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冻存细胞的复苏与传代培养

冻存细胞的复苏与传代培养

冻存细胞的复苏与传代培养
冻存细胞的复苏与传代培养

实验一、冻存细胞的复苏与传代培养(9学时)

一、清洗与灭菌

(一)实验目的

能独立地进行用于细胞培养的各种器皿的清洗与消毒,掌握干热灭菌法、湿热灭菌法和滤过除菌法的操作,了解化学消毒法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清洗与消毒是组织培养实验的第一步,是组织培养中工作量最大,也是最基本的步骤。体外培养细胞所使用的各种玻璃或塑料器皿对清洁和无菌的要求程度很高。细胞养不好与清洗不彻底有很大关系。清洗后的玻璃器皿,不仅要求干净透明,无油迹,而且不能残留任何物质。如有毒的化学物质,哪怕残留0.1μg,也可能影响细胞生长。灭菌手段的选择十分重要,对不同的物品需采用不同的灭菌方法。假如选用的方法不对,即使达到了无菌却使被灭菌药品丧失了营养价值、生物学特性或其他使用价值也不行。以下在每种灭菌步骤中都介绍其使用范围。

(三)仪器、材料和试剂

仪器超净台,干燥箱,高压锅,过滤器,过滤泵。

材料无臭氧型紫外灯,微孔滤膜(直径25 mm):孔径为0.22μm,微孔滤膜(直径90 mm):孔径为0.22μm,过滤器(直径25 mm)。

试剂(参见附录4)

70%或75%酒精,0.1%新洁尔灭,煤酚皂溶液(来苏儿水),0.5%过氧乙酸,乳酸,37%甲醛,高锰酸钾,NaOH,盐酸,重铬酸钾,浓硫酸(工业),DEPC水[体积分数0.1%的碳酸二乙酯(diethylpyrocarbonate)]。

(四)实验步骤

清洗

1.新玻璃器皿的清洗

先用自来水刷洗,再浸泡5%稀盐酸以中和玻璃表面的碱性物质和其他有害物质。

2.使用过的玻璃器皿的清洗

(1)使用过的培养用品应立即浸入清水,避免干涸难洗。

(2)用洗涤剂清洗玻璃器皿,自来水清洗数遍,倒置自然干燥。

(3)浸酸性洗液过夜。

(4)从酸性洗液捞出后用自来水冲洗10~15次去除残余酸液,蒸馏水涮洗3次,倒置烘干。

(5)包装(牛皮纸或一般纸)。

(6)高压(15磅20min)或干热(160℃ 2h)灭菌(见(二)消毒与灭菌)。

(7)贮存备用。

3.用于RNA提取的玻璃器皿的清洗

用于RNA操作的物品需经特殊处理以彻底去除RNA酶。

(1)洗涤剂清洗玻璃器皿,自来水清洗数遍。倒置自然干燥。

(2)浸酸性洗液过夜。

(3)从酸性洗液捞出后,自来水冲洗10~15次去除残余酸液。

(4)0.2mol/ L NaOH浸泡半日。

(5)清洗5~10次,蒸馏水涮洗3次,倒置晾干。勿使皮肤直接接触到被洗涤的物品(戴手套操作)。

(6)锡纸包装封口。

(7)干热灭菌180℃ 5~8h或湿热灭菌15磅以上40 min。注意:自第5步以后均应戴手套操作,勿用普通纸包装待灭菌物品,以免纸被烧焦。

4.胶塞的处理

(1)新胶塞应先用清水清洗之后再用0.2% NaOH煮沸10~20min。

(2)自来水清洗10次。

(3)再用1%稀盐酸浸泡30min。

(4)自来水清洗10次,蒸馏水涮洗3次。晾干,高压灭菌(见(二)消毒与灭菌)。旧胶

塞不必用酸碱处理可直接用洗涤剂煮沸和清洗数次,过蒸馏水,晾干,包装并高压灭菌后,便可使用。

5.塑料制品的清洗

(1)用洗涤剂清洗,自来水冲洗数遍。

(2)次强酸洗液浸泡2~6h。

(3)自来水冲洗10次以上,蒸馏水涮洗3次。

(4)浸泡在70%乙醇1 h以上,备用。

(5)临用前从70%乙醇中取出,在超净台内紫外线照射1 h左右方可使用。也可在洗净

后不经70%浸泡,而用塑料袋包好,成箱地去照射60Co灭菌。

6.加样器头(Tip)和离心小管(Tube)的清洗

(1)新的国产Tip和Tube如用于非RNA提取时可用蒸馏水涮洗,晾干,高压灭菌后可以

使用(方法同塑料制品)。

(2)当新的国产Tip和Tube用于RNA提取时,则用蒸馏水涮洗后再用DEPC水(抑制RNA 酶)浸泡过夜后晾干,高压灭菌后方可使用。

(3)使用过的Tip和Tube用完后应浸泡在0.2mol/L NaOH或0.2mol/L 盐酸溶液中。用清

水洗过,再用较稀的洗涤剂液在超声波清洗仪中超声处理30min。自来水清洗5~6遍后,再

用次强洗液浸泡2~24h。自来水逐个充分冲洗并用蒸馏水涮洗,晾干,放入Tip架或饭盒内

高压灭菌。

7.洗液的配制

常用的洗液是硫—重铬酸钾溶液。洗液可根据需要配制成不同的强度(表1-1)。

表1-1 常用的洗液配方

成分强酸洗液次强酸洗液

重铬酸钾63g 3150g 120g 6000g 浓硫酸(工业)1000mL 50000mL 200mL 10000mL 蒸馏水200mL 10000mL 1000mL 50000mL

配制方法:

(1)将重铬酸钾放人大烧杯中,加入蒸馏水放在石棉网上加热至沸腾并搅拌,使重铬酸

钾充分溶解。

(2)将重铬酸钾液倒人酸缸中,然后缓慢加入浓硫酸并用一长玻璃棒不断搅拌,充分混

合溶解。操作时务必注意安全,穿戴好耐酸手套和围裙,防止洗液溅到皮肤和衣物上。万一

不慎溅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

消毒与灭菌

1.物理消毒法

(1)射线消毒灭菌

主要使用60Co、X射线进行消毒灭菌,可用于牛血清和塑料制品的灭菌。

(2)紫外线消毒

用于消毒空气、操作台面和一些不能用干热、湿热灭菌的培养器皿,如塑料培养皿、培

养板等。这是常使用的消毒方法之一。

①消毒方法现在一般用无臭氧型紫外灯。消毒的效能与距离成反比,因此应根据消

毒的目的适当设置消毒距离:进行空气消毒时灯管应距地面2.5 m以内;台面的消毒应在80cm

以内;培养器皿的消毒在30cm以内。

消毒的时间与效能存在一定关系,但不是绝对的:照射20min后,约有71%的细菌被消灭;40min后79%的细菌被消灭;60min后86%的细菌被消灭。紫外线照射时间再长也不是100%的灭菌,最多只能把90%的细菌消灭,过长的照射是没有意义的。故单独使用时,一

般只用于空气和台面的消毒。如仅用紫外线照射带菌的器皿,则无法彻底灭菌,所以应与其

他消毒方法结合使用,如先用75%的酒精浸泡,再照紫外线消毒灭菌等。

②检查消毒灭菌效果照射后为检查超净台是否达到无菌效果,可在已照射的洁净台

四角和酒精灯旁分别放置5个含琼脂糖半固体培养基的直径90mm培养皿,20min后再转入

37℃培养箱中培养72h,观察细菌生长情况。如果每块平皿上无菌落生长,说明洁净台符合无菌标准。

(3)干热灭菌

主要用于玻璃器皿的灭菌。将用于细胞培养的器皿放人干燥箱内,加热至160℃,保温90~120min。用于RNA提取实验的用品则需180℃,保温5~8 h。

(4)湿热灭菌

此方法也称为高压蒸汽灭菌,是最有效的一种灭菌方法。主要应用范围是布类、橡胶制品(如胶塞)、金属器械、玻璃器皿、某些塑料制品以及加热后不发生沉淀的无机溶液(如Hanks液、PBS、20x SSC等)。手动高压灭菌锅操作如下:

①首先查看高压锅内的水是否充足,放人物品盖好盖。

②加热高压锅。将放气阀打开,放气5~10min,以排除锅内的冷空气。

③待锅内水沸腾后,落下放气阀继续升温升压,玻璃器皿等用15磅(121℃)30min,胶塞、塑料制品、溶液等可用10磅(115℃)20min。调节火力大小保持该压力。

④停止加热,待压力自然下降至0再打开放气阀排汽,开盖,取出高压灭菌的物品烘干。

如:电热自动灭菌锅使用说明(型号:SANYO Autoclave MLS-3020):

①放气筒加水至LOW水平线处,将与高压锅相连的导气管插入放气筒里,然后将放气筒归于原位。

②打开高压锅盖,加入蒸馏水至高压锅底的水位线,水位线位于V型凹槽的1/3~2/3处。

③打开电源。

④设定高压温度及时间,高压锅的温度范围为105~121℃,高压灭菌一般采用121℃20~30 min。

⑤把待高压的物品置于高压锅内,顺时针方向将exhaust钮旋至close位置。

⑥关闭高压锅盖,旋至显示屏上左上角的红亮点刚出现为止。

⑦按start钮,开始高压,在温度达80℃时显示器开始显示温度,当温度达到所需的设定温度时,在显示屏的左下角有一长形的指示灯闪亮,直到高压时间结束后指示灯灭,此时蜂鸣器报警一声。当压力降至0MPa时,蜂鸣器再报警一声。温度降至80℃时,蜂鸣器报警10次。显示屏温度指示消失,此时才可打开锅盖。

⑧关电源,开高压锅盖,取出已灭菌的物品,烘干。

(5)滤过除菌

用于培养用液和各种不能高压灭菌的溶液的灭菌。采用金属滤器和小型的塑料滤器,配上可以更换的微孔滤膜,极大地方便了操作。滤器型号按直径大小划分。如过滤量大的培养用液常用较大型号的金属滤器(直径90mm、100mm、142mm……等),配以过滤泵使用。过滤量较小的液体常用注射器推动的塑料小滤器(直径20mm、25mm等)。滤膜孔径有0.60μm、0.45μm、0.35μm、0.22μm、0.10μm等,以0.22μm除菌最为保险,但对于较粘稠难滤过的液体,仍需选用孔径较大的滤膜。

