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读经热的思考与讨论

关于读经热的思考与讨论

关于读经热的思考与讨论
关于读经热的思考与讨论

关于读经热的思考与讨论

一、“读经热”如何兴起?

“读经热”指的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末由台湾王财贵先生策划兴起的少儿读经活动,在台湾与大陆掀起热潮的现象。王财贵先生是国学大师牟宗三先生的弟子,现任台湾国立台中师范学院的语文教育系副教授。1994年,他在台湾的华山讲堂成立“读经推广中心”,鼓励倡导儿童读经,希望他们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中,奠定优美人格的良好基础。当时报名参加的儿童约有百名,至1998年已经超过了一百万人。

相比于台湾读经运动的如火如荼,大陆的读经运动则稍显逊色,但也同样风风火火。1998年,从天津、武汉开始,在国际文教基金会的推动下,儿童读经运动渐成燎原之势。不少幼儿园、小学都增加了读经的课程,与此相对应,近几年来,与古时候私塾性质十分相似的儿童读经培训机构纷纷涌现。上海有“孟母堂”、苏州有“菊斋”、“淑女堂”,武汉有“童学馆”等等。虽然部分培训机构最后被叫停,但不可否认的事实是,“读经运动”的热度仍然没有散去。

二、什么是“读经”?

儒学家蒋庆先生对读经的“经”字定义如下:所谓“经”,就是最初由孔子整理编定的、继而由诸大儒阐发撰述的、在中国历史文化中逐渐形成的、体现“常理”、“常道”的、被历代中国人公认享有神圣性与权威性、具有人生理想教育功能并在中国历史上长期作为课本教材的儒家诸经典。同时,他对读经的“读”字也有自己的见解:一为背诵,一为阅读理解。于是他认为,对于少儿读经来说,主要是背诵经典。

很显然,蒋庆先生定义的“经”并不是包罗百家之言的国学经典,只是限于儒学经典。我认为未免有失偏颇。春秋诸子百家之言各有千秋,儒学固然有其可取之处,但谁能说老子的《道德经》就没有与人向善的寓意在其中呢?此外,中国的古籍分经史子集四部,《史记》《离骚》《资治通鉴》等论著同样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所在,这些为何就不能纳入“经典”的行列呢?因此我认为,“读经”应该读的是“国学经典”。

三、该不该“读经”?

时至今日,读经运动已经发展了十余年的光景了,质疑和反对的声音渐起。

有一名叫薛涌的海外华人认为,读经运动是“一场以‘文化保守主义’为旗帜的愚民运动”,是“一种文化蒙昧主义”。著名学者李泽厚也持反对态度:“我不欣赏‘少儿读经’之类的笼统做法、提法,它很难与当年袁世凯的‘尊孔’彻底分清。蒋庆甚至公开谴责蔡元培先生当年取消读经。在我看来,如果‘五四’那批人是‘启蒙’,那么一些人现在就是‘蒙启’:把启开过的蒙再‘蒙’起来。我反对不分青红皂白地提倡‘读经’,那样可能会从小就培育原来传统政治体系所需要的奴性道德。”

在这场关于“读经”的争议讨论中,我们发现,完全否定读经意义的人只占

少数,大部分人并没有否定读经的行为,只是对该如何读经、怎样读经的问题产生了质疑和讨论。

我认为,读经还是有其显而易见的好处的。国学经典凝聚着古人的思想、生活智慧,语言精炼而富有哲理,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粹,具有很高的思想价值和审美价值。读国学经典,不仅能积累孩子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而且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语言感受力和理解力。因此,读经对孩子小到知识能力的积累,大到人格情操的培养,都是有着深远的意义的。

对于当代中国人来说,读经是了解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的一步捷径,在网络文学风起云涌、价值取向多元驳杂的当代,重读经典,能使人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汲取力量、涤荡心灵。

至于国学经典中所包含的宿命论、顺民思想和历史唯心主义等消极因素,我相信对于拥有稳定成熟世界观的成年人来说已不足为惧,而对于稚嫩的儿童,则还需要家长和学校的适当引导。

四、何时读经?

我认为学龄前的孩子处于语言接受能力和记忆能力最佳的时期,读经让孩子积累一定的国学底蕴,对于孩子语言、智力的开发都有着重大的意义。而且,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快速发展,孩子入学后要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尤其是在小学高年级时,面临着升学的压力,读经反而会成为学生的负担。但学龄初、小学一二年级的孩子是不是一点都不要读呢?我认为还是要择其精而读。王财贵认为,孩子13岁以下,主要是吸纳文化知识的时期,13岁以后,则进入到创造时段,如果13岁之前吸纳不好,此后的创造就不可能产生质的飞跃。因此,我建议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结合起来,共同为孩子创造一个读经的平台。

五、怎样读经?

关于怎样读经的问题,王财贵认为“大道至简,最有效的方法,是最为简约的方法。”他提出“六字箴言”——“小朋友,跟我念”。我认为对于学龄前的孩子来说,理解经典是很难的,但是孩子的语言模仿和记忆能力却是非常好的,可以在家长的带读下,让孩子不断地去读和念,在反复的跟读过程中渐渐熟悉,家长也可以适时加以简单讲解,使书中的智慧渐渐浸润到孩子的心灵里。这种读经的方法,不仅对学生的语言能力有所提高,还能让孩子在无意中学会认字识字。王财贵对记者说:小学课本中的2000多个汉字,教师用了6年的时间方才教会学生,而古人只用了3个月。他还说,认字本不用交,两岁就可以读书,1年即可把常用汉字认完。虽然缺乏理论依据和实践论证,但他的话却引起了人们对于孩子学龄前识字能力的开发的重视。

读经运动在今天是有其存在价值和意义的,在文化方面,用经学给孩子的成长加入一些具有长远意义的熏陶和积淀,对孩子的成长来说是有重大意义的。但是何时读经、如何读经还要靠家长和学校的不断引导帮助,对经典的选择,要谨慎、合理、实际。

