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兰花常见病害防治

兰花常见病害防治

兰花常见病害防治
兰花常见病害防治

兰花常见病害防治

1、疫霉病

病症:一年四季均会发生,但在梅雨季节,浇水过湿或通风不良时发病最重,尤其刚出瓶不久的幼苗最易受害。感染部位产生褐色病斑,高温多湿时迅速扩大,终呈黑褐斑,落叶茎腐至植株死亡。防治方法:

(1)避免过湿,改善通风通气条件,光照充足。(2)避免偏用氮肥,减少植株徒长软弱。(3)喷施1/800多菌清或1/1000好生灵水液。(4)病株切除的伤口用大生粉涂抹,再放臵干燥处,一周不浇水,可遏阻病害蔓延。

2、炭疽病

病症:种植太密、通风不良,水分失调或受伤伤口等易感病。患病初期叶片产生褐色凹陷小点,以后扩大成圆形或不规则病斑,严重时病斑中央有坏疽现象。

防治方法:

(1)种植勿太密。增加光照;排水、通风需良好。(2)培养壮苗,勿经常搬动植株,以免造成损伤感病。(3)切去患病叶片,用1/500倍大生-45水液,1/800倍万菌清涂抹伤口。(4)每周喷施一次1/1000倍的甲基托布津或多菌灵水液。

3、软腐病

病症:春夏季高温多湿,通风不良,过量施用氮肥时较易发生

此病害。初期由细菌侵入叶片或心叶产生水渍状病斑,迅速扩大、含水多,后期发生恶臭,病叶变黄而脱落,全株软腐而死。该病传染极迅速,必须尽快防治。

防治方法:

(1)改善生长条件,增加通风,降低温度和湿度。(2)切除感病部位,用抗生素粉剂涂抹,一周不浇水,可阻遏该病蔓延。(3)采用链霉素1000倍水液,石硫合剂或波尔多液500倍水液,每周喷洒一次。

4、叶枯病

病症:叶梢产生黑色小斑点,逐渐扩大成不规则病斑,病斑周缘形成黑褐色,中间呈淡灰褐色,严重时蔓延整个叶片,最后枯萎落叶。

防治方法:

(1)切除病叶,喷施500倍大生-45或1000倍好生灵。(2)感病植株,应避免雨水或暂停淋水,防止病情加重。(3)每日定期喷洒一次500倍大生-45,以作预防。

5、白绢病

病症:大花蕙兰较易发生此病,初期假球茎基部变黑而腐烂,逐渐在病斑上产生白色菌丝,病株逐渐枯衰而死。

防治方法:

(1)切除带病斑的假球茎,连同栽植的盆皿、植料用火烧毁。(2)每周喷施一次500倍大生-45液,或多菌灵1000倍水液。

家庭养兰花病害防治

加强种养。兰花需要一个通风透气良好、排水畅通、光照适中的环境。以家居盆栽兰花为例,选择的兰盆应是盆底空间大、透气性好、不积水;种养兰花的泥土最好是塘泥与焙烧土混合使用,略呈微酸性;兰株移至盆中宜放臵通风良好、光照适中的地方,减少和防止兰花病害的发生。给兰花浇水时,要分别季节实行不同的水分控制,以保持兰盆的泥土少许湿润为宜,但忌积水。

选好品种,减少传染源。兰花品种众多,抗病性差异也较大,选好品种育壮苗,减少病源的传染是一条防治兰花病害的有效途径。

合理施肥,适时补充养分。家居盆栽兰花的施肥要掌握"宁缺勿滥、宁稀勿浓"的原则,选择适当的时节施肥。在给兰花施肥时,切忌施肥不足或超量施肥。

及时消除病叶、病株,实行防与治相结合。每当发现兰叶有黑斑病、炭疽病、白绢病等叶斑点病,要及时剪除烧毁或进行深埋处理。若发现有腐烂的兰株,也要清除处理。另外,每隔10天用等量式的波尔多液或灭病威、多菌灵等农药,或用草木灰浸制的水喷射兰叶,连续喷射2次至3次,对于防兰花的病害有较好的效果。

兰花常见病害防治

病害方面:

(l)炭疽病又名褐斑病,主要危害兰叶。其症状是叶面出现椭圆形病斑,由小到大,由黄变黑,严重时连片腐烂。大多在梅雨季节发

生,散放孢子,传染其它叶片。在广州地区的7—8月,湿度80%以上,高温闷热时发病最盛。当发现时要立即剪除病叶,集中烧毁,清理周围环境卫生,加强通风,减少水湿,随即用多菌灵800倍液,或炭疽福美600倍液,或甲基托布津8o0倍液,或百菌清500倍液喷射。每10一15天喷洒1次,连续2—3次,即可抑制下来。

(2)软腐病又称细菌褐斑病。多在4—5月份发生;由雨水带菌进入幼芽心内,出现水渍状小斑点,由褐黄变为黑色,而至发臭死亡。当发生后要及时移到通风少湿的地方,并用药棉吸出芽心水分,用1%的波尔多液,或代森锌6o0倍液,或百菌清500倍液喷射,每隔10一15天1次,连喷3次。

(3)根腐病多在高温多湿时发生。当盆士渍水、土壤板结、酸性较多、施肥过浓时镰刀菌趁机侵入根部,使根逐渐腐烂,植株吸收不到养分而死亡。如在早期发现,应迅即换盆,把所有植料倒掉,剪除烂根败叶,用0.1%的高锰酸钾溶液把整株兰花浸入15分钟左右,取出洗净晾干,再用“促根生”稀释清水3000倍,浸透3o分钟晾干,重新种在更新的植料内,放臵在通风之处,让它逐渐恢复生机。

(4)白绢病大多危害墨兰和建兰。当高温多湿时节,其病菌的菌丝体先从假鳞茎或叶片基部入侵,接着危害根部。经发生后叶片由下而上逐渐发黄干枯,表面缠绕白色绢丝状的菌束,慢馒扩展到全株,凡是感染此病的兰根,都会中间通空,只剩下表皮,而假鳞茎亦只剩下纤维组织,呈现出叶断根断的干死现象。要防止白绢病的发生,首先要在种植前选用干净和消毒过的植料,不宜施用过浓的有机质肥

料。当初发病时,立即进行换盆,改用新的植料。并用五氯硝基苯5O0倍液喷浇,或用灭菌丹或多菌灵6OO倍液将病株浸上20分钟,再用清水洗净晾干,再用“促根生”稀释清水3OO0倍浸透20分钟,重新栽种,另放臵其它地方,与没有发病的正常兰花隔离,以防再发生传染。

(5)病毒病在各地都有发生,约有l0多种。现常见的有兰花叶病毒和齿兰环斑病毒两种。使叶上出现多种花纹的斑点,叶正面色浅,背面色深,继而扩大至整叶枯黑而死。群众称之为“拉丝病”,被视为兰花的“癌症”,对家庭养兰和园兰出口威胁很大。有些海外兰商把染上此病的名兰品种带来内地以廉价出售。购买时要特别警惕,以免受骗。这种病毒病到目前为止,尚未有什么特效药可以防治。据闻台湾制造的“培绿素”和“兰嘉素”对病毒病有一定疗效。如发生此病,应即清理烧毁,对用过的兰盆、兰具等均要彻底消毒。

(6)日灼病在缺乏遮光的地方,兰花被夏天强烈的日光晒过,使叶肉内的一些叶绿素遭受坏死,继而被病菌浸入而发生病变。其病状多呈褐色或黑色斑点。防治的方法着重于加强荫蔽设施,特别是防止中午的猛烈阳光照射。至于有些衰老的兰叶发黄,或有些叶尖干枯,不一定都是由于病菌引起,大多是由于栽培管理不善而出现的生理现象。这就需要注意改善水肥条件,增加空间湿度,经常通风换气等方法求得解决。

1兰花炭疽病:主要为害叶片,发病初期在叶上出现黑褐色病斑,周边有褪绿色晕。病斑扩大后呈椭圆形或长条状。边缘黑褐色,内部

黄褐色,病斑稍有隆起。后期病斑上出现黑色粒状物,潮湿条件下黑色粒状物挤出粉红色胶体,即病原物的分生孢子盘与分生孢子堆。炭疽病的发生时间较长,尤其是7一8月份发病最重。

防治:①注意通风透光。②合理施肥,提高抗病力,于生长期控制氮肥的施用,适当多施磷钾肥。③发病初期喷洒50%多菌灵或7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一800倍液。

2兰花叶斑病:是一种为害叶片的真菌性病害,整个生长期均可发生。高温高湿,有介壳虫为害,通风不良均容易发生叶斑病。

叶斑病发病初期为褐色病斑,扩大后病斑呈长椭圆至长条斑状,边缘红褐色,内灰褐色。后期病斑上散生黑色粒状物。

防治:①改善通风条件、消灭害虫。②发病初期用50%退菌特1000倍液或65%代森锌800倍液喷雾防治。

兰花病虫害防治管理

一、病害

(1)镰胞菌:危害球茎、地际茎部、根部及幼嫩叶片。感染球茎与根部造成黑色腐烂,于幼嫩叶片造成黑色针点状小形斑点。防治药剂:

A.25.9%得克利水基乳剂3000倍;B.50%扑克拉锰可湿性粉剂3000倍至6000倍;C.25%扑克拉乳剂3000倍至6000倍;D.60%铜合腐绝可湿性粉剂500倍;E.65%贝芬得可湿性粉剂1000倍。

