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目录学思想研究(1)

中国目录学思想研究(1)

中国目录学思想研究(1)
中国目录学思想研究(1)

【内容提要】本文结合中国各时代目录学家的学术观点和社会思潮,对中国目录思想史的分

段作了概括和论述,指出各时代目录思想对后世的影响和对社会的作用,探索出中国目录思

想的规律,指出在今后中国目录思想研究中要反对什么,要坚持什么,并得出中国目录思想

要担负传播学术重任的观点。【摘要题】图书情报工作论坛【关键词】中国目录学/目录思想

史/研究【正文】目录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目录学思想是在中华文化漫长岁月中

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书目不仅揭示与报导一代文献的状况,而且反映一代文化学术的盛

衰,专科目录更是该学科发展史的一个缩影,对文化发展和社会发展都起重要的作用。研究

目录思想史是为了总结和继承我国传统目录学的优秀遗产,开拓目录学研究的新领域,发展

各种目录思想对目录工作的指导作用,促进目录学的发展。 1. “辨章学术,

考镜源流”——中国古代目录学思想 1.1 中国目录学思想产生的思想渊源西汉

的刘向、刘歆是我国书目工作的奠基者和开拓者,是我国最早的目录学家,其政治思想的核

心为儒家思想。汉代的社会思潮为经学,经学是解释和阐述儒家经典的学问,分成许多派别,

各家各派严守“师法”,“家法”,为了争得官学地位,各派之间进行学术争论。当时的儒家学

者作了大量的历史文献研究和理论准备工作,各派在对儒家经典的解释过程中和在整理、校

订、阐释经书的过程中都论述了对经书的看法,对古代人物的评价,表明自己的学术观点和

政治观点,形成自己的思想体系,以适应当权者的统治需要。这样,在儒学发展的同时,掀

起了搜集、整理图书的热潮。成帝时,派刘向等将宫中藏书分门别类整理校订,其子刘歆也

帮助校理,每书校毕,“条其篇目,撮其旨意,录而奏之”,编出《别录》——我国最早的官

府藏书目录。刘向编制《别录》的原因,我认为,在汉代由于文化的发展,使得“书积如丘

“书多散亡”。身为光禄大夫的刘向受命于皇上校订整理图书,且将整理结果供皇帝阅读,山”,

是职责使其然。在完成这一任务的同时,刘向的目的有二:一是整理图书,从中分辩学术派

别及各派思想,二是发展儒家思想。 1.2 中国目录学思想的形成在儒家思想的

指导下,在经学社会思潮的影响下,刘向在整理图书时,为揭示图书内容,撰写叙录。叙录

的内容包括著录书名篇目,叙述校勘经过,介绍著者的生平、思想,说明书名的含义,著书

的原委与书的性质,辨别书的真伪,评论思想或史实的是非,剖析学术源,确定书的价值,

编出中国第一部目录《别录》。从《别录》中可以看出刘向在评论阐述学术思想、学术源流时

是站在经学立场上进行评论的。刘向死后,刘歆子承父业,继续进行校书事业,在《别录》

的基础上,分门别类,编成《七略》——中国最早的图书分类法。分类体系虽然是按当时学

科和图书情况建成的,但体现独尊儒术的思想,所收文献分为6大类:第一大类为“六艺略”,

所收文献是当时学术上和政治上的经典著作;第二类为“诸子略”,把诸子之学分为“九流十

家”,包括哲学、政治、法律、经济、自然科学方面的学派;第三类为“诗赋略”,收录文学

作品;第四类为“兵书略”,收录军事学书籍;第五类“术数略”包括数学、天文、历法、占

卜、星象等书籍;第六类为“方技略”,收医药与巫术书籍。《别录》、《七略》形成中国最早

的目录学分类思想,保存了历史古籍,清理了皇家藏书,剖析了学术派别,促进了学术的发

展。 1.3 中国古代目录思想的发展刘向、刘歆对我国目录学有开创之功,随后

各代在此基础上继承性发展了中国目录学思想。东汉的班固十分赞赏刘向目录思想,在《七

略》基础上编著《汉书艺文志》,开创史志目录的先例。魏晋南北朝时,荀勖依刘向《别录》

整理宫中图书,编著《中经新簿》,开创了中国古代图书四部分类法和史部在目录分类体系中

的独立设置。到南宋时,郑樵对目录学又有新的发展,他的学术思想为“会通”,“求是”和

“创新”,其目录学思想主要表现在《通志》的《校仇略》,《艺文略》,《图谱略》中,提出“欲

明书者,在于明类例”,形成详明图书类例。清代朝廷编纂《四库全书总目》,在目录体例、

提要撰写、文献考订方面有独特成就,在文献分类方面的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对后来

的目录学以颇大影响,为今人查考古代文献提供方便,一些学者把阅读该书视为读书治学的

门径。章学诚是中国古代目录学思想集大成者,他的哲学思想是“道不离器”,学术观点是“六

经皆史”,他的《校仇通义》是目录学理论专著。章学诚继承和发扬刘向、刘歆、郑樵的目录学思想,用“辨章学术,考镜源流”高度概括中国古典目录学的精华,他提出撰写类叙和提要、编制索引、采用互著和别裁等方法,提高目录学的价值,推动了目录学的理论研究。

