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化产业社会效益研究综述(初稿)

文化产业社会效益研究综述(初稿)

文化产业社会效益研究综述(初稿)
文化产业社会效益研究综述(初稿)

文化产业社会效益研究综述(初稿)

引言

文化产品具有双重属性:意识形态属性和商品属性,由此导致了文化企业的双重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从文化体制改革之初,学者们就针对“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还是“经济搭台,文化唱戏”的问题展开了讨论。其实,文化产业社会效益当先是没有疑议的,本文梳理了相关学者对文化产业社会效益的研究成果,重点关注三个问题:为什么要社会效益优先,社会效益有哪些内涵以及如何评判文化产业或产品的社会效益。

文化产业为什么要社会效益优先

杜莹(1997)认为,文化产品是意识形态的重要部分,一般来说具有较强的阶级性,它肩负着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道德教育的艰巨任务,因此文化产品的政治效益、社会效益高于经济效益。另一方面,文化产品之所以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还由于有些文化产品,特别是学术刊物不能单从经济效益考察它的价值。王永章(2003)认为,首先因为其他商品所满足的是人们物质层次的需要,而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既具有商品的属性、经济的属性,又具有精神的属性、意识形态的属性,满足的是人们文化上、精神上和心理上的需求,不可避免地对人们的思想、意识、观念、心理和行为带来影响。其次,各国文化的相互冲击必然要反映到文化产业中来,我们要认清文化产业的两面性,在世界文化产业多样化面前,趋利避害,扬长补短,保持发扬中华民族文化的特色。郭之纯(2006)指出,文化产品不同于寻常的物质产品,它具有更多内容,甚至可能改变一个人的思想和行为方式,如果文化产业奉行“经济至上”原则,那么就可能导致媚俗、粗制滥造等行为,使文化产品的质量日益低下,从而对社会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冯皓等(2007)认为,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是发展文化产业必须体现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这一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要求,坚持文化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前进方向的根本要求,也是以人为本的根本要求。罗贵权(2008)认为,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发展状况所决定的,社会主义文化属于上层建筑中意识形态范畴,这就决定了必须坚持正确的思想舆论导向,必须用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武装头脑,创作出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反映人民主体地位和现实生活的优秀精神文化产品。何佳洁(2015)认为,文化产品的社会效益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一方面,文化产品可以塑造一个公共领域,在文化权力结构与知识结构扁平化的社会里产生舆论影响;另一方面,文化产品能起到一种软性的教化作用,是一种规训的作用形式;第三,文化产品能够塑造

人们的身份认同,有助于社会分工体系和性别分工的建立和完善,从而维持社会稳定。

笔者认为,文化产业之所以要将社会效益置于首位,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来考虑。从宏观层面上来说,文化产品本质上是内容,除了主流价值观,还有亚文化丛,但总的来说,文化产业经营的是意识形态,由此,社会主义国情决定了社会主义国家文化政策,继而决定了文化企事业发展方向。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思想、文化、教育、卫生部门,都要以社会效益为一切活动的唯一准则,它们所属的企业也要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准则。”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也明确指出,发展各类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都要贯彻发展先进文化的要求,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进一步强调,发展文化产业要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可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从宏观上讲是由我国特殊的国情决定的,文化产业需要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塑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摆脱“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旧帽子,这样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生产出为社会大众所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来。

从微观层面上来说,如今总有那么一小撮文化企业奉行“金钱至上”原则,打着“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旗号将庸俗、媚俗和低俗的文化传播给社会大众。以电影行业为例,叫座不叫好的电影比比皆是,这些文化产品无疑充斥着对社会主流价值观和优秀传统文化的抵制,对青少年身心塑造毫无利处。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并不意味着盲目反映主旋律而忽视社会大众精神需求,也不是盲目满足社会大众需求而偏离核心价值观,大众文化消费本身就是统治阶级“收编”和社会大众“抵制”之间相互斗争的矛盾场,不能一味强调宰制性走向文化精英主义,也不能一味袒护抵制性而走向文化民粹主义。就个人发展来说,大众文化需求应该在主旋律的引导下得到满足,这样的文化产品才是优秀的、才是和谐的,所以,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前提下,社会效益的地位要高于经济效益地位。所谓社会效益有哪些内涵

罗贵权(2008)认为,所谓文化产业的社会效益,是指符合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要求,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优秀精神文化产品所带来的非经济性效果和利益。王育济(2009)认为,文化产业的社会效益主要是对社会大众,特别是文化产业的消费群体,在精神生活质量(愉悦、轻松、充实等)和价值观方面的影响。谭旭东(2010)指出文化产业的社会效益体现在文化企业的责任意识和法制意识两方面。精神文化产品,在传承中华文明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文化产品的传播不是单一的信息传播,而是价值的传播、思想的传播,因此,文化企业要重视社会效益,必须首先要树立责任意识,担负社会使命。另一方面,文化产品生产

的监管制度还不够健全,文化企业要自觉树立法制意识,坚守道德底线,不能钻法律的空子,把精神文化产品传播的阵地丢失,要尊重知识产权,尊重文化产品创造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季景伟(2012)认为,文化产业的社会效益体现在其教化引导功能,主要是指消费者在使用、参与和享受文化产品、文化活动和文化服务时,受到主流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的影响,在是非,善恶,美丑,真假,对错和好坏等问题上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和思想理念,从而达到维护政党主张、国家安全、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宗教权威、族群利益等目的。于泽(2014)认为,文化产业社会效益体现在文化产品给人们留下好的印象,形成好的口碑,带来向上的正能量。葛彦(2014)认为,文化产品的社会效益主要体现在:第一,文化产品能够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提高人们生活水平,促进社会公平和福利;第二,文化产品中包含的真善美或者假丑恶的内容会对人格进行塑造,从而逐渐改变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还能够启迪人的精神创造力,使人得到升华;第三,文化产品中体现的主流价值观能够增强社会凝聚力,稳定社会程序;第四,文化产品中包含的优秀文化传统有助于增强民族文化实力,抵御外国文化侵蚀;第五,文化产业与文化产品对社会带来生态效益,使社会的发展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和对自然资源的消耗;第六,文化产品保存了文化多样性,激发文化创新,实现了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使文化不断传承。

