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高校行政权力泛化的问题及其对策

我国高校行政权力泛化的问题及其对策

我国高校行政权力泛化的问题及其对策
我国高校行政权力泛化的问题及其对策

我国高校行政权力泛化的问题及其对策

陈笃彬

(泉州师范学院,福建泉州362000)

〔摘 要〕 本文分析了世界高等学校权力结构类型,分析了由于我国高等学校行政权力泛化所造成的问题,以及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提高我国高等学校权力结构效能的基本对策。

〔关键词〕 高等学校;行政权力;学术权力

〔中图分类号〕G61/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064(2001)04-0054-03一、高等学校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有关问题高校的权力结构由两部分组成,即行政权力、学术权力。所谓学术权力是指学术人员所拥有的权力。所谓行政权力是指由高校各级行政部门所拥有的权力。高等学校的人员基本上也可以分为两大类:学术人员和行政人

员。在高等学校,学术权力主要表现为教授、副教授以及其他学术人员的权力;行政权力主要表现为校长、处长、科长等行政管理人员的权力等等。在高校,行政管理部门的领导可能由学术人员担任,但是这些人在其岗位上所行使的权力乃是行政权力。

目前世界高校的权力类型大概可分为:

1.行政权力为主的类型。我国的高校属于这种类型。在我国,高校比较强调行政权力。处长对校长负责,科长对处长负责,这种管理类型与政府行政机关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差别。美国的一些特大型大学也属于这一类型。这些大学由于学校内部跨度大,因此,就必须通过强化行政权力,强化科层制来加强对学校的管理,从而提高办学效益和质量。行政权力为主的权力类型的主要优点在于:管理层次清楚,效率高。其缺点在于:学术权力无法发挥作用,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产生冲突;背离了高等学校的“学术导向”。

2.学术权力为主的类型。法国的高校是比较典型的以学术权力为主的类型。如,法国大学的校长有决定权,校务委员会有审议权,校科学委员会和大学生活委员会有建议权。在法国大学中,二级学院也设院务委员会(称为理事会)。理事会与学院院长的关系,同校务委员会同校长的关系有相似之处。相对学术权力而言,这些国家大学的行政权力相当有限。学术权力为主的权力类型的主要优点在于:学术权力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符合

高等学校的办学理念,有利于调动高等学校的主体———教师的办学积极性。其缺点在于:决策的效率会受到影

响,行政人员的失落感,以及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冲突的存在。

3.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互相平衡的类型。英国大

学的校务委员会是学校的最高权力机构,有的学校称其为最高管理委员会。校务委员会只负责决定学校的大政方针,不管学校的日常管理。校务委员会成员有数百人,

组成人员有教师代表、学生代表、行政人员代表以及部分校外有关人士代表。英国大学的评议会由教授组成。主要负责全校的学术事务,包括负责学部、系学术事务管理。英国的大学校长只是荣誉职位,学校的工作通常由具有“行政首脑”和“学者观点的主要代言人”双重角色的副校长负责。副校长由校务委员会和校评议委员会共同提名,由校务委员会任命。互相平衡型的权力类型是以上两种权力类型的整合,如果应用得当,这种模式会吸收以上两种模式的长处,成为高等学校的最佳权力类型。

二、我国高等学校存在行政权利泛化的问题及原因我国高校行政权力的泛化的现象还比较严重。高校被视为事业单位,并且按照党政机关给予一定的级别。我国高校按行政级别来划分可分为:副部级高校、正厅级高校、副厅级高校、正处级高校。在高校内部也是比照党政机关的级别来设置校部管理机构,以及任命管理干部。我国高校的校级领导基本上都由上级任命。学校的管理模式以科层制为主,科长对处长负责,处长对分管的副校长负责,副校长对校长负责。在系一级教学单位也是系主任对校长负责,而教研室主任对系主任负责。在我国高校内部虽然也建立了学术委员会、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等学术机构组织,但其作用不太明显。

·

54· 〔收稿日期〕2001-10-10

 

2001年11月第17卷 第4期教 育 科 学Education Science Nov .,2001

Vol .17 No .4

 

行政权力的泛化给我国高校的发展带来了诸多问题:

1.官本位严重。本来高校是开展教学和学术活动的地方,应该以办学质量的好坏来作为衡量学校的标准。由于高校的管理干部有着跟党政机关干部一样的级别,造成了官本位思想在高校泛滥成灾,出现了许多令人啼笑皆非的现象。比如,博士生导师任系主任,系一级在高校相当于正处级,因此就有了正处级博导之称;博士生导师任教研室主任,教研室在高校相当于正科级,因此就有了正科级博导之称。由于官本位思想的影响,很多高校比照党政级别来制定福利政策。比如在分房时,讲师相当于正科,副教授相当于副处,教授相当于正处等。这种福利制度进一步激化了官本位思想,造成了学术人员心性迷乱。为了追求一定的利益,许多有学术造诣的教师为了当官而毁掉了学术前途。

2.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目前我国高校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的现象并没有完全改变。在机构改革中,许多高校没有认真地处理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关系问题,只是对行政权力重新进行拼装组合,按照上级有关部门的要求来设置管理机构。厅级干部一走廊、处级干部一礼堂、科级干部一操场的现象并没有得到有效的遏制。按照年龄一刀切,不安排实际岗位的干部,要安排非领导职务,就出现了众多的正副厅级巡视员、正副处级调研员、正副主任科员。许多院校正在进行的校院系三级管理改革,出发点是好的,但实施时却出了一些问题。原来的系变为学院,系主任成为学院院长,正处级干部。原来的教研室经过组合成为系,系主任没有级别不行,因此就成为副处级干部。有级别的干部越来越多,带来的是办事效率越来越低。

3.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严重冲突。行政权力的泛化必然造成对学术事务过多干涉,因此冲突是难免的。在我国高校,诸如学术委员会、教授委员会等学术组织,大多是作为咨询机构,大部分学术事务是由行政权力来决定。行政权力的滥用导致了行政人员与学术人员的冲突和对立。学术人员认为行政人员在制定政策时更多的是考虑本群体的利益,教师应有的权利得不到体现。高校教师要承受诸多的压力。比如评定职称时的外语考试,论文要在何种级别的杂志上发表,学生的评价、专家的评价、同行的评价,竞争上课等等。而行政人员的压力较小,能上能下目前还无法实施。

造成我国高校行政权力泛化的主要原因有:

1.从高校外部看,在高等教育管理上,举办者、管理者和办学者职权不分。高校和政府职能不清,政府对高校统得过死,管得过细。虽然《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了高等教育举办者、管理者和办学者的职责,但在实际操作中,高校的办学自主权往往受到很大的限制。

2.不能正确理解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这一领导体制。如何正确地理解这种领导体制,目前存在误区。在实施过程中,有的是党委包揽一切,以党代政;有的是把党委领导和校长负责对立起来,争权夺利,在谁说了算上争论不休。凡此种种,都造成了党政关系紧张,导致了高校学术权力很难找到存活的空间。