《二十四节气对生产生活及文化传承有何意义》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传承农耕文化起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一届常会经过评审正式通过决议,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这首“二十四节气歌”在有文化的老一辈人那里可能是烂熟于心,在不少年轻人或小孩子那里,可能却相当陌生。事实上,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二十四节气,是我们的先祖根据地球在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变化而制定的补充历法,用来反映季节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它是古代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是中华农耕文化的重要遗产。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是传承保护中华农耕文化的重要一步。 (光明网·时评频道)材料二: 让二十四节气回归日常生活 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它对当代生活究竟价值何在?人们对此却有不同的声音。 二十四节气形成于黄河流域,通过观察天象、气温、降水和物候的时序变化而制定。作为农耕社会的生产生活指南,二十四节气为全

国各地所采用,成为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然而,也有不少人从生活中发现,中国幅员辽阔。如果在远离中原的岭南地区,完全按照二十四节气所言指导农事,可能会出现“冬行夏令”的尴尬。 不过,也有专家指出,二十四节气的地域性虽然确实存在,但它总结了太阳一年之中最重要的变化规律,这对于农耕生产依旧拥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据了解,各地的人们也会根据身边自然的具体变化,生产出符合当地气候条件的二十四节气表述,由此诞生了与二十四节气相关的、丰富的本地化知识。 另一方面,随着气候条件的改变与现代化农业技术的发展,二十四节气的农事指导功能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削弱。“虽然历史上会出现一些极端气候,但直到现在,全国农业生产仍然在二十四节气的框架内运作。”江苏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所长王才林解释道。 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刘晓峰认为,尽管气候条件不断变迁,二十四节气对于城市人来说也不再具备生产方面的指导意义,“但它既唤起我们的回忆,并且时刻提醒我们大自然是按照自身的节奏在循环变化。”他表示,二十四节气能够提醒人类尊重自然和亲近自然。 (摘编自《南方日报》)材料三: 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的文化意义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人类对气候、天气的预测与利用的水平越来越高,二十四节气对于农事的指导功能确实有所减弱,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尽管时间已经过去了数千年,但是二十四节气在延续过程中

考研的利弊

考研 弊:研究生毕业后,毕业压力仍在,而且有了更为年轻的竞争者,压力越加沉重;虽然从2000年起,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数量也不断增加,但是扩招如此快速的增长不可能满足更快速度的考研人数数量的增长,因为我国现有的研究生教育毕竟是高级别的精英教育,不可能成为一种大众化的义务教育。这就意味着必定会有一部分一门心思打算考研的大学生最终无法考上,从而也就错过了就业的机会 1.加剧了竞争,打乱了本科教学秩序。 “考研热”的最直接影响就是加剧了学生的竞争压力。很多大三的学生提前参战,实施考研计划,摒弃一切与考研无关的活动,整天忙于考研功课的学习。此外考研生还要忙于了解和联系招研的学校和导师,自然使正常的本科教学秩序被打乱,大三、大四的正常教学和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的完成都被应付了事。很多考研生利用参加毕业实习的时间去参加考研辅导班,这也大大影响了学生将来的实践能力和水平。因此正常的本科教学制度必然受到冲击。不仅如此,一些大学生如同高考一般专事考研,为了能够自由秉烛夜读,避开学校不同意学生外租的规定,学校的住宿费照交,个人却外出租房,这也增加了学校住宿管理的难度。 2.考研动机过于功利,备考过程应试化。 许多人为学位而不是为学问来考研,有些人把考研当作通往成功的捷径,备考过程应试化,只靠突击复习,题海战术,死记硬背,忽视了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即使考上研究生也只能在专业研究的边缘徘徊。由于考研目的不明确、不端正,导致考研虽“热”但学术却“冷”,未能水涨船高地随着考研人数和录取名额的增多而相应提高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学术层次。 3.扩招致使培养质量的下降。 考研热带来了研究生培养规模的快速增长,一些学校利用时下人们考研的热情,或出于保硕士点、博士点的考虑,或为了提高本校、本学院、本系的研究生比例,不顾社会需求,盲目扩招,而相应的培养条件和管理制度却没有及时跟上,科研经费不足,学习生活条件差。在有限的师资力量下,有的专业一个导师名下的硕士、博士生竟有十几到二十几人不等,甚至出现了三年内见到导师的次数屈指可数,有的导师甚至不知道自己有多少学生,谁是他的学生等严重现象。导师负担过重,无暇对研究生加强指导,这也造成了研究生质量的下降。 4.加剧了研究生就业难题的解决。 很多人考研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就业水平,然而研究生扩招后带来的必然社会问题就是学历贬值,就业仍旧是个难题。社会用人单位录用人才的重心逐步上移,这使很多研究生从事原本一个本科生足够胜任的工作,造成了巨大的人才浪费。 5.“考研热”带来的其它社会影响。

汉语热的背景和原因教学提纲

汉语热的背景和原因

从“汉语热”看我国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二中周桂彩) ------谈谈“汉语热”兴起的背景和原因 一、背景 1.中国的经济发展给世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商业机会与就业机会,或可称为“中国机会”。 外国人学习汉语的原因多种多样,但对于大多数不辞辛苦、自觉自愿来学“天书”一般的中文的“老外”来说,功利性目的是其基本的动力,即学好汉语能给他们带来许多求职和就业的机会,或更多的商业机会。中国在世界经济与贸易领域中的联系网络已经深入而广泛、密切而频繁,由此一个拥有世界最庞大人口的中国为世界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市场和无限的商业机会。来华投资以及来中国从事贸易的外国公司越来越多,这就需要大量懂得汉语和中国文化的人才,不然难以很好地把握商机。同时,在海外投资的中国企业也越来越多,这些海外中国企业也需要大量懂得汉语的“老外”。即使仅仅从大量中国人出国旅游这一件事来说,对象国就需要大量懂汉语的导游、导购、翻译以及娱乐、餐饮等相关行业的服务工作人员。韩国的年轻人如今要在一些大公司谋职,即使已经从美国的大学拿到了博士学位,也还得过中文这一关。这一切都说明,学好汉语就意味着商机或就业机会。 2.中国经济的成功发展使世界对中国的未来有信心,对中国的前景怀有希望,或可称为“中国希望”。

