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改革开放以来外企在中国投资战略演变历史沿革!

改革开放以来外企在中国投资战略演变历史沿革!

改革开放以来外企在中国投资战略演变历史沿革!
改革开放以来外企在中国投资战略演变历史沿革!

改革开放以来外企在中国投资战略演变历史沿革!

【导言】

尽管所有在华跨国公司都提到中国市场的波动性,尤其是经济转型、经济增速下滑所带来的扰动,但是从中长期战略的角度,考虑到中国城镇化进程仍未结束,中产阶级正处于壮大的趋势,绝大多数跨国公司重申中国市场的战略重要性并未改变,中国仍将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重点布局的区域。

【正文】

第一章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历史回顾

跨国公司作为推动当今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之一,其历史发展的过程必定会引起诸多学者的探讨。在华直接投资的外资企业是指在中国直接或间接投资的外来公司或个人组织。投资的形式包括出口、设立公司、寻找合作代理等。外商对华投资至今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因为政治等方面的原因,外商对华投资呈现了鲜明的阶段性特点。系统的概述外来企业对华直接投资,一方面,有助于总结历史教训,彻底明白经济上的独立是以政治独立作为前提条件;另一方面,对未来外商在华投资与经营提供风向标,使外商明白中国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19世纪末至21世纪,中国是外商投资的主要目的地之一。自从进入21世纪之后,中国也是许多跨国公司投资的热土。现阶段在吸收外来投资建厂的同时,我们需要对过去外来企业在华投资的历程进行详细的概述,以便为未来如何吸收外来资金进行更好的发展提供借

鉴作用。本文首先对在华跨国公司在华的发展进行概述,时间跨度从新中国成立至今。在分析的同时吸取各阶段发展的特征共性,做出外商对华投资发展的轨迹模型,我们发现当前外商对华投资正处于从调整阶段至稳步的过渡期。

一、1949-1978年外商对华直接投资概况

新中国成立前夕,在华外资企业根据形势纷纷将企业资金外移。以上海为例,1949年5月,上海外资企业为910家。其中,属于英、美、法、瑞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有685家,雇佣工人5万多人,资产总值估计约为5亿美元;属于苏联和东欧国家的为225家,但多数是小工商企业,资产很少,职工数也不多。新中国成立时期,国家鼓励华侨回国投资建厂,积极引导投资方向的问题,政府制定投资条例。据统计,1950年至1952年三年期间华侨投资稳步增长,投资设厂地区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从投资的方向来看,主要通过国家银行和投资公司的投资,投资行业主要是商业、工业和运输业等行业。1956年中国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正式进入社会主义国家,原来的外资企业被改造成国有或集体控股的社会主义人民当家作主的企业,外资企业也渐渐地退出中国。

二、改革开放初期外资对华直接投资概述

进入新时期,党和国家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鼓励外资企业引进来,本国企业走出去。在一系列优惠政策的鼓励下,外商在华投资在环境稳定的情况下呈现强势的劲头。本文将这时期跨国公司的发展分为两个阶段:1978年至1988年,1989年至1997年。

(一)1978-1988年外商对华直接投资

1978年底中国正式实行改革开放政策,1978-1988年是吸收外商在华投资的起步阶段。1979年至1982年期间,外商直接对华投资累计达到60.1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1.66亿美元(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83)。外资在华投资的行业分布没有一定的规律,但主要还是以制造业和第三产业为主。1983年至1988年中国外商直接投资累计221.55亿美元,其中制造业、工业投资达到120.95亿美元,第三产业投资为95.79亿美元(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0)。受政策因素的影响,这一时期中国沿海大城市成为吸收外来直接投资的先头兵。外商对华投资的区域也主要集中在中国的东部沿海地区。从下图中我们可以看出,虽然这一时期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的资金规模较小,但从1978-1988年的这段时期我们可以看出,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的资金规模变化起伏不大,较为平稳。

(二)1989-1997年外商对华直接投资

这一阶段是中国吸收外资在华投资的成长以及发展阶段。我们从投资金额、投资行业、投资方式以及投资国别等角度分析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的特征。

1.投资金额

外资企业对华投资以直接投资为主,其他投资为辅。1979-1991年外商对华直接投资保持平稳增长,但从1992年开始,一直到1996年,外商对华直接投资额增长很快,最高达到1993年的1114.36亿

美元。虽然1997年外商直接投资额有所下降,但实际利用外资额1989-1997年基本上是稳步上升的趋势。

这时期能够吸引大量外资来华直接投资最主要的原因是政策上的鼓励和引导,政府通过各项措施包括开放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等免税政策吸引外资企业纷纷进入中国。1997年外资企业对华直接投资的数量相比往年有所减少,原因之一可能是受亚洲金融危机前奏的影响,但实际利用外资额的增加显示了外资企业对在华投资的信心较高。

2.投资行业

外商在华投资的行业分布主要以制造业和第三产业为主。在这个阶段,制造业和第三产业的投资额在1989-1993年呈现发展的劲头,并且制造业的投资额要大于第三产业。1993-1997年制造业和第三产业都呈现下降的趋势,但两者之间的差距渐渐在缩小。

外资企业热衷于投资中国的制造业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外资企业最初来中国时对中国的市场不熟悉,不知道风险的高低,只能先以投资制造业获取回报后再考虑投资其他行业;二是中国廉价的劳动力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有助于制造业的发展。

3.投资区域

投资区域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中西部的比例较小。外资企业主要投资在东部地区除了受政策和历史禀赋的原因影响之外,还有人文原因。来中国大陆投资的外资法人主要是来自于香港、台湾或者部分华人,恰恰是这些人构成了来华直接投资的主体,而东部沿海省份受

地域的影响离港澳台较近,便于吸引外资。另一方面,受历史因素的影响中国海外的华人也大多来自于东部沿海省份,既然选择在中国大陆投资,首选地方当然是自己的家乡。

4.投资方式

外商在华投资的投资方式这时期主要以合资经营为主,随后是独资经营和合作经营、合作开发。在1991年之前合资经营与独资经营、合作开发的差距并不大,但从1991年至1997年合资经营占据主要地位,其次是独资和合作经营。1995年至1997年合资经营与独资经营的差距正渐渐缩小。外资企业喜欢以合资的方式进入中国主要原因还是对中国市场的不了解,采取合资的方式一方面可以降低外资企业的风险,另一方面中国本土企业可以更好地学习外来企业的技术和经验。

5.投资国别或地区

关于外资来源的国别或地区,我们收集的数据主要源于欧洲、亚洲、非洲、大洋洲几个国家。1985年至1997年之间,来中国大陆投资的国家或地区主要来自亚洲地区,其次是北美和欧洲。亚洲地区的中国香港和台湾、新加坡、韩国是亚洲地区的主要投资地,究其原因还是地理位臵的相近性以及文化、风俗的同源性。北美地区主要是美国,这与它强大的经济实力密切相关。欧洲主要是英、法、德三大国家,其他欧洲国家的比例较小。此外,大洋洲的澳大利亚可能是受地理区位和移民的影响,相比于大部分欧洲国家对华投资的额度较大。

三、黄金十年(1998-2012)外资对华直接投资

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外资对华直接投资无论从投资额、投资行业、投资区域、投资方式以及投资国别或地区都与前一阶段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未来的社会是一个越加开放的时代,吸收外资投资仍然是大势所趋,外资企业未来对华直接投资的趋势值得我们探索。分析这种差异性对未来利用外资在华投资具有借鉴作用。

这十年是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的高潮阶段。无论是从投资规模、投资行业或投资方式等来讲,外商在华直接投资经历了全方位的发展过程。

1.投资金额

这一时期外资企业对华直接投资的投资额逐年增长的趋势较为明显,不存在前一阶段大起大落的状态。实际利用外资额平稳较快增长,但实际利用增长率起伏的波动很大。这些情况表明,从1998年至2008年外商在华投资的实际金额每年都有所增长,但增长的幅度变化不定,甚至在1998年至2000年之间出现了负增长率。

2.投资行业

外资投资的行业主要还是制造业和第三产业,但从下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制造业和第三产业的差距从2004年至2008年的差距又在进一步的缩小。2008年外资投资制造业的金额为498.95亿美元,投资第三产业的金额为413.09亿美元(数据来源:中国对外经贸统计年鉴,2009),第三产业与制造业投资额旗鼓相当。第三产业投资金额超过制造业的原因还是中国最近这十几年经济高速发展的结果。因为从国外发展的经验来看,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是看这个

国家的服务业。前一阶段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为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设施和资源,再加上国人教育素质的提高,许多人投入到服务行业中客观上也吸引了外来直接投资。

3.投资区域

投资的区域主要还是以东部地区为主,中西部随后。然而,从2005年开始东部地区的比重出现下降,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比重上升。