3.没有充分发挥学术权力的作用。在我国高校,行政权力代替学术权力、行政权力指挥学术权力是造成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严重冲突,学术权力无法充分发挥作用的主要原因。高校领导往往忽视学术权力的作用,即使在专家当校长的高校也是如此。教授们除了在职称评审中发挥作用以外,更多的是参加座谈会,对学校的事务提提建设性意见。

三、提高我国高校权力结构效能的对策

提高我国高等学校权力结构效能的关键在于消除行政权力的泛化,建立起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均衡的权力结构。

1.依法办事,落实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了高等学校举办者、管理者和办学者的职责,规定了高等学校办学的自主权,但目前这些法律条文还无法落实。政府要根据《高等教育法》的要求,简政放权,从制约型向服务型转变,落实高校的办学自主权,这样高等学校的学术权力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2.废除行政级别,消除官本位思想。自从有了大学,就有了大学理想。所谓大学理想应该是一所大学的所有大学人通过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直接服务社会,来实现改造社会、造福人类的抱负。大学所追求的理想应该是和所谓的行政级别和官本位思想格格不入的。只有取消行政级别,才能真正建立高等院校的学术导向,才能真正消除官本位思想。

3.深入进行校内管理体制改革。目前很多高校所进行的校内管理体制改革只是停留在行政权力的重新整合,并没有考虑如何建立适应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均衡型的权力类型。要改变高等学校管理机关化的情况,必须以能充分发挥学术权力的作用为目标来建立精干的行政机构。要从高等教育的规律出发,建立适应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行政机构。要按照高等教育的规律建立一支高效率的行政管理队伍。要用职员职级制来代替目前的与行政机关相对应的干部级别制。要采取聘任制和任期制,来建立行政管理干部能上能下、优上劣下的制度。

4.努力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首先,要正确认识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党委在高校中是政治

·

55

·

核心和领导核心。校长是法人,全面负责行政工作。“领导”与“负责”不是一种简单的从属关系。因此要注意在党委的领导下充分发挥校长独立负责地主持行政工作的作用。其次,要按照江总书记“社会主义政治家和教育家”的要求认真选好配好校级领导班子。目前我国选拔校级领导班子的方法还不够科学,透明度不够,教职员工参与度不高。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要注意选拔一批教育管理专家到校级领导岗位上来,使高校的管理更加符合高等教育的规律。第三,要通过建立科学规范的办事制度来确保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高效运行。要坚持党委的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的制度。党委领导必须是集体领导,坚持党委的集体领导是实现党的正确领导的可靠保证。要建立符合民主集中制原则的党委会议事制度。只有坚持党委领导下的个人分工负责制,学校的教学、科研等日常工作才能顺利开展。高校是以教学、科研为中心的,因此,必须充分发挥院、校长的作用,使其真正做到有职有权,有权决定和处理日常行政工作。

5.充分发挥学术权力在办学中的作用。我国高校的管理是以行政权力为中心的,学术权力基本不发挥作用。相对学术权力而言,行政权力的独立性不强。高等学校的行政权力要接受政府的约束。而学术权力具有较强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在高校,由于学术导向的作用,学术权威和学术权力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特别是这两年高等教育的大发展,高校办学自主权的逐步扩大,原有的权力模式的弊端日愈凸现,甚至阻碍了高等教育的发展。只有充分发挥学术权力的作用,高等学校才能增强办学活力,提高办学效益,才能为我国21世纪社会经济的发展作出贡献。

要改变学术事务与行政事务不分的局面。行政权力干预甚至代替学术权力行使职权,这是目前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要通过建立规章制度来改变这种状况。现代大学制度要求学术事务和行政事务相对分开,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相对独立。

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各种学术机构及其工作制度。学术权力作用的提高必须通过一定的组织来实现。目前我国高校的学术机构尚不健全,制度尚不完善,因此无法充分发挥其作用。要建立健全诸如专家咨询委员会、教授委员会、学术委员会等学术性组织,同时建立必要的规章制度,保证这些机构能行使学术权力,充分发挥其在学术管理中的决策作用。

6.要提倡民主治校,学术自由。民主管理是科学管理和现代化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没有管理的民主化就不成其为管理的科学化和现代化。民主治校是学术权力发挥作用的基础。高校是知识分子集中的地方,人员的文化素养比较高,思想活跃,识辨能力强,因此,高校中的民主管理具有较好的基础。要做到民主治校,首先,必须进一步强化各级领导干部的民主意识,要主动接受监督;其次要建立健全各种有效制度来保证民主治校的实现。要健全党代会、教代会、职代会制度,要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积极作用,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在民主治校中的作用;其三,要进一步加大管理干部任用的透明度,部分岗位的管理干部可以采取直接选举,充分发挥教职工在管理干部任免中的重要作用。总之,民主风气是现代高校的题中之义,也是衡量一所高校是否现代化的重要标准之一,是充分发挥学术权力作用的基本条件。

高校是传递、应用、融合和创新高深学问的地方。自从18世纪洪堡创办柏林大学,提出了明确的大学理念以来,学术自由一直贯穿于中外教育家关于大学理想之中,并成为核心理念。在实现大学理想的过程中,学术自由十分重要。学术自由是学术权力发挥作用的保证。

学术自由首先要求高校各级领导和一切所谓的“学术权威”在学术上不设藩篱,要营造学术上平等、民主的气氛;其次要求教师要有健全的学术人格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要有探求未知领域和捍卫真理的勇气和胆识,并将这种精神传导给学生。

〔参考文献〕

〔1〕(美)伯顿·克拉克著,王承绪等译.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

〔2〕董云川.论大学行政权权力的泛化[J].高等教育研究,2000,

(2).

〔3〕于富增.国际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比较[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4〕杨汉清,韩骅.比较高等教育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5〕张德祥.高等学校的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博士学位论文,厦门大学高教所.

〔6〕卢晓中.高等教育的学术自由与学术自治[J].有色金属高教研究,2000,(2).

〔7〕许迈进.高校权力结构及其效能浅析[J].沈阳:辽宁高等教育研究,2000,(4).