中国从1978年到2005年,经济保持了年均9.6%的持续高速增长,而且中国经济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的可持续高速发展的前景仍然被世界所普遍看好;同时中国的经济发展也带动了各项制度的改革和创新,一个潜力无穷而且生机勃勃的中国,必然是一个让世人产生希望和遐想的国家。因此。学习汉语对于许多人来说,中国不仅意味着现在的机会,也意味着未来的机会。诚如法国总统希拉克所说,法国人未来选择学习汉语是一种极佳的选择。“中国希望”或“中国前景”无疑促使许许多多的人把学习汉语作为对未来的选择。一些国家之所以把汉语列入国民教育体系,主要原因也在于此。 3.中国的发展和日益崛起,带来了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心的回归和海外华人华侨民族认同感的强化,或可称为“中国认同”。 海外华人华侨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或在一些发达国家里,民族文化长期受到歧视与压抑,或在如东南亚的一些国家里其对母国文化的认同被加以种种限制。在中国积贫积弱的时代,他们的文化自信心自然也比较弱。而如今,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崛起和国际地位的大幅度提升,华人华侨有了更多的民族自豪感,重新找回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心,他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重新强化。在这种情况下,马来西亚华人关于“是华人就得学汉语”的观念很有代表性。这也是大多数华人华侨让子女学习汉语的文化心理动因或精神动力。而华人华侨子女占了海外汉语学习者的很大比例。

读经教育手册完整版

读经教育及其顺序 儿童读经的顺序 儿童读经方法读经顺序第一级:《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第二级:《易经》《诗经》《老子》《庄子》第三级:唐诗、宋词、元曲第四级:《三字经》《千字经》《百家姓》 读经四要领 1、及早读,越早越好,最好是十三岁以前。 2、老师读,只是读。 3,大量读,基本标准:一天一百字,一字一百遍。 4,快乐读,前三个都做到了,就快乐了。从第一级开始读,越读越简单,越读越快乐。 读经教育的三个要点: 1,教育的时机,儿童期,十三岁以前。 2,教育的内容,人类最高的文化经典。 3,教育的方法,诵读。读经的方法有音乐读经、美术读经、文字读经。 三岁的孩子不读经怎么办? 要如何教导三岁的孩子,孩子有其个别差异,本不能一概而论。但可以建议的是:能听能跟能指文能识字能背诵是上好的,其次能听能跟能指就很好了,其次愿意听声而跟念已经了不起,再其次,只要常给他听,不管有无反应,教育的重大效果就已在其中了。一步一步慢慢尝试,不要急。从只有听,偶尔鼓励他念,到有时候也指指字,慢慢引导,切不可操之过急--想想,你已经二三十岁了,还一事无成,他只不过三岁,前途还远得很,只要家长是有心的--有恒心的,还怕教不成材吗?但也不可以放任不理就是了。所以只要一心想着要教读经即可,每天每时每刻,在他可能接受旳范围内,都多少教他一点。--小孩一天一天受教,一天一天懂事,您就一天比一天好教了。最怕的第一件事是:跟本不知道要教读经,第二件事是,既知道了,信心不足,见异思迁,东想西想,终将一事无成;第三件事是:有信心教读经了,而那信心是假的,是一种功利的心态,

急急躁躁的想要看到效果,东看西看的要拿别的孩子来比较,则不但不能持久,也把孩子的胃口弄坏了。切记切记。 成人还可以读经吗? 成人也可以读经,也应该读经,任何人都可以从读经领受到重大的益处,这是任何人都知道的事,本来是不必再费心推广的。但数十年来的时代风气依然禁锢人心,有的人认为经典一定很难而不敢去读,有的人怕被别人讥为为迂腐而不敢去读。其实这些都是无道理的顾忌,要打破这些顾忌,让经典真正深入人心,修身齐家,化民成俗,扶持社会,安邦定国,必须大家一起来。所以,我愿在此发起「全民读经」运动。而如果要读中国的经典,宜从经典中的经典──论语──开始,所以这个全民读经运动就特别称之为「论语一百全民读经运动」。 方法很简单:即「每个成人从他听到这办法的这一刻,立志在半年内,将论语从头到尾读一百遍。」 这里所谓「成人」,是指已经能够自己立志的十三岁以上的人(不能立志的,代表其心智还不成熟,实在也不能算是成人)。设定在「半年内」,是为了让一个人在其一生中至少有个半年之间,其生活中有一种「念兹在兹」于人生学问的体验。而特别要注意的是:「一百遍」,是只读原文,不必读注解!──这样就没有「艰深难懂」的问题,这样才读得下去。 因为「论语」篇章各自独立,所以可以分开来读,有五分钟十分钟,甚至一分钟两分钟,只要身边有一本论语,随地都可翻开来读。可以在生活周遭,到处都放一本论语,每本各有它的进度。每本书中备一张书签,读到那里,夹到那里,下次再接着读下去,直到读完。每读完一遍在书末划一条线,读完五遍就写成一个「正」字,等到划了二十个正字,就是一百遍了。 据欧阳修的统计,论语一书有一万一千七百零五个字。以普通读书的速度,每分钟两百个字相除,大约一个小时可以读完一遍。起初会感到有些拗口,读到一二十遍以上,渐渐顺适。四五十遍时,读完上句,下句就会自然涌出来,愈读愈快,甚至四十分钟或三十分钟即可读完一遍。读到一百遍就几乎能背了。

热文件与冷思考讲解

热文件与冷思考 原标题:“一号文”与“喜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现象 作者:一语成谶 来源:三农中国 来源日期:2005-2-1 本站发布时间:2005-2-1 9:49:59 阅读量:990次 又出“一号文”了,报章的宣传开始连篇累牍。十分认真地学习,却发现,对“三农问题”的解决,这个“一号文”的政治导向色彩,要远大于其实际操作意义。不管别人怎样看,我忍不住要泼冷水了。 (一)警惕“一号文”形成“煮蛙效应” 切入正题前,先引一个讲烂了的故事。 “美国康乃尔大学的研究人员曾做过一个经典的实验,被称为‘青蛙效应’。实验时,将一只青蛙从凉水中取出,猛地放进沸水锅里,生死关头,青蛙因突然受到‘热’的强烈刺激,会本能地从水中奋力跳出来,摆脱死神,安然逃生。 研究人员再将这只青蛙放进另一口装满冷水的锅内,在锅下慢慢烧火加温。就这样,冷水变成温水,青蛙竟毫无察觉地在锅内悠然自得地游弋。等到水温烫手,它无法再忍受,想跃出铁锅自救时,却无能为力,枉送了性命”。 2004年的“一号文”,有心人可能记忆犹新:最突出的是“一减三补一价格”政策。“一减”是指在5年内全部取消农业税,同时取消除烟叶外的所有特产税;“三补”是指对农民进行粮食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补贴;“一价格”是指国家要定粮食最低价格,保证粮价平稳。全年中央财政支持农业各方面的资金同比上年增加近300亿元,超过1500亿元,创历史新高。 面对2005年的“一号文”,我在字里行间搜寻,想找到如去年“一号文”一样的令人欢欣鼓舞的东西。结果,很令人失望。除了一些零碎的修修补补,“一号文”在三农问题解决上,并没有形成成形的系统的思路。这在具体措施上呈现为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看似忙忙碌碌,却始终不见头绪。 当“一号文”成为政治做秀的时候,当为出“一号文”而编出个“一号文”的时候,当人们尤其是农民对一号文日趋麻木的时候,当中国农村社会对“一号文”进入“不应期”的时候,这是不是表明,各级政府对世界万象的熟视无睹?抑或自欺欺人?还是进一步证明,这是中国农民不可抗拒的宿命?在另一篇文章中我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是不是中国农村社会成了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最可依赖的缓冲底线,是不是中国农民成了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最可转嫁风险与危机的“冤大头”?