2. 传播文化,宣传科学——中国近代目录学思想 2.1 中国近代目录学思想的形成在中国近代史上,统治集团内分为洋务派和守旧派,两派的斗争是新学与旧学的斗争。当时的社会思潮是“西学”,洋务派主张西学,学习西方的新思想、新制度,宣传科学,以达到富国强民的目的。鼓吹“变法唯新”的新学代表王韬编辑一部专载译书的书目《泰西著述考》,对当时中国了解海外起到启蒙作用。随后,梁启超的《西学书目表》,在目录学的分类、著录方面都有创新,从类目设置上可以看出,他的目录学思想主要是宣传西方的文化、科学、教育、制度、工业等。正是在近代目录思想的指导和社会思潮影响下,1906年10月,中国第一个以图书馆命名的公共图书馆——湖南图书馆成立了。公共图书馆的出现,使文化平民化、大众化成为现实,这是中国社会近代化的内在动力,推动中国社会进步。 2.2 中国近代目录学思想的发展中国近代目录学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西方目录学的影响,梁启超的《西学书目表》是中国近代第一个图书分类体系,对所译西学书分类、编目,以崭新的近代学科类别作分类标准,打破传统著录法,在分类方面:分西学、西政、杂类三大类,打破“四分法”永制,具有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综合性图书的雏型,为近代西方图书分类法的输入和新的图书分类法的产生开辟了道路。在著录方面:有7个著录项目:撰译日期、撰译人、刻印处、本数、价值、识语、以圈的多少表示书的重要程度,具有导读的功能。著录目的重在方便读者选读,而不是收藏,其目录思想是迎合西学大潮,是近代中国图书分类的第一块里程碑。张之洞的《书目答问》在中国近代目录学思想史上占有一席之地,该书为指引学生读书门径而编著,重视收录当世学术名著、中外科技书籍,书后附《别录》,总目与别录配合,由浅入深,从中可窥清代学术流派,具有总结清代学术研究成绩之价值,同时也可见张之洞的目录教育思想和目录治学思想,目录导读思想,目录科学宣传思想。正是由于目录的这种宣传作用,使国人了解国外发展状况,起到促人思变的作用。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510所2018年招收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510所2018年招收 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单位代码:83271 联系人:胡梦姝 联系电话:(0931)4585206、4585232 通信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飞雁街100号510所研招办 邮政编码:730000 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专业课复习范围和参考书 1. 传热学(902) ?复习范围: 传热的基本概念、方式、定律、各参量的物理意义,一维稳态导热的基本规律及计算,复合结构的导热计算,对流过程的特性物理量及其含义,基本的换热计算,辐射的基本定律、规划、常数及其应用,黑体、灰体的辐射换热,三种基本传热模式的基本复合计算。 ?参考书目: 《传热学》(第四版),杨世铭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 普通物理(906) ?复习范围: 力学:质点的运动,牛顿运动定律,运动的守恒定律,刚体的转动(相对论基础不作要求)。 热学:气体动理论,热力学基础(多方过程不作要求)。 电场和磁场:真空中的静电场,导体和电介质中的静电场,恒定电流和恒定电场,真空中恒定磁场,磁介质中的磁场,电磁感应和暂态过程,麦克斯韦方程组,电磁场(电场的边值关系,基尔霍夫定律不作要求)。 振动和波动:机械振动和电磁振动,机械波和电磁波,波动光学(干涉条文的可见度,旋光现象不作要求)。 ?参考书目: 《普通物理学》(第六版),程守洙、江之水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3. 电子技术基础(908) ?复习范围: 1.模拟电子技术基础部分(占50%):二极管、三极管基本放大电路和多级放大电路,集成电路运算放大器,反馈放大电路,信号的运算和处理电路(场效应管放大电路,功率放大电路,信号产生电路,直流稳压电源等不作要求)。 2.数字电子技术基础部分(占50%):数字逻辑基础,逻辑门电路,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和设计,常用组合逻辑功能器件,触发器,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常用时序逻辑功能器件(存储器,可编程逻辑器件,脉冲波形数模与模数转换及数字系统设计等不作要求)。 ?参考书目: 《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第四版),华中理工大学电子教研室编,康华光等,高等教育出版社 《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部分(第四版),华中理工大学电子教研室编,康华光等,高等教育出版

版本目录学研究的重要收获

版本目录学研究的重要收获 关于《版本目录学研究的重要收获》,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摘要]《崔建英版本目录学文集》全面反映了崔建英先生在古籍文献学和版本目录学方面的成就。他认为图书馆中文古籍工作可以开展更多的文献研究,其中研究文献类型的萌生、发展、衍变、特点和文献价值是研究重点。崔建英先生对版本学的贡献在于版本鉴定,他注意将文献内容与版刻特征相结合,提出区别同版不同刷印阶段的相关概念,并提出“版本志”的目录体例。 下载论文网 [关键词]崔建英版本学版本志古籍文集 崔建英先生的文集就要由凤凰出版社出版了,令人欣慰。2006年崔先生去世,生前未来得及整理个人文集。2008年起,我们就开始搜集整理先生发表过的论文和未刊文稿以做文集出版的准备,收录到文集中的文章共计45篇,较全面地反映了崔先生的学术思想。编辑文集的过程,对笔者来说是又一次系统学习的过程,同时也加深了对先生学术思想的了解。

1 立足于图书馆的古籍文献研究 崔建英先生是著名的版本学家,不过他深入研究版本学、版本目录学并取得突出成就是在1980年以后,而此前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古籍文献的收集、整理和文献类型、价值等方面,文集中这类文章有十几篇。 崔先生1956年进入中国科学院图书馆(以下简称“科图”),一直到1992年退休,在科图工作了一辈子。他没有什么令人骄傲的学历,所取得的成绩完全是凭自己在工作中的勤奋努力和多方学习。初时,他只是个图书采访员。既采购中文普通书,也采访古籍。买书的事,看似简单而事实上并不简单。那个年代,古籍文献资源日趋枯竭,采访人员要花各种心思来补充馆藏,使本馆藏书具有特色,《地方志采访漫记》一文就叙述了当时的情形。科图的藏书中地方志是一大特色,但要更完备,则需补充所缺,是要动一番脑筋的。崔先生说,他考察清楚了全国收藏方志的几大中心,为提高工作效率,与同事采用缩微复制的方式到外地补充科图方志所缺,先后在天津、南京等地的图书馆开展这项工作,富有成效。还采用了交换的方式以补充馆藏,比如用科图的《李朝实录》与天津馆交换回缺藏的清代方志。所以不熟悉文献的特点与分布状况,这项工作是做不好的。采访古书的过程就是学习和发现问题的过程,这部文集中收录崔先生最早的文章是1962年发表的《方志辨》,刊载于当时中国科学院图书馆编印的馆刊《图书馆工作参考资料》上,对什么是方志以及方志的起源与衍

关于印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

校研字〔2009〕108号 关于印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指南与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各院、系、直属单位,机关各部、处、室: 为全面提升我校研究生培养质量,根据教育部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的有关文件精神与项目实施经验,结合我校研究生教育发展实际,学校设立与开展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共计13项。为做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的申报和管理工作,学校研究制定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指南与管理办法(试行)》,现予印发施行。 特此通知。 二○○九年六月一日 主题词:研究生 教育创新计划△ 规章 通知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党政办公室2009年6月1日印发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指南与管理办法(试行) 为全面提升我校研究生培养质量,根据教育部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的有关文件精神与项目实施经验,结合我校研究生教育发展实际,学校设立与开展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共计13项: 1.优秀研究生导师奖励基金 2.优秀新生奖 3.博士论文创优支持计划 4.公共课与学位课程建设计划 5.高水平学术前沿讲座 6.研究生创新研究基金 7.国际学术交流支持计划 8.研究生访学支持计划 9.研究生创新基地建设计划 10.研究生学术沙龙 11.校内暑期学校 12.导师研讨培训计划 13.困难研究生扶助计划 一、优秀研究生导师奖励基金 (一)奖励范围: 1.优博论文获得者的导师:全国优博、全国优博提名、中

