必要时候可以在估算之后估计误差范围,以免出错。 四、有舍才有得,心态决定正确率:我们的目标并不是要做对所有的资料分析题,做之前按照自己平时的水平做好预计,适当放弃永远是一个最明智的选择。

行测资料分析技巧总结

最给力的资料分析技巧总结,我资料满分 以下是各个数的倒数,约等于的,最好牢记到以内的,把除法变为乘法就好算多了 分之一()可以取到的数 以上是重点,必须背下来, 资料分析四大速算技巧 .差分法”是在比较两个分数大小时,用“直除法”或者“化同法”等其他速算方式难以解决时可以采取的一种速算方式。 适用形式: 两个分数作比较时,若其中一个分数的分子及分母都比另外

一个分数的分子及分母分别仅仅大一点,这时候使用“直除法”、“化同法”经常很难比较出大小关系,而使用“差分法”却可以很好地解决这样的问题。 基础定义: 在满足“适用形式”的两个分数中,我们定义分子及分母都比较大的分数叫“大分数”,分子及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小分数”,而这两个分数的分子、分母分别做差得到的新的分数我们定义为“差分数”。例如:及比较大小,其中就是“大分数”,就是“小分数”,而就是“差分数”。 “差分法”使用基本准则—— “差分数”代替“大分数”及“小分数”作比较: 、若差分数比小分数大,则大分数比小分数大; 、若差分数比小分数小,则大分数比小分数小; 、若差分数及小分数相等,则大分数及小分数相等。 比如上文中就是“代替及作比较”,因为>(可以通过“直

除法”或者“化同法”简单得到),所以>。 特别注意: 一、“差分法”本身是一种“精算法”而非“估算法”,得出来的大小关系是精确的关系而非粗略的关系; 二、“差分法”及“化同法”经常联系在一起使用,“化同法紧接差分法”及“差分法紧接化同法”是资料分析速算当中经常遇到的两种情形。 三、“差分法”得到“差分数”及“小分数”做比较的时候,还经常需要用到“直除法”。 四、如果两个分数相隔非常近,我们甚至需要反复运用两次“差分法”,这种情况相对比较复杂,但如果运用熟练,同样可以大幅度简化计算。 【例】比较和的大小 【解析】运用“差分法”来比较这两个分数的大小关系:

2016年省考(数学运算及资料分析)

2016年国考/省考笔记整理 数量关系 一、命题人如何命题 平行题命题 原题再现 难度加深 横向杂糅 二、如何解决数学运算问题 数学运算知识体系 1、以真题为根,死缠烂打 2、通过模型记忆搞定真题 3、历史真题会重现 4、形成自己的解题逻辑 三、拿分提示 1、此部分最好放试卷最后一部分解题,同时若从头开始做题难度较大可选择 此部分最后一题开始解题,另外最后一题通常为几何题有关可重点关注。 2、若出现答案解答较慢时最好用答案代入排除法可节省时间,另外若真不知 道答案时建议选B或者C,题型答案一般会平均分布,如此部分题型为20题,那么4个选项会平均分布5题左右。 3、以下重点介绍几个方法以及重点题型,但是此部分最好复习方法还是做 题,熟能生巧。 四、方法技巧 (一)代入排除法 1、选项可用,首选代入法(即直接把选项直接代入答案中进行排除的方法) 2、常见题型:多位数问题、余数问题、年龄问题、不定方程、多元方程等 3、常见特征:题干中有分数、百分数、比例、倍数 4、常见技巧:居中代入、最值代入、最简代入 5、在解题的任何环节都可以使用代入法,同时牢记选项中心原则(一般答案在 中间而不在首尾) (二)整除判断法 1、特殊数字:3(9)——即数字之和为9就能被3整除 2、特殊形式:若a:b=m:n,则a是m的倍数,b是n的倍数,m.n已约分至最简 3、若a:b=m:n,则a:(a+b)=m:(m+n); 4、因子分析法 5、常见特征:分数、比例、倍数 (三)方程法 1、列方程:求什么,设什么,中间变量法,比例未知数法 2、列方程:列表分析法(复杂题意的用于列表分析法) 3、解方程:代入法,数字特性法、整体分析法 1)有大有小;有顺序设未知数 2)抓住核心等量关系; 3)解方程用代入法

