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兰花病害大全

兰花病害大全

兰花病害大全
兰花病害大全

兰花病害大全 The pony was revised in January 2021

兰花病害大全(图文并茂)

无论在自然环境中,在温室大棚中,在自家阳台上......可以说微生物无处不在,当兰花生长健壮时,搞病能力强,可能不表现有病害。但稍有差错,微生物入侵,就可能发生病害,轻则色泽姿态不美,重由会导致兰花死亡。有了病害后能够正确诊断是何种病害,用什么办法治疗是很重要的,所以楼主就整理一下,希望对兰友有所帮助。

※生理性焦尖

即使没有致病微生物侵染,因为自然因素(湿度太低、气侯变化太快、空气污染)或管理不当(光照太强、水害、肥害、过干)等可能导致兰叶焦尖。由于自然因素或管理不当引起的兰叶焦尖通常称生理性焦尖,这种焦尖通常呈黑色,且病缘处没有黑色横纹,不会迅速向前推进,病程较为缓慢,危害程度并不大。解决方法是加强管理。

当然,更多的可能是受到致病真菌或细菌的侵染而导致病害引起焦尖,必须及时治疗。下面就一一图示

对于病害(虫害另开一贴)是致病微生物(有些微生物是对植物有益的)造成的,可以分为三个大类:一类是真菌性病害,二类是细菌性病害,三类是病毒性病害。如果再往下细分,还有很多小类。如果分辨有困难,其实能够分清是真菌性病害、细菌性病害、病毒性病害也就够了。当然能够细细分辨治疗起来会更有效率。

还有,有时兰花发生病害,是既有真菌侵染又有细菌侵染的。

一般真菌性病害的病斑有清晰的轮廓,没有粘液,有时可见真菌孢子。而细菌性病害则有如开水烫过,有时有粘液。病毒性病害(拜拉丝或叫拉丝)则会有失绿、凹陷等表象。

一、炭疽病(真菌性病害)

症状:叶面受害初期表面产生浅褐色凹陷小点,周围组织浅黄色,后期病斑扩大为不规则形或椭圆形,病部凹陷,中间灰褐色,边缘颜色变深褐色,病斑与正常组织交界清楚。后期病部产生许多轮状排列的小黑点。如果叶尖受害,叶尖面出现黑褐色或浅灰色的枯斑,并着生许多小黑点,有的聚生成若干横向走带,呈波浪状(刺盘孢病菌引起的炭疽病),有的散生(盘长孢病菌引起的炭疽病)。建兰病斑多发生叶尖,较大,长条状;寒兰、墨兰病斑多发生在叶缘。

病原:炭疽病的病原菌是两种真菌,即半知菌亚门的刺盘孢病菌和盘长孢病菌。发病规律:经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病残组织内过冬,借风雨及人工操作传播,从伤口及嫩叶侵入。春季主要感染老叶叶尖,夏季主要感染幼苗新叶,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一般在高温高湿、通风不良条件下发病严重。偏氮肥、光照不足易诱发该病。连续阴天后突然晴天,该病发生较严重。建兰、春兰、寒兰、墨兰等易感染此病。防治方法:用75%百菌清或58%的瑞毒霉与50%的多菌灵各稀释1000倍混合喷雾。也可用芦荟液。

二、叶斑病

叶斑病主要危害叶片。叶面受害初期产生黄褐色稍凹陷小点,边缘清楚。随着病斑扩大,凹陷加深,凹陷部深褐色或棕褐色(有时变为灰白色),边缘黄红色至紫黑色,与周

围健康组织交界清晰。单个病斑圆形或椭圆形,多个病斑融合成不规则大斑。有时假鳞茎也会受害,病部出现稍隆起的黑色小点(为病菌的分生孢子器)。

病原:叶斑病的病原菌是两种真菌,即半知菌亚门叶点菌和拟茎点霉菌。

发病规律:病菌在发病部位越冬;由风雨传播。雨后闷热(气温25℃~27℃)或温室通风不良有利于病害发生。防治方法:1.上午浇水,叶片上不要有水滴。 2.及时通风换气降温除湿。 3.栽植不要过密。化学防治:可定期喷施国光银泰(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国光思它灵(氨基酸螯合多种微量元素的叶面肥),用于防病前的预防和补充营养,提高观赏性;发病初期,病初期喷洒25%咪鲜胺乳油(如国光必鲜)500-600倍液,或50%多锰锌可湿性粉剂(如国光英纳)400-600倍液。连用2-3次,间隔7-10天。