我们分析中部地区比重上升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随着交通的不断便利,人员之间的流动性加快,中西部地区可以吸引更多的人才,这为直接吸引外资提供了人才资本;(二)中西部地区本身的自然资源相比于东部更为丰富,这为吸引外资直接投资提供了资源资本;(三)中西部政府为响应国家号召,为外资企业提供更加优惠的条件,毫无疑问,这就是政策资本;(四)东部地区在吸收外资方面突显了各种问题,例如环境污染、资源滥用等。许多外资企业需要换一个新环境进行投资。这为中西部更好地吸引外资提供了客观条件。

4.投资方式

从投资方式来看,最显著的变化是外资独资企业飞速发展,合资企业的比重随之较少,但趋于平稳。相比于前一阶段,这一时期出现了外商投资股份制企业的情况,但占总金额的比重较少。

这一时期外商独资企业的飞速发展与外商逐渐了解中国市场不无关系,外商对中国市场的学习加速了外商成立独资企业的进程。另一方面,出于技术保护以及知识溢出的作用,外商也会乐衷于独资企

业,因为这有利于保护自身企业的核心资源和技术。

5.投资国别或区域

我们选取了2004-2011年中国大陆外商直接投资累计金额前十位的国家或地区作为分析对象。这十个国家或地区占总投资额的95.14%。在这十个国家或地区中,亚洲的地区和国家仍然占主流。中国香港地区仍然是在大陆投资的主要区域,日本、韩国、新加坡、中国台湾紧随其后。美国和欧洲国家对华直接投资的金额数占总比例也没有太大的变化。

综合1978-2008年改革开放三十年吸引外资的历程,我们发现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的特征主要如下:投资金额的规模不断增长(中间由于金融危机或者社会稳定性的原因导致投资规模总体上有所下降,但这并不影响总的上升趋势);投资行业由重视制造业逐渐转向以服务为主的第三产业;外商投资的区域虽然仍然以东部地区为主,但中西部地区投资的增长率渐渐地超过东部;外商在华投资的形式由早期的以合资形式慢慢地转为独资或股份制等形式;在华外商投资的国别或地区始终以亚洲国家或地区为主,其他西方发达国家也渐渐地转向我国投资,还必须记住免税国家和港口在对华直接投资上发挥的巨大作用。

四、金融危机后(2009-2012)外商对华直接投资

据商务部数据显示,由于经济危机影响,2008年全年我国新批设外资企业27514家,总量略有下降;实际使用外资金额923.95亿美元,全年而看第四季度开始明显的回落态势。

2009年以来,外商对华直接投资仍然呈现增长的势头,并且有稳步增长的趋势。外商在华投资行业的重点分布转向了第三产业。2010年外资投资制造业的金额为517.35亿美元,投资第三产业的金额为520.88亿美元(数据来源:中国对外经贸统计年鉴,2010),第三产业的投资金额首次超过制造业。外商在华投资的区域虽然仍然以东部为主,但东部金额所占比重下降较快。

外商投资的方式还是以独资为主。投资的国别与1998-2008年相比,特征变化不大,亚洲国家或地区、免税的国际性港口仍然是在华投资的主要国家和地区。2009年全国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数量同比下降了14.83%;实际使用外资金额900.33亿美元,金额呈现微量下降趋势。亚洲十国对华投资实际投入外资额出现了增长,欧美国家则出现下降。在经济危机的影响下,欧美国家在华投资新设立企业数目大幅度下降,但实际投入资金额并未明显减少。

2006-2010年是我国“十一五”发展重要阶段,随着国际和国内经济及社会环境的变迁,我国利用外资的目的、渠道、产业和地区布局结构等因素都发生了变化并进一步促进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进一步完善。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吸引外资重视其对我国资金的补给作用,现背景下国际竞争激化,我国引进外资更加重视外资的整体质量,如技术引进、管理人才培养等方面。“十一五”期间的政策调整逐步带动我国外资投资格局合理化,研发设计为主的新领域逐步替代了传统的简单机械加工模式和初级低水平制造模式。外资企业不断引导、辐射国内企业,激发我国企业不断创新参与国际竞争,有利于我国建立

更加开放的自主创新体系,重视知识产权的开发与保护。更加重视生态建设、环境保护、资源能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有助于我国社会环境的优化。鼓励外商投资于我国服务贸易领域,承接全球服务外包,并且深化改革,在新兴产业创造新的市场需求。通过完善外资产业准入制度,我国将以国家经济安全为落脚点,毫不动摇的把握关系国家命脉的重点产业的控制权,不断加强对外资并购涉及国家安全的敏感行业重点企业的审查和监管力度。

诚然全球经济危机对FDI产生了明显的负面影响,跨国公司资产收缩和对未来经济前景的担忧,都促使作为投资主体的跨国公司开始谨慎投资,规避风险。在全球经济危机的背景下,中国必然更加重视利用外资的质量,逐步扭转外资增速放缓的局面,发挥外资在我国经济中的积极作用,我国利用外资进入了新时期。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将利用外资与我国的技术进步相结合,重视管理经验的引进与人才的培养;重视国家发展战略,引导外资流向,特别是重视外资与中西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相结合,引资方向逐步转向农业和服务业;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注重生态保护、低碳发展与能源节约。在全球化发展的今天,政府通过政策方面的调整和支持,为外商在华直接投资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同时国内企业通过自身的发展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将更有助于我国引入优质的外商直接投资,在后经济危机时代更显重要。

二、跨国公司对华直接投资战略调整的原因分析

跨国公司在华直接投资的战略调整,是历史的必然,也是中国经

济乃至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的种种动机并没有发生变化,然而其投资战略却不时的做出调整,那么其中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首先,我们需要仔细研究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的原始动机,然后才能通过结合动机分析具体剖析跨国公司对华直接投资战略调整的原因。

(一)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的动机导向

根据企业海外投资利益诉求不同,可以将FDI分为四类:效率寻求型、资源寻求型、技术寻求型、市场寻求型。各类型FDI的影响因素存在很大差别,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济环境的变化,不同因素的相对重要性也会发生变化。

1.效率寻求型FDI基于要素禀赋进行产业链全球布局

效率寻求型FDI是指跨国公司为了节约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基于东道国的投资政策、要素禀赋、区位优势差异性进行生产链全球化布局,以实现生产成本最小化,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对于这类跨国公司,东道国的劳动力、土地及运输成本优势往往是其投资决策的根本因素。

一方面,廉价的、在很大程度上不可流动的熟练劳动力的供给是效率寻求型FDI最重要的决策影响因素。这里的供给不仅强调量的充裕,而且强调相对生产率来说是低成本的。只有其他因素给定的情况下,低工资才是对外直接投资的决定因素。这就意味着,跨国公司不仅仅单纯考虑东道国的劳动力成本,还要综合考虑其劳动效率和熟练劳动力的可获得性。

另一方面,东道国特殊的投资政策和区位优势决定了跨国公司在该国经营的效率和全球化生产网络的运营成本,从而也是效率寻求型跨国公司海外投资决策的重要决定因素。例如,东道国为吸引某类产业投资,可能会为该产业企业提供特别优惠的税收政策和土地使用政策;同时,临近更广泛的销售市场的国家或临近跨国公司母国的国家通常能够以更低的成本满足跨国公司维护国际生产网络运营的需求。

2.资源寻求型FDI面临较高的政策风险

资源寻求型FDI是指跨国公司为了以相对于国内来讲更低的成本获得更高质量的战略性资源以及为降低由资源性生产要素价格大幅波动带来的不确定性而进行海外投资。资源寻求型FDI国际投资决策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国际资源的价格波动、母国的能源战略、东道国的资源充裕程度、东道国资源投资政策等。

近年来,新兴市场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发达国家较高的能源消耗及能源金融成为国际能源价格大幅上涨的重要推动力。在此背景下,资源寻求型FDI投资规模快速增长,并面临多方面挑战。

首先,国际能源价格的持续走高不仅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和经营的不确定性,也使很多处于工业化快速发展阶段的发展中国家面临重大资源瓶颈。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企业具有通过国际投资保证能源供应和价格稳定的要求。另一方面,国家层面也希望通过战略性能源规划解决实体经济持续发展的资源瓶颈,而这种国家战略也成为近年来能矿资源国际投资大幅增长的重要原因。

其次,2003年以来发展中国家的能源国有化浪潮加速,跨国公

司面临的能源政策风险上升。国际能源国有化浪潮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20世纪70年代中期之前,拉美和中东地区国家曾经发生过大规模的能源国有化浪潮,但这种趋势在70年代中期之后被经济自由化、私有化和国际化所取代,国有化趋势有所减弱。而2003年以来,能源价格的大幅上涨,使能源充裕的国家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能源国有化再度兴起。很多发展中国家、非洲低收入国家或面临财政困境的中央政府希望借助国家资源优势获得国家发展战略基金或解决财政问题,采取了形式多样的能源政策。然而,这种能源政策对跨国公司的经营可持续性和盈利能力造成重大冲击,成为该类型跨国公司面临的最重要的国家风险之一。

最后,从微观企业投资决策的影响因素看,东道国主要能矿资源的充裕程度和能源政策是资源寻求型FDI进行投资决策的首要关注内容。相关研究对能矿充裕度通常用储量、产量、储产比、能源出口规模等指标衡量;而能源政策主要是通过国家能源战略、国家能源投资政策的深入研究进行定性分析。