从国内学者关于文化产业社会效益到底有哪些内涵的回答来看,我们可以大致将研究成果分为四类。第一类针对企业,社会效益对于文化企业来说就是一种社会责任,从这一点上说,不管文化企业还是非文化企业都要承担社会责任,企业落实社会责任,会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为其树立良好的声誉和形象,这是一种企业文化,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第二类针对社会群体,文化产品鉴于其特殊的意识形态属性,不能仅仅从出货率或者说发行量来衡量是否成功,还要考虑其内容对社会大众产生的思维、情感和价值观所产生的影响。就以《小时代》电影为例,电影内容充斥着与主流社会相违背的拜金现象,但却受到了广大年轻消费群体的好评,按照霍克海默的说法:“文化工业已经使得大众失去了艺术理解能力。”成功的文化企业不仅能将社会正能量与其产品巧妙结合,更能使其文化产品获得社会认同,以社会效益带动经济效益,比如迪斯尼公司。第三类针对传统文化,中国是文化资源大国,却并非文化产业强国,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文化企业未能在自己的文化产品或服务中融入中国传统元素,或者是将传统文化以错误的方式植入到错误的地方,引发争议。还是以电影为例,很多古装电影,如《三国志之见龙卸甲》、《关云长》为了吸引眼球,肆意修改历史情节,甚至出现“关羽暗恋刘备夫人”这样的离奇剧情,此类电影出自国人之手,实在有些可笑。相反,早年一直为人所诟病的网络游戏现如今与传统文化相融合,寓教于乐,成为文化产业的主力军,比如《三国杀》,从桌面游戏发展到家喻户晓的网络游戏,

甚至走出国门,成为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秋季选修课,这说明社会效益还体现在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上。第四类针对自然生态系统,十八大报告着重指出了现如今经济建设发展的总布局是“五位一体”,即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同时发展。文化产业属于第三产业,它对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几乎为零,因为文化产品和服务都是以建立在工业制造和农业生产基础上的,成功的文化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对大自然负责,迪士尼公司建立SPI协议(smartpackaging initiative),旨在产品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使用低碳环保包装,从源头减少对环境破坏。总的来说,文化产业社会效益体现在对人、自然、社会和文化等多方面的非经济效益,是文化企业存在于市场上的根本目的,脱离社会效益谈经济是不实际的。

如何评判文化产业或产品的社会效益

江海洋(2006)认为,发行量、卖座率和收视率不能成为衡量文化产品是否成功的标准。现在又不少行业出现了当年找选题、当年完成作品、当年收回投入的现象。文化产业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文化含量的提升并非一日之功,优秀文化产品的价值只有在时间的锤炼中才能显现,单一强调短、平、快不适合文化界。王育济(2009)认为,在统计社会效益时应该把握以下三点:第一,文化产业的社会效益存在于文化产品和服务这一载体上,并通过文化活动得以实现,因此,统计社会效益离不开对文化活动中的产品和服务的考察;第二,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社会效益主要集中在内容中,因此对其社会效益的考察,应以其具有社会效益特征的内容创造性成果为重点;第三,文化产业的社会效益最终表现在社会公众的反映以及社会评价体系上,因此应该以文化消费者为主体。对此,王育济提出评价社会效益的四个

维度:文化参与(每周参与

文化活动的时间)、非物质

文化创造品、文化可获得性

(文化消费成本)和文化资

本(所获得的愉悦感或者满

意度)。谭旭东(2010)认为

出版商热衷炒作一些低俗

搞笑的娱乐文化、传播一些

野史和名人隐私,迎合低级

趣味,少数少儿书商还在出

版一些带有暴力和色情的

文化垃圾,变相买卖书号,

这都违背了社会效益优先

的原则,不是文化企业发展模式。于泽(2014)运用调查和实证对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文化产业社会效益进行评价与分析(见上页图),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对指标进行赋权,定量分析了我国各地区文化产业社会效益该如何评判。赵高斌(2013)指出,文化产业在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同时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从而带动社会效益的实现。一般来说,文化产业的社会效益从三个方面评判:一是是否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二是是否可持续发展;三是区域人民幸福指数是否提高。

笔者从文献收集情况来看,将文化产业或者文化产品的社会效益量化统计的学者不多,大致情况来看,可以将社会效益的评判标准划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从宏观层面来看,于泽利用熵权法将区域文化产业的社会效益化作两级指标,并对每一级指标细分下来的项目进行赋权,最终对社会效益进行量化分析,可以得出该区域文化产业的社会效益情况。需要指出的是,于泽将文化产业社会效益简单地理解为了公共文化事业单位产生的效益,从他的指标权重表中不难发现,每一级指标下的项目都是图书馆、艺术馆、广播电视台和演艺团体所进行的文化活动,虽然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提出文化事业单位要“企业化运营”,但是从文化发展的大背景下来看,文化事业单位和企业单位的社会效益是不能混淆的。文化事业单位要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是必然之举,因为它们不是以盈利为目的的,我们所要探究的是文化企业为何要将社会效益置于首位的问题。因此,建立区域文化产业的社会效益评价体系,需要从文化企业出发,从生产、流通、消费三大环节重新审视社会贡献、社会支持度、社会影响度等指标,这样才能宏观上反映该地区文化产业社会效益情况。

从微观层面上来看,王育济提出评价社会效益的四个维度:文化参与(每周参与文化活动的时间)、非物质文化创造品、文化可获得性(文化消费成本)和文化资本(所获得的愉悦感或者满意度)相对来说比较合理,不过仍需修改完善。文化参与度,这个指标反映的是文化产品购买量或者文化服务的参与度,对音乐出版物指的是发行量,对电影指的是票房,对游戏指的是下载或购买量,这些属于经济效益指标,但可反映社会效益的广度和深度。文化认同度,这个指标反映的是社会大众消费文化产品或服务后所获得的满意度,大部分文化产品都可以通过网上评论、论坛贴吧甚至口碑来衡量其满意度。文化契合度,这个指标反映的是文化产品内容中反映的价值观与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背离程度,与主流价值观背离越远的文化产品其社会效益必然不高。文化影响度,这个指标反映的是文化产品为社会大众所消费后带来的一系列影响,比如《小时代》系列电影中引起的奢侈风,《泰囧》电影引起的旅游热,《匆匆那年》等校园爱情电影引起的怀旧风等,都是文化产品给人们思维、情感甚至价值观的影响,这是评价文化产业社会效益的重要指标。文化和谐度,这个指标指的是文化产品中反映的内容是否与其它文

化相冲突,是否在生产或者流通过程中破坏了生态和谐。建立文化参与、文化认同、文化契合、文化影响和文化和谐度五个指标后,对其进行熵权法赋权,加大重要指标的比重,比如文化契合度和文化影响度,具体赋值需要经过细致讨论,笔者由于专业限制在此不做过多阐述。总之,不管是文化产品还是文化产业,其社会效益的评价体系尚未建立,这就有待相关学者进行深度思考。