①在过滤器上装上微孔滤膜,孔径为0.22μm。

②用布包好,湿热灭菌后使用。

2.化学消毒法

常用的消毒液有如下几种:

(1)70%(或75%)酒精:超净台里常备70%酒精棉球(卫生级酒精),用于手和一些金属器械或工作台面的消毒。

(2)0.1%新洁尔灭:主要用于手和前臂的清洗以及工作后超净台面的清洁。超净台旁应常备盛有0.1%新洁尔灭溶液的容器及纱布。

(3)来苏儿水(煤酚皂溶液):主要用于无菌室桌椅、墙壁、地面的消毒和清洗,以及空气喷洒消毒,特别是污染细胞的消毒处理。使用浓度请按瓶上说明。

(4)0.5%过氧乙酸:是强效消毒剂,10min即可将芽孢菌杀死。用于各种物品的表面消毒,用喷洒和擦拭方式进行。

(5)乳酸蒸气:将乳酸放人坩锅内用酒精灯或电炉加热至沸腾为止。将门窗紧闭1~3d。可将空气中漂浮的微生物杀死。

(6)37%甲醛加高锰酸钾:使用前先紧闭门窗。将37%甲醛用酒精灯或电炉加热至沸腾后断电或灭火。用一张纸盛好适量的高锰酸钾,迅速放人已加热好的甲醛中形成蒸汽。1~

3d后方可达到消毒空气的目的。

3.煮沸消毒

急性消毒可用煮沸法,器械等煮沸15min后使用。

(五)注意事项

1.清洗玻璃制品时,浸酸之后一定要用自来水冲洗10~15次。因为残存的洗液对细胞粘附有很大影响。清洗塑料制品时要用棉花或柔软纱布擦洗。千万不要用硬毛刷,否则损害塑料表面后细胞不易贴壁。Tip和Tube一定要用超声清洗处理后逐个清洗。如没有洗净会影响下一次使用的效果。

2.干热灭菌时,应在白天使用烤箱,并不断观察,以免发生意外。当温度超过100℃时,不能再打开烤箱门。器皿烤完后,待温度降至100℃之下才能开烤箱门。金属器械和橡胶、塑料制品不能使用干热灭菌方法。

3.高压灭菌后器皿务必晾干或烘干,以防包装纸潮湿发霉。

4.牛血清、大部分培养基、胰酶和一些生物制剂是有机溶液,均不能高压(如TdR,秋水仙素,谷氨酰胺,异硫氰酸胍,MOPS等)。

5.滤过除菌时,滤器在使用前先装好滤膜(有时可在上面加一层定性滤纸),包好,经高压灭菌后才能使用。滤过酶类制剂时应待滤器温度降至室温下再进行。过滤时压力不宜过大,压力数字以2为宜。压力太大时微孔滤膜可能破裂,或使某些微生物变形而通过滤膜。装滤膜时位置要准确。另外滤器包装时,螺钉不要拧得太紧,以防高压蒸汽不能进入,待高压灭菌之后,再拧紧使用。

6.使用化学消毒法时,配制75%酒精应用卫生级,不要用化学纯、分析纯和优质纯酒精。来苏儿水不能用于皮肤消毒,它对皮肤有刺激性。空气消毒时,所有的物品要事先准备齐全并使消毒者有较方便的退出途径。因为甲醛或乳酸加热后放出的蒸汽对人的角膜和呼吸道上皮有严重的刺激和伤害作用。

(六)实验报告

1.根据教师安排配制洗液,写出配制过程和遇到的问题。

2.根据教师安排用蒸馏器蒸制1000mL三蒸水,遇到什么问题?应注意什么?

3.填表1-1-1各种瓶皿的清洗,并根据教师安排进行清洗。

4.填表1-1-2消毒和灭菌处理方法,并根据教师安排进行消毒。

表1-1-1 各种瓶皿的清洗

瓶皿种类清洗步骤注意事项

新玻璃器皿

旧玻璃器皿

胶塞

塑料制品

微量离心管加样

器吸头

表1-1-2 消毒和灭菌处理方法

消毒和灭菌方式消毒和灭菌步骤注意事项

紫外线消毒

干热灭菌

湿热灭菌

滤过除菌

(七)思考题

1.哪些物品适合于高压灭菌,并说明理由。

2.此外线消毒的适用范围和目的是什么?

二、培养基的配制

(一)实验目的

熟练掌握培养基(RPMll640和DMEM)的配制,了解其他培养基的配制方法。

(二)实验原理

组织培养使用的培养基一般是由合成培养基和小牛血清配制而成。合成培养基有商品出售,它是根据细胞生长的需要按一定配方制成的粉状物质。其主要成分是氨基酸、维生素、碳水化合物、无机离子和其他辅助物质。它的酸碱度和渗透压与活体内细胞外液相似。小牛血清含有一定的营养成分,更重要的是它含有细胞生长所必需的生长因子、激素、贴附因子等,这是合成培养基所无法替代的。此外它还能中和有毒物质的毒性。故一般体外培养细胞时要加入一定量的小牛血清(10%~20%)。

(三)仪器、材料和试剂

仪器滤泵(进口)1套,滤器(进口)1套,蒸馏器,高压灭菌锅,磁力搅拌器。

材料3000mL锥形瓶,250mL或500mL培液瓶,翻帽塞,饭盒,pH试纸,孔径0.22μm 的微孔滤膜。

试剂盐酸,无离子水,小牛血清,合成培养基(RPMIl640或DMEM),青霉素,链霉素,NaHCO3。

(四)实验步骤

准备和安装过滤器

清洗好过滤器,干燥,放入一张孔径0.22μpm的微孔滤膜,用布包装好,15磅20min进行高压灭菌处理。

在超净台内打开过滤器架好,胶管一端接人滤泵再插入待除菌的液体中,出口端胶管伸人到已消毒好的瓶子中。用滤泵做正压过滤,压力数字为2。

过滤后要检查滤膜是否完好无损。

合成培养基的配制

1.去离子水用蒸馏器进行重新蒸馏(去除无机和有机杂质),制3000mL三蒸水。三蒸水应及时使用,如果放置一段时间,则使用前须高压处理(15磅20min)。

2.待水温降至15~30℃,加入合成培养基干粉,用磁力搅拌一定时间(2~4h)使之充分溶解。

3.配制RPMIl640培养基时应通人适量CO2或加入6mol/L盐酸调pH至6.0左右,这样才能充分溶解。

4.加入一定量NaHCO3调节pH至7.0左右。

5.加水至最终体积。

6.在超净台中对溶液进行滤过除菌,分装入250mL或500mL玻璃瓶中,用翻帽塞塞紧瓶口。

7.瓶口封好,4℃冰箱贮存(RPMIl640培养基可以-20℃贮存)。

小牛血清的处理

市场上出售的小牛血清一般做了灭菌处理,但在使用前还应做热灭活处理,即通过加热的方法破坏补体(近来也有观点认为热灭活处理是不必要的)。

1.将血清加热至56℃并保持30min,其间要不时轻轻晃动,使受热均匀,防止沉淀析出。

2.处理后的血清贮存于4℃。

3.小牛血清在使用前最好进行筛选以掌握血清的质量(见八、新生牛血清的筛选)。

(四)生长培养基的配制

除无血清培养之外,各种合成培养基在使用前需加入一定量的小牛血清和抗菌素。

1.培养基分装成小瓶(100~200mL)以便使用,翻帽塞塞紧瓶口。

2.按如下比例配制:

基本培养基占80%~90%,小牛血清占10%~20%。

按1%体积分数加入双抗贮存液(青霉素+链霉素),使青霉素和链霉素的终浓度分别为100U/mL和100μg/mL。

(五)注意事项

1.培养细胞使用的瓶子和饭盒应与提取RNA和培养细菌的瓶子和饭盒严格分开。因为用于处理提取RNA的DEPC水(0.1%焦炭酸二乙酯)是一种致癌剂,并可能影响细胞生长;而培养过细菌的用品也不应与细胞混用。

2.过滤时压力不要太大,以压力数字2为宜,否则细菌易滤过达不到除菌效果,或使滤膜破裂。分装时需根据使用量的多少分装于大小合适的瓶子中(分装量为使用3~5次用完为宜,并且每瓶只能装2/3体积的液体,过多时瓶子易爆或胶塞自喷)。

3.滤器用毕立即刷洗,过蒸馏水,晾干收藏。

(六)实验报告

根据表1-2的实验安排进行实验,实验结果中填写:遇到什么问题?如何解决?实验结果怎样?

表1-2 培养基的配制

第1次实验第2次实验第3次实验

实验内容制备三蒸水3000mL并高压灭菌,

热灭活血清,

包装和高压灭菌过滤器

配制和过滤培养基配制生长培养基

实验结果

(七)思考题

1.为什么配制培养基之前要反复处理配制用水并要事先高压处理?

2.血清在细胞培养中有何作用?

3.配制培养基时调节pH值的目的是什么?