〔8〕教育部人事司组编.高等教育法规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责任编辑:洪 云〕

·56·

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入推进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工作

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入推进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 运行工作的实施意见 【法规类别】机关工作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成办发[2011]38号 【发布部门】成都市政府 【发布日期】2011.03.09 【实施日期】2011.03.09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入推进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工作的实施意见 (成办发〔2011〕38号) 各区(市)县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 为进一步规范政府行政行为,强化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和制约,深化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切实提升机关行政效能,现就深入推进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目标任务 把网上政务大厅建设成为行政权力公开运行、政府为民办事、社情民意征集、群众监督政府的平台,推进政府行政法治化、透明化、信息化,为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提供良好的政务环境。

二、工作重点 (一)进一步完善网上政务大厅。 1.进一步完善行政权力数据库。行政权力数据库包括行政权力目录,行政权力内、外部运行流程图,法律、法规、规章的相关规定,自由裁量基准等信息。行政权力实施部门将经审核确认的上述信息全部及时录入行政权力数据库,做好具体维护工作,方便群众查询使用。(牵头部门:市法制办、市政务中心) 2.健全行政权力动态调整机制。行政权力依据发生变化或机构职能调整,各部门应当在法律、法规、规章公布或调整确定后10个工作日内向本级政府法制部门提出变更申请。行政权力的确认和调整采取网上申报审核的方式。政府法制部门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回复。(牵头部门:市法制办) 3.深入推进网上政务大厅与政务审批服务平台的结合。各部门要将原有依照单项业务建立的行政权力运行电子系统整合到部门统一的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业务系统中,实行统一用户管理、统一流程管理、统一数据库管理。实行网上政务大厅的办理审批事项和政务审批服务平台互通,办理其他行政权力事项与部门业务系统互通。(牵头部门:市

学术权威和行政权力与高校治理

学术权威和行政权力与高校治理 摘要 学术权威和行政权力是高校中的两种基本权利,高校的组织特性决定了其客观存在。高校作为学术组织,学术权威是高校的核心和内在逻辑要求,作为正式的社会组织,行政权力是高校管理不可或缺的权力,二者的冲突与协调贯穿于高校整个发展运行过程中。我国高等学校由于长期受传统管理理念和政治经济体制的影响,实行集权式的行政管理模式,高校内部学术权威与行政权力长期处于失衡状态。政府主导办学,行政权力泛化,用行政管理的方式处理大学内部事务,学术权威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和提高,管理缺乏民主,二者的关系没有得到很好的处理。导致我国高校管理体制僵化、管理效率不高,学术自主性、积极性不强,自由民主氛围不浓厚,学术创新机制不灵活,大学文化精神失落,高校不能很好地适应外部环境对其提出的挑战。正确处理好学术权威与行政权力的关系,既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又是一个非常有现实意义的实践问题。本文从高校权力结构特点和高校内部事务出发,界定了学术权威与行政权力的概念,对高校学术权威与行政权力的若干理论问题进行分析,指出高等学校学术权威与行政权力存在的合理性基础,并对二者的冲突与协调进行了深入地分析与探讨。从历史的角度出发探讨了我国高校权力关系的结构与状况,在借鉴国外高校内部权关系模式的经验分析的基础上,阐明了我

国高校学术权威与行政权力关系现状,基于我国高校当前存在的种种制度缺陷,提出实现我国高校权力关系调整的六种途径和措施。为构建我国高校内部和谐权力关系模式提供了主要依据。 文章主要主要采用文献调研和比较分析的研究方法,对近现代高校组织发展的史料以及中外学者关于高校权力结构问题研究文献的收集、整理、分析,对我国高校权力发展的历史发展与当代高等教育体制进行深入探悉,以国外大学与我国大学权力结构的比较,深入分析我国高校权力结构存在的缺陷及形成的原因,为系统论述学术权威与行政权力的关系调整,高校权力结构的优化提供较为扎实的资料。 文章的最大创新之处在于从我国高校权力历史的角度和国际上高校权力的运作状况出发,对高校学术权威和行政权力的来源、类型与结构进行了深层次的探讨,深入分析了学术权威与行政权力的冲突,提出了协调学术权威与行政权力矛盾的对策办法。但是,由于完成时间和资料搜集有限,实际调查研究不够充分,没有足够实践经验,对问题本质及产生根源的分析不够深入。因此对于基于理论的分析和论述还只是初步和肤浅的,提出的改革措施还不够具体、全面,这些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学术权威,行政权力,高等学校 ABSTRACT

关于我国高等学校性质的行政法解析

关于我国高等学校性质的行政法解析 胡发明摘要:从民法上来讲,高等学校是事业法人,而在行政法上,我国的公立高等学校是行政主体,政府与其的关系是管理与被管理、授权与被授权的关系;在高等学校内部,其与教师、学生的关系是一种公权力关系、外部关系和契约关系,是行政契约的扩张、延伸,因此,其关系后果是一种行政后果,应采取行政复议、行政诉讼之救济途径。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民办教育在近几年有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民办高等院校也逐步发展起来,有些民办高等院校还拥有了相当的规模和较高的教育质量和影响力。但是,我国目前高等教育的主体仍然是公立高等学校,因此,本文也主要是针对公立高等学校的有关法律问题进行研究和探索。 我国目前的高校体制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高等学校无疑是政府的附属产品,一直按照较为严格行政体制进行管理,行政化的程度是非常高的。国家通过行政手段对各级各类教育实行国家化改造,把所有的高等院校都统合于国家计划经济之中,通过计划来对人才培养实行调控。教育的行政化管理与我们长期以来认为教育是一种国家权力,应由政府来统一组织的基本观念是分不开的。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已经不再用传统的政治观点片面地来看待教育现象了,教育体制开始打破原先的政府独家经营,社会力量不断介入教育领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不断深化,我国的教育体制改革特别是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势在必行,长期以来的高等学校的法律性质不明确、法律地位不确定,使高等学校与政府的关系、学校的内部管理关系处于模糊的状态当中,各种矛盾和纠纷不断发生,又由于缺乏相应的救济机制而不能及时妥善地解决,已经严重阻

实权元首的元首权与行政权浅析

实权元首的元首权与行政权浅析 实权元首的元首权与行政权,即使某些权力的实权和虚权都属于总统,但其实权仍然是总统的行政权,虚权才是总统的元首权。 国家元首制度是宪法研究的重要领域,国家元首的权力又是元首制度的核心内容。由于部分国家实行国家元首与政府首脑合一的制度,因此其总统同时兼有元首权与行政权。也许有学者认为这样去细究总统制下的元首权和首脑权的区别是多余的,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但笔者认为,对于研究美国总统制的美国学者来说,这或许是多此一举,而对于研究美国总统制的中国学者、或者研究中国元首制度的中国学者来说,这可能是有意义的。在改进和完善我国元首制度的过程中,如何调整国家主席和总理之间的关系,借鉴他国的经验不仅借鉴与我国类似的总统和总理分离的体制,而且充分认识与我国不同的总统和总理合一的体制,或许对我们拓展眼界、开阔思路是有帮助的。 一、实权元首实在哪里? 宪法学界对国家元首做了虚权元首和实权元首的分类,这种划分已经得到公认,本文的分析也是以此为基础而做的进一步探究。 (一)虚权元首和实权元首之分 虚权元首主要表现为元首只拥有一些礼仪和程序上的权力,如在议会通过法律后做程序性的公布(只能公布不能审查和否决);在议会或政府作出实质性决定后在形式上签发有关命令(如签发战争动员令);在国家的外交活动中履行某些礼节性的职责(如接受国书),等等。虚权元首多见于议会内阁制国家,如英国、日本等。在这种体制下,国家元首只能行使其元首权力,国家最高行政权由政府首脑(首相或总理)行使。 实权元首一般是指元首的权力不仅拥有礼仪和程序上的权力,而且对这些权力的实体内容有决定权。如对议会通过的法律不仅有权做程序性的公布,还有一定的否决权;对一些重大问题直接拥有或受托拥有决定权;在外交活动中其职责不仅有礼节性的,也有实质性的,如进行谈判,签定条约等。实权元首一般多见于总统制国家,如美国、俄罗斯等。 以上是学界对国家元首的虚权和实权所做的大致划分,笔者认为对这一划分还可做更细致的考察,如实权元首又可分为单一身份元首和双重身份元首,实权元首的职权又可分为作为国家元首的职权和作为政府首脑的职权,等等。

