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临床路径实施效果评价表2

临床路径实施效果评价表2

临床路径实施效果评价表2
临床路径实施效果评价表2

临床路径实施效果评价表(非手术科室)

科室疾病名称时间:

姓名住院号住

使用三线

抗菌药物

(有或

无)

使用抗

菌药物

天数

院内感

染(有

或无)

并发症

有或无

疾病转归

宣教及健康

教育情况

(有或无)

患者满意度

1 2 3 4 1 2 3

备注:疾病转归:1.治愈 2.好转 3.未愈 4.死亡患者满意度:1.满意 2.较满意 3.不满意

此表要求填写一式两份,一份科室保留,一份每月20日前交医务科。

临床路径实施效果评价

**县人民医院临床路径工作实施效果评价 我院2014年9月正式开始临床路径工作已半年,选出我院临床路径完成例数较多的7个病种与实施临床路径前比较,从患者平均住院日和平均医疗费用的变化进行效果分析评价。 一、资料与方法 资料来源于“威宁县人民医院临床路径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和病案室,选择白内障、腹股沟疝、阑尾炎、2型糖尿病、细菌性痢疾、流行性腮腺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等七个病种,将按临床路径管理的七个病种出院统计资料作为临床路径组,从病案管理系统中筛选出我院开展临床路径管理工作之前的相同条件的七个病种的统计资料作为对照组,采用历史对照组研究方法,对这两组的平均住院日和平均医疗费用的统计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二、结果 临床路径管理前后平均住院日比较

临床路径管理前后平均医疗费用比较 选出的7个病种临床路径中平均住院日指标下降幅度达到11%—44%,平均住院费用除白内障无变化外,其他6个病种指标下降幅度达到4.8%—35.5%,说明衽临床路径管理后,能有效缩短患者住院住院天数,降低住院成本,减少不必要的开支,同时通过临床路径实时监控,又能维护和提高医疗质量,从而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三、讨论 我院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半年来,缩短了患者住院天数,减少了医疗费用,表明临床路径作为一种单病种质量管理模式,是值得我们去实践和推行的。 在保证医疗质量的前提下,缩短平均住院日,加快病床周转次数,可以有效利用宝贵的医疗卫生资源,提高医院效率。实施临床路径,按病种设计最佳的医

疗和护理方案,根据病情合理安排住院时间、术前准备、术后护理等,从而减少一些不必要、不合理的诊疗行为,有效缩短了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减少无效住院日,使患者获得高效率、高质量的医疗及护理服务。 对有变异的患者,认真记录,寻找原因,不断完善各病种临床路径流程,并持续改进,以达到更好的预期效果。 **县人民医院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 二0一五年三月一日

临床路径实施情况、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临床路径实施情况、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2012年 本年度上半年我科中风病入径患者31人,出径4人,中风病中医临床路径的运行情况良好。对于临床路径的实施情况我科不断分析总结,并提出问题,加以完善,但在过去的一年里,仍有较多患者在中风治疗中合并其它疾病,而使临床路径中断。针对以上问题,我们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多做工作: 1 遵循中医药治疗疾病的基本思维和路线的基础上,完善中风病临床路径,发挥中医药特色,提高中风病的治愈好转率,缩短中风病病程。 2 密切观察患者情况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积极复查患者入院异常项目,并加以处理。 3 加强中风病患者的护理,并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防止诱发其他疾病。

临床路径实施情况、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2012年 本年度下半年我科入径中风病患者35人,出径5人,中风病中医临床路径的实施尚处于探索阶段,仍存在很多问题: 1 我科以内科疾病为主,患有中风病的老年患者居多,多数患者由于在中风病治疗过程中合并其他疾病及治疗而出径。 2 较多中风病患者病程迁延不愈,最终导致住院天数过长而出径。 解决措施: 1 不断完善临床路径,为求体现中医特色和优势,为患者营造良好的治疗环境,并进行心理疏导,减轻患者心理负担,防止诱发其他疾病。 2 尽量完善中医诊疗规范,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在针药并举的情况下,提高中风病的治愈好转率,缩短面瘫病程。

中风科临床路径工作总结 我科于2012年1月在科室开展了临床路径实践工作,中风病临床路径通过1年的实践,取得了一些成绩和经验,总结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及成效 1. 中风病建立临床路径管理小组,健全工作制度。根据卫生部颁布的《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通知精神,科室专门召开办公会,研究、部署我科临床路径试点工作开展,确定了中风病临床路径,成立了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小组,张红莉主任担任组长,张玉洁副主任、樊会竹副主任、徐红护士长担任副组长,何楠任个案管理员,韩丽娟、王桂霞、梁秀、李密任临床路径工作指导评价小组成员。科室于2011年12月27日制定了《中风病临床路径工作实施管理办法》,明确了我科中风病临床路径工作实施步骤、工作内容、责任人、时间节点,建立了临床路径试点工作实施效果评价及分析制度。 2.确定临床路径病种,实践临床路径。根据卫生部《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结合医院及科室实际,在征求全科医护人员意见基础上,确定中风病临床路径,并制定了相应的临床路径文本。因科室病例条件限制,2012年1月1日中风科符合临床路径病例正式实践临床路径。一年来,收治中风病临床路径病例75例,其中9例因合并

临床路径持续改进分析汇报

临床路径分析报告 2014年临床路径持续改进分析汇报问题背景:自2012年6月开始执行临床路径管理,最初入径病种12种,涉及8个科室,2013年全年临床路径总入径数:1158人次,完成人数879,中途退出人数279,入径率55.89%,入组完成率75.9%,好转治愈率75.82%,2014年1-6月份临床路径执行评价、效果评价持续下降(详见下图),因此由张守仁院长组织讨论整改此项问题。 问题: 临床路径入径人数、入径率下降。 目标: 提高临床路径执行率,使临床路径执行情况至少达成三级医院指标:入径率达50%,入组完成率70%。寻找问题的原因:一、信息数据搜集