三、PBS和消化液(胰酶液)的配制

(一)实验目的

熟练掌握PBS平衡盐溶液的配制,了解消化液(胰酶液)的配制方法。

(二)实验原理

PBS液是常见的平衡盐溶液(BSS)之一。PBS与细胞生长状态下的pH值、渗透压及无菌状态一致,且配方简单,是组织培养基本用液,常用于配制培养基及其他用液,或洗细胞等,细胞在PBS中可生存几个小时。

胰蛋白酶(胰酸)溶液是一种常用的细胞消化液,原代培养时用于处理组织块,使细胞分离下来。传代时用胰蛋白酶使培养细胞离开所贴附的培养瓶表面,并分散成单个细胞。蛋白酶主要采自牛或猪的胰脏,呈白色粉末状,易潮解,应在低温干燥处保存。胰酶的活力常用一份胰酶解离酪蛋白的份数表示,常用胰酶活力为1:125或1:250。本实验室一般用1:250(GRC公司生产)。胰蛋白酶对细胞的分离效果与细胞的类型、特性和瓶壁表面特性有关。一般来说浓度大、温度高(勿高于37t)、作用时间长,则对细胞分离能力大。但超过一定程度会损伤细胞,导致细胞传代后不能贴壁或死亡。胰酶在pH 8.0、37℃时消化能力最强。溶液中的Ca2+、Mg2+和血清会降低胰酶活力,所以配制胰酶时须用无Ca2+、Mg2+的D-Hanks液。当消化结束时,可加入少量血清或含血清的培养基以终止胰酶作用。

细胞传代使用的胰酶浓度是0.25%或0.2%。用于原代细胞培养消化组织块则为0.1%或0.125%。

(三)仪器、材料和试剂

仪器抽滤泵1套,过滤器1套,高压灭菌锅,量筒,磁力搅拌器,研磨器。

材料3000mL锥形瓶,25mL、50mL试剂瓶,500mL输液瓶,螺口盖,翻帽塞,pH试纸,孔径0.22μm的微孔滤膜。

试剂NaCl,Na2HPO4,KH2PO4,KCl,酚红,NaHCO3,胰蛋白酶干粉,0.02%EDTA,CaCl2,D-葡萄糖,MgCl2·6H2O,MgSO4·7H2O,酚红(2%)(配法:称酚红2g,置于研磨器中,先用数滴5.6%的NaHCO3溶液溶解并研磨,再加进该5.6%NaHCO3溶液使最终体积为100mL。瓶装保存,备用)。

(四)实验步骤

配制D-Hanks液

1.按表1-3称取D-Hanks试剂。

表1-3 Hanks,D-Hanks液(g/L)的成分比较

成分Hanks D-Hanks CaCl2(无水)0.14 —

KCl 0.4 0.4

KH2PO40.06 0.06

MgCl2·6H2O 0.10 —

MgSO4·7H2O 0.10 —

NaCl 8.0 8.0

NaHCO30.35 0.35 Na2HPO4·12H2O —0.132

Na2HPO4·7H2O 0.09 —D-葡萄糖 1.0 1.0(根据需要加或不加)

酚红(2%)1mL 1mL 2.依次加入上述试剂至800mL蒸馏水中,溶解后定容至1000mL。

3.高压灭菌,10磅10min。

配制Hanks液

1.按表1-2称取Hanks试剂。

2.配制Hanks时,需将CaCl2另溶解于100mL的蒸馏水中。

3.依次加入上述试剂至700mL蒸溜水中,溶解后再与CaCl2溶液一起定容至1000mL。

4.10磅,10min高压灭菌。

配制胰蛋白酶消化液

1.D-Hanks液高压灭菌之后,晾至室温,4℃保存备用。

2.称取一定量胰蛋白酶粉末于研磨器中(夏天时研磨器应放在冰浴中),加入少量

D-Hanks液研磨1000次左右,调制成糊状。再放人4℃预冷的适量D-Hanks液中,4℃下磁力搅

拌使完全溶解。

3.用NaHCO3干粉将胰酶溶液的pH值调至8.0左右(胰酶作用的最适pH值),并加入0.02%EDTA以协助消化作用。

4.滤过除菌(方法见二、培养基的配制),-20℃冻存。

(五)注意事项

1.BSS的pH值应确定为7.2左右。

2.如配制的Hanks液高压灭菌后液体变混,则可将100mL的CaCl2与含有其他成分的液

体分别装瓶高压灭菌之后,再在无菌条件下配制,定容。这样可以避免高压灭菌后液体变混。

3.胰酶受热易失活,所以尽量避免盛夏配制,并且在配制过程中温度应始终保持在4℃

左右。

4.胰酶研磨要充分,否则在过滤时会将较大的颗粒过滤掉,不能达到真正的浓度。

5.胰酶分装时尽量分装成小瓶,并遵守3次左右用完和只装2/3体积的原则。因为冷冻

保存时体积会膨胀,而多次使用同一瓶胰酶可能增加污染的机会。尽量缩短胰酶在0℃以上停留的时间,以保持胰酶的消化能力。

(六)实验报告

根据你的实验填表1-3-1

表1-3-1 Hanks、D-Hanks液和胰蛋白酶消化液的配制

实验内容实验步骤实验结果配制D-Hanks液

配制Hanks液

配制胰蛋白酶

(七)思考题

1.D-Hanks液的主要用途是什么?

2.配制胰酶消化液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3.D-Hanks和Hanks液的成分和配制方法有什么主要区别?

4.如何估计是否传代和传代的方式?

四、细胞传代培养

(一)实验目的

熟练掌握细胞的传代培养法。

(二)实验原理

传代培养是组织培养常规保种方法之一。也是几乎所有细胞生物学实验的基础。当细胞在培养瓶中长满后就需要将其稀释分种成多瓶,细胞才能继续生长。这一过程就叫传代。传代培养可获得大量细胞供实验所需。细胞对酶的消化作用反应不一,有的敏感,有的迟钝,适度掌握细胞消化时间和选择适宜的方法很关键。传代要在严格的无菌条件下进行,每一步都需要认真仔细的无菌操作。

(三)仪器、材料与试剂

仪器CO2培养箱,倒置显微镜,超净台。

材料培养瓶,试管,移液管,巴斯德吸管,废液缸,75%酒精棉球,酒精灯,培养细胞。

试剂培养基(RPMIl640或DMEM),小牛血清或胎牛血清,0.25%胰蛋白酶,Hanks 液。

(四)实验步骤

1.入无菌室之前用肥皂洗手,用75%酒精擦拭消毒双手。

2.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确定细胞是否需要传代及细胞需要稀释的倍数。将培养用液置37℃下预热。

3.超净台台面应整洁,用0.1%新洁尔灭溶液擦净或75%酒精棉球清洁。

4.打开超净台的紫外灯照射台面20min左右,关闭超净台的紫外灯,打开风机清洁空气,除去臭氧。

5.点燃酒精灯;取出无菌试管,巴士德吸管和刻度吸管;安上橡皮头;过酒精灯火焰略烧后插在无菌试管内。

6.将培养用液瓶口用75%酒精消毒,过酒精灯火焰后斜置于酒精灯旁的架子上。

7.倒掉培养细胞的旧培养基。酌情可用2~3mL Hanks液洗去残留的旧培养基,或用少量胰酶涮洗一下。

8.每个大培养瓶加入1mL胰酶,小瓶用量酌减,盖好瓶盖后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当细胞收回突起变圆时立即翻转培养瓶,使细胞脱离胰酶,然后将胰酶倒掉。注意勿使细胞提早脱落人消化液中。

9.加入少量的含血清的新鲜培养基,反复吹打消化好的细胞使其脱壁并分散,再根据分传瓶数补加一定量的含血清的新鲜培养基(7~10mL/大瓶,3~5mL/小瓶)制成细胞悬液,然后分装到新培养瓶中。盖上瓶盖,适度拧紧后再稍回转,以利于CO2气体的进入,将培养

瓶放回CO2培养箱。

10.对悬浮培养细胞,步骤7~9不做。可将细胞悬液进行离心去除旧培养基上清,加入新鲜培养基,然后分装到各瓶中。

(五)注意事项

1.传代培养时要注意无菌操作并防止细胞之间的交叉污染。所有操作要尽量靠近酒精灯火焰。每次最好只进行一种细胞的操作。每一种细胞使用一套器材。培养用液应严格分开。

2.每天观察细胞形态,掌握好细胞是否健康的标准:健康细胞的形态饱满,折光性好,生长致密时即可传代。

3.如发现细胞有污染迹象,应立即采取措施,一般应弃置污染的细胞,如果必须挽救,可加含有抗生素的BSS或培养基反复清洗,随后培养基中加入较大量的抗菌素,并经常更换培养基等。

(六)实验报告

1.试述传代培养的步骤和注意事项,并指出哪些是关键步骤?

2.判断细胞健康的标准是什么?

(七)分析

1.细胞传代培养的目的是什么?

2.贴壁细胞和悬浮细胞传代方法上有什么不同?

五、细胞冻存与复苏

(一)实验目的

掌握细胞保存的方法,能独立地进行细胞冻存与复苏操作。

(二)实验原理

细胞冻存是细胞保存的主要方法之一。利用冻存技术将细胞置于-196℃液氮中低温保存,可以使细胞暂时脱离生长状态而将其细胞特性保存起来,这样在需要的时候再复苏细胞用于实验。而且适度地保存一定量的细胞,可以防止因正在培养的细胞被污染或其他意外事件而使细胞丢种,起到了细胞保种的作用。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细胞冻存的形式来购买、寄赠、交换和运送某些细胞。

细胞冻存时向培养基中加入保护剂——终浓度5%~15%的甘油或二甲基亚砜(DMSO),可使溶液冰点降低,加之在缓慢冻结条件下,细胞内水分透出,减少了冰晶形成,从而避免细胞损伤。

采用“慢冻快融”的方法能较好地保证细胞存活。标准冷冻速度开始为-1~-2℃/ min,当温度低于-25℃时可加速,到-80℃之后可直接投入液氮内(-196℃)。复苏细胞时则直接将装有细胞的冻存管投入40℃热水中迅速解冻。

(三)仪器、材料和试剂

仪器4℃冰箱,-70℃冰箱,液氮容器,微量加样器,水浴锅,离心机。

材料冻存管,离心管,细胞培养用材料,500mL烧杯,胶布,搪瓷杯,75%酒精棉球。

试剂培养基(RPMIl640或DMEM),小牛血清,0.25%胰蛋白酶溶液,二甲基亚砜(DMSO)或甘油,0.5%台盼蓝染液,液氮。

(四)实验步骤

细胞冻存

1.取待冻存的细胞用胰酶消化(见四、细胞传代培养部分),用培养基将细胞冲洗下来。800r/min离心5min,弃上清收集细胞。如果是悬浮生长的细胞,则可直接离心收集细胞。

2.加入适量冻存液(10%甘油+90%培养基,或者10%DMSO+90%培养基)制成细胞悬液。细胞浓度宜大,3×106个/mL左右,并可适量增加小牛血清浓度至20%。

3.细胞悬液装入冻存管中。用胶布封裹,做好标记(写上细胞种类、时间及冻存条件等)。

4.冻存管在4℃下存放30min,转放-20℃1.5~2h,再转入-70℃4~12h后即可转移到液氮内(-196℃),注意进行登记。

细胞复胞

1.取一搪瓷杯盛上适量自来水加热至40℃左右。

2.从液氮中取出冻存管立即投人40℃水中迅速解冻。

3.取出冻存管,用75%酒精清洁管口,打开。

4.离心去上清收集细胞,用无血清培养基洗1次,加入3mL新鲜培养基,于小培养瓶中

培养。

5.每日观察细胞生长情况,如果死细胞较多,复苏次日应换液。待细胞长满后可进行

传代培养。

(五)注意事项

1.在使用含有DMSO的冻存液时,因为DMSO在室温状态易损伤细胞,所以在细胞加

入冻存液后应尽快放人4~C环境中。

2.准确记录细胞的种类、冻存时间、冻存液的品种和冻存者的姓名。

(六)实验报告

根据实验填表1-4

表1-4 细胞的冻存与复苏

细胞基本步骤效果分析原因冻存

复苏

(七)思考题

1.应如何运用“缓慢冻存,快速复苏”的原理保存细胞?