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研究文献综述

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研究文献综述 作者:申洁文 来源:《理论与创新》2020年第17期 【摘; 要】农民工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量的涌入城市,为城市的现代化工业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作为继城市居民之后的产业工人的主角,他们却一直未能享受与城市居民平等的社会保障。为此,本文就学术界在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关解决政策方面所取得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为农民工社会保障理论提供浅薄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农民工;社会保障;文献综述;政策思路 引言 农民工是指具有农村户口身份却在城镇务工的劳动者,是中国传统户籍制度下的一种特殊身份标识,是中国工业化进程加快和传统户籍制度严重冲突所产生的客观结果"(郑功成2002)在2017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提到,全国农民工总量28652万人,比上年增长1.7%。其中,外出农民工17185万人,增长1.5%;本地农民工11467万人,增长2.0%。大量的农民工是我国新常态下经济转型和发展的主力军,但也成为了城市边缘化的一类人群。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若能得以解决,不仅能有效的释放人口红利,也能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研究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深刻的现实意义。 1.国外的相关研究 国外对农民工的研究主要是关于劳动力迁移的相关问题的探究。西方的工业化程度远远比中国的程度要高且早。Lewis认为,在传统农业与现代工业二元经济体制中生产效率相对较低的农业部门无法吸纳大量的劳动力,而现代工业部门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对劳动力的需求旺盛,如果城镇能够提供比农业部门更高的工资待遇,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则会主动转移到工资待遇好、生产效率高的工业部门。Perkinson和 Hills发现,外来人口由于受到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等因素的制约,在流入地普遍处于劣势,而且外来人员增加了当地政府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保障支出负担。 2.国内的相关研究 关于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国内一直在进行深入的研究。上个世纪70年代始国家对人口和经济政策的放松,使得农村富余人口陆续进城务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民工人群的数量日益壮大,我国的学者也意识到了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中国城镇社保制度发端于国企配套改革,城镇社保制度中统账结合、统筹层次低下、财政分灶吃饭、建立在户籍制度基础之上。郑秉文指出,在城乡相关政策的约束之下,大量的流动人口和城镇灵活就业人口其中包括

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分析范文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分析我国是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具有深厚的历史资源,丰富的景观资源。但在文化产业方面,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西方主要发达国家中的英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以及亚洲的日本、韩国等国,都把文化产业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纷纷制定了符合本国国情的扶持文化发展的文化政策。在西方发达国家中,文化产业占据着重要地位,西方文化在世界上形成了一种强势文化,构成了对世界的控制力量。最具代表性的应属美国的文化产业。美国政府实行文化全球化战略,形成了一种文化巨无霸,从各个方面构成了一种强势文化和话语霸权而对当代社会产生了深刻影响。在这种国际环境下发展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各个国家的重中之重。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取得的成就 虽然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的文化产业有所发展,但真正得到重视、得到快速发展应是在21世纪。而且一些重要的文化政策法规也是在新的世纪颁布的。2000年,在十五届五中全会上,我国第一次在中央正式文件中使用了“文化产业”这一概念,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以后的重要会议内容中政府都会提到文化产业,并把它上升为一种国策。正是在这种大环境下,中国的文化产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首先就各个城市来说。中国历史悠久,地大物博,56个民族共同创造了辉煌璀璨的中华文化。但由于各个地方的民族风情、地理情况、历史资源等方面存在很大的不同,所以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各个城市都在发挥自己的优势,发展具有自己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 四川是一个自然资源大省,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如四川的宜宾市在由亚太旅游联合会、中国生态学会旅游专业委员会和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旅游文化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2008中国文化生态旅游高峰论坛上被评选为“中国最佳文化生态旅游城市”。宜宾市有世界级风景名胜区2处、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4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处、省级风景名胜区5处,省级湿地公园2处。 再如山东的临沂,众所周知,临沂是革命老区,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所以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临沂市政府就在一点上大做文章,发展红色旅游。临沂市红色文化资源丰富,这里诞生了与井岗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一脉相承的沂蒙精神。近年来临沂市先后将孟良崮战役纪念地、沂蒙山小调诞生地、山东省政府旧址等36处红色旅游景点命名为沂蒙精神教育基地,并对全市100多处红色景点进行了重新整合规划,使全市红色景点形成完整统一的旅游网。临沂市主打沂蒙品牌的产品现在已达到600多个,涉及食品、工艺品、文化用品、旅游

(完整word版)企业并购文献综述总表

企业并购文献综述总表 作者时间文章名字视角理论方法 实证 结论(应用) 样本期 限 数量所用模型 贺虹吕凡2008.01 对并购协同 效应含义及 计算方法的 认识 协同效应 的含义及 计算方法 规范我国并购协同效应的计 算可以从企业价值评估 和业绩评价的理论方法 着手,例如EVA、BSC、 DCF、股价收益评估、财 务数据等 朱宝宪吴亚君2004.09 企业协同效 应的计算 国内外协 同效应的 实证研究 中的计算 方法 规范协同效应的多种计算方 法发展较成熟的是在异 常累计基础上计算以及 从业绩改变角度着手衡 量,评价新模型和国内 的两种方法在计算的合 理性以及准确性上则需 要做进一步的探讨。 1

夏新平宋光耀1999.03 企业并购中 协同效应的 计算 内部、外部 计算模型 对协同效 应的计算 规范两种模型各有利弊,不 能忽视企业的市场价值 及交易成本,必须使用 正确的折现率和恰当的 考察时间点,排除非并 购因素对净增加现金流 和股票交易价格的影 响。另外,对并购前后 的市盈率的变化还有待 进一步的研究. 董运宝2006年并购的协同 效应分析并购协同 效应的概 念、内容 规范并购的协同效应包括 了经营、管理、财务、 无形资产及产业协同。 我国目前产业结构不合 理,公司治理结构不健 全,组织管理方式落后, 企业资本结构不合理, 这些问题都有待于在并 购中,通过发挥协同效 应的作用加以改善。 2

张秋生周琳2003.06 企业并购协 同效应的研 究与发展 国内外协 同效应理 论研究 规范研究协同效应的微观运 作机理,应用价值评估 的理论与方法量化,结 合我国企业并购的实际 情况,实证检验若干影 响协同效应实现的关键 因素。 方芳闫晓彤2002年中国上市公 司并购绩效 与思考 上市公司 财务和会 计数据 核心 竞争 理论 实证2000年 发生并 购公司 的1999 年-2001 年的财 务数据 80 横向并 购:46 纵向并 购:10 混合并 购:24 对每个样本3年选 取9个指标:每股 现金流量、每股收 益、资产负债率、 主营业务利润率、 净资产收益率、销 售净利润率、总资 产报酬率、流动比 率、速动比率。 将指标按并购前一 年、并购当年、并 购后一年分别做因 子分析 横向并购的绩效明显优 于纵向和混合并购。并 购作为提高企业竞争力 和产业整合手段正在发 挥着巨大的作用。但但 目前上市公司的并购过 程存在着很多问题 3

广州文化产业现状与发展

广州文化产业现状与发展 “广州文化产业发展专题调研”课题组 一、广州文化产业的现状 据统计,到1999年底,广州市拥有文化产业单位2579个(指独立核算的法人单位,未包括旅游);从业人员149076人,营业总收入亿元(未包括旅游);全市旅游2000年营业收入400亿元,实现增加值亿元,约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 广州文化产业单位按隶属关系分,省属有166个;地方属有2542个;按地域分,海珠区文化产业单位最多,达623个;其次是越秀区,382个;东山区332个,位居第三。按文化产业行业分,单位数最多的是印刷业,672个,其次是娱乐服务业386个,广告业325个,位居第三。各文化产业单位分布情况见下表: 表一广州市文化产业单位情况单位:个