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研究综述

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研究综述 本文从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概念界定、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相关政策、现代大学制度的构建、高校内部权力配置、完善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的对策以及国外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特点与启示六个方面对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的研究进行了评析。认为,我国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但各高校应该在借鉴国外一些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经验的基础上,从实际出发,结合自身实际与发展阶段,明确发展路径与方案,通过不断探索与实践,建立起符合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管理制度。 标签: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研究综述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得到了巨大发展,但是对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们的教育还不适应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就高校来说,这种“不适应”主要表现在高校内部管理的改革相对滞后。国家对高教领域的改革经历了由试点到深化的几个阶段,内部管理体制的效果逐步显现,针对改革实践,学者们在改革政策推进、高校内部权力运行与监督机制、现代大学制度的构建等方面进行研究与探讨。但政府与高校必须相互协调,促进管理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逐步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管理制度。 一、高校內部管理体制概念界定 有学者[1]认为,高校管理体制是指各种与高校教育管理活动相关系的组织制度体系,可分为宏观管理体制和微观管理体制,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属于高校管理的微观管理体制。还有学者[2]认为高校内部管理应包括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两部分内容,管理体制是指学校的内部组织系统及其构建的原则与功能规定;运作机制指保证高校内部主要工作的目标有效运作的基本程序与手段。也有学者[3]认为,高校内部管理体制主要是核心制度管理,是高校运行的内在基础,包括领导体制、内部人事制度、内部财务管理和分配制度等。学者们主要聚焦于内部微观管理、领导体制、组织机构设置及责权分配、各种相关管理制度等内容。 由上述来看,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指高等教育活动中各种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组织结构、机构设置,涉及高校内部的权力分配、职责分工、运行方式等一系列重要方面,关键的是建立高校内部行政权与学术权协调的运行机制。 二、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相关政策回顾 我国原先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是一种国家集中计划、中央部委和地方政府分别办学并直接管理的体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体制的变革,高等教育管理领域相关管理体制也越来越落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以后,国家颁布了相关政策法规。经过文献研究梳理发现,国家对高校管理体制改革推进与探索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系统建设的思考与体会

应用交流 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就是在依法对行政权力 进行清理规范的基础上,依托电子政务平台,运用 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权力运行全程电子化,并对权力运行过程进行实时监督。其核心就是让权力在内控中规范、在阳光下运行、在网络上监察。它是政府执政理念上的革命、执政方式上的转变。 2009年6月份以来,连云港市委、市政府把推进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作为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实现理念提升、体制创新、机制完善、源头治腐的重要举措,以建设阳光政府、法治政府、效能政府为方向,以依法实施、注重实效、便于监督、高效快捷为原则,全面推进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机制的建设。截止2010年底,全市已建成包括行政权力库、网上政务大厅、行政权力运行平台、行政监察平台、政府法制监督平台在内的“一库四平台”的权力网上运行机制。全市47个部门的4723项行政权力实现了平台中的常态运行。 系统功能设计是实现建设目标的基本点 权力网上运行的目标,就是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一套功能完善的电子政务系统,系统能够对所有部门、所有权力及所有权力运行过程进行全方位的监管监控。 首先要搭建系统运行平台。系统运行平台包括网络环境、硬件设备及支撑软件等。网络环境有政务内网、政务外网两种选择,前者与互联网物理隔离,安全性强,涉密 信息多,但操作不便,运行维护成本高;后者与互联网逻辑隔离,投入经济,实施迅速,维护方便,但不得运行涉密信息。两种方式各有利弊,互有千秋,选择哪种方式需结合当地实际,连云港市就选择建设在政务外网上。硬件设备及支撑软件需要根据系统运行需要及软件开发环境等因素来决定。 其次要摸清系统功能需求。系统功能需求是系统建设的目的所在。能否把功能需求研究透、分析透,直接关系 》吴春雨 行 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系统建设的思考与体会

高校行政管理工作计划总结

高校行政管理工作总结 行政管理是运用国家权力对社会事务的一种管理活动。那高校行政管理工作总结怎么写呢?下面是整理的关于高校行政管理工作总结,欢迎阅读参考。高校行政管理工作总结【一】 20XX年6月23日,我正式踏上了工作岗位,成为了x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半年来,在院领导的关爱和办公室同事的帮助、照顾之下,我完成了从一名大学毕业生到一名高等教育工作者的蜕变。学到了很多崭新的知识,完成了一定的工作任务。总体来说,自入职以来我完成了两方面的工作内容。一方面,作为一名行政管理人员,我立足于本职工作,服从领导安排、服务广大师生,把任务做细做实;另一方面,作为一名新入职的教育工作者,我学习基本工作技能,扩大工作半径、发散工作思维,把事情做新做精。 一、加强理论学习,增强政治理论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 入职以来,我积极参加院党总支、院行政组织的各种学习活动,并通过学校下发的各种政治学习资料,以及网络、报纸、杂志、书籍积极学习政治理论; 进一步强化遵专业资料 纪守法意识,加强法律知识的积累;以“敬业乐群”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引,爱岗敬业,增强自己的责任感和事业心,积极主动学习岗位专业知识,端正工作态度,提高工作效率。 二、注重求真务实,提高工作能力

作为一名高校行政管理人员,既要面对日常工作中的小事,也会接触到关涉学校利益的重大事件,甚至有些时候,各种琐事纷繁复杂,看起来毫无头绪、无从入手。入职以来,在此方面我积极锻炼自己,求真务实,提高工作能力。 首先,小事精细。高校行政人员要力求“把小事做细,把细事做透”。入职以来,我以此为标准来要求自己,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将精确度落实到工作中的每一个文字、每一个标点。与此同时,我认识到了对待每一项工作的每一个步骤都要积极主动,“及时跟进”。在领导和同事的帮助下,我逐渐适应了高校的工作节奏,并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其中。 其次,大事沉稳。工作期间我经历了20XX年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事关学校命运和长远发展,全校上下一心,众志成城。在紧张的迎评工作中,对于分配给我的任务,我能够尽己所能,保质保量地将其完成。在重大紧急事件面前,我能够保持冷静和沉稳, 对于超出自专业资料 己能力范围的事情,积极寻求领导的支持和帮助,保证工作任务的顺利进行。接待前来视察的上级领导和来访的兄弟院校考察人员时,能够做到热情大方、细致周到,致力于学院工作的开展。 最后,琐事有序。行政工作琐碎,为了搞好工作,我积极向领导请教、向同事学习、并进行摸索实践,力争在最短的时间里熟悉学院的工作内容,明确工作程序、方向,提高工作能力,形成清晰的工作思路,能够顺利地开展本职工作并力求熟练圆满地完成下发的工作任务。