2.冻存液的作用是什么?

细胞传代培养的原理及操作步骤,细胞冻存,细胞复苏

细胞传代培养的原理及操作步骤 (一)原理:细胞在培养瓶长成致密单层后,已基本上饱和,为使细胞能继续生长,同时也将细胞数量扩大,须进行传代再培养。传代培养也是一种将细胞种保存下去的方法。同时也是利用培养细胞进行各种实验的必经过程。悬浮型细胞直接分瓶就可以,而贴壁细胞需经消化后才能分瓶。 (二)细胞传代培养具体操作 1、细胞:贴壁细胞株 2、操作步骤 1)将长满细胞的培养瓶中原来的培养液弃去。 2)加入0.5-1ml 0.25%胰酶溶液,使瓶底细胞都浸入溶液中。 3)瓶口塞好橡皮塞,放在倒置镜下观察细胞。随着时间的推移,原贴壁的细胞逐渐趋于圆形,在还未漂起时将胰酶弃去,加入10ml培养液终止消化。 观察消化也可以用肉眼,当见到瓶底发白并出现细针孔空隙时终止消化。一般室温消化时间约为1-3分钟。 4)用吸管将贴壁的细胞吹打成悬液,分到另外两到三瓶中,实践培养液塞好橡皮塞,置37℃下继续培养。第二天观察贴壁生长情况。 细胞冻存 1. 实验前准备:细胞室及工作台紫外线照射15min;培养液、PBS、胰酶、小牛血清、DMSO、恒温水 浴箱37℃预热备用;收集对数生长期细胞,在冻存前一天最好换液 2.用吸管吸出培养瓶中的细胞培养液,PBS清洗2遍吸出冲洗液,加入适量胰蛋白酶消化。 3. 适时去掉胰蛋白酶,加入少量新培养液。吸管吸取培养液吹打瓶壁上的细胞,使其成为均匀分散的 细胞悬液。 4. 用吸管将培养液加入冻存管中,离心(1000r/min,10分钟)。 5. 去上清液,加入与细胞悬液等量的冻存液,用吸管轻轻吹打使细胞均匀 6. 冷存管置于4℃10分钟----20℃30分钟----80℃16~18小时(或隔夜)---液氮槽vaporphase长期储 存。-20℃不可超过1h,以防止胞内冰晶过大,造成细胞大量死亡,亦可跳过此步骤直接放入-80℃冰箱中,惟存活率稍微降低一些。 7.记录每一个冷冻管的位置以确保在以后应用时能够找到每一个冷冻管。 细胞复苏 1.室内紫外消毒;培养基、PBS于37℃恒温水浴预热备用。 2.自液氮罐中取出冷冻管,立即放入37℃水槽中快速解冻,离心。 3.去上清,加入培养基,吹打,然后移入培养瓶中,用培养基清洗冻存管,清洗液也移入培养瓶中。 4.于培养瓶中加入适量培养基,放入CO2培养箱中培养 5.记录复苏日期;次日换液。

细胞冻存和复苏

细胞冻存和复苏 细胞低温冷冻贮存是细胞室的常规工作。细胞冻存与细胞传代保存相比可以减少人力、经费,减少污染,减少细胞生物学特性变化。 冻存和复苏的原则 冻存细胞的理论基础 当细胞冷到零度以下,可以产生以下变化:细胞器脱水,细胞中可溶性物质浓度升高,并在细胞内形成冰晶。 如果缓慢冷冻,可使细胞逐步脱水,细胞内不致产生大的冰晶;相反.结晶就大,大结晶会造成细胞膜、细胞器的损伤和破裂。复苏过程应快融,目的是防止小冰晶形成大冰晶,即冰晶的重结晶。 细胞冻存方法 预先配制冻存液:20%血清培养基 10%DMSO (二甲基亚砜) 取对数生长期细胞1ml于冻存管中,经胰酶消化后,加入适量冻存液,用吸管吹打制成细胞悬液(1×106—5×106细胞/ml),密封后标记冷冻细胞名称和冷冻日期。 慢冻程序 标准程序(放哪里?) 当温度在-25 ℃以上时,1-2 ℃/min

当温度达-25 ℃以下时,5-10℃/min 当温度达-100℃时,可迅速放入液氮中 简易程序 将冻存管于4℃放置1小时,于-20℃放置1小时,通过线绳将装有冷冻管的纱布袋固定于液氮罐罐口(-70℃),放置1小时,后直接投入液氮中(-196℃) 细胞复苏方法 从液氮中取出冻存管,迅速投入37℃水浴中,使其融化(1分钟左右)注意防护(冻存管爆炸)! 5分钟内用培养液稀释至原体积的10倍以上 低速离心10分钟 去上清,加新鲜培养液培养刚复苏的细胞 低温保护剂的应用 在细胞冻存时加入温保护剂,能大大提高冻存效果。 常用的低温保护剂是DMSO,它是一种渗透性保护剂,可迅速透入细胞,提高胞膜对水的通透性,降低冰点,延缓冻结过程,能使细胞内水分在冻结前透出细胞外,在胞外形成冰晶,减少胞内冰晶,从而减少冰晶对细胞的损伤。 注意事项:

RD细胞复苏、传代、冻存

RD人恶性胚胎横纹肌瘤细胞培养操作 1)复苏细胞:将含有1mL 细胞悬液的冻存管在37℃水浴中迅速摇晃解冻,加入4mL 培养基混合均匀。在1000RPM 条件下离心4 分钟,弃去上清液,加1-2mL 培养基后吹匀。然后将所有细胞悬液加入培养瓶中培养过夜(或将细胞悬液加入10cm 皿中,加入约8ml 培养基,培养过夜)。第二天换液并检查细胞密度。 2)细胞传代:如果细胞密度达80%-90%,即可进行传代培养。 1. 弃去培养上清,用不含钙、镁离子的PBS 润洗细胞1-2 次。 2. 加1ml 消化液(0.25%Trypsin-0.53mM EDTA)于培养瓶中,置于37℃培养箱中消化1-2 min,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消化情况,若细胞大部分变圆并脱落,迅速拿回操作台,轻敲几下培养瓶后加少量培养基终止消化。 3. 按6-8ml/瓶补加培养基,轻轻打匀后吸出,在1000RPM 条件下离心4 min,弃去上清液,补加1-2mL 培养液后吹匀。 4. 将细胞悬液按1:2 比例分到新的含8ml 培养基的新皿中或者瓶中。 3)细胞冻存:待细胞生长状态良好时,可进行细胞冻存。下面T25 瓶为类; 1. 细胞冻存时,弃去培养基后,PBS 清洗一遍后加入1ml 胰酶,细胞变圆脱落后,加入1ml 含血清的培养基终止消化,可使用血球计数板计数。

2. 4 min 1000rpm 离心去掉上清。加1ml 血清重悬细胞,根据细胞数量加入血清和DMSO,轻轻混匀,DMSO 终浓度为10%,细胞密度不低于1x106/ml,每支冻存管冻存1ml 细胞悬液,注意冻存管做好标识。 3. 将冻存管置于程序降温盒中,放入-80℃冰箱,2h以后转入液氮灌储存。记录冻存管位置以便下次拿取。

细胞培养基础知识详解-细胞的复苏、传代和冻存

细胞培养基础知识详解 细胞的复苏、传代和冻存实验操作指导 整理:江耀伦李美娣 1 细胞复苏 细胞复苏的原则-快速融化:必须将冻存在-196℃液氮中的细胞快速融化至37℃,使细胞外冻存时的冰晶迅速融化,避免冰晶缓慢融化时进入细胞形成再结晶,对细胞造成损害。 1.1实验前准备 (1)将水浴锅预热至37℃ (2)用75%酒精擦拭紫外线照射30min的生物安全柜内部台面。 (3)在生物安全柜中按次序摆放好消过毒的离心管、吸管、培养瓶等等。 1.2 细胞复苏培养 (1)根据细胞冻存记录取出需要复苏的细胞。 (2)迅速将冻存管投入到已经预热的水浴锅中迅速解冻,并要不断的摇动,使管中的液体迅速融化。 (3)约1-2 min后冻存管内液体完全溶解,取出放入离心机中以1000 rpm/min速度离心3~5 min。 (4)用酒精棉球擦拭冻存管的外壁,再拿入生物安全柜内。吸弃上清液,向离心管内加入1 mL培养液,吹打制成细胞悬液。 (5)将细胞悬液分装入培养瓶或者培养皿内,将培养瓶/培养皿放入37℃,5% CO2的培养箱内过夜后换液继续培养,换液的时间由细胞情况而定。 1.3 初学者易犯错误 (1)水浴锅未预热或者未预热到37℃。 (2)水浴锅内冻存管太多,导致传热不佳,使融化时间延长。 (3)离心前忘记平衡,导致离心机损坏和细胞丢失。 (4)一次复苏细胞过多,忘记更换吸头和吸管,导致细胞交叉污染。 1.4 细胞传代 1.4.1 传代前准备 (1)预热培养用液:把已经配制好的装有培养液、PBS液和胰蛋白酶的瓶

