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理诊断技能习题1多项选择题.doc

心理诊断技能习题1多项选择题.doc

心理诊断技能习题1多项选择题.doc
心理诊断技能习题1多项选择题.doc

心理诊断技能习题

多项选择题:

66、心理咨询室应具备的条件包括:具有保密功能;配置舒适的座椅。

67、初诊接待中,工作人员不应有的仪态是:坐姿随意、服饰入时、表情热情、密切地注视着求助者;坐姿随意、服饰整洁、表情平和、不停地扫视求助者;坐姿端正、服饰入时、表情热情、视线不离开求助者。

68、初诊接待时,不正确的询问方式是:您有什么样的问题需要解决,说吧;您能告诉我到底出了什么事吗;您找我究竟想要解决什么问题呢。

69、初诊接待中,向求助者介绍心理咨询时不正确的表述是:没有必要告知对方什么是心理咨询;求助者不必了解心理咨询如何进行;心理咨询按照求助者的要求解决问题。

70、心理咨询中,对于保密原则的把握不正确的是:心理咨询师时刻保守求助者的秘密;求助者的所有情况均在保密之列。

71、初诊接待时,应该正确把握的内容是:避免紧张情绪;避免使用影响交流的方言;严守保密原则。

72、心理咨询中,一旦发现求助者有危害自身或他人的情况时,心理咨询师应该:在必要时通知有关部门;在必要时通知他的家属。

73、在摄入性谈话中确定谈话的内容和范围时,不正确的是:依上级咨询师真短的结果进行谈话;根据临床诊断的结果分析进行谈话;依咨询师主动提出的内容进行谈话。

74、在摄入性谈话中,对倾听的理解正确的是:全神贯注地倾听;不随便地打断谈话。

75、控制谈话的方向应把握的要点不正确的是:应该按照求助者的意愿来进行;运用技巧随心所欲地转换话题;控制会谈的内容对咨询师最重要。

76、对谈话法的理解正确的是:一旦开始进入会谈,就应该将谈话维持下去;只有持非批判性的态度,才能使对方无所顾忌。

77、对非批评性性态度的理解不正确的是:会使求助者不知所措;可使求助者感到获得支持。

78、对谈话法的种类正确描述的有:通过交谈和观察确定测验的种类的谈话是鉴别性谈话;通过谈话了解病史和其他状况的谈话是摄入性谈话;针对精神变态和行为异常的谈话是治疗性谈话;内容涉及健康人某些问题的谈话是咨询性谈话。

79、谈话时,提问过多的原因可能是:咨询师对求助者的心理问题缺乏理解;咨询师对求助者谈话的内容缺乏理解;咨询师不善于掌握语言交流的技巧。

80、不恰当的提问可能会带来的消极作用包括:造成依赖;责任转移;求助者产生防卫心理;

81、谈话中不恰当提问的表现形式不包括:间接性询问;开放式询问。

82、选择会谈内容的原则包括:可接受;有效;积极。

83、使用摄入性谈话时,不正确的做法是:避免提问失误,绝对不能扭转对方谈话的内容;保持中立性态度,但必要时使用批评性语言;除了进行咨询性谈话外,不能讲任何题外话。

84、使用心理测验时,不正确的做法是:不必说明进行测验和选择某测量手段的原因;必要时不必征得上级咨询师的同意,既可以施测。

85、所谓乱用心理测验,是指:在诊断目的以外使用各种心理量表;在临床上使用直接翻译的测验工具;单纯依据数据结果进行诊断和矫治。

86、一般资料的整理包括求助者的:娱乐活动;自我描述;工作记录。

87、个人成长史资料的整理包括:围产期母亲的身体状况;家庭教养的方式如何;婚姻是否受到过挫折;目前对既往事件的评价。

88、求助者目前状态的整理不包括:生活方式和经济状况;家庭情况和婚姻状况。

89、验证临床资料的可靠性时,采用的方法一般是:补充提问;测验资料;对同一资料从不同来源进行比较。

90、对临床资料进行解释的思路包括:在现象与可能的原因之间建立联系;找出偏离正常标准的现象。

91、影响资料可靠性的因素可能是:过分随意的交谈可能形成暗示;咨询师的倾向性可能形成暗示;收集资料者也是后来的决策者;不能依据情况灵活地做出交谈计划。

92、给临床资料赋予意义的方法包括:就事论事;相关分析;分析迹象。93、不同的职业对资料的理解正确的是:临床医生从来访者是否有病的角度看问题;行为主义者从学习和认知的角度看问题;非专业观察者常从日常生活的概念看问题。

94、了解求助者既往史的内容应该包

括:医疗机构的诊断和治疗以及疗效情况;到医院就诊的原因是躯体的,还是心理的;对以往心理咨询的效果进行正确的评价。

95、对心理与行为问题关键点的内涵的理解不正确的是:该因素随着形式的改变,其本身性质也改变;他是个别临床表现的原因或与表现有联系。

96、对区分心理正常和心理异常的原则的理解不正确的是:背离一条原则者不能定为异常;背离两条原则者才可定为异常;背离三条原则者才可定为异常;

97、对症状自制力的理解不正确的是:求助者出现某些思维障碍和行为异常,说明自制力丧失;求助者能认识自己的异常,但不能做出解释,说明自制力完整;求助者能认识问题的存在,但不能分析原因,说明自制力完整。

98、对心理咨询范围的理解不正确的是:心理咨询师应给予对方承诺,以求得信任;咨询师不包揽一切,但可提出指导性意见;与心理有关系的问题都应

该妥善地解决。

99、对初步印象不正确的理解是,对求助者的:心理问题的病因种类形成大致判断;行为问题的病因种类形成大致判断。

100、形成初步印象的正确操作是:对求助者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予以评估;对目前一般心理健康水平予以评估;对某些含混的临床表现进行鉴别诊断。101、心理诊断的内容包括:获取临床资料;评定心理状态。

102、对心理诊断重要性的理解不正确的是:心理诊断只是一个结果;能揭示群体的共同心理规律。

103、与心理诊断的概念相符合的是:可使用观察法;曾经就是狭义的专指心理测量;曾出现在精神医学中;能确切地说明治疗前的决策过程。

104、对一般心理问题的理解正确的是:问题内容没有泛华;咨询效果一般较好;反应强度不太剧烈;人格没有明显异常。105、判断严重心理问题时,应该考虑到

求助者:是否经历较强烈的现实性刺激;内心冲突是否属于道德性质;心身及社会功能是否受到影响;是否存在着器质性的病变基础。

106、求助者的权利与义务包括:如实地提供与心理问题有关的真是信息;要按共同商定的时间表进行心理咨询。107、对释义的理解不正确的是:使用释义技巧时,没必要先征得求助者的同意;指重复并评价对方话题后,顺便提出另一问题;它是控制会谈和转换话题中不大常用的技巧。

108、对中断概念的理解不正确的是:强迫对方停止谈话;直接建议转换话题。109、对引导概念的理解不正确的是:咨询师通过暗示转换话题;经由中介转换出新的话题;咨询师直接建议转换话题。110、谈话中应把握的要点是:征得求助者同意后,可做笔录;谈话信息依靠临场记忆整理;交谈中一般不做笔录和录音。

111、对不恰当提问带来的消极作用分

析不正确的是:可减少双方共同探索的主动性;可产生不准确的信息而延误确诊。

112、使用摄入性谈话时,不正确的做法是:对方自我探索过多;谈话内容过于具体。

113、使用心理测验时,把握不准确的是:为深入了解对方,应尽量多做心理测验;使用心理测验的目的不一定只为诊断;特殊情况下可打破操作规定实施测验;有时依据心理测验结果可以给出诊断。

114、确定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关键点的原则不包括:求助者家属提供的资料最有可靠性和真实性;咨询师凭借经验可以对初期资料作定性分析;求助者提供的资料不能作为分析问题的依据。115、对求医行为的理解正确的是:神经症者常常有强烈的求治愿望;神经症儿童反复地向家长诉说痛苦;重性精神病的患者很少主动求医。