联考季——花生十三资料分析单项讲义

花生十三资料分析 单项讲义 一:资料分析总体概述2 1、考试大纲描述2 2、考试时间安排2 3、重点考察内容2 4、做题思想2 二、资料分析基础概念与解题技巧3 1、资料分析核心运算公式3 2、资料分析常用基本概念4 3、资料分析读题方法7 4、资料分析速算技巧10 三:资料分析高频考点梳理18 1、ABR类问题18 2、比重类问题23 3、比较类问题31 4、比值类问题37 5、综合类问题39

一:资料分析总体概述 1、考试大纲描述 资料分析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形式的文字、图表等资料的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能力,这部分内容通常由统计性的图表、数字及文字材料构成。 针对一段资料一般有1~5个问题,报考者需要根据资料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推测和计算,从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符合题意的答案。 资料分析主要是对文字资料、统计表、统计图(包括条形坐标图、圆形百分比图、坐标曲线图、网状图)等资料进行量化的比较和分析。应该说,这种类型的题目考查的是应试者分析、比较和量化处理的能力。 2、考试时间安排 分题型分析,文字材料:6-8分钟;单纯统计表、统计图:5分钟;综合题:6-8分钟。 若四个资料分析,一般会有一个文字材料,两个综合题,一个单纯统计表或统计图;所需时间为23到29分钟。平时练习控制好时间,考试时一定要预留出充分的时间以便保证准确率。 3、重点考察内容 绝大多数考生都有误区,认为资料分析就是考查计算能力,我做不完只是因为计算的不快,这种观点是极其错误的,没有考官只是想招个计算器,资料分析更侧重的是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能力。 资料分析考察内容有三:一是读题:如何选取关键字,如何快速准确的在大量复杂的数据中选取有用的数据。二是分析运算:如何通过分析或列出有效的计算式子计算答案,资料分析常用的公式不多,通过练习,要深刻理解,必须做到如条件反射一般。三是计算:没有人想找个计算器,计算往往都是通过各种巧算估算结合选项来分析出答案,所以,平时的练习就需要我们养成速算的习惯,从而在考试中节省出时间。 4、做题思想 一、读题找出数据与列式计算同等重要:切忌忽视分析,陷入到复杂繁琐的计算当中,不仅速度没有保障,也会影响状态,造成思维混沌。 二、技巧是为做题服务的:学习技巧不是为了卖弄技巧,而是为了提高做题速度。有些题目本身已经非常简单,完全没有必要再去使用技巧,直接计算反而更节约时间并且准确率可以得到保证。 三、估算必然产生误差:在估算前一定要先注意选项,只有当选项差距足够安全时才可以估算,必要时候可以在估算之后估计误差范围,以免出错。 四、有舍才有得,心态决定正确率:我们的目标并不是要做对所有的资料分析题,做之前按照自己平时的水平做好预计,适当放弃永远是一个最明智的选择。

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技巧知识汇总一

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技巧知识汇总一 笔者为大家收集整理了公务员行测的有关资料分析技巧的相关知识,由于知识点较多,每篇文章只对几个知识点进行讲解。如果需要了解更多内容,请关注笔者系列文章。愿大家顺利通过考试! 行测资料分析技巧:十字交叉法 十字交叉法主要解决的就是比值的混合问题,在公务员考试的过程中,资料分析部分解题经常用的一种解题方法。它应用起来快速、准确、方便,为我们考试中秒杀题目提供了很大的助力。那么接下来跟大家一起来学习十字交叉法。 一、十字交叉法概述 十字交叉法是解决比值混合问题的一种非常简便的方法。这里需要大家理解“比值”“混合”这两个概念。比值:满足C/D的形式都可以看成是比值;混合:分子分母具有可加和性。 平均数问题、浓度问题、利润问题、增长率问题、比重等混合问题,都可以用十字交叉法来解决。 二、十字交叉法的模型

