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华东理工大学物理答案

华东理工大学物理答案

华东理工大学物理答案

【篇一:华东理工期末考试试题】

华东理工大学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

《物理化学》(下册)期末考试试卷

(b

卷)2007.1.9

开课学院: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专业:04级大面积考试形式:闭卷所需时间 120 分钟

考生姓名:学号:班级:任课教师

一、概念题(共20分,每小题1分)

1.对于的分解反应,可分别用、、表示反应速率,它们之间的关系

为。

2.反应,在条件下a的消耗速率可以表示为。

3.反应的速率常数,反应物a的初始浓度为,则a的半衰期为4.阿仑尼乌斯方程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化学反应。(对,错)

5.在边长为a的立方箱中运动的理想气体分子其质量为m,平动能为,则它

所处平动能级的简并度为。

6.写出麦克斯韦-玻尔兹曼(mb)分布公式。

7.粒子因受激发而离开基态能级的数目越多,值愈大,可见的物理意义

8.相空间中的每一个点,代表 9.当系统的温度时,能量标度的零点设在基态能级上的配分函数。 10.铺展系数的物理意义可用式表示,其中为粘附功、为。

11.某固体颗粒与液体的接触角,则这种液体能)

12.根据表面相的热力学基本方程,写出一个表面张力的热力学表示

式。

13.将a、b、c三根玻璃毛细管的一端分别浸入水中,已知它们的半径,设它

14.将少量肥皂加入水中,则水的表面张力。(增大,减小,不变)15.过饱和蒸气的存在可用公式解释。(拉普拉斯,开尔文,兰缪尔) 16.使用盐桥的目的是。

17.电解质溶液是第二类导体,它的导电是依靠。 18.无论是强

电解质还是弱电解质,其摩尔电导率均随溶液浓度增大出现极值。

(对,错)

19.摩尔电导率与间的关系为。 20.电化学反应的热力学特征是。

二、(14分)

纯物质a在高温下的气相分解是一级反应,反应式为。在一定温度下,将一定量的纯a(g) 迅速放入一恒容反应器中,然后用实验测量t 时刻容器内的总压p及a完全反应后的总压。做了两个温度下的实验,数据列于下表中,假设气体是理想气体,反应的活化能ea不随

温度而变化,试求此活化能。

t/k 553 578

三、(12分)

已知复合反应按如下链反应机理进行,各基元反应的活化能也列于后:

链的引发链的传递

t/s 454 ∞ 320 ∞

p/pa 2.476 4.008 2.838 3.554

链的终止

(1) 试用恒稳态处理法建立的动力学方程;(8分)

(2) 由各基元反应的活化能求复合反应的活化能。(4分)

四、(14分)

已知某分子的振动能级间隔,玻耳兹曼常数。试计算:

(1) 298k时,某一振动能级与其相邻较低振动能级上的分子数之比。(5分) (2) 若振动能级间隔为,温度仍为298k,再做与(1)同样的计算。(5分) (3) 上面计算结果说明,高能级上分布的分子数与振动能

级间隔减小有何关

系?(4分)

五、(13分)

(1) 273 k时,用木炭吸附co气体。实验测得,当co的平衡压力分

别为24.0和41.2 kpa时,每1kg木炭吸附co的平衡吸附量分别为和。设该吸附服从兰缪尔吸附等温式,试计算当木炭表面覆盖率达70%时,相应的co的平衡压力是多少?(10分)

(2) 实验测得,h2在洁净钨表面上的吸附热随表面覆盖率的变化如

图中曲线所示。试简明回答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3分)

六、(12分)

(1) 已知298 k时水溶液的离子平均活度因子,计算该溶液的离子

平均质量摩尔浓度、离子平均活度、电解质活度。(6分)

(2) 设水溶液的离子平均活度因子与离子强度的关系服从德拜–休克

尔极限公式,计算298 k时该溶液的离子平均活度因子。(德拜–休

克尔极限公式中)(6分)

七、(15分)

电池的电池反应电势与温度的关系为(e的单位为伏)。 (1) 写出

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5分)

(2) 计算25℃时该电池反应的、、;(6分) (3) 若在电池可逆放电

时所作的功及放热各多少?