子放入37℃水浴锅内预热。 (2)用75%酒精擦拭经过紫外线照射的生物安全柜内台面和双手。 (3)正确摆放使用的器械:保证足够的操作空间,不仅便于操作而且可减少污染。 1.4.2 细胞传代 (1)取出预热好的培养用液:取出已经预热好的培养用液,用酒精棉球擦拭好后方能放入生物安全柜内。 (2)从培养箱内取出细胞:注意培养瓶取出细胞时要旋紧瓶盖,用酒精棉球擦拭显微镜的台面,再在镜下观察细胞。 (3)将培养瓶放入生物安全柜后打开瓶口,同时用酒精棉擦拭瓶口消毒。 (4)加入消化液:小心吸出旧培养液,用PBS清洗(冲洗),加入适量消化液(胰蛋白酶液),注意消化液的量以盖住细胞最好,最佳消化温度是37℃。 (5)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倒置显微镜下观察消化细胞,若胞质回缩,细胞之间不再连接成片,表明此时细胞消化适度。 (6)弃去胰蛋白酶液,加入新鲜的培养液终止反应。小心吹打成细胞悬液。 (7)将细胞悬液吸入10 mL离心管中。平衡后将离心管放入离心机中,以1000 rpm/min离心5 min。 (8)弃去上清液,加入适当体积的培养液,用滴管轻轻吹打细胞制成细胞悬液。 (9)将细胞悬液吸出分装至2-3个培养瓶中,加入适量培养基旋紧瓶盖。 (10)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量,必要时计数。注意密度过小会影响传代细胞的生长,传代细胞的密度应该不低于5×105/mL。最后要做好标记。 (11)继续培养:用酒精棉球擦拭培养瓶,适当旋松瓶盖,放入CO2培养箱中继续培养,传代细胞2-4 h后开始贴附在瓶壁上。 1.4.3 注意事项 (1)严格的无菌操作 (2)适度消化:消化的时间受消化液的种类、配制时间、加入培养瓶中的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消化过程中应该注意培养细胞形态的变化,一旦胞质回缩,

细胞冻存和复苏标准操作规程(SOP)

细胞冻存和复苏标准操作规程(SOP) 背景知识: 细胞培养的传代及日常维持过程中,在培养器具、培养液及各种准备工作方面都需大量的耗费,而且细胞一旦离开活体开始原代培养,它的各种生物特*都将逐渐发生变化并随着传代次数的增加和体外环境条件的变化而不断有新的变化。因此及时进行细胞冻存十分必要。细胞冷冻储存在-70℃冰箱中可以保存一年之久;细胞储存在液氮中,温度达-196℃,理论上储存时间是无限的。 原理: 细胞冻存及复苏的基本原则是慢冻快融,实验证明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保存细胞活力。目前细胞冻存多采用甘油或二甲基亚砜作保护剂,这两种物质能提高细胞膜对水的通透*,加上缓慢冷冻可使细胞内的水分渗出细胞外,减少细胞内冰晶的形成,从而减少由于冰晶形成造成的细胞损伤。复苏细胞应采用快速融化的方法,这样可以保证细胞外结晶在很短的时间内即融化,避免由于缓慢融化使水分渗入细胞内形成胞内再结晶对细胞造成损伤。 主体内容(操作步骤): 一、材料 (一)仪器 1. 净化工作台 2. 离心机 3. 恒温水浴箱 4. 冰箱(4℃、-20℃、-70℃) 5. 倒置相差显微镜 6. 培养箱 7. 液氮冰箱 (二)玻璃器皿 1. 吸管(弯头、直头) 2. 培养瓶 3. 玻璃瓶(250ml、100ml) 4. 废液缸 (三)塑料器皿 1. 吸头 2. 枪头 3. 胶塞 4. 移液管(10ml) 5. 15ml离心管 6. 冻存管(1~2ml) (四)其他物品 1. 微量加样枪 2. 红血球计数板 3. 记号笔 4. 医用橡皮膏 5. 移液枪 (五)试剂 1. D-Hanks液

2. 小牛血清 3. 培养液 4. 双抗(青霉素、链霉素) 5. 胰蛋白酶(0.08%) 6. 1NHCl 7. 7.4%NaHCO3 8. DMSO(分析纯)或无色新鲜甘油 四、操作步骤 (一)细胞冻存 1. 配制含10%DMSO或甘油、10~20%小牛血清的冻存培养液; 2. 取对数生长期的细胞,用胰蛋白酶把单层生长的细胞消化下来,悬浮生长的细胞则直接将细胞移至15ml离心管中、; 3. 离心1000rpm,5min; 4. 去除胰蛋白酶及旧的培养液,加入适量配制好的冻存培养液,用吸管轻轻吹打使细胞均匀,计数,调节冻存液中细胞的最终密度为5×106/ml~1×107/ml; 5. 将细胞分装入冻存管中,每管1~1.5 ml; 6. 在冻存管上标明细胞的名称,冻存时间及操作者; 7. 冻存:标准的冻存程序为降温速率-1~-2℃/ min;当温度达-25℃以下时,可增至-5℃~-10℃/ min;到-100℃时,则可迅速浸入液氮中。也可将装有细胞的冻存管放入-20℃冰箱2h ,然后放入-70℃冰箱中过夜,取出冻存管,移入液氮容器内。(二)细胞复苏 1. 从液氮容器中取出冻存管,直接浸入37℃温水中,并不时摇动令其尽快融化。 2. 从37℃水浴中取出冻存管,打开盖子,用吸管吸出细胞悬液,加到离心管并滴加10倍以上培养液,混匀; 3. 离心,1000rpm,5min; 4. 弃去上清液,加入含10%小牛血清培养液重悬细胞,计数,调整细胞密度,接种培养瓶,37℃培养箱静置培养; 5. 次日更换一次培养液,继续培养。 五、注意事项 1.从增殖期到形成致密的单层细胞以前的培养细胞都可以用于冻存,但最好为对数生长期细胞。在冻存前一天最好换一次培养液; 2.将冻存管放入液氮容器或从中取出时,要做好防护工作,以免冻伤; 3.冻存和复苏最好用新配制的培养液。

细胞冻存和复苏实验

实验步骤一、材料准备 1. 仪器:净化工作台、离心机、恒温水浴箱、冰箱(4℃、-20℃、-70℃)、倒置相差显微镜、培养箱、液氮冰箱。 2. 玻璃器皿:吸管(弯头、直头)、培养瓶、玻璃瓶(250ml、100ml)、废液缸。 3. 塑料器皿:吸头、枪头、胶塞、移液管(10ml)、15ml离心管、冻存管(1~2ml)。 4. 其他物品:微量加样枪、红血球计数板、记号笔、医用橡皮膏、移液枪。 5. 试剂:D-Hanks液、小牛血清、培养液、双抗(青霉素、链霉素)、胰蛋白酶(0.08%)、1NHCl、7.4%NaHCO3、DMSO(分析纯)或无色新鲜甘油。 二、细胞冻存 1. 配制含10%DMSO或甘油、10~20%小牛血清的冻存培养液。 2. 取对数生长期的细胞,用胰蛋白酶把单层生长的细胞消化下来,悬浮生长的细胞则直接将细胞移至15ml离心管中。 3. 离心1 000 rpm,5 min。 4. 去除胰蛋白酶及旧的培养液,加入适量配制好的冻存培养液,用吸管轻轻吹打使细胞均匀,计数,调节冻存液中细胞的最终密度为5×106/ml~1×107/ml。 5. 将细胞分装入冻存管中,每管1~1.5 ml。 6. 在冻存管上标明细胞的名称,冻存时间及操作者。 7. 冻存:标准的冻存程序为降温速率-1~-2℃/ min;当温度达-25℃以下时,可增至-5℃~-10℃/min;到-100℃时,则可迅速浸入液氮中。也可将装有细胞的冻存管放入-20℃冰箱2 h ,然后放入-70℃冰箱中过夜,取出冻存管,移入液氮容器内。 三、细胞复苏 1. 从液氮容器中取出冻存管,直接浸入37℃温水中,并不时摇动令其尽快融化。 2. 从37℃水浴中取出冻存管,打开盖子,用吸管吸出细胞悬液,加到离心管并滴加10倍以上培养液,混匀。 3. 离心,1 000 rpm,5 min。

细胞冻存与复苏步骤原理及注意事项

培养细胞的冷冻保存与复苏 ?概述?冻存过程 ?冷冻保存与复苏的原理?冻存结果 ?冷冻速率?讨论 ?冷冻保存温度?冻存细胞的复苏 ?复温速率?非玻璃化冻存细胞的复 苏 ?冷冻保护剂?主要材料 ?冷冻保存方法?复苏过程 ?非玻璃化冻存方法?结果 ?主要材料?讨论 ?冻存过程?玻璃化冻存细胞的复苏 ?冻存结果?主要材料 ?讨论?复苏过程 ?玻璃化冻存方法?结果 ?主要材料?讨论

? Polge等人(1949)发现了甘油对低温下贮存的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她们仍 然以精子进行研究发现,加入甘油能够大大提高贮存于-790C下精子的存活率。接下来的重大进展就是Luyet(1951)与Lovelock(1953)等多位学者发现了电解质浓度对贮存细胞的损伤作用。她们的结论就是,电解质浓度增大就是造成贮存细胞损伤的主要原因。冷冻理论后来得到Merryman(1956)、Rey(1957)以及Smith(1961)等学者的继续与发展。 1949年至1960年这一段时间可以称为冷冻保存的“甘油时期”,这一时期对生物材料的冷冻保存一般都就是以甘油作为保护剂。Lovelock(1959)等人发现了一种新的化学保护剂,这就就是人们熟悉的二甲基亚砜(DMSO)。而且,用于冷冻保存的仪器也有明显的发展。目前,无论就是冷冻保存理论、各种保护剂、冷冻用品与设备以及各种生物材料的保存与复苏技术都已十分成熟与完备。 返回页首 ?冷冻保存与复苏原理 在低于-700C的超低温条件下,有机体细胞内部的生化反应极其缓慢,甚至终止。水在低于零度的条件下会结冰。如果将细胞悬浮在纯水中,随着温度的降低,细胞内外的水分都会结冰,所形成的冰晶会造成细胞膜与细胞器的破坏而引起细胞死亡。这种因细胞内部结冰而导致的细胞损伤称为细胞内冰晶的损伤。如果将细胞悬浮在溶液中,随着温度的降低,细胞外部的水分会首先结冰,从而使得未结 冰的溶液中电解质浓度升高。如果将细胞暴露在这样高溶质的溶液中且时间过长,