关于我国高等学校性质的行政法解析

在供电公司家属助廉座谈会上的讲话 各位干部家属,同志们: 我们政法分析 论文摘要:从民法上来讲,高等学校是事业法人,而在行政法上,我国的公立高等学校是行政主体,政府与其的关系是管理与被管理、授权与被授权的关系;在高等学校内部,其与教师、学生的关系是一种公权力关系、外部关系和契约关系,是行政契约的扩张、延伸,因此,其关系后果是一种行政后果,应采取行政复议、行政诉讼之救济途径。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民办教育在近几年有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民办高等院校也逐步发展起来,有些民办高等院校还拥有了相当的规模和较高的教育质量和影响力。但是,我国目前高等教育的主体仍然是公立高等学校,因此,本文也主要是针对公立高等学校的有关法律问题进行研究和探索。 我国目前的高校体制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高等学校无疑是政府的附属产品,一直按照较为严格行政体制进行管理,行政化的程度是非常高的。国家通过行政手段对各级各类教育实行国家化改造,把所有的高等院校都统合于国家计划经济之中,通过计划来对人才培养实行调控。教育的行政化管理与我们长期以来认为教育是一种国家权力,应由政府来统一组织的基本观念是分不开的。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已经不再用传统的政治观点片面地来看待教育现象了,教育体制开始打破原先的政府独家经营社会力量不断介入教育领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不断深化,我国的教育体制改革特别是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势在必行,长期以来的高等学校的法律性质不明确、法律地位不确定,使高等学校与政府的关系、学校的内部管理关系处于模糊的状态当中,各种矛盾和纠纷不断发生,又由于缺乏相应的救济机制而不能及时妥善地解决,〔1)已经严重阻碍了高等学校的健康发展。因此,明确高等学校的法律性质,理顺高等学校内部、外部的管理关系,将有助于高等学校的发展,使我国的高校体制能尽快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 而受。 对高等学校的法律性质问题,我国法律的规定不够明确,在学术界也有不同的观点和看法。根据199 8年10月25日国务院公布的《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的规定,事业单位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可见,就国家立法而言,是把教育单位纳入事业单位的范畴的,当然高等学校也不例外。对这一点,无论在学校内部还是社会评价,都是一致的,并无多少疑义。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31条第1款规定:“学校及其他教缌育机构具备法人条件的,自批准设立或登

关于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工作情况的汇报(6月份考核)

关于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 工作情况的汇报 盐城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市考核组: 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是贯彻党的十七大“确保权力正确行使,必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的要求的直接体现,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认真贯彻执行市政府《关于开展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工作的意见》以及全市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工作推进会的各项要求,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责任,把握重点环节,落实工作措施,认真推进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工作,不断规范监管执法行为,全系统法治药监建设水平得到明显提高。市局继获得依法行政先进集体、法治盐城示范单位、市法治单位等荣誉后,被市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确认为2011—2012年市级依法行政示范点。目前,全系统有9个单位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市法治单位或市级依法行政示范点,其中,有2个单位被省政府评为省级依法行政示范点。根据市公开办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工作考核的有关要求,对照有关考核细则,现将我局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领导重视,切实加强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组织领导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建立权责清晰、程序严密、运行公开、制约有效的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机制,保证网上运行工作的正常开展,我局专门成立主要领导任组长,其他局领导任副组长,各处室负责同志为成员的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局法规处,负责行政权力网上运行的组织推进、权力事项更新维护、法制监督和日常事务工作,办公室(信息中心)负责系统调试、软件维护等方面的技术支撑保障工作,监察室负责工作督察和电子监察工作,其他相关处室负责协助完成权力事项的清理、数据上网等工作。在推进过程中,局主要领导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提出“先运行,后完善,再创新”的推进原则,并且经常和分管领导一起询问、督查工作进展情况,协调解决推进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设备、经费和培训指导等问题。年初召开全系统法制工作会议时,我局将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工作作为依法行政的重点工作来部署,明确具体的工作任务和要求,极大地推动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工作的有序开展。 (二)加强工作推进。建立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工作例会交流、情况通报和督促检查制度,局领导经常召开会议部署网上运行的贯彻落实工作,在全市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工作推进会召开后,我局分别于7月13日和19日两次召开相关处

对比国内外高校组织结构并提出 国内高校改革方案

对比国内外高校组织结构并提出国内高校 改革方案 郭周祥10224005 一、国外高校组织结构 1)欧洲模式 欧洲模式是欧洲大陆国家的高等教育管理模式,其基本结构是教授与国家官僚机构的结合。在欧洲大陆国家中,行会一直盛行于基层结构当中并占据了主导地位。主持讲座的教授是教学领域和科研领域的主宰,他们对本学科领域中的助理人员和学生进行个人控制。而教授组成的团体在大学中进行的集体统治则主要垄断了课程、教师任用和研究方向等方面的决策权。国家官僚机构掌握着上层的控制权,并主要把权力集中在中央政府一级,几乎所有的大学和学院都处在一个或数个中央部门的管理之下。因此,欧洲模式的典型是一个国家型的变体。在其中,德国作为联邦制国家,其高等教育管理模式则成为联邦型的变体,在各州都有低于中央政府的州政府的教育管理部门。 国家型与联邦型作为欧洲模式的两个典型表现为两个集团的利益,即高级教授与国家、州教育部的官员。欧洲大陆模式使得教授和一些部门官员的观点得以通行。无论是上层结构还是下层结构,权力的争夺都在这两个集团当中展开。教授控制着下层,但中央级的官员也可利用机关固有的官方力量来决定讲座主持人的人选。而在官员主导的上层结构中,高级教授作为最有力的构成成份,在中央决策中也拥有重要的咨询权。 在欧洲大陆模式当中,中层的行政管理非常薄弱,教授们通过遥远的教育部来获得服务,而无需专职的管理。这种模式下,各院校之间的特色和竞争也被削弱,各单位之间缺少人才竞争和发展特色的刺激。欧洲大陆模式中,基层有强力行会权力,顶端又有有力的部级官僚机构的权力,中间层的院校管理的权力则比较薄弱,各大学之间差别较小,公立大学占据着优势。因此,欧洲大陆模式面临的改革就是加强中层管理的权力,同时削弱讲座教授和中央部门官员的权力。另外,形成并扩大院校类型的差异,满足现代高等教育的要求。 2)英国模式 相对于欧洲大陆模式,英国模式是把教授行会与院校董事会及行政管理人员的适度影响结合起来的模式。各学院和大学都是获得特许的自治团体,负责本校的管理。在此背景下,行会权力很大,在许多学院中,教授行会权力兴旺发达。由于英国早期没有像欧洲大陆国家一样发展将院校置于某一政府部门管辖的模式,也没有将教师包括进国家公务人员的体系中。因此,英国院校既没有全国性的、也没有地方性的正规组织体制,院校有着高度的自治权。院校的高度自治鼓励了院校间的竞争和各院校特色的形成,但是牛津和剑桥两所大学的地位和影响,导致了其他院校对这两校风格的模仿,又阻碍了特色的发展。只是区别于欧洲大陆模式的是,这种趋同来自于自愿模仿,而非官方的命令。 在英国模式之中,低层布置了有力的行会权力,在中层也有一定的力量。在院校一级中,行政部门的领导、校外人士的参与和教授的集体统治也得到了一定机会。政府部门和国家机关在传统上没有多少权力,全国性的协调作用由学术寡头集团提供。各院校间也没有明显的差别。师范类、技术类学院则在英国历史上与大学分立,他们比大学受更多地方和国家两级政府的影响。 英国模式中的权力之争主要集中在基层结构,大学本身当中。这种竞争被控制在一个精心编织的各教授团体的协议网当中,在协议网中,各教授团体在各自的领域当中居于主导地位。这种竞争在同时也被控制在教授团体与大学管理人员、董事会之间的协议中。相比较欧洲大陆模式,政府部门处于从属地位是英国模式的核心特点。

