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艾滋病疫苗研究进展

艾滋病疫苗研究进展

艾滋病疫苗研究进展
艾滋病疫苗研究进展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艾滋病疫苗研究进展

作者:侯佩强, 艾宪淮, 李兆忠

作者单位:侯佩强,艾宪淮(泰安市卫生防疫站,山东,271000), 李兆忠(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刊名: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英文刊名:CHINA PREVENTIVE MEDICINE

年,卷(期):2003,4(1)

被引用次数:2次

参考文献(14条)

1.Schedel I;Sutor GC;Hunsmann G Phase Ⅱ study of antiCD4 idiotype vaccination in HIV positive volunteers[外文期刊] 1999(15/16)

2.LUNDHOLM P;Asalura Y;Hinkula J Induction of mucosal IgA by a novel jet delivery technique for HIV-1 DNA[外文期刊] 1999(15/16)

3.Sarin PS;Talmadge JE;Heseltine P Booster Immunization of HIV-1 negative volunteers with HGP-30 vaccine induces protection against HIV-1 virus challenge in SC1D mice[外文期刊] 1999(15/16)

4.McCarthy M AIDS doctors push for live -virus vaccine trials 1997(9084)

5.HAYAMI M;Igarashi T;Kuwata T Gene -mutated HIV -1/SIV chimeric viruses as AIDS live attenuated vaccines for potential human use[外文期刊] 1999(Suppl 1)

6.Haga T;Kuwata T;Ui M A new approach to AIDS research and prevention: the use of gene -mutated

HIV/SIV chimeric viruses for anti -HIV -1 live -attenuated vaccines 1998

7.Heeney J;Akeblom L;Barnett S HIV -1 vaccine-induced immune responses which correlate with protection from SHIV infection:compiled preclinical efficacy data from trials with ten different HIV -1 vaccine candidates[外文期刊] 1999

8.NOVEMBRE FJ;Saucier M;Anderson DC Development of AIDS in a chimpanzeee infected with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type Ⅰ 1997

9.常俊标艾滋病的分子生物学及治疗 2001

10.康来仪;潘启超;庄明华艾滋病防治研究进展[期刊论文]-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2001(01)

11.Fomsgaard A HIV -1 DNA vaccines[外文期刊] 1999(1/2)

12.Wang Y;Xiang Z Pasquinis.The use of an EI -deleted, replication -defective adenovirus recombinant expressing the rabies virus glycoprotein for early vaccination of mice against rabies virus 1997

13.WEINHOLD VM Retrovireses of human AIDS and related diseaeses 1997

14.HD DD Toward HIV eradication or remission: the tasks ahead[外文期刊] 1998(5371)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朱小磊更有效的艾滋病疫苗能否研制成?[期刊论文]-世界科学2005(11)

2.董玉坤艾滋病疫苗研究进展及前景[期刊论文]-医学文选2006,25(4)

3.张晓燕.徐建青.刘颖2004年国际艾滋病疫苗大会报告综述[期刊论文]-中国艾滋病性病2004,10(6)

4.易海华.汪允侠.张洪永HIV疫苗研究进展[期刊论文]-中国校医2002,16(3)

5.洪坤学.邵一鸣.HONG Kun-xue.SHAO Yi-ming艾滋病疫苗研究进展[期刊论文]-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07,18(2)

6.秦光明.张定玲.杨维中HIV疫苗研究进展[期刊论文]-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01,17(3)

7.艾滋病疫苗研究的新发现[期刊论文]-当代医学2006(7)

8.HIV-1/艾滋病新型疫苗的研究[期刊论文]-中国科技成果2008(7)

9.严延生.于恩庶艾滋病疫苗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2003,19(2)

10.黄相刚.徐建青.邵一鸣艾滋病疫苗临床试验研究进展[期刊论文]-中国医刊2006,41(6)

引证文献(2条)

1.王卫.魏强记忆性T细胞和HIV疫苗[期刊论文]-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2007(5)

2.丁莉.谢知兵.潘一峰含HIV-1gp120基因抗原决定簇的重组脊髓灰质炎病毒的构建及鉴定[期刊论文]-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6(21)

本文链接:https://www.doczj.com/doc/9d3687731.html,/Periodical_zgyfyxzz200301042.aspx

艾滋病病毒疫苗研究历程

艾滋病病毒疫苗研究历程 2015212374 世祺 摘要 艾滋病是一种病死率高、传播围广的传染性疾病。全世界许多国家对病毒疫苗的研制都很成功,但艾滋病疫苗研究却一直没有成功,这主要与HIV特殊的生物学特性有关。目前没有针对HIV的特效治疗方法。曾经由大卫·巴尔迪摩领导研发的整合酶抑制剂的疫苗被认为是最有希望的研究,然而这项耗时经年、耗资过亿的实验最终仍然宣告了失败。整合酶抑制剂的疫苗实验失败了之后,艾滋病研究领域一时充满了悲观的声音,但更多的观点认为,目前艾滋病研究只是误入歧途。目前DNA疫苗成为了比较有希望的研究新方向,然而仍然有许多专家报以谨慎观望态度。随着对HIV的深入研究,HIV流行特点、流行株的克隆、测序和重配等基础工作的完成,以及HIV病毒本身生物学特性的阐明,我们依然有理由乐观的相信,人类将不断开发出新的更有效的疫苗,最终实现预防和治疗艾滋病感染。 一、为什么至今未能研制出HIV疫苗 全世界许多国家对病毒疫苗的研制都很成功,但艾滋病疫苗研究却一直没有成功,这主要与HIV特殊的生物学特性有关。高度变异性是HIV及其他反转录病毒所具有的显著特征。HIV外壳蛋白的抗原性很低,而且存在不同型1。HIV可以分为主型M(main genotype)及A~I亚型,不同的亚型之间的差异可达30%以上,而且不同分化体之间还会产生重组体。HIV感染者虽然可以产生各种中和性抗体,但是这些抗体通常是病毒株特异的而不能交叉中和。艾滋病病毒的变异非常“聪明”。它们在复制的过程中错误率至少比人类高一千到一万倍。艾滋病病毒复制高错误率的代价就是一些变异后代的死亡,但是它的优势也很明显,就是药物对旧病毒有抑制作用的时候,它立刻就会有新的病毒出现,避开药物的侵害。 1BurtonDR,WilliamsenPA,PattenPW,el:a1.Antibodyandvirus:bindingandneutralization.Virology,2000,270:1