罹病部位彻底切除,先去除感染源,任选上列其中一种药剂轮

流防治,每隔七天一次,连续三次。

(2)腐霉菌:危害根部造成腐烂。疫病菌:危害球茎和根部甚至叶片基部。

防治药剂:

A.50%达灭芬可湿性粉剂4000倍B.20%亚托敏水悬剂2000倍;C.25%依得利乳剂1500倍;D.35%依得利可湿性粉剂2000倍;E.58%锌锰灭达乐可湿性粉剂400倍;F.66.5%普拔克溶液1000倍;G.72%锌锰克绝可湿性粉剂500倍;H.9.4%赛座火水是剂3000倍。

罹病部位彻底切除,先去除感染源,任选上列其中一种药剂轮流防治,每隔七天一次,连续三次。

(3)立枯丝核菌:危害球茎和根部。防治药剂:

A.23%菲克利水悬剂4000倍;B.30%杀纹宁溶液500倍;C.75%灭普宁可湿性粉剂1000倍;D.25%宾克隆可湿性粉剂2000倍;E.55%贝芬同可湿性粉剂1000倍P.21%灭氟灭水悬剂3000倍G.20%达灭净可湿性粉剂1500倍。

罹病部位彻底切除,先去除感染源,任选上列其中一种药剂轮流防治,每隔七天一次,连续三次。

(4)白绢病:危害球茎和根部与叶片基部。防治药剂:

A.50%大克烂可湿性粉剂2000倍;B.50%福多宁可湿性粉剂3000倍;C.50%贝芬同可湿性粉剂1000倍;D.50%扑灭宁可湿性粉剂1000倍;E.50%免克宁水分散性粒剂1000倍;F.50.5%

快得依普同可湿性粉剂800倍。

罹病部位彻底切除,先去除感染源,任选上列其中一种药剂轮流防治,每隔七天一次,连续三次。

(5)炭疽病:危害叶片与叶尖形成黑褐色凹陷斑,于斑点上有黑色小粒产生,品系不同危害症状亦不同。

防治药剂:

A.53%腐绝快得宁可湿性粉剂1200倍;B.24.9%待克利乳剂3000倍C.40%迈克尼可湿性粉剂5000倍

D.62.5%赛普护汰宁水分散性粒剂2000倍E.23%亚托敏水悬剂2000倍F.50%扑克拉锰可湿性粉剂5000倍G.65%贝芬得可湿性粉剂1000倍

任选上列其中一一种药剂轮流防治,每隔七天一次,连续三次。

(6)细菌性软腐病:危害地际茎部及球茎。防治药剂:

A.81.3%嘉赐铜可溶性粉剂1000倍

B.10%链四环霉素可湿性粉剂1000倍;C.12.5%链霉素溶液1000倍;D.20%欧索林酸可湿性粉剂1000倍;E.40%亚纳铜可湿性粉剂500倍;F.27.12%三元硫酸铜水悬剂500倍;G.16.5%链土霉可湿性粉剂500倍;H.10%维利霉素溶液600倍

罹病部位彻底切除,先去除感染源,任选上列其中一种药剂轮流防治,每隔七天一次,连续三至五次。

(7)病毒病害:常见之有齿舌兰轮斑病毒、蕙兰嵌纹病毒与胡瓜嵌纹病毒等三种,病毒病害的发生与蔓延一般多是人为传播所致,

即藉工具、植材、兰盆、灌溉水等传播,目前为止没有防治药剂。

预防对策:

A.购买前先用快速检测组检测,降低购入病株机率。B.可疑植株先进行隔离,并做病毒检测,遇有病株速做隔离或烧毁。C.不可用立体式栽培,防止藉喷水感染。D.禁止密植减少植株摩擦感染。E.减少人与植株间之接触。F.禁止栽培植材重复使用,盆具可用0.5%漂白水溶液处理后,以清水充分漂洗后再使用.新植材须有30分钟85℃之熏蒸。G.工具高温消毒或以5%氢氧化钠溶液浸渍至少1分钟。H.尽量人工分析减少感染机率。

防治药剂:

A.53%腐绝快得宁可湿性粉剂1200倍;B.24.9%待克利乳剂3000倍C.40%迈克尼可湿性粉剂5000倍;D.62.5%赛普护汰宁水分散性粒剂2000倍;E.23%亚托敏水悬剂2000倍;F.50%扑克拉锰可湿性粉剂5000倍;G.65%贝芬得可湿性粉剂1000倍任选上列其中一一种药剂轮流防治,每隔七天一次,连续三次。

(6)细菌性软腐病:危害地际茎部及球茎。防治药剂:

A.81.3%嘉赐铜可溶性粉剂1000倍;

B.10%链四环霉素可湿性粉剂1000倍;C.12.5%链霉素溶液1000倍;D.20%欧索林酸可湿性粉剂1000倍;E.40%亚纳铜可湿性粉剂500倍;F.27.12%三元硫酸铜水悬剂500倍;G.16.5%链土霉可湿性粉剂500倍;H.10%维利霉素溶液600倍

罹病部位彻底切除,先去除感染源,任选上列其中一种药剂轮流防治,每隔七天一次,连续三至五次。

(7)病毒病害:常见之有齿舌兰轮斑病毒、蕙兰嵌纹病毒与胡瓜嵌纹病毒等三种,病毒病害的发生与蔓延一般多是人为传播所致,即藉工具、植材、兰盆、灌溉水等传播,目前为止没有防治药剂。

预防对策:

A.购买前先用快速检测组检测,降低购入病株机率。B.可疑植株先进行隔离,并做病毒检测,遇有病株速做隔离或烧毁。C.不可用立体式栽培,防止藉喷水感染。D.禁止密植减少植株摩擦感染。E.减少人与植株间之接触。F.禁止栽培植材重复使用,盆具可用0.5%漂白水溶液处理后,以清水充分漂洗后再使用.新植材须有30分钟85℃之熏蒸。G.工具高温消毒或以5%氢氧化钠溶液浸渍至少1分钟。H.尽量人工分析减少感染机率。

二、虫害

(1)蓟马类:危害幼嫩叶片、根与花瓣。可用黄色及蓝色粘纸监测密度,若族群太高,可施药防治。

防治药剂;

A.2.8%第灭宁水基乳剂1000倍;B.50%培丹水溶性粉剂1000倍;C.20%亚灭培可溶粉剂4000倍(兼防粉虱);D.2.9%贝他赛扶宁乳剂1500倍;E.40%丁基加保扶可湿性粉剂1200倍;F.50%灭赐克可湿性粉剂1000倍;G.10%克凡派水悬剂1000倍;H.50%派灭净水分散性粒剂4000倍I.4.95%普尼水悬剂2000倍

害虫发生初期开始施药一次,视实际发生虫数再增加次数。

(2)螨类:乾旱高温期危害叶片,叶片黄化。防治药剂:

A.1%密火汀乳剂1500倍;B.50%覆灭螨可湿性粉剂1000倍;C.39.5%扶吉胺水悬剂2000倍;D.2.8%毕芬宁乳剂1500倍;E.10%依杀螨水悬剂4000倍;F.4%毕汰芬水悬剂3000倍;G.10%合赛多可湿性粉剂4000倍;H.11%克凡派水悬刑2000倍害虫发生初期开始施药一次,视实际发生虫数再增加次数。

(3)介壳虫类:危害叶片与球茎。防治药剂:

A.40%灭大松乳剂1000倍;B.44%大灭松乳剂1000倍;C.11%百利普芬乳剂1500倍;D.75%陶斯松水分散性粒剂3000倍;E.33%纳得获赛宁可湿性粉剂1200倍;F.31.6%丁基加保扶孔剂400倍。

害虫发生初期开始施药一次,视实际发生虫数再增加次数。

(4)斜纹夜盗:危害花瓣。

防治药剂:

A.斜纹夜蛾性费洛蒙缓剂诱杀,每公顷5至10个分散分布。B.35%白克松可湿性粉剂3000倍;C.20%芬化利水基乳剂3000倍(兼防粉虱);D.37.5%汰芬诺克水分散性粒剂3000倍;E.10%百灭宁可湿性粉剂3000倍;F.40.64%加保扶水悬剂1200倍

害虫发生初期开始施药一次,视实际发生虫数再增加次数。

兰花病虫害及其防治

兰的病害可分由真菌、细菌及病毒引起的病。病一旦发生在叶片上终生不能恢复,从而降低其观赏价值。病发生在根部兰会枯死,既使能恢复,但病原菌仍留在植株内,彻底恢复有一定难度,并且每年会复发。

一、真菌引起的病害

1.炭疽病:最初从叶端开始出现不规则的褐色斑点,逐渐扩大使叶片枯死。可选用50%的多菌灵兑水500—600倍液喷洒效果良好。

2.白绢病:最初在兰颈部产生白色菌丝,逐渐向四周蔓延。早期发现时摘掉病斑部,或用甲苯托布津加水800—1000倍液里浸泡整株进行消毒后换盆,效果较好。

3.锈病:叶面长出淡褐色或橙黄色斑点,然后,逐渐变成黑褐色块斑,使全叶枯萎。可用50%代森安加水800—1000倍喷浇。

4.褐斑病:初发时在叶的先端出现较大褐色斑点,逐渐轮廓明显。用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喷洒效果良好,但兰株细弱可能会受药害。

二、细菌引起的病害

1.叶枯病:初发时从叶端至中央,出现大小不一的黑色斑点,逐渐破坏叶绿素,叶子变黄色成为落叶。可用50%代森安800—1000倍液喷雾2—3次。

2.软腐病:在初夏至初秋之间多发生的病。发病时,自叶中部开始变黄,最后叶柄及假鳞茎均变黑腐烂。防治方法是用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喷浇。