116、对主客观统一性原则的理解正确

的是:人的行为只要在量与质方面和外部刺激保持一致,则必然正常;任何正常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在形式和内容上必与客观环境一致;人的精神或行为只要与外界环境失去统一,必然不被人理解。

117、心理过程的内在协调一致是区分:心理问题与精神性问题的标准之一;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的标准之一。

118、对个性相对稳定性原则的理解正确的是:在没有重大外界变革的情况下,一般不宜改变;在存在重大外界变革的情况下,可能发生改变。

心理咨询技能习题

136、对咨询关系的重大影响主要来自(咨询师、求助者)等方面。

137、正确的咨询态度的五种要素中包括:尊重;热情;积极关注;共情。138、正确的咨询态度强调对求助者的尊重,尊重的含义是:对求助者价值观的接纳;对求助者现状的关注;对求助者内心体验的关心。

139、尊重求助者的意义在于:给求助者创造一个安全、温暖的氛围;使求助者最大限度地表达自己;可以唤起求助者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求助者获得自我价值感。

140、尊重求助者,意味着对求助者:充分的信任;一视同仁;以礼相待。141、“无条件接纳”的含义是:接纳求助者的一切;接受求助者的光明面和消极面。

142、尊重与真诚的关系是:尊重意味着真诚真诚相待,是尊重对方的表现。143、关于热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热情具有感情色彩;热情是咨询师助人愿望的真诚流露;热情应该体现在咨询的整个过程;热情对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非常重要。

144、热情与尊重相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热情是咨询师助人愿望的真诚流露;热情要体现在咨询全过程。

145、咨询师对求助者的热情可以体现在:初次来访时适当地询问,表达关切;

耐心地倾听求助者的叙述;咨询时不厌其烦;咨询结束时,使求助者感受到温暖。

146、咨询师的真诚体现在:以真实的“我”出现;真实可信地置身于咨询关系之中;不把咨询过程看成例行公事。147、真诚在咨询过程中的重要意义在于:可以使求助者感到被接纳、被信任;可以使求助者感到安全。

148、表达真诚时需要注意的是:真诚不等于说实话;真诚不是自我发泄;真诚应当实事求是;表达真诚应当适度。149、对“真诚不等于说实话”的正确理解的是:表达真诚并非有啥说啥;表达真诚要对求助者有利;真诚与实话实说之间既有联系又不能等同。

150、共情的同义词是:同理心;通情达理;神入;同感心。

151、共情的三个具体含义是指:咨询师借助求助者的言行,体验对方的内心世界;咨询师借助于知识和经验,把握对方的体验与其人格之间的联系;咨询师

要运用技巧将自己的共情传达给求助者。

152、共情在咨询活动中的重要性体现在:可以更准确地把握材料;可以使求助者感到被理解、被接纳;可以促进求助者自我表达;可以促进双方更深入的交流。

153、缺乏共情容易造成的咨询后果是:求助者感到失望;求助者停止自我探索。154、正确理解和使用共情的注意事项是:咨询师应进入求助者的参照框架;表达共情要对求助者一视同仁;表达共情要考虑对方的特点和文化背景。155、“积极关注”的操作性定义是:关注求助者言语的积极面;关注求助者行为的积极面。

156、积极关注的临床意义主要在于:有助于建立咨询关系;促进咨询双方沟通;本身具有咨询效果。

157、积极关注的注意事项是:避免盲目乐观;避免过分消极;应建立在求助者的客观实际之上;应贯穿咨询全过程。

158、收集求助者的资料时,围绕的七个问题中包括:Who,What;Why;how。159、选择与求助者谈话的方式时,应当考虑的求助者自身因素包括:年龄特征;性格特征;文化特征。

160、求助者的主要问题往往是(最困扰自己;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161、与求助者商定咨询目标,应当:找出求助者的主要问题;确定从哪个问题入手;双方商定咨询目标。

162、有效地咨询目标的基本要素包括:具体;可行;可以评估。

163、心理咨询的终极目标是:激发求助者的潜能;促进求助者的心理健康和发展;完善求助者的人格。

164、咨询的终极目标与具体目标的关系是:从终极目标着眼,从具体目标着手;从具体目标着手,实现终极目标。165、确定咨询目标时常见的错误观念包括:咨询师应当保持完全中立的态度;将求助者能否适应环境作为咨询目标;将求助者的快乐、满足作为咨询目标。

166、关于不同咨询流派的咨询目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人本主义学派强调求助者自我实现;行为主义学派帮助求助者消除适应不良的行为。

167、教材中划分的心理咨询基本阶段包括:诊断阶段;咨询阶段;巩固阶段。168、教材中阐述的心理咨询三个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诊断阶段包括收集信息并作出诊断;咨询阶段的重点在于帮主求助者分析和解决问题;巩固阶段是咨询的总结、提高阶段。

169、制定心理咨询方案的作用在于:可以使咨询双方明确行动目标;可以满足求助者的知情权;便于总结经验教训。170、心理咨询方案应当包括:咨询的目标;双方的责权义;咨询的原理。171、咨询方案中需要明确的求助者的责任包括:向咨询师提供真实的资料;完成双方商定的作业。

172、咨询方案中需要明确的求助者的权利包括:了解咨询师的职业资格;了解咨询的具体方法;可以提出转介咨询。

173、咨询方案中需要明确的求助者的义务包括:遵守咨询机构的相关规定,尊重咨询师;遵守咨询方案。

174、咨询方案中需要明确的咨询师的责任包括:遵守职业道德和相关法律法规;帮主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严格地遵守保密原则,并说明保密例外。175、咨询方案中需要明确的咨询师的权利包括:了解与求助者心理问题有关的个人资料;选择合适的求助者。176、咨询方案中需要明确的咨询师的义务包括:向求助者出示营业执照;遵守咨询机构的有关规定;尊重求助者,遵守预约时间;遵守和执行咨询方案。177、关于心理咨询的次数与时间安排一般是:每周1~2次;每次60分钟。178、八种参与性技术中包括:情感反应;内容反应。

179、关于倾听技术,正确的做法是:认真、有兴趣地倾听;不做价值评判;不仅用耳,更要用心。

180、倾听时容易出现的错误是:急于下

结论;轻视求助者的问题;干扰或转移求助者的话题。

181、将咨询师技巧用于实践时,容易出现的问题有:询问过多;概述过多;不适当的情感反应。

182、开放式询问常用的是:什么;如何;为什么。

183、开放式询问的实施方法是:用什么询问事实、资料;用如何询问事件过程;用为什么讨论原因;用能不能促使求助者自我剖析。

184、封闭式询问常常用:澄清事实;获取重点。

185、封闭式询问常用的是:是不是;要不要;对不对;有没有。

186、鼓励技术中常用的是:嗯;讲下去;还有吗。

187、鼓励技术的功能在于:引导求助者的谈话朝着一个方向深入;促进会谈继续下去

188、内容反应技术是指:把求助者的主要言谈加以整理,反馈给求助者;将求

助者的思想加以整理,反馈给于求助者。189、实施内容反应技术时,要注意:选择求助者的实质性谈话内容;最好引用求助者谈话中最有代表性的词语;最好引用求助者最敏感的词语。

190、情感反应技术并非指:咨询师对求助者的言谈内容反馈;咨询师将自己的情绪告诉求助者;咨询师与求助者专门谈论情绪问题。

191、情感反应技术的实施方法是:将求助者的情绪反应反馈给求助者;可以与内容反应同时进行。

192、具体化技术是指咨询师协助求助者:讲明模糊不清的思想观点;澄清事件发生的来龙去脉。

193、实施具体化技术,主要用于处理(问题模糊;过分概括;概念不清)的情况。

194、参与性概述的使用时机是:一次面谈结束前;一个咨询阶段完成时;一般情况下;随时需要时。

195、理解非言语行为要注意:正确地把

握非言语行为的各种含义;全面地观察非言语行为;应把动作群放到某种情境中来了解;应关注言语内容与非言语内容的不一致性。

196、八种影响性技术中包括:面质;解释;情感表达。

197、面质技术又称:质疑;对峙;正视现实。

198、咨询师可以面质的求助者的常见矛盾是:言行不一致;理想与现实不一致;前后言语不一致;谘访意见不一致。199、使用面质技术时应注意:要有事实根据;避免个人发泄;避免无情地攻击。200、解释技术是:运用理论说明求职者行为背后的原因;运用理论揭示求助者情感反应的实质。