科院优博获得者的导师; 2.高水平论文发表者的导师:在各学科顶级杂志或顶级会议上发表有影响的学术论文的研究生指导教师。 (二)奖励方式:研究经费奖励。 (三)管理办法 1.第1类奖励,由研究生院直接确认名单,并给予奖励; 2.第2类奖励,由学院组织实施。 二、优秀新生奖 (一)目的:吸引优质生源来我校攻读研究生。 (二)选拔对象与范围:985高校毕业生或其他院校优秀应届毕业生。 (三)额度:每年1万元。 (四)评估与资助方式: 1.每2年评估一次,以确定是否继续奖励与资助; 2.由导师推荐,所在单位初审,研究生院组织评审。 三、博士论文创优支持计划 (一)目的:资助有潜力获得全国优博学位论文的研究生,让其继续在校研读一年,以提升研究水平,发表高质量的研究论文。 (二)对象:科研成果优异、有创优博潜力的高年级博士生。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航天五院)2018年研究生入学考试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航天五院)2018年研究生 入学考试 应用光学 (本试题的答案必须全部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及草稿纸上无效) 一、填空题(共20题,每题3分,共60分) 1.通常把物、像空间符合 关系的像称为理想像,把成像符合上述关系的光学系统称 为。 2.发生全反射的条件为:、 。 3.光学系统的三种放大率是、、, 三者的关系为。 4.节平面是指的一对共轭面。节平面与光轴 的交点叫做。 5.从光学角度看,与照相机的镜头、底片和光阑相对应的人眼结构 分别是:、和。 6.人眼有两类调节功能:和。 7.如果物体经过奇数个平面镜成像,则成像为;如果经过 偶数个平面镜成像,则成像。 8.屋脊面的作用就是在不改变光轴方向和主截面内成像方向的条件

下,,从而达到物像相似的要求。 9.平行平板厚度为L,拆射率为n,则这块平行平板的相当空气层厚 度等于。 10.限制进入光学系统的成像光束口径的光阑称为。限制 成像范围的光阑称为。 11.渐晕是指的现象。利用渐晕 能。 12.孔径光阑在物空间的共轭像称为,在像空间的共轭像称 为。 13.光度学中定义视见函数描述。 把对人眼最灵敏的波长nm的视见函数规定为1。 14.在色度学中,彩色有三种特性:、、。 15.常见的红外光学系统元件必须选用能透过红外波段的等 材料;红外信号接收器是能接收红外信号的光敏元件,常见红外光敏材料有。 16.红外系统的目标一般较远,辐射能量较弱,所以红外物镜应有 [较大,较小]的孔径,以收集较多的红外辐射。为了在探测元件上得到尽可能大的照度,物镜焦距应[较长,较短]。 17.在制冷型红外成像系统中,冷屏具有定义视场角大小、限制 的作用,探测器的冷屏应尽可能与红外光学系统的匹配。 18.波像差是指。瑞利准则认

目录学(重点)

第一章目录学基础理论 目录学:目录是编排一批相关文献的揭示与记录的工具,目录学是研究目录工作形成与发展的学科,具体而言,包含文献揭示方法的研究与古典目录内容研究。目录学:研究日益增长的庞大文献与人们对它的特定需要之间的矛盾为对象的科学,研究目录工作形成和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 目录:是编排一批相关文献的揭示与记录的工具 书目:又称目录,他是著录一批相关文献,按照一定次序编排组织而成的一种揭示和报导文献信息的工具。书目属于二次文献 古代书目类型:官修书目,史志目录,私家藏书目录,古籍版本目录,宗教目录。现代书目类型:国家书目,联合目录,地方文献目录,个人著述书目,推荐书目 官修书目:官府主持编写的图书目录,一般在国家藏书的基础上编制而成。 史志目录:中国古代正史、其他史书及地方志中的目录。 私人目录:个人主持编写的目录,多在个人藏书基础上编制而成,也有汇集相关目录成书。 古籍版本目录:对古籍在生产、流通过程中形成的不同本子进行记录评价的图书目录。 国家书目:全面等级与报道一个国家近期或往昔出版物的文献总目。 联合目录:揭示和报导若干收藏单位的全部或部分藏书的目录。 地方文献目录:全面揭示与报导某一地区的自然、历史和社会文献的书目。 个人著述书目:记载作者的著述或兼收他人评价作者及其著述的文献书目。 推荐书目:针对特定的读者、采用特定的标准选择图书,推荐给毒蛇的书目,包括选读书目、导读书目等。 目录工作:通过查找,著录,部次,评价,揭示,和报导文献信息,提供书目情报服务等全部活动。 目录学研究对象:揭示与报道文献信息与人们对文献特定需要之间的矛盾 1.图书说:目录学是关于图书的科学,目录学别的研究对象是图书或出版物, 只是有的人主张单纯地研究图书的外形特征,有的人则强调在研究图书的外形特征的同时,从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出发,着重研究图书的内容。 2.目录说:主张目录学的研究对象就是书目,将目录学局限于书目索引编制的 方法学和技术学。 3.图书和目录说:主张目录学的任务是辩章学术、考镜源流,推荐好书,指导 阅读;研究对象是图书和书刊目录。 4.关系说:目录学研究记录图书与利用图书的关系;认识图书和揭示图书的活 动规律。 5.矛盾说:目录学的研究对象是目录学领域中最基本的矛盾,就是科学地揭示 和有效地报导文献信息与人们对它的特定需要之间的矛盾。 目录学的学科重点(基点):书目情报就是关于文献的知识和效用信息的集合 书目情报作为目录学学科基点的依据: ●科学地揭示与有效地报导文献信息与人们对文献信息的特定需求之间的矛 盾是目录学的基本矛盾。 ●书目情报在文献信息交流中形成独立系统。 ●书目情报概念是目录学研究的一个新的深度。 目录学的基本原理(即内容) 一.目录学应用原理