3.技术寻求型FDI

技术寻求型FDI为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将获得某一产业的核心技术作为海外投资的首要出发点,在东道国满足相关技术水平要求时,投资企业才会对其他因素如投资环境与政策、市场规模、经济增长等因素加以进一步筛选。技术既可以是有形资产,也可以是无形资产。有形资产包括先进生产装备、销售网络、通讯设施等;无形资产包括商标、专利、自主知识产权等。目前我国正处于产业升级和转型发展

的关键时期,无论从国家层面还是从产业层面看,技术导向型FDI 在未来我国企业海外投资中占比趋于上升。

4.市场寻求型FDI以两类市场为目标

市场寻求型FDI是指跨国公司为了扩大市场、绕过东道国投资壁垒或者进入更广泛的国际市场,在东道国进行的直接投资。海默的垄断优势理论认为具备垄断优势的企业,为了在国外市场上获取更大收益而有动力进行国际直接投资。

根据目标市场不同,市场寻求型FDI可以区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以东道国国内市场为目标。从产业层面讲,当东道国高关税或配额限制时,通常会引发大量制造业跨国公司以进入市场为动机的直接投资;同时,由于部分服务业的非贸易性,跨国公司为服务当地市场必须保持商业存在。第二类是以与该国有投资贸易协定的其他区域性市场或其他国家市场为目标。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区域性贸易一体化或贸易保护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从而企业有动机借道某国进入更广泛的国际市场。例如,中东欧地区国家与欧盟之间的较低贸易成本,成为部分其它地区企业投资该地区的驱动力之一。

市场寻求型FDI的主要影响因素有:东道国市场规模和增长率、居民消费能力、市场结构及贸易情况。第一,市场规模及其增长率与一国国内市场的广度成正比。第二,居民消费能力与一国国内市场深度呈正比。中等收入人口通常是具有较高消费能力的人群,因此该部分人群比重越高,一国国内市场消费能力越强。第三,东道国市场结构将直接影响跨国公司面临的竞争程度及利润水平。完全竞争的市场

结构将使跨国公司面临巨大的市场份额、价格及利润压力;如果东道国某一市场是寡头或是垄断的,这将对跨国公司形成更大吸引力。最后,东道国的贸易情况反映了其与世界其他国家经济合作的情况,较大的贸易规模通常发生在具有较好国际经济合作环境的国家,通过投资这类国家,通常可以使跨国公司以更低成本进入其他国际市场。

(二)跨国公司在华战略调整的原因剖析

结合上一小节所提到的四类跨国公司对外投资动机:效率寻求型、资源寻求型、技术寻求型、市场寻求型,我们不难发现,推动外商对华直接投资指数型增长的主要动机在于:一是降低运营成本、寻求效率;二是谋取中国巨大的市场份额,而跨国公司对华直接投资的效应恰好是上述两类动机的加权平均和,随着两类动机的效应值及相应权重出现变化,跨国公司对华投资策略也将做出对应调整,以下我们将分别从效率寻求和市场谋取两类动机出发具体剖析跨国公司在华战略调整的原因。

1.从效率寻求动机出发

(1)制造基地的竞争优势正在失去

从2007年开始,相比其它一些更低成本的国家,中国正在失去作为制造基地的竞争优势。而究其原因,主要是人民币升值,其次是工资成本上升,导致中国失去竞争力的另一个原因是员工流失。在该情况下,跨国公司主要有两类应对策略,其一是向东南亚等地区产业转移,其次则是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其中以代工产业的转移最为明显。

以下我们以代工企业为例进行说明。代工企业由来已久,主要分

布在纺织服装、玩具、鞋帽、电子等制造业,代工的环节也多是劳动密集型的制造这个环节。代工企业迁移也早有先例可循,迁移路线总是从发达地区向相对不发达地区,相应带来的是产业的转移和承接。我们可以看到,相关产业从最初的欧美地区向日、韩、台湾等地区,再到中国珠三角、长三角地区,现在开始向中国内陆地区转移。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港澳、台湾地区的产业迁移曾经推动珠三角地区加工贸易的迅速发展,相关地区的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也明显优于其它地区,可以说良好的交通运输条件奠定了产业转移的基础,产业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交通运输业务量的快速增长。

通过对代工企业迁移路径的分析,我们认为,迁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因素:成本、劳动力资源和市场。对于国内代工企业内迁也可以用这几个因素解释。第一,通常代工企业主要是按照需求企业的要求,组织工人进行生产,人力成本占比很大,利润也相当有限,随着土地成本和人力成本的上升,代工企业客观上将不断向成本更低的地区转移。第二,近两年,代工企业面临招工不足、结构性短缺的问题,内迁能够解决这一问题;第三,金融危机使得外贸需求不足,向内地迁移能够接近内地庞大的消费市场。在这些因素的驱动之下,根据不完全统计,仅粤浙沪闽几个省市转移的产业总值将达到1.4万亿,而制造相关产品将会带来大规模的物流活动。

从承接产业转移的地区来看,代工企业会重点考虑区位、交通和人力资源等因素,包括人力、土地、物流成本等在内的综合成本将是决定企业内迁的重要因素。根据现有代工企业已经明确的项目来看,

劳务输出大省、交通基础设施条件良好、政策支持力度大、配套完善的地区有望成为企业优先选择的地区,并且产业的转移具有一定集群性和规模性,服务于产业链的物流等配套设施也将相应进入该区域,因此这些地区有望成为货运、客运业务率先发生明显变化的地区。

综上所述,代工企业内迁并不是个例,其实质是产业的转移和承接。目前,中西部地区已经出台多个区域发展规划,其中承接从长三角、珠三角地区转移的产业是其考虑的重要方面,有的规划已经明确提出这一点。而发达地区除了向本省相对不发达地区转移产业之外,也有选择性的向外省拓展,包括四川、重庆、江西、湖南、安徽等。在产业转移过后,不仅交通基础设施发挥作用,业务量上升,并且能够将发达地区先进的物流配套带入相关地区,从而提升整体的物流水平。我们建议关注产业转移带来的陆路运输、路桥、现代物流板块的投资机会。

(2)从内部运营出发降低交易成本

合资公司同独资公司相比,内部存在着较高的交易成本,所以外资希望通过对公司的绝对控制来实现降低公司内部交易成本的目的。与此同时,经济全球化和逐渐开放的世界市场,在给跨国公司带来更多利益的同时也使跨国公司面临着全球范围的激烈竞争,原有的市场份额和垄断格局不可避免的面临着挑战和重组,为了尽快提高全球市场占有率和取得全球的利润,跨国公司必须要改变在华的投资战略,增强独资和并购的趋势,扩大在华的投资规模。

2.从市场谋取动机出发

20世纪末以来,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呈迅猛之势,跨国公司之间的竞争愈加激烈,一些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为了在全球化的浪潮中生存下来,先后进行了大规模的在全球范围内的重组。中国作为一个重要的新兴市场,必然成为跨国公司瞩目的焦点。我国经济一直保持着稳定的增长,使得市场总量不断扩大。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政局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居民购买力水平的提高、市场规模和容量的扩大,正是跨国公司实施全球战略的重要因素。在整个世界市场上,发达国家的市场相对饱和,而此时的中国市场是个新兴的市场,因此,能否进入中国市场,扩大其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对于增强跨国公司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而作为外来者的跨国公司要想取得中国市场份额,其最关键的战略就应该是本土化经营策略。

(1)在新兴市场里,本土公司有几个先天的优势,它们对当地消费需求有着较好的理解力,能够维持较低的成本水平,还熟悉当地的政策环境。但如果假以时日,跨国公司学习掌握了当地市场的复杂性,它们依然可以获得竞争优势。这往往需要对产品进行基本的变革,如改成更小的包装、使用非传统的分销渠道和开发适应当地口味的产品等。

如宝洁公司为了迎合中国消费者消费牙膏上的偏好和健康的理念,推出了含有中药成分的水果味或绿茶味的佳洁士牙膏,当它们调查发现中国消费者相信盐能够美白牙齿后,还推出了盐白牙膏。从1997年到2007年的10年时间里,宝洁的本土化策略让它在中国的

牙膏市场里从市场份额几乎为零的新兵发展成为占据了25%市场份额的主力。

(2)实施人力资源本地化战略可以大幅度降低企业的用人成本。众所周知,成本控制是所有企业追求的目标,也是增加企业利润、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必要手段。所以,在华跨国企业在制定针对中国市场状况的人力资源战略的时候,一定会考虑到企业用人成本的因素。根据企业研究的理论,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目标就是大幅削减开支,保证人力资源的优势得以发挥。当今,很多的跨国企业纷纷选择落户中国,恐怕不仅仅是暌违中国巨大的消费市场,更重要的是考虑到中国劳动力成本的低廉,可以帮助企业大幅降低成本开支。例如,美国的苹果公司就是在华的大型跨国企业,他们不仅在我国内地开展一系列的市场营销活动,而且针对我国劳动力市场的情况,实施了切实有效的本地化战略。我们熟悉的苹果iphone手机,其加工、组装和零部件制造的部分,大部分都是由我国的制造类企业完成,比如富士康公司。富士康公司每组装一部iphone手机,只能拿到8美元的酬劳,相比其他国家技术研发、软件开发得到的酬金,这是很低的报酬。其实,这就是苹果公司人力资源本地化的一个策略,其实施的前提就是考虑我国劳动力成本的低廉。