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

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 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 2019年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通过决议,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被誉为 “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1)请列举我国几例被纳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文化遗产。 故宫、长城、兵马俑、布达拉宫、安阳殷墟、甲骨文、地动仪京剧、珠算、土司遗址、针灸、剪纸、书法、皮影戏 (2)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说明了什么?(我国的世界稳居世界第二说明了什么)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底蕴深厚;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我国人民勤劳勇敢,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我国大力实施文化强国战略,高度重视文化的继承与保护。 (3)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有什么重要意义? 有利于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 凝聚力;有利于扩大中华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有利于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有利于增强我国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的 丰富性和多样性。 (4)我国为什么要注重世界遗产申报? 是扩大对外文化交流,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需要;是 增强中华文化知名度和影响力的需要; 是增强我国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的需要;是实现中华民族 伟大复兴,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需要。 (5)为进一步做好文化遗产保护,请你提出合理化建议。 国家: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立法、执法,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新闻媒体:加大宣传宣传力度,增强公民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为保护文化 遗产提供资金支持;公民应积极投身于保护文化遗产的行列中,从小事做起;

考研热背后的冷思考

考研热背后的冷思考 近年来,“考研热”逐渐成为人们经常谈论的话题。自200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首次超过百万以来,考研大军逐步壮大,2005年120万,2006年127.5万,在经历了2007、2008、2009的三年下降之后,从20XX年起,考研人数强势反弹,20XX年140万,20XX年151万,20XX年更是达到史无前历的165.6万,考研人数历史记录不断被刷新。然而,令人尴尬的是,虽然“考研热”高烧不退,硕士生的实际就业情况却年年下降,数据显示,从2005年起,一直到2009年,硕士生就业率连续下降,而且2009年和20XX年,硕士生的就业率连续两年均不及本科生。 图表1 97-0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与招生情况表 97-08年考研报名人数与录取人数比例统计 年份 报名人数(万) 录取人数(万) 报录比例 2008 120 39 3.0:1 2007 128.2 36.4

2006 127.12 40.28 3.2:1 2005 117.2 32.494 3.6:1 2004 94.5 33 2.9:1 2003 79.7 27 2.9:1 2002 62.4 19.5 3.2:1 2001 46 11.05

2000 39.2 8.5 4.6:1 1999 31.9 6.5 4.9:1 1998 27.4 5.8 4.7:1 1997 24.2 5.1 4.7:1 此一现象的原因不妨从两方面来找,一是考生自身心态方面。职业发展不明朗,对自身的未来缺乏明确的目标规划,单纯为回避就业压力、提高文凭或是满足虚荣心等而考研,结果两三年研究生读下来,走出校门却发现外面的世界已换了新天地。在择业时,没有本科毕业生年龄优势和闯劲,又缺少博士毕业生的高学历和社会经验,昔日的天之骄子最终沦落为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夹心层”。看着昔日的同窗

探究全球“汉语热”现象:是什么让中国文化吸引全球关注(一)

探究全球“汉语热”现象:是什么让中国文化吸引全球关注 近些年,全球“汉语热”频频升温。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世界有109个国家、3000多所高等学校开设了汉语课程,在很多国家,学汉语的人数高速增长。世界人民学汉语的热潮成了无法阻挡的势头,全球“汉语热”传达了世界人民渴望了解中国文化的讯息,而“孔子学院”得以遍地开花正是这种诉求下的体现。古老而不再神秘的东方语言焕发出了新的的生机。 中国文化吸引世界目光,学汉语渐成时尚潮流 法国:学习汉语“理智”与“情感”的双重选择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10年前学习汉语的法国中学生不到5000人,2009年9月份开学时,全法中学共有2.56万学生学习汉语,再加上1.6万名大学生和约2000名小学生,学习汉语的法国学生总数将近4.4万人。如今,汉语在法国教育体系外语科目中的排名已上升到第五位。此外,汉语教师队伍也在不断扩大。上世纪80年代成立法国汉语教师协会时,汉语教师加起来不到30人,目前则达到430人。 俄罗斯:学习汉语了解当代中国的文化和生活 近年来,随着中欧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的日益加深,“汉语热”在欧洲大陆持续升温,不少人对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化的兴趣是越来越浓,在俄罗斯,伴随着“汉语年”大幕的拉开,就再一次掀起了人们学习汉语的热潮。 阿根廷:了解中国和中华文化,“和谐”思想得到认同和共鸣 古里宁说,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阿中关系的不断密切,阿根廷人对中国的兴趣日益浓厚,学习汉语的热情高涨。他说:“阿根廷学生学习汉语的目的不尽相同,有的是为了去中国旅游,有的是希望从事双边贸易,有的是因为工作需要,还有的则是为了了解中国和中华文化。”