艾滋病疫苗研制失败的原因揭秘

特朗普治愈新冠的秘密 10月2日,特朗普感染新冠肺炎,在太平洋岛国图瓦卢的慰问电尚在途中时,特朗普宣布已经治愈。 从2日住院到5日出院继续工作,特朗普说他不再服用药物,认为“已经做完了该做的一切。” 图瓦卢命令驻美大使馆不得不紧急追回即将发往白宫的慰问电。 特朗普治愈的秘密是什么? 先看一下艾滋病疫苗研制失败的原因。目前,所有关于艾滋病疫苗研制失败的讨论全是错误的。 科学本身并没有是非对错之分,科学家才有立场。科学研究成果本身也只是对人类世界的一种客观发现,但科学家在对这种发现运用过程中便会带有偏见。

这种偏见本身就是导致人类悲剧的原因之一。 核的发现,本身既能用于发电,造福人类,又可以制造原子弹,打倒小日本,甚至还能够摧毁地球。 艾滋病发现30多年了,可消灭与治愈艾滋病仍只是一句空话。虽然科学界对艾滋病的起源、发病、传播等科学机理逐渐有了深刻了解,并且世界各国都在致力于该疫苗研制,然而经过30多年的努力,艾滋病疫苗的研制一直未取得实质性进展。 或者说,艾滋病疫苗本身没有任何进展,人类在与艾滋病毒的战斗中失败了。 疫苗是人类对抗病毒性疾病最有效的措施,已反复被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所证实。 1997年,连任美国总统的克林顿,就向公众许诺,要在8年到10年内研制出有效的艾滋病疫苗。

3年后克林顿就离任了,致使艾滋病疫苗的研发无人问津。 全球虽然曾一度有几十种疫苗进行临床试验,但几项主要的疫苗临床试验先后受挫,结果令人沮丧。 为什么呢? 有专家将其归因于HIV病毒变异过于复杂。 事实上,病毒生存的种种特征,易于变异是病毒的通性,但不管如何变异不能失却其自身的基本结构与特征,因此病毒变异不是疫苗研制不能成功的恰当理由。 比如,乙肝病毒善于变异,但疫苗却卓有成效;流感病毒更善于变异,年年都有相应疫苗问世。为什么HIV病毒疫苗的研究人类屡战屡败呢。 有专家分析认为,造成一种病毒疫苗研制的困境大致可分为技术或理论两大方面的因素,但目前无论是从病毒学与分子生物学的技术水平来说,还是从理论机制上来讲,均不存在疫苗研制的任何问题。 问题出在哪儿呢?

浅谈当今国内艾滋病研究与防治现状

浅谈当今国内艾滋病研究与防治现状 曹译文 (西南民族大学社会学与心理学学院,成都,610225) 摘要通过对已有艾滋病相关文献的检索与分析,探究在艾滋病领域存在的相关心理学研究,以艾滋病污名和社会支持两方面进行阐释,并从心理学与医学两个领域探讨艾滋病的防治现状。本文旨在了解当前社会艾滋病领域的研究现状,提出未来艾滋病研究方向的新思考。 关键词艾滋病;社会态度;防治现状 1引言 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有艾滋病病毒是(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引起的以T细胞免疫力功能缺陷为主的一种免疫缺陷疾病。[1] 1985年,我国发现了首例HIV感染者,此后AIDS在我国迅速传播开来。截至2011年10月,已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43万例。据中外机构联合组成的专家组权威评估指出,截至2011年底,估计中国存活艾滋病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People Living with HIV/ADIS, PLHIV)78 万。目前,中国已发现的感染者和病人存活34.6万,即目前约56%的感染者尚不知情。[2]艾滋病疫情估计和预测为准确掌握疫情、科学指导防治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在病例报告数与实际感染数差异较大的情况下,估计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数成为了解人群实际感染情况的重要手段。艾滋病被普遍认为具有高度致死性,因此导致人们对它产生本能上的恐惧。 艾滋病以传播速度快,死亡率高的两大特点引起了整个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近年来,各国均加大对艾滋病的相关研究的投入,从预防方法、健康教育等多方面预防艾滋病,也从有效疫苗、治疗方法等方面试图解决艾滋病这一难题。在艾滋病研究与防治这一方面,我国也从未停止努力的步伐。政府高度重视艾滋病防治工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随着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深入开展,关于我国艾滋病防治状况的论文新发表数量和累积数量越来越多。[3] 2艾滋病相关研究 在HIV感染者数量逐年增长的当今社会,因HIV的高致死率以及感染途径,使民众对艾滋病产生了心理上的恐惧与排斥。伴随着HIV感染者数量的提升,其心理健康情况也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2010年刘颖等人发表的《艾滋病污名的形成机制、负面影响与干预》中探讨了艾滋病污名形成的相关理论及社会影响因素,试图探究其污名形成的心理学原因。同时就污名对艾滋病患者的影响进行分析,包括其个人的发展影响与对家庭的影响,最后提出其干预措施,建议增加非感染者与感染者的积极接触以便包容与理解,除此外也加大知识传播的力度给予公众对艾滋病广泛正确的认识。 耿柳娜等人采用实验法探讨正念在吸毒人群对艾滋病污名的干预中的作用,实验结果显示吸毒者存在内隐艾滋病污名;内隐艾滋病污名和外显艾滋病污名相关不显著,而正念干预对内隐艾滋病污名和外显艾滋病污名均产生了显著的影响。研究最终得出正念