在该模型中,需要大家掌握以下几个知识点: 1、a和b为部分比值、r为整体比值、A和B为实际量 2、交叉作差时一定要用大数减去小数,保证差值是一个正数,避免出现错误。这里假定a>b 3、实际量与部分比值的关系 实际量对应的是部分比值实际意义的分母。如:平均分=总分/人数,实际量对应的就是相应的人数;浓度=溶质/溶液,实际量对应的就是相应的溶液质量;增长率=增长量/基期值,实际量对应的就是相应的基期值。 4、在这里边有三组计算关系 (1)第一列和第二列交叉作差等于第三列 (2)第三列、第四列、第五列的比值相等 (3)第1列的差等于第三列的和 三组计算关系是我们应用十字交叉法解题的关键,一定要记住并且灵活应用。 三、四种考查题型

1、求a,即已知总体比值、第二部分比值、实际量之比,求第一部分比值。 例某班有女生30人,男生20人。期中的数学考试成绩如下,全班总的平均分为76,其中男生的平均分为70。求全班女生的平均分为多少? 解析:平均分=总分/人数,是比值的形式。此题中,男生的平均分和女生的平均分混合成了全班的平均分,是比值的混合问题,可以用十字交叉法来解题。 2、求b,即已知总体比值、第一部分比值、实际量之比,求第二部分比值。 例某班有女生30人,男生20人。期中的数学考试成绩如下,全班总的平均分为76,其中女生的平均分为80。求全班男生的平均分为多少?

1.资料分析讲义

1.资料分析讲义 资料分析讲义师说教育集团考试教学团队编录 一.试题概述资料分析着重考察报考者对文字.图形.表格三种形式的数据性.统计性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推理与加工的能力。针对一段资料一般有1~5个问题,报考者需要根据资料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计算,从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符合题意的答案。 二.统计术语“◆”表示“掌握型术语”。要求考生对其定义.性质.用法及其变形都能有比较熟练的掌握。 “◇”表示“了解型术语”。只要求考生对其定义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与了解即可。 ◆百分数量 A 占量B的百分比例:A÷B×100% 【例】 某城市有30 万人口,其中老年人有6 万,则老年人占总人口的百分之几? 【例】 某城市有老年人6 万,占总人口的比例为20%,请问这个城市共有多少人? ◆成数几成相当于分之几【例】 某单位有300名员工,其中有60人是党员,则党员占总人数的几成? ◆折数几折相当于分之几【例】

某服装原件400 元,现价280 元,则该服装打了几折? ◆倍数 A 是B 的N 倍,则A=B×N ◆基期(基础时期).现期(现在时期)如果研究“和xx 年相比较,xx 年的某量发生某种变化”,则年为基期,年为现期; 如果研究“和xx 年8 月相比较,xx年9 月的某量发生某种变化”,则为基期,为现期。 ◆增长量(增量).减少量(减量)增长量=现期量-基期量减少量=基期量-现期量◆增长率(增长幅度.增长速度) 增长率=增长量÷基期量×100% 【例】 某校去年招生人数2000 人,今年招生人数为2400 人,则今年的增幅为? 【君子言解析】 2400-2000=400,400÷2000×100%=25% ◆减少率(减少幅度.减少速度)减少率=减少量÷基期量×100% 【例】某校去年招生人数2400人,今年招生人数为1800人,则今年的减幅为? 【君子言解析】 2400-1800=600,600÷2400×100%=25% 【注】 很明显,“减少率”本质上就是一种未带负号的“增长率” ◆现期量.基期量增加N 倍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N=基期量×(1+N)基期量=现期量÷(1+N)减少M 倍增长了x% 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x%=基期量×(1+x%)基期量=现期

行测资料分析秒杀技巧(详细整理打印版)

行测资料分析秒杀技巧(详细整理打印版)