三、圆斑病圆斑病主要危害叶片。初为红褐色小点,后迅速扩展成圆形或椭圆形病斑,边缘黑褐色且较宽,中间浅褐色或灰色。发病部位多为中部和基部。与兰花炭疽病不同,圆斑病病斑大,常横跨叶面,阻断水分和养分供应,造成病斑以上叶片整段坏死,危

害较炭疽病严重。病原:是一种真菌,半知菌亚门壳多孢属菌。发病规律: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越冬。分生孢子能忍耐0摄氏度低温20天而不减弱萌发力。当环境条件适宜时,借风雨及浇水时水滴的泼溅传播。土壤板结、盆距过密、通风透光性差时及叶片受伤时,易导致此病发生。兰花中,寒兰、春兰、建兰和蕙兰易感病,以寒兰感染最重。防治方法:(1)及时清除病叶烧毁或深埋,减少侵染源。

四、黑斑病

症状:黑斑病主要危害叶片。病叶首先呈现褐色小点,后拓展为圆形、半圆形的黑褐色斑,周围常具水渍状浅黄色晕圈,直径1~17毫米。后期病部中心逐步褪色,变成中心浅褐边际黑褐色的病斑。感病部位正反双面均生有淡褐色至灰白色疱状小突起,在湿润环境下,涌现出蜜黄色颗粒状物,此即为病菌的分生孢子器。病斑易发生于植株中下部位的叶片,病斑之间的叶片失绿变黄,多个病斑可连接成大斑块,导致病斑块以上叶段干枯乃至全叶死亡。

病原:兰花黑斑病(Cylindrosporium phalaenopsidis)是由半知菌亚门、腔胞纲、黑盘孢目、黑盘孢科、柱孢霉属的薯蓣柱孢霉菌侵染导致的。病菌的分生孢子盘首要生于叶片正面,初埋生于表皮下,后打破而显露,直径129~257微米。分生孢子梗无色、矮小,仅基部分枝,具0~2个分隔,圆柱形,内壁芽殖产孢。分生孢子无色、薄壁、线形,直或稍弯,巨细~45×~微米。病菌最适生长发育温度为20~25℃,但在10℃左右孢子萌生率还可到达50%。

发病规则:兰花黑斑病菌以菌丝或分生孢子在病安排内越冬。每年12月中旬开始发生分生孢子进行侵入传达,翌年的2~3月是病害的流行期,若遇上接连阴雨、多雾、日照少时发病最重,5月份今后当气温上升至30℃时,病害衰退并中止分散延伸。病菌可侵染多种兰科植物如墨兰、春兰、建兰、蕙兰、虾脊兰、蝴蝶兰和纯色万带兰等。还可为害朱顶红、吊兰和吉利草。防治方法 1. 加强检疫,特别注意产地检疫,选择无病苗,操控病害传达。 2. 清除病叶和落叶,及时剪去叶片上中部的病斑,会集焚毁。 3.在12月上旬发病前喷1%波尔多液2次,每隔10~15天1次。发病期可选用40%灭病威600~700倍液,或45%施保克1000倍液或50%代森锰锌1000倍液。喷药时注意

叶片正背双面都要均匀喷洒。7~10天1次,接连屡次,杀菌剂替换运用,作用非常好。

(2)发病初期喷施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

防治。

五、褐斑病(真菌病害)症状:叶片病斑长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赤褐色,边缘红褐色。病斑多发生在叶缘,叶两面着生灰色霉状颗粒(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多与圆斑病、黑斑病同时发生,只是危害的部位、病斑形状与大小不同。病原:褐斑病的病原菌是一种真菌,即半知菌亚门尾孢属菌。发病规律:病菌以菌丝体在病叶上过冬,翌年3-4月产生分生孢成为初期侵染菌源。病菌借风雨传播,老叶发生多,新叶发生少。春季4-5月高温高湿条件发生较严重。防治方法:做好清洁工作。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80%代森锰锌可湿性剂800倍液,40%百可得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

10%世高3000倍液。

六、叶枯病(真菌病害)