3.黑斑病:又称黑点。初发时叶端出现黑色小点,逐渐蔓延成为斑点,但其轮廓不明显。以轮廓的清晰程度来与后期褐斑病加以区别。如果斑是病毒引起的,用药物也难治疗,这时应摘除病叶,以防感染其他叶。如果斑是细菌引起的,发病初期可用25%多菌灵500—800倍液喷洒,喷洒2—3次可以防治。

三、病毒引起的病害

一旦发生很难防治。不规则的淡黄色的斑纹沿着叶面出现,逐渐蔓延。发现病叶应及时摘除并焚烧其病叶。摘叶时不要用手摸病叶,摘叶用具应进行严格的消毒。作为预防,可用75%百菌清agromycin 与Dithane混合喷雾。

四、兰花虫害

蜗牛:雨季潮湿的地方是蜗牛栖息繁殖的好地方。喷洒敌百虫,蜗牛便吃药致死。蚜虫:防除方法是首先保持兰的栽培环境不致于干燥,进行药物杀除时,可用杀螟硫磷、乙酸甲胺磷等药物轮换喷雾。

粉虱:初发时不易被发现,逐渐长大后贴生在假鳞茎、叶柄、叶背面等地方,被粉虱吸食部位的叶绿体常被破坏而形成斑点,严重时整叶枯萎。喷雾用杀螟磷乳剂,methidahinl000倍液。

蜱:贴生在叶面,使叶面粗糙。严重时使整叶变色的同时枯其汁液。可用乳剂或methidathin,乙酰甲胺磷1000倍喷雾。

蚂蚁:可用氧化乐果乳剂,1000倍液喷雾或拌饵料放臵于兰盆之间,蚂蚁出入的地方。

蚯蚓:可用40%氧化乐果1000倍液喷雾。

叶螨:芝麻大的蜘蛛类昆虫,在兰叶之间打网吸食兰花汁液,严重时导致整株兰死亡。产卵后用40%氧化乐果1000倍液喷雾1—2次。

蝗虫:兰棚在耕地(旱田或水田)附近时应更加注意。用20%速杂灭丁1000倍喷雾,效果良好。

防治兰花病虫害最根本的是要提高栽培技术的管理水平。并坚持以防为主,综合防治,把握发病规律,辨明病害性质,抓住防治最有效时期,对症下药的防治兰花病虫害基本原则。几种常用杀菌药性质

1、多菌灵。又名棉萎灵,MBC.CARBENDAZIM。

理化性质,原药为浅棕色粉末,不溶与水和一般溶剂,可溶与稀无机酸和有机酸中,对热较稳定,对酸、碱不稳定。

制剂:25%。50%可湿性粉剂,40%胶悬剂。

防制对象和使用方法:多菌灵时高效低毒的广铺性内吸杀菌剂,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对子囊菌和半知菌中多数病原菌具有毒杀活性,持效期长,适用于粮食、棉花、油料、果树、蔬菜、食用菌和花卉等作物上防治多种病害,并可与多种杀菌剂,杀冲虫剂混用,但不能与含铜制剂混用。2。代森锌。又名MANCOZEB

理化性质:原药为淡黄粉末,挥发性小,不溶于水,也不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能溶于吡啶,吸湿性强,吸湿后缓慢分解,遇光、遇热易分解,在碱性条件下易分解,遇铜盐能加速分解。

制剂:80%可湿性粉剂。

防治对象及使用方法:广谱性保护性杀菌剂,对病菌具有强触杀

作用,主要作叶面喷雾,能有效阻止病菌侵入植物体内,对已侵入植物体内病菌无毒杀作用,持效期约一周,必要时每隔7——10天进行重复施药,按病情决定施药次数。

3.代森猛锌。又名MANCOZEB

理化性质:原粉为灰黄色粉末,不溶于水及大多数有机溶剂,遇酸碱物质易分解,高温暴露在空气中和受潮易分解,可引起燃烧。

防治对象及使用方法:广谱性保护杀菌剂,常用做叶面喷雾,适宜在发病前开始施第一次药,按病情决定施药次数,每次间隔7——14天,对卵菌纲的疫霉属,半知菌亚门的尾孢属,壳二孢属引起的多种作物病害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常与内吸杀菌剂混合使用。可延缓病害产生抗药性。

4.三乙磷酸铝。又名乙磷铝、疫霜灵、ALIETTE

理化性质:白色粉末,挥发性小,易溶于水,20。C水中溶解度为120克/升,遇强酸,强碱易分解。

制剂:40%、805可湿性粉剂,90%可溶性粉剂。30%胶悬剂。

防治对象及使用方法:本品是高效低毒的内吸性杀菌剂,经植物叶片或根部吸收后,能向下或向上疏导,发挥保护和治疗作用,适用于防制果树、蔬菜、经济作物和花卉等作物上由霜霉属、疫霉属、单轴霉属引起的病害。三乙膦酸铝与福美双、多菌灵、代森猛锌等混合使用,可提高防治效果,扩大防治范围。本剂主要用作叶面喷雾、浅灌土壤和浸跟。

5.甲基硫菌灵。又名甲基托布津,THIOPHANATEMETHYL.

理化性质:淡黄色结晶,难溶于水,溶于有机溶剂,对酸碱稳定。

制剂:70%可溶性粉剂,50%胶悬剂。

防治对象及使用方法:甲基硫菌灵是高效、低毒广谱性内吸杀菌剂,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进入植物体内后转化成具杀菌活性的多菌灵,特效期长,可与多种杀虫剂、杀菌剂混用,但不能与含铜制剂混用。

6.百菌清。又名:CHLORTHALONIL

理化性质:原药为稍有刺激性臭味的浅黄色粉末,不溶于水,微溶与丙酮、二甲苯等有机溶剂,对光、酸、碱都稳定。制剂:75%可湿性粉剂,10%乳油。

防治对象及使用方法:百菌清是广谱性杀菌剂,主要是保护作用,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持效期长,适用防治果树、蔬菜、花卉等作物上的多种真菌病害。

兰花病虫害防治图解

兰花病虫害防治图解 软腐春病 软腐病,也有人称为褐斑病,归属细菌类。冬季,天气寒冷,其静静地蛰伏在土壤中,用冬眠的方式保持极细微的生命。 春雨和着春风时,其细胞从冬眠中催醒。伸着无力的胞体,用仅存的能量慢慢地运动,悄悄地复制着新的细胞,待时机成熟,便大量繁殖,向兰花发起突然袭击,用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吞噬其生命体。进攻时喜欢首选那些并不键壮的兰草,尤其是某个部位有伤口,更利于其轻举入侵。那些虽然键壮的兰草,只要人们用剪子修剪病叶,便会悄悄地将细胞粘在剪子上,再用它去修理键壮的兰草上的病叶时,便可轻而易举地把细胞渗入到兰草肢体内,将其感染。尤其是那些初出茅庐的嫩芽和嫩叶们,只要其叶心不小心被水灌入,则有可能在几个小时内将它们腐化。 闷湿无风的环境,是软腐病菌暴发的最有利条件;并与介壳虫为伍,介壳虫制造兰叶的伤口,入侵时就不费力气了;更喜欢哪些刚从远道而来的新兰草,只要它们身上带有异地的软腐病菌,趁其新栽未服盆时粘上它、吞噬它。将新引入的返销草整得伤痕累累。其实是它们本身存在着缺陷,原因是它们在温室里长大,而且常喝激素,将身体整得松松跨跨。 浇兰时,可在起北风时浇水,这样浇水后易风干兰叶;冬季和

初春,要小心地沿着盆边浇水,或用水壶从上往下淋水,将兰叶和兰盆淋得尽透,这是洗叶浇水两不误。此时新芽还没展叶,水也灌不进去,还有风干太快,软腐病菌虽粘上去,可还未到达一定的数量时,兰叶却干了,软腐病菌动弹不得。 如果新叶片上出现水渍状小斑点,逐渐由暗绿色变成褐色至黑褐色,新芽便从中心被腐败了,腐败处的分泌物带有一股腐臭味。这时,要迅速将兰盆盆面的植料倒掉一些,露出了整个芦头后,将被感染的整个芦头切除,再在新鲜的伤口处涂上刚从嘴上吸着烟的烟灰,封死再次侵入的入口。 软腐病菌的克星农用链霉素,配上二千倍的水,彻头彻尾地喷淋剩余的兰丛,还用此水浇灌植料,每五到七天连着使用了三次,就可全部消灭。初次用药后,可将原盆上面三五公分植料废去,换上新植料盖在芦头的下方,然后放到兰园外的半阴处静养,可让软腐病菌无机可趁。 高温季节防"二腐" 高温季节,是软腐、茎腐病的高发期。一要加强通风并有自然风对流;二要遮阳降温,注意高温高湿;三要浇水在晚上九点以后沿盆边浇,注意不要水进芽心,浇水后用风扇开大档吹两小时以上;四要定期用药。。。。。。愿兰花能安全度夏,远离"二腐",茁壮成长! 夏日高温季节兰花防病注意事项 夏季高温高湿季节是兰花生长的季节,也是兰花的软腐病,茎腐病