(数据来源:广州市统计局社会处)1[1] 广州的文化产业在全国发育较早,发展较快,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变化。一大批拔地而起的现代化文化设施,构成广州市一道道亮丽风景线,如广州电视台、广州购书中心、红线女艺术中心、广州美术馆、星海音乐厅、广州雕塑公园、正在投建的广州歌剧院、广州报业文化广场等。以广州日报报业集团为主体、多门类、多层次、多功能的报业结构,和以新华书店(集团)为主体、多种发行渠道、多种经济成分、多种流通形式的发行体制已初步形成。这一切,为进一步发展我市的文化产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我们可以扼要地再分别给出部分数据: 1、新闻出版方面:从1992年至1998年,我市的图书发行量从7182万册增至8910万册;全年出版报纸从140076万份猛增至190571万份;全年出版图书从2436种增至3681种,达32343册;全年出版杂志刊物从241种增至254种,从16775万册猛增至21127万册。作为我国第一家报业集团试点单位,广州日报报业集团确立了“一业为主,综合经营、扬长避短,多元发展”的经营方针,在认真办好和搞好党报的前提下,发展了10种系列报刊。其中《足球报》期刊发行数达200万份,成为全国发行量最大的专业性体育类报纸。广州日报广告收入达16亿元,总资产40亿元;总收入23亿元,自费订阅和零售达%;覆盖广州市区52%,省内43%;发行量达160万份。他们投资14亿元 1[1] 有关说明:本表以法人单位为计量单位,并根据其主要从事的业务划入某一行业;本表按国家标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T4754-94)为行业划分标准;本表不包括个体经济;本报告统计口径和方式按广州市统计年鉴标准;本报告文化产业单位范畴按北京市所作的文化产业单位统计口径。

县经济社会发展综述总结

县经济社会发展综述总结 以下是关于县经济社会发展综述总结,希望内容对您有帮助,感谢您得阅读。 县经济社会发展综述总结 2013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商都县紧紧围绕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按照****市建设"五区"战略部署,立足发展基础和比较优势,进一步明确了构筑"一条通道"、夯实"两个基础"、发展"三个特色产业"、打造"三大基地"的发展思路,即立足商道文化,积极构筑北接二连、通达蒙古,东联**、面向京津**的商贸物流、文化旅游通道;夯实生态环境和社会稳定基础;突出发展农畜产品加工、自生釉陶瓷和高新医疗科技特色产业;打造全市最大的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全区首个自生釉陶瓷产学研基地和华北地区首个高新医疗科技产业基地,积极构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五位一体"的科学发展新格局,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新亮点。2013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58.9亿元,同比增长13.3%;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2.65亿元,同比增长2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23亿元,同比增长7.5%;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8.1亿元,同比增长26.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909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700元,分 ·

别同比增长15%。 壮大支柱产业,经济建设加速发展 商都县立足资源禀赋,大力实施"投资拉动,政策驱动,龙头带动"战略,积极培育壮大特色支柱产业,推动了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集中全力抓项目,发展基础不断夯实。始终把招商引资、争取项目作为扩大投资、强化基础、加快发展的重要举措,全力以赴引项目,千方百计争资金。认真落实"三三制"工作方式,优化政务服务环境,创新招商机制,组建了6个招商分局,聘请了38名企业负责人为招商局副局长,发挥了以商招商的优势,加大了"点对点"招商力度。2013年,全县引进并开工建设项目42个,协议总投资106.5亿元;争取到国家、自治区各类项目241个,到位资金6.76亿元。一大批项目的顺利实施,为商都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强化措施育产业,特色经济快速发展。特色就是品牌,特色就是竞争力。立足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培育建设了太美和希森马铃薯加工、恪青蔬菜加工、冷山糖业甜菜加工、奥淳酒业粮食加工、大北农生猪养殖、中谷奶牛鲜奶加工"七大龙头",积极推行"企业+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把田间地头变成了企业的第一生产车间。2013年,全县马铃薯种植面积稳定在50万亩,其中专用薯7万亩、脱毒种薯6万亩;蔬菜 ·

社会保障体系文献综述

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研究综述 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概念是指国家管理社会保障事业的组织机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的总称。它涉及社会保障体系的方方面面,如社会保障保障立法、社会保障具体的规章制度和方法、机构设置及其职能权限、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监督、社会保障业务经办等。狭义的概念是指社会保障机构的设置及其职能权限的划分。1本文为了写作需要采取的社会保障管理的定义偏向狭义的定义,但也涉及到立法、监督等方面的内容。 从目前现有的文献来看,单独研究社会保障管理的文章相对比较少。主要是放在对社会保障制度的研究中,作为一个部分加以论述。 1、中国管理体制的发展及现状 1.1中国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发展 对中国社会保障管理体制演变过程的划分说法不一,阶段的划分标准也各不相同,三、四、五阶段的都有。不过有几个关键的时间点是公认的,即1978年是改革探索阶段的开始,1998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组建,标志了中国基本统一的社会保障管理机构的建立。 根据管理主体的不同来划分,中国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大致经历了四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即从1951~1969年的工会管理,到1969~1980年代的企业自管,再到20世纪80年代的多部门管理,直至1998年国务院组建了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结束了社会保险工作多部门分散管理的局面。民政部门主管城乡社会救助事务。2000年国家又成立了“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至此,形成了目前中国社会保障管理体制。2 目前我国社会保障的机构设置,是在国务院的统一领导下,采取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分级管理体制。纵向机构设置,大体分为三个层次:中央、地方和基层。横向机构设置,在从上到下每一层按照不同的职能性质设置包括行政管理机构、业务经办机构、基金运营机构和监督机构四大类机构。(见图1.1) 图1.1中国社会保障管理体制3 从中央行政管理机构的设置来看,目前参与社会社会保障管理的机构主要包括: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民政部、人事部、财政部、卫生部等。4劳动与社会保障部主要负责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险项目、农村社会保险以及社会保障基金等管理。民政部门负责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的管理。财政部负责社会保障基金预、决算。所有的机构统归国务院管理。 对于中国社会保障管理的研究,学者从不同学科,如社会保障、财政学、管理学、法学的角度,不同角度如社会公平、效率,政府的责任定位,社会管理服务等来进行研究。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在管理体制的模式(政府在管理中的责任承担问题),管理的社会化、信息化,管理体制存在的缺陷和改进对策,农村社会保障管理体制以及管理体制的国际比较等几个方面。 1康士勇主编: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M),2003年8月第2版 2章晓懿:社会保障:制度比较(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第1版 3对于中国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部门设置,有各种不一的说法,在这里采用的是其中一种 4关于中央部门的设置及其职能,也是说法各异,本文取其中比较统一的说法。