例:2008年,某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轻工业实现增加值5451.5亿元,增长13.2%,重工业实现增加值11256.3亿元,增长14.1%,则该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 16718.8亿元,增长13.2%< 例1:2008年,某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实现增加值16718.8亿元,同比增长13.8%,其中轻工业实现增加值5451.5亿元,增长13.2%,则重工业实现增加值11256.3亿元,增长 例2:2008年,某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实现增加值16718.8亿元,同比增长13.8%,其中,重工业实现增加值11256.3亿元,增长14.1%,轻工业实现增加值5451.5亿元,则增长 【真题精析】 例1. 2009年北京应届真题

2007年我国对韩国货物进出口总额约比上年增长: A.15.6%B.19.1%C.26.1%D.44.2% [答案]B [解析]根据题意,2007年我国对韩国进出口总额为561+1038=1599亿美元,2006年为 亿美元,则前者比后者增长20%,因此,选B。 【真题精析】 例1. 2008年黑龙江真题 据统计,2007年1~8月份黑龙江省对俄贸易进出口实现69.8亿美元,增长72.3%,高于全国对俄进出口增幅31.1个百分点,占黑龙江省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的63.1%,占全国对俄贸易进出口总值的23.2%。其中对俄出口52.5亿美元,增长95.1%,高于全国对俄出口增速13.9个百疑点,占黑龙江省对外贸易出口总值的69%,占全国对俄贸易出口总值的30.9%;对俄进口17.3亿美元,增长27.1%,高于全国对俄进口增速17.4个百分点,占黑龙江省对外贸易进口总值的50%;占全国对俄贸易进口总值的13.3%。 根据统计资料,2006年1~8月份黑龙江对俄出口总值是: A.13.6亿美元B.26.9亿美元C.40.5亿美元D.52.5亿美元 [答案]B [解析]根据“对俄出口52.5亿美元,增长95.1%”可知,2006年1~8月份黑龙江对俄出口总值为亿美元。因此,选B。

《数量关系模块宝典》精华

第4版数量关系模块宝典节选 第一章基本知识与基本思维 第一节基础数列 基础数列六大类型: (1)常数数列;(2)等差数列;(3)等比数列;(4)质数型数列;(5)周期数列;(6) 简单递推数列。 一、常数数列 由一个固定的常数构成的数列叫做常数数列。 【例1】3,3,3,3,3,3,3,3,3,… 二、等差数列 相邻两项之差(后项减去前项)等于定值的数列叫做等差数列。 【例2】3,5,7,9,11,13,15,17,… 三、等比数列 相邻两项之比(后项除以前项)等于定值的数列叫做等比数列。 【例3】3,6,12,24,48,96,192,… 备考要点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基本概念在考试当中基本没有意义,对于考生来说, 重要的是以下两点: (1)快速地判断出某个中间数列是等差数列还是等比数列,抑或两者皆不是; (2)迅速将数列对应规律的下一项计算出来。 四、质数型数列 质数数列:由质数构成的数列叫做质数数列。

【例4】2,3,5,7,11,13,17,19,… 合数数列:由合数构成的数列叫做合数数列。 【例5】4,6,8,9,10,12,14,15,… 质数基本概念 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的自然数叫做质数;除了1和它本身之外还有其他约数的自然数叫做合数。注意: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五、周期数列 自某一项开始重复出现前面相同(相似)项的数列叫做周期数列。 【例6】1,3,7,1,3,7,… 【例7】1,7,1,7,1,7,… 【例8】1,3,7,-1,-3,-7,… 周期数列基本原则 一般来说,数字推理当中的周期数列(包括未知项)至少应出现两个“3-循环节”,或者三个“2-循环节”,此时其周期规律才比较明显。故在一般情况下,要判断一个数列有无周期规律,加上未知项,至少要有六项。 项数过少的数列称其为“周期数列”过于牵强,此时这种数列如果还有其他规律存 在,则优先考虑其他规律。 六、简单递推数列 数列当中每一项等于其前两项的和、差、积或者商。 【例9】1,1,2,3,5,8,13,…(简单递推和数列) 【例10】37,23,14,9,5,4,1,…(简单递推差数列) 【例11】2,3,6,18,108,1944,…(简单递推积数列) 【例12】256,32,8,4,2,2,1,2,…(简单递推商数列)