常见羊病及其防治方法

羊主要传染病及其防治方法1、口蹄疫它是由偶蹄兽共同晚染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烈性传染病。 (1)流行情况:该病侵害多种动物(羊、牛、猪、骆驼等)和人。传染源是病畜和带毒动物,经消化道和呼吸侵入,也可随空气流动传播,无季节性。 (2)症状:患羊发病后体温升高到40、5-41、5度。精神不振,口腔粘膜、蹄部皮肤形成水疱,疱破后形成溃疡和靡烂。病羊表现疼痛,流涎,涎水呈泡沫状。常见的部位唇内面、齿龈,舌面及颊部粘膜,有的在蹄叉,蹄冠,有的在乳房,水疱破裂后眼观形成痕。羔羊易发生心肌炎死亡。有时呈现出血性胃肠炎,临床与羊传染性脓疱病鉴别:羊传染性脓疱病发生于1周岁以下的幼龄羊,特征:口唇郏部水疱、脓疱及疣状痂,在齿龈,舌面、唇内也有脓、疣状厚痂的疱,但不流涎。初期体温变化不大。 (3)防治方法 (一)发病后要及时上报,划定疫区,由动物检疫部门的扑杀销毁疫点内的同群易感家畜;被污染圈舍、用具,环境严格彻底消毒;封锁疫区防止易感畜及其产品运输,把病源消灭在疫区内。 (二)对威胁区的易感家畜紧急接种疫苗防止疫病的扩散。(三)该病只能预防,无治疗药品,不准治疗。

2、羊快疫 本病病原为腐败梭菌引起的,发生于绵羊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特征是发病菌突然病和被子短,真胃出血,炎性损害。 (1)流行特点:腐败梭菌常以芽胞形式分布于低洼草地,耕地及沼泽之中。羊采食被污染的饲料和饮水,芽胞进入羊消化道,多数不发病。在气候骤变,阴雨连绵、秋、冬寒冷季节,引起羊感冒或机体抗病能力下降,腐败梭菌大量繁殖,产生外毒素引起发病死亡。 (2)临床症状:发病突然,不见症状在放牧或早晨死亡。急性病羊表现为愿行走,运动失调,腹围膨大,有腹痛,腹泻,磨牙,抽搐,最后衰弱昏迷,口流带血泡沫。多在数分钟至几小时死亡,病程极为短促。 (3)防治措施 (一)该病以预防为主。用羊三联苗搞预防注射。湿苗每年春秋两次,子苗每年一次。 (二)羊以舍饲为好,防止放牧时误食被病菌污染饲料和饮水。 (三)注意舍内的保暖通风,饲料更换时要逐渐完成,不要突然改变。 (四)治疗:可肌注青毒素每次80-160万单位,首次剂量加倍,每天3次,边用3-4天。或内服磺胺脒0。2克/公斤体重,第二天减半,连用3-4天。

秋冬季常见疾病预防知识

秋冬季常见疾病预防知 302 秋冬季是寒暑交替的季节,由于气候干燥、冷暖多变、昼夜温差较大,人体一时难以适应,极易发生疾病或诱发旧病复发。为了提高广大师生的防病意识,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加强人体调节机能,适应多变的气候,确保身体健康。下面给大家介绍几种常见疾病及其防治常识。 一、呼吸道感染性疾病。 秋冬季气候多变,早午晚及室内外温差较大,呼吸道黏膜不断受到刺激,抵抗力减弱,给病原微生物提供了可乘之机,极易使人患呼吸道疾病。 流感的预防: 1、室内通风:特别是早起后要开门、开窗保持室内新鲜空气。 2、冷水洗鼻:用双手捧起干净冷水对准鼻孔轻轻吸气。再马上把水擤出,如此反复12次,每天早晚各一次。 3、热水搓耳:每晚洗脸时,用热毛巾搓耳朵上下轻轻摩擦双耳廓40次,既可预防感冒,又可治疗感冒。 4、冷脸热脚:每天早晚坚持用冷水洗脸,晚上睡前用热水洗脚,这样能提高身体抵抗感冒病毒的能力。 5、勤洗双手:感冒病毒在手上能存活2个小时,在硬质物体表面能存活72个小时。如果没有洗手去摸自己的鼻子或眼睛,就有可能染上感冒。为此,请你勤洗双手。尤其是冬季,别因为怕冷而忽视了手的清洁。 6、常换牙刷:处于潮湿状态的牙刷,是病毒生长的最好温床。空气中的病毒一旦落在牙刷上,就会很快生长繁殖,从而引发感冒。 7、戴口罩:患感冒后要马上戴口罩以防传染给他人。 8、请不要外出或者少外出,因为集体场合感冒病毒太多,传染机会很大。另外请同学们注意不要穿衣太少,特别是在训练时,突然脱去外衣,再者晚上去厕所,还有从澡塘出来只穿短裤、半袖等都会受凉而感冒。 9、注射流感疫苗。 水痘的预防: 水痘是由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冬春季好发。病人为主要传染源,通过飞沫经空气及病人用具传播,传染性强。主要症状:潜伏期1-2周,发病初期伴发热、头痛、食欲不振,全身不适等症状。1-2周后躯干皮肤出现斑疹,数小时后转化成丘疹、疱疹晶亮伴瘙痒,抓破后能留下斑痕。皮疹分批出现,大小不一,故同一部位皮疹可同时存在斑疹、丘疹、疱疹和结痂疹。预防:及时隔离患者7-10天至全部干涸结痂为止。避免接触患者分泌物,有条件可注射免疫球蛋白。流行季节前注射水痘疫苗是有效的预防措施。 禽流感的预防: 禽流感的传染主要是有感染禽流感病毒的禽类传播,所以请注意:1、加强对禽类的管理,最好不养,不去接触它。2、不从疫区进禽类食品。

兰花常见病(图解)

兰花常见病(图解)图1:得金奖的程梅 图2:生理性焦尖症状 图3:褐斑病症状 图4:炭疽病症状 图5:黑斑病症状 图6:叶枯病症状 图7:枯尖病症状 图8:叶枯病叶上又患黑斑病 图9:炭疽病、黑斑病同时危害 图10:病叶交界处的黑色横纹

图11:生理性焦尖、褐斑病、炭疽病、枯尖病、叶枯病和黑斑病 图12:剪除病叶 二零零六年,中国首届蕙兰博览会在南京玄武湖举办,笔者送展的大叠彩和程梅双双获得金奖,其中程梅获金奖后在《中国兰花网》引发了一场《这盆程梅该不该得金奖》的争论。争论的主要焦点是:一部分兰友认为,这盆程梅是原生种,兰草茁壮,花品好,该得金奖;还有一部分兰友认为这盆程梅花品虽好,兰草虽茁壮,但兰草焦尖,不该得金奖。(图1:得金奖的程梅)我过去一直认为,兰花(尤其是蕙兰)在自然环境下养植,兰叶出现一些焦尖现象是不足为奇的,因而一直未予重视。今年春天,山东一位兰友到我苑选购兰草,执意要一盆一点不焦尖的解佩梅。这场争论和山东兰友购兰一事对我触动很大,它告诉我:兰草长得虽然壮大,但是如果焦头,仍然不能算是茁壮好草。这件事也促使我静下心来研究、思考、探索解决兰叶的焦尖问题。 (一)兰叶焦尖的主要原因 引起兰叶焦尖的原因很多,有的是自然因素引起的,有的是管理不当造成的,也有的是病害所致。其中病害引起的焦尖危害最严重。 1、自然因素引起的焦尖

(1)、湿度太低。兰叶焦尖与水分供应密切相关,尤其是蕙兰叶片较长,如水分供应不上势必引起兰叶焦尖。兰叶的水分供应一是靠根部输送,二是从空气中吸收。因此兰花的焦尖的原因,除盆土过分干燥外,与空气湿度过低有很大关系。空气中如果湿度太低,过于干燥,而引起兰株蒸腾作用加强,兰叶水分供需失衡致使兰叶焦尖。一般说来室内养兰空气湿度较大,兰叶焦尖情况不严重,而室外养兰由于空气湿度难以控制,兰叶焦尖的情况就要严重些。 (2)、气候骤变。以2007年为例,人们刚将兰花从湿度较高的兰房搬出,即遇到了数十年一遇的干旱,河流干涸见底,空气湿度极底,因而兰花焦尖情况较为严重。梅雨季节来得虽晚,但时间却很长,达50天左右,久不见阳的兰叶既薄又软,刚出梅雨季节随即遇上高温烈日,于是焦尖情况愈加严重。笔者走访了几个室外兰苑,蕙兰的焦尖情况都比较严重。 (3)、空气污染。兰苑临近污水区、工业区,或有人在兰苑附近焚烧有害物质,致使空气中弥漫了有害气体危害兰叶而引起焦尖。 2、管理不当引起的焦尖 ⑴、光照过强。夏季疏于遮荫或遮荫力度不够,致使光照太强,造成兰叶焦尖。 ⑵、长期阴养。兰花在生长过程中遮荫过度,光照过弱,长

羔羊常见病的防治技术

羔羊常见病的防治技术

[预防] 进行接产,对初生羔羊精心护理。分娩过程中,如遇到胎儿在产道内停留较久,应及时进行助产,拉出胎儿。如果母羊有病,在分娩时应迅速助产,避免延误产程而发生窒息。 [治疗] 如果羔羊尚未完全窒息,还有微弱呼吸时,应即刻提起后腿,将羔羊吊起来,轻拍胸腹部,刺激呼吸反射,促进排出口腔、鼻腔和气管内的黏液和羊水,并用干净布擦干羊体,然后将羔羊泡在温水中,使头部外露。稍停留之后,取出羔羊,用干布片迅速摩擦身体,然后用毡片或棉布包住全身,使口张开,用软布包舌,每隔数秒钟,把舌头向外拉动1次,促其恢复呼吸。待羔羊复活以后,放在温暖处进行人工哺乳。 若已不见呼吸,须除去鼻孔和口腔内的黏液及羊水后,施行人工呼吸。同时,注射尼可刹米、洛贝林或樟脑水o。5毫升。也可以将羔羊放人37℃左右的温水中,让头部外露,用少量温水反复洒向心脏区,再用干布摩擦全身。 (二)胎粪停滞 胎粪是胎儿胃肠道分泌的黏液、脱落的上皮细胞、胆汁及吞咽的羊水经消化作用后,残余的废物积聚在肠道内形成。新生羔羊通常在生后数小时内就排出胎粪。如在生后1天不排出胎粪,或吮乳后新形成的粪便黏稠不易排出,新生羔羊便秘或胎粪停滞。此病主要发生在早期的初生羔羊,常