目录学

目录学 一、目录学简介 1、什么是目录学 2、目录学的分类 3、目录学的作用 目录的两大要素:分类;编目 1、什么是目录学 我国古代传统目录学有着悠久的历史。目录一词,据现存文献,首见于班固《汉书·叙传》:“刘向司籍,九流以别。爰著目录,略序洪烈”。 此“目录”实指“目”和“录”。“目”的含义是篇目,即一书的篇和卷的名称。“录”把叙录,即对一书的内容、作者生平事迹,对书的评价,校勘经过等,作扼要的介绍的文字,二者合起来称为目录,或曰书目。 图书目录,可以说是随着书籍的出现而产生的。《七略》称“《尚书》有青丝编目录”,是指《尚书》还处在简策阶段时的目录。《周易》“十翼”中的《序卦传》就是《周易》一书的目录,《诗经》的“小序”,《吕氏春秋》的“序意”,《淮南子》的“要略”, 也都是各书的目录。可见目录就是把一本书的篇名和说明编次、汇集在一起,它在先秦时期就出现了。 各个历史时期关于目录的称谓有所不同。有的称“录”,如西汉刘向的《别录》;有的称“略”,如刘向子刘歆的《七略》;有的称“志”,如东汉班固的《汉书·艺文志》,唐魏征等编的《隋书·经籍志》,宋晁公武之《郡斋读书志》;有的称“簿”,如晋荀勖之《晋中经簿》; 有的称“书目”,如晋李充之《晋元帝四部书目》;有的称“书录”,如唐毋煚(jiong)的《古今书录》;有的称“解题”,如宋陈振孙所编《直斋书录解题》;有的称“考”,如元马端临《文献通考·经籍考》和清朱彝尊《经义考》;有的称之为“记”,如明末清初钱曾《读书敏求记》;有的称为“提要”,如清纪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等。 目录学的界义,古今有数说: 一,目录学者,纲纪群籍,薄属甲乙之学也。主要是便于寻检。----目录家之目录 二,目录学者,辨章学术,剖析源流之学也。 如书不传,后人可览其目录,知其学之属于何家,书属于何派。即古今学术的隆替,作者的得失,也不难考索。-----史家之目录 三,目录学者,鉴别旧刊雠校异同之学。---藏书家之目录 四,目录学者,提要钩玄、治学涉径之学。----读书家之目录 在《目录学》中,黄永年先生开宗明义,对目录学划分为三种:一种是图书馆系讲授的怎样编制图书馆用的卡片目录和书本目录以及机读目录的学问,一种是讲我国目录学史的目录学,第三种是讲古人的著作流传至今有多少名目品种,以及这些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学习培养过程要求》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研究生学习培养过程要求 研究生院、校学位办 2011年4月

目录 关于博士学位标准修订的指导原则 (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硕士、博士学位授予实施细则 (4) 物理、天文一级学科研究生学习培养过程要求 (12)

关于博士学位标准修订的指导原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提高我校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提升我校博士教育的国际竞争力,学校研究决定对《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硕士、博士学位授予实施细则》(校 学位字〔2009〕173号)中涉及博士学位标准——博士授予的资格、条 件与程序等进行修订。 第二条学位标准修订思路 (一)树立“质量优异、追求卓越”的价值与理念; (二)以学生为本,以博士生全面发展为目标; (三)“过程管理”与“出口把关”相结合; (四)培养全球视野,提升国际学术交流能力; (五)数量服从质量,学科差异服从总体质量要求; (六)体现我校博士培养学术标准的国际水平。 第三条校级学位标准为各学科学位标准的最低要求,各分学位委员会可根据自身情况制订高于校级标准的学位标准,但不得低于校级标准,各分 学位委员会所属的一级学科可根据学科特点制订高于分学位委员会标 准的学位标准。 第四条本次博士学位标准的修订为新增要求,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硕士、博士学位授予实施细则》(校学位字〔2009〕173号)中与新要求不一致的,以此指导原则为准,其他要求仍继续实行。 第五条本次博士学位标准修订主要强调如下两项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一)创造性独立开展科研工作的能力 (二)国际学术交流能力 第六条各分学位委员会根据学科目前发展阶段的实际情况,制订出能够反映上述两项能力的客观的、可测量的、可评价的、国际化的学位标准。 第七条创造性独立开展科研工作的能力——《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规定博士的学位标准为“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 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

目录学书目

目录学书目 目录学 《目录学》仓石武四郎著1973,1979?东京 《中国目录学》清水茂著1991?东京 《古典目录学浅说》来新夏著1981?北京 《中国目录学史》姚名达著1938,1981?台北 《目录学》姚名达著1933,1971?台北 《中国目录学讲义》昌彼得编著1973?台北 《中国目录学史论丛》王重民著1984?北京 《目录学发微》余嘉锡著1991?成都 《中国目录学》昌彼得、潘美月著1986?台北 《中国古代目录学简编》罗孟祯著1983?重庆 《校雠通义通解》清章学诚著王重民通解1987?上海 《校雠新义》杜定友著1930,1991?上海 《校雠目录学篡要》蒋伯潜著1990?北京 《郑樵的校雠目录学》郑奋鹏著1983?台北 《王伯厚及其玉海艺文部研究》陈仕华著1993?台北 《古书通例》余嘉锡著1985?上海 《中国目录学家传略》申畅著1987?郑州 《目录学论文选》李万健、赖茂生编1985?北京 《中国目录学年表》姚名达著1940,1971?台北 《中国目录学思想史》余庆蓉、王晋卿著1998?长沙 《古籍目录与中国古代学术研究》高路明著1997?南京 近代公库著录 《北京图书馆善本书目》同馆善本部编1959?北京 《北京图书馆古籍善本书目》同馆编1987?北京 《北京大学图书馆藏古籍善本书目》同馆编1999?北京 《国立中央图书馆善本书目》增订本1-4 同馆编1967?台北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善本书目》同所编1967?台北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普通本线装书目》同所编1970?台北《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藏古籍善本书目解题》同馆编1984?长春