20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释义是从求助者的参考框架出发;解释是从咨询师的参考框架出发;内容表达是指咨询师提供信息或建议;解释侧重于对某一问题做理论上的分析。

202、解释技术的正确做法是:了解情

况,准确把握;因人而异;不把解释强加给对方。

203、指导技术的正确做法是:咨询师直接指示求助者以某种方式行动;让求助者真正理解指导的内容;不强迫求助者执行。

204、不同理论流派的指导方法是:精神分析学派指导求助者通过自由联想寻找问题的根源;行为主义学派指导求助者进行各种行为的训练;完形学派习惯于做角色扮演的指导;理性情绪学派指导求助者用合理的信念代替不合理的信念。

205、情感表达技术与情感反应技术的区别在于:情感表达是咨询师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情感反应是反映求助者叙述中的情感内容。

206、内容表达技术与内容反应技术的区别在于:内容表达是咨询师向求助者传递信息,提出忠告;内容反应是咨询师反映求助者的叙述。

207、自我开放又称:自我暴漏;自我表

208、自我开放的主要形式是:咨询师把对求助者的体验感受告诉求助者;咨询师暴露与求助者所谈内容有关的个人经验。

209、影响性概述与参与性概述的不同之处:前者是概述咨询师自己的叙述的内容;后者是概述求助者自己叙述的内容。

210、非言语行为在咨询中的作用是:非言语行为可以传达共情的态度;非言语行为不能与言语相溶合;非言语行为可以对言语的内容作出修正。

211、目光注视的一般规律包括:倾听时,注视对方双眼;讲者比听者更少注视对方;人们更愿意注视使自己感到愉悦的人。

212、面部表情的一般规律包括:一条眉毛扬起来表示怀疑;斜眼瞪视是挑战;害羞会脸红。

213、关于身体语言,一般认为:低头表示陈述语句的结束;抬头表示问句的结

214、声音特质的一般规律是:音调提高表示强调;音调提高表示兴奋。

215、咨询双方空间距离的一般特点是:防御性强的求助者希望距离大些;寻求依靠的求助者希望距离小些。

216、关于阻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本质是求助者心理咨询过程中自我暴露和自我改变的抵抗;精神二高分析学派认为阻抗的意义在于增强个体的自我防御;行为主义学派把阻抗理解为行为矫正的不服从。

217、阻抗可能表现在:讲话程度上;讲话内容上;讲话方式上;咨询方式上。218、阻抗产生的主要原因:成长带来某种痛苦;有功能性行为失调引起。219、应付阻抗的要点是:解除求助者戒备心理;正确的诊断和分析;诚恳的帮助对方。

220、沉默现象的几种主要类型中包括:茫然型;情绪型;思考型。

221、出现多话现象,可能:与咨询师有

关;与求助者有关。

222、移情的两种不同类型是:正移情;负移情。

223、阳性强化法地基本原理是:以奖励为手段建立或保持某种行为;以阳性强化为主,及时的奖励正常行为;漠视或淡化异常行为。

224、阳性强化法的操作步骤是:明确目标行为;监控目标行为;设计干预方案;实施强化。

225、在合理情绪疗法的abc理论中:a 代表诱发事件;b代表信念;c代表行为。226、合理情绪疗法的步骤包括:心理诊断阶段;领悟阶段;修通阶段;再教育阶段。

227、在合理情绪疗法中,咨询师需要帮助求助者达到的三种领悟:信念引起情绪及行为后果,而不是诱发事件本身;求助者对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反应负有责任。

228、在合理情绪疗法的修通阶段常用的技术方法有:合理情绪想象技术;与

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教育心理学》试卷 1、第一个系统的论述教育心理学,被称为“现代教育心理学之父”的心理学家是() A桑代克B斯金纳C布鲁纳D加涅 2、离下课还有10分钟,这时候一些学生的注意力开始涣散,老师说:“如果大家认真听课,我就免去今天的额外作业”。学生开始认真听课了。老师采取的措施是() A 正强化 B 负强化 C 惩罚 D 消退 3、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并带有积极情绪色彩的成分是()。 A学习需要B认知兴趣C学习目的D学习理想 4、对客观事物进行判断时,倾向于利用自己内在的参照(主体感觉),不易受到外来因素的影响和干扰的认知方式属于() A 场独立型 B 场依存型 C 冲动型 D沉思型 5、采用“道德两难故事法”研究儿童青少年品德发展的过程,提出了儿童青少年品德发展三个水平六个阶段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A皮亚杰 B布鲁姆 C朱志贤 D柯尔伯格 6. ()认为“教育就是塑造行为”,在教学中提出程序教学思想。 A桑代克 B斯金纳 C班杜拉 D皮亚杰 7、所谓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材料是指() A最鲜活的内容 B最形象、生动的内容 C事例或案例 D学科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8、根据动机的归因理论,在“能力高低”、“努力程度”和“任务难度”三种因素中,属于内部可控制的因素是( ) A能力高低 B努力程度 C任务难度 D以上均不是 9、一般来讲,容易、简单、枯燥的学习对动机水平的要求,比复杂的、需要思维卷入过多,具有一定创造性的学习对动机水平的要求()。 A高 B低 C一样 D因个体的差异而不同 10、某学生背一篇古文,读8遍刚好成诵,要取得最佳的记忆效果,他应该再读() A 2遍 B 4遍 C 6遍 D 8遍

《心理学》练习题库新及参考答案

《心理学》练习测试题库一、名词解释 1.心理过程 2.个性心理 3.个性倾向性 4.观察法 5.实验法 6.反射 7.第一信号系统 8.第二信号系统 9.个性 10.需要 11.动机 12.兴趣 13.注意 14.有意注意 15.有意后注意 16、无意注意 二、单项选择题 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________ A.人的心理现象B.人的行为C.人的想法D.人的思维2.个性心理特征的核心是________ A.气质B.性格C.能力D.智力 3.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是________ A.兴奋B.反射C.抑制D.操作 4.动力定型不具备哪一种特点________ A.定型化B.自动化C.概括化D.简约化 5.________是个体行为积极性的源泉。 A.兴趣B.理想C.需要D.爱好

6.________是人类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 A.社会性需要B.生理性需要C.精神需要D.自我实现需要 7.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最高级别的需要是________ A.生理需要B.安全需要C.尊重需要D.自我实现需要 8.引起动机的内在条件是_______ A.兴趣B.需要C.爱好D.理想 9.兴趣发展的最高水平是_______ A.志趣B.有趣C.乐趣D.无趣 10.人的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统称为___________ A.心理现象B.心理C.心理过程D.个性倾向性 11.______是心理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它对心理活动具有选择功能、保持功能、调节功能。 A、注意 B、记忆 C、表象 D、想象 12.人在注意看一个物体时,视线集中在该物体上,即所谓“举目凝视”属于注意外部表现的______。 A.无关运动的静止B.呼吸运动的变化C.适应性运动D.调节 13.没有事先预定目的,也无需做意志努力的注意是______。 A.有意注意B.有意后注意C.无意注意D.无意后注意 14.同一时间内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是注意的______。 A.稳定性B.分配C.转移D.广度 15.______是一种最简单的心理现象。 A.记忆B.感觉C.知觉D.思维 16.听觉的适宜刺激是频率为______的音波。 A.16—20000次/秒(赫兹)B.20—20000次/秒(赫兹) C.15—15000次/秒(赫兹)D.16—16000次/秒(赫兹) 17.“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描述的是_______。 A.味觉刺激B.听觉适应C.触觉刺激D.嗅觉适应 18.对客观事物的不正确的知觉是_______。 A.幻觉B.联觉C.错觉D.感觉 19.在_______中材料保持的时间很短,约为0.25—2秒。