细胞复苏、传代、冻存过程

一、细胞培养(复苏、换液、传代、冻存)(已正) 进行细胞培养前,将所用物品放入超净台中,打开紫外开关,照射20-30分钟。紫外结束后,打开鼓风,使超净台自净5-10分钟左右后开始操作。 1.细胞培养液的配制: 配制50ml培养液(45ml基础培养液+5ml的胎牛血清+500ul的青霉素/链霉素)(如果基础培养基中自带青/链霉素就无需添加) 2.细胞复苏: 将细胞冻存管从液氮或者-80℃取出后迅速置于37℃水浴箱中水浴,不停地晃动使其迅速溶解,大约1min。将溶解好的细胞冻存管喷上75%的乙醇消毒后拿到超净台中,用1ml的无菌大枪头将其混匀后转移至无菌的15ml离心管中,这时向其中缓慢滴加配好的培养液2ml,混匀,1000rpm, 3分钟。然后弃掉上清,加入1ml配制好的培基使沉淀的细胞重悬。在T25的培养瓶中加入4ml配好的培养基,然后用1ml无菌的大枪头将重悬好的细胞转移至T25瓶内,使用十字混匀的方法将瓶内的细胞铺匀,从超净台中将T25取出,拿到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是否铺匀,如铺匀了喷上75%的乙醇,放入37℃ 5%CO2的孵箱内。(将细胞冻存管从液氮或者-80℃取出后迅速置于37℃水浴箱中水浴,不停地晃动使其迅速溶解。1000rpm, 离心3分钟。弃掉上清,然后加入1ml配置好的培养基使沉淀的细胞重悬。此时将其转移到T25瓶内,再加入4ml配好的培养基,使用十字混匀的方法将瓶内的细胞铺匀,从超净台中将T25取出,拿到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是否铺匀,如铺匀了喷上75%的乙醇,放入37℃ 5%CO2的孵箱内。) 3.细胞换液: 复苏的细胞在37℃ 5%CO2的孵箱内孵育4-6个小时后就应该给细胞换液,去除未贴壁的死细胞(贴壁生长的细胞)。贴壁生长的细胞具体过程如下:将原培养基弃去,然后用高压无菌的PBS冲洗1-2次,每次3-5ml,最后一次洗完后倒掉瓶内残余的PBS,小心的用1ml无菌的大枪头加入5ml新鲜培养基,喷上75%的乙醇,放入37℃ 5%CO2的孵箱内。悬浮生长的细胞具体过程如下:将培养瓶内的培养液混匀,用1ml无菌的大枪头将培养液小心的转移至15ml 无菌的离心管中,1000rpm,3分钟去上清,加入1ml配制好的培基使沉淀的细胞重悬。在T25的培养瓶中加入4ml配好的培养基,然后用1ml无菌的大枪头将重悬好的细胞转移至T25瓶内,使用十字混匀的方法将瓶内的细胞铺匀,从超净台中将T25取出,拿到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是否铺匀,如铺匀了喷上75%的乙醇,放入37℃ 5%CO2的孵箱内。 4.细胞传代: 当细胞生长到80%-90%时,其的生长状态和细胞形态都比较好时,即只要判断细胞处于生长对数期,这时就可以进行细胞传代了。贴壁生长的细胞具体过程如下:将原培养基弃去,然后用高压无菌的PBS冲洗1-2次,每次3-5ml,最后一次洗完后倒掉瓶内残余的PBS,小心的用1ml无菌的大枪头加入1ml 0.25%胰酶消化,放入孵箱,1-2分钟后取出,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如果观察到细胞开始由长梭形变成圆球形时,喷上75%的乙醇,拿到超净台里,加入2ml培养基终止消化,用1ml无菌的大枪头或无菌的塑料吸管反复吹打,尽

细胞冻存和融化

细胞冻存和融化 细胞冻存是细胞保存的主要方法之一。利用冻存技术将细胞置于-196℃液氮 中低温保存,可以使细胞暂时脱离生长状态而将其细胞特性保存起来,这样 在需要的时候再复苏细胞用于实验。而且适度地保存一定量的细胞,可以防 止因正在培养的细胞被污染或其他意外事件而使细胞丢种,起到了细胞保种 的作用。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细胞冻存的形式来购买、寄赠、交换和运送 某些细胞。细胞冻存时向培养基中加入保护剂--终浓度5%.15%的甘油或 二甲基亚砜(DMSO),可使溶液冰点降低,加之在缓慢冻结条件下,细胞内水 分透出,减少了冰晶形成,从而避免细胞损伤。采用"慢冻快融"的方法能 较好地保证细胞存活。标准冷冻速度开始为-1 到 -2℃/min,当温度低于-25℃时可加速,到-80℃之后可直接投入液氮内(-196℃)。 背景知识: 细胞培养的传代及日常维持过程中,在培养器具、培养液及各种准备工 作方面都需大量的耗费,而且细胞一旦离开活体开始原代培养,它的各种生 物特性都将逐渐发生变化并随着传代次数的增加和体外环境条件的变化而不 断有新的变化。因此及时进行细胞冻存十分必要。细胞冷冻储存在-70℃冰 箱中可以保存一年之久;细胞储存在液氮中,温度达-196℃,理论上储存时 间是无限的。 原理: 细胞冻存及复苏的基本原则是慢冻快融,实验证明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 保存细胞活力。目前细胞冻存多采用甘油或二甲基亚砜作保护剂,这两种物 质能提高细胞膜对水的通透性,加上缓慢冷冻可使细胞内的水分渗出细胞外,减少细胞内冰晶的形成,从而减少由于冰晶形成造成的细胞损伤。复苏细胞 应采用快速融化的方法,这样可以保证细胞外结晶在很短的时间内即融化, 避免由于缓慢融化使水分渗入细胞内形成胞内再结晶对细胞造成损伤。 主体内容(操作步骤): 一、材料 (一)仪器 1. 净化工作台 2. 离心机 3. 恒温水浴箱 4. 冰箱(4℃、-20℃、-70℃) 5. 倒置相差显微镜 6. 培养箱 7. 液氮冰箱 (二)玻璃器皿

细胞冻存与复苏-注意事项

方法: 冻存液最好现配:按1:3:6(或1:2:7)配冻存液1份DMSO3份血清和6份培养基(养细胞时用什么培养基冻存时就用什么培养基)。取生长状态量好的细胞进行冻存处理,对于贴壁细胞: 1 吸出旧培养液加PBS冲洗一次 2胰酶消化 3加培养基中止消化,有的细胞是加血清中止 4离心收集细胞,不同细胞离心率不一样(以上仅为贴壁细胞,悬浮细胞收集就用第四部)5吸出离心管上清液,加1ML 的冻存液重悬细胞,移到冻存管,放4度半小时,-20 度两小时,-70度过夜,再放液氮长期保存 悬浮细胞:直接离心收集,PBS洗涤 注意事项: 1.错误的时机: 细胞状态不好(长的太过了,培养液已经很黄;细胞可疑污染;细胞已经开始凋亡或崩解; 连续培养超过二个月,细胞性状已有改变改变)。

最佳时机:细胞增殖旺盛,情况稳定,试验效果良好,复苏后两周内。 1.细胞太少: 冻存时细胞浓度低于1-5×1000,000/ml。(复苏很难成功)。 解决: 离心后调整细胞浓度。(不要重新洗细胞)。 1.盖子不紧: 冻存管的盖子一定要拧紧,否则复苏水浴时会渗水,造成污染。 解决: 选择原配的管子和盖子(不同牌子/型号的颜色会有差别)。 1.单薄的冻存盒: 放在-80度的冻存盒,壁太薄,细胞在被迅速降温。 解决: 选择厚壁泡沫塑料盒,或塞入大量干棉花。(冻存的原则:缓降!) 1.-80度太久: 放在-80度冰箱的时间超过半年。(冰箱的温度难以恒定:开门/关门,电压不稳等)解决:

尽快转入液氮。 1.液氮不足: 液面不能漫过所有细胞。 解决: 定期测量液氮储备,保证细胞全部浸在液面下。 1.取错细胞: 找不到/拿错冻存管。 解决: 每支冻存管都标上细胞的名称,冻存时间,并记录在册。 二、细胞复苏: 方法: 1.从液氮容器中取出冻存管,直接浸入37℃温水中,并不时摇动令其尽快融化。 2.从37℃水浴中取出冻存管,打开盖子,用吸管吸出细胞悬液,加到离心管并滴加10倍以 上培养液,混匀; 3.离心,1000rpm,5min; 4.弃去上清液,加入含10%小牛血清培养液重悬细胞,计数,调整细胞密度,接种培养瓶, 37℃培养箱静置培养; 5.次日更换一次培养液,继续培养。

细胞培养传代冻存复苏操作规程自编

细胞培养程序 材料 A、仪器 1. 净化工作台, 2. 离心机, 3. 恒温水浴箱, 4. 冰箱(4℃) 5. 倒置相差显微镜, 6. CO2培养箱, 7. 振荡混合仪 8. 酶联免疫检测仪,9. 移液枪,10. 电磁力搅拌机,11. 微孔滤器 B、玻璃器皿 1. 吸管, 2. 小烧杯(100ml), 3. 废液缸, C、塑料器皿 1. 吸头, 2. 枪头, 3. 96孔培养板, 4. 15ml离心管, 5. 50ml离心管, 6. 胶塞, D、其他物品 1. 微量加样枪, 2. 红血球计数板, F、试剂 1. D-Hanks液, 2. 小牛血清, 3. RPMI1640, 4. 双抗(青霉素、链霉素), 5. 0.25%胰酶, 6.0.025% EDTA 7. 二甲基亚砜(DMSO), 8. MTT溶液:称取250mgMTT,放入小烧杯中,加50ml培养液或平衡盐溶液在电磁力搅拌机上搅拌30min,用0.22um的微孔滤器除菌,分装,4℃保存备用,两周内有效。 一、原代细胞培养或细胞株(系)复苏培养: (一)细胞原代培养 1.贴壁细胞培养法: 1)、组织块培养法 将所取得的组织用含青霉素、链霉素400U/ml和400ug/ml的生理盐水漂洗2此,5分钟/次。取出组织尽可能的取出液滴,置青霉素小瓶中,加两滴小牛血清,用剪刀尽可能将其剪碎,用吸管将其泥状的组织点种在培养瓶壁,倒置于37°、5%CO2条件下30分钟后将培养瓶正置,从培养瓶的一端缓缓加入完全培养液(小