1、通过嘉和病历系统统计2013年及2014年上半年临床路径执行评价指标及效果评价指标的相关数据。 2.综合今创病案信息管理系统,提取临床路径经济学评价数据及执行效率评价指标数据。 (见附表:2014年1-6月临床路径统计表及2013年临床路径统计表) 二、召开相关职能科室及临床路径与单病种管理委员会成员会议 1、通过各次会议,利用头脑风暴方法,收集临床路径问题出现的原因,问题解 决的瓶颈及应采取的整改措施。(详见各次会议记录摘要) 2、通过会议决定调整临床路径与单病种管理委员会成员,由张守仁院长亲自把 关,任临床路径与单病种管理委员会组长,副组长:孙成宏院长,以及朱新兵、陈维峰、范律贤、田雷、庄玉芝、刘景兰为成员;并建立临床路径指导评价小组。(见南医政字【2014】31号发文)三、将收集的数据进行系统的分析1、鱼骨图原因分析 \

2、关联图原因分析

3、原因总结通过以上2种方法寻找临床路径执行力下降的特性要因,发现诸多原因,其中我们可以马上解决也是最直接的客观原因为:临床路径软件系统及ICD编码不对接;其主观上最根本原因为:职能科室监管不到位。四、寻找解决的方法 1、通过会议,利用头脑风暴的方法汇集解决的办法。(详见各会议记录) 2、制定临床路径改进的方案,并落实追踪,预留备选方案。 3、成立及调整临床路径与单病种委员会及督导小组成员;科室建立临床路径与单病种管理小组;科室设立个案管理员负责上承下达;建立合理的品管体系。具体计划如下:1、由于领导班子的交接,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成员重新调整,由张守仁院长任组长,孙成宏院长任副组长。成立临床路径与单病种指导评价小组,由孙成宏院长任组长,朱新兵、陈维峰任副组长。2、各科室成立临床路径与单病种管理小组,并设立个案管理员,并制定相应的职责。3、修订临床路径工作实施方案,建立奖罚措施。 4、由科室临床路径与单病种管理小组商定并上报需要增加的临床路径病种。 5、由临床路径与单病种管理指导评价小组负责各科室临床路径个案管理员的培训,再由个案管理员负责科室成员的培训学习及临床路径的日常维护工作。 6、有设备科负责引进、更新临床路径系统,并及时联系软件工程师维护软件功能。 7、由临床路径与单病种指导评价小组委托医务科及质管办负责科室临床路径工作的督导检查工作,并对在科室发现及科室反馈的问题进行讨论、分析并寻找解决方案。 8、初步设定利用一个季度的时间使临床路径执行评价效果得到提升,并满足三级医院评审要求:入径率>50%,入组完成率>70%。下半年临床路径病种增加至30以上,并逐渐增加病种及科室覆盖率。 9、通过临床路径的实施,降低医疗成本,规范诊疗经过,提升医疗服务,让患者得到更规范、合理的治疗 五、实施过程及检查督导1、在调整临床路径与单病种委员会及指导评价小组后,下发通知,使科室成立各自的临床路径与单病种管理小组,形成品管模式。2、于2014年7月21日制定并下发了《临床路径工作实施方案》、《临床路径知情同意告知制度》及《临床路径流程图》。3、增加临床路径病种由7个科室12个病种增至33个病种,涵盖科室17个。(详见临床路径实施科室与病种目录) 4、2014年6月下旬请临床路径系统的工程师对新增临床路径的科室个案管理员进行相关的培训。并驻扎我院4天及时帮助各科室解决所遇问题。 5、由临床路径软件工程师调整更新了ICD编码。 6、于8月下旬由软件工程师完成临床路径与HIS系统的对接,并对全院临床路径个案管理员进行培训,培训其重新制作并管理维护路径系统。 7、由医务科组织对全院临床青年医师进行临床路径与单病种管理培训。(详见临床路径与单病种培训相关资料) 8、医务科负责临床路径与单病种的监管,对各科室运行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详见2014年上半年临床路径执行情况分析及各次临床路径相关督导检查) 9、制定了相应的奖罚措施并落实。(注:1.奖罚措施见医院管理方案 2.奖罚明细见临床路径完成奖励明细表)10、成立由牛明、李永贤、朱新兵、李长庆等组成的临床路径与单病种专项督查小组,对出现问题的科室进行督导并帮助其即时整改 六、成果分析评价1、临床路径执行情况评价分析

培训记录及效果评价表

培训科目安全生产法培训培训讲师 培训时间地点会议室培训时间 培训内容摘要: 1、安全生产管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2、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负有6项职责 3、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有依法获得安全生产保障的权利,并应当依法履行安全生产方面的义务 4、生产经营单位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时,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应当立即组织抢救,并不得在事故调查处理期间擅离职守。 5、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为从业人员缴纳保险费。 培训方式: □讲课□现场讲解□岗位指导□其它 考核方式: □笔试□现场提问考核□操作考核□其它 培训人员签到及考核成绩 序号姓名岗位或职务成绩序号姓名岗位或职务成绩 1 8 2 9 3 10 4 11 5 12 6 13 7 14 效果评价: □本次培训效果良好,已达目的; □本次培训效果一般,基本达到目的; □本次培训效果较差,未达目的; □其它: 评价人:日期: 需要改进的内容:

培训科目安全生产检查及事故隐患的整改制 度 培训讲师 培训时间地点会议室培训时间 培训内容摘要: 1、基本任务:发现和查明各种危险和事故隐患并督促整改;监督各项安全规章制度的实施;制止违章指挥、违章作业 2、严格执行安全检查制度、要求,认真检查,对发现的事故隐患和不安全因素认真记录,对违章行为及时制止; 3、安全检查的形式:综合检查、专业检查、季节性检查、日常检查、节假日检查 4、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事故隐患必须经被检单位确认,下达《隐患整改通知书》,检查部门应督促隐患的整改 5、各级检查组织和人员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认真记录,并对隐患的整改情况登记建档,并在下次检查中进行复检确认; 培训方式: □讲课□现场讲解□岗位指导□其它 考核方式: □笔试□现场提问考核□操作考核□其它 培训人员签到及考核成绩 序号姓名岗位或职务成绩序号姓名岗位或职务成绩 1 8 2 9 3 10 4 11 5 12 6 13 7 14 效果评价: □本次培训效果良好,已达目的; □本次培训效果一般,基本达到目的; □本次培训效果较差,未达目的; □其它: 评价人:日期: 需要改进的内容:

墨江县人民医院临床路径及按病种收费的实施与应用效果评价

墨江县人民医院临床路径及按病种收费的 实施与应用效果评价 临床路径(clinical pathway,CP)是指“由医疗、护理及相关专业人员在疾病诊断明确以后,针对某种疾病或某种手术的具有科学性(或合理性)和时间顺序性的患者照顾计划。是医院为使服务对象能减少费用,同时有效保证医疗服务质量而实施的一种科学的服务和管理方法。临床路径管理模式运用到单病种管理上,一是为了提高医疗质量,二是在保证医疗质量的基础上降低医疗费用。 一、我院开展情况介绍 按照《墨江县卫生局转发关于开展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及试点医院名单的通知》等文件精神,我院被定为临床路径试点医院之一,于2013年3月选定内科专业“脑梗塞”、泌尿外科专业“取出骨折内固定”两个专业及病种实行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2013年6月,我院在开展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在全院范围内推进临床路径管理工作,根据卫生部相关文件及要求,结合医院实际,制定了《墨江县人民医院临床路径管理实施方案》,成立了由杨建江院长为组长的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由张东强副院长为组长的临床路径指导评价小组,以及各临床科室主任为组长的临床路径实施

小组,按照《临床路径管理实施方案》,稳步推进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开展科室增加至6个、开展病种8个。 2013年6月,根据墨江县卫生局《转发关于开展按病种收费试点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印发<开展按病种收费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精神,医院对8个病种开展按病种收费试点工作。 二、临床路径的具体实施 (一)临床路径的开发与制订 1.各临床科室选定1个以上病种实施临床路径管理,上报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审核。选定病种遵照以下原则:(1)常见病、多发病。 (2)治疗方案相对明确,技术相对成熟,诊疗费用相对稳定,疾病诊疗过程中变异相对较少。 (3)结合医院实际,优先考虑卫生行政部门已经制定临床路径推荐参考文本的病种。 2.我院在现有情况下,将临床路径及单病种医嘱套餐维护至电子病历系统,医嘱遵循循证医学原则,同时参考卫生部发布或相关专业学会(协会)和临床标准组织制定的疾病诊疗常规和技术操作规范,包括饮食、护理、检验、检查、处置、用药、手术等。 3.根据本院实际情况,遵循循证医学原则,确定完成临床路径标准诊疗流程需要的时间,包括总时间和主要诊疗阶 - 2 -

康复评定量表的选择

康复评定量表的选择 来源:作者:点击:1525次时间:2013-04-07 康复评定量表的选择 目前有关的康复评定量表非常多,我作过统计,单单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评定量表就有二、三十种之多,而且有争议。 从科学的角度来看,我们康复领域急需制订和应用统一的康复评定量表。但实际上很难协调统一。因此,我们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有效的评定量表。 评定量表的选择标准 你需要什么功能水平的评定量表?(损伤、活动受限、社会参与局限水平); 关于什么类型的问题?(如,神经病学、骨骼肌肉、截肢等); 在什么环境中?(如,医院、社区等)。 我们应尽可能选择: 有效(应有效反映患者功能的差异); 可*(可重复性,误差小); 变化敏感性(能敏感地反映患者功能的变化); 临床实用性(操作、时间、设备); 在所处环境中的可行性; 其中一个容易判断的指标为该量表是否被广泛应用。 1 根据专科特点选择评定量表 小儿康复与成年人康复,中枢性损伤康复与周围性损伤康复,骨关节损伤康复与运动损伤康复,呼吸系统康复与循环系统康复等专科康复各有着不同的专科特点,应根椐各专科特点选择相应的评定量表。如骨伤需要选择肢体形态、肢体长度、肢体周径、关节活动度、肌力和生活能力等方面的评定量表;而中枢性损伤一般不需要进行肌力、肢体长度、肢体形态方面的评定,而常选择肢体功能、认知、语言、感觉、步态等方面的评定量表。 某一障碍形式虽相同,但专科不同,所选择的评定量表则不同。如小儿脑瘫与成人偏瘫都同属中枢性瘫痪,应选择运动功能评定。但小儿脑瘫运动功能评定则选择以神经反射和运动发育为特点的运动功能评定量表,而与成人偏瘫运动功能评定量表则有很大的不同。又如,小儿脑瘫与成人偏瘫都同属有生活自理障碍,应选择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量表。但小儿脑瘫则应选择具有小儿发育和生活特点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量表,而与成人偏瘫等中枢性瘫痪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价量表有很大的不同。再如,同为成人生活自理障碍,截肢、骨伤、烧伤者则选用可适用于多种伤病,以躯体能力为主的、修订的Barthel评定量表(MBI);而中枢神经损伤者则选用含有言语、认知和社会功能的独立功能评定量表(FI M)。 同一专科,同一障碍,但损伤的平面不同,选择的评定量表也应不同。如同为脊髓损伤引起的生活自理障碍,截瘫患者则应选用修订的Barthel(MBI)评定量表;而四肢瘫患者则应选用四肢瘫功能指数法(quadeiplegic index of function,QIF)评定量表。