(3)实施人力资源本地化战略,可以有效减少文化差异和冲突。很多的跨国企业,其总部往往设在北美、欧洲,但是子公司却遍布全球,其中中国、东南亚等新兴经济体尤其受到跨国企业的钟爱。跨国企业之所以实施人力资源本地化战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为了规避

因为国家、民族文化的差异而带来的损失。曾经有权威研究表明,大部分跨国企业开展国际化失败的案例中,因为文化差异和冲突导致失败的比例达到了40%左右。这样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在华的跨国企业要坚决的实施本地化的人力资源战略了。可以试想,跨国企业在总部的管理机构和研发机构都是基于企业所在地的文化、环境所设臵的,如果将其强行复制到子公司所在地,往往很难成功。所以,现在在华跨国企业出现了这样一种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在华的跨国企业子公司上至管理人员、研发人员,下至普通的员工,基本都是清一色的中国人。这其实正是跨国企业本地化的核心诉求,就是要用本地人来管理企业,实现企业文化的无缝链接,保证企业在华的稳定和健康运行。

第三章跨国公司业务经营情况分析

本章我们对跨国公司2014Q1财报中的中国业务运营情况进行了整理和分析,重点关注这些公司一季度中国业务的发展情况,管理层对中国市场未来的展望,以及一些景气度较高的细分领域。就一季度中国区业务整体运营情况来看,科技类(半导体为主)和工业类公司较好,而原材料公司较差,消费类公司的分化较大。跨国公司提到的景气度较高的细分方向包括:

油、气(包括LNG)相关领域的设备及上下游产业链。罗克韦尔和斗山机械均提到中国油气领域的需求比较旺盛。而查特工业和康明斯则提到柴油国四标准实施将有利于LNG在交通领域的推广。

在大规模存量电梯上延伸出来的电梯服务业。Otis电梯一季度订单同比增速仍然维持在25%,成都、深圳的地铁项目带动了需求,而

2019年公需课答案 国际经济秩序演变与中国对外开放战略(73分)

国际经济秩序演变与中国对外开放战略(73分) 1.资本市场的资金来源是()。(3.0分) A.储户和投保户 B.国外游资 C.财政补贴 D.社会热钱 2.外汇市场的核心是()。( 3.0分) A.CPI变动 B.GDP变动 C.利率变动 D.汇率变动 3.汇率波动的短期原因是()。(3.0分) A.资本流动趋势 B.宏观经济走势 C.游资和投机炒作 D.通货膨胀水平

4.目前全球基准利率的方向基本上由( )来制定。(3.0分) A.日本 B.欧盟 C.中国 D.美国 5.一定期限内货币的供求产生的价格称之为()。(3.0分) A.利率 B.汇率 C.收益率 D.溢价率 6.外汇市场是外汇需求者与供给者以及()所形成的外汇买卖交易市场。(3.0分) A.跨国金融公司 B.中介机构 C.商业银行 D.投资银行

7.货币市场一般指的是期限在( )以内的短期资金融通市场。(3.0分) A.三年 B.二年 C.一年 D.六个月 8.国际金融中心根据其规模的大小以及所起的作用大致可分为( )。(3.0分) A.全球性的金融中心和各国金融中心 B.区域性的金融中心和各国金融中心 C.全球性的金融中心和区域性的国际金融中心 D.全球性的金融中心和各国的国际金融中心 9.一般而言利率和风险呈( )关系,即风险越大,利率越高。(3.0分) A.正相关 B.负相关 C.正比例 D.负比例 10.金融市场是指( )互相交换和流通的市场。(3.0分)

A.资金和股票 B.货币和资本 C.黄金和资本 D.货币和资金 1.货币市场的金融工具主要有()。(4.0分)) A.同业拆借 B.短期国债 C.商业票据 D.长期国债 2.造成汇率波动的原因有()。(4.0分)) A.基本面(经济增长、充分就业) B.政治面(政局稳定、政党先进) C.资金面(现金流动性、政府资金) D.政策面(财政政策、货币政策) 3.国际金融市场的基本作用是()。( 4.0分)) A.加速资本间的国际流动,为各国弥补贸易逆差、调节国际收支、支持世界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来源

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再认识

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再认识 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相继经历了均衡、非均衡和协调发展三个阶段,本文立足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针对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发展、互动性较差、差距扩大三大问题,借鉴区域平衡增长论、区域不平衡增长论和区域阶段发展论,探讨了国外典型区域经济政策的战略选择,重点分析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变化和政策调整,提出今后中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和谐、互补和循环四个新型发展战略。 标签:区域经济区域政策经济理论发展战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呈现出不同的转型特点。从中国经济区中,东、中、西“三大部”分别实施的梯度推移非均衡发展战略中,一些区域的地区经济得到了空前发展,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但是区域之间经济关系的矛盾也日益突出,实际上区域之间经济差异呈现出进一步扩大的趋势。为此,研究中国区域经济的现状和相关理论,将有助于探讨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政策选择。 一、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 1. 区域平衡增长论 关于平衡增长的主要涵义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个行业和部门相互协调、共同增长,主要包括赖宾斯坦(H. Leibenstein)的临界最小努力命题论、纳尔森(R.R. Nelson)的低水平陷阱论、罗森斯坦和罗丹(P.N. Rosenstein- Rodan)的大推进论,以及纳克斯(R. Nurkse)的贫困恶性循环论和平衡增长理论。按照罗森斯坦、罗丹和纳克斯的观点,平衡增长是通过国民经济各部门同时大规模投资来实现的。平衡增长战略通过一定规模投资打破发展中国家的贫穷恶性循环,为部门和行业的发展创造较好的外部环境,主要目的在于利用外部经济效益和各部门之间相互关联和补充的性质推动经济快速发展。 2. 区域不平衡增长论 区域不平衡增长论认为增长过程在实质上是不平衡的。其代表理论有佩鲁(Perroux)的增长极发展理论、缪尔达尔(Gunnar Myrdal)的循环累积因果理论和赫希曼(A.O. Hirschman)的依附理论。这些理论均强调:在市场力量的作用下,区域发展之间的差距不会缩小反而会扩大,因为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所产生的“极化效应”或“反吸效应”和“报酬递增”将促使资本、劳动和产出在一定区域的循环积累,而其所产生的“涓滴效应”或“扩散效应”以及政府的转移支付只能将区域差异保持在一定限度而不足以促进区域收敛。因此,不均衡增长理论认为,“只要总的发展水平低,市场力量的自然作用在任何时候都将增加国内和国际不平等”,要促进落后地区的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必须依赖于强有力的政府干预和周密的经济政策,如在落后地区建立“增长极”和“增长中心”以启动这些地区的发展,培养其自我发展能力,然后利用市场力量实现这些地区的积累增长。

建国以来中国的变化教学资料

建国以来中国的变化

建国以来中国的变化 学院:信息班级:电科0801 姓名:*** 学号:20084836**** 建国以来,中国一直在曲折的道路上不断前进,不断发展。虽然不免遇到挫折,但60年的发展,以及现在取得的巨大成就告诉我们中国强大了起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飞速发展令世人瞩目。 纵观60年的发展历程,中国取得的成就历历在目。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了,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之后,在军事战争上:1951年西藏获得了和平解放,1952年抗美援朝战争取得胜利等;在军事科技上:1964年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氢弹爆炸成功,1970年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并顺利返回地面,尤其是神五、神六等载人航天飞船的发射成功及航天飞行获得的圆满成功更象征着我国军事力量的强大;在政治地位上:中国的国际地位越来越高,在国际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经济上:中国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快速发展,全国人民渐渐的富裕起来;在体育上:中国运动健儿屡次在奥运会上取得优异成绩,中国成功申办了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在疆土方面:1982年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构想,使中国于1997年和1999年先后顺利收复香港和澳门。中过的确强大了起来,这种强大展现在发展的各方面,中国人民值得为自己的祖国感到骄傲。 看中国的发展,与人们生活相关的各方面的提高更是巨大的表现。 在服饰上,建国时期,人们的服装上还保留着民国时期的样式。城市市民一般穿侧面开襟扣扣的长袍,妇女穿旗袍。农村男子一般穿中式的对襟短衣、长裤,妇女穿左边开襟的短衫、长裤,有的还穿一条长裙。当时人们做衣的面