见于绵羊羔。 [病因] 如母羊营养不良,引起初乳分泌不足,初乳品质不佳,或羔羊吃不上初乳;新生羔羊孱弱,加上吮乳不足或吃不上初乳,则肠道弛缓无力,胎粪不能排出,即可发生胎粪停滞。 [症状] 羔羊出生后1天内未排出胎粪,精神逐渐不振,吃奶次数减少,肠鸣音减弱,且表现不安,即拱背、摇尾、努责,有时还有踢腹、卧地并回顾腹部等轻度腹痛症状。有时症状不明显,偶尔腹痛明显,卧地、前肢抱头打滚。有时羔羊排粪时大声呜叫;有时黏稠粪块堵塞肛门,可继发肠臌气,出现精神沉郁,不吃奶,呼吸及心跳加快,肠鸣音消失。羔羊渐陷于自体中毒状态,全身无力,经常卧地乃至卧地不起。 [诊断] 为了确诊,可在手指上涂油,进行直肠检查。便秘多发生在直肠和小结肠后部,在直肠内可摸到硬固的黄褐色粪块。 [预防] 妊娠后半期要加强母羊的饲养管理,补喂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及矿物质的饲料,使羔羊出生后吃到足够的初乳。要随时观察羔羊表现及排便情况,以便早期发现,及时治疗。 [治疗] 采用润滑肠道和促进肠道蠕动的方法,不宜给以轻泻剂,以免引起顽固性腹泻。必要时,可用手术排出

大花蕙兰生产中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措施

收稿日期 吴连星 福建泉州人 从事花卉生产与管理工作 缤纷园艺公司 厦门兰花场 361000 本文介绍大花蕙兰生产中常见病害 软腐病炭疽病 毒素病 等介壳虫类 螨虫类 蟑螂等 关键词 病虫害 S682.31 文献标识码 1009-7791(2001)03-0050-04   Cymbidium hybridum infected with insect pests and their controls WU Lian-xing (Xiamem Orchid Farm, Binfen Horticultural Company, Xiamen 361000, Fujian China) Abstract: The insect pests attacking Cymbidium hybridum , such as blight, soft rot, root rot, anthracnose, leaf blight, CYMV, and scale, spiny white fly, spider mite, aphid and cockroach were reported. The control methods against these insect pests were also discussed. Key words: Cymbidium hybridum ; insect pest; control 日本杂交种大花蕙兰(Cymbidium hybridum )引进厦门栽培已有16年 一般相对湿度为80%但如果通风不良 易造成病虫害滋 生和蔓延 1 常见病害 大花蕙兰栽培中的主要病害有 软腐病 炭疽病 毒素病等 心腐病猝倒病等温室栽培中 浇水过湿时间一长每年中6 ′óó×??μ??a?¨?ê???áêüo|D?ò?×?èYò×êüo|Phytophthora cactorum ò?2?ò?μ?·¢éú±????ù′?è?μ??ù?μê?′ó?¨T¥à?μ?ò????ù?eD?2?o| à?é¢ 1a??3?×??èè¥3y2?ò?

兰花常见病害的防治

兰花常见病害防治: 一、病。炭疽,用扑克拉孟,咪鲜胺,世高来防治;两腐等土传病害,用恶霉灵,甲霜磷锰锌,五六硝基苯等土壤杀菌剂灌根来防治。

二、虫。红蜘蛛,用阿维菌素,螨危,螺螨脂等杀螨剂喷淋;蓟马,用啶虫脒。虫害,通用可以选择乐斯本。细菌性病害不多,防治可以用农用链霉素。总体来讲,造成病害是真菌性的多,防治真菌的药也非常多,多菌灵,甲基托布津,世高,亿力,三唑酮,瑞士先正达公司的产品多数是防治真菌性的。目前比较顽固的“菌丝病”没有明确的指导用药,从兰友的经验来看,应该是真菌性的病害,多以碱性肥皂水刷洗,沁泡根茎部,冲洗后再用扑克拉孟,亿力药液沁泡。拜耳公司产品对数是杀虫剂。农药,原理分内吸和保护两方面,也有兼顾的。配制农药一定要称量刻度,按比例做到科学配比,喷施过程中要注意个人保护,过虑口罩等。植保,重在预防。 时常有兰友遇到兰花发生病害时不知什么病,用什么药?其实兰花的很多病也是真菌引起的病害,现转来,供大家参考: 防治作物真菌病害怎样正确选择杀菌剂植物病害可分为非侵染性病害和侵染性病害。非侵染性病害是由不适宜的环境条件引起的,其发生的原因很多,最主要的原因是土壤和气候条件不适宜,如营养物质的缺乏,水分失调,高温和干旱,低温和冻害,以及环境中的有害物质等。常见的非侵染性病害有:黄瓜沤根、番茄脐腐病、大白菜干烧心等。

非侵染性病害不产生病症,不互相传染,致病因素消失后则不再发展,不需要药剂防治。但非侵染性病害往往引起植物组织的衰退和死亡,而滋生某些腐生性真菌和细菌,容易被误认为侵染性病害。侵染性病害是由病原生物引起的,主要包括真菌、细菌、病毒、线虫。其中真菌病害是植物病害里最重要的一类,种类和数量也最多。 一、四大类致病真菌 1、低等真菌。 大多生长在水中或土壤中,主要病害有猝倒病、根腐病、霜霉病、白锈病、疫病、绵疫病等。一般在低温(15°C—20°C)潮湿的春秋两季发病较多。 2、高等真菌。 主要病害有赤霉病、白粉病、炭疽病、叶斑病、黑斑病等。如:麦类赤霉病;花生黑斑病;葡萄、苹果、桃、瓜类、麦类、豆类、甜菜白粉病;棉花、豆类、瓜类炭疽病;苹果、梨黑星病;桃、杏缩叶病;瓜类蔓枯病;葡萄黑腐病;苹果轮纹病、黑腐病、腐烂病、干腐病;葱叶枯病;茄子褐纹病等。病害以点发生为多,受害部位有较明显的边缘,而形成一定形状的病斑。 3、最高等真菌。

几种常见羔羊胃肠疾病的防治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9f18112584.html, 几种常见羔羊胃肠疾病的防治 作者:司马义·艾沙依买尔·达古提 来源:《农家致富顾问·下半月》2019年第03期 摘要作为我国甘肃以及宁夏等地主要经济来源,当地农户普遍都从事于肉羊养殖,但是整体上看,肉羊养殖的规范化和科技占比不好,尤其是在羊羔阶段,容易诱发多种肠胃疾病,其中主要的肠胃疾病就包含有消化不良、便秘,以及肠道痉挛等,如果不及时采取救治措施,会对羔羊造成一定的生命威胁。所以,要从源头出发,完善相应的防止措施,进而确保当地的畜牧养殖业处于一个良好的发展态势。 关键词羔羊;肠胃疾病;防治工作 羔羊肠胃疾病的防治工作,重在治疗,根在防治。首先在开展治疗工作阶段,要根据羔羊的反应判断出其所患肠胃疾病的种类,其次要对症下药,要精准用药,控制好药物的用量,避免由于给药剂量控制不合理而对羔羊的健康造成任何威胁。最后,要着重注意科普教育宣传工作,引导当地农户建立起正确的养殖观念,以及相应的肠胃疾病预防观念,促使起能够正确的认识到肠胃疾病对羔羊的危害。 1 消化不良的防治措施 消化不良是羔羊最常见的一类肠胃疾病,是胃肠消化技能障碍的统称,处于发病期的羔羊会伴有不同程度的腹泻,或者出现较为明显的消化机能障碍。患病期间的羔羊,会出现多种不正常的表现,这些症状都会不同程度的阻碍羔羊正常的发育。 导致羔羊出现消化不良的原因主要有两个,其一是由于母羊的饲料当中缺乏有助于促进消化的维生素,羔羊在喝了母羊的奶之后,其肠道功能缺乏必要的维生素供应,所以才会出现消化不良的反应。另外一种可能,就是农户对饲养羔羊的区域清洁工作不到位导致的。当羔羊长期处于一个细菌含量较高,而且潮湿不通风的环境下,势必会出现消化不良的反应。 具體的治疗措施,是定期向患病羔羊投喂维生素胶囊,并每天记录羔羊的进食情况,投喂的时间根据羔羊实际恢复的情况确定,一般都控制在5天左右。此外,对于消化不良反应严重的羔羊而言,要对其注射营养液,并对其进行辅助进食。对于预防工作而言,首先要从投放给母羊的饲料入手,在哺乳期内,要适当的增加一些富含多种维生素的饲料,并要确保饲料的 新鲜程度,这样才能够为羔羊的正常发育提供充足的营养,进而降低其出现消化不良反应的概率。其次,要从羊舍的卫生工作做起,要确保羊舍始终处于一个干净卫生的状态。每天早晚都要对羊舍进行一次全面的清洁作业,而在夜间清洁作业结束之后,还要利用紫外线射灯对羊舍进行进一步的杀杀菌消毒,消毒的时间控制在30分钟左右;每天投放饲料之前,先要对食槽进行处理,要确保前一天残留的饲料完全被清理干净之后,才能够投放今日的饲料;要确保羊舍的通风性良好,而且还要搭建相应的排风系统,使羊舍的空气始终处于流通的状态。最后,