艾滋病疫苗临床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艾滋病疫苗临床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前言 爱滋病的流行对人类健康和社会发展产生了严重危害,迫切需要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艾滋病疫苗是控制艾滋病的重要手段。对HIV 致病机理的研究证实有时人体能够取得对HIV 的自然免疫,发展安全有效的艾滋病疫苗在理论上是可行的。 艾滋病疫苗研究的目标是发展一种能够预防HIV 感染的方法。但是艾滋病免疫保护的机理十分复杂,很难完全预防HIV感染并清除病毒,因此正确认识和评价疫苗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能够限制病毒的复制、减少HIV传播的艾滋病疫苗对于控制艾滋病的流行也是有效的。更现实的艾滋病疫苗的研究目标是降低病毒血症、保持低病毒载量水平、减缓HIV 疾病的进程,降低病毒在人群中的传播率。 临床试验是确定疫苗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决定性方法,艾滋病疫苗必须通过科学设计的三个阶段临床试验的检验,考察其安全性、以及能否达到预期的目标。为了确保艾滋病疫苗临床研究的准确性,必须有科学、周密的设计和严格的管理。 二、艾滋病疫苗临床试验的基本原则 (一)符合赫尔辛基宣言的伦理学准则,研究对象的权利、安全和意志高于研究的需要。 (二)为研究对象保密,尊重个人隐私。防止研究对象因接种艾滋病疫苗而受到歧视。 (三)临床前研究的结果支持进行临床研究。 (四)符合GCP要求。 三、艾滋病疫苗临床试验的方法和步骤 (一)临床试验的前提和条件 1 .具备相关的实验室技术和条件,建立和完善检测HIV感染和免疫学指标的方法,建立区分疫苗诱导的抗体与野病毒感染产生的抗体的方法。 2 .掌握多中心研究的现场,具有HIV 感染高危人群队列研究的基础。 3 .具有适合进行临床试验的疫苗:试验用疫苗和安慰剂必须是适合进行临床研究的产品,在GMF条件下生产,通过国家检定。疫苗和安慰剂的外观应完全相同。

hiv疫苗取得飞跃性进展 人类战胜hiv

hiv疫苗取得飞跃性进展人类战胜hiv 最新的一则消息非常振奋人心,美国艾滋病疫苗试验成功,被各路媒体评论为人类医学的新里程碑,充分体现出医学的进步之快。那么,癌症疫苗是不是就在来的路上?下面请看详细资讯。 hiv疫苗取得飞跃性进展人类战胜hiv还远吗? 自1981年6月6日,人类通报了全球首例艾滋病毒感染病例以来,三十多年中,人类从未停止过与这种难以治愈的头号传染病搏斗的步履。 一开始艾滋病刚刚出现之时,医学界对艾滋病知之甚少,没有成体系完整的医治对策,再加上当时世人对于艾滋病的妖魔化,多数艾滋病人最后只能在疾病和痛苦之中死去。 然而随着大量新药的不断研制,艾滋病这个曾经让人“谈虎色变”的疾病已经不再等同于“死刑”,从大幅延长患者寿命的鸡尾酒疗法再到全球首例艾滋病病愈患者。我们在防治艾滋病的路上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就。 而最近,又有一则振奋人心的消息出炉,我们离hiv疫苗又近了一步! 强生公司7月24日宣布了全球首次hiv疫苗人体临床试验结果。这一临床试验招募了393名健康的志愿者,结果显示志愿者对hiv疫苗耐受性良好,除了志愿者100%产生了hiv的抗体之外,还让志愿者单次暴露于hiv病毒下感染风险减少了94%。 在具体了解这次hiv疫苗之前,我们还是需要先区别一下hiv

病毒携带者和艾滋病患者的区别。 hiv病毒携带者和艾滋病患者的区别首先要明确的一点就是,携带hiv,不一定会有艾滋病。 人体体内有许多免疫细胞保护人体来抵抗其他病毒的侵入,但是hiv病毒不同于其他病毒,它所针对感染的就是免疫细胞,最终造成免疫细胞的死亡。 这时感染hiv并不意味着患上艾滋病,而是感染过后会进入很长一段时间的潜伏期,但潜伏期可长可短,主要看hiv病毒在你体内屠杀免疫细胞的效率。 如果效率非常之高,把你体内的免疫细胞杀了个七八成,让你的身体彻底失去了免疫力,那么这个时候hiv携带者就变成了艾滋病患者,由于体内的免疫系统失灵。这时身体就会成为很多疾病的目标,产生多种并发症,甚至随便一场感冒都能轻易攫取一个人的生命。 而想要治疗艾滋病,无非就是杀死病毒,或者是补充免疫细胞,重建免疫系统。 但艾滋病棘手就棘手在hiv病毒隐匿在细胞中抗病毒药物难以发觉,如此一来野火吹不进,春风吹又生,免疫细胞的再生速度跟不上hiv推塔的速度。所以艾滋病才难以治愈。 因此对于艾滋病和hiv的治疗,大多数都是在hiv病毒携带阶段进行治疗,尽量压缩病毒的生存空间,比如前文提到过的鸡尾酒疗法,就是在潜伏期时降低hiv病毒的拷贝速度。 因此如果在hiv病毒携带阶段,如果治疗有力的话,可以大大延长潜伏期,延缓艾滋病的出现。但如果hiv病毒携带时期不