【篇二:华理大物实验答案(误差与有效数字,基本测量)】答:甲对。其他人测量结果的最后位未与不确定度所在位对齐。

请计算这一测量的算术平均值,测量标准误差及相对误差,写出结

果表达式。

m?

?mi

?3.61232g n

a类分量: s?t0.683?n?1?1.11?0.000108?0.000120g

b类分量: u?0.683?仪?0.683?0.0002?0.000137g

合成不确定度:u???0.000182g=0.00018g 取0.00018g ,测量结

果为:

m?u?(3.6123?2相对误差: e?

0 1( p=0.683 ) 0.00g8)

u0.00018

??0.005% m3.61232

3.用米尺测量一物体的长度,测得的数值为

试求其算术平均值,a类不确定度、b类不确定度、合成不确定度及

相对误差,写出结果表达式。

l?

?li

?98.965cm, n

a类分量: s?t0.683?n?1?0.006=0.0064cm

b类分量: u?0.683?仪?0.683?0.05?0.034cm

合成不确定度: u?0.035cm=0.04cm 相对误差: e?

u0.04??0.04% ( p=0.683 ) 98.96

结果: ?u?(98.96?0.04)cm

222

处理:t =t2 – t1=26.2-99.5=-73.3℃, u =2t1?st2?0.3?0.3?0.5℃ , e?

u0.5

??0.7%(或 -0.7℅)t73.3

m4m4?149.10

???11.072g/㎝3 22

v?dh3.14159?2.040?4.120

0.05??0.003??0.003?

(2)e?????4??????0.0030?0.3%

149.102.0404.120??????

u????e?11.072?0.003?0.033?0.04g

3

u?

222

(3) ?u??(11.07?0.04) g/㎝3 ( p=0.683 )

答:有效数字的位数应从该数左侧第一个非零数开始计算,0.2870应有四位有效数字。其左端的“0”为定位用,不是有效数字。右端的“0”为有效数字。

(3)l =28cm =280mm

4

2

y = lg x = lg 1220 =3.0864

uy?

ux4

?=0.0014 xln101220ln10

y?uy?3.0864?0.0014 ( p=0.683 )

??4

180?60

y?uy?0.7133?0.0008( p=0.683 )

8.某同学在弹簧倔强系数的测量中得到如下数据:

其中f为弹簧所受的作用力,y为弹簧的长度,已知y-y0 =(

k

)f ,用图解法处理数据(必须用直角坐

标纸,不允许用代数方格纸或自行画格作图),从图中求出弹簧的

倔强系数k ,及弹簧的原长y0 。处理:按要求作图(见作图示意,注意注解方框里内容的正确表达,正确取轴和分度,正确画实验点

和直线拟合,正确取计算斜率的两点),

计算斜率 tg??计算倔强系数k?

y2?y123.58?8.50

??1.508cm/g

f2?f113.00?3.00

1tg?

?

1

?0.6631g/cm 1.508

通过截距得到弹簧原长为4.00cm。

实验名称基本测量—长度和体积的测量

姓名学号专业班实验班组号教师

阅读材料:p.382.2.1.1“游标与螺旋测微原理”。

一. 预习思考题

1、游标卡尺的精度值是指:主尺最小分度值与游标分度格数之比。根据左图游标卡尺的结构,请字母表示:游标卡尺的主尺是: d ;