羊病大全之羔羊疾病

羊病大全 -----羔羊疾病 河南天行健动物药业技术部整理提供

河南天行健动物药业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动物疾病咨询服务起家的兽药服务公司,主要研发方向为动物血液血清抗体的研究,致力于动物疾病治疗的快速、有效、便捷。公司重视动物疾病的系统性研究,经过与养殖户的多年沟通与调研。 整理出养羊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疾病预防治疗方案,资料免费供养殖户朋友分享,帮助养羊的朋友一起健康养羊。对于有资料需要的朋友可以搜索公司网站---天行健动物药业向在线客服索取养羊资料。 全套羊病基础资料分为: 传染性疾病、寄生虫病、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产科疾病、外科疾病、代谢性疾病、羔羊疾病、流行病。

目录 羔羊疾病 (3) 羔羊肺炎 (3) 初生羔羊消化不良 (4) 初生羔羊低血糖症 (5) 羔羊便秘 (6) 羔羊痢 (7) 初生羔羊败血症 (9) 脐孔炎 (10) 羔羊先夭不足症 (11) 佝倭病 (12) 白肌病 (13) 癫痫 (14) 初生羔羊假死 (15) 锁肛与直肠闭锁 (15) 羔羊肠痉挛 (16) 羔羊水中毒 (17) 羔羊疾病 羔羊肺炎 羔羊肺炎多发于半月龄至2月龄的羔羊,呈流行性,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病原为肺炎双球菌,以肺和胸膜同时发炎为特征。 【发病机制】 多在天气忽冷忽热情况下突然发病,经呼吸道感染,接触传播。风寒

感冒是诱发本病的根源。 【诊断要点】 (1)主要发生于产后数周的羔羊,尤其体质差的小羊。 (2)体温升高至41?42℃,精神沉郁,连声咳嗽,颈部肌肉抽搐。 (3)口腔黏膜充血,呼吸加快,流脓性带血鼻涕。 (4)个别羔羊会出现腹泻,急性者1?2天即死亡,慢性者半月才能耐过。 (5)剖检见整个肺部充血发炎,胸腔有红色积液,肝.肺肿大,心外膜、胸膜有纤维性沉着物。 【防治方案】 (1)发现可疑病例,立即进行隔离,防止传播。 (2)青霉素20万单位,注射用水3毫升,1次肌内注射,毎天3次,连用3天 (3)氢化可的松2毫升,异丙嗪0.1毫升,1次肌内注射, (4)为了降温,可用30%安乃近针剂滴鼻,每次滴0.1毫升。 初生羔羊消化不良 出生周龄内羔羊突然表现消化紊乱,以腹泻衰弱,停止哺乳为特征。【发病机制】

常见病、多发病防控工作应急预案

常见病、多发病防控工作应急预案学校是传染病易感人群集中的场所,也是传染病的集散场所。根据“健康第一”的教育指导思想,为维护社会稳定,确保师生身体健康,生命安全,提高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及应急处置能力和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其实施办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全面落实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的长效常态管理,特制定本预案。 一、工作目标 普及传染性疾病防治知识,提高广大师生员工的自我防护意识;完善传染性疾病疫情信息监测报告网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预防和控制传染性疾病疫情在学校的发生和蔓延。 二、预案启动 根据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卫生防疫部门的部署,适时在全校启动本预案 三、处置传染性疾病的组织 值班领导、当事人所在的班级班主任、教导处、分管领导、校长。 四、报告程序 1、校园值班领导。 2、分管领导和主要领导。 3、经校领导同意后报告上级主管部门和县疾控中心。 五、预防措施:

1、做好常见传染病防治宣传工作,增强师生卫生防疫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1)通过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预防传染病知识的宣传教育,出好宣传专刊。(责任部门:教导处、卫生室) (2)利用健康教育课,开展好以预防常见传染病为重点的健康知识教育。(责任部门:教导处) 3、开展“三管四灭”(管污水、管粪便、管垃圾处理、灭蝇、灭蚊、灭鼠、灭蟑螂)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搞好环境卫生,在卫生防疫部门的指导下做好环境消毒工作。(责任部门:教导处、总务处、卫生室) 4、加强饮食、饮水卫生管理,严防食物中毒和传染病发生(责任部门:总务处、学管中心) 5、有计划地做好师生健康体检和常见传染病的预防接种工作。(责任部门:教导处、卫生室) 6、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不与传染病人接触,生病及时就医;教育学生坚持锻炼,增强对疾病的抵抗能力。(责任部门:教导处) 7、积极争取相关部门的支持,共同做好学校周边不符合食品卫生要求的饮食摊点的整治,消除引发学校传染病的隐患。(责任部门:总务处) 8、加强门卫管理,切断外来传染病源。(责任部门:总务处、门卫)

兰花常见病害的防治

兰花常见病害防治: 、病。炭疽,用扑克拉孟,咪鲜胺,世高来防治; 两腐等土传病害,用恶霉灵,甲霜磷锰锌,五六硝基苯等土壤杀菌剂灌根来防治。 二、虫。红蜘蛛,用阿维菌素,螨危,螺螨脂等杀螨剂 喷淋;蓟马,用啶虫脒。虫害,通用可以选择乐斯本。细菌性病害不多,防治可以用农用链霉素。总体来讲,造成病害是真菌性的多,防治真菌的药也非常多,多菌灵,甲基托布津,世高,亿力,三唑酮,瑞士先正达公司的产品多数是防治真菌性的。目前比较顽固的“菌丝病”没有明确的指导用药,从兰友的经验来看,应该是真菌性的病害,多以碱性肥皂水刷洗,沁泡根茎部,冲洗后再用扑克拉孟,亿力药液沁泡。拜耳公司产品对数是杀虫剂。农药,原理分内吸和保护两方面,也有兼顾的。配制农药一定要称量刻度,按比例做到科学配比,喷施过程中要注意个人保护,过虑口罩等。植保,重在预防。 时常有兰友遇到兰花发生病害时不知什么病,用什么 药?其实兰花的很多病也是真菌引起的病害,现转来,供大S 廿豕参考: 防治作物真菌病害怎样正确选择杀菌剂植物病害可分 为非侵染性病害和侵染性病害。非侵染性病害是由不适宜 的环境条件引起的,其发生的原因很多,最主要的原因是土壤和气候条件不适宜,如营养物质的缺乏,水分失调,高温和干旱,低温和冻害,以及环境中的有害物质等。常见的非侵染性病害有:黄瓜沤根、番茄脐腐病、大白菜干烧心等。 非侵染性病害不产生病症,不互相传染,致病因素消失后则不再发展,不需要药剂防治。但非侵染性病害往往引起植物组织的衰退和死亡,而滋生某些腐生性真菌和细菌,容易被 误认为侵染性病害。侵染性病害是由病原生物引起的,主要包括真菌、细菌、病毒、线虫。其中真菌病害是植物病害里最重要的一类,

兰花病害大全

兰花病害大全 The pony was revised in January 2021

兰花病害大全(图文并茂) 无论在自然环境中,在温室大棚中,在自家阳台上......可以说微生物无处不在,当兰花生长健壮时,搞病能力强,可能不表现有病害。但稍有差错,微生物入侵,就可能发生病害,轻则色泽姿态不美,重由会导致兰花死亡。有了病害后能够正确诊断是何种病害,用什么办法治疗是很重要的,所以楼主就整理一下,希望对兰友有所帮助。 ※生理性焦尖 即使没有致病微生物侵染,因为自然因素(湿度太低、气侯变化太快、空气污染)或管理不当(光照太强、水害、肥害、过干)等可能导致兰叶焦尖。由于自然因素或管理不当引起的兰叶焦尖通常称生理性焦尖,这种焦尖通常呈黑色,且病缘处没有黑色横纹,不会迅速向前推进,病程较为缓慢,危害程度并不大。解决方法是加强管理。

当然,更多的可能是受到致病真菌或细菌的侵染而导致病害引起焦尖,必须及时治疗。下面就一一图示 对于病害(虫害另开一贴)是致病微生物(有些微生物是对植物有益的)造成的,可以分为三个大类:一类是真菌性病害,二类是细菌性病害,三类是病毒性病害。如果再往下细分,还有很多小类。如果分辨有困难,其实能够分清是真菌性病害、细菌性病害、病毒性病害也就够了。当然能够细细分辨治疗起来会更有效率。 还有,有时兰花发生病害,是既有真菌侵染又有细菌侵染的。 一般真菌性病害的病斑有清晰的轮廓,没有粘液,有时可见真菌孢子。而细菌性病害则有如开水烫过,有时有粘液。病毒性病害(拜拉丝或叫拉丝)则会有失绿、凹陷等表象。 一、炭疽病(真菌性病害) 症状:叶面受害初期表面产生浅褐色凹陷小点,周围组织浅黄色,后期病斑扩大为不规则形或椭圆形,病部凹陷,中间灰褐色,边缘颜色变深褐色,病斑与正常组织交界清楚。后期病部产生许多轮状排列的小黑点。如果叶尖受害,叶尖面出现黑褐色或浅灰色的枯斑,并着生许多小黑点,有的聚生成若干横向走带,呈波浪状(刺盘孢病菌引起的炭疽病),有的散生(盘长孢病菌引起的炭疽病)。建兰病斑多发生叶尖,较大,长条状;寒兰、墨兰病斑多发生在叶缘。