症状:叶枯病危害兰花的不同部位。叶尖受害有几种表现,有的初期表现为斑点形,浅褐色,后期深褐色,病斑融合后叶尖枯死;有的表现叶尖变灰色枯死,病健交界处深褐色。叶片中部受害,病斑面积较大,呈圆形或椭圆珙,中央黑褐色,边缘有黄绿色晕圈。严重时,整片顺枯死。

病原:叶枯病的病原菌是一种真菌,即半知菌亚门大茎点霉菌。

发病规律:病菌以菌丝或分生孢子在病残组织过冬,借风雨或水滴传播,从叶片伤口或自然孔口侵入.4-5月发病侵害老叶,7-8月发病主要侵害新叶。该病在寒流后突遇高湿高温天气发病最为严重。有明显的发病中心,并可向四周传染。

防治方法:防寒流,防暴雨。在发病初期要及时隔离。发病前可用~1%波尔多液,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每隔7~10天喷洒1次,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发病期间可用50%多菌灵800倍液或75%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喷洒,均能控制病害蔓延。

七、叶尖枯斑病(真菌病害)病状:病斑多发生在兰叶尖部。初期出现褐色斑点,随着病斑扩展成片。病斑呈长圆形或不规则形,灰色或灰黄色,病健交界明显,交界处有黑褐色斑纹,后期整个叶尖枯死。病斑上着生褐色小点,即分生孢子器。病原:一种真菌,即半知菌亚门茎点霉菌。发病规律:在国兰上发病较多,5月上旬就为发病期,

7-8月为高发期。防治方法:同叶枯病。

八、轮纹病(真菌病)症状:叶病斑近圆开或不规则形,褐色,边缘暗褐色,略具轮纹。后期中央灰色,上面着生小黑点,即站岗原菌的分生孢子器。病原菌:半知菌亚门壳二孢属菌发病规律:病原菌或分生孢子器在病顺上过冬,5-6月高温高湿易发此病,密植蔽荫、通风不良、氮肥过多发病严重。防治方法:做好清洁工作,75%百菌清可湿性剂800-1000倍液,80%代锰森锌可湿性剂800倍液,40%百可得可湿性剂1500倍液,10%世高水

分散剂颗粒3000倍液。

九、褐锈病(真菌病)症状:因品种不同表现不同。一种侵染叶正面,叶面上产生很多黄褐色粉状孢子,叶面留下条形纹斑,叶背一般无症状,严重时整片叶会干枯死亡。另一种危害兰花叶背,叶背产生红褐色小点,后期汇聚成条形大斑,是面密生锈孢子。

病原菌:一种真菌,即担子菌亚门的单孢锈属菌。发病规律:每年早春发病,2月中

旬左右即可看到症状。4月份可见到锈孢子。低温、过湿、伤口是诱发此病因素。该病通常引起兰花生长衰弱,但如果任其发展而不采取措施也会导致死亡。防治方法:喷水后加强通风,合理密植,避免兰叶摩擦。25%三唑酮乳油3000倍液,20%莠锈灵乳油400倍液,20%腈菌唑乳油2000-2500倍液。

十、污霉病(真菌病害)此病一般发生在粗放管理的兰园。由于通风不良、光线不足等原因,兰花受介壳虫、蚜虫、粉虱等昆虫危害。这些昆虫在兰花植株排泄蜜露等沉淀物

发霉。这种病菌对兰花危害甚小,因为它只附生在表皮。但影响光合作用的美观。

十一、细菌性褐斑病

十二、疫病(又名黑腐病、猝倒病)

症状:主要侵染兰花根部的叶基,受害兰株根茎部腐烂,受害叶基部产生褐色病斑,高温高湿时病斑迅速扩大,形成褐色水渍头大斑,最后呈黑褐色,造成植株死亡。

病原:一种真菌,即鞭毛菌亚门棕榈疫霉菌和恶疫霉菌。

发病规律:一年四季都可发生,适温高湿的环境易发此病,浇水过多、通风不良发病严重。

防治方法:浇水后立即通风,降低空气相对湿度。如果感染此病,要抓紧翻盆,把所有腐烂组织全部切除,晾根,消毒液浸泡30分钟,捞出重新栽种,并用药剂喷淋根茎部保护。间隔7-10开喷淋一次,连续2-3次。

该病传染能力强且易造成兰花死亡。

防治药剂: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2%克露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50%安克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