心理诊断技术答案

心理诊断技术部分答案 1、全面掌握求助者的有关资料从哪几个方面入手() (A)从who(谁)、 what (什么)、when(什么时候)、where(在哪里)、why(为什么)、 which (与哪些人相关)、how(怎样)这几个方面入手 (B)只从who(谁)和 what (什么)这两方面入手 (C)只从when(什么时候)和where (在哪里)这两方面入手 (D)只从why(为什么) 和which (事情与哪些人相关)这两方面入手 答案:A 2、全面掌握求助者的有关资料不从哪个方面入手() (A) Who (B) Where (C) When (D) Here 答案:D 3、来访者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所围绕的几个方面中不包括() (A)求助者的一般背景资料 (B)求助者的来访原因 (C)求助者的现主要症状 (D)求助者好朋友的体检表 答案:D 4、判断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的心理学原则不包括( ) (A)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内外一致) (B)精神活动的内在协调一致性原则(内部一致) (C)个性的相对稳定性(前后一致) (D)个人需求与社会需求一致性原则 答案:D 5、一个人遇到一件令人愉快的事但却表现得非常悲伤,或是对痛苦的事情做出愉快的反应,我们就可以说他的心理过程失去了协调一致性,转为()状态。 (A)正常 (B)异常 (C)心理健康 (D)一般心理问题 答案:B 6、一个用钱很仔细的人突然挥金如土,或者一个待人接物很热情的人突然变得很冷漠,如果我们在他的生活环境中找不到足以促使他发生如此改变的原因时,我们就可以说他的精神活动已经()了正常轨道。 (A)进入 (B)偏离 (C)靠近 (D)走入 答案:B 7、典型精神病症状:如一个人出现幻听、幻觉、幻嗅、幻触等幻觉和妄想等典型症状,则为() (A)正常 (B)异常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心理诊断技能(笔试部分)

学校德育干部--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资料第一章心理诊断技能 第一节初诊接待与资料的搜集、整理 第一单元:如何进行初诊接待 工作程序: 1、做好咨询前的准备工作。 2、礼貌接待和礼貌用语。 3、间接询问,避免直接询问。 4、询问结束后,明确表明态度。 5、向求助者说明保密原则。(保密例外) 6、向求助者说明心理咨询的性质。(协助) 7、说明求助者的权利和义务。 8、与求助者进行协商,确定使用哪种咨询方式。初诊接待注意事项。 1、避免紧情绪。 2、语速适中,语调平和,语言清楚,语义清晰。 3、反复说明心理咨询中的保密原则 4、说明心理测量功能的有限性。 5、咨询时的仪态。 第二单元摄入性会谈 工作程序 1、确定会谈的目标、容与围 参照点如下: (1)求助者主动提出的求助容; (2)心理咨询师在初诊接待中观察到的疑点。(3)心理测评结果的初步分析中所发现的问题; (4)上级心理咨询师为进一步诊断而下达的会谈目标; 2、确定提问方式: 一般情况下应使用开放式提问,不使用封闭式提问,特殊情况下可使用半开放式提问。但如果为了确证某种现象是否存在也可使用封闭式提问。 选择哪种提问方式要依据会谈目标、收集资料的性质和容来确定。3、倾听 (1)全神贯注,不打断、不评论; (2)用耳、用心、用脑; (3)找关键点最重要。 4、控制会谈容与方向: 控制会谈和转换话题的方法有:释义(也称容反应)、中断(倒水)、情感反射(刺激)、引导等。 5、对会谈容归类。(成长、现实、婚姻、人际、主观症状、情绪体验) 6、结束会谈(结束时必须申明和承诺的话) 相关知识 会谈法要点简介: 1、会谈中听比说更重要。 2、持非评判性态度。理解 3、对求助者的会谈容进行区分和鉴别。(A程度鉴别:分清情绪和行为。B真伪鉴别、C因果鉴别) 4、会谈法的种类包括: A摄入性会谈(收集资料)、 B鉴别性会谈(测验方法)、 C治疗性会谈(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 D咨询性会谈(职业选择、子女教育等)、 E危机性会谈。(突发意外精神创伤) 最常用的摄入性会谈方式是背景资料采集法。附一:桑德伯格提纲。 1、身份资料; 2、来就诊的原因和对治疗服务的期望; 3、现在及近期的状况; 4、对家庭的看法; 5、早年回忆; 6、出生和成长; 7、健康及身体状况; 8、教育及培训;9、工作记录; 10、娱乐;11、性欲的发展; 12、婚姻及家庭资料;13、社会基础; 14、自我描述;15、生活的转折点和选择; 16、对未来的看法; 17、求助者附加的其他任何材料。 .学习帮手.

高等教育心理学试题库最终版

《高等教育心理学》(第二版)试题库(2009年7月) 一、名词解释 1、高等教育心理学:指研究高等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和规律的科学 2、教师角色:指受过专门教育和训练的,在学校中向学生传递人类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的体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人才的专业人员。 3、教学风格:教学风格是指在计划相同的教学目的前提下,教师根据各自特长,经常所采用的教学方式方法的特点。 4、自我效能感: 所谓自我效能感,是指人对自能否成功地进行某种成就行为的主观推测和判断,它包括两个成分,即结果预期和效能预期。结果预期是指个体在特定情境中对特定行为的可能后果的判断,如学生对顺利答完试卷产生结果的推测。而效能预期是指个体对自己有能力完成某种作业水平的信念,如学生对自己是否有能力顺利答完试卷的主观判断。 5、教学效能感: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对自己教学活动能力的主观判断。 6、动机与学习动机: 动机是引起维持人们从事某项活动,以达到一定目标的部动力。动机是直接推动个体活动的动力,人的需要、兴趣、爱好、价值观等都要转化为动机后才对活动产生动力作用。动机包括两方面容:一是对人的行为发动、维持和促进的能量,直接影响行为的强度和效果;二是具有某种动机的行为总是指向某一目标,而忽视其他方面,使行为表现出明显的选择性。 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心理特点,它是在学习需要基础上产生的,激发和维持学生学习活动,并力图促使学习活动趋向教师所设定的目标的心理过程或部动力。 7、学习迁移是指在一种情境中获得的技能、知识或形成的态度对另一种情境能、知识的获得或态度的形成的影响。 8、问题解决: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过程。问题解决存在三种状态:初始状态,中间状态以及目标状态。 9、自我意识:自我意识就是一个人对自己的意识。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把“我”分解为主体我和客体我。自我意识也就是主体我对客体我的意识。概括地说,自我意识包括人体对自身的意识和对自身与周围世界关系的意识两个方面。 10、心理健康教育:指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 11、教师期望效应:又称皮格马利翁效应,是一种激发个人的心理潜力,提高学习效果的暗示手段。 12、教学监控能力:指教师为了保证教学达到预期的目的,而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 13、教师胜任力: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应具备的进取心、责任感、理解他人、自我控制、专业知识与技能、情绪察觉能力、挑战与支持、自信心、自我评估等特征。 14、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作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 15、学习:狭义的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系统地进行的,在较短时间接受前人所积累的科学文化知识,并以此来充实自己的过程。广义的学习是人类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以语言为中介,通过思维自觉地、有目的地、有计划地掌握社会历史经验和个体经验的过程。 16、创造力: 创造力是指产生新思想,发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它是成功地完成某种创造性活动所必需的心理品质。例如创造新概念,新理论,更新技术,发明新设备,新方法,创作新作品都是创造力的表现。创造力是一系列连续的复杂的高水平的心理活动。 17、品德与品德心理结构: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指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和规行动时,对社会、对他人、对周围事物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或倾向。