国内外文化旅游研究综述

国外文化旅游研究综述 中华文化的多元一体化格局已经得到了人们的广泛认同,从民族融合、民族文化交流、碰撞与整合的角度出发,将涵盖诸多民族特色的中华民族文化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把握,最终形成了富有中国传统特色的中华文化。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各大类产业结构不断调整格局,文化产业成为地区发展最具潜力的优势产业,也是民族经济继续走向振兴的有力助推器。当前,中国经济形势一路高歌猛进,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部跨越式发展都在深入推进中,文化建设也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但必须正视的是,地方文化资源的丰富性并不意味着其产业化运作的简单易行,文化资源并不等同于文化产业资源。丰富独特的文化资源的开发需要借助于现代商业和市场的深加工。只有经过现代商业和市场的产业转换,文化资源才能转变成为具有普适性的现代文化商品。与我国宏观经济运作状况一样,文化产业在发达地区和民族地区的起步、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区域特征。近年来,发达地区在短时期获得了突破性发展,而民族地区除了文化旅游业呈现较高的产业化程度外,影视、出版、会展等新兴文化产业仍显弱小。在经济全球化和现代传媒业带来的巨大冲击下,夹杂在后工业时代的西方文化产品和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文化产业巨浪中,文化旅游将迎来自己的发展时机。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不仅会实现从单纯的资源开发型向生态经济型的转变,而且对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概念 (一)旅游与文化 在旅游与文化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产生了文化旅游和旅游文化两个概念。一般认为,文化旅游是指旅游产品的提供者为旅游产品的消费者提供的以学习、研究考察所游览国(地区)文化的一方面或诸方面为主要目的的旅游产品。如历史文化旅游、文学旅游、民俗文化旅游等。旅游文化则是以一般文化的在价值因素为依据,以旅游诸要素为依托,作用于旅游生活过程中的一种特殊文化形态,是人类在旅游过程中(包括旅行、住宿、饮食、游览、娱乐、购物等要素)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总和。旅游文化具有综合性、地域性和继承性等特点。两者的差别是显而易见的,但又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旅游文化不仅覆盖了旅游业的六要素,而且与旅游的各相关部门、产业有紧密的关联度,其容相当丰富多彩。而文化旅游

企业并购文献综述

关于国内外对企业并购动因研究的文献综述 胡云枫M01114234 摘要:20世纪以来,并购已经成为企业快速扩张和整合的重要手段之一。为了探究企业并购的动因,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做了大量研究。本文对有关国内外企业并购的动因研究的文献做了总结与综述。 关键词:企业并购动因文献综述 一、国外对企业并购动因的研究 企业并购动因理论解释促成企业并购发生的影响因素。 1. 经营协同假说( operming synergy hypothesis) 该假说假定存在着规模经济, 并且在并购之前, 企业的经营活动达不到实现规模经济的潜在要求, 包括横向降低成本费用的生产规模经济、纵向降低交易费用的规模经济和特定管理职能方面的规模经济。通过并购可以对企业规模进行扩充和调整, 达到最佳规模经济或范围经济, 这可能是对企业并购最经典的经济学答案。 2. 管理协同假说( management synergy hypothesis) 该假说认为优势企业并购劣势企业, 管理者作为一个团队被转移时, 能够将被收购公司的非效率性的组织资本与收购公司过剩的管理资本结合从而产生较好的协同效应。 3. 财务协同假说( finance synergy hypothesis) 该假说认为并购是将目标企业所在行业中的投资机会内部化, 将企业外部融资转化为内部融资, 由于内部融资比外部融资成本更低, 从而增加了财务协同,降低了融资风险。 4. 市场力量假说( market power hypothesis) 认为公司间的并购可以增加对市场的控制力。首先, 通过并购同行业企业, 以减少竞争者, 扩大了优势企业的规模, 优势企业增加了对市场的控制能力, 从而导致市场垄断。其次, 即使不形成垄断, 由于并购扩大的规模效应也将成为市场进入的壁垒。 5. 战略动机假说( strategy motive hypothesis) 企业并购战略动机在于通过并购活动实现多样化经营,企业并购可以通过实

关于文化产业的文献综述

关于文化产业的文献综述 一、国内文化产业发展历史 从改革开放到目前为止,国内文化产业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一)1978-1985年,文化产业的起步阶段。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娱乐业从无到有,有力地冲击了人们的文化观念。20世纪80年代以后,录音机首次进入普通百姓家庭,与革命歌曲不同,当时被称为靡靡之音的流行歌曲受到了年轻人的大力追捧,尤其是每年春节晚会后人们对港台歌星的迷恋,引发了录音磁带的热卖,使得处于改革开放前沿的广东音像出版得到率先和快速发展。这一新的文化现象的出现,刺激和引领了社会的文化消费。1985年,国务院转发国家统计局《关于建立第三产业统计的报告》,把文化艺术作为第三产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列入国民生产统计的项目,这事实上确认了文化艺术可能具有“产业”的性质。 (二)1985-1992年,文化产业的自发培育和成长阶段。以广告公司和演艺公司的大量出现为标志,出现了各种形态的文化企业。1991年,国务院批转《文化部关于文化事业若干经济政策意见的报告》中正式提出“文化经济”的概念;1992年,十四大报告中提出“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同年出版的国务院办公厅综合司编著的《重大战略决策——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一书,明确使用了“文化产业”一词,这是我国政府主管部门第一次使用“文化产业”概念。 (三)1992-2001年,文化产业走向自觉阶段。1992年“十四大”之后,我国正式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激发了全社会的活力,文化企业的自由度也逐步加大。社会的商业化推动了文化的市场化发展,中国的文化产业迅速从以政治为主导的社会形态下解放出来,全面导向大众市场。1996年广东在全国率先组建报业集团,形成了多种媒体协同发展,满足不同层次读者需要的舆论宣传体系;1998年文化部设立文化产业司,并

国内外企业并购研究文献综述

国内外企业并购研究文献综述TimesFinance2011年第6期中旬刊总第447期时代金融TimesFinanceNO.62011CumulativetyNO.447企业并购这一 经济现象由来已久在西方发达国家这种经济现象随着新技 术的出现、产业的更新和结构调整以及经济制度的变革掀起一次又一次的并购高潮。在世界经济日趋一体化的形势下企业并购已成为各国资本运营的有效方式。我国现已加入WTO 这种经济现象势必对我国企业产生深刻的影响。我国企业同发达国家相比无论在规模上还是质量上都相差很远。面对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如何运用并购的手段来增强我国 企业的经营实力增强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已成为目前相 当迫切的问题。一、国内外研究现状一传统并购理论研究1.效率理论。目标企业并购理论的发展和并购实践一样随着时代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传统的效率理论认为并购可以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率即225。协同效应包括规模经济效应和范围经济效应又可以分为经营协同效应、管理协同效应、财务协同效应和多元化协同效应。并狗实际上是寻求一种优势互补。横向、纵向、混合并购都能产生协同效应。2.交易费用理论。科斯1937提出了企业存在的原因是可以替代市场节约交易成本企业的最佳规模存在于企业内部的边际组织成本与企 业外部的边际交易成本相等时并购实际上是企业意识到通 过并购可以将企业间的外部交易转变为企业内部行为从而