牛血清15%、青霉素、链霉素各100U、100ug/ml),使组织块有培养液与其接触为准,轻轻放置于37°培养。待24小时候补液。 或小块放置后,轻轻翻转培养瓶,使瓶底朝上,然后于瓶内加入适量培养基盖好瓶塞,将瓶倾斜放置在37℃温箱内。培养2~4小时,待小块贴附后,将培养瓶缓慢翻转平放,静置培养,动作要轻,严禁摇动和来回振荡,以防由于冲动而使小块漂起而造成培养失败,若组织块不易贴壁可预先在瓶壁涂一薄层血清、胎汁或鼠尾胶原等。开始培养时培养基不宜多,以保持组织块湿润即可,培养24小时后再补液,培养3~5天时可换液,一方面补充营养,一方面去除代谢产物和漂浮小块所产生的毒性作用。 其他方法:消化分离法、器官培养略 2.悬浮细胞培养法 对于悬浮生长的细胞,如白血病细胞、淋巴细胞、骨髓细胞、胸水和腹水中的癌细胞和免疫细胞无需消化,可采用低速离心分离,直接培养,或经淋巴细胞分层液分离后接种培养。 (二)细胞株(系)细胞复苏培养 细胞复苏的主要操作步骤 (1)佩戴眼镜和手套,从液氮罐中取出安瓿或冷冻管。 (2)迅速放入38℃水浴中,并不时摇动,在1分钟内使其完全融化。 (3) 然后在无菌下取出细胞。冻存管用75%酒精擦拭消毒后,打开盖子,用吸管将细胞悬液注入离心管中,再滴加10ml培养液。 (4)在1000r/min速度下离心5~10分钟,弃去上层液,加入适量培养液后接种于培养瓶中,接种浓度1×109/L,置37℃温箱静置培养,次日更换一次培养液,继续培养,观察生长情况。若细胞密度较高,及时传代。或无需离心直接将细胞加入瓶中,并加入培养基贴壁培养12~24小时后,充去上清,换入新鲜培养基继续培养。加入的培养液的量依冻存的细胞数量,如果冻存数量为106,则稀释10倍使细胞达到105即可。 注意事项 在细胞复苏操作时,应注意融化冻存细胞速度要快,可不时摇动安瓿或冷冻管,使之尽快通过最易受损的温度段(-5~0℃)。这样复苏的冻存细胞存活率高,生

细胞复苏与冻存

细胞冻存与复苏 原则:慢冻快融 在超低温的液氮中进行冻存(-196度)。在冻存过程中,随着温度的改变,细胞内部结构讲发生一系列的变化。细胞快速冻存时,将会受到很大的损伤,甚至导致细胞的死亡。温度急速下降时细胞脱水少,还会使细胞内结冰。细胞内冰晶的形成会造成蛋白质和酶的变性,以及细胞器的损伤,并最终导致细胞的死亡。因此,冰冻细胞时,应使温度缓慢下降,从而使细胞内水分渐渐脱出,使细胞内不结冰。由于冰冻细胞体中的冰晶体很小,融化时必须快,以防这些微小晶体转化为较大的冰晶体。因此,细胞的冻存和融化过程要在缓冰速融”下进行。一般冷冻时,在-30度之前药缓慢降温,速度控制在每分钟下降1度,—30度以下可快速冷冻,使温度降至—196度。 冰冻时还要加入5?10 %的甘油或二甲基亚砜作为冷冻保护剂。因为二者分子量小,容易穿透细胞降低细胞内的冰点,并提高细胞膜对水的通透性,加上缓慢冻存,可使细胞内的水分渗出在细胞外形成冰晶,从而避免细胞损伤。 在细胞复苏过程中,必须快速溶解,否则容易造成细胞外溶解的水分进入细胞内重新形成冰晶,造成细胞死亡。 一、细胞复苏 如果冻存前细胞状态好,而且冻存时间长,复苏用的培养液没问题的话,复苏细胞出现问题最可能的原因是解冻时间过长和解冻后没 有及时稀释接种

KEY: 1.冷冻细胞之活化原则为快速解冻,以避免冰晶重新结晶而对细胞造成伤害,导致细胞之死亡。 2.细胞活化后,约需数日,或继代一至二代,其细胞生长或特性表现才会恢复正常(例如产生单株抗体或是其它蛋白质)。 Protocal (以贴壁细胞系tsA201 为例) 1. ?准备材料:37C?40 C水浴,37 C预热培养液,离心管、血球计数盘与盖玻片 2. 细胞实验室进行常规消毒,紫外照射30 min 以上,超净台开启通风10 min。培养液孵温至于37 °C 3. 培养液回温后喷以70 % 酒精并擦拭,移入无菌操作台内。将7-10 ml 左右新鲜培养基移入离心管中,备用。 4. 带上厚手套用镊子将冻存管从液氮保存罐中取出(操作人员 应戴防护面罩及手套,防止冷冻管可能爆裂之伤害),检查盖子是否旋紧(由于热胀冷缩过程,此时盖子易松掉)。立即放入40 C水浴中,轻摇冷冻管使其在快速全部融化(如果冻存管封闭不严格,在水中出现气泡,那么细胞无法继续使用),以70 % 酒精擦拭冻存管外部,移入无菌操作台内。 5. 将细胞悬液移入已加培养基的离心管中,稍微吹打混匀,低速离心(1000rpm ,4min )去除上清,加入适量培养液重悬,计数,调整细胞浓

细胞复苏传代冻存过程

一、细胞培养(复苏、换液、传代、冻存)(已正) 进行细胞培养前,将所用物品放入超净台中,打开紫外开关,照射20-30分钟。紫外结束后,打开鼓风,使超净台自净5-10分钟左右后开始操作。 1、细胞培养液的配制: 配制50ml培养液(45ml基础培养液+5ml的胎牛血清+500ul的青霉素/链霉素)(如果基础培养基中自带青/链霉素就无需添加) 2、细胞复苏: 将细胞冻存管从液氮或者-80℃取出后迅速置于37℃水浴箱中水浴,不停地晃动使其迅速溶解,大约1min。将溶解好的细胞冻存管喷上75%的乙醇消毒后拿到超净台中,用1ml的无菌大枪头将其混匀后转移至无菌的15ml离心管中,这时向其中缓慢滴加配好的培养液2ml,混匀,1000rpm, 3分钟。然后弃掉上清,加入1ml配制好的培基使沉淀的细胞重悬。在T25的培养瓶中加入4ml配好的培养基,然后用1ml无菌的大枪头将重悬好的细胞转移至T25瓶内,使用十字混匀的方法将瓶内的细胞铺匀,从超净台中将T25取出,拿到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就是否铺匀,如铺匀了喷上75%的乙醇,放入37℃ 5%CO2的孵箱内。(将细胞冻存管从液氮或者-80℃取出后迅速置于37℃水浴箱中水浴,不停地晃动使其迅速溶解。1000rpm, 离心3分钟。弃掉上清,然后加入1ml配置好的培养基使沉淀的细胞重悬。此时将其转移到T25瓶内,再加入4ml配好的培养基,使用十字混匀的方法将瓶内的细胞铺匀,从超净台中将T 25取出,拿到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就是否铺匀,如铺匀了喷上75%的乙醇,放入37℃5%CO2的孵箱内。) 3、细胞换液: 复苏的细胞在37℃ 5%CO2的孵箱内孵育4-6个小时后就应该给细胞换液,去除未贴壁的死细胞(贴壁生长的细胞)。贴壁生长的细胞具体过程如下:将原培养基弃去,然后用高压无菌的PBS冲洗1-2次,每次3-5ml,最后一次洗完后倒掉瓶内残余的PBS,小心的用1ml无菌的大枪头加入5ml新鲜培养基,喷上75%的乙醇,放入37℃5%CO2的孵箱内。悬浮生长的细胞具体过程如下:将培养瓶内的培养液混匀,用1ml无菌的大枪头将培养液小心的转移至15ml无菌的离心管中,1000rpm,3分钟去上清,加入1ml配制好的培基使沉淀的细胞重悬。在T25的培养瓶中加入4ml配好的培养基,然后用1ml无菌的大枪头将重悬好的细胞转移至T25瓶 内,使用十字混匀的方法将瓶内的细胞铺匀,从超净台中将T25取出,拿到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就是否铺匀,如铺匀了喷上75%的乙醇,放入37℃ 5%CO2的孵箱内。 4、细胞传代: 当细胞生长到80%-90%时,其的生长状态与细胞形态都比较好时,即只要判断细胞处于生长对数期,这时就可以进行细胞传代了。贴壁生长的细胞具体过程如下:将原培养基弃去,然后用高压无菌的PBS冲洗1-2次,每次3-5ml,最后一次洗完后倒掉瓶内残余的PBS,小心的用1ml无菌的大枪头加入1ml 0.25%胰酶消化,放入孵箱,1-2分钟后取出,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如果观察到细胞开始由长梭形变成圆球形时,喷上75%的乙醇,拿到超

动物细胞培养中细胞的冻存与细胞复苏

动物细胞培养中细胞的冻存与细胞复苏 细胞冻存是细胞保存的主要方法之一。利用冻存技术将细胞置于一196~C液氮中低温保存,可以使细胞暂时脱离生长状态而将其细胞特性保存起来,这样在需要的时候再复苏细胞用于实验。而且适度地保存一定量的细胞,可以防止因正在培养的细胞被污染或其他意外事件而使细胞丢种,起到了细胞保种的作用。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细胞冻存的形式来购买、寄赠、交换和运送某些细胞。细胞冻存时向培养基中加入保护剂--终浓度5%.15%的甘油或二甲基亚砜(DMSO), 可使溶液冰点降低,加之在缓慢冻结条件下,细胞内水分透出,减少了冰晶形成,从而避免细胞损伤。采用"慢冻快融"的方法能较好地保证细胞存活。标准冷冻速度开始为-1 到 -2℃/min,当温度低于-25℃时可加速,到-80℃之后可直接投入液氮内(-196℃)。复苏细胞时则直接将装有细胞的冻存管投入40℃热水中迅速解冻。 材料:冻存管,离心管,细胞培养用材料,500 mL烧杯,胶布,搪瓷杯,75%酒精棉。 药品:培养基(RPMI1640或DMEM),小牛血清,0.25%胰蛋白酶溶液,二甲基亚砜(DMSO)或甘油,0.5%台盼蓝染液,液氮。 仪器:4℃冰箱,-70℃冰箱,液氮容器,微量加样器,水浴锅,离心机。