料多是机织的“洋布”、粗棉布、麻布。此外还时行西装和中山装。50年代的人们崇尚劳动最光荣,朴素是时尚,因此服装上朴素单调。1956年,三大改造开始轰轰烈烈的进行,人们的生活一天天好起来的时候,流行的色彩也从蓝色、灰色变得丰富多彩了。改革开放之后,服装的花色、款式更加多样化,面料、质地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的穿着越来越丰富。90年代,人们的生活向小康过度,思想观念更为开放,人们的服饰在急剧变化,强调个性,不追逐流行成为一种时尚。 在饮食上,建国时期,人们生活贫困,食不果腹或粗茶淡饭。改革开放前,有所改善,但食物匮乏单调,票证盛行,人们营养不足。有些农村没有解决基本的温饱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人们不但吃饱,还可以吃好,营养均衡,粗细搭配。20世纪90年代以来,粮食供求走向了市场。今天,我们的物质生活已经极大地丰富了,菜场、超市、大卖场,琳琅满目的食品应有尽有。人们对于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吃好”,还要吃得健康,科学卫生观念深入人心。人们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口味清淡,要多吃蔬菜水果,少吃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以前因粮食不够用来充饥的野菜、粗粮,如今却成为餐桌上的健康食品。 在居住条件上,建国时期,人们居住条件极差,城市居民住宅面积小,设施简陋,人畜有时混居一室,卫生条件差。改革开放前,虽不断改善,但居住条件仍较差,样式统一单调的平板房取代了建国初期的破旧民居。一片片鱼鳞状的瓦片取代了破旧的屋顶,墙也不再是石砖砌成的,而是用石灰砌成的平坦而洁白的墙面。但房屋内部很少有装修,只有床、桌子、椅子等基本家具,看上去简朴整洁,洋溢着和谐宁静。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居住面积扩大,居住条

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演变

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演变 外交政策:总体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每个阶段有所调整。 第一阶段:新中国成立——50年代中期 面临环境:美国的孤立敌视政策 外交目标:争取国际社会的承认 外交政策:外交三大决策,“一边倒”“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重点是发展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 该阶段成果: 1、基本肃清了帝国主义在华的特权,巩固了新生的政权; 2、与几乎所有的社会主义国家建交(南斯拉夫除外,受苏南关系的影响)与一 些民族主义和北欧的国家建交; 3、赢得了朝鲜战争的胜利,日内瓦会议和亚非会议显示了新中国的地位和作用; 4、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和赞誉。 第二阶段:50年代中期——60年代末 面临环境:世界动荡、分化、改组;中苏出现分歧并扩大;国内全面开始建设社会主义 外交目的:推进世界革命 外交政策:放弃“一边倒”的政策,提出依靠广大的亚非拉国家,反对帝国主义,重点是发展与广大的亚非拉国家的关系 该阶段成果; 1、与包括法国在内的20多个国家建交 2、由于中国的睦邻友好政策,用大约十年左右的时间基本解决了与接壤国家的 陆上边界问题和华侨的双重国籍问题。 3、中法(1964年建交)建交使该时期的重要成果。 该时期外交特点: 1、夸大了广大亚非拉国家的力量对世界的形势估计过于乐观,并带有强烈的意

识形态色彩(而不是以国家利益为外交政策的依据) 2、该时期的外交树敌过多,具有四面出击的特点,但是总体来说,中国外交还 是不断前进的。 第三阶段:60年代末——70年代末 面临环境:中苏严重对峙,中美关系开始缓和 外交目标:缓解苏联的威胁,改善所处的国际环境 外交政策:“一条线”“一大片”的联美反苏政策。一条线,即按照大致的纬度画一条线连接从美国到日本、中国、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和欧洲的战略线。一大片即并团结该战略线以外的国家,就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反对苏联的霸权主义。 该阶段成果: 1、1971年第26届联大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席位,1972年中美关系改善; 2.70年代中国同70多个国家建交基本完成了与西方国家的建交过程形成第三次建交高潮,至1979年底已与120个国家建交,国际地位日益提高。 第四阶段:80年代——90年代 面临环境:国家局势缓和,中国开始启动改革开放; 外交目标: 为国内的经济建设创造一个有利的国际环境; 外交政策: 1、继续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同时又赋予了新的内涵; 2、科学判断战争与和平的形势(提出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 3、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政策; 3、确立了对外开放为长期的基本国策; 4、以“一国两制”来促进国家统一; 第五阶段:21世纪以来 面临环境:国际多极化、民主化趋势加强 外交目标:中国获得国际社会的认可,积极谋求建立新型的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提出“和谐世界”的理念。 综述 外交政策必须服从国家总的形势和国家利益的需要,服从于现代化建设的大局,故国家利益的需要是其唯一的依据,而不是以意识形态和政治色彩的为依据。

中国政治变迁

中国70年政治变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60年的政治发展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延续过程,以1978年底的改革开放为界,前后经历了两个明显不同的阶段。比较这两个阶段的政治生活,可以清楚地看到新中国政治变迁的趋势,即从革命到改革,从斗争到和谐,从专政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从集权到分权,从国家到社会。 一、从革命到改革 革命是中国共产党推翻国民党政权和建立社会主义政权的基本手段,是中国共产党人夺取政权的法宝。中国共产党把自己的胜利归功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这无疑是完全正确的。革命的基本意义就是开展武装斗争,以暴力手段推翻旧的统治秩序,对社会进行彻底的改造。 革命对于中国共产党以及新生的人民政权来说是极其神圣的。革命是新中国前30年最耀眼的政治术语、最高的政治价值和最大的政治权威。一切好的事、好的人、好的政策,都被冠以“革命”的名义;只要是出于“革命”的需要,无论做什么都是合法的。革命不仅是党夺取政权的法宝,也是其巩固新生政权的法宝;不仅是其政权合法性的根本源泉,也是其全部行为的合法性源泉。于是,革命成为新中国评判是非的根本政治标准。 然而,革命的根本作用毕竟在于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新的政治秩序。当革命者通过武装革命建立新的政治制度后,如果继续不断地进行政治革命,革命对于历史的进步作用就会逐渐减弱,乃至产生极大的负面作用。这是因为,从根本上说,革命是一种政治行为,它对历史进步的促进作用是通过打碎旧制度、解放社会生产力来实现的。但它本身并不是生产力,它可以促进经济发展,但绝不能替代经济发展。此外,革命是历史进程的非常态,它不受任何法制的束缚。无产阶级革命的直接目标是建立民主,但民主与法治是密不可分的,没有法治,就不可能有民主。从这个意义上说,革命与民主很难兼容。 与革命不同,改革的主要目标不是打碎现存的秩序和制度,而是对现存制度的完善。革命的主要功能是“破”,即摧毁旧秩序;改革的主要功能则是“立”,即建设新制度。作为改革的先声,邓小平领导了作为思想解放运动标志的“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并且亲自倡导解放思想。改革是一场广泛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社会变革运动,它为中国社会带来的最重大变化,是创造了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世界历史性奇迹。伟大的改革运动改变了中国的历史命运,翻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也挽救了中国共产党追求的社会主义事业。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从表面上看,改革似乎与革命相对立,是对革命的偏离。但是,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终极目标来看,改革恰恰是对革命事业的继续。 二、从斗争到和谐 革命是斗争的一种手段,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阶级和阶级斗争是产生社会革命的现实基础。社会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的必然要求。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经典理论,人类自从进入文明社会后,便产生了私有制,产生了分工。在私有制和分工的基础上,进而产生了阶级。因此,文明社会以来的一切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人完全接受了上述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和阶级斗争学说,并且在新中国建立后将阶级斗争理论推向极端。从理论上说,马克思的阶级斗争理论的目标最终是为了实现“每个人都获得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阶级斗争所要达到的理想状态应当是阶级和阶级差别日益缩小,直到完全消除,社会更加和谐,人性不断得到解放,个人变得更加