心理学选择题答案剖析

二、选择题(请在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前的字母填写在括号内。) 1、心理现象分为()。 A、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 B、认知过程与个性心理 C、情感过程与个性心理 D、意志过程与个性理 2、心理过程包括()。 A、认识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 B、知觉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 C、感觉过程、知觉过程、意志过程 D、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3、个性心理特征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A、认知过程 B、情感过程 C、意志过程 D、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4、()在深度上对学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细致研究。 A、普通心理学B心理、发展心理学C、理论心理学D、生理心理学 5、()在广度上研究各个社会领域内的心理。 A、社会心理学 B、应用心理学 C、发展心理学 D、比较心理学、 6、(F)是理论的心理学基础,主要研究心理学的基本原理与心理现象一般规律、 (E)是研究个体心理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D)是在实验室控制条件下进行研究工作的心理学、 (C)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 (B)是研究心理现象和行为产生的以脑内的生理事件、生理基础的心理学分支,试图通过大脑为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来解释心理现象、 (A)是研究动物行为进化的基本理论和不同进化水平的动物约各种行为特点的心理学分支。 A、比较心理学 B、理论心理学 C、社会心理学 D、实验心理学 E、发展心理学 F、普通心理学 7、进一步探索研究在各个社会领域中心理活动的具体现象及其规律的心理学是()。 A、社会心理学 B、理论心理学 C、应用心理学 D、普通心理学 8、自然实验法的优点是()。 A、减少人为性,提高真实性 B、减少人为性,降低真实性 C、提高人为性,增加真实性 D、提高人为性,降低真实性 9、()年,冯特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被界定为心理学的诞生。

(完整版)教育心理学题库1000道

教育心理学题库1000道 11.我国心理学家通常将十二岁至十四五岁的年龄时期,称做:( ) A.童年期 B.少年期 C.青年期 D.中学生期 12.著名的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认知发展的形式运算阶段是在( ) A.0~2岁 B.2~7岁 C.7~11岁 D.11~15岁 13.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认为儿童人格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有一种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比如12~18岁阶段阶段的危机冲突是( ) A.勤奋感对自卑感 B.主动感对内疚感 C.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D.自主感对羞耻感 14.目前研究男女智力的性别差异的基本结论之一是:( ) A.男优于女 B.男女总体水平大致相等 C.女优于男 D.男女总体水平,有年龄相等,有的则不相等 15.依照桑代克的尝试一错误说,学习的基本规律有三:效果律、练习律和:( ) A.准备律 B.刺激律 C.失败一成功律 D.成功一成功律 16.信息加工学习理论的创始者是( ) A.斯金纳 B.巴甫洛夫 C.加涅 D.苛勒 17.哪个学习理论学派的学生观,强调引导儿童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 ) A.完形一顿悟说 B.认知一结构学习论 C.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D.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18.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阿特金森认为避免失败者的目的是避免失败,减少败感,所以他们倾向于选择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难的任务。当一项任务的成功率为50%时,他们会:( ) A.可能选择 B.犹豫不决 C.回避这项任务 D.坚决选择 19.著名的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告诉我们,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对学习效果的提高:( ) A.也是中等 B.不利 C.关系不大 D.最有利 20.学生的知识学习过程主要是一个对知识的内在加工过程。它包括三个阶段,即知识获得、知识保持和:( )

心理诊断学 第四章(文本)

第四章心理诊断的过程分析 心理诊断的过程同样可以从不同方面加以分析。从诊断的形式来分,可以分为初诊、复诊、会诊和转诊。这四种诊断的形式可以把诊断过程整合成为有机整体。 1、初诊 所谓初诊主要指诊断者运用心理诊断的各种技术与求诊者的第一次接触后,所形成的对求诊者的初步诊断,有时是心理问题的性质判断,有时是心理问题类型的判断,有时是心理问题的大概印象。也有认为初诊是诊断者对求诊者的心理问题所形成的第一次诊断。 由于初诊是在信息收集非全面的基础上进行的初步判断,产生的初步印象。因此初诊阶段表现出了独特的特点。 首先,初诊的直觉性。初诊受直觉的影响很大。初诊显得笼统,主要通过整体直觉来做出判断。 其次,初诊信息的非全面性。按照心理咨询的要求,初诊阶段既要完成初诊任务,同时也要完成与来访者建立起良好的咨访关系的任务,也要完成向求诊者介绍心理咨询工作的对象、性质与范围,求助者的权利和义务,心理咨询工作的各种形式等有关知识。在通常心理诊断单元的时间以50分钟到一个小时为限的有效时间里,要深入了解求诊者的信息资料,很困难。因此,初诊经常就在信息不充分和全面的情况下进行。由此,初诊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扩展来访者的有关信息。 第三,初诊更容易受第一印象的影响。社会心理学发现,男人和女人会在最初相见的60秒内给就给对方下了第一个评价。在心理诊断中,求诊者和诊断者的相见,所形成的第一印象同样对心理诊断也会产生影响。最先的印象对人的认知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因而对心理诊断也同样重要。求诊者和诊断者的相见,所形成的第一印象,这种印象就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影响诊断者对被诊断者以后的一系列心理与行为特征的解释。由于第一印象的存在,使得人们被诊断者的心理问题往往表现出这样的倾向,即当诊断刚刚获取了有关被诊断者的少量信息,就力图对他人的另外一些特征进行推理、判断,以期形成有关被诊断的统一、一致的印象。 第四, 初诊的快速性。初诊是在与求诊者短暂接触时,所下的诊断。要求诊断者及时准确快速地作出判断。 初诊是一个特殊的过程。初诊是进行心理诊断的开始环节。因此也要注意一些问题,提高初诊的准确性。 提高初诊 的准确性 提高初诊的准确性。首先,初诊要注意先入为主的影响;其次初诊要注意心理咨询师自己职业倾向的影响。第三,初诊要注意诊断的多种可能性。 初诊也是一个过程。初诊也可以划分为若干个小阶段,使初诊能够更好地开展下去。初诊可以分为初次接触、通过摄入性谈话了解来访者的问题、通过心理测量来初步确定来访者的心理问题类别等。 2、复诊 复诊是在初诊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确认或修正初诊的结果,而进行的进一步诊断。复诊的目的是检验或者修正诊断结果。复诊过程使心理诊断更准确。 复诊过程也表现出其独特的特点。首先,复诊是在初诊基础上的进一步深入,因此要求有更详实的诊断信息资料,需要更深入的信息加工。也需要更全面的资料信息分析。 其次,复诊是对初诊过程的回溯。回溯时需要考察初诊的信息使用情况,初诊时的逻辑思维,初诊的信息利用的诊断力度等方面的内容。这样才能对初诊从形式到内容上进行全面

心理咨询师(二级)专业能力复习全书【核心讲义+历年真题详解】(1-2章)【圣才出品】

第一章心理诊断技能 第一节鉴别诊断 【考查要点】 1.学会对神经症与心理不健康状态、其他常见精神障碍的鉴别; 2.掌握常见其他精神障碍的诊断要点并能准确识别; 3.了解常见人格障碍的特点,识别人格障碍。 【内容详解】 第一单元与神经症相关的鉴别诊断 一、工作程序 (一)熟练掌握神经症的临床简易评定方法 以下介绍许又新教授提出的神经症临床评定方法。 1.神经症的临床评定方法 (1)在精神科工作中,神经症与正常心理的分界线并不成为一个问题,因为到精神科就诊的病人,几乎都是症状比较重且患病比较长的。但是,在内科或基层保健室里,这个问题就会经常发生。这里,关键在于深入了解病人的心理,弄清楚心理冲突的性质。从现象或事实的角度来说,心理冲突有常形与变形之分。 ①心理冲突的常形有两个特点: 一是它与现实处境直接相联系,涉及大家公认的重要生活事件。 二是它有明显的道德性质,不论你持什么道德观点,你总可以将冲突的一方视为道德的,

而另一方是不道德的,上述的例子便是如此。 ②心理冲突的变形也有相应的两个特点: 一是它与现实处境没有什么关系,或者它涉及的是生活中的鸡毛蒜皮的事情,一般人认为简直不值得为它操心,或者使不懂精神病学的人感到难以理解,很容易解决的问题为什么病人却解决不了。 二是它不带明显的道德色彩。 (2)对心理冲突的揭示和分析需要精神病学知识和技巧,一般通科医生可以用比较简单而容易掌握的方法来进行评定。这包括三方面: ①病程:不到3个月为短程,评分1;3个月到1年为中程,评分2;1年以上为长程,评分3。 ②精神痛苦的程度:轻度,病人自己可以主动设法摆脱,评分1;中度,病人自己摆脱不了,需借别人的帮助或处境的改变才能摆脱,评分2;重度,病人几乎完全无法摆脱,即使别人安慰、开导他,或陪他娱乐、易地休养也无济于事,评分3。 ③社会功能:能照常工作学习以及人际交往只有轻微妨碍者,评分1;中度社会功能受损害者,工作学习或人际交往效率显著下降,不得不减轻工作或改变工作,或只能部分工作,或某些社交场合不得不尽量避免,评分2;重度社会功能受损害者,完全不能工作学习,不得不休病假或退学,或某些必要的社会交往完全回避,评分3。 如果总分为3,可以认为还不够诊断为神经症。如果总分不小于6,神经症的诊断是可以成立的。4~5分为可疑病例,需进一步观察确诊。要补充说明的是,对精神痛苦和社会功能的评定,至少要考虑近三个月的情况才行,评定涉及的时间太短是不可靠的。 2.神经症与其他疾病的鉴别 对每一位可疑的神经症病人都必需进行常规的身体和神经系统检查,这也是内科和神经