(一)细胞冻存 1.取待冻存的细胞用胰酶消化(见相关实验细胞传代培养部分),用培养基将细胞冲洗下来。800 r/min离心5 min,弃上清收集细胞。如果是悬浮生长的细胞,则可直接离心收集细胞。 2.加入适量冻存液(10%甘油+90%培养基,或者10%DMSO+90%培养基)制成细胞悬液。细胞浓度宜大,3×106个/mL左右,并可适量增加牛血清浓度至20%。 3.细胞悬液装入冻存管中。用胶布封裹,做好标记(写上细胞种类、时间及冻存条件等)。 4.冻存管在4℃下存放30 min,转放-20℃ 1.5~2 h,再转人-70℃ 4-12 h后即可转移到液氮内(-196℃),注意进行登记。 (二)细胞复苏 1.取一搪瓷杯盛上适量自来水加热至40℃左右。 2.从液氮中取出冻存管立即投人40℃水中迅速解冻。 3.取出冻存管,用75%酒精清洁管口,打开。 4.离心去上清收集细胞,用无血清培养基洗1次,加人3 mL新鲜培养基,于小培养瓶中培养。

细胞冻存和细胞复苏的方法步骤

细胞冻存和细胞复苏的方法步骤 点击次数:3337 发布时间:2011-4-12 细胞的冻存 一、概述 目前,细胞冻存最常用的技术是液氮冷冻保存法,主要采用加适量保护剂的缓慢冷冻法冻存细胞。细胞在不加任何保护剂的情况下直接冷冻,细胞内外的水分会很快形成冰晶,从而引起一系列不良反应。如细胞脱水使局部电解质浓度增高,pH值改变,部分蛋白质由于上述原因而变性,引起细胞内部空间结构紊乱,溶酶体膜由此遭到损伤而释放出溶酶体酶,使细胞内结构成分造成破坏,线粒体肿胀,功能丢失,并造成能量代谢障碍。胞膜上的类脂蛋白复合体也易破坏引起细胞膜通透性的改变,使细胞内容物丢失。如果细胞内冰晶形成较多,随冷冻温度的降低,冰晶体积膨胀造成细胞核DNA空间构型发生不可逆的损伤,而致细胞死亡。因此,细胞冷冻技术的关键是尽可能地减少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内冰晶的形成。采用甘油或二甲基亚砜作保护剂,这两种物质分子量小,溶解度大,易穿透细胞,可以使冰点下降,提高细胞膜对水的通透性,且对细胞无明显毒性。慢速冷冻方法又可使细胞内的水分渗出细胞外,减少胞内形成冰结晶的机会,从而减少冰晶对细胞的损伤。 二、细胞冻存操作步骤: (1)选择处于对数生长期的细胞,在冻存前一天最好换液。将多个培养瓶中的细胞培养液去掉,用0.25% 胰蛋白酶消化。适时去掉胰蛋白酶,加入少量新培养液。用吸管吸取培养液反复吹打瓶壁上的细胞,使其成为均匀分散的细胞悬液。悬浮生产细胞则不要消化处理。然后将细胞收集于离心管中离心(1000r/min,10分钟)。 (2)去上清液,加入含20%小牛血清的完全培养基,于4℃预冷15分钟后,逐滴加入已无菌的DMSO或甘油,用吸管轻轻吹打使细胞均匀,细胞浓度为3×106~1×107/mL之间。(3)将上述细胞分装于安瓿或专用冷冻塑料管中,安瓿装1~1.5mL在火焰喷灯上封口,封口处要完全封闭,圆滑无勾。冷冻管要将盖子盖紧,并标记好细胞名称和冻存日期,同时作好登记(日期、细胞种类及代次、冻存支数)。 (4)将装好细胞的安瓿或冻存管装入沙布袋内;置于液氮容器颈口处存放过夜,次日转入液氮中。采用控制降温速度的方法也可采用下列步骤:先将安瓿置入4℃冰箱中2~3小时,再移至冰箱冷冻室内3~4小时(此步可省略),再吊入液氮容器颈气态部分存放2小时,最后沉入液氮中。 细胞冻存在液氮中可以长期保存,但为妥善起见,冻存半年后,最好取出一只安瓿细胞复苏培养,观察生长情况,然后再继续冻存。

细胞冻存与细胞复苏标准操作规程(SOP)

背景知识: 细胞培养的传代及日常维持过程中,在培养器具、培养液及各种准备工作方面都需大量的耗费,而且细胞一旦离开活体开始原代培养,它的各种生物特性都将逐渐发生变化并随着传代次数的增加和体外环境条件的变化而不断有新的变化。因此及时进行细胞冻存十分必要。细胞冷冻储存在-70℃冰箱中可以保存一年之久;细胞储存在液氮中,温度达-196℃,理论上储存时间是无限的。 原理: 细胞冻存及复苏的基本原则是慢冻快融,实验证明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保存细胞活力。目前细胞冻存多采用甘油或二甲基亚砜作保护剂,这两种物质能提高细胞膜对水的通透性,加上缓慢冷冻可使细胞内的水分渗出细胞外,减少细胞内冰晶的形成,从而减少由于冰晶形成造成的细胞损伤。复苏细胞应采用快速融化的方法,这样可以保证细胞外结晶在很短的时间内即融化,避免由于缓慢融化使水分渗入细胞内形成胞内再结晶对细胞造成损伤。 主体内容(操作步骤): 一、材料 (一)仪器 1. 净化工作台 2. 离心机 3. 恒温水浴箱 4. 冰箱(4℃、-20℃、-70℃) 5. 倒置相差显微镜 6. 培养箱 7. 液氮冰箱 易生物仪器库:https://www.doczj.com/doc/9e11633438.html,/yp/product-list-42.html (二)玻璃器皿 1. 吸管(弯头、直头) 2. 培养瓶 3. 玻璃瓶(250ml、100ml) 4. 废液缸 (三)塑料器皿 1. 吸头 2. 枪头 3. 胶塞 4. 移液管(10ml) 5. 15ml离心管 6. 冻存管(1~2ml) (四)其他物品 1. 微量加样枪 2. 红血球计数板 3. 记号笔 4. 医用橡皮膏 5. 移液枪 (五)试剂 1. D-Hanks液 2. 小牛血清

细胞冻存与复苏应用方向、发展历史和冷冻技术

细胞冻存与复苏应用方向、发展历史和冷冻技术 概述 细胞培养技术自1907年开创以来,历经一个世纪现已成为自然科学领域不可缺少的研究方法之一。在细胞培养技术广泛用于科学研究领域的令天,细胞株的冷冻保存和解冻复苏这一基础技术日益得到重视。 低温保存是活体组织保存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冷冻保存一般是指在0~196℃进行保存,就是将体外培养物悬浮在加有或不加冷冻保护剂的溶液中,以一定的冷冻速率降至零下某一温度,并在此温度下对其长期保存的过程。主要有-20~40℃冰箱保存、-60~80℃深低温冰箱和液氮(-196℃)超低温保存等。 应用方向 1. 医学方面 近年来干细胞的研究越来越被人们关注,由于它是一种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多潜能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可分化为多种功能细胞。 根据发育阶段和取材来源,干细胞分为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两大类。骨髓和脐血是成体干细胞的主要来源。 骨髓干细胞在骨髓中含量极少,约占骨髓有核细胞的十万分之一,所以要在临床上广泛应用首先必须具备先进的冻存与复苏技术。 而干细胞研究的深入将解决包括癌症等一系列为人们所知的“绝症”。而“冬眠”技术对医学的发展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 2. 生物学方面

细胞冻存技术是生物学保存物种的重要手段。在环境遭到史无前例的破坏动物、植被随时可能面临灭绝危险的今天,更是尤为关键,虽然不是治本的方法,但至少可以尽可能的留下那些曾经存在的生命痕迹。 发展历史 1. 1776年,Spallanzani最早发表了“冷”处理对“细胞”生命活动影响的报道。 2. 十九世纪中后叶,许多早期的工作者(Prevost,1840;de Quatrefages,1853;Mant egazza,1866;Scheuk,1870)重复研究了低温处理对精子活动的影响,得出了和Spal lanzani相似的结论。即“冷不能杀死精子”。 3. 1900年前后,科学家基本上肯定了生物成份能够在零下温度储存的事实。 4. 二十世纪50年代,Luyet等多位学者发现了电解质浓度对储存细胞的损伤作用,他们的基本结论是。电解质浓度增大是造成储存细胞损伤的主要原因。 5. 1972年,Mazur等首先根据中国仓鼠组织培养细胞的低温保存实验数据分析,提出关于冷冻损伤的两因素假说目,即冰晶损伤和溶液损伤假说。 这个假说认为随着温度的下降,细胞内外的水分结冰,所形成的冰晶会造成细胞膜和细胞器的破坏并引起细胞死亡。这种因细胞内部结冰而致的细胞损伤即就是冰晶损伤(Intracellul ar ice damage)。冰晶损伤是由冷却速度过快造成,冷却速度越快,冰晶损伤越大。 同时随着温度的下降,细胞外部的水分会先结冰,从而使得未结冰的溶液中电解质浓度升高,细胞膜上的脂质会因长时问暴露在高溶质的溶液中而受到损坏,细胞发生渗漏,导致在复温时大量水分渗入细胞内造成细胞死亡。这种因保存溶液溶质浓度增高而致的细胞损伤被称为溶液损伤(Solution damage)。溶液损伤是由冷却速度过慢,使细胞在高浓度的溶液中暴露的时间过长而造成,冷却速度越慢,此损伤越严重。 主要技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