行政权的定义及其特征

1、行政权的定义极其特征 行政权:行政权是指执行管理权,主要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执行国家法律,管理国家内政外交事务的权利。 行政权的特征:1)公益性;2)执行性;3)法律从属性;4)单方意志性;5)强制性;6)不可自由处置性;7)优先性与收益性。 2、行政关系(4个) 主要有4种:1)行政管理关系;2)行政法制监督关系;3)行政救济关系;4)内部行政关系。 3、行政法的特点 1)缺乏统一完备的实体法法典; 2)行政职权职责具有统一性; 3)行政法律规范立,改,废的经常性。 4)行政法是调整行政关系的法; 5)行政法是控制与规范行政权的法。 4、行政法的制定法法源,行政法非制定法法源 行政法的制定法法源:1)宪法与法律;2)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3)行政立法(包括行政法规与行政规章);4)国际条约与协定。 行政法非制定法法源:1)法律解释;2)判例;3)习惯与惯例;4)行政法理。 5、行政法的基本原则(依法行政原则、信赖保护原则、合理行政原则) 1)合法行政原则; 2)合理行政原则;包括a)公平公正原则;b)考虑相关因素原则;c)比例原则(合目的性,适当性,损害最小) 3)程序正当原则;包括a)行政公开原则;b)公众参与原则;c)回避原则; 4)高效便民原则;包括a)行政效率原则;b)便利当事人原则; 5)诚实守信原则;包括a)行政信息真实原则;b)信赖保护原则; 6)责权统一原则。 6、行政法的效力等级 就行政法的效力而言,首先要遵守2个原则,即上位法优于下位法,后法优于先法;就具体而言,1)宪法>法律;2)法律>行政法规;3)行政法规>部门规章; 7、行政法主体的含义及范围 行政法主体是指行政法调整的各种行政关系的参加人,组织或者个人,行政法主体只指那些在行政法律关系中权利义务的承受者,行政法主体主要有2大类1)行政主体2)行政相对人;具体来说,组织包括国家机关、企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其他组织,个人则包括国家公务员以及作为行政相对人的公民、外国人和无国籍人。 8、行政机关有有哪些? 就我国现行行政体系而言,行政机关主要分为以下几大类: 1)中央行政机关,主要有国务院,国务院正式工作部门,国务院直属机构与办事机构;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 2)一般地方行政机关; 3)民族自治地方行政机关; 4)特别行政区的行政机关(目前主要指香港与澳门) 9、派出机关、派出机构、及其他们的区别

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实施方案

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实施方案 通过为进一步切实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使行政权力的行使逐步做到行为规范、程序严密、运行公开、结果公正、效率提升、监督有力,有效遏制腐败问题的发生。根据区行政权力公开透明工作领导小组《关于推进》和《复兴区行政权力公开透明动态运行管理暂行管理办法》,结合我局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和省、市、区委全会精神,按照区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的安排部署,围绕区委和政府的中心工作,以为机关干部职工提供最佳服务为目标,以机关干部职工的满意度为评价标准,进一步加大行政权力和服务职能公开透明运行的力度,增强他们对后勤工作的参与权、知情权、监督权,最大程度地方便、服务机关干部职工。 二、领导机构 为切实加强对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的领导,局成立以局长郁茂银为组长,副局长孔庆军为副组长,王建峰、李波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孔庆军同志兼任。领导小组的主要任务是研究部署机

关事务管理局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解决工作运行中出现的重大问题,指导和推进工作的顺利开展,确保工作目标全面完成。 三、公开的基本原则 开展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的基本原则是:要依法实施,不违反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要全面真实公开,不泄露党和国家的秘密、依法受到保护的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要注重实效,高效快捷,方便干部职工知情、办事,不搞形式主义;要便于监督,畅通民意反映渠道,不影响各方面监督权利。 四、行政职权公开项目 对外公开的行政权力 1、职权名称:部门经费使用(内部管理权) 职权类别:部门内部管理权 实施依据:《邯郸市财政局(邯财预[XX]2号) 《关于印发》 (市直单位个人部门,公用经费管理和拨款程序暂行办法)的通知》 承办科室:行管局财务室 公开形式:网络公开、公开栏等 公开范围:社会 公开时间:半年一公开 收费标准:

对比国内外高校组织结构并提出______国内高校改革方案

对比国内外高校组织结构并提出 国内高校改革方案 一、国外高校组织结构 1)欧洲模式 欧洲模式是欧洲大陆国家的高等教育管理模式,其基本结构是教授与国家官僚机构的结合。在欧洲大陆国家中,行会一直盛行于基层结构当中并占据了主导地位。主持讲座的教授是教学领域和科研领域的主宰,他们对本学科领域中的助理人员和学生进行个人控制。而教授组成的团体在大学中进行的集体统治则主要垄断了课程、教师任用和研究方向等方面的决策权。国家官僚机构掌握着上层的控制权,并主要把权力集中在中央政府一级,几乎所有的大学和学院都处在一个或数个中央部门的管理之下。因此,欧洲模式的典型是一个国家型的变体。在其中,德国作为联邦制国家,其高等教育管理模式则成为联邦型的变体,在各州都有低于中央政府的州政府的教育管理部门。 国家型与联邦型作为欧洲模式的两个典型表现为两个集团的利益,即高级教授与国家、州教育部的官员。欧洲大陆模式使得教授和一些部门官员的观点得以通行。无论是上层结构还是下层结构,权力的争夺都在这两个集团当中展开。教授控制着下层,但中央级的官员也可利用机关固有的官方力量来决定讲座主持人的人选。而在官员主导的上层结构中,高级教授作为最有力的构成成份,在中央决策中也拥有重要的咨询权。 在欧洲大陆模式当中,中层的行政管理非常薄弱,教授们通过遥远的教育部来获得服务,而无需专职的管理。这种模式下,各院校之间的特色和竞争也被削弱,各单位之间缺少人才竞争和发展特色的刺激。欧洲大陆模式中,基层有强力行会权力,顶端又有有力的部级官僚机构的权力,中间层的院校管理的权力则比较薄弱,各大学之间差别较小,公立大学占据着优势。因此,欧洲大陆模式面临的改革就是加强中层管理的权力,同时削弱讲座教授和中央部门官员的权力。另外,形成并扩大院校类型的差异,满足现代高等教育的要求。 2)英国模式 相对于欧洲大陆模式,英国模式是把教授行会与院校董事会及行政管理人员的适度影响结合起来的模式。各学院和大学都是获得特许的自治团体,负责本校的管理。在此背景下,行会权力很大,在许多学院中,教授行会权力兴旺发达。由于英国早期没有像欧洲大陆国家一样发展将院校置于某一政府部门管辖的模式,也没有将教师包括进国家公务人员的体系中。因此,英国院校既没有全国性的、也没有地方性的正规组织体制,院校有着高度的自治权。院校的高度自治鼓励了院校间的竞争和各院校特色的形成,但是牛津和剑桥两所大学的地位和影响,导致了其他院校对这两校风格的模仿,又阻碍了特色的发展。只是区别于欧洲大陆模式的是,这种趋同来自于自愿模仿,而非官方的命令。 在英国模式之中,低层布置了有力的行会权力,在中层也有一定的力量。在院校一级中,行政部门的领导、校外人士的参与和教授的集体统治也得到了一定机会。政府部门和国家机关在传统上没有多少权力,全国性的协调作用由学术寡头集团提供。各院校间也没有明显的差别。师范类、技术类学院则在英国历史上与大学分立,他们比大学受更多地方和国家两级政府的影响。 英国模式中的权力之争主要集中在基层结构,大学本身当中。这种竞争被控制在一个精心编织的各教授团体的协议网当中,在协议网中,各教授团体在各自的领域当中居于主导地位。这种竞争在同时也被控制在教授团体与大学管理人员、董事会之间的协议中。相比较欧洲大陆模式,政府部门处于从属地位是英国模式的核心特点。 英国模式的改革方向是强化国家协调的作用。在英国近年的改革努力当中,英国教育和

高校行政管理

高校行政管理 发表日期:2005年12月20日【编辑录入:lyljh】 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学校有三要素——行政管理、教育和研究。高校的行政管理是大学实现其教学、科研两大社会功能的基础。我国高校行政管理科学化和现代化,是体现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高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就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对此问题国务院在其转发的《关于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曾有明确的规定。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高校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创新也越来越成为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和教育研究机构所津津乐道的焦点话题。因此,对其展开专门的学术探讨是十分必要的。 一、高校行政管理的含义.高等学校的行政管理,是高等学校为了实现学校教育工作的目标,依靠一定的机构和制度,采用一定的措施和手段,发挥管理和行政职能,带领和引导师生、员工,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有效的完成学校工作任务,实现预定目标的组织活动。高校的行政管理是相对于高校教育、科研活动而言的辅助性的、但却必不可少的一项活动。在对高校行政管理问题进行理论探讨的过程中,本文是将教育本身的目标及行为进行了模糊与抽象;而将保障教育行为和功能的非教学科研系统作为一项具体的科研命题来展开。相对于从事教学和科研的教师、研究人员而言,行政管理的主体是从事非教学、科研活动的相关行政机关,其成员是各级各类机构的管理者和执行者。 二、高校行政管理的主要内容高校行政管理的主要内容体现在如下三大关系中:一是学术与行政的关系,即掌握学校行政管理的领导和具体执行人员与从事学术工作的教师、专家以及学生之间的关系;二是功能与部门的关系,即高校行政管理部门的设置与其功能之间的关系;三是人员结构与管理创新的关系,即优化行政管理人员的结构与进行行政管理创新的关系。对此,本文将结合当前高校行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具体展开分析。 三、目前高校行政管理存在的问题1、机构膨胀,人员臃肿。我国的高校行政机构和人员的设置,基本按照的政府机关的机构和人员的编制建立起来的。因此,与政府机关存在的问题有着相似之处。两者都经历了设立——膨胀——精简——再膨胀的非良性的循环。机构在行政分工中越设越多,功能越分越细,编制内人员和辅助人员也就随之增加。2、部门间缺乏密切配合。正是由于前面提到的原因,高校机关内部由于功能的条块分割以及越来越细的划分,使得各机关在具体行政的过程中,虽然做到了各司其职,但各自又只是完成了其中一小部分,由此造成了行政管理工作中部门间办事效率低下,外来人员或高校内的教师、学生往往得跑遍各个部门才能完成一项工作。因而,相应的一旦出现问题,推诿和扯皮现象就时有发生。3、缺乏开拓进取精神。由于在高校的行政管理中,制度是明确的,流程是清晰的,由此形成了工作人员的思想惰性就是办事墨守成规,人浮于事,不钻研业务,由此造成了行政管理观念日渐陈旧,有些已渐渐不适应高校改革和发展的需要4、行政权利挤占学术权利。这是高校独有的,也是愈来愈突出的高校行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高等教育行政管理过程中,行政权力的泛化导致学术权力缩减,进而形成了学术权利日渐服务于行政权力的局面。具体表现在一线教师的业务诉求无法得到满足,或者是学术专家的合理意见无法有效地被采纳,“官本位”而不是教学、科研本位的观念普遍存在。四、对高校行政管理问题的思考1、将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适当分离。高校的行政管理要保证学术和业务的进行,在高校管理的整体布局上,要充分发挥其服务和保障功能。与此同时,还可以考虑提高学术权力在权力机构中的地位,而权力的限度则由各校根据自己的情况来确

行政职权种类和定义

行政职权种类和定义 一、行政许可:是指行政主体根据行政相对人的申请,经依法审查,通过颁发许可证、执照等形式,赋予行政相对方从事某种活动的法律资格或法律权利的一种具体行政行为。 二、非行政许可审批:是指行政机关及具有行政执法权的事业单位或其他组织实施的,除依据法律、法规和国务院决定等确定的行政许可事项外的审批事项。 非行政许可审批是指不属于行政许可法调整的行政审批。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主要包括行政机关内部审批(即有关行政机关对其他机关或者对其直接管理的事业单位的人事、财务、外事等事项的审批)、政府行使产权人对有关资产管理的审批、政府财政优惠待遇审批(主要是政府基金使用、税费减免、进入政府产业园区等事项)、授予荣誉称号审批和宗教民族政策性事项审批等。 三、行政处罚:是指行政机关或其他行政主体依法定职权和程序对违反行政法规尚未构成犯罪的相对人给予行政制裁的具体行政行为。 四、行政强制:是指行政机关或法定授权的组织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对公民的人身或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财产加以限制的具体行政行为;或者是指通过依法采取强制措施促使拒不履行行政法上义务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履行义务或者达到与履行义务相同的状态的具体行政行为。 五、行政征收:是指行政机关或者法律法规授权组织依法向公