梁启超.佛家经录在中国目录学之位置

梁啟超 佛家经录在中国目录学之位置 《图书馆学季刊》经始,同人责启超属文。启超于近代图书馆学既无所知,于中国旧目录学所涉亦至浅,不敢轻易有言也。顾夙好治佛学史,辄取材于诸家经录,屡事翻检,觉其所用方法,有优胜于普通目录之书者数事:一曰历史观念甚发达。凡一书之传译渊源、译人小传、译时、译地、靡不详叙。二曰辨别真伪极严。凡可疑之书皆说审考证,别存其目。三曰比较甚审。凡一书而同时或先后异译者,辄详为序列,勘其异同得失,在一丛书中抽译一二种或在一书中抽择一二篇而别题书名者,皆一一求其出处,分别注明,使学者毋惑。四曰搜采遗逸甚勤。虽已佚之书,亦必存其目以俟采访,令学者得按照某时代之录而知其书佚之何时。五曰分类极复杂而周备,或以著译时代分,或以书之性质分。性质之中,或以书之涵义内容分,如既分经律论,又分大小乘;或以书之形式分,如一译多译、一卷多卷等等。同一录中,各种分类并用,一书而依其类别之不同交错互见动至十数,予学者以种种检查之便。吾侪一试读僧佑、法经、长房、道宣诸作,不能不叹刘《略》、班《志》、荀《簿》、阮《录》之太简单、太素朴,且痛惜于此后踵作者之无进步也。郑渔仲、章实斋治校雠学,精思独辟,恨其于佛录未一涉览焉,否则其所发挥必更有进,可断言也。启超虽颇好读佛家掌故之书,然未有一焉能力深密之研究者,加以校课煎迫,勉分余晷以草斯篇,疏略舛谬之处,定不知凡几,冀借此以引起国内治目录学及图书馆学者对于此部分资料之注意,或亦不无小补也。 民国十四年十二月二日属稿,十四日成。启超,清华。 经录盖起于道安,慧皎《高僧传》(卷五本传)云:“自汉魏迄晋,经来稍多,而传经之人,名字弗说,后人追寻,莫测年代。安乃总集名目,表其时人,诠品新旧,撰为经录,众经有据,实由其功。”《佑录》亦云(卷二):“爰自安公,始述名录,诠品译才,标列岁月,妙典可征,实赖伊人。”又云(卷四):“大法远流,世移六代,撰注群录,独见安公。”皎、佑两书,在佛家史传中为最古,其言如此,则安公之作前所承可知 《佑录》中屡引《旧录》,费长房指为《安录》以前之书,后人皆沿其说。但录之出于佑公以前者皆可称旧,不必其旧于《安录》也。谓《古录》出秦时释利防,谓《旧录》为刘向所见,谓朱士行曾行《汉录》,此皆费长房臆断之说。(一)秦时有室利防赍佛经来华,说见王子年《拾遗记》,后人附会,谓“室”音同“释”,殊不知僧徒以释为姓,始于道安,秦时安得有此?况《拾遗记》本说部,非信史,又况《记》中亦并未言有目录耶。(二)东汉

浅谈张政烺先生的版本目录学研究

浅谈张政烺先生的版本目录学研究 汪桂海 张政烺先生是传统文史研究领域成就卓著的学者。他博览群籍,好学深思,对每一个问题的讨论,都能穷尽史料,考证缜密。他治学范围广泛,在考古、历史、古文字、古文献,以及小说史等领域都有杰出贡献,在学术界享有盛誉,为许多后来者所景仰。 张先生关于版本目录学的文章不多,只有《王逸集牙签考证》、《读〈相台书塾刊正九经三传沿革例〉》两篇。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张先生曾在前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图书资料室工作了约十年,他负责图书的采购。工作的需要,促使他对研究所收藏的古书作了全面的阅读,同时,他又留意古书的版本。在采购图书过程中,他饱览善本书,了解到某些古书刊刻的脉络,提高了对古书版本及其流传的知识和辨别能力。两篇文章都是在这一时期撰写的。前者撰写于1943年至1945年,并于1945年发表于《六同别录》(《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外编》第三种)。后者撰写于1943年,于1991年发表于《中国与日本文化研究》第一集(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现在,这两篇文章都已收入中华书局出版的《张政烺文史论集》一书,查找阅读都比较方便。 先说《王逸集牙签考证》。 《后汉书·王逸传》云王逸“又作《汉诗》百二十三篇”,自来注解及作《补后汉艺文志》者,皆不知为何书。例如,顾櫰三《补后汉书艺文志》卷九别集类上收录《侍中王逸集》二卷,注云:“逸字叔师,南郡宜城人,著有书论、杂文二十一篇、《汉诗》百二十三篇。櫰三案,今可考者有《机赋》……”云云。顾氏显然不知《汉诗》百二十三篇为怎样的一部书,只好在此条下据本传记载,略为转述,似以为《汉诗》即《王逸集》之一部分,然又不敢明确。姚振宗《后汉艺文志》集部文史类收录王逸《汉诗》百二十篇,依据的也是范晔《后汉书·王逸传》,也未作深论。前人的这些认识都是受材料限制所致。 黄浚《衡斋金石识小录》卷下著录“汉王公逸象牙书签”一枚,张政烺先生认为,此实悬系于《王逸集》书帙外的签牌,时代当属魏晋或北朝。此牙签正反两面皆有文字,记王逸的著述情况,其中有“又作《汉书》一百二十三篇”的话,张先生由此联系《王逸传》的记载,推定“《汉诗》百二十三篇”应为“《汉书》百二十三篇”,“诗”乃“书”之讹误。《汉书》百二十三篇,当指《东观汉记》而言。“(班固)《汉书》成于东观,实一代之国史。《汉记》草创又始班固,其书仅有小题而无大名,别本流行袭班书之旧称,自无足异。惟一时相同之书名繁多,则必藉篇数以示分别。”牙签云“又作《汉书》一百二十三篇”,犹云又参与撰写《东观汉记》,非必一百二十三篇皆出自王逸之手。 东汉从明帝时起,历章、安、桓、灵、献帝数朝,陆续组织人员编撰了一部官修史书《汉记》,又名《东观汉记》,先后参与撰修的学者很多。刘知几《史通·史官建置篇》说,“旧史”记载当时王逸也是与修人员之一,但他又认为王逸“研寻章句,儒生之腐者也”,不能“错综时事,裁成国典,”对王逸是否确实参与其事提出了怀疑。王逸于安帝、顺帝之世曾为校书郎。其时刘珍等正奉诏杂作纪表以及名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指南与管理办法(试行)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指南与管理办法(试行) 为全面提升我校研究生培养质量,根据教育部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的有关文件精神与项目实施经验,结合我校研究生教育发展实际,学校设立与开展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共计13项: 1.优秀研究生导师奖励基金 2.优秀新生奖 3.博士论文创优支持计划 4.公共课与学位课程建设计划 5.高水平学术前沿讲座 6.研究生创新研究基金 7.国际学术交流支持计划 8.研究生访学支持计划 9.研究生创新基地建设计划 10.研究生学术沙龙 11.校内暑期学校 12.导师研讨培训计划 13.困难研究生扶助计划 一、优秀研究生导师奖励基金 (一)奖励范围: 1.优博论文获得者的导师:全国优博、全国优博提名、中

科院优博获得者的导师; 2.高水平论文发表者的导师:在各学科顶级杂志或顶级会议上发表有影响的学术论文的研究生指导教师。 (二)奖励方式:研究经费奖励。 (三)管理办法 1.第1类奖励,由研究生院直接确认名单,并给予奖励; 2.第2类奖励,由学院组织实施。 二、优秀新生奖 (一)目的:吸引优质生源来我校攻读研究生。 (二)选拔对象与范围:985高校毕业生或其他院校优秀应届毕业生。 (三)额度:每年1万元。 (四)评估与资助方式: 1.每2年评估一次,以确定是否继续奖励与资助; 2.由导师推荐,所在单位初审,研究生院组织评审。 三、博士论文创优支持计划 (一)目的:资助有潜力获得全国优博学位论文的研究生,让其继续在校研读一年,以提升研究水平,发表高质量的研究论文。 (二)对象:科研成果优异、有创优博潜力的高年级博士生。