建国以来中国的变化

建国以来中国的变化 学院:信息班级:电科0801 姓名:*** 学号:建国以来,中国一直在曲折的道路上不断前进,不断发展。虽然不免遇到挫折,但60年的发展,以及现在取得的巨大成就告诉我们中国强大了起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飞速发展令世人瞩目。 纵观60年的发展历程,中国取得的成就历历在目。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了,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之后,在军事战争上:1951年西藏获得了和平解放,1952年抗美援朝战争取得胜利等;在军事科技上:1964年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氢弹爆炸成功,1970年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并顺利返回地面,尤其是神五、神六等载人航天飞船的发射成功及航天飞行获得的圆满成功更象征着我国军事力量的强大;在政治地位上:中国的国际地位越来越高,在国际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经济上:中国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快速发展,全国人民渐渐的富裕起来;在体育上:中国运动健儿屡次在奥运会上取得优异成绩,中国成功申办了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在疆土方面:1982年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构想,使中国于1997年和1999年先后顺利收复香港和澳门。中过的确强大了起来,这种强大展现在发展的各方面,中国人民值得为自己的祖国感到骄傲。 看中国的发展,与人们生活相关的各方面的提高更是巨大的表现。 在服饰上,建国时期,人们的服装上还保留着民国时期的样式。城市市民一般穿侧面开襟扣扣的长袍,妇女穿旗袍。农村男子一般穿中式的对襟短衣、长裤,妇女穿左边开襟的短衫、长裤,有的还穿一条长裙。当时人们做衣的面料多是机织的“洋布”、粗棉布、麻布。此外还时行西装和中山装。50年代的人们崇尚劳动最光荣,朴素是时尚,因此服装上朴素单调。1956年,三大改造开始轰轰烈烈的进行,人们的生活一天天好起来的时候,流行的色彩也从蓝色、灰色变得丰富多彩了。改革开放之后,服装的花色、款式更加多样化,面料、质地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的穿着越来越丰富。90年代,人们的生活向小康过度,思想观念更为开放,人们的服饰在急剧变化,强调个性,不追逐流行成为一种时尚。 在饮食上,建国时期,人们生活贫困,食不果腹或粗茶淡饭。改革开放前,有所改善,但食物匮乏单调,票证盛行,人们营养不足。有些农村没有解决基本的温饱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人们不但吃饱,还可以吃好,营养均衡,粗细搭配。20世纪90年代以来,粮食供求走向了市场。今天,我们的物质生活已经极大地丰富了,菜场、超市、大卖场,琳琅满目的食品应有尽有。人们对于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吃好”,还要吃得健康,科学卫生观念深入人心。人们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口味清淡,要多吃蔬菜水果,少吃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以前因粮食不够用来充饥的野菜、粗粮,如今却成为餐桌上的健康食品。 在居住条件上,建国时期,人们居住条件极差,城市居民住宅面积小,设施简陋,人畜有时混居一室,卫生条件差。改革开放前,虽不断改善,但居住条件仍较差,样式统一单调的平板房取代了建国初期的破旧民居。一片片鱼鳞状的瓦片取代了破旧的屋顶,墙也不再是石砖砌成的,而是用石灰砌成的平坦而洁白的墙面。但房屋内部很少有装修,只有床、桌子、椅子等基本家具,看上去简朴整洁,洋溢着和谐宁静。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居住面积扩大,居住条件有了明显改善。新型的住宅小区拔地而起,楼房鳞次栉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装修也成为热点,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也体现了人们生活品位的提高。 在交通方面,建国时期,交通不便,大城市,电车,汽车比较多见,而小城市,农村等,只有少量的自行车和人力车,步行是最普遍的出行方式,改革开放以前,交通有所改善,但以自行车为主。“一五”计划期间兴建宝成铁路、鹰厦铁路;新藏、青藏、川藏公路修到“世界屋脊”,密切了祖国内地同边疆的联系,也便利了经济文化的交流;1957年,武汉长江大

中国外交战略

中国外交战略 新中国外交的指导方针和差不多原则 毛泽东和邓小平的外交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进展观是中国对外工作的指导方针 为了同旧中国的半殖民地外交一刀断,爱护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19 49年春夏之际,毛泽东提出“另起炉灶”、“打扫洁净房子再请客”和“一边倒”的三条方针。“另起炉灶”,“打扫洁净房子再请客”,是指:往常对国民党政府同各国政府建立的旧的外交关系一律不予承认,对驻在旧中国的各外国使节只当作侨民对待,而不作为外交代表;对旧中国同外国签订的一切条约和协定都要进行重新审查处理,把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努力和特权逐步进行肃清,在互相尊重领土主权和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建立新的外交关系。“一边倒”是指:倒向社会主义一边。这是因为,在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时期,国际上显现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同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尖锐斗争的局面。美国站在中国人民的对立面,支持蒋介石打内战。而苏联对中国人民的革命长期给予同情和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我们就不能不考虑到:新中国成立后帝国主义对新中国进行武装干涉的可能性,这就决定了新中国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各国联合的必要性。因此,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公布宣布新中国倒向社会主义一边。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实行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方针,我们不仅要向社会主义国家开放,也要向资本主义国家开放;不仅同进展中国家,也要同发达国家进展友好合作关系。如何处理意识形状和社会制度的差异同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成为我们党在对外交往中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咨询题。邓小平同志从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和拓展对外关系新局面的大局动身,明确提出“考虑国与国之间的关系要紧应该从国家自身的战略利益动身”,“不去计较社会制度和意识形状的差别”,“以自己的国家利益为最高准则来谈咨询题和处理咨询题”。(12)这就为我们正确对待和妥善处理国家关系和党际关系中的意识形状咨询题提供了明确的指导方针。所谓不计较社会制度和意识形状差异

中国外交政策的演变和走向

新中国成立——50年代中期 面临的环境:美国的孤立敌视政策 外交目标:争取国际社会的承认 外交政策:外交三大决策,“一边倒”“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重点是发展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 该阶段成果:1、基本肃清了帝国主义在华的特权,巩固了新生的政权2、与几乎所有的社会主义国家建交(南斯拉夫除外,受苏南关系的影响)与一些民族主义和北欧的国家建交3、赢得了朝鲜战争的胜利,日内瓦会议和亚非会议显示了新中国的地位和作用4、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受到国际认可和赞誉。“一边倒”。在当时世界分裂为两大阵营的国际环境下,我国站在以苏联为首的和平民主阵营中,这是维护自身主权利益,维护世界和平的正确选择。20世纪50年代中期我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开始逐步实行“一大片”政策,加强同亚非拉国家的政治经济往来 第二阶段:50年代中期——60年代末 面临的环境:世界动荡、分化、改组、中苏分歧出现并扩大,国内全面开始建设社会主义外交目的:推进世界革命 外交政策:放弃“一边倒”的政策,提出依靠广大的亚非拉国家,反对帝国主义,修正主义,反动派的政策(此期间的重点是发展与广大的亚非拉国家的关系) 该阶段的成果;1、与包括法国在内的20多个国家建交2、由于中国的睦邻友好政策,用大约十年左右的时间基本解决了与接壤国家的陆上边界问题和华侨的双重国籍问题3、中法建

交使该时期的重要成果。 该时期的简要评价:1、夸大了广大亚非拉国家的力量对世界的形势估计过于乐观并带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而不是以国家利益为外交政策的依据)2、该时期的外交树敌过多,具有四面出击的特点,但是总体来说,中国外交还是不断前进的。两个拳头出击”。60年代,随着中苏关系恶化,中美继续对抗,为捍卫国家利益、世界和平,中国实行“两个拳头出击”的方针,同时反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 第三阶段:60年代末——70年代末 面临的环境:中苏严重对峙,中美关系开始缓和 外交目标:缓解苏联的威胁,改善所处的险恶的国际环境 外交政策:“一条线”“一大片”的联美反苏政策。一条线,即按照大致的纬度画一条线连接从美国到日本、中国、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和欧洲的战略线。一大片即并团结该战略线以外的国家,就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反对苏联的霸权主义。 该阶段的成果:1、1871年第26届联大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席位,1972年中美关系改善2.70年代中国同70多个国家建交基本完成了与西方国家的建交过程形成第三次建交高潮,至1979年底已与120个国家建交,国际地位日益提高。“一条线,一大片”。70年代中美关系缓和,苏联严重威胁中国安全,毛泽东提出“三个世界”的构想。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地位得到恢复。我国外交关系取得重大突破,既重视发展与美、日等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又注重发展同广大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我国开始全面参与国际事务,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当代大学生如何全面理解中国外交战略布局

当代大学生如何全面理解中国外交战略布局 摘要:进入新时期,国际格局发生沧海桑田之多重变化。中国和平崛起,革旧寻新,前所未有地靠近世界舞台中心,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目标。十八大召开以来,中国在大战略视角下展开外交 战略的新布局,给世人展现出清新而强有力的外交新貌。当代大学生作为日后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如何理解、如何全面理解中国外交战略布局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从什么是中国外交战略布局、当代大学生的理解、当代大学生如何更加全面的理解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中国外交战略布局大战略 一、中国外交战略的基本涵义 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实力积累,中国经济总量已跃居 世界第二,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第二大进口国、服务贸易第三大进口国和第四大出口国,从而为拓展外交空间奠定了坚实基础。当前,中国处于国内体制改革和外交战略转型的双重机遇期,需要研究如 何扮演大国角色,在经济实力和实际影响力之间实现有效的相互转化,构筑稳定的国际环境,进而实现国家利益。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外交既要有延续性,又要开拓新思路。十八大以来, 新一届政府更加强 调外交的“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在大国外交、周边外交、发展中国家外交和多边外交等方面进行整体布局,外交工作更加精细, 外交活动所要维护的国家利益更加复杂。[1]因此,在理论层面上强 化对中国外交战略布局的认知是十分必要的。 1、“大战略”及“中国大战略”的概念定位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狭隘的战略观念不能适应大规模战争的需要,人们对战略问题进行了更为深入的思考。进入20世纪20年代,随着科技和现代工业的发展,军队日益机械化,战争的前方和后方联系日 益紧密,战略家对战争的思考在空间和范畴上更加扩大,战略研究开 始进入经济、政治等领域, 大战略的概念应运而生。“大战略”来源 已不可考, 但最早系统阐述的学者是利德尔·哈特,他将大战略定义 为“协调和集中国家的全部资源用于实现由国家政策规定的在战争中