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无偿收取一定财物的具体行政行为。行政征收须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负有行政法上的缴纳义务为前提,其实质是国家以强制方式无偿取得管理相对人一定财产所有权。 行政征收的主要内容有:(1)税收征收;(2)资源费征收:(3)建设资金征收:(4)排污费征收;(5)其他法定征收。 六、行政征用:是指行政主体出于公共利益的需要,依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强制性的取得行政相对人财产所有权、使用权或劳务并给予合理经济补偿的一种具体行政行为。 七、行政收费: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或者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为满足特别的行政支出,向与特别支出存在特定关系的行政相对人收取货币的行为。如:工商管理费、过路过桥费等。 八、行政给付:是指行政主体在特定情况下,依法向符合条件的申请人提供物质利益或赋予其与物质利益有关的权益的行为。 行政给付的类型大体包括:a.抚恤金;b.特定人员离退休金; c.社会救济、福利金、最低生活保障费; d.自然灾害救济金及救灾物资等。 九、行政确认:是指行政机关和法定授权的组织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对有关法律事实进行甄别,通过确定、证明等方式决定管理相对人某种法律地位的行政行为。例如,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医疗事故责任认定,伤残等级的确定,产品质量的确认。 1、公安管理中的确认 主要由对交通事故的车辆、物品、尸体、路况以及当事人的生理、精神状态的检验和鉴定;对交通事故等级的确认;对当事人交

论特别权力关系视角下的高校内部规则

论特别权力关系视角下的高校内部规则 我国高校内部管理规则普通将特别权力关系与民事法律关系杂糅在一起,十分不利于学生权益的维护,本文以高校与学生之间具有行政色彩的特别权力关系为脉络,着重从维护学生权益的角度,以崭新的视角来审视和定位高校的内部规则。 [标签]特别权力关系内部行政法律关系高校内部规则 在依法治校、依法治教的大背景下,各高校制定的内部规则其法律效力如何,是否具有合法性与可诉性,就成为制约和影响高校管理行为、保障和维护学生权益的重要因素。事实证明,学生与高校的法律纠纷多数是由高校的内部规则引起的。 一、特别权力关系 为进一步研究高校内部规则,必须首先弄清高校的法律地位如何,高校与学生之间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法律关系。 高等学校在法律上定性为“公立”,按照英国行政法教授韦德的说法,如果大学是依法设立的,可以将它作为法定公共机构对待,归人行政法的范畴。当前,我国已有司法机关对高校法律地位进行了事实确认(但并不普遍),比如,田永诉北京科技大学案,在判决书中,法院明确指出了高等学校具有行政主体地位:“在我国目前情况下某些事业单位、社会团体,虽然不具有行政机关的资格,但是法律赋予它行使一定的行政管理职权,它与管理相对人之间因管理行为而发生的争议,不是民事诉讼而属于行政诉讼。”因而,这时的高等学校是作为行政主体中的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而存在。高校是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具有行政主体的地位,对此,目前理论界基本上达成了共识。 那么,如何界定高校与学生的法律关系呢?通说是高校与学生之间存在着具有特别权力因素的公法关系,特别权力关系发生的前提是法律法规赋予高校对学生进行管理的职能。高校作为履行特定职能的公法主体,依法享有在其特定职能范围内自主判断、自定规章、自主管理的特别权力。我国《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了高校“依法自主办学”和“按照章程自主管理”的权力,这种自主管理权,实际上是法律赋予学校为保证其机构目标的实现而对其内部事务进行处置的“自由裁量权”。我国理论界一般将这种关系定位为内部行政法律关系,即行政主体对其内部人员基于公法上的权力、义务形成的法律关系,如国家机关与其内部公务员之间、高校与作为其职工的教师之间的法律关系。 国际上,大陆法系公法学说倾向于将公立高校与学生之间存在的公法关系定位为“特别权力关系”。特别权力关系理论起源于德国,在传统的德国公法学理论中,公法上的权力关系分为一般权力关系和特别权力关系。前者是指国家基于主权作用,在其管辖范围内行使公共权力所形成的权力关系,这种关系类似于我国行政法理论中的外部行政关系。后者则是指行政主体在一定范围内在其内部基于

规范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制度

规范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制度 一、决策公开制度 为进一步建立健全行政决策机制,促进重大决策的公开化、民主化、科学化,规范行政决策行为,强化决策责任,减少决策失误,保证决策质量,制定本制度。 (一)本制度所称重大行政决策包括: 1.审定送县法制办审核的规范性文件; 2.研究民政事业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 3.涉及民生的项目; 4.局领导认为有必要集体研究确定的重大事项。 (二)局重大行政决策应当坚持以下原则: 1.科学决策原则。遵循民政工作规律,运用科学的方式,做到现实性和前瞻性相结合,使决策符合民政事业的长久发展; 2.民主决策原则。反映民意,集中民智,做到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行政决定相结合,体现和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3.依法决策原则。按法定权限和程序进行,正确履行法定职责。 坚持行政首长负总责、末位表态发言,全程记录并签字制度。 (三)局重大决策的结果应当通过民政信息网站等方式公开,但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事项除外。 (四)局重大决策应当经过局长办公会议讨论决定,并按相关程序执行。 (五)决策承办股室、单位负责重大决策的调研、方案起草与论证等前期工作。 (六)决策承办股室、单位应当深入开展决策调研工作,全面、准确掌握决策所需的有关情况,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听取公众意见和建议,形成决策调研报告。 (七)决策承办股室、单位根据调研报告初步提出决策意见,向有关单位和个人征求对初步决策意见的反馈意见,并作详细记录。 (八)局重大决策可以组织专家评审组对决策备选方案进行评审,形成综合评审意见。

(九)对涉及面广、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决策事项,要通过报刊、互联网等媒介公布或者采取座谈会、听证会、论证会等方式,充分听取并采纳社会公众对重大决策备选方案的意见。举行公开听证的,应当按照听证程序规定办理。 (十)决策承办股室、单位根据有关单位或个人的反馈意见进一步完善决策文本,并提交局长办公会议研究决定。 (十一)规范性文件承办股室、单位的决策文本在提交局长办公会议研究前,应交办公室法制办审核,符合法定程序的要求后,再提交局长办公会议研究。 (十二)本局重大决策实施后,决策执行股室、单位要及时组织对重大决策的执行情况、决策的落实情况等报告局领导。 (十三)局办公室法制办、监察室按照各自职责负责重大决策执行的检查、督办等工作,根据决策方案,采取跟踪检查、督促催办等措施,确保决策方案的正确实施。 (十四)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追究主要责任人以及其他责任人的责任: 1.违反决策程序的; 2.未经局长办公会议决定,个人擅自决策的; 3.不如实向局长办公会议介绍情况的; 4.未按上级要求重新议事的; 5.违反保密纪律的; 6.违反本制度规定导致重大决策失误或出现偏差的。 上述违反规定的行为,情节轻微的,主要责任人和直接责任人应当在局长办公会上进行检讨,接受批评;情节较严重的,按照干部管理权限,接受诫免谈话;情节严重并造成重大损失的,按规定上报组织处理;构成违纪的,移送纪检监察机关查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