(三)资助额度:3万元/年。 (四)资助期限:一年。 (五)资助人数:每年全校20名左右。 (六)管理办法:导师提出申请,学院初审,研究生院终审确定名单。 四、公共课与学位课程建设计划 (一)建设范围:公共课与重要学位课程。 (二)建设形式:开发课件、撰写教材、探索新的教学方法等。 (三)资助额度:2-3万元。 (四)资助方式:经费支持。 (五)管理办法:研究生院确定各学院建设指标,经费统一拨付给学院,由学院组织实施。 五、高水平学术前沿讲座 (一)范围:根据研究生培养方案的要求,针对某些前沿方向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以学术报告或系列讲座的形式讲授。 (二)支持范围:专家的差旅、住宿、讲课酬金等。 (三)管理办法: 1.学院申报—研究生院审批—学院组织实施; 2.各学院年终须提交高水平学术前沿讲座实施情况的年度报告。

目录学重要知识点

目录学重要知识点: 书目控制: 微观控制是指从具体的文献出发,通过编目系统或检索系统对每一篇文献的形式和内容进行控制。包括著录控制,规范控制,标引控制。 宏观控制是对文献流的数量和质量的控制,包括书目情报流控制和书目情报源控制 文献报导:将有关各种情报源的信息,及时地、准确地通报给学者、专家或读者,以便文献能最大限度地得到利用。 一、功能和社会作用 1、书目的社会作用: ⑴书目的学术价值:登记作用;史料价值;文学价值;“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反映学术渊源。 ⑵书目的情报价值:检索作用;辅助作用(图书馆各项工作的基础)。 ⑶书目的教育职能:推荐作用,导读作用,思想政治教育,科普教育。 2、书目的三大功能: 揭示:通过著录揭示文献的外形和内容特征; 报导:通过书目情报服务传递信息; 检索:通过编排系统和索引系统提供线索; 3、书目的性质:文献信息交流的工具:信息交流的中介;二次文献:对一次文献进行加工整理 4、书目的社会职能: 科学地揭示和有效地报导文献的基本外形特征和文献中所蕴藏的知识、情报、信息。二、文献揭示和组织编排的主要方法 文献揭示:运用各种方法将文献的外部特征信息和内容信息提出出来,报导给用户,以便用户能够迅速地获取有关文献的信息,为他们准确地选择所需的情报提供条件。 1.文献揭示的主要方法 ⑴文献著录法:也称为目录著录、书目著录、文献编目、信息描述,是按照一定的著录规则,通过对文献的内容特征和外形特征进行客观描述的过程,目的在于准确地揭示和反映文献。也指对文献的外形特征和内容特征进行选择、分析、记录的全过程。 ⑵文献提要法: 概念:在我国古代称为解题、叙录、志、考等,现在也称内容提要、内容简介等;是一种简要地解释文献题意、介绍作者生平与学术思想以揭示文献内容和评价学术得失的方法。类型:古代提要(叙录体;传录体;辑录体);现代提要(推荐性提要;叙述性提要;考证性提要) ⑶文献摘要法/文摘法: 概念:是以简明扼要的文字摘述文献的主要内容和原始数据、向读者报导最新研究成果、传递文献信息和查寻文献线索的一种工具。 文摘的类型:按原始文献是否发表:一次文摘和二次文摘;按文摘加工程度:报导性文摘和指示性文摘;按文摘的功能:普及性文摘和情报性文摘。 ⑷文献索引法:把一种或多种文献中的事项或知识单元,如字、词、人名、地名、书名、篇名、主题等,按有利于查寻的方式加以编排并注明出处,能够提供文献线索的一种揭示文献的方法。记录和指引文献事项或单元知识,按一定系统组织起来的检索工具。