水工建筑物混凝土的常见病害及防治

水工建筑物混凝土的常见病害及防治 发表时间:2019-09-02T11:39:22.417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1期作者:蒋志国[导读] 摘要:本文对水工混凝土的常见病害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防治和处理措施。 江苏省水利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江苏省扬州市 225002 摘要:本文对水工混凝土的常见病害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防治和处理措施。 关键词:水工混凝土;病害;预防措施 1.引言 水利工程是基础产业工程,目前我国正在大规模、高速度地进行水利开发,工程建设耗费了大量资源,水工混凝土的耐久性也直接关系到工程的使用寿命、加固费用、效益发挥和运行安全,但是水工混凝土却经常受到裂缝、冻胀、冲磨、空蚀、碱骨料反应、碳化、溶蚀和侵蚀等病害的威胁,由于工程耐久性不足,增加了建筑物使用过程中的修理与加固费用,影响或限制了结构的正常使用功能并缩短结构的使用年限,影响效益和安全,不仅造成经济损失,而且严重浪费资源,引发社会问题。因此有必要对水工混凝土的常见病害进行分析和研究,并反馈到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等方面来进行预防和控制,在工程建设管理的整个过程中,全方位、多渠道地提高水工混凝土的质量和耐久性,延长工程使用寿命,确保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在水利建设开发过程中的有效施行。 2、常见病害分析 水工混凝土是水利工程建设中很重要的材料,使用种类繁多,也需要在各种各样复杂的环境条件下发挥作用和确保工程正常运行。根据水工混凝土建筑物的结构性特点和所处工作环境的不同,常见病害主要有裂缝、冻胀、冲磨空蚀、碱骨料反应、碳化、溶蚀和侵蚀七大类,其中前三类属于物理性病害,后四类属于化学性病害。由于工程自身因素和工作条件的差异,这几类病害对混凝土的危害程度也互不相同。 (1)裂缝裂缝是混凝土建筑物最常见的病害之一。裂缝是材料的不连续现象,属于物理性病害,是水工混凝土耐久性的首要影响因素。裂缝的出现,多数在施工期就存在,有的虽然在施工期以后,也多在运行初期5~10年以内,不是由于运行期长工程老化问题,而是早期的问题。裂缝的存在直接导致混凝土抗拉性能的降低,裂缝也会引导有害物质进入混凝土内部,造成钢筋锈蚀,甚至混凝土结构破坏。对于水库蓄水发电和灌溉来说,挡水混凝土结构的裂缝会直接引起渗漏,如果渗漏量达到一定程度,就直接危及工程的蓄水能力;对于混凝土重力坝来说,如果裂缝达到一定贯穿深度和宽度,会引起坝体扬压力的急剧增长,削弱坝体的抗滑能力,对结构抗震非常不利,甚至会对整个坝体的结构稳定和安全造成威胁。 水工混凝土常见病害类型及影响框图(2)冻胀一般认为,在温度正负交替过程中,混凝土微孔中的水成为结冰或过冷的水,体积膨胀产生冻胀压力,过冷的水迁移产生渗透压力,当两者的附加作用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混凝土就遭受破坏。所以说冻胀破坏是一种物理性破坏,在我国的北方地区,水工混凝土受到这种破坏的情况比较严重。受冻融作用的影响,混凝土会变得酥松、鼓包、开裂,甚至层状剥落,使建筑物失去作用,进而对建筑物整体稳定造成影响。 (3)冲磨和空蚀冲磨主要是水流中的泥沙作用,我国河流多泥沙,和高速水流一起运动时磨蚀直接接触或临近的混凝土。空蚀是水工泄水建筑物工作中的水流的一种特有现象,混凝土局部受到不规则的挤压变形而产生破坏。所以冲磨和空蚀都属于物理性病害。一般地,冲磨和空蚀是交替而又相互促进的,造成混凝土表面粗骨料裸露,混凝土表面凸凹不平,产生坑洞,进而造成钢筋外露和钢筋锈蚀。 (4)碱骨料反应骨料中含有的氧化硅等物质容易和水泥或混凝土中的碱(Na2O、K2O)起反应,即碱骨料反应,显然这是一种化学病害。该反应生成吸水膨胀的凝胶,使混凝土产生开裂。 (5)碳化混凝土的碳化(中性化)是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不断地透过混凝土中未完全充水的粗毛细孔,扩散到混凝土内部充水的毛细孔中,与其中的空隙液所溶解的氢氧化钙进行中和反应,生成碳酸盐或其他物质,使混凝土孔溶液的PH值小于10,钢筋的钝化膜被破坏,钢筋发生锈蚀。钢筋生锈后体积膨胀,引起混凝土开裂,与钢筋的粘结力降低,混凝土保护层脱落,钢筋断面面积发生损缺,严重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

蝴蝶兰常见病害防治

蝴蝶兰常见病害防治 蝴蝶兰是现今较流行的盆栽花卉,特别是在“两节”期间尤受青睐。但在栽培过程中由于管理不当,蝴蝶兰经常会受到病害的侵袭,导致植株不能正常生长,甚至死亡。现将其常见的病害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仅供参考。 蝴蝶兰炭疽病系半知菌类刺盘孢侵染所致,主要为害叶片。发病初期,病斑呈淡黄色,中期扩大成外黑内褐的斑块,相邻斑块可相互连接,最后使整个叶片枯萎而死亡。温度适宜周年可发病,高温高湿条件下最易发生。 防治方法: 1、加强通风透光,发病期禁止雨淋及喷雾。 2、加强水肥管理,盆土不能长期过湿,施肥要注意平衡,不可偏施氮肥。 3、每年春末连续喷施3-4次等量式波尔多液,每次间隔10天,可有效预防该病发生。 4、如有发生可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颗粒500倍液或80%多菌灵可湿性颗粒600倍液进行防治,每隔7天一次,连续喷2—3次可有效控制住病情。 蝴蝶兰灰霉病由半知菌类灰葡萄孢菌侵染所致,主要为害蝴蝶兰的花朵。发病初期花瓣上有水渍状小斑点,中期逐渐扩大为圆形斑块,并可相互融合,发病后期整个花朵枯萎。在低温潮湿或密不通风条件下易发生此病。 防治方法: 1、在低温环境下减少浇水量,并避免喷雾。 2、注意通风透光。 3、及时将病花剪除,切断传染源。 4、如大面积发生,可用3%多克菌600倍液或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施,每隔7天喷施一次,连续喷2~3次可有效防治。 蝴蝶兰煤污病病原为真菌中的煤炱菌,病菌以菌丝体、分生孢子、子囊孢子在病叶上越冬,以介壳虫、蚜虫及风雨、浇水等形式传播,以这些害虫的分泌物及排泄物为养料繁殖。发病时叶表局部呈黑色,手摸有粘着感。此病在密不通风及高温高湿条件下最易发生。 防治方法: 1、及时防治红蜘蛛、介壳虫等刺吸式害虫。 2、加强通风,降低湿度。 3、初发病时可用干净的湿抹布将煤污擦除。 4、花后用5度石硫合剂喷施进行预防,连喷2次,每次间隔10天。 5、如有发生可用65%抗霉灵可湿性颗粒1500倍液,或50%甲摹托布津可湿性颗粒10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颗粒700倍液喷施进行防治。 蝴蝶兰细菌性褐班病此病系细菌假胞菌侵染而致,以为害叶片为主。发病初期,叶片生有淡褐色小斑点,以后逐渐扩大为不规则紫褐色病斑,如不进行防治可继续扩大至全叶,直到叶片腐烂死亡。在栽培条件得到改善时,病斑会停止扩展并干燥穿孔。 防治方法: 1、所用栽培基质必须经消毒处理。 2、运输及上盆时注意不要碰伤檀株,防止病菌侵入。