对“学生主体热”的冷思考

[对“学生主体热”的冷思考] 新课标下的高中语文教学强调创新、变革,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淡化知识传授,对“学生主体热”的冷思考。这给教学效果一向“少、慢、差、费”的语文学科,带来了一次绝佳的发展机遇。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由于突出了开放意识、民主意识,学生自学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表现欲都被激发出来。“满堂灌”、“满堂问”的现象得到了初步而有效的改变。而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在展示出一片曙光的同时,也给人留下一分忧虑:学生活动成为一种时尚,文本尚未充分解读,便“左邻右舍”或几个学生合围而坐,展开讨论,还有当堂辩论,动作演示,影视观摩,声乐熏染等等,课堂变得热热闹闹起来。热闹之余,不禁令人深思:这应该是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吗?不是,断然不是!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满堂闹”的状况,是我们对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的认识和做法出现了偏差,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传统的教学方式固然当改,但怎么改,改到什么程度,是需要我们一线教师和专家们深入思考的。任何领域、任何形式的改革都不能完全割裂历史,都应既继承又创新。我们是应当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但要把握好一个度,并且不能藉此而否定知识传授(包括运用知识的方法和技巧。下同)的作用和地位,而实际上新课改的目的是“针对以往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高中新课程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走进高中新课程》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第80页)可见,新课标虽然强调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但并未完全否定知识传授的应有作用。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应当处理好知识传授与学生活动的关系,当讲则讲,当活动则活动,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对,语文论文《对“学生主体热”的冷思考》。◆分享好文◆ 知识传授是增进学生知识和能力水平的重要技术手段,它在组建知识内容、建立新旧知

24节气非物质文化遗产 试题

24节气非物质文化遗产试题 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据此回答1-~2题。 1.“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在长期生产实践中逐步认识到的季节更替和气候变化规律,这种科学认识,又远播海外各大洲,影响了全世界,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这表明: ①中华文化具有丰富而绚丽的内涵、宣敏儿独特的风格 ②中华民族在认识、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创造了科技成果 ③要坚持文化自觉,树立文化自信,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④满足人民大众需要的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2.农耕时代,中国农民一直依靠“二十四节气”来安排生活和生产。在当前区域和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气候变化对“二十四节气”产生了影响,整个季节循环去整体增暖。这说明: ①正确揭示事物本质联系的认识能够指导实践②真理随人类生产生活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③人可以创造有利于实践的具体联系指导实践④在实践中不断产生新问题推动着认识的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3.“二十四节气”是古代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2016年11月30日,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正式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有利于: ①丰富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②推动中国传统文化走向现代化 ③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推广和传播④增强国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2016年11月30日,中国“二十四节气”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公历每年10月8日或9日,太阳到达黄经195°,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寒露。“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歌满曰:寒露时节天渐寒,农夫天天不停闲。小麦播种尚红火,晚稻收割抢时间。地瓜怕冻害,大豆收割寒露天。黄烟花生也该收,晴朗天气忙摘棉。这说明我国古代人民: ①认识到节气与农业生产的客观、真实联系②节气文化的形成体现了事实判断以客观规律为基础 ③已获得了对气候变化规律的终极真理④是历史的主体,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5.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成功申遗。“二十四节气”指导着中国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在漫长的历史中,每一个节气对应的诗歌都不少。在文人墨客笔下,它们记载着四季变换,书写着农事与民生。这体现了: ①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了文化并享用着文化②文化深刻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 ③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④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6分)

关于“考研热”现象的调查报告

关于“考研热”现象的调查报告 一、前言 实践者: 学院: 班级: 实践主题:常怀感恩之心,回报父母恩情 实践时间: 实践地点: 现将此次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二、正文 (一)摘要:考研,在当今逐渐成为类似与高考的考验,而“考研热”也成为一种普遍的教育现象,或者说是一种社会现象。在大学校园中随处可以听见关于考研的讨论。而在近这十年里报考研究生的人数增长了将近100万,每年的研究生报考人数和录取人数在不断增加,考研的规模不断地扩大。 眼下的“考研”,到底带给我们什么······ (二)关键字:考研原因考研态度考研过程考研形势 (三)活动内容 现如今考研逐渐成为一个市场,各种考研辅导机构相继出现,今年暑假我在考研辅导机构进行了了解与实践。 考研的原因 1.提高自身进入社会的能力,找到好的工作。现如今社会的发展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科生的地位与日剧下,而客观的现实表明就业压力越来越大。所以同学一方面是在提高,另一方面也是在逃避现阶段的就业压力。可以说抱有此种考研目的的同学不在少数。江同学:考研,就是为了找份好工作。如果毕业有好的工作,我会放弃考研。张同学:现在大学生学历低了,以后发展起来,还得需要研究生学历。 2.提升专业素养,从事专业研究。一部分同学想要从事于本专业的研究工作,希望做出一定的成绩,不仅仅是为了一份安定的工作。他们寻求更高的目标,能够站在学术的最前沿,学术研究为导向,偏重理论和研究,培养大学教师和科研机构的研究人,有别于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培养在专业和专门技术上受到正规的、高水平训练的高层次人才。彭同学:我就想高研究,发明创造出我的东西。至于工作暂时没有考虑。李同学:我想提高专业的知识,想在大学任教,对于学术有着很高的要求。 3.没有目标,盲目考研。此类同学占很少的一部分,考研只是他们的一种经历。家里希望其考研,自己想总一个过程。丁同学:我还没上够学呢,反正家里也要求,考考研就考呗。 我认为研究生教育是一种精英教育,培养的是高级人才,大量的大学生涌入考研队伍中来无疑是为人才的选拔提供了一个更大的空间。但是随着大学生考研队伍的越来越庞大,其目的性也有了不同,甚至出现了不必要的扭曲。我们要正确面对考研。