教育心理学题库名词解释篇

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题库名词解释篇(1)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规律的科学。 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想象和思维都是属于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活动,在心理学上的称谓。 心理过程: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统称为心理过程。 个性差异:人们之间的个性差异主要体现在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信念和世界观等。 个性心理特征:是个性的外在表现,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两个基本特点。 有意后注意:指有预定的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和的注意。(又称随意后注意) 注意的广度:(又叫注意的范围)指在同一时间内人所能清楚地觉察到对象的数量。 注意分散:也叫分心。 感觉:是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个体属性的反映。 知觉:是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记忆:是人脑对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概括的间接的反映。 发散思维:又叫辐射思维或求异思维) 动机水平:指对问题解决的迫切程度,它决定于被主体解决问题的需要所诱发的情绪状态。 原型:在解决问题时,对于新假设的提出有启发作用的那些事物。 迁移作用:指原有的知识经验在新情况新问题中的应用。(正迁移、负迁移) 定势:指人在进行心理操作活动中的一种准备状态。 想像:是人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幻想、理想、空想P46 意志:(意志过程):是人自觉地确立目的,并根据目的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各种困难的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个性:主要是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需要:是对客观事物的要求在头脑中的反映。 动机:是直接推动人进行活动,达到某一目标的内部动力,也是激励人行为的原因,是以需要为基础的,但动机产生还必须有外部刺激的作用。 兴趣:是个体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 能力:指直接影响活动效率并使活动顺利完成的必备的个性心理特征。 气质:指受先天因素影响较大的,表现在心理活动和行为动力方面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

心理诊断

----------名词解释----------- 1、心理诊断主要是指临床心理学中对各类心理紊乱的定性区分与评估。OR是根据心理紊乱症状学知识,综合运用心理诊断的各种技术手段,收集并分析各种心理资料,对个体的心理进行描述,定性,归类,鉴别并确定程度的过程。 2、心理诊断的内涵:心理诊断是一门收集分析求诊者信息资料,对心理问题定性和定量判断为目的,解释心理诊断的规律的科学。 3、四成分与三水平:成分指心理测量理论;个体差异、情景与环境差异、以及人的发展的理论;测验、工具和程序;诊断过程。水平有常识性水平,概念水平,数学模型。 4、产品分析法:也称作品分析法,通过采集个人的作品包括绘画、手稿等,结合临床其他资料对产品进行分析,通过分析这些作品可有效的评估其心理水平和心理状态,调查人体的内心世界,了解其情绪、愿望中,以及他们对世界的理解等 5、初诊步骤:与求诊者建立好关系,介绍工作原则,找出谈话的突破口,通过谈话分析形成初诊,做小结。 6、人格障碍定义:指在没有认知过程障碍或智力缺陷的情况下人格特征显著偏离正常,又被称为“心理病态人格”使患者形成了特有的行为模式,对环境适应不良,明显影响其社会和职业工功能,患者自已感到精神痛苦的一类心理障碍。考虑人格障碍需明确症状始于童年后少年期,现年18岁以上,至少已持续2年。 7、心理生理障碍指一组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的以进食、睡眼及性行为异常为主的精神障碍。包括进食障碍、睡眠障碍、性功能障碍。 8、转诊的条件:不属于心理诊的对象,专常欠缺型,观念冲突或某方面忌讳型,非信任型。复诊的步骤:审阅初诊记录对初诊进一步分析找中其中的罗辑关系,从多方面资料分析看是否能找出新思路,看是否支持原诊断 9、心理诊断过程:建立好关系,确定诊断目的,收集分析资料,对问题定性与定量,病因诊断。 10、神经症:旧称神经功能症,是一组表现为烦恼紧张焦虑恐惧、强廹症状、疑病症状或神经衰弱症状等的精神障碍的总称 11、常见的神经症:恐怖症、焦虑症、强迫性障碍、躯体形式障碍神经衰弱等。 12、癔症:俗称歇斯底里,是一种心解离症状和转换症关为主要精神障碍,这些症状没有可证实的器质性病变基础。 13、恐怖症:又称恐怖焦虑障碍,是一种以过分和不合理的惧怕外界客体或处境为主要表现的神经症。 14、强廹性障碍也称强廹症,是以不能为主观意志所克制,反复出现的观念、意向和行为为临床特征的一组心理障碍。 15、反应性精神障碍:又称应激性精神病,是一组由严重或持久的精神创伤所引起的精神障碍。 16、心理紊乱:指反应强度剧烈并严重影响思维逻辑的问题。特征为:反应强烈,持续时间长,内容泛化,有时伴有躯体化症状或人格问题。 17、后视偏差:人们在回忆自忆的判断时,倾向于认为其判断比实际上更为精确,这种现象18、刻板印象:人们对某一类人或事物产生的比较固定概括面笼统的看法,是诊断者在认识他人时常出现的一种相当普遍现象。 19、晕轮效应:又称光圈效应,个体对他人的印象主要靠个人的好恶得出的,然后再从这个 判断推出认知对象其他的品质,是以点概全。 20、判断者期望效应:期望效应:也叫马翁效 应,判断者期望记忆中的现象在诊断中可能出 现,是期望效应在心理诊断中的直接表现。它 对诊断的影响可归纳为自我实现的预言,诊断 者的期望也可表述为对求诊者是什么诊断的 期望。。 21、第一印象效应:指最初接触到的信息所形 成的印象对以后的诊断的影响,第一印象效 应:最初接触到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对以后的 诊断的影响。第一印象效应表明在进行心理诊 断时,最先从求诊者处的得到资料对心理诊断 产生了影响。其特征有:1表面性2片面性3 类化性4归因 22、从众:个体由于真实的或臆想的群体压力 而不由自主地在认知或行为上倾向于群体内 的大多数人一致。 23、定势:又称心向,指主体对一定活动的预 先准备状态。在心理诊断过程中,如果以前曾 以某种想法诊断过某类问题并多次获得成功, 则以后凡是遇到同类问题时,也会重复同样的 想法。这种思维的习惯性倾向也称定势。 24摄入性谈话主要是收集资料,目的是通过 谈话了解病史和健康状况,工作状况和家庭状 况以对问题进行诊断。OR是病史采集法。通 过这种以问题为中心的会谈,能获得求诊人的 背景材料,求诊目的和对求诊的期望等等。 25、心理诊断的测量方法:就是依据定方法, 用数量化手段对心理现象或行为加以确定和 测量的方法。 自知力:是患者对自己实际存在的躯体病和心 理异常的辨认和判断能力。它是判断精神障碍 患者好转程度极其重要的标志。 26社会支持系统:主要指以求诊者为核心, 包括朋友和亲属在内的各种社会关系构成的 一个网络系统,在这个网络中,表现出对求诊 者在心理上,精神上等各方面的支持和帮助。 27定性诊断:主要是指诊断者对求诊者心理 问题的类别确定。 定量诊断:对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的确定。 疑难案例的诊断:对那些一直不能定性和定量 的案例或者处于边缘状态的心理问题进行诊 断。 28自我价值保护:指人为了保持自我价值的 确立,心理活动的各个方面都有一种 ----------填空-------------- 1、心理诊断一词最早是在罗夏的《心理诊断》 一书中提出来的。 2、心理诊断服务的对象主体是:从没有任何 心理紊乱患有精神疾病之间存在一个很广的 过渡带,这是一连续的区域,这是人群中的大 多数 3、心理测验是心理诊断的主要理论来源也是 心理诊断定量化的唯一方式。 4、个体差异是心理诊断的核心. 5、1921年,罗夏的《心理诊断》一书标志着 心理诊断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6、“心理测验”一词是由卡特尔提出的,1890 年卡特尔在《心理》杂志上发表《心理测验与 测量》一文。(文中提到“心理学若不立足于 实验与测量上,绝不能够有自然科学之准确 性”。 7、1905年比纳在《心理学年报》上发表的《诊 断异常儿童智力的新方法》中介绍了一个包括 三十个项目的量表,这是世界上第一个正式的 心理测验。 8、美国《精神疾病诊断统计手册》标志着科 学阶段的心理诊断学在西方临床工作领域的 日趋成熟与发展。(DSM-IV) 9、中华神经精神科学会于1989年在西安召 开,完成了《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 准第1版》标志着我国临床医学领域心理学的 成熟与最新成就。 10、认知障碍包括:感知觉障碍、思维,记忆, 注意和智能等五方面障碍内容。 11、心理诊断的基本方:观察法,测量法,产 品分析法,摄入性谈话法,和综合分析法。 12、心理诊断中诊断任务分两个阶段:对心问 题定性和定量诊断,对心理问题的病因诊断。 13、社会性原因的诊断包括:历史事件、社会 支持系统、心理应激、生活方式、跨文化冲突、 生活事件 14、定量诊断主要测量工具分三大类:心理评 定量表、人格量表、智力测验 15、海德是最早研究归因理论的学者,其理论 核心是:只有首先清楚根本原因是内在还是外 在,然后才能有效地控制个体的行为 16、心理问题--狭义的心理问题的特征:问题 的内容未泛化、反应强度不强烈、无严重影响 思维逻辑、咨询对象。 17、智商也称IQ分两种,一个比率智商IQ= 心理年龄/实龄* 100;一个是离差智商=15(某 人原始分数-年龄组平均分数)/年龄组分数的 标准差+100 18、人格测验的常见类型为:客观性测验(明 尼苏达多项人格调查表MMPI、卡特尔16项人 格因素问卷16PF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和投 射性测验(罗夏墨迹测验和主题统觉测验TAT) 两类。 19.恐怖症分为:场所恐怖,社交恐怖、特定 恐怖。焦虑症分:惊恐障碍和广泛性焦虑症。 简答 1、心理诊断定义:心理诊断是根据心理紊乱 症状学知识,综合运用心理诊断的各种技术手 段,收集并分析各种心理资料,对个体的心理 进行描述、定性、归类、鉴别并确定程度的过 程。 2、心理诊断研究内容:首先,心理诊断是通 过心理症状学知识来研究非健康人的心理和 行为特点;其次是研究心理障碍的诊断和发病 规律;最后,特别强调诊断方法,技能和病因 的讨论。 3、心理诊断特点:1)对象是从没有任何心理紊 乱到患有精神疾病之间的连续带人群,2)对 象的模糊性较高,推广难度较大,3)心理诊 断与精神病学关系紧密,4)心理诊断的重要 手段是心理测量,5)心理诊断要求对问题进 行归类,强调结果和确定性,因此是相对静止 和孤立的。6)心理诊断的直接目的是对心理 紊乱的性质,类别,程度作出判断,并探所心 理问题的原因。 4、心理诊断任务:1、进行异常精神活动的排 诊断,2、心理问题的分类诊断,3、心理问题 的病因诊断。 5、过多提问所产生的消极作用:1造成依赖2 责任转移3减少求诊者的自我探所4产生不准 确信息5求诊者产生防卫心理和行为6影响交 谈中必要的概括与说明。 6、倾听的定义:主指在心理诊断中耐心听、 仔细地听求诊者的讲述,听出求诊者语言后面 的意义。倾听的操作技巧:听思结合找出隐含 的真意与问题关键,不要随意插话,要认真投 入。倾听应注意的事项:要有理解的心态,倾 听具有渲泻功能鼓励求诊者释放不良心情,倾