艾滋病治疗最新研究进展

艾滋病治疗研究最新进展 钟勇 摘要:自1970年人类出现首例爱滋病感染以来,艾滋病以惊人的速度在全球的迅速蔓延传播,,人类正受到艾滋病病毒的严峻挑战,对人类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但是,科学家自始至终从没有放弃对艾滋病治疗的研究,并通过各种方法和手段,包括抗病毒疗法、治疗性疫苗和基因治疗,还有我国传统的中医治疗,都很有可能成为治疗爱滋病的有效手段,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人类必将战胜这个“世纪之病”。 关键词:爱滋病,抗病毒、疫苗、基因和中医治疗 这篇文章通过对这些方法和手段的详细介绍,来让人们更加深入的了解爱滋病病毒是通过什么方法和手段来侵入人体T细胞,破坏人体免疫系统,以及我们可以通过什么方法和手段来阻止艾滋病病毒的侵入,来达到预防和治疗爱滋病的目的。 1 抗病毒治疗 抗病毒治疗法又叫“鸡尾酒疗法”,现称为“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包括“逆转录酶抑制”、“蛋白酶抑制”以及“融合酶抑制”这三种疗法。 下面将作详细介绍。 1.1 逆转录酶抑制剂[1、2、3] 逆转录酶抑制剂包括“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RTIs)”和“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NRTIs)”,其中NRTIs通过对阻断病毒RNA基因的逆转录,即阻断病毒的双股DNA的形成,使病毒失去复制的模板。此类药物首先进入被感染的细胞,然后结合到病毒DNA链的3ˊ末端,则病毒不能再进行5ˊ到3ˊ磷酸二酯键的结合,竞争性抑制艾滋病病毒逆转录酶活性,可导致未成熟的DNA链合成终结,从而使病毒复制受到抑制。这些药物包括齐多夫定、去羟肌苷、扎西他滨、司坦夫定、拉米夫定、阿巴卡韦等,但这些药物也有一定的耐药性,主要包括逆转录酶对底物的识别机制及对核苷(酸)类抑制剂的切除反应,并且核糖核酸酶氨活性对耐药性的产生也有一定的影响。而NNRTIs 是一类在结构上差异很大,但作用机制相似的化合物。NNRTIs能与HIV-1 RT特异性结合,结合位点与底物结合位点不在同一位置,因此NNRTIs对RT的抑制为非竞争性抑制。NNRTIs对细胞的毒性很小,而且在极低的浓度时也能抑制HIV-1的复制。这些天然药物主要包括nevirapine,delavirdine 和efavirenz,但这些药物容易使HIV 1RT 产生突变,因为HIV-1 RT的NNRTIs结合部位周围氨基酸残基很容易产生突变,形成抗性,因而限制了NNRTIs抗病毒潜力的发挥。 1.2 蛋白酶抑制[4] 蛋白酶根据其作用机制不同分为4种:丝氨酸蛋白酶、半胱氨酸蛋白酶、金属蛋白酶和天冬氨酰基蛋白酶。而HIV蛋白酶属于天冬氨酰基蛋白酶,是由含99个氨基酸的多肽链形成的C 2 对称的均二聚体,其天然产物包括浅蓝菌素、锌和利用体外药物模型筛选的天然产物, 利用体外药物模型筛选的天然产物一直是药物或其前导物的主要来源,其以短肽为底物作酶促反应,然后根据底物的有无标记和标记物的特点分别进行HPLC、放射性、荧光分析或ELISA检测,从而可以得到一些有抑制HIV蛋白酶活性的

艾滋病疫苗最新消息

艾滋病疫苗最新消息 【导语】: 发现艾滋病31年后,首个用于未受感染人群预防的药物在今年7月16日被美国FDA批准上市。10天后结束的第19届世界艾滋病大会上,首位被治愈者现身,人们看到了控制艾滋病疫情的曙光。 艾滋病疫苗临床试验31名受试者注射第一针 研究人员从标本中提取DNA。 发现艾滋病31年后,首个用于未受感染人群预防的药物在今年7月16日被美国FDA批准上市。10天后结束的第19届世界艾滋病大会上,首位被治愈者现身,人们看到了控制艾滋病疫情的曙光。 记者前天从北京佑安医院获悉,我国科技重大专项艾滋病疫苗Ⅱ期临床试验已于上周在该院启动,首批31名受试者已接受第一针注射,受试志愿者一共150人,其中120人是高危感染群体——男同性恋,另30人是普通人群。 目前累计报名并通过身体检查的共有31名志愿者,已注射第一针DNA疫苗,他们的观察周期为20周。 活疫苗:死疫苗更安全,但造价很高;活疫苗安全性不如死疫苗,但造价低。我国此次研究并试验的是活疫苗,其“较低的造价”有利于成功后的推广。 联合注射:此次艾滋病疫苗采用的是联合注射,受试者先接种3针DNA疫苗,每针间隔一个月,随后根据随机分组,在不同的间隔时间后注射“痘苗”。 “电脉冲”:简单的肌肉注射无法获得很好的效果,在此次试验中,将选取其中一组受试者进行电脉冲式注射:前3支DNA疫苗采取“电脉冲”方式,在通过电脉冲施加形成的电场中,DNA中的质粒将被无阻地输送至受试者的细胞中。 中国疾控中心与国药中生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采用新方法,联合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艾滋病疫苗,该疫苗在“十一五”期间完成了Ⅰ期临床试验,显示安全性良好,免疫原性强,可诱导受试者产生抗艾滋病病毒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反应,Ⅱ期试验将进一步验证其免疫原性,即是否有效。这是国际上首次使用复制型活病毒载体研制的艾滋病疫苗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目前已有31人注射第一针。 方向 中国防艾疫苗打组合拳 据介绍,截至2010年底,我国现存HIV感染者及艾滋病病人约76万。按照我国防艾计划,到2015年底,存活的感染者和病人数控制在120万左右。 此次我国采用的是“核酸疫苗与重组天坛痘苗联合免疫艾滋病疫苗”,作用为“预防HIV感染”。由HIV-1DNA疫苗和重组痘苗病毒(以下简称DNA疫苗和“痘苗”)艾滋病疫苗两个组份组成,前者在人体内建筑免疫屏障作用,后者则对该屏障进行加固。 参与此次试验的北京佑安医院医师夏炜说,为了增强免疫效果,此次艾滋病疫苗采用的也是联合注射,这是我国“国家级”艾滋病疫苗与国外最大的不同之一。受试者先接种3针DNA 疫苗,每针间隔一个月,随后根据随机分组,在不同的间隔时间后注射“痘苗”,这样能“显著增强诱导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反应,比单独用DNA疫苗免疫有优势”。 据悉,我国此次试验中的DNA疫苗是根据云南省HIV阳性的静脉吸毒者的血液“量身定做”的。 安全 鼠兔猴已验证疫苗安全 此次投入到Ⅱa期试验的艾滋病疫苗是否安全?这在小鼠、家兔、恒河猴等动物身上得到了