能节约交易费用时自然而然发生的。交易费用理论可较好地解释纵向并购发生的原因。3.代理成本理论。现代企业最重要的特点是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存 在委托———代理关系企业不再是单独追求利润最大化。代理成本是詹森和麦克林1976提出的。二企业并购动因研究1.规模经济动机论。企业并购的规模经济通常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技术方面的规模经济。即由生产技术所决定的最佳产量规模。二是管理经营上的规模经济。主要表现在企业并购可以降低交易成本和销售成本、增强研究开发实力等。很多规模较小的企业通过并购实现了规模经济。2..战略动机论。战略驱动并购的原动力是企业利润的最大化或者是股东价 值的最大化及企业盈利能力的持续稳定上升。新古典经济学从利润最大化的传统假设出发将并购看成是企业追求利润 最大化或成本最小化的行为在现实并购中管理层的并购决 策应该符合股东利益最大化。具体战略动机表现在一是能力转移动机。威斯通等认为兼并是为了转移或获得行业专署管理能力横向兼并或相关兼并转移或获得一般管理能力及财 务协同混合兼并。二是战略重组动机。通过兼并实现分散经营同时扩充管理技能。K.D.Brouthers等1998认为在并购的战略动因中包括提高竞争力、追求市场力量和获取稳定的利润增长率等。3.协同动机论。一些经济学家 Arrow1975AlchainCrawfordandKlein1978Williamson1975

发展壮大文化产业与增强广州文化竞争力

发展壮大文化产业与增强广州文化竞争力 文化产业是增强文化竞争力的重要载体。广州市推进新型城市化发展的基本要求是打造岭南风格的特色城市,强调突出岭南特色,挖掘岭南自然、历史、文化、传统和现代内涵特色,充分彰显城市文化魅力。因此,针对当前广州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以特色文化产业链为切入点,发展壮大文化产业、增强文化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标签:文化产业;文化竞争力;文化产业链 广州特色文化产业链包含两个部分:一是立足广州本地,有广州特色的文化产业全链条;二是面向国内外,在文化产业链条上,有广州优势的产业环节。 一、广州打造特色文化产业链正当其时 世界现代产业发展基本趋势表明,当今国际竞争不仅仅是企业的竞争,也不仅仅是产品的竞争,而是一个全新的产业链的竞争。文化产业的发展壮大也不例外,完整的产业链条是文化产业成熟的标志,产业链条完善才能形成有竞争力的文化产业集群,才能最大程度获得经济效益。因此,广州通过着力打造系列特色文化产业链,可以整合优化文化产业发展各类资源要素,集聚文化关联企业互依错位竞相发展,激发文化市场主体的创新动力与活力,逐步解决当前制约广州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整体提升城市文化竞争力。当前,广州文化产业增加值已超千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8%以上,文化产业初具规模、文化市场日益兴旺、文化企业不断成长、文化人才队伍进一步壮大、品牌意识逐步增强,打造广州特色文化产业链正当其时。 1.打造特色文化产业链有利于发挥广州文化资源比较优势。特色文化产业链植根于本土文化资源。广州打造特色文化产业链,可以充分整合这些历史文化、民俗文化、自然生态文化、革命文化、时尚商贸文化等各类特色文化资源和各方面力量,推动文化产业与其他相关产业跨界融合发展,形成广州独具特色的文化产业国际品牌和产业链系统化品牌传播体系,极大地提高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效率,促进地方特色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 2.打造特色文化产业链有利于增强广州文化企业整体竞争力。特色文化产业链依托于大中小微文化企业。广州在新闻出版、影视传媒、网游动漫、广告会展、时尚创意等优势领域,已经拥有一批百亿级文化企业和知名品牌,打造特色文化产业链,可以充分发挥这些企业的龙头作用和文化品牌的影响力,通过整合提升文化资源数字化网络和市场化文化投融资平台、文化创意研发平台、文化产权交易平台等产业服务体系,培育带动一批产业链相互接驳的中小微文化企业协同发展,形成良好的文化创新创业生态环境,实现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的产业集聚和企业集群,促进文化企业整体竞争力的提升。 3.打造特色文化产业链有利于文化人才集聚广州创新创业。特色文化产业链

奋力东向奏新曲——滁州市近几年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学员寒假社会调查实践报告 奋力东向奏新曲——滁州市近几年经济社 会发展综述 姓名: 单位: 时间: 2015年3月1日

奋力东向奏新曲——滁州市近几年经济社 会发展综述 滁州,素有安徽“东大门”之称,历史上曾演绎过无数神奇的故事,有着传奇的辉煌。滚滚长江东逝水,当与之毗邻的苏浙沪地区人民率先富足后,滁州又该作出怎样的选择?让人欣喜的是,过去几年里,滁州准确定位,瞄准了发展方向。 一、“桥头堡”实施前沿战略 近几年,继中央作出“中部崛起”战略决策后,安徽省委、省政府发出“抢抓机 遇、乘势而上、奋力 崛起”号召,并明确 提出大力推进东向 发展战略,加快融入 长三角。 在这个历史时 刻,一向被称作安徽“东大门”的滁州,感觉到身上承载的责任。 “过去,我们只从本省角度看。滁州位置的特殊性无法充分显现出来。现在要把滁州放在全国坐标系里看,滁州则是安徽接轨长三角的最前沿,在安徽东向发展战略中,滁州理应率先发展。”滁州市委书记汪国才说。

2005年3月,省委书记郭金龙、省长王金山在滁州调研时,要求滁州充分发挥“桥头堡”作用,实施“前沿战略”,加速融入长三角,在全省发展中走在前面,为安徽奋力崛起作出应有贡献。这无疑给滁州市广大干群以极大鼓舞,更坚定滁州实施东向战略的信心。 二、全面出击接轨长三角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针对与长三角地区在观念、思路、政策、机制等方面存在的差距与不足,滁州市提出要在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中接轨前沿。他们开展一系列大讨论,引导广大干群彻底摆脱思想上、心理上和时空上障碍,发挥自身优势,强化融入意识,开展多领域、多空间、多层次合作。 滁州与南京一江之隔,两地交流与合作由来已久,优势互补,合作潜力很大。2000年,南京市提出构建“南京一小时都市圈”设想后,滁州市积极响应。今年国庆前夕,蚌宁高速公路滁州段正式建成通车,滁州与南京车程缩短到半小时左右。另外,京沪铁路、合宁高速等贯穿滁州,滁宁一级公路这条快速通道正加快建设,滁宁间4条渡口实施渡改桥,滁州各地与南京的公路客运班线正在编排,两地时空距离不断缩短。 为向长三角地区推介自己,滁州市连续几年组团参加南京重大项目洽谈会,并将醉翁亭文化旅游节办到上海,南京华瑞、苏果,浙江德力西,上海华威等大企业集团纷纷来滁投资兴业。“十五”期间,滁州共引进国内资金超过140亿元,其中有70%左右来自长三角地区。由于主动承接长三