教育心理学期末试题库

教育心理学

教育技术教育心理学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所谓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材料是指() A、最新的内容; B、最形象、生动的内容; C、事例或案例; D、学科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2、关于智力与学业成绩关系的正确陈述是() A、智力越高,学业成绩越好; B、在所有因素中,智力是影响学业成绩的最重要因素 C、中等智力水平的学生学业成绩最好; D、智力与学业成绩存在中等程度的正相关 3、“学会如何学习”实质上是指() A、培养对学习的浓厚兴趣 B、学会在适当的条件下应用适当的认知策略。 C、掌握系统的科学概念与原理 D、掌握大量而牢固的言语信息 4、奥苏伯尔提倡在教学中采用“先行组织者”这一技术,其精神实质是() A、强调直观教学 B、强调新知识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知识的相互联系。 C、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 D、引导学生的发现行为 5、在维纳的归因理论中,属于内部而稳定的因素是() A、努力; B、能力; C、难度; D、运气 6、提出“试误说”学习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A、斯金纳; B、桑代克; C、巴甫洛夫; D、布鲁纳 7、某教师对喜欢打小报告的学生采取故意不理会的方式,这是一种()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消退 D、惩罚 8、下面能反映个人品德的行为是()。 A、他每天坚持把卧室打扫得干干净净; B、他总是烟酒不离; C、营业员不小心找错了钱,他主动退还; D、他有病也不去看医生 9、在日常经验中感到,形象材料比抽象材料保持牢固,这种现象最可能的解释是() A、双重编码理论; B、加工深度说; C、图式理论; D、知识分类学习论。 10、研究表明,学习成功的儿童往往对学习抱积极态度,学习屡受挫折的儿童对学习抱极 态度。这种现象的最合理的解释是() A、效果律; B、经典条件反射; C、认知失调; D、社会学习论 11、某同学背一首诗,读12遍刚好成诵,要取得最佳的记忆效果,他应该继续读()

历年心理学试题及答案(1)

历年试题一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 分)。 1、注意的两个基本特征是。 A、集中性和选择性 B、指向性和集中性 C、集中性和紧张性 D、选择性和稳定性 2、具有维持身体平衡,调节肌肉紧张和协调人的随意运动的机能。 A、小脑 B、大脑 C、丘脑 D、网状结构 3、新生儿生下来遇冷就会哭是。 A、经典条件反射 B、无条件反射 C、操作性条件反射 4、人的感受性的大小是用的值的大小来度量的。 A、感觉阈限 B、差别感觉阈限 C、差别感受性 D、绝对感受性 5、读了《西游记》后,在头脑中出现孙悟空形象,这种想象是()。 A.无意想象 B.再造想象 C.创造想象 D.科学幻想 6、()属于第一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 A、“尝梅止渴” B、“望梅止渴” C、“谈虎色变” D、“谈梅生津” 7、一位小学生在没有人督促的情况下能独立的完成各项作业,反映了其意志的什么品质 A、果断性 B、自觉性 C、坚持性 D、自制性 8、心理学实验证明动机强度与解决问题的效率有密切关系,解决问题效率最佳时的动机强度应是() A.最强B.较弱C.适中D.极强 9、既想涉足爱情,又怕因恋爱影响学习,是() A、双趋冲突 B、趋避冲突 C、双避冲突 D、双重趋避冲突 10、坚定沉着、稳重忍耐,但反应缓慢呆板是()的特点。 B、胆汁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观认为,人的心理的实质是______。 2、______和______是高级神经系统活动的二种基本过程。 3、个性心理是每个个体所具有的稳定的心理现象,它包括______和个性心理特征两个方面。 4、反射弧由、、、和五部分构成。 、有明确的目的,但又不需要付出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称为。 三、判断正误(正确在题后括弧内打“”,错误打“×”。每 小题1分,共10分) 1、人的心理成熟水平是与其年龄完全成正比的。 ()