艾滋病疫苗研究进展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艾滋病疫苗研究进展 作者:侯佩强, 艾宪淮, 李兆忠 作者单位:侯佩强,艾宪淮(泰安市卫生防疫站,山东,271000), 李兆忠(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刊名: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英文刊名:CHINA PREVENTIVE MEDICINE 年,卷(期):2003,4(1) 被引用次数:2次 参考文献(14条) 1.Schedel I;Sutor GC;Hunsmann G Phase Ⅱ study of antiCD4 idiotype vaccination in HIV positive volunteers[外文期刊] 1999(15/16) 2.LUNDHOLM P;Asalura Y;Hinkula J Induction of mucosal IgA by a novel jet delivery technique for HIV-1 DNA[外文期刊] 1999(15/16) 3.Sarin PS;Talmadge JE;Heseltine P Booster Immunization of HIV-1 negative volunteers with HGP-30 vaccine induces protection against HIV-1 virus challenge in SC1D mice[外文期刊] 1999(15/16) 4.McCarthy M AIDS doctors push for live -virus vaccine trials 1997(9084) 5.HAYAMI M;Igarashi T;Kuwata T Gene -mutated HIV -1/SIV chimeric viruses as AIDS live attenuated vaccines for potential human use[外文期刊] 1999(Suppl 1) 6.Haga T;Kuwata T;Ui M A new approach to AIDS research and prevention: the use of gene -mutated HIV/SIV chimeric viruses for anti -HIV -1 live -attenuated vaccines 1998 7.Heeney J;Akeblom L;Barnett S HIV -1 vaccine-induced immune responses which correlate with protection from SHIV infection:compiled preclinical efficacy data from trials with ten different HIV -1 vaccine candidates[外文期刊] 1999 8.NOVEMBRE FJ;Saucier M;Anderson DC Development of AIDS in a chimpanzeee infected with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type Ⅰ 1997 9.常俊标艾滋病的分子生物学及治疗 2001 10.康来仪;潘启超;庄明华艾滋病防治研究进展[期刊论文]-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2001(01) 11.Fomsgaard A HIV -1 DNA vaccines[外文期刊] 1999(1/2) 12.Wang Y;Xiang Z Pasquinis.The use of an EI -deleted, replication -defective adenovirus recombinant expressing the rabies virus glycoprotein for early vaccination of mice against rabies virus 1997 13.WEINHOLD VM Retrovireses of human AIDS and related diseaeses 1997 14.HD DD Toward HIV eradication or remission: the tasks ahead[外文期刊] 1998(5371)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朱小磊更有效的艾滋病疫苗能否研制成?[期刊论文]-世界科学2005(11) 2.董玉坤艾滋病疫苗研究进展及前景[期刊论文]-医学文选2006,25(4) 3.张晓燕.徐建青.刘颖2004年国际艾滋病疫苗大会报告综述[期刊论文]-中国艾滋病性病2004,10(6) 4.易海华.汪允侠.张洪永HIV疫苗研究进展[期刊论文]-中国校医2002,16(3) 5.洪坤学.邵一鸣.HONG Kun-xue.SHAO Yi-ming艾滋病疫苗研究进展[期刊论文]-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07,18(2) 6.秦光明.张定玲.杨维中HIV疫苗研究进展[期刊论文]-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01,17(3) 7.艾滋病疫苗研究的新发现[期刊论文]-当代医学2006(7)

清华医学院教授张林琦主持的艾滋病疫苗研究取得重大进展

清华医学院教授张林琦主持的艾滋病疫苗研究取得 重大进展 *导读: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张林琦领导的研究团队首次在世界上报道了联合使用复制性痘苗病毒载体和粘膜途径初次免疫的创新型艾滋病疫苗策略,为疫苗进一步的优化和人体试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近日,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张林琦领导的研究团队在国际权威期刊《病毒学》(Journal of Virology)杂志上发表了题为《粘膜免疫复制型载体艾滋病疫苗可有效控制猴艾滋病毒致病》的研究论文,首次在世界上报道了联合使用复制性痘苗病毒载体和粘膜途径初次免疫的创新型艾滋病疫苗策略,为疫苗进一步的优化和人体试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艾滋病被发现的30多年以來,已导致2500万人死亡,至今全球仍有3300万感染者。在过去的五年內,由清华大学医学院艾滋病综合研究中心张林琦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与香港大学李嘉誠医学院艾滋病研究所所长陈志伟博士,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陈凌博士等,合作完成了上述粘膜疫苗在恒河猴模型体内的临床前试验研究。该团队发现这种粘膜疫苗可以大大提高针对艾滋病病毒的T和B淋巴細胞的免疫能力,从而可以有效地抑制病毒在体内的复制与传播。接种此疫苗的猴子保持健康体征,而没有接种疫苗的猴子,绝大多数在感染一年半后相继

发病,呈现典型的艾滋病症状。 该项研究的首席科学家张林琦表示,性传播已经是艾滋病病毒在我国乃至世界的主要传播途径。其中以异性和男男同性传播为主,高等院校的学生也不容轻视乐观。这种传播的隐蔽性以及有关性教育的缺乏,使我们预防艾滋病的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我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使用艾滋病粘膜疫苗可以有效阻断艾滋病病毒的性传播。一旦这种疫苗策略在将来的人体试验中获得成功,将对我国乃至世界有效防止艾滋病的传播,起到关键的作用。 此研究项目得到了国家“十一五”和“十二五”传染病重大专项的支持。并计划在下一个五年中开展临床研究。

艾滋病最新研究成果

艾滋病研究成为《科学》杂志年度十大突破之首2011年12月27日 09:37:55 来源:光明网

新华社电美国《科学》杂志日前公布其评选的2011年十大科学进展,一项艾滋病研究被列为本年度最大突破。 这项由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等机构进行的研究旨在评估只有一方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伴侣中,感染者服用抗逆转录药物是否可以阻止病毒通过性渠道传播给另一方。结果表明,在病毒感染者感染初期其免疫系统相对健康的情况下,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治疗可以将传染的风险降低96%。 这项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的研究终结了一个长期存在的争论,即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是否可以在治疗病人体内病毒的同时也降低病毒的传染力。美国国家过敏症和传染病研究所所长安东尼?福奇认为,这项新发现令人信服地表明,尽早利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治疗病毒感染者对降低病毒传染力具有重要影响。 其他9项进展包括: “隼鸟”号探测小行星:日本“隼鸟”号探测器带着一个石质小行星表面的岩石微粒返回地球。这些付出巨大代价采集到的岩石