社会保障文献综述

社会保障文献综述 10级劳保二班刘海波1090201023 近些年来,民生问题有关民生的公共政策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激烈讨论。可以说一个关注民生且中锋是民生的时代已然来临。然而在轰轰烈烈的讨论中,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出现了,即何为民生,并没有达到广泛共识。岳经纶认为,民生概念的混乱,归根结底,在于政府公共管理和施政理念缺乏社会政策思维(参见注释1)。简言之,民生概念的模糊就是源于社会政策理念的缺位。讨论民生问题,离不开社会政策。社会政策旨在确保能够促进公民福利和福祉。社会政策的概念和理论体系为我们准确把握民生问题的政策内涵和社会意义提供了明确的指引。我国的民生事业和社会建设需要构建清晰的社会政策途径,以社会政策来指导民生事业和社会建设,调整公共支出格局,从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和谐社会。 这不由得让我想到经济危机下美国的社会保障问题。美国的加里·贝特里斯从财政危机出发,探讨了在经济衰退期美国社会保障政策的变化和反应(参见注释2),虽有中西差异,但对于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亦有一定得借鉴意义。文章首先对美国经济情况做了初步介绍,特别是分析了经济衰退与以往不同的特点,当然这不是我们所关注的焦点。其次,讨论了美国政府对于经济衰退采取的措施,重点关注国会通过的临时性措施可能对社会保障网络产生的影响。最后对美国社会保障系统应对经济危机的能力作了简要评估。美国社会保障制度应对经济危机的措施主要包括了两个部分:一是常规社会保障系统,早在国会和当前政府采取特别措施应对经济危机以前就持续发挥其安全和稳定作用;二是在2008年2月获得国会授权的特别措施。这两类政策分别在不同程度上保证公民在经济危机的情况下仍享有社会保障权益。 其实民生问题任重而道远。民生问题自古以来就是中国政治的核心议题之一。“国计民生”的说法充分证明了民生问题与国家发展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参见注释3)。而如今在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在发展中也或多或少的蕴含着危机(参见注释4)。主要有三部分:一是社会保障的信任危机,主要表现在社保已成为政府的沉重负担,人口老龄化压力,医疗保健费用的黑洞与非想的公平性,失业率居高不下,计划的成熟加重社会保障负担等;二是对社保批评的观点。保守派认为社会保障会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甚至也会使失业率剧增。激进派认为社保未达到原设计的社会目标。还有就是欺诈现象使基金损失严重;三是现收现付制度本身的危机。 而我认为,在社保面临政府承担责任的必然性与作用的有限性、政府机制与市场机制的适度选择、需求的无限与资源的有限、公平与效率这样的困惑(参见注释5)之下,我们应改革社会保障。在制度模式方面:直接或间接的减少国家责任,重新评估政府、企业、个人三者的关系;重新审视现行的运行机制;寻求资金缺口及解决办法;同时也可以转移一部分,从政府公办转到部分民营企业办理。在管理技术方面:改变现有的管理体制,完善并增强社会保障依法运行机制,使管理,经办和监督分开,权利制衡;改革管理技巧,改变社会保障资金支出比例;调控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结构,加强社会保障基金的运营管理;建立健全社会保障立法,及时调整社保立法的结构与内容。 此外在农村,发展社会保障事业应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拓宽社保覆盖面;逐步提高农村社保的社会化程度;健全农村社保体系,力求项目完备化及多层次;使用科学的管理体制;确保基金保值增值;以及加强立法等。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我国是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具有深厚的历史资源,丰富的景观资源。但在文化产业方面,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西方主要发达国家中的英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以及亚洲的日本、韩国等国,都把文化产业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纷纷制定了符合本国国情的扶持文化发展的文化政策。在西方发达国家中,文化产业占据着重要地位,西方文化在世界上形成了一种强势文化,构成了对世界的控制力量。最具代表性的应属美国的文化产业。美国政府实行文化全球化战略,形成了一种文化巨无霸,从各个方面构成了一种强势文化和话语霸权而对当代社会产生了深刻影响。在这种国际环境下发展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各个国家的重中之重。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取得的成就 虽然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的文化产业有所发展,但真正得到重视、得到快速发展应是在21世纪。而且一些重要的文化政策法规也是在新的世纪颁布的。2000年,在十五届五中全会上,我国第一次在中央正式文件中使用了“文化产业”这一概念,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以后的重要会议内容中政府都会提到文化产业,并把它上升为一种国策。正是在这种大环境下,中国的文化产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首先就各个城市来说。中国历史悠久,地大物博,56个民族共同创造了辉煌璀璨的中华文化。但由于各个地方的民族风情、

地理情况、历史资源等方面存在很大的不同,所以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各个城市都在发挥自己的优势,发展具有自己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 四川是一个自然资源大省,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如四川的宜宾市在由亚太旅游联合会、中国生态学会旅游专业委员会和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旅游文化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2008中国文化生态旅游高峰论坛上被评选为“中国最佳文化生态旅游城市”。宜宾市有世界级风景名胜区2处、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4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处、省级风景名胜区5处,省级湿地公园2处。 再如山东的临沂,众所周知,临沂是革命老区,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所以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临沂市政府就在一点上大做文章,发展红色旅游。临沂市红色文化资源丰富,这里诞生了与井岗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一脉相承的沂蒙精神。近年来临沂市先后将孟良崮战役纪念地、沂蒙山小调诞生地、山东省政府旧址等36处红色旅游景点命名为沂蒙精神教育基地,并对全市100多处红色景点进行了重新整合规划,使全市红色景点形成完整统一的旅游网。临沂市主打沂蒙品牌的产品现在已达到600多个,涉及食品、工艺品、文化用品、旅游产品、工业品、服务业等上百个门类。一系列旅游和文化品牌的成功打造,奠定了临沂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坚实基础。