游标部分是:e ;测量物体外径用:;测量内径用:量深度用:c 。下图游标卡尺的读数为: 12.64mm(1.264cm) 。

2、左图螺旋测微器(a)和(b)的读数分别为:5.155mm和

5.655mm。螺旋测微器测量前要检查并记下零点读数,即所谓的初

始读数;测量最终测量结果为末读数减去初始读数。下图的两个

初始读数分别为(左) 0.005mm 和(右)-0.011mm 。 3、在

检查零点读数和测量长度时,切忌直接转动测微螺杆和微分筒,而

应轻轻转动棘轮。

4、螺旋测微器测量完毕,应使留有空隙,以免因热胀而损坏螺纹。

基本测量数据处理参考(原始数据均为参考值)

圆筒容积的计算: v =

【篇三:华东理工大学物理化学第1-2章练习题答案】

s=txt>基本概念

1. (1) (3)。

2. (1)分子无体积;(2)分子间无相互作用。

3. 气。

4. 气液共存区的边界线;不稳定区的边界线。 zc?华方程以及对应

状态原理。

5. a气体;b饱和气体;c气液共存;d饱和液体;e液体。

6. 不能,p?59.8mpa

7. 状态一定,状态函数的量值一定;状态函数量值的变化仅与系统

的初终状态有关。对于一个均相系统,如果不考虑除压力以外的其

他广义力,为了确定平衡态,除了系统中每一种物质的数量外,还

需确定两个独立的状态函数。

8. (1) p?p外,(2) p?p外=常数。

9. (1) 封闭系统;(2) 封闭系统,恒容过程,非体积功为零;(3) 封闭系统,恒压过程,非体积功为零。

10. 压力为0.1mpa下处于理想气体状态的气态纯物质。压力为

0.1mpa下的液态和固态纯物质。压力为0.1mpa下浓度为

1mol?dm?3或1mol?kg?1的理想稀溶液中的溶质。

11. 降低;=。 12. ??

pcvc

?0.375,得到普遍化的范德rtc

nb?nb(0)

?b

。从数量上统一表达反应进行的程度。

13. , =。 14. =,。 15. =,。

17. 实验测定;经验半经验方法;理论方法。 18. 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之差。计算题

pv?169.21?103?100?10?6??3

??1. 解:n??mol?6.71?10mol rt???8.3145?(30?273.15)?

m ? n1 m1 ? n2 m2 ? n y1 m1 ? n y2 m2 ? n ?y1 m1 ? (1-y1)

m2? ? n ?y1 (m1- m2)?m2?

11?0.219??m?

?y1???m2?????46.01??0.836 ??3

?n?m1?m2?6.71?10?30.01?46.01

2. 解:以“1”代表空气,以“2”代表h2o,

pv1?101.325?103?15.0?10?3?

n1????mol?0.613mol

rt?8.3145?25?273.15?p2?py2?p?

n1?n2

n1

0.01982??

??101.325??kpa?3.174kpa

n1?n2?0.613?0.01982?0.613?0.01982

?15.0dm3?15.5dm3

0.613

n2

v?

?v1?

3. 解:以“1”代表no,以“2”代表“br2”,以“3”代表nobr 开始时,p1(0) = 23.102kpap2(0)?

nrt(m/m)rt(0.660/159.81)?8.3145?300

??pa?9.76kpa ?3vv1.055?10

平衡时,

1?1?

p?p1?p2?p3??p1(0)?p3???p2(0)?p3??p3?p1(0)?p2(0)?p3

2?2?

?p3?2?p1(0)?p2(0)?p??2(23.102?9.76?25.737)kpa?14.25kpa

p1?p1(0)?p3?(23.102?14.25)kpa?8.85k pa p2?p2(0)?

11

p3?(9.76??14.25)kpa?2.64k pa22

rt

?b, vm,2?kvm,1 p

4. 解: p?vm?b??rt, vm?

p1??rt?rtrtrtrtrt?

???,?b?k??b?k?kbb(1?k)?k??k?????p2p1p1p2p1?p2??p1? ?b?

p1?1rt?

???k??1?kp1?p?2?

18.3145?(0?273.15)?101.325?3?1

??0.011075???m?mol 3

1?0.01107510132.5?101.325?10?