微粒只有1500多个,最大直径不到180微米,肉眼根本无法看见。这些微粒是人类35年来对一颗小行星首次直接采样,分析表明,地球上最常见的球粒陨石来自石质小行星。 揭开人类起源之谜:多国科学家对南方古猿源泉种化石研究后发现,它兼具原始人和现代人的特征。由于其存在年代早于此前公认的最无争议的人类祖先,科学家认为,生活在约200万年前的南猿源泉种是人属祖先的最佳候选物种。 捕捉光合蛋白:日本研究人员绘制了光系统Ⅱ蛋白结构的细节图,植物用该蛋白将水裂解为氢和氧原子。图片展示了该蛋白的催化核心区域及其内部原子的具体定向。 太空中的原始气体:天文学家利用设在夏威夷的凯克望远镜发现了两个氢气云,它们似乎还保持了其原有的化学性质。另有研究人员发现了一颗如宇宙最早恒星那样的几乎完全没有金属的恒星,但其形成时间却晚得多。这些发现显示,在宇宙进化过程中,一直有少量未受损害的孤立物质区域持续存在。 对肠道菌群的逐步了解:对人类肠道中无数微生物的深入研究显示,每个人在其消化道中都有 一个领导菌群的主导细菌:拟杆菌、普氏菌属或瘤胃球菌属。追踪研究披露,某种细菌会在高蛋白 饮食的时候茁壮生长,而另一种则更喜欢素食。这些发现可帮助理解健康和疾病状态时饮食和微生 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一种疟疾疫苗:一种名为“RTS,S”的疫苗可以显著降低儿童患疟疾的风险。临床试验的 初步结果显示,在为期12个月的观察期内,6000名5个月至17个月大的婴幼儿注射3剂疫 苗后,患疟疾和恶性疟疾的风险分别降低了56%和47%。 奇异的恒星系:天文学家今年首次对几个遥远行星系统进行观测,发现那里有些情况相当怪异。 首先,美国航天局“开普勒”望远镜帮助发现了一个恒星系,其中的行星轨道运行方式无法用当今 的模型来解释。接着,研究人员发现了一颗陷在某个罕见的“逆行”轨道中的气态巨星,一颗围绕 某个双星系统运行的行星以及10颗似乎在太空中自由浮动的行星――它们与在太阳系中发现的任 何星体都不一样。

科学家开发新型艾滋病疫苗取得重要进展

石河子科技总第244期 一侧凝结水温度低。当然还要考虑其中有一个原因是温度测点有故障,与实际不符。凝结水温度没有偏差,说明真空不高,存在余量,可以适当提高真空,或者真空本身不高,因各个管束的进汽量均匀使的两侧凝结水温度一致。 环境温度-19℃,真空维持-89.08KPa,真空与负荷、空冷运行列数的规定不一致,由于技改的原因,仍需要找出其对应的规律,真空高、煤耗少,空冷耗电率高,按经济指标的规定进行甄别、调整。 下图是化冻过程中真空变化的情况: 图5 第一天覆雪时的真空趋势 图6 第二天回暖时的真空趋势 图7 第三天回暖时的真空趋势 图8回暖成功后的真空趋势图 通过图5至图8、表3可以看出,煤耗的变化受供热量的影响较大,低位发热量高,使得煤耗的变化更加明显。化冻前真空常常较低,在-80KPa到-85KPa之间,而且真空变化较大,化冻后,真空较为稳定。4结论 通过对翅片覆雪情况的观察,发现真空、环境温度是自变量,而凝结水温度和抽空气温度是因变量,在维持真空不变的情况下,凝结水温度和抽空气温度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当这种变化趋势不一致时,说明真空过高或者是正在化冻,凝结水温度可能会偏差较大,或一侧凝结水温度低,另一侧凝结水温度高,某一列的抽空气温度低、另一列的抽空气温度高,出现偏差。因此需要对空冷的特性进行分析,使得空冷能维持在合理的运行区间或者是压红线运行,或者偏向红线正常运行的一侧运行。 参考文献 [1]刘建禹,工程热力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13-06 [2]宁夏电力公司教育培训中心,国电电力武威发电有限公司编,350MW超临界压力空冷供热机组技术丛书.汽轮机设备及运行,中国电力出版社,2013-09 [3]邱丽霞等编著,直接空冷汽轮机及其热力系统,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09 科学家开发新型艾滋病疫苗取得重要进展 近日,美国斯克利普斯研究所(Scripps Research)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型艾滋病疫苗,猴子实验显示,接种这种疫苗能保护它们免受与人艾滋病病毒相似病毒的感染。这为防治艾滋病带来了新希望。相关研究论文Vaccine-Induced Protection from Homologous Tier2 SHIV Challenge in Nonhuman Primates Depends on Serum-NeutralizingAntibodyTiters近日发表于免疫学杂志Immu-nity。 该团队在两组恒河猴中测试疫苗。先前使用相同疫苗的研究表明,一些免疫的猴子在其体内天然产生低中和抗体滴度,而其他一些在接种疫苗后产生高滴度。基于该研究,研究者们选择了6只低抗体效价的猴子和6只高抗体效价的猴子,重新进行疫苗接种,同时选择12只未免疫的猴子作为对照组。将恒河猴暴露于猴免疫缺陷病毒(一种含有与人类病毒相同的包膜三聚体的工程化猿猴病毒),研究人员发现疫苗接种在高滴度动物身上起作用,恒河猴可以产生足够水平的针对包膜蛋白三聚体的中和抗体以防止感染。(摘自科技部网站http: //https://www.doczj.com/doc/9d3687731.html,/gnwkjdt/201903/t20190321_145788. htm) --44

艾滋病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综述

华南农业大学期末考试卷 2007 学年第一学期 考查科目:病毒学 考查类型:文献综述 题目:艾滋病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综述 学号:200530200610 姓名:郭顺钜 年级:05级植物保护6班(微生物方向1班)成绩 评阅人