农村与区域发展论文区域经济发展论文: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文献综述

农村与区域发展论文区域经济发展论文: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文献综述 【摘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鉴于此在国家整体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国内外的专家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具体实践,使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内容和形式不断更新,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和与时共进的特征。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1 引言。 1958 年美国发展经济学艾伯特·赫希曼在《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率先提出“发展战略”这一概念,重点讨论发展中国家如何利用自己的潜力、资源与环境,谋求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自20 世纪60 年代开始,联合国先后制定了60 年代、70 年代、80 年代三个10 年的“国际发展战略”,它使得“发展战略”一词逐渐越出以发展中国家为研究对象的范围,也广泛运用于发达国家。 2 国外研究现状。

2. 1 理论贡献。 (1)区域平衡增长论。 均衡增长的主要涵义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个行业和部门相互协调、共同增长。主要包括赖宾斯坦(H. Leibenstein)的临界最小努力命题论、纳尔森( R. R. Nelson)的低水平陷阱论、罗森斯坦和罗丹( P. N. Rosenstein- Rodan)的大推进论,以及纳克斯(R. Nurkse)的贫困恶性循环论和平衡增长理论。 (2)区域不平衡增长论。 区域不平衡增长论认为增长过程在实质上是不平衡的。其代表理论有佩鲁(Perour)的增长极发展理论、缪尔达尔(Gunnar Myrdal)的循环累积因果理论和赫希曼(A. O. Hirschman)的依附理论。 (3)区域阶段发展论。 倒U 型理论(Reversed U - Shaped Theory) 1965 年,美国经济学家威廉姆森( J. G. Williamson)把库

当代中国外交-笔记

中美 2.简述新中国成立以来中美关系的演变; 答:(1)第一阶段,新中国建立初期50年代,美国对中国实行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威胁,政治上孤立的策略 (2)第二阶段:60年代中美关系时好时坏。美国对中国采取武力威胁和拉拢的双面政策,妄图使中国倒向自己一边。而中国站在中立立场上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对美国的进攻都予以坚决的反击。 (3)第三阶段:70、80年代,79年中美建交,握手言和。 (4)第四阶段:90年代至今,中美互利和互相竞争,在许多问题上仍存在较大分歧。 3.简述中美建交的背景及其过程及其影响。 1)背景:美国方面:①70s中国国际地位提高,②“遏止和孤立”政策失败,③陷入越战泥潭;中国方面:①苏联陈兵中国北方边境,②有利于改善中国地位,③解决台湾问题,实现中国统一 2)过程:①乒乓外交:毛泽东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打开了两国人民友好往来的大门。②1971年7月8日,基辛格在访问巴基斯坦期间,秘密访华。7月9日至11日,周恩来同基辛格进行了会谈揭开中美建交序幕。③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2月28日,中美签订了《上海公报》,奠定了两国关系正常化的基础。④1978年12月15日,中美《中美建交公报》发表,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1979年1月1日《中美建交公报》正式生效,中美正式建交。 3)影响:①结束了长期的对话,开始了两国关系的新阶段。 ②提高了两国的战略地位,改变了国际战略格局,对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有重大的意义。 ③有利于两国的经济、贸易、科技、文化、金融等各方面的交流与发展。④中国处于美苏之间的关键性制衡地位,使中国战略地位空前提高。⑤尼克松访华,促使西方国家同中国建交,形成中国外交史上第三次建交高潮。 简述中美关系中的三个联合公报; 答:(1)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应周恩来总理的邀请访华。尼克松访华期间,中美双方于1972年2月28日在上海发表了《中美联合公报》(“上海公报”),标志着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2)1979年1月1日,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美国宣布断绝同台湾的所谓“外交关系”,并于年内撤走驻台美军,终止美台《共同防御条约》(即“断交、废约、撤军”)。 (3)1982年8月17日,两国政府发表《中美联合公报》(“八?一七公报”),美方承诺“它不寻求执行一项长期向台湾出售武器的政策,它向台湾出售的武器在性能和数量上将不超过建交以来近几年的水平,准备逐步减少它对台湾的武器出售,并经过一段时间导致最后解决”。 中国对美政策的演变 第一,联美反苏的“一条线”政策(1971-1982)。 第二,独立自主的“不结盟”政策(1982-1989)。 第三,“韬光养晦”政策(1989-2000)。 邓小平提出战略策略: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韬光养晦、

中国近代政治的变迁

主要考点梳理 一、晚清时期的政治 1、领土主权完整的破坏 ①《南京条约》 《南京条约》条约的主要内容:割香港岛给英国;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由双方商定。此外列强还攫取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居留等特权。 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巨大的屈辱和深重的灾难。从此,中国的大门被迫打开,主权和领土完整不断遭到破坏。独立发展的道路被迫中断,中国的历史进程发生了重大转变,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 ②《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 《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是:增开天津等沿海沿江11处通商口岸;赔偿英法巨额白银;允许外国人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和传教;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通航等。 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大片领土,主权受到更加严重的侵害,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 ③《马关条约》 《马关条约》规定: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二亿两白银;开放重庆等地为新的商埠;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后来,在列强的干涉下,日本才同意中国追加3000万两白银作为“赎辽费”,交还中国的辽东半岛。 《马关条约》使中国的领土和主权进一步遭受严重损失。《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后危害最为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在《马关条约》的刺激下,列强争相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④《辛丑条约》 《辛丑条约》的巨额赔款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使中国税收受到列强控制。“使馆界”实际上是“国中之国”,成为列强策划侵略中国的大本营。 2、思想意识的变化

新中国饮食六十年变迁及国宴变迁

新中国饮食六十年变迁 一、建国初期至改革开放前 中国人历来崇尚“民以食为天”,是最讲究吃的国家之一。但是建国初期,中国刚经历过战乱的洗礼,物质很是匮乏,粮食短缺,生活贫困,食不果腹。温饱问题是当时最大的民生问题。国民吃的都是些杂粮粗面,北方是窝窝头、玉米面馍馍,南方也是糙米粗粮,而且有这些也已经是很不错了。那个年代的人们粥没少喝,野菜没少吃,白面白米恐怕就是一年到头最大的梦想了。 当时由于物质的缺乏,中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于是出现了大锅饭和粮票。大跃进让几亿中国人过上了集体公社的生活,大家一起干活,一起吃饭,大锅饭、集体灶又是那个时代的特色。1959年至1961年的全国大饥荒再次让中国人在"吃"上饱受煎熬,这个时段是中华民族的大灾难,草根树皮竟然也都"供不应求"。粮票是计划经济的产物。五十年代初,我国粮食短缺。因为生产力水平不高,物质供应紧张,需要用票证限制人们的购买力。中央政务院于1953年10月发布命令:全国实行粮食计划供应,采取凭证定量售粮办法,粮票出现了。北京从1960年8月起全市饮食业实行凭票用餐,食油、禽、蛋、肉、豆制品、蔬菜也实行限量供应。这一时期票据种类繁多,除了粮、油、布票,还增发了补助豆票、糕点票、高级脑力劳动者补助油票、节日补助油票,有些地方还发放过煤球票、冰棍票、烟酒糖票、豆腐票。在票证盛行的年代,也是物质短缺的时代,只有在逢年过节的时候,人们才能凭票购买一些糕点糖果、干货果品,而且分量都极少。 改革开放前,国民饮食较建国初期有改善,但食物匮乏单调、票证盛行,人们营养不足,有些农村没有解决基本的温饱问题。 二、改革开放初期至八十年代 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人们餐桌上的菜样丰富了起来,街上的饭馆也多了起来。这时的城市居民摆脱了计划经济统销统购束缚,从初期的粮油、副食品敞开供应开始,所有的票证都被逐出历史舞台时,也预示着一个新"饮食"时代的到来:以往逢年过节才端上餐桌的红烧肉,已经慢慢开始增多。过去闻所未闻的三文鱼和鲈鱼,也成为人们餐桌上的佳肴。国民不仅对肉食、蛋白质的摄入增多,而且日渐对饮食多样化的要求也促进了餐饮业的繁荣发展。西餐厅也开始了重返中国的历程,人们以一种包容的态度欢迎着西餐厅在周围的出现。 20世纪90年代以来,粮食供求走向市场,粮票消亡成为历史的必然。“1993年5月,北京最后停止使用粮票,粮票全面退出历史舞台。一些象征短缺经济的布票、油票、肉票、豆腐票,也相继退出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如今这些时代象征已经成为收藏家手里的珍品。 三、九十年代 已经消失的粗粮意外地受到食客青睐,再次回到餐桌,重新成为中国人饭桌上的新宠。与此同时,国人把牛奶从特种营养品的位置摆上了普通的餐桌,中国乳业于是开始高歌猛进,进入一个超常发展时期。以前中国的饮食区域特征很明显,每一个地方有着自己的饮食特色,如湖南菜,川菜,粤菜等等,后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饮食业也迅速发展,那些具有地方特色的菜及小吃不断扩张自己的“地盘”,最典型的就是川菜,几乎每个大小城市都可以见到川菜馆和成都小吃店。随着生活的富裕,中国菜已经难以满足人们的口味。俄罗斯西餐、法国大菜、意大利比萨、日本料理、韩国烧烤、美国麦当劳、肯德基等纷纷进军中国,中国人不出国门便能吃遍世界。这个时代的你无论走到何方,大街小巷各种档次和风味的餐厅与酒肆都随处可见——随之而来的健康恶果是:不良的饮食习惯导致心血管、肿瘤、糖尿病、肥胖症持续攀升,已成为死亡率较高的疾病。于是,人们开始大规模地减肥。 四、二十一世纪