临床路径工作总结

临床路径工作总结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心内科2016年度临床路径工作总结我科于2013年1月在科室开展了临床路径工作,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路径通过6个月实践,取得了一些成绩和经验,总结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及成效 2016年共入临床路径患者98例,退出1例。病种为高血压病和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平均住院天数天,高血压病住院费用4062元,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均次费用22367元。 心内科对实施临床路径的病例相关指标进行收集、整理,对入径人数、入径率,科室组织病例讨论,分析原因及存在问题。对成功实施的病例,科室通过分析治疗过程、患者转归情况、总体费用对比情况、患者满意度及认可度等指标实施效果评价。心内科每季度将分析和评价情况形成书面报告上报医务处和临床路径指导评价小组。并于每季度组织心内科临床路径管理小组对前期临床路径实践工作进行小结、评价,详细分析临床路径工作开展情况,总结问题和经验,并对下一步临床路径工作提出了质量改进建议。通过临床路径工作的开展,科室进一步优化了医疗流程,规范了医护人员的医疗行为,提高了整体医疗质量,减少了不合理的检查、治疗、用药,降低了总体治疗费用,缩短了平均住院天数,提高了科室工作效率。进一步增强了医患沟通,医务人员医患沟通能力有了明显提高,密切了医患关系,减少了医疗投诉和纠纷,临床路径病例未发生一起医疗事故及纠纷。 二、存在问题与改进: 1.我科将陆续开展其他病种的临床路径管理工作。

2.加强医疗质控是成功推行临床路径的基础。临床路径的实施本身就是以提高医疗质量,规范医疗流程为目的,在实施过程中一是要严把路径准入关,接诊医师要及时和经治医师沟通,详细询问病史,准确分析病情,判断是否符合进入临床路径的要求。 3.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随时发现、处置、干预出现的异常情况,及时组织病例讨论,不能只是生搬硬套路径文本的治疗规程和医嘱内容。 4.要搞好数据收集、分析及效果评价,及时总结经验,完善临床路径流程及文本。 5.是要重视和患者的沟通解释工作,提高患者满意度。

临床路径管理阶段性总结及效果评价

临床路径管理阶段性总结及效果评价经过努力,我院形成了临床路径试点工作的方案,管理制度,各科室制定了病种具体实施路径,并在不断地增加病种。现对我院2017年临床路径工作开展情况总结评估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及成效 1、建立管理组织,健全工作制度。成立了以院长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各科主任担任临床路径实施小组组长的工作组,并设立个案管理员(各科质控员),每月按时上报路径相关数据情况。 2、先确定试行病种,逐步扩大范围实行临床路径管理。经医院临床路径指导评价小组、实施小组及相关部门讨论、研究,结合各科实际情况,对全院临床路径种类进行扩增与调整,最终确定了各专业临床路径病种种类与规范,从原来的22个扩展至49个。目前全院开展临床路径涉及共12个专业,49个病种。 3、效果评价及分析。各临床科室对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病种,能遵循临床路径,规范诊疗流程,能同步填写病例临床路径表,每月对本组病例进行统计填写、有变异分析,但缺乏系统分析及总结经验,特别是缺乏临床路径病种与控费的分析。 4、2017年全院出院人人次6778,路径相关主业出院人次399,完成路径例数386例,入组率96.7%,变异率24.4%,溢出人次35,溢出率9.1%。进入路径的科室能按照相应病种临床路径进行诊治,变异比例较高。 二、经验及体会 常见病、多发病更适宜推广应用临床路径。一是治疗方案及治疗技术相对成熟,同时有卫生部公布的规范文本及治疗程序为参考,可控性强。二是

诊断及病情变化预见更为准确,进入路径后实施成功率较高。三是能在较短时间里更快的积累数据和经验,完善临床路径及文本,更好的进行效果分析及评价。 三、我院临床路径开展存在的问题: 1、患者较难按路径规定的时间做好相关检查,存在认识的误区,住院不愿意检查,仅要求药物治疗;患者的习惯或工作状态使部分患者无法按路径要求实施下去。 2、医务人员工作重视程度不够。部分医务人员对开展临床路径工作的积极性不高,认为临床路径不一定能达到提高医疗质量、控制医疗成本,提高患者满意度的目的,而且浪费纸张,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增加了医院成本费用。 3、工作执行力度存在缺陷。我院临床路径病种较为单一,截止到2016年主要集中在短暂性脑缺血与2型糖尿病两种路径。一部分科室参加临床路径工作的动因不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的执行力度。部分科室进入临床路径工作的病例数量不符合相关要求,部分科室的工作滞后,工作执行不到位。科室间协作缺乏沟通,如检验科单方增加检验项目,临床医生与医技医生之间缺少联系,有些检查不能按照路径要求按时完成等。 4、对进入临床路径患者变异和退出的情况掌握不到位。 5、临床路径实施的记录、临床路径表的填写、患者退出临床路径的记录等过程评价资料不完整。 四、2018年开展临床路径工作的下一步计划: 1、要加强学习,提高认识。将开展临床路径管理工作纳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议事日程,与其他重点工作同步安排,统筹兼顾,共同推