世界出现“汉语热”的原因及其发展势态

世界出现“汉语热”的原因及其发展势态 摘要: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但汉语现在在世界重要语言当中,已逐渐成为一门很值得世界人们去学习的一门语言,汉语有广泛性、适用性、趣味性和其他特性。当今我们可以看到世界发展已全球化,中国发展起来了。作为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越来越吸引世界人们的关注这些导致了汉语学习走向全世界。目前,学习汉语的世界人们空前的多,随着中国发展的日益月新,汉语学习将成为历史发展的潮流,逐渐被更多的世界人们所接受。但现实中不尽完美,纵观横向观察汉语的发展,同时存在艰难发展的路程危机和机遇并存。 关键词:汉语热、汉语桥、外语热、英语热、汉语危机 近一百年来,交通和科技的发展使偌大的一个地球变成了一个村庄,成了“地球村”。文化的交流频繁,语言成为人们交流的前提,导致汉语的应用也普及全球。悠久的汉语发展出现了好的一面,同时也出现了问题。 一、悠久的汉语历史 汉语,即汉民族共同语,是世界主要语言之一,也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汉语属汉藏语系,是这个语系里最主要的语言。汉语的标准语是近几百年来以北方官话为基础,东北官话为辅助逐渐形成的。它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却又不等同于北京话,是摒弃了北京语音中不规范的语音现象而形成的。 汉语是联合国的工作语言之一。汉语的标准语在中国大陆称为普通话,在台湾称为国语,在新加坡、马来西亚称为华语。在广义上是指汉族的语言,狭义上指普通话,另外还有国语、华语、中文和汉文等称呼都是指汉语除了中国大陆、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以外,汉语还分布在新加坡共和国、马来西亚等国。 初看汉语的前身:大致在西周以前为远古期,这个阶段的汉语如果已经独立,就为原始汉语;周秦两汉为上古期,魏晋六朝隋初唐为中古前期,中唐五代为中古后期,宋元明清为近代期,汉语各方言的现代格局在中古近代之交已经大体形成,大量的音位发生合流和分化,声母和韵尾的类型减少,全浊音声母逐渐和清声母合流,入声韵尾也逐渐弱化,声调因而开始合并简化,字音结构也随之简化。 有资料证明:中国古代的文学家花费了很大的精力来总结汉语的语音体系,这些资料仍然是现代语言学家工作的基础。最后,汉语的语音可以从对外国语言的翻译中了解到。上古汉语存在于周朝前期和中期(公元前11世纪到7世纪),文字记录有青铜器上的碑铭、诗经集、历史书书经以及部分的易经。重构上古汉语的工作开始于清朝的语言学家。西方的古汉语先锋是瑞典的语言学家高本汉(Bernhard Karlgren),他主要研究汉字和形式和诗经的韵律。 现代汉语也就是普通话。它是以北京话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汉语。现代汉语也是中国大学里许多文科专业的一门课程。 二、汉语被普遍应用及其特性 1、广泛性,世界出现“汉语热” 据统计,目前世界上通过各种方式学习汉语的人数超过3000万,100个国家超过2500所大学在教授中文,越来越多的中小学开始开设汉语课程,社会上各种汉语培训机构不断增加,发展势头迅猛。 在7月20日至22日于北京召开的首届世界汉语大会上,一个记者所耳闻目睹的使他惊叹:这个世界上原来有这么多“老外”会说汉语,在学汉语!

热现象的冷思考

热现象的冷思考 思考一:复习铺垫与创设情境矛盾吗? 新课改的课堂中复习铺垫被有趣、新颖的情境所取代。在情境中学生将亲身经历的生活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了知识,发展了能力。当我们冷静审视“情境热”的时候也会发现一些不和谐的音符。如:一位教师在教学《认识线段》时,与学生亲切交谈:“天气渐渐变冷了,课外活动也丰富了,你们最喜欢什么活动?”学生的回答丰富多彩,“喜欢跳绳的有哪些同学?”站起来很多。“谁跳得最棒?”学生们异口同声报出来两位同学的名字,“我们就请他们来一显身手。时间半分钟,其他小朋友帮忙轻轻数一数。”就在同学们兴高的数数时,老师又下达了一个任务“你们观察一下,他们手中的绳子是怎样的?”试想学生这会儿怎么可能一心二用?当跳绳比赛结束时老师才开始转入正题,“跳绳的时候,手中的绳子是怎样的?”“弯曲的。”“你能把它拉直吗?”两生一拉,“像这样,拉直后的一段就叫线段。”面对多姿多彩的生活情境有价值的数学思考却被隐没了。 那么新授之前还需要复习铺垫吗?其实复习铺垫的准备题都是遵循新旧知识的联系设计的。教师教学时比较容易把握学生的认知起点。学生也能较快的对自己的认知结构进行调整和补充。如果学生旧知掌握的不牢固,就应该直接复习铺垫,帮助学生完善认知结构,如果情境的创设只是表面的热闹,不能使学生很快地将生活问题数学化,那么这样的情境还不如不要。如果学生已经具备了构建新知识的能力,则可以创设合适的情境,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去探究。复习铺垫与创设情境,究竟采用用哪种形式关键是能不能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思考二:探究式学习与接受式学习能共存吗? 新课改走到今天,我们不难看到课堂变的活跃了,学生变的自主了,处处充满了“探究热”。不管什么知识都让学生去探究去经历,如某教师在教学《厘米、分米的认识》时说“通过测量我们知道课桌高70厘米,你相对70厘米说些什么?”生1:我认为70厘米太高,桌子只要60厘米。生2:“70厘米不高,1米还不到。”生3:“70厘米有一点高。”教学中教师挖空心思的,将浓缩的知识展开,尽量让学生象数学家一样去经历知识的创造,去体味发明的甘苦,希望学生在经验世界和动态作用中获得深刻的感受,得到真正的生成,面对这些事实性、概念性的知识。有必要让学生去猜测、探究吗?所有的知识都这样教学可能吗?人类文明几千年积累发现的知识要在四十分钟内,为每一个学生“认知---知识结构”所同化。怎能只依靠学生一味的自主探究?怎能离的开教师的加工与传授?况且《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不难看出,虽然自主探究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数学学习还是需要意义接受的。由此可见,只有协调好探究和接受这一对矛盾统一的关系,在探究学习和接受学习之间寻找到平衡,让探究成为在教师指导下的有意义的接受式探究,让接受成为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中有意义的自主式接受。学生才能在一个新的探究情境中,对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获得了新的理解,产生出新的意义。课堂教学才能真正充满生机和活力。 思考三:有了算法多样化还需要算法优化吗? 新课改中鼓励算法多样化,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是尊重学生主体,促进个体发展的有效途径。现在的数学课堂上我们经常能看到,一道题能够出现五六种甚至更多的算法。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停地鼓励,最终还不忘加上一句“用你们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难道这样就能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了?不然,这种看似热闹的课堂,并没有取得应有的教学效果。这种多样化只是群体的多样,落实到个体还是要优化,即让学生通过比较交流感受不停方法的特点,领悟不同方法的优劣,做出合理的判断和抉择,掌握最简捷、最容易、最快速的方