行测资料分析通关完美打印版版

I 第一篇 高频考点 (2) 第一章 增长 ....................... 2 第二章 倍数 ...................... 11 第三章 比重 ...................... 17 第四章 平均数 ..................... 27 第五章 隔年增长 .................... 36 第六章 年均增长 .. (41) 第二篇 材料阅读 (49) 第一章 文字类材料 ................... 49 第二章 表格类材料 ................... 51 第三章 图形类材料 . (53) 第三篇 计算方法 (56) 第一章 尾数法 ····················· 56 第二章 有效数字法 ··················· 61 第三章 特征数字法 ··················· 73

第四篇比较方法 (80) 第五篇综合训练 (89) 参考答案与解析 (93) II

资料分析第 1 次课 1.学习内容:增长、倍数、比重中基期比重及之前内容。 2.重点掌握: (2)倍数:现期倍数、基期倍数的基本公式,清楚是几倍与多几 1

第一章增长 【材料】2017 年全国粮食产量61791 万吨,比2016 年增加166 万吨。其中,夏粮产量14031 万吨,增产0.8%;秋粮产量44585 万吨,增产0.4%。在谷物产量中,稻谷产量20856 万吨,增产0.7%;小麦产量12977 万吨,增产0.7%。 思考 材料中都给出了那些信息? 材料中,给出了与各个统计指标相关的时间和数值。 统计指标:粮食产量、夏粮产量、秋粮产量、稻谷产量、小麦产量。时 间:2017 年、2016 年。 数据:有单位的数据(比如166 万吨等)、无单位的数据(比如0.8%等)。 2

误差初步理论__资料分析__李委明

误差初步理论(1) (选自《资料分析模块宝典》五版) 在我们后面将要介绍的“十大速算技巧”里,我们可以粗略的分成两类:一类称为“无偏速算”,包括直除法、放缩法、化同法、插值法、差分法、综合法六种方法,这样的方法带我们得到的结果是无偏的、确定的;另一类称为“有偏速算”,包括估算法、截位法、凑整法这三种方法,这样的方法往往都是以“截位”为基本操作方式,计算的结果往往是有偏差、非确定的。 事实上,不管是哪种“无偏速算”,我们都经常需要通过“截位”来简化计算,于是也会存在误差。因此,计算误差在资料分析的速算里是普遍存在的 ,那么对速算方法中存在的误差进行有效的分析和利用,就是我们学习的重要内容。 1.这样近似的结果可靠吗?结果是变大还是变小了?误差有多大? 2.在什么情形下可以这样近似?又在什么情形下,这样近似会得到错误的答案? 3.还有没有其它方法,可以使计算量变得更小,但又不要影响最后的答案?

4.还有没有其它方法,在不增加计算量的前提下,可以得到更高的精度? 带着这样四个问题,我们先学习什么叫“相对误差率” 一、绝对误差与相对误差率 如果真实值为10,经过估算得到的结果为11,那么这个结果是有误差的。通过计算“11-10=1”可知:我们估算结果的误差为“1”,我们把这样的误差称为“绝对误差”,即估算值与真实值的差。 然而,“绝对误差”在误差理论当中并不是最重要的概念,我们更加需要分析的是估算值与真实值之间的相对差异,我们把“绝对误差÷真实值”称为估算的“相对误差率”,也常常简称为“相对误差”,这是我们误差理论当中最重要的概念,也是我们研究和学习的重点。譬如将“10”估算为“11”的相对误差即为:(11-10)÷10=10%。 在资料分析的速算中,我们一定要分清“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率)”的区别和联系,这是速算方法精度估计的重要基础。譬如将“8%”估算为“9%”,绝对误差应该为“1%”,而相对误差不是“1%”,而是“1%÷8%=12.5%”。正因如此,如果两个选项分别为“9%”和“8%”,那么在计算当中出现“1%左右”的相对误差并不会太影响最后的结果。 我们在速算当中务必遵循以下两条最基本的原则: 1.加减运算,考虑“绝对误差”; 2.乘除运算,考虑“相对误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