康复评定表格

康复评定表格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齐鲁石化中心医院 中医、康复医学科康复评定表 患者姓名___性别___年龄___入院时间______评价时间___ 联系人姓名及联系方式_________ 临床诊断___________障碍学诊断__________ 1.ROM评价:上肢:迟缓□痉挛□联带运动□部分分离运动□分离运动□正常□ 肩___肘___腕___指关节___ 下肢:迟缓□痉挛□联带运动□部分分离运动□分离运动□正常□ 髋___膝___踝___ 手功能:□级综合手:废手□辅助手□好手□ 2.MMT评价:上肢:近端___远端___ 下肢:近端___远端___ 3.肌张力评价(见Ashworth)分级评定法:上肢:___下肢:___ 4.平衡功能______ 5.Barthel指数 极严重功能缺陷(0-20)□严重功能缺陷(25-45)□中度功能缺陷(50-70)□轻度功能缺陷(75-95)□ADL自理(100)□ 6.运动协调性:正常□稍差□极差□ 7.步态分析:_________ 8.Brunnstrom分级:上肢□级下肢□级手□级

9.认知:注意力:正常□稍差□极差□ 记忆力:正常□稍差□极差□ 理解力:正常□稍差□极差□ 10.感觉:浅感觉:正常□稍差□极差□ 深感觉:正常□稍差□极差□ 复合感觉:正常□稍差□极差□ 11.心肺功能:正常□稍差□极差□ 12.言语:失语症□构音障碍□ 13.治疗方案:运动疗法□电动起立床□上下肢主被动功能训练□蜡疗□ 作业疗法□减重步行训练□偏瘫肢体综合训练□中频□ 言语训练□轮椅功能训练□截瘫肢体综合训练□微波□ 吞咽训练□手功能训练□神经网络康复治疗□针灸□ 认知训练□关节松动术□高压氧治疗□红外线□ 构音训练□平衡训练□痉挛治疗□ 14.效果评价:效果明显□有效□无效□ 存在问题及并发症:__________________ 近期目标:__________________ 远期目标:__________________ 15.评价类型:初期评价□中期评价□出院前评价□ 签字:康复医师____________康复治疗师_________责任护士__ _

专科中医临床路径总结

专科中医临床路径总结 “*****”中医临床路径工作总结 (以下为模板仅供参考)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妇科协作组的关于妇科常见病中医临床路径试点工作的要求,本科自年月开始实施“*****”中医诊疗方案及临床路径,现将该临床路径实施情况总结分析如下:一、实施情况 1、建立管理组织,健全工作制度 成立了由科主任担任组长的临床路径工作实施小组,并设立了个案管理员,明确了“*****”临床路径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建立了临床路径工作实施效果评价及分析制度。2、路径实施情况自*****年*****月至*****年*****月以来,本科共有*****例进入路径,如下表所示:出院日期2011.11.32012.1.142012.2.242012.2.152012.2.1 62012.2.282012.3.9患者姓名病案号黄爱妹李开淑吴秋金陈秀银吴慧张明芳陈美妹21111798212

2521202306变异情况费用(元)否否否否否否否3169.282817.413058.182738.093326.804489.0144 14.283、实施效果评价及分析 本科室对“*****”的相关指标进行收集、整理;对中途退出路径的病例,科室临床路径管理小组进行讨论、分析退出路径原因及存在问题。对成功实施的病例,通过分析治疗过程、患者转归情况、总体费用对比情况、患者满意度及认可度等指标实施效果评价。 通过该病种临床路径试点工作的开展,进一步优化了科室的医疗流程,规范了医护人员行为,提高整体医疗质量,减少了不合理的检查、治疗、用药,降低了总体治疗费用,缩短了平均住院天数,病种同比总费用、住院天数均较未进入路径者减少,提高了我科工作效率。进一步增强了医患沟通,科室医务人员医患沟通能力有了明显提高,减少了医疗纠纷,上述病例未发生一起医疗事故及纠纷。

培训记录及效果评价表

培训、考核记录及效果评价表培训科目安全生产法培训培训讲师 培训时间地点会议室培训时间 培训内容摘要: 1、安全生产管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2、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负有6项职责 3、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有依法获得安全生产保障的权利,并应当依法履行安全生产方面的义务 4、生产经营单位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时,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应当立即组织抢救,并不得在事故调查处理期间擅离职守。 5、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为从业人员缴纳保险费。 培训方式: □讲课□现场讲解□岗位指导□其它 考核方式: □笔试□现场提问考核□操作考核□其它 培训人员签到及考核成绩 序号姓名岗位或职务成绩序号姓名岗位或职务成绩 1 8 2 9 3 10 4 11

培训、考核记录及效果评价表 5 12 6 13 7 14 效果评价: □ 本次培训效果良好,已达目的; □ 本次培训效果一般,基本达到目的; □ 本次培训效果较差,未达目的; □ 其它: 评价人: 日期: 需要改进的内容: 培训科目 安全生产检查及事故隐患的整改制 度 培训讲师 培训时间地点 会议室 培训时间 培训内容摘要: 1、基本任务:发现和查明各种危险和事故隐患并督促整改;监督各项安全规章制度的实施;制止违章指挥、违章作业 2、严格执行安全检查制度、要求,认真检查,对发现的事故隐患和不安全因素认真记录,对违章行为及时制止;

3、安全检查的形式:综合检查、专业检查、季节性检查、日常检查、节假日检查 4、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事故隐患必须经被检单位确认,下达《隐患整改通知书》,检查部门应督促隐患的整改 5、各级检查组织和人员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认真记录,并对隐患的整改情况登记建档,并在下次检查中进行复检确认; 培训方式: □讲课□现场讲解□岗位指导□其它 考核方式: □笔试□现场提问考核□操作考核□其它 培训人员签到及考核成绩 序号姓名岗位或职务成绩序号姓名岗位或职务成绩 1 8 2 9 3 10 4 11 5 12 6 13 7 14 效果评价: □本次培训效果良好,已达目的; □本次培训效果一般,基本达到目的;