二十四节气为什么要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十四节气为什么要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十四节气为什么要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匿名网友 分类:历史话题被浏览11次2017.04.10请微博专家回答检举 孤独尤里来自团队:快乐助人乐帮达人采纳率:56%49级29分钟前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中国古人将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统称“二十四节气”。具体包括: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二十四节气”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是中国传统历法体系及其相关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气象界,这一时间认知体系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2006年,“二十四节气”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11年,九华立春祭、班春劝农、石阡说春被列入该遗产项目的扩展名录;2014年,三门祭冬、壮族霜降节、苗族赶秋、安仁赶分社被列入该遗产项目的扩展名录。“二十四节气”形成于中国黄

河流域,以观察该区域的天象、气温、降水和物候的时序变化为基准,作为农耕社会的生产生活的时间指南逐步为全国各地所采用,并为多民族所共享。作为中国人特有的时间知识体系,该遗产项目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加 快和现代化农业技术的发展,“二十四节气”对于农事的指导 功能逐渐减弱,但在当代中国人的生活世界中依然具有多方面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功能,鲜明地体现了中国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和适应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彰显出中国人对宇宙和自然界认知的独特性及其实践活动的丰富性,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和创造力,也是人类文化多样性的生动见证。此回答由管理员海.阔.天.空. 推荐为最佳回答。补充回答00分享到

有关考研热的冷思考论文

有关考研热的冷思考论文 有关考研热的冷思考 一、日益升温的考研热会不会导致又一次“黑色7月”? 据《中国教育统计年鉴》资料,1997年硕士研究生的报考数为24.2万人,1999年为31.9万人,2000年则急剧增加到39.2万人。若与1991年的8.7万人相比,净增3.5倍之多。那么录取数是多少呢?1997年为4.93万人,1998年为5.82万人,1999年为6.89万人,2000年为9.53万人,报录比分别是4.81,4.78,4.44,4.11,也就是说,尽管我国的研究生录取数逐年上升,2000年上升幅度最大,高达12.85万,比上年增长39.32%,但录取率则呈逐年下降趋势,2000年的录取率更是下降到近5年来的最低点,录取率仅为20%略强。这与逐年上升的高考录取率呈相反态势。2000年的高考录取率便已达到应届高中毕业生的73.2%注:教育部发展规划司统计信息处:《2000年全国教育事业统计主要指标及简析》,《教育发展研究》,2001年第3期,第7页。。换言之,从某种意义上说,考研竞争之激烈绝不亚于高考。 考研热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是不容忽视的。仅从其直接影响观之,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影响大三、大四的正常教学和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的完成。由于考研竞争的激烈,相当比例的本科生自大三上学期便开始实施考研计划。或租房子以自成一统,埋头苦干我校附近三个村庄的空房近几年来每到下半年便全部租完;或摒弃一切课外活动包括必要的体育活动和人际交往,整天沉溺于考研的相关功课。我校图书馆的几间阅览室在去年下半年的一段时间里,五点钟以前座位就占完了。经笔者了解,全都是准备考研又无力租房或无房可租的同学。该图书馆出于对学生健康的关心,不得不把开门的时间推迟到6点钟。此外,考研生还要忙于打听、了解和联系招研的学校、专业和导师,因此大三、大四的正常学习必然会受到冲击。不仅如此,这种影响的范围还有向前推移的趋势。从我今年行将高考的女儿及其同学中,笔者了解到不少本校子弟中的高分者纷纷放弃报考外校的打算,拟报考本校。原因是到时候考研免得租房子。其影响之大由此可见一斑。 其二,与素质教育相冲突。由于研究生录取时,一般是按照分数的高低依次录取,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本科教育中仍存在的应试教育弊端,与素质教育相悖。事实上,考研生中普遍存在着与考研有关的课程就多投入一点,与此无关的课程则敷衍了事的现象。为挤上这辆高峰车,考场作弊现象也频报媒体。在2001年的考研中,仅湖南省教育考试院便处分了83人注:《湖南83人考研作弊》,《长江日报》,2001年3月22日,第4版。。 其三,对已毕业的本科生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一些家境较好或毕业时未找到理想单位的已毕业离校的学生,如同高考复读一般,在家专事复习,以备来年再战,把人生最宝贵的青春年华用在重复的记忆上。以上海为例,“今年申请‘不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已从去年几十人发展到几百人,而且还有继续上升的趋势。考研究生、出国留学是‘不就业’族

当今时代汉语言文学教学的问题及策略探析

浅论语言运用的原则 论文摘要:语言是社会能够成立和维持的一个重要条件,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它能够起到调节人际关系的作用。因此,实践语用原则,得体地运用语言,有利于提高语言交际的效度,创造温馨和谐的人际关系。 论文关键词:语用原则,合作原则,礼貌原则,幽默原则 语言与社会有着密切的联系,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交流是人类最直接、最活跃、最频繁的交际形式。人们运用语言交流思想、表达感情,以便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协调相互之间的行为。语言在言语交际中的主导功能是调节功能,调节人们相互问的关系,达到相互理解和合作。语言在思维中调节个体的思想和行为,在传递信息中调节整个社会成员的一致行动。要从不同的层次调节人际间的相互关系,有效地传递信息,交际者就要在特定的言语环境实践语用原则,得体地运用语言,以便充分发挥语言的调节功能,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下面我们探讨合作原则、礼貌原则、幽默原则等在构建和谐人际关系中的作用。 一、合作原则 美国哲学家格赖斯(Grice)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首次提出:在所有的言语交际中,说话人与听话人都有一种默契和合作,使整个交际过程所说的话语符合交流的目的和方向,从而使交流得以有效、顺利地进行。这就是“合作原则”。合作原则有四个准则:1、数量的准则:言语信息不多也不少,包括:所说的话应该包含交谈目的所需的信息;所说的话不应该包含超出需要的信息;2、质量的准则:就是指在言语行为中努力说真话,包括:不要说自知是虚假的话;不要说缺乏足够证据的话;3、关联准则:即交际双方所说的话要有关联,要切题;4、方式准则:即所说的话要清楚明白,包括:避免晦涩;避免歧义;简明扼要;井井有条。 1989年6月,戈尔巴乔夫来中国访问,抵达上海时,时任上海市市委书记的江泽民到虹桥机场迎接他。两人一见面,江泽民就说:“由于您的到来,连上海的天气都好转了。”戈尔巴乔夫马上接过话题说:“更值得高兴的是中苏关系的天气好转了。”作为主人的江泽民书记在欢迎时,紧扣自己的话题,借助天气的变化表示对来宾的欢迎之情,话语不多不少,简洁明了,真诚自然。同时,戈尔巴乔夫也反应敏捷,顺着江泽民书记的“天气”话题,自然联系到此次访华的宗旨,巧妙地传达了中苏关系得到改善的喜悦