中国历史文献学复习题整理

中国历史文献学复习题整理 一、填空题 1.“文”之古义为文章,“献”之古义为贤才,孔子所谓“文献”意为礼以及熟悉礼、制 定礼的人;而“文献”今义则为古籍,既包括书本之记载、耆旧之言论,还包括甲骨文、金文、简牍、碑拓、文书、档案、契约、信札、手稿等文字遗存。 2.西汉刘向、刘歆父子撰《七略》(刘歆以其父《别录》为基修补而成)。 3.唐代孔颖达撰《五经义梳》、《五经正义》。 4.古籍版本可分写本(含稿本、钞本)、刻本两大类。 5.宋人的金石学后来成为现代中国考古学的前身。 6.现存最早的官修目录是《崇文总目》。 7.班马异同:内容之异同(汉书于承袭《史记》内容之外,亦有增改,体现于取消《项羽 本纪》,增立《惠帝纪》、《百官公卿表》,也在帝纪中增载诏令,列传中增载奏疏)、体例之异同(基本沿袭《史记》体例,亦有变更,如改书为志,并创《艺文志》、地理志》、《刑法志》)、文风之别(一豪放挥洒,一精细谨严)、思想之别(一好恶分明,一中庸正统)。 8.史记三家注即南朝宋裴骃《史记集解》、唐司马贞《史记索隐》、唐张守节《史记正义》 的合称。其中裴注重集释,司马注重考辩,张注重地理,各有千秋。 9.甲骨四堂为罗振玉(号雪堂)、王国维(号观堂)、郭沫若(字鼎堂)、董作宾(字彦堂)。 10.被称作史学双璧的是《史通》和《文史通义》。 11.西晋之荀勗的《晋中经簿》开四部分类之先河。 12.《四库全书总目》为清代目录学之顶峰。 二、名词解释 1.编年体:按年月日编排史实的史书体裁。目前可见最早的编年体史书为孔子所撰《春秋》。 编年记事为编纂历史之最初亦是最简之方法,其原因在于史料以岁次记注。其优点是便于考查历史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易于了解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并可避免叙述重复。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20考研调剂信息发布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20考研调剂信息发布 2015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考研调剂信息发布 获取考研调剂信息大致有以下三种渠道: 第一条是网上渠道。 不少大学的研究生部网页都有网上调剂信息登记系统,大家可以通过登陆系统提出调剂申请,请注意,一定要准确、完整填写个人 信息。首次登录时一般要靠准考证和身份证号码登录。在填写时还 应注意: 1、所填写的基本信息应与你原始报名信息卡一致。 2、待国家分数线下达后,符合该校调剂条件的考生,学院将与 考生本人联系,请及时将调剂材料(原始报名材料)寄交所选择的学院。 第二条是电话渠道。 调剂要尽早并且准确。一旦得出自己的分数可能达不到报考院校分数线的要求,除了上网查询并申请调剂外,还可以选定几所有可 能录取自己的学校,向他们的研究生院打电话获得最新信息,并最 好联系上该学院相关专业的导师,往往导师的肯定在这时能起到关 键性的作用。电话号码怎么查?这也有很多渠道,首先落实院校名称,可以向当地114查询;另外,上网查询、向师兄师姐、考友打听也是 比较省钱的办法。 第三条是人情渠道。 这条渠道要求你和报考专业的导师有比较良好的关系。可以请求他们为你介绍其他的学校或导师。一般他们处于同情和惜才的心理 都会帮助你,而他们说一句话能为你节省不少时间,避免一些无谓 的周折。 考生在关注以上的三大信息渠道考生同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主动出击,保持信息领先 每年分数一出来网上就会公布很多调剂的相关信息,那么大家一定要密切地关注,努力争取调剂的机会。其竞争激烈的程度可想而知。这时,除非你初试分数或其他方面非常优秀,希望也不是很大。因为调剂不同与公开招考,很多信息是灰色的,不确定的。也不是 说学校故意隐瞒,而是学校在未最后确定人之前,他也不清楚到底 会不会需要调剂。所以,这就需要你积极的打听。 大家应该积极开动脑筋、另辟蹊径,如果是文科生,网上的调剂一般都是理科的,文科的少的可怜,并且要是你得到信息比较晚, 会错过许多学校的调剂时间。所以,采取主动出击的办法就是你的 首选。你可以主动地给一些学校打电话。千万不要管这些学校有没 有在网上要调剂,你都不用怕,只是问问,就会有机会。 二、广泛撒网,开启搜索引擎 三、亲自行动,了解最真实动态 在问好情况后,一般就可以确定下来几所有希望接受调剂的学校了,你可以马上准备材料寄过去。但是这里,建议大家:最好自己 亲自把材料送过去。本地就不用说,跑一趟不在话下。但如果是外 地呢?如果有条件,还是自己去的好。因为大多数人都是将材料寄到 研招办,然后研招办再转给要调剂的院系。在堆积如山的材料中, 如何才能使自己更有把握被选上呢?那当然是亲自送到老师手里了。 而且,许多学校大家肯定都没去过,并不知道到底怎么样。自己去 的话,就能对学校有亲身体验了,如环境,设施,师资,整体等等,这些你不自己亲自去看是体会不到的。 亲自到院校之后,你可以和老师多了解该校该专业情况。一定要向老师多多推销自己,让老师对你留下深刻的好印象。材料里不但 要把各项情况写明,更要突出自己的优点长处。很多人就是把材料 一交就走人。殊不知,有的老师转手就把你的材料往某个角落一放,就再也不理会了。一定要看他放在专门的地方,并告诉你如何等通知,如何联系。如果他不说,你也要主动提出。多问一点是一点, 努力提高被录取的几率。

目录学

目录学 目录学是读书治学的入门之学,由古至今许多学者无一不是利用目录学的知识经过苦心钻研获得成功的。 我国古代目录学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在典籍繁富的文化氛围之中,产生了不少优秀的目录学著作。远至春秋战国时代,讨论学术分类的著作《庄子·天下篇》、《荀子·非十二子》、《韩非子·显学》就已出现。秦汉时期,有《论六家要旨》、《吕氏春秋·序意》、《淮南子·要略》、《史记·太史公自序》、《兵录》等。我国古代目录学至此已略具雏型。 至刘向领校群书,始作《别录》,成为目录的开山之作。自《别录》《七略》而后,目录及目录学方兴未艾,有官修的如《崇文总目》《四库总目》等,有私著的如《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等,有史志如《汉志》《隋志》等。目录学著作“据统计,西汉至清,我国古籍目录的编制,数量之多近千部……目前能见到的尚有六、七百部”。 综合各家观点,目录学知识于学术研究之功用可归纳如下: 一、读书治学入门之学 我国典籍,卷帙浩繁。要进行某一学问的研究,需要读哪些书、先读哪些书,后读哪些书,这些问题是每个初学者都要遇到的,不得其门者,则终身无得,著名学者也不例外。目录学萌芽于先秦,开创于汉代,到清乾隆时代,目录学始为显学,更为学术界所重视。目录学的发展更是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不仅因为它是研究目录形成和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还因为它是一门读书治学入门的学向,它可以告诉人们,关于某一个向题,前人做过哪些研究,已经进展到何种程度,又可提供查找文献的必要线索与方法。 二、了解学术源流的工具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从事学术研究,必须了解学术源流,了解其某些图书的基本内容,才能不走或少走弯路。古今史学家,在治史,治目录学的过程中,深深体会到目录即学术史,学术源流得力于目录学。一部好的目录学著作,实际上便起到了学术史、文化史的作用。我国目录学的一个最大特点,是以“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为宗旨,强调从学术史的角度揭示书籍内容,表现它的价值,学术源流,表现作者的学术成就,流派、师承等。目录书有三种类型:一是部类之后有小序,书名之下有解题;二是有小序而无解题;三是有小序,解题都没有,只著书名。无论是有小序,有解题还是无解题者以及小序、解题皆无的目录书都可起到“辨章学术、改镜源流”这一作用。有小序有解题的对图书进行比较全面的论述,来达到“辨章学术,改镜源流”的作用。有小序无解题者是充分利用小序使读者先从学术上得一概貌,进而便于了解和掌握每一种书。小序和解题都没有的目录书,主要靠“类例分明”,使学人能窥视学术之源流沿草。 由此可以看出我国近代著名文史学人都极为重视利用目录这个“工具”,以书目了解学术源流,辨别一书的学术流派和学术价值。许多学者对目录学这一功能给予很高的评价。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航天五院)2019年招收攻读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航天五院)2019年招收攻读 欢迎各位有志奉献航天的青年报考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以下 简称五院)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五院成立于1968年2月20日,经过50年的发展,已成为中国主要的空间技术及其产品研制基地,是中国空间事业的骨干力量,为国民经济建设、国防现代化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做出了重要贡献。五院主要从事空间技术开发、航天器研制、空间领域对外技术交流与合作、航天技术应用等业务。已经形成了以载人航天、月球与深空探测、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对地观测、通信广播、空间科学与技术试验六大系列航天器,实现了大、中、小、微型航天器的系列化、平台化发展。铸就了东方红一号卫星、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嫦娥一号卫星中国航天发展的三大里程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一、报考条件 全国统考报考条件: 1.考生的学历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 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2) 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2.考生应为1995年1月1日后出生。 3.考生身体健康状况符合规定的体检标准。 推荐免试报考条件: 推荐免试生的具体要求见“关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航天五院)2019年预接收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 __”。 二、报名 1.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实行网上提交报考信息和现场信息确认、交费、照相相结合的方式,所有报考人员(含推荐免试生)都必须在 __规定的报名时间内登录指定的网站进行报名,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到报名点进行信息确认、交费和照相。 2.网上报名时须按照规定选择报名点,在京参加全国统一的考生须选择报名点为(1176)中国农业科学院。推荐免试生和在外埠参加全国统一考试的考生须选择推荐或当地省(市、区)招生办公室指定的报名点报名。