?

?2.437?10?5m3?mol?1

4

b?4vm*?4??r3?na

3

?3b??r???16?n??

a??

1/3

?3?2.437?10?5?

????16??6.022?1023?

??

1/3

m?0.134?10?9m?0.134nm

5. 解:(1) i,液-固;ii,气-液;iii,气-固。1,固;2,液;3,气。

(2) 三相线,其压力为610.5 pa,温度为273.16k。c点称临界点,

其压力为22.04mpa,

??2p???p???0。

温度为647.15k,其数学特征:???0,?2???v??t??v?t

(3)

纯水的状态图水的相图

6.

?h??h1??h2??1?40.66?0?kj?40.66kj

?u??h???pv???h??p2v2?p1v1???h??nrt?0?

?40.66?1?8.3145??100?273.15??10?3kj?37.56 k j(忽略液体体积)

w?0,q??u?w??u?37.56kj7. ??

3c2h2?g??c6h6?g?

?h1??1?82.93?3?226.73?kj??597.26kj

?h2?1?191.52??1200?25??10-3kj?225.04kj ?

?h??h1??h2??372.22kj

第2章热力学定律和热力学基本方程

基本概念

1. 过程的方向和限度问题。

2. 热从低温物体传给高温物体而不产生其他变化是不可能的;从一

个热源吸热,使之完全转化为功,而不产生其他变化是不可能的。

3. 不违背开尔文说法,因为理想气体的状态发生了变化。

-qd

?0 4. ds?t环

def

?

b

a

-qdr

;系统混乱程度的度量。 t

6. ds?0,孤立系统或绝热过程。

7. =

8. (1) 2;(2) w??

?

cvvavvb

c?pv?

,w??

?

vbnrt

va

v

dv。

9. 1.15j?k?1;2.74j?k?1。 10. =,,。 11. (2),(4)。

12. 证明:du?tds?pdv

??u???s????t???p ??v?t??v?t

??s???p?

由麦克斯韦关系式?????

?v?t??t??v

和pv?nrt

nr??u???p?

得??p?0 ??t???p?t

?v?tv??t??v

13. 理想气体恒温过程;恒压变温过程;可逆相变化;恒温过程;纯组分系统,

14. 根据克-克方程

dp?相变hm

?

dtt?相变vm

由于h2o的vm(l)?vm(s),而 c6h6的vm(l)?vm(s)

所以水的相图中液固平衡线的斜率是负值,而苯的相图中液固平衡线的斜率是正值。 15. 当温度趋于0k时,凝聚系统中恒温过程的熵变趋于零。

16. 当温度趋于0k,系统中所有处于内部平衡的状态之间,熵变趋于零。 17. 在积分的温度范围内无相变化。 18. 恒温,恒容,非体积功为零的封闭系统。 19. 恒温,恒压,非体积功为零的封闭系统。计算题

1. 解:(1) w??nrtln

v2?40.00????2?8.3145?298.2?ln?j??4864j; v1?15.00?

?u?0; ?h?0。

(2) w??p

外?v2?v1???101325??40.00?15.00??10j??2533j;?u?0; ?3

?h?0。

(3)

w??p?v2?v1???nr?t2?t1???2?8.3145??795.2?298.2?j??8265j 325

?h?ncp,m?t2?t1??2??8.3145??795.2?298.2?j?20.66kj

2

2. 解:(1) 取he,o2为系统,经历恒容绝热过程。

?u?ncv,m?t2?t1??2??8.314?5?79.52?29.82?j?12.40 kj

t?t1??n2cv,m,?t?t2??0 ?u??u1??u2?0,n1cv,m,?12

1?r(x?100)?0.5?r(x?0)?0,

解得x = 54.55,即t = 54.55℃。

(2) 取he,o2为系统,经历恒压绝热过程。

3

252

?h??h1??h2?0,n1cp,m,1?t?t1??n2cp,m,2?t?t2??0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