艾滋病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综述 摘要:艾滋病自被发现到现在已有二十多年,但是一直未能找到治愈的有效的安全的方法,一度造成艾滋病传染的的恐慌,因而对艾滋病防治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对艾滋病的化学和生物治疗方法以及两种方法中比较常用的一些药物以及疫苗等做简单的综述,以便对艾滋病防治研究有更好的了解及对其展望。 关键词:艾滋病治疗预防药物疫苗 前言 艾滋病字被发现至今,一直是与死亡离不开,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存。目前,全球HIV 感染和AIDS患者总人数不断上升,特别是在贫穷落后地区,艾滋病早已成了人们心中的死神。就我国而言,特别是近几年,HIV感染和AIDS传播速度相当迅猛。据专家估计,我国实际HIV 感染者已逾80万,WHO预测,至2010年总数可能超过1,000万[1-3]。 因此,如何预防和控制艾滋病已成为我国一项刻不容缓、复杂而长期的艰巨任务。寻找有效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包括化学和生物疗法(重组的细胞因子,HIV/AIDS 疫苗以及基因治疗)是艾滋病治疗领域首先考虑的问题。 1 化学治疗(chemotherapy) 如同大多数疾病的治疗,艾滋病的化学治疗方法以药物治疗为主,目前艾滋病的治疗药物发展相对较快,已有上市和临床应用的药物。 1.1已上市的抗HIV 药物 自齐多夫定(Zidovudine,6 )——第一个抗HIV药物于1987年被美国FDA获准上市后,抗HIV药物的研究发展相当迅速。目前,国外已有15个药物上市。分别为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RTI)齐多夫定、双脱氧肌苷(ddI)、双脱氧胞苷(ddC)、司塔夫定(d4T)、拉米夫定(3TC)和阿巴卡韦(abacavir)等[4]。上述15个抗HIV药物已在临床上应用,主要用于联合治疗HIV-1感染和AIDS。除此之外,阿得福韦(adefovir)及耐酸且不易产生HIV-1抗药性的氟双脱氧腺苷(F-ddA)也具有较强的抗HIV作用,可望获准上市并用于临床[5]。 1.2临床应用的药物 目前已进入临床应用的抗HIV药物有好几种,如叠氮脱氧胸苷(AZT)、双脱氧胞苷 (~zalcita bine,ddC)、双脱氧肌苷(dideoxyinosine ddI)可延缓HIV一1感染的临床进展,

国产艾滋病疫苗进入二期临床试验 三五年度内将有大突破

DD 疾病预防WWW.I121.ORG 国产艾滋病疫苗进入二期临床试验三五年 内将有大突破 目前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艾滋病疫苗已进入二期临床试验,在三五年之内将有重大突破。北京佑安医院院长李宁昨天做客城市服务管理广播市民对话一把手时表示。 艾滋病疫苗是全世界都在探索和研究的课题,还未有艾滋病疫苗研制成功的先例。目前,我国正在研制自主创新的

DD 疾病预防WWW.I121.ORG 艾滋病预防疫苗,佑安医院承担了这一国家重大研究课题,已进入二期临床试验,通过第三阶段验证后就可临床使用。目前在佑安医院进行临床试验的国产艾滋病疫苗试验项目一期从2007年11月开始,在十一五期间完成了一期临床试验,显示安全性良好,免疫原性强,可诱导受试者产生抗艾滋病病毒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反应。 二期临床试验去年8月开始,将进一步验证其免疫原性,即是否有效。共招募了150名志愿者,受试总人数为一期

DD 疾病预防WWW.I121.ORG 临床试验48人的3倍多。目前实验效果都反应良好。 据了解,这150人分为4组,每组均包括高危人群和普通人群。所谓高危人群指的是男同人群。受试的针剂既有疫苗,也有清水。试验者不会知道具体哪些人群使用的是哪些针剂。整个试验和观察周期将在64周至80周内完成,结束后,再对所有受试者的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争取在三五年之内,疫苗临床试验有重大突破。如果疫苗的三期临床试验都成功了,艾滋病疫苗产品就可以上市使用。

DD 疾病预防WWW.I121.ORG 针对艾滋病治疗,李宁介绍,目前随着医学科技进步,新药品和新治疗方法不断产生,根据病人不同的发病时间和发病状况,艾滋病治疗已有六大类三十多种抗病毒药物。比如大家熟知的鸡尾酒疗法,就是将几种药品同时服用避免并发症。艾滋病病人如果保持良好心态,加强体育锻炼,配合抗病毒治疗,这种疾病是可以预防和治疗甚至治愈的。国际上已经有艾滋病成功治愈的个案出现。 目前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艾滋病疫苗已進入二期臨床試

国产艾滋病疫苗进入二期临床试验 三五年度内将有大突破

.....................最新资料整理推荐..................... 国产艾滋病疫苗进入二期临床试验三五年 内将有大突破 目前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艾滋病疫苗已进入二期临床试验,在三五年之内将有重大突破。北京佑安医院院长李宁昨天做客城市服务管理广播市民对话一把手时表示。 艾滋病疫苗是全世界都在探索和研究的课题,还未有艾滋病疫苗研制成功的先例。目前,我国正在研制自主创新的艾滋病预防疫苗,佑安医院承担 1

.....................最新资料整理推荐..................... 了这一国家重大研究课题,已进入二期临床试验,通过第三阶段验证后就可临床使用。 目前在佑安医院进行临床试验的国产艾滋病疫苗试验项目一期从2007年11月开始,在十一五期间完成了一期临床试验,显示安全性良好,免疫原性强,可诱导受试者产生抗艾滋病病毒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反应。 二期临床试验去年8月开始,将进一步验证其免疫原性,即是否有效。共招募了150名志愿者,受试总人数为一期临床试验48人的3倍多。目前实验效果都反应良好。 2

.....................最新资料整理推荐..................... 据了解,这150人分为4组,每组均包括高危人群和普通人群。所谓高危人群指的是男同人群。受试的针剂既有疫苗,也有清水。试验者不会知道具体哪些人群使用的是哪些针剂。整个试验和观察周期将在64周至80周内完成,结束后,再对所有受试者的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争取在三五年之内,疫苗临床试验有重大突破。如果疫苗的三期临床试验都成功了,艾滋病疫苗产品就可以上市使用。 针对艾滋病治疗,李宁介绍,目前随着医学科技进步,新药品和新治疗方法不断产生,根据病人不同的发病时间和发病状况,艾滋病治疗已有六大 3