临床路径管理制度及实施方案

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制度 为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降低医疗费用,指导我院开展临床路径管理工作,根据卫生部《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试行)》,结合我院工作实际,制定本制度。 一、成立我院临床路径工作管理委员会。管理委员会由医院院长和分管医疗工作的院领导分别担任正、副主任,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和临床专家任成员,负责临床路径的全面管理工作。 二、成立我院临床路径工作指导评价小组。指导评价小组由分管医疗工作的院领导任组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任成员,负责对临床路径的实施进行督导、检查、评比、考核并提供技术指导。 三、成立科室临床路径工作实施小组。各科室临床路径实施小组由实施临床路径的临床科室主任任组长,该临床科室医疗、护理人员和相关科室人员任成员,负责本科室临床路径的具体实施及管理工作。 四、各科室临床路径工作实施小组设立个案管理员,由各科室具有主治医师及以上职称的医师担任。 五、临床路径工作管理委员会应定期召开会议,对临床路径实施的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价、分析并提出质量改进建议。 六、各科室临床路径工作实施小组每月上旬召开本科室临床路径月度总结评估会议。

七、建立多部门间的协调机制,医院相关科室和行政后勤部门要全力保障临床路径管理工作的实施,对医院临床路径工作指导评价小组和各临床科室提出的有关工作事项应优先办理。 八、建立临床路径管理信息平台,实现对临床路径管理实时监测。 九、奖惩 临床路径管理制度的落实情况,纳入医疗质量检查考核体系,与医院绩效考核挂钩。医院每月对各科室临床路径开展情况(包括开展例数、费用对比、数据上报、持续改进措施等方面)进行评比,对开展临床路径工作好的科室或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对开展临床路径工作不力的科室或个人,医院将视情况提出批评、处罚意见,重点追究有关科室主任的责任。 附:临床路径实施方案 二O一五年九月十六日 临床路径实施方案

临床路径消渴实施与应用效果评价

临床路径消渴实施与应用 效果评价 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

XXX年临床路径(消渴)实施与应用效果评价 收治消渴病患者共计644人次,其中进入路径患者98例(%),变异21例(%),完成路径77例。 一、在住院时间方面,实施临床路径前平均住院天数为天,实施临床路径后平均住院天数为天,住院时间平均缩短天。原因;按照临床路径实施标准选择符合路径的患者,一般情况下,入选患者病种单一,无严重的并发症,或合并其他疾病也多不需治疗,遵循临床路径规定的诊疗方案,所以治疗方案相对明确,治疗技术规范、成熟,临床疗效好,病情恢复快,缩短了住院时间。 二、在住院费用方面,实施临床路径患者与未实施临床路径患者相比,住院费用降低了5%--8%。原因;临床路径组以患者住院时间为序,规范了相关的检查项目和治疗方案,杜绝了过度检查、过度治疗现象,做到了合理检查,合理治疗,既保证了医疗质量,又降低了住院费用。 三、在实施临床路径的过程中,部分患者发生了变异而退出临床路径,其原因分析如下: 1、患者住院期间病情加重,需要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 2、合并有其他系统疾病者,住院期间病情加重,需要治疗、处理,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 3、患者希望病后调养(中医药、中医特色治疗),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 4、因患者及其家属意愿而影响本路径的执行,退出本路径。 四、影响临床路径实施率原因: 1、轻症患者多选择门诊治疗,住院收治率较低。 2、住院患者多为老年重症,入选率低,变异率高。 3、临床医师对实施临床路径的认识程度及推行力度低。 五、改进措施: 1、严格按照临床路径实施标准选择符合路径的患者,进行准入评估,对病情严重、合并其他疾病多的患者,尽量不进入临床路径。 2、临床路径规定的诊疗方案已相对成熟,疗效确切,故应严格按照临床路径规定的诊疗方案规范治疗、合理检查。 3、严格控制住院天数。患者经治疗病情好转,符合出院标准后及时办理出院,杜绝过度检查、过度治疗。

临床路径季度总结

人民医院 2012年临床路径第一季度阶段小结 我院于2011年5月1日来对临床路径进行试运行,通过对部分病种的具体统计,对临床路径进行了实践,取得了一些成绩和经验,总结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及成效 1.建立管理组织,健全工作制度。根据卫生部颁布的《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和市卫生局《关于实施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我院成立了临床路径管理小组,制定了临床路径管理制度,明确了实施方案,定期与医院个案管理员沟通、协调工作。 2.确定病种,实践临床路径。根据卫生部《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和卫生局相关通知,及医院指导意见,结合实际,确定病种:TAI、腹股沟疝、急性阑尾炎、下肢静脉曲张、慢性硬膜下血肿、急性左心衰竭、结核性胸膜炎、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胆总管结石、卵巢囊肿、子宫肌瘤、腰椎间盘突出、股骨干骨折开始实施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下面就近3月来我院路径情况进行分析: 3.实施效果评价及分析。我院对实施临床路径的试点病种相关指标进行收集、整理,对中途退出路径的病例,科室临床路径管理小组织对相关病例进行讨论,分析退出路径原因及存在问题。对成功实施的病例,通过分析治疗过程、患者转归情况、总体费用对比情况、患者满意度及认可度等指标实施效果评价。