关于跨国公司并购我国企业的文献综述

关于跨国公司并购我国企业的文献综述 摘要:随着中国入市以及近年来经济的高速增长,跨国公司对我国企业的并购行为日趋活跃。跨国公司的并购行为无疑能给我国带来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负面效应。本文对一些学者在此问题的探讨上进行综述,对跨国公司并购我国企业的现状、影响和应对措施做简单分析。 关键词:跨国公司;并购;影响 一.引言 跨国并购是指跨国公司等国际投资主体通过一定的程序和渠道, 依照东道国法律取得东道国某些现有企业的全部或部分资产所有权的行为[1]。外资并购分为跨国兼并与跨国收购两种形式,前者是指将当地企业和外国企业的资产合并后建立一家新的实体或合并为一家现有的企业;而后者是指外国公司在证券市场上用现金、债券或股票购买当地企业的股票或股权以获得对该企业的控制权,而当地企业的法人地位并不消失[2]。 20 世纪90 年代以来,跨国并购已经取代新建投资成为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而伴随着入市,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进一步加快,跨国公司并购我国企业从广度上和深度上也迅速提升[3]。跨国并购作为经济全球化的产物,它带来的积极影响是毋庸置疑的,通过并购,可以吸收更多的外资,弥补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资金短缺的问题[4],另外,它对于加强市场竞争、提高企业效率,推动我国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提高我国产品的竞争力,也有一定作用[5]。但同时,在积极的作用外,它带来的一系列负面效应更值得引起我们的警惕。对此现象,我们应该理性看待,并积极寻找应对策略。 二.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的现状及特点 据有关资料显示:跨国公司已在彩管、微电机、小汽车、计算机、程控交换机、光纤电缆、橡胶、轮胎、啤酒、造纸、洗涤用品、医药等行业实际上取得垄断或控制地位。在计算机行业中,长城、四通、中环等外商投资或协议投资的项目中,外方均占有控股权。在我国洗涤用品行业中,较大规模的合资企业有15 家,且全部是中国洗涤用品行业中排名前20 位的大企业[6]。一些我们熟知的名族品牌,也早在不知不觉中成为外国人的囊中物。众多的并购案例,更让我们认识到它对我国经济甚至政治方面的威胁是不容忽视的。 通过近年来众多的并购案例,我们对并购的特点也可略探一二。周晓武[7]、李慧、张绍焱[8]、陈佳慧、黄群慧[9]都认为,从产业上来看,跨国公司并购我国企业主要集中在制造

广州文化创意产业的SWOT分析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课程:区域规划 广州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SWOT 分析 专业班级14城市规划(1)班 学生姓名丘穗敏 指导教师 2014年10月25日

广州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SWOT 分析 摘要:文化创意产业被认为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有着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世界各国政府都对这一产业的发展给予了特别关注和高度重视。广州市是华南地区中心城市,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充足的资金资源和人才资源,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具备良好的基础条件。文章以SWOT分析法为研究的基本框架,系统研究广州市文化创意产业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厘清发展思,并据此为广州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建议。 关键词:广州;文化创意产业;SWOT分析 2014年已接近尾声,这一年两位文坛才子郭敬明和韩寒的电影大对决,以《小时代》获奖,韩寒,我们后会有期结尾。这一年还有继2013年“大黄鸭”之后,大黄鸭之父再推出的“月兔”迎中秋;《小苹果》、《我的滑板鞋》等网络神曲的流行;苹果6的发行;另外还有华谊兄弟王中军花3.77亿元买下梵高名画《雏菊与罂粟花》;而最近的万达集团也是花巨资打造各种影城,电影主题公园…等,这些文化热点资讯每时每刻都在冲击你的神经,颠覆你的感官。可以看出,信息时代的来临,逐步形成了以文化创意价值为核心,现代科学传播技术为支撑,以文化创意、文化传播、文化消费、文化服务、文化交流为核心的的新型产业链——文化创意产业。 文化创意产业在各国有不同的定义,称为文化产业、创意知识产业、内容产业、创意工业等,但大体上是相同的,都是指文化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简单复制的文化工业在面临多样性审美文化需求,高科技推动、产业越界渗透融合的冲击下,出现的以原创性知识产权为价值核心,突出创意、创作与创造,为消费者提供文化体验与审美享受,同时极有创造财富和提供就业机会潜力的产业集群。文化创意产业主要包括广播影视、动漫、音像、传媒、视觉艺术、表演艺术、工艺与设计、雕塑、环境艺术、广告装潢、服装设计、软件和计算机服务等方面的创意群体。它是一种新型业态,是世界经济增长的中坚力量,对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转变经济增长形式,实现可持续发展有重要作用,越来越受到全球各国各地区的重视。 目前中国的文化创意产业策略是形成东部、中部和西部三级梯队状态,明确各城市创意分工,共同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而广州作为东部中心城市梯队的一员,需要在文化创意产业上有所突破,与先一步发展创意产业的北京,上海、等形成同等级的文化创意中心。广州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方面具有一些诸多得天独厚的优势,但如何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热潮中脱颖而出,如何在全国创意分工中更好的和其他城市合作,使区域资源配置合理化,则是关键问题所在。在此以SWOT分析方法,分析对当前广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进行全面、清晰的分析,进而为厘清未来的发展思路提供参考。 一、广州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SWOT 分析 1、优势

安溪县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安溪县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1999年,安溪县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连续第三年列为全省经济发展十佳县之一。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6.7亿元(现价,下同),比上年增长17%;工农业总产值达到94.4亿元,增长22.06%。 【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全县农业总产值达到16.6亿元,比上年增长6.1%。在自然灾害较多之年,粮食总产量仍达19.7万吨,完成年计划的97.6%。农业综合开发和农业产业化经营迈出新步伐,五大基地建设取得新进展,茶果、林竹、肉禽蛋奶产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尤其是茶叶农残降解取得阶段性成果,茶叶质量和价格明显提高。农业投入有所增加,农田水利建设和农电“两改”工作取得成效,完成城区西大桥至南门大桥左岸防洪堤排险加固工程,6座病险水库得到排险加固,经受了强台风正面袭击的考验,并在抗御灾害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农业生态环境有所改善,晋江西溪安溪段竹林带建设超额完成市下达任务,“两路两溪”两侧一重山造林绿化得到较好落实。农业科技有较大发展,慈山农中农科教示范基地和六大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扎实推进。安台农业合作与交流取得新成果。旧村改造、新村建设取得突破,树立了几个先进典型。面对9914号强台风的袭击,全县奋力抗灾救灾,把灾害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工业增长较快,结构和效益得到改善】 全县工业总产值达到78.4亿元,比上年增长24.4%。乡镇企业取得较大突破,总产值达到107.5亿元,增长21.9%,其中工业产值77.9亿元,增长24.4%。国有工业稳步发展,经贸系统国有工业企业产值达到1.2亿元,比上年增长10.8%。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形成,六大支柱产业和重点骨干企业得到重点扶持正在加快成长,工业小区开发建设步伐加快,一批项目实施技改升级,一批项目建成投产,一批项目开工建设,在经济增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工业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有新提高,一批企业开展ISO9000质量体系及产品质量双认证,全县通过国家级消灭无标生产试点县达标验收。 【财政预算执行良好,金融形势平稳】 全县财政总收入达到2.7亿元,比上年增长15.6%,其中县级预算内财政收入1.9亿元,增长15.5%;财政支出控制在预算盘子之内,全年财政支出2.5亿元,比上年增长11.2%,连续第五年实现当年收支平衡。金融形势平稳,年末金融系统各项存款余额27.88亿元,各项贷款余额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