高中历史之教学教研中国古典目录学的源流与发展素材

中国古典目录学的源流与发展 目录之学,在我国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1世纪。刘向、刘歆父子整理国家藏书,撰成《七略》,奠定了中国古代目录学的发展基础。自此以后,历朝历代又相继出现多种撰著和著名的目录学家。但随着西方目录学的引进,中国传统目录学逐渐丧失了自己的地位,而代之以书目情报服务、书目控制论或文献控制论[1]……如今人们在探讨现代文化环境下的中国古籍整理工作时,不得不再次将理性和思辨的目光转向中国古典目录学,因为中国古典目录学有着悠久的历史、丰硕的成果,更重要的是,中国古典目录学研究体系的博大精深和期间涌现出的杰出目录学家们的惊人成就不得不让后来者折服,今天它仍然是我们宝贵的思想财富。 1989年,有人将中国目录学传统概括为强调学术价值、重视教育作用、注意理论研究、忽略情报职能4个方面,但这更像是在概括古典目录学的特点,而不是在表述一般意义上的目录学传统。对中国目录学传统的语焉不详或详而不类,使我们认为对它有进行重新探讨的必要[2]。 一、中国古典目录学的产生与发展 目录学的历史相当悠久,汉魏六朝时期关于目录的编撰和目录的研究就形成了一门学问,当时称之为"流略"之学。唐宋时期,随着书目工作实践的发展,开始了比较系统的目录学理论研究,《隋书。经籍志序》、《古今书录序》和《通志校雠略》是这一时期重要的目录学理论著作,反映了唐宋目录学的理论水平。"目录之学"一词在北宋文献中的出现,说明这门学科已为当时的学者们所重视,并在学术界有了一定的影响。清代是我国目录学发展的强盛时期,书目类型日益增多,体例更加完善,目录学作为读书的门径和治学的工具受到整个学术界的重视,形成了以考辨真伪、是正文字为主要内容的校雠目录学派;以鉴别旧刊、别择真膺为主的版本目录学派和以"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为宗旨,重在探讨书目义例的目录学派[3]。 1、中国古典目录学的起源。我国古代把目录学、版本学和校雠学(校勘学)三者融为一体的学问开创于西汉末年的刘向、刘歆父子。刘氏父子整理群书,广泛搜集各种本子,把同一种书的不同的本子进行校雠,缮写出比较完备的本子,同时撰写叙录(相当于提要),然后编纂出群书的分类目录,以揭示学术源流,并供查考之用。刘氏父子所做的工作,就是古典目录学最基础的研究工作。后人或以广义的"校雠学"来概括刘氏父子所开创的学问,也就是说,把目录、版本、校雠三者统统塞进"校雠学"的大口袋中。于是,校雠学几乎成了古典目录学的代名词。目录在我国各个不同的历史阶段上曾经出现过各种不同的称谓。如"录",

史籍目录学第一次作业

史籍目录学作业 1、试比较《汉书》与《隋书》中有关“春秋”类的小序有何异同;六艺略与经部的大序有何异同。 (1)“春秋”类: 《汉书》: 凡《春秋》二十三家,九百四十八篇。省《太史公》四篇。 古之王者世有史官。君举必书,所以慎言行,昭法式也。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事为《春秋》,言为《尚书》,帝王靡不同之。周室既微,载籍残缺,仲尼思存前圣之业,乃称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以鲁周公之国,礼文备物,史官有法,故与左丘明观其史记,据行事,仍人道,因兴以立功,就败以成罚,假日月以定历数,借朝聘以正礼乐。有所褒讳贬损,不可书见,口授弟子,弟子退而异言。丘明恐弟子各安其意,以失其真,故论本事而作传,明夫子不以空言说经也。《春秋》所贬损大人当世君臣,有威权势力,其事实皆形于传,是以隐其书而不宣,所以免时难也。及未世口说流行,故有《公羊》、《谷梁》、《邹》、《夹》之《传》。四家之中,《公羊》、《谷梁》立于学官,邹氏无师,夹氏未有书。 《隋书》: 右九十七部,九百八十三卷。通计亡书,合一百三十部,一千一百九十二卷。 春秋者,鲁史策书之名。昔成周微弱,典章沦废,鲁以周公之故,

遗制尚存。仲尼因其旧史,裁而正之,或婉而成章,以存大顺,或直书其事,以示首恶。故有求名而亡,欲盖而彰,乱臣贼子,於是大惧。其所褒贬,不可具书,皆口授弟子。弟子退而异说,左丘明恐失其真,乃为之传。遭秦灭学,口说尚存。汉初,有公羊、谷梁、邹氏、夹氏,四家并行。王莽之乱,邹氏无师,夹氏亡。初齐人胡母子都,传公羊春秋,授东海嬴公。嬴公授东海孟卿,孟卿授鲁人眭孟,眭孟授东海严彭祖、鲁人颜安乐。故后汉公羊有严氏、颜氏之学,与谷梁三家并立。汉末,何休又作公羊解说。而左氏,汉初出於张苍之家,本无传者。至文帝时,梁太傅贾谊为训诂,授赵人贯公。其后刘歆典校经籍,考而正之,欲立於学,诸儒莫应。至建武中,尚书令韩歆请立而未行。时陈元最明左传,又上书讼之。於是乃以魏郡李封为左氏博士。后群儒蔽固者,数廷争之。及封卒,遂罢。然诸儒传左氏者甚众。永平中,能为左氏者,擢高第为讲郎。其后贾逵、服虔并为训解。至魏,遂行於世。晋时,杜预又为经传集解。谷梁范甯注、公羊何休注、左氏服虔、杜预注,俱立国学。然公羊、谷梁,但试读文,而不能通其义。后学三传通讲,而左氏唯传服义。至隋,杜氏盛行,服义及公羊、谷梁浸微,今殆无师说。 《汉书》: 六艺略——凡六艺一百三家,三千一百二十三篇。 六艺之文,《乐》以和神,仁之表也。《诗》以正言,义之用也。《礼》以明体,明者著见,故无训也。《书》以广听,知之术也。《春秋》以断事,信之符也。五者,盖五常之道,相须而备,而《易》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