兰花茎腐病的发生及防治方法

一、关于兰花茎腐病的概念 广义的兰花茎腐病是指不管什么原因引起,只要是造成兰花假鳞茎腐烂的病,均可称为兰花茎腐败病,主要包括药害、肥害、水害和干旱死亡等生理性病害,以及由侵染性病原物引起的多种能造成兰花假鳞茎腐烂的病害。广义的兰花茎腐病,只能说明兰花的发病部位,没有说明发病原因。在侵染性病害中,能造成假鳞茎腐烂的病害主要有兰花细菌性软腐病和由镰刀菌引起的兰花茎基腐病,以及其它多种病原菌,均能造成兰花假鳞茎腐烂。因此,通常说的兰花茎腐病,只是一个综合性的、模糊的概念,没有准确的说明病原物和病害的名称。在此,笔者需要明确的一个概念,笔者所说的兰花茎腐病,仅指由侵染性病原物引起的这种类型,虽然这种类型侵染性病害也有多种,但是其发病条件均大体相同(即高温高湿不通风),只是病原物不同,防治药剂有差别而已,下面就侵染性病害发病原因及其防治中应该注意的事项,再谈一谈自己的看法。二、侵染性兰花茎腐病的发病原因 任何一种植物病害的大流行,均是由植物的抗病性、病原物数量、环境条件三者相互作用,并且是在三者均有利于发病的条件下发生的。在兰花上,兰花茎腐病近几年来的大流行,也可以通过上述三者之间的关系来分析,具体因素为: 1、兰花的抗病性强弱不同种类的兰花抗病性有很大的差异,一般来说叶质较厚、硬的兰花抗病性较强,如虎头兰类,建兰中的铁骨素等,一般茎腐病发生较轻。而叶鞘结构紧密、开展角度小的兰花发病较重;相同品种的兰花,养植场所不同,抗病性也不同,如现在大理兰花市场流行的莲瓣兰类,养植在不同的场所,抗病性肯定有差别。自然养植和阳台养兰,一般抗病性较强,而高温高湿的温室苗,一般抗病性较弱;兰花抗病性还与兰花生长情况、分株情况(单株独苗抗病力弱),以及是否合理、平衡施肥有很大的关系。总之,自然养植生长健壮的兰花,一般抗病性较强,而每盆株数较少的温室苗,抗病力弱,易发病。近两年来,因发病造成严重损失的主要是这种类型的兰花。 2 、病原物数量通过调查看出,兰花茎腐病发病较重的兰园,一般是兰花交易量大、流动性较强的兰园。兰花大量的流动,易于人为传播病原物,兰园内的植株感病机会大增;在同一兰园内,有发病兰株后,且又不注意预防,能在环境(温、湿度)适宜的条件下,短时间内繁殖和积累大量病原物,易于造成兰病大流行,一般可以在15-30天内毁掉一个兰园的大部份兰花(2005年6月上旬笔者亲自见过)。且兰病流行后,留下大量病原物,为以后几年兰病的流行又提供了足够的病原物,易造成恶性循环。因此,切断病原物的传播来源,定时预防病虫害,对流动性大的兰园,至少应将兰花分别放置在能相互隔离的不同地方,以减少多数兰花的感病机会。大理知名的某兰花大户,2005年从外省某地引进200多万元的带病兰花,引发该兰园兰病大暴发,据说损失了2千多万元。因引种带病兰花而造成重大损失的教训,兰友应该汲取。 3、环境条件笔者在“兰花茎腐病的发生和防治”一文中曾作过详细论述,在此只是作一些提示和补充。兰花茎腐病暴发的环境条件最主要的是高温(平均温度25℃—30℃)、高湿(空气相对湿度在80%以上,盆土含水量为土壤最大持水量的90%以上,不通风;以及兰花营养不平衡,核心是偏施氮肥、乱施各种生长素,造成兰株瘦弱、抗病力低。可以说凡是兰花茎腐病暴发的兰园,均不同程度的符合上述条件。 三、对发病兰株处理方法的试验观察 1、对传统方法的观察试验过去常听别人说(很多兰书上也是这么写的),对发生兰花茎腐病的兰株,应尽快将病株和健株切开分离,并分别消毒后,选用经过消毒的培养土,分开种植,分别放置在不同的地方,能挽救“健株”的生命。对于这种说法,笔者经过三年来的试验观察,认为是不全面的:大体来说,在大理市5—8月份,空气平均温度在20℃以上,室内阳台和温室兰园的平均温度在23℃以上时,笔者为挽救某兰友的兰花,亲自分离发病兰花26盆,其中有22盆兰花是病株和“健株”一起死亡了,只有4盆兰花“健株”存活下来,成活率只占15%左右;而在大理市的其它月份(当年10月-次年4月),平均温度相对较低时,采用上述办法,共分离了19盆兰花,病株全部死亡,“健株”存活了11盆,存活率达60%;由此说明,在兰花发生茎腐病以后,在高温时段对兰株进行分离,一般是挽救不了兰花的生命的,而在低温时段,对发病兰花“健株”的部份,能挽救60%左右; 2、救发病兰株的新方法探索 笔者在2005年6月—8月,对大理市某兰园的高档发病兰花8盆,采取先用10%盆虫灵乳油1000倍液,

羊的常见病及防治方法

一、羊痘 症状发痘前,可见病羊体温升高到41—42℃,食欲减少,精神不振,结膜潮红,从鼻孔流出黏性或脓性鼻漏,呼吸和脉搏增快。经1—4天后开始发痘。发痘时,痘疹大多发生于皮肤无毛或少毛部分,如眼的周围、唇、鼻翼、颊、四肢和尾的内面、阴唇、乳房、阴囊及包皮上。开始为红斑,1-2日形成丘疹突出皮肤表面。随后丘疹逐渐增大,变成灰白色水疱,内含清凉的浆液,此时病羊体温下降。由于化脓菌的侵入,水疱逐渐变浑浊而成脓疱。随后脓疱破裂或内容物干涸,形成棕色痂皮,脱痂后痊愈。 防治方法:羊痘鸡胚化弱毒疫苗,大小羊一律尾内或股内皮下注射0.5毫升。 二、羊炭疽 症状:多为急性,突然发病。患羊昏迷、眩晕、摇摆、倒地、呼吸困难、全身颤栗、磨牙、口鼻流出血色泡沫、肛门、阴门流出血液,且不易凝固,数分钟内羊即可死亡。羊病情绪缓和时,兴奋不安,行走摇摆,呼吸加快,心跳加速,后期全身痉挛,数小时内即可死亡。 防治方法:对病程稍缓和的病羊,采病羊皮下或静脉注射抗炭疽血清30-60毫升,必要时于12小时后再注射一次。炭疽杆菌对青霉素,土霉素及绿霉素敏感,其中青霉素最为常用,剂量按每千克体重1.5万单位,每8小时肌内注射1次。疫苗有无毒炭疽芽孢苗,对绵羊可皮下接种0.5毫升;Ⅱ号炭疽芽孢苗,皮下注射1毫升。 三、羔羊大肠杆菌病

症状:分为败血型和下痢型。败血型多发于2-6周龄的羔羊,病羊体温41-42℃,精神沉郁,迅速虚脱,或不腹泻。有的带有神经症状,运动失调,磨牙,视力障碍,多在发病后4-12小时死亡。下痢型多发于2-8日龄的新生羔,病羊最初体温略高,出现腹泻后体温下降,粪便带气泡,有时带有血液。病羊可以发病24-36小时死亡,死亡率15%-17%。 防治方法:土霉素按每日每千克体重20-50毫克,分2-3次口服;或按每日每千克体重10-20毫克,分2次肌内注射。呋喃唑酮,按每日每千克体重5-10毫克,分2-3次内服,新生羔羊每日再加胃蛋白酶0.2-0.3克。对心脏衰弱的,皮下注射25%安钠咖0.5-1毫升;对脱水严重的,静脉注射5%葡萄糖盐水20-100毫升;对于有兴奋症状的病羔,用水合氯醛0.1-0.2克加水灌服有很好的疗效。 四、羊衣原体病 症状:流产型:潜伏期50-90天,流产通常发生于妊娠的中后期。关节炎型:感染羔羊发病初期体温高达41℃-42℃,食欲减退,支关节肿胀、疼痛。有些羔羊同时发生结膜炎,病程2-4周。结膜炎型:水肿,大量流泪,病程6-10天,角膜溃疡的羊病期可达数周。 防治方法:可肌内注射氯霉素,每千克体重注射20-40毫克,每天1次,连用1周。或肌内注射青霉素,每次80万-160万单位,每天2次,连用3天。结膜炎型患羊可用土霉素软膏涂眼治疗。 五、关钩端螺旋体病 症状:潜伏期4-5天,一般为隐性感染,少数病例可表现发热、

常见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及应急预案

常见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及应急预案 为了有力地保障我校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促进学校发展,维护学校稳定,将常见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依法纳入科学、规范、有序的轨道,形成工 作常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法 律法规及相关文件精神的要求,特制订我校“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及应急预案。 一、健全领导机构,加强统一领导 1、成立常见传染病防控领导小组 组长:隋福泉 副组长:孙洪武刘军王立祥郑宝才 成员:中层领导及村小校长 2、职责: (1)负责领导、协调、组织全校常见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提供必要的预防经费和物资保障。 (2)负责常见传染病防控工作的组织开展、检查督促、资料收集与归档等工作。 二、遵循预防为主,狠抓措施落实 1、做好常见传染病防治宣传工作,增强师生卫生防疫意识和自我保护能 力。 (1)通过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预防传染病知识的宣传教育,出好宣传专刊。

(2)利用健康教育课,开展好以预防常见传染病为重点的健康知识教育。 2、印发《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供全校教职工传阅学习,增强教职工法律意识和责任感。 3、开展“三管四灭”(管污水、管粪便、管垃圾处理、灭蝇、灭蚊、灭鼠、灭蟑螂)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搞好环境卫生,在卫生防疫部门的指导下做好环境消毒工作。 4、加强饮食、饮水卫生管理,严防食物中毒和传染病发生。按照《食品卫生法》、《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管理规定》等有关法规要求,切实加强学校食堂和小卖部管理,严格购物登记、试尝留样、餐具消毒、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制度,做好检查落实。 5、有计划地做好师生健康体检和常见传染病的预防接种工作。 6、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不与传染病人接触,生病及时就医;教育学生坚持锻炼,增强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7、积极争取相关部门的支持,共同做好学校周边不符合食品卫生要求的饮食摊点的整治,消除引发学校传染病的隐患。 8、加强门卫管理,切断外来传染病源。 9、做好预防常见病的必要药品等物资储备。 三、坚持晨检制度,畅通报告渠道 1、班主任要按照要求,坚持对学生每日晨检,把预防常见传染病工作真 正落到实处。对因病请假在家的学生要通过电话等方式询问病情;在校生病的学生要及时送医务室诊治,对需送县级医院进一步诊治的学生要及时通知家长陪同前往(对暂时无法通知家长的学生由班主任陪同前往),发现传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