当前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战略的变化

当前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战略的变化 摘要: 新中国成立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外交理念经历了许多变化。特别是近几年国际形势风云激荡, 各种矛盾交错发展, 挑战纷呈, 世界局势错综复杂, 变化剧烈。这种状况将继续延续并影响到当前国际形势的发展。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信息网络化、科技高新化的背景下,我国外交战略也发展了变化。谈及中国外交的“战略转型”,中国过去三十年外交的成功经验就是在不同身份间保持了平衡。中国跟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周边国家、多边国际对话机制都保持了良好的关系,并把这多种关系细腻地缝合在一起。中国外交从经济角度追求双赢,从全球治理的角度维护稳定,这两方面都很重要。全球化进程是在西方发达国家主导下实现的,它从经济、政治、意识形态三个方面加强了美国及西方的国际地位,同时给中国的外部环境带来巨大压力;中国要想顺利融入全球化,分享全球化所带来的机遇和利益,在21世纪初期必须在顶住“西化”和“遏制”压力的同时,与西方国家保持良好的关系。机遇蕴含在挑战中,只有成功应对挑战,才能抓住机遇。 关键词:国际形势、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信息科技、中国外交 外交是国内政治的延续,但有别于内政。研究外交并制定对外政策,需要知己知彼、学贯东西;必须立足于对世界大势和各国国情的深刻认识,而绝不可以一厢情愿、以己度人、或单纯地“以德报怨”。无论是两国间的双边关系、抑或更为广阔的国际关系的格局,实质上是各国在实力基础上通过各种手段追求国家利益而相互博弈的结果。实力是决定格局的基础,格局反过来又加强或削弱一国的实力。在国际斗争中,一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不仅取决于其政治、经济和军事的综合力量,还在于该国运用何种外交战略。高明的外交手段可以在相当程度上弥补一国实力的不足。 因此,我们必须十分清晰地了解我们的对手国际行为的特点和规律、思维方式、民族心理以及相应的外交战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有效地和最大限度地实现我国的国家利益。新中国外交仍不同程度地受到“重脸面而轻实利”、“和为贵”等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 一.当前国际形势 全球化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地理等多个层面,正如德国学者乌尔里希·贝克所说的,“伴随全球资本主义的是一种文化与政治的全球化过程”。不过,经济全球化是全球化的核心

中国外交政策的演变及和平崛起战略

中国外交政策的演变及和平崛起战略 一、中国外交政策的历史演变 自建国至今,我国外交政策及国际战略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 1、建国初期到50年代中期实行“一边倒”外交政策 建国初期中国实行“一边倒”外交政策是当时的历史条件决定的。 第一、建国初期,我国遭到美国为主导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敌视,孤立封锁和包围威胁,无法与他们建交。 第二、长期的战争之后,中国急需寻求外来经济援助和政治盟友,需要较好的国际环境,以愎复经济,建设国家,实行“一边倒”外交可以迅速消除苏联领导对中共的疑虑,赢得苏联的信任、支持和经济援助,也可一定程度牵制一心要颠覆中国政权的美国,使之有所顾忌。 第三、当时国际形势是以美、苏两大国为首的两大阵营的对立格局,中国没有中间道路可走,倒向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2、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期确定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指导的外交政策 1953年12月31日,周恩来总理在北京接见印度谈判代表团时,首次系统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年4月29日,中印达成《中印关于中国西藏地方和印度之间的通商和交通协定》,序言中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定为指导两国关系的准则。6月,周恩来应邀先后访问印度和缅甸,分别与两国总理尼赫鲁和吴努发表联合声明,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双边关系的基本原则,并倡议以此作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准则。1955年4月,亚洲、非洲29个国家在印尼的万隆召开首脑会议,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在发言中再次重申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将其中的“互相尊重领土主权”改变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至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表述正式确定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此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仅成为中国外交政策的指导方针和贯彻始终的主线,也成为国际社会广泛共识和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以此原则为指导,中国打破了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封锁,扩大了外交和国际活动空间,逐步与许多周边邻国和亚非欧国家建立了友好外交关系。 3、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初期“两个拳头打人”的外交政策 60年代中期以后,毛泽东对国际形势作出了“战争与和平”是时代主题的判断,认为世界大战不可避免而且迫在眉睫,因而将一切工作的立足点转向打战上,为早打、大打、打核战争作准备,全国都进入备战、临战状态,不仅使经济工作付出了很大代价,也影响了外交工作。实行“两个拳头打人”战略,一度把推进世界革命,实现社会主义在全世界的胜利定为外交工作基本方针,“过火”的行动带来了外交工作严重的损失,孤立了自己,影响了国家关系。 4、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三个世界”理论的提出与“一条线”外交政策 1974年2月,毛泽东会见赞比亚总统卡翁达时,完整地提出了“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思想,其中第一世界是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第二世界是亚洲(除日本外)、非洲、拉丁美洲的发展中国家;第三世界是指处于两者之间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三个世界”理论表述的提出,标志着毛泽东对世界结构认识发展到一个新阶段。他对中国的明确定位是:“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也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属于第三世界。”基于这一理论,中国实行了“一条线”外交战略。即依靠第三世界,联合第二世界及一切中间力量,反对美苏两霸,而其中对美国又团结又斗争,谋求中美关系正常化,与西方结成统一战线,孤立与打击苏联霸权主义。在这一外交战略指导下,中国与美国,日本等国家实现了国家关系正常化,与一些西方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克服了发展外交关系的障碍,使中国愎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外交工作出现前所未有的新局面。 “第三世界”这一概念是法国经济学家阿尔弗莱德·索维于1952年在他的论文“三个世界,一个星球”中首次提出的,即资本主义世界和共产主义世界之间还有一个第三世界。1973年9月,第四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通过的《政治宣言》第一次将第三世界的概念写入国际会议的纲领性文件。1974年2月,毛泽东正式提出“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思想,但在这里所指的第三世界与索维和国际社会所指的基本内涵相同。而第一,第二世界与前却本质上不同,这个变化是毛泽东对当时国际形势变化的基本概括,也是中国的国际战略思想,据此解决国际关系中的敌我友关系问题。尤其是对中国的国家定位,对中国的外交政策的制定与实践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同年,邓小平在第六届特别联合国大会上作了关于三个世界的发言,专门就第三世界概念的含义和特征作了阐述。此后,第三世界概念才为国际社会广泛认同,并在国际组织、国际会议、国际文件及媒体宣传中普遍采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变迁(1)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变迁 (行政、选官、监察和法制、文化专制、疆域) 总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①专制主义:皇帝专断独裁,皇位终身世袭; ②中央集权:地方政府没有独立性,地方官员由中央直接任命; ③二者关系:凡皇权加强之时,也是集权有效之时。始终贯穿两对矛盾:中央集权与地方割据,皇权与相权。 ④认识:该制度是建立在封建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对君主专制的认识(以明、清为例):君主专制的加强,有利于纠正前朝弊病,提高行政效率。但其消极作用严重影响了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是中西差距拉大的重要原因。对中央集权的认识(以北宋为例):从权、钱、兵入手,权归中央,避免了兵变割据,有利于封建经济发展。但“冗官、冗兵、冗费”造成积贫、积弱的局面。 进步性:维护统一;组织工程建设;促进交流(中原与边疆、中外交流)、抵御侵略(明:戚继光抗倭;清;中俄雅克萨之战,签订平等的中俄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

消极性:文化专制、禁锢思想、抑制科研(如八股文、文字狱);皇权暴政、官场腐败;束缚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一、中国古代行政制度 中央:三公九卿制→三省六部制→内阁制 地方:分封制、郡县制、郡国并行制、行省制 1、中央行政制度 ①秦朝建立三公九卿制,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为“三公”;汉承秦制,开创了封建社会中央集权的新局面。 ②隋创立三省六部制,唐沿用。(三省:尚书省掌行政,领导六部;中书省掌政令草拟;门下省掌政令审批。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互制约;六部尚书各司其职,分工明确。) ③宋承唐制,亦又甚焉,分化事权: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宰相行政权;设枢密使分割宰相军权;设三司使分割宰相财政权。 ④元朝;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关;枢密院为最高军事管理机关;御史台为最高监察机关;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 ⑤明初废丞相,权分六部;清初(顺治年间)设内阁,置六部,受议政王大臣会议限制;康熙→乾隆:康熙设南书房,与内阁、议政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