艾滋病研究和治疗现状

艾滋病研究和治疗现状 刘光 0070809027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艾滋病的研究历史和现状,对于艾滋病的几种治疗方法的原理和作用机制及其优缺点进行了简单说明,最后列举了几项与艾滋病有关的最新研究成果。 1. 引言: 1981年6月5日,美国亚特兰大疾病控制中心在 Morbidity and Mortality周刊上简要介绍了5例艾滋病病人的病史,第二年,这种疾病被正式命名为艾滋病AIDS(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 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1985年6月,北京协和医院首先报告了中国境内第一例艾滋病病人,患者是一名到中国旅游的美籍阿根廷青年,发病5天后死于北京。1989年,中国发现第一例因性接触而感染的艾滋病人,艾滋病已经由输入型发展为在中国国内传播。 目前,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数 据,截止到2007年,全球共有3千3百万 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和艾滋病患者,并且 从1981年以来已经有2千5百万人死于艾 滋病。中国约有70万艾滋病病毒携带 者。据预测,如果不采取强有力的预防 措施,到2010年,亚洲艾滋病患者和艾 滋病病毒携带者将到达1千万。 艾滋病人数统计数据 1983年,法国巴斯德研究所研究逆转录病毒与癌症关系的病毒学家路克·蒙塔尼埃和 巴尔·西诺西等首次从一位罹患卡波西氏肉瘤的年轻男同性恋艾滋病人的血液及淋巴结样 品中,分离到一种新的逆转录病毒,他们将之命名 为淋巴腺相关病毒(Lymphadenopathy Associated Virus,LAV);1984年5月美国国立癌肿研究所生 物医学家罗伯特·加罗也从一名艾滋病患者的活体 组织分离到的病毒,命名为嗜人T淋巴细胞Ⅲ型病 毒(Human T-cell Leukemia Virus-Ⅲ,HTLV- Ⅲ),并且论证了这种新病毒与艾滋病的病原关 系;加州大学也分离出艾滋病相关病毒( AIDS- associated retrovirus,ARV),后来,这三种新 发现的病毒被证明在生物学特性、交叉免疫反应、 免疫印迹法、病毒限定图谱等上基本相同。1986 年,该病毒的名称被世界卫生组织统一为“人类免 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即HIV病毒。 从此,科学家开始了研究治疗艾滋病病毒的漫长旅程,但是,直到今天,还没有有效的疫苗面世,各种治疗方法和药物也只能控制艾滋病的发作,但并不能根治艾滋病病毒。 2. 艾滋病病毒作用机制 艾滋病病毒(HIV)是一种反转录病毒,但它有着比其它反转录病毒复杂的多的生命周期,并且HIV可以以一种复杂的方式控制它自身的复制。但它的基因组和其它反转录病毒差不多,有9。7KB长,然而由于它含有很多小的编码蛋白的基因,所以比较复杂。这些蛋白有的负责调控蛋白的合成,有的在感染者体内发现了抗体。HIV含有9个基因,它们翻译后

HIV-1重组病毒载体疫苗研究进展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HIV-1重组病毒载体疫苗研究进展 作者:吴海波, 郭潮潭, 吴南屏, WU Hai-bo, GUO Chao-tan, WU Nan-ping 作者单位:吴海波,WU Hai-bo(浙江省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 郭潮潭,GUO Chao-tan(浙江省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杭州,310013), 吴南屏,WU Nan-ping(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 医院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杭州,310003) 刊名: 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 英文刊名: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PIDEMIOLOGY AND INFECTIOUS DISEASE 年,卷(期):2010,37(6) 参考文献(28条) 1.Kiem HP;Wu RA;Sun G Foamy combinatorial anti-HIV vectors with MGMTP140K potently inhibit HIV-1 and SHIV replication and mediate selection in vivo[外文期刊] 2010(01) 2.Beignon AS;Mollier K;Liard C Lentiviral vector-based prime/boost vaccination against AIDS:pilot study shows protection against Simi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SIVmac251 challenge in macaques[外文期刊] 2009(21) 3.Xin KQ;Urabe M;Yang J A novel recombinant adeno-associated virus vaccine induces a krug-term humoral immune response to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外文期刊] 2001(09) 4.Duke CM;Maguire CA;Keefer MC HSV-1 amplicon vectors elicit polyfunctional T cell responses to HIV-1 Env,and strongly boost responses to an adenovirus prime[外文期刊] 2007(42) 5.Liu X;Broberg E;Watanabe D Genetic engineering of a modified herpes simplex virus 1 vaccine vector [外文期刊] 2009(21) 6.Bridgeman A;Roshorm Y;Lockett LJ Ovine atadenovirus,a novel and highly immunogenic vector in prime-boost studies of a candidate HIV-1 vaccine[外文期刊] 2009(02) 7.Ko SY;Cheng C;Kong WP Enhanced induction of intestinal cellular immunity by oral priming with enteric adenovirus 41 vectors[外文期刊] 2009(02) 8.Gabitzsch ES;Xu Y;Yoshida LH Novel adenovirus type 5 vaccine platform induces cellular immunity against HIV-1 Gag,Pol,Nef despite the presence of Ad5 immunity[外文期刊] 2009(46) 9.Rerks-Ngarm S;Pitisuttithum P;Nitayaphan S Vaccination with ALVAC and AIDSVAX to prevent HIV-1 infection in Thailand[外文期刊] 2009(23) 10.Thongcharoen P;Suriyanon V;Paris RM A phase 1/2 compasative vaccine trial of the safety and immunogenicity of a CRF01-AE (subtype E) candidate vaccine:ALVAC-HIV (vCP1521)prime with oligomeric gp160 (92TH023/LAI-DID) or bivalent gp120 (CM235/SF2) boost[外文期刊] 2007(01) 11.Bonaldo MC;Martins MA;Rudersdorf R Recombinant yellow fever vaccine virus 17D expressing simi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SIVmac239 gag induces SIV-specific CD8+T-cell responses in rhesus macaques[外文期刊] 2010(07) 12.Xu R;Srivastava IK;Greer CE Characterization of immune responses elicited in macaques immunized sequentially with chimeric VEE/SLN alphavirus replicon particles expressing SIVGag and/or HIVEnv and with recombinant HIVgp140Env protein[外文期刊] 2006(10) 13.Forsell MN;Li Y;Sundb(a)ck M Biochemical and immunogenic characteriztion of soluble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type 1 envelope glycoprotein trimers expressed by semliki forest virus[外文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