通过临床路径试点工作的开展,我们进一步优化了医疗流程,规范了医护人员的医疗行为,提高了整体医疗质量,减少了不合理的检查、治疗、用药,降低了总体治疗费用,缩短了平均住院天数,病种同比总费用、住院天数均较未进入路径者减少,提高了工作效率。进一步增强了医患沟通,科室医务人员医患沟通能力有了明显提高,密切了医患关系,减少了医疗投诉和纠纷,上述病例未发生一起医疗事故及纠纷。 2012年第一季度,全院共入径病例130例,其中TAI 39例、腹股沟疝24例、急性阑尾炎52例、下肢静脉曲张4例、卵巢囊肿2例、股骨干骨折6例、子宫平滑肌瘤2例、腰椎间盘突出1例,变异8例。通过临床路径管理使我院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病历内涵质量,医护人员行为更加规范化、标准化,有效避免乱开药、滥检查等过度治疗现象,同时增进医患沟通,建立和谐医患关系,减少医患纠纷,合理使用医疗资源,控制非必要医疗支出。使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了双丰收。 二、经验及体会 1.常见病、多发病更适宜推广应用临床路径。一是治疗方案及治疗技术相对成熟,同时有卫生部公布的规范文本及治疗程序为参考,可控性强。二是诊断及病情变化预见更为准确,进入路径后实施成功率较高。三是能在较短时间里更快的积累数据和经验,完善临床路径流程及文本,更好的进行效果分析及评价。 2.加强医疗质控是成功推行临床路径的基础。临床路径的实施本身就是以提高医疗质量,规范医疗流程为目的,在实施过程中一是要严把路径准入关,接诊医师要及时和专科经治医师沟通,详细询问病史,准确分析病情,判断是

企业员工培训效果评估

员工培训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通过员工培训能持续提升企业员工的知识、技能与工作态度,从而为公司的战略实施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为企业在竞争中获取更大的优势。然而培训效果如何、培训的投入是否值得,一直是员工培训工作中尚未解决的一个最大问题。科学的培训评估对于企业了解投资的效果、界定培训对组织的贡献、证明员工培训所做出的成绩非常重要。当代企业员工培训及评估工作的重要性 1.员工培训是获得高素质人力资源的有效途径。员工培训可以为企业组织内成员创造持续学习的机会,营造员工与企业的共同理念,提高组织的绩效,达到组织和员工“双赢”的目的。员工培训不仅能够更经济、可靠地获得人才,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的质量,而且能有效地激励员工,培养员工对企业产生持久的归属感及对企业的忠诚,从而成为企业竞争力的来源之一。目前,国际上企业都十分重视培训工作。国际大公司的培训总预算一般占上一年总销售额的1%—3%,最高的达7%。 2.培训评估是培训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培训效果的评估,是指企业在组织培训之后,采用一定的形式,把培训的效果用定性或者定量的方式表示出来。良好的培训评估体系是在工作分析、岗位说明、绩效标准和管理以及培训要素之间的流程管理,这种流程管理的核心,就是通过培训不断提高业绩,并在提高业绩的基础上,逐渐提高绩效标准,进而使企业培训进入良性循环,真正服务于企业的经营战略。企业员工培训评估工作存在的问题 企业员工培训评估工作的不足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对培训评估的战略意义认识不够。目前我国很多企业没有认识到评估工作的重要性,认为培训考核工作可有可无,大多数企业并没有建立完善的评估体系,培训之后不考核也是常见的情况。 2.我国目前许多企业的培训评估只停留在初级阶段。一是培训评估投入少,许多企业在培训工作上舍得花钱,开展品种繁多的培训项目,但对培训评估工作不投入,导致培训效果无法评价,使有些培训工作收效甚微;二是培训评估的方法欠缺,培训评估工作在我国处于探索阶段,方式、方法不够完善,特别是有些企业生搬硬套评估方法,没有运用适合企业自己的方法;三是没有做第三、第四层次的评估,即没有对员工培训后在工作岗位上行为的改变和对企业经营业绩带来的变化进行跟踪,且很多第一、二层次的评估也流于形式。 3.由于培训效果具有滞后性、间接性,使培训效果在一定时间才能体现,且培训具体的收益很难计算,从而加大了培训效果测量的难度。 员工培训评估工作的标准 对于培训评估标准的研究,国内外应用得最为广泛得是最早由美国学者柯克帕特里克(Kirkpatrick)提出的培训效果四级评价模型,该评估模型将培训的效果分为四个层次: 1.反应层,即学员反应,在员工培训结束时,通过调查了解员工培训后总体的反应和感受。 2.学习层,即学习的效果,确定受训人员对原理、技能、态度等培训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行为层,即行为改变,确定受训人员培训后在实际工作中行为的变化,以判断所学知识、技能对实际工作的影响。 4.结果层,即产生的效果,可以通过一些指标来衡量,如事故率、生产率、员工流动率、质量、员工士气以及企业对客户的服务等。 随着我国企业对培训效果评估的日益重视,Kirkpatrick培训四级评估模型已成为我国企业培训效果评估的主要标准,但在相当多的企业,培训效果评估一般只停留在第一、二层次,而缺乏深层次(第三、四层次)的评估。 确立员工培训评估机制的工作流程 1 评估准备阶段。 1.1 培训需求分析。培训需求分析是培训活动的第一步,它由培训管理人员采用各种方法和技术,对组织成员的目标、知识、技能等方面进行鉴别和分析,从而确定是否需要培训以及培训的内容。它是确定培训目标、设计培训计划的前提,也是培训评估的基础。另一方面,培训评估的结果又是培训需求分析的一个输入,可以为培训需求分析提供非常有价值的反馈信息,以便对培训的相关环节作进一步改进。 1.2 确定培训评估目的。在培训项目实施之前,人力资源开发人员就必须把培训评估的目的明确下来。多数情况下,培训评估的实施有助于对培训项目的前景做出决定,对培训系统的某些部分进行修订,或是对培训项目进行整体整改,使其更加符合企业的需要。同时,培训评估的目的将影响数据收集的方法和所要收集数据的类型。 1.3 建立培训评估数据库。目前,培训效果的评估分为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因此数据的收集也从这两个方面入手。定量数据包括:生产率、产品下线PPM值、利润、事故率、设备完好率、员工流动率等。定性数据包括:内外部顾客满意度、士气、工作氛