读经教育学基本原理

读经教育学基本原理 1.以开发人性为目的 "一的"就是一个目的,教育只有一个目的,就是人性,教育要针对人性,要开发人性,使人性能够展露出来,就是使人成为一个人,这个所谓"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人并不一定能够尽其性,所以能尽其性然后能尽人之性,这个就是一种教育,尽自己的性,然后尽所有人的性,这就是教化。所以能尽己之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呢,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能赞天地的化育,赞天地化育则能与天地参矣,赞天地化育就是人通于天,人德通于天德,所以,能尽其性,用现代话来讲就是自己与自己沟通,自己与自己和谐,能尽人之性就是人与社会的和谐。能尽物之性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能够赞天地的化育就是人与宇宙的和谐,那么现代西方人讲这些和谐,我们叹为至理名言,为什么我们会赞叹它是至理名言呢?因为它确实是合乎人的内在心灵的追求,而合乎内在心灵的追求,我们可以说是本于人性而起的追求。 2.十字打开,兼顾教育的全面性和历程性 怎么了解人性?我们必须把它的内容说出来,然后再来看看我们是不是面对这些内容,假如我们面对这些内容,我们尽了这些内容,我们或许可以说我们尽了人性。 全面性:人性中有两个性质,两个性质就是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尤其是站在教育的立场上。第一个是我们很难了解人性,因为程子(程伊川)说:人生而静以上不容说。人生而静,感于物而动,于是人就有许许多多的活动产生,那么人生而静,就是"天命之谓性",这个"性"是静的,你还没有感于物的时候,你的心是静的,这个叫做"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那个"中"以上不容说,意思也就说,那是形而上学的领域,所以人性是形而上学的领域,所以人性是不许你随便说的。 用一个不可诤法,就是不容争辩的方法,来讲人性的内涵,从人性的内涵来了解人性。人类已经表现出来的人性内涵,我们从这个内涵大体上可以把握到人性,大体可以把握到,虽不中不远矣。 人类心灵的两个面向,这两个面向应该讲两个层次,人类心灵有两个层次的开发,一个层次是比较高层次的,属于智慧,一个层次属于比较低层次的,属于知识的,用佛教的词语来讲,属于知识的是由于人类的识心、认识心所开出来的学问,开出来的文化;属于智慧的,是佛教的所谓智心,智慧心所开出来的学问,佛教是要转识成智的,所以可见为什么要转?为什么要成?可见它有高低之分。 人类的文化的表现,用康德的词语来讲,康德说人类理性有两种运用,一种是思辩的使用,一种是实践的使用,思辩的使用成就所谓知识的学问,实践的使用成就所谓德行的学问,那么这个德行的学问,康德讲是道德的学问,他最切入儒家,但是康德不知道还有道家的玄智,还有佛家的空智,所以我们把这个智慧的学问,把康德的对于所谓实践的学问,扩充为儒释道三家。 康德也说人类理性的两层运用,他说人类理性的两种运用中,实践理性有优先性,优先

_自然教育热背后的冷思考

中国环境报/2015年/11月/30日/第004版 教育 机构可持续发展面临专业人才缺乏等诸多挑战多元参与或是良方 自然教育热背后的冷思考 本报记者陈妍凌 李悦,美国康奈尔大学自然资源系博士生。4年前她远赴美国求学时,国内的自然教育机构还不多。求学期间,李悦多次参加北美和世界自然教育大会,却因为没有来自中国的声音而感到遗憾。然而最近,她在第二届全国自然教育论坛上惊喜不断,因为自然教育机构数量大增,而且不仅有政府大力支持,也有企业资助。学校行动和民间组织积极奔走,还出现了与企业的跨界合作等模式。 李悦的感受是近年我国自然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写照。尽管调查显示,自然教育行业规模仍然较小,并面临多重挑战,但不少从业者已不满足于单一活动的短期影响力,而开始思考如何实现机构乃至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1人才缺口 “我国的自然教育在短时间内有一个井喷式发展。”北京林业大学教师王清春说。在第二届全国自然教育论坛上,他的团队发布了《2015中国自然教育行业调查报告》(下称《报告》)。 这份报告的数据来源于314份调查问卷。北京大学自然保护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顾问秦大公认为,虽然数量少,但开启了自然教育行业现状调查的先河。 人才问题包括哪些? 《报告》显示,2011年以来,自然教育机构数量进入快速增长期,受访机构中,70%以上成立于2011年~2015年。从业时间短、起步晚现象普遍存在。 在机构发展面临的人才、课程开发、经费、市场培育等7项挑战中,近3成受访机构选择了——人才。 人才问题表现为3个方面,即数量不足、自然教育专业能力有待提高、经营推广等综合业务能力需拓展。 根据王清春的调查,以企业方式运行的自然教育机构中,近半数机构仅拥有4~10名专职员工,近3成机构专职员工不足3人。另一项针对约100家机构近200名从业者开展的调查也显示,过半数受访者为非专职人员,机构对兼职人员和志愿者的需求较大。 乐享自然工作室执行总监林红介绍,开展户外教学时,需要人员从旁协助或关注孩子现场状况,如每场周末活动都需要至少3~4名志愿者。 同时,自然教育机构对于运营、推广、安全等方面人才也是求贤若渴。去年,优创游学公司曾组织一批8~15岁的学生到海边开展活动。活动负责人特意聘请熟悉海况和安全保障的专家作现场顾问。在一场活动设计中,领队对风险估计不足,幸得特聘顾问及时制止,避免了危险的发生。 此外,《报告》显示,54%的自然教育机构以企业的方式注册运营。这就使得机构格外看重运营能力。加之“互联网+”时代提供了资源整合、跨界合作、拓展影响力的新机遇,自然教育机构的人才需求因而愈发多元。 人才怎样算专业? “当前,自然教育的独创性较少,同质化竞争严重,如果内容和产品开发不力,就会导致拼低价的恶性竞争,最终损伤行业。”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的杨方义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