心理诊断测试题

1.我很喜爱长跑、远足、爬山等体育运动,但并不是因为我的身体条件适应这类项目,而 是因为这类运动能够锻炼我的体制和毅力。 2.我给自己订的计划,常常因为主观原因不能如期完成。 3.一般来说,我每天都能按时起来,不睡懒觉。 4.我的作息没有什么规律性,经常随自己的情绪和兴致而变化。 5.我信奉“凡事不利己,干则必成”的信条,并身体力行。 6.我认为做事情不必太认真,做得成就作,做不成便罢。 7.我做一件事情的积极性,主要取决于这件事情的重要性,即该不该做;而不在于对这件 事情的兴趣,即不在于想不想做。 8.有时我躺在床上,下决心第二天要干一件重要事情,但到第二天这种劲头又消失了。 9.在工作和娱乐发生冲突的时候,即使这种娱乐很有吸引力,我也会马上决定去工作。 10.我常因读一本引人入胜的小说或看一出精彩的电视节目而忘记时间。 11.我下决心办成的事情(如练长跑),不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会坚持下去。 12.我在学习和工作中遇到了困难,首先想到的就是问问别人有什么办法。 13.我能长时间做一件事情,即使它枯燥无味。 14.我的兴趣多变,做事情常常这山望见那山高。 15.我决定做一件事情,常常说干就干,决不拖延或让它落空。 16.我办事喜欢挑容易的先做,难做得能拖则拖,实在不能拖时,就赶时间做完,所以别人 不大放心让我干难度大的工作。 17.对于别人的意见,我从不盲从,总喜欢分析,鉴别一下。 18.凡是比我能干的人,我不太怀疑他们的看法。 19.我喜欢遇事自己拿主意,当然也不排斥听取别人的建议。 20.生活中遇到复杂情况时,我常常举棋不定,拿不定主意。 21.我不怕做我从来没有做过的事情,也不怕一个人独立负责重要的工作,我认为这是对自 己很好的锻炼。 22.我生来胆怯,没有十二分的把握,我从来不敢去做。 23.我和同事、朋友、家人相处时,很有克制能力、从不无缘无故发脾气。 24.在和别人争吵时,我有时明知自己不对,却忍不住要说一些过头话,甚至骂对方几句。 25.我希望做一个坚强的、有毅力的人,因为我深信“有志者事竟成”。 26.我相信机遇,很多实事证明,机遇的作用有时大大超过个人的努力。 A、很符合自己的情况 B、比较符合自己的情况 C、介于符合于不符合之间 D、不太符合自己的情况 E、很不符合自己的情况 评分标准 单数题号:A、5分,B、4分,C、3分,D、2分,E、1分 双数题号:A、1分,B、2分,C、3分,D、4分,E、5分 111分以上:意志力很坚强 91~110分:意志力比较坚强 71~90:意志力一般 51~70:意志力比较薄弱 50分以下:意志力很薄弱

中学教育心理学考试试题汇总

中学教育心理学考试复习辅导资料及答案(整理) 一、选择 1. 1903年,在美国出版第一本《教育心理学》的心理学家是(1.1) A.桑代克 B.斯金纳 C.华生 D.布鲁纳 [A] 2. 20世纪60年代初期,在美国发起课程改革运动的著名心理学家是(1.2) A.桑代克 B.斯金纳 C.华生 D.布鲁纳 [D] 3. 已有研究表明,儿童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一般在 (2.1) A.2岁 B.4岁 C.5岁以前 D.1—3岁 [ A] 4. 儿童形状知觉形成的关键期在(2.2) A.2-3 B.4、岁 C.5岁以前 D.1—3岁 [B ] 5. 人格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 A.行为系统 B.意识特点 C.综合心理特征 D.品德与修养 [ C] 6. 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关系的(2.4) A.控制 B.基本看法 C.改造 D.意识 [ D] 7. 广义的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3.1) A.地升华 B.发挥 C.表现 D.持久的变化 [ D] 8. 桑代克认为动物的学习是由于在反复的尝试—错误过程中,形成了稳定的 A.能力 B.技能 C.兴趣 D.刺激—反应联结 [D ] 9. 提出经典条件反射作用理论的巴甫洛夫是 A.苏联心理学家 B.美国心理学家 C.俄国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 D.英国医生 [C ] 10. 先行组织者教学技术的提出者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 A.斯金纳 B.布鲁纳 C.奥苏伯尔 D.桑代克 [C ] 11. 根据学习动机的社会意义,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 (4.1) A.社会动机与个人动机 B.工作动机与提高动机 C.高尚动机与低级动机 D.交 往动机与荣誉动机 [ C] 12. 对学习内容或学习结果感兴趣而形成的动机,可称为 A.近景的直接动性机 B.兴趣性动机 C.情趣动机 D.直接性动机 [ A] 13. 由于对学习活动的社会意义或个人前途等原因引发的学习动机称作 A.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B.社会性动机 C.间接性动机 D.志向性动机 [A ] 14. 由于个体的内在的需要引起的动机称作 A.外部学习动机 B.需要学习动机 C.内部学习动机 D.隐蔽性学习动机 [C] 15. 由于外部诱因引起的学习动机称作 A.外部学习动机 B.诱因性学习动机 C.强化性动机 D.激励性学习动机[ A] 16. 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5.1) A.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B.对活动的影响 C.对记忆的促进 D.对智力的影响[ A] 17. 下面的四个成语或俗语中有一句说的就是典型的对迁移现象。 A.举一反三 B.聪明过人 C.思维敏捷 D.物以类聚[ A] 18. 下面所列举的迁移种类领域中,有一种是错误的。 A.态度学习迁移 B.情感迁移 C.知识与技能迁移 D.气质迁移[ D] 19. 下述所列的迁移说中有一种被认为是缺乏科学根据的: A.形式训练迁移说 B.同化学习迁移说 C.经验类化迁移说 D.认知结构迁移说 [ A] 20. 知识是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 (6.1) A.感受与体验 B.前人经验 C.记忆的内容 D.信息及其组织 [ D]

学前心理学选择题汇总答案

学前心理学选择题汇总 1.一个人比较稳定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点或者品质的独特结合是(B)。 A性格B个性C自我意识D理想 2.幼儿意识到自己和他人一样都有情感、有动机、有想法,这反映了幼儿(D)。 A情感的发展B社会认知的发展C感觉的发展D个性的发展 3.个性的调节系统以(D)为核心。 A需要B动机C兴趣D自我意识 4.(A)的成熟标志着幼儿个性的成熟。 A自我意识B信念C性格D世界观 5.个性倾向性的基础是(B)。 A信念B需要C兴趣D动机 6.(C)集中反映了人的心理面貌的独特性,主要包括气质、性格、能力等。 A个性的调节系统B个性倾向性C个性心理特征D心理过程 7.个性的(D)是个性最本质的属性。 A稳定性B整体性C独特性D社会性 8.个性形成的最初阶段是(C)。 A婴儿期B先学前期C幼儿期D学龄初期 9.幼儿(B)岁左右,个性逐步萌芽。 A1B2C3D4

10.对幼儿来说,个性发展的主要内容是(B)开始形成。 A自我意识B个性特征C调控系统D情绪状态 11.孩子多表现为任性、幼稚、自私、野蛮、无礼、独立性差、唯我独尊、蛮横胡闹等。这是(B)教养方式的特点。 A权威型B放纵型C民主型D专制型 12.个性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B),它制约着个性的发展。 A自我评价B自我意识C自我调节D自我认识 13.幼儿自我意识萌芽的最重要的标志是(A)。 A掌握代名词“我”B掌握代名词“你”C掌握代名词“他”D分清自己及他人 14.“老师说我是好孩子”说明幼儿对自己的评价是(D)。 A独立性的B个别方面的C多方面的D依从性的 15.一个人特有的、相对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是指人的(D)。 A性格B能力C个性D气质 16.孩子从刚出生开始,就显出个人特点的差异,这主要是(D)的差异。 A言语特征B记忆过程C思维特征D气质类型 17.有的幼儿遇事反应快,容易冲动,很难约束自己的行为,这类幼儿的气质类型比较倾于(C)。 A抑郁质B多血质C胆汁质D黏液质 18.某儿童活泼好动、反应迅速灵活、善交际、兴趣广泛而不稳定,由此可推断他的气质类型基本属于(B)。 A胆汁质B多血质C黏液质D抑郁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