盆腔炎临床路径实施过程和效果评价

盆腔炎、癥瘕(子宫肌瘤)临床路径实施过程和效果评价为进一步探索规范临床诊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的有效途径,推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顺利、扎实、有效进行。根据《内蒙古自治区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实施方案(试行)》的要求及赤峰市卫计委的工作安排,通过全院前期培训等准备工作,我院现就临床路径管理实施过程如下。 1、前期培训 1.1组织院内医务人员进行培训一次。医院组织了全体临床医生、护士参加的“临床路径管理培训班”,从临床路径管理的背景和意义,到工作流程以及应具备的条件都做了详细的讲解,使全体医生、护士在思想上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 2、组织领导、动员部署 2.1 制定了《临床路管理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工作目标、试点范围、实施步骤及具体措施。 2.2 成立了临床路径工作领导小组。由院长任组长,各相关专业、科室部门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负责制订本院工作目标、实施方案及管理制度,完善工作机制。指导并监督试点科室开展工作。组织对试点实施效果进行评估与分析,定期向县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和专家工作组报告试点工作开展情况。 2.3 成立各临床路径工作小组,各司其职。一是成立了临床路径管理专家组,定期收集试点工作相关信息,制订综合监测和试点效果评估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开展人员培训;二是成立质量管理组,定

期分析、评估,提出改进意见和措施,及时反馈领导小组、专家指导组及相关试点科室;三是成立科室实施小组,具体负责本专业病种临床路径的实施,并根据临床路径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对科室医疗资源进行合理调整。 2.4 召开动员大会。医院召开全体院科领导、临床医生、护士及全体医技人员参加的“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动员大会。使全体医务人员统一思想,进一步了解临床路径管理的目标、意义及工作要求。院长在会上作动员部署报告,使各部门、各科室明确各自职责,按章执行,确保试点工作取得实效。 3 精心准备、认真实施 自明确试点科室后,各科都围绕临床路径的实施进行大量准备工作:进行可行性调查,制作相关病种的实施性临床路径表单、临床路径管理质控数据分析表等;分管领导牵头,科室和相关辅助科多次召开协调会,统一意见。在实施临床路径管理过程中,各科均能较好的执行各项制度,辅助科室一律为临床路径管理开绿灯,实施工作进展顺利。截至12月31日,进入路径管理总例数178例,完成162例, 4 效果评估 (急性盆腔炎) 4.1 效率指标:平均住院日:12天 4.2 效果指标:治愈:99 %;好转率100%;医院感染发生率0%;非预期再手术:0;30日再住院率:0;并发症与合并症:0; 4.3 工作量指标 进入路径总人数:178

临床路径实施情况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临床路径实施情况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Document serial number【LGGKGB-LGG98YT-LGGT8CB-LGUT-

临床路径实施情况、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2012年 本年度上半年我科中风病入径患者31人,出径4人,中风病中医临床路径的运行情况良好。对于临床路径的实施情况我科不断分析总结,并提出问题,加以完善,但在过去的一年里,仍有较多患者在中风治疗中合并其它疾病,而使临床路径中断。针对以上问题,我们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多做工作: 1 遵循中医药治疗疾病的基本思维和路线的基础上,完善中风病临床路径,发挥中医药特色,提高中风病的治愈好转率,缩短中风病病程。 2 密切观察患者情况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积极复查患者入院异常项目,并加以处理。 3 加强中风病患者的护理,并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防止诱发其他疾病。 临床路径实施情况、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2012年 本年度下半年我科入径中风病患者35人,出径5人,中风病中医临床路径的实施尚处于探索阶段,仍存在很多问题: 1 我科以内科疾病为主,患有中风病的老年患者居多,多数患者由于在中风病治疗过程中合并其他疾病及治疗而出径。 2 较多中风病患者病程迁延不愈,最终导致住院天数过长而出径。

解决措施: 1 不断完善临床路径,为求体现中医特色和优势,为患者营造良好的治疗环境,并进行心理疏导,减轻患者心理负担,防止诱发其他疾病。 2 尽量完善中医诊疗规范,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在针药并举的情况下,提高中风病的治愈好转率,缩短面瘫病程。 中风科临床路径工作总结 我科于2012年1月在科室开展了临床路径实践工作,中风病临床路径通过1年的实践,取得了一些成绩和经验,总结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及成效 1. 中风病建立临床路径管理小组,健全工作制度。根据卫生部颁布的《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通知精神,科室专门召开办公会,研究、部署我科临床路径试点工作开展,确定了中风病临床路径,成立了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小组,张红莉主任担任组长,张玉洁副主任、樊会竹副主任、徐红护士长担任副组长,何楠任个案管理员,韩丽娟、王桂霞、梁秀、李密任临床路径工作指导评价小组成员。科室于2011年12月27日制定了《中风病临床路径工作实施管理办法》,明确了我科中风病临床路径工作实施步骤、工作内容、责任人、时间节点,建立了临床路径试点工作实施效果评价及分析制度。 2.确定临床路径病种,实践临床路径。根据卫生部《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结合医院及科室实际,在征求全科医护人员意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